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人生范文
时间:2023-03-26 07:12: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平凡的人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清晨,迎着明媚的阳光,伴着小鸟那清脆的歌声,我们走在马路的人行街道上,呼吸着被大地滋润过的新鲜空气。街道两旁除了来来往往的“白领”“蓝领”之外,我们似乎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个身着着褐色的工作服,任劳任怨的,默默地工作着……我们可以看到宽广的马路上似乎被来往的车辆无数遍的“摧残”着,一堆堆泥土无奈的留在了马路中央或两旁,这时你便会看到一位位象征着城市洁净的“使者们”井井有条地走过来,熟练的运用着几乎朝夕相伴的工具---扫把,把这一堆堆泥土扫入垃圾车中,这样的人儿天天行驶在马路两旁,时时刻刻巡视着,为保护城市优美的环境作着微薄的“贡献”,而这样的人儿几乎我们 天天都能够看得到,但是又有几个人真正的用正眼去看一眼他们呢? 似乎他们也有太多的苦说不出,但他们为了那微薄的收入,暂且忍一忍也罢!但是,我们决不能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城市的环境不正是有了他们才变得更加
吗? 他们的人生是平凡的,但他们做出了不平凡的微薄贡献。
同样,我们看到了一座座大厦拔地而起,一座座崭新的房子呈现在我们眼前。但是在这背后,我们是否想过那些不分昼夜将这些“成果”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建筑工人们呢?他们可能每天都得工作10多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来完成每一项任务。可是任务完成后的光荣全部都用那些微薄的收入给冲淡了。也许社会就是这个样子的,胜者称王,败者为寇。可是我要说明的是在这些建筑物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想想在这背后付出的建筑工人们,我们不得不为他们的“杰作”而感到惊讶!也许他们的工作没有工程师那样的头衔有气魄,但是他们的工作铸就了我们城市的“辉煌”!所以,我们不得不为他们而感到赞叹!他们的人生同样是平凡的,但他们同样做出了不平凡的微薄贡献!
篇2
多少个夜晚,我偷偷的在昏暗的灯光下看到母亲在抽泣;多少次在梦中,我听到了声音;多少次在别然不知道的时候,我泪流满面。我曾经多少次埋怨上苍不公平,多少次恨自己为什么这样不努力?但一切都是徒劳,什么都没有改变。我听不见就是听不见,治不好就是治不好,不能挽救了。我几乎想到了自杀。可当我看到路这一幕时,我恢复了信心……
一只断了一半翅膀的苍蝇,正努力地向上飞……
……
我的生活又恢复了正常,我不再流泪,不再埋怨上苍,我有我的追求,我的方向。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最平凡的人生;无私奉献,育人成才是最壮丽的事业,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平凡的人生,壮丽的事业》。
每当我举步走向讲台的时候,我的心里就泛起阵阵骄傲,因为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讲台上,我的理想插上了翅膀,青春焕发了活力,生活充满了希望。如果说我们的爱是为了普天之下的所有孩子,那么,我们的情则是为了实现孩子那充满幻想的未来。
走过鲜花缤纷的盛夏,迎来谷沉稻香的金秋。在这初秋微爽的季节,我们盼望,就像花蕾盼望绽放、孩童盼望过年,我们终于盼来了自己的节日。这是个让人敬慕的节日,这更是个让我们自己骄傲的节日。在这里,我要用最诚挚的问候与祝愿向曾经辛勤栽培过我们和我们自己说一句:“无悔奉献人生的园丁们,教师节快乐!”
我们感谢,感谢十九年前的九月十日,它似一面鲜明的旗帜,赫然昭示出老师的骄傲与尊严;我们激动,激动十九年后的今天,它似一曲深情的旋律,伴随我们吟唱出对老师的礼赞。老师之所以能成为天底下最具风采的人,是因为老师播撒出的是心血,收获的是希翼。传递文明老师是桥,科教兴国老师是帆;古有孔孟,今有我们,“一碗粥、一杯水”足矣;“一枝笔、一本书”乐也。为人师表,无尚光荣,我们甘用物质的清贫换取精神的富有,我们无怨无悔守着这一方净土,执着一份清淡,奉上爱心一片。任凭岁月更迭世事沧变,任凭青春流逝红颜憔悴;守候我们心中的是那盏希望之灯,尤如追日的夸父永不言累,恰似开弓离弦的利箭永不返悔。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重要的是传授知识。而事实上,老师不仅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教他们学习怎样做人,所以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起,我们老师就扮演起了为人师、为人母、为人父的多重角色。日夜操劳呕心沥血,辛勤挥酒智慧的甘霖、启蒙着混沌的种子。我们因材施教,诲人不倦,让学生个性张扬、激情勃发。我们用“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思绪点化掉多少差生心中的冰结;我们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激励又扬起多少“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风帆。可以说,在生命的旅途上,家长把学生引上人生之路,而老师则担负起把学生扶上马又送一程的使命。为了让学生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一帆风顺,万籁俱寂时,在桌前与灯火相辉映的是我们!晨雾朦胧时,在晓风残月中踏醒校园的又是我们。我们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去擦亮学生期待的目光,我们用恩师赐予我们的能量去点燃学生的希望。我们要用这希望之火去陪伴我们培育过的学生,让他们用从我们这里学习到的知识穿越人生的风风雨雨与世间的坎坎坷坷。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这个字面上平淡无奇的字眼,孕育着圣洁和伟大。老师,是促进人类文明和进步的工程师,是国家、社会兴旺发达的设计者,是英雄豪杰、伟人奇才的雕塑家。我们曾经都是学生,我们曾经都有过“寸草难报三春晖”的情怀。今天我们的荣誉章上,映衬着多少老师当年辛勤耕耘的身影,折射着多少老师无私奉献的光华。而今天,学生们取得一点点进步,我们为之雀跃;学生们若有一点点失误,我们又有多少痛惜。
桃花潭水深千尺,哪及恩师培育情。人生离不开老师,老师给予学生的财富是永恒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不忘培育过我们的老师,我们更珍惜我们今天赖以生存的职业,听,新课改的号角已经吹响;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着我们与时俱进的脚步。我们愿俯下身子、虚心学习、尽其全力、融汇贯通。让我们的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我们的向往,更是老师们的希翼,我们不需要学生给予我们任何的物质报答,我们只要他们那一张张优秀的成绩单,我们只要那若干年后桃李满天下的欣慰。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最平凡的人生;无私奉献,育人成才是最壮丽的事业,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平凡的人生,壮丽的事业》。
每当我举步走向讲台的时候,我的心里就泛起阵阵骄傲,因为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讲台上,我的理想插上了翅膀,青春焕发了活力,生活充满了希望。如果说我们的爱是为了普天之下的所有孩子,那么,我们的情则是为了实现孩子那充满幻想的未来。
走过鲜花缤纷的盛夏,迎来谷沉稻香的金秋。在这初秋微爽的季节,我们盼望,就像花蕾盼望绽放、孩童盼望过年,我们终于盼来了自己的节日。这是个让人敬慕的节日,这更是个让我们自己骄傲的节日。在这里,我要用最诚挚的问候与祝愿向曾经辛勤栽培过我们和我们自己说一句:“无悔奉献人生的园丁们,教师节快乐!” 我们感谢,感谢十九年前的九月十日,它似一面鲜明的旗帜,赫然昭示出老师的骄傲与尊严;我们激动,激动十九年后的今天,它似一曲深情的旋律,伴随我们吟唱出对老师的礼赞。老师之所以能成为天底下最具风采的人,是因为老师播撒出的是心血,收获的是希翼。传递文明老师是桥,科教兴国老师是帆;古有孔孟,今有我们,“一碗粥、一杯水”足矣;“一枝笔、一本书”乐也。为人师表,无尚光荣,我们甘用物质的清贫换取精神的富有,我们无怨无悔守着这一方净土,执着一份清淡,奉上爱心一片。任凭岁月更迭世事沧变,任凭青春流逝红颜憔悴;守候我们心中的是那盏希望之灯,尤如追日的夸父永不言累,恰似开弓离弦的利箭永不返悔。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重要的是传授知识。而事实上,老师不仅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教他们学习怎样做人,所以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起,我们老师就扮演起了为人师、为人母、为人父的多重角色。日夜操劳呕心沥血,辛勤挥酒智慧的甘霖、启蒙着混沌的种子。我们因材施教,诲人不倦,让学生个性张扬、激情勃发。我们用“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思绪点化掉多少差生心中的冰结;我们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激励又扬起多少“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风帆。可以说,在生命的旅途上,家长把学生引上人生之路,而老师则担负起把学生扶上马又送一程的使命。为了让学生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一帆风顺,万籁俱寂时,在桌前与灯火相辉映的是我们!晨雾朦胧时,在晓风残月中踏醒校园的又是我们。我们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去擦亮学生期待的目光,我们用恩师赐予我们的能量去点燃学生的希望。我们要用这希望之火去陪伴我们培育过的学生,让他们用从我们这里学习到的知识穿越人生的风风雨雨与世间的坎坎坷坷。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这个字面上平淡无奇的字眼,孕育着圣洁和伟大。老师,是促进人类文明和进步的工程师,是国家、社会兴旺发达的设计者,是英雄豪杰、伟人奇才的雕塑家。我们曾经都是学生,我们曾经都有过“寸草难报三春晖”的情怀。今天我们的荣誉章上,映衬着多少老师当年辛勤耕耘的身影,折射着多少老师无私奉献的光华。而今天,学生们取得一点点进步,我们为之雀跃;学生们若有一点点失误,我们又有多少痛惜。
桃花潭水深千尺,哪及恩师培育情。人生离不开老师,老师给予学生的财富是永恒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不忘培育过我们的老师,我们更珍惜我们今天赖以生存的职业,听,新课改的号角已经吹响;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着我们与时俱进的脚步。我们愿俯下身子、虚心学习、尽其全力、融汇贯通。让我们的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我们的向往,更是老师们的希翼,我们不需要学生给予我们任何的物质报答,我们只要他们那一张张优秀的成绩单,我们只要那若干年后桃李满天下的欣慰。
篇5
作者并没有滔滔不绝地赞叹孔子的伟大,只是平静地叙述孔子如何在父丧的艰难日子里扶持母亲,立志求学;如何在统治者质疑的目光中坚持招收门徒,杏坛设教;如何在故国需要的时候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以德治天下”的重任;如何在遭受排挤和谴责时依然坚忍不拔地追求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大同”的理想。
孔子的伟大,在这里没有经过任何的渲染,不需要后世统治者给予圣洁的光环,也不需要在孔庙里接受民众三跪九叩的朝拜才得以体现。在作者行云流水般的叙述中,我们自然而然地就被孔子的一言一行所深深地打动。孔夫子走出了神圣的殿堂,走近了我们的生活,他只是一个凡人,只不过他可能比一般人更坚持理想,一辈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终于,他成了不忧的仁者,不惑的智者,不惧的勇者。即使他的政治理想没有实现,没有扭转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但是他的理想之光和人格之光却穿过千年的黑暗,一直照亮后人的思想和心灵,这也正是杜甫对孔子钦慕和景仰的最大原因吧――“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一是人物形象的生动化。作者通过仔细揣摩《论语》中的人物性格和言行举止,再加上丰富的想象力,把历史人物的风貌惟妙惟肖地展现在二千五百年后的世人的眼前。一个个的人物都有着那么真实而微妙的心理活动,那么鲜明的思想和性格,于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走出了陈旧泛黄的历史故纸堆,变得那么鲜活,呼之欲出。如冉求因为出身低微而产生的自卑感,如何在孔子的劝诫中逐渐消解;桀骜不驯的子路如何在孔子的教诲中产生了羞愧之情;子贡、子路和颜渊向孔子谈起心中志向时的心潮澎湃。这些生动的刻画让人不由自主地想靠近他们,加入他们,与他们一起谈学论道,一起治国理政。二是人物形象的立体化。孔子不再是一个平面的、单一的“万世师表”形象。虚心求教的孔子,问礼老子,访乐苌弘,让人看到了他“诲人不倦”以外“学而不厌”最真实的一面。痴迷于音乐、“三月不知肉味”的孔子,让人忍俊不禁。以《诗》为媒,替侄女觅得佳婿的孔子,是一个非常生活化的长者。而判处不忠不孝不义之徒斩首示众之刑的孔子,一反向来仁慈的角色,展示了他严厉的一面。事实上,正是这样的孔子才可能是接近真实的平凡的圣人。
真实的孔子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但是,读了《孔子读本》一书后,我们可以发现,每个人的心目中都留下了他所敬仰的孔子形象,这正是作者给我们留下的想象空间所带来的阅读的美感。
篇6
关键词:冯小刚 平民化 拯救 游戏
在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勃兴的历史语境中,冯小刚凭借《甲方乙方》、《不见不散》、《一声叹息》和《手机》几部影片,开创了他个性化的电影风格,从而确定了他在电影界的一方领地。他对电影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影片应该出其不意、有创造性,看到这个情节不知道下一个情节是什么”[1], 尽管他在影片中张扬着平民化风格,以普通市民的生活为依托,平凡无奇的普通都市小人物才是他关注的对象,但他把游戏穿插于情节之中,在透出点苦涩和幽默的构思中,来表达他电影拯救爱情、家庭的主题,在游戏人生的轻松中凸现了冯导的电影创作个性,他的电影里内蕴着“游戏”喜剧色彩和“狂欢”精神,在中国电影界独树一帜。
一、都市里的小人物
统观冯小刚几年来的影片,影片中的主要人物都是城市中的小人物。他们都是频繁变换工作的自由职业者,是被婚外恋折腾得焦头烂额的作家,是没有一点权利的节目主持人。这些都是普通的市民,平凡的小人物,他们低调平和,没有多么崇高的理想,没有妄图荣华富贵和指点江山的野心,只在自己身份的世界里平静而执着的生活着,无论苦恼还是悲伤,他们都平静面对,其乐却无穷。正如冯小刚自己所总结的:“他们调皮捣蛋是必须的……捣蛋调皮又真不坏……既不让人讨厌,还透着机智过人。其次是,对于人性的弱点毫无掩饰,私心杂念也是层出不穷。……再次才是,善良。”[2]
在冯小刚看来,贺岁喜剧之灵魂应该“扣在普通人的梦想、普通人的烦恼上。”[3]因此他戏称自己为“平民导演”。影片直面普通人的生活,淋漓尽致地剖解老百姓的日常事件。于是我们看到了众多普通人的梦想与烦恼,看到了平凡小人物的悲欢离合,看到了许许多多小人物为生存而忙碌奔波,看到了他们简简单单的生活轨迹和素淡的生命色彩。《不见不散》中刘元和李清为爱相互倾慕的快乐和为生存不辞劳苦地工作。刘元的简陋住所、随时可变的工作及其和李清“见面出事”的尴尬展示出外地奔波的烦恼,两人抛却异域生活,最终选择真诚回归和爱情相守,既是刘元个人“伴侣式情梦”的实现,也是现实中不少浪迹异域者的潜在心理需求。《一声叹息》中梁亚洲为了责任与爱情痛苦地在两个女人之间挣扎。在三角关系中,他陷入了无解的痛苦,他以为是在奔向新的生活,实际却是走上了一条绝路,最终三个人的生活都被毁掉。梁亚洲的悲剧不是孤立的,同样的悲剧正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在不同的家庭里轮流上演,波及的人数之多,伤害之广,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总的来看,冯小刚电影中主人公都是都市中平凡的小人物,城市是他们依附和生存的空间,城市的精神品格和现代气息,让他们触摸到了时代的脉搏,在城市文化的垄断一切的话语环境中,他们理解了个体人生的渺小和无奈,也培育了作为一个独立个体面对复杂世界应该保持的一种超脱和自然,他们不再讥讽一切,反而具有了普通人的生活气息,有时发点牢骚却无伤大雅,能够主动帮助他人,向往积极人生,偶尔幽默一回却也含有丝丝的机智。
二、拯救的途径与力量
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很多是在现代城市背景下平民百姓的生活和内心感受,虽然情节各不相同,人物性格形象各异,没有整体连贯的线索,但通过对影片的主题进行详细探讨分析后,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出各个独立故事中串联着一个明显主题,即对爱情和家庭的拯救。
(一) 爱情的拯救:自救与满足
冯小刚电影《不见不散》所表现的拯救是拯救者通过自我拯救的方式,实现拯救者自身的需求。
在影片中刘元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面对突如其来而且稍纵即逝的爱情,“老谋深算”的刘元明白,在美国的土地上没有谁能够帮助两个异乡的中国男女走到婚姻的殿堂,他选择通过自我努力争得李清的信任和爱情,一场拯救者自我的游戏正式展开。刘元的经验、阅历、幽默和真诚,使得毫无准备的李清匆忙坠入爱河,刘元最初的设想和行动走向成熟。刘元通过一系列巧妙的拯救行为,满足了自我爱情的欲望,实现了关乎爱情的自我拯救。
(二) 家庭的拯救:牺牲与救赎
冯小刚的电影,主人公并非社会名流,或者时代枭雄,主人公只是为生活稳定、家庭安全而到处奔波的底层百姓,在《一声叹息》这部影片中,“导演致力于展现拯救者通过自我牺牲与救赎从而对被拯救者今后的家庭所起到的正面和积极的作用。”[4]
《一声叹息》里拯救主题表现的拯救者是一位女性――主人公李晓丹,被拯救者是李晓丹的情人男作家梁亚洲。这部电影通过对被拯救者的拯救,实现了对家庭符合社会道德准则的救赎和维护,我们从电影结尾时梁亚洲一家三口在海边幸福玩耍的画面可以看出,这样的结局迎合了我们中国人对此类事件的传统态度,也符合中国人长久以来形成的家庭伦理道德规范要求。
可以说,拯救作为冯小刚电影主题可以清晰反映在他的这几部电影当中,通过对爱情和家庭的拯救,一步步深入到生命的本真意义层次,表达了他作为一位电影导演对现实人生的悲悯姿态和对弱者同情、期望的美好梦想,既符合大众的期待视野,又符合家庭伦理道德和社会文化心理。
三、成人的游戏
冯小刚在谈到自己的电影创作时说:“我觉得简单的归纳也容易不准确……但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游戏……”[3]。与此同时,在多种场合中,他也一再强调在他的贺岁片中“游戏”的重要性。
在冯小刚的电影中,游戏是他创造影片的基本策略。冯小刚正是以成人的游戏作为他的喜剧手段和特征, 游戏的因素使情节游戏化,即故事内容编排尽量有趣,让观众对之产生兴趣,从而使他的影片贴合了社会心理和大众趣味,并在不知不觉中表达了对爱情、家庭和社会的拯救主题。因此,在赢得市场的同时也能够赢得观众的心,这也无疑是冯小刚贺岁片的优势所在。
总之,在当前社会观念和文化大环境的影响下,冯小刚的电影始终聚焦都市社会中普通人的生存状况,把他们的喜与仇、乐与悲、体验与感悟置于主体的位置,为观众理解都市社会和都市人的方方面面,创造了可凭借的广阔影像空间。冯小刚电影在影像人物、审美趋向、价值判断上都呈现鲜明的平民取向,并通过对游戏的驾轻就熟地运用,极具个人特色的幽默贯穿其中,具有了鲜明的游戏风格。
参考文献:
[1]冯小刚访马智友.要特别注意观众喜欢什么[J].电影艺术.1998,(3).
[2]冯小刚.我把青春献给你[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
篇7
平凡的世界加上平凡的我和平凡的你是最不同的。平凡是这世界上最难得到的,因为平凡是最幸福的,最快乐的。
现在我的唯一希望,就是做一个平凡,幸福的人。我爱自由,喜欢登上高山,眺望一下山脚下的景物。拿着望眼镜和照相机,拍着田园风光和来来往往飞的小鸟,戴着太阳眼镜,自拍。我喜欢安静,在人少的地方唱着歌,看着名著。我喜欢追求满足,会做别人不会做的题,答上别人不会的问题,做别人不想做的事。这就是我。
将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独特的自己,发出耀眼的光芒,那光,超越极限,冲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打造出与别人不同的自己。
我们想有自己的独特,自己的想法,做出与别人不同的事。做出平凡的追求。
篇8
数月时间,平凡开始觉得在这个社会大课堂里懂得的,学到的,感受的,即使书本里讲述的再怎么栩栩如生,感人肺腑,切身体会的才最完美,知识会让工作带你亲身历练,迅速的融会贯通!善恶,好坏,人情温暖,又是那么的真实!
“不能改变什么,就慢慢说服自己接受这现实的一切,至少我感受到身边这一切的美好,老天还是对我不薄的”平凡总还是心里这么无可奈何的劝告自己!因为还是不能阻挡心里那份隐隐的痛楚!
“什么平静不想上学了?为什么?”听到三姨讲今天妈妈来电话,说平静,坚持不上学,要来上班,爸妈怎么劝说都不妥协!平凡压抑的心情终于被打破了,情绪万分激动,恼火的大吼着“我现在就给我妈打电话,她说不想上,就不上呀,不上也得上。。。”
“妈,平静到底想怎么样她,为什么不上学?”电话接通了,还没等妈妈说话,平凡已经无比愤怒的大吼起来!
妈妈刚一接到电话,被这突如其来的吼叫,吓了一跳。心绪未定又忙平复平凡的怒火“凡凡呀,你别厉害,听妈妈跟你说,我跟你爸都劝了,说什么都不行,就是不想上学了。。。。”
“那你就让她胡作非为,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呀,不上也得给我去上!我告诉你妈,这学她非上不可,我要有机会上学,我会在这破地方,她凭什么说不想上学就不想上学,不上学能有什么本事?让人家看不起,看笑话。。。上学怎么就苦着她,累着她了,她想怎么样她”没等妈妈话讲完,就听不下去了,心里的那团火烧的平凡已经无法冷静,冲了妈妈又是劈头盖耳乱七八糟的又吼又叫还带着命令的口气发泄起来!
“这事,你别管那么多了,我跟你爸不都在劝吗?你生的是什么气,就这样吧,早点休息,别操这么多心,让你姨接电话!”让平凡乱七八糟的一吼,妈妈已经有点招架不住了,安抚也安抚不下,只好心有不忍的厉声呵斥平凡,让三姨接了电话!
其实妈妈明白,这怒气大部分都是平凡心底深埋的怨气,自己的女儿怎么能不懂呢?永远无法停止对知识的那种渴望,在学校里即使受屈,受辱,也从来不会对她或者家里任何人讲一句,那是一种对书本,对知识无法抗拒的热爱!苦了这个孩子,妈妈又怎么会不理解呢!
接完电话就回到房间,躲进被窝的平凡,泪流满面!再也压制不住的情绪,终于崩溃了,被子蒙住头,捂着嘴痛哭流涕!“我多么想,多么的想回到那个地方,为什么你偏要想逃离那里?那里有什么不好,为什么老天如此弄人呢?为什么这么不公平的对待?为什么要让我来承受这么这么多的难过呢,我愿意接受一切苦难,都不能使我待在学校里。。。不行,平静必须上学,我就这样,一辈子就这样了,两个妹妹绝对不可以,绝对不行。。。”不知哭到了什么时候,不知想到了什么时候,不知痛到了什么时候。。。早上醒来,只觉得眼睛好痛,泪痕侵蚀一夜的脸好痛,心也还是好痛。。。
只好日盼夜盼,盼来了歇班回家的时间,回家的路上,心里越想越难受,不觉就又油然而生起一股气愤的烈火!只想着立刻就出现在家的门口。。。
而到家之后,妈妈看到心爱的大女儿回来,就忙个没完,怕平凡工作辛苦,什么也不让做,让她赶紧去休息!想着法的给平凡做好吃的。。。看在眼里,平凡不禁泪下,感动之余还能说什么?怒火也大半消了去!即使满腹不满,就算满腔委屈,为什么不能为一身病痛的爸爸想想,为什么不能为劳碌的妈妈想想!自己怎么可以那么自私的把怨气还发泄在他们的身上,让他们在生活重压之下,还要心痛,难过!可是,平静呢,绝对不能放过这小妮子,怎么能这么的伤大家的心,为什么你就偏偏不喜欢上学!
终于等到平静放学回家,回到家就闹着不要去上学了,可是真正看见平静站在面前,又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该怎么骂醒这个不懂事的妹妹!她太了解自己的妹妹了,从小俩人就是吵闹着过来的,越炒他就越犟,犟的能把平凡气得浑身颤抖,恨不得扒开她的脑子看看里面到底在想些什么东西!平静可是没少因为这个犟脾气,气得爸妈平凡伸手打她。她就是那种宁愿挨打,也不跟你妥协的人!小时候教她写字挨打,教她数数挨打,教她写作业挨打。。。怕挨打蹲在墙边,能蹲一两个小时,宁愿蹲的站不起来,也不愿意学习,最后还是我们妥协,蹲的腿麻站不起来,爸爸把她抱进屋里,还得帮她按腿,让腿可以舒展开!
这么想想,真的是对平静无计可施,又气又恼,伸手拉过平凡,真的有一种冲动,把她心掏出来看看,到底在想些什么?把她脑袋砸开问问,到底上学能让他有多痛苦!
结果结果结果。是任谁怎么劝说,都拿定主意,硬是不去学校,爸爸把她送进学校去,前脚回家,她后脚跟居然也到家了。
平静的心里一直都没有消除对平凡从小的抗拒心理,但是只要能不上学,宁愿跟姐姐在一起,被姐姐管教!两人思想从小都是背道而驰,平凡甚至有时候比父母教育平静的还要多,还要宽,妹妹的思想是她不能接受的,她总想尽一切办法让平静能按照她的思想,她的安排,但是改变了这么多年,什么也没有改变,平凡这一切都也只是为了妹妹能够好,但是这样做究竟是对的吗?平静又会怎么认为呢?
最终还是跟姐姐进了厂了,安排妥当后,也开始正式进入了社会生活中!一切对于平静来说,却都是充满了新鲜感,像被从笼子里放出的鸟儿一样。。。但是这只家养的鸟儿,表面上感觉像是自由了,没过多久就发现,自己还是被禁锢在姐姐的眼皮底下,怎么飞都飞不远。。。
平凡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对平静说话也是冷言相对,有时候她自己也觉得自己是不是过分了一点?但是她只要一看见平静,就不禁想要吵她一顿,不上学或许对平凡的打击真的太大了,又认为平静不懂事,不愿意上学,心底里始终无法谅解,更不能原谅吧!
可是对平凡的爱,却是无法更改的,即使再吵她,看见她再难过,都不能不去好好的照顾她!或许性格也太过要强了吧,即使是关心的话语,说出来,也是厉声厉色!
平静看起来就要比平凡时髦,爱打扮!都说女孩子爱漂亮是天性,平凡对这点却真的是不怎么在乎!从小都过惯了节俭的生活,做起什么事来也都是精打细算,能省则省!两人的生活开支都是平凡掌握!
平静会相中一件非常漂亮的衣服,而平凡会因为衣服的价格超出预算,打消平静的念头!这让平静甚是不满,却又说不过姐姐!出门一次,两人都要闹的特别的不愉快!
自己想要做什么事都束手束脚,使平静特别的反感,难过!姐姐怎么都不能明白,女孩子要打扮的跑漂亮亮才是件开心的事情呢?每天都精打细算的过生活,不累吗?但是在平凡心里,怎么会不想给妹妹买那件漂亮的衣服呢?但是好看的衣服还有很多啊,我们可以挑一件便宜一点的,再便宜一点。自己可以买最便宜的,省下来的钱就够给你买了呀!平静啊,看看衣柜里,你的衣服总是比平凡得多不是吗?
篇9
平凡的世界加上平凡的我和平凡的你是最不同的。平凡是这世界上最难得到的,因为平凡是最幸福的,最快乐的。
现在我的唯一希望,就是做一个平凡,幸福的人。我爱自由,喜欢登上高山,眺望一下山脚下的景物。拿着望眼镜和照相机,拍着田园风光和来来往往飞的小鸟,戴着太阳眼镜,自拍。我喜欢安静,在人少的地方唱着歌,看着名著。我喜欢追求满足,会做别人不会做的题,答上别人不会的问题,做别人不想做的事。这就是我。
将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独特的自己,发出耀眼的光芒,那光,超越极限,冲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打造出与别人不同的自己。
我们想有自己的独特,自己的想法,做出与别人不同的事。做出平凡的追求。
篇10
【关键词】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 评价任务设计 评价活动展开 评价效果反思
与以往强调“对学习结果的评价”不同的是,在新课程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我们必须引进“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是“在学习过程中”开展的评价,旨在推进学习过程,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提高教师的评价素养、落实“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需要我们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课堂评价任务的设计、课堂评价活动的展开、对课堂评价效果的反思。
一、评价任务的设计:遵循“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原则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是忽略“评价任务设计”的。这首先体现在我们的教学设计中:设置学习目标――设计教学活动――设计评价任务,而且把主要精力花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而在“学习目标”与“评价任务”的设计上很随意,不愿作深入研究。我们称这样的线路为“顺向设计”。而在“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中,我们采取“逆向设计”的思路:首先依据课程标准设置学习目标;然后根据学习目标设计评价任务;最后围绕学习目标、评价任务,设计教学活动。在这里,评价任务既是检测学习目标是否达成的工具,又是促进学生学习、推进教学进程的手段。因此,设计高质量的评价任务,显得相当重要,我们必须要求它既与学习目标相匹配,又与教学活动相整合,达到目标、评价、教学活动三者的“一致性”。
1.与学习目标相匹配。不要把评价仅仅看成是“对”“错了”“说得真好”之类的评价语,更不要简单地认为评价只是在课堂教学中凭着感觉作出的随意性的赞美或批评。所谓“评价”,一定是针对目标而言的,没有目标就没有评价,不存在没有目标设置的评价。而所谓“评价任务”,其实就是学习任务(包括书面的、口头的、操作的、综合的、表现性的等各类学习任务)。为了强调学习任务是围绕学习目标进行的、能够证明与检测学习目标达成与否,所以称为“评价任务”。因此,设计评价任务的前提是设置学习目标,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是学习目标的正确。而学习目标的正确与否,一看它是否符合课程标准,二看它是否符合教学内容(教材),三看它是否符合本班学生的学情。本文主要阐述的是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关于如何制订学习目标不是本文的重点,但是必须强调的是: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的前提,是学习目标的正确合理。我们讨论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是假定学习目标的设置是正确合理的。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要设计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评价任务。这种所谓“相匹配”,就是要保证“目标”与“评价”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有目标,就有相应的评价任务。有时是一项任务检测几个目标,有时是几项任务检测一个目标,有时是一项任务检测一个目标,有时是几项任务检测几个目标。但只要有预设的目标,就应该有评价任务去检测。只有目标而没有评价,我们就无法得知目标是否达成,目标就会落空。二是有目标就应该有与之相匹配的评价任务。比如一年级语文课“一年有四季,春天暖,夏天热,秋天凉,冬天冷”,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会识字与写字,而评价任务却是“提问:一年为什么有四季”“冷、热、凉、暖各是什么意思”,这样的评价任务显然没有匹配学习目标。
2.与教学活动相整合。在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中,评价任务并不局限于学习结束时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更多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因此,它是与教学活动相整合的,而不是各自为政:评价归评价,教学归教学。比如在一节体育课上,老师设置了这样的教学目标:“通过练习学会原地足弓传球的动作方法,并适当运用到足球运动中去。”为了检测这个目标,他设计了这样的评价任务:请学生分两队距4米面对面进行足弓传球练习。这是一项评价任务,也是一项学习活动,落实目标中“适当运用到足球运动中去”的要求。在教学中,学生练习,教师观察,既体现了“评价引领教学”的原则,也体现了“评价与教学活动相整合”的要求,保证了“目标、评价、教学的一致性”。
二、评价活动的展开:基于评价信息的教学
从评价的角度来看,评价伴随着教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也就是评价活动展开的过程。评价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展开,是基于评价信息而进行的。所谓课堂教学中的评价信息,是指学生的学习信息。为了强调它是围绕着学习目标、由评价活动而产生的,故称为“评价信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评价任务的执行,学生一定会“生发”出评价信息来。教师要收集这些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研判,利用这些信息决定后续的教学。整个过程,构成了一个围绕学习目标进行的“收集信息――研判信息――处理信息”的教学循环(评价循环)。
基于评价信息进行教学,可以解决“教―学游离”的弊端,实现以学论教。一是有利于建立“教为了学”的视角。在无效的教学中,教师只顾推进教学的进程,而无视学生的学习,“教”与“学”是时而相关、时而无关的两张皮。而在基于评价信息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就是不断收集信息、研判与处理信息的循环,是建立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真正做到“为了学习”。二是有利于建立“教促进学”的教学意识。在无效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有时并不是因教学而引起的,学生会了的还在教、教了暂时学不会的也在教、学生想学而且能学的却不教、学生该学的却还没有学会的不再教等问题司空见惯。而基于评价信息的教学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更好的“教―学”关系:我们这样教是因为从评价信息中获知学生在这样学,教真正促进了学。
1.评价信息的收集。只要教学活动一开始,只要评价任务一开始,在学生的学习中就会呈现出无穷的学习信息来(如前所述,我们称这种学习信息为“评价信息”)。教师必须改变“我的心里只有她(教案、教材)没有你(学生)”的坏毛病,而应积极而科学地收集能够证明学生学习的各类信息。在方法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倾听、组织讨论、观察作业、组织展示、巡视等方式进行;在途径上,可以通过学生的听、说、读、写、做、演等方面进行;在内容上,既要注意收集与目标直接相关的预测性信息,也要注意收集教师预先没有估计到的生成性信息;在对象上,要特别注意“样本学生”信息的采集,除了收集课堂现场有明显表现的学生的信息,还要选择若干学生作为“样本学生”。样本学生的人数可以视教师自身的观察能力而定,一般在五至十人,要具有代表性。收集样本学生的信息,基本上可以获得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
2.评价信息的研判。课堂事件稍纵即逝,信息的收集与研判几乎同时在进行。教师的信息研判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能从所收集的信息中判断学生的学习与预设的目标之间的关系,有多少学生达到了目标?有多少学生还存在困难?困难在哪里?差距在何处?二是能够分析生成性信息的价值与意义。这两个方面的研判同样重要,前者可以保证课堂的有效性与方向性,后者可以使课堂充满挑战性与丰富性。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强调对两种特殊信息的收集与研究:一是学生学习错误的信息,学习错误中一般都隐藏着复杂的原因,教师要善于研判;二是学生“别具一格”的信息,即学生的理解、做法与别人不一样,不能错过这些“不一样”的信息,其中往往隐含着重要的教育契机。
3.评价信息的处理。收集、研判是为处理信息做准备的,不同性质的信息要进行不同的处理。如果信息证明学习目标已经基本达成,而且学习难度适中,学生是在经过合理的学习困难之后达成目标的,我们可以继续推进学习;如果学习目标虽然达成了,但是难度过易,学生未经努力就完成了目标,可以考虑适当增加学习的难度;如果学习目标没有达成,是因为时间不够,可以考虑适当延长时间、调整学习的进度;如果学习目标没有达成,是因为提供的学习资源不够,可以考虑进一步提供学习资源;如果是有典型的学习错误,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充分说出思考的过程,帮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进而深化理解;如果是生成性信息,可以用来丰富学习经验,适时运用,甚至可以生成新的教学目标。
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分述了评价信息收集、研判与处理的过程。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是一连串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工作,而且彼此渗透着:收集什么,是因为研究了什么;而怎样的判断,又决定着怎样的处理。比如我们前文所提及的“足弓传球”的教学,教师通过观察获得的信息是:动作基本准确,但传球方向难以把握。怎样处理?老师做了两件事:一是请两位同学进行示范;二是教师讲解提示,要注意,这个动作是“击打”,踢出去之后,腿要迅速回来。经过这样的处理之后,学生继续练习,方向的把握就有改进了。这就是基于评价信息的教学调整,信息的收集、研判、处理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一体化完成的。当然,这种关于评价信息的“收集――研判――处理”是一个循环链,学生的学习就在这样的循环链中生生不息地推进着。
三、评价效果的反思:从评价信息逆溯
课堂教学瞬息万变,一个教师,要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敏锐地发现、收集到有用的信息,并且能够作出正确、深刻的解读、分析与判断,进而合理地甚至创造性地处理这些信息,并使这样的“收集――研判――处理”进入良性的循环,的确是需要教师具备相当的以“评价素养”为核心的专业智慧的。这种专业智慧是一种现场的实践智慧,它要求教师的教学决策必须现场完成,不允许拉长时间研究之后再回过头去作出选择。实践智慧的获得必须依赖于日常的反思。“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给我们带来“如何反思”的新思路――从评价信息逆溯。通过这样的反思,教师能够逐渐发展自己的评价素养,提升自己的实践智慧。这种反思一改以前从“我是怎样教的”入手来反思课堂教学的“顺向反思”思路,而是从“学生学得怎样”入手逆溯教师的教,并思考评价的效果与作用的发挥。
1.从评价信息逆溯学习目标的定位。学生的信息包含着丰富的研究价值。当我们研究“学生何以产生这样的信息”的时候,首先要拷问的就是学习目标。因为课堂学习中的得失,往往与学习目标相关。当我们分析评价信息发生问题的时候,往往是因为学习目标的定位发生了问题。在研究《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一课的教学中,我们通过分析学生的作品,发现这样的信息:学生的作业多能体现“多样、疏密、渐变”的特点,但普遍存在布局问题,缺少黑白大块面布局。于是,通过逆溯学习目标的反思,执教老师很快就发现学习目标中的相关预设的缺失,然后将原定的目标之一“学生能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欣赏初步感知线描画”改为“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能说出线描画的黑白布局合理又美观的特点”。
2.从评价信息逆溯评价任务的设计与实施。当我们逆溯学习目标之后,就会发现有时候目标的制订是合理的,但学习效果依然出了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逆溯评价任务的设计。事实上,目标合理而评价任务不合理的现象极其常见。比如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学习十分零碎,不能整体掌握“按顺序写作”的说明文的写作要点,而学习目标应该是清晰与合理的:“学生能说出文章的说明顺序”。但是教师设计的评价任务却“碎化”了,变成了这样的10项“评价任务”:(1)看一下,纪念碑的碑文在哪里?(2)还有什么?(生答:正面)(3)还有什么?(生答:侧面)(4)还有什么?(生答:侧面)(5)整个侧面都出现了吗?(6)上部有什么?(7)还有什么?(生答:位置)(8)四周是什么?(9)还找到了什么?(10)还出现了什么?――显然,这些评价任务与学习目标是不匹配的,这样的评价任务“催生”不了我们所期待的评价信息,学生不能系统地、完整地学习,其原因是教师并没有提供检测学生能否系统地、完整地学习的评价任务。当然,还有的时候,评价任务设计本身也并没有问题,但一到课堂上去实施的时候,却“走样”了――是不合理的“走样”,评价信息也会呈现出种种问题来。总之,评价信息是“象”,我们要透过这个“象”,去逆溯“因”,去逆溯学习目标的定位、评价任务的设计与落实。这样的逆溯非常重要,是我们形成评价素养、提升实践智慧的必由途径。因此,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往往要通过课堂观察的专门技术进行。
【参考文献】
[1]崔允t.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9.
[2]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