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说明文的作文范文

时间:2023-04-02 10:52: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说明文的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说明文的作文

篇1

远远看去,那一盆绿萝的绿叶密密麻麻堆在了一起,遮住了花盆,像一座用绿叶盖起来的房子,垂下来的藤蔓像从屋顶上搭下来的梯子。显得苍翠欲滴,闪烁着光泽,好像每一片叶子上都有一个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绿萝是一种草本植物。走近一看,它的叶子是长桃形的,有点像杨树的叶子,还像一片芭蕉叶,看到它,我不由得想起了猪八戒的大耳朵。绿萝的叶子

大的有手掌那么大,小的有手掌那么小。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完全卷曲起来的,像一条小虫子,如果不仔细看你发现不了它,还有刚长大的叶子像一个小饺子,

叶子完全长大的话,你可以看到它的叶脉,有一条主叶脉长出无数条叶脉,这些叶脉是给叶子输送养份的。绿萝的叶子有的非常挺拔高大,像一位士兵,有的藏在叶丛里,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这些叶子是喜阴的,当你把这些叶子放在客厅底下,叶子会长的十分茂盛并向着太阳光生长,如果你把这盆花转过去,过了几天它会像太阳方向转过去,就像我们朝着理想奋斗一样。

绿萝的叶子与茎是连在一起的,叶柄非常的细它与茎是连在一起的,茎的粗细不一,最粗的茎也只有小拇指那么粗翻开叶子,仔细一看,有无数个茎深深的扎进泥土里,而这些茎又是从根部长出来的。

绿萝的藤蔓也非常的长,与茎的粗细差不多,从花盆里弯曲下来,像海面上的波浪,还像一个小女孩的卷发,而且它的叶子长得很对称,每隔三厘米左右一根叶柄,叶柄上再长一片叶子。

篇2

关键词:初中生;说明文写作;教学;技巧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写作能力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如果说记叙文是以情感人,议论文又以理服人,那说明文则是以知明人。以情感人往往有情节,以理服人往往有事实,这都是可以在生活中寻找到的素材。而以知明人则相对较难,因此,最好不采用集中教授的方式,而采用感受、实践、归纳的方式。

认知心理学认为,写作内容知识就是言语信息,它的本性属于陈述性知识的范畴,是指有关人所知道的事物状况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能够被人陈述和描述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写作内容知识主要有主题知识和读者知识构成,而写作主题知识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决定作者是否“有米下锅”、“有物可言”。作者知道的东西越多,写出来的东西越好。写作内容当然来自生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欲“炊”必先有“米”,然后才能表现出“巧妇”之“巧”。这几句俗语道出了内容与技巧的关系。可以设想,教师要求学生写说明文而学生对说明对象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就没办法写。

同其他文体的文章一样,说明文写作也需要先解决写作内容的问题,至于写作技巧,当有了内容后才能考虑。这就要求教师在命题上充分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获得说明文的写作内容。

首先,写作内容可以从“制造事件”入手,使说明文的写作具有“情节性”,以使学生获得真实感受。只是说明文写作内容的获得,要比其他文体更艰难。基于这样的认识,在说明文写作指导上应尝试“先动手做,后动手写”的技巧。动手做,是获得说明文写作内容的有效途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亲手制作某种模型(如桥梁、车、房屋等),然后将设计原理、所用材料、制作过程写出来。还可以结合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有关知识,制作教具或动植物标本,然后将制作过程写出来;还可以写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写作水平,还可以加深对其他学科知识系统的认识。第二类,结合劳动技术可制作手工艺品,如制作布贴画、烹饪菜肴、使用缝纫机、维修家电等,将有关步骤如实地记录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然后加工润色。第三类,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印刷厂,了解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的印刷过程;如对某种建筑物或自然景物进行观察,按顺序记录下建筑物的结构形态特点或自然景物的主要特征。严格地说,动手做不属于语文课的任务。但是,当教师指导学生描写景物的时候,不是也要求学生对景物进行观察吗?写调查报告不是也要求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先调查研究后形成文字吗?先动手制作,然后再写制作的过程,恰恰是激发学生说明文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这也是“语文综合活动”的一种形式。写作要调动多种器官综合工作,“纸上得来终觉浅”,动手制作是亲身实践活动,是获得“真知”的前提。这一点布鲁纳的发现也可以给我们启迪,“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之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教师指导学生自行发现与自行组织知识的方法,有助于学习后的长时记忆,学生主动学习的思维活动,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和提升,学生养成自动自发的学习习惯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之后,有助于将来独立的求知与研究,所以,强调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而不是急于告诉他们学习的结果,这也是“动手做”的道理所在。

其次,成文的演练需要先说话后作文。说话是口语交际的一种形式,学生在课堂上向全体学生介绍自己制作的“作品”就是一种“有声语言”的文本。它与教师的询问、评价语言形式对话;其他学生即使没有参与对话,但思维在“对话”。先说话后作文,就是强调把口语表达和文字表达结合起来。把一件事说明白了,才可能写明白;人对事物的感知总是从简单到复杂,说话比较简单,写成文章就比较复杂;说总比写快,先动口说,说的内容有偏差,“改口”比改文章容易;说得好现场就能获得好评,感受成就感的周期短,反馈及时;先说就能把作文思路先演练一通,写的时候心里就有底。作文则是书面语言的文本、有声语言文本在先,书面语言文本在后,有利于“我手写我口”,形成语言生活化、朴实、自然的风格。这也是一种“语文综合活动”。

再次,从“动手做”获得写作内容,从“动口说”获得写作演练,接下来自然要涉及到写作技巧。如果教师在学生没有获得写作内容之前就一股脑地把写作技巧告诉学生,学生很快就能得到这些知识,但是,因为没有亲身实践,没有发现,没有尝试主动解决问题,只能被动接受这些知识,那么这些知识就很难转化为能力。

在此基础上,可以把这种先个别后一般的程序认知能力进行迁移。当说明对象不需要亲手制作,而是一个具体事物,则通过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把从前的自我设计与选材、制作转换为别人的设计、选材、制作。虽然不是自己的操作,可是自己操作过,明白其中缘故,自然说的清楚明白。甚至可以把这种能力迁移到不是具体事物,而是抽象事理的说明对象上来。有了对说明对象特征的认识,又要进一步让别人明白,就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使用一定的手段进行说明。这些就是写作技巧的策略性知识。从逻辑上讲,这是归纳推理,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许多程序性的知识不能直接转化为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写作只是不能直接转化为写作能力。许多教师通过先讲解写作知识,再根据这些知识进行写作训练,导致学生无法写出好文章。其实,如此教学,教师自己也不能根据自己的讲解的写作只是写出令自己满意的文章,又何必强求学生。但是,写作技巧知识如果是在亲身实践中悟出的,这种知识就会内化为自己的积淀,存储在自己的大脑中,自动支配自己的相关写作活动。

篇3

从教几十年来,我一直在找资料、翻教参、看试题,不仅虚心请教,还细致总结要点,终于寻到了合理有效的说明文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并把学习说明文的一系列知识点穿成一条线,整理出了“学习说明文的实用三步曲”。经过多次的教学实践,有了很好的成效。具体如下:

“第一步曲”总的来说,是前哨,是根基,是铺垫。指在学习说明文之前,利用1~2节课时间,深入浅出地介绍学习相关说明文的知识点。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以“学生主动出击,教师备用提供”为原则,以“学生带问题思考,做出答案;教师做百科全书,提供给力帮助”为基本点,最后还要用几道练习强化重点。

“第二步曲”指典范说明文的教学。先进行说明事物突出、说明方法清晰、说明顺序明确等的文章教学,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如选择《苏州园林》《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等,这样的文章虽在说明文学习上略有小小的难度,但学生结合第一步曲的学习,轻轻踮脚就能摘到胜利果实。

此步中,教师可根据以下板块灵活进行:1.认准说明对象;2.辨别说明方法;3.理清说明顺序;4.感受语言特点;5.总结说明结构。让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共同分享。

“第三步曲”就是写作训练。在经过近两周的说明文学习后,学生在脑海中已有了清晰的框架,但具体效果如何,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反馈。写作就是最佳选择。最好提前一天告知,给学生充足的构思空间。

如近期我们班的说明文学完后,我又一次惊奇地发现,学生的作文选材广泛、五花八门。有的写关于医学的,如大肠杆菌、甲型H1N1等;有的写科技方面的,如护卫舰、黑洞等;有的写生物方面,如草履虫、红鲤鱼等;有的写日常用品,如纸、水、压力锅等;有的写花草,如勿忘我、牡丹等;有的写水果,如草莓、火龙果等。当然只有好的选材难以让文章充满活力,得有血有肉、语言生动才行。这点学生通过三步学习掌握也不错。

如王鹤同学《花生的自述》一文开头就引用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知道这是什么吗?哦,没错,是我的最爱――花生。”在文段中间,小作者对说明文的基本要素把握精准,不惜用大量生动诙谐的笔墨来描述花生的外形,“有的像个老头,有的像张弯弓,有的像英俊少年充满青春的活力,有的像绽放的花朵弥漫着清香与甜蜜”。

篇4

第一大块是积累与运用(30分),其中12分是古诗词默写,六句是古诗里的名句,六句是理解性默写(也包括文言文中的名句)。第二部分是汉字的字音字形及书写以及词语的理解或者仿写(8分左右),整合在一个语段中完成的。第三部分内容包括病句的辨析或者成语的正确使用(2分),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还有语文综合活动(5分),是紧跟当年的热点话题的。还有就是句子的排序(3分),这是为了检测学生的逻辑能力。

第二大块内容是阅读题(40分)。阅读一般是四个语段,从体裁上来说一般包括说明文(9分),议论文(10分)和课外文言文(12分)和小说(9分)。科技说明文一般是中考当年的热点话题,如:2013年的是《PM2.5城市漫游记》。文言文是课外文言文,考点一般包括文言词语的解释,句子的解释,关于文中内容的理解,近两年的文言文与古诗鉴赏融合在了一起。无论哪种体裁的阅读语段,选择还是比较贴近中学生的生活,能打动学生心灵的一些内容。

第三大块就是作文,近几年中考作文一般有两个题目供学生选择,一个是命题作文,体裁定向为记叙文。另一个是材料作文,文体要求议论文。

通过对几年试题的分析,我觉得中考复习时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把积累与运用部分涉及的考点融入平时的学习当中,夯实基础,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如果在中考来临时临时,抱佛脚那就来不及了,所以,在平时的学习当中,对这方面的知识就要抓实抓紧,古诗文言名句要能熟练地背下来,并且要会写字,明白意思。

二、对于几大文体的阅读方法,在我们把课文当成范本在平时的教学时就仔细渗透,让学生明白各种文体在中考时候会出现哪些考点,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语段指导学生该如何去做,注重方法的指导。

三、作文占分多,而学生的基础写作比较薄弱,议论文初中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写不出深意,所以,要重点指导学生写好记叙文。能捕捉到生活中的细节,把一件事写细写实,杜绝假、大、空的文章,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基于此,在训练时,准备让学生从仿写、欣赏范文、多次改写入手,在中考时能打造出三到五篇精品作文。

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中考复习;有效策略

中考复习要对初中三年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整合,而复习的时间又相对较短,因此,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将复习的效果提升到最大化是每一个语文老师要思考的问题。要想搞好语文复习,不仅要求老师要有明确的复习方向还要有良好的复习策略,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立足考纲,抓住考试重点

老师在制定复习计划安排复习内容之前要认真研究《中考新动向》,因为它规定了中考的范围要求,为中考复习指明了方向。如2013年《考试新动向》中对文言文的要求是:理解浅易文言文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理解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基本句子;领会浅易文言文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欣赏文言文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老师就应该根据考纲中对词语、句子、文章不同的难度要求安排复习内容,提高复习效果。由此可见,考纲对于中考复习的指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老师要反复阅读它,吃透它,对于考查的不同题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要了如指掌,把握好复习的方向与进度。还可以将考试重点以及自己的复习安排提前告诉学生,让他们对于复习的内容有所了解,能够提前准备,达到最好的复习效果。

另一方面,老师要认真研习历年各地的中考题,尤其是本市的中考题,把握语文中考的试卷结构,考查的侧重点,老师要抓住历年考试的难点、出现频率高的点、易错点,在复习过程中进行重点强调。

二、强化基础知识复习,打牢基础

语文的基础知识不仅是中考中的必考内容,也是语文后续学习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基础就谈不上能力的提升,更别说综合运用。2013年我市对基础知识的考察主要有五个部分,古诗文默写、根据拼音写汉字、语病判断、根据给定的词语描写一段话、材料阅读。其中古诗文默写分值高达10分,在基础知识中所占比例也最高。因此,在复习古诗文默写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要求背诵的古诗、古文,古诗文中的名句一句都不能放过,一一过关,保证准确率。对于一些古诗文中难写字较多的,老师要注重古诗文含义、思想的讲解,让学生对于背诵的古诗文有一个整体上的领悟,这样先理解后背诵,了解了古诗文含义之后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错别字现象了。

至于根据拼音写汉字则需要长期的积累并强化记忆。在这方面我是这样指导学生复习的:①广泛阅读,尤其是一些名著名篇和优美的文章,以积累词汇量。②熟读课文,熟记课后的字词,尤其是人教版和语文版共有篇目的拼音字词,一定要强化记忆,可以抄写背记,也可以同桌互听写。③学习致用,对一些重要的字词。在课文中画出来,对照原句熟读,并且模仿造句,强化记忆,加深理解。④进行必要的练习,尤其要多做一些往年的中考拼音字词题目,熟悉题型。然后我利用每星期一到两节语文课抽出五分钟的时间进行拼音汉字的报默,随时检查他们的复习状况,在每一天的学习中强化他们对拼音汉字的记忆。

根据给定的词语描写一段话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能力、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语法等知识,虽然只有一小段话但是考查的内容很多。老师在平时可以给定一个主题让学生去写周记,可以是课文相关的内容也可以是同学们感兴趣的东西,对于写得好的在班内朗读互相学习,这样就能在考试中得心应手了。

基础知识的最后一部分材料阅读可能是客观题也可能是主观题,因此,在平时的复习中不仅要注重说明文、论述文的材料阅读,锻炼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还要注重主观题的训练,让他们对不同的现象、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

三、强化现代文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现代文阅读越来越注重能力的检测,不仅考查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也考查学生对于文章思想、感情的把握。根据调查显示,中考现代文阅读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审题不认真、不会审题,没有通读文本或读不懂文本,没有掌握从原文中寻找答案的技巧,不会概括只会照搬原文,开放性问题答题不规范,脱离原文。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着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得分率。我市中考考查的现代文主要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述文三种文本,大多来自于课外或名著导读。说明文考查的主要还是说明方法、说明对象、说明语言;记叙文考查的主要还是六要素、线索、顺序、思想感情;议论方考查的主要是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三要素。因此,老师可以将教材中的经典课文进行归类复习,带学生多通读几遍,第一遍快速阅读捕捉文中信息,第二遍细读评品,清理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思想。同时还要注重课外阅读的积累,课外阅读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积累素材,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锻炼他们的阅读能力。老师在复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对不同文章的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答题的技巧。[如关于论论文论证方法的考点,我这样指导学生掌握答题思路:①道理论据,增加论据的权威性;事实论据,从哪个角度来证明论点;比喻论证,或生动形象证明了……,或深入浅出证明了……(要根据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对比论证,两个方面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②“作者是如何证明论点的?”作者为了证明……观点,首先使用了……论据,然后对……论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从而证明了……观点。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

四、强化文言文阅读复习

文言文阅读虽然占卷面整体的分值比例不高,却是中考的必考内容。其考核内容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教材,是语文抓分的重点。在复习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对文言文的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对文言文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避免死记硬背的现象。对于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各种句式要详细讲解,确保学生掌握。如《满井游记》中有很多实词的学习,“冻风时节”中“时”是“时常”的意思,“于时冰皮始解”中的“时”则是“这时”的意思,为一词多义。“泉而茗者”中“泉”是词性活用,将名词活用为动词,是“用泉水”的意思。文言文中的虚词一般不作考试的重点,在此不多赘述,但是在复习要让学生对于一些常用的虚词有所了解、区别,对文言文的内容整体学习。对于文言文中的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等常用句式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有助于全面准确地理解文意。只要掌握了文言文的基础知识,不论是课内文章还是课外文章,都可以逐字理解,逐句翻译,整体把握。

五、强化作文的复习训练

篇6

一、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才能充实头脑,美化心灵,从而写出好的文章来。如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每天半夜三点多钟起身,走十几里路,去观察包身工上班的情景,终于搜集到关于包身工日常生活的第一手材料,写出脍炙人口的《包身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写日记,写周记,内容包括校园、家庭、社会,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各种景物,观察各种人和事并细心体会个人的感受,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提倡学生关心时事,多听新闻,多阅报刊,以便有感而发

学生要写好议论文,没有素材是不行的,教师应要求学生多听新闻。在家里,早、午、晚饭时间都要求学生注意收听新闻,关心时事。同时,还可提倡学生多阅报刊,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班里应订如《羊城晚报》、《中国青年报》、《作文报》、《语文世界》等,让学生阅读,做读书笔记,积累不少的典型素材。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把报纸上他们感兴趣的、有感受的文章剪下来,写读后感,写评论文章等。

三、一切从模仿开始

孩子表达能力从哪里来,我认为从模仿而来。学生开始学句的时候,要让他们明白怎么说是一句完整话,怎么说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例如,要训练学生:什么是什么,谁怎么样,什么时间谁在做什么……对于这样的语言规律的认识,虽然现在的做法不强调机械的训练,主张在语言环境中感悟,但实质是让学生边模仿边感悟。我们教孩子课文,淡化文章结构与写法的教学,强调的是让孩子自我的积累,但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孩子也在边读边模仿。他们读的多了,模仿的多了,积累的多了,感悟的写作方法也就多了。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孩子是不会写作的。

模仿,是中学作文教学的必由之路。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模仿能产生表象,因而从任何外部动作中分离开来,有利于保持动作的内部轮廓,成为日后形成思维的准备。”大凡作文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有一个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过程。模仿得好,其实也是一种创新,创新是离不开模仿的,作文是语言的重组与建构,表达的思想是个性的,但怎样表达是有规律的,例如,写人有写人的方法,写景有写景的规律,说明文有说明文的要素。

无疑,课文就是提供给学生模仿的主要对象。学生从课堂学习中,积累了语言材料,懂得了文章的写作方法,然后仿写。当语言材料的积累、听说读写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之后,这才进入了创造的阶段。

四、精选作文体裁和题目,作文训练力求系列化、系统化

在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考试真题作文进行审题,作分析,详细讲评“状元”文章,让学生较系统地熟知考试作文类型;另一方面,教师又以符合写作目标要求,符合学生实际,有新鲜感为原则,精选作文体裁和题目,对学生进行系列化、系统化的作文训练。包括命题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材料记叙文、材料议论文等。

五、多写片段,多记日记

一般地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中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日记作文作为作文教学的一种方式,它提倡“生活即作文”,由于学生的日记中能写自己所见,想自己所想,抒自己情怀,起到了求真求实的作用,而在写作时间上、空间上、内容上、方式上相对于其它形式的作文教学,日记作文更自由,更开放,更贴进生活。所以它最为学生所接受所喜欢,日记作文会使学生的习作更主动,更具创造性。“合作日记作文”教学提倡“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强调作文教学的过程不是简单地师生间的交往,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家长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媒体之间的综合交流的过程,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是群体的合作,大家在交流中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在自已欣赏和被别人欣赏中,去学习写作,去感悟生活,它更能体现学生的个性、抒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写作中来,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并使自己全面发展。

六、加强审题训练,多审题精写作

作文的第一步就是审题,作文审题是否正确,是关系到文章成败的重要一环,因此,写作训练的第一步就是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题意,也就是审好题。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审题的一般技巧,如命题作文要审标题,注意题目的限制性;材料作文要审清材料,多则材料的要进行归纳总结,找出最佳角度、最佳立意。

篇7

一、宏观上的复习策略

(一)内容方面――掌握信息,把准方向,讲究复习的针对性

《语文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直接依据。教师在备考中应该认真研究、解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明确考试方向,洞察考试热点,分析命题原则,明确命题形式,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其次,要逐条研读《考试说明》,理清每一个板块所考的内容,列出所有考点,权衡轻重,分期分批,逐一过关;切不可“只顾埋头拉车,不去抬头看路”,让学生盲目做题,以至于事倍功半。

(二)方法方面――立足学情,注意方法,提高复习的实效性

要做到四个结合,即专题复习和综合复习相结合,课本内容和课外内容相结合,发展智力与培养能力相结合,技巧点拨与实践演练相结合。教师在指导复习时,内容上必须讲清、讲精、讲少,注重实效;方法上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为了赶进度,让学生吃“夹生饭”,坚持以人为本,劳逸结合。

(三) 计划方面――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加强复习的计划性

“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语文备考必须结合实际学情,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复习时间,制定复习计划;可采用四轮复习法:

第一轮:依纲扣本,进行1―6六册课本的复习,侧重于在字词、古诗文默写、文言文阅读等复习中夯实基础;第二轮:专题复习阶段,分门别类,强化能力训练。第三轮:综合复习,强化弱项;兼模拟训练。第四轮:考前冲刺,自主复习,查漏补缺。

(四)资料方面――放眼中考,坚持“扬弃”,提高复习的实用性

资料的使用应遵循自编与“引进”相结合的原则。既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照单全收”,而应精心筛选,择其善者而用之。资料的范围与内容要跟《考试说明》相对口,资料的题型既要与本地市的中考题型相吻合,也要有所创新;向学生发放资料要及时、适量,有针对性。

二、微观上的复习策略

(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板块

1.狠抓基础知识得分,强调“分分必得”。

对于生字词,以册为单位,以练习方式,或注音、或写字、或改错等进行梳理归纳,重点是课下词语;并且每天请一个学生把同学中容易出错的字词注音释义,每天5个,写在黑板一角,让学生在进进出出中不经意地瞄上几眼,自然而然地熟记于心。

关于古诗词的背诵默写。强调要“字字过关,句句过关,首首过关”。复习时采用三步策略:

第一步:以册为单位,先理解后背诵,每日一首,备好后自行默写,并实行学生自行订正与同学交换订正相结合的办法,要求学生及时把写错的词句,收入备忘本,时时温故,反复巩固。

第二步:进行专题归类默写。如有关“月、雨、四季、爱国、壮志、惜时”等等,每类收集诗句不求多,只求典型。

第三步:以活动为载体,如“试试你的观察力”、“考考你的记忆力”、“测测你的理解力”、“验验你的应变力”等各种活动,链接中考题型,并强化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2. 文言文阅读。

首先,分课落实。过好四关: (1) 过好朗读句子语意停顿关;(2) 过好文言字词关,重点掌握课下注释中字词的语境义;(3) 过好重点语句关。抓意义方面有代表性的重点句,如中心句、抒情句、议论句;抓句式结构方面有代表性的重点句, 抓翻译方面有代表性的重点句等。(4) 过好文意把握、领会文中蕴含的思想以及写法特点关。其次,分类集中,纵横比较,梳理归纳,总结规律。按照一词多义、古今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专题,逐项过关。

3. 文学名著阅读。

在复习阶段,以“问题式”的导读提纲为载体,引导学生对教育部规定的10部名著进行逐一温读。一般是每两周温习一部。然后举行一场读书报告会,让学生畅谈阅读内容、评说书中人物、进行精彩片断赏析、谈谈阅读自我感受等等。

(二) “现代文阅读”板块

1.教会学生要有文体意识。

近年中考,无论是阅读理解还是作文都弱化了文体知识,弱化不等于不需要,而是避开概念性质的考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若有了文体意识,就等于“破译”了作者所编制的代码规则,从而快速理解文本所承载的信息。如阅读说明文时,学生若能紧紧抓住“说明的对象及特征”等进行阅读;阅读记叙文时,若能依照“记叙的要素”等进行阅读;阅读议论文时,能扣紧“论点及支撑论点的论据”进行阅读,那么,学生感知文本的速度就会大大提高。因此,本人认为,在现代文阅读复习中,应先根据考纲中列出的各种文体知识要点进行系统的复习,在此基础上,着重突破“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五个考点,运用课内外典型材料对这几点进行分项训练。最后再进行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等各种文体的综合阅读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 指导技巧,寻找规律。

现代文阅读复习最忌讳的就是盲目地一味做题。而应把握考点,精心选取材料,精心设计问题,注重方法指导,在讲评练习题过程中归纳整理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提取答题规律。

如“理解某个句子在文中的作用”,解题思路是:(1) 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2) 内容上,抓住句子表达时最关键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概括其语境义;(3) 分析语境义时,要与作者思想感情、文章中心等联系起来;(4) 结构上的作用,主要根据句子所在位置判断:或总领下文。或承上启下,或总结上文,首尾呼应等。

3.做题时坚持“圈地”原则,找到答题区域,坚定“答案定在原文中”。这是一条重要的答题要诀。大多数问题的答案都能从原文中找到,有的就是原文中的一句话、一个词,有的是把原文中的语句变形一下,也有是对原文中的意思换个说法。对于开放性试题,如读完后的联想、迁移、感悟等,只要能联系原文的意思,自圆其说,都都能拿到一定的分数。

(三) “写作”板块

1.先求稳,再求新。前几年有考生采用“诊断报告”、“实验报告”等新异文体而脱颖而出,获得高分;于是就有不少人群起效尤,结果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得了低分。因此,求稳是首位的,确保基础等级合格后,然后在个性创新上用力,这才能真正保证个性张扬而不虚空,创新表达能出实效。合格作文的标准有四:① 符合文体特点;② 内容充实,符合题意;③ 结构完整,层次清晰;④ 语言通顺; 然后再求“升格”,只要能在“立意深、构思巧、选材新、语言生动”四方面体现其中一点,就有望达到一类卷。

2. 一次落实一个专题。按照每次作文落实一个专题的要求,作文批改和指导突出专项,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等逐项训练落实;并加强批改和个别指导,重视二次作文。

3. 因材施教,分层辅导。在对学生的基本技能的掌握作深入细致了解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辅导与强化,实行分层指导和分层训练。对于优秀生,在作文的构思、语言的修饰、表达的创新等方面多给予指导;对中等生,在作文的审题立意上给予指导,并引导他们作好素材的积累整理;对学困生采取片段写作,范例开导,加强模仿训练,帮助他们逐步消除畏惧作文的心理。

4. 重积累,多养气。中考作文实际上对考生语文积累水平的一次综合检阅。“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求我们在讲授各种写作技巧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多读书看报,多涉猎名家作品、优美文章,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要舍得留一些时间让学生自由阅读。

三、狠抓落实、规范,向细节要超越

落实不到位,做题不规范,细节不注意,曾让我们吃过大亏。我们在总结前些年的教训后,狠抓落实、规范,向细节要超越。

1.对于生字词、古诗文背诵默写,就是按照应试教育的标准,扎扎实实地抓,毫不含糊地抓,理直气壮地抓。

2. 推行作文过关制。即按中考作文60分的标准,给学生习作打分,达不到45分以上的,就必须要求学生重写,同时教师加强批改与个别辅导,直到通过为止。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马虎应付作文的态度。

3. 规范答题模式。我们在鼓励学生创新的同时,也突出对学生规范答题的要求;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简答题、主观题、开放题的基本答题模式。

如:说明文语言解题模式:“解释词义+分析句意+表达效果+语言特征。”例:“赵州桥的桥面几乎与河面平行”中的“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不能,“几乎”是差不多的意思,是指赵州桥的桥面只是差不多与河面平行,并不完全平行。如果删去“几乎”,则指桥面与河面平行,不符合实际,所以不能删去。原文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4. 做好“备忘录”。我们要求学生每人备一个厚本子,收录平时遇到的难题、考试做错的题目、写出自己遇到的困惑,记录老师讲解的重要题型、传授的解题技巧或自己摸索总结的学习方法、答题技巧等等。每隔一周,老师就检查一次本子,从中发现学生有哪些知识未掌握或看学生有哪些困惑,然后对症下药,尽力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实践证明,这是提高复习效率的极佳途径。

篇8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议论文 教学策略

初中议论文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其为重点,是因为搞好议论文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其为难点,是因为初中一、二年级教材里议论文篇目较少,到了初三,只有两个单元的议论文,如果照本宣科,就很难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有关议论文的一般知识。近年来关于议论文的考试,重文本理解分析,轻文体常识记忆,部分教师对议论文教学感到无从下手,学生学起来满头雾水,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一、认识议论文

从表达观点、驳斥观点的角度看,议论文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类型。立论主要阐述自己的观点,驳论先驳斥对方的观点,再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语文教学中,有些术语称谓,在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里都有不同的名字,比较容易混淆,需要加以区别。如“比喻”这种手法,在议论文中叫做比喻论证,在说明文中叫做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在记叙文中叫做比喻的修辞方法。再如“对比”这种手法,在议论文中叫做对比论证,在说明文中叫做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在记叙文中叫做对比的修辞方法。这些术语和称谓的不同叫法,很容易让学生混淆。如果让学生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和本文的文体联系起来,就不容易弄错。

二、体会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议论文语言特色表现为准确、鲜明、概括、简洁。分析时要从以下三方面考虑:从逻辑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性、严密性。如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一文,在注释什么是“敬”的时候说:“凡做一件事,将全部精神集中在这件事上,一点不旁骛,便是敬。”这句话准确说明了“敬”的外延。做事全部精神投入,就是敬;做事心无旁骛,就是敬。从修辞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彩。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辩论说理为基本内容,晓之以理的文章体裁。议论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它占了初中课文的一定数量。议论文写作能力是衡量一名中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尺之一,也是衡量学生理论思维发展水平的标尺之一。通过议论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深入观察社会和人生,训练辩驳思维能力,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认识水平。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习写作,因此无论在语文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要体现这一目标。对议论文的学习,除了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外,还要让学生经常性地写一些读后感,或针对某些事件、现象写一些一事一议的篇幅短小的议论性作文,将分析和运用相结合,让学生确确实实地提高学习议论文的能力。

三、深入浅出,系统讲解议论文的一般常识,全面了解议论文

轻文体常识记忆并不是不要讲文体常识。一种知识的学习,一项技术的掌握,都离不开对其基本常识的熟练掌握,熟练到了不假思索的程度,才能得心应手。如同学习汉语拼音要熟悉声母韵母,学习汉字书法要熟悉基本笔画、笔顺。这种熟悉不是记忆式的熟悉,而是眼见心应的直接反映。议论文教学也是一样,其基本知识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如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一般论证的方法(例证法、理证法、对比证法、比喻证法)等。再如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议论文标题的一般形式等,也应让学生熟练地掌握。熟悉这些基本常识,不是靠讲解这些术语,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在议论文的讲解中让学生真正理解。这就不是单靠课本中的几篇议论文的教学所能解决的问题,还要找一些课外的议论文让学生大量阅读,在阅读中领悟,在阅读中理解,在阅读中记忆,在阅读中掌握。

四、找准文章的中心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所在。只有准确把握文章的观点,才能了解文章中提出的见解和所要解决的问题。议论文中的论点一般是一个陈述句或判断句,不用选择句和疑问句,在形式上应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何辨析和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呢?首先要明确中心论点的真正所指,其次要掌握其表现形式。议论文中的中心论点是相对分论点而言的。在没有分论点的论文中,论点与中心论点是一致的,在有分论点的议论文中,论点与分论点不同。中心论点起统率分论点的作用;分论点是中心论点的分支,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议论文中中心论点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为指示型,即在文中明确标出中心论点,我们较容易看出来。另一种则是蕴含型的,即无明确所指,表述又不集中,而是作者把自己的观点蕴含于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间当中。对于前者只要明确文中论点的指示位置即可顺利找到中心论点,论点常出现的位置:有的文题(标题)就是论点;有的在开头,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有的则在文尾,在前面摆事实讲道理的基础上最后收篇得出结论;文中,作者在展开议论后才提出中心论点。对于蕴含型的论点,则要经过仔细阅读,归纳段意、层意之后才能概括归纳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五、初中生怕写议论文的探究

在文章的写法上,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叙述,塑造人物形象,巧妙地反映现实生活;而议论文则通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恰当地论证和阐明客观事物的道理。

篇9

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1一、学情分析

我班,语文成绩不突出,一定要让第一名,发挥带头作用,起到引领作用,敢于积极发言,努力表现自己,树立自信。学生的缺点在于理解能力差,对文章读的少,很多学生认为,学习课文无用,尤其是现代文,根本考不着,即使喜欢做点题,但对阅读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再加上不求甚解,阅读理解就成了难点。很多学生已养成了记日记的好习惯,对于写作有一定的进步,但还需进一步加强。还要让他们养成积累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初三下学期的教学内容,以复习为主,练习为辅,考试督促;以学生掌握方法为主,教师讲为次;结合市教研室安排,学校实际,抓牢基础,狠抓阅读训练,搞好三轮复习。第一轮复习以课本为主,让学生搞好积累,把复习时的重点字词句,古文、古诗,名句牢记在心。并建好积累本,随时积累,养成好习惯。第二轮复习以阅读为主,加强阅读练习,让学生掌握方法,明确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考试的"点",能做到理解准确,表述确切,清晰,回答到点子上。第三轮用时两周,掌握技巧,做好心理准备。

三、教学目标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3、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4、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样式。

5、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6、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7、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背诵优秀诗文10篇。

8、继续学习写记叙文,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学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学会写调查报告。

9、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10、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条理、有根据。

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四、教学进度

(一)继续完成第六册的学习

(二)分册复习

1、复习重点:掌握课文的字、词、句,理解记忆古诗文。

2、复习难点:

①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联系与区别。

②了解三大文体知识。

③掌握文言文重点句子、实词和虚词的含义。

(三)专题复习

1、依据中学语文教材编排,文体于课文分成五大类,进行专题复习。

(大概用时四周)

1)记叙文专题复习(2)说明文专题复习(3)议论文专题复习(4)应用文专题复习(5)古诗文专题复习

2、作文指导(大概用时一周)

了解说明文、议论文的常见结构模式,重点放在记叙文的写作指导上面,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审题,正确地选材、立意、结构文章,板书正确,为良好写作打下基础。

(四)综合训练

在两轮复习之后,我们距离中考的时间已不多了,应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教师必须把握训练题目的量和度,认真批阅,准确评讲,注重方法和技巧的训练。模拟考试能增加考前的现场感,让学生能冷静地回答完所有题目要求,用时约半个月(两周)。

(五)查缺补漏

针对前三轮复习查缺补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落实一些名篇的阅读理解,辅之以大量试题,针对性更强,目标更明确。一切为了分数,考前对学生进行答题技巧的培训,坚决杜绝乱卷现象的发生。

五、复习措施

1、为使绝大部分学生毕业且成绩较好,必须重点落实第一、第二阶段的复习,总耗时约二个半月。

2、以中考为目标,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入手,着重对学生进行应试技巧的指导,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争取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3、教师要做到教学五认真,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

4、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自行设计写作和口语交际,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5、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报刊杂志网络上精选精彩的时文和美文,掌握分析文章的阅读技巧,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6、高度重视作文教学,针对中考作文要求,进行作文应试训练,侧重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达标训练,要求学生写出亲身体验和真实情感。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2本学期九年级语文新课的教学任务即将完成,为迎接中考,为系统地复习好语文知识,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增强学生中考应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特制定该复习计划。

本期教学时间约18周,用五周时间完成新课,十一周时间复习。三月到四月底进行第一轮复习,五月分进行冲刺练习,六月余时就热点题押题和考前准备。

一、分册复习(用时两周)

中考考纲规定考课内字词和文常。梳理整个中学阶段1-6册语文课本的知识,使之系统化,使以前零散杂乱的知识有条有理,便于学生记忆、掌握。

复习要点:1、课文的字、词

2.掌握其它文学体裁的常识,如散文、小说、

3、掌握重要的文学常识,侧重于一些名人大家,如鲁迅、唐宋家等。

二、专题复习(三月下旬和四月共六周)

(一)依据中学语文教材编排,文体分类,进行专题复习(大概用时五周)

1.古诗文专题复习(两周)

2、记叙文专题复习

3、说明文专题复习

4、议论文专题复习

5、语言运用其他专项练习

(二)作文训练(一周)

让学生熟悉假期收集的大量写作素材

学习优秀作文,摹拟其谋篇布局,刻意选材新颖,内容新奇,力争让每位学生写好记叙文,能把人或事件完整地交代清楚。

找一些典型范文,引导学生分析,从审题立意、选材等入手进行详细评讲,让学生拿到题目不盲目下笔。举出一些作文内容,适用于哪些题目,让学生作文不离题,能找准方向,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训练除专题外,同时坚持每周一个作文训练)

三、模拟冲刺(三周时间)

此时离中考的时间已不多了,应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应多发试卷让学生大量练习,提高心理素质,沉着应考。教师必须把握题目的量和度,认真批阅,准确评讲,注重方法和技巧的训练。模拟考试增加考前的观场感,让学生能不躁不急地回答完所有题目要求。

四、猜题、押题(六月余时)

再次落实一些热点问题理解,辅之以试题,针对性更强,目标更明确,一切为了分数,考前对学生进行答题技巧的培训。

附:教学指导思想

本学期语文的教学重点是复习迎考,如何更优化、更有效地做好复习工作是本学期教学工作的难点。现备课组有如下思考:

一、突出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多半已有了自己的学习习惯,但极少部分没有养成。所以教师指导督促学生有每天的学习计划、目标,并对应过手的知识进行自测和师测,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千万不能拖帐滚雪球。

二、功夫用在每一节课上

九年级下学期的时间本身就很紧张,指望学生课下在语文上花很多时间是不可能的。为此,要特别注意当堂的学习效果,突出重点难点.务必要求学生掌握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诸如第一轮复习当中,坚持当堂听写默写,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三、不忘学科的特殊性,注重语文的人文性

1、虽然在九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填入”式的传授不可少,但还应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才能形成真正答题能力,应对85%主观题目的考试。

2、在教学中,始终突出语文的人文性。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思想,对生活对社会有更深的认识,才能写出高水平的作文。

四、教会学生学会分析归纳的能力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让他们成为一个学习上“会思考”的人,能和老师一起从大量练习题中归纳出答题的规律和技巧,真正拥有答题的绝招。

五、冲刺阶段:培优辅差

努力挖掘优生的潜能,完成知识的系统化,提高他们的应试能力。在抓优的同时,也注重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形成语文基本能力。从而,让整体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得到提高。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3一、教材简析

本教材分为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书后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和附录等内容。其中阅读分为以下六个专题,即战争、爱、建筑、科学、古诗文、自然山水;综合性学习也有六个专题,分别是:世界何时铸箭为犁、让世界充满爱、说不尽的桥、走上辩论台、莲文化的魅力、怎样搜集资料等。该教材有以下突出特点:

(1)立足学生实际

(2)体现现代意识

(3)弘扬人文精神

(4)突出开放性

(5)注重策略引导。

二、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通过初一学年的教学,从整体来看,所任教两个班级的学生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八年级共有学生44人,大多数同学爱好语文学习,有十分之一的同学语文基础较好,语文成绩优异。另有十分之三的同学语文基础较差,成绩仍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地理解所阅读的文章内容,不敢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写文章词不达意,材料成旧,抓不住要领,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是十分浓厚。

三、教学目标

1、德育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打下基础。

2、学习目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各单元的“单元说明”中都依据这三个方面设计了单元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在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方面设计的学习目标

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熟读这些课文,要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要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荚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在反复诵读中,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四、教学措施

1、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常练习字,养成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习惯。

2、除课堂的大作文外,鼓励学生平时多练笔,从句段开始,多写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来,使学生写作能力能渐渐地得以提高。

3、多给学生一些实践的机会。

如让学生自己办手抄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4、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5、本学期的重点放在基础较差学生身上,做好转差促优的工作,提高优等生的水平,带动中等生,鼓励后进生,尽量缩小差距,使其与优秀的距离有所接近。

6、课堂结构和时间的把握需进一步提高,向单位时间要产量。

7、引导学生把知识系统化,比如古诗词,可按作者、按类别、按主题分别进行分类,形成经纬交织的网络。

8、根据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在讲解新知识的同时注意对旧知识的回顾。

9、经常督促学生养成一些学习语文的好习惯,并使之不断巩固、加强。

如要求学生学会课前预习、学会对课文中关键字词进行圈点句画;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尽量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心理等。

10、语文学习重在积累。

因此,平时将定期不定期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文章、好的诗词等。增加学生的日常积累。同时,要求学生尽可能多接触一些课外读物,多关心一些时事,多看一些报纸杂志、时文,以拓展学生的眼界。

五、科研课题《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1、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大赞赏的力度。

2、广泛征集资料,形成初步材料。

3、把写大作文目标细化成一个个小目标。

4、少搞命题作文,尽量自由写作,评改适度。

六、本学期个人提高方面

(1)定期参加听课活动以及教研组的各项活动,搜集优秀的课例进行研究。

(2)写好教学反思、教学日记并及时进行整理,升华为随笔和经验。

(3)上好每一节课,精心的科学设计、思路创新的探索以适应大多数学生的实际。

(4)课堂结构要严谨有序,丝丝入扣,生动有趣,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4一、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并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德和谐发展。

二、教材分析

九年级语文下册是按照新课程标准所编写的一套全新的语文教材,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语文资源,向师生展示了语文世界的广阔天地和无限风光。全书共六个单元:

1.诗的激情2.文学魅力3.关注自然和生命

4戏曲欣赏5.古文诗词6.古文诗词

三、学生分析

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愿望和合作探究的欲求,部分学生对语文知识较感兴趣,但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着眼于将来的学习动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激发。此外,学生的层次参差不齐,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优秀生有一定的基础,上课愿意积极参与,但大部分人比较懒散,没有很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较好的学习态度,上课就当小和尚,对作业是抱着敷衍的态度。口头能力和写作能力一般。

四、教学策略

1.坚持上好教材上的阅读课,充分尊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轻松、对话交流、互相协作的师生关系。

2.坚持在复习阶段充分发掘语文教材资源和身边的教学资源,注重突出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利用好小组的作用,把培养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的最终归宿。

4.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信息的时空跨越和交互反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5.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取向,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较高的素养。

6、充分发挥讲学稿的导向作用和复习作用,使它既是学生学习的好工具,也是复习迎考的好帮手。

五、主要教学工作

(一)在上期已经提前完成了一二单元的教学的基础上,完成九年级上册其余四个单元的语文教学的任务。(略)

(二)指导学生进行初中毕业水平考试的系统复习和模拟考试。(详)

这是本期的重点,也是整个初中语文学习成果的最终体现,因而我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计划。如下:

1、认真研究《湘教考苑·中考总复习》,明确考试的范围与目标,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

按课程标准要求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掌握每课的重点、难点,辅之以少量的练习;并不断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复习中,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有计划地进行两次模拟考试,针对学生考试当中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及时巩固。

并指导学生能灵活、创新地掌握知识,

3、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可适当“放”,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

4、大胆取舍复习内容,打破逐册复习的方法,确定好重点的册,然后再分体裁复习。

分体裁复习时确定好重点的单元、重点的课文及语文知识,然后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求,避免学生盲目复习。同时就这些内容一般怎样考,会出现哪些问题及怎样应对,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

5、分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对知识点进行归类复习:

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

这里面的知识点多,但主要是要求学生会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也就是要求学生能仿句、能对对联、能根据一句话提练观点、能简明、连贯、得体地使用语言等等。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是中考复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我将对现代文进行分类,即记叙文(包括散文、小说)、说明文、议论文三类,每一类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通过对近几年各地中考题研究发现:中考现代文阅读体裁多样,题材丰富,意蕴深刻,强调整体感悟。因而在复习时必须让学生对每一类型都要涉及,但又不能面面俱到。要做到突出重点,抓住难点,授予方法。具体方法如下:精心选取阅读材料,主要选取意蕴深刻、对学生有情感教育作用的、能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有引导作用的文章;精心设计问题,着重设具有层次性、能考查学生对整篇文章融会贯通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着重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注重方法指导,在解答阅读题时,我们要求学生不要去关心问题的答案,而要总结有关规律性的知识和解题的思路方法。(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筛选信息代入问题确定范围前后推敲组织语言得出答案。)

文言文阅读

背诵优秀诗文80篇和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积累,中考命题取材课内的文言文段。在试题设计上“言”“文”并重,即既考查学生文言基础知识,也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和把握。近几年来,对文言文的阅读开始重视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概括、评价能力的考查。因此在阅读训练时也要向这一方向发展。

作文训练

作文训练穿行(每周2课时)。主要让学生写好记叙文、以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训练为重点。形成作文训练序列。同时让学生作文,养成写作文的好习惯。

第二阶段综合强化复习

针对第一阶段的复习进行小结,巩固训练;这一阶段的复习目的是: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阅读理解和写作题就很好的训练了学生的这些能力,因此我们准备重点训练这些内容。

(1)阅读训练,前面已讲了复习方法,在这里只是把各种方法进行综合,从而让学生提高。

(2)写作训练

在这一阶段,准备突出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训练,指导学生。同时强化作文。

(3)精选部分中考试题,组成几套专题练习,进行强化训练。

(4)对学生在复习中有困难的知识点进行重点突破,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

第三阶段全面总结复习情况,检查复习效果,模拟测试,查漏补缺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5一、指导思想

1.以《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和《2017年中考说明》为指导,紧扣初三语文学科特点和课本单元重点进行教学。

2.体现学校教研思想,积极改进并实施“四助五步六字”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3.立足教情、学情,和其他学科通力合作,有针对性的进行语文学科“培优推中补差”工作,全面提高教学成绩。

二、教材分析

九年级下册在整个初中阶段教材体系中属于最后一阶段。本册课程学习结束后,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应全面完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得到了全面提高。而且,学生面临初中毕业会考与高中选拔考试。因此,本册教材在内容选择方面有它的特点:内容以文学作品(诗歌、小说、戏剧)为主,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安排了两个单元的文言文,为先秦时期诸子散文与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名篇,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感受古代人物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并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情感体验,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看待与评论历史人物。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在内容、体系、结构上都有所突破和创新,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因而达到较高的综合教学效应。全书共六个单元,二十四篇课文,两个专题,两部名著推荐,六个综合实践活动。每个单元的读书方法指导是本单元训练的重点。本期尽可能早点讲完新课,可以的话,及早进入全面复习,复习分三个阶段:分册复习、专题复习及套题训练,解读《2017中考说明》是前提。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从课文的学习中,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了解古人的社会理想和个人抱负,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人格魅力。

2.能力目标:掌握阅读题的审题答题技巧,学会准确的表达自己的阅读理解;

掌握一般记叙文和议论文、散文的写作思路及创新构思模式,学习从不同角度变换写法;学会读书,懂得鉴赏文学作品方法。

3.情感目标: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的感情,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4.中考目标:力争学科平均成绩名列全县同类校前茅,优秀率达到20%或以上,及格率达到80%或以上,人均分达到105分左右。

四、学情分析

本期我继续担任初三两个班语文教学工作,这两个班共有83人,特别是1班后进生人数多,基础较差,提高成绩难度非常大。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学习兴趣有所增强,在期末考出来的成绩及格率有上升,但还不够理想。再加上本学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时间紧。扎扎实实的上课时间只有十五周,共计90课时,要完成教材的教学内容,还要进行中考的全面复习。二是部分学生会还会出现如下消极的思想状况。因此,在日常教学与复习中,一定要多找这些学生谈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与复习中,争取取得满意的成绩,力争进入全县同类校前列,完成学校制定的目标。

五、教学措施

1.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编辑意图,理清教材的文化内涵,摆正形成性学习与终结性学习的关系,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教师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每一个活动阶段应该做什么。基本原则是,教师精心设计学习情境,并组织协调,学生明确任务,展开活动。本册教科书中,六次综合性学习分为“二大四小”,即大型综合性学次和小型综合性学习四次,前者强调研究能力的培养,后者突出写作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2.认真做好备、教、辅、改、考、评等教学环节的每一项工作。

用心融入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间,恰当把握教材的量和度,面向全体,对全套教材进行宏观的把握,理出知识能力训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此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教学过程中明确一本书中只是其中一部分需要讲授这一点。教师的教学要兼收并蓄,有所取舍,尤其注重独立思考,自行设计教学思路,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仔细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3.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对语文学科的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要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自行设计写作和口语交际,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特别是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根据中考新题型,设计相关练习,进行口语表达方面的训练。

4.认真训练并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报刊杂志网络上精选精彩的时文和美文加以借鉴,掌握分析文章的阅读技巧,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要精心备课,尤其是要备好学生。突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课堂上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避免繁琐的分析、机械地练习,注意语文的整体性。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作文教学要灵活命题,多写随笔和读书笔记。作文批改要尝试互批互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学生的水平。

5.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第一课堂学习资源和第二课堂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乃至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6.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要分册复习查漏补缺,生字词的辨认书写,诗文背诵默写将是落实的重点。专题复时重在对语文表现手法等进行解读训练。模拟训练主要解决题型分析和答题技巧应对上。

7.优化作业查、批方式,记录作业情况,一日一公布,一周一评比,做好教学落实。

12班和13班两个教学班的作业统一、进度统一,教学方法力求有个人特色。和别人多交流课堂实录效果,整合课件,创新教法,及时进行教法调整。

8.高度重视作文教学,针对中考作文要求,进行作文应试训练,侧重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达标训练,要求学生写出亲身体验和真实情感。

注重对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讲究文面,讲究写作的形式的包装。

9.认真写好教学反思。

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分析并予以矫正,对学生成功的学习方法、独特的见解,及时加以肯定并予以推广。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开拓创新。10.认真搞好中考总复习。要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学生厌学心理,把不爱学习的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乐学、好学、善学,争取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六、奋斗目标

在2017年中考会考中,语文及格率、优秀率和人均分三项指标力争达到全县同类校前列,完成教学任务。七、教研课题本期力争使自己主持研究的2016年度重点课题《中考作文实效性训练研究》顺利通过上级教研部门验收结题。

八、教学内容及课时、进度安排具体见备课组统一安排表。

周次教学内容

1-9周下册单元课文教学

10周左右期中考试

11周语文基础知识复习训练

12周记叙文阅读训练

13周说明文阅读训练

13周议论文阅读训练

篇10

关键词:网络;体验;英语写作;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795(2012)04—0022—0005

1 研究背景

英语写作能力是衡量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但英语写作历来是英语学习者的薄弱环节之一。历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中,学生写作部分的得分普遍较低,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问题。

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传统的写作训练存在费时、低效的问题,重写作结果而轻写作过程,重文本形式而轻思想表达,重写作技巧而轻写作内容。此外,也忽视了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和亲身体验,而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写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写作的亲身体验(Numan,2004)。

体验式英语写作模式注重学习者的参与性和实践性。体验(experience)就是要让学习者亲身体验学习的每一个过程,如思考、讨论、输出,亲身感受认知能力的升华,品尝能力发展中的甜酸苦辣(王金等,2010:70)。近十年来,体验式教学理念在我国的英语写作研究中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从教学方式上来说,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以黑板和纸质练习为主,未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而国家教育部高教司2007年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建设面向全国高校的精品课程和立体化教材的数字化资源中心,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免费享用的优质教育资源。”因此,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进行英语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遵循教育部大学英语改革的精神,顺应网络时展的要求,结合最新教学理念,旨在探讨如何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提高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 理论基础

2.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核心内容为: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知识需要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的建构过程而获得(丁刚、刘蕾,2003:1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方面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另一方面也强调学习过程的真实性和社会性,真实性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在与他人密切联系的真实社会情景中,社会性是指交互性的协作学习(张一平,2008:40)。因此,学习者若能在合作的学习环境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每一学习环节,其学习能力与创造性便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研究基于网络平台的英语写作模式的重要理论基础。

2.2体验式科学研究理念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科学技术全球化、文本系统数字化、学术成果网络化的宏大背景下,体验式科学研究模式应运而生。该理论模式主要针对广义的语言教学研究而提出,具体应用到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领域,其核心思想是:强调学习者的社会认知过程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亲身体验,通过环环相扣的写作学习行为来解决“写什么”与“如何写”之间的矛盾。

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2006年以来,课题组通过网络平台,采用体验式英语写作模式,在浙江海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中做了五个回合的教学实验。本研究历时五年多,其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总结如下。

3.1学习手段的创新

传统的写作学习模式以黑板和纸质练习为主,而新模式采用了计算机网络平台,实现了学习环境网络化、学习资源数字化。

第一,课堂学习环境由传统教室转变为现代网络教室。每位学生一台计算机,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室设备,进行多媒体广播学习、监控转播、遥控辅导、文件分发等组织活动,实现课堂学习过程的网络化。师生们都体会到了现代计算机技术所带来的直观、快捷、省时与高效,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第二,建设数字化平台,实现优质学习资源的共享。每台计算机都安装了《体验英语写作》数字语料库,内含海量的清华学子的习作语料素材,以此为镜像资源,学生可以直接体验、广泛参比,从而达到“以读促写”。系统功能语言学把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把阅读和写作看作是同一交际过程的两个基本程序:阅读是输人性语言活动,而写作则是输出性语言活动(唐叶青等,2009:74)。两者相辅相成,只有一定量的语言输入才可能实现语言的输出。而任何纸质教材或讲义只能提供极有限的范文,数字化技术则解决了这一难题。英语作文语料库不仅提供了海量直观的范文样本,而且每篇作文都有教师的批改文字、修改建议及评语反馈,便于学生进行“镜像学习”(mirror—image learning)与“自我评估”(self—evaluation)(杨永林,2004:2)。

第三,建设“英语写作”省级精品课程网站。课程网站内容丰富,包含课程导学、在线教学、习作园地、课外练笔、互动教学、成果展示等几大版块,每个大版块中又包含很多子版块,如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优秀习作、课外学习网站、写作考题、线上交流等。借助课程网站,学生可将自己的习作初稿、二稿、经小组评议后的修改稿等电子素材上传,从而建立自己的语料库。这不仅实现了区域性学习资源的共享,解决了传统模式下学生很难分享同伴习作的问题;而且每个学生的习作都有了详细的全程记录,展现了学习者个体的“学习记录过程”和“能力发展轨迹”,也便于做跟踪式学习与研究(杨永林,2004:2)。此外,班级主页、热点讨论等版块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快捷、便利的互动平台,成为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随时随地交流的重要纽带。

第四,借助网络实现无纸化的阅读、写作、评阅和习作素材库的建设。学生在电脑上完成习作,再由小组成员互评后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教师评阅,快捷又高效,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建设英语习作语料库并开展相关研究。利用计算机写作的几点优势是显而易见的:编辑、查找方便,修改简单易行,无需重复抄写,拼写和语法检查功能使得文字处理更加高效。研究表明,利用网络资源辅助写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网络交际能力,即通过网络搜寻、获取和传递信息及资料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隗雪燕等,2003:62)。

3.2学习方法的创新

在学习方法上,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体验式教学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实践性与合作性,倡导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升华,实现了课堂学习过程化、课外学习合作化。

首先,课堂学习模式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座模式转变为环环相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模式。新模式主要由以下八个步骤构成:学生预写(pre—writing)课堂讨论(classroom discussion)范文评析(sample commentary)指导性写作(writing principles)自我修改(serf—revision)小组交流(group interaction)课外练习与自我评析(after—class practice and self—evalua—tion)教师评阅(teacher’s evaluation)。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目的与作用。通过预写,学生体验到写作中碰到的困难,尤其是关于内容选择和结构布局方面的问题,从而了解自己习作的优缺点;通过课堂讨论,学生可以明白不同语类的写作目的、语篇在社会交际中的作用、交际双方的关系、语篇的必备语义成分、段落发展方式及语言使用特征,逐步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通过范文评析,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语类结构的重要性,并明确什么是内容充实、结构合理、语言通顺、表达得体的好作文;通过指导性写作,学生可以明确特定语类的基本写作原则和常用写作技巧;通过自我修改初稿,学生可以针对性地对预写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改进;通过小组交流,学生可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通过课后练习与自我评析,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语类并提升语篇的分析能力;通过教师评阅,学生可以全面了解自己的写作进展情况、取得的进步及不足之处(蔡慧萍等,2007:75)。整个过程能较好地处理写作任务必须解决的三个问题:确定某个语类的语义框架、选择语言表达方式、用一定的修辞方法组织已选择好的内容和语言表达方式。整个学习模式是一个动态的进程,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其能力发展的过程,体验过程写作的乐趣,进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建构和创造新知识,亲身感受认知能力的升华。

其次,开放、轻松的课外学习环境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外写作。学生可以在多媒体网络自主学习中心进行训练,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每次的课外作业都要经过小组评议后再提交,这一过程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有关合作型写作互动的研究表明,与其他同学合作写作可以活跃思维、激发讨论、解决分歧,并且在文章的措辞、结构安排、主题思想、语言运用等层面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提升学习效果(石洛祥,2004:81)。下面举一个学生课外合作评议的例子。一小组成员写的关于取消约会的便条如下:Sept.28,2009Dear Prof.Whitley,

Due to my mother’s sudden illness, I have to lookafter her and I’d like to cancel the appointment with youthis Friday afternoon. I do apologize for it and hope itdoesn’t bring you too much inconvenience. I am wonder—ing if we could fix another time. What about 9 a.m.thisSunday?

I’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ay.

Yours sincerely

Tracy经过小组评议、合作修改后的便条如下:

不难发现,经过小组评议修改后的便条有了很大的进步:写作目的明确、结构合理、格式规范、内容较充实、表达较得体。这一修改稿采取了“体验英语写作”训练系统倡导的“三级评议模式”(杨永林,2008:24),除字里行间的“局部修改”(local/surface oorrec—tions)外,还有“文中批注”(inter—text notes)以及“文末总体评价与建议”(post—text comments&sugges,tions),这是整个小组共同讨论、共同体验的结晶,也是小组成员共同进步的见证。借助网络平台,将小组的评议成果上传至课程网站后,更多的学习者可以体验、分享这一进步,进而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3.3学习内容的创新

在学习内容上,改变了传统的“词句段落四大文体写作应用文写作”的框架,而是一开始就从应用文语篇人手。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语言是一种用来表达意义潜势的意义源泉,具有三个纯理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Halliday,1994;Thomp—son,1996)。任何一个语篇都是为了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特定的交际目的决定了特定的语类,特定的语类会出现特定的语义成分、语篇结构及语言特征。在实际交际中,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语篇而非词、句,因而从语篇出发、在语篇语境中探讨词、句、段的得体性更能提高学习者的语篇生成能力(王金等,2010:72)。而大多数的应用文语义成分清晰,易于掌握,且实用性强。教学实践证明,从写作目的明确、语义结构简单、表达方式和语法现象较容易掌握的应用文人手,学生容易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从应用文语篇出发,遵循“循序渐进、从易到难”的原则,结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需求,重点学习20种常用语类的写作,依次为:卡片、通知、便条、私人信件、公函、求职信、个人简历、求助信、推荐信、摘要、记叙文、地点描写文、人物描写文、例证式说明文、因果分析式说明文、过程分析式说明文、对比或对照式说明文、分类式说明文、议论文及读书报告。学生在学习每个语类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语类意识,能明确每一语类的必备成分与可选成分(Halliday&Hasan,1985),而且自主写作意识也大为提高。

4 研究结果与评价

基于网络平台的体验英语写作模式经过五年多的实践,学生受益匪浅。

第一,学生的语类语篇分析评价能力与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达到了《大纲》对我国高校英语写作的要求:“能写各类体裁的文章,做到内容充实,语言通顺,用词恰当,表达得体”(《大纲》,2000:10)。从2007、2008、2009、2010年的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中发现,作为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我们的写作项平均得分高于全国平均分,而新模式实践之前,写作项的平均分是低于全国平均分的。

第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大为提高。体验式学习模式特别强调写作过程及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学生经过环环相扣的过程体验,从痛苦的被动写作转变为快乐的体验式写作,写作兴趣变浓了,自信心增强了,自主学习意识提高了。而小组合作评议极大地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第三,学生的计算机及网络应用能力大为增强。基于计算机网络平台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的习惯,这是网络时代的要求,也是贯彻教育部精神的需要,更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必备技能。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这一新模式还有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

(1)目前因技术原因,还未能真正实现优质资源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受益面比较窄。鉴于此,我们将优化网络平台,整合区域性写作教学资源,逐步实现资源的网络化、数字化、优质化,从而扩大受益面。

(2)课程网站的建设还需不断改进。一方面要不断更新、充实学生习作语料库,另一方面要加强动态性内容,特别是“线上交流”平台还比较单一,以学生的帖子居多,如何真正体现师生互动,这也是我们要不断完善的地方。

(3)教师的作文评阅工作量大,三级评议模式也加大了评阅难度和要求。鉴于此,我们将继续探索多元化的作文评改方式,并借助“多元评分系统软件”和“评语生成软件”,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并提高作文的评改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