教师业务学习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14 06:33: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业务学习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
专家型教师主要指在教育教学的某一方面(主要是学科教学或学术研究领域)有专长的教师。专家型教师首先应具备一般教师所具有的素质,同时专家型教师要参与教育科研工作,要成为研究者,不能只是停留在“知识传递者”的角色上,而是自己在实践中进行研究和探索。专家型教师应具备有求知欲、主观能动性和自学愿望、有合理的工作方式的知识、有演绎、归纳和类比的能力;在进行一项活动时具有确定其不同阶段所必须遵循的逻辑顺序能力;有形成和修改假设,拟定观察计划或实验计划以及理出事实与现象之间联系的能力;对收集到的数据材料能够加以处理,使之系统化,并且予以说明,从而得出结论;有独自作出具有科学根据的决定的能力;有清楚、确切、简洁的表达能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曾提出确定专家型教师不同于新手的三个基本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关于知识,专家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知识,如何教的知识以及如何专门针对具体要教的内容施教的知识,而且还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方面的知识,尤其在专家擅长的领域内,他运用知识比新手更有效;第二个方面是关于问题解决的效率,专家与新手相比(在专长领域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第三个方面是洞察力,专家比新手(同样也是在专长领域里)有更大的可能找到新颖和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此可以看出,专家型教师与一般教师最大的不同在于:专家型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的知识和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即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科研素质。只有教师科研素质的提高,才会有科研质量的提高,才会有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活动才能真正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二、专家型教师的素质结构
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教师专业化为确立专家型教师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国内外的学者对这一问题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美国学者论述了受学生喜爱的教师特征有三方面:亲童性: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考虑学生的需要,鼓励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与进步;安全感:教师在学生面前的自信和随和以及由此形成的教师威信;个人组织能力和综合能力;教学组织、班级管理、课业规定等方面的使学生可以接受的能力、魄力和态度。我国学者叶澜提出未来教师的理想风格是“对人类的热爱的博大的胸怀,对学生成长的关怀和敬业奉献的崇高精神,良好的文化素养,复合的知识结构,在富有时代精神和科学性的教育观念指导下的教育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实践中凝聚生成的教育智慧。”唐松林等人提出了三维一体的教师的教育素质结构,即教师素质包括认知结构、专业精神和教育能力三方面,教师的教育素质结构是这三个维度组成的精神世界,其中认知结构起导向和支配作用,专业精神起动力作用,教育能力起保证作用,三者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制约、渗透的有机统一整体。
具体专家型教师的素质结构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高尚的师德: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教师的师德对于学校教育的成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尚的师德包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科学的世界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强烈的责任感和对学生的尊重、关心和爱护;处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师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转变。教师的师德是教师个体的人格魅力的反映。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规范、人们的楷模、父母的替身,教师的人格作为师德的有形表现,高尚而富有魅力的教师人格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教师的人格对年轻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和惩罚制度都不能替代的一种教育力量。
2.科学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是否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区分经验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重要标志。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持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不仅直接关系着教师的教育行为,而且还间接地影响着未来教育的性质与发展。作为专家型教师要树立尊重爱护学生,注重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树立“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教师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学生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给出现成真理的人”的教师观;树立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千差万别的个体,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学习和发展的真正主人,学生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和发展的可能,教育应不断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尽可能发展的学生观。
3.相当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一般地说,专家型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三方面的内容。强调教师对普通文化知识的掌握,是因为普通文化知识本身具有陶冶人文精神,涵养人文素质的内在价值,它能丰富人的文化底蕴,使人性更加完满,专家型教师对普通文化知识的掌握不仅要渊博,而且要精深,要内化到个体知识结构中去。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不仅要求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基本内容有深入透彻的了解,还要了解学科的架构,发展脉络及学科信念等内容。教育学科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教学法及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知识,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专家型教师的专业能力除了应具有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决策能力、交往能力外,还必须具备相应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这是专家型教师区别于一般教师的根本所在。众所周知,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了解一些科研知识,掌握一些具体研究方法,只是为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才是从事科研工作的根本前提。教育研究能力是一个综合的能力结构,一般来讲,它包括以下几种能力:定向能力、理论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评价分析能力、组织科研活动的能力。六种能力在每个人身上的不同发展水平,就形成了每个人不同的研究风格。
4.勇于创新,具有一定的创造性:21世纪的发展呼唤创造型人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乃至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都与教师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没有教师的创造性,很难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性的学生。是否具有创造性是区分“教育家”与“教书匠”的重要标志。专家型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由口头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呈出来,而是艺术家、创造者。”专家型教师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即对教育发展前瞻能力,能迅速感悟、准确判断处于生成和变动的教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趋势和新问题;具有教育智慧,及时把握教育时机,能根据实际环境选择和决策,调节自己的教育行为;尊重科学,不盲从和迷信权威,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新颖别致的教学内容;善于进行科学研究,能创造性地把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融会到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模式中去,对解决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
三、专家型教师成长的五大支柱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未来教育的目标即:使受教育者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就要求专家型教师要学会志远,学会认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研究。
1.学会志远:学会志远,远离浮躁,树立矢志不渝、终身从教的理想,牵引自己不断攀登个人潜能的高峰。志远即志存高远,亦即树立远大的理想。理想是人们奋斗的目标。人的一生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需要有高远的志向(目标)的牵引。理想是远航的标灯,有了它才有了前进的航向。
教师从事的工作是为了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为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奠基的工作,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需要每位教师要有鸿鹄之志,不断完善自己,“修身、齐家、治国”,使自己的人格、品行、学识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一面镜子端端悬挂、一面旗帜高高飘扬、一座山峰巍峨耸立。一位教师只有将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立志成为专家型、学者型教师,坦然面对浮躁的世界,甘于清贫,耐得住寂寞,咬定青山不放松,矢志不渝,才能激发出强劲的动力,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开挖到极致!
2.学会认真:学会认真,严谨务实,养成克尽职守,精益求精的习惯,做教人求真的真人。
认真是一种严谨的工作态度。有了远大的理想,在实现的过程中,态度左右着你的行动。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愈挫弥坚等这些态度是把理想达及现实的舟楫。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正在成长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个体,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在逐步形成,这无疑要求从教者要象对待绿叶上的露珠一样认真精细的善待每一位学生。具体地说:教师平素的工作要一板一眼,要精致每个环节,细雕每个问题,实事求是,表里如一,没有半点虚假和浮夸,准确的传承文明,科学的启迪智慧,真挚的感悟人生,让学生追求至真至善至美;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有一双认真的慧眼,对待学生成长中的问题,见微知著,明察秋毫,及时指点,耐心帮助,对于成长中的亮点,善于捕捉,及时鼓励,促其光大。
认真的人会时时处处都完善细节。作为认真的教师,应懂得:教育无小事,事事为育人;教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的一切(乌申斯基)。教师规范自己的言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心中永远装着学生,为学生的生动活泼发展,撑起一方蓝天。
3.学会合作:学会合作,双赢共进,形成取长补短、相携互助的协作氛围,共创美好前景。
人类已进入了“合作”的时代,什么是合作?在《没有人能独自成功》一书中是这样界定的合作:合作是所有组合形式努力的开始。一群人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目标,而把他们自己联合在一起。拿破仑把这种合作称之为“团结努力”。
知识经济时代,为什么成了告别了单枪匹马闯天下“孤胆剑客”时代而成为携手并肩走天涯“联手合作”的时代呢?其一,合作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由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个行业之间、各门科学之间等的分工越来越精细,而每个人所涉猎得知识及能力,相对浩瀚的知识海洋及纷繁复杂的世界而言,又是有限的。故而要完成一件事、成就一项事业,需要多方合作;其二,合作也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需求。合作是一种智慧的聚合,采众家之长,优势互补,众人划桨开大船,团结就是力量,这种力量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再者,合作也是现代人自身发展的需求。《成功的七项习惯》中指出:第四项习惯是双赢,第六项习惯是合作协调。合作是“1+1>2”的效应,合作是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双赢共前。合作就是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启智开思。学会合作以经是现代人的基本的生活方略,必备的基本素质。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迫在眉睫,而起关键是教师要学会合作;再者,新的课程计划的颁布,新教材的推行,新的课程理念的逐步渗入,不同学科的相互融合,及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等等这些都要求教师间彼此合作,共同提高;还有,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相互配合,共育英才。在此系统中,教师要学会与家长及时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沟通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民主、平等合作的伙伴似的关系,这样学生的创造潜能才会有效的开挖。因此,教师学会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怎样合作呢?
首先合作者要有共同的目标,明确的目标,能使合作者形成合力执著的去追求。合力在物理学中是指:多个矢量在方向一致(共线同向)时,矢量值最大;而多个矢量组合在一起有夹角时,会形成内耗,矢量值较小。共同的价值追求即方向一致,可以使大家产生合力;再有,合作者集思广益——凝成合力的智力支持,合作者积极参与——凝成合力的行为保证,合作者相互体谅——凝成合力的情绪协调。如在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合作,要用明确的教与学的目标来指引,要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的准确定位,让师生都积极踊跃的参与到课堂的探究中去,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成长的乐园。
4.学会学习:学会学习,与时俱进,养成苦耕不辍,终身学习的习惯,积极打造学习型组织。
许维诚先生在为《学习科学大辞典》作序中写道:“从个人来说,在无限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如何快速的获取自己的那一部分知识?随着事业的发展,又如何补充知识来满足新的需要?面对知识本身的不断发展,又如何能做到不落后于时代?这些问题都告诉我们,学习是每个社会成员终身的事情。”学习是一生一世的事,是现代人的第一需要。从某种角度说,学习已经成为每个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格调。只有学会学习,我们才能当今社会大潮中搏风击浪,勇往直前。
学会学习的内涵:学会掌握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能够通过探索,独立地进行有效的学习。作为一名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学会学习尤为重要,其原因有二:
其一:学校的教育功能要求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教师从教的基石,《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指出“全世界在争论这样一个问题:学校应该教什么?在我们看来,最重要的应该是两个科目:学会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作者提出相互联系的四部分课程模式即:个人成长课程、生活技能课程、学习如何学习的课程、具体内容的课程。要指导学生怎样学习,教师应是学习的典范,应该率先学会怎样学习。教给学生发现真理的方法,而非简单的奉送真理,以即授之以渔。
其二:知识迅猛更新客观上要求教师学会学习。据技术预测专家测算,人类的知识,目前是每三年就增长一倍。西方白领阶层目前流行这样一条“知识折旧率”: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知识就会折旧80%。面对知识的蜂拥而至,我们必须学会从中筛选、检索、加工、整理这些信息,从中提取出最有利于自己生活、最有利于师生发展的信息,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课堂常教常新,永远流淌着时代的春水。
综合国际、国内的一些研究成果,教师要做到“学会学习”,应当具有以下学习能力: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学会学习的方法;有效地沟通与表达;泛读和理解的技能;探究推理、解决疑难的能力;获得、处理与应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的意念;开展研究的能力;终身学习。
教师具备了较强的学习观念,要渐次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养成了学习的习惯,就需要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学习、学习、再学习,全力建设学习型学校。具体操作层面:
(1)个体学习
教师个人要勤学不辍,学会学习是每位教师的人生主餐。首先教师要主动学习间接经验。其途径是向书本学习,博览群书,一本好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语);向周围其他同仁学习,学习他们的教书育人的经验和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巧妙移植,可以少走弯路;利用计算机网络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熟练的运用计算机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再者,要积极主动积累直接经验。要向实践学习,实践出真知灼见,实践长才干。学习中有三点特别重要:一是迅速获取有用信息;二是利用它来解决问题;三是变革它推陈出新。
(2)互动学习
师生间的教学活动,主旨是培养学生学会积极主动的学习。课堂教学是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过程。教师是师生从事知识建构与发展的实验室,要积极实现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探究活动。师生、生生、生与媒体间可以尝试专注式学习、合作学习、专题学习、网络探索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方式,使我们的学习真正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愿学、乐学、创造性的学。网络探究学习是一种以单一主体探索为导向的学习活动。它经常以网页呈现问题作为开始,引导学习者解决问题。在学习活动中,学习者犹如一位探险者,与一群各俱专长的探险高手,在网络中作知识探索。
(3)团队学习
我们的社会正从“学历化社会”走向“学习化社会”,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即学习。许多国家提出如新加坡等建设学习化的国家,上海等城市提出建设学习化的城市,我们教师工作成长的学校也应经过全体员工的努力而打造为学习型的学校。
如何使我们的学校向学习型的学校迈进?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的五项修炼是改善个人与组织的思维模式,使组织迈向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技术。这五项技术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五项修炼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孤立或分割开来。学校要有自己鲜明的办学理念和教育哲学,用共同的远景目标培养成员对学校的长期承诺,客观的审视自己,不断改善心智模式,团队中成员不断超越自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全局利益出发,全面提升整体的教书育人水准,全力打造学习型学校。
5.学会研究
学会研究,探索反思,养成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习惯,努力做专家型教师。
“教师即研究者”是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念。教师要想获得持续性发展,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就必须在自己的从教生涯中不断的反思,不断的研究,不断的改进。教育研究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中的事实,进行了解、收集、整理、分析,从而发现和认识教育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
(1)教师为什么要成为研究者?
首先,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时展的客观要求。教学系统是有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等要素构成。其中教材即教学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要不断融入新鲜的血液,教师要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整合教材;新的课程开发国家把部分权力下放给学校和教师,教师即是课程的消费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设计者,这就要求就是应以研究者的身份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教育的对象学生他们具有鲜明的个性、不同的智力水平等等,这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育,开挖他们的智慧潜能,这些无疑都必须教师具备较浓厚的科研意识,要求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
其次,教育研究是教师成长的必备条件。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说,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能力提高和专业情意的发展,都离不开研究。一名师范毕业生由新教师成为合格教师,可以在实践中感悟或师于名师,而模仿和向老教师倾角是一条成为合格教师的捷径,可以少走弯路,缩短成熟期;而又基本胜任到名家名师的成长,则需要像科学家那样的探索研究,用理性的目光,大胆尝试,创造性地改进自己的工作,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成为业内的行家里手。国内外许多教育家,如美国的桑代克、我国的陶行知等人,他们都是教师出身,但他们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探索出教育的真谛,成为大教育家,被后人敬仰。
最后,只有教师成为研究者,才能使教研活动根植于课堂,也才能使教育研究成果很好的在教育实际中加以应用较好的变为教育生产力。“教师即研究者”运动的积极倡导者藤豪斯谈到:“如果没有得到教师这一方面对研究成果的检验,那么就很难看到如何改进教学,或如何能满足课程规划。如果教学要得到巨大的改进,就必须形成一种可以使教师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学的研究传统。”教师通过研究,可以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树立现代的教育发展观、人才观、教育教学观构建新的教育理念,使教育改革发展的先导和动力;还可以构建以生为本的高效的课堂创新模式,推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教育研究的理想是,每个课堂都是实验室,每一位教师都是科学共同体的成员。
(2)教师如何成为研究者?
首先,学校创设优良的外部环境,为教师成为研究者提供发展空间。学校要以“科研兴校”为切入点,建立激励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机制,提供必要的研究硬件如研究经费、研究的必要设备等,定期组织教师间、教师与专家间的交流,确实把教师的研究落到实处。
篇2
关键词:材料物理专业;生产实习;教师队伍建设
作者简介:薛人中(1979-),男,河南郑州人,郑州轻工业学院技术物理系,讲师;王永强(1980-),男,山西忻州人,郑州轻工业学院技术物理系,讲师。(河南?郑州?450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郑州轻工业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改革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6-0097-02
生产实习是高等院校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创新能力进而服务社会生产的主要途径。教育部2010年6月23日在天津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该项目致力于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型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生产实习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接受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综合教育、人文与社会科学的教育、管理科学的教育和现代工程师的教育。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拓宽知识面、确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能力等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
笔者多年带领郑州轻工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材料物理专业学生到济源一些单位进行生产实习。作为一名指导教师,下面是笔者历年实习的一些体会和改革经验总结。
一、目前专业生产实习的现状
1.学生的实习热情不高
我校材料物理专业的实习在第七学期,此时有很多学生在积极准备考研,学生根本无法安心进行生产实习,严重影响了生产实习的质量;其次实习过程学生深入不下去,浅尝辄止,更有部分学生甚至把实习当作一次观光旅游。
2.实习经费紧张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实习过程中交通、住宿等费用大幅增加。但学校下拨的实习经费还停留在多年前的水平,造成实习经费捉襟见肘。
3.企业接收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市场经济下企业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由于担心学生实习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任务的完成以及学生自身的安全问题,企业接收大学生实习的积极性明显下降。
4.大规模团队实习有弊端
集中实习的优点是便于管理,弊端是只强调了共性,却限制了个性,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这不利于素质教育,从而影响了学生通过实习提高自己对某一专业方向的学习热情。
5.教师指导力度不足
随着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扩大,首先师生比例不合理。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成倍增加,难免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其次教授等高职称人员忙于科研,不愿从事生产实习,青年教师缺乏实践经验,被安排指导学生生产实习,无法完全保证实习质量。
以上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产实习的质量和效果。如何改进生产实习,保证生产实习的顺利进行,提高生产实习的质量和效果,对此我校进行了几年的探索。
二、对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效果
1.生产实习的方式改进
传统的生产实习都是学校组织,教师带队,集中式的来到实习基地开展。教育部在1998颁布了新的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国内高校相应地对本科生的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单一的二级学科整合为综合性的一级学科,这样原有的专业生产实习难以适应目前专业的特点。如何在这种形势下开展生产实习、提高实习质量和效果是高等教育实践环节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我校材料物理专业紧密结合培养计划,以材料和电子两学科为平台,着重先进功能材料和电子材料两个方向的培养模式,培养出的学生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就业面宽的应用型人才。为此生产实习中采用了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模式。分散实习是指一部分学生到有就业意向的单位或学校帮助联系好实习单位进行实习,这些单位通常是跟本专业相关的,学生利用暑期时间进行实习,这类似于顶岗实习。集中实习是指剩余一部分学生仍然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统一组织,教师带队,集中地进行参观实习。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新的实习模式,符合学生的心愿,很受学生的欢迎和支持,这也减轻了企业接待大规模实习学生的压力,企业对这种方式给予了很大的肯定。
2.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总的说来稳定的实习基地有三大好处:一是可以制定规范的实习流程,编写有针对性的实习教材,学生可以预习和深入理解实习的内容;二是通过每一年在基地的实习,带队教师对实习基地逐渐深入和熟悉,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三是可以提高实习经费的使用效果。针对当前实习单位不愿接待、实习基地少的特点,我校依托学校的科研优势,以及一些教师的社会资源,逐步建立起与企业的交流和礼节性往来,签订战略合作关系,稳固校企关系。我校还通过往届毕业生与他们所在的企业加强联系,建立实习基地。几年来我校以济钢集团、奔月浮玻、金利铅业、济源兄弟材料有限公司、联创化工等单位进行实习或参观学习,稳定了实习基地,保证了实习效果。
篇3
一、 从自己幼儿园实际出发,采取措施完成教育教学工作重点。
教育教学中,在思想意识上我们较多地关注了教师开展的活动,抓教学常规也局限于听课,评价教师的工作能力也以上课为主,造成了部分教师重上课轻游戏的教学倾向,而忽视了孩子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忽视了游戏对孩子的促进作用。
针对以上情况,本学期,我们以教育教学工作为重点
1、从游戏入手,全面提高保教质量。
2、乘二级幼儿园复验这股东风,促使保教质量的提高。我们从这两点切入,加强治理,落实措施。
(1)开学初,各班级制定了游戏活动计划,并根据计划设置了区角游戏活动内容和环境(非凡是区域活动),为幼儿正常开展游戏提供了保证,并随着游戏的开展,督促各个班级不断增加新的游戏内容和材料。
(2)我们园领导经常去班级看游戏活动情况,通过一阶段的实施,不仅加强了游戏的指导,也提高了游戏的活动质量。
(3) 在迎接二级幼儿园复验活动中,我们不断地从实践中发现问题、逐步改进、总结经验,逐渐完善。
二、实施策略和内容。
(一)出发于质量意识,规范于教育教学常规,加强于一日操作治理。
质量是幼儿园生存和发展的要害,有了质量就有我们幼儿园的发展,我们以全面的质量意识去面向社会、面向家长、面向孩子。
1、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本学期重新制定了小、中、大班的一日活动安排表,适当减少了集体学习活动,增加了孩子的游戏活动。
2、幼儿活动时间教师一律不离开,把时间留给孩子,一切以孩子的发展为主。
3、天天要给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
4、天天确保了幼儿的游戏时间。
5、督促、巡视保证了幼儿的晨间活动时间,并不断加强教师晨间活动的指导。一日户外活动安排表的制订,确保了活动场地、器材的合理使用。
(二)从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出发,完善业务学习制度,加强业务治理。
教师是一日活动中最基本的重要力量,是孩子发展最直接的引导者,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害。
1、从幼儿园实际出发,制定了业务学习制度,各班教师相互协调,确保了业务学习的参加,并针对教师在实践中碰到的困难或教学中出现的不足、有针对性的开展学习,对照学习《课程指南》,逐步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
2、本学期我们改变了以往的备课方式:
(1)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特点完善备课内容,取长补短,增强备课的有效性。
(2)采用了无纸化备课(电脑上),也促使了教学治理的进一步规范化。
3、通过各类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1)新教师,请优秀骨干教师带教,师傅认真指导,徒弟虚心学习,师徒俩互相切磋听课,看活动,让其练出真工夫来。新教师在6月份向全镇教师汇报了半日活动。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进步真是不小啊!
(2)本学期来了一位实习教师,有教研组长带教,实习结束时必须得向全体教师上汇报活动。6月份如期的完成了一个还算比较合格的活动,得到了老师们的赞扬。
(3)骨干教师认真向全镇教师进行了教学展示活动,帮助一线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起了一定的作用。
(4)青年教师在6月份向全镇教师上了研讨活动。使全体教师有所收获。
(5)组织青年教师进行了技能比武活动(搭积木比赛、优秀活动评析、即兴答辩、活动设计、唱歌、跳舞、画画、视唱等等)。她们不但比出了风格,还比出了成绩。
(6)青年教师积极参与了市教研室、Age06网组织开展的“创新运用新课程实践大擂台”活动,不知结果如何,但她们参与的过程和参与的态度还是比较认真的。
(7)本学期教师们在上海《托幼》杂志、上海学前教育网、中国学前教育网、北京学前教育网、崇明学前教育网等先后发表、登陆了,教学案例、论文、教养笔记等等共40多篇。
责任编辑 海月
(三)开展教育科研,推进课程改革。
1、转变观念,增强教育科研意识。在园长的大力支持下,组织了多次教科研活动,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提高她们的教科研水平,结合学习材料和园教科研工作实际,不断吸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并及时组织学习,加以宣传,促进全体教师不断提高对现代教育思想的熟悉,使教师对教学研究活动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明白了从事教学研究的重要性,树立教科研意识。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鼓励教师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在活动中大胆进行教育、教学等方面的课题研究,非凡是青年教师做到人人有课题,人人重研究,人人有收获。
2、扩大科研的参与面,提高科研水平,形成良好科研氛围。我们一直把科研工作的着眼点放在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上,不为搞科研而搞科研,不为评奖而搞科研,把教育科研作为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在这样的理念下,我们幼儿园的科研工作的参与面不断扩大,还能积极撰写有关科研方面的论文等。本学期,幼儿园申报了县级课题《1.5-3岁婴幼儿家庭式教育环境创设与口语发展研究》,争取立项。
3、加强教育科研的过程治理。对立项的县、园级的课题,经常了解进展情况,并收集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资料,督促研究人员不断追求进步和进行阶段小结等。还积极参与了绿色教育研究共同体的研究活动等等。青年教师沈君对立项的县级课题《提高农村5---6岁幼儿家长对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实践研究》认真地进行实践研究着。
(四)创设游戏环境、加强游戏指导。结合教研组的专题研究主题《在混龄户外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能力》,开展游戏活动。
1、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是开展游戏的前提。
创设一个好的环境就好比是孩子向上爬的脚手架,它能让孩子在活动中自主的探索,主动的建构。
(1)本学期,我们幼儿园,每个班级充分利用活动室、设置各种游戏区角,并利用园本现有的资源(大型积木、玩具架、小桌椅、柜里的各种玩具)创设环境,环境创设不搞形式主义,注重了可操作性和教育性。
(2)玩具的放置便于幼儿取放,并按游戏进行分类预备。玩具游戏材料的提供基本符合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
2、开展游戏不可缺少的条件是教师的支持、鼓励和指导。
(1)教师是游戏的支持者或观察者,教师最了解本班幼儿的游戏水平,各班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给予了具体的指导,并不断丰富游戏内容,解决碰到的困难,还以角色的身份出现,以提问、建议、提供新的游戏材料等间接方式,对游戏内容和方法进行指导和参与。
(2)有些游戏内容如:拼图等有挑战性的游戏内容或规则比较复杂,教师进行了直接的指导和示范,并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让每个孩子都身心投入地干自己愿意干的事情。
(3)在巡视中,鼓励教师解除顾虑,玩具、图书全部放开,处处方便幼儿,同时加强指导,绝不是让幼儿放任自流,否则将失去环境的教育作用。,必须让孩子做环境的主人,不仅让他们充分使用环境,还要他们学会治理环境,这也是我们教师应该值得考虑的。
(五)获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完成教育任务,提高保教质量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只有幼儿园、家庭教育步调一致,为幼儿共同创造良好的生活、教育、活动环境,幼儿才能健康、全面的发展。
1、每个班级的家园联系窗架起了幼儿园和家庭沟通的桥梁,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一些教育动态,让家长了解我们的教育,从而获得他们的支持。
2、三月份,各班召开了家长会,会上向家长进行了新学期开学来孩子的进步和下阶段的一些工作打算,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
3、四月份,本着“面向全体,增进家园联系”的宗旨向广大家长开放了半日活动。半日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了晨间活动、早操、主题教学、区角游戏,在活动中,孩子们个个活泼可爱,他们向爸爸、妈妈展示在幼儿园学习的欢乐情景。给家长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六月份我们搞了一次全体师生和家长、03孩子和送教的非凡孩子及他们的家长欢乐地共同庆祝孩子们的节日“六一”儿童节的活动。得到了那么多家长的欢迎、支持和配合。同月,各班还向家长举办了家长讲座,使不少家长了解了一些育儿知识。家长们真是赞口不绝。
5、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共同参与活动,帮助了孩子发展。
(六)外环境的创设。
环境的美不美好比一个人的外貌一样。虽然目前我们幼儿园条件比较差,边缘外环境更差。但是我们的内环境创设的不错。我们本学期的环境的(走廊、活动室外的墙面等)布置(包括一些运动玩具等)都是利用本土化材料和废旧材料进行制作和创设,这样,既节省了资金,又创设了又漂亮,又符合孩子年龄特征的环境,真是让人看了,回过头来再瞧一瞧。
三、问题和思考
在二级幼儿园复验过程中,虽然发现了一些问题,但在这过程中也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指导和引领,从此以后,我们一直在思考:教育改革和发展不能只满足于眼前,更重要的是着眼于未来,明年我们将面临的是搬迁于集镇上的、一所崭新幼儿园的时候,那时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以及教育环境、内部条件创设等全方位的进行改革,在现在的基础上,我园的教育现代化仍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
对于我园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作了以下的思考:
1、如何积极的推进我园的课程改革,必须增强我园教师课程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如何大胆地进行教育教学治理的改革。
篇4
本学期,我校数学教研组的工作开展将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校课题研究为入手,用课题研究有效地解决课程改革中的实际问题,让课程改革促进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进一步加强教学科研,探寻解决课程改革中的困惑的路径与方法,开展“务实教研,教研务实”,努力提高我校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
二、工作要点
(一)、加强理论学习,增强课程改革的意识
1、本学期,教研组要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各位教师要认真研读《数学学科课程标准》和《课堂常规》,并结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其他学习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在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标准》的理解和把握。
2、根据本校的教学特点、重点研究的课题、教师的不同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把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把专题学习与问题探讨相结合、把学术交流与教学反思相结合,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3、充分发掘我校教师的自身优势,发挥资深教师的引领作用,以学校教研组的学习培训为基地,围绕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困惑、问题和需求,定期开展学术研讨,带动广大教师共同走进新课程。
(二)、扎实教学研究,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1、本学期要加强课改年级的教学研究力度,宣传课改新理念,把课改的精神落实到每位教师身上,提高广大教师的课改意识与课改热情。
2、积极开展小学数学学科课程与教学协进的研究活动,进一步明确活动目标,改善活动方式,提高活动的水平。本学期要进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研究,以协进研究的方式,发扬互帮、互助、携手共进的精神,促进教师间的交流,构建全校师生共同发展的研究网络,达到教育资源与教学经验的共享。
3、进行教师备课改革的研究,经常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常规调研时将备课检查作为一个重点,及时了解教师课前、课中、课后研究教材、把握课堂实效的情况。及时总结和推广数学教师的成功经验。
4、教育科研是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使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向规律靠拢的过程。因而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育科研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用课题研究解决课程改革中的问题,让课程改革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入。教研组将不断提升教科研水平,逐步由“职业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5、在理论学习、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开展教改实践,让教师在文本理论、个人观点与教改实践的对话中进一步激活思想,认真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本学期将组织教师参加市、县征文活动;收集、整理“教学情景设计及典型教学案例”,开展“老教材新思路”备课活动,以此来促进教师新理念的内化,教学新行为的改善,总结和推广教学改革成果。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三)、抓实常规管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1、严格规范数学教学常规。期初每位教师要认真制定各年级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组织数学学科的质量调查。配合教导处每月对教师业务常规情况以检查与考核。
2、加强培优辅差工作。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教师要早一点打算、多一点行动、少一点埋怨、早一点落实转化措施、多一点关心体贴。要花大力气来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3、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备课、上课。规范教师的业务行为,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4、继续组织好每月一次的业务学习。结合我校本学期的校本培训,围绕专著的学习、课题研究,以教材分析、说课、评课为主,定时、定人、定内容,提高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要求认真准备、积极发言,继续深化我校数学教研之风。
5、认真组织好教研课,形成教师课堂教学风格。本学期仍要求人人上好教研课,并结合自己所报科研课题进行,将课题研究与平时教学实践、教研课、教学专题总结等结合起来。组织教师进行说课、听课、评课,以提高教师的说课、评课水平,推选教师上好校级研究课。通过以上活动,使每位教师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活动安排
第1周:备课,做好开学的准备工作。
第2周:做好各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五年级数学观摩课。
第3周: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和《课堂常规》
第4—5周:一年级数学课例研讨,主讲人:郭田
第6—7周: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主讲人:张立茹
第8—9周:主题研讨:低年级数学高效教学。主讲人:张丰福
第10周:期中阶段总结。
第11—12周:数学计算过关抽查。
第13—14周:三年级集体备课。主讲人:谢学平
第15—16周:主题研讨: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主讲人:齐云飞
篇5
以邓--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市教师培训方案的精神,结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新一德”要求和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着眼于教师综合素质、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建设更加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服务于课程改革的需要,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使教师成为具有可持续性发展和自主发展能力,为培养具有终身学习和教育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打下基础。
二、总体目标
1、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准,依法办学,依法治教,推出一批敬业爱生的师德标兵。
2、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切入,促进全体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知识更新与拓展。
3、加强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
4、建立健全有效合理的机制,加强青年教师培训,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学校“青年骨干教师”。
三、具体目标与任务
1.全员培训
目标:通过培训,提高全体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准,依法办学,依法治教,推出一批敬业爱生的师德标兵,杜绝违规的教育行为。促进全体教师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学手段的转变。
内容:政治思想与师德教育,教改新动态,新课程与教学策略。
方式:讲座、研讨会、考察等,并与自学相结合,侧重于实践活动(力求结合学校实际,为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服务)。
时间安排:每周一政治业务学习,3月17日、4月14日、5月12日专题培训。
职能部门:校长室、教导处、及各教研组。
2.学历教育
目标:鼓励教师参加本科进修,继续提升学历层次。
内容:各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
方式:自我进修。
3.新教师岗位培训
对象 工作未满三年的新教师
目标 为使刚毕业到校的教师尽快适应我校教育教学实际,帮助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教育教学业务,胜任岗位工作,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内容及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规、学校管理制度、班主任工作、教育常规、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艺术等。在学校安排下,青年教师要骨干教师为师,认真向师傅请教,主动请师傅指导班主任工作,听评课和检查教案。
活动形式:采取报告、讲座、观摩、讨论以及师徒结对等相结合的形式。
步骤及时间 上岗锻炼,全学年。
4.新课程培训
目标:进一步领会课程改革的指导思(自文秘范文,请保留此标记。)想、改革目标以及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理念,帮助教师了解各学科课程改革的突破点以及对教学的建议,使教师能以此为依据,在对教材进行充分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制定相应的教学及评价策略。
内容:各级新课程培训学习材料等。
活动形式:讲座、研讨观摩会等,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
5.教研活动
目标:通过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内容:1)每学期组织教师集体学习各科《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常规》及有关小班化教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文章等(不少于四次)。
2)继续加强校内、外教研活动,教研活动有计划,每次活动有主题,活动有记录考勤。
3)每学期组织全校性教学研讨活动。各学科全体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共同探讨教法与学法,不断丰富认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每学年请有关的专家、教研员等来校做专题讲座。
活动方式及时间安排1)每学期开学前,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内容(1)的学习。
2)定期与不定期地开展教研活动,方式:观摩、考察、研讨会。
3)每学年进行优秀论文、经验总结、优秀备课组评选。
4)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
四、组织机构
组 长:林 新荣
副组长:叶宗宝 郑蓓蕾
成 员:各教研组长。
承担的任务1)全面负责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划、实施、管理和总结工作。
2)负责校本培训方案的制定、实施和考核工作。
3)整理、留存有关继续教育的资料、考核成绩,建立培训档案等。
五、保障措施
1、设立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构建学校校本培训管理网络。建立由校长和资深教师组成的咨询小组,对培训内容、课程设置、培训过程进行指导。
2、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每学期请有关的教育专家、教研员来校做专题讲座。以备课组为依托,开展切有实效的教研活动,推进学科教学建设和小班化建设;以各类培训班、研修班为依托,开展青年教师培训活动,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篇6
关键词:儿童之家;规章制度;蒙台梭利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7-0101-02
作者简介:李文权(1967-),男,贵州遵义人,副教授,硕士,从事心理健康研究。蒙台梭利是现代最伟大的学前教育家,欧美及亚非拉都有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幼儿园采用蒙台梭利教育法。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引进实验后,逐渐在幼儿教育界形成了一股蒙台梭利热潮。这股热潮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传递,甚至极少数农村地区的幼儿园也在引进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实验。鉴于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法已有百多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地的幼儿教育中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我国农村地区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加入实验队伍。学术界对农村幼儿园引进蒙台梭利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很有现实意义。
一、越来越多的农村幼儿园将引进蒙台梭利教育农村在完成普九任务之后,学前教育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农民对学前教育比较重视,幼儿园的设施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也比较好。部分经济实力较强的农村幼儿园自费派人参加蒙台梭利教师资格培训,在有关专家和幼儿园的帮助下,开始在自己的幼儿园进行蒙台梭利教育实验。一些培训机构也开始不定期地举办公益活动,免费对农村幼儿教师进行培训。同时,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也开始把农村幼儿教师纳入培训范围。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村幼儿教师素质的不断提升和地方政府的逐步重视,越来越多的农村幼儿园将加入到蒙台梭利教育实验的队伍中。
二、农村幼儿园引进蒙台梭利教育面临的问题农村幼儿园开展蒙台梭利教育,有一些有利因素。例如,农村儿童对动植物的感性认识比城市的儿童丰富,室外可利用空间大,便于实施蒙台梭利教育。但是,在当前的形势下,农村幼儿园面对的问题更多。
1.教师素质偏低
农村幼儿园开展蒙台梭利教育首先遇到的是教师素质问题[1]。良好的师资是蒙台梭利教育取得效果的根本保障。蒙台梭利教育的理念和操作方式与我国传统教育大不一样,它有自己独特的儿童观和教学观。高师院校毕业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蒙台梭利教育理论有些了解,但根本不可能直接上岗操作。况且,这几年社会对学前教育很重视,毕业生在城市的就业前景较好,一般不愿意下到农村就业。原有的农村幼儿教师有些是民办或代课教师出身,文化基础很差,虽然他们参加社会上的培训可以提高素质,但社会上很多培训机构收费较高,一般的农村幼儿园和教师无力承受。甚至有的培训机构主要是抓经济效益,培训时间短,培训粗糙,根本不能保证培训质量。而国培项目能惠及的教师毕竟太少,培训效果也参差不齐。
2.教师队伍不稳定
由于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农村基本上没有公办幼儿园,没有事业单位的教师编制。民办幼儿园靠自己收费维持运转,多数地区农民的收入又不高,收费自然偏低。因此,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与小学教师相比相差悬殊。农村学前教育工作缺乏吸引力,幼儿教师的流动性比较大[2]。素质较好、有工作经验的教师在条件具备时,就会转到城市工作。具有蒙台梭利教师资格证和教育经历的教师,如果想跳槽,到城市的幼儿园工作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3.教具缺乏
农村幼儿园的教具总体上较为缺乏,这与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较低有关。农村幼儿园一般是民办幼儿园,靠收学费维持教师工资就已经比较困难,没有钱去添置各种教具。而蒙台梭利教育是一种“不教”的教育,以儿童自己操作教具为主,教师在开始时只做一下示范。教具是体现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主要载体,要能满足3周岁的幼儿学习3年,教具的数量不能少。一套完整的蒙台梭利教具,市场售价多在5千元以上,令绝大多数农村幼儿园望而却步。幼儿园没有可操作的教具,蒙台梭利教育就无法实施。教学用具的缺乏成了农村幼儿园引进蒙台梭利教育的一个障碍。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农村地区受经济和交通等方面的限制,幼儿园引进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的准备工作会遇到比城市幼儿园更多的障碍和阻力。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勤于付出、勇于实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教师的素质提高要以自学为主,外援为辅
篇7
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读书传统,广泛传播读书学习理念,在校园内兴起读书学习热潮。学校将通过开展积极有效的校园读书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突出学校“书香校园”特色,进一步提升全校师生的综合素养,努力营造“书香校园”,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品位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养成师生良好的阅读与学习习惯,全面提升学校创新力和竞争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活动目标
1.在校园内营造一种“书声郎郎,书香满校园”的良好氛围,使阅读真正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和生活需要。
2.积极倡导“我与好书同行”的思想,努力践行“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理念,帮助师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提高读写能力,夯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
3.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引导老师、学生一同参与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推动阅读型学校、阅读型班级的建设。
三.活动措施
1.加强组织
学校要有阅读组织,校长亲自抓;班级要有阅读组织,班主任要负主要责任,同时选威信高、负责任、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的学生任读书组织委员。
2、学校要加强“书香校园”环境建设,突出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醒目的位置张贴或书写创建“书香校园”的宣传画、警示语、口号等。班级要加强“书香班级”环境建设,要有阅读园地,各类表册制度、黑板报等符合班级的特点,创意新颖,给师生创设宽松、愉悦的阅读环境。
3.落实活动
(1)建设班级图书角。学校各班要建设自己的图书角,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图书资源,围绕相关阅读主题充实书柜,并建立健全相关阅读制度,(很多漫画书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严禁各类漫画书进入校园、作文选之类的书也要有选择的入柜)
(2)保证阅读时间。学校要固定读书时间,一般为:晨读、午间阅读、双休日大阅读,提倡并鼓励学生每天在家自觉读书不少于半小时。
(3)明确阅读要求
对于教师:教师要做学生的读书表率,在认真学习中心校下发的业务学习材料基础之上,每人每学期根据工作和自身提高的需要,选读一至二本书,作好读书笔记或书头笔记,每周二千字,每学期三万字。并把所读书名上报中心校
对于学生:低年级——学生读后把页码或标题记录下来,由家长签字证明:中年级——摘抄精美词句;高年级——做好读书笔记(内容可以是摘抄精美词句、内容摘要,也可以适当写些自己的读书体会。)
要求教师做到:一是和作业布置结合起来,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二是有布置有检查,每周至少批阅学生读书笔记一次。
(4)开展阅读活动。
①设立“校园读书月”。学校每学期要设一个“校园读书月”,每个读书月有明确的阅读主题。
②开好“班级读书会”。学校要组织各班每周或间周开一次“班级读书会”,组织学生展示汇报自己近期的阅读收获。
③开展其它各类读书活动。学校要根据读书主题,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开展诵读比赛、读书演讲(讲故事)比赛、读书报告会、古诗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评、读书抄报展览等各类读书活动。
同时,学校要发挥红领巾广播站的作用,开办好书介绍、读书心得、每周一诗(词)等栏目,引导学生诵读经典。
4.落实评价。
(1)学生要建立自己的“读书成长册”。可让学生进行个性化栏目设计如:个人小档案、读书计划书、家校联系卡、读书笔记、读书获奖记载等。每学期一本。
(2)学校每学期要进行“读书明星”、“书香班级”的评比活动,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3)把“书香校园”建设情况纳入评估项目,在学年末进行评估。同时,不定期开展系列交流和评比活动。
四.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11年3月,为发动、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制定公布方案、计划、初步改变校园环境。学校要利用各种机会、各个平台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口号及警示语:
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
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营造文化氛围,创建“书香校园”。
第二阶段:2011年5月——2011年6月 为重点实施阶段。
主要任务:完善校园阅读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1、开好班级读书会。(班级间周一次,要有记载)
2、学校举行一次诵读比赛。
3、举行一次读书笔记展览。
4、举行一次手抄报展览。
5、广播站每天一诗一词播放
篇8
围绕县教育局教研室、县教师进修学校和学区教科工作计划,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抓手,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使命,深化课程改革,夯实校本教研,鼓励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科研水平。
二、工作目标
1、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做好每学期二次的教学常规检查工作,使老师的业务达到规范化,全面化,力争使学校通过市级教学规范达标验收。
2、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展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打造基于“有效教学”的常态课堂。
4、切实做好各班教学质量提升工作,力争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提高。
5、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教研培训学习活动,努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6、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竞赛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严把教学管理的规范关,推进常规管理的精细化
1、严把备、教、辅、批教学常规管理关,坚持把教学管理过程落实到位。本学期,学校将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二次(期中和期末)细致的检查,每次检查后都要认真地做好记录(记好成绩,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总结经验,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要严把课堂教学质量关,坚持基于“有效教学”的课堂探索。一是要求每位教师学习自己任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建议》,教师做到不备课不讲课,要讲课必须提前备课,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学生预习准备,教学教具准备等),尽量用《标准》来完善课堂教学。二是学校领导坚持听课。通过走进课堂了解教师备课情况,了解教情和学情等情况,分析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课堂上的主要因素,找准解决课堂教学效率底的有利措施。三是提倡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在教师中掀起互相学习、互相请教的研究风气。
3、要严把教学质量检测关。坚持单元把关、阶段调研考试工作。通过检测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对策,不段改进教和学的方法,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本学期,我们将认真分析上学期县教研室和学区同意检测结果,研究命题,拿出提升教学质量的措施,召开专题会议,分享经验,总结教训。第四、要严把学困生辅导关,坚持把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将提优补差措施落实到位。首先,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各次测试成绩,查找出差生的原因,建立完善学困生档案。其次是制定帮教辅导计划,组建学习小组(帮教小组),发挥帮教小组长的作用,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使学困生在同学的帮助下提高上来。再次是教师对学困生采取各种能激发其兴趣,增强其自信的策略。总之,在教师和同学的共同帮助下使差生的成绩尽快提高。
4、严把教研质量关,坚持把改革与创新、质量与效益同步落实到位。首先是在领导和教师中树立科研兴校科研提质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再次是广大教师人人确定教研课题,在教学过程中就注重搜集资料,在学期末人人形成教研材料,人人的教研水平都有一个提升。每学期以教研组为单位上交课改信息(案例、反思)。
(二)加强校本教研的实效,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提升
1、建立教师理论学习与主动反思的激励机制
为督促教师对课程标准、教育政策法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丰富知识,提高文化层次,适应素质教育发展和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本学期,学校为教师提供必要的阅读书目或报刊杂志,每周教师业务学习活动由教导处推荐相关学习材料,不定期检查教师们的学习。倡导反思性教学,把“反思”作为开展校本教研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开展如“教学叙事”“教学案例” “教学反思”等形式的研究活动,从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寻找问题,促使教师进行反思和教学对话交流,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难点和困惑问题,进行专题研讨活动。
2、切实抓好教研组建设
学期初,学科教研组要认真制定好本组的教研活动计划,做到“五落实”(落实时间、地点、人员、上课内容、教研主题)。按县教研室和学区的要求,在教研活动中,各教研组要认真实施“备课—说课—上课—评课”或“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的操作流程,通过上课教师写好说课稿,听课教师写好评课稿,组织互动讨论,着力打磨每一节课,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在评课过程中,教师要有宽广的胸怀,能接受不同的意见,要有求是的精神,能倾吐内心的声音。
3、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创造教师成长的良好环境。本学期,我们将发挥学校的人力资源带头作用,并拟邀请一些教学能手到我校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和讲座活动,进一步开阔教师们的视野。我们还将成立由教学骨干领衔组成的教学团队,实现学校要他们发展变成他们自觉要求发展。继续开展师徒结队活动,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进程。同时,也让教师们之间的相互学习成为一种常态,真正实现优势互补。
(三)加强艺、体、综课程的落实与研究,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
1、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足开齐课程,规范音、体、美、信息和活动课的教学,完善考查各学科质量评价体系。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加强学生学习兴趣和特长培养,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从校本到社区到实践基地,加强资源的利用和开发,重过程,重探究,重体验,注重材料规范和积累,力争上出特色。
2、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对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禁毒、安全、心理健康、计划生育知识与青春期教育活动,守一方净土,保八方平安,校园和谐
(四)加强教学档案管理,保证学校教学工作有序高质。
1、按县教育局的文件精神,做好学校学籍管理工作,严格按规定做好学生转进、转出和休学工作。
2、认真做好各种教学资料的汇总归档工作,保证在各种教学检查中能高质保量通过。
3、督促各主任做好教师的调、代课及请假记录工作,保证教学工作的顺畅有序和绩效考核的公平公正。
四、西源小学XX年下半年小学教科研工作行事历
周 次
时 间
活 动 内 容
活动地点
参 加 对 象
1
09.03~09.09
学生注册,正式上课
2
09.10~09.16
学区教科研工作暨教学质量分析会议
温州市小学体育送教下乡活动暨小学研讨会
岩头镇小
枫林镇小
教导主任
体育教师代表
3
09.17~09.23
学区第九批教学规范达标调研检查(一)
学校教科研工作暨教学质量分析会议
各教研组制定计划
待 定
西源小学
相关师生
相关师生领导
相关教师
4
09.24~09.30
推荐参加学区小学教学规范达标专项评比(语文、数学等学科)
学区小学教学规范达标专项评比(语文、数学等学科)
县小学教学质量分析会
县一年级数学新教材培训会
学区农村英语教师现场简笔画评比活动暨英语教学质量分析会
西源小学
另 定
另 定
县实验小学
岩头镇小
参赛教师
学区、学校领导
相关领导、教师
全体英语教师
数学教师
5
10.01~10.07
庆祝中秋、国庆节
各 校
全体师生
6
10.08~10.14
县小学教学规范达标专项评比(语文、数学等学科)
温州市小学数学名师大讲堂活动(10月11日周四下午)
学区第二届美术希望班教师培训活动
另 定
各 校
另 定
参赛教师
小学数学教师
美术希望班教师
7
10.15~10.21
温州市小学音乐名师大讲堂活动(10月19日周五下午)
温州市教研院送教活动
学区第九批教学规范达标调研检查(二)
学区小学科学有效教学研讨会
校优质课评比
信息技术培训
另 定
五尺小学
待 定
待 定
西源小学
西源小学
小学音乐教师
相关教师代表
相关师生
科学教师
参赛教师
全体教师
8
10.22~10.28
学区优质课评比活动
心理健康培训
另 定
西源小学
参赛教师
全体教师
9
10.29~11.04
县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讨会
学区小学英语有效教学研讨活动
学区联片教研活动
城北小学
鹤盛镇小
芙蓉校区
信息技术教师
全体英语教师
教师代表
10
11.05~11.11
县优质课评比活动
县、学区五年级小学生英语书写评比
学区第二届数学希望班教师培训活动
期中备课检查
另 定
各 校
待 定
西源、梅坦
参赛教师
五年级师生
希望班教师
所有教师
11
11.12~11.18
学区音乐有效教学研讨暨音乐希望班教师培训活动(XX届)
学区第二届语文希望班教师培训活动
期中考试
另 定
县实验小学
西源、梅坦
音乐教师
语文希望班教师
所有师生
12
11.19~11.25
教学技能展示活动
西源、梅坦
相关教师
13
11.26~12.02
县小学美术教学研讨会
学区第九批教学规范达标验收(一)
待 定
岩头片小学
美术教师
相关师生
14
12.03~12.09
县主题活动:“量与计量”教学目标定位的研究
学区联片教研活动
学区第九批教学规范达标验收(二)
先进教师经验交流会
岩头、碧莲
待 定
枫林、鹤盛片
西源小学
相关教师
相关教师
相关师生
全体教师
15
12.10~12.16
县小学品德名优教师送教下乡
县、学区第三届小学生“童心习作”现场赛
枫林镇小
岩头镇小
教师代表
相关师生
16
12.17~12.23
县主题活动:第二学段语文有效教学观摩展示
学区音乐希望班教师培训活动(XX届)
学区第二届美术希望班教师培训活动
岩头、碧莲
另 定
待 定
语文教师
音乐希望班教师
美术希望班教师
17
12.24~12.30
温州市小学学业质量合格率调研抽测
教师年度教育教学论文送审
学区联片教研活动暨希望班教师培训活动
待 定
各 校
待 定
相关师生
参评教师
相关教师
18
12.31~01.06
县第九批教学规范达标验收
相关学校
相关师生
19
01.07~01.13
学科技能测试 期末复习迎考
学校教学常规检查
各 校
西源、梅坦
全体师生
全体教师
20
01.14~01.20
县小学英语教师阅读教学优秀课例设计及课件征集评比
各 校
全体师生
21
01.21~01.27
期末考试(抽取年级、学科检测)
各 校
全体师生
22
01.28~02.03
学科成绩统计 教学质量分析
各 校
全体师生
篇9
一、加强学习和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学思结合,全面领悟新课程
《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和《指南》的出台,为我们确立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开学以来,我们利用政治学习、业务学习、教研活动和一切可以利用的空余时间,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传达上级课改精神、观看新课程辅导报告录象、组织专题讨论、开展参与式培训、问答式咨询等等。一次次的学习与领会、讨论与反思,教师们经历了一个从不理解到逐步理解,从畏难、知难而上到热情接纳的过程。
首先,我们做到园领导先行一步,抓紧自身的学习,反复研究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实质,在每一次组织教师学习之前先确定好本次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要求是什么?从而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师开展学习讨论,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其次,园内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由园长、业务园长、园长助理及三位教研组长组成,每二周召开一次碰头会,了解一线教师所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商讨制订相应的对策,确保课改能顺利推进。这样通过上下连动,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到目前为止,我们全园上下一心,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素质教育的启蒙为核心,突出课程的有效整合、师生共建,确立开放的、整合的教材观,明确每一位教师既是教材的开发者、又是教材的实施者、创造者。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在认真学习《课程指南》的基础上,分析、研究新教材,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选用、创编适合儿童发展的教材。一般是以主题的形式来选用教材的。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老师们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已有经验、兴趣需要和生成课程来选择、开发、运用教材。让课程既面向全体幼儿,又能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让每一个幼儿获得充分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
2、以教研为主阵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A多种教研形式,开展专题研讨。
为了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新教材,我们以教研组为主阵地,采取大组、班组的形式,展开层层推进的学习研讨活动。我们根据学习计划,安排参与式培训活动、集体与分组、个别学习形式相结合,将课程理念、方案等通过专题进行诠释、分解、尝试。具体的操作方案通过班组的形式,通过案例评述、个案记录等方式进行研讨。本学期我们针对幼儿园研究重点,开展了专题“构建富有生命力的课程运行体系”、“探索型主题活动中的共同探索、一起成长”;“以整合的观念实践新课程”;“园本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新课程各类活动内容与实施”、“让课程适合每个孩子的发展”等,一系列专题研讨,让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内容等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B创设多种条件,提供教师成长舞台。
本学期,幼儿园举行了教师教育教学比武活动。比武活动分三个项目进行,即教案说课、活动展示及案例评比。教师们根据新课程要求,以探索型主题活动的形式,开展了较为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如“帮妈妈切萝卜”、“造房子的工具”、“家乡的牧场”、“有趣的数字王国”等,幼儿在广泛收集资料、已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活动过程自然、活泼。教师还注重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能引发幼儿与环境互动的各种材料,幼儿能大胆自主地参与活动。教师在活动中及时记录幼儿的操作情况,把握与关注幼儿生成的活动,幼儿学得主动而积极,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思维、动手能力都可以感受到教师在推广与实践新课程中的心血。在案例评比中,教师们将教学活动、主题探索活动中幼儿所表现出来的言行,通过教师的分析、反思予以呈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提高教师多媒体制作的能力,幼儿园举行了教师的“班级网页”制作评比。各班教师充分挖掘潜力,以幼儿学习、成长为主线,制作了内容全面、充实、丰富的网页,为班级管理提供了很好的舞台。
3、下放课程选择自主权,协调好“共同性课程”与“选择性课程”的关系。
在实践新观念时,我们还要求教师能对新课程进行选择性、反思性地学习,这种反思必须是对旧观念的摈弃,对新观念的理解与探讨基础上进行的。我们注重寻找理论依据解决教师实践中的共性问题。
A课程权下放给老师 共3页,当前第1页1
我们明确每一位教师既是教材的开发者、又是教材的实施者、创造者,根据教师的不同层次,给以一定的课程选择权。我们把课程的选择权给教师,让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我们做到宏观调控,加强管理的。一是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作具体的观察研究和指导,二是抽查各种资料。指导教师将视野转向孩子,将孩子的发展需求作为选择、研究教材的依据,帮助教师把新教育观、课程观落实到具体的教育行为中去,从而更全面地将课程内容、形式有机整合。协调好“共同性课程”与“选择性课程”的关系,做到既面向全体,又满足幼儿个性发展的需要。从而实现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B共同性课程与选择性课程的转换与平衡
其实,在共同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也没有很明确的界限,同一种教材在不同幼儿园可利用不同的资源进行。在共同性课程出现资源相对缺乏的情况下,我们采取替换交互的方法,让幼儿的基本经验得到保证。当幼儿在主题发展中转移“热点”或“兴趣”时,我们也多考虑因地制宜原则。在转换与平衡中,保证幼儿基本经验的提高,在生活中学习与提高。
二、关注幼儿的需要,拓展环境教育资源。
我园的共同性课程的基本内容都选自于新教材,根据新教材提供的内容,以主题的形式呈现。在实践新教材的同时,我们发现教材有许多的局限性,往往受环境条件的限制,因资源和相应的配套用具、教材缺乏,容易使主题无法拓展。“生活即教育”,我们及时将共同性课程与选择性课程进行选择,在基本经验和教材同整的基础上有效利用资源,特别是将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资源进行汇总、整合,因地制宜地建构体现双重功能的课程类型。如农村的田野中的红薯、土豆等植物;泥土中的蚯蚓、昆虫;街道边的树木、花草;生活中人们的生活居住、风俗;四季的变化、气候等等都是环境资源拓展的空间。
选择、编排的教育内容,还要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贴近幼儿的实际。我们的幼儿都来自农村,农村的孩子由于受社会、家庭、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对事物的关心、探索和热爱也都从身边所熟悉的事物起。因此我们在考虑选择、编排的教育内容时,尽可能地从孩子的角度去关注理解他们的生成活动,了解他们的需求,判断生成活动的价值,及时予以支持和提升。尤其是重视幼儿生成活动内容与活动方式,把握教育时机,及时调整活动计划和教育行为。将视野转向孩子,将孩子的发展需求作为研究、选择教材的依据,从而更全面地实现课程内容、形式的整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关注幼儿的需要,把环境还给每个孩子。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提出了以素质教育的启蒙目标,突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课程实施的中心环境是因地制宜地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积极的、支持性的环境,把环境还给孩子。在研讨与实践中我们感到:
首先,赋予环境创设新的内涵。我们的问题是如何让幼儿积极地与周围环境产生互动?《规程》试点以来,我们不断接受和尝试让“墙壁会说话”,运用农村的乡土材料师生共同创设环境。随着对新纲要认识的不断加深,新的理念在不断地冲击着我们,我们开始用整合的教育思想来重新审视环境布置所呈现的内容,我们更关注孩子的兴趣和要求,更关注时代的特征。基于这种思想,环境创设中更多产生了属于孩子们的“环境”,这些内容不仅满足了幼儿好摹仿的特点,更有利于探索型主题的开展,同时也吸引了家长的积极参与,促进了幼儿经验、社会知识、行为习惯等各方面均衡发展。
其次,瑞吉欧式的幼儿材料区的创设。由教师根据探索的主题创设特定的探索环境,引发幼儿与环境发生关系,使静止的环境“活动起来”,使环境产生教育价值,让“人”环境与“物”环境相呼应起来。我们幼儿园受“瑞吉欧”理念的启发,在园内创设了一个真正属于幼儿的材料区。幼儿园每天的活动需要大量的操作材料,这样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掘了一切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为幼儿所用。材料区的创设大大满足了幼儿对“探索型主题”的深入研究,不必再为收集材料而烦恼了。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教师们加强了社区与家长的联系,从而得到了社会与家长的帮助和支持。更营造了乡土材料应用的大教育环境,形成了实施乡土教育齐抓的合力。
另外,能满足幼儿收集资料的资料室的开放。特别要发挥本园教育资源的优势是至关重要的。而对普遍存在的农村家长收集资料意识淡薄的现状,我们唯有不但开拓信息、资料的来源,才能满足教师、幼儿在探索型主题开展中的需要。因此,幼儿园化了大力气,腾出专用资料室,广泛收集社区、自然、家长中的资料,包括书籍、录象带、VCD、卡片、自然界中的各种农用实物,如各类果实、农用工具等等。同时又配有电脑,让教师带领幼儿随时可以在网上查找资料。这样多功能的资料室的创设,给教师们更好地实施主题创造了条件,也大大满足了幼儿对知识的渴求,推动了探索型主题的顺利开展。
四、有机整合,激活课程内容
在观念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遇到首要问题就是“整合观”在一日活动中的体现。强调学科要求、强调教师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已远远不能适应课程的有效整合、师生共建与教育个别化的时代要求。因此,我们将一日活动各环节进行分段解剖,从观念上的整合;目标上的整合、内容上的整合到资源上的整合,方法、手段及手段上的整合,进行层层对照、分解,从提高幼儿的基本素质出发,发挥课程的整体效应,达到对教育各要素的多样化、多层次的整合。 共3页,当前第2页2
1、打破学科间界限,加深搭班老师之间的配合与衔接,从而实现课程内容、形式的有机整合。以往根深蒂固的学科教学体系,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新课程的实施和展开。打破分科制,体现整合性,新的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的分科制被彻底打破。两位教师同时深入班级,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征、班级实际,以主题的形式开展活动。现在,我们每周都安排教师有一定的时间,搭般教师对班级中的每个孩子进行全面细致地分析,在主题活动的预设方面,互通相关信息,共同商定、调整阶段目标,在内容安排上进行有效的衔接和统一。
2、资源的整合,使课程由狭变广、由静变动。
新课程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拓展和整合了课程与教学资源,教育资源的整合是与教育内容的整合紧密相关的,教育资源中蕴涵着多种教育内容,对教育内容的整合,有利于教育内容的整合,有利于拓展幼儿教育的空间,丰富幼儿教育的方法,形式和手段,使课程由狭变广、由静变动。我们利用农村的广阔资源,进行有机地整合,使资源能真正协调、一致地对幼儿成长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幼儿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都开始成为学习探究的对象,成为幼儿学习的“课堂”。
3、支持和推动幼儿的生成活动
生成课程其实是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以孩子为本的教育理念,要善于观察孩子并捕捉孩子活动中的问题,从孩子生成的问题出发设计主题,为孩子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实施过程教师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程式,而是鼓励教师互动中的即兴创造,智慧的碰撞,光照课程的动态生成过程。教师既要设计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激励作用的、愉悦的课程经验,也要有效利用日常生活和常规中的偶然、非预设的机会和经验;既让幼儿有机会参加成人设计的活动,也使其有机会自己设计活动,投入到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自发产生的活动之中。
篇10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信息技术 注意点
现代的课堂教学形式已从传统的语言、文字、教材、简单教具、小黑板、挂图等手段,发展到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多媒体教学。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益,这几年来我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的有机整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一、用好用足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1.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生动的世界: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情感融合、视听并用,全新的表达方式,形象逼真的效果,对学生来说具有强烈的感召力。信息技术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教师指导下,为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多功能教室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信息网络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从而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制作了课件《猪八戒吃西瓜》,猪八戒贪吃,在分吃西瓜时一心想多拿几份,聪明的孙悟空就多给了猪八戒几份,但猪八戒真的比别人多吃了吗?让学生在有趣的故事情节里比一比,小组内议一议,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
2.通过课件演示变静为动,便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化解是一节课是否成功的关键。教师除了准确点拨、讲解外,根据内容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定能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例如,《旋转和平移》一课中“数物体平移的距离”是难点。数一个图形平移几格,学生很难想到去数某个点移动的格数。为了攻克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我利用教科书中的方格线这一素材制成课件,创设了一个这样的情境:一个方格路线图里,有两只找食后回家的蚂蚁,一只小黑,另一只小黄。点击课件,发出杂乱的吵架声。“两只蚂蚁在争吵什么呢?大家快来听一听。”小黑说:“我跑到最东边把食物拖回家,我跑的路长一些,我最辛苦。”小黄说:“不对不对,我跑到最南边找到食物拖回来,我跑的路长一些,我才最辛苦呢。”“同学们请你们评评理,到底谁跑的路更长一些呢?”通过这样生动、有趣的对话,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蚂蚁拖着食物的平移顺利地引向点的移动。在学生探索后,用课件进行验证:分别显示黑点、黄点一格一格地移动,将点移动的过程和结果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小蚂蚁停在其他地方,经过的路又是多少呢?”引导学生将观察的视角向纵深方向延展。
又如在教学《相遇问题》内容时,重点是学会求相遇问题中的路程;难点是理解相遇问题中的相关术语的意思及掌握两个物体相向运动时每经过一个单位时间,两个物体之间距离的变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课件并演示,可把相遇问题的情形、图像动态化,使概念的形成过程直观、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同时又能复习和巩固乘法分配律。
3.便于及时反馈,有助于教师调整、调控教学行为。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注重认知过程的评价方法与功能,突出学生之间的互评和学生自评,是多元化的具体体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参与性,可以有效地解决评价多元化的问题。其一,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把备课时预测到的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成电子版练习,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内容,从而使练习更有针对性。其二,利用视频投影仪,可以把教师巡视中发现的学生的典型范例或典型问题展示在屏幕上,或讨论、或质疑、或讲解,便于聚焦学生的思维,得到正确的思路,达到强化的目的。其三,利用网络可以实现学生的互评,强化不同层次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
4.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适当拓展时空,再现生活场景。有些教学内容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没有条件身临其境去观察、感受,而常规教学手段又不能或不能很好地解决,因而限制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时空的局限,开阔学生的视野,再现真实的场景,展示典型的感知材料,凸显现象的本质属性,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旋转和平移对于学生来说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如果从生活中的现象引入,学生就会“豁然开朗”。但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不可能身临其境感知学习材料,教师可以将现实生活中典型的旋转、平移现象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如:把电梯下降、钟表秒针的转动、推拉窗移动、吊扇转动、红旗上升等物体的运动进行实况录像经过技术处理,就能真实地再现生活中的运动现象。由于所选材料典型,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排除非本质属性的干扰,避免复合,促使学生感知视点合理聚合,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快就能完成对运动方式的分类。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学生眼前,把学生置身在一个“仿真”的学习环境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了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解决数学问题,节省了有限的课上学习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运用的注意点
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一个创新、创造的过程。因此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时,一定要把握适时、适度、实效的原则。
1.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尤其是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不要一味迷信信息技术的“技术含量”。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重在其“实用价值”,并非其技术含量的高低。有的教师认为软件越高级,会用的人越少越好,其实这偏离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初衷。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思想的现代化,远胜于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教师要认真钻研教育理论,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规律,使信息技术在教师的驾驭下发挥最佳作用。
2.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恰如其分的提示语、过渡语至关重要,教师不要使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课堂交流的障碍。课堂教学不是对信息进行简单的传递和接受的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的心灵相互沟通的过程。克林伯格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之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志。”学生在听课的时候渴望老师的眼神和自己的眼神互相碰撞,从而产生感情的共鸣。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的认知产生影响,老师板书时的动作与速度对于引领学生的思维走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方面都会产生作用。总之,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有交流不行,学生从老师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中获得的人生启迪是任何技术无法替代的。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在传统教学中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课型都适合使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要做到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有机统一,该用则用,不该用就不要勉强。信息技术确实有许多优势,但其他常规媒体也不是一无是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如投影的静态展示功能,幻灯的实景放大功能,教具学具的实物感受、空间结构功能等,信息技术手段不可能完全替代。有些老师甚至连板书也让计算机代劳,屏幕代替了黑板,老师只充当操作员与讲解员的角色,教学失去了应有的鲜活与生动。所以,教师不要一味追求时髦,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让信息技术与其他常规媒体有机配合,发挥最佳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