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峙的意思范文
时间:2023-04-05 17:52: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峙的意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屋内,我对着一张纸在发呆。
灯火照到本已雪白的纸上显得越发的刺眼。一张空白的纸,我想总得写上一两个字吧,可当握着笔时却不知该写上什么,老实说我讨厌写作,莫不是老师布置的作业,我老早就把它丢到太空去了,虽本人的文章不算糟糕,且有几篇得到过老师的赞赏,但我就是不喜欢,可能是那可笑的籍口左右着我的思想吧,我总认为写作会使脑细胞急剧下降几倍,得要多少补品才能补回?其实我应该清楚自己的想法,只是在装糊涂,有时头脑清醒反而活得更痛苦。
我不是讨厌动脑筋而是怕,怕写出来的东西,我必须对写出来的东西负责,直接地说我是在意别人对它的看法,我怕我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准确的说我对自己的文章没有信心。
篇2
一、在就业指导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1.有助于大学生认知就业政策
就业政策是政府根据市场形势以及劳动力状况所采取的引导劳动力与市场匹配的政策,是形势与政策内容的一部分。在思想政治课上解读政府的就业政策,让学生对就业形势形成具体的认知,不仅有利于学生运用马列主义的观点准确把握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恰当处理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有效减少学生的负面情绪与经济损失,也能够帮助学生规划并调整自己的择业取向,结合个人意愿与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设定就业期望值,此外,学生可以了解到政府对各行业的态度以及倾斜支持,从中获利。
2.指引大学生形成积极的择业观
择业观是个人价值观的一部分,包括择业理想、择业动机与择业态度。择业观具有个人性与变化性,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却也有共性。这体现在三个方面,是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完成的工作:首先,在择业理想方面,虽然个人理想是不同的,但是学生需要明白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密切相关,以社会理想为远大目标构建的个人理想,才具有崇高的价值以及实现可能性;其次,在择业动机方面,学生应该树立为民族、为社会的集体主义精神,而不是为个人、为家庭的狭隘价值观,即不仅要自我尊重与满足,也要评价自己对社会的贡献;然后,在择业态度方面,学生需要持有坚韧的奋发力,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只有战胜困境,才能有为。
3.对大学生的择业思想偏差进行疏导
在社会转型期,学生的择业思想容易受到各种不良侵袭:其一是传统的优则仕思想,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学生以自己为佼佼者,不愿意服务于基层与偏远地区,追求体面与安逸;其二是计划经济模式的依靠国家分配思想,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学生面对自己择业的情况市场束手无策和怨天尤人;其三是市场经济金钱主义思想,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学生择业时把待遇优厚作为唯一标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引导学生认识这些不良思想的弊端,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二、目前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就业指导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践经验
就业指导是随着市场经济以及双向择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在我国高校开始的,不过十年左右的时间,所以就业指导的实践经验远远不足。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热点化,就业指导成为高校工作的重点,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并未趁着这东风与就业指导融合起来,却反而呈现出格格不入之象。所以如何在就业指导中灌输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结合就业指导,总结系列可操作性的规程与方法,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和就业指导教师持续地进行实践与改进。
2.就业指导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缺少成熟的理论
在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尚处在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初级阶段,由于我国国情的与众不同,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应该具有独特之处,于发达国家的就业指导课程只有些许可以借鉴。所以,对我国的就业指导课程进行研究,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的结合问题,势在必行。在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学生才能在择业过程中减少思想方面的偏颇。3.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两相分离目前的高校中,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两相分离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灌输,就业指导集中于信息服务以及部分技巧的培训。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不相融合,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缺少了实际性,单纯地宣讲只会让学生厌烦,甚至适得其反,没有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学生择业目光短浅,在是非问题中抉择失误,在就业困境中灰心丧气。
三、就业指导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措施
1.融入国情与就业形势的相关分析
国情也好,就业形势也罢,是客观存在的实际,不以学生的意愿为转移。在就业指导中,帮助学生认清国情与就业形势,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进行国情分析,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与劳动力情况、具体行业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势等内容;进行就业形势分析,主要包括市场中人力资源供求发展的规律、目前政府对行业的态度倾向、用工要求等内容。于此,能够使学生实事求是地进行择业,减少理想与现实落差造成的颓废。
2.进行就业政策的宣讲与解析
在就业指导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的政策宣讲与解析包括:国家与省市对毕业生就业与创业的相关政策制定与落实情况,高校自身对毕业生就业与创业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情况,国家对具体地区具体行业的政策倾向等。解读就业相关政策,有助于学生在择业时乘政策的东风,不仅有利学生自己,也有利国家。
3.进行择业观方面的教育
学生的择业观正确与否,主要是学生的择业观是否匹配实际情况。在目前的情势下进行择业观教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就业与创业具有不稳定性,现在已经很少有铁饭碗,公务员都在进行合同制改革,更不要说其他行业了;其二是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随着大学教育的大众化,每年都有众多的高文化劳动力出现,大学生不能对自己过高定位;其三是择业存在剧烈竞争,当下的人才市场是双向选择,学生选择单位,单位也选择学生,所以,面对具体职位,学生必须积极竞争,才可能获得工作的机遇。
4.强化道德与法制观念的输入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图书馆 评估
2010年,我学院首次历经教育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在这次评估中我院取得了优秀成绩,现根据我院图书馆迎评促建工作,谈谈通过评估获得信息反馈后引发的反思及制定的发展策略。
1.评估对图书馆的意义
不可否认,评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促进了馆藏建设
评估指标规定了对文献资源的数量、结构、比例等的具体要求,目的在于促进文献资源建设的科学化、有序化。为了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甚至要达到优秀水平,各高职院校普遍加大了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经费投入力度,图书馆购书种类和复本量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1.2创新了服务模式
很多高职院校图书馆引进了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实行了自动化管理,由手工借阅变为开架借阅,大大提高了流通量,拒借率明显下降。
1.3促进了编目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
很多图书供应商都能针对各种图书馆需求提供文献数据服务。即提供从图书供应、馆藏图书加工(包括在书上盖章、装防盗磁条打号,贴条形码)到馆藏书目数据建立,直至图书上架的“采编一条龙”服务,大大提升了文献资源数据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1.4提高读者服务工作质量
评估指标中对基本服务的要求占有很大的比重,如图书利用率、读者到馆率和读者满意率等都有基本指标要求,甚至对开馆时间、开放程度等都规定了指标。因此,有力地推动了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2.评估后引发的反思
2.1馆藏结构需进一步调整
在教育部现行的评估方案中,图书馆被列为教学评估的一个重要观测点并规定相关的硬性指标。为顺利通过评估,高职院校对图书馆投入大量经费,图书馆藏书量迅猛增长。迅猛增长的馆藏数量一方面缓解馆藏资源的不足,推动了馆藏资源建设力度;另一方面纸质资源、电子资源建设发展不均衡,偏重纸质馆藏的数量,给藏书质量带来负面影响。在评估后又回归常态发展阶段,如何进一步保持评估时打下的良好基础,协调馆藏专业结构和载体结构、调整藏书质量与数量的关系、优化馆藏资源配置等方面,成为评估后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
2.2评估后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应保持可持续发展
评估完了,并不意味着各项工作一劳永逸。对部分院校来说,评估使图书馆在硬件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然而,评估工作所涉及到的图书馆方面毕竟是指标型的,看得见的内容。因为评估,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得到了丰富,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得以建立。评估后高职图书馆要保持持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更上一层楼,就要把这些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图书馆的软件建设也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发展,在新型管理模式下,加强读者服务。
3.评估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策略
针对评估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应该拿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才能持续促进图书馆各项工作的水平提升。
3.1从思想上认识评估的积极意义
评估对图书馆的发展产生的积极意义远远超过其负面影响,它使图书馆实现了跨越性的发展。虽然在这次评估中图书馆的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但这可以作为一种经验教训,对以后工作的开展起到启迪作用。
3.2推动馆藏结构合理化建设
只有合理的馆藏结构才能最大限度的服务于所有读者的需求并提高其满意度,因此在馆藏建设中应注意制定文献资源发展规划,并突出重点与特色文献发展策略,首先保证学校特色专业、重点专业的文献需求;合理配置纸质资源,加强电子资源的建设。
3.3优化管理水平
高效的管理水平需要优秀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纵向管理来真正落实岗位责任制,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挖掘员工的内在潜力,促进员工主动服务的意识。同时引进图书馆专业和计算机专业人才,在计算机技术已渗透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的今天,图书馆必须拥有一支熟悉本馆发展规划和业务流程的计算机和图书馆专业队伍,否则很多工作将是事倍功半甚至是难以突破的。
参考文献:
[1]李静毅.高职院校评估对图书馆的意义及反思[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0,(1):64 - 66
[2]崔倩,蔡小红.评估后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思考[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1,(10):65-67
篇4
关键词: 楔形 轨道 压力 相对运动 相对加速度
在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过程中,笔者碰到了年海南省高考物理选择题第题,正是这道题引起了我们物理组同事的热烈讨论。题目如下:
如图1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楔形物块A,其斜面上有一小物块B,B与平行于斜面的细绳的一端相连,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斜面上,A与B之间光滑,A与B以共同速度在地面轨道的光滑段向左运动。当它们刚运行至轨道的粗糙段时(?摇?摇 )
A、绳的张力减小,B对A的正压力减小;
B、绳的张力增加,斜面对B支持力增加;
C、绳的张力减小,地面对A的支持力增加;
D、绳的张力增加,地面对A的支持力减小
解析:本题看似平淡无奇,其实“暗藏杀机”,考查的知识点很多,问题的切入点不太容易发现,愈是分析愈是玄机重重,对考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首先A、B从光滑段刚运行至轨道的粗糙段时,其运动状态的改变存在两种可能:一、整体以共同的加速度向左匀减速运动;二、A向左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较大导致A、B之间存在相对运动,即B相对于A沿斜面向上加速运动。下面分别对这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一、A、B仍保持相对静止时
篇5
一、要正确认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关系
1.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新课改中,学生全面发展指的是“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以德为先向来是学校所重视的教育内容,在小学低年级独立开设了《品德与生活》、高年级开设了《品德与社会》,并在学科教学中渗透道德思想教育。显然,这足以说明道德教育的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因为,学校在青少年时期进行的思想教育和情操陶冶,对于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孩子一生的奋斗和成长将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然而,渗透法制教育,并不意味着将替代道德教育,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
2.道德教育代替不了法制教育。仅有道德教育是不是就可以了呢?道德教育是否可以替代法制教育呢?当然,道德教育是替代不了法制教育的。长期以来,学校在道德方面的教育力度是很大的,但反思离开学校后的青少年,特别是成绩优异的青少年,他们“从小到大”都是在道德思想教育下成长的,可是何会出现不负责、不愿意承担责任、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等种种迹象呢?这常常令人感到遗憾。当然,走向犯罪道路的原因很多,但终究仍是因为法治意识淡薄,从小就丧失法制观念的教育所至。难道要让孩子等到长大后“背背”几则条例就会“受益终生”吗?从学校教育角度来反思,过去我们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常常是相互脱节的。因为道德标准与法制是有相当大区别的,“合理不合法”现象是屡见不鲜的。
虽然道德与法制有它的标准定义和独自的解释,但笔者就学校教育角度看,认为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道德教育重在讲“情”和“思想”,法制教育重在讲“理”和“制度或规范”;道德教育往往只说“好”的一面,“不强调责任担当”,很重视教育学生“应该怎样做或鼓励怎样做”,但缺少法制的“如果不这样做会是怎样或这样做必须遵守的规则”这些内容。例如,学校从小就教育学生尊敬老人、爱戴老人,可是我们看到一个高中生问母亲要钱打游戏,因未得到钱而用刀将其母杀害,当母亲死后他仍奔向游戏室,且不认为自己有错(认为其母亲不给钱,就是母亲的错)。这样的案例很多。虽然所有责任都归在“不懂事”的孩子身上,但从学校教育看,只有道德教育或单靠道德自律无法达到教育效果。因为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教师只要把尊敬老人的思想传授完成即可,因而缺乏渗透法理的制度和规范约束的教育,学生往往认为这样也可,那样也行,而且只会从自身利益去想,从而使学生在试卷上的答案与实际生活的做法相反,认为老人应该尊敬自己,老人应该善待自己,自己可打杀老人。例如,我们教育学生“承诺过的事”应该做到,而未渗透如果承诺过而未履行将带给对方造成损失,而这种损失是要担责的。例如,某公司赠送奶粉,事后查出奶粉中有有害物质,所以法院判决公司要承担责任。这就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不能因为做好事,就可忽略自身的过错。渗透这一法制教育很重要。不单是学生,而且成年人往往在这一观念上都停留在道德层面上。道德往往只从某一个方面看待问题,而法制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这对形成法制观念很重要。学校法制教育就是道德教的有力补足,而不是替代关系。当然,渗透法制教育不是从一个个案例进行说教,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用法律法规、制度观念、法制的理念的视角去看待和处理问题,而不是从“自身的道德想法”看待和处理问题。因此,在加强道德教育的同时,还要渗透法制教育,让小孩在长期的渗透与熏陶下,逐步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识。
二、要正确认识渗透法制与法制教育的差异
理清什么是渗透法制,什么是法制教育,对于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十分重要。渗透法制不是拿着“字典”般的法律法规进行说教,不是强制性地拿法规条文让学生背或记。例如,学校经常邀请司法部门、公安部门等到校进行的法制、禁毒、反等教育宣传,这属于法制教育;学校专门开设的法制课程或法制主题班会,属于法制教育。渗透法制是在除法制课以外的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思想或知识。渗透法制就像渗透思想教育一样,自然而然地、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教育教学中。法制观念或法治意识的“养成”是需要长期培育形成的,不是简单地接受某次专题法制教育就能形成的。这就需要在平常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好法制教育,让孩子既能用道德的标准看待问题,又能用法制意识处理和解决问题。
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当前我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许多孩子在这种优越的环境下成长,他们受长辈和父母的宠爱,自立意识差,依赖性强,缺乏责任意识,惯于享受别人为自己服务,不懂得如何关心他人。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使他们学会关心别人,学会认真投入,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情。因此,需要从学校、家庭、社会这几方面来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意识。学校在学科教学中应主要渗透几方面的责任意识:
1.对自我的责任意识。
对自我的责任意识是指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自己的事自己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珍爱生命,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等负责。
2.对家庭的责任意识。
对家庭的责任意识主要体现在对家庭的支持,如帮助做家务;对家人的尊敬,如尊重长辈,在重要事情上征求他们的意见等。
3.对同伴的责任意识。
一个人不能只想着自己,心中要有他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他人负责。具有这种责任意识的人才会尊重、关心、理解、信任他人,遇到别人有困难时会挺身而出;当同伴有困难时要助上一臂之力,等等。这才称得上对同伴负责。
4.对集体的责任意识。
对集体的责任意识是指对自己所属的集体,即班级、学校的发展、荣辱等负责。例如,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积极参与集体的活动,对于集体出现的问题敢于面对,敢于挺身而出去解决,不做有损集体荣誉的事情。
5.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古人说“先天下之忧而忧”,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是每个人对自己的祖国都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国家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是全部人生责任中最崇高的一种责任。对于小学生来说,对社会的责任意识主要表现为关心热爱自己的国家,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参与有益的社会活动等。虽然过去我们教育学生“爱自己、爱他人、爱集体、爱祖国”,但这与法制教育是有明显区别的。道德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形成好思想,做好事,并没有指出“如果不这样做”会是怎样的结果,未明确一个人在集体中所应履行的义务和责任。法制教育更强调的是责任与担当。另外,培养学生民主意识、义务和权利意识等都可以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并结合班级管理、学校活动以及孩子身边的事例进行渗透。例如,班规班纪的形成应该由学生参与进来,班干部的选拔不是班主任说了算,而应该由学生选举产生,让学生真实体验什么是民主、什么是权利、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
篇6
如果从这个定义出发,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腧穴是处在皮肤表面上的某个特殊部位,通过这个部位,联系相应的脏腑与经络。
既然腧穴是在体表的,那么临床使用的穴位刺激疗法就应当相应施术于皮肤表面的位置,或者说。在皮肤表面施以适当刺激是最好的刺激穴位的方法,那么就应当在治疗中首选诸如穴位贴敷、艾灸、皮肤针等方法,而不是更多地使用现今常用的以针刺至某一特定部位而获效的方法,这与《腧穴学》中所规定的穴位的针刺深度是自相矛盾的。在推拿的使用中也应当更多使用擦、运、摩等限于皮肤表面的手法,而较少使用点、揉、按、切等渗透力较大的方法。而从临床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对针刺的具体要求是“气至病所”,对推拿的基本要求之一是有力、深透,按照腧穴在体表的说法,是无法达到上述要求的,所以“腧穴位于皮肤表面”这个结论是不符合实际的。
从整个经络系统的构成来看,经络系统分为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构成部分。如果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那么作为直接隶属于十二正经与任脉督脉的腧穴又同是隶属于十二皮部,《素问・皮部论》:“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全身体表按照十二经络可以分为十二皮部,然而任脉与督脉在体表是不存在皮部的,那么属于任督二脉的腧穴同时又归属于某一经脉的某一皮部,那么一个腧穴则同时归属于两条经脉,这是自相矛盾的。
假设腧穴在体表,那么腧穴的位置是基本恒定的,在这么一个相对比较表浅的层次,是不可能出现春夏浅刺,秋冬深刺的做法的,更没有必要把一个穴位分为天部、人部及地部3个层次。那么“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从荣置气,从卫取气”等针刺方法也就更无从谈起了。而从上述这些常用针刺手法我们可以反推而知,腧穴既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位置,而又与每个人的具体肥瘦、壮衰、老幼、男女以及每个人所处的某些特殊时期和四季的交替密切相关,其位置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才有了多样的针具、针刺方法及丰富的手法内涵。
篇7
[关键词]大遗址;环境整治;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8-0031-03
大遗址是我国近年来根据文化遗产保护需要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指大型的古文化遗址。这一概念以《文物保护法》第二条文物保护的分类为定义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中采用的提法为大型古文化遗址。①
关于大遗址的确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量标准,但有关学者的观点在以下两点上趋于共识,一是面积大,二是遗存丰富。赵荣认为:遗存分布范围在3平方公里以上的遗址(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与综合特性)都称大遗址。②
对如此大面积的遗址保护范围进行环境整治,绿化十分关键,如何绿化不仅影响到遗址的自身安全,而且影响到遗址景观保护、遗址展示、生态环境改善以及遗址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处在城市边缘的大遗址,遗址绿化不仅可以有效阻止现代化建设对遗址保护的冲击,使人们能够在优雅的环境中体会历史的沧桑,而且遗址保护范围内的绿地将成为城市的氧气库,大大提高城市的生存环境质量,对现代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目前的大遗址保护规划中,遗址绿化或多或少都有提及,其中不乏许多十分成功的例子,但也有许多不成功或不完善的例子,这就需要我们对大遗址绿化进行深入的思考,使以大遗址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一、对汉宣帝杜陵遗址绿化的反思
杜陵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距离西安城区最近的帝陵。遗址保护范围内现存有汉宣帝陵、王皇后陵、陵庙、陵邑等重要遗址,以及陪葬坑、陪葬墓、清代祭祀碑等,总面积11.23平方公里。1982~1984年的考古调查发掘表明,杜陵是保存较为完整的西汉帝陵之一。③
由于杜陵遗址保护范围塬高坡陡,常年干旱,农民一年只能种植一茬小麦,土地闲置、植被稀少、地表,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特别是每年夏耕后,的土地经太阳曝晒,一遇刮风,就造成大范围的扬尘。恶劣的生态环境不但使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也使杜陵遗址的环境遭到破坏。为使杜陵遗址得到有效保护与利用,2003年经西安市人民政府批准,杜陵遗址被划归到曲江新区远景规划发展范围之内。2000年开始,西安市雁塔区投资5000多万元,在保护范围内建设万亩都市森林,目前已初具规模,建成生态林5600亩,果林5200亩,大大改善了杜陵周边的生态环境。④
杜陵遗址万亩都市森林作为西安市大绿工程的一部分,既改善了遗址的生态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对大遗址绿化的认识不科学,因此在遗址景观规划和遗址区绿化植物的选择上出现了一些失误。杜陵陵园被作为风景林区,甚至在陵山周围都种植了高大的乔木。
就遗址保护来说,保证遗址安全是首要目的。无论什么措施,都应以确保遗址安全为核心,如果对遗址安全造成了威胁,都是不可行的。高大乔木是深根系作物,根系对地下遗迹造成的破坏极大,对一些埋藏较浅的遗迹来说,这很可能是毁灭性的。
从遗址景观保护的要求看,高大的乔木种植在陵山周围,对遗址景观本身是一种破坏。杜陵本身具有高大宏伟、庄严肃穆的帝陵气势,而高大乔木的种植,人为降低了陵山的视觉高度,杜陵的恢弘气势不能得到很好凸显,严重影响了遗址内涵的展示。
二、集安高句丽遗址绿化的启示
高句丽是我国汉晋时期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高句丽王国于公元前37 年在西汉玄菟郡(今辽宁、吉林境内)建国,早期定都于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境内五女山城),汉元始三年(3)迁都国内城及丸都山城(今吉林省集安境内),北魏始光四年(7)迁都平壤城。在高句丽700多年的历史中,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和丰富的文物。迄今为止,集安境内共发现古代遗址32处,古代城隘址8处,古墓群75处,碑碣石刻5处,遗物出土点100多处。⑤
《吉林省集安市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保护规划》的绿化设计要求是:为地方植物品种,易于栽种养护,满足基本功能要求,尽可能考虑一定的经济性。为了方便比较研究,只选择王陵及贵族墓葬遗址绿化为例。高句丽王陵及贵族墓葬遗址绿化的要求是:根据考古人员提供的最新发现划定遗存分布范围;绿化设计要符合陵区景观的恢弘、沧桑效果,与山水环境融合;遗址可能分布范围内一律不得种植乔木,墓域范围内的草种应与周边地带有所区别;陵区周边地段应根据场地周边景观,进行视线遮挡设计,种植成型乔木。⑥
高句丽王陵及贵族墓葬遗址的主要绿化植物是三叶草,绿化完成后,每年定时对可能破坏遗址景观的较高野生植物进行清除,适当保留一些野生的低矮小草。在太王陵园还保留有块状的苗圃,种植一些低矮灌木。笔者曾去参观过这些遗址,当时,保留下来的野生小草正值花季,遍地是浅紫色的小花,在绿色与浅紫色的映衬下,一座座高大的灰白色积石墓显得庄严、肃穆。
高句丽遗址经过绿化,基本恢复了遗址保护范围的历史环境风貌,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要求,在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
三、汉长安城遗址保护规划中的新探索
汉长安城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市区西北郊,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⑦现状分为汉长安城城址区、建章宫遗址区、礼制建筑遗址区三部分,总面积59.86平方公里。它是我国现存规模较大、遗迹丰富、格局明确、保存较为完整的统一王朝的都城遗址。
在汉长安城遗址保护规划中,王建新提出了“植被控制地带”的概念,规划在地上遗迹本体外延100米范围内,除道路、水体遗迹外的地下遗迹本体外延50米的范围内,设立植被控制地带。
植被控制地带内的所有植被必须严格按照遗迹本体保护和遗址景观保护的要求栽种。在地上夯土遗迹本体外延100米的植被控制地带范围内,只能栽种低矮的草本植物和灌木,植被高度不得在视觉上对这类遗迹的形状和规模的展示造成影响。在地下遗迹本体外延50米的植被控制地带范围内,在采用地面植被标识展示的遗迹周边,只能种植不同于标识植被的低矮草本植物;在采用地面非植被标识展示的地下遗迹周边,可从内到外有规划地种植草本植物、灌木和浅根系乔木,既不影响遗迹的展示,又可形成有层次的绿化景观。⑧
“植被控制地带”的提法把遗址绿化与遗址和遗址景观保护相结合,是遗址绿化中的一个创新思路,对以后大遗址的绿化,具有很重要的启发意义。
四、对大遗址环境整治中绿化的思考
大遗址环境整治的目的是将遗址保护范围的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有机协调,改善遗址的保存环境、景观环境和生态环境。因此,大遗址绿化中要始终坚持把保证遗址和遗址景观安全放在首位,做到与遗址历史环境风貌相符合,与生态环境恢复保护相结合,同时适当考虑经济效益,最终达到历史人文景观和生态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总目标。⑨
(一)绿化要保证遗址安全
大遗址绿化要与遗址和遗址景观保护相结合,绿化展示和水土保持建设,必须在满足有效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植被虽然能防止遗址区内水土流失,但是植被根系可能对遗址构成威胁,尤其是乔木根系比较深,可能对遗址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在进行绿化时必须要慎重考虑。
(二)绿化要符合遗址历史环境风貌
大遗址绿化应与遗址展示相结合,与遗址历史风貌相符合,不同类型的大遗址应采用不同的绿化方式。例如:古城遗址内部绿化采用以城墙、道路绿化为骨架,建筑遗址为主题,运用植物诠释城市历史空间格局的形式;古墓葬多利用植被营造庄严肃穆的环境氛围;古人类遗址绿化则以保持其自然风貌,减少人为干预,恢复自然植被为主,最大程度地接近历史原真性。当然,也不排除某些性质的大遗址绿化采用古代或现代园林的艺术手法,在保护的前提下,创造一个幽雅舒适的环境。
(三)绿化要改善生态环境
大遗址绿化应该与当地的生态环境恢复保护相结合,尽可能解决遗址保护范围内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对于市区或城市边缘的大遗址,可在遗址与城市建成区之间种植高大乔木,形成一个景观隔离带,用绿色植物屏障来削弱周围环境对大遗址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少现代化建设对大遗址景观环境的冲击。在遗址区内,可采用符合遗址本体和景观保护要求的有规划的绿化,使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保护,使一些原本缺乏活力的遗址重新焕发青春,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为城市居民提供游憩、休闲、教育等服务。
处于田野之中的大遗址,绿化应该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根据文物保护要求与生态自然资源类型制定绿化方案,提高当地的植被覆盖率,使遗址保护范围的生态环境逐渐趋向良性循环。
(四)绿化要考虑经济效益
大遗址绿化应该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在进行绿化时应考虑经济因素,在不影响遗址安全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种植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在保护遗址的同时,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遗址保护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五、结论
我国是闻名世界的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大遗址是我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的主要载体,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保护大遗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大遗址由遗存及其相关环境组成,在大遗址保护过程中,遗址景观环境保护和遗址本体保护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目前,对大遗址进行环境整治,营造符合历史风貌的景观环境,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对遗址区进行科学的绿化。因此,不能把大遗址绿化简单地等同于普通景观园林绿化,大遗址绿化应建立在详细的考古工作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绿化的位置、程度和植物品种的选择,必须以保护和展示遗址及遗址景观环境为基本原则。并且把遗址绿化与遗址安全、遗址展示、景观协调、生态保护相结合,才能在遗址保护范围内形成一个内外结合、层次有序的遗址景观生态系统,最终达到历史人文景观和生态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总目标。
[注释]
①王征:《瞩目大遗址》,《中国文物报》,2000年8月6日第3版。
②赵荣、王建新:《大遗址保护规划的理论探索――基于陕西案例的探索》,国家文物局全国大遗址保护规划现场研讨会(2004年10月在西安召开)报告。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杜陵陵园遗址》,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④杨平宏、郭妍:《雁塔区投资5000万建森林保杜陵》,《陕西日报》,2006年8月8日第1版。
⑤吉林省考古研究所、集安市博物馆:《集安高句丽王陵》、《丸都山城》、《国内城》,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⑥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文物保护工程典型案例》,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⑦刘庆柱、李毓芳:《汉长安城》,文物出版社2003年版。
篇8
精确与模糊互补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在状态和类属上都具有界限的分明性,又具有界限的不分明性,表现在认识论中即精确与模糊的统一。模糊是绝对的、普遍的,而精确则是相对的,是模糊的特例和体现。适当的模糊反而精确,过分的精确反而模糊。这一认识规律在对思想道德教育效益的评估中体现尤为突出。例如:为了加强精神文明基础工程建设,全省交通行业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交通行业文明公约》、“诚信建设看窗口”等为主题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就不能讲某个单位通过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有百分之九十几的同志职业道德态度端正、职业表现行为良好了,还有百分之几的人没有什么起色。只有通过分析本单位干部职工与公民道德建设要求的接近程度,来评估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而这个“接近程度”是难以精确的,一般呈模糊性。但是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某些外化部分又是可以量化的,如某一阶段出现了多少好人好事,涌现出多少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事迹,等等。这些量级的差别,又能精确的反映思想道德教育的效益。目前,在全省交通行业推行职工思想道德教育量化评估的实践中,要注意防止一种倾向,即只注意对比已经量化了的所谓“硬”指标,不注意研究无法量化所谓“软”指标,亦即只追求精确的部分,放弃或忽视模糊的部分。要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精确与模糊相补充的科学方法,充分体现思想道德教育效益的内在特征。
潜在与直接相依
交通系统各行业的经济指标和工作效益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创新的成绩显示直接地表现出来,而思想道德教育的投入产出则要缓慢、复杂的多。首先,思想道德教育者要通过长期的学习与实践,通过自身思想品德的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锻炼,通过对受教育者思想基础、接受能力等诸因素的调查研究等等,选取能与受教育者产生心理振荡的施教方法,所投入的这一系列艰苦劳动是否有效,并不依据教育者的主观意志而实现,仅仅用计时计劳的方法,以教育者的劳动投入量来评价思想道德教育效益还为时过早,这一阶段的劳动效益,有可能性,不具有必然性。要将这种潜在的效益转化为直接效益,尚需要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吸收内化、意识强化、行为升华等一系列的自身努力。经验证明:思想道德教育效益的潜在性和直接性是同时存在、交叉出现的。一次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后,并非全部教育内容都可立即被每个受教育者所吸收,受教育者意识强化后所产生的事理也并非仅局限于教育内容本身,受教育者所吸收内化的内容既不是全部转化为外在表现,也不可能立竿见影地把所能外化的行为一次性地表现出来。有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可能即刻生效,如法律、法规和法纪的教育;有的教育可能使人终生受益,如理想信念和革命人生观的教育。平时我们习惯于把有直接效益的教育内容称为“小道理”,把具有潜在效益的教育内容称为“大道理”,成功的思想道德教育者,都注意将“大道理”和“小道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远”、“近”共图,“标”、“本”兼治。一方面坚持经常性的思想道德教育,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灌输先进思想,不断武装干部职工的头脑,借直接性扩大潜在性;另一方面加强疏导,使干部职工以理析事,努力使潜在性变为直接性,将效益直接发挥出来,同时又反作用于潜在性,形成外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直接性与潜在性的良性循环。
稳定与突变共存
在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中,我们会经常碰到这样两类对象:一类是一贯表现好的同志,思想道德教育对于他们确如“春风化雨,点滴入土”,一次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之后,其效益在这类同志身上好比“核反应堆”,能持久稳定地放出能量。还有一类同志,思想道德教育效益在他们身上,平时表现得很微弱,看不出明显变化,有时还会发些牢骚怪话,甚至被列入重点教育对象的后进职工行列,可是在诸如见义勇为、抢险救灾等生死考验的紧急关头,有的同志却一鸣惊人地成了英雄,甚至牺牲后连一句豪言壮语都找不出来。分析上述两类同志的表现可以看出,思想道德教育的效益既有稳定性又有突变性;既有必然中的偶然,又有偶然中的必然;既存在有心栽花花不开的现象,又存在无意插柳柳成荫的可能。这就要求思想道德教育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松自己的职责,要因人施教,关心每一个同志。既不能把先进思想视为某些行为积极者的“专利”,也不能因平时的小过小错而一眼把人看“死”。一方面要力求思想道德教育的经常性、系统性、连续性,把灌输先进思想溶于思想道德建设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又要用联系的、发展的、变化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同志,既看平时行动,又察即时表现,因变施教。
无限与有限并举
一般说来,交通行业管理、建设养护、科技应用等工作的效益,在时间、空间上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性,劳动成果的量与劳动的投入量成正比例关系,并在直接的考核对象中相对固定地体现出来。可思想道德教育的效益,往往超出原来设想的范围,影响、波及到教育对象周围的群众,具有无法估量的发散性。如教育挽救了一名后进职工,会使许多人受到启发和教育;一场英模报告,不仅能使直接的听众受益,还会通过各种媒介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广泛传播,引起连锁反映。这就是思想道德教育效益的无限性。可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思想道德教育又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也不是对任何人都有绝对的效益,因为思想道德教育效益的发挥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同样一次教育活动,有的同志感受如虎添翼,有的同志却无动于衷;有的同志会产生逆反心理,有的同志则能起长久作用;有的同志虽当时有所触动,但过后依然如故,这就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有限性。这就要求思想道德教育者要善于“借东风”,将相关科学,如传播学、社会心理学、人际交往学等科学成果,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实践之中,不断扩大思想道德教育的效益。要学会“敲边鼓”,发动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队伍配合做好职工的教育工作,调动亲友、老同事、老部下等相关因素,协助做好教育效益的“固化”工作,积极营造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环境,把思想道德教育溶于日常熏陶,尽力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效益的无限性。
一因多果和一果多因同在
篇9
一、何谓亚当・斯密问题
所谓的“亚当・斯密问题”,最早是由19世纪中叶的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提出的。他们认为,斯密的两部传世著作存在着相当大的对立和不一致性。在《道德情操论》中把人们的道德行为的动机归结于同情或利他,而在《国富论》中却把人们的经济行为的动机归结于利己或自私,由此造成了对立和分歧。
具体来说,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经济利己的命题,“各个人不断的努力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固然,他所考虑的不是社会的利益,而他对自身利益的研究自然会或者毋宁说必然会引导他选定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各自的打算。”也就是在斯密看来,发展或者需要是出自于利己,既然凡事要出自利己的思考,那么在行为前势必要盘算,要比较,要衡量,“经济人”的假设则自然而然,尽管现时的学者们提出“自私”和利己是不同的概念,在这里我们不想纠缠于对此的分辨,从斯密的行文来看,“经济人”意味着主观上要以自我为中心当不会有异议。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提出了人是什么这一命题,并加了下面这样的副题:“通常情况下,人们首先对他周围的人们的行动及性格,而后对自身下判断时的原理,以及旨在分析这一原理的讨论”。斯密提出,“人们不应该把自己看作某一离群索居的、孤立的个人,而应该把自己看成是世界中的一个公民,是自然界巨大国民总体中的一员。”而且,“为了这个大团体的利益,人人应当随时地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的微小利益。” 即其核心命题在于人们不仅仅是出于利己心谋求自己的幸福,还有一种利他的心。这就是说人虽然是利己的,但他不是孤立的存在。人们对他人的命运关心,这种关心就是同胞感情、同情。这是道德的实体。在这里提出了道德人的命题,经济利己“经济人”与道德利他的“道德人”会不会发生冲突,很明显,对于真实的人而言,他是不断的在利己与利他之间的冲突中进行选择。这可能就是亚当・斯密问题的关键所在。
在言必称“市场经济”的当代中国,尤其是在财富差距逐渐拉大的今天,利益的冲突成为一个显性的而且经常发生的,更是一个急需解决的实践命题:以追求财富最大化为目的的利己的经济人,与关心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的利他的道德人发生冲突时如何消解,即消解利己心与利他心之间存在的紧张关系,缔造一种共赢,以避免出现一种精神分裂式的人格危机。
二、关于“一只看不见的手”理论
所谓的斯密问题,笔者认为,这不过是一个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所要必然面临的问题,是一个关于“人”的问题。其实很多思想家都提出了类似问题,如17世纪中叶的霍布斯,以及与斯密同时但比斯密成名早的休谟那里,其实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目的就在于揭示人是什么的命题,不过问题就在于从经济学视角得出的“经济人”,与伦理学视角得出的“道德人”如何协调?
在斯密看来,主要是通过“一只看不见的手”来完成的,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认为富人虽贪得无厌,“但是他们还是同穷人一样分享他们所作一切改良的成果。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们对生活必需品作出几乎同土地在平均分配给全部居民的情况下所能作出的一样的分配,从而不知不觉地增进了社会利益,并为不断增多的人口提供生活资料。”在《国富论》中,斯密认为,在利己心的驱动下,经济人的追求财富最大化的倾向能把资源尤其是自己所掌握的资源进行恰当配置到最能获利的地方,而这也是社会最需要的地方,这是因为“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在这里,“一只看不见的手”成了连接“经济人”与“道德人”,“利己心”与“利他心”的桥梁,也是其要解决“人”的发展所作出的努力。
在斯密的著作中,把“一只看不见的手”描述为一种自然的、不可抗拒的神秘力量,但这个神秘的力量或者说这只“手“究竟是什么?斯密并未对此作出明确的解答。也就引发了不同的解读。
有的学者认为,“看不见的手”的实质,即其本体是市场机制,进一步讲,这只“看不见的手”,是客观的经济规律。这也是较为流行的一个观点,对于这一观点,也有学者认为把经济规律作为“看不见的手”,失之过宽。给出的理由是经济规律并非一条,是它们一起发挥了“看不见的手”的功能呢,还是其中一条发挥了相关功能呢?而且经济规律在促进个人、他人、社会的共赢方面又是如何运作的?都缺乏必要的解释,该学者进而给出自己的观点,认为斯密问题的出路在于:从经济利己心出发,人人确然都是以自利行为为目的的;而从道德利他心出发,人们又普遍选取利他的行为手段。“一只看不见的手”其实是指经济人应该会(从道德上),而且普遍会(从经济上)选择的“为己利他”手段――等价交换。进而,经济学与伦理学才能在“维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增加每个人的利益”这面大旗下结为盟友。
但在笔者看来,这两种解释尽管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且都是沿着经济学的进路得出的结论,但经济学的经济规律或等价交换能否解决“人”的问题,或者说这个进路能否真正解决经济的快速增长所衍生的社会性问题的解决,比如说腐败,可以说这是一个较典型的经济社会所衍生的问题,腐败所带来的不公正如何解决,利用经济规律的成本理论来解决,适用等价交换?再比如说一个富人主动的回报社会,进行慈善福利事业,那么单纯从从经济学的客观经济规律角度给出解释,似乎并不怎样恰当。也许使用“客观经济规律”来解读“一只看不见的手”可能不是过宽的问题了,也许仅仅用经济学的进路并不能全面解读它的内涵。
有的学者认为斯密的“人”的解读从根本上是认为斯密对利己与利他的协调在其关于人性论的主张中彰显出来了,斯密主张人性是和谐的,是在充分肯定利己心的基础上讲人的同情心的或利他的,和谐的人性消除了经济人假设带来的人的内在紧张。和谐的人性从根本上也是一种假设,通过一种假设来解决另一种假设所致之紧张关系,这种设计的假设能否成为定律,是值得思考,即在相互的证明上,逻辑并不是十分严密。另外,人性的和谐尽管在理论上消除了紧张关系,但在生活中毕竟不是设计出来的,存在着很多变数,希望通过人性的和谐来应对,对个人而言也许可以,但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似乎还是显得很脆弱,甚至对个人严重膨胀的利己心的应对也不是那么有力,比如就无法应对马克思对资本原始积累所引注释:“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百分之二十,就会活泼起来;有百分之五十,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百分之百,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百分之三百,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中所充斥的“原罪”和资本的贪婪,充斥的血腥和肮脏,以人性的和谐来应对,恐怕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篇10
关键词:弘扬;新闻;职业精神;对策与思考
一、近年来,我国新闻界在弘扬新闻职业精神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在新闻传媒领域引进竞争机制后,一些新闻从业人员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一些丧失新闻职业精神的报道时有出现。如《新闻记者》杂志每年公布的“十大假新闻”,2008年度轰动全国的“封口费”事件,还有个别记者向企业索要钱财、涉嫌敲诈案件等。其他一些丧失职业精神和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还可归结为“有偿新闻”、“受贿无闻”、“策划新闻”、“收受红包礼品”、“偷拍偷录侵犯公民隐私权”、“媒介越轨审判”、“虚假低俗广告”以及“炒作明星绯闻和犯罪新闻”等等。这些现象的产生使得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严重侵害。深入分析新闻职业精神缺失的原因,重塑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精神,是当前新闻界急待解决的任务。
新闻职业精神不等同于新闻职业道德,它是对新闻职业道德的一种升华,是一种境界,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职业精神的一种外在表现。新闻职业精神是新闻工作者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精神境界,它包括对新闻传媒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也包括对新闻工作者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作风的认识与理解。
弘扬职业精神,要解决问题必须先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源,我们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新闻职业精神缺失的原因。
在主观方面,就是新闻从业人员自身的原因。首先,一些从业人员在思想上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新闻职业的重要性和崇高性,不能用新闻观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从而不能认真维护新闻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由于新闻业竞争日益激烈,媒体之间为了抢在第一时间发表新闻,因而有些新闻工作者不愿做耐心细致的调查采访与核实,只是满足于道听途说,习惯于捕风捉影。“2006西瓜注水”和“毒香蕉”事件就是在缺乏科学论证的情况下,仅凭“怀疑”的态度就刊发了,结果使农民遭受巨大损失,说到底,是缺乏职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其次,个别新闻从业者为了谋取某种政治利益或经济利益,丧失了新闻职业精神,为追逐个人名誉地位或为追求某种传播效果而刻意地去制造典型、搞虚假报道。2007年7月发生在北京的“纸馅包子”事件,就是这方面的典型。据当事人訾某交代,为了如期完成自己上报的选题,他亲自购买了面粉、肉馅、纸箱,并授意其他当事人按他的要求现场制作,自己则用DV机拍下全过程,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社会舆论的哗然;其三,随着新闻媒体影响力的逐步加强,社会上各行各业想出名、想赚钱、想捞政治资本的人也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放在新闻从业人员身上,于是一些新闻工作者经不起经济利益的诱惑,把新闻工作变成了谋取私利的一种手段。某机构2003年对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调查显示:近3/4被访查的新闻工作者认为,记者可以为本媒体拉广告;2/3的访查对象倾向于主动淡化不利于广告客户的新闻;多于5/6的访查对象倾向于接受被采访方的招待用餐;近1/2的访查对象倾向于接受被采访方的现金馈赠;多于1/2的访查对象倾向于记者为企业公关。这一调查报告表明,我国新闻从业人员在职业精神方面以及职业规范的遵循方面,令人堪忧,不容忽视。
在客观方面。首先,社会转型给新闻业带来了巨大冲击,新闻业的管理体制也随之发生转变,由以前的事业体制转变成具有事业、企业双重属性的体制。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有些部门不能平衡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为了得到受众市场,争夺“眼球”的现象愈演愈烈。近些年频频出现的失实和虚假新闻以及一些低俗新闻,正是媒体为争夺“眼球”而产生的后果;其次,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一些新闻单位缺乏健全而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尤其是在用人制度方面,使新闻工作者这一本来应该是“高门槛”的职业,变成了“低门槛”职业,似乎任何人都可以进入这个职业领域,这使得新闻职业队伍鱼龙混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而一旦进入“门槛”后,又很少接受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无法保证新闻从业人员职业精神的健全;其三,有关新闻采访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也是部分新闻从业人员职业精神缺失的一个原因。目前我国对于新闻从业人员采访、传播、出版的权利与责任,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或缺少对违反规定者进行有力的制裁方法,致使媒体敢于发表失实报道而不受惩戒;其四,目前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许多媒体的新闻从业人员是没有编制的招聘人员,被称为“新闻民工”。他们没有户口、没有职称、没有人身保险和医疗保险,甚至没有正式的记者证,但是却在采访制作的第一线承担繁重的工作,其收入与发稿数量直接挂钩,随时面对可能下岗的生存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中的一部分只注重即时的轰动性、可读性新闻效果,以显示自己的新闻才能,维持自己在新闻业中的生存。这也恰是催生虚假新闻的土壤。
二、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新闻职业精神的缺失是一系列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应当正视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