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读书的名言范文

时间:2023-03-24 01:33: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有关读书的名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有关读书的名言

篇1

鲁迅有关读书名言佳句摘录

1) 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

2) 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鲁迅

3) 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和事业。 —— 鲁迅

4) 学习专看文学书,也是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 —— 鲁迅

5) 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6) 纠缠如毒蛇,执着如冤鬼。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7)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8) 不能“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 —— 鲁迅

9) 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

10) 中国的有一些士大夫,总爱无中生有,移花接木地造出故事来,他们不但歌颂生平,还粉饰黑暗。

11) 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鲁迅名言

12)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鲁迅·无题)

13) 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14) 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鲁迅名言

15) 勇者举刀向强者--鲁迅名言

鲁迅有关读书的名言佳句推荐

1) 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2) 只看一个人的着作,结果是不大发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3)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4) 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鲁迅名言

5) 读书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6) “读死书会变成书呆子,甚至于成为书厨,早就有人反对过了,时光不绝的进行,反读书的思潮也愈加彻底,于是有人来反对读任何一种书。他的根据是叔本华的老话,说是倘读别人的著作,不过是在自己的脑子里给作者跑马。”

7) “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但不读书也并不见得好。至少,譬如要批评托尔斯泰,则他的作品是必得看几本的。”

8) “……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9) “治法是多翻,翻来翻去,一多翻,就有比较,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随便翻翻是用各种别的矿石来比的方法,没有用真的金矿比的明白,简单。我看现在青年的常在问人该读什么书,就是要看一看真金,免得受硫化铜的欺骗。而且一识得真金,一面也就真的识得了硫化铜,一举两得了。”

10) 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 鲁迅

11) 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 —— 鲁迅

12)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13) 谦以待人,虚以接物。

14) 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15)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 鲁迅

鲁迅有关读书的名言佳句大全

1) 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鲁迅名言

2) 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名言

3) 教育植根于爱。 —— 鲁迅

4) 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5) 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崐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6)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7) 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8) 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鲁迅

9) 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10)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11) 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12)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鲁迅

13)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14) 以无赖的手段对付无赖,以流氓的手段对付流氓。--鲁迅名言

15)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鲁迅名言

16) 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鲁迅名言

17) 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或事业--鲁迅名言鲁迅名言警句精粹

18) 中国的有一些士大夫,总爱无中生有,移花接木地造出故事来,他们不但歌颂生平,还粉饰黑暗。

19)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了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

20)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看了鲁迅有关读书的名言佳句还看:

1.鲁迅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

2.鲁迅关于学习名言50句

3.关于鲁迅读书的名言

篇2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篇3

为了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提升全体学生的文化素养,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文化生活习惯,以“一切为张庄乡中学“书香了学生的和谐、全面、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推动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为载体,学校决定在今年5月份举办首届“读书节”活动,努力构建“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从而创设一个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校园”。

活动中,我们将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读书计划,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读书的能力;激励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灵魂,升华人格,以读书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通过“读书节”的开展,推动学习型学校的创建,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活动中,我们将主要抓好“讲座、阅读、竞赛、展评、写作”五个主要环节,使读书活动在基本内容和基本方式上形成规范和特色

【活动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通过“读书节”的开展,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自己的良师益友,读书是一件终身的快乐事情,争做一个有情趣、有修养的读书人。

以读书长知识,以读书增智慧,以读书促养成,以读书树理想,以读书育人格,形成“人人爱读书,读书来育人”的校园读书氛围,使“读书节”活动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基础工程。

【活动主题】

点燃读书激情,共建书香校园。(横幅)               

【活动宣传口号】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获取知识,三分在课内,七分在课外。

3、用珠宝装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4、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未知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5、人不但要有知识,更要有文化。

6、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7、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

8、书是一叶扁舟,带你驶向成功的彼岸。

9、读书,为精神打底;读书,为人生奠基(横幅)。

10、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横幅)

【活动组织机构】

组 长: 白斌

副组长: 李华  廖广华 张守俊 阮效磊   

组 员:全体老师 

【活动时间】

说明:1、初步定于每学期开学的第三个月(约十一月、五月左右)。

2、本届活动时间具体定于5月18日—6月18日。

【活动筹备】

1、印发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目录(复习),印发初中生必背优秀诗文目录,印发语文新课标必读课外阅读书目,印发中学生课外阅读选读书目。

2、寒暑假、“国庆”“五一”长假等课余时间,各年级组语文老师根据新课标课外阅读推荐书目,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至少3本文学名著,并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读后感)。

3、做好“读书节”启动之前的宣传报道:学校板报、宣传橱窗、班级黑板报尽可能以读书为主题,或倡导读书活动,或指引读书方法等等,内容不拘,形式多样;并做好宣传标语的横幅悬挂工作。

4、重新启动的《荷韵清风》文学社团要尽快做好人员重组,稿件征集、审定,版面设计,栏目分配,排版等等相关筹备工作,使“读书节”活动有一个有效的写作交流的平台。

5、语文组各老师尽可能做好自己所负责的有关“讲座、阅读、竞赛、展评、写作”等各筹备工作:制定活动计划,设定比赛规则,选定内容、人员,确定时间、地点,以确保“读书节”活动高质、实效、顺畅地进行。

【活动主要内容、形式、要求】

一、   讲座

每学期的“读书节”活动期间,由语文教研组的一位老师开设一次读书讲座,以新课标必读、选读的作家、作品为依托,可以是“专题的文学讲座”,也可以是“好书推荐会”的形式,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为名著的阅读作导引,以“讲座”来促“阅读”。

这项活动要求语文老师务必选好题,寻找相关的资料,写好讲座稿,在讲座前,张贴海报,定内容、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在讲座中尽可能设计师生互动环节,让讲座开得有声有色有成效;讲座后,务必留下阅读任务和思考空间,以促进阅读的延续和深入。

二、   阅读

指导学生根据新课标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的内容,利用寒暑假,国庆、五一长假,双休日,周末,阅览课等时间,沉下心来,好好读点书,读点经典,读点名著,这既能增加人文底蕴,促进“精神发育”,又能培养优良品德,提高读写能力,还能漫游古今中外,渲泄喜怒哀乐,纵横过去现在,驰骋传统现代,享受着阅读的快乐,品尝着经典所拥有的永恒魅力。

⑴ 图书推荐。每学期为学生推荐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3—5本,开展好“同读一本书”和“各读各的书”活动。

⑵ 成果交流展示准备。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认真做好读书笔记,积累文化知识,写好读书心得等。

⑶ 建立“读书日”制度。每学期“读书节”期间集中一天(或半天)时间,什么课都不上,只上“读书课”,以大力营造校园读书的氛围。

三、   竞赛(活动)

推荐竞赛(活动):

⑴书海絮语——一次现场书法比赛。(要求选择名著中的精彩文段为内容)

⑵百花齐放——一次手抄报评比。(以读书活动为主要内容

⑶文采飞扬——一次现场作文比赛。

⑷文笔精华——一次征文竞赛。(参考题目如:《读书改变了我》《我和书的故事》《书香人生路》等)

⑸知识回放——一次名著知识竞赛。(备课组各老师每人出10个相关题目,然后由负责老师组卷)

⑹精彩纷呈——一次诗词(散文)朗诵会。

一次读书演讲比赛  

一次书本剧表演会。

⑺ 书香溢校园——一次摄影比赛。(捕捉校园内各种有关读书活动的感人场景、学生老师读书的专注神情,用精美的画面和巧妙的标题折射校园内四溢的书香。)

⑻至理名言——“我的读书名言”征集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名著过程中,把自己的读书感想化成只字片言,写成属于自己的读书名言和大家分享。)

⑼经典留香——周末电影节活动。(利用“读书节”期间的周末坐班管理时间,组织学生观看经典名著电影电视,如《城南旧事》《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⑽妙笔评析——美文大家读活动。(指导学生品读精美散文,复印成A4纸,标上班级、号次、选编者名字,并在美文上作评注和简析,教师集选优秀者合订成《美文集粹》以供大家阅览,品读。)

几点要求:

⑴原则上要求每个年级组都能积极参加,考虑到初三学子们中考的压力,所以活动重心放在初一、初二年级组。

⑵各年级组可根据实际需要择取5-8项适宜的活动来开展,务必要做到责任到人,力求各尽其责,各尽其能。

⑶各年级组力求建立“读书节”的资料库、资源库,并做到与其他年级组无私交流、共同分享。

四、   展评

以“读书博览会”的形式对“读书节”的成果加以公布、展评。内容包括:

⑴现场书法比赛成果展评;

⑵手抄报展评;

⑶优秀读书笔记展览;

⑷至理名言展览;

⑸读书剪贴本展览;

⑹优秀读后感展览;

⑺优秀征文展览;

⑻优秀《美文集粹》本展览;

五、写作

从摄入与输出、承与传的角度看,“阅读”摄入了大量的文化营养,是实现“生存经验的传承”中的“承”,而“写作”是为了实现其中的“传”。“阅读”和“写作”是实现人类文化传承的重点,也是构建语文教育模式的重点。因此在“读书节”中,“写作”作为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对读书活动成果的有效巩固,也是“读书节”的最终目的。

重新启动的《荷韵清风》文学社是实现写作交流的有效平台。

文学社由经验丰富的老师负责,在此不赘述有关细则。

【活动总结】

一、设奖:

1、按年级每项个人比赛项目,根据参赛数,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一等奖得5分,二等奖得3分,三等奖得1分。

2、综合个人,按单项累计加分。

3、班级团体总分为班级学生所有比赛得分之和,设一、二、三等奖若干。

4、另设“优秀组织奖”每年级2名,“校园读书之星”每年级5名,均按总分从上到下排列顺序来截取。

5、奖励办法:获个人、团体一、二、三等奖者,发给奖状、奖品。

二、颁奖:

由白斌校长对“读书节”活动做简单总结,教导处在总结大会上给各项活动的优胜者颁奖。

篇4

一、利用名人的读书名言营造书香氛围

名人名言对于处于成长中的初中生来说更有说服力、权威性,再加上其语言简洁,行文优美,因此,通过名人说出一些读书的道理,往往更让学生信服,记忆深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我发动学生搜集有关读书的名言:如“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天空里没有太阳;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然后请书法好的老师将其写在纸上张贴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另外,我还让学生将名人的读书名言以每周一句的形式写在黑板右下角,呈现给学生,使每个学生浸润在读书名言中,从名言中获得启迪,懂得读书的重要性。

二、设立图书角,共享读书资源

要让学生多阅读,首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书籍。因此,我与学生商量在教室的后墙角设立图书角,让每个学生提供几本书。为了保证有书可供,我通过书信与家长取得联系,做好宣传,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发动家长去买好书,买新书。当学生们把书带来后,我让班长做好记录放于图书角内,并制定借书阅读规则,由班级图书管理员做好记录,一周内需归还所借图书。另外,为了丰富图书的品种,扩大学生阅读选择的范围,让每个学生有书可读,能读好书,我主动与校图书馆联系,借一部分书放入班级图书角,每周换一次,这样,就能促使学生抓紧时间阅读。

三、定时陪读,督促阅读进度

有些学生自觉性较差,如果让他们自己阅读,他们很难真正静下心来看书,阅读效果差,进度慢。因此,我利用午休时间和每周划出一、两节课定时陪学生一起阅读,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及指导。当学生们看到老师坐在教室里与他们一起看书时,那是一种最好的榜样,他们就会静下心来认认真真的阅读。有时我还与学生一起开展读书比赛,比谁看得快,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他们心中的阅读火种就会被点燃。时间长了,学生的阅读习惯也就慢慢形成了,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四、课内外结合,适时引导学生拓展性阅读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优美的文章都选自名家名篇,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把握学生阅读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如,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学习,学生阅读面窄,阅读的素材局限在语文课本上。所以,首要任务是训练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在七年级第一学期围绕讲、读的方式进行。老师提供阅读材料,材料的内容通俗易懂,篇幅短小精练,如,寓言故事、幽默笑话、成语故事、时事报道、新闻等阅读材料,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读物,展开阅读。读故事书的,分小组推荐代表复述故事或简介内容,讲完后由其他同学作出评价;读美文的,就让小组代表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成员作出评价。小组中的成员轮流分工,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张扬。

五、教给阅读方法,让学生畅游在阅读的快乐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课外阅读不能只凭兴趣毫无目的、不拘方法地走马观花,更不能在茫茫课外阅读的大海中“潇洒走一回”,那样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无效的。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让学生不仅爱读,而且会读。首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好词、好句和自己深有感触的句子适当摘抄;其次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要边思考边阅读,并适当做些批注,谈谈自己的认识、疑惑和感想;第三要指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对于一些不是很重要的段落,可以略读,知其大意便可,对于一些重点段落或语句优美的段落,可细细品读,品词句的美妙,品段落的精妙,品写作手法的巧妙等,使学生畅游在阅读的快乐中。

六、丰富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篇5

一、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

1.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在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情况家长调查的基础上,召开家长会,改变部分家长的陈旧观念,取得家长的帮助,保证孩子课外读物有来源,课外阅读有监督。

2.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教室内张贴读书名言,布置班级读书角,同学之间可交换阅读书籍,提高读物利用率,减轻家长经济负担。建立“读书小屋”,每周推荐一本好书,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教师以身垂范,与学生共读 阅读可以让我们的文化底蕴渐渐地丰厚起来,思维逐渐地活跃起来。久而久之,我们的身上就会带有某种特殊的精神气韵和文化归属感,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与教师共同阅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也便于教师进行及时引导。

二、有机整合,减轻课业负担

1.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确实在社会上处处有语文,人人时时学语文、用语文。在语文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去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美,并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特殊的节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纪念日等拓展阅读。如学了《草船借箭》,引导阅读《三国演义》有关章节;学了《少年闰土》,推出鲁迅小说《故乡》;父亲节,看朱自清的《背影》。

2.保证阅读时间 课外阅读需要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囫囵吞枣地应付课外阅读量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要控制过多的机械繁琐的语文书面作业,保证学生每天有半小时自由阅读的时间。每周的周记也可改为阅读、与家长交流、填写读书卡等。假期作文改为出一期读书专题小报等等,让语文作业变得有趣起来。

三、搭建展示平台,提高读书积极性

为了提高学生读书积极性,提高课外阅读效率,增强阅读实效,我思考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如:“我喜爱的名言”交流会,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名人故事会”,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自办班级“课外阅读报”,刊载美文佳作,选登优秀读书笔记……孩子们一有空闲便忙于搜集资料、采稿、写稿,乐此不疲,热情高涨,读写能力得以增强;参加“读书知识竞赛”、“红色经典诵读”。对优秀学生在班级墙报上给予表扬,并颁发奖状,鼓励先进,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的争优热情。

篇6

独辟蹊径,内容丰富。该书是专门围绕机关干部修养而写的书,虽如此但又不局限于此。举凡有关思想修养的诸多方面,该书均有涉及,可谓独辟蹊径,内容丰富。书中分为“人生修养篇”、“行为修养篇”、“文字修养篇”,共收文34篇。这些文章从各个不同角度分别进行论述,其中既有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也有树立形象、人际关系;既有思维能力、作风建设,也有调查研究、行文规范。总之,举凡有关思想修养的问题都有所论述。细细读来,颇感该书对包括机关干部在内的一切人进一步增强修养都大有裨益。

善讲道理,入木三分。论述思想修养方面的书,离不开讲道理。但要将道理讲好大不易。为何?原因之一就在于一些书中的说教太多,让人生厌、难以接受。而在《守望》一书中,一改这种弊端,在善讲道理上下足了功夫。

比如“谈辩证法与调整心态”一文,围绕机关干部及其他人经常遇到的苦与乐、得与失、忍与争等问题展开论述,其中有历史典故、事例举证的穿插,更有解释分析、道理阐释。而且作者将这些巧妙结合,夹叙夹议,娓娓道来,让人信服,颇有说服力。

笔者例举其中一段文字,可见其特色:“当身处逆境的时候,多想想比自己更不幸的人们;当感到收获和耕耘不那么平衡的时候,想想还有更多和你一样虔诚追求和不懈努力的人却错过了机遇,不如你幸运;当别人为待遇为职务大伤脑筋的时候,你尽可以把目光投向那些默默无闻的锅炉工、清洁工和守卫在海防前哨的士兵,这样就会找出自己的心安。”这段文字切合实际,分析到位,且文字流畅,似朋友谈心一样亲切。类似这样的文字,不能说俯拾皆是,但在书中着实不少。把道理讲得入情入理,并于人有启发,这是一门硬功夫,在这方面作者堪称一位好手。

根深叶茂,情理动人。《守望》一书所以能打动人、吸引人,固然在于作者的深厚功力,同时以为分析武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阐释,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作者在书中阐释的观点,都是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感悟,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而不是生编硬套的空洞说教,所以使人读后自然就能产生认同感。我还注意到,该书出版之后两年多时间内,就连续增印了4次,这大概就是对这本书价值的最好诠释吧!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有效引领

《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明确规定不能仅靠课堂上的课文阅读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 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本文作了一些探讨。

一、营造环境氛围

良好的读书环境能够激发师生的读书欲望。我们把班级布置成一个小型图书室,开展了“自给自足”式的补充图书方式,进一步规范了图书角的建设,学生的课外书籍实现了资源共享。我们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展出名人名言、经典诗文,乃至优秀学生的读书自创“小名言”,如“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每一面墙壁,都浸润着文化气息,飘溢着浓浓书香。我们学校早已把课外阅读列入了课程表,每周三下午固定有一节课外阅读课,它已成为综合活动的主要课程。

二、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读书的欲望增强,产生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读书能力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

1.“以讲诱导法”。孩子不爱课外书,从根本上说是对课外书缺少了解。老师可以利用各种契机,用自身的语言描述给孩子建立一个有趣的课外书表象,让孩子产生对课外书的一种向往。每周三的阅读课,我们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适当安排一定的时间,引读部分童话故事、成语故事、作文天地、经典名著,用生动的描述和精彩部分的嘎然而止,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看书欲望,激发了孩子阅读类似书籍的兴趣。

2.“以身示范法”。古语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每次读书时间,老师也和学生一起读书、笔记;每次读书展示周,老师和学生一起撰写读后感、共编阅读小报。我们用自身阅读的状况、频率、习惯等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以师道的示范作用带动孩子,让孩子们在不知觉中爱上了课外阅读。

3.“赏识激趣法”。“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为了学生能保持读书的热度,在阅读教学的开展中,老师要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阅读过程,发现其“闪光点”,不失时机地为孩子的某一做法进行激励、表扬、喝彩,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我们还开展了“读书小明星”、“课外知识小博士”、“书香小姐”等荣誉的评比活动,通过多种途径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愿望,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传授方法

要在阅读中积淀阅读方法。我们应当教会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发展多种思维,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以下介绍三种:

1.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是对于一本书中的重点篇章段落,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

四、培养良好习惯

“教是为了将来不用教”,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理所当然要强化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要教学生不仅会做文摘卡片,而且还要求学生勤做文摘卡片,蜜蜂一样及时地不断地把精彩的片段、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随时摘录下来,指导学生到知识的海洋中去寻宝。;要创造口头交流信息的机会,进一步加强指导怎样选择、积累有益信息,让他们在交流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不动笔墨不读书”,要鼓励学生多读书勤动笔,既可以在书上做眉批、划线打重点号,也可以边读边思考,阅读后用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体会、见解,及时写下自己的感受,促进理解消化,提高表达能力。

总之,课外阅读不仅是学生开阔眼界、储备知识、训练能力的有益桥梁,而且更是大语文课堂所必不可缺的一项重要内容。要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有序的、有效的课外阅读学习,让课外阅读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8

一、创设阅读氛围,启动阅读内驱力

1.讲故事,启动阅读内驱力。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自己去看书。如有的小学生虽然不愿读书,但却愿听故事,能从讲者绘声绘色的讲述中了解情节,对未讲的故事或未讲完的故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会有再听的欲望。如讲述梁山好汉宋江、李逵替天行道、锄暴安良的故事,当学生听得如痴如醉的时候,突然来句你们想知道梁山上其他英雄的精彩故事吗?请赶快打开古典小说《水浒传》吧,那里有更多更酷更美的场景呢!

2.谈感受,激发阅读内驱力。教师如果想要学生对故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在情感上激起共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教师就可以时常讲述自己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如在学习《少年王冕》课文时,通过文本的探究,学生能感受少年王冕刻苦好学,孝敬父母的美好品德,在激起学生对少年王冕崇拜时,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篇文章是选自吴敬梓什么著名的小说吗?想看吗?想看那就赶快打开《儒林外史》吧。这样的启发引导,能激起学生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

二、授予阅读方法,掌握阅读技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想快速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就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技巧的训练。在训练中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会读书、多读书,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阅读的指导者,教师要利用阅读指导课传授基本的读书方法。

1.精读与略读。(1)精读。对文章重点或与自己学习紧密相关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要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同时要边读边想,在文章紧要处和感受最深处勾点、圈画重点词句、批注文章中心,并能立足全篇,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借鉴。

(2)略读。略读是精读的基础。对于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地粗读,也可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要探究某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这样能了解文章大概,寻找作者的观点,了解作者的思想,可以增加阅读量,可以用较少的时间浏览大量的书刊,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获得对有关读物的总的认识,便于以后需要的时候去查找。我们在读书中,只要善于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2.背诵与复述。背诵是一种传统的阅读方法,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多读,熟读课外阅读中优美的文句、精彩片段、名言警句、诗句等并复述。农村的孩子普遍口头表达能力不强,因此,复述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如小说《鲁宾逊漂流记》,学生读后,让学生复述主要内容,背诵富有人生哲理的几句话,加深了解笛福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自我牺牲的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非凡勇气。

3.笔记与感受。笔记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也可以将读书笔记做得更鲜活一些,比如做成贺卡、书签等,这样阅读也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丰富的语言积累。书读完了,一定要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或写一写读书的体会。教师可以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三、培养阅读习惯,养成阅读持久

1.要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好习惯。每读一本书,一定要认真读完,不要只翻阅主要情节,不能只问谁是好人或坏人,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和特点,在头脑中形成生动、具体的形象。

篇9

关键词:校园文化品味书香校园文化环境个性发展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是一所学校能够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也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未来学校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学校文化的竞争。可见,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营造书香校园,展现文化魅力呢?我有几点想法:

一、创设浓郁校园文化氛围

让学生走进校园,就沉浸在浓郁的书香文化氛围之中。创设富有特色的艺术文化环境让每一层楼都有散发着优秀文化的气息。让学生感受着浓浓的文化氛围,从小走近名人名校,让名人名言激励自己不断进取。

1、师生面对孔子塑像,“拜”先哲为师,汲取儒家思想精髓。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生命,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流血脉,而孔子则是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和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也是人类文明史载以来的第一位教师。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弟子三千,贤者七十,被古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影响,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主要导师。全球大兴汉语热潮,中国设在海外的语言推广机构“孔子学院”已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启动建设。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特别是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支持中华民族长期延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它对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心理素质、文化素养与民族性格的形成起过极为重大的作用。他有关教育和学习的言论,诸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等等,即使没有被“独尊”,也会流传千古。

2、让每一个班级充满书香。学校每一个班级都设有图书角,实现资源共享,通过“班级图书角”和教室布置,设计“书香班级”。教室的板报上方,张贴名人名言和学生作品,开设“格言栏”、“成语苑”、“诗歌园”。充分利用阅读课开展读书活动,人人参与,争当读书小标兵。

3、让书香“走出”图书室。学习型的校园应该处处充满书香。学校应充分利用图书室在打造书香校园中的作用,每学期购置一些新图书,不断充实和更新图书室图书。除此之外,学校要进一步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在全校师生中营造爱学习、爱读书的良好氛围。为了书香“走出”图书室,在校园的走廊、过道、宣传栏定期展示一些师生作品、名人名言,乃至优秀学生的“小名言”。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闻到书香,让每一个孩子阅读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每天在这样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中生活。促使他们养成“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习惯。

4、让书香飘溢每一层楼。营造学习型的学校,应重视加强楼层文化气息的建设。并分别设有:读书园、书法园、展演园、科技园等几个区域。为师生读书、学习、活动、展示成果提供一个适宜的平台,为校园增添书香气息。使师生增强荣誉感和成功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

5、让书香“走进”每一个家庭。家庭教育是学生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充分抓住这有利因素,引导学生在家中建立个人的小书柜,让书香“走进”每一个家庭,老师布置一些阅读范围稍广的内容,让学生读给自己的家人或小伙伴听,与家人、朋友共赏,与小伙伴共读,形成“小手拉大手,同读一本书”的氛围,以此提高阅读量,积累较丰厚的文化底蕴。

6、让网络拓宽师生的视野。加大硬件投资,搭建网络平台,实行校园互联网、把终端传输设备放进教室,所有办公室配备电脑,构建读书交流平台,网络相连,信息相通,让师生了解更多的有关信息,增添信息。向师生推荐阅读菜单,及时发掘电子图书信息,向老师、家长、学生推荐好书,为师生的阅读提供保证。

二、拉动表现文化,鼓励个性发展,提高人生境界。

1、充分开发艺术校本课程,提倡师生人人发掘特长,人人能够展现所长。

2、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学生艺术素质。通过体音美教学、校本课程开发及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浓厚的艺术情趣、美的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同时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艺术审美教育,唤发学生的美感,让学生体验美、享受美。

3、定期组织各种形式与规模不同的艺术竞赛活动,推动学生课外活动形成规模,提高水平。学校还通过每学年一次大规模的文化艺术节,以书画展览、古诗文诵读、校园舞表演等形式,推进校园文化活动,这样对学生是一种宣传和教育熏陶和感染,又是一个展示自我的大舞台。把各项活动开展得精神焕发、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力争一年上一个台阶。

4、继续办好属于自己的校刊,加强内外宣传力度,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篇10

一、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不由自主捧起书本

环境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不知不觉改变人,塑造人,当你置身于一个书香四溢的环境时,你的身上能不浸染书香吗?当老师在读书,同伴在读书,书籍在向自己招手、有人在诉说书籍的神奇时,你能不捧起书本吗?因此,作为一名老师,尤其是低年级的老师,要精心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不知不觉捧起书本。

1.教师读书。学生对书籍的态度取决于教师对书籍的热爱程度,一个热爱读书的老师,他的学生肯定也会喜欢读书,因此,作为低年级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喜欢读书,首先要向学生展示一个喜欢读书的教师形象,老师每天早读、午读坐在班里静静地看书,当孩子们看见老师陶醉于书香时,她们对书籍会多了一份好奇,这种好奇会让孩子们向书籍靠近,一天、二天,安静的孩子多了;三天、四天看书的孩子多了;一个月、二个月大多数的孩子都会捧起一本书来。

2. 设置图书角。很多孩子其实是很爱看书的,可是如果他没有书籍可读,他的精力与兴趣必定转移到别的方向,因此,老师应该在班极里放置一个图书角,挑选一些优秀的图书摆放在书架上,让学生随手可拿、随手可阅,总会有那么一天,最不爱看书的孩子因为生病可能就随手拿了一本书,从此就被书籍吸引了。

3. 张贴名言、海报。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一句读书名言或许能让一个不爱书的孩子也捧起一本书。因此,低年级老师应该在教室里张贴一些读书名言。比如,高尔基的“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比如列夫・托尔斯泰的“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比如培根的“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当孩子们读着这么生动有趣的名言时,对书籍就多了一份亲近,可能就会捧起一本书去体验读书的感受呢。

二、介绍精彩内容,让学生不假思索走进书本

小学生天生就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喜欢新鲜有趣的事情,喜欢对事情刨根问底,因此,教师只要把书籍中最精彩的内容介绍给学生,并且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就一定能吸引学生走进书本。

1.欣赏封面插图。一张封面就是一个故事,一幅插图就是一段精彩,当老师带着学生一起欣赏封面插图时,学生的心会不假思索地飞进书本.他会迫不急待地打开书本,走进文字,走进故事。《桥下一家人》这本书的封面画的是一位胖胖的老爷爷推着一辆手推车,旁边并排走着三个可爱的孩子,中间印着一排紫色的小字“桥下寒冷的风,吹不散一家人温暖的爱”;看着这段温馨的画面和文字,谁不想走进这家人的故事呢?翻开《塔克的郊外》,第一幅插图画的是“塔克的郊外”平面图,平面图上立着“柴斯特的树桩”“埃伦的房子”“埃伦的特别乐园”“赛门的池塘”“果园”……看着这里的每一处地方,孩子们的心也跟着飞到了“塔克的郊外”。

2.朗读精彩片断。好书都会有一些优秀的片断,或惊险刺激,或温馨感人,或轻松幽默,或快乐有趣,当老师将这些优秀的片断,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朗读给学生听时,她们一定会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雷梦拉八岁》里就有很多精彩的片断,比如写雷梦拉用头击蛋这一片断:因为早上妈妈给她拿了个生蛋,结果弄得满头满脸都是蛋黄蛋白这一片段,读后让人忍俊不禁,学生听了一定会对《雷梦拉八岁》很感兴趣,因为谁不想再看看在雷梦拉的身上还发生了什么呢?

3.人物介绍。窗边的小豆豆、丑小鸭、白雪公主、蛛蜘夏洛、蟋蟀柴斯特、木偶皮诺曹,这些经典的形象在无数儿童的心中都曾留下了深深的记忆,作为低年级的老师,我们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轻松有趣的方式向学生展现这些经典的人物形象,当学生对这些主人公产生浓厚兴趣时,他一定就会翻开那本书。

4.讲故事。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当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从教师的嘴里流湍出来时,孩子们定为之深深地着迷,这时,如果老师再告诉学生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都藏在书中,学生肯定会迫不及待地走进书本。

三、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不知不觉热爱书本

当教师把学生引领进阅读的大门后,为了让学生愿意长久地徜徉在书籍的海洋中,低年级的老师应该多开展一些和读书有关的活动,让学生不知不觉热爱书本。

1.举行各种比赛。学生们爱听故事,也爱讲故事:每天让孩子们把自己看的好书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画一画书中的主人公形象,办一次“我心中的XX”绘画比赛,将书中的内容制成答题卡,让学生参与读书答题比赛,让学生们改编故事、续编故事、写读后感,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中一定能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心底里也将渐渐滋生出对书籍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