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诸葛亮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03-17 22:50: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诸葛亮的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草船借箭:诸葛亮答应周瑜三天借十万之箭,于是在大雾天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3、火烧赤壁:孙刘联军用火在长江赤壁大破曹操大军;
4、三气周瑜:诸葛亮与周瑜斗智,三次将周瑜气死的故事;
5、七擒孟获: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6、挥泪斩马谡:因为马谡的骄傲自大导致街亭被破,于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7、空城计:司马懿大军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御敌,却大开城门,并在城楼抚琴, 司马懿疑有埋伏退兵的故事;
篇2
那么,诸葛亮智谋过人,曹操为何没去请,反而让刘备得手了?难道,因为曹操对人才不够重视吗?
其实不是的。看看《三国》,你就发现,曹操极其珍视人才。
首先,曹操用人,不计出身,不论贵贱。比如,荀攸、郭嘉、满宠、张辽、仓慈、徐晃等人,也只是寒族地主或一般官吏出身,因功绩卓越,就被曹操提拔重用。
其次,曹操唯才是举,不计前嫌。比如,陈琳原是袁绍的谋士,袁绍与曹操对战时,他还写过檄文,骂了曹操祖宗三代,可袁绍兵败曹操后,陈琳被俘,因看中他的才华,曹操照样启用。
其三,为了求得人才,曹操甚至不计人品。他曾三次广发《求贤令》,在里面就强调一点,只要你是人才,哪怕你有过劣迹,他也既往不咎,唯才是用。
既然如此,曹操为何又不去请诸葛亮呢?其实,要曹操请人,是有前提的,就是别人来投奔
他。他底下的人才,通通都是俘虏来的、介绍来的、招聘来的。
反观刘备,在他看来,你只要是人才,真正对他有用,他就千里去求你,让他装孙子也行。
也许有人反驳说,徐庶没想跟曹操,在刘备那儿干得挺好,不也被曹操挖来了吗?其实,这恰恰证明了刚才那点。你想,曹操为何不亲自登门请徐庶?说白了,就是好面子,拉不下脸,最后就绑了徐庶母亲,把他逼进了曹营。
所以,在请诸葛亮这件事上,刘备的确技高一筹,曹操难以望其项背,但是,诸葛亮作为一位才华横溢、能力超强的智者,不可能仅刘备一人对其求才若渴吧?那么,在对诸葛亮的追逐过程中,为何只有刘备最终成功了呢?
从《三国》的描写中,我们得知,别人去请诸葛亮,他要考验你、折腾你。最能说明这点的,就是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
第一次去,刘备没见着诸葛亮,他外出远游了,书童也不知何时回来。接着,刘备再去,又遇不到诸葛亮,诸葛均说他被朋友邀请走了。这要换做别人,早跟诸葛亮急了。他刘备好歹是个将军,你诸葛亮就算再有才,至少也给他点面子,见上一面。
到了第三次,刘备好不容易堵到诸葛亮,他又不出来接待,却躲在屋里睡觉。这让张飞很是气恼,扬言要放火烧了屋子,但被刘备劝住了,说稍安勿躁,耐心等等。就这样,刘备候了好久,诸葛亮才姗姗来迟,两人见了面,才有了后来的“隆中对”。
由此可见,诸葛亮出山,愿意追随刘备,完全是被他的真诚打动的。
那么,刘备请到诸葛亮,就一定能成事吗?吕布身边有陈宫,这也是足智多谋之人,可结果怎样?吕布不听陈宫的,到头来还是一败涂地,被曹操诛杀。所以,请到了大人才,要想取得成功,还要学会纳言与倾听。
关于这点,最具代表的人物,就是李世民。大家知道,起初魏征是太子的谋臣,还曾献计杀害李世民,可经过玄武门后,李世民登上皇位,照样重用魏征,虚心纳谏,把魏征当作镜子。
但事实上,在采纳别人意见方面,刘备比李世民还略胜一筹。李世民再听臣子的,他终归要拿大方针。可刘备却让诸葛亮拿大主意,他只做执行者,来组织实施与跟进。
诸葛亮出使东吴的时候,张昭和孙权就想拉他入伙,可他却拒绝了。他说:“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他的意思是,你孙权不能让他完全施展才华,可刘备就能。一个君主对臣子如此,诸葛亮能不感恩戴德吗?
其实,更让诸葛亮感动的,刘备不仅对他言听计从,而且,当他工作遇到阻力时,刘备还在私下做其他人的思想工作,让大家都服从诸葛亮的指挥。
那时,诸葛亮刚上任,碰巧曹军来袭,正当他布置作战时,张飞和关羽却不干了。心想着,你初来就当二把手,要我俩打下手,凭什么呢?于是,他俩磨磨蹭蹭的,一直不想动。
见此情况,刘备赶紧找他俩谈心,说:“智赖孔明,勇须二弟,何不应调?”随后,刘备又把剑印赐予诸葛亮,授命他号令:谁敢不从,立斩无赦。
一见大哥都这个态度,张飞和关羽也不好多说,只能遵命。后来遵照诸葛亮的安排,他俩打了胜仗,也不禁佩服哥哥的慧眼,对诸葛亮也心悦诚服。
那么,除了以上说的,刘备用人还有什么不凡之处
敬,他得到蜀国后,对诸葛亮还是极其信任。所以,在对人才的态度上,刘备无论对张飞、关羽,
篇3
魏延确实是有勇有谋的大将
据《三国志·蜀书·魏延传》的记载: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应刘璋之邀,入蜀进击张鲁,魏延以部曲投奔刘备。之后,他随刘备入蜀,因为骁勇善战,多有战功,所以被提拔为牙门将军,深受刘备信任。
刘备进位汉中王,政治军事中心将要迁到成都,这时候,需要一位独当一面的大将镇守军事重镇——汉中(今陕西汉中),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必定是张飞,张飞也以为必定是自己。刘备却拔魏延为都督,总督汉中,封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时一军“尽惊”[1]。
为什么“尽惊”?因为汉中作为蜀国的前进基地、魏蜀两军的缓冲地带,它的战略地位太重要了。占据汉中进可北争关陇,退能南蔽巴蜀。这一点,明眼人都看得清清楚楚。杨洪这样对诸葛亮说:“汉中则益中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2]蜀将黄权也说:“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股臂也。”[3]清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里表达得更为详尽:“汉中府北瞰关中,南蔽巴蜀,东达襄邓,西控秦陇,形势最重。”[4]
刘备将汉中交给当时名气并不大的魏延。为提高魏延的声望,刘备大会群臣,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回答说:“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5]刘备非常称赞,众人都认为他的回答很有气势。
魏延镇守汉中的时期,正是蜀汉政权岌岌可危之时。建安二十四年(208年)下半年,刘备的荆州三郡被孙权夺去,关羽也被东吴杀害。刘备怒不可遏,在称帝后不久,就倾全国力量东征孙权,结果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击败。这一败,导致刚刚建立的蜀汉政权内部引起骚动和反叛,曹魏随时有可能进攻汉中。汉中是蜀汉的重要屏障,正是由于魏延治军有方,守卫得当,才使得曹魏不敢窥视汉中。
在魏延“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6]的苦苦经营下,汉中成为一个强大的、可以独立作战的前进基地。汉中一旦陷落,蜀汉必将不保。在魏延死后,王平等人在汉中沿用魏延的镇守方针,成功地击退过曹魏军的进攻。而蒋琬放弃汉中,南撤到涪县后,造成的最大问题就是蜀汉面对前线的突发事件反应时间大大增加。再以后是姜维虽然不断出击,也是因为基地太远,粮草供应困难,所以难有成效。
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曾经进献过“子午谷奇谋”:当时魏国派驻边防的安西将军夏侯楙乃曹操女婿,“怯而无谋”,因着与魏文帝曹丕的关系才获得这荷守一方重镇的职位。魏延看准此一机缘,遂请求诸葛亮分拨给他一万军队出子午谷,直接攻取长安;诸葛亮自领兵出祁山攻雍州,这样“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7]许多人认为,魏延的计划虽然冒险,但成功的可能极大;蜀汉面临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即使不能一举统一中国,至少有望将雍州并入蜀地。考虑到后来蜀汉灭于魏国之手,乃是由于魏国大将邓艾采取了相似的“奇险”战略,诸葛亮对魏延提议的否决,尤其让同情魏延的人们深感遗憾。
在分析诸葛亮与魏延关系的时候,有一点是许多论者都不应该忽略的,那就是:倘若没有关羽失荆州,没有刘备夷陵惨败,让蜀汉元气大伤,那么蜀汉“兴复汉室”的北伐就应该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规划的开疆拓土的两路出击,而不是后来诸葛亮因为实力不足只能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方略;如果是大刀阔斧的进攻,像魏延这样有勇有谋的大将是能够发挥出特长也可以建立更为辉煌的业绩的。可惜,历史没有给魏延这样的机会。在诸葛亮不得不“稳妥”进行的北伐中,有勇有谋的魏延确实有难以施展能力的困惑。
诸葛亮在北伐期间对魏延是器重的
诸葛亮加入刘备集团后,一直是坐镇后方,负责粮草供应,因此与在前方作战的魏延并无关系。直到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率军进驻汉中,才与魏延有了真实的接触。认真说起来,诸葛亮并没有对魏延有看法,也没有弃之不用;恰恰相反,他对魏延是很器重的。
《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记载:“建兴元年,封都亭侯。五年,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建兴八年(230年),在诸葛亮的第三次北伐中,魏延受命率偏师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魏延在阳溪大战。魏延大破郭淮、费瑶等,于是被提拔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等等。可见魏延的官职在蜀国还是很高的,而且都是“开府治事”后的诸葛亮亲手提拔的。
南郑侯,这是蜀汉侯爵中的最高级别,相当于县侯,系东汉侯爵制度中的最高级别。魏延受封之时正是诸葛亮当政时期;虽说诸葛亮不会根据私人好恶来代替国家用人政策,但也可据此初步断定诸葛亮对魏延还是器重的。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三郡叛魏”,形势大好。曹魏举国震惊,忙派兵抵御。诸葛亮没有采纳“论者皆言”以魏延、吴壹去据守蜀汉咽喉之地——街亭“为宜”,却“违众拔谡”,即让“言过其实,不可大用”[8]的马谡统领诸军与魏国名将张郃交战,自己也不亲临前线指挥,结果遭致街亭大败,使蜀汉失去了唯一的大好时机。
这次北伐没有重用魏延,说不上是有意冷落。诸葛亮确实是看错了人,所以他才“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9]他不但承担了失败的责任,而且把自己的错误公开宣露,以便接受大家的监督,记取教训。
关于魏延进献“子午谷奇谋”之事,因为没有历史实践,说它成功或失败均都是分析,所以不宜夸大它的作用。魏延在当时的职务中,有一条便是“丞相司马”。从两汉以来的官制可以知道,“司马”是专管军事的。魏延身为丞相司马,相当于诸葛亮北伐军的总参谋长,或者说就是诸葛亮的“军师”。参谋提出一条建议,是很正常的事,而身为主帅的诸葛亮也完全有权力通过或否决魏延的建议。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绝不可能因此影响诸葛亮与魏延二人的关系,更不可能形成所谓诸葛亮与魏延之间的矛盾,此后也有诸葛亮派魏延单独领兵之事就是证明。
尤其需要说明的是:“子午谷奇谋”的记载出于《魏略》,与本传记载不同。由于《魏略》关于蜀汉事务的相关记载多与本传不合,甚至被裴松之批评为“妄说”、“敌国传闻之言”等,因此子午谷计本身的真实性令人怀疑。即使确有此事,诸葛亮也不会采纳“子午谷奇谋”这样的计策,因为它太“悬危”[10]。诸葛亮的北伐,实际上也犹如刘备征东吴一样,是倾全国之力进行的,所以不能冒险。冒险成功了则罢,一旦不成功就会导致国家的严重危机。所以,诸葛亮北伐的战争指导思想,主要是图谋稳当地在陇右建立基地,稳扎稳打,逐步推进。从蜀汉的实际国力、包括军力而言,对诸葛亮的北伐步骤,不能不认为是符合客观实际的。
平心而论,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实在是过低估计了子午谷道路的艰难和强大的魏国军事力量。历史本来是不能假设的,这里不妨作一假设:诸葛亮采纳了“子午谷奇谋”,魏延率奇兵从子午谷直奔长安。子午谷道路崎岖,遇雨还泥泞,魏延军不能按预期赶到(建兴八年,魏使张郃率军由子午谷攻蜀,就因“大雨道绝”[11],不能前进,张郃军只得退还);勉强走出子午谷时,长安的魏国守军已布好防守之阵;诸葛亮的大军也不能按期到达(几次北伐都推动不走就是证明)。此时的魏延及其大军,便只能懊悔轻率出征了;蜀国遭此重创,也再不可能组织像样的北伐了。
诸葛亮临终时“抛弃”魏延自有原因
诸葛亮对魏延应该说是器重的,但也确有冷落的时候,尤其是在他临终时,对魏延的冷落终于导致了魏延与杨仪的争斗及其败亡。
诸葛亮在临终之前的退军安排中,确实冷落了魏延。史书是这样记载的:“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使自发。”[12]这次战略性的会议魏延没有参加,不少替魏延喊冤的人拿出这件事来作为诸葛亮不信任魏延的证据。然而,诸葛亮这样做是有他的道理的。
诸葛亮为何要让杨仪而不是魏延在他死后统领三军?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诸葛亮的北伐战略意图与魏延有差异。
诸葛亮的北伐,许多人只看到了他的“兴复汉室”之志和为此“鞠躬尽瘁”的努力,这是很不全面的。陈寿在撰写诸葛亮本传后就评论说:“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13]这是用史家惯用的曲笔之法,委婉地道出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即北伐战略是包括两个层次的:高层次的战略意图即扫灭魏国,兴复汉室,这个通常为世人所关注;另一个战略意图则是低层次的,即在敌众我寡,无法兴复汉室的情况下,起码要做到扩大蜀汉版土,震动魏国,使其不能对蜀汉用兵。对这个低层次的目标,却往往被人忽略了。
诸葛亮在上《出师表》准备北伐时,是抱着统一天下,“兴复汉室”的雄心壮志的。可是,诸葛亮虽决意北伐,然而当时魏、蜀两国实力对比实在是众寡悬殊。在当时的魏、蜀、吴三国中,蜀国是最小的国家;全国13州,蜀汉仅有一州;全国人口770万,蜀汉不到100万。诸葛亮以仅占全国约十分之一的人力和物力,欲完成统一全国的理想抱负,实在是难以成功的。第一次北伐,形势看似大好,结果却是失利,这让诸葛亮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此后,他虽然一如既往地坚持北伐,但是,已经发出了“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观也”[14]的感叹,这与《出师表》中“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15]的坚定信念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他的北伐战略虽然始终放在关中一线,却是从凉州绕一大圈的稳步推进,不再采取大的战略行动。这实际上无疑于宣布,“兴复汉室”只是一个遥远的理想罢了。
对诸葛亮关于北伐战略这样深层次的思考以及战略重心的调整,魏延显然是不理解的。作为军人,魏延是优秀的,但他是战术家而不是战略家。魏、蜀两国实力对比众寡悬殊的事实使诸葛亮在北伐时十分谨慎,因为蜀汉经不起折腾;而魏延却经常“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诸葛亮不同意,魏延就“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16]虽然这只不过是发发牢骚,并不影响他与诸葛亮的关系;但是,诸葛亮却明白魏延是很不愿意放弃北伐的高层次战略意图的。所以,诸葛亮不可能让魏延在他死后统领三军。
其次,魏延与杨仪的矛盾让诸葛亮“二选一”时只能选杨弃魏。
诸葛亮临终时,魏延是蜀汉最高级别的武将,作战勇猛,富有谋略且深得士卒爱戴。魏延是个标准的武人,本领大脾气架子也大,为人骄横,史书说他“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17]大家看在他是蜀汉第一大将的份上,都让他几分;可偏偏有个同样心高气傲的家伙不买他的账,这人就是“七郡上士”杨仪。杨仪是个文官,手上一兵一卒都没有,更没有过人的武艺,但他“长于规画分部,筹度粮谷”,能保证北伐大军足粮足兵,是蜀汉后勤第一人。谁都知道粮草器械对作战的重要性,所以杨仪仗着自己的功绩能力,是诸葛亮以下唯一敢对魏延说不的人。两个怀才傲世,心胸狭窄的奇才在一起共事,结果自然是水火不容,事事针锋相对了。
魏延和杨仪之间交恶到什么程度呢?史书如此记载:“值军师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拟仪,仪泣涕横集。祎常入坐其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18]可见二人仇隙之深,已经无法化解。魏延和杨仪的交恶甚至还传出了蜀汉。“孙权尝大醉,问祎曰:‘杨仪、魏延,牧竖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于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19]
魏延和杨仪二人对诸葛亮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人才,所以他对两人的态度是百般容忍,还继续委以重任。在当时异常团结的蜀国军政当局来说,有这两个异类,是很无奈的事。
由于以上原因,诸葛亮在临终之前召开关于退军安排会议时,必然面临在魏延与杨仪之间“二选一”的难题。魏延和杨仪都有本事,同时都难以和同僚较好地合作。不过杨仪会遵照诸葛亮的调度撤军;而如果遗命给魏延,他一定会抗命继续和魏国交战。由于蜀军长期以诸葛亮为核心,在这个时候和魏军决战,在战略上是相当愚蠢的行为。所以诸葛亮明智地选择杨仪指挥这次行动而“抛弃”了魏延。事实证明杨仪也确实不辱使命。至于这次会议没有让魏延参加,应该说是诸葛亮的无奈:倘若魏延听说诸葛亮将全权托付杨仪,说不定会出于不满而当场翻脸,这正是诸葛亮最不愿意看到的;更何况魏延的前军正和魏军对峙,也不便请他前来。所以,诸葛亮的这次安排也是出于全局考虑,并不是对魏延不信任。
事实证明,诸葛亮对魏延的判断是非常正确的。史书记载,魏延得知诸葛亮死讯后,关心的不是退军而是继续北伐。他对费祎说:“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20]不久,魏延即起兵与杨仪作战,最后军败身亡。魏延最后的败死有很大的必然性。他虽然智勇双全,但缺乏大局观念,而且性情高傲,经常以势凌人;因为他与杨仪的私仇,忘记了敌军大军压境的危险,更忘记了诸葛亮新逝、整个蜀汉的悲痛之情。在这时发动与杨仪的争斗,就会在无形之中将自己推上军心和民心的对立面,也就无疑将自己推上了死路。
所以,诸葛亮与魏延关系需要客观评价:诸葛亮对魏延是器重的,是在诸葛亮的战略框架下让他充分发挥了作用的;而之所以没有采用所谓的“子午谷奇谋”和在临终时“抛弃”魏延,也是有原因的。严格说起来,诸葛亮确实不能将他身后的蜀汉军国大权交给魏延;尽管他有勇有谋又资历老,然而他自身要命的缺点,使其难以堪当统帅大任。
注释:
[1][5][12][16][17][20]《三国志·蜀书·魏延传》。
[2]《三国志·蜀书·杨洪传》。
[3]《三国志·蜀书·黄权传》。
[4]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六。
[6]《三国志·蜀书·姜维传》。
[7][10]《三国志·蜀书·魏延传》注引《魏略》。
[8]《三国志·蜀书·马良传》。
[9][13][15]《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11]《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14]《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晋汉春秋》。
[18]《三国志·蜀书·费祎传》
篇4
当然,这些还不是很着边际,让笔者觉得有点意思的就是,电影上映前就出版了《赤壁》拍摄场景的美术书籍、而后又有关于其里头人物的漫画,真有长江后浪推前浪、走进千家万户深入民心的趋势,笔者认为,只要《赤壁》的工作者能再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智慧谋略活学活用、手脑并举,一定会让《赤壁》成功走向世界,让其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先锋,奠定中国影视在世界影坛可持续发展的根基!让更多了世界名导演关注中国文化、中外导演联袂共同开采中国文化的宝藏,《功夫熊猫》就是一个信号,希望《赤壁》能真正起到“内引外联”信使的作用!
言归正传,我想提醒《赤壁》的工作人员,他们在12月份《赤壁》下集开映前还能在文化传播与营销方面大有作为的事项,仅供参考!
其一,刮起“音风”,整合优秀的影视歌曲创作人员,力争为这部大片创作一至三首脍炙人口的主题曲或插曲,就象《大长今》那样(可参考《谋定而后动》——诸葛亮谋略与现代商战P54—65页‘大长今品牌铸就之术’),若有可能在谱写中文、粤语版本曲目的基础,可以谱写一些贴和主题符合外国口味外国人演唱的歌曲(外国人老不是误读《三国演义》,认为它是关于三个人的浪漫的爱情故事的吗?就将错就错,谱写关于“刘(备)关(羽)张(飞)”式的兄弟情歌或“曹(操)孙(权)刘(备)”式政治情歌或称国歌或“曹(操)孙(策)周(瑜)式的关于大小乔的爱情之歌)。系列音像歌曲最好能在12月前上市!下这一棋子很关键!
其二,创造“民风”,开发转化关于《赤壁》的一系列文化产品,如前面提到的《漫画》(包括小人书)美术书籍、音像制品,最重要的是开发些实用的能满足各个年龄层次需求的产品,如《赤壁》游戏、《赤壁》服饰等等。
其三,展示“文风”,举办《赤壁》(《三国演义》)文化成果大联展,根据不同的主题分门别类,如1、影视类展播:举办以往的《三国演义》影视联展(着重提取“赤壁”大战的情景加以比较);如举办老中青少四代演过“诸葛亮、曹操、刘备、孙权、周瑜、关羽、张飞、大小乔”的演员进行交流;
2、图书类展销:收集以往关于《三国演义》赤壁大战的小人书、连环漫画还有关于《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的图书,如关于诸葛亮的财经类书籍《谋定而后动》——诸葛亮谋略与现代商战,还有诸如管理札记类文学类人性类的《水煮三国》、《品三国》书籍等等。还有关于《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的“文献”展,如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隆中对》;曹操的《短歌行》、曹植的《七步诗》、《洛神赋》等等,还有关于“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刘备摔阿斗,假仁假义”、“关羽大意失荆州”等成语典故等等;
3、网站类联盟:与围绕研究《三国演义》或传播诸葛亮谋略的全国各地的“专业网站”联系,展示其的文化研究成果,并在其上展开各种主题的论坛研讨;
其四,普及“医(衣)风”,举办《赤壁》医风及衣风展,如华佗替关羽的“刮骨疗毒”、替曹操的麻醉开脑术等等,巧妙融入中医成果。并可以联系一些专业模特队或学习“超女”举办类似民间选秀的《赤壁》服饰展,选酷似诸葛亮、曹操、周瑜、大小乔演员的民众,诸如此类等等;
其五,开发“游风”,与各地的政府旅游局或知名旅行社,开发《赤壁》线路游,如“赤壁”—荆州—许昌—南阳诸葛庐—隆中—武侯祠—泸水—定军山—张飞庙—诸葛村(浙江)等(旅游线路景点及排列顺序必须精心研究)等等,《大长今》是划零为整,全整到一处!而《赤壁》则是划整为零,分布各处!“大长今公园”是新造的,而“赤壁”游由来已久,历史文化积淀相当深厚,观赏价值非同寻常!这也是点睛之笔,必须重视!
其六,科技“创新”风,这里头当然包括“环保风”,如展示“木牛流马”、“诸葛亮坐驾”、“十连弩”、“孔明灯”、“八阵图”,详情可参照《谋定而后动》——诸葛亮谋略与现代商战一书“P189-202页‘创新策略—诸葛亮如何推陈出新’”等等。
篇5
关键词:三国演义;火攻;写作艺术;文本;作者;读者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018-01
一、何为写作艺术
我认为完整的写作艺术必须包括三个要素在内,一是作者,二是读者,三是连接作者与读者的文本。从写作的作者出发,产生文本,到文本对读者产生精神共鸣为止,是一整个写作艺术实现的过程。打个比方的话的正如绘画艺术的实现必须是从绘画艺术家创作绘画艺术品到绘画艺术品给人以艺术美感与启示结束,三者连接构成的一个整体是一个艺术实现与完成的过程。
于是我据此而推论出一个写作艺术实现的流程图示。图示的左边是作者部分,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写作方式以文本的形式表现出来,图示的右边是读者部分,读者通过对文本的文本内容的解读获得感性的认识,而后经思维升华得到理智的结论。这就是写作艺术的产生到实现的过程。
所以,关于《三国演义》中火攻的写作艺术是否实现,我们也有必要通过对于这三方面的分别分析而进行论述。
二、何为火攻
火攻区别于火计与其他用火。火攻的含意为通过运用火计的方式大幅度削减敌方有生战斗力的作战方式。火计的含意是指一切在战争中为正面战场增加胜算而施行的放火行为。用火则包括生活用火以及军事用火等一切使用火的行为。所以用火的含意宽于火计,火计的含意又宽于火攻。关于火攻的性质,在《孙子兵法?第十二篇火攻篇》中有如下的话: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行火必有因,因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
三、三国演义中的火攻
终三国演义一书,我摘录出各种“用火”39条。这39条当然是剔除了包括“焚香拜宗庙祖宗,生火做饭”之类非战斗性质的生活用火。
在39次用火中,用法有以下这些(兵家用火的种类,稍异于《孙子兵法》的记录)。
1、举火为号:目的是以火为信号,有助于行军指挥。(不具有伤害性,但是具有威慑力。)在三国演义中曾多次出现,也具有一定的扰敌性质。2、放火烧山、烧林:博望坡之战(夏侯 诸葛亮)V亭之战(刘备 陆逊)。3、放火烧船:赤壁之战(曹 孙刘)。4、放火烧粮草辎重:乌巢之战(曹 袁绍)。
四、诸葛孔明在火攻艺术中的意义
在《三国演义》中最擅长运用火攻的要算诸葛亮。从最初的博望坡军师初用兵,接下来的诸葛亮火烧新野,到之后紧接着的赤壁之战中烧的曹操八十三万大军只剩下二十七人的赤壁之火,在之后又有火烧藤甲兵等等。从《三国演义》的对于人物描写的详略与侧重上可以看到,诸葛亮很显然是罗贯中心目中最崇高与仰慕的对象,因此罗贯中花费了大量的笔墨着力于诸葛亮的身上。
以赤壁之战为例,我们可以看出在赤壁之战中,罗贯中虽然着力于两个阵营之间的多位重要人物,并对其都分别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描写,为了切合事件的发展与故事的铺陈。然而即便如此,每一个人呢都有其各自存在的自身价值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感受到强烈的陪衬的气息。不管是周瑜还是鲁肃还是孙权,这些是孙吴阵营中智谋武略的佼佼者,还是对方阵营中的曹操与他的一班谋臣将领,似乎都在给诸葛亮作者侧面的烘托。从整一个火攻的准备工作开始,群英会蒋干中计,到用奇谋孔明借箭,到庞统巧献连环计,到七星坛孔明借风,成为赤壁之战孙吴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点。所有的一切都在为了突出孔明的重要性与神机妙算。而周瑜的数次使计陷害失败,与失败后的感叹“我不如亮”“孔明神机妙算我不如也”“其人有夺天地造化之功,鬼神莫测之能”,一步一步将诸葛亮由一个人间的谋臣,推向了鬼神莫测的神人的境界。
五、罗贯中的政治理念分析
罗贯中的政治观点,我认为是非常正统的儒家的政治观点。首先从对于诸葛亮的描写来看,诸葛亮显然是罗贯中对于一个自我心目中的最理想的人臣的描写,所以诸葛亮身上的品行与政治观点,我认为是可以在极大地程度上反应罗贯中所推崇的品行与政治观点的。
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在诸葛亮身上突出体现的简言之是三点,一是汉室正统的思想,表现为终于汉朝的忠君思想。二是报刘备知遇之恩的重义思想,三是最突出的,即诸葛亮是智慧的化生。而其余着墨不多的则是礼与信,却都有所反应。所以我的结论是罗贯中的政治观点是儒家的政治观点。
篇6
一曰诗歌。民间流传不少歌咏武侯《八阵图》的诗,其中以杜诗最为有名。杜甫晚年离成都草堂南下,由云安移居夔州,有《八阵图》诗一首,其云:
功w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文本本义(或称原义)和意义(或称引申义)的关系复杂而又微妙。据《杜诗详注》卷之十五仇(兆鳌)注,此诗有四说:
第一,“所恨吞吴失计,以致三分功业,中遭跌挫耳”,以不能灭吴为恨,此旧说也。
第二,以先主之征吴为恨。仇注引《东坡志林》云:“尝梦子美谓仆:‘世人多误会吾《八阵图》诗,以为先主、武侯欲与关公复仇,故恨不能灭吴,非也。吾意本谓吴蜀唇齿之国,不当相图。晋之能取蜀者,以蜀有吞吴之志,以此为恨耳。’”吴蜀“唇齿之国,不当相图”,此东坡之说。此则材料,仇注明言见于《志林》,但今存五卷本《志林》无载,而载于《仇池笔记》之中。据考《志林》原为苏轼著述计划之一部分,而未能成书,只留下部分零星札记。早在宋代,有人即据以刊印,有《手泽》《志林》《仇池笔记》诸名,作者皆冠以苏轼名,且有宋人称引。《笔记》与《志林》在宋时已成书,内容互有错杂。
第三,谓孔明不能止征吴之举,致秭归挫辱,为生平遗恨。“昭烈败秭归,诸葛亮曰:‘法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东行。就使东行,必不倾危。’”孔明不能制主上东行,而自以为恨,此王嗣爽《杜臆》朱鹤龄注说。
第四,仇注引刘迫云:“孔明以盖世奇才,制为江上阵图,至今不磨。使先主能用其阵法,何至连营七百里,败绩于虢亭哉!欲吞吴而不知阵法,是则当时之遗恨也。”以为刘备不能用阵法,而致丧师为恨,此刘氏之说。
俗话说,诗无达诂。即使子美再世,恐怕也难以说清此诗之主旨。
二曰故事。今本《三国演义》(毛纶、毛宗岗父子一百二十回评点本)第八十四回“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说东吴大将陆逊大破刘备,追至鱼腹浦,误入孔明在沙滩上用乱石排成的“八阵图”,急欲回时,无路可出。书中写道:
正惊疑间,忽见一老人立于马前,笑曰:“将军欲出此阵乎?”逊曰:“愿长者引出。”老人策杖徐徐而行,径出石阵,并无所碍,送至山坡之上。逊问曰:“长者何人?”老人答曰:“老夫乃诸葛孔明之岳父黄承彦也。昔小婿入川时,于此布下石阵,名‘八阵图’。反复八门,按遁甲休、生、伤、杜、景、死、惊、开。每日每时,变化无端,可比十万精兵。临去之时,曾吩咐老夫道:‘后有东吴大将迷于阵中,莫要引他出来。’老夫适于山岩之上,见将军从‘死’门入,料想不识此阵,必为所迷。老夫平生好善,不忍将军陷没于此,故特自‘生门’引出也。”
此则故事,说诸葛亮入川时,预知日后陆逊会误入此阵,吩咐岳父黄承彦不要引他出来。而黄承彦此时竟出现在“八阵图”现场,却又偏偏“好善”,放他出来。凡此种种,本已无端,为小说家言。
三曰戏剧。元明间,有无名氏杂剧《诸葛亮石伏陆逊》(清钱曾《也是园书目》著录,已佚)。
宋元明话本小说如《新编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三国志平话》《吴越春秋连像平话》《三国志通俗演义》等,为戏曲演绎提供了不少故事来源。元至治年间建安虞氏书坊刊刻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卷下《先主托孔明佐太子》,述及诸葛亮预设八阵图伏击陆逊。明嘉靖壬午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卷十七亦有《八阵图石伏陆逊》。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卷十五载“夔门士女传”:“谓孔明预知先主败走,设此以迷陆逊。”凡此,皆似杂剧《诸葛亮石伏陆逊》之滥觞。
四曰图书。南宋陈Y《中兴书目》卷七十云:“诸葛武侯《八陈图》一卷。后人推演其法,摹为图。”明言托名诸葛亮,为伪书。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卷二有《八陈图法》,亦云:“八陈既成,自今行师,庶不覆败矣。”
“八阵”,出自风后《握奇经》,其云:“八阵:四为正,四为奇,余为握奇,或总称之。”宋高似孙云:“风后《握奇经》,三百八十四个字,其妙本乎奇正相生,变化不测,盖潜乎伏羲之画。所谓天地风云龙鸟蛇虎,则其为八卦之象明矣。”又云:“马隆本作《握机叙》云:‘风后,轩辕臣也。握者,帐也。大将所居言其事,不可妄示人,故云握机。”
《四库全书总目》卷九九“子部兵家类”著录浙江樊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握奇经》一卷,《提要》云:“旧本题风后撰,汉丞相公孙弘解,晋西太守马隆述赞。案《汉书・艺文志・兵家阴阳》风后十三篇,班固自注曰:图二卷,依托也,并无《握奇经》之名。且十三篇,《七略》著录,固尚以为依托。则此经此解,《七略》不著录者,其依托更不待辨矣。”
又云:“考唐独孤及《昆陵集》有《八阵图记》云:黄帝顺煞气以作兵法,文昌以命将,风后握机制胜,作为阵图。故八其阵,所以定位也。衡抗于外,轴布于内,风云附其四维,所以备物也。虎张翼以进,蛇向敌而蹯,飞龙翔鸟,上下其旁,所以致用也。至若疑兵以固其余地,游军以案其后列,门具将发,然后合战。弛张则二广迭举,掎角则四奇皆出云云。所说乃――与此经合。疑唐以来好事者因诸葛亮八阵之法,推演为图,托之风后。其后又因及此记,推衍以为此经。并取记中握机制胜之语以为之名。”
又《正续小十三经》(正集,明顾起经辑;续集,丁巍、王钢、苏丽湘辑,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前言”云:“风后《握奇经》一卷,相传为上古风后撰、汉公孙弘解。原附《握奇经续图》一卷,不知撰人。《八阵总述》一卷,题晋马隆述。以上三种,撰注人似俱出伪托。”
综上所考,风后《握奇经》和《八阵图记》均为伪作。与《握奇经》《八阵图记》相比,武侯《八陈图》最为晚出,三者均为后人“推演”而成,皆伪。
如此,是先有武侯《八陈图》还是先有《握奇经》和《八阵图记》?这恐怕亦是谁也说不清的事情。
另,《通志・艺文略》著录《武侯八阵图》一卷,可能是陈寿所编《诸葛亮集》以外另行之作。
然则,“八阵图”到底是什么?
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五《遗迹篇》载有“武侯八阵图”遗迹。兹摘录如下:
(1)李膺《益州记》:“稚子阙北五里,有武侯八图。土城四门,中起六十四魁,八八为行,魁凡一丈,高三尺。”
(2)《水经注》:“沔阳定军山有亮八阵图。”
(5)《元和郡县志》:“诸葛公八阵,在新都县北十九里。”
(4)《寰宇记》:“夔州奉节县,本汉鱼复县。八阵图在县西南七里。”
(5)《兴元志》:“西县有武侯八阵图。”
(6)《九州通志》:“定军山在沔县东南十里,两峰对峙。汉昭烈于此山下作营,斩魏夏侯渊。山有诸葛岩,上有兵书匣。其山壁立万仞,非人迹可登。其下有八阵图,又有督军坛。乡人云:每阴雨时,上有击鼓声。”
上述六则资料,实为四处。《水经注》与《九州通志》为沔阳定军山八阵图,同为一处。《元和郡县志》与《益州记》为新都八阵图,同为一处。《寰宇记》夔州奉节县八阵图,为一处。另《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四《制作篇》澍案:“《兴元志》‘西县亦有八陈图’,则八陈图凡四也。”
此中所言“八阵图”分为旱八阵和水八阵。先说水八阵。
《太平寰宇记・夔州・奉节县》所载为水八阵:“八阵图在奉节县西南七里,周围四百八十丈,中有诸葛孔明八阵图,聚石为之,各高五尺,广十围,历然棋布,纵横相当,中间相去九尺,正中开南北巷,悉广五尺,凡六十四聚。或为人散乱及为夏水所没,冬水退后,依然如故。”
《水经注》卷三十三《江水注》云:“江水又东迳南乡峡,东迳永安宫南,刘备终于此。诸葛亮受遗处也。其间平地可二十许里,江山迥阔,入峡所无,城周十余里,背山面江,颓墉四毁,荆棘成林,左右民居,多垦其中。江水又东迳诸葛亮图垒南,石碛平旷,望兼川陆,有亮所造八阵图,东跨故垒,皆累细石为之。自垒西去,聚石八行,行间相去二丈,因曰:八阵既成,自今行师,庶不覆败。皆图兵势行藏之权,自后深识者所不能了。”
《晋书・桓温传》云:“诸葛亮造八阵图于鱼复平沙之上,垒石为八行,行相去二丈。温见之,谓‘此常山蛇势也’。文武皆莫能识之。”
刘禹锡《嘉话录》云:“王武子曾为夔州之西市,俯临江岸,石沙下有诸葛亮八阵图,箕张翼舒,鹅形鹳势,象石分布,宛然尚存。峡水大时,巴蜀雪消之际,大木十围,枯槎百丈,破铠巨石,随波塞川而下,与岸齐,雷奔山裂,聚石为堆者,断可知也。及乎水落平川,万物皆失故态,唯阵图小石之堆,标聚行列依然如是者,垂近六七百年,淘洒推激,迨今不动。”
杜牧之《孙子注》云:“今夔州诸葛武侯以石纵横八行为方阵,奇正之出,皆生于此。奇亦为正之正,正亦为奇之奇,彼此相穷,循环无穷也。”
苏轼曾到过夔州,见过此阵,但并没有看出什么名堂。苏轼还有诗《八阵碛》一首,对八阵图表示极大的怀疑。其云:“平沙何茫茫,仿佛见石。纵横满江上,岁岁沙水啮。孔明死已久,谁复辨行列。神兵非学到,自古不留诀。至人已心悟,后世徒妄说。”
再说旱八阵。
《元和郡县志》所载成都北部新都县八阵图,为“旱八阵”。
姚振宗《三国艺文志》引高似孙《子略》云:“其图一在新都八阵乡,峙土为魁,植以江石,四门二首六十四魁,八八成行,两阵并峙。周凡四百七十二步,魁百有三十。”
另,汉中积石八阵图,即沔阳定军山八阵图,亦为“旱八阵”。干宝《晋纪》云:“诸葛孔明于汉中积石为垒,方可数百步,四郭,又聚石为八行,相去三丈许,谓之八阵图。于今俨然常有鼓甲之声,天阴弥响。”
又《水经注》卷二十七《沔水注》云:“茔东,即八阵图也,遗基略在,崩褫难识。”
就诸葛亮本人而言,八阵图在军事上的运用,亮本传乃至《蜀书》并无记载。今检栾贵明《四库辑本别集拾遗》,得知宋袁燮《絮斋集》(辑本),从现存《永乐大典》录四十四条,馆臣漏辑者八条。其中《轮对札子》条云:“诸葛亮制为八阵,以后为前,以前为后,四头八尾,触处为首。敌冲其中,首尾俱救。虽司马懿之雄,不敢争锋。亮没而后追之,杨仪反旗鸣鼓,而懿不敢逼。盖以后为前,亮之遗法也,虽百战而不可败,是之谓常胜之兵。今之诸将能深晓此法乎?”(栾贵明:《四库辑本别集拾遗》(上),中华书局,1983年)此说与史不合。《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载,建兴十二年秋,诸葛亮临终前,委杨仪为“退军节度”,令魏延“断后”。魏延与杨仪不和,历来已久,积怨很深。诸葛亮死后,魏延拒不执行“断后”命令,率所部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阻止仪军南归。于是,“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岂有什么“以后为前,以前为后,四头八尾,触处为首,虽百战而不可败”的八阵之法?
八阵图古已有之。孙子曰:“用八阵战者,因地之利,用八阵之宜。”(《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文物出版社,1975年)章怀太子《后汉书注》:“古有八阵,诸葛亮法之。”
又《玉海》引薛士龙曰:“汉都肄也有孙武六十四阵。窦宪常勒八阵击匈奴。晋马隆又用八阵以复凉州。陈勰持白虎幡,以武侯遗法教五营士。是则武侯之前,既有八阵,后亦未尝亡也。今有马隆《握骑图赞》,其传起于风后,严从曰:武侯所习,风后五图也。”
又《路史注》云:“八阵古有,汉以十月会营士为八阵,是也。世以为出诸葛孔明,不然。孔明八阵,本一阵也,盖出黄帝邱井之法。”
在古代巴蜀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石踪迹”。蜀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自远古就有竖立大石的习俗。从新石器时代后期至青铜时代,古代蜀人为了纪念或祭祀的需要,在特定的场合竖立大石,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在古蜀国开明氏时代,即大约春秋中期至战国后期,关于大石的传说就更多了。这些大石往往与石棺葬俗有关,称之谓“墓石”。据《华阳国志・蜀志》云:“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与考古研究相印证,类似这种墓石,在今西昌地区的冕宁、西昌、德昌、米易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越西、喜德等地均有分布。
还有一种“大石踪迹”,叫作“独石”,主要是一些墓葬前的纪念物。在文献记载中,因其形状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大致有石笋、石镜、天涯石、支机石、五块石、列石等。八阵图就是列石,考古学上也称“石行”。它是四川本土发展起来的关于丧葬、祀典的原始意识形态的反映,是古代蜀人为某种目的而立的纪念物,如墓志、路碑、禁地界碑、祭祀标记等。
自诸葛亮治蜀以来,川西的许多历史遗迹都被说成与诸葛亮有关。蜀人为“追思”这位贤相,便把俗称“八阵图”的列石,“附会成诸葛亮练兵的场所”(童恩正:《古代的巴蜀》,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曹学俭《蜀中广记》卷二引《图经》云:“(石笋)乃前寺之遗址,诸葛亮掘之方验。有篆字曰:‘蚕丛氏启国誓蜀之碑’,以二石柱横埋,连接铁其中,一南一北,无所偏邪。”是其明证。高似孙《子略》也认为新都八阵图自古就有,且不知其年代。其云:“江自岷来,奔怒湍急,惊雷迅马,不足敌其雄也;徙华变沧,不足穷其力也。磊磊斯石,载轰载桩,知其何年,曾不一仄,是非天所爱,神所敬者欤。”可见,所谓八阵图,乃是古代蜀人留下的“大石踪迹”。
@里,笔者想起顾颉刚在1923年5月6日《努力》增刊《读书杂志》第九期发表的《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他在文中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这个命题有三个要点:第一,“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第二,“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第三,“我们即不能知道其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我们即不能知道东周时的东周史,也至少能知道战国时的东周史;我们即不能知道夏商时的夏商史,也至少能知道东周时的夏商史。”顾氏的结论是“看史迹的整理还轻,而看传说的经历却重”。凡是一件史事,应当看它最先是怎样的,以后逐步的演变是怎样的。
由顾氏理论观之,关于诸葛亮的传说,也是时代愈后愈丰富。我们可以看到,裴松之的《三国志注》所引各书,便可看出一件事实彼此记载的详略不同以致歧异,多是由逐渐增饰铺张而成的。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制作篇》《遗迹篇》所载诸葛故事,可谓五光十色,其中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凡此种种,可足证“时代愈后愈丰富”的说法。
陈骥不仅以为诸葛亮的《八阵图》是“后人推演为图”,而且认为鱼复的“八阵图”亦是“世传亮所制”。
篇7
【关键词】结构;自由选择;命运
简单的把它当做历史传奇性的注角,是阅读《三国演义》的最大误区。我们往往会想,这是真的,这是假的,这种阅读是对小说的唐突。小说和历史(尤其是中国的史传作品),虽然主要讲述的都是人物与故事,但两个最大的区别在于作者的意图。历史作者,写的再有传奇性,他的出发点是要给读者还原一个更为生动具体的真实状况,比如司马迁写霸王别姬一节。而小说家则是主动的虚构,他写得逼真,调动历史和现实中的经验,都是为了让读者上当,误以为真。所以,在小说与历史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历史是忠于事实,而小说是制造幻境。从这个观点来看,虽然《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但是我们要知道,历史只是外壳,要是我们太关注这一点,无疑买椟还珠了。
如何用一个结构,重新讲述既成的历史,是理解这部小说的首要问题。作者需要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结构历史,把八十多年的漫长的时间,从自然流程中抽取出来,纳入到一个更有意义的人为秩序中。作者确立了一个中心:诸葛亮。以他的生与死为节点,小说被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到至第三十六回为第一部分,我们可以成为等待诸葛亮。在这一部分中,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构造了一个乱世,曹操以邪恶的名义,正把乱世推向最。第二部分,第三十七回到第一百零二回,是全书的中心,我们称之为衬托诸葛亮。在这一部分中,作者选取了突出的几个人物与诸葛亮对比,从正反两个角度衬托诸葛亮的绝对价值。正面的有刘备、徐庶、关羽、庞统;反面的有曹操、周瑜、孟获、司马懿。第三部分,第一百零二回到一百二十回,我们称之为想念诸葛亮,此时诸葛亮虽然死了,但是整个的格局仍然在诸葛亮的计划之中,而且姜维、钟会等人的生活还被诸葛亮影响。按照这样的结构,漫长的历史,重新被把握了。
而且,以诸葛亮这个人物为代表,小说也很好的把主题出现出来——人的自由选择与既定命运之间巨大的悲剧性。诸葛亮出山之前已经久负盛名,世间流传“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所以,我们可以预见,在乱世之下,诸葛亮的选择似乎就是历史的选择。而在当时的情形下,选择曹操是人生的捷径。但是,他偏偏逆历史潮流而动,选择了最不被看好的刘备,从此也走上了一条最艰难的道路。恰如水镜先生所说,“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1于是,诸葛亮就带着刘备这个被命运挤到擂台边的拳击手,开始了逆袭之旅。并最终,倒在水镜先生的谶语之下。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看这个小说,我们会发现,其实作者比水镜先生还要高明,他为了让诸葛亮的命运更为坎坷,除了让诸葛亮时运不济外,其实在人事上也波折最多。他并不“得其人也”。
第一个不得的人,是刘备。按照我们惯常的理解,刘备对诸葛亮是言听计从,但错了。分什么事。在小事上,比如具体的战斗,分兵派将方面,确实是言听计从。但每遇大事则是言不听计不从。比较凸出的三件事,从新野撤退,不听诸葛亮摆脱百姓的劝告,导致长坂坡之败。取西川时,不听诸葛亮的计谋,导致庞统的死。最后,不听诸葛亮的劝告,为关羽报仇,猇亭一战,兵败身死,也从根本上丧失了光复中原的机会。
第二个不得的人,是关羽。诸葛亮进入刘备的队伍,一开始就有点不舒服。在他之前,刘关张三个人,已经形成了牢不可破的情意,突然插入诸葛亮,这个年轻、英俊、才智超群的后起之秀,关张二人当然不爽,尤其是关羽。他从出世以来,做的都是出彩的事,并且在自己职业生涯的后期,赶上了一场大雨,这是老天爷最后帮了他一把,水淹七军,俘获于禁,杀死庞德,让他一战成神。此时的他,已经是站到了人生的最顶峰。但也正是此时,他一头从云端坠入了谷底,身死麦城。此时打乱了光复汉室江山的全盘部署,刘备更是哭的死去活来,但是诸葛亮却非常平静的说:“王上少忧。自古道,死生有命,关公平日刚而自矜,故今日有此祸。”2所以,我们可以知道,面对关羽的失败,诸葛亮是早有准备的,而且在前边的叙述中也早埋下了伏笔,比如托付荆州时的不快,送他八字箴言,以及在得知关羽拒绝东吴联姻之后让人换回关羽的决定。但是这些都没有实行的原因只有一个,比起诸葛亮,刘备更信任的还是二弟。诸葛亮当然明白这层关系,后来无法阻止刘备讨伐东吴也印证了这一点。
第三个不得的人,当然就是刘禅。在刘关张死后,蜀中剩下的是个烂摊子,但是诸葛亮也得以没有阻碍的施展自己的才华。南征孟获之后,他确实为蜀中带来了短期的强大。于是,开始了北上大计。但每每一战功成的时候,刘禅就下一道旨意,命令他班师回朝,终于耗干这盏孔明灯。
讲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了诸葛亮所有的敌人,既有正面交手的曹操、周瑜、司马懿,又有己方的刘备、关羽、刘禅。但是,这些人都没有真正把他击败。甚至,当他死了之后,面对他最强大的敌人司马懿还是留下了:死诸葛吓走活仲达的千古笑谈。就个人而言,他是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如果一定要说他被打败的话,我们就要看到在不得天时,不得其人之外,诸葛亮面对的又一个问题,叫做天不假年。鲁迅在讲到《三国演义》时,说其中的一个短处是“状诸葛多智而近妖”,这里边多指的是诸葛亮借东风啊、观天象之类的特异功能。但是,我认为,这里边其实也为诸葛亮的死买下了一个大大的伏笔,他一定要通天性,才有在征南回蜀的途中祭鬼一说,才有最后在五丈原延寿一事,并最后感叹,天命如此。因为他是全书的中心,他是战无不胜的,他最终的胜败一定不是人与人之间的胜败,而是人与天之间的胜败。这也让我们看到,诸葛亮最初的选择何止是逆时而动,简直是逆天而动,这样也把他个人的生命价值提到了最高,成就一段人的自我选择与天定宿命之间宏大的悲剧性。
笔者认为,这种悲剧性,是对一些人的警示,同时也是对另一些人的鼓舞。
小说的另一条主线,是刘备与曹操的斗争,我们从表面的叙述中看到的是权谋、刀兵的争斗,但他们的内在有一种更突出、更持久的矛盾,情感于理性的冲突。刘备主情,曹操主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小说中胜利的一方是曹操,但他不动人,因为他无情。反观刘备,以及他的组织是失败者,但动人,因为他们的每一次失败都是情感于理性争斗时情感的失败。不止他如此,他的兄弟们也是如此,关羽曾义释曹操。张飞为了关羽被部将杀死。诸葛亮倾其一生,持守对刘备的誓言。这些无一不是他们失败的命门,但是也都是他们之所以能够把传奇留下的原因。他们的失败恰恰证实了中国人心中情感与理性之争中,情感的胜利。这是一种悲伤的胜利,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做事情的时候,虽然很大程度上是实用理性主义者,但是在心理上却暗涌一种悲伤的气质。所以,为中国人所崇拜的英雄,往往是用情很深的失败者,而不是理性至上的胜利者。这里,与其说是作者在迎合一种心理,不如说是作者在塑造一种心理。一个民族心理特征的塑成,一定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历史、文学,对历史、文学的书写和感喟,正是一个民族心理特征不断加深的途径。所以,我觉得《三国演义》其实阐释了一对永恒的矛盾——情感与理性,并在此矛盾的展示中,塑造了这一文化下的心理特征。
到此为止,笔者认为可以回到一句关于《三国演义》民谚似的评价:老不读三国。为什么,因为在读《三国演义》的时候,读者要面对的是心底的悲伤。这种悲伤不是人人都有,他属于这样一种人:他用情太深,面对命运,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回顾一生,他感到不满意,但是这种不满意不是一个人的失败,而是情感面对理性时更宏大而永恒的失败。是一种生存方式对另一种生存方式,一种人生理想对另一种人生理想的失败。这种失败的特点在于,它是实践中的失败,却是时间上的胜利,一种胜利者永远无法见到的胜利。它不是简单的同情弱者,而是乐观、实用的中国人对情感与悲伤的珍视。这一点,是中国人身上的非常特殊的气质。
注释:
篇8
关键词:位置;明确目标;选择性;学生主体;手段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044-01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的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大家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吗?”“看过。”教师听着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十分满意,“你们都喜欢当中的哪些人物?为什么?”“我喜欢曹操,因为”;“我喜欢诸葛亮,因为”;“我喜欢周瑜,因为”,看学生发言踊跃,教师心里十分开心,“那同学们知道《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吗?”“知道,有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等,学生此起彼伏的回答声让教师感到学生对此内容十分感兴趣,“同学们知道诸葛亮的故事,都是从《三国演义》中得知的,但在历史上有些是不存在的,同学们想知道真正的历史情况是怎样的吗?”“想”。“那老师就告诉大家,历史上诸葛亮博览群书,对天下的时局加以分析,在刘备三顾茅庐请其出山后刘备并没有给他军师的职务,任何头衔都没有。只是”教师一口气把收集来的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告诉了学生,学生都聚精会神的听故事,“说完了故事,我们来听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临江仙》。”教师播放录音。音乐结束,铃声也在此想起。“我们听了三国中诸葛亮的故事,也欣赏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今天的课就到此结束下课”。以上教学片断中所表现的正是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过多加入“学科综合”,使音乐课变形了。通过此片断不难看出,为了提高学生对欣赏的音乐内容,教师做了很多准备,为了抓住学生的兴趣,他把所准备的内容全部说完,可是音乐教学中需要欣赏的内容没有做讲解,而是听一下就算完了,学生在欣赏中并没有获得音乐知识。许多音乐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掌握教学目标,只要和教授内容有关的其它知识,哪怕是间接有关联的,他都告诉学生,因此本节课最后的教学目标越来越偏离原目标,造成原目标没达到,现有目标不需要。因此,教学目标一旦确定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并在知识拓展时围绕音乐来拓展,综合有度,把握合理的契机点进行课堂设计,使学生体验美的享受。面对音乐教学中的这一现象,音乐教师该如何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科综合”的度?该如何利用这个度把音乐知识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这些都是横在许多音乐教师面前待解决的问题。我认为:
一、摆正“学科综合”的位置
在过去的音乐教学中强调音乐知识的讲解和音乐技能的传授,使学生对音乐失去兴趣。运用“学科综合”可以使学生对本学科所学习的内容产生更大的兴趣,有利于课堂上的组织教学,并能帮助学生理解所教授的内容。但“学科综合”在教学中只起到辅助作用,只作为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而像上面的案例当中过多的讲解其它知识,虽然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结果却让音乐课变成历史课,使教学内容没有主次之分。摆正“学科综合”的位置是教师教授音乐欣赏课第一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把握教学时间,明确教学目标,有选择的进行知识穿插
教师在上课前对教授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把握每个内容教授的时间,而不能因某一内容花费太多时间,而耽误其它内容的教授。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在需要利用其它学科内容做辅助时,尽可能选择典型合理的,而不是把所有和本课内容相关的知识发散性讲解。我在教授《中华乐韵》时,内容是埙、编钟、磬,可这三种乐器所演奏的乐曲时间不同,如果听完一堂课时间不够,还要讲解。于是我把欣赏的教学目标变一下,不要求学生分析乐曲,让学生分析乐器音色,在教学时只听片段,通过片断来分析音色节省时间来分配以下教学任务。关于本课的欣赏内容我搜集大量有关乐器的历史知识,从内容中把三钟乐器产生时间和音乐价值加以精简进行讲述。学生能明确三种乐器的历史价值,对其产生兴趣。
三、淡化自我,确立学生是教学主体
教师认为学生学习音乐时有很大困难,于是把找到的内容,哪怕有一点联系,全数教给学生,不管这些内容有没有帮助,丝毫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结果在大拼盘的教学中,学生既没学到音乐知识,也没得到审美能力的锻炼。教学中教师是带领者和启发者,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把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第一位才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之一。课前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和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并让他们自己讲解,这不仅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也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教学手段多样化,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篇9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中生《三国演义》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初中生《三国演义》读后感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书能使我们了解古今中外发生的趣事;好书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好书还能使我们明辨生活中的是非。“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也证明了读书的重要性。
这不,暑假我就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它的作者是罗贯中。它与我国的《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合称为四大名著。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三国演义》塑造了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代表人物。
这本书中最令我佩服的是诸葛亮。从“草船借箭”这一章就可以体现出来:因为周瑜十分嫉妒诸葛亮的才智,假装商议军事时,周瑜问诸葛亮,与曹兵交战,用什么兵器比较好。“用弓箭最好”诸葛亮答,周瑜说:军中正缺弓箭,麻烦先生制造十万支弓箭,这等是公事,还请先生不要推脱。诸葛亮答应后,并问有多长期限,周瑜则问十天可以吗?诸葛亮有把握的说,三天就行了,到时候如果没完成,甘愿受处罚。周瑜自然高兴,用酒席招待他,诸葛亮喝了点酒便告辞了。之后诸葛亮请鲁肃把二十只船全盖上青布挡起来,再在船两边扎上千个稻草人,每只船里还要有三十人。雾出来了,越来越大,即使是面对面也不容易发现,诸葛亮催促船快速前进。忽然开始打鼓,曹军开始射箭,只见雾中弓箭如同雨点般向二十只船袭来,过了不一会儿,诸葛亮让士兵把船掉头,头朝北,尾朝西。诸葛亮又命船上士兵大喊:“多谢丞相赐箭!”曹操知道后火冒三丈,诸葛亮对鲁肃说:“每条船上约有五六千支箭,不费我们一点儿力量,就得到十万多支箭。周瑜知道此事后非常惊讶、嫉妒。此外可以表现出诸葛亮聪明的章节还有很多,例如:空城计、反间计等等。
书就像是一盏灯照亮着我们前进的路,书就像是一本本字典让我们了解我们不会的知识,书就像是一场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书就像是一位老师细心地辅导着我们。所以,我们应该时刻记住“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这句话。
初中生《三国演义》读后感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雨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每当我听到这首歌,就会情不自禁的想起最近我看的一本书,名叫《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被誉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这不仅是前人留下的文化瑰宝,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传统历史宝贵的资料,是中国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作。龙吟虎啸的三国传奇,无疑是千年传奇,百世经典。数百年以来,一直深受我国乃至全世界各国的人民群众所喜爱。说起其中的故事和人物,无不令人口齿生香。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各方豪强扩充武力,抢夺地盘,造成了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的惨烈社会局面。乱世枭雄,谁忠谁奸,孰成孰败。蜀有:刘备、诸葛亮。魏有:曹操、司马懿。吴有:孙权、周瑜。他们为了争夺天下,统一天下,用尽心机,机关算尽。
在这书中,我佩服刘备的善于用人,我佩服关羽的忠心耿耿、义字当头,我还佩服张飞的威猛雄壮,我更佩服赵云的浑身是胆和周瑜的巧设计谋。曹操的诡计多端、疑心重重让我不得不感叹万千。但我最崇拜的还是诸葛亮。他未出茅庐已知天下大势,既出茅庐天下震惊。他料事如神,神机妙算。借东风、空城计至今为人津津乐道。草船借箭、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等等都让我赞叹不已。
在诸葛亮众多计谋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草船借箭”。周瑜想方设法要置诸葛亮于死地,就逼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不然就要杀掉诸葛亮。但是诸葛亮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化解了周瑜的刁难。他只用了二十艘船、三十名士兵、一千多个草把,趁着漫天大雾,慢慢靠近曹操的水寨。诸葛亮叫船上军士一齐擂鼓呐喊,曹操怕中埋伏,不敢出兵,只是命令一万多名弓弩手一起向江中放箭。太阳出来了,二十只战船两侧的草把上都插满了箭。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草船借箭”。还有“空城计”也是我喜欢的一计。由于马谡不听劝告,自作主张,导致街亭失陷,蜀军失去了重要的战略要地,不得不全军撤退。诸葛亮在万般无奈之下,做出冒险的举措,巧唱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的十五万大军。这些计都充分地说明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他遇事冷静,临危不乱,实在是让我佩服。
这些历史也让我看到了那时候老百姓生活的艰难和困苦,更让我感到现代生活的幸福。那时候老百姓的流离失所,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安定。这些又都让我想起了汶川大地震、云南的旱灾、舟曲泥石流、玉树地震等等无情的天灾。要是放在三国时期,那肯定是世界性的毁灭。而在现在,正是因为国家的强大,人民的无私,让大家互相团结、帮助,很快的度过了难关,建起了新的家园。
所有的这些感想,都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更加爱我的祖国,爱我身边的每一个人。
初中生《三国演义》读后感3俗话说:“虎父无犬子,上阵父子兵”、“老子英雄儿好汉,将门自古出虎种”。果然,在《三国演义》中虎父虎子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大家熟知的曹氏父子、孙氏父子、司马氏父子,还有关羽、张飞和他们的儿子,无一不文韬武略、智勇双全。但也有例外的,那就是可怜的刘备、刘禅父子。
让我们先来看看父亲刘备,三国中赫赫有名的“天下英雄”、蜀国主君,连曹操都认为当时的英雄只有刘备和他自己两人而已,可见刘备是名符其实的龙凤先辈。然而悲剧的是,他的儿子刘禅却最终成了扶不起的“阿斗”。难道是刘备的运气特别差,生了一个傻儿子吗?在阅读《三国演义》的过程中我发现,刘禅出生时绝对是一名健康的BABY,而且书中描写当时的天相吉祥无比,完全是王孙贵胄啊!但是为什么刘禅不能子承父业、有所作为呢?我个人觉得主要是由后天因素造成的:
一是教育环境有问题。众所周知,刘备为了复兴汉家天下,常年在外东奔西走,有时甚至寄人篱下,儿时的刘禅几乎见不到父亲。刘备死后,虽然把16岁的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但即使诸葛亮竭尽全力也爱莫能助,分身乏术的他只能把困难和问题都往自己身上揽,没有让刘禅独立去面对、思考、实践,关爱过度,从而导致了蜀国少主好吃懒做,毫无治国经验可言。
二是自身成长有问题。在刘禅的成长过程中,尤其是青少年时期,由于父母的溺爱,基本上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尊处优的生活,从未跟随父亲或那些厉害的叔叔伯伯们上过战场,也没有正式学习过如何处理政事、治理国家,所以在刘备和诸葛亮去世后,“阿斗”便乐不思蜀地甘做阶下囚,父辈们一手建立的蜀汉江山就断送在了他手里。
再让我们来看看另一位父亲曹操,毫无疑问,在对后辈的教育方面他比刘备成功太多了!曹操非常重视对儿子的言传身教,常常亲自过问孩子们的学习近况,并鼓励他们从小树立扬名立功的远大理想,在实践中磨练意志、学习治国之道。正因为如此,他的儿子中既有才高八斗的文学家,又有创立曹魏的政治家,还有七岁称象的神童。你们看,同样是一国之君,在对待孩子教育上的不同态度却决定了“虎父犬子”还是“虎父无犬子”。
其实,现在也有许多像刘备一样的父亲一心忙于自己的事业,认为只有赚了足够多的钱让孩子吃好、喝好、穿好,就能让他们学好,哪里知道孩子们最需要的是曹操那样,会亲自检查孩子作业,会亲自带孩子接触社会,会亲自和孩子一起体育锻炼,还会和孩子们真诚交流心事的父亲啊!试想刘备如果做到了以上几点,刘禅也就可以扶得起来,不会成为被后人嘲笑的鼠犬后代了。
幸运的是,我有一位曹操式的“虎父”!印象中,爸爸曾经也是一个“工作超人”,经常一周都见不到他几次,为此我还向他发过脾气,爸爸却总是笑着对我说:“等爸爸忙过这一段,一定多陪你!”那时的我从来不相信。直到后来,我渐渐发现课本和作业本的错题旁时常会出现一些有趣的小标记,问号、爱心圈、小星星……多温馨地提醒啊。妈妈告诉我,实际上爸爸每天深夜回家后,都会仔细翻阅一遍我当天的作业,了解学习进度,还特意准备了错题集嘱咐妈妈让我把错题一一抄录下来,反复复习,原来爸爸一直在悄悄地伴着我呀!再后来,我的课外辅导班逐渐多起来,爸爸为了能及时送我去辅导班,每每顾不上晚饭就陪我一起“奥数”到九点,回家路上还津津有味地和我讨论题目,说这顿“精神食粮”太丰盛,肚子都已经饱啦。除了学习,爸爸还是我运动的队友,旅游的驴友,家庭辩论会的辩友。瞧,他这是要替刘氏父子扳回“虎父无犬子”的局呢!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已经意识到父亲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了吧,要我说呀,罗贯中早就在《三国演义》中告诉爸爸们了,如果想要有一个和自已一样出色的“虎子”,学曹操就对啦!
初中生《三国演义》读后感4今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终于被我看完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是一本很好看的书。刘备和张飞、关羽一起桃园三结义,之后,他们又三顾毛庐请了诸葛亮,他当了军师,就有了三国。分别是蜀、吴、魏,蜀国和吴国联盟,在赤壁大战中把魏国打地大败,魏国的人落荒而逃,最后魏的领将曹了,魏国也灭亡了。没过多久张飞和关羽也死了,刘备悲痛过度日日夜夜都在哭,也倒在了土里,最后,由诸葛亮管理蜀国,还要照顾刘备的儿子―――刘禅,诸葛亮病死了之后,刘禅治理不好国家,蜀国灭亡了.后来,吴国统一了中原发展成了晋国。
看完了这本《三国演义》,我心胸澎湃。诸葛亮的才能真是让我有妒忌了。在舌战群儒的时候,他单凭一个人的智慧和口才就战胜了吴国的所有大臣,还说服了孙权,让蜀国和吴国联盟,一起攻打魏国.还在草船借箭中。诸葛亮能想到的东西,周瑜却想不到,周瑜本想陷害诸葛亮,让他在十天之内把十万支箭造好,可诸葛亮还把十天改成了三天,周瑜听了,他欣喜若狂,以为诸葛亮要自投罗网了,周瑜还特意吩咐铁匠把材料少些,速度慢些,好让诸葛亮来不及,让诸葛亮受罚,可他临危不惧叫鲁肃借他二十条船,每一条船上放十个草把子,还用铁链接在一起,便去了曹操的水塞。那时,江上大雾迷茫,曹操只听见了杀声震天,曹操分不清虚实,就派弓箭手去射,结果,他们中招了了,在每只船上有2000多只箭,和起来刚好有10万多只箭这下子,时间也刚好三天,周瑜没话说了,终于承认了:我终究还是没有诸葛亮那么机智啊!
刘备的憨厚和忠实使我不得不配服他,若不是刘备去请诸葛亮,不然的话,他还是一个卖草鞋的人.如把他换成我去三顾茅庐的时侯,我一定会等不及直接走诸葛亮进茅庐,怒气冲冲地把诸葛亮叫醒,然后再狠狠得骂他一顿,等怒气消了,再去和他商量。那么诸葛亮一定会觉得我很粗鲁,也一定会不当我的军师,蜀国也不会存在了。可是,刘备他却在外面安安静静的等待,很有耐心,连抱怨也没有抱怨一声,安安静静地了几个时辰过去了,张飞已经耐不牢性子了正要去放火,烧房子的时侯,都被刘备给制止了,最后,诸葛亮醒了,他知道刘备在外等候多时,立刻叫刘备进屋商量,诸葛亮被刘备的忠诚给说服了,成为了蜀国的军师。这还不能说明他是个求贤若渴、忠厚老实的人吗?
《三国演义》这本书真是太有趣了!我要向诸葛亮学习他的机智和勇敢,还要向刘备学习他的忠诚和憨厚。
初中生《三国演义》读后感5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在三国中,我最佩服的人是关羽,他不但武工好,而且人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时,他因带着二嫂,所以才假装投降。其实他还是一心想找到刘备,保护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马”时,便立即骑着这匹“赤兔马”又去找刘备了。在山下遇见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带回去,真是一名当之无愧的好汉。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他不但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忠。
其实,《三国演义》中的大人物、大豪杰、大英雄还有很多很多,多得触手可及。这些人物很值得我们学习。
篇10
一、真实与虚构
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确是这样。但是虚构,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虚构,而不是随便那段史实就可以拿来虚构的。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又如,关于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类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读过之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因为,如果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背了。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
二、神化与丑化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真实人物,而是正史经过加工后的人物,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丑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诸葛亮和关羽了。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关羽被神化的地方则是“忠”“义”。下面,我想简单比较一下作者为什么着重的神化这两个人。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认为三国之中蜀汉是正统。而朱熹以前的观点,从陈寿开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为正统。自朱熹之后,君王、大臣、百姓也开始接受朱熹的观点,原因就是这种观点是符合儒家思想,并能被统治阶级所接受的。罗贯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观点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于“汉室”的。这其中,作者又把诸葛亮写成了“智”的化身,把关羽写成了“忠”“义”的化身。这也就是为什么受《三国演义》的影响,道光年间的统治者曾给关羽长达三十余字的谥号了。
至于丑化,基本是对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历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国演义》却把他描述成了一个忌贤妒能的人。丑化大部分都是为神化作映衬的。
三、人物与线索
《三国演义》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义胆忠肝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忠厚老实的刘备、勇谋兼备的赵云、狡诈多疑的曹操、忌贤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祢衡等等。而作者正是用对细节的刻画,来体现人物鲜明的特点。如,写张飞,第七十回中,作者对张飞使了一个小心眼智败张?的战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与描写,与此同时又加入了一段诸葛亮与刘备的对话,更显出了诸葛亮的智谋高超。
《三国演义》能够把繁多的人物以及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就是因为作者在用笔上不仅有实写、虚写、详写、略写、插叙、倒叙,还有作者采用了沿线索来记叙的文学手法。《三国演义》的主线索就是蜀汉政权的建立以及灭亡直至三分归晋的过程,其中有穿插有支线索。如,赤壁之战时期,作者是从刘备、孙权、曹操三条线索来展开叙述的。而这三条线索有互有联系,不会在一个章节之中只叙述一条或两条线索,这样交织进行,就会让读者感到很连贯,而不是只读一条线索的冗长与乏味。
四、封建与王道
《三国演义》中表现的一个政治思想观就是倡导典型的儒家思想——王道与仁政。《三国演义》中的一大部分虚构故事情节都是为了表现这种思想。正是如此,作者才大胆的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忠”“义”的艺术形象。
首先是诸葛亮。《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诸葛亮,是“忠贞”和“智慧”的化身,特别是作者对诸葛亮的“智慧”,更是用尽笔力,大肆渲染。
诸葛亮在当时的地主阶级统治集团中,是一个看问题比较敏锐、处事比较有胆识谋略、能随机应变的人。然而,他之所以具有这些优势,就是因为它重视实践。如,在曹操攻占荆州,领兵南下时,诸葛亮曾向孙权分析当时形势,预计到曹操必败,正是因为诸葛亮在战争之前就已经对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弱点作了比较的缘故。又如,诸葛亮敢于使“空城计”,就是因为他对敌我将领的情况作了分析,料知司马懿了解自己“生平谨慎,必不弄险”,从而利用司马懿对自己长期形成的认识,采用了十分“弄险”的疑兵之计,解除了危机。然而,在更多的章节中,作者却把诸葛亮写成了“先知先觉”的人物。如,诸葛亮的几次“夜观天相”,几次“锦囊妙计”。而在“七星坛祭风”,更是荒诞不经的描写。类似的问题,还可以在“巧布八阵图”“班师祭泸水”“五丈原禳星”“定军山显圣”中看到。
关羽也是《三国演义》中着力描写的人物。在作者的笔下,关羽也从《三国志》中的一名与赵云、黄忠地位相同的武将,变成了《三国演义》中勇猛忠义的大英雄。《三国演义》如此美化关羽,完全是为了提倡封建的“忠”“义”思想。《三国演义》后,关羽就成为完全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理想的人物,关羽在民间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广。明、清的统治者曾经几次封其为“大帝”,到处为其立庙。这就清楚的说明,通过关羽鼓吹“忠”“义”的这种描写,是多么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
此外,也是为了提倡为封建主子卖命,《三国演义》还塑造了一系列所谓“忠臣”形象,如董承、王子服、吉平等等,他们为了尽忠汉献帝诛除“国贼”曹操,“虽灭九族,亦无后悔”。作者把这些人吹捧为流芳千古的模范人物。此外,写姜维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孝道”,写孙夫人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节烈”。由此可知,《三国演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贯穿了作者的社会政治观点的。
五、诗词与歌赋
《三国演义》的另一大成功便是引入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虽然数量比《红楼梦》中要少,但是其中不乏精品之作。一部分诗词是为了表达情感而引入的,另一部分则是出现在人物的吟唱中或笔下。如,“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第三十七回),此乃文中诸葛亮所作。又如,“曹操奸雄不可当,一时诡计中周郎……”(第四十五回),此乃后人叹曹操中计误杀蔡瑁、张允之事。篇头词“临江仙”,气势磅礴,让读者感到一股浩然之气;读过之后,更有一种意犹未尽、引人入胜的感觉。篇尾诗“古风”,则把三国一个世纪的兴衰成败、长达66万字的文字概括成仅300余字的长篇叙事诗。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是它却像一片押韵的后记一般,带领读者重温三国风云。其最后几句,更是引发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认识:“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
总而言之,《三国演义》可以说是四大名著中仅次于《红楼梦》的精品小说。虽然其中有些思想值得我们去探讨,但是它留给中华民族的意义是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