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件范文
时间:2023-03-23 19:31: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美术课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同课异策
一个人在生活与实践中所展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一种心理特点就被称之为个性。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一个人的个性发展都是不同的,其主要体现在了兴趣、能力以及气质等方面。所以对于美术教师来说,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就可以结合不同的需求进行。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采用同课异化,不仅可以顾及到每一个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还可以考虑到期望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面对相同的课题时就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同时还可以构建出不同的设计,增强教学中的活力,做好创造性的培养工作。教师还要不断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通过同课异化的影响,来帮助学生实现创造。
二、保证课堂教学氛围上的活跃化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索然无味的现象,加之教师过于重视自身在教学中的主体性,使得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述的内容,这样也就造成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学习的效果也就不高。因此,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中就要不断活跃好课堂教学的氛围,给学生充足的自由,让学生可以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且教师还要重新定位自己,找出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明确学生才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自己则应当站在指导者的位置上来引导学生,但是也应当避免过度地干涉学生,同时还要充分理解学生。由于学校方面的限制,使得教师在教学中也会受到多方面的压力,这样就降低了课堂教学中的活跃性。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就要保证自身教学观念上的准确性,不断地分析与思考,找出最合适的方法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每一个教师都相信学生是具有创新欲望的,同时也具有极大的潜能。因此,只有通过适当的引导与挖掘,才能激发出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主体性的重要性,这样才能转换好教学的方式。
三、适当融入多媒体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已经全面到来,加之计算机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与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也显现出了相应的优势,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来说更是这样。在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文字与图片等,但是对于这一阶段的小学生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将教材中枯燥的知识活跃起来,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层次,带给学生新奇的体验。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可以先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同时在结合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来搜索一些有用的网络资源,并制成相应的课件,这样在课件中也就融入了视频、图片以及音乐等素材,对于学生来说,在这种鲜活课件的影响下,也就可以产生出主动探索的欲望,从而也就可以主动地学习美术知识。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美术也已经演变成为了视觉上的艺术。当人们进行美术欣赏与创作时,也依靠视觉来实现。因此,通过引入多媒体,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尤其是在多媒体的影响下,可以促进学生掌握好相关知识,对艺术有了更为深刻的印象。对于教师来说,在多媒体课件的影响下,自身的教学压力也在逐渐降低,这样也就可以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从而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提高教学的效果。
四、制定出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要想促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创意发展,其中心就是要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质量。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详细分析好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同时还要保证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还可以增强小学生的艺术素养,刺激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个性化的发展。最后还要掌握好教学的进度,帮助小学生学习好美术知识。
结语: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现创意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主要是因为在创意教学的影响下,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小学生的美术创新意识发展。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做好创意教学。
【参考文献】:
[1]秦原才.《辅导小学生创造美――美术课堂教学、课外辅导教改刍议》[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0,(11):89-89
篇2
一、引导临摹,传授学生绘画技巧
临摹,是按照原作进行仿制的美术过程,它是模仿与再创的结合体,是美术学习的敲门砖。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临摹技巧的培养,并在“依葫芦画瓢”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他们的创作潜能,使得临摹出来的作品不仅像模像样,而且活灵活现。通过临摹技巧的引导,提高学生们的自主绘画能力,帮助他们树立绘画学习的信心。
例如,教学学苏教版小学美术第6册“水墨画鸟”时,学生们对画水墨画的积极性很高,在他们眼里,拿着画笔或毛笔蘸着水彩或墨水作画,是一件特别骄傲的事情,就像一个聪明的小大人。但是,真要让他们耐心地画一幅水墨画,他们反倒打起了退堂鼓,一下子觉得“不好玩”了。这是由于水墨画难度较大、程序较多的缘故所致。因此,要有效地激发学生们创作的自主性,一方面,要降低绘本本身的难度,另一方面,要教授学生创作的技巧,给予他们创作的信心。这个时候,临摹帮了我一个大忙。在教学中,我呈现了几幅作品,引导学生们仔细观察这些鸟有什么不一样,它们美不美,美在哪里。尤其要引导学生们观察线条之间的连接、色彩明暗的处理、结果布局的设置等,通过细节,教会学生们展开入微的临摹。
二、调动想象,指导学生绘画创作
小学生天真无邪,想象丰富,在他们的世界里,草可以是红色的,太阳可以是绿色的,鱼儿也可以长出翅膀,小猫和小老鼠也许可以是好朋友。在绘画教学中,要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创作的绘画能力,首先就要帮助他们解答“我要画什么?我可以画什么?”这个难题。而解开这个难题的关键,就是打开学生们的思维空间,放飞他们的想象,通过问题的引导、情境的渲染,启发他们大胆想象,努力联想,创作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画。
例如,教学学苏教版小学美术第三册“眼睛”时,眼睛对于学生们而言即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每个人都有眼睛,我们每天都可以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眼睛;陌生,是因为,眼睛人人有,天天见,反倒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了,他们还不能理解眼神的差异。因此,在绘画创作前,我创设了一个“说眼睛,看眼睛”的讨论环节,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了几张眼神迥然不同的图片,引导学生们仔细观察“眼睛里的表情”,如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地震里恐惧女孩的眼睛、慈祥老奶奶的眼睛……在图片观察中,放飞他们的想象,说一说眼睛里的故事是什么。通过这样的讨论方式,为学生们的绘画创作奠定基础,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们创作的自主性。
三、评价导向,指引学生审美方向
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作品的评价权通常掌握在教师手中,作品的交流也局限于优秀作品的展示,评价方式较为单一,极大地遏制了学生们自主性的发展。我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就尝试将评价“放手”给学生们,引导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在主题绘画实践过程中,推选出几幅优秀作品,参加小组之间的评比。在学生实践与互评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们的审美方向,通过激励性的方式,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美术第6册“色彩的明度渐变”时,由于本课的教学内容围绕色彩的调配展开,学习内容富有创造性,评价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我在教学中,索性将评价这个环节渗透在学生们的小组探究中,让学生们以自己的眼光,以集体的力量,去挑选他们心目中的佳作。因此,在本课的绘画实践中,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明度渐变”的绘画技巧,尝试创作一幅小作品。在创作后,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展开评议,挑选出本小组的优秀作品,参加小组之间的评比。班级评比由老师当特邀佳宾,各组小组长当解说员,班级同学们举手表决,共同选出“最漂亮的色彩”“最美丽的作品”“最个性的作品”,从而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地参与到绘画创作中。
篇3
小学美术教学课件一
活动目标
启发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学习画小猫,并有简单的情节。
发展幼儿的美术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提前一周让幼儿观察小猫的生活习性,重点观察睡觉、玩耍、游戏时的姿态。
猫图像两幅;彩笔、图画纸若干。
活动过程
谜语引出主题
——教师说谜语:“眼睛大,鼻子小,豁豁嘴,胡须翘,四条腿,跑得快,捉住老鼠喵喵叫。”这是什么动物?
幼儿:小猫
(评析:用谜语的形式引出主题,不仅引起幼儿的注意力,而且使幼儿初步了解猫的主要特征,为画猫打下基础。)
讲述小猫
——谁家养了小猫咪?你家的小猫长的什么样?
幼儿A:我家的猫是花的。
幼儿B: 我家的猫是白色的。
幼儿C: 我姥姥家的猫是黑白色的。
教师:猫的花色不一样。它的身体长的什么样呢?
幼儿D:头是圆的。
幼儿E:身体是椭圆的,还有一条长尾巴。
幼儿F:头上有圆圆的眼睛,嘴巴、鼻子。
幼儿G:头上还有两只三角形的耳朵。
(评析:通过提问进一步激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喜欢小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说一说自己家的小猫,孩子们的兴趣更加高涨,进一步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他们生动的讲述不仅使其他孩子了解猫的特性,而且更激起孩子们对猫的兴趣。)
观察小猫
——教师出示侧面猫图像,引导幼儿观察小猫的头、身体、眼睛是什么形状的?头上有什么?
(评析:观察是绘画的基础。同时绘画也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
——教师边用语言描述“小猫有一张圆圆的脸,圆圆的眼,圆鼻头,三瓣嘴,头上有两只三角形的耳朵;椭圆形的身体,四条腿,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身上还有漂亮的花纹。”边和幼儿一起书空练习画小猫。
(评析:教师用形象的语言,帮助幼儿抓准了猫的特征,使幼儿在头脑中形成画猫的表象;又通过书空练习巩固了画猫的技能。)
——教师出示卧立猫图像,引导幼儿观察这只小猫在干什么?他的画法与侧面猫有什么不同?
幼儿H:刚才那只猫是侧面站着的,这只是卧着的。
教师小结:这是一只卧着的猫,他的身体形成一条弧线,只能看到两只前腿。
画小猫
——启发幼儿想象小猫淘气的情景,画出简单的情节。
——教师巡回指导。对于动笔快画得好的幼儿及时通报表扬,激励迟迟不敢动笔的幼儿动手绘画。对能力差的幼儿给以适当的指导。
(评析:大部分幼儿能够画出猫的主要特征,但有个别幼儿犹犹豫豫不敢下笔,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重点指导。)
——教师提示幼儿合理安排画面布局。启发幼儿画出各种姿态的小猫,如猫爸爸在睡觉,猫弟弟玩线球……
作品欣赏
——幼儿互相欣赏作品,说说自己画的猫咪的故事。并给画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评析:美术活动中的分享与交流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仅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可以取长补短,学到更多的表现技能与手法,为下次的美术活动做更好的铺垫。)
小学美术教学课件二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探索、尝试等方法,将三条直线交叉画出六角形。
2、运用多种颜色,短线、点、圈等装饰六角形的雪花,表现出五彩的雪花形象。
3、运用排水画的方法,表现雪花的背景。
活动准备:
颜料若干、刷子若干、画好的没有背景的雪花图片,有背景的雪花图片,雪花颜色和背景颜色一样的图片,线条、图案等,
课前有排水画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活动主题
出示没有背景的雪花图片
师:冬天到了,天气真冷,一片、两片、三片,无数片的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些雪花有几个花瓣呢?
幼:六个
师:我们来数数看?
师生一起数
那这六个小花瓣是怎么画出来的呢?
二、幼儿学习雪花的基本画法。
1、幼儿探索三条直线交叉成六角形雪花的方法
请两个能力强的孩子来黑板上探索画出六角形的雪花。教师也可以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帮助。(幼儿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先取一点,然后再画出六个角。)
师:我们来看看,小朋友和老师画的有什么不一样?
幼:六个角的距离还有长短都差不多一样。
师:老师有一种方法可以让这个雪花画起来又简单,又好看,请你看仔细了。
2、教师示范
先用两条直线交叉,找出交叉点(两条直线交叉时最好交叉在中间),第三条直线要穿过前两条直线的交叉点。
师:在小雪花的花瓣上有什么?
幼:有短线,圆圈等花纹
幼儿说,教师画下来
小结:花瓣上有短线、圆圈,正方形等,小朋友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图案和花纹来装饰雪花。
(装饰三条直线的交叉点、六个花瓣和六个顶端。如:在交叉点上画圆圈,六个花瓣上画上短线,六个顶端画上半圆形)
三、提出绘画要求
师:这些是老师画的下雪的情景。
出示范画
幼儿欣赏排水画
师:你知道老师是怎么画背景的呢?
幼:先用蜡笔画出小雪花,再用刷子粘了颜料刷在纸上。
出示背景和雪花一样颜色的作品
师:这张画漂亮吗?为什么?
幼:雪花跟背景的颜色一样了,雪花就看不大出来了。不好看了。
小结:原来啊,雪花的颜色跟背景的颜色应该是不一样的,这样才会更漂亮。
师:你们想要一张漂亮的画吗?请你们把雪花画的多一点,并用不一样的图案和花纹来装饰,画好之后,到后面去选一个和你的雪花不一样的颜色,在那里刷上背景。
四、幼儿绘画
1、鼓励幼儿在纸上画出各种形状和颜色的小雪花。
2、要求幼儿粘了颜料之后在盒子边上刷掉一点。
1、教师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五、作品评价
1、幼儿绘画完成后,教师引导幼儿互相去观察别人的作品。
2、请你说说你最喜欢谁的作品。
篇4
一、激发小学生对美术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认识某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也是人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在动力,更是推动人们探求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有了兴趣,才会有学习动力。小学生在小学美术这一学科时也不例外,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美术教师要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
1.要打造一个有艺术氛围的课堂。我认为在美术课堂中,艺术氛围的营造对小学生兴趣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总是讲一些理论上的东西,要让小学生动手操作,拿起笔,认识自我,展现自我,如果小学美术教师只是一味地讲,小学美术这一学科就跟其他理论课没什么区别。如果让小学生拿起笔,画一画,亲自感受美术这一学科,就会给小学生带来新鲜感、神秘感,对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有非常大的帮助。小学美术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课堂活动,比如:可以组织一些比赛活动,让小学生兴致勃勃地挥笔作画,当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展现在大家面前时,这无疑是对小学生的一种莫大的鼓励,一方面给小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另一方面营造艺术氛围,激发小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要建立友好、平等的师生关系。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小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小学美术教师要与小学生平等、和谐地相处,营造自由的、民主的、尊重的、信任的、理解的、宽容的环境,只有这样,教师与小学生互相尊重、互相需要、互相信任、互相理解和宽容,融洽相处,小学生才能形成自主的、自觉的学习意识,小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不受任何束缚的发展,才能得到感化、激励和鼓舞。
3.要创造轻松活跃的课堂。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活跃课堂氛围,美术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多和小学生互动,多联系一些小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这样小学生就有话可说了。小学美术教师还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小学生充分的自由,给予小学生自由发言的权利,让小学生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用顾忌课堂纪律和教师的威严而不敢说话。小学美术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小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要打造轻松的课堂,不让课堂的制度制约小学生的思维,多鼓励小学生多思考、多发言、多质疑。小学美术教师要给予小学生充分的肯定,对于小学生的发言和看法,要以鼓励为主,如果发现错误,千万不能轻易否定,要巧妙引导,这样既纠正小学生的错误,又不伤害小学生的自尊心。让小学生在轻松愉悦没有压力的环境中学习,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4.小学美术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小学生。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注意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兴趣爱好,用一种开放的心态,营造开放的情趣。小学美术教师还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调动小学生学习小学美术这一学科的热情,激活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小学美术教师要关心小学生,善于发现小学生的闪光点,宽容小学生的缺点,善于发现小学生细微的进步,这样就会使小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兴趣更浓厚。
二、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想象力。
小学生在学习小学美术这一学科时,由于刚刚接触这一学科,只是对这一学科充满了好奇感和新鲜感,这就需要小学美术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
1.小学美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小学生的观察力越强,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就越强。美术教师必须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美术教师可以多引导小学生有目的地观察,鼓励小学生直接感受客观事物,减少盲目性。也可以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
篇5
一、制订灵活自主的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优化,扩大选材范围,将校内外多种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制订灵活自主的教学目标,实现课程优化的创造性研究。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有所发展,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美术素养,体现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这种模式意在制订具有导向性的内容标准,对教学方案提出具体建议,如:培养学生对视觉对象的审美及判断能力;帮助学生了解美术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中的具体作用;促使学生创作出不失美感,且独具个性和想象力的美术作品,从而达到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性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体验。在具体的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拓展课堂外延,利用校内外广阔的天地,找寻有利于教学的各种资源,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他们的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增强其自信心。对于学生来说,获取知识是自我发展的起点。积极的内在才是能获取知识的关键,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不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种负担。
三、实施趣味十足的课前导入
课堂导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课堂导人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提高整节课的教学效率奠定基础。作为教师,要认识到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天性,为他们营造一种轻松愉悦、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并运用趣味十足的课前导人吸引学生,让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实践。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做好课前导人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围绕趣味展开导人设计,课的开始就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课堂教学要注重实践性与创新性
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学的主要阶段,作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真正意义,关键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注重保持学生的积极性,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等,使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想象、归纳、总结、实践这一过程中,发展语言、思维、视觉:情感等各种智能,帮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语言表达:例如,在绘画《我设计的船》一课中,教师可有意识地讲述关于船的故事,把学生的思维拓宽,让他们仿佛进入了想象中的船王国共同游戏,学生进入情境后,设计出的船生动有趣。增强了对船的感情,也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各种鲜明生动的形象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利用画册、挂图、录像、多媒体、光碟、标本、模型等现有设备。让学生直观欣赏和感知。
五、实现信息技术与美术科学的整合
使用现代化技术则可以有效避免因需要解决重点难点,造成了学生实践时间的明显缩水这些情况的发生,在编制软件时,教师要紧抓重点和难点,将授课为主变为主动探索为主,引导学生相互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例如在制作《邮票》的课件时,我们可以选用许多著名的邮票,对其内容、形式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和演示,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邮票的设计构思,加深他们对重点知识的掌握。
六、实施实效性与多元化评价
篇6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过程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更优的支持,计算机介入教学领域,给教学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使课堂教学步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把文字、图形、动画、声音集为一体,让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不但能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深奥的内容浅显化,而且便于学生的记忆和对信息的存储。关于记忆比率的研究表明,对同样的学习内容,单用听觉,3小时后能保持60%,3天后下降到15%;单用视觉,3小时后能保持70%,3天后下降到40%;视听并用,3小时后能保持85%,3天后可保持65%。可见,让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获取事物发展和数量间的逻辑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结合我在实际教学中,如何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们勾画出多姿多彩的视听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得到的点滴体会与大家共同商榷。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有位专家曾经指出:直观性教学是学生产生形象思维的源泉,而形象思维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实践证明: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运用多媒体课件特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直观生动地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催化”,将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在教学中,我经常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学习新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如:教学“循环小数”一课时,我开门见山地说:“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循环小数,什么是循环小数呢?请同学们看屏幕上一个现象”。我简单操作键盘,屏幕上出现了以下信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学生一下子就被画面所吸引,这时我再轻轻触摸屏幕中间的画面,季节随着音乐声音而不断的变化,一年的四个季节,春、夏、秋、冬;春、夏、秋、冬……,不断出现交替的现象,学生们饶有兴趣地体验着循环的含义。此时我启发学生:
老师:“四个季节的出现有规律吗?”
学生们兴趣盎然,都说:“有,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总是重复出现”。
老师:“会不会出现着出现着就不见了呢?”
学生:“不会。”
老师:“那在重复出现的前面应该加上一个什么词?”
学生:“不断地。”
老师:“既然是不断地重复出现,重复的次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学生:“无限的。”
在学生们回答问题的同时,我已经把循环小数概念的几个重点词:“不断地”、“重复出现”、“无限”都板书出来了,这时学生们对于循环现象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接着我用课件出示
1.找规律填空:……,
2.观察数字0.8383……,1.341515……
学生们通过观察,发现它们都有“不断地、重复出现、无限”等特征,说到最后两个数字“0.8383……”和“1.341515……”时,我加以概括:像这样的小数就叫做“循环小数”。学生们在季节的变化、按规律填空、观察数字中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加深了“循环小数”这一概念的理解记忆。
又如:在教学《分数大小比较》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如下情境:这天,唐僧师徒在取经途中经过一个小村庄,好客的村民送给他们一个大西瓜,猪八戒抢过西瓜馋得口水直流,孙悟空说:“为了公平起见,我们每人吃四分之一吧。”猪八戒听了极不高兴地说:“我长得胖,肚皮最大,我要吃它的六分之一,至少也要吃五分之一。”孙悟空听后,立即切了六分之一给猪八戒,正当大家高兴地吃西瓜时,贪吃的猪八戒却在一旁直拍脑袋。聪明的同学们,你们知道猪八戒为什么直拍脑袋吗?这样的课件既创设情境,以境生情,又孕伏新知识,分散难点,诱发学生在感情和行为上的参与意识,使其主观上产生对新知识追求的动力。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化抽象为具体,利于学生理清算理
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往往是关键性的知识,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障碍,运用多媒体课件把抽象的难点具体化,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算理,突破难点。
如:在教学“圆柱体积”时,直接利用教具割、拼比较困难。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圆柱被切割分成8等份、16等份、32等份,拼成近似的长方体。在课件演示的同时出示思考讨论题:
1.圆柱体的底面积和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有什么关系?(在讲解的过程中,两个图形的底面积随着闪烁)
2.圆柱体的高和拼成的长方体的高有什么关系?(两个图形的高随着闪烁)
3.圆柱体的体积和长方体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4.长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5.圆柱体的体积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整堂课的教学,我把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的圆柱的体积通过课件转化为已经学习过的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在直观演示中逐步渗透知识的转化,让学生学会变通,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原本艰难的教学活动变得简单化,突出了重点,解决了难点。最后在巩固练习时,我又通过多媒体的交互性技术,随机给出圆柱的半径来让学生练习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将原本难以用板书和模型说清楚的原理轻轻松松地传递给学生。学生们真正做到了用心去感受知识、获得知识,学生会记忆得更深刻,理解得更透彻。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收集信息,拓宽学生视野,培养探究精神
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的能力,就必须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材料,而多媒体就恰好可以储存大量丰富的学习材料,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信息阅读、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表达,提高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7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重难点;教学情境;探究
当今社会,实施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效果显著。它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把教学时难讲解清楚的知识讲清楚,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结合数学教学的实践,笔者谈谈多媒体在教学上的作用。
一、多媒体课件运用于课堂教学,形象生动,让学生活灵活现地学习数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能直观生动地展示图形的变化,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我在教学小学四年级数学“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一课时,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画线段图表示两个量的关系,根据已知条件,分别画出几个量的关系,然后根据差比和倍比关系用不同图示表现出来。通过这样动态显示,将那些看似不动的几个量活动起来,直观形象,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突破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思考
计算机课件运用于教学既直观形象,又能真正地发展学生的集中观察和时空想象能力,又能伴随着图象的移
动、优雅的音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数学知识时,运用计算机课件的有利条件,将问题“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转化为可视图形――用图形形象展示出来,创设了按题意设计的活动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启迪思维。
三、运用计算机来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教学中发挥多媒体优势,生动形象,在吸引学生的注意与创设教学情境方面,可以开发潜力,培养创新意识。
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从不同方面去进行思
考,去寻找不同的解法
在教学五年级“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应用计算机教学课件,屏幕上出现“一个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先让学生思考它们面积的求法,开拓思路。再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面积的推导,随着画面的变化,从中得出启示,归纳出这些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的启发,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提高了教学效率。
2.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寓学于乐
篇8
一、剪纸引入美术课堂的意义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剪纸艺术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之中十分重要的形式,收到很多人的喜爱,一直流传至今。但是,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剪纸艺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其发展进入了寒冬。2003年,剪纸被列为全国首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抢救和保护项目。由此可见,现阶段,我们传承和发展剪纸艺术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学校是教授知识,塑造灵魂的地方,当然应该注重传统文化与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正是这种现状的要求,决定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应该融入剪纸艺术,这种方式不仅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为我国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积极的意义。
二、剪纸艺术在美术课堂中“生根发芽”的做法
剪纸艺术作为一种优秀的民间艺术,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之中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有着很多不同之处,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实际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式进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让剪纸艺术完全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实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1.以优秀剪纸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
小学生的年龄决定了小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之中注意力很难做到高度集中,这就要求在小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学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之中,我们要想更好地融入剪纸艺术,就应该注重利用剪纸作品的生动与形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该年龄特征的优秀作品向学生展示,并让学生进行模仿,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2.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动手创作的欲望
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剪纸艺术融入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之中,我们应该注重选择与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通过形式多样的剪纸艺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创造与动手欲望,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同时,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小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满足新课标三维目标的要求,不断地提高小学美术的教学水平。
3.不定期制定一个创作主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创新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也是现代学校培养人才过程之中最为注重的目标之一。剪纸艺术进入小学美术课堂中,我们应该注重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个人创作,结合优秀的剪纸作品或者生活实际,进行自身的创作,这种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了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的大幅度推进。
4.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自主性是现代教育教学目标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我们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在美术课堂中引入剪纸艺术之后,我们更应该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在欣赏剪纸作品时,学生虽凭着自己的第一感觉欣赏剪纸,他们的直觉会受到个人知识和经验的限制,可能感悟不到更深层次的内容,但都是他们亲眼所见、亲身感受的。所以,教师在课前可以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去了解和收集一些与剪纸有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从而缩短与剪纸作品内容的距离,使其产生对剪纸的兴趣。
5.加强模仿与创新的有机结合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引入剪纸艺术,我们要结合两个主题的特点,取其综合之处进行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众所周知,剪纸艺术与美术一样,既要具有模仿能力,又要具备创新能力,模仿能力是为了通过模仿获取相应的技术,创新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摒弃思维的枷锁,不断地领悟到美术创作的真谛,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剪纸艺术的内涵,促进现代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的推进。
6.营造浓厚的民间剪纸艺术的视觉环境
美术教学本身就需要学生具有敏锐的视觉,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科学的视觉环境。为了促进剪纸艺术与美术教学更好地相辅相成,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营造民间剪纸艺术的视觉环境,让学生徜徉在优秀的剪纸作品之中,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便明白了剪纸艺术的真谛,更好地促进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的推进。
篇9
如何追求高效的课堂效果,构建自主、高效的美术课堂,无疑对从事美术教育的广大教师们有了更高的要求,势必要不断学习、不断传授、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和不断提高。把握课堂的真谛,立足课堂,“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让课堂转化为一种寓教于乐、激发想象、张扬个性、自主探究、开发潜能的场所,因材施教、注重特长、调节变换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适应美术新课程的变化,结合新课程一道前行。
一、观察事物、激发兴趣,从身边寻找美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当下中小学美术课堂教育都非常关注的课题。首先要科学设题,既能启发又易于领会,符合各年龄段学生;其次要有新颖感、激发力和探究性,具备引发学生爱学、想学、自觉学习的有效作用;其三要能活跃课堂氛围和开发学生的思维。相反如果我们老师不重视课堂问题的设置,一味的对学生照本宣科,这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估计也会微乎其微。尤其是美术课堂上,老师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从审美的角度出发,通过科学合理的设置课堂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感悟现实事物,运用合作、比较、概况等等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开门见山的直接告诉学生答案。
二、独立思考、创意思维,从实践中发现美
创造源于善于观察、独立思考和感悟力,培养学生这三方面的素质在美术教学中是很关键的。一幅画中如果没有思考、没有创意、没有艺术就不能称之为一幅好画。为了在美术课上贯穿对学生观察力、表现力和创意性、艺术性的培养,老师设计了一堂“画苹果”的课。首先,该老师让学生观察苹果的形状、色彩,并要求他们指出与哪些物体形状相似?(学生答:皮球、足球……)然后老师要求他们将自己所说的物体用笔画下来。等学生画完后,老师再将苹果切开又设计出下一个问题,像什么呢?(学生答:月亮、香蕉、镰刀……)老师又要求学生将自己联想到的物体画出来,最后老师作出绘画总结评价,指出那个画的好,好在哪里,那个画的不好,不好在哪里,哪里应该纠正,哪里应该借鉴。这样边提示、边看、边想、边画、边纠错的教学方式,既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同时又巩固了课堂成果。
三、拓展空间、仔细观察,用心创造美
美术的灵魂是创造,老师要经常性的带领学生融入大自然、融入现实社会、融入艺术鉴赏,从中提炼素材,吸取艺术,激发灵感。将春华秋实、雨霁雪飞的自然美,勤劳善良、助人为乐的心灵美,轻歌漫舞、图案雕塑的艺术美创造升华成具有艺术生命力的精品。培养学生有一双善于捕捉美的眼睛,有一颗能感受美的心灵,至关重要。美无处不在,每个人因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和人们对美的感悟、审视角度及审美情趣的不尽相同,对事物所表现出的立意、风格也就不同。学校要创造条件带学生走出教室,组织学生在不同的季节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进行采风。通过看看春暖花开、湖光山色、金秋红叶、冬雪皑皑的美景;走访体验工人在企业的工作、农民在田间地头的劳作、残障人和福利院弱势群体的生活和困难等等。色彩斑澜的大自然和各类不同的人群就会在每个学生心灵深处自然而然的激起钦佩、同情、感恩……的情感浪花,为自己的作品烙上深深的印迹,注入真切的创作原动力。此时再加上老师的适当点拔,正确的引导(哪些事物应该用哪些学过的技法来画,哪些颜色应该怎样搭配,应该怎样突出远、近景色……)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眼光更加敏锐了,绘画素材更加充裕,绘画能力也会有较大的提高。
篇10
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能力;高效课堂
小学美术对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情趣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学中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作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构建一节高效的美术课堂呢?下面就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利用几个教学环节实现高效教学。
一、新课伊始的情境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首先就要了解学生,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从而培养其学习美术的兴趣。在美术创意教学中,我们运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通过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小道具或者用多媒体手段将图形、图像、文本、动画视频等素材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美术学习与创作的持久兴趣,同时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幻灯或绘画再现,音乐渲染、游戏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情感、美感,生动形象的特定氛围,以激起学生的创作兴趣、热情。其次要让学生体验情境,通过参与各种游戏、表演、唱歌、听音乐、谈话、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在特定的气氛中主动积极地从事创作活动。
二、实践过程的学生欣赏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内容,收集一些和课堂有关的资料和生活中的现象,引导学生进行仔细观察,让学生观察教师从网上收集的一些精美的装饰画,那生动的造型、漂亮的色彩,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可以让学生对课堂有初步的了解和印象,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做准备。例如出示单线条的一个圆,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然后在圆中添加一点,引导学生想象绘画的主体――橙子,这样通过点、线组成了立体的橙子的图形,使学生了解了点线面之间的关系,既引出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观察生活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动手和动脑相结合也是学生美术能力提高的关键。
构建高效的美术课堂需要教师做很多的工作,更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创新理念。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始到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创作能力。多让学生动手和实践,努力实现高效美术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