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舞士气的口号范文
时间:2023-04-02 16:11: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鼓舞士气的口号,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变以占先机,动则赢天下。
2、谋事在战略,成事靠大家。
3、同心同力,再创辉煌。
4、励精图治,和合共赢。
5、众志成城,再展宏图。
6、春夏秋冬,抢占高峰。
7、笃行致新,争创辉煌。
8、团结一致,共御风雨。
9、破浪迎晨曦,聚将战沙场。
10、总结经验,转变观念。
11、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12、突破靠战略,共赢靠大家。
13、乘风破浪,开拓未来。
14、新战略大发展,雨同舟再辉煌。
15、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思变创商潮。
16、破釜沉舟,立新革面。
17、雄关深谷,万夫齐破。
18、突破壁垒,精诚共进。
1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0、东山再起,石破天惊。
21、聚力创新,共赢未来。
22、越挫越勇,马到功成。
23、公司的崛起,大家要共同努力。
24、力求突破,创新共赢。
25、革今昔黯淡,创明日辉煌。
26、变通争天下,爱拼才会赢。
27、困境思变,发展求存。
28、同心协力,共创佳话。
29、策马奔腾,力争高峰。
30、疾风知劲草,坚韧铸辉煌。
31、革除陈规思维,创建新颖环境。
32、痛则思变,变则通赢。
33、评过去总结经验,展未来突破局面。
34、孜孜不倦,海阔天空。
35、迎刃而上,共创辉煌。
36、道在改变,路在脚下。
37、重整旗鼓,勇攀高峰。
38、改变为道,用心突破。
39、汇卓识远志,创市场成效。
40、变革求发展,突破保成功。
41、顺势而为,逆势而上。
42、生生不息,奋斗不止。
43、改变突破,止成至功。
44、万险千难得挚友,凤凰涅盘迎辉煌。
45、布局谋发展,求变赢未来。
46、否极泰来,春暖花开。
47、求新思变,善谋多赢。
48、创新谋突破,努力获成功。
49、创新战略,逆势飞扬。
50、智慧凝聚力量,创新成就未来。
51、人有精神,道路坦平。
52、忆峥嵘岁月,展宏图大业。
53、韬光养晦,玉汝于成。
54、启承转合,共赢财富。
55、东西南北中,好生活向前冲。
56、创新思维,共赢市场。
57、激流勇进,乘风破浪。
58、重新出发,志在未来。
59、革新改观,铸就辉煌。
60、一鼓作气,恍然一新。
61、重整旗鼓,蓄势待发。
62、破陈除旧,变通革新。
63、重整旗鼓寻改变,再战市场求突破。
64、赢在新战略,突围大发展。
65、百舸竞流,力争上流。
66、用思想改变世界,用创新改变未来。
67、锐意进取,超越自我。
68、一日千里,气象一新。
69、思路决定出路,凝聚实现共赢。
70、众志成城,推陈出新。
71、全力拜访,入围精英,目标既定,身体力行。
72、目标明确,挺进高峰,人人奋勇,个个争先。
73、团结拼搏,永创辉煌。
74、奋勇向前,素质提升。
75、努力拼搏,永夺第一。
76、旅游是奖励,大家来争取,你能我也能,万元抢先。
77、团结、拼搏奋斗。
78、士气倍增,仔细倾听。
79、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80、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努力超越顾客期望。
81、兄弟们,让我们一展身手吧!
82、功夫老道,坚定信念。
83、你能我也能,招兵买马。
84、重在回访,人员倍增。
85、我们的服务不止于顾客认可,更要追求顾客成功。
86、惜福感恩,索取介绍。
87、体认心情,从业有缘。
88、引领市场,创造市场,服务市场。
89、有凤来仪,客户服务。
篇2
深化改革必然要求石油企业加大新闻宣传工作力度。新闻宣传服务企业大局,是历史赋予的责任。认识决定态度。长期以来,不少人对企业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不少人片面地认为企业宣传工作就是喊喊口号、搞搞活动、编个内刊、开个大会,起点活跃氛围、鼓舞士气的作用;更有少数人认为,除了搞经济、搞生产,宣传与其无关,可有可无。因此,要做好企业宣传工作,首先要解决的是对企业宣传工作认识的“到位”和“落地”。只有真正从思想上提高对企业宣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从制度上加以完善和健全,才能发挥他们对内的“鼓动”效应;对外聚拢人心,鼓舞斗志,激起共鸣,用思想征服一切的无形效应。其次要深刻理解、认识企业宣传工作的内涵,意识到有效的宣传是落实决策的必要前提。要认识到企业宣传工作就是要“造势”,让全公司上下形成一种共识:有力的到位的宣传工作有利于企业实行全方位管理,有助于提高经营者的经营水平,创造良好的职场氛围,增强核心竞争力。再次是公司领导的重视程度是推进企业宣传工作有机统一的关键。应该从机构和制度上,保证企业宣传工作有岗有人,这样才能做事。如果没有企业领导的积极参与,企业宣传工作很容易流于形式,无法持久推进。最后是要意识到员工参与是开展企业宣传工作的有效措施。如果没有员工的参与和努力,宣传是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的,只有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充分调动员工积极参与的意识,才能使企业宣传工作有声有色。
如何让企业宣传工作做到有声有色?实践证明,新闻宣传工作只有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深化改革、科学发展和维护稳定的主旋律,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能显示其特有的生命力。
对于国有大型企业而言,努力实现效益最大化,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实现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稳步持续推进,就是最大的讲政治。经营开发思路不创新,项目管理不务实,经济效益搞不上去,甚至出现亏损,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就无从谈起,职工的利益就失去根本保障。因此,新闻宣传必须紧紧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工作。要把笔尖对准一线、镜头对准职工,深入施工生产的最前沿,把生产战线上最火热的生产劳动场面、最艰辛的创新攻关精神、最和谐的劳动关系、最朴实的职工风貌、最扎实的思想政治工作,以最快的速度、最真实的感受、最优美的文字和画面传播出去,把公司各条战线上广大职工家属的注意力引导到集中搞好生产经营、加强内部管理、大力降本增效上来。为全面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生产经营任务而充分发挥企业宣传的教育作用和鼓劲加油的作用。
篇3
关键词: 凝聚力 闪光点 良性循环 士气 班集体
一个班集体凝聚力的大小,关系到班级整体的好坏。凝聚力强的班级,班风良好、生机勃勃、一片和谐景象。凝聚力差的班集体犹如一池死水,成绩差,各种不良事件层出不穷。可见凝聚力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究竟如何更好地培养班级的凝聚力,笔者认为:
一、培养班集体的凝聚力从加强班集体的自身建设开始。
建立起完整有效的班级管理体系,培养积极向上的班级风气,让学生懂得班集体的利益至上,是管理班级的开始,也是培养班集体凝聚力、促进和谐班风形成的开始。
班里可以提出一些振奋人心、积极向上的口号,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制定班歌、班训、班徽等。这些将对班集体凝聚力的加强起着非常积极、重要的作用。
为了让学生认识班集体团结的重要性,成为班集体利益和团结的忠实维护者和管理制度的遵循者,有必要在班内举行一些以“爱护班集体”、“维护班集体的名誉”、“做班集体的主人”等为主题的活动,如演讲比赛、作文竞赛、口号征集、讨论会、班会等。
班主任老师要忠实班团活动,在开展之前,要对其精心设计,形如爱护班集体、维护班集体的荣誉、为班集体争光、做班集体的小主人等为主题的班会,能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实现班级凝聚力的提高。
二、让学生引以为自豪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是班集体凝聚力集结的核心。
我们常听在一起交流时会说:“我们的王老师真了不起,时学校里的优秀老师,我们都喜欢他。”“我们班的张老师对我们最好了!”“李老师最近又发表文章了,我真佩服他!”言谈之间,自豪之情现于言表。学生在无形中已将老师的成绩作为炫耀的资本了。当一名老师某些方面表现得非常突出时,学生就会对他佩服尊敬有加,都乐意成为他的学生,听他的话,让他的课,以是他的学生而荣。
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需要不断充电,加强自身能力和品德的修养,在位教学服务的同时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适当的时候,还可以“露一两手”给学生看看。
三、班级里的每次好成绩都会对班集体凝聚力产生良性循环影响。
我们发现,好的班级通常越办越好,而差的班级越来越差,甚至难以收拾。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笔者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十三所中小学学生的网上问卷调查显示:94.56的学生认为:如果班里某个方面取得了一次好的成绩,他们就会更加努力去做好以后的每一次,生怕有所闪失而失败。对于个别可能或正有损班级荣誉的行为的学生,其余同学会及时提醒或阻止他们。
新上任的班主任老师应当引导学生打响头炮。心理学认为:绝大多数人都有希望被人正面认可的心理要求,包括认可个人和个人所在的集体,中学生更为明显。班主任老师要对班级第一次参加的活动进行精心策划,保证一举成功。这样一来,就不愁班集体凝聚力难培养了。
四、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应当时刻提醒学生爱护、关心自己的班集体,为自己的班集体作贡献。
学生希望自己及自己所在的班集体非常好,但在具体行为时许多学生难做到言行一致。有时还会犯些小毛病、小错误。这时,批评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老师应当经常提醒学生,什么能去做,什么不能去做。什么必须做是一定要做好的,做到早提醒早预防。老师也以抓住典型当然优劣材料做文章,以收到好的效果。
老师也应当阐明为班级作贡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常提醒常重视,学生才会重视起来,在行动上有所约束。
五、不要错过任何一次展示班集体中闪光点的机会。
无论是什么样的班级,都有其优点所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闪光点。有的班级学习风气不行,但偏偏体育是强项或文艺方面成绩不错。
千万不要忽略了这些闪光点,要小心呵护,不让它熄灭,要让它“星火燎原”。其正确的方法是:把班集体的闪光点展示给世界,得到外界的认可和称赞。尽管我们要学会谦虚,但为士气之故,受到一定的称赞是必要的。老师借此鼓励学生在其他方面也努力,争取全面发展、全面收获。适当的时候,老师应当将外界对于班集体的评价挑选能鼓舞士气、提高学生自信的部分告诉学生,必要时还可以给予艺术处理。当学生知道自己所在的班集体在外界评价好时,会在无形之中增添自信与力量。班级凝聚力自然会加强。
六、给学生创造和争取为班集体争光的机会。
学生都有表现欲,都愿意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展现自己的长处。如果在展现时能套上为集体争光的光环,于个人、集体都能起到好的效果。
学校组织的活动及社会上的一些公益活动,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并进行精心组织和辅导。对于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班主任老师应当努力争取承办,并精心办好,这样在锻炼学生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班集体的优势和实力,使班级赢得好口碑。班集体的凝聚力也会无形之中加强。何乐而不为呢?
七、当班集体遇到挫折而士气低落时,老师应当努力让学生尽快从失望转向期望和希望。
一支英勇善战的军队必须以高士气作根基,同样一个班集体也离不开学生的士气,士气高则事易成,士气低则举步为艰,且易产生恶性循环。
在班集体的运作中,出现某方面的不足或失败甚至出现 较大的不良事件是难免的,这时班主任老师千万要稳住阵脚,临事不乱:
1、采取果断措施,防止局势继续朝不良方向发展。
2、与同学们分析问题原因:如果是老师的原因,老师必须主动承担责任,切不可搪塞,要给学生一个心灵放松的港湾。
3、及时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防止思想波动。
4、召开班会,列举班级优势,鼓励学生发扬优点,改正不足,给班级一个正面的、辨证的定位。
5、做一次“选势”活动,在经过精心策划后,参加一次学校组织的的活动,并取得成功,再以此激扬学生的士气,不愁班集体的凝聚力不加强。
篇4
一、唱个歌
课前一支歌是很多老师都爱采用的方法,包括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因为歌声不仅能愉悦心情,缓解压力,还可以鼓舞士气,特别是励志歌曲。比如: 《隐形的翅膀》《水手》《真心英雄》《阳光总在风雨后》《奔跑》《感恩的心》《我真的很不错》《男儿当自强》《精忠报国》《人生无悔》等。当然最好选一首励志歌曲作为自己的班歌,更能凝聚人气。
二、讲个故事
一周一个故事,一个耐人寻味、富有哲理的故事可以给处于迷茫状态的学生指明方向,特别是一些短小的寓言故事。这些故事都比较好:《母狼的启示》《一美元的轿车》《南瓜和铁的较量》《寻找鲜花的三只毛毛虫》《贝克汉姆:从“赌局”中领悟父亲的良苦用心》《霍金的故事》《司马光警枕励志》《海尔总裁张瑞敏的故事》《新东方老总俞敏洪的故事》《花开不败》《赛狠》以及一些优秀毕业生的克服困难、实现超越的故事等等。
三、写个字
以励志格言、班训、班级奋斗目标等为内容制成精美宣传画美化教室前后墙壁;每个同学把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学习计划张贴于自己的课桌上;每个寝室的集体备考宣言张贴于教室挑战墙。
四、开个班会
过去我们总觉得高三没必要开班会,在领导的敦促下开了几次,我发现班会对高三学生来说不仅不耽误时间而且成了真正的高考“加油站”,比如这些班会: 《站在高三门口》《读三袋米的故事有感》《学海无涯苦作舟》《拼搏的路上有你有我》《挑战惰性,走向成功》《在超越中寻找快乐》《我想要的幸福人生》《感动的312班》《你我谈高校,铿锵上征程》《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老师》等。班会给单调的高三生活增添了很多色彩,何乐而不为?
五、比个赛
比赛总能激起年轻人的斗志,不仅班级之间可以比赛,班内小组之间、寝室之间相互挑战更有趣。我班有两个比赛:一个是文明小组的评选,比学风、比干劲、比纪律;另一个是文明寝室的评选,比文明的生活习惯和科学的学习习惯。一月一评并及时奖励,奖罚公平、严明,学生的参与度自然就高,这不仅促进学风建设,也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
六、约个会
进入高三后,我和学生有两个约会:一个是每两周一次的心灵约会,即双周的周日我给每个同学提供一张同样的卡片,让每位同学在上面填写学习感想、心得以及学习分析等,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把一些心理问题控制在萌芽状态;另一个约会就是我们312班的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力争高考超额完成班级目标,如果实现,我将为他们组织一个party,只有形成合力人多才能力量大。
七、喊个口号
喊口号是每个高三班级的一贯做法,跑操喊、课前喊、集会时喊,喊得天摇地动,想不行动都不行,因为口号给了大家鼓舞和更多的心理暗示。当然口号最好是阶段性的更换,否则容易产生听觉疲劳,效果就会打折扣。
八、报个喜
篇5
2014年1月4日,ECL 2013年度总决赛DOTA2项目迎来了小组赛第二轮第二场的比赛,对阵双方是刚刚在WPC总决赛中碰面的DK与iG,在这场势均力敌的较量中,双方最终战成了1比1平。不过除了比赛本身之外, iG.Hao的一次嘲讽也惹出了不小的争议。当比赛进行到第二局的时候,iG在场上占据主动后Hao喊了句“DK的粉丝就不要说话了。”此话一出,立刻在DOTA2玩家中引起了争议。
有些玩家认为Hao作为一名职业选手,缺乏对观众的尊重,在比赛中说出这样的话很难以理解。然而另外一部分玩家也对Hao表示了支持,他们认为毕竟双方在场上是队友,在场下都是十分要好的朋友,比赛中嘲讽两句也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有些粉丝却恶意攻击选手,Hao站出来反击也并不奇怪。
“其实我也不想嘲讽DK的粉丝,但在比赛的过程中有些粉丝的做法确实太过分了,比如有些人在台下一直用过激的语言来攻击我们,我只好用嘲讽来回击他了。”Hao对本刊记者说。
随着比赛的结束,嘲讽风波也暂时告一段落,就当玩家们以为这件事将会到此为止的时候,让人更加意外的事情发生了。1月7日,DK与iG连续击败对手再次在决赛中会师,两盘比赛过后iG以2比0击败DK获得了ECL 2013年度总决赛的冠军,而当比赛结束后iG队员们正聚在一起庆祝时,一位现场观众走到舞台旁对Hao破口大骂,甚至“问候”了Hao的父母。“对于这样的观众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打了这么久的职业真的是第一次遇到。”Hao无奈的说。“这都是什么事啊,哪有观众追着选手辱骂的。”iG领队错觉也在赛后抱怨道。
事实上除了ECL之外,iG在之前的WPC总决赛中就已经经历过了一次现场观众的嘲讽。在WPC总决赛中,DK创造的“让3追4”奇迹一直被玩家们所津津乐道,而在比赛现场,随着DK一次一次的将比分扳回,直至最后反超,现场观众们都在大声的为DK加油。“他们为DK加油是无可厚非的,因为每个粉丝都有自己支持的队伍,但在为自己支持的队伍加油时,我希望也能够尽量不要攻击对方选手,因为这样会很影响我们的发挥。”Hao说。
Hao所说的影响发挥,是在比赛过程中,有些观众除了在为DK加油的同时,还把矛头指向了iG。在决胜局中,Hao的一次失误导致被击杀,而就在这时,有些观众开始大声的、有节奏的喊着“送,送,送……”的口号。
“希望以后观众能更多的把精力放在比赛中,我很支持粉丝为自己喜爱的战队加油,我也很理解观众为DK加油。但同时我也希望大家都能够尽量不去攻击对方选手,因为那样真的会很影响选手的发挥。”Hao说。
嘲讽的“艺术”
在2013年各项赛事开始将比赛安排在隔音棚进行之前,嘲讽一直是团队电竞项目的一大亮点之一。除了比赛本身之外,嘲讽也能够给观众带来极大的乐趣,无论是rOtK的“说!杀谁!说!”,还是Hao的“你叫潮汐是吧!”这些经典的嘲讽词都一直被玩家们所津津乐道。
“嘲讽不但能够鼓舞士气,还可以降低对方的士气,而且虽然在比赛中嘲讽的很凶,但其实私下我们都是很好的朋友,所以我们的嘲讽也都会适可而止。”Hao对本刊记者表示。
作为嘲讽界的第一人,rOtK虽然被誉为“怒吼天尊”,但他在比赛中同样也会把握嘲讽的度,“在关键的比赛中,嘲讽可以很好的鼓舞气势,但是如果已经有了很大优势或者对方打出GG之后,我绝对不会再在那里大喊大叫,因为那样没必要。”rOtK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ECL第二赛季的比赛中,主办方特意将选手嘲讽的集锦做成了视频,并将其到了网络上。选手们激情的嘲讽配上各种搞怪的字幕和音效,让这部视频也为DOTA2玩家带来了许多欢乐,而这也正是所谓的嘲讽的“艺术”。
篇6
关键词 高三新建班级 班主任 班级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教学效果又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未来,高三年级班主任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提高学生成绩上,往往忽视了班级文化建设。这样的班级往往存在如下情况:同学们原先来自不同的班级,相互不熟悉,而且因为是毕业班,学习压力大,所以班上很少开展活动,同学之间几乎没有交往,关系冷漠。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建设是高三班主任工作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1 班级现状分析
1.1 班主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该怎样打破僵局?
一方面,班主任刚刚接手新班级,对班级学生情况还不太了解,对班级发展大方向还未有清晰定位;另一方面,作为高三新组建班级,班主任又面临严峻的高考升学压力,课时紧张,不宜过多开展班级活动。
1.2 学生:同学之间几乎没有交往,关系冷漠
首先,高三学生的社会意识已接近成熟,他们更多的开始考虑个人前途的问题,这一特点使高三学生做事的盲目性减少,计划性增强,特别是表现在学习上。此时,他们的学习带有更强的目的性——为了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其它与学习无关的活动都不愿过多参与。其次,高三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心理和思维上都具有更强的独立性。他们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很好地处理。学生不愿家长和老师过多过问自己的学习;由于高三学习竞争激烈。,部分学生由于不自信或是保守心态,不愿和其他同学交流学习心得或请教疑惑;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刚刚组建的新班级,学生普遍存在“恋旧”情结,与原班级同学交往较多,而与新同学交流不多。这就使同学之间缺少了合作,缺乏学习激情,影响学习效率。再次,高三学生学业压力大,学生的思想压力和心理上的波动都会比较突出,紧张、焦虑会成为困扰学生情绪的主要问题。一次考试的失败可能会让学生意志消沉,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学习环境十分重要,这既有助于使学生减轻高考压力,轻松复习应考,克服焦虑、浮躁的心情,又有助于形成班级凝聚力和战斗力,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发展。
2 班级文化建设目标
所谓班级文化,通常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班级文化能公开或潜在地给学生一种精神力量的感染、吸引、熏陶和改造,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①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发展,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
高三,在一个学生的一生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在当前日趋激烈的升学压力之下,既要让学生减轻强大压力,轻松复习应考,又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以适应未来社会,就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班级学习环境。作为一个群体,要使其更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就必须要创造自己的文化积淀,形成自己的文化氛围。作为一位高三班主任,能否搞好班级文化建设更是意义重大。
针对高三新组建班级,笔者认为其文化建设的目标核心词是“凝聚力”和“参与意识”。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不管用什么样的劝说,也做不到一个正确组织起来的、自豪的集体所能做到的一切。”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具有重大的教育作用,它的影响往往比班主任的力量要大得多,教育的效果也好得多。而这样的班集体首先必须是一个具有凝聚力的组织。当班集体成为一个凝聚的组织时,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才可能内化为班级组织的自我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而也只有在此时,和谐的心理气氛、健康的集体舆论和自觉的内部纪律等这些优秀班集体所必需的构成要素才有可能在班级组织中生根发芽。
3 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途径
3.1 班主任建设
无论哪个年级,班主任接手新班级的首要任务即是树立威信。“威”是精湛的业务和崇高的人格。只有拥有渊博的知识和精湛的业务能力,学生才会被班主任的才华所吸引,才会心悦诚服地接受班主任的教育。这是班主任建立威信的前提,也是得到学生认同的第一步。有了这个前提,班主任才能顺利地开展各项班级管理工作,才能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才能推动学生刻苦学习,不断上进。“信”是说到做到,信任学生。
3.2 物质文化建设
实行“值周制度”。将班级成员随机分为若干大组,以“月”为单位轮流负责班级的环境美化、板报设计等活动,并开展评比活动。(1)板报。板报每月一期,以鼓舞士气、强调团结,拼搏奋斗为主线,每期设计前广泛发动全班学生讨论主题,而从采购到制作均由一组同学完成,既放松全班心情,又锻炼学生能力,在无形中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2)制作照片。将班级全体同学的个人照贴于教室一面墙上,并附上每位同学的座右铭。这既展示了各位同学的风采,增进互相了解,又可以为班级增添温馨的“家”的氛围。(3)拟定班级口号和奋斗目标。发动全班同学征集班级口号、讨论班级目标,并分别张挂于教室前后方墙壁。(4)在讲桌上布置绿色植物。绿色植物为教室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之感。
3.3 制度文化建设
高三学生随着年龄增长,自主独立意识也相应更加凸显,纪律性、合作意识不强。因此,班主任需要从制度方面着手,以一些强制性手段约束学生行为。制度的确立,避免了教育教学管理上的随意性,也控制了学生行为上的散漫性,这对培养学生良好行为规范、培养学生集体意识有着重要作用。(1)充分利用“值周制度”,对班级纪律进行监督、记录,并建立班级会议制度、请假制度和考评制度,形成学生自治管理模式。(2)跑操制度。
3.4 精神文化建设
(1)利用简短时间召开主题班会进行鼓动宣传,形成“班级宣言”,并每人印发一份,让学生凝聚在一起共同奋战,携手前进。(2)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课前课后几分钟时间,或在教室内,或在上学与放学路上,只要能找到机会就应该积极与学生交流。(3)保持并适当强化某些传统文体活动,并适当开展新的活动形式,活跃班级气氛,鼓舞班级士气。(4)抓住某些契机(如成人仪式,运动会等),围绕“成长”“奋斗”等主题开展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篇7
一、铸魂――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武装、教育引导的优势,打造一支具有核心价值理念的团队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要用正确的理论、观念教育引导干部员工,打造一支具有共同价值理念、思想观念能高度融于集体、融于企业的团队。一要强化企业核心价值理念教育,使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二要深化和谐理念教育,使营造和谐成为企业员工的共同处事方式、工作原则、思维方式和共同的奋斗目标,成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要深化道德建设活动,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强化员工的责任观念,开展“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在家庭做个好成员,在单位做个好员工”活动,大力开展文明家庭、文明岗位、文明窗口的创建活动,形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氛围和团结友爱、互助和睦的人际关系;四要搞好员工的继续教育,创建学习型团队,引导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鼓励员工开拓创新。
二、疏导――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说服教育、解疑释惑的优势,创造安定有序、和谐共进的工作氛围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稳定是和谐的基础和条件,稳定是企业员工的共同心愿,只有稳定才能有序地推进企业的四个文明建设。
领导干部要善于化解矛盾。一是要化解单位与员工个人的矛盾。在股改上市的特殊时期,许多经济关系、利益关系受到冲击,也必然会受到陈旧思想观念的抵触,这就需要通过大量细致入微的思想政治工作,如谈心、座谈、说理等,使员工明白改革的意图,使企业的发展争取最大的民意基础。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前瞻性,做到未雨绸缪。在每一项改革措施出台前,领导干部要充分考虑这一措施的可行性,以及改革的受益人群和改革后利益受损的群体。对改革后利益受损的群体,要通过和风细雨的说服教育,使他们支持改革,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采取补救措施,使改革受损的群体利益得到补偿。二是要化解企业员工之间的矛盾。员工是相互联系的群体,在工作中,难免会发生一些冲突,领导干部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发现问题和矛盾,搭起员工沟通的桥梁,疏通好员工之间的关系,耐心细致地开导矛盾双方,使他们解开思想疙瘩。
三、激励――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激发活力、积聚士气的优势,推进企业“四个文明”建设蓬勃发展
一是靠目标激励人。没有目标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和方向,企业要有奋斗目标和工作规划,要靠目标激励员工胸怀大局,勤奋工作,勇往直前,勇攀高峰。在实现这些目标中,领导干部要善于提出一些具有激励性的口号,如“一年一个小台阶,三年一个大变化”、“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目标”等,在实现大目标的过程中要有实现小目标的工作计划和具体落实方案,要靠一个个的小目标激励鞭策员工,每当实现一个小目标之后,领导干部要认真总结工作和成绩,让员工体会在实现目标中的个人价值。要努力培养干部员工的思想认同感,使员工充分认识到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努力,员工的努力是企业蓬勃发展的希望和力量之源,要使员工明白“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的道理,将自己的发展融于企业的发展之中。
二是靠机制激励人。一个企业要充满活力就要形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劳动的氛围,使一切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要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让一切劳动、知识、才能、资金的活力竞相迸发,使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对工作成绩优秀的人要大力表彰。对成绩突出、品德良好的优秀员工要及时选拔到重要岗位或向上级单位推荐;一些重要岗位要实行竞争上岗,形成充满活力的干部队伍;在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精神鼓励的同时,还要有效地发挥物质奖励的作用,将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紧密结合,更好地调动广大员工自觉为企业做贡献的积极性。
三是以典型鼓励人。典型就是旗帜,就是催人奋进的力量。要大力弘扬正气,对涌现出的各类典型要积极予以表彰,形成一种向善、向上的氛围,如定期表彰优秀工作者,采取广播、板报、简报的方式通报表彰员工的先进事迹,让员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形成员工人人争先进、学先进的良好氛围。
四是以实事关爱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将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民生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企业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培养员工的忠诚度,教育员工同舟共济,互帮互助,形成合力,要为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困难员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共同实现单位的和谐进步。
篇8
标语类试题来源于生活,纵观近几年全国中考语文试卷中的标语题,亮点很多:一是内容丰富,覆盖面更广;二是命题形式多样,考查能力综合多样。解答标语题首先要了解标语的有关知识,掌握拟写标语的规律。标语又叫口号,就是用简洁的语言写出的具有宣传鼓动作用的话语。其基本特征是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和鼓动性。因此在拟写标语时,要注意句式的选择、词语的选用、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逻辑事理的表达等。具体来说,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情达意准确是标语语言的基本要求,一般使用简单的无主句,而少用复杂的主谓句。标语词语的选用要做到通俗易懂、鲜明准确、生动活泼。
一、直接撰写类
【例1】(2012年湖北省荆州市卷)拟写标语。为营造书香校园氛围,请你以读书为话题拟写一条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思路解析:这道标题的题干没有过多的情境,但提出了具体的撰写要求:一是标语要以“读书”为话题;二是拟写标语的目的是营造书香校园氛围;三是要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案示例:示例一:读经典书,做文明人;示例二:书香浸润校园,智慧点亮人生。
二、情境对话类
【例2】(2012年浙江省嘉兴市卷)5月31日,首届中国汉字文化节盛大开幕。下面是小记者的采访片段,请在横线上补写出恰当的内容。
小记者:闻教授,您好!我是校报小记者,请您谈谈汉字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闻教授:好的。总的来说,电脑等现代技术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们的书写习惯,“提笔忘字”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汉字的丰富内涵正逐渐流失,由汉字传承的中国文化有衰败倾向。
小记者:
闻教授:也不能完全这么说。汉字历史悠久,字形优美,内涵丰富,有很强的生命力,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而且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也在不断升温。本次活动,正是为搭建交流平台,引发公众思考,推动中华文化发展而举办的。
小记者:哦!我明白了。建议本次活动增设一条宣传标语: 。
闻教授:拟得不错,很契合本次活动的主题。
思路解析:此题的命题形式比较新颖,一是设置了采访情境,二是将采访型的口语交际题与标语题巧妙结合。答题时,要仔细研读语段,根据语境准确答题。第一个横线是填写采访的提问,第二个横线要求拟写相关标语。提问示例:那是否意味着我们古老的汉字将逐渐消失,中华文化会由此走向衰败?
答案示例:弘扬汉字文化,传承华夏文明。
三、材料分析类
【例3】(2012年湖南省郴州市卷)郴州市某中学准备举行一次“关注书包里的小零食”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近年来,哈尔滨、上海、安徽巢湖、云南昭通等地都发生过小学生食用小零食发生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例。2012年5月20日下午,湖南隆回县第二中学116名学生因食用校外流动摊点的凉皮等小零食后出现集体中毒症状。
材料二:食品行业人士称:很多小食品标注是豆制品,但是大豆价格比较高,许多小食品批发单价在三毛钱左右,甚至更低,所以采用的真正原材料很有可能是面粉,甚至其他替代品制作。常用的食品塑料袋多为无毒的聚乙烯薄膜制成,但价格较贵,廉价小食品的包装很可能使用更低价的聚氯乙烯——无毒,但根据薄膜用途加入的添加剂往往对人体有害。
材料三: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范志红说:“零食的真正危险在农村,其进货渠道无从知晓,更没有建立大超市的索证制度,一旦出事,悔之晚矣。家长要明白,给孩子零食补的不是营养,而是一种看不见的慢性毒害,跟下毒没有两样。”
(1)邻居家读五年级的小女孩月月特别爱吃小零食,请你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劝说她少吃或者不吃零食。
(2)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
思路解析: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题,以劝说和拟写标语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试题的命题情境是“关注书包里的小零食”,试题所给的三则材料均与学生吃零食的现象有关。答题时,要仔细品读材料,弄清吃零食的危害。劝说的语言要文明得体,表明观点;标语语言要简洁,有宣传效果。
答案示例:(1)示例:月月,你要不吃或少吃零食,零食制作过程很容易混入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常吃对身体很不好。(2)示例:拒绝零食,健康成长。
四、图片理解类
【例4】(2012年山东省济宁市卷)下图是2012年3月18日公告的“齐鲁志愿者队徽和标语”,请认真观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它的构成、寓意和宗旨。
思路解析:这是一道徽标、标语理解题,答题时要认真观察,结合齐鲁志愿者活动、标语内容理解徽标的构成、寓意和宗旨。
篇9
一、舞蹈啦啦操的分类
啦啦操也是健美操的一种,但是相对于健美操而言又比较容易,一直以来是球赛或其他一些比赛中场休息时候作为啦啦队的表演。啦啦操分为竞技啦啦操和舞蹈啦啦操、现代啦啦操,是以团队的形式出现,并结合Dance(舞蹈)、Cheer(口号)、PartnerStunts(舞伴特技,是指托举的难度动作)、Tumbling(技巧)、BasketToss(轿子抛)、Pyramid(叠罗汉)、Jump(跳跃)等动作技术,配合音乐、服装、队型变化及标示物品(如彩球、口号板、喇叭与旗帜)等要素,遵守比赛规则中对性别、人数、时间限制、安全规则等规定进行比赛的运动,称之为竞技啦啦队,亦可称为啦啦队。竞技啦啦操分为技巧啦啦操和舞蹈啦啦操。其中技巧啦啦操包括Mixed(男女混合组)、All-Female(全女子组)和Partnerstunts(舞伴特技);舞蹈啦啦操包括Pom(花球)、Highkick(高踢腿)、Jazz(爵士)和Prop(道具)四个组别。
二、舞蹈啦啦操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影响
1.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舞蹈啦啦操作为校园里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线,对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有良好的导向作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二是提高学生文明素质。舞蹈啦啦操运动从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层面来讲,它营造了浓厚的校园精神文明氛围,这对于具有青春活力的校园生活来说,为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校园精神文化的价值导向。从提高学生文明素质层面来讲,它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调、互助、克服困难、自强不息、创新能力等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舞蹈啦啦操从外在形象的塑造到内心境界的追求,使学生自觉调节自己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让学生不断开拓自我知识领悟,全面完善自我形象。
2.有助于带动校园体育文化的活动氛围。在我国,啦啦操是依附于CUBA而发展起来,对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特别是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舞蹈啦啦操队员极富感召力的口号和激情洋溢、青春活力四射表演的带动下,高校学生情绪高涨,为自己的比赛队伍加油助威,鼓舞士气,以赢得比赛。在本队比赛获胜时产生一种自豪、自信和团结奋进的集体荣誉感,这极大地体现了一种团队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对青年大学生、对一所学校都会是一种极好的教育素材和精神财富。
3.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和谐发展。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向和谐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构建和谐校园理应成为当前学校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这既是当今时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舞蹈啦啦操运动项目在校园体育文化的和谐建设中起到了推动作用,舞蹈啦啦操项目的发展阵地几乎是以学校为主,这是舞蹈啦啦操本身的特点与学校的特点相一致的结果。舞蹈啦啦操项目讲究集体风貌和团体精神,这对于具有青春活力的高校校园生活来说是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许多学校已将舞蹈啦啦操运动当做教育的手段,有助于学校体育精神的形成,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和谐的构建。将更多的学生把课余时间投入到舞蹈拉拉操项目中,促进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如果没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作为支撑,啦啦队项目也将独木难支,也将失去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因此,舞蹈啦啦操项目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提升,校园体育文化和舞蹈啦啦操运动项目的建立具有互动关系。
4.有利于校园的形象宣传。目前,众多体育赛事中都可以看到舞蹈啦啦操的表演、助威,随着CBA联赛职业化、专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高校舞蹈啦啦操的表演也逐渐正规化、专业化,并组建了啦啦操网站,定期举办比赛。近两年,随着奥运会的成功举行,更是受到商家的参与,许多赞助公司随着大赛的进行在广大学生群体中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大型的社会文娱体育活动,经常聘请高校啦啦队进行表演助兴。根据笔者调查,2008年至今,长春市有关舞蹈啦啦操的比赛活动有可口可乐赞助的“奥运火炬传递啦啦队选拔赛”、青岛啤酒赞助的“nba啦啦队选拔赛”、苹果有限公司赞助的“篮球宝贝”大赛等。有关舞蹈啦啦操运动的比赛,展示的不仅是舞蹈啦啦操水平和精神风貌,更是学校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可以反映学校的综合实力、办学水准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对树立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结论
1.舞蹈啦啦操运动可以成为丰富校园文化,培育学生健康身心的重要平台。它不仅能烘托学校活动的气氛,带动校园体育文化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也促进了整个校园文化的发展,并充分展示和宣传学校的文化特色。
篇10
关键词:啦啦队;集体意识;身体性别文化;美国文化霸权
中图分类号:G8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6-0073-03
啦啦队因其积极的动感、现代时尚感、健美大方、蓬勃的朝气、刚劲有力的特点,而具有极大的观赏性,它展示了青年人活力的青春风采和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啦啦队着特色服装在音乐的伴奏下,队员集体完成复杂、连续的舞蹈动作,充分显示了团队高超的运动技能与技巧。近年来,随着商业化的发展,啦啦队步入一些商业演出以及电视表演中,人们对其喜欢的程度越来越高。更为重要的是,啦啦队代表了一种文化象征。因此,探讨啦啦队这一体育现象的发展历史及其社会文化意涵,对理解啦啦队行为和挖掘啦啦队项目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1啦啦队的界定
啦啦队原文为cheerleading,其中cheer的部分,是有振奋精神、提升士气的意思,在早期的部落社会里,为激励部落中外出打仗或打猎的战士,通常会举行仪式,仪式中有族人用欢呼、手舞足蹈的表演来鼓励战士,希望能够凯旋,这可以算是啦啦队的起源。Neil and Hart[1](1986)将啦啦队(cheerleading)定义为:在学校与社区中,有效地领导一群体育团体的爱好群众,带动场边气氛并激发球队士气。目前我国的学者公认的将啦啦队运动定义为“啦啦队运动离不开音乐,它主要是在音乐的旋律下,参赛运动员经过刻苦的训练,完成高难度高质量的啦啦队的技巧难度动作,并结合编排多种多样的舞蹈动作,不断地向最高殊荣奋斗的一项体育运动[2]。”综合国内外两者对啦啦队的定义,本研究对啦啦队的定义为有效地领导学校或社群体育爱好者,以激励、鼓舞等方式进行公开场合表演,并长期接受有组织性的训练与练习,或单独进行啦啦队比赛的运动团队。而后期发展出的竞技啦啦队是以团队的形式出现,并结合以dance(舞蹈)、cheer(口号)、partner stunts(舞伴特技、是指托举的难度动作)、tumbling(翻腾)、basket toss(篮形抛投)、pyramid(金字塔)、jump(跳跃)等动作技术,配合音乐、服装、队形变化及标示物品(如彩球、口号板、喇叭与旗帜)等要素,并遵守比赛规则中对性别、人数、时间限制、安全规则等规定进行比赛的运动。
2啦啦队的初期形态与社会意涵
现代意义上最早的啦啦队出现在19世纪80年代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友Thomas Peebles在1884年将齐呼加油口号的方式带到了明尼苏达大学。但直到1898年,明尼苏达大学的学生Johnny Campbell开始站到最前面,指挥大家一起喊口号,才使他成为第一位正式的啦啦队长。但21世纪初的啦啦队均以男性为主,充满着阳刚味,不像现在这样多姿多彩[3]。早期的啦啦队是由各个大专院校的男生所组成。当时的啦啦队是一种类似兄弟会的荣誉俱乐部,啦啦队长除了具备领导才能和优良的成绩外,还必须获得同僚的认同和尊敬[4]。早期的啦啦队就这么简单朴素。
2.1社会集体意识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中曾经提到过集体意识,认为社会中一般成员所共有的整套信仰与感情就是集体意识。它是一种社会的心理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群体的现象与集体行为。集体意识可以视为某一社会所有成员共同的情感和信仰的整体,而此整体组成一种具有特殊生活的体系。它不是源自于个人,也不完全依赖个人心灵而存在,它是集体运作成果,它们都是个人心灵的产物,最后又超越于个人心灵之外,而成为一个独立的整体。由此看来,集体意识具有共通的情感、共通的思想及共同行为。通过群体的凝聚表现出集体意识现象,并表现在外显行为之上;而群体的扩散,将会使集体意识延续到另一个场域及空间的聚集,或消失不见[5]。而集体意识更是信仰仪式与偶像崇拜下的产物,它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也是一种内心思想的意识。
啦啦队群体的行为与仪式可以说是多姿多彩,啦啦队拥有特别的加油行为与仪式,随着比赛进行,赛场上会出现好几种加油行为与仪式,通常行为与仪式是相辅相成的,也就是当一种象征性的仪式出现时,此时便引发了一种外在行为表现,行为与仪式时而出现时而消失,完全由啦啦队所控制着,如果是球迷突发性的个人的仪式,则属于个人的意义,不属于集体的行为与仪式的意识。
在赛场上的这些行为仪式,主要是通过啦啦队与球迷群体的外在行为表现,彼此间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共同的默契、共同的思想行为意识,它是赛场上的一种特殊现象,也是一种看台上的特色,是啦啦队与球迷之间的集体意识的表征,这种表征会因为内心所要表达的思想意识,通过外在的行为而表现出来,由分散的个人到集体的凝聚,形成一股强大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会因比赛的开始与结束,造成聚集与消失。球迷与球队、球员之间,彼此间的互动及情感交流与融入,形成了一股强大且无形的集体力量,这正是涂尔干集体意识的观点。
2.2身体的性别文化意涵
随着参与体育活动的女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渐渐地便开始有女生加入啦啦队,并最终取代了以男性为主的啦啦队形态[6],但这种转变也营造出另一种风味,即身体的性别文化意涵。
体育赛场是一个男性为主的场域,西蒙波伏娃在其《第二性》中有一段关于体育造成性别分化的文字:大约十三岁的时候,男孩们经历一场道地的暴力实习;此时他们的侵略性发展而成,他们争权,喜好竞争;而就在同一时期,女孩放弃了粗野的游戏,运动是许可的;但是运动是专门的,必须服从规条的,绝不等于无所顾忌的力量的运用。此外,在许多国家里,多半女孩不喜欢运动,既然扭打与攀登是被禁之事,她们的身体必须以被动方式忍受一切;她们比年幼时更须放弃跨越界限,超越他人:她们不许探索、冒险、伸展“可能性”的界限。特别是青年男子最重视的竞争态度,她们几乎茫然无知……两个自由无羁绊的人互相对抗,像是要扩大把我世界的把柄;爬的比同伴高、将对手压倒,就等于征服了世界。这种了不起的行为却不是女孩的份,特别当它涉及暴力的时候[7]。体育比赛的主角通常为充满阳刚的男性球员,而啦啦队都是扮演着衬托球赛或是球员的角色。Fiske[8](1992)曾使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来讨论女性多担任被男性观看的角色与对象,认为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性本能驱力,用以引发欲望与满足。啦啦队中,女性的身体成为人们凝视的客体,而不是女性自行掌握、追求愉悦的主体。
3当代啦啦队的竞技性与社会意涵
3.1竞技啦啦队的发展
1948年,Lawrence Herkimer成立了美国啦啦队协会,作为各地啦啦队观摩联系的渠道。1960年代,啦啦队已成为全美高中和大学的主要体育项目之一。1967年,国际啦啦队基金会设立并颁发全美啦啦队奖与十大院校啦啦队,使许多训练有素的啦啦队脱颖而出。1978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首次转播大学啦啦队锦标赛,带起美国啦啦队竞赛的风潮。同一时期,美式橄榄球联盟的队伍开始各自筹组建专属的啦啦队。达拉斯牛仔啦啦队在1972-1973年的赛季首演,以令人耳目一新的装备与美妙的舞姿赢得众人目光,但直到1976年的第十届超级杯才打开知名度,随后许多美式橄榄球群起仿效,使得啦啦队的风貌从此改观[9]。
20世纪80年代可以说是现代竞技啦啦队的萌芽期,许多高难度的特技和体操技巧融入基本训练中。各个啦啦队协会开始推广安全准则,并为教练们开办安全教育训练。1984年,一家名为Cheer Ltd. Inc.的公司为教练们召开了美国啦啦队会议,让他们吸收有关啦啦队安全的新知,包括实际操作的课程。1987年成立的美国啦啦队教练协会是美国政府认可的安全教育机构,其后还有另一个National Coalition to Support Sexuality Education组织也是负责安全教育训练。2004年,各界有关鼓舞士气的组织史无前例地团结起来,成立了精神鼓励同业协会,由九个最具规模的啦啦队相关组织一起创立,结合了啦啦队的队伍、赞助者与安全培训机构。另一个类似的组合是精神鼓励者组织(The Organization of Spirit Industry Providers),其成员超过三十个机构。参与啦啦队活动的人数现在仍然持续成长,单单美国在21世纪初,就有四百万人参与[10]。
由于后期啦啦队加入高难度的体操技巧与叠罗汉,提升了技巧的层次,使得啦啦队具有更高的可看性。随后更发展成竞赛的方式,掀起全美的学子们参与的热潮,并带领其他东西方国家争相模仿,啦啦队于是发展成世界性活动。啦啦队和比赛种类有关,最常有啦啦队的运动是美式橄榄球,篮球次之。足球和摔跤的场合很少有啦啦队。
3.2当代啦啦队运动的文化意涵
体育受到一系列复杂的社会进程的影响,比如现代化、国际化、专业化、商品化、景观化以及最近一段时期的全球化。体育不断强烈的商品化过程是不可能孤立发生的,在很大程度主要基于全球化的进程。Jarvie和Maguire[11](1994)认为,我们所有人的生活与全球化进程都是密切相关的。这些过程包括一个全球性经济的出现,跨国的世界性的文化以及国际社会运动。这个相互关联的世界格局以一个多维的跨国或全球性的经济和技术交流,沟通网络和迁徙模式为特点。体育是这种模式的一部分,体育成为一项全球性的文化产品,由跨国公司传递和跨国消费者消费。
一般认为经济和政治全球化是在冷战时期结束开始,社会科学也在此时开始提供体育在全球化过程的论证。许多分析家认为在体育全球化的过程中更接近美国化。这些分析家在研究讨论关于体育全球化的概念时,提出许多不同概念进行讨论,例如文化帝国主义、美国化、文化霸权等的概念,以下分别结合竞技啦啦队的发展进行论述。
在亚洲地区啦啦队活动发展最迅速的是日本。日本在1980年间引进美式啦啦队,1988年后藤节夫创立日本啦啦队协会,至今已推广十余年,也在日本校园中成为一项热门的运动。日本凭借着其深厚的舞蹈和体操基础,很容易将美式啦啦队的技巧和创作模式全盘吸收,唯一不同的是,美国啦啦队的形式分为男女组合的竞技式啦啦队和纯女生组合的舞蹈啦啦队,而日本各级学校成立的啦啦队都以女生为主,男生极少参与[12]。
在现阶段的中国社会中,很多校庆活动或运动会都会安排学生来表演啦啦队的舞蹈节目,由于需要经过长期的练习付出相当多的心血与时间,每当成果展现的时刻,啦啦队的比赛总是会吸引众多注目的眼光,场上穿着短裙跳着劲舞洋溢着笑容,为校园带来青春与活力,这就是啦啦队的魅力所在,也是啦啦队在学校十分受欢迎的原因。啦啦队不但能将活动气氛带至最,也往往成为日后学子们最重要而甜美的回忆,其结合表演艺术与团队合作精神的练习过程,也为学习的最佳途径。由于受到美式文化的影响,美式啦啦队渐渐引进中国的过程中,在学生之中所风行的,是结合阴柔与华丽动作的美式竞技啦啦队。啦啦队不再是跳着舞蹈甩动彩球而已,还加入了高难度的技巧、空抛、翻滚、响彻云霄的队呼口号,让啦啦队整个活了起来,这样新的美式啦啦队表现方式慢慢取代传统啦啦队的表演方式,获得评审及观众的青睐,后续高等院校全国啦啦队比赛竞赛规程也朝向美式啦啦队的竞赛规则修订,渐渐地使我国啦啦队正式迈向国际性、美国化啦啦队的境界。一些企业也加大了赞助力度,宣传NBA模式的啦啦队选拔赛,过去的加油仪式逐渐演变成了商业,冲击着人们对传统啦啦队加油行为的刻板印象。
4结论
啦啦队的萌生带有某种宗教仪式性质。现代意义上的啦啦队起源于美国,本质上是一种集体的行为与仪式的意识,是赛场上的特殊现象,是啦啦队与球迷之间的集体意识的表征。虽然女性渐渐主导啦啦队,但在一个以男性为主的体育场域里,女性多担任被男性观看的角色与对象,女性的身体成为人们凝视的客体,而不是女性自行掌握、追求愉悦的主体。如今的啦啦队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竞技项目,这不能不说是体育全球化的衍生物。更准确的说,是美国化的体育竞赛项目。以美国文化为基础的啦啦队,已经渗入和冲击着众多国家的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1]Neil, R. & Hart, E. (1986). The all new Offical Cheerleader’s Handbook.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2]孟宪军,丘建刚:中国学生动感啦啦操竞赛评分规则(第二版)[S].中国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 2004.
[3]Chappell, L. R. (1997). Coaching Cheerleading Successfully.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4]Hanson, M. E. (1993). Go. Fight. Win: A social history of cheerleading in America,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5]郭景萍.涂尔干:整合社会的集体感情研究[J].学术论坛,2006,(3):129-133.
[6][9]Randy L. Neil & Elaine Hart. (1979). The History of Cheerleading. Official Cheerleader’s Handbook.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7](法)西蒙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9.
[8]Fiske, J.(1992). The cultural economy of fandom. In Lewis, L.A. (Eds.), 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pp.30-49).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0]Erik Brady. (2002). USA TODAY. Cheerleading in the USA: A sport and an industry. 2009/1/1, http:///sports/_stories/2002-04-26-cheerl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