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蜻蜓歌词范文
时间:2023-04-10 20:37: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红蜻蜓歌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红蜻蜓》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日本儿童歌曲,由作曲家山田耕筰根据日本诗人三本露风回忆童年情景的诗作谱而成。歌曲为3/4拍,共八小节。歌曲短小精炼,曲调自然流畅,感情真挚具有梦幻般的意境。歌曲分为两个乐句,第一乐句旋律上行,第二乐句以下行作为呼应。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体验、感受、模仿、探究、合作等方式参与不同的音乐实践活动,感受歌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3、知识与技能:在歌曲学习中掌握渐强渐弱的力度记号,能用轻柔、连贯、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按力度记号的变化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能力较低年级学生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强,能发现自然界中各种音响,并能听辨出不同的歌曲情绪,能从音乐中体会歌曲的力度、速度、节奏、音色等音乐要素。在课堂上随音乐做出不同拍子的律动,感受音乐节拍来感受歌曲。
教学理念:
新课标提出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因此在本课中我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采用聆听法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音乐要素在音乐中所起到的作用,进一步体验音乐情感。本节课我以力度记号为切入突破点,解决歌曲知识的难点。我力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音乐诸多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与增强。
教学重点:
用轻柔、连贯、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按力度记号的变化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难点:
在歌曲学习中掌握渐强渐弱的力度记号,并能按力度记号的变化表现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弹奏钢琴曲《童年的回忆》
【设计思路:教师弹奏钢琴曲的导入,即贴近学生的生活,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
师:同学们,你知道老师弹奏的钢琴曲曲名吗?
是啊!一曲童年的回忆,勾起我们对童年的美好的美好回忆,每个人都拥有难忘的童年,童年是美好的,更是难忘的。在日本美丽的富士山下住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当山上的桑树结满桑果的时候,小女孩就会在傍晚的时候,挎着一个小竹篮上山去采桑果。这时候,天空中布满了美丽的晚霞,很多很多的红蜻蜓在晚霞中满天飞舞,这景色真美啊,小女孩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沉浸在这美好的画面中,深深的陶醉了。红蜻蜓——这童年时代美好的记忆从此永远地刻在了小女孩的脑海中,不能忘怀。
童年多么难忘啊!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小女孩那美丽的童年吧。2、初听歌曲《红蜻蜓》。
【设计思路:依据课标要求,遵循音乐学习规律,以听觉入手,初步聆听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节拍,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述能力等】
3、揭示课题:
师:刚刚我们听到的歌曲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日本山田谱曲的歌曲《红蜻蜓》。
二、体验感受:
1、展开想象:
师:当我们听到这首动听的歌曲,你仿佛看见了怎样的画面?
生:略
师:用我们手中的小纸片,你能表现出怎样的效果。
A、听老师的树叶声有什么变化?
B、讲解力度记号:
渐强记号
渐弱记号
C、利用手中的小纸片表现出渐强渐弱记号。
D、听歌曲,用手中的小纸片为歌曲创设意境。
三、学唱歌曲:
师:通过刚才的聆听,你觉得这首歌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用词语形容一下。
生:
师:是怎样的节奏带给我们摇荡的感觉?
生:3/4拍
1、请你用不同的方式表现3/4拍
2、画拍表现3/4,强弱规律表现3/4拍,
3、用蜻蜓飞的动作表现三拍子。
【设计思路:课标中提到:“四年级学生能随着歌曲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因此我以蜻蜓的优美动作表现音乐,再次感受三拍子强弱规律,并渗透歌词红蜻蜓与红蜻蜓呀演唱时的区别。】
4、师范唱,听一听老师用了什么样的情绪?
【设计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5、生深情哼唱歌曲旋律。
师:旋律和歌词就像是画家的线条和色彩,为我们展示一幅幅美丽的图景,这首歌为我们展现了怎样的画面呢?让我们从歌词中去寻找吧!
6、带节奏读歌词。
【设计思路:课标中提到,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此环节既是感受音乐的过程,也是体会三拍子强弱规律的过程,并以节奏做为切入点解决歌曲中演唱的难点】
7、填词。
【设计思路:学习歌曲的重要环节,准确的演唱歌曲是歌曲表现的先决条件】
8、加入力度记号演唱。
【设计思路:为了让音乐作品更好的表现,渐强渐弱的歌曲处理时必要的,这使得歌曲更加动听,让学生理解渐强渐弱记号在表现歌曲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四、表现歌曲:
加入表演、伴奏等形式演唱歌曲。
篇2
关键词:种子;技巧;专业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30-01
奥尔夫曾经说过:“每一个学生心里面都有一颗音乐的种子,教师的任务就是让这个种子发芽。”但是现在很多学生都表现出喜欢音乐而不喜欢上音乐课,这样的态度。这是我们每位音乐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原因是:在现在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孩子在课堂上掌握知识和发挥创造力,所以在课堂上设计了大量的枯燥独立的技术性知识贯串到教学中去,试图“难倒”学生。因此,这种脱离音乐性的知识,在课堂上很难让学生接受,从而抹杀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就是很多音乐课为什么让孩子望而生畏的原因。
以下是我在近几年教学实践中,尝试着对有些教学方法探索性的进行改革,并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不用专业的口语对学生说话
唱歌前要练声,是每节音乐课前所必须的环节。科学地练声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发声技巧,保护学生幼嫩的声带,本身并不错,问题是某些教师过多的强调了一些发声技巧,并用专业的口语对学生说“声音圆些”、“声音打开”、“音的位置好些”,结果是教师滔滔不绝,学生却无动于衷,这种专业性的语言,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很难接受与做到,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我想:为了获取一些不太巩固的发声技巧而丧失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孰失孰得。因此,我认为:教师的口语应具有描述性,而不是解释性,做到:“言之不足而歌之,歌之不足而舞之。”在平时的歌曲教学时,教师应用形象的东西让学生学会歌曲进行发声,在平时教学中不断贯串对发声的要求,而不需单独设立发声练习这个步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声音的训练。
二、用听唱法学唱歌
在以往的唱歌教学中总是先学谱后添歌词,对于一些比较难的歌曲,很多教师在进行学谱时,因曲谱难,一遍又一遍枯燥的练,结果不仅花去很多的时间而且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长期的探索我发现:通过听来学习音乐,比通过乐谱来学习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对于某些简单的歌曲不用唱谱,听几遍,就可以轻松地唱出旋律;对于某些曲谱比较复杂的歌曲,先唱歌词,再反过来学歌谱,学生仍然唱得非常好,谱也很快学会,并且所花的时间很少,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原因是:这样降低了学生难度,学生先通过听,解决节奏、音准的问题,再回过去唱谱子时只要添上音符就能演唱,所以学生学得也很快,这样的做法,教学效果非常好并受到学生的欢迎。
三、把音乐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来体验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总在学生学会唱歌之后再对其歌曲进行歌曲艺术处理,把学歌和歌曲处理分成两课时。其时,有音乐的同时就需有情感,不能等技术成熟之后再进行艺术处理。我的做法是:先讲完歌曲中新授部分,就把歌曲的旋律弹出来,让学生欣赏,加上教师的范唱,能让学生在一到二次完整欣赏歌曲亲身体验的机会,在学生能很好体会歌曲的整体感觉后再进行演唱,并在演唱的同时对学生的情感有所要求。也就是说通过音乐体验一音乐研究一音乐再体验这个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样不仅改变以往枯燥学歌的过程,也通过学生对歌曲的不同情感体验来讨论怎样表演演唱歌曲,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外歌曲也可以进课堂
学生在校,教师是不要求唱课外歌曲的。但我想,课外歌曲也是音乐,学生演唱一些适合自己演唱的课外歌曲没什么不好,这不仅学生能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其他歌曲上去,增强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学生也突出了自己的个性,开拓了音乐视野,丰富了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提高了对音乐的兴趣,这样又有何不好的。基于上述考虑,我不仅提倡学生平时可以演唱适合自己的课外歌曲,而且考试的时候也可以演唱课外歌曲,结果在考试时由于学生演唱的歌曲多种多样,纪律比起以前来是出奇的好。
五、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一节课中学生有了兴趣,注意力就会集中,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有创新活动时,给予支持和夸奖,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发现者,探索者,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教《红蜻蜓》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准备一些教具,把课文中的红蜻蜓画在一张大白纸上,还画了几个不同姿态和颜色的蜻蜓,在学这首歌时,学生都有较高的热情,产生了深厚的兴趣,让有兴趣的学生自制面具,下课后许多同学制作了面具,歌曲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鼓励学生踊跃表现自己
篇3
三只小虎 渐行渐远的背影
在廖忠信的《我们台湾这些年》一书中,这样回顾了“小虎队”的出现:1988年,台湾推出了一档以青少年为主要收视群体、名为《电视新春争霸战》的综艺节目,由3位女生组成“小猫队”担任主持人助理。后来有人建议,模仿日本节目模式,成立一个男生组合来“搞对抗”,于是通过广告招聘和层层选拔,吴奇隆、陈志朋、苏有朋最终脱颖而出。为了陪衬“小猫队”,他们取名为“小虎队”。没过多久,本是作为陪衬的“小虎队”,却凭借着那身乖巧阳光的学生气意外蹿红,迅速得到观众的支持和关注,甚至比节目主持人和来宾们更受欢迎。直至1991年,他们红遍整个中国。
他们用健康阳光的形象,征服了当时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孩子们终于有了能与他们的青春做伴的偶像;家长和老师们也不会担心孩子们因喜欢“小虎队”而耽误学习,因为有着以全省第五的成绩考入台大的“乖乖虎”这样的“优秀偶像”;当老人们在电视前看到这“三只小虎”在舞台上活力四射的舞蹈和歌唱时,他们心中的喜悦之情也早已洋溢在脸上。人们在“小虎队”的那些纯净的歌声中,都找到了自己现在或曾经的样子。可以说,“小虎队”给了那个年代的人一个关于梦想的出口。
但是,不管是当初的“意外”走红,还是最终因服兵役而导致的解散,“小虎队”的起起伏伏都无法与那个时代特有的“气候”脱离开。
在“小虎队”之前,台湾并没有这种像“日本少年队”一样的团体,所以,“小虎队”的制作团队不仅参考了很多日系偶像团体的案例,还对他们进行了严格专业的培训。但是在八九十年代那个港台青年偶像快速萌芽发展的阶段,“小虎队”的出现虽然可以说是流行乐坛的一个“前无古人”的开创,但是在瞬息万变的娱乐圈,并不意味着无后人居上。1991年“小虎队”暂时解散后,1992年林志颖出道并迅速成为红得发紫的人气偶像,所以再到1993年陈志朋服完兵役归队时,流行乐坛已经完全改头换面。
“小帅虎”陈志朋在今年的春晚彩排时不禁黯然泪下,他说:“实在是忘不了,小虎队是我们一辈子关于成长的记忆。”的确是这样,对于“三只小虎”而言,“小虎队”不仅仅是一个组合,一种表演形式,更重要的是,它成就和见证了这“三只小虎”的那段最为纯真的岁月。就像当年飞碟唱片的企划陈乐融所说的那样:“我觉得大家后来会这么怀念‘小虎队’的原因就是,他们的人跟歌是比较合一的。后来有非常多的艺人或组合,他们所表达歌曲的主题跟他们的私底下各自的心情或者是思想,通常是有很大差距的。”
词曲作者纯情弥足珍贵
其实,为我们创造那个“纯真年代”的人,不只是那三个清纯、可爱、健康的大男孩,还有许多像李子恒这样童心未泯的老男孩。
在台湾众多优秀的音乐人中,内敛、亲和的李子恒虽然并不像罗大佑、李宗盛那般被大多数人所熟知,但他却是台湾流行音乐界教父级的人物,是“小虎队”音乐生涯中最重要的恩师之一,也是他们歌曲的主要词曲创作者和唱片监制人。
转入飞碟工作后的他一直都是在为实力歌手写歌,比如王杰、姜育恒、苏芮等。后来在为“小虎队”做专辑时,他才开始接触偶像风格的音乐。对于李子恒而言,“小虎队”是个特殊的存在,就像他所说的:“你必须把自己的心态调适得和年轻人拥有一样的感觉,要从词境里去钻研……”
像“海风在我耳边倾诉着老船长的梦想/白云越过那山岗目的在寻找它的家”和“红色的蜻蜓是我小时候的小小英雄/多希望有一天能和它一起飞/当烦恼愈来愈多/玻璃弹珠愈来愈少/我知道我已慢慢地长大了”,这样的词都是出于当时的“老男孩”李子恒之手。一个中年人能这么贴切地为那些青春、欢乐、迷茫的少年打造了如此多的、甚至影响了一整代城市少年的美好歌曲,必然不会仅仅源自于他自身的功力,更多的还有蕴藏在他内心深处从未消逝过的纯真情怀,这才是最弥足珍贵的东西。
李子恒在他前不久推出的第一张个人专辑《母亲的容颜》里这样对我们说:“严格来说,我不是个吉他好手,不是个编曲人才,更不是个优秀歌者,充其量是个长期蛰居幕后的音乐工作者,之所以勇于参与、勇于演出,只是凭藉一股朴拙的热忱,在这个充满争伐的年代里,用谦卑的心意回敬我十六岁才来的台湾……当复杂的情感走进简朴的文字与音符里的时候,我深切地感悟到,台湾需要的不是悲情,而是真情……”
在这个纷繁浮躁的时代里,李子恒能为我们,为“小虎队”,也为他自己留下了最纯真的回忆和向往。那些被他写在纸上的隽美、纯真、明亮,充满着青草气息的歌词,在不知不觉间,寄托了“纯真年代”中许多人的梦想。他和“小虎队”伴我们一起,让青春的梦想开始变得有迹可循,让它们能够在天空飞翔。
你和我 梦里的狂欢
如果说“小虎队”和他们幕后的制作人是那个“纯真年代”最初的“创造者”,那么你和我则是在那个年代里的最幸福的“参与者”。自从那一天他们唱透了我们的心事,我们便再也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喜悦和狂热,因为关于青春的故事,终于可以有人来分担分享。原来,梦想已不再是一个人的事,那只红蜻蜓,放飞的是那个“纯真年代”中所有人的梦想。于是,我们带着满心的欢喜,相信着这个世界会充满阳光,相信着困难可以被战胜,相信着离别后终会再相聚。你肯定还记得那些与他们有关的点点滴滴的回忆吧,那时我们都好像是一只只的“小老虎”一样。
在“小虎队”最为火爆的时候,70后正年轻,他们正在大学校园里,用“小虎队”的歌声解读着自己的青春。而80后则刚刚走进学校,他们听着卡带,用歌词本抄歌词,女孩子们会常常凑在一起争论着到底他们哪个更帅,哪个更乖,“小虎队”就那样成为他们最初的偶像。
他们那些朗朗上口简单易学的歌曲,使我们在有限的校园生活中享受到了无限的乐趣。尤其是在学校的文艺汇演上,跳他们跳的舞,唱他们唱的歌,绝对是节目单上必不可少的。《青苹果乐园》,《红蜻蜓》,《蝴蝶飞呀》,他们的每首歌,几乎都会在大街小巷传唱一时。他们的海报,也会被我们铺天盖地的贴满了屋子,那时我们最爱他们的微笑。
后来,由于服兵役的关系,“小虎队”在推出了第6张专辑《再见》后就暂时解散了,他们在歌声中向我们承诺“请相信我们明天一定会再见,就像白云离不开蓝天……”那时,我们真是难过了好一阵子,怕他们不再回来。最终他们还是正式解散了,那一天在不少人的心中有着如“世界末日”般的沉重。
篇4
前不久的几堂音乐课让我享受到孩子们“和声”的魅力。我在这里提到这几节课是因为我是从去年九月开始对他们进行歌唱的训练。到今年五月份我突然感到他们的声音有质的突破。现在每节音乐课的前五分钟学生们都会端坐着练声,原来枯燥的练声成了他们的乐趣,因为每个人的心里都清楚“只有认真的练声,才有可能出来美好的声音,才能享受声音的魅力。”他们越唱声音控制的越好,声音控制的越好就越爱唱。所以我告诉自己要坚持歌唱教学,与其我给学生创造环境让他们快乐,不如教会他们自己创造好的音乐氛围自己享受。同时我也不断的静心反思:哪些方法效果好,或者歌唱时还有那些具体的要求。
一、歌唱教学中对学生要求 “细一点”
1.唱好歌,习惯当头
端正的坐姿,注意表情和口形,几乎是每堂课必讲的,因为培养孩子的习惯并非一日之功,他们玩性大、忘性大、心较难静下来老师只有不厌其烦地给他们纠正错误,久而久之,学生才会具备良好的演唱姿势和习惯。有了基础,自然学生对自己的声音也会加以控制,将轻声流畅的歌唱方法变为一种自然的歌唱方法。
2.多一点合作
四年级新教材引入了二声部合唱。虽然合唱是集体性的声乐艺术,也是培养合作意识的最佳途径,统一的节奏、准确而和谐的音高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有一定的要求,少了一份随意多了一份约束,而出来的声音效果要比齐唱来的丰满。但这实属不易,现在的孩子个性中多的是“以我为中心”,就怕老师没发现自己天才般的声音,每次唱歌都会很大声以展示自己的“声音魅力”。因此老师要从合奏开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感觉到合作出来的作品不但效果好而且过程有趣。如:《跳吧,跳吧》由于旋律简单易学,所以我加入了“合奏训练”。通过a、教师唱学生加节奏;b、分组一边拍一边唱;c、个别唱全班拍节奏;d、自拍自唱等多种形式巩固歌曲强化合奏能力。其中第二种节奏是新疆特有的节奏型让学生自己唱自己拍比较难,只要能配起来,那歌曲《跳吧,跳吧》的新疆味儿就十足,增加了歌曲的动感。因此我先在钢琴上弹奏这一节奏,让学生试着跟着哼唱。没想到两遍后学生也能自己拍自己演唱,且兴趣盎然。在体验成功后学生们便很喜欢这样的形式。再后来的《让我们荡起双桨》中的合唱部分;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凉爽的风。孩子们加节奏显得很自如,对于他们来说每次节奏的加入无疑是乐感的培养。而良好的乐感是歌唱情感投入的前提。所以在演唱《我的提琴》时我就大胆地加进低声部,只要高低声部对节奏的把握一致,加进一个我们自创的声部就只剩下音色是否统一问题了。一边拍节奏一边唱这一关过了,除了节奏整齐之外他们把6/8的强弱感觉也都体现出来了,可一加上声部演唱,每个声部都很努力地想将自己的声部全都显露出来,全然不顾效果,只想着老师能表扬自己的那一部分。但我却实话实说:分开很好合起来很糟,唯一能解决的方法就是大家暂时放下刚加进来的节奏用“轻唱”的方式互相聆听。
3.多轻唱
轻声练唱是合唱音色统一的最好途径。曾有一位老师用很好的方法将高低声部旋律练熟到合的时候一听却难以入耳,高声部的音色非常亮而且声音充满个性――很突兀,一听低声部就像一碗很浓的汤――太后,一旦合起来就有一种排斥感。老师用了十二分的精神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复巩固两声部的旋律,可合起来全完全不是预料的效果。我们下面的老师也很着急就是不能告诉他:你让孩子们轻唱试试。不过轻声练唱也是有方法的,不是你轻说他们就能轻下来了。首先大家必须“轻”在一个调上,声音“轻”了节奏还是很清晰。得不断的聆听不断的对比,多一点太满,少一点不够。比如在教授二声部歌曲《红蜻蜓》时,在两个声部旋律比较稳定的情况下:①教师唱低声部歌谱,学生唱高声部旋律(钢琴弹高声部后轻唱合作一次),第二次合作教师和学生的声部换一下;②教师唱低声部歌词学生演唱高声部歌词(钢琴弹高声部后轻唱合作一次),同样第二次合作声部互换。尤其在“轻唱”合作的时候教师要具备很好的聆听素养,找到阻碍和声效果的各种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在学生能与教师合作较好时才能将高低声部的旋律放到一起,稍做指导音质便很清晰、悦耳。而在轻唱指导过程中教师的优美范唱是必不可少的,教师有扎实的演唱功底,学生才会心服口服地去模仿
4.多范唱、多体验
在上《盼》这一课中我深切体会到范唱的作用。这首曲子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要学会不成问题,但让他们自己加上一些力度变化记号演唱时就显得有些无所适从,虽然这些记号加到那里没有对错,但这个地方加哪个强弱记号更好一些,学生觉得把握起来有点难度。开始没有一个学生敢举手演唱自己的作品,我觉得很尴尬,灵机一动让学生们拿出身边的白纸用不同的气息体验这些记号的强弱感觉,一下子课堂活跃起来了,通过“吹纸游戏”学生对强弱概念有了初步认识。我乘热打铁演唱了自己加上强弱记号后的作品的效果。学生们纷纷效仿,并觉得很有趣。学生们简直就是音乐天才,他们的二度创作使作品变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让我很是享受。在歌唱教学中学生的演唱水品能不能再上一个台阶与教师的范唱水平息息相关。由于歌曲意境的不同要求演唱者音色的把握和乐句力度的把握,气息长短(即中间是否需要换气)的把握都有不同的要求。学生有时不知道有无换气记号对乐句是否有影响。在教授《让我们荡起双将》时,我让学生们反复听我演唱有换气记号与没有换气记号的区别,并告知演唱的诀窍。我们通过模仿和练习获得了演唱技巧更增强了自信。
5.多点识谱的机会
把识谱作为练声是我经常会用到的,实践告诉我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哼唱能力,在学每一首新歌时我都会用轻唱、哼唱、演唱这三种方式让学生唱歌谱。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拿到新曲子都会自觉地识谱哼唱旋律是怎样的。随之有提高的便是竖笛,原本容易断续的笛声连贯起来了,在乐句中尽量的不断。如学习《白桦林,好地方》,我让学生在教授之前先自行识谱,接着再用竖笛吹奏听听旋律;最后轻声演唱谱子感受旋律的流动。教师只需对个别的节奏、力度记号加以纠正后学生自己就已能很好的演绎歌曲。所以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识谱能力,才能将主动权交给他们,使他们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在教二声部的歌曲时学生的识谱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如《红蜻蜓》一课教师哼唱低声部时,学生必须音准、节奏都没问题时再哼唱高声部,这样才能显现和声的魅力。总之,课堂上识谱的机会多一点,走调的概率就少一点,学生的音乐素质便会提高一点。
二、目标近一点,给学生的时间多一点
篇5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3-0088-1.5
浙江卫视频道是国内最早上星的省级卫视之一,在落地覆盖率、品牌信任度、媒体影响力上均有突出表现。浙江卫视上星17年以来,不断改革创新,锐意进取,逐步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作为省级卫视频道,一方面在中央电视台与地方电视台夹缝中举步维艰,另一方面,卫视频道间区隔度小、同质化竞争严重,伴随着海外媒体及网络、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的发展,不断夺取市场份额。然而,后奥运时代的到来,观众再次将更多的目光聚焦到电视屏幕上,对电视产业充满信心和希望。全球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造成经济衰退的同时却给文化产业带来发展契机。在新的媒体格局和生存环境中,浙江卫视抓紧机遇,以全新改版亮相,提出了“中国蓝”的品牌口号,异军突起,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浙江卫视一跃而起,迅速跻身全国一流卫视的行列,2009年以来卫视收视率从第八位升至第二位,开创了电视界色彩营销的新时代。
一、“中国蓝”品牌内涵:永恒的“蓝色印记”
色彩营销作为当今世界最流行的营销法则之一,2008年8月25日,浙江卫视进行全新改版,改版之初就提出了“中国蓝”的品牌口号,“中国蓝”涵盖了浙江卫视全力打造的品牌之蓝,同时也是对蓝色台标的致敬。同时“中国蓝”代表着“蓝海战略”,象征着浙江卫视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标志着浙江卫视着眼全国的坚定信心。此受众定位与合作广告商的目标消费人群相吻合,是浙江卫视广告营销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卫视改版后,“中国蓝”的品牌口号已经打响中国大江南北,准确的观众定位,使其卫视收视率一路飙升,从原来第八位升至第三位,到现在的稳居全国第二,一场蓝色风暴席卷并将持续影响中国电视银幕。
文化是一个频道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良好的团队文化可以更好的管理和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目品质,卫视团队文化决定了浙江卫视人的信心、团结和执行力。浙江卫视改版以来,实现由绩效文化向家庭文化的转变,形成了“中国蓝”品牌的塑造和提升的强大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
二、“中国蓝”之全方位多渠道频道宣传策略
“浙江卫视中国蓝”品牌一经推出,浙江卫视开展了一系列的品牌推广活动,从主持人的衣着颜色到直播现场的背景布置均突显蓝色主题,同时推出具有蓝色品牌概念的系列创意,如“娱乐蓝色风尚”、黄金剧场“蓝色生活季”、周年欢庆晚会《星耀中国蓝》等。此外,“中国蓝”跟一些具有蓝色概念的品牌进行战略合作,如洋河、百事可乐、红蜻蜓蓝色系列。“与苏洋河酒厂高端白酒品牌“蓝色经典”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出“洋河大曲蓝色经典系列”,在品牌推广上共同演绎蓝色的品牌文化,”进一步扩大“中国蓝”的影响力,为品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浙江卫视吉祥物――“蓝巨星”的亮相,让观众眼前一振,“蓝巨星”是浙江卫视的形象代言人,同时也是国内电视媒体的首位形象代言人,“蓝巨星”在品牌节目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成为具有自主版权的测音准机器,其憨态可掬的形象获得观众极高的认可度。由天王巨星刘德华演唱的中国蓝台歌――《海阔天空,一路是蓝》,充分展现了浙江卫视品牌“中国蓝”内涵,展现了浙江卫视人的坚定与责任,浑身是胆,锐不可挡的霸气。浙江卫视同时充分借助播客、博客等网络途径和手段来进行品牌推广,浙江卫视官方网站其日访问量和日发帖量仅次于湖南卫视。如此强势的频道宣传,为浙江卫视“中国蓝”品牌在全国打响提供重要保障。
浙江卫视“中国蓝”――蓝海战略实施以来,采用了全新的营销模式,抓住全新的市场卖点,启动与大品牌交互式植入式的广告营销策略。浙江卫视始终坚持“节目的终端站着广告商”的原则,实现广告商利益的最大化,也实现了“中国蓝,蓝动天下”的宏伟目标。浙江卫视与广告商强强联合,首先卫视充分利用广告商的资源,联动营销,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卫视凭借大品牌强大的资金支持和品牌效益,实现了在全国各类媒体、路牌、公交车等媒介上大投入、高密度宣传及内容营销,为浙江卫视“中国蓝”品牌在全国范围内做免费且行之有效的广告宣传,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同时也提高了卫视栏目在全国的收视率。同时大品牌的广告商也不拘泥硬性广告而倾向于植入式的软性广告,为品牌节目冠名,从产品包装、线下活动到全国媒体广告投放配合“中国蓝”的品牌宣传,其借助品牌栏目在全省、全国范围的影响力,推进广告商的市场营销战略,吸引了更多的实力消费者,增加了广告商的销售份额。交互式的广告营销策略,实现了浙江卫视和广告商的双赢、共赢的局面。
三、品牌效应,集群提速
浙江卫视频道改版以来,实现了频道跨越式发展,其卫星覆盖率、媒体关注度及网络影响力等方面均处于卫视频道前列,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内容为王道的媒体语境下,浙江卫视杀出同质化的胶着,集中自身优势资源,依托品牌节目研发新栏目,形成品牌集群化,给卫视提供了强有力的内容支持。在“集群方略”的指导下,浙江卫视用规模效应来构筑竞争壁垒,充分发挥集群的力量,浙江卫视飞速发展印证了集群提速的强大力量和彰显了品牌效应的重大成效。
(一)综艺节目品牌集群:品牌“纵贯线”
综艺节目是浙江卫视提升自身品牌的利器,浙江卫视凭借一档《我爱记歌词》,引爆全国K歌大潮,因其平民化和草根性,深得观众的喜爱,被誉为“中国最大的电视卡拉OK厅”。在《我爱记歌词》的基础上,浙江卫视充分发挥唱歌的优势,半年内研发了六档综艺王牌节目,其中由《我爱记歌词》衍生的《爱唱才会赢》、《我是大评委》被称为“综艺三剑客”加之《中国梦想秀》、《爽食赢天下》、《爱情连连看》、《天下达人秀》、《婚姻保卫战》7档节目,形成了“6+1”的集群综艺架构,成为国内省级卫视独有的“纵贯线”,一周7天全面打通21:21强档时段,成为每晚娱乐节目的先锋。综艺栏目品牌集群力量,在培养了观众的时间意识和约会意识,稳定了收视群的同时,夺取了收视市场,提高了收视率。
(二)主持人集群:主持人艺人化、明星制管理
伴随着“中国蓝”品牌的不断发展,浙江卫视主持人形象已经家喻户晓,深入观众内心。这与主持人集群化推出,独特而富有成效的主持人管理制度是密不可分的。在卫视改版之初,浙江卫视以集群的形式推出主持人,首先对四大新闻主播(陈蔚波、何敏、席文、王帅)和四大综艺主持(朱丹、华少、左岩、沈涛)进行集群推广,成立了电视主持人经纪机构“蓝星制造”,全力打造明星主持人,同时借助明星的经纪形式让主持人走艺人化路线,与国内具有实力的娱乐集团合作,为主持人包装和宣传提供平台,允许主持人拍广告、出演影视作品等商业演出,参与其他媒体的栏目与活动,增加主持人的曝光度和话题度,提升主持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主持人实行年薪制,收入明星化,每年按照人气、收视率等各大考核标准,量化主持人薪酬。该机制鞭策和激励主持人的工作热情和动力。利用明星主持个人品牌及公众效应吸引更多观众的眼球,培养观众群的忠实度,提高栏目收视率,提升“中国蓝”的品牌影响力。
(三)独播剧集群:电视剧大战突围
省级卫视被认为是我国电视剧播出平台上,最具活力、最具提升电视剧市场化程度、最有效推动电视剧产业进程的平台。浙江卫视打破剧场低价值的定位惯性思维,摒弃旧剧和非独播剧,实行“豪夺”的电视剧购买策略,重金购买好剧、大剧,争抢好的“独播剧”、“先播剧”、“泛播剧“,并将自制电视剧提上日程。浙江卫视2009年投入2.5亿的购剧资金,其中独播剧、定制剧超过一亿,同年浙江卫视引进了《罗武林向前冲》、《倾城之恋》、《我的青春谁做主》、《闯关东2》等多部全国独播、首播剧目。2009年浙江卫视向自制剧、动画片方面集中出击,于8月28日成立蓝巨星国际传媒,开拍中国版《歌舞青春》、《我的野恋女友》、《爱上女主播》、《我爱记歌词》,同时将品牌栏目《我爱记歌词》拍成电视剧,“让明星主持、领唱参演、根据节目台前幕后搞笑、感人的故事原型,让编剧和网友共同创作发挥,拍摄成20―30集的青春偶像剧,这是国内首次王牌娱乐栏目与一流制作公司、制作人的完美资源整合。”最先启动拍摄的《歌舞青春》,演员将挑选综艺栏目《越跳越美丽》的选手。《我的野蛮女友》主要从演艺圈内选取男女主角,近两年自制剧在产量和质量上表现出众,自制偶像剧《爱上女主播》、《爱情有点蓝》;自制电影《生日快乐》、自制战争剧《新亮剑》、自制情感剧《哑女情深》;自制动画片《安逗与黑仔》、《蓝巨星和绿豆鲨》等。自制剧提高了电视台自身的自主研发能力,加速了自身的品牌建构过程。自制剧已成为当今电视剧发展的风向标。
四、结语
在媒介环境拥挤,竞争激烈,特别是传媒产业已经出现惨烈的“红海”现象之时,浙江卫视积极探寻崛起之路,通过策划“中国蓝”的品牌战略,用色彩定位品牌,以集群创造独特,以节目内容为王牌,先进运行机制为保障,走出一条个性化、差异化的品牌推广路线,打响电视界的“蓝海之战”,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其成功之路值得探讨和深思。
【参考文献】
[1]赵红香.浙江卫视“中国蓝”品牌经营策略探析[J].新闻世界,2010(1).
[2]浙江卫视营销中心策划部.“中国蓝”“动”天下 浙江卫视“蓝动天下”主题推广会隆重召开[N].广告人,2009(4).
篇6
我在多年的普通班合唱教学实践中,借助口风琴、竖笛等课堂乐器,尝试着首先在课堂上开展器乐合奏教学,再由器乐合奏教学辅助合唱教学,这样,学生在学习合唱时就更容易把握好各自声部音准、节奏的精确度及声部的和谐度,也更能使学生在学习合唱的过程中,明确自己声部所处的地位、声部进入与退出的时间,准确把握好自己的分寸以及与其他声部的协调、配合,创造出较完美的和声效果,也因此让学生更加喜爱合唱歌曲,使音乐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种器乐合奏辅助合唱教学的方法,效果显著。
一、从聆听高质量的合唱入手,
建立学生的合唱意识
怎样让学生尽快步入合唱领域,较好地完成合唱的学习,我认为要从培养学生具备合唱的耳朵入手。只有当他们能够准确地听辨合唱的声部时,他们才能感受到合唱艺术的美,并乐于参与合唱,合唱的意识也就能建立起来。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从感受入手,尽可能多听一些优秀的少儿合唱作品,并经常采用对比的方法去聆听、去感受,就能收到好的效果。如在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曲时,我选用齐唱与合唱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让学生聆听,并让学生谈一谈两种形式给自己留下的不同感受。学生都比较喜欢合唱的形式,认为它好听、表现力强;而齐唱形式的声音比较单调,表现力也不够丰富。通过多次聆听,学生辨别声部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合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合唱意识也增强了,为中年级开始的合唱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创设器乐游戏,提高学生的
和声感知力
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学生年龄小,需要用趣味性的方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便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内容,创设器乐游戏进行教学,这样不仅使教学形式多样化,而且也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为,游戏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将课堂乐器变成学生手中的“玩具”, 他们便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其中。然后再巧妙地将器乐游戏运用到合奏与合唱的学习上来,就能较顺利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畏难心理,让他们在玩乐器的过程中,又培养了合唱的意识,具备了合唱的耳朵。
例如,在歌曲《噢!苏珊娜》的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同时还要用口风琴和教师一起合奏。这种师生合作的练习,不仅使学生节奏感得到训练,而且对识谱能力的提高、合唱意识的建立、合作意识的增强,提供了实践的舞台。为了更好地表现歌曲,并解决节奏中出现的切分节奏与八分休止符的难点,我创设了语言的节奏游戏:
我和学生共同练习,熟练后,我用口风琴在“do”音上把这条节奏弹奏下来,学生用“mi”音以同样的节奏回应我。学生很高兴,注意力非常集中,很快掌握了这条节奏。接着让学生按照伴奏谱中的音,把伴奏的旋律演奏下来,再视唱曲谱。学生不但能够准确地把握节奏,而且音准也比较好。在接下来的师生合奏中,我把学生分成了两个大组,并设计了两个环节。环节一,听:①老师弹奏旋律让两个组的学生静听;②老师与其中的一个组进行合奏,另一个小组静听,然后学生谈体会。有的学生赞成第一种,因为每个音听得都很清楚,但大部分学生还是倾向第二种,认为合奏的声音不单调、很美。环节二,做:师生合奏练习。学生不但要准确弹奏自己的声部,听到自己的声部,而且还要听到老师弹奏的声部及乐曲的和声效果。要求提高了,难度加大了,但丝毫没有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学生与教师合奏完成乐曲的演奏,使他们亲身感受到合奏给人带来的美感,体会到和声的魅力,领悟到和他人合作的快乐,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和声的感知力。
我在进行《一只鸟仔》、《捉迷藏》、《摇船调》、《甜甜的秘密》、《摇篮曲》等歌曲的教学中,都充分地利用教材提供的口风琴伴奏谱,采用类似的方法与学生共同合作,让他们在愉悦中建立灵敏的听觉,感受和声之美,均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采用弱奏弱唱的方法,
提高声部间的和谐度
1.以弱奏带弱唱
合唱中的音准分为旋律音准与和声音准。良好的音准是合唱最基本的要求,没有良好的音准,就无法进行合唱。弱奏是手指的运动,便于学生控制,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倾听旋律,把握音准;弱唱能控制自己的声音并能聆听到对方的声音,感受到和声的效果。杨鸿年先生在《童声合唱训练学》一书中讲到“弱声唱法在于能保持声音的集中而有‘焦点’,形成高位置。用弱声练习,在合唱当中可以培养大家的内在听觉;用弱声时所有的声部都听得到,这样就保证每个声部之间在纵向方面和横向方面的平衡、协调,从而达到音色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的目的。”①因此,我将弱奏及弱声唱法运用到合唱教学中。如学唱《晚风》的过程中,我先通过弱奏让学生静听,建立音高感,然后控制学生演唱的声音力度,使声音由唱得大而响到唱得柔而轻,这样以弱奏带弱唱的方法,反复多次调整学生的演唱,使他们较好地把握了音准,同时也意识到形成和谐统一的二声部,要控制自己演唱的声音,才能得到和谐的效果,让学生的合唱意识在实践中一点点地建立起来。
2.以轮奏带轮唱
小学的合唱教学是从轮唱教学开始的,唱好轮唱是学好合唱的基础。轮唱要求学生一定要具备较强的旋律音准才能够做到。对于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这个时期的学生虽然在一、二年级的音乐学习中接触了大量的单旋律歌曲,具备了一定的节奏感和音准,但轮唱教学的出现,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学生在音准、节奏准的基础上,能够把握好自己的旋律而不受另外一个声部的干扰。用轮奏带轮唱的方法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音准的把握。
例如,《美丽的黄昏》是一首二部轮唱歌曲。歌曲的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6小节的上方三度的模进,当二部轮唱时,要求两个声部非常和谐。教学中,这个上方三度的模进,容易使学生在第二声部进入时旋律出现偏差,常常是将第一乐句的歌词,安放在第二乐句的旋律上唱出,这说明学生把握不住第二声部的起句,三度和声的感觉未找到。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先让学生利用口风琴把旋律弹奏下来,然后分成两个组,先用口风琴采用弱音奏法进行轮奏,感受二部轮奏的和声效果,再进行人声与乐器轮唱奏的结合,待学生熟练后再脱离乐器的辅助,并运用弱声唱法进行轮唱。当两个声部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我发现学生的脸上洋溢着欣喜的笑容。运用轮奏带轮唱的方法,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这也为今后合唱歌曲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以合奏带合唱
从小学合唱教学的内容上看,复调式的合唱歌曲很少,绝大部分都是和声式的合唱歌曲。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和声感知力,和声的感知力只有在多听、多练中逐步提高。运用合奏带合唱的方法可以使学习变得省时、省力、效果好。
例如,《大家来唱》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首完整的二部合唱歌曲,教学难度大。为此,我分设如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1)解决合唱的节奏。学生分声部用“da”和“dong”读出节奏,要求边读边倾听两个声部所产生的整体音响效果。
2)解决旋律的音准。学生分声部在口风琴上弹奏并视唱各自声部的旋律。
3)解决和声的协调。利用歌曲三个起句音的和声音程分别训练,如:“do”和“mi”、“mi”和“do′”、“la”和“do′”,让学生在口风琴的帮助下,准确掌握每个起句音的音准,做到声部间的和谐。还可以尝试师生合奏、生生合奏、弹唱结合、师生合唱、生生合唱等方法进行学习。
经过以上的练习,学生的音准、声部间的和谐度增强了,较好地完成了《大家来唱》这首合唱歌曲。
在小学教材中,和声式二部合唱的歌曲还有很多,比如:《钟声叮叮当》、《小孩世界》、《拍手拍手》、《让我们荡起双桨》、《红蜻蜓》、《晚风》、《我怎样长大》、《小白船》等等,都可以采用类似的办法进行教学。
四、运用乐器解决难点,
提高学生合唱的表现力
器乐演奏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音准,又能很好地帮助解决合唱中的难点,因此,如果让学生把合唱歌曲完整地演奏下来再进行演唱,一定会产生准确而又和谐的音响效果。
教学中,我发现每一首合唱歌曲当中,学生总有几处唱不准、易出现错误的地方。解决了这些关键点,合唱的学习就会变得很顺利。因此,在学习合唱歌曲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提出遇到困难的地方,再将其写成一个个小的合奏片段,进行演奏,学生兴趣倍增,难点很快就解决了,歌曲演唱也就不成问题了。
例如,在合唱歌曲《迷人的火塘》的教学中,学生就提出第八小节和第十小节两处的“啊”不好唱,容易出错。于是我将这两小节的合唱曲谱出示在大屏幕上,并和学生一起分析两个声部的节奏与旋律,先进行节奏练习,再让学生用竖笛把各自的声部吹奏下来,进行合奏,使他们建立起和声感,再过渡到合唱练习。
又如,在歌曲《晚风》中,第二、三乐句开始的两小节,也是学生提出容易出错的地方,而且这首歌曲是三个降号的调,用竖笛吹奏有一定的困难。为了能在课堂上有效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我采用了分声部小组合作的办法进行。首先请两个声部的学生按自己的能力和意愿分成演唱组和演奏组,演奏组用竖笛吹奏旋律,演唱组弱声哼唱,教师到各声部指导。在进行集体练习时,演奏组进行合奏,演唱组认真聆听和声效果,然后,演唱组在演奏组的伴奏下,弱声哼唱。最后,请所有的学生离开乐器的辅助,进行合唱。难点解决了,学生演唱起来更有信心,歌曲的表现力也更加细腻了。同样,在《苹果丰收》中的合唱部分,《铃儿响叮当》中的第六小节,《阳光牵着我的手》中的“爱心最长久”、“牵着我的手”我都采用了上述的方法进行教学。这些方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学习合唱歌曲的时间缩短了,效率提高了,激发了学生学习合唱歌曲的愿望,以至于要求参加学校合唱队进行专业化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了。
综上所述,器乐合奏与合唱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恰当地处理好器乐合奏辅助合唱教学的关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学生合唱的表现力,就能使我们的合唱教学更加轻松愉快。
注 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