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小故事带翻译范文

时间:2023-03-18 15:31: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英语小故事带翻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英语小故事带翻译

篇1

2、《日常》京都动画的大成之作,画风简单温馨,节奏轻快,讲述了日常生活中的日常生活中励志搞笑的事件;

3、《热带雨林的爆笑生活》小晴与母亲生活在原始热带森林中,本来过着平淡的日常生活的小晴,被突然出现的阿布所改变,阿布除了善于吐槽外还拥有各种各样的能力,故事励志又不乏幽默;

4、《黄金拼图》主角大宫忍是一名长相很像木芥子的女生,最喜欢的就是金发少女,梦想是成为一名翻译,但现实中英语水平却十分堪忧,在童年时曾经去英国家庭寄宿生活,十分崇尚外国文化,动漫内容幽默搞笑,又给人以励志的情怀;

篇2

一、重视音标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现在考试很少考语音知识,于是语音教学就逐渐被淡化。殊不知,大多数学生难以掌握单词的根源主要在于缺乏基本的语音知识,不知道单词的拼写与发音之间的密切联系,往往不是科学地从音到形去记单词,而是单纯地从字母到拼写形式去记单词,这样就容易导致死记硬背,忘了再记,记了又忘。另一方面,有些学生喜欢用汉语去标注英语单词的读音,而那些根据汉字注音读出来的单词和句子令人啼笑皆非。因此,学英语首先要打好语音基础,从而减少英语学习的麻烦。为此,初一第一学期英语教学应把语音部分作为一个重点,使学生能拼出符合读音规则的单词,能借助音标正确拼出符合读音规则的单词。这样可以使学生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使教师在词教学上节省时间,学生也不会再为繁多的单词而烦恼。

二、化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

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就容易记住。理解得越深刻,记忆得越牢固。教单词时,把音、形、义同时教给学生,让学生对词有全面的了解,使所教的词在一定的情景中呈现,方便学生理解记忆。把抽象概念的词放在短语、句子或课文中教,使学生对词的理解具体化。采用归纳比较的方法,以新带旧、以旧学新,新旧知识联系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三、根据遗忘规律,有计划地在“重现”中巩固英语单词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验证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刚记住的材料,最初几个小时内遗忘的速度最快。如果四至七天内不复现,记忆将受到抑制,甚至完全消失。因此,引导学生有计划地经常复现英语词汇,有利于克服遗忘现象。课堂上教单词时,让学生对所学的词汇进行重复识记,加深印象:讲解课文时。结合教材的内容有机自然地再现:课后练习中,安排相应的听写、翻译、完成句子、同义答配、造句等 ,使学生在多次的复现中巩固所学词汇。

四、对学生进行瞬间记忆训练

记忆分三种情况: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间记忆储存时间很短,但在记忆过程中占有主要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只要稍经启发,就能引起联想和回忆,转化为长时记忆。因此,在教授新单词时,要先向学生明确记忆指标,例如,要求学生在一两分钟内记熟所学的新单词,然后听写;也可以通过抢答或个别提问的方式由教师读单词,学生口头拼写;或是教师讲出单词。

五、运用情感策略,提高学生信心

在词汇的掌握与运用方面,有关记忆的科学实验结果显示在单词的长时记忆效果方面,英语学习者通过运用而达到记忆目的的比仅仅是听、读材料和看翻译的效果好。在英语词汇学习的巩固运用阶段,笔者采取以下几种做法促使学生运用所学词汇。

1.让学生用刚学过的单词造句或选出几个意义相关联的单词展开联想,编写一个有情景、有逻辑的小故事。

2.选择一些与所学课文相关的短文供学生课外阅读,通过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复现所学的词汇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3.让学生做适量的词汇题(如,缺词填空、单词辩解、句型转换等典型题型),使易混词汇通过辨析归纳得以强化。

篇3

关键词:同声传译;顺译;注意力分配;代码转换

同声传译作为会议口译(conferenceinterpreting)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同传口译员在市场上有强劲需求。在这种背景之下,很多英语能力突出、有意在口译方面有所作为的高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对同声传译产生了强烈的学习要求,求之若渴。然而,与这种强烈要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大多数高校的本科课程中难觅同声传译的踪影,只在寥寥几个设立翻译系或是翻译专业的院校中出现,因此适时地在普通高校中对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同声传译课程,迎合社会,满足学生的需求是一个值得的、有益的探索。

一、同声传译过程

“巴黎释意学派”是巴黎第三大学高等翻译学校在悉心研究了大量的国际会议同声传译的录音资料之后于80年代总结并提炼出的一套完整的口译理论。创始人之一塞莱斯科维奇用“三角模式”来阐述口译的过程[1]:即

所以如图所示:原语到目的语的转换过程实际上可以分解为两个子过程:1.从原语直接到目的语的转换,勒代雷把这一过程称作代码转换;这一部分涉及的词语多是一般性原语词汇、数字、专有名词和技术术语;2.译员对原语意思进行提取获得原始信息到达三角顶端,再把原始信息用目的语释义而表达出来;这样口译的主要程序即是:原语理解、脱离词语外壳和译语表达三个主要步骤。“脱离词语外壳(deverbalization)”是巴黎“释意学派”的术语,意即抛开原语语言的外在形式获得以语言为载体的意义。所以译员对于语篇的传译应该是在剥离了原语的外在形式、获得了它所传达的意义之后,再把这一意义用目的语进行组织表述出来。

勒代雷概括了同声传译的总体过程同样符合上述“三角模式”,同样包括上述两个子过程,因为增加了边说边译的难度,译员通常在没有获得完整信息的情况下就开始了传译,所以二者执行得十分快速。“译员必须在时间2内表达时间1内理解的内容,同时他要听懂在时间3内即将表达的内容,此外,他还必须在每段时间之内对已有等同的词语做代码转换”[2]。

综合上述描述,我们就不难理解在听到译员刚刚开始传译的时候,他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语气稍有试探,带有明显的翻译的痕迹,因为这时新的意思刚刚出现,并不明朗,而译员又必须开口传译,所以他不得不就词语表面的意思一边拘谨地进行代码转换一边尽力揣摩、提取词语所赋含的真正意义。当经过上述一系列复杂但是迅速的认知过程之后,原语意思变得明朗起来,译员的表达就转而脱离原语的语言外壳进行释意,于是他的翻译就变得清晰易懂,在听众的耳朵里就变得很舒服了。

二、同声传译的基本原则、技巧与教学板块设计

杨承淑[3]把口译的方法分为“原则”、“技巧”和“策略”三个层面。“原则”指有关口译经过条理化的通则;“技巧”指在口译事务上可以省事、省力的技术;“策略”则指个别的口译诀窍与应变措施。在对同声传译的认知过程进行分析之后,不难看出同声传译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和所需要的主要技巧。“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的释意的原则;另外,因为同声传译的原语信息是连续不断、线性的给出,译员翻译又必须与发言人的讲话几乎同步进行,所以传译时还应该遵循顺译原则[4],因为“顺译在及时储存信息和适时调整词序上最为省时省力,也是在词序差异大的语言组合间传译的显著策略”[5]。这两点构成了同声传译最基本的原则;所涉及的技巧主要有:注意力分配、把代码转换融入意思自由陈述。同声传译的教学内容应该紧紧围绕着这两个原则及两个技巧进行。

因此,同声传译的主要教学板块设计如下:影随与重述练习、同传基本句子技巧训练和视译练习。

(一)影随与重述练习(shadowingandparaphrasing)

针对注意力分配技巧、捕捉语义单位和提取原语信息。心理学对于注意力相关研究[6]也表明尽管受试可以同时听取两种声音,但是同时进行听说的困难更大,原因在于其中一个声源来自于自身。有研究表明影随练习[7]对于同传中多任务同时进行情况下的语音听辨分析和短时记忆有着显著的作用;重述练习[8]可有效提高学生译员对于意义的捕捉并最终提高口译的准确性;事实上,这也是众多国外翻译培训学校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

(二)同传基本句子处理技巧训练

这一点不仅针对同声传译过程中把代码转换纳入意思自由陈述这一技巧而言,更是由于同声传译的第二原则“顺句驱动”所要求的。代码转换和意思表达的有机融合原本就是同声传译的难点,再加上英汉两种语言差异较大,会议口译中的发言又经常出现长句、复杂句,更是增加了二者融合的难度。在思想表达的开端,译员只能处于观望之中,只有随着词语的积累而逐步形成意义单位他才开始明确方向。可是为了记住句子最初的那些词语,也就是说在意义单位尚未建立之前,译员必须迅速开始翻译,进行代码转换,同时还要避免在意思变得明朗起来之后回过头来改译句子的开头。“既然译员开始翻译时还不知道将被导向何处,他就要采取一种预防性方法:即采用一种基础的句法框架…这条规则也可避免照搬原语句子结构,句法照搬的结果往往是意思很难表达清楚”[9]。这样看来,基本的句子处理练习有助于使学生从学习同声传译开始就养成设法脱离原语句型勒绊的习惯,尽快摆脱外语的约束和干扰,为最终成功建立意义单位提供更多的精力,否则学生极易走进系统代码转换的泥潭,出现语句堵塞既耽误了时间又分散了对后续词语的听辨。此外,熟知了一些长、难句的结构及处理技巧,对于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同声传译员往往在句子尚未说完的情况下就理解了句子并进行了传译,也就是塞莱斯科维奇所说的“同声传译中的超前现象”[10],所以英文句子结构分析对于学生做出成功的语义预测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技巧是十分有益的。

(三)视译练习

视译练习又可以分为发言人不讲、译者看稿(sighttranslation)和发言人发言、译者看稿同传(sightinterpretation,orsimultaneousinterpretationwithtext)。SylvieLambert[11]在研究了视译练习中注意力的分配问题后得出结论:文稿的呈现在挑战译员注意力分配的同时,有助于译员在同传中的表现,并且建议在以认知为基础的同传训练中把视译作为进行真正同传操练的中间环节。我们知道,由于同传的顺译原则,文稿可以很好的模拟同传线性获得信息的方式,只不过前者是视觉文字的,后者是听觉语音的,二者的处理过程极为相似。而且同传的基本句子处理技巧可以在没有语音听辨的干扰下(这里指在sighttranslation的情况下),在语篇中进一步练习以期达到熟练,继而在看稿同传阶段加入语音听辨干扰之后得到强化与应用,循序渐进已达到最终的自动化。此外,在真正的同声传译实践中,与会者带稿朗读的情况比比皆是。通常情况下这类发言因为经过发言者事先的深思熟虑和字斟句酌,信息密度极大,句子结构紧密,遣词造句考究,这给现场同传带来极大困难。如果大会组织者经验丰富,译员可以事先得到讲稿对于发言进行仔细分析进行笔译,但是同时却要面临其他困难:如发言者因为是读稿发言所以语速加快,因而所面临的语篇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口语,译员所面临的时间压力更显突出。此时译员必须一边读稿一边尽量的对发言者做到亦步亦趋;如果不幸由于种种原因,译员只是在发言前很短的时间才拿到讲稿,根本来不及做出从容的笔译,那么现场边听发言、边读稿口译的现象就会发生;所以视译训练对于同声传译而言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三、同声传译的教学内容

我们已经谈到了教学设计成三大板块,这是因为我们更加注重同声传译的职业特点,从同传过程中的非语言因素入手,围绕着同声传译的基本技巧进行。因为我们的课程对象是英语专业本科生中语言驾驭能力强的一部分人,尽管他们都是“合成双语者”,语言能力尚需提高,但是对于从未接触过同声传译的学生而言,在学校教育学时紧缺的情况下,基本技巧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还是现实有效的,因为学生的语言提高可以作为辅线融入主线之中,经纬交织,而且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可以个人实现,在工作中完善,而没有这些基本的技巧训练,同声传译的训练就会与其他口译形式无异。

因此,上述提到的影随与重述练习、同传基本的句子处理技巧练习和视译练习将贯穿在教学的大部分直到真正的同传操练开始,构成了整个教学的框架。但是在具体的训练材料上,则兼顾语言提高。口译“工作语言”及话语语类可划分为叙述语类、介绍语类、论证语类和联想语类[12],其中考虑会议口译特点,材料大多是论证类,包含典礼致词;主题则以会议口译中常见的社会活动、经济贸易、国家政策和国际关系为主,内容由易到难。学生的责任是在教师提供的材料基础之上,自行完善上述主题背景知识和词汇,准备2-3分钟的主题演讲以提高会议口译的工作语言能力,所以语言能力的提高多是放在学生的课前准备,这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作为职业译员的译前准备工作能力。

下面分别谈谈影随与重述练习、同传基本的句子处理技巧练习和视译练习的具体操作方法:

(一)影随与重述练习

影随练习按照原语影随——原语重述——译语同步解说——同声传译的过程进行。在原语影随阶段培养学生适应边听边说,时间差以语义为单位逐步加大。学生很容易就掌握,并倾向于用加快语速来缩短原、译语之间的时间差。因此在这一阶段可以加入“一心二用”练习。我们曾经让学生做原语影随练习的同时,书写数字,数字可以按顺序、倒序、奇(偶)数、五的倍数进行。原语重述阶段要求学生在保持一定时间差的同时,用原语以不同于所听到的话把原语的意思表达出来。在这一阶段要求学生边听、边说、边提取意思,学生的注意力被牵引到信息意义上来,“脱离词语外壳”的束缚,但是因为是用原语所以不大存在理解的问题。下一步的“译语同步解说”阶段开始可选取学生比较熟悉的题材,譬如说童话小故事,因为他们既知道故事的情节又掌握本族语中的有关词汇,但是却又不得不注意听辨以便跟进原语的故事输入进度,这样训练的重点完全集中在边听边说上,并且有助于他们检验自己的译语是否受到原语的任何干扰。然后是论说性的材料或讲稿,让学生学会一面捕捉话语的意义成分,一面陈述前面已听懂的意义,最终逐步过渡到真正的同传操练。

(二)同传基本的句子处理技巧练习

这一部分如前所述,主要针对长句、复杂句和一些英汉表达结构差异较大的句子进行练习。先向学生介绍英汉同声传译中主要的拆句、合句技巧,如切分、增补、重复、归纳、转换、等待、语气、反说、纠错等等,然后再把英文句子按类型分类,诸如较长的方式状语、插入语、多个并列的介词宾语、被动语态、后置定语、否定词开头及以否定词开头的双重否定句等等。从论述类语篇中提取该类型句子,涵盖不同主题由易到难(这里的难易主要指学生对与主题相关的词汇熟悉度与熟练度)安排,集中让学生顺译,并且尽量应用不同的拆合句技巧做到一句多译,反复进行,还要留出一定量的课后练习。

(三)视译练习

遵循发言人不讲、译者视译——发言人发言、译者带稿的顺序,文章从短到长,并结合句子处理技巧的进度,句子结构逐渐由简单到复杂过渡,所涉及的词汇也是由易到难。

前两项练习持续到整个学期的三分之二,第三项视译训练在进入到发言人发言、译者带稿阶段可以持续到学期末,贯穿整个训练始终。

以上的三种教学方法相辅相成,三者的有机结合共同把学生领引进同声传译的实际操练之中。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knowledge)和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knowledge),程序性知识存储于属于长时记忆的隐性记忆(implicitmemory)中,在应用时并不占用注意力,是一种下意识的应用,但是要经过不断的接触和练习才能获得。本文所述的原则与技巧属于前者,但是对于它们的应用却是后者。所以当应用一旦达到自动化(automaticity),进入到隐性记忆中,对他们的提取就不会占用注意力,就会大大的缓解译员在时间2内的各项活动在注意力上的相互竞争,从而为译员在其他共时进行的听辨、理解和传译赢得了宝贵的精力。

我们在英语专业本科生中以此为思路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尝试,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学生可以就一般题材的论述类文章成功地进行同传,做到大意准确,思路清晰可懂。在学期结束的问卷调查中,所有学生欢迎在本科阶段开设该课程,不再对同传感到高不可攀;大多数同学认为自己具有胜任同传的潜质,并且很想进一步深造。事实上,我们在尝试设置英语专业本科生同声传译课程之初,就没有臆想在短短的一个学期之内能够把学生培养成出色的同传译员,但是我们却坚信能够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同传的一些基本技巧,为他们今后工作可能出现的机会之门配上一把钥匙。

参考文献:

[1]D·塞莱斯科维奇,M·勒代雷著,汪家荣,李胥森,史美珍译.口译理论实践与教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0.

[2]D·塞莱斯科维奇,M·勒代雷著,汪家荣,李胥森,史美珍译.口译理论实践与教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0.

[3]杨承淑.口译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4]杨承淑.从经济性原则探讨顺译的运用[J].中国翻译,2002.11.

[5]万宏瑜,杨承淑,同声传译中顺译的类型与规律[J].中国翻译,2005.5.

[6]L·Sylvie,SharedAttentionduringSightTranslation,SightinterpretationandSimultaneousinterpretationJ,Meta,2004(XLIX,2),pp294-306.

[7]张丽华,TheEffectivenessofShadowinginSimultaneousinterpretationD,2001.

[8]邱琼,重述在同声传译中的作用[D].2005.

[9]D·塞莱斯科维奇,M·勒代雷著,汪家荣,李胥森,史美珍译,口译理论实践与教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0:273.

[10]D·塞莱斯科维奇,M·勒代雷著,汪家荣,李胥森,史美珍译,口译理论实践与教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0:360-362.

篇4

【关键词】英语 听力 教学 方法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听力教学尤为重要。听是语言交际中最基本的形式之一,也是语言学习过程中最初的感知环节。近年来,由于交际教学法的传播,听力教学得以推广和普及,英语教学中对听力的要求日益提高,广大师生都意识到“聋哑英语”的不适用性,因此,听力教学逐渐受到了重视。然而,并非随着认识的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水平就随之提高。每个英语语言学习者的听力水平参差不齐,这是由于英语听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初中学生英语听力薄弱的原因

(一)语音知识不足

语音是语言的基础,更是听力的灵魂。语音知识不扎实是导致听力困难的直接原因。掌握基本的语音规则是练好听力的基础,教师在听力课开始之初就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音知识,掌握单词的正确读音,是听懂单词的基础。

(二)语法知识和词汇知识不足

听力技巧的掌握是以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为基础的。一定的词汇量和必要的语法知识是学生进行听力训练的首要条件。听力是英语知识的全面体现,而英语知识的基础便是词汇。词汇量的多寡,直接影响听力的效果,决定了听力理解的程度。学生的语法基础知识不牢固也是影响听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听力过程中,由于受不同的语法结构的影响,反应不及时,从而造成理解上出现困难。教师应该鼓励英语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尽快掌握必需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三)教学硬件及软件缺乏

记得刚刚被分配到这所农村中学来的时候。发到我手中的就是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参,还有一个灰蒙蒙的连外壳盖都丢了的录音机,笔者试了下,还有很多杂音。更别说多媒体教学仪器和语音室了。这些都是硬件方面的不足。而软件方面学校为教师提供学习和技能培训方面的机会极少,长期下来使得教师素质跟不上现代社会发展和英语教学新要求,使得有些英语教师课堂上只注重语法知识传授,忽视听说能力的训练。

(四)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母语的干扰

比如在西方国家当别人夸你,如:You are very clever!应该回答Thank you!而中国人则经常认为该如此谦虚的回答I don't think so!这就与英美国家文化相冲突了。语言也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要想提高英语听力的学生也一定得了解一些英美国家的语言习惯及文化背景。

二、提高学生听力的办法

(一)配备完善的教学设备,利用外辅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城里孩子很小就接触人类文明,相比而言。农村孩子就没有这样好的机会。所以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新鲜的教辅工具去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笔者记得之前在城里每次带学生去多媒体上课时他们才十分的激动和兴奋。笔者第一次给初一小孩上听力课时,他们看见我手上的录音机时居然都特别兴奋,踊跃参与教学活动。后来笔者就想出一个更好的激励办法。

听力课表现出色的学生每次五人一组去笔者的房间通过电脑听一次带有视频的有趣小故事,这对于他们中有些从未摸过电脑的学生来说兴奋不已,这就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当然我建议政府能够拨款为乡村中学添置多媒体教学设备,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去感受先进的教辅设备给他们学习所带来的无穷乐趣,让令他们头疼的听力教学成为一种放松和享受,让“要我学”真正变成“我要学”。

(二)加强课外阅读和课堂活动,丰富文化背景知识

英语学习必须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和语言文学知识。因此要注意多阅读有关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人文地理、历史文化等背景知识的短文,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避免因文化差异而造成失分。笔者鼓励学生订购一些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趣闻杂刊,为检查学生是否认真阅读此刊物,每天上课前用五分钟安排一组学生上来用英文对话,把他们所看到的趣闻和文化一起与同学们分享,这样既培养他们阅读刊物的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他们的口语,学生很期待笔者的课,在课堂上“自娱自乐”,受益匪浅。

(三)谆谆诱导与激励,增强学生学好英语听力的意识

一些对英语听力相当不感兴趣的学生告诉笔者听力很难,在试卷中又只占20分,自己随便听听也可以拿几分,与其在那上面耗费时间,还不如多做点其他的题目。于是笔者给他们仔细分析初中听力所占比分逐年增长的事例,而高中英语中听力更是占了30分,还有增长趋势,大学听力的重要性就不言自明了。

(四)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

使听力训练个性化学生在听英语的过程中,习惯于将听到的一切都翻译成汉语,人为地增强了听力理解过程中的英译汉,然后再到汉译英的环节,从而跟不上速度,提不高效率。指导学生用英语思维,减少心译过程,使学生把听到的或自己表达的英语与客观事物建立直接关系,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提高学生听力效果的主要一环,同时要教育学生不要把一切都翻译成母语。

篇5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 英语作业 布置

一、形式多样

1.书面作业

书面作业是教师惯用的形式,也是学生最多见的一种作业形式。书面作业的形式有很多,在这里提倡三项作业:

(1)七年级阶段,英语书法练习作业非常必要,能够规范学生英语字母的正确书写,为以后的书写奠定基础。

(2)英语新教材特别注意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设计续写故事、看图写话、给题作文等作业题目,并引导学生重视此类作业,鼓励学生认真完成。长期坚持,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定能提高。

(3)在级阶段,由于学生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可以让学生坚持写周记。周记必须尽量多用本周所学的知识点,既能巩固课本知识,又能锻炼写作能力。将写的好的周记编辑成“优秀周记选”,可以激励更多学生写好周记。

2.口头作业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比其他的学科有更多的口语要求,也就体现了口头作业的必要性,英语当中的听、说都要口头完成,听、说又能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这就更需要教师把口头作业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1)七年级阶段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教师可以布置一项录音作业,让学生在家完成,即在熟练跟读录音材料后,录下自己感觉最好的朗读,交给教师。教师每单元评比一次,利用早读或自习时间播放评优。这样既可督促学生找差距、快提高,又可克服学生胆怯、害羞、不敢张口的毛病。

(2)从七年级起,养成一个良好的背诵习惯,这个习惯的养成就依赖于每天的口头作业――背诵。开始可以是一两句,后来增加到小对话,在后来可以扩大为大段文章,背诵可以锻炼语音语调,也可以扩大语言积累。背诵是要注意发音准确,声音洪亮,感情饱满。

(3)根据每单元的主要内容,编制关于自己的新对话。这项任务学生在课堂上不容易完成,留作口头作业,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这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

3.预习和复习

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是顺利接受新知识、巩固课堂内容的有效手段,但这两项单靠学生的自制力难以做到,所以需要教师经常布置此类作业,以达到多次到习惯的过渡。布置作业时,要注意一些学法的指导。

(1)要求学生试读本课出现的新词,通过以往的拼读规律和音标,争取正确朗读这些单词,掌握其汉语意思。

(2)要求学生试着翻译要学的课文内容,并对课文的有关问题逐一作答,划出难点。

(3)浏览参考书,解决疑难,或对一些重点词句加以预习,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教师第二天讲解。经过这样一个预习的过程,学生就会对要学的新知识有所准备,接受起来也会有针对性,更加容易。复习时做到:

①要及时复习,也就是要求学生整理总结当天的新知识,并完成口头作业。

②要循环复习,除布置检测当天知识的作业外,教师还要有计划的布置适当的作业来检测近1~2周及近一个月的内容,防止学生遗忘。复习时要注意多种形式结合,以提高学生兴趣。

4.课外阅读

随着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单词和语法知识。到了级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阅读的作业。起初阅读内容要简单、有趣,可以是小故事、小幽默,逐渐地可以过渡到理解性较强的说明文、议论文。布置此类作业的同时,传授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第一遍是扫读,快速了解短文大意;第二遍带短文后的问题细读;第三遍针对个别问题跳读;最后一遍浏览全文,看是否还有疏漏。另外在阅读时间和速度上也要限制。课外阅读材料的来源,可以是辅导书、英语报刊、杂志等,为了鼓励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以开展一日一读,每堂课前5分钟时间讲解意思、订正答案,还可以让学生选择认为有趣的、最有价值的阅读材料供大家一起欣赏。

二、质量过关,数量适当

1.作业质量不过关的主要体现

(1)不能准确地反映课堂内容,要么太易,要么太难,重点难点不突出,随意性强,教师觉得只要不让学生闲着就算完成任务了。

(2)针对性不强。当天的作业和学习的内容不配套。作业不是巩固课堂知识的,与课堂内容联系不大。

2.数量过多的体现

(1)教师只顾本科利益,不能互相协调,给学生留太多作业,殊不知几科作业加起来,学生叫苦不迭。

(2)有些教师依然相信作业多多益善,认为做得多,记得牢。

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作业过多会影响学生的休息,还会引起他们的厌烦心理。作业质量差,又会白白浪费学生的时间。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精心设计,布置及时,数量适当。作业要有启发性、代表性和典型性,虽然文中提及的作业形式很多,但并不是同时全部强加于学生身上,而是因时制宜,有所侧重。适当的过度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有积极的影响,例如学生背诵单词6遍刚好记住,若再背3~6遍效果会更好,也就是说过度作业应保持50%~100%的幅度以内,如果再多,则有害无意。

三、有层次性

由于智力、非智力因素的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不同。时间长了,他们的成绩就有高有低,对于优等生不算多的作业,对后进生来说,在难度和数量上就有些承受不了了。调查发现,有的学生只需半小时,而有些则两三小时才能完成。所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布置作业时也应分一下层次,可以把学生分成两层或三层,至于学生属于哪一层,让他们自己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分配不同的作业。优等生可给一些能力题、拔高题;差一点的学生可给一些基础型、巩固性的题。时间长了,如果优等生中有些人觉得完成作业吃力,可以进入下一等,而差一等的学生有了进步,可以跃入优等生的行列。实践证明,这种作业的布置方法对不少学生有促进作用。当然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多动一些脑筋,照顾全体,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四、趣味性强

篇6

关键词: 《旅游英语》 情景教学法 应用

1.引言

2008年3月,国务院同意海南设立国际旅游岛综合实验区,随之海南省出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地理上的优势及其国家和地方政策上的支持,使海南旅游业迅猛发展,尤其国际游客的人数逐年递增。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急需一批既有旅游专业知识,又有较高专业英语能力的实用型人才。而针对本校英语专业学生所开设的《旅游英语》这门课程就本着高职院校教学的要求:“以服务地方旅游业为宗旨,以提高学生就业为导向。”在课堂教学中重实践,学生在课堂中熟练掌握导游带英文团各个环节,能用英文讲解重点的旅游景点景区,因此情景教学法非常适用于这门课程的教学。

2.情境教学法的定义

情景教学法是指通过图片、幻灯片等手段为英语学习者创造一个必要的英语学习环境,以使他们更直观地学习英语。即采用实物、动作、图片、幻灯片、录音、表演及师生对话、情景模拟、游戏、比赛等手段,运用电脑的一些软件进行情景教学。

3.本院英语专业学生《旅游英语》学习的现状

3.1学生旅游专业知识欠缺

英语专业学生,在入校前一年半的时间都是进行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重点在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而《旅游英语》这门课程作为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只是在第四和第五学期开设,学生之前没有与旅游相关的知识。

3.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尚未完全成熟

由于学校办学年限短,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联系正在逐步完善,就《旅游英语》这门课程来说,目前主要是旅游酒店、免税店、外币兑换中心等,而针对导游这方面的实训基地还相对较少,所以学生就少了校外实践训练。

3.3理论教材和课堂教学之间的转化

理论知识如何用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法呈现出来,这对高职高专学生非常重要。过于教条,就会使学生少了学习的兴趣;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导游技能和对语言的掌握毫无益处。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教材的选择上本院不仅贴合了导游带团的各个环节,而且包含了海南省重点景区景点的导游词。把这些书本上的知识在课堂上呈现出来,学生不仅掌握了旅游知识技能,又训练了口语表达,是目前《旅游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

4.情景教学法在《旅游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4.1角色扮演体会情景法

正如以上所述,本校英语专业学生之前并不具备旅游相关的知识,利用此教学法,可以使学生直接扮演导游这个角色,让学生模拟导游带团直接熟悉导游在现实工作中的各个环节,掌握常用的英语表达方法,这符合高职高专的教学的要求:“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发现《旅游英语》这门课程和之前学习的英语基础课程的区别:更注重口语的表达,导游技能的掌握,而不是单纯单词的学习,文章的阅读翻译等。

4.2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再现情景法

在导游工作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景点景区和城市导游词的讲解,在课堂教学中,单纯地学习导游词很枯燥。此时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将景区景点的需要重点讲解的景点通过图片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在理解书本上的英文导游词之后,结合图片用自己的语言讲解出来,也可以发挥学生的语言优势,根据图片自由编一个小故事等。这样学生就不会惧怕冗长的导游词的学习,反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3视频等声像材料再现情景法

通过图片展示、角色扮演,学生对导游工作的内容有了形象的感知,此时播放导游在真实工作中的视频,使让学生将课堂中学习的零碎片段连接在一起,同时也使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练习英语的听力,更直观地了解感知导游带团的程序、注意事项,掌握常用的交际用语。

5.以一节课为例,利用情景教学法设计课堂

以Chapter 1:Receiving Guests为例:

5.1教学设计

视频展示一段导游在机场首次接待客人的片段,让学生了解导游工作的流程。此后学生扮演导游,去机场第一次接待客人。模拟两种情景,一种为散客的接待,一种为团队的接待。学生两人一组,一人扮演导游,一人扮演旅游团的领队或是散客,之后进行角色互换。通过角色扮演,学生掌握在机场首次接待旅游团和散客的流程,注意事项,紧急事件的处理方法及其常用的英文交际用语,教师做最后的评价。

5.2教学过程。

5.2.1视频展示导游机场首次接待客人,导入本章话题。

5.2.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本中的对话。教师概括导游首次机场接待客人步骤和常用的交际用语。

5.2.3模拟情景。学生两人一组,分别扮演导游和散客;导游和旅游团领队。表演首次在机场接待客人,清点团队人数及其行李,处理客人丢失行李等紧急事件,护送客人上大巴车。

5.2.4教师对学生的表演给予评价。总结课堂重点、难点,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予以解决。

6.结语

《旅游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体验到学习乐趣,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最为重要,而情景教学法以它独有的优势,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一方面使学生实现学校和岗位的对接,大大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松.海南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区域经济,2010:44-47.

[2]张燕.Role-play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职教广场,2011:230-231.

[3]谢晶.情景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基础教育论坛,2010:51-52.

篇7

【论文摘要】该文简单地说明了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以及他们英语水平较差的原因。提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是学生学好英语的途径,并指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办法。

一、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

近几年来,高职教育在我国各省、市取得了很快的发展。一所所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高职英语教学,作为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虽然有所发展,但无可避免地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英语教学模式还不是很规范,教材建设不完善等等。但最突出的问题可能就是教学效果不明显,也就是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不高,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不强。经过多年对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状况的调查,笔者发现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不高,绝大部分学生只具有中学英语的水平,而且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具体表现为英语成绩比较差,词汇量比较小,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匮乏,应用语言的能力很差。

二、激发高职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必要性

为了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促进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笔者在课后进行了大量的调查。据学生反映,他们英语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对于英语学习压根就不感兴趣,没有学习的动机,尽管他们知道学好英语对他们来说很重要。有的同学甚至说:“如果不是学校纪律的约束,我是不会来上英语课的。”听到这样的话,笔者一方面感到有些许的失望,但同时,也可以看出高职学生英语水平差,并不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差,无药可救。如果我们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那么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和高职英语教育的发展就有很大的空间和可能性。我们可以说激发高职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是学生学好英语的途径。

三、激发高职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方法探讨

1、从教学方式上看,教师应该积极应用现代多媒体等高科技设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具体的图像、声音、动画的方式使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它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它绘声绘色地体现了一节课的内容,学生当然喜欢听、喜欢看。另外,多媒体教学的突出特点就是能帮助教师创设语言环境。这对于英语语言教学非常有用处。采用这种手段教学,学生会很容易进入状态,在老师创设的环境中充分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动机。学生感兴趣之后,就会在这良好的语言环境中由易到难的慢慢地进行语言的应用和学习。

2、在教学内容方面,加强背景文化知识的学习,激发学习英语兴趣

长期以来,受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初、高中英语的教学模式和考试制度的双重作用下,在英语学习方面,对于英语语法知识的学习往往大于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丰富多彩的语言学习变成了枯燥的语法学习和词汇的记忆学习,使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功能和习惯。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学习不能独立于文化学习之外。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世界的了解,也有助于学生提高文化素养,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加强背景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节日、风俗等情况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在此,我们可以利用幻灯片、图片、录像带、多媒体、小故事等方式,为学生输入有关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社会风俗、交际礼节、传统节日等文化小知识,在教学中可以使用一定比例的国外出版社的原版教材,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另外,在教学内容方面,我们还要注意,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专业特点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内容,投其所好地进行教学活动。比如,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在给他们讲授英语课时,我们肯定要选择与体育相关的英语材料,这样他们会很感兴趣。另外,现在的年轻人比较喜欢追星,我们在上课时,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讨论与他们专业相关的明星,这样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体现自己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当一个学生喜欢老师时,就会表现出一种向师力。这或许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师的魅力吧!一位有魅力的老师会引起学生的关注,从而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英语教师当然也是如此。教师的魅力是包括好多方面的,比如:教师外在的形象魅力、教师的语言魅力以及教师的人格魅力。所以,教师在平时应该注意自己的形象。以大方而充满活力的形象去感染学生,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去触动学生,以高尚的人格、师德去折服学生。这样,学生才能佩服你,把你当成自己崇拜的偶像,喜欢老师,喜欢英语。同时,教师还应该有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学习,不仅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系统的英语专业知识,还要有流畅地道的口语,同时还要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这样的英语老师,在具体的教学中,才能折服学生,使学生对英语学习感兴趣。

4、培养学生语言交际意识,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语言学习的目的就是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意识,可以使语言学习很快在具体的社会活动中产生效应。学生会很快注意到自己的价值,增加自信,那他们学习语言的兴趣就会被调动起来。在此我们鼓励学生多参加相关的涉外活动,比如“英语角”活动,“外语导游活动”以及相关的“英语翻译”活动。这会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的同时,真正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的含义,这样也会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学习兴趣的浓厚与否,会直接影响高职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效果。我们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高职英语教育的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我们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肯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桂涛:《高职院英语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与教学策略》载《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篇8

(1). 写作教学缺乏重视

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过于依赖教材为每单元设计的写作任务,在教学中存在“蛇尾”现象,写作任务只是一带而过,被布置为课后作业。绝大部分的课时都被用来讲授语法,语言点等内容。这样学生练得很被动,也很少有学生在课后认真去按要求完成。

(2). 重视结果,轻视过程

综观中学英语写作训练现状,可以发现大部分教师仍单纯运用注重结果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反映了较传统的教学理念。写作训练通常是通过范文展示各类篇章的句法和修辞规则,强调语法、拼写和标点符号的正确无误;侧重关注培养学生连词成句的写作能力,让学生使用多种句法形式、修辞手段和篇章结构来应付各种写作要求;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只建立在最终结果的准确性上,而忽视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更谈不上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了。其结果是学生仍然不得要领,写作仍然不能令人满意,长此下去,学生信心必然受挫,往往应付了事。

(3). 评改方式单一陈旧

写作教学的另一阻力来自教师对写作所持的陈旧观念和传统作法。教师在学生写作成文后进行批改,重点往往放在语法,词汇,拼写上,逐字圈改,耗时费力又收效不大。而且,许多调查表明,多数学生对教师的批改并不认真阅读,教师的辛勤劳动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出现“教得累,学得苦,效果差”的局面。

《新课标》指出: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听说读写,听说领先,读写并重,写是进行英语交际的一个必备手段,然而这样的能力培养不是靠临阵磨枪就能见效的,必须要有有效的教的策略与学的方法,并持之以恒。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教学策略:

1 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保持学生写作兴趣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确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有力的动力,对十几岁的孩子更是如此。自信是成功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缺乏信心,那怎样去克服前进路上的种种困难呢?所以我认为要想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不能忽视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特别是在练习写作的初期。所以老师在教学生写作时要动脑筋、想办法,调动起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都能积极地参与写作而不是被动地完成任务。

怎样才能做到呢?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立有趣且有意义的写作情景,如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续写小故事,用打谜语的方式描写人或物,然后让同学猜等等。让学生自己编写英文故事也是一种好办法。孩子们大多喜欢故事,抓住这个特点,告诉他们写故事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只要他们愿意,他们也可以写出图文并茂的故事。学生们听老师说他们自己也能写故事,会很感兴趣并且充满信心。然后,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己编写自己的故事,并配上插图。

总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设各种情景和机会,来调动起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并增强信心,这样,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就不再遥不可及,而是在既有挑战又有乐趣的环境中不断进步。

2 教给学生正确的写作方法

2.1 仔细审题,明确要求.每篇作文都会有一定的要求,有的是通过文字给予说明,有的是通过画面提出要求,因此,学生在着手作文时应通过审题,对所写内容的体裁、格式、采用的基本时态做到心中有数。例如:有的要求以书信格式,有的要求写E-mail,有的要求以对话形式表达。如果学生不按规定的格式去写,即使文字表达再优美,最终也不会得到理想的结果。

2.2 抓住要点,叙述流畅.不管何种体裁的写作题,都会有几个明确的要点,忽视其中任何一点,都会使整篇文章显得不完整,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书面表达时要注意:(1)紧扣文章主题,表达清楚要求叙述的内容。(2)用自己擅长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写作,采用“某词没底,另找替换;某句有疑,寻求他法”的手段来恰当表达文章内容,保证全文的组织结构、句与句之间的并列、转折和因果等关系、描写中的时间或空三间顺序等都能得到巧妙合理的设计。

3 把握训练写作的有利时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1 抓好基本功的训练,在听、说、读的基础上提高写的能力.写作是语言的输出,应建立在语言材料输入的基础上,如果学生没有关于主题信息的知识输入,没有正确的英语词法、句法、语段和语篇结构特征等知识,就很难实现正确的语言输出。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抓好基础。

语言的发展证明书面语是从口语发展来的,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在校生说的能力主要靠课堂活动来提高,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千方百计创设各种情景,充分营造课堂交际的氛围,创造更多的机会,加强师生或学生间的对话交流,学生间相互对话,可以相互启发,取长补短,使他们思路更加开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对话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纠正错误,表达内容精益求精,从而为书面表达奠定坚实的基础。在重视阅读教学的基础上,提高写作能力,学生从阅读的篇章中得到的语言基础知识,学到的词、句与文章结构的组织方式,阅读要求的是理解和领悟能力,它可以看作是一种“输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讲解,通过多种类型的句型结构,词语运用范例的学习和课后进行的模仿性写作,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英语写作的基础方法。老师可加强学生的阅读、背诵训练,经常有计划地把阅读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为写作吸收积累更多有用的句型和素材。英语教学中的作文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与听、说和读的能力密切相关,它既涉及谴词造句,又涉及对语篇结构的分析;既有语言训练,又有思维训练。教师应基于写作本身的特征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写作能力的现状,设计难易程度适当的任务。语言的听、说、读、写是统一的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听、说能力的培养是学好英语的基础,而写作能力的提高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观察、想象、逻辑思维及语言组织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更准确地掌握语言、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

3.2 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写作.Go for it! 以单元编排,每个单元一个话题,每个单元都由易到难,最后落实到以话题为主的书面写作上来。这些话题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题材广泛,给学生以发挥的空间和余地。每个学生可根据个人特长以及自己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见解,写出与众不同、富有个人特色的作文来。因此决不能因为赶进度或别的什么原因忽略甚至删除这一阶段的书写训练,因为欲速则不达。

3.3 重视词汇与语言教学,强化基本句型的训练.词是句子的组成部分,词汇量的多少影响着学习者的写作能力,拥有一定数量的词汇是学习语言的基础。要使学生真正掌握词的用法,在课文教学时,老师要通过演示、讲解、操练和反复使用,使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掌握好英语基本句型是写作的重要保证,进入八年级,学生接触了五种基本句型,但随着学习内容的逐步加深,课文中基本句型都进行了一定的扩展和变化,对基本句型的某些成分进行修饰,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对句子结构加以总结,告诉学生我们平时阅读中所见到的句子往往都是运用形容词、副词、动词不定式、动词的-ing形式,各种短语和从句等对基本句型进行了修饰、充实,从而使句子意义更加完整,因此,每学一个新的常用简单句。教材上设计的替换词外,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进行更多的举一反三的替换练习,注意英、汉句型语序的比较,使学生尽早地、熟练地掌握句子结构,为他们不断提升书面表达能力奠定基础。

4 修改方式多样化

4.1 只写不评、不改,学生就会容易失去写作兴趣。但由于学生在书面表达中的错误不尽相同,因而批改时工作量非常大,一次作业的批改常常需要很多时间才能改好。这样就会出现拖延讲评的现象,使训练的效果降低。为了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互批互改。通过互批互改,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遇到自己弄不清、拿不准的问题可以在小组之间商量、讨论,或请教教师,直到得到满意的答复。

4.2 教师将学生所犯典型错句整理并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找错。这样做,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增,对典型错误印象较深。并逐渐掌握一些基本写作技巧:不可逐字翻译,不可用中文思维串联英语词汇,有时还要利用分解、简化、意译等手段来表达。如: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父母非常喜欢我。“When I was a child, my parents very love me。”(正确表达:When I was a child, my parents loved me very much.) 废寝忘食He wastes sleep and forgets meals when he studies. (正确表达: He forgets to eat and sleep when he studies)。

篇9

一、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记词汇的能力

1.对学生进行瞬间记忆训练

教育心理学者研究“痕迹理论”所得出的结论指出:“凡是已经识记过的事物,都有在大脑组织中以某种形式留下痕迹。”记忆痕迹在脑中的储存分三种情况: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间记忆储存时间很短,但在记忆过程中占有主要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只要稍经启发,就能引起联想和回忆,转化为长时记忆。

因此,在教新单词时,可先向学生明确记忆指标。例如,在教新单词时,要求学生在一两分钟内记熟所学的新单词,然后听写,也可以通过抢答或个别提问的方式由老师读单词,学生口头拼写,或是老师讲出单词中文意思,学生读出生词。学生为了达到要求,快速记忆,必然高度集中注意力,认真朗读记诵,强力记忆的愿望可以提高记忆的效率。这种训练,增加了单位时间内的信息接纳量,提高了记忆效率。

2.多种方式呈现单词,增加刺激渠道和程度,加深感知印象

记忆是靠外界环境对大脑进行刺激并形成痕迹的,大脑神经受到的刺激越深,记忆的持久性越强。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尽力使学生对所要记忆的知识形成深刻的印象,为长时记忆打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用新奇甚至反常的方式呈现新词,引起学生兴趣。还可以利用录音机、投影仪甚至实物呈现等多种媒体相结合,引导学生同时使用多种感官感知,使大脑同时接受来自眼睛、耳朵、肢体等器官感受到的刺激,加强记忆力。

3.化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

只要理解了的内容,就容易记住。理解得越深刻,记忆得越牢固。教单词时,把音、形、义同时教给学生,让学生对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使所教的词在一定的情景中呈现,方便学生理解记忆。把抽象概念的词放在课文中教,使学生对词的理解具体化。采用归纳比较的方法,以新带旧、以旧学新,新旧知识联系以加深理解和记忆。还可以通过同义词、反义词辨析,同音异形词、词类转换、比较归纳等方式,想方设法将机械记忆转化为理解记忆。

4.根据遗忘规律,在有计划地“重现”中巩固英语单词,增强记忆力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验证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刚记住的材料,最初几个小时内遗忘的速度最快。如果四至七天内不复现,记忆将受到抑制,甚至完全消失。因此,引导让学生有计划地经常复现英语词汇,克服遗忘现象。讲解课文时,结合教材的内容有机自然地再现;课后练习中,安排相应的听写、翻译、完成句子、同义答配、造句等,使学生在多次的复现中巩固所学词汇。

二、在英语阅读中学生存在的不良阅读习惯

1.手读

手读就是指为了在阅读中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部分同学往往会用手指、直尺等物件指着一个个的字词或放在这些字词的下面进行辅助阅读。如此这样不但不能推进自己的阅读速度,相反会让读者只见树木不见树林。也就是说,这种习惯不容易将学生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全篇文章的理解上。

事实上,学生们所需要的正是对全篇文章所表述的中心大意,而不只是每个字词的理解层面上,所以在阅读中一定要力避这种做法。

2.念读

是指在阅读过程中要么放出声阅读,要么不出声但身体某部位在跟着动,要么既没有声音也没有身体部位在跟着动,但心里面却一直在喃喃自语。这种阅读习惯一旦形成,要想改变它就比较困难。大多数阅读速度比较慢的学生往往会有这方面的因素。

3.回读

一般情况下,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有时对刚刚阅读过的信息没有留下印象,总会重复再读或是再三阅读,这种习惯就是回读。这种做法一般来说是难以回避的。但是如果在阅读中数次往返阅读,势必造成速度难以推进。

这种做法多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担心遗漏信息所形成。为此,要循序渐进地进行阅读训练,以减少回读这一不良习惯。

此外,外语教学应该从培养语感入手,以听说为主,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使他们大胆开口,能听、会说,排除学习外语的心理障碍。

三、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1.通过听力课,安排好听说训练。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听,从听不懂到听懂,从部分理解到全部理解,从重复原句到模仿表演,逐步产生对外语的良好感觉。

2.让学生多阅读短文或者原版文章的节选。

3.根据教材的安排,让学生多做语法练习,尽可能地将语法放在一定的语境中来教,并让学生多阅读难度适宜的短文,不会的词自己查阅,老师再进行适当讲解。时间久了,学生便会把所学的语法知识和词汇联系起来理解和运用,语感也会日益增强。

4.让学生自编、自演短剧,用英语讲述小故事。通过集体交流,增强语感,或举行适当形式的小型竞赛,这样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随时准备提取大脑中储存的信息,竞赛中思考、表达的过程又是对平时知识集中、概括的过程,如此便增强了语感。

篇10

关键词: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 口语能力现状 对策研究

1.引言

随着人类步入21世纪,中国改革开放经过30多年的历程,现代化和全球一体化的步伐日趋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加入中国宏伟的经济建设中,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跨出国门,在世界舞台上一展身手。中国经济的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英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也更加突出,英语口语作为最直接的交际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广大大学生来说,英语口语已成为其提高社会竞争力和实现个人价值的有力保证。

2.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现状

2.1忽视口语训练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多年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一直沿用以语法翻译法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其指导思想便是“语言”是可以讲解传授的知识。于是学生习惯于中学的灌输性教学及多用汉语授课的教学模式,易于被动接受知识,羞于用口语表达。教师在课堂上大讲特讲,其主导地位过于突出,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口语训练的机会很少,结果就是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能很好地得以培养和提高,影响到英语教学效果。由于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教师没有章法可循,留有很大的自由发挥余地。于是,有的教师把重点放在纠正语音上;有的教师强调词语、句型的用法;有的教师把书面表达放在第一位,希望通过书面材料的交流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口语课被当做语音课、精读课、写作课,或者听力课。

2.2课堂规模扩大,班级学生人数增多,不利于英语口语的学习。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全国高校普遍扩招,高职高专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而各高校外语教师的引进和稳定却非常困难。这样就造成英语口语教师少,外籍教师更少的局面,加之口语教学时数不多,学生缺少操练英语口语的机会,所以,学生必须在课内和课外抓住机会、创造机会。还有一些学生没有真正意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缺少紧迫感,也没有学习压力。教师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学生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的激发者,也是课堂的主持人和协调者。学生由听讲者变成自觉的学习者、研究者和参与者,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使用语言的机会,把学习外语变为学生自己的认知活动,让学生在交际中感受到使用语言的乐趣。实践告诉我们,口语教学的效果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决定的。

2.3担心出错,害怕同学嘲笑,是造成“聋哑”英语的心理因素。

学生因为害怕出错而不敢开口讲英语,缺乏冒险精神。如果学语言怕出错,那学生永远也学不好,可以说语言学习是通过不断地犯错误而学好的。有些学生不懂得如何尊重他人,嘲笑、讥讽别人的语言错误,或在课堂上窃窃私语,这些都是可耻、不道德的行为。学生用英语交流是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这是进行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不少学生已掌握丰富的词汇量及一系列语法知识,甚至能看懂英文小说,但因缺少听的环节而成为“聋哑”英语。所以,学生应尽量加强听、说技能方面的训练。

3.提高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针对学生英语口语学习存在的问题,倡导互动、合作和自主的学习模式及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克服语言学习中的焦虑心理;采用“交际—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模式和构建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可作为解决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应对策略。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口语练习机会。

通过组织朗读与复述课文、成立口语练习小组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组织朗读与复述课文这一活动中,可根据学生口语薄弱的情况,先从鼓励学生朗读课文着手,鼓励学生通过听磁带或收听调频广播的课文录音,不断朗读以达到流利的程度。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将已经能熟读的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实现从“学”到“用”的飞跃;在口语练习活动中,教师可将全班学生以宿舍为单位分成固定小组,课前布置口语任务,如就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展开简单对话、讲小故事、讨论热门话题等,各小组进行合作式训练,每节新课前由各小组轮流表演,时间为10分钟,然后教师进行点评、纠错。教师在总结时,应该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赞扬,少挑不足,以树立学生的信心与勇气。

3.2多采用“交际—互动式”教学模式。

英语口语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使“交际—互动式”教学模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交际—互动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习惯,改变说前先写的不良习惯。首先,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在口语教学中,教师的定位应是外语交际准则和模式的指导者、课堂交流和讨论的参加者、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的顾问。其次,加强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要解决学生开口难的问题,就必须激发他们对英语的兴趣。教师要通过设置情景,营造学习氛围,采取互动式操练来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氛围。同时,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平台,使用教学光盘及自制课件,增加教学信息量,使得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提高语言的输入质量。最后,考查学生“听说结合,以听带说”的能力,确保语言输入的类型和数量,为口语练习积累素材。比如学生可每天坚持收听美国之音的special English 节目,边听边模仿,从而提高口语能力。

3.3充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语言家海默斯说:“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交际能力。”英语口语教学应坚持“优化第一课堂,强化第二课堂”的原则,大力开展各类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使课内所学知识在课外得以延续。因此教师要开辟多渠道来加强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可以将所设置的口语训练任务与学校的外语协会进行配合,如英语角、英语协会、英语广播播音社团等,将教师有目的的训练任务和学生的活动内容有效地结合起来,既达到教师的口语训练目的,又推动学生英语活动的开展。其次,以校外英语大赛活动为契机,鼓励学生参与英语演讲大赛及国际大专辩论赛等活动,借这些比赛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最后,结合学校的文化节开展各类英语活动。教师要努力设计培养交际能力的各种可行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充分运用英语口语,并将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进行输出,以达到课堂中所学知识和所积累的语言材料的交流和巩固的目的。

3.4积极构建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

由于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缺少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构建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用英语教学,使学生在相类似的语言环境中熟悉、掌握和应用语言。其次,利用教材内容营造具体的语言环境。这样不仅为学生营造了语言环境,还提供了了解语言结构和中西方语言行为差异的渠道,进而有利于学生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3.5不断提高高职高专英语教师的业务素质。

教师素质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影响英语口语教学的教师素质包括:教师自身的素质,如语音是否标准,是否有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等;教师教学观念是否能与时俱进;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关注等。因此,首先,高职英语教师应确保自身专业水平和口语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并通过进修、培训、交流等多种途径,加强英语语言学知识的学习和教学理论修养的提高,及时了解国内外第二语言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提高科研能力。其次,提高教师对口语教学的认识。教师要对高职高专的教学要求进行认真学习,改革教学观念,重视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英语真正服务于所从事的行业,并使学生在就业岗位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将积累的英语基本知识较恰当地进行语言行为的实施。最后,教师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情感。如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对他们学习困难和问题的理解、鼓励与鞭策,语气温和的教导,营造温馨和轻松的课堂气氛等,对学生的口语课堂效率有重要的影响。

4.结语

在高职高专口语教学中,学生作为教学的对象和主体,树立自信心,积极主动地回应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口语练习任务,以达到课堂预期效果。同时,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口语教学中担任重要角色,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德有才,更要在情感上关注他们,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张扬自身才能与个性的空间。这样,学生的自觉学习意识会大大提高,消除紧张、焦虑等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更快更好地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参考文献:

[1]谢盈盈.高职院校英语口语教学石化现象及干预策略[J].职业技术论坛,2008(29).

[2]程丽华,等.高职高专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

[3]刘慧.高职院校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及解决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