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习材料范文

时间:2023-04-04 07:23: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理学习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理学习材料

篇1

关键词:地理;材料分析;能力;培养

前言

在近年来的高考命题中,越来越突出“能力立意”,这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客观要求。地理材料分析题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题目设计灵活,角度多变。它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活于教材,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将地理情境材料与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进行密切联系,通过设问引导学生从材料中去获取有效信息,引导学生跳出死记硬背的狭小天地,这将很好地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一、材料分析题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1.材料分析题的设计原则

材料分析题在设计时要注重题目灵活、角度多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活于教材、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原则。

2.材料分析题的选材方法

(1)选材时应注意与所学地理知识的联系,与课文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使学生能利用材料回顾课文,又能利用课文知识解释材料;

(2)材料与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保持密切联系,测试学生综合运用地理主干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设问不要“偏航”。要先弄清考查学生哪些地理知识和技能,学生能否从材料或所学地理知识中找到答题依据,不能太玄。但也不能太简单,否则会失去材料利用价值。

二、材料分析题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1.运用材料设问,培养学生对材料中蕴含的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

在复习“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时,设计以下材料向学生设问。

材料1:四川盆地位于四川省东部,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盆地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一般在250m―750m。盆地四周多为海拔1500m―3000m的山脉和高原。东有巫山,南有大娄山,西是川西高原和邛崃山,北面是秦岭和大巴山。

材料2: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面积约为5万平方千米,海拔多在10m以下,间有海拔200m―300m的低丘散布。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

①比较四川盆地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条件有何差异?(提示:从地理位置,交通,自然资源,科技等分析)

②两区实现经济增长的措施是什么?(引进外资;开拓新项目)

③如果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位置分布上反映的要求是(A、D)

A、环境洁净优美B、接近消费市场

C、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 D、接近高等教育区

通过以上材料的展示和问题的设计,学生将会很自然地从材料中的四川盆地、地势、长江三角洲、入海等关键字眼,建立起教材与试题材料的联系,运用教材中的工业区位的一些基本原理作为基础,进一步分析材料,以达到培养学生对材料中蕴含的地理知识的理解能力的目的。

2.运用地理材料,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

地理教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教材中未详细讲解,但又是连接其它知识的一个关键点。如“热岛效应”,运用材料展示,既可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又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技能,便可以独立分析,拓宽知识。

材料3:在一些发达的工业区和大城市,由于人口集中,大量消耗能源,除对大气造成污染外,还要释放大量“废热”进入大气。这种人为释放的热,使城市的年平均气温比郊区可高出0.5―3℃,或者更高一些。在人口密度大,工业发达的城市尤为明显。如:重庆市中心的气温比近郊高4℃,这样,城市在温度的空间分布上,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称为“热岛效应”,在这种热岛效应的影响下,城市上空的雾、云增加,城市上空的风、降水也发生异常。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

①产生“热岛效应”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城市工业发达,人口集中。)

②根据材料内容,绘出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大气环流,并回答:为何热岛效应会导致城市上空多云?(城市上空气温高,空气中又多尘埃,上升气流使水汽凝结,故常多云。)

3.运用地理材料,培养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

材料4:今春以来,我国北方,特别是华北地区接二连三出现沙尘天气,时间之早、频度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为历史上同时期所罕见,给华北地区的交通、环境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还带来不利的影响。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

①我国______、__________和华北一带冬季常遭受风沙灾害,__________风将沙尘吹向东部和东南地区,形成沙尘天气。(东北 西北 西北季风或冬季风)

②造成北方沙尘现象加剧的原因,除了__________等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主要是我国北方地区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行为,造成__________的恶果;在林区的__________行为,导致地表水分减少,风沙天气多发。(气候异常 过度开垦或滥垦,过度放牧或滥牧 草场退化 过度砍伐)

③治理风沙、减轻灾害的有效途径是:__________。(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降低载畜量;工程治沙;跨流域调水;建立法规;生态管理等。)

以上材料提供的情景是联系社会的热点问题,对学生来说是新情景、新问题,它与教材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密切相连,是教材内容的折射。因此,在仔细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建立与教材的联系,运用教材中的基本原理、规律和模式为理论基础,进行横向拓展和纵向深入,以求触类旁通,培养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

4.通过相关地理材料,培养学生综合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材料5:在一般情况下,天然降水都是偏酸性的。这是因为大气中的CO2溶于雨水,部分形成碳酸,这是因为大气中的CO2溶于雨水,部分形成碳酸的缘故。所谓酸雨,指的是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其形成原因是:人为排放的酸性气体(如SO2)进入大气后,造成局部地区大气中酸性气体富集,在水汽凝结过程中溶于水形成酸(亚硫酸、硫酸),然后随雨降落形成酸雨。

材料6:调查表明,我国酸雨地理分布的总趋势是由北向南逐渐增加,长江以南已形成相当范围的酸雨带,而且明显地分为三个酸雨片区:西南酸雨区(包括重庆和贵阳周围地区)、华东酸雨区(包括上海、苏杭地区 )、中南酸雨区(包括长沙、广州、南宁地区)――当前,酸雨比较集中且危害较重的是四川省。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

①“酸雨”与自然界的酸性降水在成因上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前者是人为原因造成,后者是自然原因所致)

②根据酸雨形成原因分析,我国酸雨地理分布的总趋势为什么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增加的现象?(一是北方地势平坦、开阔,冬季风强,不利于SO2等酸性气体富集,二是北方降水频率较南方小,空气干燥使酸雨出现机会少,而南方相反。)

③根据酸雨形成原因分析,四川省(特别是重庆地区)为什么酸雨频率高?(四川省大部位于盆地中,盆地内工业大量排放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大气污染物,加之盆地湿度大,静风频率高,大气扩散条件差,利于酸性气体污染富集,在多雨、多雾的盆地内容易形成酸雨。)

通过阅读背景材料,综合运用各种地理原理进行分析、归纳明确地理事物的成因和特征,掌握其分布地区、分布规律等有关内容,培养学生综合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上材料的设计,考虑了题目的灵活多变,它主要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活于教材,所选材料源于书外,理论源自书中,并与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进行了密切联系。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可以很好地起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作用。

三、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方法

1.阅读材料,提信息。解题时必须认真阅读材料,对材料进行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的综合分析,明确材料的中心问题,理清它们与地理学科中哪些知识、规律和原理发生联系;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辨别哪些是人类活动对问题的产生和发展起主导性作用,哪些是关键性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通过阅读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为进一步分析问题提供基础。

篇2

[关键词] 硝苯地平控释片;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49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589-02

高血压、冠心病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和独立危险因素。硝苯地平控释片作为长效钙离子拮抗剂(CCB),降压作用明显,其可以抑制心肌收缩,从而减少心肌耗氧量,可以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冠状动脉痉挛,改善缺血心肌的血流供应,同时还可以扩张周围血管,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荷,对于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血压患者尤为有效。2013年1月――2012年6月,本研究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血压患者46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6月门诊及住院收治的46例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第7版《内科学》中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及2010年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制订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排除已知或可疑的继发性高血压,排除不稳定心绞痛,排除严重的心功能不全和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疾病。其中,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2.5)岁。

1.2 治疗方法 经患者本人同意,所有患者停用原有的降压药物及控制心绞痛的治疗药物,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次,1次/日,4周为一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心电图: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各查一次。②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前、治疗后4周病人心绞痛发作频率(次/周)、心绞痛持续时间(分/次)、程度及心电图改善情况(ST段改善状况);③血压: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变化。

1.4 疗效标准

1.4.1 心绞痛疗效标准 显效:心绞痛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心电图恢复至“大致正常”或达到“正常心电图”。舒张压(DBP)下降≥10mmHg至正常范围,或未达到正常但下降20mmHg以上;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上,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明显减轻,心电图ST段的降低,治疗后回升0.05mv,但未达到正常水平,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变浅达25%以上者。舒张压下降没有达到10mmHg,但已经降到正常;或下降10-19mmHg,或收缩压(SBP)下降30mmHg以上;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低于50%,症状基本与治疗前相同,心电图ST段无改善,基本与治疗前相同,血压未见明显好转。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2 血压控制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舒张压(DBP)下降≥10mmHg至正常范围,或未达到正常但下降20mmHg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没有达到10mmHg,但已经降到正常;或下降10-19mmHg,或收缩压(SBP)下降30mmHg以上;无效:血压未见明显好转。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血压比较 经治疗4周后,患者血压与治疗前血压比较: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患者收缩压下降值为(25.4±18.1)mmHg,舒张压下降值为(15.4±7.6)mmHg;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心绞痛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硝苯地平控释片,可迅速改善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血压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心绞痛疗效显效15例,有效2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5%。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明显减少,心电图(ST-T)改善明显,见表3。

3 讨 论

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特别是与冠心病(CAD)的关系尤为密切[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将影响心肌的供血。当冠状动脉血管狭窄>50%-75%时,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的供血能力大减,心脏负荷增加时导致心肌发生缺血、缺氧,从而出现心绞痛症状[2]。

硝苯地平控释片是一种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断剂(CCB),半衰期长,多个大型临床试验表明长期应用可显著减低冠心病事件[3]。《中国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新指南》建议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可作为初始治疗药物,并指出硝苯地平控释片可减少血管重建,对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可使一级终点相对危险下降。硝苯地平控释片其对血管的选择性更强,可舒张冠状血管和全身血管,它可抑制Ca2+进入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的跨膜内流,抑制心肌、血管平滑肌收缩,减少心肌氧耗量,另外可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冠状动脉痉挛,改善缺血心肌的血流供应,其次,钙离子拮抗剂扩张周围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荷,适用于心绞痛伴高血压患者[4]。

本研究表明经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4周后,患者血压下降明显,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因此,我们认为硝苯地平控释片是安全有效的降压和抗心绞痛药物,尤其适用于高血压合并稳定型冠心病的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丽英,苏喜改.心绞痛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08,19(23):1382.

[2] 张思团.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9):2572.

篇3

由于学习风格是个体在一定的生理基础上,受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因此,构成学习风格的要素主要有心理要素、生理要素和社会要素。其中心理要素尤为重要,它包括认知要素、情感要素和意动要素三方面。

本文试从认知要素来探索学生的地理学习风格及怎样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认知风格是学习风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刺激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倾向上。下面重点就感知、记忆和思维三方面来谈谈地理认知风格及教学策略。

一、感知风格及教学策略

感知是一种简单的认识过程,它反映的是事物的表面特性和外部联系。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人们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认识现实世界的。”就是说,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感性材料,才能根据这些材料得出正确的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而上升到理性。因此,可以认为感知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源泉和基础。根据学生在感知地理事物过程中的倾向和偏爱,感知风格可分为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两种。

1、场独立性:这类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内在动机为主,能独立自觉地学习。在感知时,很少兼顾背景因素,而是就事论事,倾向于以自己独立的标准来觉察、判断地理事物。善于区分、辨别相似的、易混淆的地理事物。偏爱自然地理,对某些具体的地理事物、规律、成因理解、记忆较深,但往往把握不住地理事物的整体性。

2、场依存性:这类学生的学习更多地依赖外在反馈,受外在动机支配,易受暗示,学习欠主动。在感知时,充分考虑背景因素,注重地理事物的整体性,对地理事物间的层次、相互关联把握得较好,但对地理事物的具体内容、细节分析得不够清楚。不擅于从纷繁复杂的地理情境中区分地理事物的若干要素或组成部分。偏爱人文地理。

在地理教材中,许多地理概念成组、成群出现,构成具有因果关系、并列关系、包含关系的“概念链”和“概念网”。如关于流星,就涉及流星、流星群、流星现象、流星雨、陨星五个相似度较大的概念。关于“地壳的物质组成”,有矿物、矿产、矿床、岩石四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在进行这些“概念链”和“概念网”的教学时,对场独立性者宜采用集中辨析法,而对场依存性者则采用分散辨析法。集中辨析时,可以先让学生感知第一个概念,然后以第一概念为起点逐步扩展,引导出其他概念,并画出直观的概念结构图。场独立性者心理分化水平较高,对相似的地理概念能进行辨别分化,能找出概念各自的关键内涵和概念间的区别,因而学起来比较轻松、准确。而且这种方法还能使场独立性者形成概念间相互联系的整体意识,从而训练这类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分散辨析时,先将这些概念分散到教材中,逐步出现,让场依存性者依赖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及已知知识逐个理解,掌握概念。然后启发学生画出“概念联系网”,并寻找连结此网的“桥梁”,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细节分析能力和比较能力。教学时,对这类学生还要经常给予结果反馈,评价激励。

二、记忆风格及教学策略

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记忆力是智力活动的基础,没有记忆力,无论观察、想象、思维或注意都无法进行;没有记忆力,地理教材中大量的地名、分布、规律、原理就不能被掌握。因此记忆对地理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地理成绩的好坏,与能否精确记忆有密切的关系。学生的记忆力有强有弱,记忆方式也各不相同。学生对记忆方式的偏爱,主要有趋异和趋同两种记忆风格。

1、趋异型:这类学生记忆时往往关注两个事物的相异处。他们能精确地知觉新的地理信息,能清晰地把握新旧地理材料间的细微差别,对新旧学习材料能进行精确的分化,并用合理的方式进行识记,从而能准确地回忆。这类学生往往是记忆能力较强的学生,容易检索并使用已有信息。

2、趋同型:这类学生记忆时较多的关注两个事物间的相同点。他们不善于对新旧地理材料进行精确分化,倾向于迅速将新的地理信息同化于原有的知识、经验之中,并不加严格区分地混杂在一起,囫囵吞枣,笼统记忆。这类学生往往是记忆能力较弱的学生,由于识记不详,在脑中保持较为模糊的印象,从而无法精确回忆。 转贴于

上述两种记忆风格反映了学生不同的记忆水平。记忆力不是天生的,是可以通过刻苦磨练而发展、提高的。为了使刚记忆的地理信息能同化入原有信息系统之中,或与原有地理信息联系并相互区别,增强记忆效果,我们在地理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的记忆策略:

①分部学习法:即将难度较大,需较多记忆的整块地理学习材料分解为若干部分,各部分的学习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干扰,提高记忆效果。如“自然带”一节,文字虽然精炼,但其表述的内容多,综合性强,记忆任务繁重。因此学习时可以将内容分解为“什么是自然带”、“认识世界七大自然带”、“分析比较各自然带的景观特点”、“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四部分。在分部学习时,每一部分的记忆侧重点,要注意少而精,让学生都能准确理解、清晰识记。各部分内容学习之间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消化”、复习、巩固,这样可以为下一部分的学习提供适当而有力的固定点。在确定绝大部分学生已有了清晰、稳定的记忆后,再进入下一部分的学习。

②多媒体学习法: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如果把眼、耳、口、鼻、手等多种感觉通道利用起来,使大脑皮层留下很多“同一意义“的痕迹,在大脑皮层的视觉区、听觉区、嗅觉区、运动区、语言区建立多通道联系,就一定能够提高记忆效果,使记忆力得到锻炼。目前,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被引进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为利用多种“联系通道”提供了可能和保证。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在表现时空跨度大的地理事件时,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它们展现的地理事物直观形象,生动鲜明,富有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能给予学生多种感官刺激,使学生学起来格外轻松、愉快,且容易理解,记忆深刻。

③重点突出法:即通过不同的颜色、符号或其他各种方法突出重点或所要记忆的部分,使新知识与旧知识的不同点明晰地区分开来,有利于学生的初次识记准确无误,也有利于学生趋异记忆。此法对于地名、物产等方面的教学更富有现实意义。

⑤运用必要的记忆术:地理教材中有许多缺乏逻辑联系、难以记忆的材料,如矿产、物产的名称及地名分布等,我们可以采用“图示相关记忆”、“联想记忆”、“谐音记忆”、“故事记忆”、“顺口溜记忆”、“口诀记忆”等方法,赋予那些枯燥的地理材料以人为的或有“逻辑关系”的意义,从而帮助学生变死记为巧记。例如,我国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一位的矿产有钨、锑、锌、钒、钛、稀六种,为了让学生牢固记忆,可将其编成顺口溜:“吾弟,心烦,叹息”,学生在富有趣味的、奇异的想象中轻轻松松地就记住了。

三、思维风格及教学策略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思维在学习中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它是理解知识、巩固知识的重要心理因素。思维的过程有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其中分析和综合是学习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思维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学习者对这两种基本的思维方式有着不同的偏爱,有人喜欢分析性思维,而有人喜欢综合性思维。

1、分析型:这类学生的思维风格往往与感知风格中的场独立性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他们对分析性的地理学习材料较感兴趣,善于在脑中把认识的概念、观念或问题分解为若干部分、特征或方面,来一一加以思考,分析能力较强。对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的理解深入透彻,但有时会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2、综合型:这类学生的思维风格往往与感知风格中的场依存性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他们较多地采用整体性认知,对需要整体把握的地理学习材料较感兴趣。喜欢把地理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或方面联合成为整体进行思考,综合能力较强。但有时凭直觉,进行模糊的、笼统的整体性思维,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就容易囫囵吞枣、一知半解。

分析型和综合型风格的学生,各有所长。但分析和综合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只分析,不综合,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反之,只综合,不分析,就会只见森林,不见树木。众所周知,地理学有“综合性”的特点,即各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对学好地理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采取一些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分析技能和综合技能,使分析型和综合型的学生都能扬长补短。

①先分析后综合:即先将复杂的地理事物分解为几个部分,分别进行分析研究,理解各部分的要点后,再综合整理,将各部分一以贯之、联成一体。例如,学习“世界海洋平均盐度分布规律”这一知识时,先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影响海洋盐度的因素有哪些?”、“气候因素如何影响海洋盐度?”、“径流因素如何影响海洋盐度?”、“洋流因素如何影响海洋盐度?”,在分析理解各因素的基础上,再展示海洋平均盐度分布曲线图,将各因素的分析结果综合在图上,并选择赤道、副热带、南北纬60度、极地等几个关键纬度让学生进行综合归纳,最终得出海洋平均盐度的分布规律。

②先综合后分析:即先将地理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其各个组成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综合性特点,然后再对各个要素进行深刻、透彻地分析。例如,在学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时,可先展示“黄土高原景观”图,启发学生研究判断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等因素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综合作用,才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这一整体景观的。在对黄土高原景观成因有了全面、完整、系统的了解之后,就可以引出结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互相联系、影响、渗透、制约而形成的。然后,再引导学生逐个分析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特性及分布规律,从而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精细深刻,而不是笼统模糊的。

篇4

一、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将静态化为动态,能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直观、互动的学习材料和学习环境,学生会因此受到感观上的新、奇、异刺激,减少学习中的困难,增加参与机会,从而保持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变静态为动态,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认知能力,促进积极思维会产生重要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先导,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符合学生现实的、真实的学习情境。

新的地理教学观、学习观要求教师重视学习环境、教学情境的创设和“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情境化的,信息技术有助于创设符合学生现实的、真实的学习情境。如很多地理概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难亲身经历到,计算机提供的微型世界,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获得地理现象的经验。当然,教师也要考虑到信息技术的局限性,尤其要避免其对学生抽象地理概念形成的副作用。地理演进的漫长性与突发性、地理运动的空间性与复杂性,往往使地理知识的常规表现手法显得不那么得心应手,有时甚至难以用实物进行模拟演示,而电脑可以通过技术处理,对一些地理现象进行虚拟,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如学生难以建立的地球、月球、太阳的空间关系概念,可以在电脑虚拟化情境下逐步建立起来、清晰起来。

三、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高中地理课程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地理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并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事实上,这些也正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所需要的。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地理探究性学习活动,其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获得某些没有技术支持很难或不可能获得的学习体验。需要注意的是现代信息技术不能替代艰苦的学习和人脑精密的思考,它只是作为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一种重要的工具,是对地理化活动过程的一种强化。

四、运用信息技术强化地理空间思维,使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多样化。

篇5

高中地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新教材无论从知识的编排上,还是从插图的设计上、活动安排顺序及活动方式上都体现出对学生能力培养、学法指导、自主探究精神的重视和推崇。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一种选择性态度,是学习活动的自觉动力,是鼓舞和推动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巨大力量。所以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成为一个能动的过程。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醍、鼓舞。”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认知规律等方面,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从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例入手,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途径1:导课激趣

导言是一堂课或一个内容的开始,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课、新内容学习的兴趣。有人说导言应有思想的深度、感情的浓度、功能的宽度、表达的精度、色彩的亮度,要完成这种要求,就必须用浓厚的兴趣来支撑。教育家布卢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的兴趣,因此教师用将要在课堂上呈现的材料吸引学生,导言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途径2:情境激趣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根据学生已经学过或掌握的知识,从知识自身发展的角度考虑,在发展中还有什么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或者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问题是我们现有知识所不能解决的,以这样的问题为核心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注意。课堂上的有些问题,对于学生有一定难度,使学生既感到熟悉而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方法解决,这时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当学生的心理活动已处于“愤”和“悱”的阶段时,对他们进行启发、诱导,进而促使他们自主学习,进行探究性学习。例如,在学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我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指挥交通的红绿灯,为什么用红色表示停止、禁止,用绿色表示安静与安全,用黄色表示有危险呢?在学习完日界线的教学内容后,我立即提出一个问题:有一对双胞胎,由于她们出生的地点稍有变化,姐姐比妹妹后出生,可能吗?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都在思考,都在比划,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途径3:活动激趣

让地理知识走近学生,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地理学科的实际效用,而且学生参与活动的成功感会进一步增加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完《地球的运动》一节后,我请同学说出自己的生日,然后描述当天太阳直射点的大致位置、运动方向,昼夜长短的情况以及变化趋势。通过这项活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及时巩固了学习内容。

2动手画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地理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常常需要把具有时空和地域因素的复杂事物表示出来。“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充分运用地图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看图、填图、画图、用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力,使地理课更加充满“地理味”。所以,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和看到现象来自己画示意图,实际上就是先让学生在头脑中把所阅读的东西变成表象,然后将头脑中的表象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学生要把语言描述变成表象,就必须对学习材料进行积极的加工。这种加工,不是简单地记录和记忆信息,而是要改动对这些信息的知觉,把自己所学的信息和自身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产生一个理解。很显然,学生画图的过程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画出的示意图,就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例如,在讲《地球公转与季节》一课时,我先带领学生通读课文,再根据多媒体演示地球公转的现象,在白纸上画出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侧视图和极地俯视图。然后用视频展示仪展示学生的作图,找出错误,有针对性地讲解。这样,既能锻炼学生观察和组织材料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读图看图作图能力,加深了印象。

3剖析地理原理,指导学法

自主学习不同于自学。自学是没有老师指导,自己独立学习。而自主学习有赖于教、学双方的良性互动,需要教师经常组织、启发、点拨、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只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逐步培养起来。

途径1:学会提炼规律

在高中地理有关地理规律的内容很多,例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规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海水温度和盐度分布规律、洋流分布规律、陆地自然带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地质演变规律、城市演变规律等,如果能引导学生对地理事物进行空间分布、时间分布或演变方面的规律提炼,则有助于学生归纳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途径2:学会学法总结

要善于对习题进行归类分析,细心揣摩答题思路,精心总结解题规律,认真解剖思维障碍,从而能够得出每一类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从中也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超越。

4整合知识,建立地理认知结构

篇6

“学案教学”模式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进行训能达标的教学活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注重学法指导、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体系;是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根本目的,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己探索、提炼、练习、巩固、归纳、提升为主要途径的教学模式。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实施“学案教学”模式呢?

一、实施“学案教学”模式,要遵循三大基本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对学案设计者而言,必须要尊重学生,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依靠学生,注重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一系列地理学习活动,以发挥其主体作用;必须信任学生,注重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手、动脑,自主学习和发展,以确立其主体地位。设计和使用学案的过程中要注意吸收和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要更多地征询学生的意见,甚至吸收学生参与学案的设计,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训练培养科学的地理思维能力。

(二)灵活性原则:由于学情不同,学案形式上应灵活多样,内容上也应丰富多彩。因此应该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研究,注意不同年级的情况,使学案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不同班级的学案设计和使用也应该有不同的特点。

(三)探索性原则:学案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地理的能力,因此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要由浅入深,充分激活和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培养敏捷的思维,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

二、学案教学模式的过程

(一)理论基础

从人本主义出发,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这种教学模式基于先让学生独立学习,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进行指导,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程序

学案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是:自学―讨论―启发―总结―练习巩固。

教师在教学中布置一些有关新教学内容的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自学,在自学之后让学生之间交流讨论,发现他们所遇到的困难,然后教师根据这些情况对学生进行点拨和启发,总结出规律,再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巩固。

(三)教学原则

自学内容难度适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点拨,先进行自主学习,后教师进行指导概括和总结。

(四)辅助系统

要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学习的辅助设施,给学生自学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实施“学案教学”模式,设计、编制学案是核心

在设计、编制学案的过程中,每位教师都要认真研究地理教材、地理考纲、相关高考试题、练习册,利用网络等资源查找相关的材料,并提前一周组织全组教师集体备课研究、讨论,然后由负责教师进行设计、编制,编制时要将各个教师的合理意见和提供的相关材料吸收进学案。在此过程中需要不断强化责任与合作意识,加强分工与协作,发扬团队精神,保证学案的科学性、全面性、实用性,学案的版面设计要做到美观大方。

结合现有学案设计编制的实践经验,借鉴一些比较成功的学案形式,以“新课程理念”、“目标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逐渐形成了“学习目标――学法指导――学习程序”基本地理学案模式。

学习目标中包括“双基内容、锁定重点、突破难点、对接高考”四个方面,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整合写出。学习目标的设定要重视主干知识的把握与双基内容的落实,体现出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中心,以图文转换能力、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时刻关注对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地理学习习惯的养成。制定的目标,既要切合高中教学要求与实际,又要让学生明确本节课主要掌握哪些基础知识,如何把握难点,高考考查的要点和角度。

学法指导是“学案教学”模式的关键一环,学法指导要根据课程要求和具体学情来确定,参照历年学生的地理学习情况,给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法建议,使学生知道如何学习本节课的内容。通过有效的学法指导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学习程序主要包括“调整心态,引领思维――积极思考,共同探究――归纳总结,建构体系――训练拓展,巩固提升”四个主要环节。它是学案的核心部分,设计时要思路明晰,使学生易于建构知识,形成完善的体系。

“调整心态,引领思维”的设计要以激发兴趣、引人情境为主要宗旨,引领学生从心理、情感、知识上做好学习地理的准备。

“积极思考,共同探究”是整个学案的核心部分,这部分编排要体现教师的授课意图,要有导向性、梯度性、可操作性。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可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课下预习时完成,从结构和细节上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学生看书做答的过程,也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发现过程。对于重点内容要设计思考题,供学生在预习时思考。上课时教师再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同时可以摘引一些资料,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印证。问题的设计要体现引导功能,要有层次性。此环节中要提供相关的材料、地图,这样既丰富了学案的信息量,又有利于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与操作。

“归纳总结,建构体系”能够帮助学生实现对知识系统化,增强对知识间关系的理解与构建,从而使学生深入浅出、由多到少、由繁到简地掌握知识。

“训练拓展,巩固提升”是对一节课学习的检验。它有选择题、读图分析题等形式。训练题的设计要精,紧扣学习目标并突出重点,体现出梯度性、层次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习题既要有针对基础知识的检验,又要有针对基本技能的训练,重点知识要从多角度考虑选编习题训练。

四、实施“学案教学”模式,科学、高效地使用学案是关键

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案的导引功能,结合学案指导学拦看书,归纳知识要点;同时还要通过学案启发学生,使其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利用学案中的地图资料,引导学生读图分析总结,培养独立思考与研究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地理学习过程之中,主动完善自己的地理认知结构;明确要求学生课后利用学案进行查漏补缺,完善大脑中的知识结匈体系。

篇7

地理教学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实际,正确协调学生、教师、教材、教具等之间的动态联系,设计实施师生活动的最佳途径与程序,从而全面巧妙有效地完成地理教学的知、能、德三项职能,使地理教学达到最优化。高中地理教材的内容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包括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和乡土地理)之分。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学生情况、课型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做到既富有特色,又富有成效并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当代教育的核心是“珍视人、尊重人、发展人”。在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体现出了鲜明的使命感和时代感。那就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学生能够以自己的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地理领域,并能通过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来发展自己,而且是主动的发展,真实的发展,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作为地理教师,我们应该追问自己,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究竟获得了什么发展?一批批学生与儿童学习了地理又为人类的发展起到怎样的推动作用?

当今社会是个多元化的信息社会,它要求每个人多项智能的全面发展及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展示。为此,我们要深入挖掘地理学科中能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内容,在传授地理知识和培养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各项智能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的强项智能得到充分发展,并通过强项智能带动弱项智能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善于针对学生不同智能的特点,尤其是根据学生智能结构中的强项智能,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

首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广泛开展对话、讨论、辩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善于运用地理专业术语进行地理思维的能力。比如,学习自然地理时,让学生学会应用地理专业术语描绘地理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明确地理学习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同时教师的言语要有幽默感和艺术性,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另外,教师应注意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把学习材料视觉化,培养学生的“内在视觉”,开启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比如,在教室里挂上相关地图,带学生参加意念导游团,想象自己在地图上旅游,了解当地的名胜和特产……帮助学生建立起头脑中的交通线路和山水风景;经常使用彩色粉笔进行板图板画,如讲地球仪、赤道、经纬度等,就应多画板图,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多画图,运用多种多样的视觉材料,把世界搬进教室。教师还可以收集相关音乐在教学中使用,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音乐引入情境,调节情绪,激发想象,开发记忆潜能,营造一种有效学习的情境,引入学习情境,效果很好。

教师可开展合作交流、小组竞赛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如在新课前利用4至6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说说:“我去……旅游的见闻”、“我发现……有趣的地理现象”、“我看了……有关地理的电视节目”,让学生把快乐和知识与大家分享,全班同学一起倾听并分享他的快乐。如遇到重大的地理现象和事件时,让大家把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的相关资料带来交流、讲解、对照。如火星冲日时,学生就可以把收集到的照片、图画、网页、报纸等带来交流分享,资料之丰富,那是出乎教师的意料的。

教师要培养一个平等、参与、合作、主动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表现自我的环境;要在教学中经常给学生以思考的机会,从而达到对所学内容的深刻理解;经常让学生描述自己关于地理事件或观念的感觉,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了解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为自己设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并去实现它。教师要引导学生搜集地理信息并加以分类;就地理现象写观察日记;把地理图像进行分类比较;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地理考察活动等。

篇8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教法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个话题深深冲击着每个教师的心灵……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固然与学生自身努力与否有关,但教师在其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更是勿庸置疑的。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作为一名高中地理老师,如何卓有成效地开展教学工作,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就结合我的多年教学经验,浅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创最佳的课堂环境

创设情境,可以理解为导入新课。常言道: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课堂教学导入要以最少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拉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导入时间一般应控制在5分钟之内。同时,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创设能让学生引起兴趣、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相吻合的情境,并为本节课的研究课题服务。导入要目标明确,激发学生兴趣。“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作用如下。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教师在导入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生动的导入语言,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展示图片、演示实验,就会使学生感到学习地理既有意义又富有趣味,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心向。

(2)启发学生思维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如果导入设计引入启发性的问题,采用形象化的语言叙述,创设富有联想的教学情境,就能燃起学生的思维火花,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增长学生的智慧。所以,导入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3)增强学习注意力,明确学习任务,学生对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有了明确的认识,学习过程就能主动和有序。上课伊始,教师在导入过程中将即将学习的主要内容、学习要求、学习方式预先告诉学生,使之能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状态,从而增强地理学习注意力,明确学习任务。创设情境的方法主要有:①复习、提问、故事等语言描述性引入;②直观画面或教具导入;③联系实际或实地观测引入;④课堂演示、室内实验引入。

二、精心各好每一堂课,活化教法

作为新参加工作的教师,我特别注意对教材的熟悉,精心地备课,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来备课,备课时着重考虑的问题:这堂课有哪几项活动,怎样安排,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在活动中怎样进行评估和调控等等。而且不仅做到事先备课,还做到事后备课,就是进行教学反思。坚持教学反思,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专业化水平和元认知技能。反思产生于问题。开始时,我对许多问题模糊不清,包括对什么是有效教学,什么是低效教学,知道的是笼统的,荠不具体;肤浅的,并不深刻。

例如上“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这部分知识时,采用教师先讲授,然后学生填图练习巩固的教法,大部分学生都老老实实地去完成学习任务,但每个班总有几个学生提不起兴来,仍然我行我素,如何克服,让每位学生都动起来呢?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模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积极、情绪高涨地学习,顺利达到一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关键就看教学方法,经反思,我采用了拚图游戏法和小组竞赛法,让学生在玩中学,个个兴趣高涨,学习效果甚佳。

可见,坚持教学反思,让自己审视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质疑自己的教学,找出教学中的低效或无效的问题,进行研究,最终可生长出新观念、新教法、新措施,使原来的教学走向有效教学。

三、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生态化地理教学。

地理课堂教学中,要从生活中选取情境,设置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思考、辨析、提升、回归,做到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基于生活的感受而不拘于生活的细节。从而发展到以创设情境而教学的生态化取向,这样的教学就兼顾了教育者、学习者、教学内容、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各要素。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置于开放性、与外界的不断互动的生态化的系统中来考虑,因而就有助于学生探究、互动和社会化的实践环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讨论,猜测、探究、解释,评价等活动,形成自己对问题的观点与解决方法,建立社会化的交往方式,而不只是关注答案是否正确,这样就会促进地理教学走向真实生活世界,走向现实生态环境,沟通地理学习与生活世界之间的联系,沟通学生在校学习与社会学习之间的联系,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让学生的精神生活与生命体验成为地理课程文化的重要成分。

另外,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理想的本质力量,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精神需求,就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艺术的本质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且还在于激励、唤醒与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究兴趣、对知识的感悟,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赖于情感的支撑,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学生的学习就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享受而不是痛苦,这样就会调动学生的情感,点燃学生激情之火,主动开发潜在资源,充分利用创生资源,营造对学习有意义的真实情境,有利于发展学习者主动性、独特性和社会性的活动,开展生态化地理教学。

四、充分利用地图、图片,引导多角度提取地理信息,教学手段现代化

教材中有很多精美的图片,它们不仅能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含有丰富的地理信息。因此,我非常注重这些现成的学习资源的利用,引导学生获取图中已知或隐含的地理信息的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在与日俱增。如在复习必修一《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我以图3-1-1导入:观察――图中的植被有什么差异,分别代表了什么样的自然环境?续问――不同地区自然景观为什么会产生差异?拓展――这些差异又有什么规律可循呢?这些针对性问题的逐步提出,不断整合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实现知识框架或体系的构建,结合视频,在达到教学新的高度的同时,亦激发着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欲望。地图是地理教学中始终离不开的信息载体,对地图不能仅仅局限于“看图说话”,即传统教学中的会读图、分析图。《区域地理》对读图能力的要求更高,许多同学感到了吃力。这充分说明了学生地理思维的发展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还不能很快向抽象的现实方向发展形成创造性思维。学生思维缺乏创造性,根源之一是老师对学生的创造想象力缺乏强有力的指导。 为了使地理思维在理想的时空范围内自由驰骋,形成思维的深刻性和独创性,我总是鼓励学生在专题地图面前多尝试自己制作:有开始,才会有成功的希望。故我的学生的笔记本上总是图文并茂,改错本上丰富多彩,多种形式不断开发、激化学生大脑潜力,开拓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区域识别的能力不断的提升。

教学手段现代化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发挥主体性教育功能,使学生自觉、自主地选择知识,能动自如地加以改造,才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以及主体人格等。华盛顿博物馆有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人类从听觉只能获取信息的20%左右,视觉只有60%以上,其他则由触觉、嗅觉、表情、手势等途径获得。而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最独特的魅力在于它的图、文、声、动画同时刺激人的感官神经。丰富的感性材料,全方位的组织形式,使学习者能够在课堂上有效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并且知识的保持时间要远远高于传统教学。

五、凸显地理教学中学科本身功能

1、凸现素质教育功能----地理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地理学科的教育教学在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中有其特殊的功能。学习地理有利于学生对科学的整体理解、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知识内化、也有利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赖融合。地理学科的教育教学可以给学生以知识,地理教学可以给学生以智慧。通过学习人类科学知识上发展的历程,各种技术产生与演进的历程,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对人类文明的促进作用,以及作为科学家的人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科学的真谛和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同时地理学科真实、丰富地反映了地理科学家的学术生涯和地理科学的演变过程,通过地理学科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地理学习的完全意义,确保地理教育教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2、凸现美育价值功能----地理教学的自身魅力展现

地理美育是指从美学的角度进行地理知识教学的教育方法,它蕴涵着丰富的内容,是地理教学在优美艺术气氛中实施的过程。地理美育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地理美育能培养学生爱自然、爱祖国的情感。地理学科中涉及自然美、人为环境美的内容十分丰富,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比拟的。通过教学,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爱自然、爱祖国的情感,其效果远远超过单纯的说教;地理美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而地理集聚精华,展示特色,现其原理,谁不向往闻名中外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谁不好奇神秘奥妙的宇宙天空、海洋大漠。当学生有了强烈的向往欲时,教师随即指出,你怎样去了解,又怎样去欣赏、评价呢,地理知识可以告诉你。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其次,地理美育能使学生受到艺术教育。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环境,身边的美好事物常被我们忽略,当我们仔细观察时,就会发现这些地理事物是那么美好。

总之,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以促进学生的知识发展为核心,教学过程已不再是如何“教”的过程,而是引导学生如何“学”的过程。在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无论运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学生在民主、平等、愉悦的气氛中,激活思维,探求创新,促进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和运用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参看文献:

[1]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S].北京:人们教育出版社,2003.

篇9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和抽象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的学科,目前初中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不浓,不想学、厌学的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是没有真正认识到地理学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那么,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技巧,增强地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呢?

一、根据学生课堂学习的心理组织课堂教学的技巧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教育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并保持他的注意。”课堂教学能否按教师的设计意图开展,关键在于教学中能否始终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而地理教师了解掌握学生课堂学习的心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教师自己根据学生实际设计好课堂教学计划,组织好课堂教学,使得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上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争取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那么根据学生课堂学习心理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1.激发利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心理。对学生来说,当学习来自外在的要求、逼迫时,学习就会成为一种负担、一种压力,学生的体验是痛苦的、苦涩的。如果没有顽强的毅力,从某个角度说,“苦学”是一种不能持续的学习行为。如果学习是来自内在的,是学生自己的精神需要,它就会成为一种愉悦的劳动,“乐学”才是一种可持续的学习行为。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也曾经说过:“学习最好的动力是对学习材料感兴趣。”学生对学习地理的最大障碍是来自地理课的兴趣问题。当前的教育环境和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不少学生产生地理是一门副科的错误认识,从而在学习的时间分配上,对地理学科的关注很少。这些学生没有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内在需要,也就无法产生学习地理的积极动机。因此,地理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地理教师要抓住中学生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性,有极强的求知欲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如教师可以从学生所熟悉或较易感知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入手,结合实际生活,提出一些趣味性较强的问题。例如在讲“地形变化”这节时,教师指着中国地形图找出广西地形,然后指出:“你们知道吗?在广西这块地方好久前还是一片大海呢,而在台湾海峡这块地方,过去曾是一片陆地。”在学生们一阵阵惊奇声中,教师设疑:“是什么力量使地形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索的问题。”悬念使学生产生了迫切的探究心理,进而使他们动脑筋认真思考,他们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

2.帮助学生克服消极心理。地理学科的抽象性是地理教学的一大难点,中学生还不太具备理性思维能力,刚开始学习时尤其感到很难懂、难学。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克服消极心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事情。这样做不但为教师传授知识打开通道,而且为学生接受知识启开大门,为他们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消极心理,首先要了解学生消极心理产生的原因。掌握情况,对症下药,针对具体情况使用不同的方法,如解决学生思想负担,做好思想教育,提高他们对学习的认识,教育他们如何排除外界的干扰。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教给他们一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困难。如降低学习要求,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产生高昂、持久的学习动机,提高地理学习的效率和成绩。

3.根据教学对象需要提高教学艺术。课堂教学中,无论是调动利用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还是帮助学生克服消极因素,都离不开教师课堂教学的功夫,也就是说,要求教师具有生动活泼的教师艺术,尽量把课讲得新颖、有趣、深刻。教师生动活泼、新颖深刻的教学,不但能启发带着积极学习态度的学生,对一些抱着消极心理的学生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有时甚至起到振聋发馈的作用,改变这些学生的心理状态,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要把课讲得生动、新颖、深刻,除了要求教师具有较高水平外,还要求教师思维敏捷,心胸开阔,以及认真地备课,严肃地讲授等等。

4.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设计好自己教学步骤。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所以教要适合学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可不研究学生的学习,当然研究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力求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步骤适应学生的心理要求。教学的步骤也要灵活变化,如当学生学习兴趣点转移时,有时设法扭转,有时则将教学内容最好能作些适当改变,或由讲授变为练习,或由读变为写。当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时,要设法改变教路或教法等等,要多变的教路与教学方法来适应和吸引学生。

二、把握课堂“空间”的技巧

在课堂教学中,过多地强调智育的意义而忽略生活的意义和人文精神,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容易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要使课堂充满活力、情趣和智慧,应注意留给学生四个“空间”:

1.自由尝试的空间。在课堂上,应该适当允许由于学生积极探索和尝试所带来的有序的“混乱”和“喧闹”,使学生在尝试动手实验、尝试一题多解、尝试在表现自己的才艺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和获得创新的灵感,真正使课堂“动”起来。课堂中,可采集圆桌谈话形式、分组探索式、个别表演式、自由辩论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真正放飞学生求异思维,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精彩更富有生气 。

2.充分参与的空间。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如何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是课堂教学能否产生质的飞跃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必须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各种不同的教育情境,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这种体验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知识对象化,以获得客观、精确的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借自己的情感、自觉、灵性等直接的、直观的感受、体味、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用手操作,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篇10

第一,案例文字量较一般地理教材要多。较多的细节为了使学生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并分析、解释事件的发展,为了引发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之间的讨论,虽然文字多,但是理想的案例应该有很强的可读性。

第二,某个特定地理原理的案例,有相应知识作为基础的,但原理性知识不会以一种显性的方式出现。即不会出现相关概念和相关原理的陈述,只是“含有”或“蕴涵”。

第三,案例是一种“情境化”的学习材料。“情境化”除了含有真实“综合”的意义外,还有“问题”的意义。“创设学习情境”,并不仅指创设一个特殊的、生活化的、有趣味的学习空间或气氛,更重要的是提供一种自然生成问题的可能。

第四,案例是独特的。案例描述相对完整、独立的时间,所以案例为学生提供的视野也有局限性。

根据以上特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较好的呈现案例;

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案例呈现可有:打印文本、电子文稿、视频材料等等。不管哪种方式,目的是让学生尽量充分地接触案例提供的事实并感受相应的学习情境。

提高质量的问题;

案例此案料具体、信息量大,地理原理又是隐含的,学生是否能够通过案例的使用掌握地理原理,就看教师设计的“问题”如何,可从不同角度体温,引发学生以一个“地理学家”的身份对案例深度思考。

例:主要问题是什么?最关键的是哪些?有哪些地理要素?属诊断性问题。再如:如何解决问题?采用什么措施?为什么?结果是什么?案例和什么地理原理有关?这些行动性和推理性问题。

讨论的问题可以上学生自发提问并讨论。

组织好讨论;

典例学习包含针对案例进行讨论过程。讨论形式目的是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到案例分析。实质性的目的是通过学生之间的辩论、相互启发,理清原理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即所谓的“真理越辩越明”。

有学生分组讨论,但更多的是教师带学生分析。例如展示图片,问学生某企业为什么这样分布?有几个学生回答,不能充分的讨论。肯能没有充足的时间,或担心学生讨论不出结果。

讨论中河讨论后,教师要帮助学生将案例中具体材料提升到地里原理的高度来认识,帮助学生建立案例与原理之间的密切关系。

进行拓展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