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棵树范文
时间:2023-03-18 12:51: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两棵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十七岁不到,他就被保送到某大学深造。命运在他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年的暑假,给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一次过马路时,一辆飞驰而来的车辆无情地夺去了他的双腿和左手。面对这飞来横祸,他没有被打倒,最终凭着惊人的毅力自学完全部大学课程,后来又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成为一家拥有上千万元固定资产的私企老总,并当选为市里的十大杰出青年。那天去采访他,问他如何克服难以想象的惨痛折磨,取得今天的成绩?
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他最想感谢的既不是给他巨大关爱的父母,也不是一直鼓励和支持他的朋友。面对我的提问,他极快地回答:我要感谢两棵树!
遇到车祸之后,对从小就出类拔萃、自尊心极强的他来说,不啻于世界末日提前来临。看着自己残缺不全的躯体,他痛不欲生,感到一生就这样毁了,人生再没有什么值得追求的目标和意义,一度想要自杀。即使在医院听到远远从街上传来的一两声汽车喇叭声,也能引起他的烦躁和不安,情绪极不稳定。为了让他散散心,转移一下注意力,在他出院以后,家人特意把他送到乡下的姑妈家静养。
在那里,他遇到了决定他生命意义的两棵树。
姑妈家住在一个远离城市的小村子,宁静、安逸,甚至有些落后。他就在姑妈的小院子里,每天吃饭、睡觉,睡觉、吃饭,一天天地打发着他认为不怎么宝贵的时光,人也更加灰心丧气和慵懒下来。一晃半年过去。
某一天的下午,姑妈家下田的下田,上学的上学,仅他一人在家。实在百无聊赖的他,自己摇动轮椅走出了那个小小的院落。
就这样,似有冥冥中的安排,他与那两棵树不期而遇。
那是怎样的两棵树啊!──在离姑妈家五六十米的地方吧,有两棵显得十分怪异的榆树,像藤条一般扭曲着肢体,但却顽强地向上挺立着。两树之间连着一根七八米长的粗粗的铁丝,铁丝的两端深深嵌进树干里。不,简直就是直接缠绕在树里!活像一只长布袋被拦腰紧紧系了一根绳子,呈现两头粗、中间细的奇怪形状。
见他好奇的样子,一旁的邻居主动告诉他,起初是为了晾晒衣服的方便,七八年前,有人在两棵小榆树之间拉了一根铁丝。时间一长,树干越长越粗,被铁丝缠绕的部分始终冲不出束缚,被勒出了深深一圈伤痕,两棵小树奄奄一息。就在大家都以为这两棵榆树再也难以成活的时候,没想到第二年一场春雨过后,它们又发出了新芽,而且随着树干逐渐变粗,年复一年,竟生生将紧箍在自己身上的铁丝“吃”了进去!
莫名地,他的心被强烈地震撼了:面对外界施加的暴力和噩运,小树尚知抗争,而作为一个人,又有什么理由放弃对生活的努力呢!面对这两棵榆树,他感到羞愧,同时也激起了深藏于内心的那份不甘──只见他用自己仅存的右手,艰难地从坐了半年多的轮椅上撑起整个身体,恭恭敬敬给那两棵再普通不过,却又再坚强不过的榆树,深深鞠了个躬!
篇2
光阴荏苒。杨树的脑袋已经不是父亲凳椅架梯能够得着的了,它好像为躲避父亲的斧头,凌云而起。海棠枝繁叶茂,红花灼灼,家人也尝到了它鲜美的果实。因此它也就更加放纵,想在哪儿长个枝条就在哪儿长个枝条,无秩无序。我们想,反正要它结出好果子呢,由它去吧。
为了求学,为了工作,我远走他乡,很少回家。今年十一黄金周,我重返故里,又见到了阔别多年的我家的两棵树。令我高兴的是杨树已成栋梁之才,正“待字闺中”。可令我懊恼的是,海棠已经寿终正寝了,它干枯的枝条像一头乱发,老皮脱落,裂隙纵横,目不忍视。我站在海棠树前,沮丧不已,百思不得其解。
一阵咳嗽粗喘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回头一看是村里的阿骄。他刚过四十,蓬头垢面,背驼多病。他是当年大队支书的儿子,也是村里的“小霸王”,从小就调皮捣蛋,打架偷窃,老师不敢管,邻居敢怒不敢言。有一次老师批评他,他回到家就向他老子告状说老师找他麻烦,他老子偏听偏信,就把那个老师辞退了;他还时不时把村里的同伴打伤,把村里的鸡猪打残。后来是吃喝赌抽、坑蒙拐骗偷十毒俱全,他老子想管教也无能为力,力不从心,只好由他去了。到现在仍然是光棍一条,听老人说,他刚从狱中出来,因为扒坟盗墓被判五年。
这次回家,听说阿强也回来过。他开着自己的车,把父母亲都接走了,他现在是京城里的科技精英,他牵头的攻关项目关系到国计民生。我还记得他小时候是村里的受气鬼,在外面被人家的孩子欺负,比如挨了阿骄的打,回到家还要挨他爹的棍子。他放学回来就被他妈牢牢地看住学习,不敢有一点违家规犯校纪,因为他爹说,只要有一次挨老师批,就得乖乖回家耪地;他就、像我家的小杨树一样,拼命地往高长。
假期已满,我又回到了城里。
我念念不忘我家的两棵树,一棵杨树,一棵海棠。
我也念念不忘我家乡的两个后生:一个是阿强,一个是阿骄。
我把这两件事讲给我的小女儿听,她若有所思。
阅读思考:
1.这篇文章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文章第三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3.你能在文中找出杨树和海棠所对应的人吗?你身边有这样的例子吗?
4. 文章最后说“我把这两件事讲给我的小女儿听,她若有所思”。依据文章,认真思考,想想作者的小女儿此时的心理活动。
篇3
冬去春来,两棵树都长出新芽。似乎只是眨眼间,刚入初春的泡桐早已舒展枝叶,攀至小半个院墙高。而柞树虽然也有了动静,可比起洋洋洒洒的泡桐,只是可怜地缩着脖子。
过了一年,泡桐越发长得郁郁葱葱,仰着脑袋才能看到它在空中迎风摇摆的树梢头。它的同行兄弟,那棵柞树却依旧故意与人作对似的瞎长一气,树干扭曲,枝茎斜蹿,表皮也皱巴巴的,没个正样。
我不止一次向父亲提出,砍了那棵柞树吧,在那里再栽棵泡桐多好。父亲笑一笑,没吱声。
初中毕业那年,家里准备建两层楼房。正值暑假,回到家,一眼望见正在拆除的老院子空落落的,细看,原来是泡桐没了。土坪上摆着几截大木头,父亲说那就是泡桐树干,准备锯成木条子做椽皮盖瓦用。我惊奇,这么粗的木头锯成细细的椽皮,浪费吧?父亲冷冷地说:“除了当椽皮,别的用场派不上,而且只能当杂屋顶上的椽皮,正屋需杉木椽皮才行。泡桐的材质太松软,易腐烂。”
截成一段段的泡桐树干躺在地上,空心,随意用石子敲一敲,树干上就露出一个窝来。生前那样风光的泡桐,原来,只不过是个“软柿子”。比胳膊还要粗的泡桐的枝杈,后来都做了柴火,却很不经烧,一把火晃过去,刹那就化成了灰烬。
楼房建好后,柞树被圈进新院子里,母亲迷信,说院子里有棵树不好,想砍了柞树。父亲说,不用自己动手,会有人上门来买的。我笑:就凭它,有人买?父亲才放风出去两日,就有人循声上门来买柞树了。一番讨价还价,以160元成交,我目瞪口呆。
我挺惊奇地问:“买这歪脖子树有啥用?”
“啥用?小伙子,这可是做秤杆子的最好木材啊。”那个专做杆秤的师傅自己带人来锯柞树,连细小的残枝也没留下,一股脑儿用拖拉机运走了。
篇4
每天,我们都能够看到这两棵树,做操时、绕着跑道与同学们一起玩时,大树静静地立在那里,帮我们记录着纯真快乐的童年时光,它们像两个忠诚的守护者,默默地护守着大家,无任刮风下雨,不管酷暑严寒。
从树底往上看,两棵树就像两把伞,为我们遮风挡雨,叶绿荫荫的,又似两尊玉质的大佛,和蔼而不失威严。长久的“接触”,使我对它们熟悉起来,那感情就像是对待家中的亲人一般。
那粗壮的枝干,那茂盛的树叶,看破红尘似的高耸入天。
座位调到了窗边,不管窗户关不关着,只要头悄悄朝左一倾,视线中便会出现两棵树高大的身影。
我更喜欢在下课的时候打开窗户,站在窗边对着大树疑神而视。这是两颗桂花树,是月月桂,因为每月都开花,我几乎天天都能够观赏到桂花。人们都说八月桂花满飘香,这时却是六月中旬,可桂花开得最好看的时节,莫过于现在了。
浅浅的米黄色,深藏在深绿的树叶里,胜过三月清澈的碧波上倒影的春花。常有顶点儿大的蝴蝶飞过,没有那只能够经得起诱惑不去桂丛中欣赏一番。它们径直钻进那黄绿相映的桂花丛中,蝴蝶的身影被融入桂花,同样是浅浅的米黄色,以至于分不清是蝴蝶在飞舞还是桂花在摇曳。
篇5
17岁不到,他就被保送到某大学深造。命运在他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年的暑假,给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一次过马路时,一辆飞驰而来的汽车无情地夺去了他的双腿和左手。面对这飞来横祸,他没有被打倒,最终凭着惊人的毅力自学完成大学课程,后来又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成为一家拥有上千万元固定资产的私企老总,并当选为市里的“十大杰出青年”。那天去采访他,问他如何克服难以想象的惨痛折磨,取得今天的成绩。
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他最想感谢的既不是给他巨大关爱的父母,也不是一直鼓励和支持他的朋友。面对我的提问,他极快地回答:我要感谢两棵树!
遇到车祸之后,对从小就出类拔萃、自尊心极强的他来说,不啻为世界末日的来临。看看自己残缺不全的身体,他痛不欲生,感到一生就这样毁了,人生再没有什么值得追求的目标和意义,一度想要自杀。即使在医院听到远远从街上传来的一两声汽车喇叭声,也能引起他的烦躁和不安,情绪极不稳定。为了让他散心,转移一下注意力,在他出院以后,家人特意把他送到乡下的姑妈家静养。
在那里,他遇到了决定他生命意义的两棵树。
姑妈家住在一个远离城市的小村子,宁静、安逸,甚至有些落后。他就在姑妈的小院子里,每天吃饭、睡觉,睡觉、吃饭,一天天地打发着他认为不再宝贵的时光,人也更加灰心丧气和慵懒下来。一晃半年过去。
一天下午,姑妈家下田的下田,上学的上学,仅他一人在家。百无聊赖的他,自己摇动轮椅走出了那个小小的院落。
就这样,似有冥冥中的安排,他与那两棵树不期而遇。
那是怎样的两棵树啊!在离姑妈家五六十米的地方,有两棵显得十分怪异的榆树,像藤条一般扭曲着肢体,但却顽强地向上挺立着。两树之间,连着一根七八米长的粗粗的铁丝,铁丝的两端深深嵌进树干里。不,简直就是直接缠绕在树里!活像一只长布袋被拦腰紧紧系了一根绳子,呈现两头粗、中间细的奇怪形状。
见他好奇的样子,一旁的邻居主动告诉他,起初是为了晾晒衣服的方便,七八年前,有人在两棵小榆树之间拉了一根铁丝。时间一长,树干越长越粗,被铁丝缠绕的部分始终冲不出束缚,被勒出了深深一圈伤痕,两棵小树奄奄一息。就在大家都以为这两棵榆树再也难以成活的时候,没想到第二年一场春雨过后,它们又发出了新芽,而且随着树干逐渐变粗,年复一年,竟生生将紧箍在自己身上的铁丝“吃”了进去!
莫名地,他的心被强烈地震撼了:面对外界施加的暴力和厄运,小树尚知抗争,而作为一个人,又有什么理由放弃对生活的努力呢!面对这两棵榆树,他感到羞愧,同时也激起了深藏于内心的那份不甘――只见他用自己仅存的右手,艰难地从坐了半年多的轮椅上撑起整个身体,恭恭敬敬地给那两棵再普通不过,却又再坚强不过的榆树,深深鞠了个躬!
很快,他便主动要求回到城里,拾起了久违的课本还有信心,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听他平静地讲完这段故事,我长久无语。
篇6
关键词:平等;尊重;倾慕;爱情观
每个女孩都是折翼天使,来人间寻找她美丽的梦想。她只有在合适的时间里,寻找一个合适的伴侣,帮她编织好翅膀,才能再次在爱的天空中飞翔……
但并不是每一个女孩都可以再次飞翔,也并不是每一个女孩都可以长久地飞翔:陈世美辜负了秦香莲的殷切期望,薛平贵辜负了王宝钏的青春时光,司马相如也险些断了卓文君的梦想!
纷纷扰扰的世间,如何才能做一个足够聪慧的女孩儿,拥有一双慧眼、一颗慧心,保护自己不受伤?
舒婷告诉我们:选择做一棵树吧,做一颗橡树近旁的木棉,彼此――相知相依,朝夕晨昏相守;岁月沧桑相惜。
且看智者舒婷的幸福:
舒婷1977年创作《致橡树》,1981年步入婚姻。丈夫陈仲义,文学评论家,大学教师。舒婷写诗,陈仲义懂诗,可谓知音;舒婷有《致橡树》《神女峰》,陈仲义有《中国朦胧诗人论》,可谓知己;舒婷活泼,义儒雅,可谓互补;舒婷聪颖,义渊博,可谓相得益彰!
“添香并立观书画,步月随影踏苍苔”的幸福,甄衷诿沃幸膊豢芍璧茫舒婷就可以每天都真实拥有。“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于卓文君是梦,于舒婷是真。
这羡煞世人的婚姻绝非偶然,这婚姻来源于舒婷那颗聪慧的头脑,来源于她崭新而圣洁的爱情观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这一切都从诗歌《致橡树》说起:
一、学习舒婷,远离庸俗的爱情观
诗歌开篇就列举了六个意象,态度鲜明地否定了平庸的爱情观念: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攀援”“借高枝”,多具有诱惑力!古代有多少人处心积虑攀龙附凤,现代就有多少人费尽思量傍大款傍大腕。
“势利的心田里开不出玫瑰”,没有爱情滋润濡养的心灵会长成怎样的灵魂?没有爱情做依托的家庭会走向怎样的归宿?真的很想让时间快点做个检验:坐在宝马里哭的马诺,能哭出来她的幸福吗?她的宝马又能坐多久呢?
舒婷明白:真正的爱情不会光顾存有攀附心思的人,幸福也不会降临肤浅势利的家庭。“绝不像”可见舒婷的态度,也足见舒婷的睿智。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经这恬静的田园风光一度让我沉醉,试想清风阵阵,绿荫渐浓,黄鹂雀跃,鸟语嘤嘤……多美的画面!
未来的日子里,大家也将会遇上一段刻骨铭心的爱。“爱情诚可贵”,但是“尊严价更高”。在这一方爱的天地里,倘或那嘤嘤的鸟语成了单调的歌曲,倘或那轻盈的鸟儿成了痴心的守望者,倘或一方在对另一方的崇拜中迷失自我,一遍遍地重复着“痴爱”的呓语,那时的情景将不再是欢快愉悦的相知相许。“白头宫女在,闲话说玄宗”“神女望夫,久而化石”,这当然不是爱情的真谛。
“也不止像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止”一词用得何其妙:肯定爱的奉献应有,但不能一味单向地付出,缺少互动,没有交流,何来爱的共鸣?妻子是爱人,不是母亲,更不是神,不能在完全的付出牺牲中失去自我。
“险峰”让我想起舒婷的另一首诗《神女峰》,坚定是足够坚定,坚定中的凄楚又有几人知晓呢?坚定过后的结局又有多少如愿的呢?吃苦耐劳,克勤克俭,隐忍自己,成就男人,而最终却被弃的女人们,纵然有太多委屈、不甘心,也难逃怨妇的命运!怨谁呢?遇人不淑吗?时运不济吗?都不是,真正埋怨的应是自己:甘心做陪衬,忽略了自身价值,也必将丧失被爱的资本!
总而言之:悲剧之始,始于爱情观、价值观没有正确树立。由错误的立场出发,沿错误的方向前行,行得越远,迷途越深!
二、学习木棉,驻守爱的庄园
要树立怎样的爱情观、价值观,才能走向美满和幸福呢?
徐徐的清风迎面拂来,卷走一头一脸的雾水,留下豁然通达的灵慧:选择做一棵树吧,一棵橡树近旁的木棉!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是的,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我必须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在爱的领域里,我们有着同样的尊严。“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庄子的声音穿透了两千多年的时空,似乎在给我们暗示爱情的真谛。
多令人羡慕的两棵树啊:“根,相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相知有坚实稳定的基础,相依有互相倾慕的甜蜜;心知“每一阵风过”,不必担忧“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彼此“互相致意”,也不必伤感“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秉持“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何惧“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远离庸俗的定义,无需庸人的赞许,我们作为树的形象,彼此自有相爱的道理:橡树有橡树的铜枝铁干,满透着顽强刚毅;木棉有木棉红硕的花朵,绽放着温柔美丽,我们分别保持着各自独立的人格魅力。
那“红硕的花朵”绽放枝头,绝不自顾自美丽,她给予橡树的是“沉重的叹息”和“英勇的火炬”。《教师教学用书》上把“叹息”解读为对“传统女性悲惨命运的同情”,实在牵强不能令人信服。联系上文,既然橡树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那么,他自然无可避免地要去战斗、去拼搏,那么他就难免会遭受挫折,受到伤害;再看下文,我们共同分担寒潮、风雷、霹雳。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这叹息,是给橡树的,是在对方遭遇挫折失败时所给予的悲痛和感伤。这是两人同悲、同伤、同呼吸共命运的表现!至于“火炬”自然不难理解:这是在对方身陷迷惘时给予的鼓励!纵然前途艰险,然有爱同行,风雨何惧!
橡树木棉并肩而立,彼此站立成各自的本我,保持人格的独立,但在精神上,在爱的领域里,他们深情对望,心心相印,不离不弃!诚挚、坚贞、热烈的“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伟岸的身躯”是对方外在的形态。
“坚持的位置”是对方坚守的人格,坚定的立场,坚定的原则。
“足下的土地”是立根之本。
“坚定的人格”是立人之本。
“平等、欣赏、尊重、敬慕”是立爱之本。
这或许是舒婷要告知给自己爱人的心声,也是舒婷要告知给广大世人的声音:相爱的人,要彼此学会把自己站立成一棵树,彼此独立,相互倾慕,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让两颗相爱的心,在树与树的感应中获得永恒!
橡树木棉并肩而立的风景,你看到了吗?
篇7
花儿是大地的精灵,轻盈、美丽。它们匍匐泥土,它们站立枝头,它们迎风招展,它们润雨绽放,它们倾吐芬芳,它们孕育甜蜜,有了花儿的装点,世界就有了颜色和香味。
《花》・杨唤
丁零零,丁零零/铃兰花摇响一串串小铃子/呜啦啦,呜啦啦/牵牛花吹起一只只小喇叭/有细雨给漂亮的百合花洗脸/有微风给白发的蒲公英理发/有夜莺为红玫瑰歌唱/有太阳跟康乃馨亲热的谈话/有蜜蜂介绍花朵和花朵结婚/花的家族,最美也最大//花,是人们最好的朋友/花,去访问学校、病院/和每一个幸福温暖的家/花,把香气散满了这世界/花,开在中国、日本、美国和西班牙
在大地上,生长着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花儿,它们不分国界,不分地点,热烈地开放着,为人类带来幸福和温馨。
《一朵花是一个家》・金波
一朵花是一个家/舒适而美丽/永远飘散着一种香味/如母亲的气息//家里常常有客人来采访/有蝴蝶,有蜜蜂/留下一首歌/留下一个梦/梦见一个硕大的果实/唱着歌谣,挂在枝头//一朵花是一个家/这个家,很富有
一朵朵花儿,是一个个家,这个家芬芳四溢,这个家宾客蜂拥,这个家富有甜蜜,这个家温暖美好,这个家总是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二、 弱小坚强的草
草,卑微弱小,却以顽强的生命力葱绿世界。高山顶,悬崖边,石缝里,溪沟旁,到处都有它的身影。它无处不在,不屈不挠;它默默无闻,朴实无华;它不与树木比高底,不与鲜花争艳丽。它用精神鼓舞人间,它用生命回报大地。
《草》・谢武彰
泥土里的/小草,在夜里/都不休息/努力地向上钻//到了早晨/啊/终于钻出了泥土/舒了一口气/小草们的/汗珠,亮晶晶的/在阳光下//风,拿着大毛巾/轻轻地帮小草/把汗擦干
这是怎样的小草,坚韧、执著、努力向上,为着心中长大的梦想,日以继夜,通宵达旦。不睡不眠又有什么?汗流浃背又有什么?冲出黑暗,拥抱阳光,才是它不懈的追求。
《小草的歌》・琳通公主(泰国)
像稻苗一样碧绿/小草/你是那样柔嫩美丽/当微风徐徐吹过/我愿轻轻地唱着歌/来到你身边小憩/和你在一起/我将永远,永远充满乐趣//像稻苗一样碧绿/小草/你是那样柔嫩美丽/吮吸着滴滴清新的露水/我可爱的小牛/你喜欢它吗/我可爱的野兔/你也喜欢它吗/是的,是的/像稻苗一样碧绿的小草啊/我永远永远不离开你
小草,稻苗一样碧绿,却又是那么柔嫩美丽。它那随风起伏的样子,它那清露点缀的样子,那么灵动、那么可爱,有了它,我的心会多许多的欣喜,有了它,世界也会变得碧绿。
三、 高大俊伟的树
树,高大挺拔,像一位巨人,像一把大伞,像一个歌台。它芬芳着我们的空气,它清凉着我们的生活,它葱茏着我们的世界,它生长着我们的梦想。
《树》・张秋生
森林里被锯掉一棵树/熊就在它的画册上/画下一棵树/森林被锯掉两棵树/熊就在它的画册上/画下两棵树……//熊时常翻开画册,对它已经/不再存在的朋友说/要是你们还在/这世界该有多好
每每读到这样的诗,我们的心会一阵阵揪紧,面对树木被砍伐,森林遭涂炭,我们会有许多的悲愤。作者通过熊所表达出来的对树朋友的怀念,那种慨叹和心痛的情感,具有震撼的力量。
《两棵树》・雪野
在小院/我种下两棵树//春天里/它们像一对朋友/亲切地交谈/热烈地拥抱//秋天里/又像最亲密的朋友/也常会有吵闹//整个冬天/风儿在它们之间劝说/仍不见如冰融化的情形//妈妈对我说/真正的朋友/都有争执的时候/就像小树/冷静后/又将在春日里伸出双手
这两棵树分明就是一对朋友,因为友谊,他们会有交谈,会有拥抱;因为嫌隙,会有分歧,会有吵闹,真正的朋友,不是为了迎合对方而放弃自我。风雨之后见彩虹,患难之中见朋友,是真朋友一定会天长地久。
《五个杈丫的小树》・邱易东
我的两只手/真像两棵树/两棵长着五个杈丫的小树//阳光下/我高高地举起这两棵小树/伸开所有的枝丫/希望能够看到/真正的树叶/真正的果子//可是只是看到――远处/蓝天、白云、大地和路/于是我在手背和手掌上/画上茂密的绿树叶/画上熟透的红果子/还画上/飞来的小鸟把双手比作树,这棵树是一棵精神树。主人公表达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用双手创造更加美好未来的愿望。
围绕树、树林、树叶、树枝、树干、树根、年轮等说一句话,如:“树是一把大伞,在夏天,撑起一片阴凉。”“一片葱茏的树林,一架绿色的竖琴,风细长的手指,拨响春天的乐音。”“年轮是一本成长日记,每一圈,都画着长大的梦。”
欣赏歌曲《好大一棵树》,说说听了之后的感想。
篇8
于是, 爸爸从单位带回来了两小包盐,几张滤纸;蓝色的晶体是硫酸铜;白色的晶体是硫酸铵。
先用剪刀把滤纸剪成树的形状,一次剪成四个,拼成两棵树,那些树有蓝黑的、有白的。把白的树染一点蓝墨水,就变成了蓝黑色的树。盐用少量的水分别溶解,备用。
在桌子上放一张塑料纸,把两袋盐水一个个的剪开,把盐水分别放在塑料纸上,形成圆圆的一团水,不让盐水到处流淌。再把两棵树一棵一棵依次的放进一团盐水中。
过了一天,那两棵树很硬,一棵是用蓝色盐水做成的,先把一棵白色的树上吸一点蓝盐水,吸了这蓝色的盐水,又经过了蒸发,就变成了一棵蓝色的树。因为中间是盐水的输送通道,所以树中间部分是白色的。
篇9
游览美岱召
钢三小三年级 韩笑然
美岱召是明朝建造的,那是一个大佛寺,里面有人们爱戴的如来佛祖、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
进入美岱召,第一眼看到了荷花池,走过荷花池,里面有一所寺庙,庙门口站着金刚。进去一看,一些和尚在念着佛经。寺庙外的佛歌传了进来,随着佛歌,我叩头行礼拜见了如来佛祖,这如来佛祖既高又大,不知有多少个我才能有如来佛祖高。我许了一个愿。如来佛祖身旁站着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大肚弥乐佛……我一一观看了这些神仙的佛像。
出了这所庙,我看到有两棵树,这两棵树非常粗壮,像擎天柱一样,比其它树都结实,树枝长得非常长,枝叶长的非常茂密,郁郁葱葱。看旁边一个牌子上的介绍,这两棵树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分雌雄两株。我看了惊叹不已。这里有很多古树,都粗壮结实,好像是守着美岱召的安宁。
我非常高兴,一路又跑又跳,不知拜了多少神仙,让我见了很多我从来不知道的神仙。我看到他们都有着慈祥的面孔。我发现有些庙墙上画着佛像,含着神仙的气味。我们又来爬庙山,我感觉真高,走了好久,我以为快走完了,谁知往下一看,才走了一丁点儿。我心想着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终于将它走完。
篇10
在一个久未开启的底层抽屉的角落里,我又见到了那只对于眼睛和记忆都无比熟悉的手套,浅棕色的羊皮手套,内层有细细的绒毛,腕口处翻出雪白柔软的一圈,在视觉上就是非常美丽而温暖的。可惜只有一只。
当然,本来是有两只的。许多年前的一个冬天,下了很大很大的雪,由于积雪没有及时清除,冻成坚硬的冰层覆盖了城市大大小小的街道。那年冬天我终于对自己那种孤独消极的生活感到忍无可忍,报名参加了研究生考试。每天晚上,我从蛰居的城西的小屋赶到城东的大学里听课,骑着自行车在光滑而坚硬的道路上歪歪扭扭地行进,最可怕的一个晚上,一路上总共摔了十一跤!手套就是在这种情境下买的,是为了抵御寒冷,也带有一点对自己稿赏的意味――虽然辛苦孤独中隐隐还有一点独立担负命运的自傲,那个冬天的寒冷凄清的灰白色调太多了――我需要给自己制造一点温暖。
后来考上了研究生,我和唐开始走近了。我们认识很多年了,彼此一直是对方情感生活中的陌生人。虽然同样是孤独地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但我们都是矜持而羞缩的。一个孤独和另一个孤独叠加,也许是一块冰和另一块冰的叠加,得到一块厚度更可观的冰而已;也可能一个孤独是水,一个孤独是火,一个孤独就此消融了另一个孤独。这两种结局都是存在的,但我们都惧怕去试一试。唐是个电影迷,他经常来学校邀我一同去看原版片。电影散场后,我们会一起去吃点东西,散散步,或者到小树林里的石凳上去坐一坐。
彼此之间到底怎样呢?答案是我所不能把握的。也许电影就是电影,散步就是散步,小树林的石凳也仅仅是小树林的石凳;而我还是我,他还是他……想起这一切,那种孤独的况味又涌上来,因为有了电影、石凳和夜晚的街灯做背景,这种孤独变得更加鲜明彻骨。
又进入冬天。看完电影,小树林的石凳已坐不住人。我们在林子里相对站了一会,各自倚靠着一根笔直纤秀的杉树。冬天漆黑的夜色之下,了无枝叶的杉树的身姿有一种特别的简洁动人。我们之间是两棵树的距离。这就是我们的命运吗?我们将各自与自己的天空相遭遇,对于对方,我们永远是两棵树,曾经面对面站立,但毫不相干。
记不得自己强颜欢笑地说了些什么,后来他问了句:“冷不冷?”
“不冷,”我说,“这双手套特别暖和。”然后我下意识地摘下了一只手套。就在那一瞬间,他握住了我的手。
第二天去上课前,我到处找手套。我冲进树林,那里异常清洁,连一片落叶都没有,肯定是校工清晨已打扫过了。我找到昨晚我们曾倚靠过的两棵树,它们依然是沉默而简洁的。在这两棵树之间,曾经掉落过一只手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