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19 18:24: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篇1

一、设计要有层次性

课时设计,必须首先考虑前后的知识联系和层次性。

例如在设计《视频的编辑》这节课时,我考虑到上节课已经学习了视频的剪辑,熟悉了“会声会影”视频轨的使用,于是,我就把视频的导入、图像的插入以及顺序的调整整合起来,放在“步骤一”中(如图1所示),让学生自主完成。这样设计,一方面给学生进行继续学习的“自信”;另一方面,这一环节的设计,就将本节课的基础部分跟上节课的内容结合起来,实现了知识的前后联系。

在此基础上,我再来考虑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在本节课的几个教学重点中,因为“音乐的添加”这部分内容在本节课的教学体系中,相对来说属于较容易操作的部分,只有“音乐长度的剪辑”这一问题有待学生去探索、发现,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我把长度的剪辑这个知识点放在了“添加字幕”的时候,因为添加的字幕默认长度较短,学生会比较容易发现这个问题的,然后他们自己会想办法去解决,并会自然而然地联系到“音乐长度”的问题。这就是教学原理中常说的,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并实现知识点的迁移。

接下来,“字幕属性的设置”虽然也是本节课的另一个教学重点,但是,通过课前的学情分析,我认为这个知识点对大部分学生而言都能够应付自如,并且还会出现很多的亮点,因此,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学案的提示进行自主学习,并鼓励学生创新。(如图2所示)

二、设计要有实效性

信息技术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实践是本学科的特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因此,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不能是单纯教授某个软件的使用,更不能是信息名词或者信息理论的灌输,而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服务。正因如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绝不能孤立知识点,忽视教学情境的需要,为了知识点的传授而教,而因充分考虑到情境的需求,注重设计的实效性。

在《视频的编辑》这一课时中,覆叠轨技术的应用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因为课前的学情调查显示,学生在电视中经常可以看到“覆叠轨技术”的应用,例如:电视剧中的2个人在打电话,通常就会以同一画面来呈现。但是他们不明白是怎么做出来的,很是好奇。遗憾的是,我认为教材的设计在实际应用和学生掌握上缺乏连续性,纯粹是为了讲“覆叠”技术而单纯设计了这一环节,有些牵强,因为教材中的覆叠应用技术完全不是出自视频画面编辑的实际需要。

首先,在设计这部分内容时,考虑到学生浓厚的兴趣,我将之设计成“探索篇”。其次,我设计“覆叠”技术这个知识点的时候,选用的是“晓声电视台.jpg”图片,这是一张我们学校校园电视台的台标图,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第三,增加“画面的遮罩效果”,完全是出自画面语言和实际的需要。因为这个知识点在上学期的PS教学内容中已经有所涉及,并且这张图的背景色是白色,一覆叠到视频画面上,学生自然而然就能想到“遮罩”的问题,它的实效性立刻显示出来,而不会牵强附会地让学生学习某个知识点,丧失了对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和对实效性的真正需求。

而且,在以后的实际应用中,学生如果真要使用“覆叠”技术时,也不会随时就有符合要求的画面,一般都需要用到“遮罩效果”,所以,我认为,这部分的设计我完全是从实际需求出发的,充分考虑到了设计的实效性。(如图3所示)

三、设计要有取舍性

一则成功的教学设计,不是面面俱到地将知识点全部呈现给学生,而是要结合前后知识的联系,把侧重点放在学生知识的迁移上,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且积极地去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取舍性”原则,在问题的设计上“一环套一环”,引导学生的主动思维,从而积极投身于自主探索的行列。

篇2

1)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科学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在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将教学的内容有效的展示出来时,要对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及确定,同时根据教学的设计方法,将教学内容、目标等制作适合多媒体播放的教学课件,从而有效的进行教学内容传播。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增加了教学传播的多样性。学生在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接收信息时,其多媒体教学模式呈现的图文并茂、声形结合等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多媒体教学方式的特点。但是,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依然存在了一定的缺陷,这种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教学,而学生依然被动的进行信息接收。

2)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利用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活动,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为了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查询。另外,学生在遇到难题时,也可以通过网络向教师请教。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但是,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需要学生有着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并且能够自觉的确定学习的目标,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选择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取得较大的学习效果。

3)校园网支持的合作学习模式。校园网支持的合作学习模式主要是以校园网络以及校园资源为支持条件,教师从而在校园网上安排自己的教学计划,能够有效的在网上实施教学活动,同时也方便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或者是通过网络工具对学生进行一对多的学习指导,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有效的评价。学生在通过校园网进行学习时,可以个别学习,也可以分组进行合作学习,这样学生有效的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进行自主的选择。校园网支持的合作学习模式主要是积极的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提高学生学习探索能力,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主动搜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但是建立校园网支持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学校需要损耗大量的资金,同时也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使得许多学校的校园网信息资源比较贫乏,而在教学中也没有将现代的信息技术充分的应用到其中。

二、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创新的构思

1)在基于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的创新工作,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的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同时能够进行积极的问题探索,并可以通过合作学习而解决问题。学生在参与到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时,必须要将信息技术这些优势有效的融合到教学的课程中,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在构建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时,要对各种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选择和组合,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利用多种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学习活动,实现学习目标。

2)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一个丰富的学习资源的环境。目前,许多高等学校都配备有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但是由于学校缺乏专业的人才,同时对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也没有充足的认识,从而使得这些教学设备没有充分的发挥出其本身所具备的优点功能,出现极大的硬件资源浪费。因此,必须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点和功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的信息资源环境。

3)信息技术对教学整个过程进行的创新改变。首先是教学形式发生的创新改变,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出现了分组学习、协作学习等教学模式,而学生也可以充分的利用校园网络技术进行学习讨论。其次是学习方式的创新改变。通过信息技术,使得学生主动的学习知识,并且也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索、互相协作的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再次是教学内容的创新改变。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使得传统枯燥的教学内容转变成为多媒体教学内容,从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层面,使得学生在掌握了课本上的知识,也掌握了除课本以外更多的知识。最后就是教师作用的创新改变。在利用信息技术后,教师不再只是进行知识的传授工作,而是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4)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要重点突出开放性。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开放性包含了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环境以及教师的教学环境。信息化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方式,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学习方式。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开放性,使得学生可以充分的利用网络上的相关软件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知识,从而使得学生在培养自身的实践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学习思维能力。

三、总结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PCK;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09-0057-02

一、信息技术PCK的概念

舒尔曼于1986年针对美国教师的“缺失的范式”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PCK”,由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知识融合而成,是学科知识的教学转化。舒尔曼认为教师除具备专业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知识外,还应掌握一门知识,即学科教学知识(PCK),它是教师将专业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的知识。

信息技术PCK,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基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目的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对信息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有效评价,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在信息化条件下,信息技术PCK融入时代的元素,信息技术PCK具体包含:课程的知识、学生的知识、技术的知识、教学策略的知识和课堂环境管理的知识。

二、信息技术PCK指导下的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PCK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属于教师课前PCK部分。教师在课前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还要考虑采用什么策略方法来上好本节课。在信息化条件下,还应考虑用什么技术手段更容易实现。基于信息技术PCK理论的指导,本文以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4.2.2《表格数据的图形化》为例,主要从课程知识、学生知识、技术知识和教学策略的知识详细阐述教学设计。

(一)信息技术PCK指导下的课程知识

关于课程的知识不仅包括课程本身的知识,还包括教师对其理解内化的知识,教师对课程知识的深度理解是进行PCK转化的前提。教师对课程知识的解读需解决以下问题:本知识点在学科教学中地位如何,在课程标准中有什么要求,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与其它学科内容知识之间有何联系……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教材分析、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

1.教材分析

本节是《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中第二节《表格信息加工》的第二部分内容。《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是文本信息加工和表格数据处理后对表格数据应用的深化,通过对信息的表格化加工与处理后,发现和挖掘数据之间的关系。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表格数据图形化对数据表达的意义和三种图表(柱形图、折线图、饼图)在数据表示方面的优势;掌握图表的插入方法,以及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图表。

能力目标:学会用图表来显示数据并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表格数据图形化对数据分析以及揭示事物本质规律的意义。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图表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教学难点:图表的类型以及数据源区域的选择。

(二)信息技术PCK指导下的学生知识

教师将自己理解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知识,必须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学者李伟胜指出PCK的核心内涵在于“立足学生立场,实现知识转化”。学生的知识包括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学生学习困难的知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应充分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内容,通过本节内容学习后学生哪些方面获得发展,学生对于哪些知识点的理解有困难,在哪些知识点上容易犯错误。

本节课的内容是面向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并能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在学习4.2.1《表格数据的处理》后,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对表格数据进行处理。在利用图表向导制作图表上,由数据转为图表,形象化表达时,大部分学生都能接受,只是在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以及数据源区域方面,有些学生掌握得尚不熟练。

(三)信息技PCK指导下的技术知识

在信息化环境下,技术对教学方式产生了根本性影响。技术知识是指信息技术教师如何用技术手段优化教学以及技术维护管理方面的知识。本节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采用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录制教学微视频片段,学生可以边看边做,亦可反复观看学习,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差异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课堂屏幕广播讲解采用智博公司的MediaClass软件,可以进行屏幕控制广播、学生示范操作以及屏幕录制下发文件等。在教学中,教师播放PPT教学软件,让学生清楚知道上课的流程和任务,帮助学生学习。此外,教学中的机器故障等需要教师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现场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

(四)信息技术PCK指导下的教学策略的知识

教学策略的知识是采用何种方式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知识。教学策略的设计需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课堂的导入,采用何种方式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否满足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对于学生理解和操作水平的差异,采用何种教学策略;教学中的重难点,教师采用什么方式解决等。以下从两方面说明教学策略的知识。

1.课堂导入采用的教学策略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对Excel软件能够熟练操作的基础上的深化,在由数据转变为图表进行数据分析时,学生较容易接受,所以,在导入部分采用2分钟的视频小短片。大数据时代,动动手指,敲敲键盘,轻轻松松议“两会”,关注时事特点,在“百姓呼声和心意”得票最高的前三名分别是“环保”、“二孩”和“反腐”,在“环保”中对“雾霾”的关注度最高,这两项均用形象化的图表显示,学生在观看视频时教师适当引导,从而引入本节新课内容――表格数据的图形化。

2.针对知识点的难易和学生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对于比较容易理解的知识点,一般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解决。如图表的类型和适用情况等,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本自己解决。

对于教学中易错或易混的知识点,一般采用讲授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来解决。如对于任务一中数据区域的选择,有的学生不知道该选择哪些区域,教师可在巡视发现问题后使用屏幕广播集中讲解;有的学生对个别任务感到迷茫,教师则可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完成。

篇4

1.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从内心深处喜欢或是感兴趣,学生才会认真学习知识。但是从目前来看,各大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相对来说较为枯燥,纯粹理论性知识的满堂灌输,再加上信息技术老师严谨,一丝不苟的教学方式不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得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效率低下。

2.缺乏生活理念运用

应试教育的广泛发展,对于当前学生综合能力的成长方面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高校唯分数论,社会唯学历论的情况下,学生对于表面理论知识的索取远远大于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也就造成了教师满堂灌输理论,学生精于探索书本理论知识的现状。对于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教师往往采用纯粹理论知识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从深奥莫测的信息技术知识中获取所需知识与技能训练。因而也就疏忽于生活理念的融会贯通。

二、回归生活理念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策略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任何的教育教学形式来说,学生的兴趣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条件。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着力于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才能在课堂中集中精神认真听讲,自然学习效率也会提高,并且可以减轻自身的心理压力,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的参与学习。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有的老师在上课时,采用学生不感兴趣甚至是学生不能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除了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之外,也会严重影响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改善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部分。教师善于从平凡但广泛的生活之中挖掘出具有化学教育价值的素材,把那些与学生生活世界紧密联系的事物、现象等引入课堂,让他们去探询、去感悟、去理解、去想象,这样能够大幅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老师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氛围更加融洽,并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多样化

信息技术老师要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有效选择。在课堂上,教学的内容即要丰富,同时教学方式也要多种多样。每一节课,都要争取做到趣味性与游戏性以及竞赛性相结合。在此过程中,既要用博学丰富的知识吸引学生,又能培养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在教学内容上,不能过于盲目追求成绩,最后导致学生的客观分数与实际能力不符,进而扼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因而,在教学中,要将尽量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降低学习难度。比如,在高中计算机课程学习中,Access的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中颇为吃力。因此在Access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结合的方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比如组织学生小组活动,分组竞争比赛,但同时小组成员之间又要互相帮助学习。

3.创设情境,创造想象空间

对于枯燥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师能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同时经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使小孩子们对知识点产生疑惑,拓展他们的想象空间,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理论知识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具备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际上也就是运用理论知识教导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营造一种想象空间。比如在讲解PPT应用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我假设为公司职员,为客户介绍产品设计,或是其他生活用品的案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PPT进行创作解释,更好地营造一种社会关系氛围。

4.启发学生发现问题

在当今课堂,老师要通过各种方式提倡以及诱导学生进行积极地发起问题,能够积极促进课堂的教学质量。但在目前的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自己不善于提问,主要是因为他们不会发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不应该非常的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问题以及问题的答案,而应该启发学生主动的思考,并发现问题。有的老师在上课中,为了保持教学进度,不经常让学生提问,反而在学生提问之前就宣布答案,这样,学生甚至都没有提问的必要。对于此,教师一来可以自行备课,准备计算机题库中的相应的专业题,在课堂中进行提问测试。二则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及时观察学生对所讲内容的反映,并询问是否有问题。其次,在简单课程教学诸如Word时让学生举一反三,逐渐提高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善于向老师与同学提问的能力。

三、小结

篇5

摘 要: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时代,而学生的生活经验、家庭环境等多方因素使他们对信息技术的了解有显著的差异。那么,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采用分层教学法,能够尽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要求,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与“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对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采用分层教学法展开研究与讨论。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法;学生;目标;施教

自新课改以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开始逐渐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关注是否人人都能得到应有的教育。这就要求初中信息技术课堂要改变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现状,实施分层教学法,让每个初中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分层教学法强调将学生分层,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具有差异性的教学计划。下面,笔者从将学生分层、将目标分层、将施教分层三个角度,讨论分层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中应用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将学生分层

将学生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法的最基本要求,这也是分层教学的主要依据。一开始,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成绩好坏,将学生进行简单的分层。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智力特点之后,教师便可以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将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类。但是,在分层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不要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以免尖子生越来越骄傲,后进生越来越自卑。在实施分层教学法时,我在全班范围内展开了一次考试,考查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根据这次测试结果,我将学生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学习能力较好、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第二层是学习能力一般,但对信息技术有一定了解的学生;第三层是从未接触过信息技术,且对信息技术不感兴趣的学生。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一个学生学习记录本,将每层学生进行标记,及时记录这些学生的学习变化。在分层之后,我并没有将分层结果直接告知学生,而是做到心中有数,留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为后两层的学生多提供学习机会,关心他们的学习。

二、将目标分层

很多老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会要求所有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同样的教学任务,达到同一教学目标的要求。这就很可能会让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出现“吃不饱”与“吃不了”的问题。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存在,真正促进初中生的发展,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法之后,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将目标进行分层,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明确的、具有差异性的奋斗目标,使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多页演示文稿的制作》一课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第一层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是熟练掌握并运用幻灯片的操作技能,学会自学,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制作有创意的幻灯片;第二层学生应该掌握如何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艺术字、声音等;第三层学生需要学会如何新建多页演示文稿,初步培养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

三、将施教进行分层

施教是分层教学法的最重要步骤,这是指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差异,展开具有差异性的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学习信息技术课程获得发展与进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比如对高层次的学生要以点拨与指导为主,对中等层次的学生要在巩固与强化新知识的同时鼓励他们奋起直追,对低层次的学生要以鼓励为主,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也会因人而异。

比如,在《多页演示文稿的制作》一课中,让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演示如何打开Powerpoint、如何插入新的幻灯片的时候,我主要是让第三层学生回答并演示,一旦学生能够正确操作,我便会表扬他们,如果他们演示步骤出现问题,我也会用“慢慢来,不着急,你再想一想,还有其他的方式吗?”等委婉的语言舒缓学生的情绪;在学生演示如何制作艺术字、图片等时,主要是让第二层学生进行作答,第一层学生补充。另外,在指导第一层学生学信息技术时,我主要是先让他们自学,然后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与老师讨论,从而不断提高这些尖子生的信息技术实践水平。

总而言之,分层教学法能够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能够克服教学计划与学生兴趣、认知等方面的矛盾,真正解决班级两极分化的矛盾,是以学生实际需求为主要出发点的有效教学方式。教师要将学生进行分层,为实施分层教学法打好基础;教师要将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对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师要将施教进行分层,让学生接受针对性强的信息技术教育。除此之外,老师还应该将课后作业、评价等进行分层,使因材施教贯穿于整个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之中。

参考文献:

篇6

针对技能操作方面的教学内容,通过作品设计环节制作视频故事,但是技能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最终是通过技能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习者分析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不同学生之间既存在着共性,又存在着差异.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那么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必须充分了解学习者的特征.

2.1一般特征

高一年级的学生,智力快速发展,性格日趋稳重.他们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观察力、想象力不断增强,容易对新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其抽象思维迅速发展,能以理论指导去分析、解决各种问题;初步掌握辩证思维规律,能够运用假设指定计划方案等一系列有条理的手段.

2.2学习起点水平分析

学生之前已经接触和学习过信息技术课程,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掌握了浏览网页、搜索信息和收发邮件,具备了一定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对QQ、微信等聊天工具比较熟悉,具有独立的上网能力.而且大部分学生家中配有电脑,这为学生接触信息技术供了环境.本篇的学习内容是“视频素材的获取与加工”,强调的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技能的培养,利用相关的视频软件制作视频故事.学习该章节内容主要是在基于设计的学习环境下进行,通过相互协作、制作主题作品来学习单元内容.

3教学目标分析

整个教学过程,从计划到评价,都是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的.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告诉学习者目标,将能促使学习者顺当地进入学习过程,并为学习评价做好准备;对所有的学习者来说,建立清晰的目标从而做出计划和准备,将有益于教学、学习和评估活动.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3.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视频素材的获取方式.(2)熟练应用视频工具进行片段剪辑、组合.

3.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沟通合作能力.(2)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利用多媒体工具讲故事的创新感、故事感以及意义感.(2)培养学生数字时代的意识与素养.

4教学策略的选择

在分析单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征基础上,结合基于设计的学习特征,本单元教学策略选择的是抛锚式教学策略和协作学习策略.在基于设计的学习活动中采用抛锚式教学策略,让学习者在真实问题的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解决问题.依据抛锚式教学策略的环节,教师创设情境、学生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展开教学.学习者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小组成员共享搜集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目标,学生之间相互对话、商讨、争论,对问题进行探讨、交流.在基于设计的学习中运用协作学习策略,有利于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培养小组个体之间及其与社会成员的交流沟通能力与自尊心等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5教学过程设计

基于设计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从演讲者转变为帮助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学生以小组协作的方式交流、探讨、设计作品.学生获得的知识是建构性知识,不是通过背诵、做练习或书本作业获得的知识.

5.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设计过程是丰富的、多方面的、并且能够产生新的知识.通过激励学生参与设计,提供了一个学习学科内容的原因.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视频形式当属电影.教师询问大家最喜欢的电影?喜欢原因?被某个镜头所感动?喜欢演员的表演?喜欢精美的台词?喜欢镜头的剪辑?除电影外,一些有创意的广告也会备受学生的关注.教师通过展示一个百事可乐的广告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韩日世界杯,日本机场,一小男孩向卡洛斯索要签名,小男孩赠与卡洛斯百事可乐并鞠躬表示感谢,卡洛斯鞠躬还礼.球场上,任意球由卡洛斯操刀主罚,卡洛斯向日本队鞠躬致敬,趁日本队鞠躬还礼之机,趁机射门,球进了!教师和学生对案例广告的独特之处、不足或缺失进行分析讨论,为学生自己进行作品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这样不仅将学生带入了实际的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借助学生对案例的成功之处以及存在的问题的分析,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设计作品方案.并且由此引出当前基于设计的学习的内容———从你喜欢的电影、广告、新闻或其他视频中截取出需要的内容,重新组织,制作出一个视频故事.

5.2成立小组确定主题

基于设计的学习是典型的团队协作,它比孤立工作产生更多的思想.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组合,成立小组.学生通过协作的方式在学习和态度、意识方面获得成功,比如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人际沟通技巧、演讲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学生6人一组,讨论各自的主题.这是一个头脑风暴的过程,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也从别人的观点里获得新的思路.有的小组认为每看完一部电影,总有一个最感动的镜头,久久难以忘怀,于是他们的主题确定为“感动”.有的小组认为,无数的电影中表现了爱情,但是像《剑蝶》、《花木兰》、《廊桥遗梦》中那种相爱却无法在一起的剧情更能打动人心,主题为“挚爱真情”.有的小组认为励志类电影像《阿甘正传》中那种表现平凡的生命、不平凡的人生;《当幸福来敲门》中表现对生活的希望、对信念的执着;《肖申克的救赎》中表现只要胸怀希望、只要不放弃梦想,一切皆有可能,于是把“勇于追求?富有人生”确定为主题.

5.3搜集材料设计作品

为完成对主题作品的设计,学生搜集所需要的视频文件、音频文件等.小组成员讨论决定与本小组主题相关的要搜集的视频文件等,并列成一张清单,小组同学进行分工,由负责搜集材料的同学获取所需要的视频文件.小组成员继续交流作品的设计流程.使用搜集到的视频文件中的哪段视频、画面或音频,使用的理由,以及最后做成一个什么样的作品,作品中画面的顺序安排,是否需要添加背景音乐.然后将搜集到的电影、广告等使用视频分割软件进行剪切并转换为所需要的文件格式,截取需要的片段,可以是画面、声音或者是声画同步的视频.视音频软件由教师提供并已安装到学生机,作品中用到的视音频片段,一定要让学生注明其来源,比如电影片段,须注明电影名称、导演;比如音频片段,须注明音乐名称和创作人.学生创建作品的过程,他们体验着有意义的学习,每个作品的精巧构思得以运用.然后,每个小组制定一个主题作品评价标准,模板由教师共享.小组成员交流协商决定评价标准的内容.教师对学生制定的评价标准中不完善的地方进行指导.学生对于仍然无法理解的问题,或者查阅课本进行自我学习,或者和小组成员讨论交流;对于一些学生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求助教师.教师在帮助学生解答的过程中,不是直接告诉答案,而是逐步引导、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思考.

5.4分组汇报、评价总结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主题作品,然后回答其他组同学的提问,各小组互相评价,取长补短、发现问题、共同进步.教师对各小组的主题作品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对各小组的学习活动开展情况作讲评和总结.

6教学评价

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学评价考察的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与情况以及参与程度———学生是部分参与还是全体参与,是被动参与还是主动参与,只有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学过程才能真正成为主动认知、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并获得成就感的过程.

6.1评价主体多元化

教师不再是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不仅是被评价的对象,同时也是评价主体.这样才能使评价“侧重于关注学生的表现和过程,关注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可以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此次基于设计的学习活动中,评价主体涉及教师、协作团队、学习者等多元主体.

6.2评价方式多元化

在此次基于设计的学习活动中,主要采用以下两种评价方式:

6.2.1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评价方法不仅使用的是学习过程的真实结果,而且它的使用为教育者提供了机会去改变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档案袋更真实、更全面地反映了学生的成就和不足.在此次基于设计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视音频素材、评价标准、主题作品以文件夹的形式保存,作为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依据.

6.2.2量规

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设计的学习活动,通常涉及作品、学习反思,不但要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更要关注学习过程.量规是适用于基于设计的学习的评价方式.在此次基于设计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让学习者以小组为单位制定评价主题作品的量规,并用量规来指导他们的设计过程,作为对作品自我评价的方式.另外对学生作品的教师评价和小组互评使用的量规是由教师制定的.

6.3评价内容多元化

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分析研究

一、教学设计的定义

课堂教学设计到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教什么,二是如何教。前者从宏观角度讲涉及到课程设置,从微观角度讲涉及到教材选择。后者则涉及到教学媒体、教学方法选择等诸多因素。而教学设计是将教什么和如何教进行融合的一种系统方法。具体来说,教学设计主要指向教学活动,它是教学指导者和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在对教学活动进行预先的策划时所使用的一种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制订教学计划的系统方法,关注的是理解和改进教学过程。通俗的理解就是教学设计是在任课教师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计划等教学文件熟悉的基础上,经过对教材和学生的情况(包括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目标)进行分析所作的教学方案。

二、教学设计的特征

指导性:教学设计是教师有关教学活动的一切设想,如将要达到的目标、所要完成的任务、将采取的各种教学措施等反映在教学设计之中。所以,教学设计方案一旦形成并付诸实施,它就成为指导教师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可操作性:在教学设计时,各类教学目标都被分解成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目标,教学设计者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时问的分配、教学环境的调适等都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和安排,而这种安排都可操作。

计划性: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合理安排教学要素,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确定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运用、时间分配及总结形式等。这实质是对教学活动的周密安排,科学而合理的计划可以使教师将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失误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创造性: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实施方案的过程。教学设计与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技能、风格、智慧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每个教师的教学设计都会程度不同地带有个人色彩与风格,因而它为教师个人创造才能的发挥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及分析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为主要目标的课程。授课内容理论与实践兼具,突出实践,授课模式也比较灵活。下面就针对信息技术课的授课做出教学设计,并进行分析。

(一)教学设计内容

教学目标设计:我国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分为三个领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是属于认知性目标,比较容易观察和测量。过程与方法属于行为性目标,也比较容易观察和测量。而情感态度价值属于情感性目标,多隐含在学生的心理活动中,难以明显地表现出来。教学目标的完成是要靠多种手段完成的,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目标的完成。创设情景策略比较适宜在信息技术课堂应用,并针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的创建有着比较好的效果。比如学习PowerPoint软件,就可以要求学生制作一个介绍旅游景区的演示文稿作品,在这个作品中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内容。那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要为最终的作品服务,所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得到较好的提高。

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是以教材为核心,教师经过增加、删减或重组其内容在课堂上实际讲解的知识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水平,在符合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组合。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特别需要教师的重新编排,因为许多计算机基础操作都是比较零碎的,不成体系的。教师应该把这些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一个主题比较集中的模块。比如,在讲解excel软件的公式函数使用,这部分内容设计了很多函数,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个实例,在这个实例中通过运用各种函数解决各种问题从而完成对函数的学习。这种对于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是信息技术课程中经常要用到的。

教学时间设计:教学时间是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教学设计中要予以充分的考虑。教学时间既要有针对课程总体的时间安排,也要有对于某堂课中具体详实的时间计划。教学时间的安排并不是要教师刻板的遵循时间,因为课堂本身是一个动态不规律发展的教学活动。重视时间的安排是为了让课堂能够更有效的利用而不至于做无关消耗。信息技术课程授课中,因为学生要有比较多的时间进行操作练习,所以,在时间安排上比较灵活,教师因此更要对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否则就容易形成“放羊”状态。

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方法是教学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适合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不能盲目的选择方法。在课程教学中一般不会单一使用一种方法,而是以一种教学方法为主,其他方法辅助。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的呈现和学生知识技能的增长上都各有千秋。所以,教学设计中一定要针对此这点有科学合理的安排。信息技术课堂适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多,包括协作学习、探究式学习、任务驱动法、抛锚式教学法等等。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要和教学内容相适应。比如学习网络搜索知识,可以采用探究与协作学习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不同方法的网络搜索,并比较其利弊。

教学媒体设计:教学媒体也是教学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不同教学媒体对于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呈现效果是不一样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是否恰当、合理的运用了教学媒体对于授课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字、音频、视频、图片、动画、实物等媒体元素被较多运用在课堂中。信息技术课堂也不例外,教师应该在每节课中针对所能使用的教学媒体作出选择,并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呈现。媒体的选择应该紧扣教学内容,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因素。

(二)教学设计反思评价

教学设计是课堂授课之初教师制定的,随着授课的完成,教师务必还要对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和评价。教学设计的评价是对教学设计进行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的统一。教学设计的评价范畴包括内容、过程、方法、标准等。学生的真实情况、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及教师的评价技能等是教学设计评价有效性的重要依据。教学设计评价是对整个教学设计的价值判断,其意义在于它不仅可以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还有助于教师的自我提高和专业发展。教学设计分析可以包括多种角度,可以分析师生交互行为的教学价值,解释师生的行为;可以分析教学过程中使用媒体情况,媒体对于授课的影响利弊;可以分析教学方法选择得当与否,等等。从各个不同方面,用不同的视角对教学系统进行分析,逐步深化教师对教学的认识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沈清文、吕玉林.关于教学设计的理论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3

篇8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带来了许多全新的教学理念,面对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如何组织和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是摆在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面前必须思考、研究和解决的紧迫问题。教学设计是连接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桥梁,它既是教学理念的载体,又是教学实践的依据,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谈谈我自己的一些思路和设想。

一、信息技术课程新理念

由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一)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二)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三)关注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五)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一种实施教学系统方法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程序。它综合了教学过程中诸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基本要素,将运用系统方法的设计过程加以模式化。

根据新课程理念并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应该也所改革、有所创新。

(一)整合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可以归纳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相互渗透、有机联系的维度,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

例如我在“魅力无锡――有效获取信息”教学案例中,通过教学活动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与技巧;还能够根据问题确定信息的需求与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同时也培养学生合法利用信息以及关注家乡发展与建设的意识。

(二)分析教学对象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在这样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随之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二要在课堂上真正能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使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一天的课堂上来,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情况,既了解一般情况,又了解个别差异。我们可以根据他们在以往学生信息技术的水平、能力来分析哪些知识点是学生容易掌握的,这样的知识点就只需要点到为止,否则需要详细的介绍和指导练习。通过分析学生的差异来进行分组,在组中要特意安排接受能力比较好的同学,增强每个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确定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知识载体,教学目标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内容才能体现出来。教学内容必须体现教学目标,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适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并结合当地教学设施硬件和软件的条件等方面来确定。

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的要求,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组,目的是让学生亲历一个完整的信息获取、加工和表达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设计学习任务

建构主义所阐述的学习就是基于真实问题情景下的学习、学习过程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问题构成了建构主义学习的核心。信息技术新课程中也强调要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合作的过程,强调学生在“经历”和“体验”过程中达到提高信息素养的目的。

构建学习任务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原则:(1)要具有可操作性;(2)要涵盖教学目标所定义的知识点;(3)要符合学习者的特征;(4)要与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在“魅力无锡――有效获取信息”这个教学案例中,我设计通过获取无锡城市的相关信息,来制作展示无锡魅力的电子作品,让学生既学习到获取信息的方法与技巧,又了解了无锡的发展和建设情况。

(五)组建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是指所有用来帮助学生学习的资源,学习资源是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有力保障,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资源分为两类,其一是数字化资源,如教学软件、专业资源网站等;其二是非数字化资源,如图书、报刊、录像等。

教师应密切结合教学实际,收集、组织、开发必要的教学资源,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资源库。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为学生设计常用获取信息的方法与技巧、常用的搜索引擎、各种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网民在网上获取信息常用的方法以及知识产权和合法利用信息等相关学习资源。

(六)创设学习情景

学习情景指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以此为支撑物启动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同时支撑物的表征、视觉本质又促进了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协作学习,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目的。

(七)制定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指为了支持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而安排学习环境中各个元素的程式和方法。其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从整体上来讲,学习策略分为三类:(1)主动性策略;(2)协作式策略;(3)情景性策略。

学习策略要在充分考虑学习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制定。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为重点,运用分组教学,在教师的激励下,通过情景创设,以及学生的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达到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的学习策略。

(八)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影响学习方式的形成、完善及改变的重要因素。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充分发挥、发扬学生学习方式的长处与优势,弥补其劣势和不足。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条件等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常用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基于案例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Webquest)、发现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协作学习法、讲授法等。

(九)构建互动课堂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十)开展教学评价

评价是修改的基础,是教学设计成果趋向完善的调控环节。通过客观的、科学的评价,教学设计工作将不断得以检验、修正和完善。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教学评价要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并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动态把握、及时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为了做好教学评价,我们可以利用“电子学习档案袋”将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记录到档案袋中,如:学生发言情况、学生协作学习情况、作品评价情况、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等。

新课程结构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还是个刚刚开发的新领域,值得我们进行长期的探讨,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必须着眼于使教材逐步完善、教法逐步改进、考核逐步规范,这些都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去不断探索,及时总结经验走出误区,培养具有高度信息素养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篇9

一、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新课程的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鼓励个性化发展;以培养信息素养为核心,促进学生学习、掌握信息技术;关注学科整合,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强烈的兴趣,养成主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良好习惯和积极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在信息技术课上要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精神,树立合作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合作和探究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与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树立安全上网的意识和信息道德规范。通过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要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教师可根据学科特点,实施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即根据教学目标正确确定课堂教学任务结合教材内容做必要的操作演示布置(展示)任务学生通过自学或协作学习有目的地主动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任务”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要具有真实性、整体性、开放性,要有利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创新能力,要体现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到深,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通过任务驱动,把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技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始终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其进行自主、探索性的学习。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是一个有目的地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动手实践掌握技能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作的过程。教师还要及时地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将信息反馈给学生,及时进行有效的指导。信息技术课驱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为自学和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总结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它对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是模仿学习的提高,是观察思考和综合实践的提高。课堂总结教师为主持,方式主要为讨论—分析—总结,内容为教材中“小结”和“观察思考”“实践创新”中的重点、难点。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初中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相对弱。如果仅仅靠口头讲解计算机知识和简单的上机操作,初中信息技术课必然会显得比较枯燥,课堂效果肯定不理想,所以教者必须“以人为本”,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应用软件课可采取“讲、演、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即讲、演模仿练习巩固练习实践展示、评价(小结)。这样的一个完整的教学流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另外还可以将单纯讲解、操作变换为在电脑上制作各种各样有趣的图形。这种由静变动的教学手段非常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直观、形象、生动,能够极大地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

信息技术课的评价是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课程目标、发挥教学导向和进行质量监控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学生的操作情况如何,是否熟练掌握了技能,还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都是教学中要关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评价。课堂教学的评价,要立足于“教学过程”,采用民主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达到“激励”学生创新进取的目的。在教学评价中,应遵循“学生自评、互评,老师点评”为主导的原则。

在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对每个问题的意见,组织讨论、交流汇报, 鼓励学生敢于创新,表现自我。在互评的过程中,从正面引导学生,肯定同伴的成绩,提出改进的意见。教师一旦发现学生有创新作品和思想,应该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从而激励学生形成一种积极探索的学习品质。课堂教学评价,可谓信息技术课的催化剂。

篇10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 运用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具有信息量大、知识开放性高的特点,既有大量的地图、示意图、地理数据需要学生记忆,又有许多自然现象、地理规律需要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让学生既感兴趣又感到难学,地理教育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地理课堂教学设计都根植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沃土”,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也必须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平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运用教学设计理论指导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解读新课程、实施新课程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我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多种地理课堂教学活动方式,实现多层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系统化、具体化,是地理教学活动每一阶段所要实现的教学结果,是衡量地理教学质量的标准,是地理教学的起点也是终点。因此,教学目标几乎成了全部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准确制定教学目标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前提。

传统地理课堂教学过于强调既定知识内容性目标的设计,而不强调内容的组织方式和实现过程的设计。新课程持动态的地理观,这就要求教学要制定并实现多层次的目标。如除新课程确定的结果、过程和情感等目标外,还应该包括培养学生创造自己的地理知识的能力等目标。通过适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在重地理知识学习的同时,使学生有机会自己探索地理的发生、发展过程,有机地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融入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结构的各环节、要素之中,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综合选用多种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工具,为学生创设多种灵活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活动。为此,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要全面论证信息技术在支持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层次教学目标中的作用。将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学生的独立思考、主动建构、理解探究,尤其是实验、制作、调查、访谈等多种动手活动方式结合起来,以实现综合化、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如高中地理“大气环境的保护”一文中“全球变暖”、“臭氧层遭破坏”和“酸雨”三大问题都是当今世界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不少科学家对它们的观测研究一直在发展过程中,新闻媒体也经常关注其变化,因此,在网络中,有关的资讯就极其丰富,不断更新,更有不计其数的相关专题专业网站,这样,教学可谓左右逢源。可在教学中设置这样的学习任务:把某篇课文进行“修改”和“加工”,并转化为一个“虚拟网站”。请你根据自己关注的其中一个甚至其他的大气环境问题,与其他三两位同学结成“学习共同体”,在网上查找有关信息,建立小组主页,最新资讯,发表自己的一家之言。结果,在师生共同操作下,原来的课文变得几乎“面目全非”,但是面对“自己的课程”,我们却感到无比的兴奋和满足,同时学生对“全球变暖”、“臭氧层遭破坏”和“酸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大气环境的保护也有了更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一系列活动不仅体现了信息技术在组织学习活动中的作用,而且对于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达成多重课堂教学目标无疑是有效的。

二、找准信息技术与地理课堂教学内容切入点,设计真实学习情境。

新的地理教学观、学习观要求教师重视学习环境、教学情境的创设和“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有学者认为,“现有的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基本上是对‘以教学为焦点’的教学设计的改良,没有突破原有的思维框架。教学设计应当选择‘以学习经验水平’为焦点,才能构建起面向信息时代的新体系。‘以学习经验水平’为焦点的教学设计的显著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和学习类型”。另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的情境是知识的生长点和检索线索,学习必须有具体的情境。实践研究证明,从情境中获得的体验是真实的、有效用的。情境是知识的寄居地、附着带、储存地和回忆、检索的有效提示。

技术的应用是情境化的,信息技术符合学生现实的、真实的学习情境创设。如很多地理概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难亲身经历到,计算机提供的微型世界,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获得正式地理概念(或思想)之前的地理现象的经验。当然,也要考虑技术的局限性,尤其要避免其对学生抽象地理概念形成的副作用。地理演进的漫长性与突发性、地理运动的空间性与复杂性,往往使地理知识的常规表现手法(板画、投影、幻灯)显得不那么得心应手,有时甚至难以用实物进行模拟演示。而电脑可以通过技术处理,对一些地理现象进行虚拟,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如大陆漂移、地壳变动的漫长过程可以在数分钟内形象展现,而火山爆发的瞬间状态可以缓慢地放“慢镜头”逼真地进行还原。另外,学生难以建立的地球、月球、太阳的空间关系概念,也可以在电脑虚拟化情境下逐步建立起来、清晰起来。

另外,课堂教学设计时也要注意,由于学生的经验背景、水平的差异,对于技术(如计算机)创设的同一个学习情境,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弄清学生眼中的问题是什么,并根据他们的问题来设计真实学习情境,而不是教师眼中的问题。课堂教学中,不能被表面现象所左右,也不能对学生有更多的预先的假设,要通过提问题、鼓励学生回答和解释来接近学生的思想。从学生的多种回答中,可以看到不同的活动会抓住不同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把注意力放在不同活动关系的联结上,尽可能用各种不同的方法(适合不同学生)、利用各种情境(和学生知识有联系的)设计教学。

三、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体现地理学习本质。

探究性学习是高中地理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地理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直观和严谨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并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事实上,这些也正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所需要的。

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地理探究性学习活动,其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获得某些没有技术支持很难或不可能获得的学习体验。学习“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这个难点问题时,可选用一个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课件。由于其友好的交互界面,逼真生动的模拟效果,可由学生自己输入数据,求出任意时间、任意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得出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这样得出结论,学生理解深刻,记忆牢固。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学习起来饶有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实践和创新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不提倡用计算机上的模拟实验来代替学生能够从事的实践活动,不提倡利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学生的直观想象,来代替学生对地理规律的思索,教学过程中可适时地应用信息技术,但绝不是用技术化代替地理化的过程。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不能替代艰苦的学习和人脑精密的思考,它只是作为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一种重要的工具,是对地理化活动过程的一种强化。

四、发挥信息技术在评价中的作用,实现评价在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多样功能。

评价不仅是进行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而且是实现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实效性的重要保障。在地理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每一个教学步骤的决定都要以经验证据为依据。每一步导致新的决定,这些决定又成为下一步骤“输入”,而且每一步骤要针对来自下一步骤的“反馈”证据予以检验,以提供该系统效度的指标。

信息技术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评价解决了诸多难题。如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存储、处理及分析功能使对学习效果的检查和评价实时而且准确;计算机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自动跟踪、检测,进行专题测试,记录测试结果,及时给出评估分析结果;教师可以随时了解评价经过,以便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帮助。

传统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评价偏向是:重规则和程式,强调遵奉规则,描述性的结果、常规,标准参照的测验评价。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是终结性的,关注的往往是学生学习的结果,是以学生能否达到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和技能目标为准则。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关注学生在地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实现多层次教学目标。然而,在教学中有些东西是只能显现或观察而不能量化的。因此,地理课堂教学除了关注学生对地理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以外,应该考虑更加多样化和有效性的评价方法,如真实性评价、档案袋评价和专业人士的意见等,对学习过程中的发现和创造等其他不易量化的高级学习活动进行评价。技术的先进使得对复杂学习表现的评价成为可能,因为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的思维可观察,并且可提供反馈和回溯的机会。

信息技术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对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明显的优势,深入探究这一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中的运用是每位教师的职责。在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中,我们应积极寻找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手段的最佳结合点,努力探索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具体模式,以实现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秦力.网络环境下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02.6.

[2]杨光辉.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