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资料范文

时间:2023-03-15 19:33: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鲁迅资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鲁迅资料

篇1

在城镇居民中,癌症已占死因的首位。我国在肝癌、胃癌及食管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同时,肺癌、结肠癌及乳腺癌又呈明显上升趋势。

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年都有认识的人死于癌症,每个家庭的几代人中总会有死于癌症的亲属。因而,人们对癌症的恐惧心理与日俱增。一旦一个人被诊断为癌症。随之而来的不仅是患者本人心理和肉体上的极度痛苦(有时心理创痛大于肉体),其周围的亲朋好友也同样在眼睁睁地看着亲人、好友一天天走向死亡而束手无策,这种残酷的现实足以击倒人们的意志和信念。于是,不顾一切,宁愿倾家荡产也要寻求一线生机的求医之路开始了。

善良的人们都在重复着一个希望奇迹突然降临――攻克癌症的灵丹妙药突然问世,亲人所患的癌症手到病除,一度绝望的人生重新开始生机……然而,美好的愿望会不会降临人间呢?

世界各国科学家多年来从不同的科学领域用最新的科学知识和成果向癌症发起过多次冲击,提出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激素、营养、免疫、中草药、气功等各种方法。尤其是在1971年,当美国国会通过了“向癌症全面开战”的提案后,人们就被一种假象所迷惑,人们普遍以为只要花掉几十亿美元就能找到抗癌良药。事实是人们完全低估了抗癌的复杂性。近年来的基因治疗、诱导分化和凋亡疗法、抗肿瘤血管形成疗法、肿瘤生物疗法等一个个都独树一帜,在动物实验中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然而,一旦用于人体,犹如泥牛入海一般销声匿迹了。因此,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头脑清醒地提出:眼下治疗癌症的出路在哪里?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自始至终贯穿着与疾病作斗争的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认识史。医学就在这漫长的认识和斗争过程中发展成现在的较完整体系。

人们往往被现代医学发展的一些过度宣传而弄得眼花缭乱,如x光机、B超、CT、核磁(MILl)、派特(PET)等,横切面、冠、矢状切面,可以将人体内部组织、结构分层显像而可以发现人体各部位微小的肿瘤;光学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可以观察到细胞、分子结构;各种生理、生化、免疫的实验室检查,可以随时监控人体水电解质情况,血液、细胞内外液、体液、免疫系统等瞬间的变化;染色体、基因工程,又将人体研究推上一个新的制高点;心电、血压、脉搏、血气的实、瞬时监控。避免了医生凭经验下药的盲目性;呼吸机、起搏器、冠脉搭桥、安放支架、脏器移植等先进的治疗手段,挽救了无数垂危的生命;产前诊断、基因探针,能够科学地预测人体内潜在的某些疾病,为早期防治铺垫了道路……但是,这一切的一切,并没有改变医学的根本面貌。目前常用的检查肿瘤的影像学手段,如CT、磁共振、同位素、B超等,都只能发现5毫米以上的肿瘤,对小于5毫米的肿瘤,还发现不了。诊断学正力图在更小的时候,更准确、更快地发现肿瘤,但现阶段对于肿瘤的检查手段还很难做到早期发现,远远达不到早期诊断的需要。

目前对肿瘤诊断当中,最可靠的方法还是病理诊断,一般是通过取脱落细胞或采用穿刺、活检、解剖等办法取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发现了肿瘤细胞,就可以比较早地诊断出癌症。

就癌症的诊断而言,目前中国研究的结果,其误诊率在30%左右(英美等国在40%),其中鼻咽癌、白血病、恶性淋巴瘤、胰腺癌、结肠癌等恶性肿瘤的平均误诊率在40%以上。

针对这一现状,惟一的对策就是:任何一个癌症的诊断,一家医院定了以后,一定要到第二家医院再验证。以求减少误诊率。

癌症的治疗到目前为止,在国内外大大小小的医院里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中医药治疗和近年来比较新意一点的生物治疗。我们从大量的死亡病例的解剖中可以看到,这些已经有的治疗方案虽然都有一定的效果,但都没有根本解决问题,而且都有相应的负面作用(对病人的正常组织的损伤)。

外科手术切除肿块,短期疗效可见,早期肿瘤手术切除后,可以获得临床治愈。但手术无法切除肉眼不可见的微小病灶和转移扩散的癌细胞,已经转移扩散的中晚期肿瘤,手术弊大于利。

化疗药均为毒药,它具有全身作用,对多种肿瘤都有一定的疗效,有的能够明显缩小肿瘤、防治转移和复发。但副作用较大,尤其是对骨髓的抑制,而且多数病人耐受不了继续治疗而失败。

放疗具有杀死局部肿瘤细胞的作用,对于一些对放射敏感的肿瘤如鼻咽癌等是首选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兴起的伽玛刀、x线刀、光子刀等,其实也是一些类似的射线,也属于放射治疗的范畴。但其结局犹如不开刀的局部治疗而已,对于转移则无能为力了。

中医药可以调理人体状况以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但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较弱,近期疗效不如其他疗法,仅作为辅助治疗。

介入疗法是应用经皮动脉插管、植入药盒系统等先进技术,将能识别和杀灭肿瘤细胞的药物注入肿瘤局部,局部栓塞肿瘤供血血管,使肿瘤“饿死”、坏死、缩小直至消失。适合大多数的实体肿瘤,特别是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肿瘤,是一种“缓兵之计”而已。

生物治疗,如干扰素、白介素-II等,对部分肿瘤如肾癌、黑色素瘤等有一定的疗效,但价格较昂贵,许多肿瘤疗效不确切,不宜用作一线治疗。

基因疗法:肿瘤的发病和基因有一定关系,但尚未完全明了,目前尚处于实验阶段,临床疗效不确切,价格也较昂贵。

篇2

    【摘 要】本章介绍了鲁迅的越文化渊源和地方文献情结,并就鲁迅在辑佚、校勘、目录等方面的文献学成就作了初步的探析。

【中图分类号】G256;K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04)04-0030-02

一 鲁迅的越文化渊源和地方文献情结

鲁迅的出生地绍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古越文化的滥觞之地,其人文精神孑然不群,其典籍文化灿若星辰。"于越故称无敌于天下,海岳,善生俊异,后先络绎,展其殊才",[1]如大禹、勾践,如范蠡、文种,如计倪、陆游,如赵晔、王充等"俊异"之士,不一而足;《越绝书》被认为是地志之祖,《吴越春秋》开方志之先例,《会稽土地志》、《会稽地志》、《会稽典录》等优秀越地典籍,也无不神韵俱现,"记人"的以人物事迹显灵气,"述地"的以山川地貌传神韵。

   鲁迅出生在"诗礼传家"的书香门第,从小酷爱读书,且一直有抄书的习惯,对故乡的历代先贤和传统文化一往情深。少年时代的鲁迅就对绍兴地方文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虽身处异域仍不忘越地先贤,"我绍郡古有越王勾践,王阳明,黄黎洲煌煌人物之历史。我等宜益砥砺,以无先坠前世之光荣。"

   另一方面,故乡的先贤和文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感染着鲁迅。两者的联系是如此的自然、紧密、浑然一体,以至于无论是鲁迅的学术研究还是文学作品,无不体现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对故乡绍兴,鲁迅深感自豪,认为越地先贤辈出,著述颇丰,又有"大禹卓苦勤劳之风,勾践坚确慷慨之志";[3]同时又忧心忡忡,认为"会稽典籍,零落至今,未闻后贤为之纲纪",[4]而且那种支撑民族自强不息的历史文化精神正逐渐失落---"禹、勾践之遗迹故在。士女敖嬉,睥睨而过,殆将无所眷念。"[5]正当鲁迅为此而深感遗憾之时,张澍辑录的《二酉堂丛书》给了鲁迅莫大的启示,"于凉土文献,撰集甚众。笃恭乡里,尚此之谓",[6]鲁迅非常欣赏。且张澍所录"全是古逸书的辑本,有古史传、地方志、乡贤遗集,自此抄书更有了方向。"(周作人语)鲁迅遂怀着唤醒麻木民众的良好愿望和抢救文化遗产的紧迫心情,夜以继日地搜集、辑抄、校勘、整理各种越地文献,为绍兴地方文献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 鲁迅在辑佚、校勘方面的成就

鲁迅潜心致力于文化典籍的爬梳整理工作,精心耕耘在这片日见荒芜的古文化典籍的园地里,并为此付出了毕生的心血。鲁迅一生辑校了大批的优秀文化典籍,据专家统计达50多种。鲁迅校勘《嵇康集》,前后10遍,时间长达20年之久,抄写稿达4部,这是鲁迅整理文化典籍中用力最多的一部。

鲁迅遍访会稽山下的禹陵、禹穴、禹庙,著有《会稽禹庙空石考》等,对空石的由来、文字刻凿的年代以及后人的种种说法作了严谨的考证。

为了辑录《越中专录》,鲁迅翻越故地山川搜寻越中墓碑、金石拓片。曾收集到《秦始皇会稽刻石》、《王羲之兰亭刻石》等碑文拓本。"颇锐意搜集乡邦专甓及拓本,而资力薄劣,俱不易致,以十余年之勤,所得仅砖二十余及拓本少许而已。"鲁迅对绍兴地方文献的搜寻与努力,由此可见一斑。

鲁迅始终是个现实感很强的战士,整理优秀的文化典籍,有其深厚的寓意。为了"叙述名德,著其贤能,记注陵泉,传其典实";[9]为了唤醒麻木民众,激起思乡爱国之情;也为了"开拓越学,俾其曼衍、以至无疆",[10]鲁迅前后花了近19年的时间(其间几度搁浅),辑录有关会稽的古代历史、地理佚书,不厌其烦地对家乡史志书籍进行全面认真的查访,并进行严肃仔细的考证、抄写、辑录和校勘,最终于1915年完成《会稽郡故书杂集》并正式刊印。

三 鲁迅对方志的贡献

我国的地方志书卷帙浩繁,堪称世界一绝,鲁迅对各个时期的地方志书,不仅努力索寻、广泛涉猎,还进行科学的分析、认真的研究,更可贵的是积极参与编志实践。

鲁迅辑录的《会稽郡故书杂集》,一改宋以前旧志以地理为主的倾向,以大篇幅介绍名人轶事,着重表彰爱国之志,以增强资料性,提高史料价值。《会稽郡故书杂集》全书5万余字,是一部较完美的关于古会稽郡史地佚书的辑本,堪称古方志辑录的光辉典范,是鲁迅对绍兴地方志辑佚整理工作中的一部最主要著作,填补了绍兴地区旧方志的许多空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利用价值。

鲁迅对绍兴方志的贡献不仅仅在于辑录了《会稽郡故书杂集》等重要文献,更重要的是对方志的形式与内容进行了诸多创新,对方志的理论和研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对方志的意义和作用赋予了新的涵义,强调了方志"存史"、"教化"、"资治"的作用。

四 鲁迅的目录学成就

鲁迅非常关注目录工作,最典型的例子是编制《绍兴八县乡人著作》。绍兴八县即指原属绍兴府所辖的山阴、会稽、余姚、上虞、嵊县、诸暨、萧山、新昌八县。[13]鲁迅普查遍访,选取绍兴籍著作78种,集中编入《绍兴八县乡人著作》,收录的有素有我国地方志鼻祖之称的《越绝书》,有东汉初年,山阴赵晔著述的《吴越春秋》,有陆游的《老学庵笔记》,有王思任的《奕律》等明末遗民著述,也有鲁迅非常看重的宋代《嘉泰会稽志》、《剡录》等等。鲁迅后来利用《嘉泰会稽志》整理了不少地方文献。

《绍兴八县乡人著作》这一目录的编制,足以说明鲁迅对"绍兴人所写"的乡贤著作和"写绍兴"的乡邦文献给予了同样的热情和关注,他刻意搜集、努力搜寻他所能见到的"越先正著述",并将此汇集成册,鲁迅把这一工作视为"蚁子负山之业"。

鲁迅除重点关注《绍兴八县乡人著作》所收录的乡贤著作外,还非常重视明代张岱、朱舜水,清代章学诚、李慈铭等人的乡贤著作。当然,鲁迅最关注的还是魏晋时代的有关会稽乡贤的著作。

徐小蛮同志说"鲁迅先生辑录古籍……大都是魏晋时代会稽人的著作或有关魏晋时代会稽人的著作",这说明鲁迅是"以会稽郡为横坐标,以魏晋时代为纵坐标"作为自己的研究重点的。

鲁迅花了多年的心血搜集、整理出大量的地方文献,大规模地编制《绍兴八县乡人著作》,为越人后代留下了一份宝贵的不可多得的关于地方文献的财富。

五 鲁迅对文献资料的保护

后,鲁迅曾应的邀请,到教育部工作。鲁迅在任职期间,苦心孤诣地保护我国的重要典籍与历史文献资料,多次以教育部的名义,征集重要文献入藏当时的国家图书馆即京师图书馆,奠定了今天北京图书馆丰富馆藏的基础。

1912年京师图书馆开办之初,鲁迅就以教育部的名义咨调各省馆书局所刻书籍入藏该馆。当时,浙江、江苏、福建、湖北等省均陆续将官刻书籍缴送该馆。

地方志是文史工作的重要资料。1916年10月,鲁迅以教育部的名义咨各省区饬属征取最新志书。咨文要求各省区"转饬所属,征取最新修刊之志书。其未经新修者,取最后修成之本,径行邮送本部",转交京师图书馆庋藏。

金石拓片也是非常重要的资料。1916年10月,鲁迅又以教育部的名义,咨各省区征求各种著名碑碣石刻等拓本。咨文说明了图书馆收藏碑碣拓本对于"发皇国华,阐扬学艺"的重要性,"为此咨行贵署,请烦查照转饬所属,凡系当地著名碑碣石刻,各托一份,径送寄本部",转交京师图书馆庋藏。

鲁迅一生,著述颇丰,不仅搜集、整理了一大批文献资料,还创作了大量的、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极大地丰富了文献资料的内容。鲁迅将其中的许多著述,赠送给京师图书馆和通俗图书馆予以保存,这其中就有很重要的关于绍兴方志的《会稽郡故书杂集》等等。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8:39.

[2]郑择魁."开拓越学,俾其曼衍"-鲁迅与越文化[J].绍兴师专学报,1990,(3).

[3][4][5][7][8][9][10][14][15]陈方竟.鲁迅与浙东典籍文化[J].社会科学战线,1992,(2).

[6][13]邱永山.鲁迅与乡邦文献及乡贤故书[J].鲁迅研究月刊,1995,(10).

[11][12]茆贵鸣.鲁迅与地方志[J].东南文化,1994,(5).

篇3

以下是

1 藤野先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收集鲁迅生平和创作的资料,认识鲁迅的人生道路,为理解鲁迅作品打下基础。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明确这篇回忆录是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记叙的。复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探究本文外貌描写及典型事例对揭示人物思想和性格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学习他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 2、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教学重点 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难点 联系背景解读本文的主旨,思考和感悟人生意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绯红、标致、诘责、油光可鉴、深恶痛疾”等词语。 2.回顾复习作者鲁迅及相关知识;了解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时代背景材料。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思路。 4.研读典型事例,理解人物形象。学习运用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5.学习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七年级我们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回忆起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老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但鲁迅在回忆中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却是另外一位日本人——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先生。(出示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1.作家作品 学生介绍鲁迅其人及作品。 2.简介作者的留学目的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于1906年到东京开始从事文学活动,1909年回国后,继续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成为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阅读这篇课文。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标示段序,初步感知文意。疏解疑难字词,读准字音,弄懂词义。 2.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请你依据文章叙述中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理清课文内容,列出结构简表。 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两名学生

篇4

这份资料的原件收藏在鲁迅博物馆,是一本紫色封面的练习本,里面是普通的横条纹,像极了我们做作业的本子,记录者是许广平。虽然没有写明年份,但我们通过考证可以大约推断,这是鲁迅和许广平刚刚来上海的头一年,写下的,大约是1927年11月到1928年6月之间。

这一年非常关键,对于鲁迅和许广平来说。因为,他们终于从地下情到公开恋爱关系,开始同居了。

离开广州的念头,大约是从1927年4月开始的。那时候,因为营救学生失败,鲁迅打算辞掉中山大学的教职,但是去哪里,他还没想好。如果回北京,许广平就会有点难办,因为那里有朱安。

上海是个不错的选择,何况还有三弟周建人在那里。周建人早期和周作人走得更近,甚至娶了羽太信子的妹妹芳子。然而,周建人要去上海发展时,芳子却奇怪地选择和姐姐在一起,这也为后来周建人和王蕴如的相爱埋下了隐患。

1927年9月27日,鲁迅挽着许广平从广州动身,10月3日到达上海。一开始,他们住在共和旅馆里,大约那时候,鲁迅还没有最后下定决定,定居上海。10月8日,两人从共和旅馆搬入景云里23号。许广平记录,这时候的两人,还是觉得不会在上海住太久,所以就购买了“每人一床,一桌,二椅”。

对于这一点,后来的研究者们都认为,鲁迅此举实在有点欲盖弥彰,他租了两层楼,自己住二楼,许广平住三楼,而且,二楼和三楼的床,都是单人床。对外,他也介绍许广平是帮助自己校对文稿的助手。

但对于许广平来说,一个从来没有真正过过二人世界的小姑娘,对于上海的新生活,还是有很多梦想的。之前在广州,两个人其实算是半同居,许广平即使白天和鲁迅在一起,晚上还要回到自己的宿舍,现在,“鲁迅先生”总算完全成为“小白象”了,两个人的家庭生活即将开展,能不憧憬和期待吗?

所以,在这本紫色封面的练习本里,一开始,许广平记录了八个菜的菜谱。我想,她当时是打算自己烧饭,做一个下得厨房的好“乖姑”(鲁迅对她的昵称的)的。

但很快,她发现,鲁迅并不打算开伙。为什么呢?因为要开伙仓,就要买各种锅碗瓢盆,装修过厨房的我想要告诉你,那是相当复杂的。而鲁迅这时候,并没有想好未来的生活方向,况且,当时周建人在商务印书馆工作,如果自己开伙,肯定还要烧周建人的饭,这个工作量是相当巨大的。

于是,鲁迅和许广平决定加入上海当时最流行的吃饭形式――包饭作。

所谓包饭作,类似于今天的盒饭。当时,上海绝大多数的商店、工厂和部分家庭都采用了向包饭作订餐的方法。这些包饭作是没有店面的,做的是包饭生意,每天做好了去送到各处。

许广平耐心地记录鲁迅每日的午餐和晚餐,不仅菜式,连某些菜的配菜,也写得仔仔细细,比如:

芽菜炒肉丝(附豆干一块,芹菜少许);蒸鸡(附金针木耳冬菇);蒸藕饼(冬菇、虾米、腊肉)

……

除了配菜,还有每顿饭的钱数。许广平用表示“角”,刚开始的一个星期,每顿三个菜,两角五分。到十一月二十号,改为每顿四个菜,四角钱。这样吃了一周,又改为每顿三个菜。之后数月,基本保持,不是三碗菜,就是四碗菜,绝不多加。

根据《上海解放前后物价资料汇编》,在1927-1936年间,上海的米价每斤六角四分,猪肉每斤两角,白糖每斤一角,活鸡三角七分,茶叶每斤两角三分,而当时的普通教员每月工资在一百到两百元左右。鲁迅当时的经济收入,主要靠版税、稿酬和编辑费,每个月至少在五百元以上,吃包饭当然算是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了。但看这些包饭的记录,至少从菜式上还是颇为丰富的。鲁迅和许广平的包饭,大多是上海和广州风味,比如十二月六日午饭和晚饭都吃了的“塌棵菜”,就是典型的江南菜式。塌棵菜又名“塔菜”,是江南冬日至春节颇受欢迎的青菜,清炒可,加冬笋可,加咸肉也可,烧年糕都可以,但关键是下猪油,油多一点,菜更甜。

而免治牛肉则类似于西餐,免治从英文mince meat而出,其实就是牛肉末。菜谱里,炒鸽松也经常出现,许广平还专门备注“附生菜”,这当然是粤菜了,炒鸽松,顾名思义,就是将鸽肉煸炒至如肉松一般。这是一道吃功夫的菜,粤食名宿陈梦因就曾撰文公开批判一位“仁姊”的炒鸽松“名不副实”。用生菜包鸽松食用,也是广东特色,这道菜在当时颇为流行,唐鲁孙将其称为“广东餐馆不可或缺的名菜”。

鲁迅的包饭菜谱里,也狠吃了几次霉干菜,这是他家乡的菜肴,恐怕他再熟悉不过。所以,九斤老太在《风波》里,女人们吃的“乌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霉干菜的妙处在于醇厚之味,和肥肉一起蒸,味道鲜浓甜香。我外婆以前做霉干菜炖肉,我都是偷偷只吃霉干菜下饭,铺在米饭上,任由浓油赤酱浸染米饭,然后大口吃下,是最开心的时刻。

篇5

一、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要求

初中生刚刚从小学毕业,只掌握读写的基础知识,好其心强,可塑性强。他们既需要学量语文知识打基础,也需要研究性学习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与其他学习方式相比,首先它更注重语文知识技能的运用,而非掌握语文知识数量。重在亲身参与语文探索性活动获得感悟和体验,因此教师不要只注意学习的结果,学生写了多少篇获奖作文,而应重视学生学会语文学习与研究的方法。其次它面向全体学生而非个别尖子学生。教师眼睛别只盯着论文写得好的学生,而应重视每个学生在每个阶段的不同表现。再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要把研究性学习讲授式学习对立化。因为初中学生年纪小,为了让学生真有收获,最好能把每个环节设置得更具体些,教师要多些“导讲”,不要放任自流。要允许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二、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采用以小组合作方式展开学习探究的较多。以《鲁迅自转》为例:首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确立研究课题,预先准备数个课题供学生选择:(1)谈我最喜欢的一部鲁迅作品,(2)别人眼中的鲁迅;(3)鲁迅精神今天还用吗?接着组成3~6人的课题小组,学生自选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学为组长,可以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教师、家长、校外人士等)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组员要分工协作,各展所长,协助互补。有时,为了了解学生个人的研究能力也可采用个人研究的方法,但这要在大多数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研究 性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才可实施。为了节省时间,全班集体讨论结合的方法有时也可以在语文课堂运用,但这需要学生预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三、指导初中学生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

以“鲁迅专题研究”(其作品在初中语文课本有十几篇)活动课进行的研究性学习为例,指导研究性学习一般程序是:

(1)开设鲁迅作品文学讲座,目的是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存,诱发探究的动机。

(2)指导选题。研究性课题可以由老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而定。也可以师生合作,确定题目。与学生生活直接关联的,切入点较小的课题较受欢迎并容易实施。如:“鲁迅精神还有用吗?”“少年闰土和我比童年”等。

(3)制定研究讲划。课题组可由学生自由组合,共同制定计划,教师适当调节。研究讲划要有目标、有方法、有过程,教师可整体指导,学生修改,避免走弯路。

(4)实施研究。学校、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保证,创造必要的条件,并对研究过程中的问题给予指导。例如组织参观鲁迅博物馆,介绍图书资料的查找方法和渠道。学生也要随时记下自己的感想体会。

(5)写论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整理鲁迅的有关资料,根据自己课题的需要来进行取舍。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写论文的基本方法,提供一些范例让学生模仿、学习。论文交上来后,要指导学生修改。

(6)论文交流研讨,思维硬拼,大家对鲁迅其人、其文有更深入的了解,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因此这是整个研究性学习的必要部分。

以上只是我在实施语文研究性学习探索中一种常规做法,在实际操作中语文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截取其中的某一环节,或着重做资料收集工作,或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讨论结论等等。

四、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评价

(1)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评价要重视过程、重体验、重全员参与,不只看结果。教师要边指导边评价,随时激励学生。

(2)要重视三个环节的评价:一是开题评价与指导。不要讥笑学生的选题,打击其积极性。二是定期评价与指导。表杨做得好的小组,鼓励遇到困难的小组,给予帮助。三是结题时的评价。不要求过高,更重视每个小组的闪光点。可多团结性、创新性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3)学生参与评价。可以组织学生评判团给论文评分、论文答辩,还可以让学生在墙报栏搞论文展览。

(4)评价学生成绩要多层次,每次活动有评价、有表彰,还有小奖品。尤其多鼓励能力较弱的学生,让他们尽快赶上。

五、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加强指导,逐步放手。由于初中生年纪小,教师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学时,一定要主动介入,要加强指导力度,逐步放手。在每个阶段,教师要自己尝试一下,预见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例如:课题启动阶段,要教会学生怎样上网找资料,也要防止学生上网游离课程内容做其他事情。课题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随时指导,例如用中午时间,轮流值日接待求教学生,及时解答学生问题。

2、形式活泼,力求多样化。初中学生对新事物好奇、有兴趣,但维持时间较短,为让学生始终对语文研究性学习保持一种兴趣和热情,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选题”阶段,教师可安排图书馆查找资料、上网收集资料、问卷调查、就近访谈、口头演讲……这样一来,学生表现得积极、活跃。

篇6

如今,饱经风霜的八道湾十一号经过修缮后,大门需要挂一个牌匾。我提出“周氏兄弟旧居”的建议,得到各方赞同。名称既定,学校想请个有名的书法家题匾。书法家希望知道如此命名的缘由,并提出为什么不用“周氏家族旧居”之名。应学校负责人之约,我特地写了一封信给书法家。

××先生台鉴:

前天接北京第三十五中学朱建民校长电话,得知您将为该校新址上的“周氏兄弟旧居”题写匾额,不胜欢欣。

我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工作有年,对周氏兄弟学问文章稍有涉猎,一向关注新街口八道湾十一号周宅的保护和利用,最近写成叙述该院落变迁史的专书《八道湾十一号》,出版在即。承朱校长不弃,屡次邀我到学校实地参观,并参加相关论证会。我觉得,中学校园容纳周氏宅院,辟为旧居,布置展览,辅以书院,学校既得人文教育核心区,鲁迅兄弟旧居又得到充分利用,可谓保护有力,使用得当,两全其美。此中详情,想朱校长已向您汇报。今就八道湾十一号旧居的命名向您略作说明。

八道湾十一号在鲁迅、周作人、周建人三兄弟人生行迹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一起生活的岁月,除青少年时代在绍兴的十几年,及鲁迅、周作人从日本回国后在绍兴任教的短暂时期外,就是在八道湾这个院子里的几年。八道湾时期,周氏兄弟享盛名于文坛,故该院落被视为新文学的一个重镇,对于研究文学史、北京文化等都有重大意义。

当初,北京市西城区政协的程刚副主席、三十五中朱校长和我一起商量为这个纪念设施起名时,从“鲁迅旧居”“周氏兄弟旧居”“周氏三兄弟旧居”“周氏家族旧居”等名目中选择了“周氏兄弟旧居”,大致有如下考虑:

一,北京、上海、绍兴等地已经有了鲁迅旧居,特别是北京,离八道湾不远,是阜成门宫门口西三条鲁迅旧居,就在北京鲁迅博物馆院内;而绍兴的鲁迅故里包括了鲁迅祖居,有周氏家族的台门。为了突出八道湾十一号的特色,以周氏兄弟命名较为恰当。

二,周氏兄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专有名词。中国历史上以父子或兄弟文豪著称的,文学史一般都在其姓前冠以数字,如魏的“三曹”,晋的“二陆”,宋的“三苏”,明的“三袁”等等。周氏兄弟在八道湾居住时期,曾有日本人称其为“周三人”,但这个称呼并没有叫响,也没有变成符合汉语习惯的“三周”。“周氏兄弟”的称呼,先由刘半农等人发起,渐渐流行,现已进入文学史。一提起这个名号,稍有现代文学史知识的人,就知道是鲁迅兄弟。现今有些高校的文学院还开设“周氏兄弟比较研究”之类的课程,这方面的专著也有不少。而把三兄弟的人生历程合叙的书,最早的一本,是后学十几年前撰写的《度尽劫波――周氏三兄弟》,后来再版,书名简化为《周氏三兄弟》。特奉上一册,请您指正。周氏兄弟之名,既然在文学史上有知名度,而且同八道湾的关系又如此紧密,以“周氏兄弟”命名容易让人产生联想,似更贴切。“周氏家族”则显得笼统。中国姓周的名人很不少,而且好多还在文学史之外,如湖南道州和江西莲溪的理学家周敦颐,江苏淮安和浙江绍兴的政治家,山东和江苏还有“周庄”“周村”之类名胜。如称“周氏家族旧居”,人们可能搞不清楚究竟是哪一个“周”。这个院落虽然住过一个大家族,十几口人,但用“兄弟”二字,突出的是其中的三个主要人物。为了更切近现代文学史上的约定俗成,今将“三”字去掉,就有了“周氏兄弟旧居”这个名目。

以上想法,尚不成熟,亟盼您的指示。

我们很期待三十五中将这个重要文化遗产办成中学人文教育的示范基地。

蒙书法家首肯,如今“周氏兄弟旧居”匾额已然挂在八道湾十一号周宅门楣上。

周宅整修一新,成为“周氏兄弟旧居”,很多房间可用来陈列鲁迅兄弟生平业绩,自不待言。而院内景观如何布置,也相当重要。关于这个问题的研讨会我虽然没有参加,但也特意写了一封信给学校负责人,对方案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于院内的地面铺设、花草栽植及后院的荷花池开凿,设计方案秉承了尽力符合历史原貌的宗旨,这种努力值得肯定。

一般来说,读者、观众对鲁迅、周作人的著作比较熟悉,已经有了充分的知识储备,他们希望拿书本上读到的“草木虫鱼”在这里得到印证,从而获得历史感和亲切感。旧居中的花木,因为历经百年沧桑,前后变化很大。我觉得应该以上世纪20年代初鲁迅在此居住时期的情形作复原性栽植。但因为设计师不太熟悉史料,故这个方案对一些树木的定位不准确。下面根据有关记载,从正门开始自南向北作一简述:

大门外是几棵槐树;大门口原有影壁,旁边有一棵枣树,后来拆除影壁盖成小房子,枣树被拔掉;前院最西三间是客房,门前有一棵杏树;其东边三间曾为鲁迅住室,有人说鲁迅在这里创作了《阿Q正传》。门前有两棵丁香,系鲁迅手植,有照片为证。根据回忆录,1956年10月,这两株丁香还在。有一天,周作人送客出门,走到这里,对客人说:“这是家兄种的。”鲁迅1924年搬到西三条二十一号后,也在院内种了两株丁香,至今八十多年了,仍极茂盛。这些丁香和杏树的对面,自西向东,依次是枣树、松树、杨树和槐树,其中松树系鲁迅亲手种植。中院南侧自西向东有丁香和柳树,北侧与南侧相同,唯西头多了一棵枣树;老虎尾巴的西侧是丁香和槐树。后院自西向东是槐树、黄刺梅、丁香和柳树。这柳树在乌克兰诗人爱罗先珂住过的客房门前。爱罗先珂回国前还栽过杏树,资料记载是在“东侧的路旁”,但这里后来修了房子,杏树也就不存在了。现在拆掉了后来搭建的房子,是否考虑补栽,请酌。此外还有一些小树种,如后院西南角曾有一株花椒。花椒和黄刺梅,西三条鲁迅旧居后院里也有。

院内还有一个重要景观,方案也作了详细的设计,就是后院的荷花池……因为后院地势低,夏天容易积水,主人因势利导,挖了一个水池。水池并不居中,而在偏东的三间客房前面。鲁迅《鸭的喜剧》中有所描述,爱罗先珂在《小鸡的悲剧》中也提到这个水池。池子虽小,但名声颇大,值得下功夫恢复旧观,种上荷花,养起蝌蚪,很有趣味。鲁迅和他的弟弟们喜欢莲花。他早年写诗赞美其高洁:“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

荷花池应尽量朴素,不宜堆砌精美或奇怪的石料,而应以普通砖石为主。相应的,院内地面铺设也以朴素大方为宜。

篇7

由立平曾是一名工人,在影视圈已小有名气后,却不喜浮华,他和母亲共同认定一条简单的择偶标准,因而找了一个朴实平凡、温柔贤惠的好媳妇,他的情感从此风雨不侵,使他拥有了成功和幸福。

“眼镜陈”结缘北大才女

1995年12月的一天,由立平到照相馆冲洗剧照,他参演的电视剧《京城镖局》正在热播,一位长发披肩的女孩不时被剧情逗得直乐。由立平问道:“这部电视剧好看吗?”女孩点点头,指着里边的角色“眼镜陈”说:“这人很搞笑,太滑稽了,却有股子认真劲。”由立平说:“这是我演的。”女孩惊讶地看着他:“没想到遇上大明星了。”由立平说:“什么大明星,就是一普通的角色。”女孩看看电视,再瞅瞅他,莞尔一笑。

这个漂亮而直爽的女孩,像白云悄然飘进由立平内心。在照相馆老板的帮助下,他成功联系上了这个女孩。女孩叫刘芳,老家在辽宁抚顺,比由立平小7岁,是北京国源律师事务所律师,业余时间在北大读法律继续教育专业。

1997年,由立平和刘芳结婚。一年后,有了女儿。

在山西长治拍戏期间,由立平因过于投入,摔成骨折,肋骨断了5根。他忍着剧痛嘱咐刘芳:“别告诉我妈,她刚犯过心脏病。”刘芳替他隐瞒了这个消息。时间长了,妈妈想念儿子,追问儿媳:“立平什么时间拍完啊?他从小就身体弱,吃得消吗?”刘芳安慰婆婆:“他身体好着呢,再过个十天八天就拍完了。”婆婆在卧室里贴满儿子的剧照。刘芳考虑到婆婆经常躺着,在天花板上也贴上由立平12张最新写真,以解思念。

两个月后,由立平觉得继续隐瞒下去,反倒会加剧母亲的牵挂,就趁夜色回到家中。他走路仍有点异样,刘芳和女儿先搀扶他练习走路,一天在房间转40圈,直到看不出来腿瘸了,才陪他去看母亲。由立平看到满屋子的剧照和写真,鼻子一酸,把泪水硬是压了下去。

他们的三里屯老房拆迁获得40万元赔偿款,为让老人开心,刘芳全交给婆婆。老人把钱存到银行里,高兴地计算着每月能挣多少利息。刘芳在婆婆住处附近租了一套房,便于照顾婆婆。由立平欣慰地对妻子说:“有你在我妈身边,我放心。”

由立平结婚10周年纪念日,婆婆把一直替儿子保管着的银行卡,郑重地交到刘芳手中,说:“孩子,我看你是个真心过日子的人,银行卡从今天开始由你保管,这个家你要多费心。你们还有房贷。妈妈就是不在了,走得也放心。”刘芳眼眶湿润:“妈,说啥话呢。您能长命百岁!”刘芳有孝心,被北京西四北社区授予“社区孝星”称号。

突破瓶颈良妻是“导演”

2008年年底,电视剧《解放》剧组在全国寻找演最像的人,由立平毛遂自荐:“我来演。”剧组很快拍板由他出演一代“战神”。很瘦,由立平必须在一个月内减肥10公斤,特别是腮部的肉要减下去。刘芳专门请教了膳食专家,给他制定了专门的菜谱,既能让他短时间内有效减肥,又不至于伤害身体。

刘芳知道丈夫这次挑战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角色,她到国家图书馆查阅四野资料,收集关于的回忆录,由立平认真研读这些资料,结合剧本揣摩人物内心世界。由立平有了感觉,就随手记在剧本上。

在《解放》的优异表现,使由立平继续在《东方》中出演。剧本中,抗美援朝前夕,在屋内看地图,叶群为他熬汤药。由立平和刘芳探讨,能否将的戏处理成边看地图边端碗喝药。他们知道会开药方,如果改动一下,可能更符合人物个性。于是,刘芳扮演叶群,在家中与丈夫“自导自演”。

戏开始了。:“这药是按我开的方子抓的?”叶群:“嗯。”:“明天换个方子……”叶群关心地问:“你还是让付连璋再来看看吧!”:“我的病我自己知道,胸痹膻中左胸区,憋闷疼痛心脉痹……我说你记就是了,当归三钱,柴胡三钱,瓜蒌二钱……”说一句,叶群重复一句。:“通化,39军大石桥……”叶群诧异地说:“通化……你说的什么呀?”

生活中的由立平简单、慵懒,不拘小节。一次,与一位导演喝茶,对方盯着他说:“立平,也奇了怪了,我寻寻觅觅的鲁迅,就在面前啊!” “鲁迅?”由立平吃了一惊。他突然意识到,自己除了能演军事家“101”,还能演这位文坛巨人!当天,他就和妻子制定了研究鲁迅的书单。刘芳说要想了解生活常态下的鲁迅,就要研究鲁迅和许广平、萧红、郁达夫以及藤野先生等人的关系,研究他们的作品和思想。

刘芳朗诵萧红的作品:“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由立平就现场表演笑、咳嗽。刘芳还到北京三联书店买了一套《鲁迅日记》。深夜,由立平读到最后一页,发现鲁迅去世前一天都还在写日记。刘芳说:“鲁迅瘦小,却大气,有时显得睿智、亲切、平和,有时又显得困惑、忧郁、无助。”由立平一下子进入了鲁迅的精神世界……

遗憾的是这部影片没有拍成。由立平把刘芳费尽周折选购的《鲁迅日记》等资料扔进储藏室,刘芳捡起来,拭去灰尘,整齐地排在书橱里。她安慰丈夫:“总有一天,它们会派上用场的。”

2010年夏,电影《风雨如磐》的导演李涛经人推荐,邀请由立平出演鲁迅。可是,由立平的女儿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厌学情绪非常明显,而且喜欢穿、用名牌,手机都用苹果最新款的,不用了就扔给父母。他驾驶开了10年的旧宝来车接女儿,女儿觉得丢了面子,对他说:“爸爸,从明天开始,您不用接我了。”由立平夫妇为教育不好女儿无比苦恼。

刘芳做了大胆设想:“女儿很崇拜鲁迅,听说你要拍鲁迅,她把这个消息在微信好友圈广而告之呢。能不能让你演的鲁迅教育一下女儿?”由立平阴郁了很久的内心世界,突然有了一丝光亮。他当即拍板:“那就演吧!”

那段时间,刘芳做任何事情,都会当着女儿的面,亲切地喊丈夫“迅哥”。女儿先是很惊奇,而后开心大笑:“爸妈,你们也太逗了吧?都什么岁数了,还哥呀妹的。”知道这个称呼的来由,女儿不说话了。她觉得妈妈实在是个伟大的妈妈。从由立平的角度来说,要想通过伟人鲁迅教育女儿,自己必须下苦功夫。

刘芳故意请女儿帮忙查阅《鲁迅日记》中关于“抠门鲁迅”的细节。女儿很投入:“看这篇。连今天花了几块银圆,买了哪些书,鲁迅都要一一记下来;请谁吃了饭,也要列为开支……”女儿的脸红了。刘芳趁势与女儿谈心:“你爸爸是在为下一代演鲁迅。你看你多幸运,成了‘鲁迅’的女儿。”女儿的眼圈红了:“爸妈,我错了。爸爸这么打拼,全为了这个家。妈妈为了支持爸爸,几乎牺牲了自己心爱的律师事业。而我……”

为了加深女儿俭朴节约的印象,夫妻俩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刘芳动不动扔掉旧物品,由立平则拿着从垃圾桶里被“救回”的电饭锅,对妻子说:“芳妹啊,这个锅比咱娃年龄还大呢,你舍得扔啊?”女儿也说:“别扔。”刘芳想扔掉旧电视柜,由立平和女儿则合力移到厨房里,当了橱柜。女儿把爸爸的鲁迅剧照和旧宝来车发到微信上,动情地说:“拥有这么勤俭的‘迅爸’,我很幸福。”

由立平演活了一代文豪,女儿也从父母的言传身教中领悟到了更多的东西,她发愤苦读,一跃进入全校前十名,并懂得了节俭。如今,女儿留学美国。

跨越国界传承孝心

2014年4月,由立平的母亲突发心脏病,住进医院。88岁的老人严重贫血,经常头晕、眼花、失眠,刘芳减少接案数量,病床前悉心照料。3个月后,医生诊断老人已到胃癌晚期。拿到诊断书,由立平双手颤抖,泣不成声。

这时,著名导演张黎力邀由立平在筹备了很久的鸿篇巨制《少帅》中扮演。由立平找不到说服自己不演这一反派“大人物”的理由,加上母亲多次住院,他根本无心做事。刘芳劝他:“既然选中你,你就该迎接这次大挑战。家里有我,舞台更需要你。”

生活中,由立平平易近人,但在艺术创作上往往呈现出强烈的个性。他提出一个苛刻的条件:“我演蒋公,必须唯我独尊。在片场,除了导演,任何人都不能与我交流,哪怕一个眼神都不行。”张黎同意了。

就在《少帅》拍摄最为紧张的阶段,由立平的母亲第四次住进医院,老人想住条件较好的北京305医院。刘芳以“妻子”的身份找到内科主任王治津,讲述了丈夫的一片孝心及婆婆的最后心愿,院方大为感动,特意为老人安排了单间。刘芳日夜陪护,端屎倒尿,侍候得无微不至。

2015年4月,由立平的母亲去世,刘芳给婆婆净身,由立平给母亲穿上熨烫得平整的新衣服,尽了最后一次孝道……

2015年9月,《少帅》以天价卖给央视一套。片中,由立平演出了一代枭雄的霸气,也演出了凡夫俗子的七情六欲。张黎发来短信:“由老师,谢谢了!”由立平潸然泪下,戏里有他丰富的情感世界,这个世界是媳妇帮他呈现的……

篇8

叙尔岛是德国夏季最受欢迎的海滨度假胜地之一,德国基尔大学的尼尔斯・沙德和一名叫做安德烈亚斯・马克的气象学教授,连续两个夏天在岛上不定期测量和记录日光的辐射强度。测出的结果是,在没有一丝云彩的大晴天的正午,叙尔岛的地面光照强度最多只有每平方米900瓦,而在多云条件下,每平方米却是1400瓦。科学家们探明的原因是,多云天气中,由于距离地面5000米到6000米的高空有着一团团雪白的高积云,因为各云团处于一种分离状态,这样一些似反光镜般的云彩将阳光反射后,通过云团与云团之间的缝隙直接照射到地面上来,由此地面上的光照强度就会陡增。

这一现象告诉人们:缺憾往往更具动力。自然界是这样,人类社会更是如此。

由此想起了中国近代文坛巨匠鲁迅。鲁迅当年被派往日本学医,有资料说,他当时所在的日本仙台医专,其年级的学生共有142人,在第二年的一次年级统考中,鲁迅的总分名列68名,专业学科医学的平均分数是65.5分。成绩最好的是非专业的学科伦理学,83分;分数最低的是正直、谦和、可敬的藤野先生所执教的解剖学,59.3分。

鲁迅当年的成绩谈不上优秀,专业成绩更是进入了差等行列。当时鲁迅的头脑必定是异常清醒的,他一定觉得,凭着这样的成绩,日后有望成为一名杰出的医生的机会只能是微乎其微。又念了半年,鲁迅便离开了这所学校。可见,鲁迅当年的弃医从文,“幻灯事件”只不过是一个导火索而已。

无论你是一个多么伟大的人物,你生命中都会有缺憾,尤其是当你还没成为伟人的时候。正是鲁迅生命中这种缺憾,让他对自己的能力、兴趣做了一番重新审视和估量,在其抉择人生路向时,给了他一股巨大的推动力。

篇9

依然还记得那月光下手持钢叉刺猹的少年闰土,在仙台蓄着八字须戴着眼镜走上讲台的藤野先生,总在别人面前唠叨阿毛剥豆被狼叼走的祥林嫂,穿长衫站着喝酒满口之乎者也的孔乙己,当然还有大名鼎鼎的阿Q……尽管鲁迅的年代已渐渐远去,然而其文字对我们当今和未来的影响却依然在延续。撇开以往政治与阶级立场的因素,假如单纯从鲁迅的文字和思想来看,他的文章也是自五四以来值得学习的典范,其风格多样、体裁广泛,小说、散文、诗歌、杂文等都有涉猎,而且著作丰富,意象万千。研究鲁迅的著名学者钱理群曾经说过:“鲁迅自身处在中国近代语命的开端时代,是白话文的先驱之一。他的文章本身就是语文教育的范本。……年轻人并非不喜欢鲁迅,他们不喜欢的是某些教育方法。”忽然发现自己近来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学校的时候并没有十分喜欢鲁迅,现在反而爱读他的文章了,究其原因,想来一方面是源于近年来被掀起的民国研究热,另一方面,其中的道理也许便是像钱老说的那样——不太喜欢以前教学的方式。其实鲁迅的文字不光有“骂”的一面,更包含了人世间的温情与冷暖。

这套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北京鲁迅博物馆编纂的《鲁迅著作初版精选集》(影印本)汇聚了22部初版本,涵盖了鲁迅毕生的大多数知名作品,其中很多的熟悉书名我相信大家看一眼就会记忆犹新,诸如《呐喊》、《彷徨》、《朝花夕拾》、《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不仅如此,还都按照起初出版时的原样加以现代技术修复并按原比例仿真制作而成,更以毛边书的形式展现给当代读者。平生还是第一次听说“毛边书”这个名字,读了编者的解释后才有所了解,这是指印刷装订之后“三面任其本然,不施刀削”的书本,也就是说一个人要看书,就得耐下性子,边裁边读,因为裁开的书页带着纸质的毛边,故曰毛边书。于是心中更是升起了许多的好奇。据编者介绍,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达到三个目的,即实现其研究价值、文献价值和收藏价值,并且随书赠送了一把牛骨书刀,使读者在裁开和阅读书本的时候,能够切实体会到民国时期的一些风味及字里行间的特有气质。对于喜欢文字、崇尚史实、敬仰文化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套必需获得、体验和珍藏的好书!

其实,处在鲁迅那个时代的许多作家同时还扮演着编辑、翻译、校对、出版人等多样的角色,而且对排版、装帧、用纸、甚至图文广告如何撰写都参与其中,鲁迅当然也不例外,故而我们在读这套书的时候,光从书本的外貌、插图和装帧便能深深感受到这个看似简单却又十分庞大的过程,同时也为他们能身兼多职经营文化的身手而感到由衷的折服。只要看一看那时的书本,翻一翻书页的感受,读一读那些意思相同、形态和排布却与当今不太一样的文字,便仿佛能触摸到那个时代的气息,让时光有了回流的错觉,相信你会在那样的时刻遇见一个真实的鲁迅!尽管文字可以承载思想和精神,用人类现有的技术可以永久保存那些经过排列组合后有着不同意义的文字,然而承载文字本身的介质却随着时代在不断变化,资讯时代更有数字化的存取便利和阅读方式的变化,完全改变了周遭的环境,不过我相信用同时代同介质的相称形式,一定会更加容易触发与之相应的气韵,更加容易认识和理解作者原本的意思,更加接近“原汁原味”的境界。

大量的资料和史实表明,鲁迅本人既不属于任何政党也非人们想象的政治人物,而是一个极富个性、爱憎分明、敢说敢为的文学家,以前加诸于鲁迅身上的诸多评论、头衔和称号只是些无谓的概念,以往一些带有阶级立场的文章注释也只是极端思潮下刻意的宣传,我们大可不必理会那些纷杂和外加的干扰,而只是把鲁迅当作民国时期的一个文人来解读。鲁迅那个时代的许多著名文人,大多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长大后又留洋学习并接触到了异国文化,在不同思潮的碰撞和交融下形成了那个时代明显的特征,也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之间架起了很好的桥梁。故此,通过这些珍贵的“初版本”来看一看其原本的模样,也是跨越时空的障碍去接近一个逼真的鲁迅,无论是温故还是初读,相信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篇10

从1994年嘉德推出首个名人手迹拍卖专场算起,今年正好步入弱冠之年的名人手迹拍卖也站到了十字路口:一头是伴随难以自抑的价格上扬的躁动,一头是事关物件流转与权益归属的纷争。

一字万“金”的热闹

名人手迹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热闹。以逾5千万元拍出的《功甫帖》,自去年12月中旬起就身陷真伪争论,如今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苏轼无论如何也料想不到,他在九百多年前写给好友的寥寥九个字,竟能生出如此事端。同样猜不到那些书信结局的还有鲁迅,他亲笔手书的《致陶亢德信札》,全文仅二百余字,在两个月前的嘉德秋拍上竟拍得655.5万元的天价,足可谓一字万“金”。

尽管早在20年前,就有名人手迹身影现身拍场,但相比书法、绘画,信札和手稿一直只有充任配角的份儿。然而,凭着去年屡屡创出的价格新高,它已悄然完成了向主角的转换。

据坊间推算,名人手迹拍品这些年的年均涨幅达到30%。见证了其崛起全过程的嘉德古籍善本部总经理拓晓堂认为,这一数据太保守了。在他印象里,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一场古籍善本的成交额也就四五百万元上下,直到上世纪末,才触摸到千万元的边沿,如今又站到了“分水岭”,因为价格已经涨到很多人“难以接受”的点位。

尽管与动辄上亿元的书画相比,手迹依然显得“便宜”,不过,拓晓堂并不认同这种横向作比的方式。“与书画、陶瓷不同,它的门槛太高,参与群体注定只能是小众化。”他将手迹拍卖持续“高烧”归因于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回暖。“行情好了,散落在民间的藏品自然就纷纷抛头露面了。”

玩儿不起的“粉丝”情怀

物以稀为贵,这话用在名人手迹拍卖上再合适不过。鲁迅博物馆资料部主任刘思源对鲁迅手书的《致陶亢德信札》,拍出名人信札的价格新高,并不感到意外。“我们觉得存世的鲁迅书信已经差不多了,想再找也非常难了。十多年里,我们馆仅一次性征集到鲁迅的信札十余封。”他介绍说,除去刚刚拍出的《致陶亢德信札》外,鲁迅的其他书信已悉数入藏鲁迅博物馆。“鲁迅的文物每一次在拍卖市场出现,都是以常高的价格拍出。因为大部分都在国家手里,不可能进入民间收藏市场,拿出真东西的更是少之又少。”

为了丰富馆藏手迹,刘思源曾经亲自揣着钱前往拍场“淘”宝。在半年前创出近700万元成交价之前,鲁迅的《古小说钩沉》手稿还有过一次上拍记录。据刘思源回忆,当时的起拍价只有8800元,他拿了3万多元参与竞买,“起拍后直接就上了两万元。我一次牌子没举,这件作品就出去了,拍出13万多元。鲁迅的另一件上拍品同样抢手,装帧形式为毛边本的《域外小说集》,尽管品相不太好,一百多页也拍出了39万元。”

“我看见拍的鲁迅真东西就是这两件。”刘思源对才拍出的《致陶亢德信札》这件鲁迅信札的真伪提出了质疑。“三十多年前出的影印图书《鲁迅手稿全集》,已经收了跟拍出的这封信内容一模一样的信件,我看了图,文字飞动自如,我相信那才是原件。而拍出的这封信的字迹痴肥沉滞,我估计是手写模仿,一看就不是鲁迅的字。”

撇开稀缺性,西泠秋拍名家手迹专场负责人陆丰川认为,手迹热的另一个因素是书札的内容。“与书画、古玩的路数不同,藏家出手买进名人手迹大多是出于喜好,不少人首先是那些名家的‘粉丝’,才对其手迹所承载的某段历史表现出浓厚兴趣。”他分析说,时下拍场最受追捧的是“五四”以来的一批作家和思想家。“活跃在市场中的实力藏家,小时候就读过鲁迅、、茅盾写的文字,有一种情结在里面。” 相比于拍卖市场文化含量提高之类的说法,陆丰川更愿意将此现象看成是对曾经的书信往来生活方式的怀念与致敬。

官司缠身的烦恼

与高价格成交带来的热闹不同,屡屡惹上官司的名人手迹,似乎走到了“存与废”的生死关口。

此类纠葛这些年就没有消停过。2012年,由周作人撰书、鲁迅批校的《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手稿,以唐 生前旧藏的名义上拍嘉德春拍。尽管周作人之孙周吉宜提出这份手稿系“”时抄走至今未归还,要求停止拍卖、返还手稿,最终手稿依然以184万元成交。同年秋拍上,梁启超后人以“物件根本不是梁任公的旧物”为由,试图阻止匡时上拍“南长街54号藏梁氏重要档案”,结局是不仅拍品尽数成交,总成交价也达到670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