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普通话范文
时间:2023-03-24 01:56: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习普通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此刻坐在这里,心理非常的清楚,这是我第三次出现在普通话的考场上。为了自己的理想,我从没有放弃,看到自己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心理觉得很欣慰,学习普通话真的是一件喜忧参半的事情。
我是一个生长在农村的孩子,从小在方言里长大,耳濡目染的都是地地道道的本土乡言。直到进入初中之后,才慢慢的接触到了普通话,那时,对于普通话的要求并不严格,也只有上语文课和政治课时,才是全程的普通话。当时别提有多羡慕语文老师那口流利的普通话了,有时觉得能听到他的声音都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进入高中后,才深深的体会到自己进入普通话学习的氛围当中,尤其是有一个考证的要求。大一时一听说可以报名,我就积极的报名练习了。每天早早的起床晨读作品,至今记忆犹新,第一次在普通话课上朗读时,老师无奈的笑了,说我还存在许多缺陷。那时,我很不服输,又努力的攻读了好长一段时间,终于听到老师夸我有很大的进步了。
通过前面两次进入普通话考场的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学习普通话,不是随口说说就可以说好的,也不是简简单单的读读就能进步的,而要讲究学习方法。首先在读作品或字词的时候,要找出自己的不足,最好最先跟读;再者在平时说话的时候要多注意,避免方言与普通话相混合发音;最后要注重说与写的结合,在写的文字要能用嘴复述出来。
现在越来越觉得,学习普通话让我变得越来越细心了,修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更为我日后从事教师职业奠定了基础。我想日后再来回想每一次进入普通话考场的情景,以及平时刻苦训练的经历,那会是我大学乃至一生都难以忘怀的记忆,也是我最珍贵的回忆。
学习普通话的心得感悟
为了争当“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学校下发了学习推广普通话的倡议书,举办了推普手抄报比赛和朗读比赛,老师还组织我们学习关于普通话的知识,使我受益匪浅。下面谈一谈我的学习心得,推广普通话是响应国家号召的具体表现。普通话是我们全国的通用语言。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是我们中华民族相互交流和对外交往的规定语言。我国<<宪法>>总纲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普通话。”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了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地位。
推广普通话便于各民族人民广泛交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全国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方言。只有推广普通话,才能消除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语言障碍,促进各地区和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只有推广普通话,我们才能更好地和外国人交往,不但能和外国人做生意,还能学到许多国外的先进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我们的国家,使各民族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推广普通话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语言文字能力是文化素质的基本内容,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我们小学生,一定要从我做起,学好、说好普通话。学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学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学好普通话,建设我们繁荣昌盛的好国家。
学习普通话的心得感悟
学普通话是一件非常锻炼意志催人上进的事,我学习普通话的一点感受就是坚持。
练习普通话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点一滴去提高。可能起初你下了很大功夫在练习,但感觉不到它的效果,不用着急,关键是你要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
我对普通话起初不太重视,用普通话说话是在大学里才完全放开的。从小在家乡说方言已成为了习惯,就是上高中,也是一口流利的地区方言和老师同学交谈。除非在上课的时候,老师问问题时,被要求用普通话回答。因此,这一切的语言环境,给学习普通话带来了很大的干扰。
我的乡音很浓很重,普通话摸底测试成绩不佳,在第一回的普通话测试中我没有报名。不是我没自信,而是我需要留更多的时间来为自己缓冲练习。
为了提高普通话,我在基于事实的清楚认识后,下定了决心要学好它。我早早购买了普通话的练习书,下了音频文件有事没事进行跟读练习。记得每回晨跑、晚餐后散步我都要边听边练习,每回睡觉前,就会静下心来,仔细地用心倾听别人富于感情的阅读,我把它形成一种习惯,听别人朗读就是一种欣赏。
这学期要考普通话了,我就开始进行冲刺练习。我告诉自己,每天无论多忙多累都要抽时间去练习。每天中午,吃完中餐,只要不下雨我都会拿着一本书,到树底下到草坪上进行边看边听边读练习,给自己纠音。在纠音的过程中,我尤其注意到了自己的平舌翘舌区分不明显。于是在平时说话的过程中,我会刻意地对那些忽视的细节发音加以改进。在口语联系过程中,偶尔也会在宿舍里闹出些笑话来,这更增添了学习普通话的兴致。
篇2
【关键词】藏族学生 普通话 现状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2-0025-02
一 藏族学生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意义及目的
普通话作为中国这一多民族国家的通用语言,在普及文化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发展社会经济,促进各地区、各民族间交流与沟通,以及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学习使用普通话,对于吸收先进科学文化、转变观念、提高整体素质,促进民族事业发展至关重要。少数民族学习普通话,不仅是掌握一种语言工具,同时也应通过学习普通话,将本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相融合实现多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实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现代化。
二 藏族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现状
我校高中部全部为藏族学生,大专部有部分藏族学生,他们在普通话口语和书面语表达方面存在显著问题。如藏族学生普通话发音多是上声和去声,语言表达用词错误,词序混乱,写作能力普遍低下等。
1.制约藏族学生用普通话表达的主客观因素
藏区经济文化水平相对薄弱,直接制约了当地教育的发展,很大一部分藏族学生入学年龄相对较大,普通话学习起步较内地晚,其普通话水平与汉族学生相比有很大差距。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用普通话交流时胆怯、自卑,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一般是缄口不言。即使非说不可,声音也特别小、断断续续,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
第二,语序混乱,词汇贫乏,往往词不达意。很多学生习惯于藏语语序的表达方式,而忽视了汉藏语序的不同,词汇量的不足使他们的语言表达更加混乱。
第三,阅读面狭窄。藏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停留在“浅加工”水平,即译码阶段——忙于思考字词的发音,很难在阅读时思考其意义。该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第四,长时间脱离普通话语言环境是藏族学生学习普通话的障碍。“90后”的藏族学生,有说普通话的欲望,但由于环境的制约,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地运用普通话,很多场合只能用藏语交流。只有在内地学习生活期间才会用到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回家乡后学习普通话的环境缺失,久而久之,普通话表达能力就会下降。
第五,学习普通话的观念相对滞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时常会给学生布置适量的作业,但大部分学生完成质量较差,有些更是敷衍了事。对学习普通话的意义认识不清是阻碍藏族学生提高普通话水平的重要因素。
第六,汉藏双语教学师资力量相对匮乏。在我校,语文教师都是汉族教师,参加工作之前没有接触过藏语。我校藏族学生受本民族语言发音影响,普通话发音不标准,内地教师的藏语水平相对低下,无法利用学生熟悉的藏语给学生深入地解答问题,造成了师生交流困难,这就在客观上制约了学生对普通话的学习。
第七,汉藏语系之间的差异。汉藏语两者都具有以虚词和词序作为表达语法意义的共同框架,但是在词序上有宾述和述宾的差别。藏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相比,学习普通话拼音更困难;母语思维不同,如普通话中的“肚子痛”“向老师请假”,藏族学生在初学普通话时容易说成“痛肚子”“请假老师”。他们用的是本民族语言思维,而普通话教学是用普通话思维,不仅造成普通话学习过程中听、说、读、写的困难,还极大地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
2.我校藏族学生对普通话的使用情况
由于我校一直鼓励普通话交流,在校藏族学生普遍能做到在公共场合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学生在与老师对话时,也基本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有些当下流行词汇还在学生之间广泛传播。但遇到较为复杂的意思表达,如协调活动、学习专业知识时就显得较为吃力。
3.造成藏族学生普通话能力弱的其他因素
由于内地班都用普通话授课,藏族学生上课时需要一边翻译老师的话语,一边理解深奥的专业知识,这直接导致藏族学生学习效率低、学习成绩差。因此藏族学生的自信心备受打击,反而减弱了其继续学习普通话的动力,有意回避与内地其他民族学生交流,客观上减少了普通话的使用率。经过辅导员和授课教师的积极努力,这一情况有所改观,但问题依然存在。
三 对藏族学生教习普通话的一些想法
1.读中文著作,结合藏族特色
藏族学生从小接受本民族文化熏陶,因此可以把一些介绍藏族文化的普通话著作推荐给他们,如《格萨尔王》《江格尔》《尘埃落定》《格桑梅朵》等文学作品。借助藏族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亲切感,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阅读著作后,让学生写读后感,锻炼其写作能力。同时,用藏族作家创作普通话作品的事迹激励学生学习普通话,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用这种方法辅助课堂教学,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2.改进教学手段
第一,藏族学生比内地学生活泼,愿意表现自己。作为任课教师应当抓住这一特点,通过诗歌朗诵、课堂演讲等形式让藏族学生充分表现自己。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第二,我国现行的语文教学组织形式经过多年的实践操作被证明是有效的、可行的,但对藏族学生的教育效果不佳,其主要原因在于藏族学生的基础较差。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加大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篇3
普通话学习的心得体会
在没有上语音课以前,我一直以为自己的普通话还可以,但随着一节一节语音课的进行,我才渐渐发现原来自己的普通话在很多方面存在的问题都太多太多。
对于老师,在老师给我们上第一堂课时,我就被老师那种独特的气质吸引住了,有时甚至会情不自禁的想我为何如此幸运,会在这位老师的课堂上学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不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是不会让别的老师帮忙代课的,因为她说:“让其他老师帮忙代课,我实在不放心”。这可能让不知情的人听了会产生一定的误会,但我觉得这既体现了老师对自己学生的负责也体现了她对自己的自信,我十分赞同和佩服老师的这种做法。
除了老师的人格魅力让我钦佩外,老师的授课方式也特别值得我们肯定。记忆中,在课堂上老师很少笑,总是以一副严肃的表情面对我们,也对我们比较严格。可是奇怪的是这并没有让我有觉得反感,反而听的特别认真。
在本期语音课中,老师完全没有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她拥有一套完全属于自己的教学课件和方法,使人有种不愿听都不行的冲动。
第一,老师的课件做的特别好。页面简洁而优雅真可谓不媚不俗,课件的内容也相当全面实用,至少我是这样认为。因为它展示的都是十分重要的知识,没有泛泛而谈的话外语。从第一章的“语音基础知识”到最后一章的“儿化音”,老师讲的课件内容都那么的一丝不苟,完善而不冗杂,让我觉得听这堂课实在是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享受而非煎熬。
第二,老师特别注重我们的正确发音方式。从气息,开口,唇,舌等各个发音器官的部位进行给我们进行语音的纠正和标准化。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我在发音器官部位上得到了很大的规范和改进,也学习到了一些正确的发音方式和技巧,同时更使我意识到自己在初学发音时很多地方都偷懒了,从而导致一直以来在语言发音上的恶性循环。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能在本期的语音课上得到及时的纠正。
第三,课堂语音练习。老师也很重视我们的课堂实践练习,因为老师明白学生们课后自觉练习是很没有保证的。而且其练习方式也很注意侧重点,很有针对性。比如对于方言音纠正,就找相应地方的同学来读,这样既纠正了同学们的方音,又给同学们做了方音示范;对于鼻边音平翘舌等发音的练习,老师就会用一些相应的典型词组、绕口令等让我们练习;有时针对轻声儿化音等发音的练习,老师又会用一些比较典型的段落、小故事等材料等等来让大家得到一定的体验和练习。总之,练习材料不仅简单有趣而且典型,真的让我感叹。
第四,课间语音播放。老师也充分利用起我们的课间十分钟,她在课间总会给我们播放一段十分钟左右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让我们在心灵上得到了充实,而且在纠正语音上也起到一定的作用。课间的语音播放是不是要听,完全有我们自己决定,但值得高兴的是大多同学都在听,相信如此轻松而愉悦的学习方式,实在让人没有理由拒绝吧。
第五,课后练习。在这一点上老师并没有十分的强调,但我觉得如果是真的是认真听了老师的课的同学,这课后的练习不用老师提醒,我们就已经会不自觉的要主动进行了。因为既然学到的知识那么有用而且实际,不运用都不可能呢。
说实话,在没有开始写这份心得体会时,我想真的没什么可以写的。但当我执笔开始在纸上时,老师给我忙完了上课的一幅幅画面就很自然地浮现在我眼前,内心还有一种很奇妙的激动。通过以上的总结,我猛然觉得吴老师真的太神奇了,那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多么轻易自然的让我深深地记住,让我一想她就会有滔滔不绝的感慨,不仅仅只是不愧为人师表,老师无论是个人修养,还是那由内而外的气质,甚或是其对工作的尽职尽责都可谓难得。
当然,每个人都不可能时十全十美的,可能因为只是在课堂上才能和吴老师有所接触,课堂上老师总是一副严肃表情,我常在想要是老师能多笑笑会更有亲和力,那么老师又会是另一种风格站在我们面前,应该授课效果也很好吧。
总之,我觉得本期的《普通话》课对于我个人而言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能在吴老师的课堂上学习,我更是毫无意见了。通过本期的语音课的学习,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现在终于能分辨普通话的发音了,也能大致辨别的说话者普通话的水平,我很高兴。但一想到自己的普通话二级甲等都还没有过,心里还是有点担忧,很希望通过本期的语音课学习后,在下次的普通话测试中能顺利通过。
一学期又转眼即逝《普通话》课程也随之告一段落,课程虽然不算多,但老师和老师给我们讲的课,都让我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不管是在做人还是语音知识方面都让我很有收获,终生受益。
普通话学习的心得体会2
说文明话,做文明人!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普通话水平,顺利通过省语言文字的验收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3月14--15日有幸参加了县教育局在一小举办的为期两天的普通话提高培训班,感觉受益匪浅。
第一、培训班上市语言文字办公室张主任为我们深入浅出、幽默诙谐的讲述了普通话的概念及其有关的理论知识,她的课亲切自然、耐人寻味,她的学识及成长经历更是让我佩服,所以在学习时我学的非常专心,通过学习不仅让我学到了一些宝贵的普通话专业知识,找到了自己学习和发音中的不足,而且对普通话又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从而也提高了自己说好普通话的信心。
第二、我感觉要想说好普通话首先要端正态度,通过多种方式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
第三、要想说好普通话,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即多学、多记、多读、多听、常总结、多练习。多学就是要多学普通话中汉语拼音的基本理论知识;多记就是多用心记拼音字母的发音规律,掌握发音部位。多读就是多出声阅读些带拼音的文章或现代汉语词典等,锻炼说普通话的感觉,或者看到一个字后,就暗暗地朗诵其标准音,并注意与方言音的对应关系,争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多听就是多听电视节目主持人专业的播音;常总结就是把遇到的好方法和难把握的声调及时整理下来,以便在日常的练习中灵活运用。多练就是多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会话交流,争取发好难发音的字、词、句。
总之,这次活动的举办开阔了视野,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是一次难得的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良好机会。我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为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时也希望大家一齐努力,同心携手,真正把普通话说好、推广好,让普通话在我们的校园里扎根!
普通话学习的心得体会
上周末,我有幸参加了普通话培训班。虽然短短的4天学习,却有着别样的体会。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是我们所有炎黄子孙赖以交流、沟通思想感情的工具。它是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一种语言。一口字正腔圆的标准的普通话能给人一种美感,给人一种无穷的享受在上学的时候也学过普通话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认为当时为什么没有学好普通话有以下几点
1没有反复练习。课堂上讲过多少就是多少,回宿舍没有练习,在学习、生活中没有应用,一开口就原形毕露了,也没有意识要去纠正。
2缺乏系统的归纳和积累。书本上归纳了一些东西,但有时候别人的总结的并不适合我们,只有自己领悟的东西最重要。
3基本知识不牢固。一些死的概念、要求没有掌握好,比如发音器官的控制、音节结构特点、语流音变,以至于有时候老师讲到舌头要放哪个部位都不知道该怎样放,别人有不可能拿着你的舌头乱摆。通过两天的学习我认为要学好普通话,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就有很大的提高:
(1)有恒心.学一门语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长时间的不间断的练习,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是难以学好的,因此我们要有恒心,坚持学习!
(2)安排专门时间学习普通话。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要注意安排一个学习计划,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比如每天1小时,专门学习普通话。这是学习好普通话的时间保证。
(3)整理方言口音和普通话之间的对应关系。都将它们一一列出,整理成方言和普通话词汇对照表。这样便于记忆和纠正方言的不规范读音。这是对比学习法。
(4)跟普通话好的同学学习。多跟普通话说的好的同学交往,或在一起活动,寓学习于娱乐,在语言的交流中提高普通话水平。这是延伸学习法。另外,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会话。有人说:语言取决于环境。在一个大家都说普通话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近朱必赤。即使你方音浓重,逐渐逐渐你也会受感染的。总之,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把普通话说好。通过普通话的学习,使我受益非浅。自我感觉,我的普通话水平在不断提高。语言是一种奇妙的东西,既能表达我们内心的想法,亦能掩饰它们;既能赞美他人,亦能贬斥他人;既能与人沟通交流,亦能拒人于千里之外…我发誓要学好普通话不单单是因为同学们的嘲笑,更多的是因为它的重要性以及自己对普通话的喜爱。我个人认为普通话是最有用的语言,它能帮助我们表达任何个观点和看法,能让我们表现得更加完美,它能让我们结交到更多的朋友。它不像英语那样死板,它有变幻多样的音调及语言表达形式。现今普通话变得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了最重要的国际交流语言之一,已经成功的由以前的“学好普通话,走遍中国都不怕”转变到现今的“学好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
篇4
说文明话,做文明人!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普通话水平,顺利通过省语言文字的验收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3月14--15日有幸参加了县教育局在一小举办的为期两天的普通话提高培训班,感觉受益匪浅。
第一、培训班上市语言文字办公室张主任为我们深入浅出、幽默诙谐的讲述了普通话的概念及其有关的理论知识,她的课亲切自然、耐人寻味,她的学识及成长经历更是让我佩服,所以在学习时我学的非常专心,通过学习不仅让我学到了一些宝贵的普通话专业知识,找到了自己学习和发音中的不足,而且对普通话又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从而也提高了自己说好普通话的信心。
第二、我感觉要想说好普通话首先要端正态度,通过多种方式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
第三、要想说好普通话,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即多学、多记、多读、多听、常总结、多练习。多学就是要多学普通话中汉语拼音的基本理论知识;多记就是多用心记拼音字母的发音规律,掌握发音部位。多读就是多出声阅读些带拼音的文章或现代汉语词典等,锻炼说普通话的感觉,或者看到一个字后,就暗暗地朗诵其标准音,并注意与方言音的对应关系,争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多听就是多听电视节目主持人专业的播音;常总结就是把遇到的好方法和难把握的声调及时整理下来,以便在日常的练习中灵活运用。多练就是多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会话交流,争取发好难发音的字、词、句。
总之,这次活动的举办开阔了视野,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是一次难得的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良好机会。我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为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时也希望大家一齐努力,同心携手,真正把普通话说好、推广好,让普通话在我们的校园里扎根!
篇5
关键词:中职生;普通话;学习;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007-01
随着推广普通话呼声的日益高涨,推普工作日见成效,推普工作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在可喜可贺的形势下,在普通话培训工作中,笔者惊喜的发现,推广普通话不仅仅语言文字工作,也是一项人文工作;普通话不仅仅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促进了文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修养,保障了家庭、社会的和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推普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德美育意义,本文笔者将以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普通话所收到的德美育功效来谈谈普通话普及工作触发的德美育意义。
一、学习普通话,不做井底蛙
作为南方的孩子,在学习普通话之初,对儿化音、轻声词的发音兴趣极浓厚,带着好玩的兴致,他们非常认真的学习每个声母、韵母的发音。这时,老师引导他们要说好标准音,应多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通过央视新闻主播的口音来规范自己的发音,提高自己的语感,建立起标准语系,学生兴致昂扬地利用教室的教室,准点看新闻,在模仿语音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听新闻的良好习惯,潜移默化地引导了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关心民生及全球热点问题,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忧患意识,让学生不在是深陷个人狭窄天地的井底之蛙。
二、学习普通话,不做瘪三郎
中职学生多数来自农村家庭,且是农村孩子中游手好闲,不愿读书、劳动的慵懒者,言语粗鄙,行为粗暴或散漫,追求粗俗,在校内外经常三言两语便与他人大动干戈,实在令家长和学校、老师头疼。但在参加了普通话培训学习后,我发现了学生有了细微的变化。为说好、考好普通话,他们经常虚心地问我,某个意思在普通话中该怎么表达,平时说话也注意以普通话的语言来表情达意,这大大减少了学生说粗话、脏话的现象,尤其是在老师范读美文或播放美文朗诵磁带或播放历届经典诗歌诵读大赛获奖作品时,学生更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对美的渴望,对文明交流的意愿,这样就在润物无声中强化了学生的文明意识。
三、学习普通话,不忘挖井人
普通话测试的朗诵材料,有许多都是文质兼美的人生哲理小文,学生在朗诵、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人生启悟。如一学生读了《妈妈爱吃鱼头》后,动情地说起她妈妈类似的感人故事,忆起小时候吃饭,每次吃肉时,妈妈总说自己爱吃骨头,不爱吃肉,她哽咽着说:“以前总以为妈妈真的是爱吃骨头,读了这篇文章才知道原来妈妈也喜欢吃肉,不过因为疼爱我们而借故让给我们吃。”这是个叛逆的学生,总认为父母不关心他,所以他总是吊儿郎当的,不务正业,无心向学。课后,他还主动拨通了他妈妈的电话,诚心的跟母亲道了声“谢谢”。从那以后,这学生逢年过节都会通过各种方式问候我,说要做一个喝水不忘挖井人,知恩图报的人。这样的变化让我深感惊喜,也促使我去重新审视推普工作的意义。
在培训过程中,我一遍遍声情并茂地范读《轻轻的一声叮咛》一文,又让学生朗读,在反复听和读的过程中,同学们对不懂马来西亚语的作者却能听懂马来西亚一个母亲 “孩子,小心哪,别把手指割掉” 的叮咛,和作者母亲“好好工作,注意身体”的嘱咐有了深入的体会,被其中的母爱深深打动,同学们也纷纷回忆起自己的母亲的“唠叨”,体味着“唠叨”中的母爱,学会理解母亲的同时,也学会了体谅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有些同学在读到《迷途笛音》一文时,深深地为“乡巴佬”卡廷保护小男孩自尊的淳朴打动,体会到尊重别人,保护他人的自尊是如此重要。自此,同学们在一定程度上学会了谦让和尊重。这收获远大于语音知识学习的收获。
四、学习普通话,争做好栋梁
在普通话培训接近尾声时,我开设了一节“普通话学习自由谈”的主题课,让大家用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表达自己的心得体会。在同学们的畅所欲言中,我惊喜地发现,学生学习普通话后,更注重语言文明了,人际关系更和谐了,同学感情更深厚了,大家学会了谦让,学会了尊重,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坚强。
一个向来胆小怕事,遇事爱哭的女孩子也大胆地畅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说她特别喜欢朗读《困驴的启示》,每次朗诵都有无穷的力量。老驴子面对将被埋葬的厄运时,镇静、顽强、乐观的态度,让她豁然开朗,面对人生困境,人也当像老驴子一样敢于向命运挑战,沉着冷静地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不逃避,不退缩。
一个中职生能够有这样深刻的人生体悟,不是老师苦口婆心说教能够收到的效果,这是学生在朗诵中,实现了文学与心灵的直接对话。这样的心灵洗涤不是平时教师剖析美文时能获取的。毕竟教师肢解美文,文章便支离破碎了,学生只能从中学到只言片语,况且中职生很难将精力集中在课文的讲析上。而学生在反复朗诵中却亲自体味美文,感受美文之境,体悟美文之理。
篇6
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是我们所有炎黄子孙赖以交流,沟通思想感情的工具。它是以北方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现在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一种语言。一口字正腔圆的标准的普通话能给人一种美感,一种无穷的享受。
要学好普通话,我觉得有这么几条要领:第一,学好拼音字母,掌握发音部位,对于局部个别的发音要反复练习直至练到位为止。第二,多读些拼音报上的文章等,锻炼说普通话的感觉,或者看到一个字后,就要暗暗的朗读其标准音,并注意与方言音的对应关系,争取举一反三。第三,查字典。字典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若有不明确的读音,定要虚心请教,明确读音。尤其还要注意一些字的多音与多义等。第四,纯属我个人的经验,也是最傻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词典,翻开现代汉语词典,一字一字,一词一词,一句一句,一页一页的朗读,纠正字音,极为有效。
另外,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会话,也是很好的方法之一。有人说:语言取决于环境。在一个大家都说普通话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近朱必赤。即使你方音浓重,逐渐逐渐你也会受感染的。
通过普通话的学习,自我感觉受益非浅。总之,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把普通话说好。
心得体会(二)
回想我的学习普通话之路,心潮久久难平。
我生在汉寿长在汉寿,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汉寿人,一直以来普通话说得非常的一般。改变发生在我做老师之后。记得有一次学生集训,我大声地喊:“稍息!”学生毫无反应,我更大声地喊:“稍息!”学生中间竟传来一阵哄笑声。我的耳根一阵一阵地发烫,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普通话!
怎样学?我的体会是,第一要胆大,要尽可能地突破方言习惯的约束,做到时时讲普通话、处处讲普通话。我采用逐步扩大阵地的方法去实现“时时”和“处处”。首先,我坚持在课堂教学中讲普通话,然后,把普通话很自然地带到课间的10分钟,实现校园完全普通话;接着,我利用自己的孩子年龄小普通话基础好的特点,和她实现完全的普通话对话,最终实现家庭完全普通话;最后,在日常交往中,我常常有意识地蹦出一两句普通话,如果有人也跟着用普通话,那我就顺其自然地说下去。尽管那时我的普通话不怎么样,但这种敢于把自己的弱点暴露出来的做法,一方面大大增强了我的普通话语感,另一方面也可以经常地得到大家的指正,普通话水平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其次要耳尖,多听多学习多发现。我常常听广播听电视,一般是选取自己喜欢的主持人或者是声线和自己接近的主持人的节目,有时甚至用复读机把这些节目录下来,然后反复地听反复地揣摩、模仿。
第三要心细,要在多说多听的基础上多想,要善于针对自己的语音弱点加强相关基础理论的学习。
我希望大家可以从我的经历中得到启示:一个地地道道的汉寿人,只要方法得当又刻苦努力,完全可以练出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
心得体会(三)
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是我们所有炎黄子孙赖以交流、沟通思想感情的工具。它是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一种语言。一口字正腔圆的标准的普通话能给人一种美感,给人一种无穷的享受。
在上学的时候也学过普通话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认为当时为什么没有学好普通话有以下几点
1没有反复练习。课堂上讲过多少就是多少,回宿舍没有练习,在学习、生活中没有应用,一开口就原形毕露了,也没有意识要去纠正。
2缺乏系统的归纳和积累。书本上归纳了一些东西,但有时候别人的总结的并不适合我们,只有自己领悟的东西最重要。
3基本知识不牢固。一些死的概念、要求没有掌握好,比如发音器官的控制、音节结构特点、语流音变,以至于有时候老师讲到舌头要放哪个部位都不知道该怎样放,别人有不可能拿着你的舌头乱摆。
通过两天的学习我认为要学好普通话,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就有很大的提高:
(1)有恒心.学一门语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长时间的不间断的练习,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是难以学好的,因此我们要有恒心,坚持学习!
(2)安排专门时间学习普通话。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要注意安排一个学习计划,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比如每天1小时,专门学习普通话。这是学习好普通话的时间保证。
(3)整理方言口音和普通话之间的对应关系。都将它们一一列出,整理成方言和普通话词汇对照表。这样便于记忆和纠正方言的不规范读音。这是对比学习法。
(4)跟普通话好的同学学习
心得体会(四)
我因为女儿在长沙读书的关系,所以经常上长沙,有时和女儿老师交流,有时出门买个菜觉得自己说普通话很费力,所以我回家后在网 下载了一套普通话学习视频,专门针对我们常德口音的普通话教程。
他首先教大家分清“四、十”的读音。
他说了一个笑话:曾经有人与外商交谈,在谈到价格的时候,人家始终弄不清到底是四元还是十元,后来常德人就说“就是一炮”,人家还是不懂,结果旁边的人举起了十根手指,比划着说是这个“十”。
“要想学好普通话,首先要咬准卷舌音。常德话四、十不分,就是不会用卷舌音。四是平舌音,读第四声,十是卷舌音,读第二声。”
我跟着一遍一遍地读了起来。有时读得准,有时老是读不准,有时自己舌头都读卷了。觉得竟忍不住笑了起来。
平翘舌的区分,这个需要下功夫的!可以先从平舌音入手,因为它数量比较少,好识别,剩下的就都是翘舌音了! 朗读时,最好保持站立姿势,因为这样气息使用最匀称,可以气运丹田,含住半口气,如同唱歌一样,不能扯着嗓子喊!
我觉得学好普通话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还要平时勤学苦练,平时也要用普通话交流,这样才能真正学好普通话。
心得体会(五)
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是我们所有炎黄子孙赖以交流、沟通思想感情的工具。它是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一种语言。一口字正腔圆的标准的普通话能给人一种美感,给人一种无穷的享受。
1 没有反复练习。课堂上讲过多少就是多少,回宿舍没有练习,在学习、生活中没有应用,一开口就原形毕露了,也没有意识要去纠正。
2 缺乏系统的归纳和积累。书本上归纳了一些东西,但有时候别人的总结的并不适合我们,只有自己领悟的东西最重要。
3 基本知识不牢固。一些死的概念、要求没有掌握好,比如发音器官的控制、音节结构特点、语流音变,以至于有时候老师讲到舌头要放哪个部位都不知道该怎样放,别人有不可能拿着你的舌头乱摆。
通过两天的学习我认为要学好普通话,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就有很大的提高:
(1)有恒心.学一门语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长时间的不间断的练习,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是难以学好的,因此我们要有恒心,坚持学习!
(2)安排专门时间学习普通话。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要注意安排一个学习计划,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比如每天1小时,专门学习普通话。这是学习好普通话的时间保证。
(3)整理方言口音和普通话之间的对应关系。都将它们一一列出,整理成方言和普通话词汇对照表。这样便于记忆和纠正方言的不规范读音。这是对比学习法。
篇7
[论文摘要]文章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阐述了如何进行面向学习者的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开发工作,同时结合国家语委“十五”重点课题,从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学习资源和学习反馈等方面探讨“普通话水平测试”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现。
以网络为媒介的教学不仅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受时间、空同限制的不足,同时又为学习者提供了完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逐步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要真正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还应该注重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现。
一、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网络课程设计
网络课程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受学习内容设计、学习情境设计、学习资源设计和课程评价体系设计的影响。
1.学习内容的设计。学习内容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安排的,是学习者系统学习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其范围规定了学习者必须达到的知识和能力的广度,其深度规定了学习者掌握知识的深浅程度和能力水平。设计网络课程内容,首先要对学习者进行分析,只有确定了学习者原有的学习水平和通过学习要达到的学习水平,才能更好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其次,在学习内容的组织上要有一定的系统性,在设计时应能够把-I’J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提炼出来,形成一个具有逻辑性、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再次,要注意学习内容的先进性,要选择较新版本的学习内容,使学习者掌握新知识、学习新方法。
2.学习情境设计。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需要将设计的问题具体化,还原知识的背景,恢复其原来的生动性、丰富性。这就要求网络课程利用多种手段创设虚拟情境,帮助学习者实现知识的意义构建。设计网络课程学习情境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运用多媒体功能和虚拟技术提供尽可能接近“真实”的学习情境。这些技术把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真实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同时也有助于学习者用“真实”的方式应用知识,整合多种知识和技能。(2)创设灵活的交互环境。“协作”“会话”是学习者学习环境中的两大因素,学习者常需与人协商、合作,以更进一步培养高级认知能力。同时,开放性、协同性和共享性是网络的特性,因此,在设计网络课程时要注重创设协同学习环境,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3)网络课程的控制要采用学习者控制与程序控制相结合原则。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特别强调学习者主动发现或探索式学习。但有关学习者控制策略的教学效果研究表明,学习者控制并非适合所有的学习者,完全的学习者控制会给一些学习者带来学习任务管理上的困难以及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在网络课程设计时,要适当给予学习者主控权,坚持学习者控制和程序控制相结合的原则。
3.学习资源的设计。学习资源是指与问题解决有关的各种信息资源。丰富的学习资源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对学习资源进行设计时,要注意学习资源的针对性和启发性,必须详细考虑学习者需要查阅、了解哪些信息和知识,从而推荐相关网站或建立系统的信息资源库,便于学习者获得学习信息。(1)针对性。所推荐的网站或建立的资源库要与学习者学习的内容紧密联系,能够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如果对学习资料不加选择,全盘搬到资源库中,不仅浪费学习者查阅资料的时间,而且使学习者不容易把握学习的重点,导致学习者低效率学习。(2)启发性。一味枯燥的学习容易引起学习者的疲劳和厌烦情绪,所以网络课程在设计时,可以提供一些具有趣味性同时兼备启发性的学习资源,在娱乐中引导学习者主动思考问题,从而引起学习者学习兴趣,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
4.评价体系设计。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评价,应该较少使用强化和行为控制工具,而较多使用自我分析和元认知工具。在网络课程评价体系的设计中,应注意以下两点:(1)多采用形成性评价,加强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取得更佳的效果而不断进行的评价。它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习者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因而可及时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所以网络课程应安排一系列的问题对学习者学习的不同阶段进行检测或考核,使学习者更有效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2)适当增加提示信息,培养学习者的自我建构能力。在网络课程评价体系的设计中,学习者做出错误选择时,系统要适当地给予提示,引导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形成一种自我建构能力。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网络课程的实现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我们设计并开发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网络课程,课程主要用于广大社会人群的普通话水平的测试培训,课程的结构设置如99页图1所示:
在课程编制过程中,我们根据学习者的认知特点,特别注意了课程内容的组织安排,设计了临场指导、深入学习和方言辨正三大模块。同时,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发挥了多媒体的优势,全程配音,创设图、文、声并茂的学习情境,让学习者通过多种感官进行高效率的学习。在学习资源的安排上,建立多种资源库,收集了针对各个不同层次学习者的学习资料,设置学习助理“小普”提供多方位导航,辅助学习者搜索开放的学习资源。此外,设置了课程讨论区,帮助学习者协作学习。通过评估反馈系统,学习者可以不断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通过自我分析,达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整个课程体系的每一部分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益于学习者通过学习形成对普通话知识的意义建构。
1.“普通话水平测试”网络课程的学习内容。该课程由临场指导、深入学习、方言辨正三个部分组成,所选择的内容都是按照最新《普通话水平测试纲要》来确定的,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求(如表1)。
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从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出发,体现了逻辑性和系统性。每一章节都制定了具体的学习目标,提供了相应的学习指导,对学习任务予以量化,并提供相关教学案例的分析,使学习者在系统的指导下自主学习。
2.“普通话水平测试”网络课程的学习情境。(1)导航设计。在以往的网络课程中,由于内容丰富且具有开放性,学习者“迷航”的现象较为严重,因此,设计导航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在本课程中,设计了目录导航、检索导航、学习伙伴导航等多种导航方式。学习者可根据每一章中的上下节按钮从头到尾按顺序学习课程中的所有知识节点,也可以通过导航图浏览整个课程知识节点间的结构关系,可以直接进入任一知识点的相应页面学习。
多样的导航方式给学习者以极大的灵活性,有效地避免了学习者面对浩瀚的信息海洋无所适从和无从下手的问题。(2)屏幕界面设计。在设计操作界面时,运用学习者控制和程序控制相结合的原则,注重界面友好,操作方便,交互性强和可控性强。每个问题的解决过程是通过界面简洁友好而内部结构复杂的Flash功画呈现的。动画演示步骤根据内容需要进行设置,每一步都有操作提示和注意事项,学习者只需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合适的学习进度即可。(3)交互情境设计。课程建立了课程讨论系统,这种系统具有用户管理、讨论管理、文章讨论等诸多功能,支持学习者的协作和讨论学习模式。学习者可以进行发言、讨论,也可以通过邮件系统与主讲教师及其他学习者进行非实时信息通讯,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此外,课程特别设置学习助理“小普”,提供了更加人性化的学习环境。
3.“普通话水平测试”网络课程所提供的学习资源。为了更好地辅助学习者学习,课程建立了一系列的资源库并提供导航(如图1),供学习者深入学习。资源库由问题库、案例库、文献库等数据库组成。文献库主要是收集有关普通话的相关政策法规;问题库主要收集紧扣学习训练的相关问题,学习者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案例库主要为测评反馈系统提供试题源,给学习者提供范例,提供练习的导向。此外,网络资源还收集了普通话学习的各种网站,并根据不同内容进行分类,便于学习者有目的地登录自己所需的网站,不仅节省学习者的学习时间,而且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利用学习资源来辅助学习。
4.“普通话水平测试”网络课程的评估反馈系统。评估反馈系统分为课程调查系统和学习状况统计系统。授课教师可通过课程调查了解学习者的需求,学习者可通过对课程内容重复率的观察,了解学习难点,并通过笔记评论提出问题。通过这样的评估反馈,学习者既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整体把握,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不熟练的问题进行强化训练,在学习中逐渐培养综合学习能力。
篇8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普通话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H1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1.013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 Promoting mandarin" work, However,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mandarin level is worrying, speak mandari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far from become the ethos.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problem and improv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mandarin level,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he students own reasons and the school education, for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students' mandarin level,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the mandarin teaching.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andarin; influencing factors
前社会竞争激烈,无论是求学、求职还是创业,能讲标准的普通话,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成功的基本前提,只有准确地表达观点,清晰地将信息传递给对方,方可获得认同,取得成功。但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总体上看,主要有社会环境、学生自身、学校教育三个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
1 社会环境因素分析
1.1 方言地域的影响
方言是对普通话影响最直接和最长久的因素,来自方言区的学生,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要自觉发现自己的语音问题,并想办法去克服解决,的确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这也是推普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很多语言工作者针对不同方言的特点,已经总结出了不少规律,如果学生能够学习这些规律,了解所属方言区、次方言区的特点,那么对于改善他们的普通话面貌是非常有帮助的。
众所周知,普通话是“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以我校所在的重庆市为例,虽然在地域上属于南方省市,但在方言区域上却与普通话同属于北方方言,重庆方言的词汇、语法与普通话相差不大,但语音存在较大差异。例如: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唇齿音“f”和舌根音“h”,鼻音声母“n”和边音声母“l”,前鼻音韵母“in、en”和后鼻音韵母“ing、eng”等,都是重庆方言容易混淆出错的语音,因此,如果将上述易混易错读音归类整理,并指导学生反复训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克服方言影响,提高普通话水平。
1.2 城乡差别的影响
调查显示,城市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学生,这主要归因于城市的经济、文化、教育条件优于农村。首先,城市地区整体师资力量优于农村,城市教师一般都接受过更加良好的普通话教育和培训,为城市学生学习普通话打下了坚实的师资基础。其次,城市学生有更好的普通话学习氛围,城市地区的普通话使用频率更高,客观上为城市学生创造了讲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反之,农村地区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教育资源相对落后,教师自身的普通话水平相对较低,进而对农村学生的普通话学习形成制约条件。同时,农村地区严重缺乏学习普通话的环境,很多学生在上大学之前一直处于家乡的方言环境之中,父母、同学、乡邻讲的都是方言,甚至学校的老师讲课也是用方言,自小形成的方言习惯,阻碍了农村学生提高普通话水平。
1.3 流行语的影响
流行语对普通话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词汇方面。现代大学生对流行元素有非常敏锐的感知能力,能够迅速地掌握并参与传播,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流行语迅速成为大学生口语,在不知不觉中对普通话的规范性产生深远影响。虽然语言在发展过程中,有淘汰也有新生,但网络流行语在规范性上和普通话存在较大差距,哪些网络流行语已经进入普通话的传播,哪些网络流行语不具备传播的广泛性,这些标准都尚不确定。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频繁使用的流行语,比如“有木有”、“你out了”、“神马都是浮云”、“稀饭(喜欢)”、“酱紫(这样子)”、“果酱(过奖)”、“肿么回事(怎么回事)”等等,这些词语在大学生中交流不会产生误解,但如果出现在普通话测试中,特别是最后一部分的说话题目中,无论是词语的规范性,还是语音的声调都会存在问题。其实,流行语不仅存在于网络,也存在于电视、广播等媒体中的娱乐性语言节目,这些节目中的某些流行语也会影响大学生的交际词语,冲击普通话用语规范,破坏校园的语言环境。
2 学生自身因素分析
2.1 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意识淡薄
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身的学习意识,是影响普通话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基于高职学制较短、学生基础较差等因素,学生更愿意把精力用于学习专业技能,对于普通话等公共课程,会下意识的认为实用性不高,大多应付了事,学习积极性较差。再加上某些就业岗位似乎对毕业生的普通话水平没有要求,学校也未将普通话等级证书与学业成绩评判挂钩,助长了学生忽视普通话学习的风气。另外,部分学生对普通话的学习存在认识误区,认为普通话只是简单的口耳之学,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学习和训练也能讲得不错。总体上看,高职学生对普通话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系统学习普通话的必要性存在认识误区,严重影响了普通话教学和推普工作的开展。
2.2 学生性格、心理因素的影响
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表现往往与他们的性格有关。如果学生性格乐观、自信、外向,即使准备不是特别充分也能稳定发挥,在命题说话环节,这种优势表现得尤其明显,外向的学生即使抽到不熟悉的题目,也能自由扩展并侃侃而谈,通常表达自然流畅、语速较快,很少出现时间不够3分钟而扣分的情况。与之相反,性格内向的同学,由于o张、害羞等因素,往往不善于表达,在测试中常出现错读、漏读、增读、反复纠错、停顿过长、口头禅较多、方音严重、时间不足、前言不搭后语等现象,最终导致测试成绩不理想。
同时,害羞、怕出丑的心态也是导致学生不愿讲普通话的重要原因。统计数据显示,我校农村生源较多,在进入大学之前,农村学生很少接受过专门的普通话学习和训练,普通话水平一般不高,进入大学后缺乏引导,所以还是习惯说方言,即使意识到普通话的重要性,可一旦由于发音不准引人发笑,就再也不愿张口。怕出丑的心理和自信心不足,导致学生不愿讲普通话,形成其普通话水平提高的心理障碍。
3 普通话教学方面的因素分析
3.1 普通话课程设置不足
普通话作为现代大学生重要的职业技能之一,在学校层面缺乏应有的重视,出现了对普通话课程任意删减、压缩学时甚至不开设的情况。以我校为例,全校九个院系48个专业,仅有8个专业开设普通话课程,且全是文科专业,理科专业无一开设。在开设普通话课程的8个专业中,也仅有4个专业设置48学时,另4个专业仅设计20学时,从教学规律上看,20学时难以达到系统学习普通话的教学要求。偏文的课程设置和较短的学时设计,使大部分理科生缺乏普通话专业指导,而部分文科生也难以得到系统化训练,学生整体普通话水平难以提升。
3.2 普通话教材实用性不够
高职院校现有的普通话教材大多是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或《现代汉语》的内容和要求来编写。一方面,这些教材选取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内容上非常有美感,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文学性,但缺乏真正对高职学生有用的一些职业口语训练,实用性和专业特色不够,难以满足高职院校普通话口语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实际使用中的教材,大多数都是针对普通话测试的,偏重于普通话语音的基础训练,而口语综合表达能力方面的训练则相对薄弱,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这样的教材学术性太强,非常枯燥,不仅缺乏学习的兴趣,学起来还非常吃力,实际需要的口语表达技能也得不到真正的提升。
3.3 普通话教学所需的软硬件配备不完善
(1)教学场所、教学资料有限。我校在2015年建立了自己的普通话测试基站,相较于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学条件已经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对于很多高职院校,由于资金、学生人数、校园建设等方面的限制,不仅没有独立的测试基站,甚至都没有足够的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学生的学习和训练缺乏硬件保障。同时,普通话教学资料也非常匮乏,图书馆很难找到与普通话相关的书籍音像资料,与英语形成鲜明对比。
(2)师资队伍参差不齐。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多高职院校目前没有足够的专职普通话教师,大部分都是从事语文教学的中文教师讲授普通话课程,虽然这些中文教师语音基础知识扎实,普通话发音比较标准,但没有经过专业的技能训练,多数达不到普通话教学的要求。
(3)教学方法不够科学。一方面,很多教师对普通话课程的性质认识不清,误将普通话教学和普通话测试混为一谈,只是围绕普通话测试大纲进行语音训练,而对基础的语音理论讲解很少甚至不讲,课程变得枯燥乏味,学生没有培养起讲普通话的兴趣和习惯,导致很多学生在取得普通话等级证书后,认为从此一劳永逸,不再讲普通话。另一方面,在教学方式上,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听范文录音,再自己模仿听读的方式进行训练,往往缺乏专业的语音发音示范和技术指导。
参考文献
[1] 苏.影响高职学生普通话水平的若干因素研究[J].语文学刊,2013(12).
[2] 尹新兰.高职学生普通话水平现状分析及提升对策[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
篇9
关键词: 高校 普通话 教学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方言种类繁多,不同民族和不同方言区的人们言语交际困难,需要推广和普及民族共同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通话作为汉民族的通用语,其社会作用和影响日益扩大,高等院校是推广普通话的主阵地,然而当前部分高等院校,尤其是西部财经类院校的普通话教学并不尽如人意。
一、西部财经类院校普通话教学现状及问题
1.1学生普通话意识普遍淡薄。
西部财经类院校的学生并不如文科类,特别是师范类院校的学生那么重视普通话的学习和使用。对财经类院校的学生而言,绝大多数就业岗位并未对普通话水平做出严格明确的要求,因此不少学生都认为普通话水平高低跟今后的工作没有太大联系,只要学好专业课知识和技能就可以了,并不重视普通话的学习和使用。
1.2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学生普通话水平差异大。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语言的,而西部地区财经类院校多处于偏远地区,部分院校的师生之间用方言交流,甚至连课堂教学都使用当地方言,缺少良好的语言环境。
其次,西部财经院校的学生所持方言复杂。以广西为例,同一个普通话训练班的学生可能持三种以上的方言:如壮话、桂柳话、粤方言、客家方言等。每个方言大类还可以再分小类,如粤方言又可以分为邕浔片、广府片、勾漏片和钦廉片,壮话又分南部方言(俗称南壮)和北部方言(俗称北壮)等等。来自城市的学生普通话水平较好,有些从壮语区来的学生从来都没有说过普通话,更谈不上用普通话与人交流,造成学生普通话水平的两极分化。
1.3教学软、硬件设施配套较落后。
大部分财经类院校对普通话课程不够重视。绝大多数的院校把普通话课设置为公共选修课,有的甚至把总课时压缩到16个课时,每周两节课,总授课时间不到14个课时。试想,一个学生长达20年左右的方言习惯仅有一天左右的时间来纠正和改变,难度是非常大的。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大部分财经类院校没有足够的语音室或多媒体教室,大班授课时学生数量多的超过100人。普通话课是一门语言训练课,需要教师面对面的指导及学生大量的口语练习,大班授课导致教师和学生的互动难度增加,极大地削弱了教学效果。此外,当前普通话课程的教材和参考资料数量较少,虽然有部分针对各省市方言的普通话培训与测试的教材,但专门针对财经类院校学生专业应用等特点来编写的普通话课本还很少。影像资料内容单一、形式不丰富等也是制约普通话教学发展的因素。
1.4教学方法单一,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普通话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传统教学往往偏重于知识的传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大部分财经类院校并没有配备足够的专职语音教师,一般是选送基础较好的中文专业教师参加短期培训,达到相应等级后再兼职从事普通话课的教学,有些院校只要是中文专业教师就可以教授普通话课。普通话是一门技能训练课,按照国家规定,普通话教师和语音教师的普通话水平不能低于一级乙等,普通话课教学中音标的训练、朗读的示范等项目都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授课技巧,一般的中文专业教师比较难胜任。
二、西部财经类院校普通话教学的改进措施
2.1端正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态度,重视普通话课程。
汉语是联合国法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应当树立起民族语言的自豪感,增强语言规范意识,培养良好的语言素质,提高普通话水平和运用普通话交际的能力。
当前,越来越多的财经类毕业生开始渗透到全国各地的各行各业,特别是销售、贸易、物流等行业,往往会对语言表达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学生能在口语表达方面规范、标准地使用普通话,达到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对学生的就业会有很大的帮助。
2.2分层次教学,对症下药。
首先可以根据学生普通话的大致水平分班。在授课之初,建立学生的“语音档案小卡片”。卡片上标注上一些重要的内容:一是学生的姓名、班别、年龄,联系方式;二是学生的籍贯和成长地,掌握何种方言;三是学生认为自己在普通话方面有何语音缺陷,今后学习的目标。学生还可以写上对普通话课程以及对任课教师的建议和要求等。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在课前让学生朗读一段普通话测试中的朗读材料,作成语音资料保存下来,学习结束后再朗读同样的内容,将两次的朗读录音进行对比,总结得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语音档案小卡片”和语音资料对所教学生的语音面貌有了初步的了解,可以及时根据学生的建议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还可以将学生进一步分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因材施教。
其次要抓准问题,对症下药,进行专题辨音和训练。如在辨析声母“n、l”时,先讲清理论,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这两组声母的发音部位:n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鼻腔通过。l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舌头两边通过。通过“捏鼻子”游戏让学生体会不同的发音感受。发l音时,可以捏着鼻子,体验不让气流从鼻腔通过的感觉。舌尖要顶住上齿龈,使气流从舌的两边透出;发n音时,舌尖对上齿龈,不送气浊鼻音,气流只能从鼻腔通过。最后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有趣的绕口令,如:“牛郎年年恋刘娘,刘娘连连念牛郎;牛郎恋刘娘,刘娘念牛郎,郎恋娘来娘念郎。”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训练发音。其他的声母“f和h”、“z、c、s 和j、q、x”的辨音以及韵母前后鼻音“in和ing”等的辨别难点都可以采取专题方式来进行讲解和训练。
2.3改进教学设施,提高教师素质。
学校应投入资金为普通话学习提供完善的教学环境,建立部分优质的语音室或多媒体电教室。有了多媒体电教室,教师只要在电脑上输入有关信息,便能让音、图、文等同步传输,大大丰富了普通话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还可以给学生播放影音资料,例如普通话测试的朗读作品和一些与普通话教学有关的相声、小品等,寓教于乐。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给学生提供训练的机会,如组织普通话话剧表演、演讲比赛、辩论赛、普通话兴趣小组等。此外,应组建专业的普通话语音教师队伍,或加强对原有教师队伍的专业业务培训,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更好地为普通话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郑作广.普通话培训与测试.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第312,314页.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篇10
【关键词】粤方言;普通话;声母;韵母;语流音变
学习语言的三个主要范畴为语音、词汇和语法。不论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先接触进而掌握语音知识,这是最为基础与重要的步骤。语音知识有了夯实的基础之后,才能对词汇和语法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撑与帮助。而对粤方言区的普通话学习者而言,想要说好普通话,“语音”是不得不过的一大难关。
一、声母
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共分为:声母、韵母、声调、语流音变四个部分,在这其中,声母是决定吐词说字的开始,在普通话语音中,担任重要的角色,其发音时值并不长,但十分重要。对于大多数的粤方言区普通话学习者而言,在语音的声母部分问题较为集中,并且较为顽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边音、鼻音互混
粤方言区普通话学习者在学习声母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就是边鼻音(n、l)不分,例如将水流(l)读成水牛(n),从而闹出笑话。这不仅是在语音方面产生的偏误,同时在语义方面也引起了误解。
n、l互混有两种情况,一是把n读成l,二是把l读成n。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第二种偏误的所占比例偏大,约有57%,而第一种偏误的比例也占到了41%。在粤方言区向来n、l不分,但在粤方言里,将l说成n的情况却并不普遍,常见的是将“你”说成“li”,将“脑”说成“lao”;但在说普通话是,他们却反了过来,如将“旅、蓝、冷……”都读成了“n”。
(二)舌尖前、舌尖后音偏误明显――平翘舌音混读
舌尖前音、舌尖后音又叫平舌音、翘舌音。根据名称可以了解,这两组声母都是由舌尖充当发音的主要器官,由于舌尖接触或者接近的发音部位的不同,造成发音的区别。根据调查显示,粤方言区普通话学习者将zh、ch、sh读成z、c、s的约占44%,相反将平舌音读成翘舌音的也占整体的44%。将这三组声母读错,大部分是根据了粤方言的发音习惯来进行发音,如“租” 混同“猪”,“增” 混同“争” ……平翘舌音的混读一部分属于字音判断的失误,并非是单纯的发音问题,这与粤方言本身的发音习惯有很大关系。
(三)舌面音与尖音问题
舌面音j、q、x是普通话语音声母中很重要的一组音,它与舌尖前音z、c、s虽发音部位不同,但仍有很多粤方言区的学习者造成混淆而读错。如将“西瓜”读成“丝瓜”。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对于这两个声母发音规律的不了解,另一方面是由于受到粤语方言的干扰。同时,在调查中发现,有很大一部分粤方言区学习者的普通话语音当中都会存在舌面音带有“尖音”的现象,男女生都存在类似的问题。舌面音“尖音”的问题是由于其方言的长期影响造成的。
(四)舌根音声母的误读
h、k、f也是粤方言地区普通话学习者较难掌握的一类声母,例如他们将普通话(h)读成普通话(k),老虎(h)读成老虎(f),等等,这与他们的方言习惯有莫大的关系。在粤方言中,有一部分舌根音声母的变读字,如“开”、“口”、“坑”、“空”等字读h声母,“花”、“苦”、“款”等字读f声母,这两类字要按普通话读音统一归读k声母。
二、韵母
(一)前鼻音、后鼻音分辨难
在韵母部分,最困扰粤方言区普通话学习者的问题应属前、后鼻音韵母的分辨问题。经调查显示,粤方言区学习者在三组韵母中错误比例十分之高,分别是:将“in”读成“ing”高达60%,反之为54%;将“eng”读成“en”的有51%,反之为48%;将“ang”读成“an”的有40%,反之为35%。
前后鼻音韵母对很多方言区普通话学习者而言都是一个难点,但粤方言本身也含有前后鼻韵母,在正常条件下,语音的正迁移很容易投射到类推的方式之上,但是由于发音习惯的影响,使得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自身方言时,就已经出现发音不标准、不饱满的情况。
(二)韵母e发音舌位过低,韵母a发音舌位偏高
单韵母舌位及口型的不稳定,造成了发音不到位。如在“车che、歌ge、喝he”等字,都存在“e”舌位偏前偏低;而在“茶cha、发fa、爸ba”等字中,错误则是“a”发音舌位偏高。其中,“e”的偏误率高达57%,“a”的偏误率也达到了35%。同时,这还造成了一系列复韵母,如“ai,uai,en,eng”等的语音偏误。
(三)介音略读引差异
韵母中主要元音前的元音,称之为“介音”。在普通话中,“i、u、v”都可充当介音,而在粤语中,自身带有介音的韵母少之又少,很多在普通话中带有介音的韵母,在粤语中,都是没有的,如“国家,gwok3 gaa1”。加之粤方言区的学习者在讲方言时易产生“懒音”现象,及“吞音、略音”,这些不良的语音习惯累积在一起,形成了严重的语音负迁移,直接影响了他们在学习普通话时,对于带有介音的字词的类推发音。
三、声调
普通话中有四个声调,而粤方言中有九个声调,这给粤方言区普通话学习者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主要问题有:粤方言中的阴平与阳平调直接与普通话的阴平、阳平对应,阴平调值基本不变,仍为55,而阳平调值由粤语的21变为普通话的35;粤方言中阴上调的字全部归入普通话上声,调值由35变为214;粤方言中的阳上、阴去、阳去三调的字合并,统统归入普通话的去声调,调值一律变为51;粤方言的阳入调字大体可全部归入普通话阳平调(只有极少数的字例外),调值由2变为35;粤方言中上阴入与下阴入的字按规定分别派入普通话的四个声调。
参考文献
[1] 李新魁.粤方言语音特点探论[J].广东社会科学,1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