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章范文
时间:2023-04-11 01:42: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全文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安全文化;电力信息;信息安全;人员岗位调动;存储介质;计算机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4-0152-03
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网络与信息系统有效支撑了公司各项业务的开展,全面提高了电网安全、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其基础性、全局性、全员性作用日益增强。信息安全作为信息化深入推进的重要保障,与电网安全生产密切相关,对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有重要意义,对电网安全有着重大影响,面临的形势严峻。
培育全员安全文化,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发展、健康发展的理念。在信息安全管理中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原则,坚决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升人员信息安全和保密意识,全面保障电力企业信息安全。
1 影响信息安全的人为因素分析
1.1 员工岗位调动带来的信息安全风险
由于工作需要,经常发生人员岗位调动的情况,尤其是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过程中,员工岗位调动较多。一方面,岗位的调动必然带来相关信息系统权限的变更,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信息系统权限的变更远远滞后于岗位变动,给信息系统带来安全风险。另一方面,岗位交接过程如不严格把关,会产生企业生产、管理等信息丢失的风险。
1.2 未严格执行信息安全规章制度
企业员工信息安全意识淡薄、疏于防范,对已知的信息安全风险存在侥幸的心理,一些人员不遵循企业的信息安全规章制度,出现如计算机弱口令、无屏保或屏保时间过长、未关闭不必要的服务等现象,信息安全保密意识淡薄,对违规操作明知故犯。
1.3 员工抵触情绪产生的计算机“裸奔”隐患
企业要求必须安装指定的防病毒软件和桌面管控系统,因此会造成计算机运行速度变慢,使用性能下降,部分员工主观上不愿接受技术防范安全管理,造成部分安全产品客户端软件安装不全,甚至出现没有安装的现象,使得计算机出现“裸奔”现象,成为计算机病毒、木马等各种黑客软件攻击的对象。更为严重的是,这会给整个电力系统内网带来安全威胁。
1.4 内网计算机存在违规外联隐患
部分员工通过USB接口将手机接入内网计算机,给手机充电或将手机上的照片导入计算机,导致违规外联;还有极个别员工企图用内网计算机插入无线网卡或直接接入互联网下载资料、升级软件等,同样导致违规外联。目前还存在对外来人员和新进人员的宣传教育不足,造成这些人员使用内网计算机时构成违规外联的安全隐患。
1.5 安全移动存储介质使用中的安全隐患
部分员工在使用安全移动存储介质时,未按要求进行注册或未修改初始密码,在企业信息内外网间及因特网数据交换的过程中,未将涉及企业秘密的信息放在保密区。同时还存在将安全移动存储介质随意乱放,安全移动存储介质的维修工作由非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出现故障报废的存储介质未及时销毁等现象。
1.6 笔记本电脑使用中的安全隐患
部分员工由于工作需要在笔记本电脑上处理、存储工作信息,在用完后未及时删除重要信息,造成信息泄露,或笔记本电脑故障外送维修时,未考虑到是否存有或工作信息,忽略监督维修过程,从而构成了泄密隐患。
1.7 员工的无意失误
人为的无意失误,如操作员安全配置不当造成的安全漏洞,用户安全意识不强、用户口令选择不慎、用户将自己的帐号密码随意转借他人等都会给网络信息安全带来威胁。
2 培育全员安全文化的途径
2.1 加强机构变动及人员岗位调动后信息安全管理
严格做好机构变动、人员岗位调动后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信息网络设备安全运行。一方面加强对制度的宣贯。机构变动后要及时组织全员学习相关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全员严格遵守信息安全相关规定。另一方面及时梳理更新用户。根据人员调动情况,对内网终端计算机用户进行排查,及时增加新用户,删除岗位调离的用户,在新计算机入网前,要按照计算机管理办法履行接入申请手续后方可接入信息内网,并按照计算机管理办法和计算机加固指南,对原有用户或原计算机先进行注销,后进行注册,确保信息安全管理规范、有序进行。
2.2 加强安全组织管理,提高全员信息安全意识
要切实提高对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充分发挥安全组织机构的管理作用,进一步强化三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工作做到逐级负责、落实到人,提高全员信息安全意识。首先,要成立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根据工作需要及岗位的变化,适时调整小组成员,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解决信息安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其次,要设立信息安全专职管理员,规定相应的岗位职责,明确信息安全工作要求,为信息安全管理提供制度保障。最后,要明确各级员工的信息安全职责,并由信息部门定期开展信息安全检查,促使其规范地使用计算机。
2.3 重视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与落实
企业管理制度是基于企业组织结构之下的,企业为求得利益最大化,在生产与经营实践活动中制定的强制性规范。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是电力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企业安全目标的强制性措施,是员工从事安全生产的行为规范。重视企业信息安全文化建设就要重视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与落实。
2.4 定期开展信息安全检查,促进企业信息安全
定期开展信息安全检查是促进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信息安全管理中要加强日常检查和指导,并定期地开展各项综合检查和专项检查,使各项规章制度渗透到日常的工作中,从而强化规章制度的约束力。通过检查,及时发现信息安全隐患,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清除安全隐患,促使员工不断提高信息安全的意识,自觉有效地降低人为的信息安全风险,将可能出现的信息安全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2.5 建立信息安全培训长效机制
信息安全管理应建立信息安全培训的长效机制,保证信息安全管理的动态推进和持续改进。每年要制定切合实际的信息安全培训计划,并把安全培训与技能培训结合起来,以安全培训为契机,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安全文化意识。培训内容除有关安全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包括对严格遵守安全规范的理解以及个人安全职责的重要意义等。
2.6 加强宣传,营造“保障信息安全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信息运维人员在日常运维工作中,要坚持服务与传授计算机应用知识相结合,不断提高全员计算机操作水平。另外还可以利用公告、网站、协同办公平台、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加强宣传,有针对性地宣传上级有关信息安全的工作方针、政策;有选择性地公告一些安全技术、安全常识、事故案例等,供企业员工讨论学习,使员工真正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努力营造“保障信息安全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让全员为信息安全风险防范构筑一道坚实的职业道德防护屏障。
2.7 加强计算机实体安全管理
加强对计算机实体的管理,防止信息资料的泄露。加强密码与口令管理,密码设置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并定期更换,确保口令、密码的有效性。注重计算机病毒的检测与防治,及时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漏洞补丁程序,安装桌面管控、防病毒等必需的信息安全产品,坚决杜绝内网计算机以任何形式的违规外联。
3 结语
建立信息安全文化意味着每一个员工都是保证安全的重要执行者,要增强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安全,知道相关的安全风险和防范措施,并承担责任和采取措施。不能仅仅把信息安全视为技术层面的概念,而应当把它深化到全员意识中,将信息安全文化融入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全面普及信息安全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为电力安全文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燕辉,李南阳.全员安全文化是保障信息安全的有效手段[J].金融科技时代,2011,(10):72-74.
[2] 王淑英.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提升安全管理水平[J].企业研究,2011,(8):61-63.
篇2
摘 要 随着安全文化的重要性的显现,如何培育和建设好安全文化就成了企业的重中之重。我们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实行梯级激励机制等多种手段,目的就是让员工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从而保证企业的安全平稳运生产。
关键词 安全文化 和谐企业 企业文化
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是广大群众的需求、社会进步的必然。珍惜生命、关注安全,已成为全球的共识、时代的呼唤。本文意欲联系实际阐述安全文化的重要地位、培育安全文化的主要方法以及安全文化对于建设和谐企业的保障作用等一些问题。
一、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安全文化的诠译。目前,学术界和企业界对企业文化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和为大家所公认的界定。综合起来应该对企业文化表述为:是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基于对企业文化的认识,特别是对安全工作的认识、经验教训的总结,我认为: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中有关安全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企业只有在追求安全的过程中和获得安全时,才有可能创造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并推动企业的发展。
(二)培育安全文化以弥补企业文化的缺憾。企业文化是发源于美国的企业界和理论界,但最初的称谓也不过是企业管理理论、公司文化、社团文化等,后来才被称谓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必须根据各个企业的实际需要来建设和发展,必须针对各种情况的不断变化而进行修正、充实、完善或曰扬弃,任何一个企业,安全总是第一位的。没有哪一件事情比安全更重要,培育安全文化刻不容缓。
二、必须下大力气培育和建设好安全文化
(一)培育安全文化,可谓势在必行。首先,员工需要安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人的五个层次的需要,其中安全是基本的需要;其次,企业需要安全。企业内部只有营造人、物、环境等各方面的和谐与安全,才能形成更大的生产力,产出更多的物质产品以服务于人类。
(二)总结经验培训,提炼安全理念。自2001年大庆石化公司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以来,我们加强了企业文化和安全文化建设。针对我厂生产上所具有的特点,我们创立和形成了“从企业文化高度审视安全,从人本原则出发引领安全,从思想工作入手管理安全,从细小环节做起保证安全”的新思路。在践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基础上,提炼和践行了“以苦为乐,付出一万的努力,防止万一的发生”、“安全生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操作规程血写成,不能用血来验证”、“最大的愉悦是付出艰辛,把一个个隐患及时地查出排除、把一起起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等一系列先进理念。同时,把生产界定为“亡羊不补牢”、“亡羊补牢”、“未亡羊先补牢”三种境界,我们追求的是“未亡羊先补牢”的安全生产最高境界。
(三)开展有益活动,提升执行能力。我们采取各种措施、开展多项活动,旨在提升安全文化执行力:一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在建立健全、修订完善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充分体现管理思想的转变即实现管理上的以人为本,逐步从注重管物转向注重管人、从注重管人的行为转向注重管人的思想。为此,我们建立了“安全生产三级检查制”“班组安全值日员制”等,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不仅保证了规章制度的自觉执行,而且也使员工行为得到了有效规范。
二是开展全员岗位培训。为了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我们开展了基础操作培训、系统操作培训、应对技能培训等三个阶段的培训。提高了员工的操作技术水平和应对突发能力,切实达到了生产操作安全平稳、排除故障手到病除、突发应对自如。
三是大力推进科技进步。我们扎扎实实地开展了科技创新活动。共完成较大的科技攻关改造项目84个,使我厂的生产能力由原设计的21.2万吨/年提高到现在的36.45万吨/年,产品单耗、能耗大幅下降。有效地提高了我厂的科技含量。
四是实行设备细节化管理。我们创建了设备细节化管理方法。坚持用细节的意识思考问题,用细节的工作发现问题,用细节的方法解决问题。明确生产车间和三修单位的不同侧重点,着力在用、管、修3个方面体现细节化。设备检修台次逐年减少,设备维修费用逐年降低,设备运转周期逐年延长,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设备技术保障。
五是强化环境污染治理。为了改变环保落后的局面。我们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树立污染可治、污染必治的意识和信心;二是健全组织,建立网络,加强领导,保护环境;三是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增设、更新环保设施设备15项;四是设立了环保监测班,增加采样点、监测样,提高分析频率;五是开展技术攻关,努力根治污染。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安全文化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基本保障
(一)和谐企业之我见。我认为,和谐企业应该是:资源配置合理、各种关系协调、规章制度健全、管理科学严谨、分配公正公平、激励机制有效、生产安全平稳、实现效益最佳。建设和谐企业,就是要营造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等各种关系的和谐融洽,保证夺取更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二)安全文化能够保障和谐企业建设。建设和谐企业,就是要追求包括人、财、物、环境等的和谐与安全。企业没有安全,一切都将成为子虚乌有。因此,安全是企业第一和最基本的需要。而安全文化是企业员工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的有关安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讲,安全文化定然能够保证和谐企业建设。
(三)安全文化哺育了化工二厂的丰硕成果。几年来,是全体员工培育和践行了安全文化,又是安全文化哺育和铸造了丰硕成果。
一是安全理念形成系列。我们采取上下结合、集思广益的办法,发动全体员工,认真总结安全工作的经验教训,紧密围绕安全工作的实际需要、忠实服务安全生产的良好初衷,提炼安全文化理念,形成了包括引领思想、规范行为、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确立目标、追求境界、方式方法、保障措施等各个方面的安全文化理念。
二是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在安全文化的沐浴和熏陶下,员工的安全意识有了明显增强。实现了两个转变:一是由注重管员工的行为向注重管员工的思想转变;二是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转变。员工们以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为核心的安全意识有了很大增强。
三是安全技能大幅提升。我们通过三个阶段的全员性培训即:坚持干啥学啥、缺啥补啥的原则,开展的基础培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开展的系统培训;坚持把正确处置突发事件为重点的原则,开展的应对技能培训。切实提高了员工的操作技能和突发事件的应对技能。实现了“生产操作得心应手、排除故障手到病除、突发事件应对自如”的目标。
四是生产经营科学规范。我们用安全文化和先进理念指导和规范生产经营活动,提出和执行了“安全生产程序化、设备管理细节化、领导干部形象化、员工工作标准化、机关三修服务化”的管理方法,制定了具体标准和条件。尤其是生产组织和管理上,坚持程序,认真操作;走上步,看下步,步步相连;做一环,备一环,环环相扣。不仅实现了生产组织管理的科学规范、保持了良好秩序,而且也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四、结语
篇3
有人说,生命是宝藏;有人说,生命是黄金。不管它是什么,但生命只有一次,可有人却偏偏拿它开玩笑。
学校是我们学生学习的场所,有老师,有同学,有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可是我们身边还是有一些危险的因素。有一次,我在上学的路上,走上二楼时,我爬上了楼梯扶手上面,像踩独木桥一样左摇右晃地往上颠。可意外还是发生了,我从上面滑了下来,说时迟那时快,“啪”的一声,可把我摔痛了。这可是教训啊!从那以后,我就严格遵守安全手册的条约:“在校园里不和同学追逐打闹,不弄危险动作,上下楼梯靠右行……”只有这样我们的校园才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丽!
回到家,我依然是十分注意安全,尤其是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餐具要勤洗干净,吃饭要细嚼慢咽,注意食物不要卡住喉咙。”在手足口等传染病发生的高峰期,我是小心谨慎,预防手足口的十五字方针更是铭记心中:“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要想生命得到重重保障,交通法规可要遵守,过马路走人行道,千万别为了走近路而闯红灯、横穿马路哦!每当我走去上学的路上,到了十字路口,汽车那是你来我往,争先恐后。走在路上总是提心吊胆的。“遵守交通法规”我们不仅要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还要深深记在心上,每个人都该觉悟到把安全放在首位。
最后让我们牢记“珍惜生命,关注安全。”也希望每个人都能增强安全意识,时时注意危险。生命最宝贵,我们珍惜它,安全才能伴我们成长!
篇4
近年来,电子档案发展越来越快,其信息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并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对电子档案开放利用中的信息安全保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对保障我国电子档案的信息安全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电子档案;信息安全;开放利用;问题;对策
信息安全问题存在于电子档案从形成到利用整个过程中的方方面面。近年来,在越来越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下,大量学者展开了研究,希望通过技术的加强、人才的培养及法规的制定等方面来对提高电子档案的信息安全,逐渐形成一个完善的电子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现阶段我国的电子档案信息安全问题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在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我国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努力,促进其加强与稳定。
一、电子档案开放利用中信息安全保障存在的问题
保护信息安全,提高电子档案的稳定可用性,要从三方面入手:首先,档案信息的真实性,这里指得是原始的信息。其次,完整性,指档案信息在管理和利用过程中不会出现篡改等现象。最后,长期有效性。它的这三个特点及对信息技术较高的要求,导致其安全性很容易受各方面影响而遭到破坏。
(一)网络层次威胁。
信息技术的进步,促使网络的覆盖面越来越大,然而其不安全的结构、脆弱的网络协议及人文操作的事物等方面原因,将会导致每一个层次的网络结构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首先,底层的威胁是来自于物理层方面,威胁着线路及硬件设备的安全。电源不稳造成的间断、辐射、漏电等都属于环境的安全威胁;而电脑的硬件和设备受到外力的破坏属于自然灾害,人为的操作失误导致安全漏洞属于人为灾害,这两种灾害会对硬件及线路造成严重的安全威胁。在种种威胁之下,系统很容易发生瘫痪。其次,威胁数据的安全主要发生在链路层方面,这一层面的安全威胁将会促使信息发生丢失或篡改等现象,导致信息不再完整可读。同时,不停发送较高的请求导致节点资源被占用是一种严重的隐藏攻击,用户对其的正常使用将受到影响,而且检测时也很难发现问题,通常会将其判断成通信环境差。
(二)滞后性。
一方面,滞后性体现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我国不同的档案管理机构近年来已经逐渐构建了数据库,这些数据库大小不一,而且相互独立,没有建立起一个统一的联系,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对其进行规定和管理,控制的不规范导致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并且滞后性还体现在网络安全自身的发展上,安全技术应当随着对抗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只有当出现了安全问题以后,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对技术进行研究,这就导致安全技术始终滞后于安全威胁,起不到防范的作用。另一方面,滞后性体现在安全管理方面。管理、应用等相关人员在日常的档案信息网络管理中,在意识上对安全问题警惕性不足。很多工作人员在没有经历严格的培训之前就进入了工作岗位,他们对信息安全的防范不够重视,促使工作缺乏针对性。
二、提高电子档案开放利用中信息安全保障的对策
(一)加强基础环境建设。
对硬件、人为及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建设基础环境的主要内容。其中硬件及基础设备的建设目的是对实体内容加强保护,包括电脑、储存仪器和网络基础设施等,防止其在水灾和火灾等自然灾害当中受到严重的破坏而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在加强基础环境建设的过程中,最主要的一个手段就是对相关档案数据采用异地备份的方式。在建设人为环境的过程中,要对工作人员加强教育及培训,从意识上提高他们对信息安全的重视。因此相关部门应当促进制度的完善,不仅要能够详细体现出信息安全保障的重要性,还要对培训制度充分落实。并且还要关注社会大众信息安全保障意识的提高,在使用档案过程中,要能够减少因疏忽大意造成的档案泄漏等现象的发生,为电子档案信息安全奠定稳定的基石。
(二)加强网络系统建设。
在加强网络安全方面,其技术应当包含大量的内容,如路由、主机数据库和密码等技术是其广义上的内容。现阶段我国要想对网络系统进行加强建设,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安全技术手段,对相关网络设备及产权系统软件进行开发,从而促使电子档案的安全威胁减小。还可以备份及恢复相关信息,补救部分失真或丢失的电子档案。由于滞后性是电子档案信息安全最大的缺陷及特点,在现阶段的状态下是无法保证网络完善的,再加上操作者个人的事物等原因,电子档案的信息安全威胁无时无刻都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完善的信息备份和恢复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信息丢失或被篡改的时候,系统还能够正常运行,提供正常的服务,促使完整性在档案信息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结论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信息化和数据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然而各地对档案的管理不够统一,更没有一致的标准来对其进行管理,再加上网络本身的不稳定性,给档案信息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现阶段加强基础环境建设和网络系统建设对于提高电子档案开放利用中信息安全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许正 单位: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骆伟娟.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档案开放利用中的公民权利保护探析[D].吉林大学,2012.
篇5
[关键词]产权安全 经济增长 制度
产权安全与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集中在两个个方面:一是产权安全对经济增长关系的激励效应,一个是产权安全对经济增长的资源配置效应。另外近年来,关于产权安全制度与经济增长的经济绩效的研究也普遍增多,对这部分文献进行梳理有利于增强对产权安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更深层次研究。
一、产权安全制度的激励效应
从简单的逻辑分析中便可以发现产权安全对经济增长的激励作用。如果产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家庭、厂商通过辛苦劳作得来的财富能够被随意的掠夺,人们便不会将财富用于生产性投资,而是用于保护产权的或者侵犯其他人的产权;不会将财富用于提高个人工作技能的人力资本投资,而是用于能够保护产权或侵犯他人产权的人力资本投资;不会致力于技术发明,因为发明的成果不能给自己带来收益。从而整个社会财富增长将处于停滞阶段,难以实现经济增长,甚至会出现负增长。
15-17世纪中叶为反映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而形成的重商主义,认为只有保证商人财产的安全,才能激励商人努力通过对外贸易获取更多财富,促进本国发展。在重商主义代表著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中,托马斯・孟强调,国王在通过对外贸易获取财富时,只能运用“不损害或伤及他的属民的种种手段和方法”,他还强调,“我还要说的仅仅是增加一条应该遵守的必不可缺的规则:就是当我们必须筹集较多于从经常的赋税而来的款项时,我们就应该按平等的原则办事,方可免遭人民憎恨;因为除非他们的献纳是大家认可的,否则他们决不会心悦诚服的”。
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将土地和房屋的所有权保障制度看成是荷兰崛起的关键。荷兰作为一个“领土小而且人口少的小国,由于它的位置、产业和政策优越,在财富和力量方面,可以同人口远为众多,领土远为辽阔的国家相抗衡”。其中,“荷兰人所采取的商业政策,就是对土地和房屋的所有权予以切实的保障”。“通过登记制度及其他保证的方法将所有权规定为和土地本身一样是不能移动的东西”,能够鼓励人们勤奋的劳动和不断创造财富,“因为对于通过劳动而获得的东西如果没有人和保障,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经过多年的艰苦劳动和忍受极端痛苦而获得的东西会在片刻之间轻易地被别人用欺骗手段,或通过传统舞弊抑或实行诡计强索而去,那就不可能鼓励人们勤勉劳动”。配第已经认识到了财产的价值与所有权的保障程度有关,产权安全是提升财产价值的重要基础,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在所有权有保障,并能确实可靠的享有年租的地方,土地的价值等于二十年的年租。在其它一些国家,由于所有权更有保障,认购更多,而且对土地价值以及这三代人同时生存的期间都有更正确的了解,土地的价值大约等于三十年的年租。另一方面,如爱尔兰,由于经常发生暴乱,土地缺乏应有的保护,这些土地的年租年数要少一些。”他还特别强调保护发明权,“法律对各种发明赋予一定期间的独占权,以作为对发明的奖励。因为有了独占权,发明人就能够依据自己的发明得到世人赞誉的程度获得不同的报酬”。
重农学派的弗朗斯瓦・魁奈认为保证不动产和动产所有者的永久所有权,是增加国家财富的基础。魁奈在《农业国经济通知的一般准则》、《中国的专制制度》中强调了所有权保护的重要性。基于土地是财富的唯一来源的认识,他指出必须保证不动产和动产所有者的永久所有权,“如果没有所有权保障,土地就会被放弃而不被耕种;如果资本和产品所有权没有保障,就不能保证预付和支出,也就不会有提供指出的土地所有者和租地农场主;如果保证不是长久的,就不会导致劳动和财富使用在土地的改良和耕种上。”魁奈同时将权益保护的内容扩展到土地分配以外的区域,包括保证人身自由和贸易自由,对劳动的相应报酬,保存耕作所必需的财富等。
约・雷・麦克库洛赫把确保私有财产安全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的首要条件。首先,他认为财产安全是财富的首要、最不可少的条件,他引述果盖的《法律的起源》来强调财产安全制度的产生及其意义,“私移邻人地界的人,列入坏蛋名册的首位,同时早期某异教徒立法者们把犯这种罪的人用毒药处以极刑,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保障每一个人平安的享受其收获的产物和耕种与改良其土地的某些管理办法的效用本身,就已引起第一批立法者们的注意。”二是,财产安全具有激励资本积累的功能。他认为建立财产安全制度对财富的积累比财富的生产本身更重要,因为财安全的建立促使财产积累与增长这一个重要功能的形成。只有在私产绝对安全的前提下,私有者才能有积累财富的动机,才能促使资本不断壮大。三是,他认为托曼帝国没落以及欧洲中世纪工艺衰落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允许居民自由处理其劳动果实的愉快和有根据的希望”。他注意到中世纪土耳其房屋的案例,“土耳其人是尽可能不造房屋的,他们也从不进行维修。危墙虽有倾覆之虞,却无动于衷,墙如果当真倒塌了,在瓦旁边略做整顿便行了,在他们看来,这只不过是住宅内少掉几间房子而已。房屋如果终于倒塌了,他们便干脆放弃那块地方,如果不得不清除一下场地,也只是把一些掉下来的废料搬移到附近另一个地方去,越近越好。”其主要原因就是财产权缺乏保护并在所有者死后被政府收缴而不准许移交其子女或其它继承人。
让・巴蒂斯特・萨伊认为财富的产权安全是财富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如果财产既不是现实的东西又不是权利,那就不能说财产存在。”萨伊对产权安全的激励功能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认为政府应该给予合意的政策,把财产权规定的尽可能神圣和广泛,“财产权是对劳动的一种报酬,扩大这种激励作用的报酬显然是合意的策略――除非财产权是永久的权利,否则财产便不能得到这样有利的应用。”萨伊认为有些真理完全是自明的,不需要什么证明。萨伊将财产保护问题进入到生产领域,拓展了产权安全的范围:一是保护财产所有权的实际稳定性,只有这样,各种生产要素才能发挥最大生产能力;二是包括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能安稳地享有其生产要素所带来的收入,这是诱使人们把生产要素要素投入生产用途的最有利动机。他认为,劳动能力完全来自自然或来自个人的勤勉,因此,劳动能力所有权是更高一级的权利。然而,“尽管劳动能力所有权是这样神圣,它却不断受到侵犯”萨伊举例说,如果政府占据某种事业,例如经纪业或交易行业,不让人民染指,或把经营某事业的权利卖给个人,政府就侵犯了人民劳动能力的所有权。
诺斯等人明确强调了西方世界兴起中的产权保护制度因素,并且注重产权保护制度直接关联的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经济发展中
的作用。诺斯、托马斯在《西方世界的兴起》的开篇中指出: “本书的中心论点一目了然,那就是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之所在”。西方产业革命的发生和经济的迅速增长背后是包括产权安全制度在内的一系列制度创新。在后来的《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一书中他指出:“知识和技术的存量决定了人类社会福利上限,但他们本身并不能决定在这些限度内人类如何获得成功。政治和经济组织的结构决定着一个经济的实绩以及知识和技术存量的增长速率。”那么,又是什么因素确保有效的经济组织的运作,诺思认为,那就是明确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诺思以荷兰和英国经济在欧洲近代史上率先发展的案例来解释他的观点。他认为,在欧洲近代历史上,荷兰之所以能够率先起飞,主要在于荷兰人在地理上处于中心位置,再加上有一个通过授予和保护私有财产和反对限制性措施等方式来鼓励有效率的经济组织的政府。而英国经济之所以能够成功摆脱十七世纪的危机,可直接归因于逐渐形成的私有财产制度。诺斯认可产权清晰的重要性的同时,认为产权保护更加重要,为此必须要求统治者信守承诺,不得随意掠夺臣民财产,为此必须限制政府权力,实行。他认为在英国“围绕着控制经济交换规则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政权或最高统治者对规则的遵从或受其约束的程度。那些可随意被统治者修改的规则,与不能被随意修改的同一规则在绩效上会迥然不同。产权越容易被统治者按照自己的利益所改变,预期投资回报越低,投资的激励也就越低。经济增长的一个必要条件不仅是统治者或政府在建立一套合宜的产权,而且还要他们做出尊重产权的可信承诺”。与之相对照的是,中国历史上产权过于集中,尊重产权的承诺不可置信,导致了经济的衰败和停止;伊斯兰信仰结构的僵化、政府的一体化,窒息了创造力。在印度莫卧儿帝国,登记制度、蒙古人的重税和任意的掠夺妨碍了其经济增长。Heitger(2004)在经验研究回顾时认为,“经济增长理论缺失的是激励因素,后者严重依赖于私有产权。”
从重商主义开始,学者们对产权安全对经济增长的激励作用做了大量的理论分析。(1)产权安全对财富增加、资本积累、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学者们主要是通过理论说明、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了分析论证;(2)产权安全与经济增长的研究逐渐从产权安全状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过渡到产权安全制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上来。本文的研究重点也将集中在于产权安全制度,而不是单纯的产权安全状态;(3)尽管诺斯等学者作了一系列的探讨,但仍然缺少对影响产权安全制度供给和需求因素的深入分析;(4)产权安全制度保护的主体逐渐由单一产权向全体产权保护转变。从重商主义商人财产权的保护、重农学派土地所有权的保护、配第发明权的保护,到亚当.斯密劳动力产权的保护,以及近期全体产权的保护,学者们所强调的产权安全制度保护的层次和整体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是,学者们却未对产权安全保护的差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在后续研究中有必要对差异化产权安全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
二、产权安全的资源配置效应
资源的耗费成本可以分成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两大部分,两者共同构成了为提供效用而需花费的成本。由于交易在本质上是产权的交易,所以交易成本在实质上也就是产权制度的成本。交易成本作为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变量之一,体现出来的产权制度的效率与资源配置效率是密切相关但并不相等的。产权安全制度作为有效产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通过减少不确定性等方式降低交易成本,对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更好的促进经济增长。
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认为,财富首要、最重要的性质是其产权归属以及相应的保护。亚当・斯密认为侵犯了以劳动力自由流动和择业为代表的劳动力产权就侵犯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侵害了产权要素的自由流动,不利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他认为,“劳动所有权是一切其他所有权的主要基础,所以这种所有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一个穷人所有的世袭财产,就是他的体力和技巧。不让他以正当的方式,在不侵害邻人的条件下,使用它们的体力和技巧,那明显地就是侵犯这最神圣的财产”。所以斯密非常反对欧洲限制劳动力流动和择业自由的制度,如“限制某些职业中的竞争人数使其少于原来愿意加入这些职业的人数;增加另一些职业上的竞争,使超越自然地限度:限制劳动和资本自由流动,使他们不能有一个职业转移到其他职业,不能由一个能够转移到其他地方。”克拉克认为在产权能够得以充分保护的社会里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极大的促进经济增长。在产权能够得以保护,能够尊重财产权利自然法则的社会里,各生产要素有各自本身的应得的权益和追求收益最大化的趋势,其最终的作用便是有效的配置了市场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和资本要朝着许多方向移动,正如我们任意的把水放进池塘的各个部分中去,池塘中的水变要朝各个方向移动一样……其结果是,各个因素都要到能够生产更多产品的地方去”。
斯蒂格勒首次使用并将科斯第一定理表述为:“在充分竞争条件下,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等”。科斯自己表述为:“如果定价制度毫无成本,最终的结果产值最大化)是不受法律状况的影响”。从上述表述中可以得出一个共同的内涵: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产权制度安排对资源配置没有什么影响。然而,交易费用为零的现实世界是不存在的。因此,科斯在分析了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后,便转向了交易费用大干零的情况,一旦考虑到交易费用的现实存在,产权的初始界定便显得尤为重要,由此,便引申出科斯第二定理。被后人称为科斯第二定理的是他在《社会成本问题》中写下的这样一段话:“一旦考虑进行市场交易的成本……合法权利的初始规定就对经济运行效率产生影响”。科斯第二定理揭示了存在着交易成本的现实经济生活中,通过法律对产权进行合理界定和保护,亦即调整、选择适当产权制度对于优化资源配置的客观必要性。此时,不同的产权安全程度对交易成本产生及其重要的影响,合理的产权保护能够极大的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产权安全通过直接影响产权交易成本而影响产权制度的效率,产权的制度效率与资源配置效率是直接相关的。黄少安(1995)认为产权制度的效率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是相关不相等的。“资源配置效率是所有的资源耗费与所带来的效用的比较。人类的经济活动分成生产活动和交易活动,从而资源耗费分成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两大块。它们共同构成为提供一定效用而耗费的成本。交易成本也就是制度成本,因为交易本质上是产权的交易。因此,交易成本实质上是产权制度的成本。很显然,以交易成本高低体现出来的产权制度的效率与资源配置的效率是直接和密切联系的。交易成本是为实现一定的效用所费成本的两个组成部分之一,而且也是必费成本之一。从社会发展趋势看,这一部分不断上升”。
由此可见,产权安全制度建设能够降低产权交易中的交易成本。而交易成本作为资源配置中发生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成本,它的降低将会极大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三、产权安全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
近期关于产权安全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多通过建立模型,采用跨国或跨部门回归分析方法。当然,同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大量计量研究文献相比,有关产权安全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计量关系的证据相对欠缺。少量的实证分析产权安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文献大都求助于相对容易获得的反映产权保护的变量,其结果缺乏应有的解释力。Barro(P991)使用了政治稳定的指标(如、革命和政治谋杀等),KOllg end&M cG u陡(P985),G r七rs丁uIlock(P989),G rier&Scu!u(P988)使用了G astil(P983,P986)等人所使用的政治自由度和民事自由度指标来衡量产权安全程度。/ost~nsen(P994)使用了Scu!吐&S buf(P99P)所采用的产权的国有化程度和私有产权免于他人随意没收的程度两个变量。他指出,产权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方式:一是,产权安全制度通过更有效的使用人力资本而影响增长,即引导个体使用人力资本来从事生产性活动,而不是用于寻租和从事分配活动;二是与投资效率相关,即在竞争性市场和产权安全的经济中,投资集中于资本社会收益率较高的部门。Knack&Keefer(P995)引入了新的数据库(cBG和B[R 0)来测量产权质量,他们分别检验了产权与要素积累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产权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产权也似乎促进物质资本的积累。因此,保护产权的制度促进了经济增长和投资。0’ Drisco!\G..P.and Hoskns,L.(2003)通过P 50个国家的经验分析表明,总体上说,产权保护最好的国家的人均收入是保护较好国家的人均收入的两倍。
Berhard H c itger(2004)采用了调整后的人力资本扩展的新古典模型对P 975-P 995年时期跨国研究显示,产权对经济效率和国民财富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同传统的经济增长决定因素(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就业人口增长率等)相比,产权的影响十分显著。同时,他又指出收入水平的上升导致了产权质量的完善,这就意味着产权和经济增长是同时决定的。他使用了H ausiil an检验法用以解决该问题。
诺斯等对产权制度激励功能的强调逐渐成为后期许多学者经验分析或实证分析的基础,这些研究不仅检验和证实、而且也发展了诺斯的产权与经济绩效理论。G r七raScu[吵(P998)、Torst~nsen(P994)、Keefer&Knack(P995)、G inarb&Park(P997)、赫尔南多.德.索托(2000)等实证研究证明了产权影响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投资和交易,进而影响经济绩效,其中尤其以Keeler&Knack(P995)在指标体系选择和检验以及赫尔南多.德.索托(2000)对所有产权效应的说明最为有名。La Porb等(]997;P998)、Levine&Zervos(P998)、Jakob Svesson(P 998)沿着诺斯的思路,强调了产权保护是经济发展、金融发展头等重要的大事。黄仁宇也认为,资本主义之所以发生在西欧,是由于它实现了财政、税收和货币等诸领域的数字化管理制度。他同时也指出,中国没有产生资本主义的原因也在于财产的所有权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不顾“内在的公平”,而只在于维持由血缘关系、社会身份和道德品质所制成的社会等级制度的思想,扼杀了社会的商业动机。R.La Porla,F.Lopez-de―S ilanes,A Sh匕Hbr,R.v ishny-~F辟的“法与金融”方向,指出不同的法律体系具有不同的投资者保护水平,因而公司治理水平、资本市场成熟程度各不相同; L becap 0 989)、A Ist~n,[ggerEsson和N orth o 990)和光等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了探索。
篇6
马龙区水资源总量6.896亿立方米。目前,全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3600立方米,虽高于全市2672立方米的水平,但远远低于全省水平,仅占全省的60%左右。仍属于资源性、工程性、水质性缺水的地区。2006年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以来,通过近10年的努力,共完成总投资6923.16万元,其中,完成中央投资4031.29万元,省级配套501.05万元,市级配套151.1万元,区级配套91.95万元,建成集中供水工程395件,解决农村居民13.84万人,农村学校师生1.75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在水利扶贫及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作中,马龙区紧紧围绕贫困村“饮水有保障,人力取水水平距离不超过0.8公里,年均降水量不低于800毫米的地区,每人每天可用水量不少于35L;年均降水量不足800毫米的地区,每人每天可用水量不少于20L”的标准,2016年以来累计完成投资572万元,巩固提升3.1万人的饮水安全(含贫困人口0.33万人)。
一、存在问题
(一)部分饮水工程老化严重。全区早期建设的饮水工程,设计标准低,设备陈旧简陋,日久锈蚀破损,漏损严重,冬季管道冻胀不通,管网运行多年,部分已经难以维持运行,给居民日常生活用水造成了影响。
(二)运行管理有待提高。部分已建成的农村水源井设计在生活区内,给饮水安全带来一定隐患。供水工程缺乏良性运行管理机制,村级日常管理不到位,部分村承包人管理水平低,缺乏设备养护维修技术知识,运行中出现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处理,造成了供水不及时或停水。还有的村供水时间管控不科学不合理,存在末端户吃不上水的现象。
(三)工程维护经费仍显不足。目前,全区还未建立起成本水价收费制度,水费收取由村委会自行制定,一些农民对有偿供水认识不足,水费足额收取困难。有部分村不向村民收取,费用由村集体承担,增加了集体经济负担,有些村按现有低价仍难以收取。水价没有达到供水成本,收取的水费大部分用于电费和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和维修费很难提取,待工程设备需要维修或更新时,村上束手无策。加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管费用没有财政投入,影响了饮水工程的持续运行。
(四)巩固提升工程难度较大。随着农村街巷硬化和绿化工程的实施,管道铺设维修与已建成的水泥路、绿化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给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增加了难度,提高了工程成本,按照“十三五”改造工程以地方投资为主的投资政策,给地方财政带来了压力。
(五)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抗旱能力脆弱。例如,在今年的抗旱过程中,由于水源点及工程本身管护不到位等原因,致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不能有效发挥抗旱作用,截至5月24日,全区持续的干旱已造成全区9个乡镇(街道)27个村委会、81个村小组、30146人、25309头大牲畜出现不同程度的供水紧张或饮水困难。其中,出水量或蓄水不足致使供水紧张的涉及17个村(居)委会、56个村小组、22936人、19369头大牲畜;水源点枯竭,致使群众饮水困难,但群众可到附近水源点挑水或者拉水的涉及14个村(居)委会、21个村小组、5757人及4419头大牲畜;水源点枯竭,且附近没有水源,已采取集中定点供水的涉及4个村(居)委会、4个村小组、1453人、1521头大牲畜。
(六)水利行业扶贫饮水安全资金匮乏。例如,2019年水利行业扶贫饮水安全计划解决71个自然村的饮水问题,其中,区扶贫办已安排329万元资金解决了47个自然村的饮水问题;区水务局已经争取资金170万元(其中巩固提升资金120万元,省级水利专项资金50万元),正在组织实施其余24个村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估算下欠资金143万元。
二、建议
(一)有序推进人饮巩固提升改造工程。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根据工程现状及供水情况按轻重缓急排序,分年度做好规划设计,按批复分年度实施。建议政府根据“十三五”规划,统筹设计,逐步改造升级,将饮水安全工程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规范建设。
(二)强化工程运行管理。要建立和完善长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定详细的运行管理和日常维护细则,探索实行成本供水制度;要建立健全水费征收制度,合理确定水费标准,综合考虑受益农民的承受能力,实现以水养水,达到“自我维持、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目的。
篇7
交通安全致家长的一封信范文1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为切实加强学校周边交通环境治理,为学生创造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保障我校师生和家长的交通安全,市中交警大队对胜利大街沿线机动车乱停放行为进行了规范,加强交通设施建设,重新施划了车道标线、设计了非机动车道专用通道,规划了临时停车泊位、安装了隔离护栏,挖掘道路潜能,优化交通组织,切实解决了胜利大街停车无序、机非混行等突出问题,现就有关家长接送孩子上放学注意事项告知如下:
一是,设计了非机动车道专用通道,并用虚线与机动车道分隔;同时,在非机动车道上标绘了黄色前进箭头和非机动车导向标志、非机动车标志。机动车不得在非机动车道专用通道内行驶或者停放。
二是,胜利大街北段(经八路——经九路)两侧设置了隔离护栏,禁止机动车停放。同时,为确保学生安全,交警部门在设置护栏时,在路东侧护栏间断留有出入口。上放学期间,接送学生的车辆可沿最右侧机动车道缓行,在护栏出入口临时停车,便于学生上下车通过非机动车道进入校园。但不能长时间停放,并且驾驶人不得离开车辆。
三是,胜利大街南段(经九路——经十路)规划了65个带有编号的临时停车泊位,请接送学生的家长在设置的临时停车泊位内停放车辆,请勿在胜利大街沿线各路口内和停车泊位外停车,同时,不得压骑人行横道线等交通标线停放车辆,违者交警部门将清障、拍照等,并依据《中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予以处罚。
四是,交警部门在学校门前区域施划了黄色网状线,机动车禁止在黄色网状线区域停留;同时,该区域也作为学生横过马路进入校园的安全通道,请广大学生家长驾车行经此处减速慢行,遇有行经网状线区域的行人,停车让行。
针对家长反映校门口接送车辆太多情况,学生过马路不安全问题,学校高度重视,一方面强化学生过马路走斑马线的意识,另一方面请家长积极配合。希望家长接送学生时即停即走,不要下车接送孩子,不堵塞学生路队。还要转告接送学生的其他家人(尤其是老人)在学校路口的止步线接送子女,不要围堵在学校门口。同时,交警部门在学校门前设置了“助学岗”,学校也组织教职工在学校门前配合维护交通秩序,并护送同学们横过马路安全进入校园。
家长委员会向全校所有的家长朋友们发出倡议:自觉服从学校的要求,自觉配合执勤交警的劝导和管理;同时,号召家长积极参与安全执勤岗工作,护送孩子过马路。让我们为学校2200余名孩子奉献出自己无私的爱心。大家都自觉遵守秩序,孩子们就更安全,家长们就更放心。
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
济南市公安局市中交警大队
胜利家友会
二〇一二年六月五
交通安全致家长的一封信范文2
尊敬的家长:
您好!我校地处交通要道,特别是每天学生放学、上学的时间,来往车辆多,且车速快,给学生的生命带来严重的威胁。车祸猛于虎啊!
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安全,做了大量的工作,学校充分利用晨会、班会、校园广播、安全教育讲座、学校宣传栏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各种安全防范知识在学生中得到较好的普及。但我们清醒地看到, 有些同学和家长安全意识淡薄,对学校的安全要求置若罔闻,认为安全教育是小题大做,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为了进一步教育学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消除隐患,杜绝各类伤亡事故;为使安全工作进一步落实到位,做到交通安全警钟长鸣。希望家长积极配合,敬请协助做好和要求您的孩子做好以下几点:
1、请家长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积极维护交通秩序,讲究文明,注意安全,做孩子的榜样。
2、教育孩子回家必须做到不乘超速、超载、无牌无证车辆、摩托车和三轮车。孩子路上要靠路右边走,穿越公路要走斑马线,不着急、不猛跑,一让二看三通过,宁可等一分钟,也不抢一秒。在城区,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和什子,不翻越街道中间或两侧的护栏。
3、放学路上不停留、不玩耍,没经父母同意不得到同学亲戚家,走路精神要集中,注意来往车辆动向。
4.学生骑车要做到:未满12周岁的学生一律不准骑自行车上路,满12周岁的学生骑自行车上下学要严格遵守交通法律法规。严禁学生驾乘摩托车、三轮车上路。
5.学生候车要做到:在指定地点候车,禁止拥挤在车行道上或在车行道上招呼车辆。要等车辆完全停稳后,按先下后上的秩序上车,不争先恐后。上车后不要将身体任何部分伸出窗外,下车也要等车完全停稳后再下,下车后不突然横穿公路。
6.家长要做到:主动配合学校做好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自觉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掌握交通安全知识,增强交通安全观念,培养文明交通意识,做好监护工作,提高孩子的交通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教育孩子见到交通肇事逃逸车要设法记住车牌号码和车辆特征,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电话:110、122)。
希望家长以身作则,当好榜样,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确保安全。 祝愿您们全家平安、幸福!
建设九年制学校
2011年3月21日
交通安全致家长的一封信范文3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首先感谢您对我校工作的支持与帮助。
近几年来,全国道路交通事故屡见不鲜,影响到中小学生人身安全,由于车辆超员、超速行驶、车辆制动系统不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等多方面原因造成各类交通事故,危害极其严重,影响极其恶劣,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敲响了警钟。由于我校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同学们上下学过马路存有潜在安全隐患,因此我们一直高度重视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每天放学时间均要求学生站路队,都有教师在大门口值勤。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周边道路和交通管理,切实保障广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希望家长同志们与学校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切实提高学生交通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让我们双方携起手来,共同做好以下工作,为广大学生筑起一道安全的屏障。
1、如果您家离校不远,建议您鼓励孩子步行上下学。
2、如果您家离校较远,孩子需要乘车上下学,建议您选择证件齐全,牌照完备,有营运手续的车辆让孩子乘坐。
3、严禁让孩子乘坐无证、无牌、无保险的“三无”车辆、农用车、改装车等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车辆上下学。
4、严禁让孩子乘坐超员、超速和存在其他安全隐患的车辆上下学。
5、您如自愿将子女委托接送车车主、司机接送,请您务必与车主、司机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安全责任。
6、希望您配合车主、司机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使其要在车辆停稳后、按时有秩序安全的上下车,不在车内拥挤打闹,不要将头手等身体部位伸到车窗外,不向车外乱扔杂物。
7、希望您按时接送孩子。
8、建议家长们对学生安全管理和车辆行驶安全监督。
各位学生家长,生命是宝贵的,让我们共同提高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切实依法行使法律监护人的责任,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教育子女(被监护人)重视安全,珍惜生命,为我们的学生、你的孩子安全、健康成长尽我们共同的一份力量。
最后祝您全家人身健康、平安愉快!
篇8
一、社会保障基金运用的理论渊源及文献述评
干预主义奠定了社会保障基金运用的理论基石。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一书中论证了通过国民收入总量增加来增大全社会的福利,主张举办社会保障事业,发放失业津贴、社会救济、养老金等;瑞典学派和凯恩斯则主张依靠收入再分配的方法,主要是利用累进所得税以及转移性支付,举办社会福利设施,使社会各阶级、集团之间的收入和消费水平通过再分配趋于均等化,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实现收入平等。这些成为福利国家的理论基础,西欧和北欧很多国家实施了普遍福利政策,走上了福利国家的道路。路德维希。艾哈德在《大众的福利》中指出实现大众福利的根本办法不是如何分配现有收入,而是如何将现有收入增大的问题。只有增大现有收入,才能使每个人的所得有所增加,才会增加社会福利。这孕育了社会保障基金通过投资运用来实现保值增值的思想。伯尔丁研究了养老基金的投资,认为在金融市场多样化投资有利于分散风险;而彼得。戴蒙德和吉拉科普诺斯建议将其投资于股票市场,扩大基金的规模以应付未来的支付问题。阿扎伊。沙赫与科沙马。费尔南德斯深入研究了指数基金投资在养老基金股票投资中的作用,讨论了发展中国家对指数基金的运用,并建议发展中国家构建股票市场的市场机制和市场指数,提高指数基金的生存能力。
从社保基金的投资运用来看,其主要是围绕公平与效率、市场与政府两大主题展开。
1.公平与效率。美国学者阿瑟。奥肯曾在其代表作《平等与效率》中说过:“源于机会不均等的经济不均等,比机会均等时的经济不均等,更加令人不能忍受”。社会保障基金的安排要做到机会均等,最大限度地使个人努力和个人收益具有正相关性。如果机会不均等,就会导致“寻租性非效率”和“内耗性非效率”。因此,要求社会保障基金在筹集、发放、管理体制、投资运营等方面都应尽量做到机会平等,即基金筹集按个人能力和收入水平征收,发放过程中兼顾能力差异和互济原则,基金管理增加透明度,基金投资要尽量做到保值和增值。同时还要兼顾效率,真正的公平必须是有效率的公平。
2.市场与政府。社会保障基金的改革,促使人们重新认识社会保障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重新界定政府的职能以及政府的作用形式。由于信息不对称,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无法触及的地方,需要政府介入才能有效运作。从各国实践来看,政府的间接作用日益渗透到私人养老金计划中,如通过法律法规制度以及监管,实施强制性的私人养老金计划,对私人养老金资产比例限制等。此外,政府还要对基金管理公司进行严格的监控并提供信息以弥补市场失灵。在社会保障基金运用中,政府和市场都不是万能的,要想发挥二者的作用,还须寻找一个有机结合的均衡点。
二、国外社会保障基金运用成功经验:以美国为例
国外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运用,主要是指将其资金一部分投入资本市场,实行市场化运作,一般侧重于安全性较高的投资品种,一方面在充分分散风险的基础上提高投资收益率,另一方面为资本市场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但由于社会保障基金的特殊性,各国又把其投资安全放在首位,对投资品种、投资比例都有严格的限制,目的是在控制好投资风险的前提下提高投资收益。
在美国,作为社会保障基金主体的社会保险信托基金投资渠道主要是购买美国政府特种国债。根据社会保障法案,信托基金只能投资于政府发行的债券或由美国政府对其本金和利息担保的债券。其投资范围具有强制性、投资决策强调科学性和投资品种的流动性。为安全起见,政府还规定,信托基金至少要保存受益支出总额的20%-30%作为盈余储备。
美国比较推崇基金指数化投资。指数基金的巨大成功使得指数化投资的概念在投资者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并以其低管理成本低系统性风险、较高的资产流动性和较少的“寻租”机会使其成为社会保障基金的重要投资工具。早在1997年,美国加州、德州、纽约州最大的公共养老基金50%以上的股票己经指数化,TIAA-CRER(美国TIAA-CRERRetirement)持有的国内公司股票指数化比率高达80%.到2004年底,美国共约有12.9万亿元退休金,投入指数基金的总额为3.1万亿美元。它们在投资中获得了相当可观的回报,许多养老基金因此而壮大了自己的实力。
美国政府还针对个人账户管理推出了一种“节俭储蓄计划”,由政府挑选出几个市场指数,这些指数跟踪国内外的股票市场。然后,政府与一些合格的基金管理者签约,由他们来负责建立和管理相应的指数基金,作为社保基金尤其是养老金投资工具。职工可以将自己个人账户中的资金在这些指数基金中进行分配。这里,职工所选择的是不同风险水平的投资策略。
另外,养老基金还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公司治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养老基金开始对公司治理产生重大影响,在指数化投资战略下,养老基金拥有的不仅仅是权力,他们还有责任确保美国最大的和最重要的公司表现出色并取得成绩。
三、中国社会保障基金运用的现状及其问题
2005年期初全国社保基金余额1659.86亿元,期末总额为1954.27亿元,净增加294.41亿元,其中:财政拨入资金净增加228.70亿元,投资收益转入增加52.90亿元,社保基金投资入股交通银行产生的股权资产准备12.80亿元。而其直接投资资产1387.58亿元,占比65.52%;委托投资资产730.29亿元,占比34.48%.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实际投资组合貌似安全但实际上收益率较低,投资效果较差。虽然近几年我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率维持在2.61%以上,但如果加进通货膨胀及工资水平上涨等因素对货币价值的影响,社保基金实际投资收益率比较低,2004年甚至为负值。
1.社保基金规模不够大,资金不充裕。由于基金的筹集主要是依靠征收相关的费用和国家财政拨款,资金来源不足,规模不够大,而进入资本市场的社保基金又受到严格的比例控制,使得最后进入资本市场的社保基金少之又少,这样,社保基金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力就变弱了。
2.投资工具有限,投资收益率偏低。目前,社保基金的投资工具主要有银行存款、购买国债、企业债券和金融债券、股票和证券投资。虽然银行利率有所提高,银行存款的收益比以往有所增加,但投资回报率仍然偏低,无法抵御通货膨胀的侵蚀;购买国债也难以规避通货膨胀的风险,以2004年的一年期存款和三年期国债为例,二者的利率分别为2.25%和2.68%,远远低于当年的通货膨胀率;而购买企业债券和股票是提高投资收益率的重要途径,但由于股票市场的风险较大,无法保证收益的安全性。另外,银行存款和国债的比例过高,影响了基金的盈利。以2004年为例,我国社保基金中银行存款和债券投资的比例分别为39%和43%,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暂行办法》规定,企业债和金融债投资比例不得高于10%,那么社保基金中国债投资至少为33%.银行存款与国债在社保基金中占到72%,而其投资回报率无法抵御当年3.90%的通货膨胀率,这是造成2004年社保基金真实投资收益率为负值的主要原因。
3.与社保基金投资相关的法制不健全,市场不完善。一方面未建立统一的社保基金投资运营机构,也就不可能对社保基金投资的效益性作出科学的预测;也缺乏更加全面、科学的投资法律、法规的约束来避免社保基金投资领域中的低效率和道德风险。另一方面我国的债券市场规模小,股票市场的市场也有待规范,要想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还需进一步改善社保基金投资的市场环境。
4.社保基金管理不规范,监管混乱。目前我国的社保基金的监管弱化,缺乏统一的行政监管和社会监管机构,对拨放的财政性资金缺乏全程的跟踪监督。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也不健全,使政府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和使用监控非常缺乏,资金使用过程中也缺乏安全意识和保值增值责任,挤占、挪用浪费的情况比较严重。[9]
四、基于安全视角我国社保基金投资渠道相关制度安排
在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用方面,要在保证基金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基金的较高收益。通过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切实结合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运用的现状,有效促进我国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
(一)鼓励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多元化
社会保障基金多元化投资是实现社会保障基金有效投资和保值增值的重要选择。多元化投资能最大限度兼顾社会和经济目标,降低基金积累制度的成本,保证基金的实际安全性,减轻社会保障制度的负担以及产生良性的外部效益。
按照《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其投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买卖国债和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上市流通的证券投资基金、股票、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企业债、金融债等有价证券,投资范围有所扩大。除在传统领域中进行投资以外,还要涉及金融创新工具。金融创新工具为社保基金投资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主要包括:
1.指数化投资。首先,其管理费用低,投资管理人只需按照指数的成分复制组合,避免了市场分析、公司调研、证券组合管理等方面的支出。其次,指数化投资的交易成本很低。指数化策略不做个股和时机选择,股票的换手率很低,从而节省了交易成本。最后是风险较低,指数化组合经过广泛的分散化,非系统风险(个股价格波动对组合的影响)已基本被剔除,主动式投资中通常会出现的基金经理操作失误和道德风险,在指数化投资中也得到了有效降低。正是由于上述优点,而国外的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等也都对其青睐有加。
2.购买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对目前中国的商业银行来说,住房抵押贷款(按揭)是所有资产类别中最优质的资产,相对于国有商业银行20%以上的贷款坏账率而言,住房抵押贷款平均坏账率仅0.52%.加之一些信用增级措施,投资者承担的风险极小,从收益上看,它的利率通常高于国债利率,因此,它完全可以成为社保基金新的投资工具。2005年12月15日,建设银行发行了金额为30.16亿元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据估计,其年收益率在4%以上。这正是我国社保基金投资的大好时机。[10]
3.投资国家基础设施项目。社会保障基金具有长期稳定的特点,可以将之投资到电力、石油、通讯、铁路、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具有资金需求量大、回收期长,但投资回报率高、风险小的特点,恰好符合社会保障基金可以长期使用但必须低风险运作的特点,可以为社会保障基金赢得较高的投资回报。
4.投资信托产品。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资金的安全性,从其特有的破产风险隔离功能上看,信托投资公司管理的资产不会因为其固有财产或其他信托财产的负债而承担任何风险,甚至信托投资公司破产了,信托财产仍然不会受到破产债权人的追索。信托投资还可以同时涉足资本和实业领域,投资运用渠道广泛。
5.投资于开放基金。对开放基金的投资规模不受限制,它的申购和赎回价格以基金的资产净值为依据,不受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从而可随时买卖,流动性较强,它的信息披露时间间隔短,有利于规范基金的管理和投资行为。
(二)积极推动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入市
社保基金入市会增加市场的资金供给,壮大机构投资者的力量。据测算,2006底,社保资产规模已达2500多亿元,这部分资金一旦能够通过合法途径进入资本市场,就会大大增加市场的资金供给,平衡市场资金供求,改变当前机构投资者之间互相搏弈、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之间争利的局面。同时,其入市对基金管理公司的运营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金管理公司在提交参选社保基金管理人申请材料、接受专家委员会评选的过程中,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有利于基金管理公司的运作更加规范和透明,作为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和市场的中坚力量,基金有意识地减少投机、短线的炒作方式,代之以理性、长期的投资方式,会在客观上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
社会保障基金入市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直接方式,设立专门的社保基金管理公司或参与发起设立开放式基金公司,对社保基金进行直接的管理与监督;另一种是间接方式,委托证券基金管理公司、券商银行、商业性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投资理财。考虑到我国社保基金的现状,目前我国主要采取间接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按照规范、稳健、专业化和市场化的原则搞好基金运作,防范和抵御各种投资风险。
1.设置合理入市比例。其入市并不是说所有的投资都投到股票市场,只是部分进入股市。由于投资股票风险比较大,我国也对其投资于股票的比例作了具体的规定,不高于40%.
2.注重投资品种的选择。挑选的基本标准是绩优而有成长性的公司,如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行业、品种和技术。从目前来看,业绩优良的蓝筹股将成为其投资的主要品种,而分散投资、波段操作乃至长期持股将可能成为其主要的操作手法。
3.严格选择基金管理人。严格核查其市场准入资格,通过考察经营机构注册资本、业绩、财务以及信用评级等条件,选择合格的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此外,还要提高这些机构的整体素质,经常性的进行清理整顿,对不合格的及时清理出局。
4.保证投资期限与币种匹配。一是确保投资期限和负债期限大体一致,使投资的利率风险最小化;二是资产货币和负债的货币相匹配,使汇率波动的风险最小化。在初期以指导意见的形式明确社保经营机构在资产和负债的期限以及所持币种方面的匹配目标,待条件成熟后,以告示的方式引导社保经营机构将资产和负债进行匹配,并通过经常性的检查对其进行督促。
(三)谨慎稳妥推进社保基金投资海外市场
由于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比较完善,投资工具比较多,各项法规制度比较健全,投资收益相对较高,因此,投资国际资本市场是一个有效途径。进行海外投资对拓宽社保基金投资渠道,更加有效的规避和控制投资风险,缓解外汇储备压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为资本项目管制的逐步放松起到积极作用,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创造条件。但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尚需完善,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我国社保基金投资海外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谨慎稳妥地推进:
1.在投资策略上,采取谨慎的态度,并应当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和控制机制,以防范和减少风险。
2.在投资运作方式上,可以选择由社保基金自设机构进行投资,也可以选择委托国外投资机构进行投资。目前,社保基金进行国外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外上市的国有股减持部分,所以一般选择国际投资公司,今年11月29日,10家境外资产管理机构成为社保基金海外投资管理人。选择标准应该主要是看投资回报的业绩、收费及稳健程度如何,其中最重要的标准就是保证社保基金的安全。
3.在投资的分散化方面,可以将基金投资到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股票中。因为各国股票之间的相关系数比行业股票间的相关系数略高,投资于不同行业的股票对于分散风险更为有利。因此,可以首先选定几个全球性的、平稳增长型的行业,然后再选择一些相关度较低、市场稳定的国家,进而确定目标国家、目标行业中的龙头股作为投资对象,还可以采用股票互换方式进行投资。
4.社保基金进入国际资本市场,一定要制定合适的投资政策和战略资产配套策略,还要加强风险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和绩效评估。
此外,为提高安全性和效率性,应明确社保基金的治理结构,避免其低效率和道德风险。
(四)对社保基金投资运用绩效进行有效监管
我国社保基金采取委托方式,由基金投资管理公司负责基金的投资,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监管。
1.建立完善的基金运营市场竞争机制。一方面选择资产投资管理人即投资管理公司的过程要透明、公开,通过招标等形式使投资公司之间形成竞争。另一方面在社保基金那与投资公司的合同中要规定“退出机制”,即如果投资公司在一定时期内没有达到所规定的目标,则社保基金可以从该投资公司和合同关系中退出,选择其他效益更好的投资公司。
2.建立制度化的激励机制。引导投资公司对本公司效用最大化的追求转化为对社保基金运营效率的追求。针对基金投资公司的投资运营能力、风险规避程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激励机制,并与之建立相应的委托合同,从而使基金投资公司具有更高的投资积极性,使其投资运营更加努力有效。
篇9
“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此话时常在我们耳边响起,可见现在人们所注重的安全问题十分重要,没有了安全的保障,人们的生命也得不到保障。关注安全,要从我们生活、学习中的点点滴滴做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骑车、走路……在校园生活的各种文体活动……等等,都与安全息息相关,稍不注意,就会酿成事故,铸成大错。安全是保护我们生命与健康的重要屏障,我们要把安全看作是吃饭、喝水一样,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所以,无论我们在干着什么,都要时刻想着安全,注意着安全,任何时候都要遵章守纪,牢记安全第一,真正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那么,我们的生命才可以得到保障,我们的生活才能达到安全的目的。
走进校园,不少同学因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打了起来,因而弄得两败俱伤,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所引起的不是一句道歉就能挽回,而是一辈子都挽回不了的。还有的同学因为好奇,猛地一跳,趴在围墙上向下看,如果后面有个同学一推或自己用力过猛掉下去,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有一件事一直让我记忆犹新:一天我走在路上,看见一个大约十二岁的女孩,带着比自己的妹妹,骑着自行车,当时是早晨,天气有点雾,使人看不清前方的车辆,然而正当她过马路时,前面一辆大货车,撞向了她,然而左边也有一辆货车,因来不及刹车,也撞向了她,她的妹妹被甩了出去,而她却被两辆车夹在了中间,一瞬间,她失去了生命,她的妹妹,也头部受伤。我后来才知道发生车祸的原因是第一辆货车司机酒后驾驶。这是一次血的教训。
人生道路漫漫长,悠悠岁月需平安。朋友们,为了整个世界少一点悲哀,为了让我们身边的安全事故逐渐减少,多一些欢笑,就得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携手一同注意安全:当我们做某件事时,要想一想,这件事我能做吗?这件事安全吗?如果觉得不安全,就千万不要去做。当我们看到别人做危险的事时,也要用适当的方法及时劝阻他。让我们都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将安全牢记心中,为我们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篇10
论文关键词:经济信息安全国家经济安全信息化法律保护
论文摘要:信息时代,信息资源的占有率已成为影响一国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世界各国对经济信息的争夺加剧。完善我国经济信息安全的法律保护体系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生产力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文章对经济信息安全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通过分析我国经济信息安全面临的挑战与现有法律保护的不足,提出完善经济信息安全法律保护的对策。
一、信息化挑战我国经济信息安全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安全保障体系非常脆弱,对于经济信息安全的保护更是一片空白。国家经济数据的泄露,泄密案件的连续出现昭示着我国经济信息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一)对经济信息的争夺日益加剧
经济竞争的白炽化与信息高速化在推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业已存在的窃取经济信息活动更为猖獗,无论是官方的经济情报部门还是各大财团、公司都有自己的情报网络。世界各国在千方百计地保护本国经济信息安全的同时也在千方百计地获取他国的经济情报。目前我国正处于泄密高发期,其中通过计算机网络泄密发案数占泄密法案总数的70%以上,并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在商业活动中,商业间谍与经济信息泄密事件频繁发生,据业内人士透露泄密及损失最渗重的是金融业;其次是资源行业,大型并购很多,而十次并购里面九次会出现信息泄密事故;高科技、矿产等领域也非常严峻,很多行业在经济信息安全保护上都亮起了红灯。
(二)窃密技术先进,手段多样化
一方面,发达国家及其情报组织利用信息技术优势,不断监听监视我国经济情报,非法获取、篡改我国信息或传播虚假信息造成经济波动,以获取经济乃至政治上的收益;另一方面,除技术手段,他们还通过商业贿赂、资助学术研究、举办研讨会、派专人在合法范围内收集企业简报、股东报告甚至是废弃垃圾通过仔细研究,分析出有价情报等方式大量收集我国经济信息。正如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的一位中国专家认为:“在中国,当前贿赂最主要的形式不再是支付现金,更多可能由公司付费途经洛杉矶或拉斯维加斯到公司总部考察。这种费用可以被看做是合法的营业支出,也可以为官员设立奖学金。”窃密技术日益先进与手段日趋多样化、合法化对我国经济安全,特别是经济信息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三)经济信息安全保密意识淡薄
近年来,每当政府机构公布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前,一些境外媒体或境外研究机构总是能准确“预测”;许多重要的经济信息,包括经济数据、经济政策等伴随学术报告、会议研讨甚至是一句家常闲聊便被泄露出去;载有核心经济信息的移动存储介质被随意连接至互联网导致信息泄露等问题严重。有调查显示,我国有62%的企业承认出现过泄密现象;国有以及国有控股企业为商业秘密管理所设立专门机构的比例不到20%,未建立任何机构的比例高达36.5%;在私营企业中,这样的情况更加严峻。经济信息安全保密意识的薄弱已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安全,影响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二、经济信息安全法律保护的缺失
安全的实质是一种可预期的利益,是法律所追求的价值主张。保障经济信息的安全是信息时代法律在经济活动中所追求的最重要的利益之一。法律保障经济信息安全,就要维护经济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以及可控性,这是由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所决定的。然而,由于我国立法上的滞后,对经济信息安全的法律保护仍存在相当大的漏洞。
(一)缺乏对保密性的法律保护
保密性是指保证信息不会泄露给非授权者,并对需要保密的信息按照实际情况划分为不同等级,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力度的保护。现行《保密法》对于国家秘密的范围以及分级保护虽有相关规定,但其内容主要针对传统的国家安全,有关经济信息安全方面仅出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这样原则性的规定,对经济秘密的划定、保密范围和措施等缺乏相应条款;对于跨国公司或境外利益集团等窃取我国经济政策、产业关键数据等行为也缺乏法律上的界定,以至要追究法律责任却没有相应法律条款可适用的情况屡屡发生。
在涉及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上,法律规定分散而缺乏可操作性,不同部门对商业秘密的定义不统一,商业秘密的概念模糊而混乱,弱化了商业秘密的保密性;①另一方面,与TRIPS协议第39条规定的“未披露的信息(undiscoveredinformation)”即“商业秘密”相比,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要求商业秘密须具有秘密性、价值型、新颖性与实用性且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并将构成商业秘密的信息局限于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这样的规定不以商业秘密在商业上使用和继续性使用为要件,使不具实用性却有重大价值或潜在经济价值的信息得不到保护,不利于经济信息的保密。此外,人才流动的加快也使商业秘密伴随着员工的“跳槽”而流失的可能性激增,但对商业秘密侵权威胁(ThreatenedMisappropriationofTradeSecrets)我国尚无没有明确法律依据;对于泄露或窃取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刑法》第219条虽增加了刑事处罚,但处罚力度过轻而又缺乏处罚性赔偿规定,导致权利人的损失无法得到弥补。
(二)缺乏对完整性的法律保护
完整性是指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未授权的或非预期的操作修改和破坏,它要求保持信息的原始面貌,即信息的正确生成、正确存储和正确传输。目前,我国保障信息与信息系统完整性主要依靠《刑法》与《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总体而言层级较低又缺乏统一性。《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第4条规定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重点维护国家事务、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等重要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但在第23和25条却只规定对破坏和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造成财产损失的承担民事责任,并对个人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15000元以下罚款的较轻处罚规定;现行《刑法》第285条也只规定入侵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构成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这就是说,行为人非法侵入包括经济信息系统在内的其他信息系统并不构成本罪。可见,法律对信息安全的保障依然侧重于政治、军事等传统安全领域,而忽略了对经济信息安全的保护。
(三)缺乏对可控性的法律保护
可控性是对经济信息的内容和信息的传播具有控制能力,能够按照权利人的意愿自由流动。网络的盛行使得经济间谍、商业贿赂等窃密手段的频繁出现而使得经济信息不能按照权利人的意愿流动。面对日趋“合法化”的窃密行为,《刑法》第110条的间谍罪与第11l条的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罪都只是笼统的规定了“危害国家安全”和“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缺乏有关经济间谍罪的专门规定;而《国家安全法》也只是笼统的规定了国家安全整体的法律条文,并且侧重的是传统安全的政治和军事领域,对于经济安全,尤其是经济信息安全这样一个新的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存在的威胁仍缺乏适当的法律规制。
除了经济间谍外,跨国公司对我国实施商业贿赂获取经济信息与商业秘密的案件不断增加,经济信息的可控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在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威胁着我国经济信息安全。目前我国尚无一部完备的《反商业贿赂法》,对于商业贿赂的法律规制主要体现在《刑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上。然而,现行《刑法》并未直接对商业贿赂行为作出罪行定义,而《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虽然规定商业贿赂的对象既可包括交易对方,又可包括与交易行为有关的其他人,但《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中却又将商业贿赂界定为“经营者为销售或购买商品而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对方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缩小了商业贿赂对象的范罔,将除交易双方以外能够对交易起决定性作用或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单位或个人被排除在外。另外,对于商业贿赂的经济处罚力度畸轻,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22条,不构成犯罪的商业贿赂行为处以10000元以上200000元以下的罚款,并没收违法所得。但事实上,通过商业贿赂手段所套取的经济信息往往可以带来高达上百万的经济利益,过轻的处罚完全不能发挥法律应有的威慑力。与美国的《反海外贿赂法》和德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相比,我国对于商业贿赂,特别是跨国商业贿赂的治理仍存在不足。
三、完善我国经济信息安全法律保护的对策
法律保护经济经济信息安全,既要求能预防经济信息不受侵犯,也要求能通过国家强制力打击各种侵犯经济信息安全的行为,从而达到经济信息客观上不存在威胁,经济主体主观性不存在恐惧的安全状态。因此,维护经济信息安全需要构建全方位的法律保护体系。
(一)修订《保密法》,增加保护经济信息安全的专门条款
《保密法(修订草案)》增加了针对信息系统的保密措施以及加强机关、单位和人员的保密管理等五方面内容,总体上得到了专家学者的肯定,但仍存在许多值得进一步斟酌与完善的问题。特别是对于经济领域的信息安全保密问题,应增设专门条款明确规定经济秘密的保密范同,明确哪些经济信息属于国家经济秘密,通过明确“密”的界限强化保密意识,维护经济信息的安全。因此,在修订《保密法》时,我们可以在保证法律的包容性与原则性的基础上,可以借鉴俄罗斯的《联邦国家秘密法》,采取列举的方式将属于国家秘密的经济信息以法律的方式予以规定,将对国家经济安全有重大影响的、过早透露可能危害国家利益的包括财政政策、金融信贷活动以及用于维护国防、国家安全和治安的财政支出情况等经济信息包含在内,以具体形象的样态将国家经济秘密明确的归属于法律控制范畴,避免因法律缺乏明确性与可操作性而带来的掣肘。
(二)制定《商业秘密保护法》,完善商业秘密的保护
针对我国商业秘密泄密案件的日益频繁,商业秘密保护立法分散的问题,尽快制定专门的《商业秘密保护法》是维护经济信息安全的重要措施。在制定《商业秘密保护法》时,可以借鉴国外以及国际组织的先进经验,但应当注意以下问题:(1)在对商业秘密进行界定时,应采用列举式与概括式相结合的体例明确商业秘密的内涵。同时在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中剔除“实用性”的要求,使那些不为本行业或领域人员普遍知悉的,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或竞争优势,具有“经济价值”以及“潜在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合理保护措施的信息也能纳入法律的保护范围;(2)要明确规定各种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及刑事责任。由于商业秘密侵权行为是一种暴利行为,但给权利人造成的损失却往往十分巨大,如不以刑事责任方式提高违法成本便难以遏制其发生;(3)在制定《商业秘密保护法》时应当引入不可避免泄露规则(InevitableDisclosureDoctrine)。该原则主要是针对商业秘密潜在的侵占行为采取的保护方式,旨在阻止离职员工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自觉或不自觉地泄露前雇主商业秘密的问题。引入不可避免泄露原则更能有效地保护商业秘密,避免因人才流动为保密性带来的威胁。
(三)制定统一《反商业贿赂法》,确保经济信息的正向流动
随着信息在经济活动中作用加重,商业贿赂的目的不再局限于获取商品销售或购买的机会,通过商业贿赂获取竞争对手经济秘密已成为信息时代非法控制经济信息流动的重要手段之一。制定统一的《反商业贿赂法》将分散在各法律法规中的有关条例加以整合,实现对国内外商业贿赂行为的有效监管,是堵截经济信息非法流动、维护我国经济信息安全与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必然选择。因此,在制定统一《反商业贿赂法》时首先应当对商业贿赂的概念进行准确的界定,借鉴《布莱克法律词典》的解释将商业贿赂定义为经营者通过不正当给予相关单位、个人或密切相关者好处的方式,获取优于其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④其次,对于商业贿赂的管辖范围应当适当扩大。根据《经合组织公约》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规定,缔约国应确立跨国商业贿赂法律的域外管辖权制度,对故意实施的跨国商业行为予以制裁。因此,制定《反商业贿赂法》要求将我国经营者或该商业活动的密切相关者无论是向国内外公职人员、企业、相关个人以及国际组织官员行贿行为或是收受来自国内外企业、个人的财务或其他利益优惠的受贿行为都应列入该法管辖范围内,并针对商业贿赂这种贪利性违法行为,完善民事、行政以及刑事法律责任;此外,在立法时还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加大制裁力度,取消现行法律中固定处罚数额的不合理规定,采用相对确定的倍罚制,并制定对不构成犯罪的商业贿赂行为的资质罚(指取消从事某种职业或业务的资格的处罚),使得经营者在被处罚后不再具备从事相同职业或业务再次进行商业贿赂的条件,从而有效遏止商业贿赂行为的蔓延,以确保经济信息的合理正向流动。
(四)完善《刑法》,维护经济领域信息安全
“只有使犯罪和刑罚衔接紧凑,才能指望相联的刑罚要领使那些粗俗的头脑从诱惑他们的、有利可图的犯罪图景中立即猛醒过来”。故此,完善《刑法》并加重处罚力度,是维护经济领域信息安全的必要保证。
首先,计算机与网络的广泛使用使得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成为影响经济信息安全的关键因素。面对《刑法》对经济领域计算机信息系统保护的缺位,增加维护经济信息安全的专门条款是当务之急。因此,应首先对《刑法》第285条进行调整,规定凡侵入具有重大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科技价值与政治价值等)或者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都构成犯罪;同时,针对目前窃取计算机信息系统中不属于商业秘密或国家秘密但却具有知识性或重大价值,特别是经济价值的数据、资料现象日益严重,《刑法》中还应增设窃取计算机信息资源罪,对以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为手段,以窃取他人信息资源为目的且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予以规制;此外,在《刑法》还中还应增设财产刑、资格刑,适当提高法定刑幅度,从多维角度预防和制裁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
其次,在对商业秘密的保护上,应完善相关刑事责任与刑事诉讼中的保密规定。现行《刑法》规定了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但在刑罚的表述中并没有详细的划分。纵观国外立法,大多根据侵权行为社会危害程度的不同规定了多种量刑幅度。因此,对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设置应根据危害程度的不同规定不同的刑罚,对侵犯商业秘密情节恶劣,后果严重者从重处罚,确保罪责刑相适应的同时保证法律的威慑力。此外,针对目前在审理涉及商业秘密案件除规定不公开审理外,没有对参与商业秘密的诉讼人员规定保密义务的问题,在刑事诉讼中还应设置相关保密义务条款,在司法解释中也应规定配套的保密措施,以确保权利人在伸张权利时其商业秘密的保密性不会因法律的漏洞而丧失。
- 上一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 下一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