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师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11:22: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教师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教师论文

篇1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改革实验于2004年秋季启动,到2010年,通用技术课程已在全国高中全面开设。通用技术课本身就是一门超越学习书本知识的课程。好的技术课程师资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工作母机,国家和各级政府应继续坚持并进一步落实教师教育在教育事业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切实认识到,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切高质量教育的计划都会陷于空谈[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担任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制定有效、持续的师资培养计划,确保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四川省教育厅要求:通用技术课程原则上每6个平行班配备1名专任教师。解决基础教育中通用技术师资短缺问题的关键是及时补充新的师资,要让那些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学习能力强的具有技术能力的师范毕业生挑起新课改的重任,并带动老教师积极参与新课改。正因为如此,国内就有哈尔滨师范大学于2008年开设通用技术师范类专业,其首届毕业生已于2012年毕业从教。部分师范院校在没有通用技术类专业的情况下,面对基础教育对通用技术教师的迫切需求,采取了开展跨学科教师教育、拓展师范生技术课程教育的办法予以应对,以缓解基础教育学校对通用技术教师的急迫需求。

二、师范生技术课程拓展训练的现状与问题

在借鉴国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主要结构,针对《标准》中对于中小学教师要求,使用与通用技术能力标准相对应的问题,设计了调研访问的题目。本研究选取某高校教科学院、数理学院、化学学院、计算机学院、环境学院、生科学院中三年级师范学生作为调研对象,进行了技术课程拓展训练有关问题的抽样调查。调研访问155人次。在对调研数据综合梳理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与归纳出技术课程拓展训练的三个特点:一是课时少。每周授课时间为3学时,总计18学时,课程是短时化、微型化的。二是学分低。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技术能力拓展类课程都为1个学分的短时课,低学分要求课程的内容不能过于繁杂、精深、难懂,又不能没有技术含量。三是无教材。绝大部分课程是没有教材的情况下开设的,而适合师范生的通用技术的教材编写、出版到现在也难觅踪影。本研究的调研结果经过分析,调查数据经过统计整理,我们可以看到师范生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程度、掌握通用技术知识情况和掌握技术设计能力的现状:一是技术课程训练目标定位不明确。许多人认为技术课程的教师可以由计算机、物理教师担任,人们还没有真正认识到技术课程教师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师范生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的程度较低。师范生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调研结果表明,只有19.01%的学生“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37.04%的学生“不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情况。三是传统教学方法与内容不适应技术课程教师培养。目前,教师对师范生技术课程拓展训练课时比例分配是:理论讲授占35.28%,与实践联系占27.35%,案例教学占27.41%,交流互动讨论占9.61%。另外,有34.02%的学生认为技术课程拓展训练内容抽象枯燥、理论性太强;25.42%的学生认为信息滞后;21.27%的认为课程比较有趣;20.65%的学生认为有助于技术素质养成。四是师范生技术知识与技能掌握欠缺。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要求,技术课程选修课包括电子控制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现代农业技术、简易机器人制作、服装及其设计、建筑及其设计、汽车驾驶与保养[4]。调研结果表明,有53.5%的被访问者对于“技术基础理论”的内容“不太了解”,有57.06%的被访问者对于“技术设计方法”选择的是“完全不了解”。五是学生技术设计能力整体偏低。学生掌握通用技术设计能力的调研情况是,有42.3%的学生对技术设计能力“不太掌握”,有22.9%的学生对技术设计能力“没有掌握”,学生技术设计能力整体偏低。

三、基于通用技术学科要求的师范生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与设计

面对师范生技术课程拓展训练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技术课程教师教育需要采取哪些应对策略以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技术课程教师需求?

(一)研究和分析基础教育需求,正确设计技术课程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目标,必须以基础教育需要为目标,以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课程,从分析通用技术教学岗位所需能力入手反求相应的课程,从而符合基础教育的需要。学校事先制订技术课程教学目标,设定本科层次技术课程教学活动后师范生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与标准。教学院系再制订宏观目标,各教研室根据宏观目标又制订微观目标,把总的教学目标分解到每一个单元,每一个课时上去。一个周期的技术课程教学结束后,检查学生学习产生的显性效果,测评学生如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隐性收获。

(二)构建多元化的育人模式

高师院校必须打破传统的培训、讲授模式,拓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途径。应该遵循《标准》,主动适应全面的技术素质教育要求,进一步理清学校的技术课程教育思路,明确课程改革目标,整合教师教育资源,办出特色,并不断探索适合基础教育需求的校本化课程模式。

1.“必修+选修+特长”培养模式。面向全体理、工科学生开设必修课程“技术与设计”,提供丰富的选修课程模块,同步开发与技术课程密切相关的校本教材,如《电子技师》、《学会发明》等等,为学生发展兴趣和形成特长提供指导和服务。

2.“集体讲授+团队活动+个别辅导”培养模式。对于“技术与设计”和选修课程中的理论知识部分,可采取集体讲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课程中所涉及的基本知识、技术思想、技术过程和设计方法,引导学生使用技术语言表达设计方案;对于只满足完成必要的学习任务、获得必需的学分的技术课程,可采取团队活动的方式组织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学生的技术设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如组织电子兴趣小组、技术与设计兴趣小组、机器人制作小组等,对学生提供制作指导和物力支持,开展定期培训;对于接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差异明显的学生,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分层次教学。

3.“全面+个性”培养模式。立足校内,联合校外,以学校课程建设为主,师生自主开发为辅,形成校内、校外和教师三位一体的技术课程资源库,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成长空间。

(三)实施跨学科教师教育的课程改革

创新符合时代要求的互动教学观、开放学习观和特色课程模块的育人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技术设计素养,为将来适应通用技术教学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学生技术能力培养要想获得成功,需要理论、实践与管理等诸多领域人士共同汇聚激情与智慧。对于课程管理者来说,课程改革应该成为推进师范生技术素质教育的历史性选择;对于教师来说,要针对技术课程教学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进行不断研究与探索,要充分突显教师角色的三个特征: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对于学生来说,课程改革应该成为促进师范教育技术化成长的一个平台。因此,课程改革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师范生技术素质的有效途径,课程改革关系到师范生技术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基础教育实力的增强,寄托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

(四)构建技术课程教学体系

一是重点高中参与课程设置、教材及教学计划的制定。高中学校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提出意见和建议,学生职前教育中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中小学基础教育的现状,他们毕业后由相关学校择优录用,真正实现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需求的密切结合。二是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在现实条件下,积极选送专任教师到行业挂职锻炼,增加实践经验;也可招聘有丰富从业经验的人,经过教育心理学和教学方法的学习后,充实到专任教师队伍中来。三是构建技术课程教学实验实训基地,从实践层面推进技术课程。营造通用技术实践的教学环境,增强技术课程教学的直观性、动态性和信息量,带动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四是技术设计教学与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技术与设计”课是技术设计思想物化的过程,技术课程教学抓住这条主线,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教师的教学形式多采用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等训练方法,减少或删除课本中过多抽象、理论性过强的“笨”知识,增添与技术气息相关的“巧”知识,让每个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试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术能力的发展。

(五)优化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规定了组成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以及各学科内容的比例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学科课程与技术课程的配合等,体现出联系基础教育实际的课程理念和职后教学通用技术课程的价值取向。因此,师范生技术课程结构的优化是技术拓展训练中相当重要的部分,也是课程结构改革的核心。优化课程结构要坚持四点:一要在课程结构设计上突破狭窄的专才教育观念,转变为宽口径通才教育。二要在知识结构搭配上体现能力与技术素质协调发展,形成一个完整严谨的通用技术知识逻辑序列。三要在课程目标设计上突出“通识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应用与创新课程”模块呈现。四要在课程实践安排上开设与中小学课程改革密切关联的通用技术和研究性课程,增加实践教学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课程。在课时短、学分低、规范化、微型化等情况下,优化课程结构。

(六)建立科学的学习评价方法

篇2

首先要明确,逻辑知识进入语文课,是一个课程论的问题。课程论视角,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最合宜视角。

逻辑知识进入语文课,从课程论的角度,大致有以下三个问题必须回答:语文课为什么需要逻辑知识?语文课需要哪些逻辑知识?逻辑知识以什么姿态进入语文课程?

一、语文课为什么需要逻辑知识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要回答:在何种意义上,语文与逻辑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提倡语文课要重新引入逻辑知识的同志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其论证过程似乎可以概括为这样一句话:语文与逻辑有关,所以就要学习逻辑知识。其实从学理上来说,这个推论不成立。它着眼于语文活动与逻辑的相关性。反驳的话只要说一句:语文活动与什么没关?因为语文活动与逻辑有关,所以要学逻辑,那是否意味着,在语文课中,凡是与人的语文活动有关的知识都要学?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语文课就变得没有边界了。我曾经论述过:取消语文课的边界,等于取消语文课本身。其理论上的荒谬性不言自明,实践上对语文课程建设和教学实施的危害遭人诟病久矣。

有的同志抓住了“思维”这一关键来立论。其论证过程是:语文课的目的是掌握语言;语言与思维合二为一,思维问题的实质就是逻辑问题;所以逻辑知识必须进入语文课。这个论证在逻辑上确实没有问题,三段论很全。在课程论上也是成立的:论证某一方面的知识需引进某课程,必须论证它对实现课程目标不可或缺。但是这个论证将逻辑知识进入语文课程的意义,限定在“思维”上,排除了逻辑对“思维”之外的内容的意义。于是每当人们在语文课的范畴内谈逻辑,就等同于谈“理性”,谈“抽象”,而把“语感”“文感”“情感”等重要的内容排除在外。这一论证对语文课的意义,正面意义和负面意义大致相抵。

逻辑对语文课的意义,关键不是“思维”,而在“语言”。语文课为什么必须要有逻辑知识?因为“逻辑学最初是作为圣书即‘神的语言’的解释”,换一句话说,逻辑最初即直接是以语言为对象的。论证逻辑知识为语文课所必需,不必借“思维”这一中介,不必以“思维”为桥梁。在语文课中,表达“思维”的语言需要逻辑,不表达“思维”的语言也需要逻辑。只要承认语文课以“语言”为核心,就同时承认了逻辑对语文课的意义是“不可或缺”。一句话:因为语文课要学语言,所以逻辑知识不可或缺。

这里,涉及对“逻辑”和“语言”两个方面的重新认识。我们先来谈语言。

过去,我们对语言的理解一直停留在“音义结合体”的认识层次上。直到20世纪中后期语用学的兴起,人们对语言的认识才开始有所突破。张静教授在《从语言的层面看语言教学的纲》一文中,提出了“语言的层级和平面”的概念。他说:“语言是一个多层级、多平面的符号系统。一般地说,语言有三个层级,每个层级各有两个平面。(1)语基(要素)层级,在这个层级里语音和语义是两个矛盾统一的平面;(2)语构(成分)层级,在这个层级里词汇和语法是两个相互制约的平面;(3)语用(交际)层级,在这个层级里语言的规范效用和艺术效用是两个相辅相成的平面。”①张静教授的这一论断,总结了20世纪下半叶以后人们对语言新的研究成果。其最核心的内容,是关于“语用(交际)层级”的论述。语言研究实现了从静态的研究向动态的研究转换,进入了静态研究、动态研究并重,落脚点在动态研究的时代。

正如一位逻辑学家在论述“自然语言(即我们说的语言——引者注)与逻辑的形式语言(即现代逻辑——引者注)的共通性”时所说的:“自然语言的句法学与语义学跟逻辑的形式语言的语法与语义具有一个共同的公理系统,它可以用来说明自然语言里句法范畴与语义类型的同态对应。因此说,语言学的研究应该是探索语言学与逻辑学里这个共同的公理系统。在这个系统里,既包含着正确思维的形式与规则,又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它远远比传统的语义学和语法学所包括的东西来得多,特别是包含着语言使用者的某种有意识的行为。”②在这里,所谓“正确思维的形式与规则”是指向“思维”的,而所谓“语言使用者的某种有意识的行为”,则指向思维之外语感、文感、情感的内容。于是逻辑研究突破了“思维”范畴而向“思维之外”转换,进入了“思维”和“思维之外”并重的时代。在语文课中,由于语言的关系,“思维”有逻辑问题,“语感”“文感”“情感”也有逻辑问题。因为“语言”的特性,逻辑实现了对语文课程内容的全覆盖。我把这两位学者的论述,以表格形式总结如下:

这两位学者的论述,揭示了语言与逻辑的对应关系,因此也成为逻辑知识应进入语文课的最有力的证明。我们在这里所说的逻辑知识,既包括传统的形式逻辑知识,也包括语言逻辑知识。形式逻辑知识对语文课程中“理性”“抽象”的目标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语言逻辑知识对语文课程中“语感”“文感”“情感”的目标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语文课需要哪些逻辑知识?这个问题的答案仍然不在逻辑学里而在语言学里。

在传统逻辑学(形式逻辑)和传统语言学里面,语言与逻辑是如何对应的呢?

传统逻辑学最核心的内容即概念、命题和推理。它们分别对应张静教授“语言的层级和平面”理论的“语基(要素)层级”和“语构(成分)层级”。这种对应关系可以描述如下:

在传统语言学理论视野里,只存在“语基”和“语构”两个层级,所以其逻辑学对应,也只有概念、命题和推理。概念、命题和推理只涉及思维,所以人们只在“理性”“抽象”的意义上来谈逻辑对语文课的意义。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发展,语用概念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它们在逻辑学上的反映,即产生了所谓“语言逻辑”的研究。胡泽洪先生的一段话揭示了语言逻辑学与传统逻辑学的区别:“从古至今,从亚氏传统逻辑到现代数理逻辑,其直接研究对象都离不开语言,语言逻辑也研究语言,但它不同于传统逻辑与数理逻辑。……传统逻辑与数理逻辑只从语形或语义的角度研究语言,而语言逻辑则是从语用的角度对语言进行逻辑研究。”

那么,这种“从语用的角度对语言进行逻辑研究”包括哪些具体的内容昵?实事求是地说,语言逻辑学并不是一门十分成熟的学科,它是一门正在发展甚至可以说正在建设中的学科,其理论体系也在完善之中。胡泽洪先生主要是从“语言使用者”和“语境”的角度来思考的:“通过揭示自然语言的使用者与语言符号及其意义之间的三维关系来对自然语言进行逻辑分析,它要揭示在各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对语言及其意义理解的诸逻辑问题,它要联系自然语言的具体语言环境来揭示自然语言中的逻辑。”也有研究者把思维分为“认知性思维”和“交际性思维”。认知性思维研究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态,交际性思维则不仅研究概念、判断和推理,还要研究论证、反驳、说明、描述、抒情、问答、祈使等各种复杂的思维形态。如果说传统逻辑主要是研究认知性思维,那么语言逻辑不仅要研究认知性思维,还要研究交际性思维,从而把说明、描述、抒情、问答、祈使、感叹等范畴纳入到逻辑学研究的范畴。

下面我根据专家们的研究成果,从语文课程建设的需要出发,将已有的成果简单罗列如下,以窥其大略。

语境逻辑。这是迄今为止语言逻辑研究成果最为丰富的领域。其性质远远超出传统逻辑学“概念”“命题”“推理”所能涵盖的范畴。在“规范效用”意义上,语境是准确理解具体语句含义的逻辑前提,在“艺术效用”意义上,语境是语言表达效果的逻辑解释依据。胡泽洪先生说得明白:“自然语言逻辑语用分析的中心是揭示在各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对语言及其意义的理解的诸逻辑问题,它从逻辑的角度对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进行分析,揭示在不同的语境下理解与运用语言的逻辑方法。”不止一位语言逻辑学家断言:“逻辑语用分析的中心概念是‘语境’。”“语境”决定语言的含义和表达效果。那么,语境与语言各要素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在语言运用过程中,人们是怎么处理语境与语言要素的关系呢?处理这种关系的基本规则有哪些?这些,就是语言逻辑学要解决的问题。

交际逻辑。传统语言学是关于语言的内部研究,它不关心“语言使用者”。传统逻辑学与这种研究旨趣相适应,它也不关心言语交际意图与交际效果的逻辑关系。在传统语言学视野里,曹子建的七步诗确是好诗。但语言逻辑关于交际意图与交际效果的研究则告诉我们,这首诗是失败之作:本来曹丕就忌恨你的才能,这首“作得好”的七步诗不正应了曹丕的忌恨吗?相反的案例是崔巨伦,葛荣“闻其才名,欲用为黄门侍郎。巨伦心恶之”,于是在葛荣命其赋诗时,日:“五月五日时,天气已大热。狗便呀欲死,牛复吐出舌。”“从此自晦,获免。”诗是烂诗,但从交际意图和交际效果的关系来说,则是好诗。这种逻辑,即是所谓语用的逻辑。评价好的表达效果,关键不是语言本身的好坏,而是这种表达在实现交际意图上所起的作用。什么样的意图需要什么样的表达,什么样的表达能达到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这就是语言逻辑学要回答的问题。语言逻辑学这一部分的研究,频出新意,得出许多有趣的结论,令人耳目一新。

语义逻辑。现代语义学研究发现,语义包括言内之义与言外之义。传统语义学是只研究言内之义的,而现代语义学既研究言内之义,也研究言外之义。一般情况下,言内之义是通过概念辨析、命题组织和推论加以规定或明确的。而言外之义则通过另一番逻辑过程才有可能获得。这个逻辑过程即是所谓“预设分析”与“衍含分析”。应该说,在已有的语言逻辑研究中,这一部分是技术含量最高的研究成果。

所谓衍含,即从命题推导出来的语义,它包含在命题之中,但隐含着“躲”在命题背后。例如“约翰偷了三匹马”,至少包括以下衍含:

有一个叫约翰的人/约翰有偷到行为/约翰对三匹马做了某事/某人做某事/发生了某事……

这种衍含是从命题本身直接推导出来的,可以称之为“语义衍含”。还有一种直接从命题中推导不出来,但通过介入一些语境因素,可以推导出某些重要信息,这称之为“语用衍含”。例如加上“张三自己没有车,打的也不容易”等语境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张三没赶上地铁”这个命题推衍出“张三可能要迟到”的命题。

语言逻辑学关于“预设”的研究对我们更有启发性。我们说出(写出)任何一句话都是有前提的。同样的话,前提不同,其含义也有所不同。例如在“久旱无雨”的背景下,“天下雨了”的意思是“庄稼有救了”,而在“连续的阴雨天”的背景下,“天下雨了”的意思是“今年的收成完了”。说话的人,要根据这个背景来对话,例如在前面那种情况下,甲:天下雨了。乙:庄稼有救了。在后面那种情况下,甲:天下雨了。乙:今年的收成完了。听话的人,听了前面那句对话,则意会到对话的前提是“久旱无雨”,换一句话说,就是从这一对话中听出了“久旱无雨”的信息。听了后面那句对话,则意会到对话的前提是“连续的阴雨天”,换一句话说,就是从这一对话中听出了“连续的阴雨天”的信息。简单一点说,正因为每一句都有预设,所以如果某一句话被说出,或者被认为是成立的,那么,同时它的预设也应该被接收,或者被认为是成立的。

语文教学,在许多情况下,学生不懂的并不是命题本身,而是不能通过命题推导出其衍含和预设。语言逻辑学则予以揭示。

三、逻辑知识以什么姿态进入语文课程范畴,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知识形态,二是知识的呈现方式。

语言学、文艺学、文章学是以语文课程的基础学科的姿态进入语文课程的。那么逻辑学以什么姿态进入语文课程呢?也以基础学科的姿态进入吗?我们先看当年“逻辑知识”是如何被驱逐出语文课程的。

逻辑知识在语文课程中的法定地位,是由所谓“八字宪法”(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确定的。实际上,这就是语文课程内容的八个知识模块。其特点是:

它们都是作为陈述性知识呈现的。

它们都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

课文常常作为这些知识的例证,简明地说,学课文的目的在学这些知识。知识是作为学习对象出现的。

它们既是课程内容,也是教材内容;既是教学内容,也是学习内容,且呈现方式也是一样的。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它们被冠之以“精神虚无主义”和“技术化”的恶名,以“淡化”“非体系化”“去中心化”的名义,驱逐出语文课程。客观地说,这种驱逐本身是可商榷的,甚至是武断的,但根本原因,恐怕与它们的知识内涵、知识呈现方式以及教学处理的缺陷密切相关。历史地看,这种驱逐利大于弊。现在有同志认为逻辑知识必须回归语文课,为了突出其重要性,要求将逻辑学列入语文课的基础学科。余以为过矣。逻辑知识回归语文课,要立足于兴利除弊。所谓“兴利”,即在语基、语构层面增添概念、命题和推理的思维训练,在语用层面强化语境、交际意图和言外之义等方面对阅读、写作的支持作用。而所谓“除弊”,则主要是指确保它不再滑入“精神虚无主义”和“技术化”的泥坑。关键是三个:一是知识类型,二是知识形态,三是知识呈现方式。

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知识?语文课是需要知识的。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实在痛恨语文课中的那些旧知识的无用和荒诞,赌气似的将知识从语文课中赶了出去。事实证明知识是赶不出去的,作为一门课程,知识始终是它的骨架。这既是事实,也有课程论的支持。知识要请回来,但是知识本身要除旧布新。首先要强调的是,语文知识,陈述性知识少,程序性知识多,元认知知识多。这是由语文课的性质决定的。逻辑知识是“向内”的知识,是关于人的内部活动的知识,所以它有更明显的“元认知知识”的成分。具体包括认知策略性知识、认知任务的知识和关于自我的知识。一句话,是关于自我是如何学习知识的知识。这正是逻辑知识的“反思”功能之所在。语文学习的关键在于,它不仅需要学生掌握知识,它更需要学生知道自己是如何知道这些知识的,更需要学生有一个标准来判断自己到底是知道还是不知道,以及知道到什么程度,知道或不知道对自己意味着什么。这正是逻辑知识可以大展身手的地方。

我们需要什么形态的知识?逻辑知识本质上是工具性知识,即用来认识自己的认识的知识。我们学习逻辑知识,关键不在于知道这个知识叫什么,而在于可以用这个知识来反思我们的知识本身以及学习知识的过程。这和学习陈述性知识不一样,学习陈述性知识的关键是我们知道这个知识叫什么。陈述性知识有两个大类:一是事实性知识,一是概念性知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赋名”,即对某一对象赋予名称,然后记住并理解和运用这一名称。但元认知知识不是对对象的认识,而是对自身的认识,因此它不需要“赋名”,它指称的对象就在人的内部,因此重点不在理解“它指称什么”,重点在能否通过它来“反映”“评价”“调整”内部要素和运思过程。在语文课中,逻辑知识当然需要一部分明言化,但更多的是默会的知识,“能用”的知识。过去那种把各种逻辑学名词讲给学生听,让学生记住并理解的逻辑知识教学,作用不大,甚至有害无益。

我们以什么方式向学生呈现逻辑知识?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课程内容的陈述方式、教材的编撰体例和教师的工作话语,以及评价方式。大致说来,至少以下两个方面是必须予以考虑的。

逻辑知识在语文课中是独立的呈现,还是随文附议?独立呈现逻辑知识必将导致逻辑知识的系统陈述,弊大于利。一般来说,陈述性知识可以独立呈现,但程序性知识、尤其是元认知知识,独立呈现将使知识失去“功能性”而成为“无用知识”(虽然有意义)。功能性知识(为使用而存在的知识)必须有使用的情境、对象和必要。在某种情境下,某一任务需要使用到某一知识,否则该任务即不可完成,在这种情况下,知识才有“使用性”。在语文课中,逻辑知识随文附议是一种比较可行的呈现方式。特定的文本,其阅读或写作需要某一逻辑知识,这个时候,逻辑知识作为阅读或写作的支架予以提供,其特征是“随文现场提供,随文现场使用,用完即可”。

逻辑知识在哪个环节上进入?在课程标准里进入还是在教材中进入?是作为教师的本体知识还是作为学生学习对象进入?如果在课程标准里进入,又要分是写进课程目标部分还是写进课程内容部分。一共是五种情况,其意义是不一样的。我用表格概括如下:

如果逻辑知识是作为课程内容或学习对象进入语文课的,那么,这些知识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即按照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要完成“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环节。但如果只是作为课程目标,即只要求学生“理解”“应用”,关键是会用即可。如果只是在教材里体现,则逻辑知识只是作为教学支架,即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或写作任务时所需要的工具,“用了即可”。如果只是作为教师的本体知识,那么逻辑知识是在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时的一种思考问题的维度。总之,除了“课程内容”和“学习对象”,其他都是作为“教学性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有人译为“学科教学知识”)进入语文课的。

考虑到逻辑知识的工具性质,我郑重建议:语文课引入逻辑知识,还是作为“教学性知识”进入比较好!学生能用即可,就不必再增加学生的负担了。

①张静《从语言的层面看语言教学的纲》,《语文知识》1994年第4期。

②周斌武、张国梁《语言与现代逻辑》第8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③⑤胡泽洪《语言逻辑与言语交际》第12、10页,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篇3

(一)教育目标工程教育应当以培养工程师为己任。教育目标应该体现培养什么样的工程人才,今后能够从事的职业或岗位等内容。教育目标是对人才培养使命或教育目的的分类型、分层次的规定。6所大学的人才培养使命与工程专业教育目标的关键信息见表1。表1表明,6所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使命大多用“高素质”“拔尖创新”“高级专门”以及“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等词汇来修饰;但C大学的学校人才培养使命相对具体。关于专业教育目标,6所大学主要关注知识基础和毕业后能够从事的职业和岗位类型,较少关注其他方面的内容。这实质上是将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知识和做事的层面。

(二)预期学习结果教育目标和预期学习结果是课程改革的“指南针”。预期学习结果是对教育目标的细化,使之达到可操作、可实施的程度。预期学习结果反映了学生在毕业时期望的和所能达到的学习水准,它常常与学生掌握的知识、具备的技能和态度有关。6所大学课程计划中预期学习结果的关键信息见表2所示。表2表明,6所大学工程教育的预期学习结果在知识、技能和态度这3个维度设置上大体一致。但不同学校设计的预期学习结果内涵也有差异。例如,A大学和E大学在知识要求中将经济管理知识单列;C大学特别强调工具性知识和社会发展及相关领域知识。我国大学对工程专业中“知识”要求的趋同性,说明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性得到了重视,但技术知识的分化、交叉与快速变化的特性没有受重视,工程科学知识没有很好地被重视。究其原因,可能是我国高校对工程的本质和工程实践的时代特性没有精准地把握。又如,关于学习结果的技能要求,C大学独树一帜,将终身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交流、协调、合作与竞争能力纳入其中。关于态度要求,6所大学的表述非常泛化,还停留在精神、思想、素养、意识层面。可见,我国大学对工程专业中“技能”和“态度”的要求,还需更关注21世纪工程师职业新形象和工程实践新特征对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影响。

(三)课程结构课程结构是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它是连接教育目标和最终学习结果的桥梁。课程结构包含课程类别、内容、学分比例、选课性质等要素。由于我国大学课程模块划分没有统一标准,为规范统计口径,本研究将课程类别分为以下7类:(1)通识通选课程,包括政治、军事理论课,外语、体育和计算机工具类课程以及学校单独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块;(2)自然科学课程,指数学、物理、化学类课程;(3)学科技术基础课程,指大类学科基础课、学科平台课、技术基础知识课或专业基础课;(4)专业课程,是指直接针对本专业的专业主干课、专业核心课;(5)专业方向课,是指单独划专业分类的课程,包括分组方向选修、分模块选修、分课程群选修等;(6)集中实践环节,是指对立于课堂教学的一类课程,不包括具体课程涵盖的实验、研讨和课外自学,但包括一门课程结束之后的课程设计;(7)单独设置的跨学科选修课。数据分析表明,6所学校课程学分总数从160~208不等;通识通选课总学分数超过40的学校有5所;自然科学课程学分平均为26;学科技术基础课学分从21.5~54,集中实践环节学分从14~45不等,这两类课程学分配置差异较大,说明课程学分设置被学校认识的重要程度有差异。从图1可以看出,各类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有所不同。如果按某类课程的学分数占本专业总学分的比例超过20%这一标准来衡量,6所学校的通识通选课比例全部超过该标准,学科技术基础课比例有5所学校超过该标准,集中实践环节有3所学校超过该标准。自然科学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分比例均低于总学分的20%。关于专业方向课和跨学科选修课,分别有3所和2所大学单独设置了该类型。图1还表明,自然科学类课程所占总学分比例变化不大,全距R=6.2;学科技术课程占总学分比例有波动,全距R=16.8,上异常值为30.2%,下异常值为13.4%;集中实践环节的下异常值为B大学的8.8%。上述数据表明,不同学校对不同类型课程的重要性程度认识不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还说明了专业课程(学科技术基础、专业课、专业方向和跨学科课程)中必修与选修的学分配置情况。从选修课程学分占总学分比例来看,比例最高的是B大学,选修学分高达32;比例最小的是C大学,选修学分低至7;这说明这两所大学对选修课程的功能和学生学习选择的灵活性,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做法。其余4所大学选修课程比例大体相同。图2显示了各学校专业类课程提供的选修课程门数的差异。如果单从选修门数的绝对值来看,A大学高居榜首,其值为51;C大学最少,其值为8;选修课提供门数有下异常值,为C大学的8。绝对值只表明量的多少,要说明学生选课的自由度,还要考察可选门数与应选学分的比值。该比值越高,表明单位学分可选门数越多。从表3可以看出,D大学和A大学提供的选修门数与学分之比较高,可以推论,其学生的选课自由度可能较高。B大学和E大学提供的选修门数与学分之比较低,其学生的选课自由度可能较低。

(四)实践环节工程专业的课程计划中,实践环节的设计对工程教育尤为重要。从6所大学课程计划的集中实践环节设置看,集中实践环节的学分数占总学分的比例有一定的差距,最低8.7%,最高24.4%。案例大学的实践环节类别和学分配置见表4。表4显示,集中实践环节的类别按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是:认知实践、毕业设计论文、军训、课程设计、各类实习、综合项目设计。值得指出的是,“综合项目设计”本应是工程教育实践环节的重要内容。但遗憾的是,无论从学分设置(4~5学分)还是采用学校(3所)来看,均没有凸显该类实践环节应有的地位。富有个性化的是,A大学设置了大学生科研项目训练(2学分),旨在为学生提供课外科学研究、接触教授的机会。C大学设置了创新拓展项目(2学分),旨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实验室、教学基地、创新实践的学习活动。C大学还要求参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工程专业必须建立学校与企业培养联合体。这代表着工程教育课程改革在实践环节方面的创新。

(五)学习经验与评价关于学习经验,我国高校的课程计划大多没有专门规定。在课程计划中反映的学习经验,主要体现在不同类型课程与教学的要求中,个别大学还规定了课程内部各教学环节的学时要求。例如,A大学的课程计划规定,每个专业必须有2门双语教学的课程和2门研究型教学的课程(Seminar);每门课程的学时由5部分组成:授课、实验、讨论、上机和课外学时,各门课程可根据具体情况有侧重地设计相应环节。又如,C大学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与人格标准的要求,采用小班化教学、分小组学习、项目作业以及讨论式、案例式和做中学的学习方法。再如,F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开设了“Project课程”,即项目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项目设计经验,培养工程设计能力;学生还可参加学校组织的“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获取科学研究的学习经验。上述教学要求为学生学习工程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学习评价在课程计划中反映的程度总体不高。从6所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捕捉到的关于学习评价方式,大致可归结为2类。第一类是“简化”模式,以E大学为典型。在课程计划中有一项“考核分配”的要求,规定了所列课程是“考试”或“考察”,仅此而已。第二类是“对应”模式,以C大学为典型。C大学除了在课程计划中表明考核方式外,还对成绩评价方法进行了限定,要求评价方法与专业培养目标中的“知识、能力与人格”要求相对应。例如,对“数学或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其评价方法是“数理知识通过课程期中、期末考试并考虑平时成绩、实验报告等综合评价”;对“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评价方法为“若干专业课实行小班化、讨论式、案例式、做中学、大作业以及通过面试和笔试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成绩”。C大学的学习评价模式紧扣学习预期结果,其改革的先进性和政策力度值得借鉴。

二、讨论

上述研究结果呈现了案例大学工程教育课程现状的教育目标、预期学习结果、课程结构、实践环节、学习经验与评价等关键要素。从静态的课程设计角度进一步考察课程现状与工程实践的契合度,深入探讨这些现状背后隐藏的问题并揭示其潜在成因,是本研究关注的另一重要问题。

(一)课程现状与工程实践的契合度从课程设计的角度分析课程现状与工程实践的契合度,可以看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与工程实践的关联度不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从教育目标来看,无论是学校人才培养使命还是专业教育目标,大多没有体现面向实践的工程教育愿景。案例大学均是具有良好工程教育声誉的研究型大学,理应肩负培养国家新型工业化战略所需工程师的使命。但其教育目标的表述,并没有突出培养工程人才这一重点。其二,从学习结果来看,知识、技能和态度之间是分离关系,没有体现工程实践的整合能力观。虽然知识要求面较广,但没有与工程实践相联系;技能要求还只是一般本科生所应达到的通用标准,没有体现“工程师”的能力特质;态度要求更是泛泛而谈,不易操作和评价。其三,从课程结构来看,总学分数和学分比例设置不合理。首先,总学分数偏高,这意味着课内学时太多,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可能会遏制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各类课程学分比例设置不合理,理论课程过多,实践课程偏少,实践内涵不够丰富。这些现状与工程教育的实践特性这一本质属性的要求相差甚远。其四,从学习经验和评价来看,教学方法还是以讲授为主,学习经验的设计仅停留在研讨课、双语课等形式层面,远没有触及工程实践的本质。学习评价仍以“考试”或“考察”为主,从现行课程计划中几乎看不出改革与前进的步伐。唯一例外的是C大学提出采取不同的形式、与能力标准相对应进行学习评价,但这只是一个尝试,实施效果要拭目以待。

(二)课程现状隐含的问题及成因我国工程教育课程偏离工程实践、与工程实践的契合度不高,这一现象背后隐含的问题颇多。若从静态的课程设计视角审视问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的主要矛盾表现在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两个方面。一方面,课程目标脱离工业需求。本研究所揭示的我国本科工程教育课程目标呈现趋同化特点,各校之间“相互借鉴”表述空泛,针对性和个性化不强。同时,课程目标还呈现智性化特点,过分重视学科知识的掌握,忽视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4],断失了工业界需求这一“活水源头”。工程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应当紧紧围绕工程师在企业环境中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我国工程教育课程目标的内涵没有很好地吸纳工业界对工程师特质的诉求,课程目标的制定过程也没有充分考虑工业界企业雇主的参与,似乎只在学校内部“闭门造车”,脱离工业企业和工程实践的需求。另一方面,课程结构分离工程能力。研究表明,我国工程教育课程结构存在明显的学科壁垒,仍以学科知识为导向划分课程结构。按照严谨的知识体系划分课程结构的弊端是,在获得知识体系完备性的同时,牺牲了学科交叉的机会,而跨学科思维是工程师解决问题的重要思维。可见,课程结构的分离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分离,两者缺乏必要的联结;二是学科课程之间的分离,各类知识缺乏渗透和有机联系。上述工程教育课程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反思。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在探索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路,为何改革从未间断但问题仍很严重?究其根源,笔者认为这与我国高校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缺乏工程观、人才观和课程观的指导有关。工程教育若不皈依工程本质、面向当代工程实践,如何谈及培养未来的工程师?过度科学化的课程割裂了工程实践的整体特性,而建立在“大工程观”基础上的“整体工程观”[5]是指导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哲学思想。

三、结论与建议

篇4

利用交互式一体机的回放功能,能解决课堂内大量板书的问题,还可以大大增加课堂教学容量,高效地使用课堂时间。如在学习“线性规划的应用”时,课堂教学中需要补充课外的例子,同时补讲一些课堂练习,板书内容很大也很难;利用交互式一体机的回放功能再现教学过程,就可避免在课堂内书写大量的板书,节省大量的时间,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重新展现学习过程,重温思维的脉络,有利于在学习中总结学法,提炼方法,从根本上发现问题和抓住关键解决问题。

2存在问题

对一体机使用的培训不到位学校交互式一体机安装后,正规的培训还不到一小时,就这一小时也就只是由厂家的技术人员做的一些简单的如开机、触摸打开文件、电子感应笔的使用、遥控板及关机等操作,部分教师是听得见而看不见,培训效果不理想。调查发现,几乎所有安装交互式一体机的学校都是这种培训方式。培训内容缺乏与教学实际的结合,因此面对电子白板在教学环节设计(包括创设情境、互动交流、评价反馈、拓展延伸等)和实施策略上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明显差异,使许多教师在培训后仍无法在教学实践中合理有效地使用电子白板,发挥其真正的优势互补。教师观念落后因长期受高考指挥棒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得大部分高中数学教师的思想局限于讲、解题,时间多花费在讲、解题上。还有许多高中数学教师在实践操作中总感觉利用交互式一体机做课件输入公式花费时间太多,操作还很吃力,还不如在黑板上板书来得快而流畅。在调查中总结出多数数学教师对利用交互式一体机教学的目标不够明确,不能确定某一节课利用交互式一体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也不确定利用交互式一体机对突破教学重、难点到底有无优势?大部分时间利用交互式一体机上课好像也就是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书写量,增加课堂教学容量而已。教师水平偏低,交互性不能体现当前大部分高中数学教师都把时间花费在解题上,花费在学习先进的交互式一体机应用上的时间少之又少。教师只会使用PowerPoint做一些课件,多数情况下交互式一体机在课堂中只起到多媒体展示的作用。还有部分教师连交互式一体机本身带有的一些工具如尺子、几何图形等都没有充分利用,更不用说与数学密切相关的一些软件如几何画板TI图形计算器等。资源库缺乏,交互式一体机使用率低交互式一体机相对以往的多媒体技术而言,除了交互性这个亮点外,本身带有的资源库也是交互式一体机的又一亮点。但就目前来讲,交互式一体机本身带有的资料库大部分是小学及初中内容,高中数学资料非常缺乏,高中数学中的函数及立体几何内容要做成资源库还有一定的难度。备课时间比以前增多,没有现成的PPT要自己制作,没有现成的素材要自己寻找,再将这些组织起来还要巧思加时间。如此一来,有的教师吃不消,导致他们不愿意使用电子白板。

3结语

篇5

1.过分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验教学。我国高等院校经济学类各专业课程设置具有较大的共性,专业课中分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方向课,理论课程过多过繁,实验教学课程比重较小,且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这种培养模式的最大问题就是使学生重理论、轻实验,重书本、轻能力。经济学类的金融与贸易专业都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其理论与实验应该紧密相连。

2.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环环相扣的链条,从而达到系统的功能。专业实验性教学的一些具体环节由于缺乏明确的子目标,从而影响着这方面教育总体目标的实现。如经济学类各专业都对计算机操作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但相关的实验环节如果仅限于单纯的电脑打字、数据库操作等内容,没有结合经济学的相关内容,就容易导致实验内容单一、教学方法落后、评价方法不科学、控制措施失效,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3.实验教学形式单一。目前,经济学类各专业的实验性教学主要是以上机模拟的形式出现,但从总的情况来看,效果难以得到保证。究其原因,是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缺乏明确的制度安排,导致教师对于实验教学积极性不高,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我校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环节教学改革的回顾

改革经济学类各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对建设同济品牌的经济学专业、培养我国金融与贸易领域亟需的专业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八门核心课程之一,是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三门学科的结合,其理论和方法是多门学科相互渗透和交叉的结果,体现了现代经济学发展中注重定量实证分析的特征,非常适合将该课程的教学作为一个平台,强化课程的实验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研究能力。因此,本课程教学团队着力于改变观念,研究、探索和实施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各项改革设想,采用先进的手段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为首要目标,并以此为基础改革课程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构建了基于实验教学的教学体系,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可操作的实验教学成果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具体而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教学培养目标明确。针对本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的定位,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实验教学设定了非常明确的目标:一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要求学生善于将各门经济课程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三是通过实验性教学环节使学生进一步扩大知识视野,拓展研究能力。学生从大量的实验中摸索规律,有助于将专业基本理论加以整合并与实践紧密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验中进一步升华所学的理论。因此,在该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了该课程的应用性和学科的交叉性,以及配合相应的计量软件应用来进行实验教学,保证了实验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2.教学内容丰富。计量经济学课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课堂教学中也较难直接接触到很多实例,使得学生在理解时有一定的困难。将相关理论和方法与经济现实问题和具体实例结合起来,通过实验教学环节中应用大量现实案例分析,所选定的案例既与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又是来自当时社会所关注的现实问题,使学生通过典型案例的阅读、分析和讨论,能加深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通过对案例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运用理论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参与分析和决策,活跃课堂气氛,进而产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欲望。

3.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全国各重点高校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情况的调研,发现各校均于近年来加强了该课程的实验教学,主要的形式一是配合教学内容,上课时进行相关软件的演示;二是运用相应的计量软件,安排学生直接上机实验。另外,有些高校自己进一步编写仿真实验或编制相关的课程教学软件。根据本校的实验教学条件,采取了根据所用教材各章节的内容自己重新编写了该课程实验教学的大纲和实验教学手册、教学指南以及相应的案例,提出相应的实验要求和内容,安排学生在实验室完成各项实验操作训练,并在此基础上引入课堂交流和讨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亦纳入对学生的最终课程评价成绩。从近年来以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为首要目标,对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以来,有效地将计量课程的专业理论、技术学习与实验教学融为一体,既丰富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能将相关理论和方法与经济现实问题和具体实例结合起来。因为实验教学环节中应用大量的现实案例分析,所选定的案例既与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又是来自当时社会所关注的现实问题,使学生通过典型案例的阅读、分析和讨论,能加深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通过对案例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其运用理论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定量分析能力。本课程实验教学的实施,使得经济类专业毕业的学生,具有更强的专业理论和方法的应用能力,在定量分析能力方面有较大的提高,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学位论文的写作以及进一步的深造提供了有力支撑,适应社会对研究型专业人才的需要,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进一步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由于2013年刚开始尝试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实验教学,许多地方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提高和完善。比如,实验的指导人员不够,实验的数据不够丰富,不同专业的学生怎样设计不同的案例来提高专业的针对性,怎样开发编写适用的仿真实验,等等,这些都有待于在以后的实验课程建设中加以完善。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方面。

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改革成功与否,关键的因素是教师,要提高教师的能力使之与教学方法的改革相适应。其原因在于教学方法一般是由教师选择、设计,教师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主体。只有教师准确、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负责实验教学的教师应通过加强学习、收集新资料,来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能将教学与科研统一起来,掌握科研成果的前沿,并把前沿理论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技能,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2.建立激励机制。把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真正落到实处,在制度上真正鼓励教学方法的创新。为此,尤其重要的是,在教学配套上要做相应的调整,在课程设置、成绩评定标准、教师教学质量的检查与评估等方面应加强对实验课程的支持。

篇6

关键词:评课技能;基本要求;培养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2-0017-03

在各类体育教研活动中,“评课”是一个重要的必需环节,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的评课也是频繁发生的。通过评课,可以发现上课教师的优点,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发现上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便借鉴。在整个评课过程中,存在着几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如上课者的备课、说课;评课者的听课、记录、整理与评价等,其中评课者的听课与记录是评课的基础与前提,没有认真的听课、记录与整理,就无法对一节课进行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评价。由于评课者存在知识储备、思想观点、方法技巧等方面的差异性,从而导致评课结果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有时也是需要的,说明了各家观点的百花齐放,然而,对于一节课的评价结果同样具有某些共性,这就需要在观点上、视角上进行一定的引领,这样才能较为客观地分析与评价一节课,对上课者而言也可以提出一些共性方面的建议,否则将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大家各执己见,没有结果。本文针对当前评课过程中所暴露出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评课技能的概念

评课技能是指体育教师在看课与记录的基础上,对体育课进行整体的、部分的、专题的剖析,发现亮点、指出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熟练的教学行为方式。

从以上概念可见,评课技能是一种较为熟练的教学行为,换而言之,没有入职或入职不久的年轻教师也会评课,但他们的评课可能是凌乱的、没有条理性的,也就是说,他们只会简单的评课,并没有把评课发展为一种熟练的教学行为。因此,“熟练”是教师评课技能的基本要求。

二、评课技能达成的几个基本要求

(一)评前准备充分,以免信口开河

要做好评课工作,准备工作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而要做好评课的准备工作,笔者认为,可分四步走:一是,课前仔细观看授课教师的教案,从教案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授课教师的教学流程,还可以初步发现一些问题或不足。二是,认真耐心看课,并按上课的流程记录好上课教师各个授课部分、各个时间段所呈现的优点与暴露的问题。三是,对记录的所有优点与问题进行集中整理。由于记录的优缺点是按上课的流程进行的,因此,你所记录的优点、缺点是分散的,相互交叉的,此时应对授课教师的所有优点和缺点进行集中整理;四是,对整理出的优点与问题进行分门别类整理。四是,我们已把所有优点与缺点集中起来了,但是所有优点或缺点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联?我们还不是十分清楚,因此,对所记录的所有优点或缺点必须进行分类整理。以上工作是做好评课的准备工作,不可忽视。这就要求听课教师集中注意力看课,不能三心二意,不能只听个片段,否则评课就会脱离实际,信口开河。

(二)评课重点突出,避免面面俱到

对于上课教师的优点与问题,在评课时要突出重点,这就需要在做好看课准备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整理。优点与问题可能很多,在表述过程中,不要面面俱到、避重就轻,要抓重点,且层次分明。要做到以上要求,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有的老师只关注细节,有的老师只看到表面现象等,这些都不是客观真实的评课。

另一方面,评课有时间方面的要求,对于评课过程,主办单位有一个总体时间的控制,对于每一位教师的自由式评课,也有时间的限制,如果评课时间拖拉太长,就会造成“言者滔滔不绝,听课乏味无趣”的现象。因此,要求参与评课的教师要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不要废话连篇、喋喋不休。

(三)评课全面整体,不能以偏概全

对一个授课教师的评价,我们要尽力做到客观公正,而运用整体评价的视角与全面评价的视角是达成以上目的的有效方法。从实际情况出发,授课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很多,也可能是缺点多于优点,但我们需要对这些缺点与优点进行客观的评价,从整体和全面的视角进行分析,并根据授课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景进行综合考量,这样才能避免以偏概全的现象。所谓“旁观者清”,看课教师的眼光是锐利的,他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课堂教学进行审视,可能找出授课者意想不到的问题,但对于各位老师众多的评课之后,组织者应从整体的、全面的、发展的视角对授课教师进行综合的评价,这样既有助于广大教师评课技能的提升,又对授课教师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并提出授课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要求。

(四)评课实事求是,切勿照顾情面

在评课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难题,如授课教师是朋友、是同事,评课教师是客人、是受邀者,因此,在评课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授课教师、主办单位、主持人等感情因素的影响,造成评课的不公正性与不公平性。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千万不能受到感情因素的干扰与影响,就事论事,对于主办单位而言,应该敞开胸怀,接受来自各个方面的批评;对于授课教师而言,应该虚怀若谷,认真听取各家之言;对于评课者而言,要做到“眼中无情”,特别是对授课教师的问题与缺点应该直言不讳,这是确保公正、公平评课的基石与根本,如果大家都要考虑到各自的情面,那么这样的评课既无效果,也浪费老师们的时间,最后还可能养成营私舞弊的坏习惯。

(五)评课一分为二,兼顾亮点建议

对于授课教师的优点与问题,每一个听课者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作为评课者,要对授课教师的优点与问题进行综合的判断,不能只有优点的评课,也不能只有缺点的评课,除非主办单位有特殊的要求(如为了节省时间,主办单位规定只讲问题与缺点,不说优点等)。为了使评课做到公正性,我们在对待优缺点方面应注意的策略是:整体性评价优点,分步式评价缺点。听课老师们都十分清楚,听课除了学习之外,更多的是研讨,听课只是一个研讨的媒介,老师们更多的是想听到各种中肯的批评,发现课中各类问题,以便更好地避免同类问题发生。因此,在呈现优点时,整体性地陈述就可;在提出问题与建议时则可具体化,采用分步式进行,这样便于对授课教师进行客观评价。

三、评课技能实施举例

以下是某市一节公开课,表中记录了该课的基本信息与看课情况(表1)。

根据看课记录,从以下几个视角进行评课:

(一)视角之一:对授课教师的优缺点进行整体性评价

优点:该课授课教师上课的热情很高,体现了一个教师课前具备良好情绪调动的能力;教师的基本功较好,示范动作做的很漂亮;语言运用情况也很好,声音响亮、普通话标准、表达清晰、富有感染力;课的结构安排较为合理,各部分过渡比较流畅;师生互动情况比较理想,教师经常指导学生;场地器材布置干净、整洁,符合安全的要求。

不足:对教材重点把握不准确导致了教学目标定位错误,教法安排失去了有效性。

(二)视角之二:对授课教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步式”专题性评价

1.“课堂教学目标”专题评价

认知目标“激发学生跳远与耐久跑的积极性”比较空洞,没有涉及这两个项目的具体原理、结构、方法等;身体健康目标“增强学生的体质”泛泛而谈,也没有结合运动项目的具体特点;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刻苦耐劳的精神、发展学生合作学习精神”虽有形式,但在具体的课中没有落实,缺乏具体的做法,既没有合作学习的内容,“迎面接力”部分也与刻苦耐劳的关联不大;运动技能目标“使85%的学生掌握蹲踞式跳远、耐久跑技术”没有根据蹲踞式跳远(第一次课)特点来制定,因为第一次课不可能使85%学生掌握蹲踞式跳远。

2.“内容与教学重难点”专题评价

对于运动技术的学习,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分析,小学阶段接触运动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体验,而不是学习全面完整的运动技术;就教学方法而言,也应以完整教学为主,以蹲踞式跳远技术为例:助跑――单脚起跳、双脚落地。但是到了初中阶段,他们具备了全面学习运动技术的素质与能力,因此,学习技术的主要目的就不能停留在“体验”上,而应深入到运动技术的细节,掌握一些难度较大的运动技术。初中教学方法也应从整体的完整教学法转化为分解教学,而且分解教学的重点是蹲踞式跳远技术各个环节中的关键环节:助跑与起跳的结合,它是蹲踞式跳远技术的关键技术,而不是“单脚起跳、双脚落地”,因此,这节课把“单脚起跳、双脚落地”作为教学的主线,显然是不适合的。

3.“组织教法与教学手段”专题评价

组织教法与教学手段皆为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由于该课在教学目标、内容选择、技术教学重点难点等方面定位有误和偏差,那么接下来所实施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练习步骤等也自然就存在问题了。也就是说该课为了完成“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系列练习不利于学习与掌握“助跑与起跳相结合”这个教学重点。

4.“学生学习效果”专题评价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需要与课堂教学目标相结合,通过现场观摩,该课教师在整节课中始终运用了“单脚起跳、双脚落地”完整教学法,从效果来看,很不理想,只是复习或学会了“单脚起跳、双脚落地”,但由于没有学习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腾空步技术,所以,绝大部分学生在起跳后没有一定的腾空高度,只有“单脚起跳、双脚落地”之形式,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如果可能,还可以对该课的运动负荷与练习密度进行测量与评价,这也是学生学习效果的定量性评价指标之一。

(三)视角之三:细节性评价

细节性的评价显得比较容易、比较分散,老师们可以看见什么评什么,无需整理与总结,因此,我们可以从教师的语言、教态、讲解逻辑性、指导合理性、练习时间掌控、活动安排合理性、师生互动等等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但我们在进行细节性评价的过程中,不能吹毛求疵,不需刨根问底、争论不休、没完没了。

四、评课技能的培训建议

(一)熟练掌握与了解评课形式和类型

作为一个评课者,有必要了解评课形式和类型,其中的形式有:个别面谈式;研讨式自评、互评、总评;书面材料式;庭辩式;全面分析与专题分析;点名评议式;师生评议式;网上评课;自我剖析式。类型有:观摩性评课;提高性评课;研究性评课;检查性评课;指导性评课。对于不同形式与类型的评课,有不同的要求,老师们可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不同形式和类型的评课实施不同的对策。

(二)经常参加各个层面的教研活动

目前,职后教育的重要性大有超越职前教育的势头,因此,大大小小的职后培训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我们暂且不论其真正的效果,就培训角度而言,看课与评课是一项重要的内容,除此之外,小到学校教研活动,大到省级教研活动、全国性教学观摩活动,都是以课堂教学评比作为主要内容的,因此,作为一个年轻教师,一定要树立远大的志向,要走出本校、走出区外、市外、省外,走到全国,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优质课评比活动、教学观摩活动等,通过个人学习、他人评课、相互研讨、专家评课等形式,开拓眼界,不断提升自己评课的技巧与水平。

(三)拜师学艺,不断提高评课水平

评课技能的发展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的培养与磨练,可以说,谁都可以评课,谁都能评课,但是不同水平的体育教师,会给出完全不同的评课结果,这就体现了评课的巨大差异性。好的评课言简意赅,直指重点,对于上课者会有豁然开朗的认识,对于听课者更有一语道破的感受。因此,作为年轻教师要虚心求教,最好能拜师学艺,每到一个层次,拜访不同层面的师傅,依次递进,评课技能可以得到不断提升与发展。

篇7

摘要:有效推行高中语文课改工作,对提高全民素质,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要、提高综合能力至关重要。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上,以实现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对推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我性,高效性以及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适应新的时代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高中 语文 课堂 认识

近年来,我校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推行具有现实性,实用性,高效性,同时取得了显著成效,下面就语文学科谈谈自己浅陋的几点认识。

一、黑板数量增加,个性充分展示

为了让每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才能。教室黑板由原来的两块变成了现在的8块,课堂上,明显感觉到学生的思维充分活跃了。参与课堂率得到了很大提高,对于同样的问题,答案有原来的单一性正在向多元性转变。在一次作文课上,我感受到教学几年前所未有的成功。是有关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雕刻心中的天使》如何审题?学生经过讨论,黑板展示如下的参考答案:谁雕刻心中的天使?雕刻心中什么样的天使?如何雕刻心中的天使?为什么要雕刻心中的天使?雕刻心中的天使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像这样有效地高效课堂现在经常出现,让很多教师上课更有启发。黑板数量的增加,就是客观上让更多的学生有了展示个性才华的空间舞台。黑板数量的增加在客观上形式为高效课堂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

二、语言魅力相伴,学习气氛加强

开学之初,学校对高效课堂投入力度较大,在教室的四周黑板上加上标语,学习气氛很浓。我校的黑板标语分别是:

⑴“课堂大舞台,人人展风采。”这已经足够让每位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舞台。

⑵“把我们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在我们这个学校学生生源稍差,基础薄弱,很多学生是抱着拿毕业证书来学习的,这条标语给了很多学生极大地鼓舞,是这条标语让学生意识到即使基础再差,在课堂上都有成功的机会,就是有一个一个课堂小小的成功,无数次的成功演变成最终的精彩而成功的人生故事。

⑶“将规范修炼成一个习惯,把认真内化为一种性格。”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尤其是高三语文课堂,“规范”“认真”四个字将伴随高三整个始终。我认为”规范’不仅仅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答题水平,更是一种素养。“认真”二字是每个人一生都有拥有的精神。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把其内化成一种性格。因为只有认真,我们才能做好学习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由此可知,“认真”内化为性格的一部分后,命运自然会有一个好的归宿。

⑷“带着伟大的使命感来到学校,带着强烈的责任感走进教室,带着深深地感恩倾听老师的教诲,带着无限的激情投入学习。”就是这里的“责任感,使命感”让每位学生感觉到了自己的责任重大,学习的重要,生命的意义。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是每个学生心灵的升华,拥有一种无限的激情是生命内在潜能的开发。

三、划分小组,增强合作意识

在我校每个班级都实行小组划分,并且都有自己小组独特的名字.在语文课堂上曾经就小组名称展开热烈的讨论.比如“”小组,简言之就是扬起生命的风帆,准备远行,寻找自己生命的真谛。“星梦”小组,学生给我的解释就是我们小组每个人都是一颗小星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通过高三这一年的刻苦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拼搏”小组,简单而朴素的字眼告诉大家,拼搏是他们这一年拥有的始终如一的精神,就是要通过拼搏来实现多少年来的梦想。还有“梦想”“胜利”等等名称,命名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了他们内在的精神。小组实行分工制,加分制的原则,每月一次进行评优活动。每个小组由组长分配任务,首发作业,加强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有利于我校高效课堂的大力推进。

四、学习目标展示,课堂率效提高

这一环节的设计,在很大程度让课堂效率有了明显提高。在每节课的开始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学习“学习目标”,我觉得这一环节有如下几个好处:首先,学生了解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明确学习的主方向。其次,让老师本节课紧紧围绕学习目标进行课堂教学,明确来教学的方向性。师生共同围绕目标这个中心,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教和学的重难点。如在诗歌鉴赏“山水田园诗”的专题。教学目标:了解山水田园诗的思想感情,把握山水田园诗的表现手法。教学重点:归纳山水田园诗的几种常见的思想情感;教学难点:掌握山水田园诗的常见的表现手法。

五、编写导学案,目标明确

“导学案”故名思议就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案卷。我们学校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对导学案的编写提出了如下要求:

(一)导学案的编写做到人人参与。

(二)导学案的编写要经过集体筛选,也就说第一轮合每人编写一份导学案,经过集体备课的形式进行集体筛选,然后进行再编写,这样提高导学案的有效性。

(三)每次导学案的最终定稿必需由有经验的老师审核。导学案编写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节学的整个环节,对于高效课堂的实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六、精心批改导学案,学习目标再认识

我校在推进高校课堂改革的过程中明确规定,导学案不批改不允许进课堂。在推进的过程中我们也做到了这一点。在批改的过程发现如下特点。首先,让老师们再一次明确了导学案编写的实用性。其次,对学习目标也有了重新认识。对教学的重难点更有了准确的定位。同时认定了学生的预习成果,让学生有了一定的成就感的同时,也让其明白了其学习任务。我在批改的过程过程中实行的打分制,针对高考的各种题型明确告诉学生这个题目在高考的时候你能得到多少分,让其有了明确的一个定位,让其考到自己距离高考还有多元的路程要走。

七、狠抓预习关,自学探究能力提高

篇8

(一)有效课前准备,激发学生兴趣

一是布置学生的任务(包括学生的预习)

在课前,要提前对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任务。比如《鲜花与星星》教学中,老师在前一节课下课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叫同学们收集知道的花的名字,知道的星星的名字,还有知道的颜色。此时,同学们便会十分好奇,在课后会比赛着进行这些任务。当然老师可以有一些鼓励的言语,比如“比比同学们谁知道的花的名字最多,谁知道的星星的名字最多”。新课标里面明确的要求便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些简单的有意义的事情,最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这种做法值得大家效仿。

二是教师做好充分课前准备

老师应该做好课堂的准备,在低年级的学生的课堂中,老师的准备工作更倾向于收集图片或者有趣的事物。以《鲜花与星星》的教学为例,老师提前做了的准备,准备了纸质的,可以在同学们中传看的图片资料,有星星,鲜花,其次,准备了视频资料,也是围绕鲜花与星星的,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充分地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集中精力。

(二)有效教学课堂,引导快乐学习

教学实践环节,这个环节十分重要,因为一切的准备都在这个实践中得以实现,如果实践得不好,便一切都是白费。第一课时的教学主要注重感性的,直观的教学。所以需要老师自己有自己的特色。在《鲜花与星星》的教学中:

1、课始激起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应重视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特别是第一课时。儿童刚刚接触新的课文,对课文还没有多少了解,甚至是没有了解,如果我们能在这个时候链接合适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无疑可以事半功倍,取得实效。教学资源无处不在,它隐藏在课题里,它隐身于文本中……只要我们善于巧妙地链接教学资源,为我所用,就可以激发儿童学习课文的兴趣,让儿童在愉悦积极的状态中走进文本,拉开课文学习的序幕。在《会走路的树》教学中,在本节课的一开始,徐老师就设置了一个“回音壁”的语文小游戏,让大家听老师说一句话,看谁能完整地重复。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起来了。都竖起了小耳朵仔细地听。老师说了两遍“一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一下子就引领学生进入了美丽如童话般的课文情境中。同时这个游戏也培养了孩子学会倾听,善于倾听。“会听的孩子才是会学习的孩子。”正是由于这个小游戏的渗透,整节课的效率提高了不少。

2、有效初读文本

在预习了的基础之上,再让学生朗诵课文的时候就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学生在读的同时也在动脑筋,开发学生的大脑,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课中落实字词教学

对于生字的识习,不应该死板,老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在随文识字时编造一个可爱的故事或者用生字的形状的特点来使学生快速记得。比如在《鲜花与星星》的生字练习中,老师道“朵:上面像一个花骨朵,下面的木像根树枝,横要写长托住花骨朵,并且写在横中线上,竖写在竖中线上。颗:左右结构,左边一个果,右边是我们要认识的一个新的偏旁页字旁。”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快速地记住生字,而且印象深刻。

4、课尾巧设探究疑点

课堂教学的结束是整个课堂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兴趣的发展、教学目标的完成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精心设计课尾,充分利用课尾的教学活动,再次激发学生思维的。如在《鲜花与星星》的课尾设计上,老师可以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再结合该堂课学习的鲜花和星星来画出一幅初夏夜晚鲜花和星星共存的美丽图画,由此来加深学生对该堂课的印象。

5、课后落实字词教学

在课后,要求每位学生做好听写本课字词的准备,对于课文中教学的生字词要求人人过关,这样才真正达到了有效课堂教学的目的。

篇9

摘要:本文提出将软件知识教学融于具体应用软件的使用教学中,使文科学生不仅掌握具体的应用软件的使用,而且具有更好的灵活应用和创新能力,以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软件理论;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软件知识与具体语言相结合的教学

传统的大学文科计算机教育,一般采用第1、2两个学期共144学时来完成。第1学期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第2学期选择掌握一门具体的应用软件或语言来进行教学,目前比较多的是选择Visual FoxPro语言。

但是在教学中对软件理论知识的教育不够重视,使文科学生只掌握了具体软件或某种语言的某些操作,而缺乏应用的灵活性,特别是对于新的应用软件或语言,根本无法进行自学掌握。因此必须重视对软件理论知识的教育。

由于文科学生相对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薄弱,对计算机的逻辑和理论基础理解能力差,如果提前进行软件理论知识的教学,学生对于这些抽象的理论理解得不好。因此,我们将软件理论的教学内容与第二学期的Visual FoxPro语言教学结合起来,将有关的软件理论知识融入专门语言的教学中。为此,在第二学期的教学中适当调整课时安排,减少操作应用的讲解,增加相关软件理论知识的教学。

2教学内容设置

在传统的大学文科计算机教育的教学内容设置中,第一学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只是介绍了硬件、软件、操作系统、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基本的计算机软件知识方面的概念,以及最基本的数据表示、编码、进制转换等基本知识。在第二学期的教学中,有一些将数据结构、简单的算法介绍在进行Visual FoxPro语言教学前进行,专门作为两到三章来进行教学。

按Visual FoxPro语言的教学内容进度,在讲授常量、变量、数据类型时,结合讲授数据的编码表示、变量与内存空间的关系,使学生理解变量的本质是内存空间。并进一步结合数组的概念,讲解数组的本质是连续的内存空间。并解释内存空间地址的概念,从而引入数据的连续存储和链表存储的数据结构概念。

在讲授分支语句、循环语句和函数后,介绍模块化程序设计的概念,讲授四种简单程序结构:顺序、分支、循环、模块。结合VFP的数据表和数据库讲解关系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的存储实现、数据库管理软件等概念。结合VFP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操作,讲解数据的排序、插入、索引等操作的实现算法。

结合VFP开发用户界面,讲解应用软件的操作界面、前台、后台、面向对象的概念和必要。并简单介绍多种主要数据库管理软件的操作界面的特点和共同点以及使用上的特点。

这样,通过大学第二学期Visual FoxPro语言的教学,同时就进行了软件理论知识的教育,使文科学生不仅掌握了具体软件和计算机语言的使用,也具有了一定的软件理论知识,从而为他们学习使用新的软件、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3实践效果和总结

我们对我校05级、06级两届文科学生的计算机教学进行了对比,其中在经济管理、法律、英语三个系随机选择部分班级按本文的方案进行了教改实验,同时保留部分班级按传统方法教学进行对比。不同教学方案的学生参加广东省大学计算机二级考试Visual FoxPro语言的平均分和通过率见表1。

从考试成绩可以看出,通过教学改革,平均成绩提高了8分以上,通过率提高了5%以上。05级经济管理系学生学习完公共计算机课程后选修“会计电算化”课程,成绩对比也显示按改革方案教学的学生平均分提高了5分以上。这些实践结果也初步表明了本计算机教学改革方案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武澎,杨扬. 高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一点体会和想法[J]. 计算机教育,2006,(10):88-90.

[2] 李耀伟. 广东省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情况调查分析[J]. 计算机教育,2007,(9):20-22.

篇10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物理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加强科技意识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做起,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1、突出知识的实用性

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知识。物理规律本身就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抽象。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2、注重物理史教学

物理发展史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物理发展史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典型事迹,同时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意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强化物理学史的教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物理学史材料,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牛顿运动定律的创立”、“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教育;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可适当向学生介绍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航天领域和高科技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可使学生更加了解科学家们对科学的态度,研究科学的方法以及他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了解科学技术给社会发展和四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动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中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

3、加强实验教学

加强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根据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加强实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⑴改革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上台演示或边讲边实验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机会。⑵注重学生实验教学。对学生实验的教学,教师要求学生按“预习─实验─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出实验报告,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⑶加强实验习题的教学。对实验习题的教学,主要采取“自设方案─讨论方案─选择方案─实验验证─总结报告”的程序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这样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积极组织开展物理课外活动

物理课外活动也是加强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和科技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1、趣味外活动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飞机投弹”、“喷气火箭”、“纸锅烧水”、等等。通过这些实验,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科技小制作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如自制电铃。自制平行光源。制作针孔照相机。制作潜望镜。自制量筒。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等,并组织展评。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教学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

3、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增加学生的科技知识,并定期组织“实用物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

4、举办科普知识讲座科技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举办科技讲座时,要认真选择材料,或根据有关资料撰写讲稿,根据平时收集的材料,利用活动课分班级或集中学习,可以收集军事科学、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科学家的事例与贡献等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质教育,还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物理,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在班上进行专题介绍,还可以利用板报介绍科普知识及物理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