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纳职责范文

时间:2023-04-02 21:35: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出纳职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出纳职责

篇1

公司出纳需要熟悉会计法规、财务核算等财务制度和业务,熟练使用财务软件和进销存系统软件;敬业、正直、严谨、责任心强,敢于坚持原则,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公司出纳岗位职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公司出纳岗位职责11.收集分类保管财务资料;

2.指导检查各下属公司的货币资金管理收集;

3.审核汇总下属公司《现金(银行)日报表》;

4.盘点集团公司固定资产,核对抽查下属公司固定资产增减变动表;

5.报销集团公司费用单据;

6.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安排事项。

公司出纳岗位职责21.费用收缴、开票、现金报销、银行结算;

2.负责登记现金、银行流水账,做到日清月结,月末核对余额与总账相符;

3.负责管好库存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印章、票据,确安保全、完整;

4.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

公司出纳岗位职责31、熟悉掌握国家财务制度、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

2、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现金管理、银行结算业务的规定办理结算业务;

3、及时登记现金日记账,做到日清月结,帐实相符;

及时督促清理银行未达账项。

4、库存现金不得超过银行规定的限额,超过部分要及时存入银行,不得以白条抵充库存现金,不得挪用现金;

5、加强银行支票发放管理,及时核销已报销的银行支票,不准签发空头、远期支票;

6、对未在规定的时间报销的支票要及时查询、催报、报告;

7、完成发票的审核和开具工作。

8、负责保管保险柜;

9、负责保管好空白支票、密码、财务印鉴、银行汇票、空白发票等,对使用人及使用情况进行登记;

10、及时整理装订会计凭证,装盒归档。

11、定期向直接上级汇报工作情况和有关数据;

12、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任务

公司出纳岗位职责41、收付结算、登记日记账:及时、准确的完成现金收付和报帐工作,服务热情;

做到日清月结,现金收付无差错;及时、准确登记日记帐。

2、日常报销记账、核对凭证:对原始凭证核对及时、认真负责、细致准确;

及时、准确按有关规定完成报销工作;记帐登记及时、准确;当日登记,无差错。

3、整理保管票据:票据签发、填写、汇款及时、严密,服务热情,无差错;

票据保管安全、完整、及时,登记准确无误。

4、资金周报:每周汇总下属公司、学校资金,完成资金周报。

5、执行工作标准与流程。

6、其他工作: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积极协助上级工作。

公司出纳岗位职责51、向集团财务总监、公司财务负责人报告公司的资金使用情况及余额情况。

2、办理银行支取业务。

3、负责购___及发票的保管、领用。

4、负责现金日常收支工作,做到日清月结。

公司出纳岗位职责61、负责日常现金、支票及票据的收付、保管及费用报销;

2、划转、核算内部往来款项,到款确认,及时登记现金、银行日记账;

3、现金、银行凭证制作、装订、保管;

4、协助会计准备每日、月单据及报表;

5、办理与银行之间的所有相关业务;

6、完成公司交办的其他事务性工作。

公司出纳岗位职责71、妥善保管库存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

2、定期处理每周现金收付、银行结算。

3、定期处理各种收、付款业务及公司员工报销业务。

4、定期处理银行、现金日记账。

5、月底及时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与银行进行对账。

篇2

除了经济业务上的款项支出,员工的报销款和工资的发放同样也必须由出纳操作。一般情况下,需要报销的员工会填写费用报销单,交给出纳进行审核。出纳审核无误后会计进行复核,经过批准方可对费用进行报销。而发放工资时,人事部门会将工资发放的金额列表交给出纳人员,同样经过出纳和会计的审核后,才可以对工资进行发放。

2、管理资金

其实所谓的出纳,从字面可以看出其大意:出即支出,纳即收入。所以对资金的收付管理,是出纳最基本的工作内容。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纳的工作已经不单纯是现金的收付了,额外还有承兑汇票的背书,支票的签付等。所以经济业务上的款项往来,是出纳每日必须要完成的工作。

3、保管物品

正常来说,一家企业的重要资料和物品都会交由出纳来管理,例如印章的存放,合同的整理等。而且这些东西都会锁在保险柜中,方便随时取用。所以保险柜钥匙出纳千万要妥善保管,万不可丢失。

4、入账处理

篇3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一年来,本人积极参加局里召开的各种会议、单位组织的干部职工政治学习和参加各种活动,使自已的理论素养、业务水平、政策知识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加强业务学习,严格执行财经纪律。

一是刻苦学习业务知识。二是严格执行财经制度。严格按照财务人员的相关制度和条例,自觉执行资金使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局分管领导签字同意、会计审核无误后才能支付等规定。三是认真履行出纳职责。每月按帐号与银行对帐,自觉做到出纳账务日清月结、笔笔清楚。一年来,没有出现过错记、错付等现象。

篇4

1、收付款时,认真复查会计凭证及付款单,如手续不全或有错误现象,及时退回会计改正,保证凭证准确无误。

2、收付时,要当面点清,以防差错,数额大时,一定有要人复核。

二、每日根据审核无误的现金收付凭证,登记现金日记帐及辅助记录:

1、现金日记帐所载的内容必须同会计凭证相一致,不得随便增减。

2、日记帐必须连续登记,不得跳行、隔页,不得随便损坏帐簿和撕去帐页。

3、文字和数字必须整洁清晰、准确无误,如有改动,必须按会计制度执行。

三、负责每日营业额的追缴。按主管、经理的安排筹储现钞。

四、按时发放工资、奖金,并填制有关的记帐凭证。

五、严格遵守现金管理制度和支票使用规定,现金要尽量做到日清月结,月结盘库后作现金盘库表。

六、银行帐务和支票办理:

1、及时将部门收回的支票送交银行进帐。收到银行回单时,及时登记后交给会计作帐。如有银行退票,应及时交会计冲帐,并重新更换支票。

2、每月15号前作上月“银行存款金额调节表”,认真核对清查每笔未到帐的原因,如有错帐及时更正,力争将未到帐款控制在最低限度内。

3、凭领导审批的申领单方能开具支票。填写支票时,应做到时间、金额、帐号及收款人单位均正确无误,由财务部直接开出支票按审批权限办理。

4、空白支票应妥善保管。开出支票后要按编号顺序进行登记。印章与支票应分别保管。

七、会计凭证的汇总与管理:

1、每日下午4:30开始汇总当日凭证,下班前应将汇总表及所附凭证交电脑室输机,如遇当日凭证少于15张者,可酌情推至次日汇总。

2、汇总时应负责审核每张收付凭证现金或银行存款编号大、小金额是否正确。

篇5

依照准则规定,企业应在期末资产负债表日,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对由于市价大幅度下跌,有证据表明已经陈旧过时或者其实体已经损坏,已经或者将被闲置、终止使用或者计划提前处置等原因导致其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资产,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计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依照税法相关规定,企业所得税前允许扣除的项目,必须遵循真实发生的据实扣除原则,除国家税收规定外,企业根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提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包括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比较会计准则和税法的相关规定,因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期间与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资产损失的期间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作为可抵减暂时性差异,即作为来来可抵减应纳税所得额的时间性差异,在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纳税调增。“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当期会计利润+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例1]中兴公司2003年12月购入一项固定资产,成本价4000万元,预计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该企业按直线法计提折旧。自2004年起企业利润总额均为1000万元,2006年末该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为2380万元。企业适用所得税税率33%,不考虑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42000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200000

所得税会计处理,中兴公司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不能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应将其作为可抵减暂时性差异在当期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为1420万元(1000+420),应缴所得税为468.6万元(1420×33%)。2006年末,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380万元,计税基础为2800万元(4000-1200),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相差异,可抵减时间性差异按照新的所得税会计准则规定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金额为138.6万元(420×33%)。

所得税相关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3300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1386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4686000

二、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固定资产折旧差异的纳税调整及会计处理

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资产减值损失确认后,减值资产的折旧或者摊销费用应当在未来期间作相应调整,以使该资产在剩余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即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应当按照计提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及尚可使用寿命或尚可使用年限(含预计净残值等的变更)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折旧额。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已提取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如果申报纳税时已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可按提取减值准备前的账面价值确定可扣除的折旧额或摊销额。比较会计准则和税法的相关规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减少,但由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有可能缩短,所以很难确定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的会计折旧与税法允许可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抵扣的折旧或摊销额的大小关系。若前者小于后者,则将两者的差额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减后,再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若前者大于后者,则将两者的差额在当期利润总额中加上后,再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当期会计利润-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提取的会计折旧小于税收折旧的差额或者”;“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当期会计利润+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提取的会计折旧大于税收折旧的差额”。

[例2]中兴公司计提减值准备后预计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为7年。2006年以后计提的折旧额会计制度与税法存在差异:

按会计制度规定每年折旧额=2380÷7=340(万元)

按税法规定每年折旧额=4000÷10=400(万元)

该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以后年度每年会计上计提的折旧小于税法上允许计提的折旧,应将两者的差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在会计利润基础上调减。

2006年后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及递延所得税、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情况如下表1:

表1 单位:万元

项目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账面价值 2040 1700 1360 1020 680 340 0

计税基础 2400 2000 1600 1200 800 400 0

可抵减暂时性差异 360 300 240 180 120 60 0

递延所得税资产 118.8 99 79.2 59.4 39.6 19.8 0

应交所得税 310.2 310.2 310.2 310.2 310.2 310.2 310.2

所得税 191.4 211.2 231 250.8 270.6 290.4 310.2

所得税相关会计分录:

2007年:借:所得税 1914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1188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102000

2008年:借:所得税 2112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99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102000

以下年度略。

若中兴公司计提减值准备后预计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2006年以后计提的折旧额会计制度与税法存在差异:

按会计制度规定每年折旧额=2380÷5=476(万元)

按税法规定每年折旧额=4000÷10=400(万元)

该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以后年度每年会计上计提的折旧大于税法上允许计提的折旧,应将两者的差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在会计利润基础上调增,但在2012年,2013年,会计核算上不再计提折旧,税法上仍允许计提折旧400元,应此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在会计利润基础上调减400元。

2006年后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及递延所得税、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情况如下表2:

表2 单位:万元

项目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账面价值 1904 1428 952 476 0 0 0

计税基础 2400 2000 1600 1200 800 400 0

可抵减暂时性差异 496 572 648 724 800 400 0

递延所得税资产 163.38 188.76 213.84 238.92 264 132 0

应交

所得税 355.08 355.08 355.08 355.08 355.08 198 198

所得税 191.7 166.32 141.24 116.16 91.08 66 198

所得税相关会计分录:

2007年:借:所得税 1917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16338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550800

2008年:借:所得税 16632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18876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550800

以下年度略。

总之,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以后年度计提折旧时,由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有可能缩短,所以很难确定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的会计折旧与税法允许可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抵扣的折旧或摊销额的大小关系。若前者小于后者,则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若前者大于后者,则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但由于计提减值准备后,新准则规定,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不可转回,以后年度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永远小于计税价值,因此产生的都是可抵减暂时性差异,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

参考文献:

篇6

1、制定信用社会计、出纳、储蓄操作规程

今年,我们财务科将按照新编财务制度和信用社日常会计、出纳工作实际,结合省联社下发的各项制度文件,制定出适用于我辖的会计、出纳、储蓄日常操作流程。在财务管理和支付结算上,优化会计、出纳操作的各个环节,使各项操作统一口径,统一标准,让信用社会计、出纳工作真正步入规范化的渠道,切实杜绝盲目操作和操作方式多样化这一现况。另外,我们还着重抓一个试范点,由我们财务科牵头,现场指导,及时解决信用社在运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待规范化之后,再组织信用社会计、出纳人员进行学习和交流,从而,彻底统一会计、出纳操作流程,使信用社会计、出纳工作逐步向高效科学的方向发展。

2、建立信用社业务操作考核办法,完善奖罚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信用社措施落实力度,提高内勤员工业务操作能力,切实促进员工按操作规程办理业务,今年,我们财务科将全面建立、健全信用社业务操作考核办法,将日常业务和微机处理充分结合,加强内勤员工在制度落实上的考核力度,制定出详细的奖罚办法,以此来有效提高员工按规程进行业务操作意识,确保我辖各项业务的正常运转和全年业务操作安全无事故,促进我县年底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全面落实。

3、建立信用社内勤各岗位职责

为了使信用社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财会人员岗位职责更加明确,今年,我们财务科将依照市办精神,制定出《××县农村信用社内勤员工岗位职责》,职责中,对会计、储蓄、微机、出纳等内勤岗位制定出明确的权责范围,规定出各岗位的业务范围,同时在岗位职责中对各岗位的协同操作提出要求,以此,进一步规范了会计操作、统一了操作口径;提高员工的职责意识和思想觉悟,指导员工按权操作、按规定办理业务,提高了内勤员工的自律性

二、搞好信用社费用核定,继续做好信用社各项常规检查

1、科学核定信用社财务费用

信用社费用指标及各项财务经营指标核定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信用社全年目标计划的完成。今年,我们将按照上级行和联社办公会要求,认真测定、科学核算各项财务费用指标。为此,我们财务科将着重从三方面入手:

篇7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出纳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6-0177-02

一、高校出纳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高校出纳工作是高校财务管理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政策性、原则性、经常性、时间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随着信息化的发展,高校出纳工作不再是以前简单的收付活动。不再局限服务于学校内部的师生,而是更多地融入到市场经济的大环境,高校与企事业单位之间,与银行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比如网上学生收费、网上支付等每一项经济业务往来都与出纳工作紧密相连。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高校出纳是高校财务工作的前哨,是高校经济业务活动的第一道关卡。出纳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对高校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高校出纳工作面临的几个问题

(一)岗位相对终身制,职责权限不清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明确规定: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确保财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但在现实工作中,因为历史原因,一些高校人事改革工作滞后,岗位评聘机制不健全,以及某些出纳人员能力有限,很难胜任其他工作,或者编制问题,导致出纳岗位相对终身制现象在高校比较普遍。许多高校没有能够较好地执行出纳岗位轮换的相关规定,或者岗位的内部牵制制度。

(二)出纳工作监督不力

出纳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时效性很强的管理工作,单位领导除应给予必要的工作上的支持外,还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其进行监督检查,但当前在许多高校中,学校领导对出纳人员的交流仅限于账面上还有多少钱,其他则很少关心。而有的高校将出纳的监管职责赋予了学校审计部门,可审计部门即使对财务部门有定期的现金盘库、银行存款清查,但碍于情面,这些检查也仅仅流于形式,从而导致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发现,使监管工作失去效用。因此,造成在一些高校中出现出纳挪用巨额现金,给学校造成重大损失的事件发生。

(三)对出纳工作重视不够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出纳工作不过是点点钞票、填填支票、跑跑银行,属于基础性工作,门槛低任何人都能做。因此给予出纳人员培训的机会较少,外出学习的机会少,于是出纳业务技能不够娴熟,职业素养不高,知识更新不够。但是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出纳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四)信息化程度利用不够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高校中学生收费可以通过银行代扣代缴,而摒弃传统的现场缴费,日常的业务通过网上报销,从而实现实时的现金直接进入报账人的银行户头,转账业务则通过网上银行进行交易,从而达到足不出户就能完成交易。这样既保证了资金安全,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事实却是出纳利用信息化开展工作的情况较少,很多西部高校都是采用比较原始的填支票,跑银行等方式。

三、高校出纳工作对策分析

(一)完善制度,落实责任,为提高出纳工作质量提供制度规范保证

出纳工作是一项每天都与钞票打交道的基础性工作,同时又是一项有固定操作规程、操作技术、每天周而复始不停操作的经常性工作。这项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操作人员极易产生麻痹松懈情绪,不能坚持操作规程,而一旦不按操作规程操作就极易出错。因此,要保证出纳人员能够一如既往地按固定操作规程操作,并一直保持较高的质量,必须要有完善而又严密的制度体系作保证。因此按照出纳工作的特点及运行规律,对如何通过制度规范来保证出纳工作质量的提高,并使这种较高的质量能够得到一如既往地保持做了大量的工作。

(二)狠抓责任落实,确保制度得到严格执行

制度的应有作用能否得到有效的发挥,关键在于制度能否得到一以贯之地严格执行。而要保证制度得到严格执行,首先要把执行制度的具体责任落实到实处。因此,需要制定《岗位职责履行明白书》,把每个工种、每个岗位应履行的职责及操作程序明确地落实到具体责任人,从而有效地增强了各岗位员工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和责任心,保证了各种制度能够得到一以贯之地严格执行。

篇8

【关键词】出纳 基本技能 专业技能

一、毕业生就业岗位调研结论

为了真正做好高职教育工作,使专业培养目标更加符合社会实际需要,我们每年都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岗位开展调研。结果显示,我院近三年财务会计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岗位为出纳的比重在逐年增长,从2009年的38%增加到2012年的52%,其次为会计、成本核算、统计等。由此也可以看出,由于财务会计岗位是一个专业性强的岗位,关乎各单位的财务运作和资金处理,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胜任会计工作的能力,所以,各单位在安排会计岗位人员时,都是先安排新员工从出纳岗位做起,作为从业人员会计业务能力的考察。

既然会计工作从出纳工作开始,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培养出纳人员的基本职业技能,为将来从事会计岗位工作打下良好的能力基础。

二、出纳员职业技能的内容

(一)出纳岗位职责

根据《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财会法规,出纳岗位主要职责是按照国家有关现金管理和银行结算制度的规定,办理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不出租、出借银行账户;根据国家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审核与现金和银行存款收、付业务有关的原始凭证;及时编制资金报表,按期汇报资金收支状况;保管库存现金、票据和各种有价证券的安全与完整;保管有关印章、空自票据等,并及时做好相关的使用和注销登记。

(二)出纳技能的内容

根据出纳岗位职责,出纳人员要经办企业所有款项的进出、现金的收付等工作,因而出纳基本技能应该包括出纳基本技能、现金业务处理技能、银行存款日常业务处理技能以及银行转账结算业务处理技能。另外,针对出纳工作的特殊性,还必须进行出纳员职业素质的训练。

三、出纳员职业技能的培养

(一)单独设置《出纳技能实训》专用周

虽然出纳岗位是会计的基本岗位,但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设有相应课程的学校较少,对出纳知识的学习,其内容仅仅作为《则务会计》课程的一个章节,而且为纯理论课程,这样的内容设置,不利于学生很好地适应出纳岗位。鉴于学生就业的需要,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单独设置《出纳技能实训》课程,通过1周对企业有关经济业务的处理和训练,掌握出纳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熟悉出纳工作的基本流程和基本原则,了解出纳与会计的关系,进一步锻炼和提高学生从事出纳工作的适应能力。

(二)出纳员技能实训内容

出纳员技能实训是按照出纳岗位流程的顺序,完成基本技术训练、专业技能训练,重点训练现金出纳、银行出纳、银行结算等技能。

(三)训练效果的评价

出纳技能实训的目的不仅仅是训练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团队意识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因此,在进行训练效果评价时除了看学生的实训资料外,还要从学生实训时的态度、纪律、各项目完成情况等多种角度来确定学生的实训效果。具体可设置各项目占不同分值比例进行打分。其中,出纳基本技术掌握情况占总评成绩的30%,主要考查学生点钞熟练程度、小键盘输入速度和准确性、真假币识别情况、书写规范性等;现金、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的处理情况占20%,主要考查学生业务处理的正确性、规范性;银行转账结算业务处理情况占15%,主要考查学生各种结算凭证填制的正确性、结算程序的规范性、转让或贴现、背书业务处理的合理性等;实训总结占20%;其他占15%,包括出勤、纪律遵守、群体协作等。

四、总结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是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学生必须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毕业后就能直接上岗工作,满足社会需求。会计作为一门操作性较强的综合应用性学科,学校一定要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清楚了解企业会计各岗位的特点及操作流程,掌握会计各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一线技能型人才。学生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社会对会计岗位人才需求的特点,在就业岗位选择上一定要认清社会的用人需求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切实培养自己的会计业务基本技能,为将来从事会计岗位工作打下良好的能力基础。

参考文献

[1]万艳玲.出纳岗位工作分析及构想[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1月号上(总第408期).

[2]唐锋,叶涛.项目教学法在出纳实务课程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2(3).

[3]郁春兰.高职院校项目化课程《出纳实务》整体设计[J].中国证券期货,2012(10).

篇9

关键词:基层事业单位;出纳工作;财务管理;作用;优化对策

随着我国财务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基层事业单位会计系统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出纳工作,对财务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必须将出纳工作上升到更高层面,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大力推动出纳工作改革和创新,努力提升整体水平。

一、出纳工作对财务管理工作的作用

在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当中,出纳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做好出纳工作,才能使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更具有规范化,有的基层事业单位出纳制度不够完善,特别是管理工作不够严格、科学、到位的问题比较突出,这就直接导致出纳工作受到较大的影响,进而制约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因而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出纳工作,才能使财务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只有做好出纳工作,才能使财务管理工作效能更强,特别是通过对现金收付、银行账目处理以及报销审核等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使出纳工作与会计工作形成有效衔接,进而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建设。

二、提升基层事业单位出纳工作有效性的策略

(一)完善出纳工作制度。要想更有效地提升基层事业单位出纳工作质量和水平,一定要在优化和完善出纳工作制度方面狠下功夫,特别是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科学、完善、具体的出纳工作制度,努力使出纳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同时,也能够引导出纳人员照章办事。这就需要基层事业单位应当将出纳工作上升到更高层面,特别是要从促进出纳工作有效性入手,将其纳入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当中,对出纳的各项工作都要制定明确的制度,并且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建设。要大力推行“账款分管”的财务管理制度,对出纳人员和会计人员的工作职责以及岗位分工进行明确,只有这样,才能使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更具有科学化。(二)拓展出纳工作职能。随着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需要不断拓展出纳工作职能,努力提升出纳工作的整体性和战略性。这就需要基层事业单位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除了要强化出纳基础性工作之外,也要积极探索推动财务会计工作拓展性的有效举措,进一步提升出纳工作的整体水平。这就需要基层事业单位赋予出纳工作更多的岗位职责,比如,可以赋予出纳参与货币资金计划定额管理的权力,进而使他们在这方面能够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再比如,还应当强化出纳工作的风险管理能力,比如,在资金使用的过程中,提出合理化建议等等。要注重明确出纳工作目标和任务,比如,可以建立出纳与会计分工合作的运行机制,使出纳与会计之间既独立工作又相互配合。(三)提高出纳人员素质。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要想使基层事业单位出纳工作取得更大的突破,一定要在提高出纳人员综合素质方面狠下功夫。这不仅需要基层事业单位要大力加强出纳人员教育和培训,更是在当前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实务中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入手,要在提高出纳人员信息素养方面取得突破,切实加大相关方面的培训力度,使出纳人员能够在应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要切实加大优秀出纳人员的引进力度,使他们能够在推动出纳工作改革和创新方面发挥引领作用。要大力加强出纳人员职业道德建设,除了要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之外,也要在工作的过程中养成认真严谨的习惯和态度,对于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处理和解决。

三、结语

出纳工作对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基础性、支撑性和衔接性作用,因而应当更加高度重视出纳工作改革和创新,特别是要积极探索更具有创新性的出纳模式,重点要在完善出纳工作制度、拓展出纳工作职能、提高出纳人员素质等诸多方面取得突破,推动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出纳工作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刘靖惠,刘靖萍.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出纳工作对财务管理的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9(17):245.

篇10

出纳工作是管理货币资金、票据进出的一项工作。具体地讲,出纳工作是按照有关规定和制度,办理本单位的现金收付、银行结算及有关账务、保管库存现金、财务印章及有关票据等工作的总称。从广义上讲,只要是票据、货币资金的收付、保管、核算,就属于出纳工作。狭义的出纳工作仅指各单位会计部门专设出纳岗位或人员的各项工作。由于其工作属性的特殊性,出纳工作归纳起来有三个特征:现金、票据收付的关口;会计信息的第一收集者;职工观察一个单位会计管理水平和财务水平的服务性窗口。因此,出纳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工作岗位。

第一,出纳在会计循环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出纳是会计工作规范的把关者,是会计工作内部控制的最后一道工序,起收付、反映、监督和管理的作用。企业经营活动现金、票据的收付和办理,以及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的办理,都必须经过出纳人员之手;出纳要利用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通过其特有的现金与银行存款日记账的各种明细分类帐,对本单位的货币资金进行详细地记录与核算,以便为经济管理和投资决策提供所需的完整、系统的经济信息;出纳要对企业的各种经济业务,特别是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出纳还要对货币资金进行保管,对银行存款和各种票据进行管理,对企业资金使用效益进行分析研究,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信息,甚至直接参与企业的方案评估、投资效益预测分析等都是出纳的职责所在。任何单位和经济组织中,出纳必须是一个独立的岗位。出纳在会计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单位领导和会计主管人员要注意运用法律法规建立对出纳的约束机制。另一方面,出纳人员自身要加强学习,提高技能,注重职业道德修养,自觉维护出纳工作的严肃性,二者之间要有机协调,达到做好会计工作和经济管理工作的共同目的。

第二,出纳是会计工作纪律的先行者。执行财经纪律是经济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准则,维护和执行财经纪律则是经济工作微观要求的基础。资金的进入和退出,出纳工作都是源头。收款、付款是出纳的基本职能,出纳工作的一举一动都在时刻执行着财务纪律和会计纪律。出纳人员更应当把依法办事,严格财经纪律当作出纳人员的根本职责。把出纳称为会计工作纪律的先行者,是应将出纳工作始终贯穿于会计工作的起始和终结。事实也证明,一个思想觉悟高,业务精干的出纳人员,必定会为本单位的财务工作的健康有效运行创造有利条件。

第三,出纳是会计工作规范的实施者。会计工作规范化的目的是使报账、记账、算账工作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逐步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不断提高会计工作水平,进一步发挥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出纳人员担负着资金收付、票据管理、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登记等工作。实施会计工作规范化,出纳人员担负着及其重要的责任。一是出纳工作应当从原始凭证做起,检查发票是否真实合法,发票的出具人是否为发票的合法使用者,有无转借、编造、涂改等,持票人是否与业务内容有关。二是票据的整理,出纳人员应当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认真整理每一张单据。三是日清月结,登记现金、银行日记账簿,管理好现金和票据。实施会计基础工作作为自己工作的全部内容,对内在质量把好政策、法规、纪律关,对外在质量上把好书写、规格、整洁规范关。

第四,如何做好出纳工作。首先,要注重职业道德与个人品质的修养。既要遵守国家财经法规与纪律,遵守段财务制度要求,又要注意个人品质的修养。做到做事必先做人,不断总结自身工作、生活中的优缺点,不言过其实,言而无信,竭力为本单位的工作、总体利益、全体职工服务,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其次,要有闲熟的业务技能。当好出纳人员,不但要具备处理一般会计实务的财会专业基本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处理出纳事务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较强的数字运算能力。出纳工作需要很强的操作技巧和深厚的基本功,出纳人员在数字运算上要有较快的速度和高度的准确性。在快和准的关系上,要把准确放在第一位,要准中求快。提高出纳业务技术水平关键在手上,而要提高手的功夫,关键在勤。一张书写工整、填写齐全、摘要精炼的票据能表现一个出纳员的工作能力,因此,要苦练汉字、阿拉伯数字,提高写作概括能力,使人见其字如见其人。三是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当好出纳员,对本职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要热爱出纳工作,要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职业习惯,即精力集中,有条不紊,严谨细致,沉着冷静。精力集中就是工作起来要全身心地投入,不为外界所干扰;有条不紊就是计算器具摆放整齐,钱款票据存放有序,办公环境洁而不乱;严谨细致就是认真仔细,做到收支计算准确无误,手续完备,不发生工作差错;沉着冷静就是在复杂的环境中随机应变,化险为夷。要立足本职,踏实工作,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问题。四是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当好出纳员,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出纳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出纳员每天要接待许多不同文化层次的职工,所以时常保持平静心,一句温和的话语,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与心态,正视现实,以积极热情的心态面对工作,要努力做到在顺境中经常自我检查,拾遗补缺,逆境中经常自我鼓励,百折不回。五是要规范出纳工作,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当好出纳员,要规范出纳工作。要自觉做到:工作程序化,即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经过制单、复核、审批,才能据实开票或支付;坚持原则,当收即收,当付即付;熟练细致,提高效率,杜绝差错;建立备忘录,对收付款对象的姓名、经济业务内容、金额等至少有一个短期记忆。同时,加强安全防范意识也极为重要。出纳人员既要密切配合保安部门的工作,也要增强自身的保护意识,学习保安知识,把保护自身分管的公共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作为首要任务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