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04-03 13:24: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有趣的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有趣的故事

篇1

有趣的童话故事较多,列举如下:

1、《丑小鸭》。《丑小鸭》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首次出版于1843年。这本书写了一只天鹅蛋在鸭群中破壳后,因相貌怪异,让同类鄙弃,历经千辛万苦、重重磨难之后长成了白天鹅的故事。《丑小鸭》说明只要有理想,有追求,并为这目标而努力奋斗,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要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人生中的挫折和痛苦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坚强的面对。

2、《豌豆公主》。《豌豆公主》,又译《豌豆上的公主》,是安徒生故事系列中的一个。《豌豆公主》讲述了关于王子寻找真正的公主的故事,故事简单。

3、《三只小猪》。《三只小猪》是著名的英国童话。以会说话的动物为主角,是全球儿童所熟知的童话之一。三只小猪是兄弟,为抵抗大野狼而有不同的遭遇,大哥盖草屋,二哥盖木屋,三弟盖了砖屋,最后只有不嫌麻烦的三弟的屋子没有被大野狼弄垮,还把大野狼给煮来吃了。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苏格兰有一个名叫麦金托什的橡胶工人,因为家里太穷买不起雨伞,所以雨天总是冒雨赶路。1823年的一天,他在工作时不小心将一些橡胶汁滴到了自己的衣服上。麦金托什有些懊恼地用手指去擦粘在衣服上面的橡胶汁,试图将它弄掉。谁知橡胶汁覆盖的面积越来越大,粘得也越来越结实,根本拿它没办法。结果麦金托什只好穿着这件上面糊有橡胶汁的衣服上下班,却意外发现这件衣服竟不会透雨。

麦金托什眼睛为之一亮,情不自禁地想,假如在衣服上面涂满橡胶汁,不是可以用来挡雨吗?他说干就干,于是第一件雨衣便由此诞生。后来,麦金托什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雨衣厂的老板。

摄影技术

1838年,法国化学家达盖尔正在研究令影像保留在胶片上的方法,但研究多时,仍不得要领。有一天,他突然发现有一个影像留在了胶片上。他于是将附近的化学物品逐一挪开,看看究竟是什么东西造成了这个现象。最后,他发现,原来是一支温度计打破后遗下的水银。摄影技术便从此诞生了,真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无烟炸药

1896年的一天,瑞士化学家雄邦做试验时不小心把盛满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液瓶碰倒了。溶液流在桌上,一时未找到抹布,他赶紧去拿了妻子的一条棉布围裙来擦桌子。围裙浸了溶液,湿淋淋的,雄邦怕妻子看见后责怪,就到厨房去把围裙烘干。没料到靠近火炉时,只听得“噗”的一声,围裙被烧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烟,也没有一点灰,他大吃一惊。事后,他仔细回忆了经过,顿时万分高兴。他意识到自己已经合成了可以用来做炸药的新的化合物。为此,他多次重复了实验,肯定了结果无误,遂将其命名为火棉,后人称之为硝化纤维素。就这样,一条围裙引出了世界上第一种无烟炸药的问世。

马虎天文学家发现新小行星

马虎大意是自然科学家的大忌,因为它常常导致错误的结果。但是,美国的天文学家阿姆布尔基可要感谢他的一次失误,因为他由此偶然地发现了一颗新的小行星。

阿姆布尔基在某一天使用计算机控制天文望远镜探测星空时,将坐标调错,望远镜焦点没有对准他的预定目标。但是,这一疏忽竟使他发现一个直径3公里大小的小行星,目前这颗新发现的行星已被小行星中心命名为2000NM。这颗小行星目前距地球的距离为2200万公里,现在,全世界的天文台都在跟踪它,以便得到有关它的进一步资料。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它不会与地球碰撞。

油炸土豆片

一位名叫乔治·克拉姆的厨师早在1853年就发明了这一至今倍受人们钟爱的食品。当时,他的一位顾客曾抱怨说他把土豆切得太厚,后来他便将土豆切成薄片再进行煎炸,结果油炸土豆片就迅速成为世人最为欢迎的休闲食品了。

篇3

2010年11月13日 星期六 晴

周六上午,我在直捷惠博上作文课。咦,教室里的同学们怎么个个神采风扬?我们在做什么?原来,我们正在进行一个有趣的活动——成语故事会。规则是这样的:老师要求每个同学上台讲一个成语故事,但故事尽量不能重复。

故事会开始了。第一个上台的是杨佳雯,她讲的是“守株待兔”。她看上去有些害羞,虽然面对着我们但头却是一直低着。她的故事讲完了,只有稀稀啦啦的掌声。因为大家觉得她的声音太小了!程老师鼓励她说:“杨佳雯,下次声音再大些就更好了。”接下来陆续又有同学上台,声音比她大了许多。我抽的是9号,终于盼到我上场了,我讲了一个“专心致志”的成语故事。故事讲完了,我仍意犹未尽,就又给大家讲了一个英文的成语故事“Theclevercrow”。这回,在我讲演时,只听台下一片唉声叹气,他们都说没听懂,我汗。我后面还有王睿讲的“画龙点睛”、赵秀雯的“拔苗助长”等等。一节课下来,我们全班共讲了20多个成语故事,真是既听了故事又长了知识。

这真是一堂别开生面的作文课!我们期待着下一堂作文课的到来。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小学三年级:吴思彤

篇4

孙悟空,靠一双火眼金睛识别真伪,认出妖怪,多神奇呀!要是我能变出一双火眼金睛,看透世上的一切,该多好啊!

星期天下午,我在家写作业。突然困意袭来,我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朦胧中,我发现自己果然有了一双火眼金睛,并帮助地质勘测队员勘测出了高能源矿藏。于是,公安局请我去帮他们抓A级逃犯。我向联合国报告A国B市要发生特大地震……顿时,我在全世界都有名了,我高兴得跳了起来……

“诚诚,诚诚!”我被妈妈拍醒,“做什么梦这么高兴?”我一惊,原来这是一个梦。

【啄木鸟医生】

小作者运用梦境写出自己变火眼金睛为人们谋福,构思巧妙,主题鲜明。但美中不足的是,没有详细写出变火眼金睛后发生的故事,读来无味,读者也不明白怎样抓逃犯、怎样预报地震。

建议:原文中写了三件事,你可以详写其中一件,如看穿地壳,发现宝矿,从而表现火眼金睛的神奇。在略写其它两件事情时,也要强调火眼金睛的作用——看透世上的一切。这样,你才能看到逃犯的藏身之处,看到地壳的反常运动,从而抓住逃犯、预报地震。

【康复出院】

篇5

阿威来到德国幼儿园,认识了各种各样性格的小朋友。

亚力山大是这里的捣蛋鬼,他弟弟尼可当他的随从。有一次他们把小朋友埋到沙坑里,只露出一个头。老师发现后惩罚了他们,让他俩把小朋友玩的时候倒在各处的沙扫到簸箕里再倒回沙坑去――本来这件事是大家一起做的。亚力山大兄弟要让所有的小朋友都知道他们的厉害,当然也要让阿威知道,所以有一次阿威走进厕所,他们就用绳子把门拴上。这事被希腊男孩格奥格看见了,就去告诉老师,老师来把阿威放出来,亚力山大兄弟自然又受到惩罚。

亚力山大便对尼可说:“兄弟,我们该对希腊人做些什么了。”

尼可说:“是的,哥哥。”

亚力山大挥舞着一根树枝走到格奥格面前,他要把树枝挥舞到格奥格头上。但树枝被夺过去了,是阿威夺过了树枝,并把它扔在地上。

亚力山大兄弟吃了一惊。

阿威扔掉了树枝,心里也有点怕,亚力山大和尼可的个子都比他高。他忽然想到电影里的少林和尚,便将腿跨开,双手握拳,嘴里“嗨”地一声喊!

亚力山大兄弟被镇住了。因为他们也看过中国的功夫片。

第二天,亚力山大带着尼可来拜阿威做师傅,他们已经学会了中国人拜师傅的动作。他们希望阿威能答应教他们中国功夫,教一点也行。但阿威说他其实不会,一点也不会。亚力山大兄弟不相信,三天两头缠着阿威要学功夫。阿威的爷爷是位京剧演员,他后来到德国来时,阿威赶紧向他学了几招,现买现卖地教给亚力山大兄弟。尽管这是戏台上的架式,不是真功夫,亚力山大兄弟已经很高兴了,不过阿威要他们答应不用这“功夫”欺负人。

一次抬高!两次抬高!三次抬高!

在阿威的那个德国幼儿园里,谁过生日了,谁就可以决定当天做什么游戏。比如要是亚力山大过生日,就会被连人带椅子抬高3次,听大家喊着:“一次抬高!二次抬高!三次抬高!长命百岁!”这种时候阿威总会想,大概国王就是这样。阿威不仅羡慕被抬高的人,也羡慕抬别人的人。这种事老师总是叫两个长得最壮、最有力气的男孩干。阿威的生日在复活节,放假的时候,他知道自己是轮不到被抬高了,但他相信他的力气会一点点大起来,总会大到能抬起别人。不过他没想到伙伴们的体重也会增加。离开幼儿园前,最后一个过生日的是女孩娜塔丽,她瘦小得像个小巫婆,于是劳拉老师满足了阿威的要求,让他和亚力山大一起抬椅子。

娜塔丽的眼睛长得对在一起,医生让她一只眼睛戴个罩子,说这样可以矫正对眼。连凶狠的亚力山大兄弟都很少惹娜塔丽,除了她戴眼罩的样子很像海盗,还因为她尖叫起来实在让人吃不消。

每当来了新伙伴,娜塔丽总喜欢去试探试探,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阿威搭积木,娜塔丽她也搭积木,然后她不慌不忙地从阿威搭的房子上拿走一块积木。

娜塔丽想,阿威会叫起来,她要听听阿威能叫得有多响。

但娜塔丽失望了,阿威只看了她一眼,就一声不吭地又搭自己的房子了。娜塔丽想,即使他不叫,也该把被别人抢去的积木抢回来,这才像个男孩呀。

可阿威想的是,妈妈说男孩应该让女孩,被女孩拿走积木要一点也不在乎,这才像个男孩。

娜塔丽再给阿威一个像男孩的机会,她又拿走一块积木。

而阿威继续像男孩,继续不在乎。

娜塔丽忍不住了,她很气愤地一把推倒了阿威的房子。

篇6

关键词: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以声感人 留白艺术 以形悟境

古典诗词是古典文化中最纯粹、最优美的文学,它凝练、含蓄,生动、形象,并赋于音乐美。因为其本身具有的特质要求古典诗词教学应利用一切相宜的手段,运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形式,以有效策略从还原诗词的本质做起,引领学生实现与诗词作品的对话,带领学生走进古代艺术殿堂,去感受它们的音乐美,领悟它们的意境美,体会它们的语言美,学生以独立的生命个体进入古诗词的情境中,获得独特而鲜活的生命体验和审美愉悦,进而提高欣赏美、发现美的能力。

可是现状是很大程度上我们的古诗词教学方式依然沿袭文言文的教法,当古诗词教学中的一元化阐释代替了学生个性化的解读,让它无法展现其独特的魅力。教学中的另一现象也足够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新课改已轰轰烈烈地开展了数年了。但同时也出现了学皮毛而不究深理的现象,流于形式,重花样而不重品味。这种浮华热闹并非实施了真正、有效的教学。

如何在新课标理念下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以声感人――还原古典诗词的音乐美

打开诗歌发展史,我们就会发现音乐和诗歌原本就是密不可分的,“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屈原正是在楚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楚辞,汉武帝设置乐府为诗歌配曲,后世就把这类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叫做乐府,而宋词元曲更是把诗和音乐融合在一起。故而在古诗词教学中,不论是倾听还是吟唱,音乐总能牵动人的情感让人步入美妙的境界,学生也往往会在美丽的音乐氛围中和诗人产生共鸣,从而实现对诗词的审美情感体验。

当悠扬的旋律响起,当声情并茂的朗诵、表演,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片、背景的展示回响在耳边、展现在眼前时,学生会受到感染,获得生动、直观的感受,从而增强学生对诗词意境的理解以及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体会与感悟。

比如教读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时可让学生欣赏徐小凤演唱的《别亦难》,教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可让学生听王菲演唱的现代版的《明月几时有》;通过“听”的形式,诱导学生沉浸于诗词,引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如岳飞的《满江红》借助金戈铁马沙场征战的影视画面和歌曲《满江红》深沉凝重的旋律,创设一种慷慨激昂的情感氛围,学生很快地与民族英雄产生情感共鸣。

再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十四个叠字的运用,声调极为和谐,其独创性为历代评论者盛赞,是典型的古典诗词音乐美的体现。所以教学《声声慢》时我自己先学唱,学会了以后就在课堂上唱,学生静静地听我唱了一曲声声慢,给了我热烈的掌声,学生也学唱,效果很好。后来有学生和我说,因为会唱了,所以记得特别牢。对于这样古诗词而言,音韵悠长再加上它的丰富的内蕴怎能不让人回味无穷,有“三月不知肉味”之感呢。

二.留白艺术――还原古典诗词的凝练美

我国的古典诗词,语言精练,言简意丰。许多诗歌都运用了这种留白艺术,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王维的《杂诗》是娴熟运用中国画的留白艺术的典范:“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诗人以白描记言的手法写出一段故乡来人情节,以寒梅是否著花设问,以花喻人,以花含事,流露出无限相思,而这种相思却是由读者读出并丰富了的。叶绍翁的“一枝红杏出墙来”引发的是读者无穷的遐想。所以我们要把美的空间留给读者观众进一步去领略与创造,我们应该把这空间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通过想像补充留白内容,从而获得审美的体验,提高欣赏能力,而不是教师越俎代庖,学生却索然无味。

留白的本质是联想和想象空间的延伸。中国古典诗词讲求含蓄,时空跌宕,跳跃腾挪,非联想、想象不能领悟其意境、意趣。朱光潜先生说:“欣赏活动同时是一种想象活动。”可以这么说,一个学生能不能想象是他能不能读懂一首诗的关键。“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字风流,境界全出。老师就要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再现春江碧透、柳绿桃红、蜂蝶翩跹、莺飞鸟鸣或者月影姗姗、风来花动、含羞逗影的情景,才能领会诗句深邃的意蕴和含蓄的感情,获得阅读欣赏的愉悦和二次创造的满足。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将他们直观的感受同自己熟知的场景、知识和生活体验、情感经历结合起来,帮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自然而然地体会到诗词的美妙,并最终获得审美能力的提升。

比如我们可以先选择课文里的名篇名句进行想象扩展,紧紧抓住文题,调动生活常识。教杜甫《登高》时,我让同学们就“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进行想象。一位同学是这么想象的:风很急,天很高,猿在悲哀地鸣叫,小岛很干净,沙子洁白,鸟儿在飞来飞去。显然这种浅层的想象没有融入对作者情感的体验。于是,我又提醒大家联系题目,调动自己的生活常识:秋天了,秋风是怎样的,大雁是怎样的,离家在外的羁旅之人此时会有怎样的心境,然后再想象。那位同学之后是这样联想的:作者迎风登上高处,展现在他眼前的是高高的天空下鸟儿在白色的沙渚上盘旋翻飞,耳边不时能听见猿的哀鸣。他的这一次想象不仅立刻让我们的眼前出现一幅立体的画,而且使这句诗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也顿时显现。通过这样的练习,激活了学生言语活动的创造性,使得整个学习过程有情有趣,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始终在文本语言的内部快乐进行。学生学会通过合理想象去读懂内容,并在不经意间达到与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的分析逐步结合,获得鉴赏能力的提高。

三.以形悟境――还原古典诗词的形象美

黑格尔说:“就诗的表现方式来说,诗显得出整体艺术(或艺术总汇),所以在诗的领域里,其他各门艺术的表现方式也用得上。”可见借助于形象性强的一些形式,如绘画、表演、仿写等是有助于加深诗意的理解的。像采用译成现代诗的形式,虽然是文字与文字之间的转化,但翻译时不散文化,注意到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亦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中国古典诗词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意境为解读者营造的其实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老师需要激发学生透过文字去欣赏这幅图画。而领会画中之意重在对其意境的解读。因而古诗词教学要让学生注重对意象的分析,只有对意象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识,我们才能对其意境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对诗歌产生全面而深入的把握,我们才会有深挚的审美情感;对意象没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体会,对诗歌意境的理解也必然是模糊的,从而审美情感也是肤浅的。

例如教学《诗经・静女》时,“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女子的形象跃然纸上。这位娴静的少女,在与情人约会时,躲藏在城墙的角落里,赴约的青年男子来了,不见女友,四下张望,不由自主地搔首。一个娇媚顽皮,一个纯情赤诚。形象鲜明、画面生动,如在眼前。于是这堂课就设计以学生角色扮演的方式将同学们带入语言描绘的境界,既有助于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且也令同学们深深折服于我们的祖先运用语言的深厚功力和激起学习古典文化的热情。

画诗与改写诗也是以多样化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和思维,进而提高学生诗词学习的兴趣和自我学习的积极性。教材中的许多古诗都是“诗中有画”。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而美好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从而使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我们可以采用“吟诗作画,以画讲诗”的方法打开学生的心扉。改写诗、化诗入文等则是在教学实践中将古诗词教学和作文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化诗入文等形式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教学方法既可有助于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借鉴诗歌的创作方法,将诗化的语言和意境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又可以丰富学生作文的内涵,可以让他们的作文洋溢着人文的气息。

篇7

股东的数量不同。依据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为2~50人。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则没有数量的限制,有的大公司达几十万人,甚至上百万人。

股东是股份制公司的出资人或叫投资人。以股东主体身份来分,可分机构股东和个人股东。机构股东指享有股东权的法人和其他组织。机构股东包括各类公司、各类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各类非营利法人和基金等机构和组织。个人股东是指一般的自然人股东。股东是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有权出席股东大会并有表决权,也指其他合资经营的工商企业的投资者。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旅游景点的意象空间打造

过去,旅游景点的建构多停留于大众交通运输、饭店、餐厅及游憩场所建设等打造方式,此类方式多是以物质和功能为导向的 “硬性”空间建设,这些功能在各个景点都可以百分之百地被复制,如此的话,那游客又何必要舟车劳顿前往某一特定景点旅游?因此,一个景点能具备吸引力,绝对不是建立在上述的物质及功能空间的打造,而是“软性”的空间打造,即“意象空间”。

“意象空间”的打造是透过符号系统的组合来诉说该景点背后的故事,并以此符号体系所构成的故事来吸引游客体验。透过各种媒体、各类宣传机器共同制造出照片、明信片、胶片、模型所捕捉到的凝视,复制或再生产更多的凝视物供游客追寻,满足人们的视觉享受。他们以行销为手段与各类媒体共谋,将其所想带给游客的意象以符号为元素、以媒体为渠道、以故事为包装,将其景点意象传播给消费者。游客依循由符号结合所打造的意象故事去完成自身的旅行故事,与其说游客对物质景点的追求,不如说对景点故事意象的追求。

文化旅游景点的故事叙事与游客的“ 后设诠释”叙事理论通常用于电影传播,说明了由故事的真正作者(创作编剧)将文本传播到真正读者(观影者)间的流程。此流程顺序为,真正的作者隐身作者叙事者听讲者隐身读者真正读者。在此,本文将此理论运用至旅游景点故事传播中作探讨。在旅游景点的故事传播中,真正的作者可以是市政体系以及景点资本建商,这些单位为了达成其目的而以故事为手段赋予景点符号价值以建立景点的意象空间。真正的读者即为景点的潜在游客。由隐身作者到隐身读者的中间四个环节即为故事的内容,即是对于旅游景点的符号建构与故事宣传的过程。这些内容可以由多元的载体所承载,例如:广告、旅游书、影视、杂志、广告牌。虽然故事内容是建构景点空间意象的一项重要手段,但景点的故事驱动核心概念不应该仅停留与此。人人都可以把故事讲得天花乱坠、天马行空,但故事的重点并非作者,而是读者,若应用于旅游业,即是游客。游客对于故事的感受、接受以及进一步诠释才是故事的价值所在,而并非作者的描述内容。因此,本文延伸了“叙事理论”的流程,加上了游客的“后设诠释”。“后设诠释”概念来自于《商品的价值》(The Worth of Goods)一书,其提到文创的商品多为非实际效用性,因此它们须与消费者认知意识的连结才能评断其价值。文创商品价值的评断来自于消费者“后设诠释”的建构,这是由观看者自行解释理解而存在的价值,并非真实的存在。旅游景点,尤其是以故事为标榜的文化旅游景点,其性质与文创商品雷同,皆需仰赖消费者的“后设诠释”来评断其价值,并在社会脉络中加上称誉,以提高其在社会脉络的象征意象与价值性。称誉,不只是商品营销贩卖的说词,它是一套消费者自主建构的机制。以往对于旅行的探讨多着重在“旅行前”的规划与“旅行中”的体验,很少研究聚焦于“旅行后”游客对景点的诠释。比尔贝克在《小城市的地方品牌打造》一书里将一趟完整的旅行以游客的角度分为搜寻、计划与比较预订、旅途抵达、参观拜访、旅行后等五个阶段,最后一个重要阶段是“旅行后”。在现今社群媒体与自媒体发达的年代,游客在旅行后甚至是旅行中透过网络发表旅游的心得,这是一种游客对景点体验的诠释,是一种旅行后的后设诠释,由游客自行添加景点的价值并自发性地将其称誉公诸于当今的社群媒体上。当游客自身变成了景点故事的传送者,相较于有商业及政策目的的真实作者更具说服力。

梦想实现的国度――迪士尼乐园

迪士尼以梦想为素材、卡通影片为手段,将故事深深地植入消费者心中。卡通即是迪士尼建立景点故事的叙事手段,且更强于广告、旅游书等载体。游客带着这些从卡通世界所取得的梦想蓝图,期待有天能到迪士尼乐园实现他们的愿望。迪士尼王国的利基点在于先将梦幻的故事内容植入人心,让追梦者依照蓝图寻找梦幻国度,而迪士尼乐园即是追梦者实现梦想的王国。至今,迪士尼仍旧透过卡通与电影动画不断地创造新的故事,这些梦想是乐园不断更新的游客驱动力,使其乐园永远赋予游客有再度拜访的理由。

篇9

【关键词】语境创设;误区分析;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1-0047-03

【作者简介】苏杰,江苏省淮安市深圳路小学(江苏淮安,223005),一级教师,淮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学英语骨干教师。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主张学生要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语境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观因素。语境可以分为宏观语境和微观语境。小学阶段主要涉及微观语境,即语言学习的具体环境。

译林新版《英语》教材多以图文结合的故事形式出现,有的有完整的语境,有的需要教师创设。从学生的学习角度来看,不管是教材提供的语境,还是教师创设的语境,都应该具有真实性、整体性、直观性等基本特征。

一、英语故事语境创设的误区及分析

误区一:语境缺乏直观性

【案例1】译林新版《英语》三下Unit 6 What time is it?中Story time版块的教学片段。

教师通过PPT呈现一个时钟图片,与学生进行Free talk。

T:What’s this?

Ss:It’s a clock.

T:Yes.It goes tick-tock.It can tell us the time.What time is it?

Ss:It’s ... It’s time for ...

揭示课题:Unit 6 What time is it?

师生用新授的句型问答操练,在操练中学习新单词及句型。

S1:What time is it?

S2:It’s ... It’s time for ...

该教师在进行时间的教学时,先通过PPT呈现一个时钟图片,并问学生What time is it?引导学生回答It’s ... It’s time for ...。接着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练习,再呈现四个时钟图片,让学生小组进行练习。整个过程中,学生对话积极。看似没有什么问题,殊不知该教师创设的语境依赖课件,缺乏直观性,学生虽在对话,但缺乏实践体验。三年级的学生已经会认识时间,对动手操作很有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直观的语境,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并自主建构知识。

误区二:语境缺乏整体性

【案例2】译林新版《英语》四下Unit 7 What’s the matter?Story time版块教学片段。

Step 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教师在热身环节设计了Do actions的游戏,在做完动作后提问。

T:Are you happy?

Ss:Yes.

T:But some of you are not happy.What’s the matter with them?

引导Ss:He\She is hungry\thirsty\tired.

2.Learn the story

Task 1 Try to answer

What’s the matter with Liu Tao?

学生听录音猜测并回答问题He’s thirsty and tired.

T:(呈现第一幅图)What does his dad say?

S1:Come and have ...\Would you like ...?

Act the dialogue.

Task 2观看卡通,并完成下列对话

D:What’s the matter,Tao tao?

L:I’m .Can I have some ?

D:Here are.

L:Thank you.

T:(呈现第二幅图)Learn the dialogue and act it out.

Task 3 Try to dub

T:(呈现第三幅图)Listen and repeat.

Task 4 Try to act

1.Read in roles

2.Act out the story

该教师首先通过Do actions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呈现本班学生照片,Some of them are not happy.What’s the matter with them?引出hungry,thirsty,tired等单词并教授,进入故事文本后,教师对Story time设计了三个任务,这是一般故事教学的处理模式,但是在教学中,该教师将故事分为一幅幅图片,然后处理难点并阅读表演,这样就把一个完整的故得支离破碎,且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以致最后的表演环节被一再压缩,没能拓展。

误区三:语境缺乏真实性

【案例3】译林新版《英语》四上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 中Story time版块的教学片段。

Free talk环节中,师生的对话如下:

T:I can play table tennis.Can you play table tennis?

S1:Yes,I can.

T:Can you skate?

S2:Yes,I can.

T:Can you swim?

S3:Yes,I can.

然后教师给出一系列图片,让学生两人一组练习并展示。

S1:I can play basketball.Can you play basketball?

S2:Yes,I can.

S3:I can skate.Can you skate?

S4:No,I can’t .I can swim.

然后呈现Liu Tao、Mike的图片Can Liu Tao\Mike play basketball?Watch and answer.进入故事文本的学习。

在案例中,教师通过与学生Free talk,引出Can you ...?Yes,I can.No,I can’t .句式的教学。但是在实际对话中,笔者发现学生都回答Yes,I can.在学生同桌练习时,笔者发现学生总是选定某一两幅图,进行机械操练。这是因为教师在创设语境时忽略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应当创设与学生生活经验与认知水平相匹配的语境,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真实交流。但是在该教师的授课过程中,忽视了真实交际的重要性,语言脱离实际。学生只能套用所学的句型,进行机械操练,课堂缺乏活力。

二、优化语境设置的策略

语境的创设是为语言学习服务的。只有创设真实、丰富而又合理的语境,学生才能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入和输出。优化语境的方式有很多,如利用实物、图片直接呈现,借助影像资料和多媒体教具再构文本等。教师在创设语境时,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真实的语言情境,并引导学生提问、想象和表达,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

1.创设情景交融语境,帮助学生立体认知。

在案例1中,教师先分析学情,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过数字和bed,class 等单词,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完全可以利用教具钟来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在课前拿一个包,让学生猜。

T:What’s in my bag?

Ss:Is this a ...?

T:Look,it’s a ...

Ss:Clock.

T:It can tell us the time.(手拨一个时间)What time is it?

Ss:It’s ... It’s time for ...

再请一个学生上台拨钟。

T:What time is it?

Ss:It’s ... It’s time for ...

然后在课件上呈现新授句型,并板书,接下来让学生小组之间拿出事先准备的钟,一人拨钟问时间,其他人回答,进行练习。

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力强,对英语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并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乐于表现自己。该案例主要是在语境中练习时间的问与答,案例中,教师将之前由PPT呈现时间,改成由教具呈现时间,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猜测包中物品,激发学生兴趣,发散学生思维,然后直接拨时间,让学生立体认知。让学生上台拨时间让其他学生猜测,能增加趣味性,在教师与学生示范之后,让学生小组拿出准备好的钟,一人拨时间,其他人回答,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学习关于时间的单词和句型。这样有情有景的语境,不但能体现课标的实践性,学生也能感受到英语学习的魅力。

2.创设始终如一语境,促进学生达成目标。

在案例2的故事文本处理中,可以改成以下方式。

Step 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Task 1 Watch and choose.

先呈现主旨性问题What’s the matter with Liu Tao?

然后播放动画,让学生说He’s thirsty and tired.

Task 2 Read and underline.

What does dad\mum say?

引导学生打开书,标出爸爸妈妈说的话,并学习Come and have ...

Task 3 Listen,read and complete.

听录音跟读故事并完成填空。

Task 4 Act the dialogue.

提供两种方式,Read in roles or dub.并给予及时性评价。

Step 3 Consolidation

Act our story.让学生演一演自己的故事。

教师创设的语境要与教学目标相对应。本课的教学内容是Story time,主要是让学生能读懂和掌握故事内容。该案例中的教师一开始就通过游戏和创设的班级学生的情境引出故事人物刘涛,这个环节可以继续保留,在文本处理上则要注意教学目标的达成,先提出主旨性问题,让学生看动画选择,这也是故事教学完整性的一个体现。而后为学生设计层层递进的任务,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最后让学生表演故事,在拓展部分安排学生演自己的故事。最后Summery,如何关心别人,表达自己的感觉有哪些方式,怎么向别人提供帮助。这样的语境才完整,学生在学习故事文本后再进行拓展,激活学生的储备,学生才会举一反三,习得的语言才能得到综合运用。

3.创设真情实感语境,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针对案例3,在导入文本时,可调整为:

Step 1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教师拿出玩具篮球筐,与学生对话

T:Look!I have a basketball.(投入篮筐)I can play basketball.

揭示课题: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

T:Can you play basketball?

S1:Yes.(请学生上台示范,但未投中。)

T:Sorry,you can’t play basketball.But you can try again.

S1再投一次,投中。

T:Great!You can play basketball now.Can you play basketball?

S1:Yes,I can.

《课标》指出,教师应尽可能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教会他们用英语做事情,从而提高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该教师带了篮球和篮球筐到教室,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打篮球的语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对新知留下深刻印象。首先通过示范,让学生懂得会打和不会打的区别。学生第一次没投中,教师引导说No,I can’t,接着在教师的鼓励下,获得了成功,重新建立自信,教师夸赞Great.学生也自信地说I can play basketball.从师生对话再到同伴合作,学生懂得了真实交际,也在不会打篮球到会打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在这样真实的语境中感知语言,有滋有味,学生也容易理解和记忆新学习的句型。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紧扣文本语境,辅以系列语境“组合拳”,让学生在丰富的语境中学习英语,运用英语。除了借助于教材的语境,教师还可创设其他丰富而又合理的语境,将创设的语境和教材语境有效融合,为学生感悟和理解所学语言提供情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讨,为学生提供自主表达的机会,还可以节省教学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只有为教学目标服务,为课堂服务,为学生服务的语境才是切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篇10

只带一盒火柴天未亮就出发

在今年2月的一天,4岁的小女孩撒格拉纳在凌晨醒来时,突然发现60岁的外婆身体僵硬,一动不动,她赶紧告诉双目失明的外公。外公外婆的家中没有电话或互联网等通讯工具,于是外公做出了这样一个冒险的决定――让4岁的外孙女徒步8公里到离他们最近的邻居家求助。此时天还未亮,但外公并不知道。

尽管如此,小女孩依然鼓起勇气,只带了一盒火柴(以便需要时生火)就出发了。

去邻居家并没有公路,小女孩一直沿着河床在厚厚的积雪中前进,这条路也是通往舅舅家的必经之路,外婆曾不止一次带她走过。

外婆患有高血压 母亲又住在别处

小女孩一直与外公外婆生活在靠近蒙古境的林区,他们家中有一头牛,这是唯一的收入来源。小女孩的母亲艾奥诺拉和第二任丈夫住在另一个地区,偶尔会带着食物和生活用品来看望他们。

在严寒中走了好几个小时后,小女孩终于到达了邻居家,但她已经精疲力尽了。当人们发现小女孩时已是上午9点,她被冻坏了,头发上满是冰霜,她用微弱的声音说道:“我外婆可能不行了……”

村里的医疗人员对小女孩进行了身体检查,发现小女孩身体虚弱,但并无大碍,随后立刻来到了她的外婆家,发现外婆因为突发心脏病已经去世了。医生说:“撒格拉纳的外婆患有高血压,每次为牧民巡诊时,我们都劝说他们搬到更近的村镇居住,但他们一直坚持留在原地。”

夜晚易遇狼群 母亲或判监禁

区域搜索救援小组组长谢苗・鲁布佐夫说:“图瓦有很多狼,在黑暗中,撒格拉纳很容易遇到狼群。但她极为幸运,既没有被困在积雪中,也没有遭遇野狼的袭击。”

对于自己的“壮举”,小女孩撒格拉纳并不觉得有多了不起。她说:“我并不害怕独自穿越森林,我只是一直在往前走,就走到了那里。”目前,撒格拉纳已经恢复了健康,还庆祝了自己5岁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