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秋天的日记范文

时间:2023-03-26 22:36: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秋天的日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秋天的日记

篇1

果园里,一棵棵果树整齐地排列着。每棵树都有碗口粗,枝条上桂着条形的、椭圆的绿叶,在微风中摇曳着,好像在欢迎着我们。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接下来请欣赏:果园日记。

果园日记1我的家乡有一片美美丽的果园,它座落在我们村庄的南面。那是我们这些孩子嬉戏的乐园。

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果园开满了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花,尤其是那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淡粉的苹果花,散发出浓浓的香味,真让人陶醉呀。那些成群的蜜蜂也会被这香味引来,它们在这里欢快的飞舞着,一会儿飞到这棵树上,一会儿又飞到那棵树上,不停地忙碌着,就像我们辛勤的园丁一样。而我们也在这里相互追逐着,开心极了。

秋天的果园更是美丽,好运红戏的苹果就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了树上,那黄澄澄的梨,一个又一个的,挨挨挤挤,把树枝都压弯了,那粉红的桃子、紫红的李子、淡红的枣子……把果园点缀得鲜艳无比。果园里的果香四处飘散着,我们便骑在果树上尽情的吃,心里美极了。

这就是我家乡的果园,我们都受它。

果园日记2我的家乡就在井里村,那是一个小村庄,村庄里有外公外婆的大房子,前后有两个大院子,院子里,外公种满了果树,有梅树、桃树、梨树、石榴树等等……

到了春天,果园里的果树开满了鲜艳的花朵。看那梅树第一个穿上了枚红色的花衣裳,旁边的桃树也不甘落后穿起了粉红粉红的花裙子,它们把蝴蝶蜜蜂都吸引来了,在阳光下捉起了迷藏。不远处的梨花也开了,雪白雪白的花瓣,中央的花蕊就像一个个音乐小喷泉,美极了!枝头上停着几只小燕子在“叽叽喳喳”地唱着春天的歌。最后一个石榴树也不紧不慢的开起了花,那火红火红的花瓣就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撑着一把把小雨伞……春天的果园,色彩艳丽、花香扑鼻、令人陶醉。

到了秋天,我更喜欢去家乡的果园了,红彤彤的桃子成熟了,摘下来咬上一大口,哇!水灵灵的,好甜哦!犁头也成熟了,一个个像绿色的小葫芦,我乐滋滋的摘完一个又一个,火红火红的石榴是最后一个成熟。我总是在果园里吃了这个,尝尝那个,心里不知有多么的开心快乐!

这个就是我家乡的果园,一个美好的果园!

果园日记3在我的家乡的西南面有一片很大又很美丽的果园。在我的心里没有哪里的果园比那更美、更茂密、更阴凉的啦!

每逢春天到来的时候,梨树上开满了白色的“小精灵”。苹果树上开出了白色的笑脸。桃树上到处都是粉红色的雪花,美丽极了!自己就像是处在五彩缤纷的花海里,在花海里陶醉了一样。

夏天,火热的季节赶来了。家乡的果园焕然一新,树上的枝叶像小朋友一样,我追你,你赶我,看谁先长得最长、最快、最茂密。一眨眼的功夫就变成了一片大森林,过路的人要是热了,就可以在树林下乘凉。

转眼间时间过得飞快,光阴似箭的马上就到了秋天。秋天里,果园里刹时变得万紫千红。园里的果树结果了。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梨树挂起了金黄的灯笼,柿子展开了笑脸。好一个丰收的季节。

冬天静悄悄地来了。树叶都落光了,堆在大树下当做来年养分。一下雪,果树林就盖上一层厚厚的棉被,到处都是银光闪闪、洁白无尘。

这就是我家乡的果园,一年四季美丽的果园。

果园日记4秋天来了,秋姑娘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了果园里,她轻轻地画了几笔,瞬间果园里果实累累。走进果园,各种水果在明媚的阳光下闪着诱人的光彩。

看!那彤红的苹果像小朋友微笑的脸颊,它们有的躲在叶子下面,看起来像羞答答的小姑娘,有的两三个调皮地挤在一起,像是说着悄悄话,还有的骄傲地抬着头。

那边黄澄澄的梨挂满了枝头,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亮晶晶的葡萄穿上了紫色的外套,远远望去像一串串紫水晶呢。红红的石榴笑得裂开了嘴,露出了玛瑙似的果实,诱人极了!小朋友看见了,迫不及待地想着去摘呢。

农民伯伯的脸上露出了丰收的喜悦,在欢声笑语中忙碌地采摘着成熟的果实。小朋友们在果园里一边快乐地游戏,时不时地摘着吃着,尽情地享受着香香甜甜的果实。

秋天的果园是丰收的,是快乐的。我爱秋天的果园。

果园日记5我的家乡在苏北农村,那是一个鱼米之乡,有清澈的河水、新鲜的空气、香甜的玉米、金黄的水稻。最令我难忘的是那一大片果园,那里种着各种水果。

一走进果园,就看到一棵棵茁壮的果树整齐地排列着。苹果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苹果,一个个红通通的苹果好像小朋友的笑脸,迎着微风轻轻摆动。红红的苹果看起来那么诱人,我和小伙伴们忍不住地摘下一个尝了尝,那苹果真是又香又甜!梨树上,金灿灿的大鸭梨挂满枝头,就像挂满了金色的葫芦。

再走到葡萄架下,一串串葡萄仿佛紫色的大珍珠。一个个石榴笑得咧开了嘴。柿子树上挂满了一个个小红灯笼似的果实。农民伯伯们提着箩筐纷纷来到果园里摘果子,这也是我最开心时候,既能吃到各种水果,又能帮着大人们采摘,还可以和小伙伴们在果园里玩耍。

我爱家乡的果园!

果园日记6我的家乡可美了,但我还是喜欢我家乡的果园。树上还会结好多好多的果子呢!

春天,小草探出了小脑袋,东张西望的。桃花已经开了不少了,粉红色的,真是太漂亮了!清早,我到果园去玩,看见树木发了芽,长出了几片又小又嫩的叶子。再看看桃花吧,桃花粉红的脸蛋,像不好意思似的。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麻麻的枝叶遮住了蓝蓝的天空。荷花已经开了不少,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秋天,果子熟了,黄登登的梨挂在高高的树枝上,正在炫耀自己的美呢!树叶像一只只金黄色的蝴蝶从树上掉下来,在林间翩翩起舞,真是太美了,我简直被这里的景色吸引了,第二天,我到果园来摘苹果,我吃了一个,真是太好了。冬天,花都谢了,只有梅花还站在那儿,像冬天的守护神一样,还下了雪,雪花从天上飘落下来,落到地上,好像给大地穿上了一条雪白的裙子,大地笑了,好像在说:“真漂亮啊!”

啊!我家的果园真是太美了!

果园日记7家乡的果园,一年四季景色宜人,空气新鲜。

温暖的春天来了,迎春花绽放了,粉红的桃花开了,雪白的梨花开了,引来了不少蜜蜂在那儿采蜜,真是一片姹紫嫣红的世界。柳树姑娘悄悄地把自己的头发染成了绿色,在微风中舞动着,真是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炎热的夏天来了,粉红色的桃子缀满了枝头,弓着背的桃树枝累得让他喘不过气来。桃树下一片绿色,好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绿色的毯子。

硕果累累的秋天到了,苹果树上挂满了一个个红苹果,一串串又大又红的葡萄挂在高高的架子上,一个个红灯笼似的红枣缀满枝头,真让人垂涎欲滴。

冬伯伯穿着雪白的羽绒服来到果园里,枣树摇摆着光秃秃的身躯,好像在说:“我不怕冷!”

篇2

从众现象的产生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有很大的关系。如:教学中标准的词语解释、标准的组词、标准的段意、课文主人翁的思想也是标准统一的,朗读的停顿,轻.、重音以教师的答案或以教参为标准:作文有教师的开头、结尾,另加几个词为格式,现在连对孩子的表扬也是军队式――统一的太多,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独立感受的自由。这样的教学实质是使学生没有了个性,没有了学习的兴趣。

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克服从众心理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课伊始,有所疑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亚里士多德)小学生好奇心特别强,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个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围绕课题提出一些问题。如(蓝树叶)一文,学生围绕课题提出一些疑问:我们只见过绿色树叶,为什么会有蓝树叶?是谁画的?他为什么要画蓝树叶?……学生提的很多。当然不乏雷同的。有的学生看见别人说的正是自己所想,此时露出后悔的神情。如此几次,他们不管所提的问题对与错,都参与这活动。当然,在这些过程中.教师的方法一定要适当:用激励的语言给胆小的学生鼓气,用诱导的方式让不动脑的学生活动起来。学生大都富有想象,甚至异想天开,即使有些想象是不太实际的幻想,也应在保护和鼓励其想象的前提下,把他们巧妙地引向实际,而不可轻易否定,简单指责,甚至嘲讽,使学生失去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而导致不多想多说多做,不敢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做法。

二、活动课,放开手脚

口语交际与过去的口语训练有所不同,它不仅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还注重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意识和交流的习惯,要求学生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用语言表选出来。口语交际课是学生克服这一心理的最佳场所。如(秋天里)。我带学生看图说图,创没情境(出示―些关于秋天的景及有趣的事的图片)后,要求学生把自己在秋天里看见的景或做过的有趣事说给同学听,敢说的只有几个。当放手让他们自由说时,课堂气氛活跃了;再让他们说给全班同学听,能说.、敢说的就很多了。学生借助已有材料进行想象,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不仅学到了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探索精神,克服了思维定势,激起了思维创造性。

三、日记,畅所欲言

作文教学是小学阶段的难点,许多教师都说孩子作文时没有材料。其实不然,这些材料都无形地被我们给烧了,在孩子最想说的时候给毁了。孩子都有一定的再现欲,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许多孩子在呀呀学语时,总有许多话说,因此,我认为作文从一年级抓起.对于克服以后作文无话说有很大帮助。培养他们写日记的习惯。起始,不要求写很多,只写一句一日最想说的话,

尽管他们说得很幼稚、很浅显,但说了最想、说的话继而,要求写一天里的一件事,对稍好的或说活能力般但题材新颖的及时表扬。他们在日记中就什么都敢说,真是童言无忌。这样,经过一年的练习,有儿个孩子已经脱颖而出。大多数都由以前不知写什么发展到每天有很多事要说。有一孩子在日记中写道:老师,今天的事很多,我只能说―件让我最开心的事了……孩子对生活感兴趣了,也学会了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这难道不比刻意叫孩子去观察强?作文素材源于生活,有了这么浓厚的兴趣,这么敏锐的观察力,教师也就不必指定―个特定的素材、固定的描写方式,学生的从众心理就会逐步淡化。

四、答问,体验成功

学生在学习中如果屡遭失败,容易造成对学习,恐惧、厌恶感。教师在课题教学;作业和试卷的设计中,不能只面向优等生,而要为有困难的学生创造竞争成功的机会,使他们知难而进,在克服困难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中要善于诱导,精心没汁;让他”‘跳一跳,够得着”,使他们觉得自己会学、自己能学。

篇3

素材是写作的源泉,是写作的依据,有了素材的支撑,学生的写作才能行云流水,本文从初中写作教学入手,对如何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出了个人的见解和看法,期望通过这些见解和看法给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写作教学上的帮助。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写作 积累素材

如果将作文看成是一座精美的高楼大厦,那么素材便是筑成这座高楼大厦的一砖一瓦。学生只有在平时积累足够的写作素材,才能让自己的写作大厦崛地而起。

一、在生活中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要学会捕捉生活中精彩的画面,便能达到高效的积累效果。很多初中生经常抱怨自己的生活太过单调,除了学校就是家庭,除了同学就是父母,生活中没有任何事情可以成为他们积累的素材,其实不然,生活中存在太多值得记忆的事情,学生必须要学会从生活中的细节入手,才能看到美好的事物。虽然初中生接触的人物比较单一,但是学生仍然可以从其中发现有趣的事情。如今天老师在课堂上讲了哪一个典故;同学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爸爸妈妈和自己一起完成了什么样的事情;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哪些新奇的事情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生积累的素材。

作文与生活是一对密不可分的综合体,离开了生活的作文是空洞无神的,离开了生活的作文是无病的。如此教师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也应该让作文与生活紧密相连,从生活中选取写作素材。比如在一次写作教学中,教室外下起了大雪,这时我便停下讲课的进程,带着学生一起走出了教室,来到了漫天大雪的操场上,并让学生认真的观察雪,感受雪。在雪地里,学生的心情得到了彻底的释放,他们奔跑着、玩耍着,忘却了繁重的课业压力,俨然一个个还未长大的儿童,甚至于有的学生还堆起了雪人,打起了雪仗。此刻我将本节课的写作话题定为“雪”,让学生结合所见所闻写出所想所感。如此与学生眼前之景契合的作文话题瞬间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看到了平时看不到的景象。有的学生描写了雪花在漫空中飞舞的场景,希望可以和雪花一样自由自在的飞扬;有的描写大家一起堆雪人、打雪仗的场景,由此怀念童年的往事;有的描写雪花落在手心即化的情境,希望雪花可以在手心多呆几秒的愿望等等。可见在雪花飞扬的操场上,何愁学生没有写作素材呢?同样的作文话题却让学生产生了不一样的心境,从而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素材积累的能力。

二、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

阅读是积累素材的重要方式,学生听的多、说的多不如读的多。书籍中有更辽阔的空间和视野,一个不会读书的学生是不会学习的学生。如果说我们的初中生缺少从生活实践中积累素材的话,那么学生完全可以在书籍中找到更多的写作素材。这里所说的书籍包括课堂上的教材和课外的学习书籍。到了初中阶段,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具备选择书籍和阅读书籍的能力,学生可以从兴趣出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

那么,学生如何有效的通过阅读积累写作的素材呢?首先学生要将书籍读到心里去。阅读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之上增加阅读的数量,有些学生为了增加阅读的数量而忽视了阅读的质量,使得这些学生看似阅读了很多的书籍,实际上能够拿来使用的少之又少。因此要让书籍读到心里去。学生可以将阅读时间放在晚上睡觉之前,睡觉之前学生的大脑会更加的安静,这时通过阅读一些文章和书籍不但可以达到积累素材的目的,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睡眠。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不是读完了就算完成了阅读的任务,很多学生都会存在这种错误的阅读方法,很多书籍在阅读了一段时间之后,其中的故事情节和精彩片段也全都还给了书籍,这样的阅读是低效的。学生可以给自己准备一个随时摘抄和记录的本子,本子上可以摘抄阅读内容的精彩部分,如在《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这一章节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对武松打虎具体细节的描写更是让学生难以忘怀,这时学生就可以将这一章节最精彩的内容摘抄在本子上,并在空暇的时间再拿来反复阅读和琢磨,在反复的阅读和琢磨中这些精彩的描写势必会成为学生未来写作的素材。

三、在写日记中积累素材

日记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将一些重要的、有意义的写作素材记录下来,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研究表明现阶段很少有学生愿意去写日记,也很少有教师去要求学生写日记,使得学生没有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对于初中生而言,日记可以是学生倾诉的对象,也可以是学生积累素材的园地。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遇到了难解的心事可以将其写在日记本中;在生活中看到了新奇的事情,可以将其写在日记本中,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素材就会越来越多,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一次在写有关“云彩”的作文时,很多学生都表现的非常的茫然,他们不知道应该从哪里下手,也不知道该写哪些内容,这样看起来多数学生都缺少有关写作内容的素材,然而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真的没有见过云彩吗?在平时的阅读中真的没有阅读过关于云彩的文章和书籍吗?答案是否定的,但是学生的看和读都是瞬间带过的,一段时间之后云彩的素材也便从学生的脑海中烟消云散。有这样一个学生喜欢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在日记本里,他的日记本中有很多关于云彩的记录,有的是描写雨后的彩虹;有的是描写夏天的云彩;有的是描写秋天的云彩;有的是描写傍晚日落之前的晚霞等等,这个学生对云彩已经有了非常深刻的了解,在面对这样的作文题目时,这个学生只需稍加思考和回忆,日记本中的素材便都回到了学生的脑海中,从而使得学生的写作变得行云流水。

只有在大量写作素材的支撑下,学生才能写出跌宕起伏、丰富多姿的作文,只有言之有“米”,才能成为写作的能手,这个“米”在哪里,“米”在生活中,“米”在书本中,“米”在日记本中,学生只有用心体会,用心记录,才能让写作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海蓉.顺自然之势,合儿童之心――谈如何让习作起步顺利有效【J】.作文教学研究,2008(05)

篇4

恩,冬天来了。

灰色的天映衬这孤单的树,萧条、凄凉、失落,一齐涌上心头。我低头望着那片已经变成黑棕色的叶子轻叹:要是在秋天,它一定是好看的金黄色,叶脉间还带着春天绿色的影子,金黄中还印有夏天潮湿的痕迹——只可惜这是冬天。

想不到冬天来得这么快,让我来不及体味秋天的韵味,等我回过神,一切都已离我远去。

人们都说冬天是忧伤的,因为冬天的世界,只有黑和白两种色调,沉闷得让人窒息,单调得令人心慌。于是冬天就变得忧伤了。人们还说十五岁是忧伤的年龄,因为要准备在花季中华丽地绽放,就不得不痛苦地挣扎。如今,十五岁的我与这个冬天相遇了。

天边飘过大朵大朵的云,纯净,雪白,像记忆中的棉花糖,禁不住想去咬一口。我想起了小时候,曾经无数次写过关于云的句子,那时只知道,完成了老师的作业就可以去踢毽子了,却从未认真观察过我要写的白云是个什么样子;只天真地认为,跟自己心爱的布娃娃在一起就是最开心的事情,却从未在意过它是新是旧,是好是坏。当童年的一切已经成为了记忆,我才想到要去追回。但,只剩下了忧伤。

课堂上,老师一遍又一遍地强调:“听好,这个题目很重要,中考时一定会考这样的题……”每天重复着,语文,数学,英语——每一节课都显得那么力不从心,纵然是这样,老师还是津津乐道地讲,我还是要假装认真地听,直到中考结束。

操场上又望见了那个身影,每一次只匆匆看一眼,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想起那个身影,会心一笑。从没想过要道破,看着就好。不想心与心的距离竟这么遥远,面对面,却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母亲在饭桌上絮絮叨叨:“好好学啊,中考的时候多考一分,就是为我赚钱了,不学习有什么出路……”我沉默,回到房间,对着镜子挤出一丝麻木的笑,对自己说,我会努力。

篇5

他说他厨师学得不好

在哪里只能打杂

做做切菜倒水事情

他说得很忧郁,淡淡声音

他说他要到哪地饭馆工作

不是去做打杂

是去做师傅带领徒弟培训别人

他说得一点高兴,淡淡声音

他说他要挣钱攒一点钱

关于为什么,他没有说

他只说要攒钱,攒多一点钱

他说得顶伤感,淡淡声音

他说他那时候学错了,学了粤菜

就是广东菜,广东菜清淡

应该学湘菜的,他说

他说得一点遗憾,淡淡声音

他头靠着窗弦,静静看着窗外

她盘腿坐着,静静看着他

她喝着速烫奶茶

他拿出小面包和香辣肠分给她

他们静静坐着,轻轻谈话

火车在原野上轻轻走

诗人在他们对窗窗口坐着

2.紫蓝花

让我慢慢老去

变成一段干木头

立在开满紫蓝花的森林

我将在这里死去

或者永生

拒绝了绚烂

也可以

很美

我看风看雨看日看月

看春花开到我脚边

看夏阳刺透荫绿

看秋草黄遍了

看冬雪落了

头顶上星辰扭曲如线的旋

我身如木的腐朽

一条小路经过

开满紫蓝花的

木头身边

3.你

你是月光下会碎的花

在我心的柔波

洒一袭精灵的笑

我波底的黑

蠢动如三月桃花

我的手指太冰凉

你的脸庞

灵魂碎了的泣

在桥的这头

遥遥地望

在时光里

不住地回首,迷茫

4.六月八日记

梦在黑夜中铺展

小精灵的微笑

一支红烛

亮了整个荒原

对你虔望

佛的经轮

转过了情思的孽障

低头俯首 欲证法身

5.好梦

做一个好梦

那一个人儿蔷薇花似地离落

在地狱里苦叫

狼的仓皇于城市之废墟

6.醒来的思想

醒来的思想兀自发愣

在清晨里 在晨光曦微里

一个人也无

走过遥远的国度 墟落

看到人心之幽微

乃揪住心肺的拉扯

安静于安静

虚空里的青玉珠

在面前的遥远历史里

声音之利刃裂开安静

于是无可逃避的疯栗

7.夜月

夜的梦进入夜里

薄薄的白

已经很久不见月了

8.破晓

破晓了

东天一片的红

山静穆着它的身影

浮薄一层青蓝

原野沉浸在

静寂的暗

房屋 田地 树林

两杆工厂的烟囱伫立着

袅袅的风 挂着

平飘着青烟

悠悠扬扬 悠悠扬扬

乃小号吹起

巨大沉抑的静

一个诗人醒了

揉揉眼 他的头发因

夜里睡不安稳

一点揉乱

他揉一揉眼

看窗外

清晨的原野

这样走了不知多长时间

每一个清晨消去夜里

肉与灵的狂宴

他伫望远方

看,新的一天

9.窗内

关雨在窗外

木窗外雨,晶莹

剔透,与窗平行地落

啪啪雨声

乃组合一陌的绿

绿之上――

一棵树,孤独至妩媚

在窗前

灰尘暗淡了木框中的玻璃

光乃有窗纸的柔和,与轻

轻轻地,一室书与人的静

安静,安静,又安静

听雨声,响在意识之外

亲手关窗,轻轻地

雨声哗哗地,窗外

清寂如孤独的魂

漾一片虚白

在十年旧梦里

10.小麻雀

小麻雀

在雪地里走

真担心,一脚陷下去

11.秋天

青草黄了的时候

知道秋天到了

12.妈妈

小时候妈妈的打

想来也是幸福的

篇6

记忆的A面

那年秋天,女儿迎来了她18岁的生日。孩子即将长大成人且渐行渐远的复杂感觉,随着杲杲秋阳下醉人的微风十分强烈地撼动着我。我怀着既喜悦又略略有点伤感的心绪为她准备了一份生日礼物——一张记录了她的由来、她的成长经历的光盘。

光盘的前半部分“我的由来”讲述她那些长辈的往事……宁波的太祖父与杭州的太祖母在何时何地相识、成亲,生下外公及其众多兄弟姐妹;生于湖南安化的太外公又如何遇见长于浙江嵊县的太外婆,生下外婆与众舅公姨婆;然后是外公与外婆的相遇、成婚,生下妈妈与舅舅;爷爷奶奶又生下爸爸和姑姑;再然后是爸爸和妈妈的相遇……那些留着岁月印记的图片和文档,讲述着她那独一无二的生命是如何足够幸运地来到这个世界——“必须有成千上万的人不会在尚未成熟之前就不幸夭折,他们互相吸引、结合,然后才有了你的诞生。”

光盘的后半部分“成长足迹”则记录了她从出生到18岁的点点滴滴:会翻身了,会爬了,学步了,上幼儿园了,读小学了,挂上红领巾了……第一次出远门去旅游,第一次写给爸爸妈妈的信,最初的日记,最初的涂鸦,最初的摄影作品,还有幼儿园老师写在家园联系本上的絮絮叮嘱……幼儿园毕业演出,小学春游,中学跳“啪啦啪啦”舞,参加运动会,在超市参加社会实践……还附录了许多童年趣事……这些平凡生活的琐碎片断,展示出她幼小的生命如何在家人亲友师长的关爱中成长,也表达了对于明天的祝福——“现在是由过去构成的,未来是由现在构成的。踏踏实实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刻,那么,每一天我们都会变得更美丽、更清新、更健康。”

这是一个让人沉迷的过程。许多个深夜,我翻阅那些或遥远或新近的文字与图片,重温镜头里外的历历往事,感受生命的延续,感动于成长的细节……那个秋天也似乎因女儿的成年而变得意味深长,它让我有理由停下脚步去回味这匆匆走过的18年,也给了我一个机会,以这种温暖的方式,在心中默默地确认孩子长大成人、渐渐走向独立这个事实。

在女儿生日的家庭聚会上,她与家人亲友一起观看了这张光盘。她说她喜欢这份生日礼物。

记忆的B面

那年秋天,女儿进入高三,同时她也正经历着她的初恋。在一个周末的下午,她决定暂时不再与他来往,直到高考结束。当她在电话里把这个决定告诉那位男生后,她倒在床上放声大哭。那是一个秋光明媚的日子,略略西斜的太阳照进屋子,洒下大片耀眼迷离的金色光芒。她从床上起来紧紧地抱着我说:“妈妈,怎么会这么难过的啦!”一时间我泪流满面,却无言以对——我不能再像她小时候那样说:“没关系,妈妈在。”我无法分担她的痛苦,无法给予她所需要的,无法替她作任何选择……甚至,我感觉自己无法真正走进她的内心。我只能不停地抚着她的背。在那个下午,我体验到了一种我所不熟悉的东西,那就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之间的距离感。这种陌生的、我当时难以名状的东西令我感觉无奈,却也让我有了些许淡定。我想它应该是包含了对一个独立个体的基本的信任与尊重——无端地我觉得她有力量去承受眼前的痛苦与压力,并在经历痛苦后成熟起来。

也确实,此后我一直看她沉浮在情感的漩涡中,挣扎在高考的压力下。渐渐,在貌似平静的有点机械的生活中,她沉静下来,默默地、坚强地应付着一位高三学生通常都会面临的种种挑战。

我其实并不十分清楚她当时的心路历程。我只是模糊地感受着她身上发生的一切。只是明白,18岁那年,她作出了属于自己的决定,并承担了这一选择的后果。无论对错好坏,那一年,她长大了。或许可以说,那是她为自己举行的成人仪式。

后来,后来呢?

后来,高考结束了。考完最后一门功课,她走出考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他打电话。

再后来,她带个那个光盘到遥远的南方去读大学了。

再后来,我说起《中学生天地》杂志要做一个关于成人礼的专题,回顾起她的18岁,她长叹一口气:我18岁那个生日,过得很麻木哦,就跟行尸走肉似的。

篇7

一、工作思想方面:

虽然从事幼教工作已有十余载,可以说有些经验,但是刚来到这里时,还是有很多的事情都不是很熟悉。庆幸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热爱生活,热爱这份这份工作,认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让我在班内两位老师的帮助下尽快的理顺了一日的常规生活活动,同时在园长主任为我们新教师的培训学习下,熟悉了一些常规业务教学,另外保健医张老师还对我们进行了卫生保健培训,自己也是很努力地学习着,使自己很快的融入到这个集体中。

二、教育教学方面:

1、区域活动:在开展的区域活动中,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在每个主题开展的过程中,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的区域材料,另外也和班里的老师学习了不少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同时多次参与了园里组织的区域展示活动,从各班老师们那,学到了很多创设各种区域的精彩创意。

2、主题墙式本学期也非常积极地参与了主题墙环境的创设。

墙式《秋果》本次墙式是选自主题《落叶飘飘》次主题《秋天的果实》。本次墙式的设计意图是———秋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满山遍野红叶飘飘,枝头田野果实累累,本主题通过和孩子们一起边收集边学习了多种蔬菜水果、干果、农作物的图片及实物,以及它们的生长过程及营养作用,让孩子们养成不挑食,爱惜粮食的良好习惯。同时和孩子们一起创设了本次主题墙饰。通过这次的活动班,班内孩子们挑食剩饭的现象有所改观,进步很大!

《美丽朵朵》———这是孩子们的一次手工活动,秋天正是盛开的季节,借助这次手工活动让孩子们熟悉了关于的知识,同时也发展了孩子涂色、剪、卷的技能,并养成了耐心、细致的做事习惯。

墙式《海底世界》———本主题墙式选自《奇妙的动物》,我们人类与动物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中班孩子已有对动物的认知基础,并表现出对动物的探索欲望,这次墙式正是基于满足孩子对海洋动物的好奇心而设计的,孩子们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熟悉了关于海洋动物的事情,并以绘画手工的形式表现出来。

《圣诞快乐》、《新年乐》———随着圣诞、新年的来临,班里充满着节日的氛围,孩子又画又剪来装扮教室,设计墙式来感受传统节日的气氛。

3、参加了来园后的第一次公开课。以前虽然上过很多次公开课,但这毕竟是我来园后的第一节,所以在结合本班孩子的实际情况,开始选出几节活动,最后进行研究比对后决定了这节科学活动《水果列车》。然后是精心的准备,从每句话每个环节到在进行活动时会出现的场景,都一一设想一遍,此次公开课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孩子们兴趣比较高,投入性积极,但是还是有细节部分需要自己注意,多学习,多研究,敢于尝试,把每次活动都当成公开课来上,这也是自己继续改进提高前进的目标。

三、业务学习方面:

1、自己浏览自己写完的博客都觉得有点成就感,以前虽然也听过博客,可从没想过自己可以来。关于博客虽然听园长说了一些关于写博客方面的事情,可以写一写儿子的事,可以记记工作身边的事,就想写日记一样,自己也想这样很好,省的时间久了会忘记。自己最初是有些完作业的性质,但现在已经喜欢以这种方式来记录发生的事。从这半年写的博客来看,自己的语言表达和电脑水平有所长进,也记录了我来咱们园的点滴成长,虽然很多事情我们都在做,而且做得都很棒,但对我个人来说这都是一种收获。

2、接受了园长主任组织的培训,对自己也是很好的机会,学到了很多有益的关于教学方面的内容,同时学习了园长推荐的几本好书,学习了一些理论知识,在网上看过几个优秀教学活动视频,同时也收集了与幼儿园有关的小知识、环境创设等。不断的提高自己。

四、 班级活动方面:

(1)教育教学活动

1、区域活动展示

2、新疆特色小吃———手抓饭

3、圣诞狂欢

(2)习惯养成:

1、良好进餐习惯

2、有序盥洗

3、有序喝水

(3)安全

1、消防演练

2、上下楼梯注意安全

和孩子们一起经历这么多的活动,感觉孩子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够做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觉得无论对孩子们成长,对我自己来说都很有意义,特别是在习惯养成方面,现在孩子们都在自己原有的良好习惯基础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些都是与我们的活动、环境离不开的。开展了这么多的活动,自己也一同走过,从中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快乐成长以及进步,也从班里两位老师身上学到了许多爱钻研,动脑筋解决事情的办法。

五、不足之处

在这学期中,虽然感觉每天都过得很充实,但觉得自己应该提高做事效率,不浪费时间,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多学习。只有充实自己,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要,做起事情事半功倍。

六、下学期工作规划:

篇8

关键词: 语言积累 诗文诵读 读写链接 体验

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发展学生语文能力,不能单单依赖教材,依赖课堂。这是因为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既得益于课内,又得益于课外。在此思想指导下,教师要帮助学生拓展积累途径,创造练笔机会,搭建体验平台,进而丰富学生语言,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一、搞好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促进学生人格语言共同发展

教师要在教好课本,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将自己的视野延伸、拓展到更多的语文学习资源上,唤醒“沉睡”的资源,赋予它们鲜活的教育价值,增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情感,促进他们语文能力的提高。课外语文学习资源是无限的,经典诗词和现当代优秀诗文是语文学习资源中一朵艳丽的奇葩。在小学阶段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可以让学生从小就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浸染,既能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更要能在价值观方面给予正面影响,积淀文学素养,在学生幼小的心田上播下优秀品格的种子。所以,《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要完成75首经典诗词的背诵任务。但这只是一个“保底”要求,教师只要激发了学生兴趣,培养了他们背诵的习惯,最终的背诵数量就会远远超过这个规定的要求。

为完成或超额完成课标要求,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陶冶情操,丰富精神世界,语文教师有责任引领学生徜徉于中华经典诗文之中,与经典诗文结下不解之缘。“熟读成诵”也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一条行之有效的做法,诵读可以与美读与品读相结合,但重点应放在“诵”上,要诵出中华诗词的音韵美、节奏美,品味出情感美、意境美。笔者认为学校要以“必背古诗词75首”为依托、为起点,抓好诵读积累活动,坚持每日一诵,搞好晨诵活动。一是利用早操之后的10分钟时间在操场上进行集体诵读,二是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室内进行诵读,时间可以利用早操之前约5-10分钟的时间或午后预备铃声之后5-10分钟时间。各班可选择一名学生负责本班两个时间段的诵读活动,每日在教室内进行两次诵读,做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班级内领诵的学生可以定期更换,即采取轮流体验的方式,争取人人都有锻炼、体验的机会。

完成75首古诗词诵读任务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古今贤文》等古代经典,可以读一读陈木城、金波、樊发稼现当代诗人的诗歌作品,并结合“六一”儿童节、全民读书日、国庆节、元旦等节日定期举办一些诵读活动,活跃诵读氛围,激发诵读热情。

二、搞好“读写链接”,从阅读中借鉴写作方法

阅读教学承载着培养学生理解、感悟能力的责任,阅读是理解、吸收、内化,写作是运用、表达、倾吐,二者之间有密切联系。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阅读打基础、作铺垫,为此,教师要树立“读写结合”意识,做好“读写链接”工作,使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不再是“两张皮”,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而且要引导学生欣赏文本的表达形式,归纳写作方法,相机进行“读写链接”,在阅读中积累语言,借鉴写法,相机渗透写的指导与训练。

为增强“读写链接”的实效性,教师在阅读教学设计中,要用心研读教材,瞄准读写结合点,开展仿写、补写、续写、扩写、改写等活动。关于“仿写”,可以仿句式、仿修辞、仿构段形式、仿篇章结构。“补写”,可以挖掘文本中的“留白”,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比如,教学《嫦娥奔月》时,笔者布置了这样一道练笔作业:嫦娥是怎样与逢蒙机智地周旋的?请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一段话描述。再如,阅读《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文章之后,笔者要求学生代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以表达儿子对父亲教诲之恩的感激和对他的思念之情。像这种通过围绕课文内容设计的小练笔,有助于激活学生思维,激发习作兴趣。

三、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写好观察与体验日记

为丰富学生的练笔素材,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机会,搭建平台,让学生亲自做一些事,开展一些活动,这样才会丰富体验。大自然中的花鸟虫鱼、雨雪风霜,都可以成为学生观察和描写的对象。比如,伴随五彩缤纷的秋天的到来,笔者在班里组织学生开展了主题为“秋色博览会”的系列活动。笔者把这次博览会办成了一个活动的、变化的、动态的展览,时间从入秋开始,经中秋到暮秋,贯穿整个秋季。笔者要求学生在秋天的田野、树林、花园等地点或场所中,以自己的一双慧眼捕捉秋天的信息,记录下自己的发现,然后借助某种形式在展览活动中呈现出来。

篇9

今年是2009年,也正是祖国60周年大庆活动。作为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我们有幸参加了“阳光体育长跑活动”,准备一同与祖国欢庆这个日子。

在2008年11月份,学校组织了我们进行长跑活动。同学们都很兴奋,把课余时间全部用在准备这个活动中。我们都明白这个活动的意义所在。既可以庆祝祖国母亲的“生日”,也可以锻炼身体,增强我们的体质。这次活动我们的长跑路线时:太原——郑州——开封——武汉——岳阳——长沙——韶山——广州——东莞——深圳——井冈山——南昌——曲里——济南——邢台——石家庄——西柏坡——北京共十八个城市。每当跑到一个城市时,同学们都积极收集关于这个城市的资料,并且还通过制作手抄报,写日记来加深自己对这个城市民风民俗,风景名胜,名人逸事的了解。因此我们也体会到了我们的祖国是多么富饶,多么美丽,多么伟大!我们也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我们通过各个方面了解了每个城市的特点,同学们对外界也有了新的认识,比如说长沙。

在寒冷的冬天,阳光的出现总会给人带来满足的温暖,我们来到了美丽的长沙。

位于长沙之西的“岳麓山”。这里峰峦叠翠,古木参天,林壑清幽,景色秀美。是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的名山胜地。岳麓山春天满山葱绿、杜鹃怒放;夏日幽静凉爽;秋天枫叶流丹,层林尽染;隆冬玉树琼枝,银装素裹,景色宜人。古人赞誉其“碧障屏开,秀如琢珠。”岳麓山也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这里长眠了时期为帝制,实现共和而献身的先烈;为舍生取义而慷慨赴死的志士仁人;还长眠了时期为抵御外侮而浴血疆场,以身殉国的中国军民。我们站立在一处,感觉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有种说不出的感受。

篇10

提起徐霞客,我们立刻会想到他的名著《徐霞客游记》。这部用日记体写下来的著作不仅是我国地理学史上一颗闪亮的明珠,而且在世界科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书中关于西南地区岩溶地貌广泛而深入的考察记述,尤其具有科W价值,是世界最早有关这一研究的宝贵文献。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代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人,生于万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587年1月5日),卒于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1641年3月8日),我国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

徐霞客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家庭。先世科举成名,有很深的家学渊源,祖上留下了不少藏书。徐霞客也是天资聪慧,“童时出就师塾,矢口即成诵,搦管即成章”。他的文章和诗虽然写得好,但和一般读书人的志向不同,他自幼便对诵读经书、写八股文应试科举不感兴趣,而是好奇书,喜欢读历史、地理和游记一类的书籍。他通过“博览古今史籍及舆地志、山海图经以及一切冲举高蹈之迹”,“搜古人逸事,与丹台石室之藏”,而产生了旅行考察的愿望。正如他自己在《游嵩山日记》中所说:“余髫年蓄五岳志,而玄岳出五岳上,

慕尤切。”

徐霞客之所以能摒弃功名的道路,将毕生献给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他母亲的支持分不开的。

徐霞客生活的明朝后期,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社会上弥漫着一种强烈的新陈代谢的气氛,孕育着新兴市民阶层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这在江南五府(苏、松、常、嘉、湖)尤为突出。在东南地区手工业的重要部门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新型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萌芽),这种生产关系对科学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详细地、深刻地了解各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探索自然规律,成为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迫切要求。于是,一些思想开放、勇于探索的知识分子意识到以八股文应试已完全脱离实际,他们开始把注意力转向社会需要的生产技术总结以及自然科学的研究上,像编著《本草纲目》的药物学家李时珍和撰写《天工开物》的宋应星都是著名的代表人物,而稍早于徐霞客的王家谟写的《北山游记》,通过观察描述北京西山不同高度的地理景观,表达了自然界是一个互相影响协调的整体这一观点。这些对徐霞客都有着深刻的

影响。

加之,徐霞客生活的明朝末期,政治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白热化,他家乡附近的无锡就是东林党人最初讲学的地方,他的许多朋友都是东林党成员,有些人被宦官集团迫害致死。徐霞客无意仕途,也是对朝廷的失望和对腐朽统治者无声的反抗。

除了社会因素外,徐霞客一生能够献身山水,也得益于他的母亲。《论语・里仁》中孔子说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认为这是子女孝顺父母应尽的职责。但徐霞客的母亲思想开明,她得知儿子要去旅行时,表示了坚决的支持。当时,徐霞客的父亲已经去世,只有母亲健在,徐霞客自幼受到儒家教育,只身远游,心中难免有顾虑。他的母亲了解到儿子的心思之后,就对他说:“身为男子,应该志在四方,怎么能够为了母亲的缘故就留在家里,这和圈在篱笆里的小鸡、套在辕里的小马有什么不同呢?”于是,她亲手为儿子打理行装,鼓励儿子旅行。特别是在徐母年迈之时,为了打消儿子的顾虑,她硬要徐霞客陪她到附近的荆溪和句曲游览,并且兴致勃勃地走在前面,以显示自己身体仍很健康。根据当时人的记述,徐母这样鼓励儿子出游,是感觉到他有与众不同的志向和见识,所以才下决心让他“周览名山大川,以阔大心胸,增广见闻”。徐母还嘱咐儿子:你游览时,要作好详细的记录,回来拿给我看。应该说,《徐霞客游记》的写成,也和徐母的这句话有很大关系。

徐霞客的旅行考察经历

作为旅行家的徐霞客自20岁(1607)游太湖开始,到54岁(1640)从云南抱病回家为止,旅行持续33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大致以崇祯九年(1636)为界。

前期约29年,除江苏外,他还到过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河北、北京、陕西、山西、江西、福建、广东、湖北等省市。徐霞客去这些地方主要是向往名山胜迹。他先后游览了泰山、天台山、雁荡山、白岳山、黄山、武夷山、九华山、庐山、嵩山、太华山、太和山、罗浮山、盘山、五台山、恒山等,其中黄山、天台山、雁荡山还去过不止一次。这个时期徐霞客每次出游的时间都不长,一般是两个月左右,少则十天半月,多是在春天或秋天。从《徐霞客游记》的内容来看,此一时期的旅行侧重在搜奇访胜,对山川地貌和水道源流等的观察探索较少,在地理学上的贡献不如后期大。以游记的数量而言,总共只有五万余字,只占现存游记(包括诗文)的7%。

崇祯九年,徐霞客开始了西南之行,这是一次“万里遐征”,也是后期唯一一次旅行。对此,他是早有计划的。泰昌元年(1620)当他启程去福建九鲤湖时便说:“余志在蜀之峨嵋,粤之桂林及太华、恒岳诸山”,并以“蜀、广、关中,母老道远,未能卒游”,引为憾事。此时,徐霞客的母亲已经去世,长子、次子也都完婚,已无家事之虑的徐霞客开启了这次行程。这次出游,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探索远方山川地理的情况,并详细描述地理现象,探讨某些自然规律。徐霞客从浙江、江西经湖南、广西,由贵州入云南。在云南,他还想去缅甸,后经友人劝阻而终止。崇祯十三年(1640),他在大理鸡足山得病,不久回到家中。由于长期辛劳跋涉,体力衰竭,徐霞客在家卧床疗养半年不见好转,翌年便逝世了。

《徐霞客游记》的特点

徐霞客在世时,由于长年在外考察,毕生的考察记录还未来得及整理。也就是说,徐霞客去世时,这部“游记”还是手稿,没有编订成卷,只有一些传抄本流传民间。然而,不幸的是,徐霞客去世三年后,清兵入关南下,并在江南地区大肆屠杀,江阴一带是受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徐霞客的长子徐屺和亲属多人都死于战乱;“游记”的手稿也大多散佚。经过后人的不断努力,对先后访求残存的手稿加以整理,增补校订,直到徐霞客去世135年后,才第一次有刻本问世(清乾隆四十一年刻本),并定名为《徐霞客游记》。当然,其中还有些残缺的部分,恐怕永远也无法弥补了。

纵观全书,我们可以看到它有如下特点:

第一,内容广泛而丰富。《徐霞客游记》是我国古代字数最多的游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就说:“游记之夥,遂莫过于斯编。”它的内容涵盖了自然和人文两大类,作者关注面十分广泛,记录的热菔分丰富。自然方面,像风景名胜、大山大河、岩石洞穴、气象气候、动物植物等,都是他探讨的对象。人文社会生活方面,像文物、碑刻、年节、民俗等,也都是他感兴趣的内容,并记录在书中。

第二,描写详尽而细致。徐霞客写游记,绝非泛泛而谈,而是有针对性的全面记录。像他对大理石的记录详到花纹、尺寸和位置;对蝴蝶树则详记了其位置、花和叶的形态、开花的时间,并“折其枝、图其叶而后行”;记少数民族妇女的装束,详载发型、发辫的多少、盘垂方式、巾帽使用等。这些都是难得的历史资料。

第三,记录真实而可信。徐霞客在日记中所作的记录,都是他经过实践而得出的认识、体会和感想,因此是十分真实的,这也是学者将《徐霞客游记》看作是科学文艺作品的原因。

第四,结构完整而精细。《徐霞客游记》的内容可以分成四部分――正文、小字夹注、专条附记、有篇名的专文。正文是该书的主体。以时间为经,行程为纬,按日系事,步步展开,引人入胜。后三者范围不同,规模各异,对重要问题层层展开,进行横向解剖。小字夹注多为解释性内容;专条附记是正文的发展或补充,是徐霞客写的学术札记,内容多涉及地理学方面的研究心得,或相关的地方史事,文字详略不一,附在相关日记之后,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有少数专文冠以篇名,是对该地区的专题研究,附在相关地区之后,如《永昌志略》《丽江纪略》等。

《徐霞客游记》的现代价值

首先,《徐霞客游记》是一部科学文艺作品,其核心还是科学性,它为我国地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举例而言,书中研究了我国的地貌水文,正确指出了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纠正了一千多年以来按照古籍《禹贡》说法,把岷江作为长江上游的错误观点。在西南地区,徐霞客用了三年时间对石灰岩地貌和岩石性质进行深入考察,正确描述了石灰岩的各种特征,并将观察的现象做了分类和整理,记录在书中,这是前无古人的。徐霞客在这方面所作的科学贡献极大,比起欧洲1774年爱士培尔、1858年罗曼对石灰岩进行的考察,要早二三百年,而且他对钟乳石、石灰岩地貌成因的分析,也与今天基本符合。书中还记载了火山现象与地热资源。徐霞客在云南腾冲附近发现了火山遗址,他到打鹰山附近考察,并在那里看到了丰富的地热资源。今天看来,对地热资源的考察是极具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此外,书中对我国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气象也作了非常认真的探索和科学记载。还需指出的是,徐霞客在旅行考察中,不仅通过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还运用与建立了很多正确的地理方法,比如注重数据的描述记载方法,实地考察与文献记载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对比分析、采集标本的方

法等。

其次,《徐霞客游记》记录了由于自然条件与社会历史的差异而形成的各种民俗,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为民俗学的研究提供了资料。在生产风俗方面,书中反映了因地理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各地职业特点,居民的职业选择与当地的物产有着天然的联系。像浙江临安县的内外楮坞村多产楮树,因而“家家以楮为业”。书中还记录了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广人稀,而实行轮作制的特殊风尚。在节日风俗方面,书中所述除常见的元旦放爆竹,元宵观灯,端午挂蒲艾、喝雄黄酒,重阳登高外,还记载了一些边疆地区的特殊风俗。像元旦祭天,云南丽江“其俗新正重祭天之礼,自元旦至元宵后二十日,数举方止。每一处祭后,大把事设宴宴木公。每轮一番,其家好事者费千余金,以有金壶八宝之献也”。可见其特点是时间长、礼节隆重、花费多,还要向领主献上宝物等贡品。在衣食住行方面,书中则记述了不同地区的不同服饰、各地的特色食品、各地的住宅建筑与居住风俗、西南地区特殊的交通运输等等。

第三,《徐霞客游记》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游记一般是由游者所到、所见所闻、所感三种元素构成的。其中所到是游记的骨架,所见所闻是游记的血肉,所感是游记的灵魂。《徐霞客游记》以日记的形式展现,一般先叙述日期、天气,然后叙述所到之处、所见景物,最后才抒发自己的感情。徐霞客不是为了日记而写日记,而是在所见所闻后,自然而然地抒发自己的真切感受和真实想法,加之其自幼便有良好的文字功底,使他能够用简洁流畅、生动形象的文字,将大自然美好的面貌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于是他的游记成为一部著名的文学作品。明末清初文学家钱谦益就说:“《游记》乃千古奇书”,“此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天壤间亦不可无此书也”。可见古人对这部书的评价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