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原文范文
时间:2023-03-18 09:13: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鱼我所欲也原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通过对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分析,阐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意义,探索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途经,使我校培养出的学生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
关键词: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对接;探索
【中图分类号】G04
校园文化建设重在建设,它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现象。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充分反映了教育价值观。
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的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在校风体现形式上,主要表现在校训、校歌、校徽和校旗上。
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每一个校园人的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
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必须抓好教风建设,没有良好的教风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学风。
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
优良学风像校风、教风一样,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都有重要意义。
学校人际关系建设包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广大师生员工达到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更好的发挥整体效应。
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
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起步较晚,建设水平较低,只注重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脱离了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没有体现职业学校的特色;没有纳入社会大文化建设的背景下来操作实施,不利于学生顺利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跨越。
企业文化指的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以及具有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物质表现的总称。包括企业精神、企业形象、企业制度、企业行为等。
企业文化可以分为物质、管理、精神三个层面,其中物质层面指的是企业的产品、服务、技术、车间、厂房、设备设施、企业环境风貌、员工各项福利待遇等,构成了企业文化的基础;管理层面指的是企业的管理模式,包括企业的管理观念、管理风格、管理行为。如规章制度、运营战术、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这种管理模式是企业文化的关键。企业的价值取向,经核心领导提出并确立,由企业成员认可的企业使命、经营哲学及大家共同追求的意志和情感,然后在工作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氛围,这种精神层面是企业文化的灵魂。
企业文化现象包括如下方面内容,一是风俗、习惯、舆论,二是思维方式,三是行为准则,四是价值观念,五是精神境界,六是作风,七是待人艺术。
当今企业的人才标准是健康的体魄、坚定的信心、宽广的胸怀、吃苦耐劳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较强的时间观念、较强的团队意识、较好的沟通能力等。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现实意义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零距离就业的需要。企业要求每一个员工都要具有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并遵章守纪,而现在职业学校学生普通缺乏责任感,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和人沟通共事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需要。企业认为员工除了应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外,更看重员工是否具有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职业意识;严谨负责,一丝不苟的职业纪律;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三是职业学校特色建设的需要。通过两种文化对接可以强化师生员工的集体荣誉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不仅能留住人才,而且能广纳各类贤才;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促进招生就业工作。
我校对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引进企业文化元素,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以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为载体,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平台。
我校利用暑假时间安排专业教师到校企合作企业进行生产实践锻炼,使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零距离”对接,参加实践活动的教师在教学中,把企业文化引入课堂,更好地按照企业的综合要求,有目标地培养学生,学生在课堂就可以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触摸到市场的脉搏,可以尽早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学校定期邀请企业管理层人员来校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教育,甚至从一线生产单位直接调入或聘请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学校实训教学。
学校不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进行工学交替,真正实现企业与学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企业管理理念与学校教育理念有机结合,营造全新的育人环境,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融与对接。
2.把企业文化教育纳入专业教学课堂
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把企业文化教育内容纳入专业教学课堂,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企业文化教育。
汽车维修与运用专业把专业课课堂设在校内汽修实训基地,边上课边实训,边学习理论边接触实际,使学生在专业课课堂上就能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
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把专业课中的一部分课堂设在校外施工工地上,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的同时,直接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
3.把企业文化情境创设在校园内,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企业要求的员工素质,无论是在责任感、团队意识、全局意识、竞争意识,还是在吃苦耐劳等方面,我校的学生都有很大的差距。我校通过强化对学生的职业定向教育,通过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正确的职业观。重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提供良好的校内环境对学生进行职业性格塑造。校风校训、胸卡、校服、校园网、宣传栏、标语牌、路牌等都力求做到精致、美观、有品味,突出职教的特点和企业文化的氛围。通过创设相应的精神和物质环境,培养学生的较强的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以适应就业的需要。
4.把企业文化氛围创设在校内实训中心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我校把校内实训中心的氛围直接体现企业文化氛围。
把学校的实训中心包装成企业“车间”,按照企业生产标准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实训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按企业要求着装。把学生包装成企业“工人”,统一穿上实训服、带上工具包、凭胸卡进车间上岗。同时加强对学生组织纪律性教育,严明时间观念,不迟到不早退,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上岗生产,营造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氛围,从而促进学生职业认同感。
通过不断的探索,学生的职业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认同我校的学生,学校的就业工作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篇2
一、教师备课时要珍视文本中的育人资源
语文教材中的阅读篇章大多文质兼美,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这就为语文学科在教学中育人,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但是,回顾一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并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些资源。有的教师只是把总结“中心思想”作为育人的一种途径,还有的教师只是“大喊口号”来履行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地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在备课时就珍视文本中的育人资源。教材文本中有极其丰富的育人资源,如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和平、尊重关爱、坚强勇敢、合作宽容、刻苦勤奋等等。如《在山的那边》中对人生理想的诠释;《落难王子》中对苦难的态度;《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刻苦学习的精神;《陋室铭》中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教师要在把握住文本主流价值观的前提下,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文本提供的这些育人信息,及时地选取最有效的育人资源,应用到课堂中。
二、教师教学时要恰当应用文本中的育人资源
文本中的育人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不能采用有效的方式应用这些资源,无疑是一种浪费。《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育人“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这就需要教师依据文本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1.课本剧表演,丰富了语文学科的育人内涵。
初中语文教材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精选,有的作品向学生展现了丰富的人物长廊,描写了逼真的故事情节,讲述了深刻的人生道理。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文本的这些特色,引导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即让学生在揣摩人物性格的基础上,尝试扮演作品中的主要角色,深层地体验和理解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从而得到思想的启迪和教育。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一课时,我让学生课下分组准备,以渔人发现桃源、进入桃源、离开桃源为线索组织排练,上课时表演。表演时学生基本都能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发现桃源”表现渔人的好奇心;“进入桃源”表现桃源人的热情好客、淳朴善良;“离开后再寻桃源”表现渔人忘恩负义的可耻行径。学生在表演中,能充分感受到桃源人的热情好客、淳朴善良,更增加了对渔人的鄙视。再比如《变色龙》这篇是极具讽刺意味的小说,学生在初读之后,便会对人物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但却未必深刻。教师为了调动学生亲近文本的热情,可以和学生一起把它改编成课本剧,然后再进行表演。这样,参加改编与表演的学生,对文章就有了深刻的理解,而观看表演的同学也在同学们的这种二次创作中,对原文本理解的更加透彻。可以这样说,课本剧表演,使语文课更有立体效果,也使语文的育人内涵更加丰富。
2.诗文朗诵会,创设语文学科的育人情境。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诗文意境优美、音律和谐、颐养心性。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特点,充分地利用其中蕴含的育人资源,开展各类的诗文朗诵会。初中课本中这类的诗文,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唐诗宋词元曲;二是中国现代诗歌;三是中国现代散文。它们都是创设语文学科育人情境的绝美材料,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与“义”密切相关,而“义”中自然包涵着丰厚的人文精神。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诗文朗诵会”,一要讲究朗诵会主题的选择;二要讲究朗诵会会场的布置;三要讲究朗诵学生的培训;四要讲究朗诵活动的推进。因为朗诵会不同于日常教学中的朗诵,必须让与会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语文的气息,领略到诗文背后的精彩,体味到其中蕴含的道理。不需要教师硬性灌输,在朗诵情境当中,学生自然而然会受到熏陶和感染。
3.经典名句积累,强化了语文学科的育人作用。
初中文言文选篇中,有许多传诵千古的名句格言。这些名句格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教师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这些名句,实际上就是传递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让它们代代不息。
例如,学习《岳阳楼记》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岳阳楼的景色之美,更要让学生领略作者的生平理想,让他们铭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名句,理解范仲淹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宽阔胸怀,在学生的心中树起一座丰碑,向他一样“心怀天下”。
学习《鱼我所欲也》让学生懂得“利”与“义”永远摆在人类面前,永远让人心生烦恼,怎么对待呢?孟子在2000多年前,就告诉我们:“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学生积累这些名句,对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大有帮助。
篇3
关键词:朗读背诵;释疑探究;潜心涵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174-02
教学设计:幸玉兰 评析:肖永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朗读和背诵课文。
2.品读分析两人不同的学弈态度,导致不同的学习结果。
教学难点:根据注释读懂每句话意思,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由题辐射,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两千多年前,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叫孟子。他说过的许多话让我们受益匪浅,如“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课件出示孟子名言,学生齐读。)
(评析:以孟子名言开课,让学生初步感受了文言的韵味以及孟子的人格魅力,简洁明快,充满语文味!)
师: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与这位伟人进行对话。(学生齐读课题)。谁知道学弈是干什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评析: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抓住课题,引导学生质疑,将问题回归学生,依据学情有的放矢的展开教学。)
二、朗读文本,层层推进
1.字正腔圆,读古文(课件出示古文字词)。学生展示字词掌握情况,生生互评。特别注意字音读正确。
2.有板有眼,诵古文。师:读文言文讲究断句,有标点处我们一定要停顿。但这样还不够,句中有些词根据词意还需停顿。(出示标有停顿的原文,引导学生把古文的节奏读出来。)
3.潜心吟咏,叹古文。师:古文讲究吟咏,读出文章的节奏就会情不自禁地摇头晃脑,老师来晃一下行不?(师示范吟咏古文,学生评价;学生展示,生生评价。)
(评析:这一环节,从读准字音,到读出节奏,再到读出韵味,读有目的,读有层次,读有梯度,必将文言文读得韵味横生。)
三、释疑探究,感悟文意
1.方法引路,自主学文。师:同学们,我们以前也学了几篇文言文,你觉得读懂文言文有哪些好方法?(老师介绍结合注释理解文言文字词句的方法。)学生根据方法自主感悟文言文的意思,然后再一起小组合作交流。
(评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此环节首先教给学生学文言文的方法,再让学生利用方法自主学文,为学生以后学文言文打下了基础。同时,新课标指出,课堂应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此环节在个体感悟的基础上,合作交流。促进学困生的成长,利用集体带动个体的进步,使全体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达成教学目的。)
2.释疑探究,揣摩词句。
(1)谁学弈?向谁学弈?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相机出示“使弈秋诲二人弈”)
师:哪个字是教的意思?《论语》里有句话“诲人不倦”,就是讲教育人要耐心,不感到疲倦。这个“诲”也是教。
(2)弈秋,何许人也?(相机出示“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何为善弈者?
(3)指导朗读。师生合作表演读:师问:弈秋,何许人也?生答: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4)学以致用,引导学生用这种句式夸一夸身边的人:例:“钟老师,通校之善教者也。”“小红,通班之善舞者也。)
(评析:此环节,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和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朗读深化,顺势引导运用,将知识内化,以此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四、潜心涵咏,文理共生
1.师: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弈秋是否教出了两个棋艺高超的学生呢?他们两个学弈的结果怎样?(从而出示句子: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引导学生学习‘学弈结果’这一环节。)
2.师:两人一起学习,第二个人和第一个人相比较,怎么样?那“弗若”什么意思?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相机板书:成功;失败)
3.质疑:师:同样是学弈,同样的老师,学习的结果却如此不同。不由得让人发出疑问:相机出示“为是其智弗若与?非然也”(理解意思并相机指导朗读)
4.探究俩人学弈的态度:(1)师:其一人如何学弈的?你还能用哪些词表达出与专心致志一样的意思?再看看,哪个小句具体表现了他的专心致志?相机品读句子“惟弈秋之为听”。(2)图文结合,感受其一人专心致志(课件出示插图)师:看看,图上哪一个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引导学生从人物动作、神态等方面仔细观察)想想,也许在他身边的树上正有一只鸟儿在尽情地歌唱,他听见没有?因为他正在惟弈秋之为听。也许身边草丛中有一只小虫在弹奏乐曲,他听见没有?他正在惟弈秋之为听。也许身边的小河正哗哗地流淌,他听见没有?他正在惟弈秋之为听。(评析:这里我利用图文结合,语言渲染,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一咏三叹的品读文本,真切感受“其一人专心致志”的学弈态度。)(3)师:其一人如此学弈,另一人呢?谁读给大家听听?(相机出示“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4)图文结合,感受其一人的三心二意。师:尽管这个人想得专心,可学弈时一心想其他的事,不是一心一意,那是三心二意。(板书:三心二意)。(5)对比朗读。师:现在,男女生比赛着读读这一整句话。男生读其一人学习情况的句子,女生读另一人学习的句子,看谁读得好,读得专心致志?(评析:学习古文要以读为本,以读促悟,读悟结合,因此在探究完两人学弈的不同态度之后,再次引导学生分角色对比朗读,加深了读书体验。)(6)反复吟诵,内化文本。师:那学到现在,大概能把课文背下来了吧?考考你们,老师提问,你们就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准备好了吗?(师问:“弈秋,何许人也?”生答:“弃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师问:“使弈秋干什么?”生:“使弈秋诲二人弈。”师问:“其二人如何学弈?”生:“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师问:“学弈结果如何?”生:“虽与之俱学,费若之矣。”
师:下面欣赏欣赏根据课文改成的动画片,请同学们一起用课文给它配配音。
(评析:此环节,师生合作,一问一答,形式有趣,既拉近了师生距离,又提高了背诵的效果,给给动画片配音,再一次营造背诵氛围,学生入情入境,诵读文本,古文的韵味汩汩流淌。)
五、联系生活,用心育人
师:学了这则文言文,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收获。)
师总结:其实,学弈就是学做人。只要我们走的每一步人生之棋都是认真的,专心致志的,我们就是永远的胜利者。(评析:语文即生活,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充分利用了教材中的道德因素,渗透人文教育,端正人生态度。)
六、作业
1.背一背课文《学弈》。
2.眼看第二人什么也没学会,大家想不想劝说几句?平时我们班上有没有这样的同学呢?如果当面不好劝,那就写一封信劝说劝说。(评析: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以背一背来夯实学生的基础,以写信劝说的方式,升华学生的感悟,发展学生的能力,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课堂走向生活,达到课堂与生活的完美整合。)
七、板书
学弈
一人?摇专心致志?摇成功
另一人?摇三心二意?摇失败
篇4
关键词: 电影《赤壁》 电影字幕翻译 目的论 文化因素 翻译策略
一、引言
在现今社会,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不断发展,经济和文化进一步融合,电影字幕翻译研究作为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受到翻译界的关注和重视。然而,在翻译过程中,它又受到很多因素尤其是文化因素的限制,同时随着国外影片大批涌入中国市场,电影字幕翻译作为获取信息、享受娱乐的重要工具,地位越来越重要。高质量的电影字幕翻译能为外语片锦上添花,吸引更多的观众,不仅让观众得到更好的享受,而且能更好地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而由于电影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字幕中所蕴涵的文化因素的翻译就变得至关重要,这些都给字幕翻译者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此外,作为一种有效的传播中国文化的手段,电影字幕翻译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促进了我们对电影字幕翻译策略的研究。
据此,本文从影片《赤壁》的字幕翻译中选择了一些实例,从目的论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指出译者在进行字幕翻译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方面尤其是文化方面的因素,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而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在进行翻译实践活动时要从观众的角度出发来形成简练连贯的译文。
二、目的论的基本概念
功能翻译理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德国兴起,其宗旨为“目的决定方式”。功能翻译理论包含三大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及“忠诚原则”。其中以“目的原则”为最高原则,其他两项居于从属地位。翻译的“目的论”认为决定任何翻译过程的首要原则就是要明确整个翻译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作为对传统对等思想的反叛及对翻译理论的重要补充.以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威密尔(Hans Vermeer),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 Manttari)为代表人物形成了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威密尔提出的“目的论”是其核心。“目的论”认为决定任何翻译过程的首要原则就是要明确整个翻译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威密尔是这样解释目的规则的:每一文本是由一个既定目的而产生,应当为该目的服务。翻译时,应根据客户或委托人的要求,结合翻译的目的和译文读者的特殊情况,从原作所提供的多源信息中进行选择性地翻译。译者应该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特征而不是对等原则。这一规则解决了直译还是意译、动态对等还是形式对等等这些翻译研究中的两难问题,意味着为达到某一特定的翻译任务的目的可能要求或直译或意译或在两个极端之间,意味着接受方或者说读者是目标文本目的的主要决定因素。此外,威密尔还认为跨文化交际应当把不同的行为习惯、价值观,以及交际情景考虑在内。
三、电影《赤壁》简介
电影《赤壁》是导演吴宇森根据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著名的“赤壁之战”的故事改编拍摄的。这部影片讲述了在东汉时期,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一带,大败曹操军队的一次决战。
吴宇森导演曾在CCTV-6频道的一次采访中提及,该影片拍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构筑中国及西方国家在文化和历史方面交流的桥梁,使外国观众也能欣赏到中国的“特洛伊”,同时,也让中国的本土观众从一种新的角度来重温这个古典故事,当然赚取票房也是其重要目标。
《赤壁》面向海内外市场发行,目标观众来自不同的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因此如何妥善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成为译者主要的任务之一。下面作者将从目的论角度出发,着重分析译者在电影《赤壁》字幕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所采取的相关策略。
四、从目的论视角看电影《赤壁》字幕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
《赤壁》本身是一部富含文化内涵的史诗电影,在其字幕中必然存在大量的文化因素,这势必给字幕翻译带来极大的困难与挑战,基于吴宇森导演所提到该电影的三大目的,译者对其翻译采取了如下策略:
1. 浓缩法(condensation)
李运兴曾指出字幕翻译主要涉及两个制约因素:时间和空间。时间是指语言和图像的同步配合,即字幕译文必须与人物对白、动作和画面同步;译文为满足观众阅读需求在字数上受空间限制。对此,字幕宜选用常用词、小词和简短的词语;句式宜简明,力戒繁复冗长,尽量不用过长的插入成分、分词结构和从句。据此,字幕译者常常要采用浓缩的翻译策略,浓缩即只译出原文信息的精髓要旨(李运兴,2001)。例如:
诸葛亮:而孙氏父子经营江东多年,民富兵强,有实力与曹操一战
For generations, the Sun Clan has ruled the South. They have the wealth and strength to fight Cao Cao.
“富国”和“强兵”这两个词可追溯到夏、商和西周时代,意为“百姓的富裕能使国家繁荣兴盛,并能促使军队的强大;而拥有了强大的军队,国家就能克敌制胜。”如果要按照这个来翻译的话,译文就应为 “The people are wealthy, the troops are powerful, they have the strength to fight Cao Cao.”这样一来,就增加了目标语观众对于译文所传达的额外信息的理解的难度,国家雄厚的经济实力也暗示了军队实力的强大,因此译者直接将译文浓缩为了:“they have the strength to fight Cao Cao.”
2.删除法(deletion)
除了采用浓缩的翻译策略,字幕译者还可以选择删除法来处理字母中的文化因素,删除当然就是完全略去不译了。具体例子如下:
曹操某臣: 丞相,荆州降将蔡瑁、张允求见
Prime Minister, the surrendered generals, Cai Mao and Zhang Yun, are here.
诸葛亮: 这位是东吴的周都督
This is Viceroy Zhou Yu.
在这个例子中,“荆州”和“东吴”都是中国古代的地域名称,对不了解中国的外国观众来说,将这些名字翻译出来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增加他们理解的难度,并且由于字幕翻译时空的限制,译者在这里选择直接省略其地名的翻译。
3.意译法(paraphrasing)
意译法能有效地显示出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不同,也能使目标语观众更好地理解源语文化所蕴涵的文化内容,并减少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例如:
诸葛亮: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Confucius spoke of giving oneself to justice, and Mencius spoke of sacrificing for righteousness.
成语“杀身成仁”, 来自于孔子的《论语》一书中,指为正义牺牲生命。“舍生取义”出自于孟子的《鱼我所欲也》,意为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常用于赞扬别人难能可贵的精神。中国的成语常常负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且在目标语言中常常找不到相应的表达。因此在翻译的时候,译者必须以简练的语言适当加以阐释,以帮助目的语观众理解。
孙权: 我一直担心她的终身大事,不容易匹配相当啊。
I have always worried about her marriage, as it is difficult to seek a suitable gentleman for her.
成语“终身大事”指的是人一生中的一些重大的事情,比如婚姻和事业。如果把这句话直译为:“I have always worried about the great event in her life.”观众就会对此产生困惑,他们不知道那究竟指的是事业还是婚姻或是其他事。译者用“marriage” 来翻译就能使观众更有效地理解字幕的内容。
五、结语
电影艺术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们了解彼此打开了一扇窗。随着中外影视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字幕翻译也成为“影视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钱绍昌,2000),必将受到更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重视。本文从翻译的目的论角度出发,以电影《赤壁》为例进行分析,认为在进行字幕中文化因素的翻译时,除了要考虑中英文的文化差异外,还需考虑到字幕的特殊性,并采取不同的翻译手法,如浓缩、删除或意译等,使目标观众真正体验到与源语观众同样的共鸣和感动,从而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运兴.字幕翻译的策略[J].中国翻译,2001,(4):7.
[2]刘利艾.从目的论析电影字幕翻译[J].安徽文学,2008(12).
[3]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原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中国翻译,2000(1).
篇5
史料教学法的兴起和推广,原因很多,诸如学术界实事求是学风的弘扬,历史教师对历史学和历史学科特征认识的深化,历史思维方式从“以论代史”到“论从史出”的转换,英美等国史料教学法的引介等。除此之外,不必讳言的是,历史高考也发挥了“指挥棒”的作用。①为避免所引材料重复、雷同以及考生猜题,高考历史试题命制专家往往回避常用的基本史料(首先是中学历史教科书引用或明显涉及的史料),把目光投到“新史料”上,因而很多题目的材料都出自新出版的史学著作和新发表的史学论文。一些老师不知其中的奥妙,仿而效之,在常规历史教学中也置常用的基本史料于一旁,大量使用新史料。这样做,有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其思维的可能。不过,因没有根基,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概率很低。过多使用新史料、过度追求新情景的史料教学,离选拔性考试近了,离基础教育就远了。事实上,中学历史课程的史料教学一定要在基本史料的开发和利用上多下工夫。《淮南子・缪称训》说:“根本不美,枝叶茂者,未之闻也。”史料教学自然也是如此。若主攻方向和着力点不对,史料教学会事倍功半,乃至更差。
那么,中学历史教师应如何在基本史料的开发和利用上下工夫呢?
史料教学法的运用始于基本史料的选择和确定。什么是基本史料?笔者无力为其下一精确定义,但认为,第一,基本史料是确凿可信的史料,且以第一手资料为佳。似是而非、疑点重重的史料不能作为基本史料使用。历史教师不能虚构、杜撰基本史料(如虚拟历史人物的“日记”“回忆录”和“手记”等)。这是史料教学的底线,必须守住。第二,基本史料是研究历史问题不可或缺、无法取代的重要史料,是多数史学研究者探讨该问题常用的史料。第三,基本史料是从相关的史料中筛选出来的史料,宜精不宜多,初中历史教学使用的基本史料尤其是如此。穷尽相关史料是历史研究对史料的要求,精选史料则是历史教学对史料的要求,二者不能混同。
依据以上三点,笔者认为中学阶段讲授“孔子及其思想”,其基本史料有以下三种。
1.《论语》
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当代研究者普遍认为,《论语》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最可靠的、第一手的资料”。①有鉴于此,将《论语》排在“孔子及其思想”的基本史料的首位,顺理成章。
因是语录体散文,在中国古籍中,《论语》并不是最深奥的,但因时代久远,今人要真正读懂也非易事。因此,一般要借助前人的注疏,如宋代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清代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近代杨树达的《论语疏证》等。但要求广大城乡历史教师人人都读这些权威注疏,恐不现实。笔者认为可以徐志刚译注的《论语通译》为主要参考书。此书早已由教育部列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推荐书目之中。
2.司马迁《史记》中的《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传》
实事求是地说,《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传》并非研究孔子及其思想的第一手资料,但《史记》成书时代早,被称为“实录”,且司马迁曾到今山东曲阜一带实地考察,“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史记・孔子世家》),因此这两篇传记一直被孔子研究者看重。有的学者认为《史记・孔子世家》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孔子传》”,②史料价值极高。
3.《孔子家语》
《孔子家语》是不是伪书?如果不是,其原初作者是谁?撰集者又是谁?千百年来争论不休。经深入研究,并以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土的战国和西汉简牍上类似文字、敦煌写本《孔子家语》等比对印证,现在多数研究者认为,《孔子家语》由孔安国“撰集”之说可以成立,③该书内容基本可信,有的学者甚至称其为“孔子研究第一书”。④因此,可将其作为研究和讲授孔子的基本史料。《孔子家语》版本很多,中学历史教师宜先选择一个节录本或选译本作参考,进一步则可阅读全本。比之《论语》和《史记》的相关篇目,本书的史料价值稍低一些。
在历史课程中,师生开发和利用基本史料的目的在于实现历史课程目标。200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都要求学生“知道孔子”,这就是教学目标。深入下去,这一目标可分解为三个子目标:(1)知道孔子的生平和主要事迹,(2)知道孔子的基本思想,(3)知道孔子及其思想的历史地位。基本史料的开发和利用要为达成上述教育教学目标服务。
1.利用基本史料帮助学生知道孔子的生平和主要事迹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用这段话勾勒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是我们讲述其生平的“纲”。
《史记・孔子世家》线索清楚,材料翔实,有详有略,记叙的重点是生年,即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17岁、30岁、35岁、42岁、56岁、63岁、73岁亦卒年,即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几个时间节点。
《孔子家语》共40篇,一些篇章详述孔子的重要事迹,如“观周”篇记孔子适周问礼于老子的情况,“相鲁”篇记孔子为中都宰、司空、司寇以及参与夹谷之会占尽风光的情况,“在厄”篇详记孔子及其弟子困厄陈、蔡的情况。
合理地有选择地利用这些史料,可以让学生知道孔子一生的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
作为“知道孔子”这个教学目标的一个子目标,“知道孔子的生平和主要事迹”的教学过程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它与“知道孔子的基本思想”和“知道孔子的历史地位”两个教学子目标又有密切联系,因此,在利用基本史料达成本目标时,要为达成其他两个子目标作铺垫。比如,如果想在下面的教学环节中让学生知道孔子是大教育家,本环节就应该较多介绍孔子私人办学、招收并教育弟子这个方面的情况。
2.利用基本史料帮助学生知道孔子的基本思想
(1)知道孔子思想的核心“仁”
第一步,结合教科书,指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第二步,根据《论语》,大体理解“仁”的含义。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以上材料全出自《论语》,但排列顺序有别于原书,调整的目的,主要是考虑由小故事切入,由浅入深,便于学生接受。如初中教学要减轻学生阅读负担,则可少引一两条,还可以在原文之后附上今译。
第三步,依据《论语》,论证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首先,《论语》言简意赅,仅11000字,但“仁”字出现109次。其次,从《论语》中可以看出,众弟子如颜渊、仲弓、樊迟、子贡、子张、司马牛等都向孔子请教“仁”的问题,樊迟和子贡还不止一次问这个问题,而孔子总是耐心地从不同角度给予回答,可见此问题之重要。最后,“仁”包含着恭、宽、信、敏、恕、勇、忠、孝、悌等内容,并可衍生出仁义、仁德、仁慈、仁济、仁厚、仁政、仁和等概念,可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第四步,师生互动,概括升华,理解“仁”的最基本含义就是“爱人”,即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
(2)知道孔子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依据《论语》、《史记》的《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传》等基本史料,用归纳法或演绎法帮助学生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
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法:
第一步,介绍孔门弟子的大概情况。“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他们之中,鲁国人不少,也有齐、陈、卫、吴等国人。有的学生家庭富裕、社会地位高,有的家庭穷困,社会地位低。至于性格、兴趣和特长,更是各不相同。总之,孔门弟子多且杂。
第二步,说明孔子收生原则:“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也。”(《论语・述而》)
第三步,强调上述情况体现的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第四步,指出“有教无类”是孔子思想“仁”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
从抽象到具体的演绎法:
第一步,强调孔子依据“仁”的思想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第二步,指出依据“有教无类”的思想,孔子的招生原则是“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也。”
第三步,描述孔子弟子的基本状况:弟子众多,情况各异。
从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角度考虑,归纳法显然优于演绎法。
3.利用基本史料帮助学生知道孔子的历史地位,对其作出评价
(1)树立评价的参照系
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知道弟子对孔子的评价。如颜渊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子贡说:“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愈;仲尼,日月也,无得而愈焉。”学生高度评价老师,极其自然,以此作为评价孔子的主要依据,难以令人信服,故还必须看看与孔子无利益关系的人,尤其是权威人士的看法。
司马迁对孔子的评价值得关注。孔子无诸侯之封却被列入“世家”,这就是很高评价。不仅如此,《史记・孔子世家》结尾还赞誉说:“《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此外,司马迁还为孔子的杰出弟子写了《仲尼弟子列传》,这也是一种肯定。据统计,除《孔子世家》和《仲尼子弟列传》外,《史记》其他篇目提及孔子的地方约有160处,引用孔子言论近90处。①这也是肯定孔子及其思想的一种方式。
(2)引导学生评价孔子
“知道孔子的历史地位”这个子目标,实际上可以分解为“知道孔子在先秦学术发展史上的地位”,“知道孔子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地位”和“知道孔子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地位”等二级子目标。因学生已通过基本史料知道了孔子的生平和主要事迹,知道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其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有教无类”等,学生要做出孔子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的评价已不是难事,故重点可放在孔子在先秦学术史上的地位,亦即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这一评价上。基本教学过程是,师生合作、互动,利用前面几个环节获得知识,首先明确孔子思想(学说)核心内容或重要内容(如“仁”的观点、“有教无类”的主张等)具有开创性,独树一帜。其次,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即广泛传播,不仅三千弟子深受影响,还影响一些国家的诸侯、政界人物和大批士人。最后,孔子的思想为后学继承,深刻影响后世。《论语》的编纂和流传可以证明这一点。《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的长子孔鲤生孔(字子思),“子思作《中庸》”,又说“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也能证明这一点。据此可知,孔子创立了一个学派,即儒家学派(初中教学到此即可,高中课堂则可说明这个学派为什么叫“儒家”)。
4.发掘和利用基本史料中的细节,让教学生动活泼
开发和利用基本史料要从整体着眼,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注意宏大叙事,但也不可忽视细节和故事。没有细节,难以还原历史现场。没有故事,难以让学生获得学习历史的乐趣。在难教难学的思想史教学中,如何让抽象的内容具体一些、让理性的分析与感性的体察有机结合起来,很值得研究。
在“孔子及其思想”的教学中,可以从史料中,发掘出不少可用之于教学的有趣的细节。如《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又异之”。称孔子为“长人”,是否夸张?可引导学生考证。东周一尺合今多长,说法不一。一说约合23.1厘米,②一说约合19.9厘米。③按合23.1厘米折算,孔子身高约2.22米,即令按19.9厘米折算,也高达19.1米。另外,从家族遗传的角度看,孔子后代中,有个叫孔子襄的(孔鲋之弟),汉惠帝时作过长沙太守,身长也是九尺六寸(《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家语・本姓解》说,孔子父亲叔梁纥“其人身长十尺”,比孔子还高。
又如,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兴趣爱好。孔子爱学习,爱读书。《论语》开篇第一句就是孔子的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他喜欢音乐,编入《诗经》的305首诗,“皆弦歌之,以求合诏、武、雅、颂之音”(《史记・孔子世家》)。“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孔子爱好体育,是射箭、驾车的高手。他喜欢户外活动,一说起春游就高兴得不得了(参见《论语・先进》)。孔子吃东西很讲究,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的美食家。
作为名师,孔子善于“因材施教”。《论语・先进》记载了孔子根据学生性格特征施教的故事,极其有趣。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而通过《论语・季氏》记载的一个细节,今天的学生便会具体了解孔子高尚的师德,从而产生敬佩之情: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趣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一些老师往往觉得,基本史料枯燥无味,故不想加以利用。以上实事说明,并非如此,关键在于要善于发掘和发现。
强调中学历史课程的史料教学要在基本史料的开发和利用上狠下工夫,并非只是引导中学历史教师钻“故纸堆”,教师还必须关心时政,关注史学研究的进展,用新的理念、新的观点和新的方法去开发基本史料。这样去做了,定会有新的收获。
以往,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界一般称孔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称其为政治家的则很少。但新近出版的《谈治国理政》一书中的一个注解称孔子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①前几年出版的匡亚明著《孔子评传》也称孔子为“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②王大千在为一本新出的《孔子传》所作序时亦说,孔子是一个“满怀理想的政治家”。③这种说法启示我们,今后在开发有关孔子的基本史料时,要关注孔子的政治活动和政治思想,塑造作为政治家的孔子的形象。
以往,中学历史教科书和中学历史教师讲孔子思想,高度重视“仁”,对“礼”也比较重视,但很少注意“德”。近年,党和国家高层领导在强调以法治国的同时,也强调以德治国,这就启示我们,今后讲孔子思想,要注意其“为政以德”的重要思想。据笔者所知,2014年末,教育部在审定按《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的历史教科书时,审定专家就指出,讲孔子思想,教科书正文应增加以德治国的内容,并可将《论语・为政》中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二章作为阅读材料写入教科书之中。
在开发基本史料时,难免会遇到一些难题,有的难题千百年来一直未能突破,而利用史学研究新成果则可能有效解决。上文说过,《论语》中“仁”字凡见109处,孔子经常回答弟子提出的关于“仁”的问题,可该书《子罕》篇开头即说:“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这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两千多年未获解决。那么,孔子为什么“罕言”仁呢?杨义在其新著《国学会心录》中说:“言,语两个字意义相通,但对比着讲的时候,意义又存在着微妙的差别。‘言’是正面提出命题,进行阐发。《论语》中孔子虽然反复论仁,但多是回答弟子和他人的提问,以及进行论辩的话,自己作为一个命题首先发端,并正面作出界定,就非常少见,因此只能说是罕言。”④这样一说,疑问就迎刃而解了。
作为一种新的史学方法,近年,计量方法不仅广泛用于经济史研究,也逐渐用于思想史研究。用计量方法开发相关基本史料,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孔子及其思想。据统计,《论语》中“仁”字出现109次,“礼”73次、“道”60次、“命”21次。这一组数据有助于我们研究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如前所述,本文就是将“仁”字在《论语》中出现109次作为论证“仁”是孔子核心思想的证据之一。
史料教学法,通常指一切重视并较多使用史料的历史教学方法。这实际上是历史教学的一种方式或模式,它包括多种多样的具体方法。
1.史料解析法
其操作过程一般是:教师呈现史料学生阅读史料师生互动,解析史料以回答问题方式得出结论。
2.讲述法
利用《论语》《史记・孔子世家》等叙述孔子的生平事迹,包括宏大叙事和微观叙事,而讲故事是极其重要的一种叙事方式,对初中历史教师来说尤其如此。从史料的角度看,事事有出处,句句有根据,是历史叙述的最高境界。
如讲解讲《论语》中“仁”“礼”“德”等重要概念的含义,讲解“克己复礼”“有教无类”的含义等。
3.活动法
(1)表演:如可组织学生以《论语》为素材,编演以孔子为主角、弟子为配角的历史短剧。上引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和孔鲤与陈亢的对话,情节、人物、对话几个要素都有,已接近于可用于表演的“脚本”了。
(2)诵读:朗诵孔子名言。
(3)抢答(知识竞赛):以源于《论语》的成语为内容。
(4)辩论:论题如颜渊是优秀学生吗?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还是“礼”?
5.小组合作学习
如可拟定“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孔子”“中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古代政治家孔子”3个题目,学生3~5人一组,择题研讨,然后同题小组进行交流。
6.其他
史料教学的具体方法虽多,但都以重视并较多使用史料为特点,且必须遵循适应学生年龄心理特征和认知心理特征、充分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两大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