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诗词范文

时间:2023-03-19 14:57: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月亮诗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月亮诗词

篇1

关键词:月亮;中国古诗词;审美;艺术

月亮,是自然界的普通事物,可是中国古今作家却把它当作一个个艺术典型,披上了美学的外衣,使这个普通的形象显现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它上可追溯到神话传说里《淮南子》:“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羿之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这是嫦娥奔月的美妙传说;而下可延于今天,成为人们抒写“爱情”的意象物,当代流行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

因此,月亮成了中国古今作家喜闻乐见的艺术借代物,是具有文学深度的艺术典型,它丽质而清新的外表,圆而明亮的形态特征都给古今作家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综观中国古诗词,赏读有关作品,笔者认为月亮这个典型具有丰富的审美艺术价值。

一、中国古诗词中,“月亮”有许多不同称呼,具有丰富的名称之美

唐代诗人李白《古朗月行》中写道:“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诗人将神话传说中的仙人、桂树、白兔、蟾蜍生动地再现了出来,创造了月亮朗宛若仙般的美丽景致,让我们想到了中国文化习俗中“把月亮称作白玉盘、瑶台镜、玉兔、蟾宫”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就连封建科举及第也称为“蟾宫折桂”。除此之外,南宋词人辛弃疾《青云案》中颂元宵节盛况词写道:“东风夜放花干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于龙舞。”文中用“玉壶光转”来描写月亮的皎洁、清光晶莹,把月亮美称为“玉壶”。陆游(宋代大诗人)《桂花》:“丹怡绿叶郁团团,消得嫦娥种广寒”,月亮又被称为“广寒宫”,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水调歌头》中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亮又有了“婵娟”的美称。晚唐诗人李商隐《霜月》中,把月亮的仙姿仙态写到了极致,显得风姿绰约,晶莹剔透:“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诗中的“素娥、青女、霜冷”又成了月亮的代名词。“宝帘闲挂小银钩”你看,月亮又被叫做“银钩”,一弯新月多象女子弯弯秀眉,人们也称它为“娥眉”……

这些对月亮的美丽的称呼,勾起了人们丰富的联想。在人们心里构起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怪不得古代诗人要日思夜盼月亮,魂牵梦萦月亮。月亮有了这样多美丽的称呼,当然成了诗人们的构作灵魂。

二、中国古诗词中,“月亮”成了友人游子情人相思的寄托物,具有魂牵梦萦的思念之美

我国的中秋佳节,人们都有赏月的习惯,月亮寄写了月圆团聚的意蕴。唐代文学家韩愈《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中有“一年明月今霄多”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情怀;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文用叙述的形式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以月亮为意境烘托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由于月亮是“思念”的寄托物,自然也成了古人表达爱情的媒介,古代诗人把月亮与恋情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了闺怨思妇诗的独有景致。《诗经?陈风?月出》:“月出胶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意思是:“明月皎皎啊,我心上的人儿多美好,她从容闲雅姿态窈窕,我心忧愁又急躁啊。”从比喻角度看“用皎皎来喻妇人的肤色”活画出一个“肤如凝脂”般的美人形象,怎么不僚人心乱呢!而从意境角度来看:把美人安排于月光之下,月光、美人相互映衬,俊美的秀容融入清辉的月色之中,给美人增加了一层神秘感,一种朦胧美。增加了主人公的思念和爱慕之情。唐代诗人张九龄《望月怀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此诗“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深,接着转入抒情“天涯共此时”点题“怀远”。此前有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后有苏轼词《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同构成抒写月亮的名句,而“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此女子随时间推移“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只得默默对月独寄了。白居易从长相思中有“月明人倚楼”,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有:“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这些诗词都借明月抒写恋情或相思之苦,形象具体,意蕴浓烈。

月亮高悬空中,俯视人间,多情默视,似解人意,又常成为诗人孤独寂寞的知己,抚慰感伤心灵的佳友,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运用丰富的想像,把天边的明月,月光下自己的影子和自己梦幻成三人,举杯共酌,使清冷的场面就热闹了。月亮成了作者形影不离的朋友,慰解自己孤寂的心灵。苏轼《酹江月》:“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人生一场浮空梦,只有你我最相知,你孤独,我也孤独。给月亮斟杯酒寄托自己的情怀。岳飞《小重山》:“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诗人夜不能寐,心事难排,只有月亮为伴了。

篇2

一般情况下,每批次纪念币最多预约20枚,两批纪念币最多可以预约40枚。如果消费者想要兑换更多的纪念币,则需要同时预约两批次纪念币。第一批次纪念币和第二批次纪念币的预约时间相同,兑换时间不同。

中国人民银行除了发行市场流通的人民币,还限量发行特定主题的纪念币。纪念币分为普通纪念币和贵金属纪念币。普通纪念币可以在市场上流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贵金属纪念币不参与实际流通。

中国人民银行自1979年开设发行贵金属纪念币,1984年开始发行普通纪念币,纪念币规格材质多种多样,题材涉及重大事件、人物、文化体育、珍稀动物、文化遗产等多方面。

篇3

【关键词】“A是A”;量词重叠;构成形式;语法意义;句法功能;语用效果

量词重叠是汉语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语言学界对汉语量词重叠现象的研究越来越全面,人们对现代汉语中的量词重叠形态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量词重叠现象一直以来受到语言学界的关注,很多专著和论文都有对量词和量词重叠的介绍。量词重叠属构形重叠,基本语法意义就是“事物的重复出现”。共同语中量词重叠没有“A是A”形式,而岳阳方言中的“A是A”式量词重叠在岳阳各地普遍使用,是岳阳方言一种比较特殊的量词重叠式。

一、“A是A”式量词重叠及其变式的构形特点

岳阳方言中的量词或数量词重叠形式主要有三种“A是A”式、“一AA”、“一A一A”,但没有共同语言中的“AA”式。有学者认为,“A是A”式可以看做是“AA”式的拓展,但是在岳阳方言中,“A是A”的量词重叠形式是普遍使用并且独一无二的。本文只讨论岳阳方言中“A是A”的量词重叠形式。岳阳方言中的“A是A”式量词重叠,其构成形式是与性质密切相关的。量词的量词按音节分有单音节量词和双音节量词,另加复合量词。在岳阳方言中,只有单音节量词可以构成“A是A”这种重叠形式,如:“只是只碗”。而双音节量词如“公斤”不能重叠成“公斤是公斤”。在岳阳方言中一般不用复合量词,所以也没有复合量词构成的“A是A”式量词重叠。但是岳阳话中的“A是A”重叠式还可以与不同的词语连用,构成几种不同的变式。该变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放在动词“讲”后,构成变式“讲A是A”,一是在“A是A”式前面加上“一”构成变式“一A是A”。

不论是“A是A”,还是变式“讲A是A”和“一A是A”, 其中的A可以是名量词,主要包括个体量词、集合量词、度量词、准量词和部分临时量词等,如:

村里个是个都喜欢打牌。 (个体量词)

双是双是袜子都穿破了。 (集合量词)

这里的葡萄园,那硬是讲亩是亩。(度量词)

他屋里院子里盆是盆花都很漂亮。(临时量词)

这本盗版书页是页都有错别字。 (准量词)

同时,A也可以是动量词,主要包括专用动量词(“次”、“遍”、“觉”等)和借用名词的动量词(“刀”、“脚”等)。如:

我一遍是遍咯日日练习,还是没学会。 (专用动量词)

脚是脚都踢在他的肚子上。 (借用名词的动量词)

但是,在岳阳方言中并非所有单音节量词都能重叠。有的临时借用为量词的单音节名词不能重叠,例如可以说“一身汗”,但不能说“身是身汗”。不定量词“些”等,一般也不能重叠。如:“些是些人”这种说法就不存在。

从性质上看,岳阳方言中的“A是A”量词重叠及其变式一般是口语词。华玉明《试论量词重叠》(《邵阳师专学报》1994(3))提出:“总之,一般而论,可以重叠使用的量词是单音节的、非贬义的、口语化的。”这在岳阳方言中也得到了印证。

二、“A是A”式量词重叠及其变式的语法意义

量词重叠采取基式重复出现的结构形式,其基本语法意义就是“事物的重复出现”。由事物重复出现的意义在不同情况下又有不同的体现。在岳阳话中,“A是A”重叠式可表以下语法意义:一表数量的遍指;二表逐指;三表数量多;四表事物形状。

1、“A是A”式量词重叠表数量的遍指

“A是A”式量词重叠表数量的遍指时,是“所有、每一”的意思,相当于普通话量词的“AA”式和“每A”式,并且在句中都要与一些词语搭配。

(1)句子中一般要用“都”与“A是A”式相呼应。例如:

块是块衣都讨他穿烂了。 (件件/每件衣服都被他穿烂了。)

你怎么回是回考试都不及格?(你怎么回回/每回考试都不及格?)

(2)句中不用“都”,而用“没有(不)……的”的否定或双重否定形式。例如:

条是条凳子没有可以坐人的。 (条条/每条凳子都不可以坐人。)

家是家没有不讲他好的。 (家家/每家都讲他人好。)

2、“A是A”式量词重叠表逐指

(1)“A是A”式量词重叠表逐指,意义是“逐一”, 所谓“逐一”性,即对事物“一A一A”的逐一处置。例如:

这块玉要代是代传下去。 (这块玉要一代一代传下去。)

等这袋米颗是课选干净,天都黑了。(等这袋米一粒粒选干净,天都黑了。)

(2)“A是A”也可以与“都”连用,既可以用来表示遍指,也可以用来表示逐指。如:

你本是本书都找一下看看。

(你本本/每本书都找下看看。) (表遍指)

(你一本一本书都找下看看。) (表逐指)

这个例子中,“本是本”和“都”连用,既可以表示“所有的书都找找”,也可以表示“书一本一本地找”,既有遍指义也有逐指义。而且,当句子的动词是可以表示有先后次序的动作时,这两个意义大多数情况下是同时存在的。换句话说,“A是A”式量词重叠可以表示逐指义的,一般就同时也包含遍指义。

3、“讲A是A”式量词重叠表数量多

在岳阳话中,“A是A”式量词重叠的变式――“讲A是A”,可以用来表数量多。例如:

你买的衣讲袋是袋,又冒看你穿过。(你买的衣服有很多袋,又没见你穿过。)

腊月间里,肉是讲斤是斤的朝屋里买。(腊月里,往家里买很多斤肉。)

4、“一A是A”式量词重叠表事物形状

“A是A”式前面加上“一”构成变式“一A是A”时,这种量词重叠形式在岳阳方言中一般用来表示事物的形状,与普通话中的“一AA”有相似之处。例如:

他们站成一排是排的干什么? (他们站成一排排干什么?)

你莫把灰面捏得一坨是坨的啦! (你别把面粉捏得一坨坨的啦!)

三、“A是A”式量词重叠及其变式的句法功能

何杰认为:“量词重叠的语法功能特征是很突出的,它除去不能作补语外,几乎可以充当各种句子成分(主、谓、状、定)。”而岳阳方言中的“A是A”式量词重叠可以在句中作主语和定语等成分。此外,“A是A”通过添加了附加成分而构成的变式:“讲+ A是A”式可以充当句子的谓语、宾语;“一A是A”式则可以在句中作状语、补语。

1、“A是A”式作主语

“A是A”量词重叠形式在句中充当主语时,“A”可以是名量词,也可以是动量词。例如:

个是个都是打牌的好手。 (个个/每个都是打牌的好手。)

刀是刀都冒剁中。 (刀刀/每刀都没有剁中。)

这两个例子中,“个”是名量词,“刀”是动量词。并且,“A是A”量词重叠形式作主语时,一般与“都”或“没有(不)……的”连用,表示数量的遍指。

“A是A”式还可以作主谓谓语的主语,也表示数量的遍指。例如:

这些学生个是个都很认真。 (这些学生个个/每个都很认真。)

2、“A是A”式作定语

“A是A”式量词重叠作定语时,一般用来修饰主语,并且直接作定语,不需加“的”。这时,“A是A”既可以表遍指义,也可以表逐指义。

教室里张是张桌子都堆满了书。(教室里张张/每张桌子都堆满了书。)

只是只鸡蛋都拿起来看了一下。

(个个/每个鸡蛋都拿起来看了一下。) (表遍指)

(鸡蛋一个一个都拿起来看了一下。) (表逐指)

3、“讲A是A”式作宾语

“一A是A”式和“讲A是A”式都可以充当句子的宾语,表示数量之多。例如:

她这几天吃完的桔子是讲箱是箱。(她这几天吃完的桔子有很多箱。)

这场酒席上的菜是讲碗是碗。 (这场酒席上的菜有很多碗。)

4、“讲A是A”式作谓语

“讲A是A”式可以在句中作谓语,但是一般句中多有停顿,也是表示数量多。例如:

我房里的书,讲堆是堆。 (我房间里的书一堆堆的。)

5、“一A是A”式作状语

作状语的“A是A”式量词重叠,一般是由其变式“一A是A”充当的,其后可以加“的”,也可以不加。用来表示事物的形状。例如:

谷一袋是袋(的)码得整整齐齐。 (谷子一袋袋摆到屋子里去。)

她把书一排是排(的)摆得整整齐齐。(她把书一排排摆得整整齐齐。)

6、“一A是A”式作补语

“一A是A”式还可以在句中作补语,一般在后面加“的”,也是表示事物的形状。例如:

好好的一块布剪得一块是块的。 (好好的一块布剪得一块块的。)

他们围得一层是层的看热闹。 (他们围得一层层的看热闹。)

四、“A是A”式量词重叠的语用效果

“A是A”式量词重叠及其变式在句中的运用能够带来突出的语用效果。这种重叠式及其变式适用于非正规场合的口语中,与其它相关形式比较,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在口语交际中,其描摹功能更强,可以使表述更生动形象,往往还具有强调意味。是比较:

每顿都喝稀饭,人都要饿死!

顿顿都喝稀饭,人都要饿死!

顿是顿都喝稀饭,人都要饿死!

这三个句子的语气是逐渐增强的,第一个例子中的“每顿”语气较为平淡,表达的是稍稍的不满。第二个例子中的“顿顿”语气渐强,强调了说话人的强烈的不满。而第三个例子中的“顿是顿”语气最强,给人的画面感也很强,似乎可以看到一个正在因顿顿吃稀饭而不满、埋怨、生气的说话人。“顿是顿”有强调的意味,强调了“每顿、顿顿”这个概念,并且使整个句子的表意更突出,内容更加生动具体。

五、结语

“A是A”式及其变式从结构上分析,一般都是单音节量词,并且是。从性质上看,它们一般是非贬义的口语词。此外,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到“A是A”式量词重叠可以通过连用构成“讲A是A”和“一A是A”两种变式。这三种形式在岳阳方言中可以表示遍指义、逐指义、数量多和事物的形状。不同的情境下,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尽相同。“A是A”、“讲A是A”以及“一A是A”在句中一般充当不同的句法成分,“A是A”在句中一般作主语、定语;“讲A是A”作宾语、谓语;“一A是A”则可以充当句子的状语和补语。

同时,这种量词重叠形式在日常交际中也体现了突出的语用效果。这种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的构词形式,描摹功能较其他词汇更强,可以使表述更生动形象,往往还带有强调意味。

通过上文的分析比较,我们看到量词“A是A”重叠式和它叠及其变式的两种变式在岳阳话中是一种强势构词形式,并且在语法意义、句法功能等方面均表现出自己的特色,尤其与现代汉语普通话存在着较大差异,但又与其他方言点量词重叠有相似相通之处,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陈淑梅.鄂东方言量词重叠与主观量[J].语言研究,2007(4).

[2]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3]华玉明.试论量词重叠[J].邵阳师专学报,1994(3).

[4]李宇明.数量词语的复叠[J].语言研究,1998(2).

[5]李宇明.数量词语与主观量[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6).

[6]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M].商务印书馆,1999.

[7]熊应标,康健.量词重叠研究综述[J].宜宾学院学报,2009(4).

[8]于宝娟.量词、数量短语重叠后的语义及句法功能[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2000(2).

[9]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篇4

关键词连续性暴雨;物理量;诊断;2010年6月17—20日;江西上饶

中图分类号p458.1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2-0313-02

暴雨是上饶市重要的灾害性天气,也是预报的难点。从暴雨过程的水汽、热力、动力等条件入手[1],对上饶市2010年6月17—20日一次连续性暴雨过程的物理量场进行比较详细的诊断分析,以为当地气象研究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

1暴雨概况

此次连续性暴雨过程中,降水具有非常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在时间分布上,降水主要集中于6月18、19日,这2天5个站每天都出现了大暴雨,而17、20日县站没有出现大暴雨,这说明虽然17日出现了暴雨,但天气系统和水汽供应一直在加强发展,到20日才开始逐渐减弱,到21日降水迅速减弱,全市平均降水不到10 mm。整个过程中的夜间降水量多于白天。另外,从中尺度区域站点的降水资料可以看出,17、18日没有超过100个乡镇点达到暴雨,而19日有111个站点达到暴雨,到20日则有130个站点达到暴雨,这说明暴雨落区的面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大。

此次暴雨的空间分布特征更明显。浙赣铁路线以南的县市降水量明显多于北部的县市,南部县市除了位置相对偏北的玉山降水量相对较小一些,其他站点几乎都出现暴雨,还有大部分县市出现大暴雨。而北部却没有一个站点达到暴雨,婺源等地降水量为0 mm,还有2个站点降水量只有1 mm。中尺度区域站点的降水量分布也是呈现南多北少的趋势,北部县市除了靠近浙赣铁路线附近有些区域站点出现暴雨外,其他地方没有1个乡镇点出现暴雨。整个过程都呈现南多北少、界线分明的降水空间分布特征。

2高空环流特征

在500 hpa高空图上,16日20:00我国华北上空一直维持1个稳定的低涡,此华北低涡在整个暴雨过程中缓慢东移,直到19日20:00才开始逐渐东移入海。而在华北低涡底部的北纬30°附近,多短波槽东移。西太平洋副高整体稳定少动,时有略微减弱东退。因此,稳定少动的华北低涡和副热带高压是影响此次连续性暴雨过程的2个主要大尺度环流系统。

在这次连续性暴雨过程中,无论是700 hpa中层还是850 hpa低层,江南北部上空都有一个切变维持,上饶市主要受副高西北边缘的西南气流和切变的共同影响。另外,在这次连续性暴雨过程中,850 hpa低层一直都有较强的西南急流维持。

3物理量诊断分析

3.1水汽通量散度分析

水汽通量散度与暴雨等天气现象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大气低层水汽通量的辐合是形成暴雨和对流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2-3]。分析其高度场图,台湾到赣西北有1个水汽通量辐合带,强中心的最大水汽通量散度为-28 g/(s·cm2·hpa),上饶市处于负的强水汽通量散度中心带附近,市南部县市水汽通量散度达到-16 g/(s·cm2·hpa)以上。从实况图上还发现,16日20:00上饶市上空处于负的水汽通量散度区内,而且辐合力量相对较强,说明从16日20:00开始就有大量的水汽在江南南部和华南北部上空汇集。到16日20:00上饶市所处的水汽通量散度强度减弱,西部县市水汽通量散度在 -4 g/(s·cm2·hpa)以下,东部县市也只有-8~-4 g/(s·cm2·hpa),水汽汇集呈减弱趋势。而到18日8:00负的水汽通量散度区域扩大,上饶市还处于水汽通量辐合区,但辐合力量仍然不强,最强的西部县市也只有-10~-8 g/(s·cm2·hpa)左右,18日20:00上饶市上空转变成正的水汽通量散度,水汽通量散度的强度在8 g/(s·cm2·hpa)以内。19日8:00的水汽通量散度图上,在闽、浙、赣3省交界处有1个负的强水汽通量散度中心,中心强度达到-32 g/(s·cm2·hpa)以上,上饶市南部县市处于强中心区域内,其他县市也都在-16 g/(s·cm2·hpa)以上的水汽通量辐合区内。20:00浙江上空为正的水汽通量散度中心区,湖南境内为负的水汽通量散度中心区,上饶市东部县市处于正的区域内,而西部县市则处于负的区域内。20日8:00负的水汽通量散度区向东部延伸,全市处于负的水汽通量散度区域内,但强度在-4 g/(s·cm2·hpa)以内。20日20:00上饶市转处于正的水汽通量散度区内。

3.2比湿场分析

比湿的大小可以反映大气中水汽的含量[4]。从这次连续性暴雨过程中的850 hpa比湿实况图发现,西南气流中的水汽含量均在14 g/kg以上,特别是17日20:00至19日20:00,华南西部上空还有16 g/kg以上的大值区,而且范围较广。整个过程中上饶市一直处于比湿在14 g/kg以上的区域。这说明为这次连续性暴雨过程提供大量水汽的西南急流中水汽含量特别高,非常有利于暴雨和大暴雨降水的形成。

3.3θse场分析

θse场是能够较好反映大气稳定性的热力因子,特别是高能舌的走向和位置以及θse场锋区,常常与暴雨和强对流的落区非常吻合[5-6]。这次连续性暴雨过程中,850 hpa低层没有典型的高能舌,也没有明显的能量锋区影响上饶市,作为暴雨中心的上饶市南部、抚州市、鹰潭市上空都没有明显的能量锋区。说明在整个暴雨过程中,850 hpa低层不存在明显的热力不稳定因素,这在汛期暴雨过程中不多见。

在700 hpa中层则存在高能舌和能量锋区,17日8:00上饶市以南有一东北至西南向的高能舌,中心强度为76 ℃以上,西北面为一能量锋区,上饶市处于高能舌左前方的能量锋区中,20:00锋区内等值线略有加密,高值中心区的位置变化不大,但轴线由东北—西南向演变为东西向,上饶市仍处于高能中心区附近的能量锋区中,强度在68~76 ℃之间。18日8:00高值中心移入西太平洋上空,但锋区稳定少动,上饶市北部处于锋区中,而南部县市则处于锋前。20:00锋区东段开始南压至福建中北部,江南南部至华南北部有一东西向高能舌形成,高能舌伸至赣中上空,上饶处于高能舌左前方西北至东南向的锋区中,强度在62~68 ℃之间。19日8:00可明显地看到上饶市处于高能舌前沿的锋区中,高能舌前端范围缩小,锋区中等值线曾密,此形势非常有利于对流行天气的爆发。19日20:00至20日8:00高能舌继续向东延伸形成一带状高值区,锋区有所北抬,等值线也开始变稀,上饶市转处于锋区南部的高值区内,强度在68~72 ℃之间。500 hpa高空虽然没有明显的高能舌,但整个过程中有一东西向锋区在北纬30°附近南北摆动,锋区等值线密度较700 hpa中层小一些。说明这次连续性暴雨过程中,不稳定能量主要集中在中高层。

3.4散度场分析

散度描述的是单位体积内大气的变率,散度的大小直接反映了大气的辐合上升或辐散下沉的强度。此次暴雨过程中,850 hpa中层从6月16日20:00到20日20:00,除了18日20:00上饶市处于正值区外,其他时间均处于负值区内,也就是说整个降雨过程中上饶市几乎都处于辐合上升区域内。从17日8:00散度场上可以看到,上饶市处于负散度高值中心附近,南部县市的散度值达到-12 s-1,北部也在 -6 s-1以上,到20:00辐合中心虽然移入洋面,但上饶仍处于负散度区内,强度在-6~0 s-1之间。18日8:00负的散度增强,即辐合力量增强,强度在-6~-4 s-1之间。到20:00上饶市上空变成正的散度区,即辐散区,强度在2~8 s-1之间。但从19日8:00散度场上可以看到,负的散度场迅速增强,中心强度高达-24 s-1,上饶市南部县市处于负的辐散中心附近,辐合上升的强度特别大,到20:00强度虽然减弱,但仍然较强,上饶西南部的县市达到了-16~-14 s-1以上,到20日8:00继续减弱,但仍为辐合区。

4结语

(1)稳定少动的华北冷涡及西太平洋副高北缘时有进退,是影响这次连续性暴雨和大暴雨过程的2个大尺度环流系统。

(2)这次暴雨过程的水汽、动力都十分符合典型的暴雨形成条件,而且大部分物理量场的中心和锋区位置,以及轴线位置都有利于上饶市出现暴雨天气,但是此次整个过程的850 hpa中低层不存在明显的热力不稳定因素,而700 hpa中层相对比较明显,是这次暴雨过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整理

5参考文献

[1] 寿绍文,刘兴中,王善华,等.天气学分析基本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3.

[2] 陆汉城.中尺度天气原理和预报[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3] 丁一汇.现代天气学中的诊断分析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4:204.

[4] 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

篇5

(玉湖初级中学 云南 洱源 671200)

摘要: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感悟、和积累,但初中阶段学生普遍对古诗词学习不感兴趣、古诗词掌握量少。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方式,是现代教育技术推广应用的趋势。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教学课件,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信息,在“电子白板”上讲解或演示,把口授难以讲清的知识点,通过多媒体技术,正确、生动、形象地反映出来,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初中古诗文教学的质量,特别是对《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月》这样的古诗词教学难点更能凸显实效。

关键词:多媒体;古诗词教学;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26-01

古诗词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初中阶段诵读、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80篇(段)。但就我20多年的语文从教经历来看,古诗词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普遍存在学生古诗词掌握量少、对古诗词学习缺乏兴趣、古诗词的学习理解较为困难。而要解决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首先要做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多媒体作为现代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展学生的想象能力、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通过多年的多媒体古诗词教学的尝试,运用多媒体确实能实现提高古诗词课堂教学效率的效果。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学生兴趣广泛,许多学生在课外时间唱歌、画画是常有的事,有的甚至在课堂上偷偷听MP3、信手勾画动漫人物肖像,可见他们对音乐美术特别感兴趣。针对这一点,我在教学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一文时,就用“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极富浪漫色彩的,它易激发人的艺术联想,一勾新月会让人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美好的生活,在月亮身上,文人们寄托了很多憧憬、很多情感,那么苏轼仰望明月,他会联想到什么呢?”并多媒体播放王菲《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歌曲和画面导入新课,那优美的歌声及皓月当空画面立刻就把全班学生吸引住了,许多同学还忍不住跟着唱了起来。歌曲播放完毕,我问还沉浸在音乐旋律中的同学们:你们刚才听的这首歌的歌词主要内容是什么?许多同学纷纷举手,有的甚至直接站起来回答。这样就很自然地激发了同学们学习课文的兴趣,把同学们带入了新课文的学习中。

二、\用多媒体,加深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

课堂气氛的好坏是教学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水调歌头》以“明月”为主线贯穿全文,构思奇巧,想象丰富,境界浑成,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教学中,我用多媒体展示了多幅“月亮”主题的画面,运用多媒体播放著名播音员的课文朗读录音,配上音乐和动态文字,创设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情境。,把学生带入一种审美氛围中,通过优美的画面和音乐启动学生的审美知觉,从而在学生的审美感官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发了学生对诗歌意境的领悟。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中秋月夜的美好,在如此圆满的月亮之下,诗人却与亲人天各一方,更增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对于“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学生普遍反映不好理解。我就给学生展示了这样一幅画面:夜渐渐地深了,月光移动着,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穿过了雕花的窗户,照到了房中久久未能入睡的人。学生一看,恍然大悟,原来是月光“转朱阁,低绮户”,照的是无眠之人。

月光淡淡,满满地洒遍了整个庭院,当然,也照着我,(我是因伤离怨别而愁苦的人)令我无法入眠。月亮啊,月亮,你是不是也充满忧愁呢?倘若不是,那又为何总在人们分离的时候分外圆呢?人世间总会有悲欢离合,月亮也是如此,总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世上就不是万事都能随人愿的,只希望我们能够年年得平安,千里心相连,明月共观瞻。通过对词的解读,发现苏轼在这首词中紧紧围绕月亮,借助月亮抒发了对弟弟的怀念,虽然苏轼不能和弟弟团聚,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悲观,最后还为天下不能相聚的人们发出美好的祝愿。此时,我又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十五的月亮》,那高亢激昂的歌声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写作手法让学生理解苏轼这种乐观豁达的胸襟,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也就容易了。

三、运用多媒体,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这是已被科学实验和教学实践证明了的规律。多媒体教学通过声音、图像、文字、颜色、光彩、视听并举,左右脑并用,眼、口、手、耳、脑多方位调动,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更趋灵活、全面、立体。特别是生动多变的画面,开心启智的音乐创设了教学的情境,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动态感。在保持自由、宽松心理状态的同时,始终充满着新鲜、新奇、兴奋感,由于注意力高度集中,他们的思维就能时时聚焦在教师的调控下,且能深入到教学内容的深层。使知识信息的储存和传播更加迅速,更加久远,以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地获得更多的知识。

四、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布鲁纳说过:“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因此我们应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时,要善于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被动地跟着老师走。如学习《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时,首先欣赏Flash制作的教学课件。为了能让学生充分运用计算机功能,领悟月景的美丽景色,我设计了 “课堂讨论区”,由学生自学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并在我点击计算机上的相关资料时,学生自主地寻找正确的答案,理解课文。视频文件上的精美的画面、美妙的音乐,使学生惊喜地发现了课文之外更多的精彩内容,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兴致勃勃地流连其中,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时迭起,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初中古诗文教学,使以往教学中孤立的人工背景变为了现在仿真的现实生活中的背景,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初中古诗文教学的质量。

篇6

关键词:“月”的意象;涉月诗;象征意义;月亮崇拜;意境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3-0216-02

在文学作品中,月亮受到了中华民族的青睐,与中国文学尤其是古典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历代诗人的笔下,月亮和人们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升沉起落,流转变动,人和月共喜,月与人同忧。如静态的明月、清月、圆月、残月、微月、孤月、烟月、风月、霜晨月、琼枝碧月……;动态的有月出、月涌、月朝、月夕、月旦、月塑、月徘徊、月舒波、月自明、月笼沙、水中月、江浸月、月下飞天镜……;在不同的时间有古月、今月、春月、秋月、晓月、秦时明月……;在不同的地点有林月、松月、江月、海月、湖月、池月、关山月、闺里月、春庭月、娥眉山月郎、春江花月夜……,真可谓“多情谁似南山月,天上人间长相知”。

月亮崇拜――华夏民族心理的原始选择

中国文学中有关“月亮”的原型意象,根植于原始的月亮崇拜。虽然我们现在确认上古初民对月亮的情感心绪和崇拜动机,似乎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了,但从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上古至先秦两汉,人们确是把月亮作为神灵来崇拜的。《礼记・祭法》云:“夜月,祭月也”。郑玄注曰:“春秋传曰:日月星辰之神”。《礼记・祭义》云:“祭曰于坛,祭月于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史记・天官》亦明确地说:“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神也”。透过这种视月亮与金神的祭礼,便可发现一种显明的月亮崇拜的文化心态,是伴随着人类自身的渴望与需求而存在的;也正是这种渴望与需求,使这种月亮的祭礼逐渐转换成一种特定的文化习俗,在中华民族中保存下来并且世代相传。在先秦两汉时期,我国就有了拜月的风俗,但还没有脱去祭礼的某些仪式,到了隋唐时代,则已完全成为一种特殊的风俗习惯。《古今图书集成》引《广昌府志》云:“奇袭,妇女作乞巧会,罗拜月下,以诸果置糖蜜水中,厥明饮之,谓之巧水”。可见,拜月习俗的普泛化程度。如果从描写拜月这一习俗现象的诗作来看,更可见拜月习俗的广泛性。这一习俗在宋元明清一直延续,《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梦梁录》等书中都有详细的记载;元明戏曲中亦有反映,如《西厢记》中崔莺莺拜月烧香,祈求美好的爱情生活,《拜月亭》中写王瑞兰拜月烧香,祝亲人安康,夫妻团圆等等……,现在看来这种习俗是缘于原始初民处于自然混沌状态时,由对自然界的无知,依赖,将自然中的月亮想象为一个有人性的,有意志的实体而虔诚的加以崇拜,从而导致某些神秘的信仰。月亮崇拜成为一种表现在华夏民族世代相传的一种行为与意念,而人们对月亮的畏惧、敬仰与崇拜等感情又显然与遥远的原始崇拜有着密切的渊源。

涉月诗――中国诗歌的一朵奇葩

沿着诗歌源头顺流而下,就会发现,月亮与中国诗词的关系源远流长。《诗经“陈风”月出》中就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的诗句,以皎洁的月光衬托美丽的女子,抒发男女青年相约相念之情。《古诗十九首》中也有“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的佳句。魏晋南北朝时期,咏月抒情诗日渐增多,风格和表现手法也多种多样。曹操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名句创造了寓情于景的含蓄意境,曹丕的“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曹植的“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等颇为脍炙人口。何逊的“青草似青袍,秋月团如扇”比喻新颖雅致,别具一格。谢庄的名篇《月赋》:“白露暖空,素月流天”,“美人迈兮青生绝,隔千里兮共明月”,声情并茂,写景生动,情深意长。沈约的《登台望秋月》堪为咏月名篇:“隐言崖而半出,隔雉幌而才逼。散朱庭之奕奕,入清硝之玲珑。间阶悲寡鹄,沙洲怨别鸿。文姬泣胡殿,明君思汉宫。余亦何为者,淹留此山东”。联想丰富,深切动人。

中国古典诗歌的王冠产生在唐代,唐诗中情景交融的咏月诗更灿若群星。《全唐诗》中几乎每个著名的诗人都有描写月色的佳句,风格多样,各有千秋。张若虚之婉转优美,孟浩然之恬静自然,王维之清新飘逸,李白之雄奇豪放,杜甫之沉郁顿挫,白居易之通俗平易,李贺之奇峭瑰丽,杜牧之哀伤清逸,李商隐之凄恻浓艳,韦庄之疏淡清远等风格,都在咏月诗中充分表现。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以景抒情,恬淡自然。王昌龄的“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白居易的“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以景衬情,含蓄蕴藉,意在言外,余音绕梁。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杜甫的“几时杯同把,昨夜月同行。”以月拟人,真挚生动。沈期的“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温庭筠的“玉楼明月长相忆”,韦应物的“西楼望月几回圆”,悬想委婉,耐人寻味。品尝这些诗句,怎能不使人沉浸在艺术美的享受之中呢?

宋词在写月抒情,创造意境上别开生面,不朽之作俯拾皆是。冯延已的“梦里佳期,只许庭花与月知”,写重重离情,婉约含蓄;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人格化景物,生动逼真。晏几道的《临江仙》把幸福的爱情诉诸明月作证;朱淑真的《去年元月时》通过“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往昔与“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的今日的对比,抒发了对美好往事的无限眷恋。姜夔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借月光发泄了对金人的南侵,兵荒马乱惨景的感慨。文天祥的“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写出了他身陷囹圄,报国无门的激愤。

元散曲中也有不少咏月佳篇。曾瑞在《商调‘集贤宾’宫词》中,用“唯嫦娥与人无世情,可怜自孤另。透疏窗斜照月偏明”,写出了被冷落的妃嫔的痛苦之情。关汉卿的“爱的是透长门夜月婵娟”,张可久的“紫萧寒月满长空”等等都是千古流传的佳篇佳句。

月亮――丰富象征意义的载体

“月亮”这样具有多种象征意义的自然物实属罕见,在诗人词人的笔下,它既是一个具有凡胎俗骨,情感灵性,七情六欲的活生生的“人”,又是超脱于人的胸襟之外的“物”。我们很难用理性的概念来概括它的象征意义,粗略地勾画一下,它在不同情境之下,大体具备以下象征意义。

其一,孤苦的象征,思念的寄托。几千年来,不论是游子,还是妇姑,都把月亮看成了寄托思念,象征孤苦的理想象征物,表现的是一种离愁别恨的主题,委婉柔弱的情调。他们或是埋怨“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无眠”,“照它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或是直抒胸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这类象征意义包含着极其复杂的感情心理。有的是苦涩的回忆:“旧时月色,曾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有的侧重于思念亲人:“几时杯同把,昨夜月同行”,“尝闻此宵月,万里共阴晴”。有的表达思念故土之情:“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玉楼明月长相忆”,“西楼望月几回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人们把种种丰富复杂的感情寄托于明月,把它当作知己,道出了心灵当中的隐秘,因而也就赋予月亮多重的象征意义。

其二,象征美的灵魂与归化。月亮的美德是纯净的美,多姿多彩变换无穷的美。“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画出了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之时的奇妙景色,正是“荷风送香气,竹滴清露香”。夏夜给人的真切感受,没有比这样的描写更真实的了。“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组。”从月升到月落,描绘出一幅恬静自然的郊野月夜图。在王维笔下,月更是达到了美的最高境界,“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一个“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的有如世外桃源的地方。 “月”给人美的感慨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它的形是具体的,它所包含的各种意蕴是抽象的。自古以来,诗人们依月亮这一独特的美感特征,去创造自己的“月景”。

篇7

1) 月饼以及西瓜,平果,枣子,葡萄等水果;

2) 搜集整理关于中秋节的相关知识。

1. 话题导入

中秋月圆夜,邀孩子一起赏月,并抛出话题,引导孩子思考:

1) 中秋节是那一天?为什么中秋节的月亮比较圆润?

2) 中秋节的来历?

3) 知道哪些与中秋节有关习俗?

2. 话中秋

待孩子对前述话题进行了思考,做出了一些回答,甚至提出了反问后,及时进行简明扼要的讲解。

1)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这天。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是一种阴阳历,也就是以月亮圆缺周期为月的长度,以太阳的回归周期为年的长度。农历每月一日,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月亮上照不到阳光的黑暗的一面对着地球,我们就看不到月亮;每月八日左右,地球与月亮、地球与太阳之间形成近似90度直角,这时我们能看到月球上被阳光照射区域的一半,即半月;每月十五日左右,月亮运行到了太阳的正对面,这时地球在太阳和月亮之间,月亮上被太阳照射区域全都能把光线反射到地球上,我们就看到了一轮圆月。而每年农历八月份,秋风吹起,气温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相对于前几个月明显减少了,能见度明显升高;而且秋高气爽,气候宜人,作物成熟,人心愉悦,古人在此时外出游玩赏月的机会也大增,因此出现了许多赞美仲秋圆月的诗词歌赋。其实,如果从天文学来说,这一天的月亮不一定是最大、最亮和最圆的。

2)“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3)家庭团圆、赏月、吃月饼、赏桂花、观潮、燃灯、猜谜、观花灯等。另外告诉孩子,除了我国,我们的一些中秋节习俗还流传到了朝鲜、韩国、日本以及东南亚的很多国家,以增强孩子的自豪感。

3. 品中秋

与孩子一起品尝月饼、水果等,一起赏月,一起讨论和回顾孩子已经知道的与中秋相关的故事、传说、成语、谜语、诗词歌赋等,一起体验民族传统,增强孩子对传统文化的正面感受和对团聚亲情的珍惜。

篇8

记忆中,儿时会背的第一首诗是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短短二十个字,朗朗上口,没有一个生僻的字,没有一个难懂的词,似平铺直叙,却勾勒出优美的画面。哎呀,原来月亮这么美,原来诗这么美,原来写诗很容易,太好玩了,于是若干个版本的“床前明月光”“应运而生”,以至于考试的时候分不清哪个是“原版”,把“再创作”当成了正确答案,写出来“床前明月光,李白睡得香……”,让老师家长哭笑不得。

至于大文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似乎是中学才要求背诵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按老师的要求,课本的注释照单全收,苏先生要表达什么和我们无关,有关的是王菲的歌曲,作用太大了,唱着唱着就把坡的词背过了。

其实,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渐渐感觉到,明月原来是诗情画意的,诗词原来与明月密不可分,唯有诗词能够将明月描绘的如此生动,千变万化。不自觉中,竟然喜欢上了诗词,喜欢抬头仰望天空,看明月如何由圆变缺,看明月如何由缺变圆,脑子里琢磨着怎样才能写出不辜负明月的好诗句来。

只是,不知道自何时起,诗词又慢慢淡出了我的生活,那一轮明月,那一首首诗词,也只有在中秋时才会想起,虽然依旧优美,分明却有了不同的感受,也许这就是诗词的魅力所在吧。眼下,中秋又近,俗话常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刚刚的新闻报道却说今年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不过,我倒认为,月圆在那一天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心中要有那一轮月。抬头看见墙上悬挂的一幅小画,那还是三年前的旧作,当时自己对这幅作品很满意,所以不揣冒昧地拿去请一位百岁老人题词,本想让老人家题一两句唐诗宋词,不想,老先生沉吟了片刻题了一句话:“抬望眼便是明月,只凡俗辈看不见也”,如今读来意味深长,是的,无论你是不是抬头仰望了明月,明月依然天上行。

篇9

为了让学生理解并接受月亮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具有双重属性(自然属性与文化属性),同时了解月亮从客观物象发展到诗歌意象的过程,笔者撷取苏教版职高语文教材中较有代表性的几首古典诗词为例,通过具体分析“明月”意象在不同诗人笔下呈现出来的不同审美意蕴,帮助学生深入而具体地感受明月意象“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

本次比较学习选择的教材篇目分别是:王维的《山居秋暝》、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白居易的《琵琶行》以及柳永的《雨霖铃》。教学计划的第一步是让学生借助网络、工具书熟读诗歌,理解诗意;第二步是让学生从作品体裁、诗中“明月”这一意象的作用、“明月”这一意象的内涵三个角度去比较作品的异同,制成读书卡片;第三步是课堂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整个活动过程学生表现主动、积极,加上笔者的适时点拨,师生圆满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深入而具体地感受了明月意象的深层内涵。现笔者整理如下:

第一,从作品体裁来说,这四篇作品既有近体诗中的五律《山居秋暝》,也有古体诗中的乐府诗《春江花月夜》和歌行体《琵琶行》,同时还有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之作《雨霖铃》。这些作品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形成不同时代、不同形式、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可以拥有相同的创作对象这一认识,从时间角度理解明月意象的永恒性。

第二,虽然这四篇作品都有明月的意象,但明月在每首诗歌中的作用不尽相同,因此带给读者的审美效果也完全不一样。在这一点上,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明显有别于其他三首作品。在这首被后人誉为“孤篇横绝”的经典名篇中,明月的意象自始至终都是整首诗歌的主角,所有美轮美奂的波光滟影、曲折有致的宛转江流以及姿态万千的江畔花林都只为衬托天上那轮明月而存在,毫无疑问,这首名作中如果没有明月的意象,那么所有的灿烂繁华将归于沉寂黯淡,了无生趣。而在王维的山水代表作《山居秋暝》和白居易的千古名作《琵琶行》中,明月的形象经历了从最初的客观物象(某种自然景物),因携带诗人特定的主观情感而演变为意蕴丰富的诗歌意象的创作过程。然而,即便都属于景物背景存在,这两首诗中,明月营造的诗歌氛围也完全不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何等宁谧惬意的空山晚景;而“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又该是多么令人黯然神伤的别离画面。最有特点的应属柳永的婉约名作《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杨柳岸”“晓风”和“残月”三个意象的叠加既营造了惝忽迷离的爱情氛围,也传达了诗人心随爱人千里之外的痴念与怅惘。更为特殊的是,这里明月的意象并非现实的景物,而是诗人想象中的画面,也许诗人在创作之初的时候并不曾想到,他这一虚拟的神来之笔,反而无比真实地折射出人们送别时的心境,符合别离的审美心理。

篇10

1、掌握查找资料、应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2、欣赏文学作品,了解自古以来人们赋予月亮的文化内涵,并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提高语文素养。

(二)活动步骤

一、资料收集

收集时间为四星期。学生分为六组,每组分别按主题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1)第一组收集有关月亮的词语,并了解月亮的名称、别号;

(2)第二组收集有关月亮的诗词,感悟中国文学中描写月亮的诗词的情韵;

(3)第三组收集有关月亮的散文,品读咏月的美词佳句;

(4)第四组收集有关月亮的传说故事,感受神话传说中古人对月亮寄予的深情;

(5)第五组收集有关月亮的歌曲,聆听赞月的歌声,用歌唱的方法寄托对月的情思;

(6)第六组收集有关月亮的图片,从色彩、构图和意境上直接感知月亮的美姿;

二、资料共享

1、每组将所收集到的资料列出专题,装在资料袋里,并加以命名,如(1)“晶莹的月词语”(2)“清秀的月诗词”(3)“芳香的月散文”(4)“浪漫的月传说”(5)“逍遥的月歌声”(6)“多彩的月图画”;

2、小组交流时间为一周,组与组之间互相交流心得,小组合作交流、协作学习、资源共享、提出建议,学生课下对资料袋再进行整理。

三、交流汇报

课堂展示成果两节课,分六组进行,小组互相补充、探究、质疑。

1、负责收集图片组的学生任务:一是装饰黑板,黑板正中写上美术字:“明月千里寄相思”,黑板的右上方画一轮散着清辉的满月。二是在教室后面布置一个画展,将收集的图片装饰后展出来,展板上写上“起舞弄清影”。通过教室布置,为汇报课营造氛围。评出“月光画家”。

2、歌声导入。播放《水调歌头・中秋》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3、每个主题都由学生自己主持:

(1)词语比拼,评出“月词脱口秀”;

(2)故事比赛,评出“月亮故事王”;

(3)诗词赏析。看谁背出关于月的诗词多,通过朗诵,看谁读得有节奏、有情感,通过赏析,看谁能品出诗的韵味,并评出“月亮诗人”;

(4)歌声荡漾,评出“月亮美声家”;

(5)对月抒怀,在看了月画、赏了月诗、听了月歌之后,你想对月亮说点儿什么?请你尽情地抒写自己的感悟。要求:想象奇特、有新意;富有创造精神。从语言、内容、意境等方面评出“月光才子”;

(6)全体同学伴随VCD共同演唱《明月千里寄相思》。

(三)活动反思

(1)此活动主题渗透了课程综合化思想;

(2)为文学欣赏和写作提供了平台;

(3)学习过程突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热点综述

文学是人学,表现人性、人道、人权和人生,表现人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情感。文学给中学生打开了认识人生和自然的大门,展示了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了陶冶情操、完善人性的艺术环境。文学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学文学教育重在“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可见,同学们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重在培养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重在文学素质的积累养成,重在陶冶情操、健全人性。

中考所考查的文学作品阅读,其实主要不是在考“文学”,多种现实因素在淡化着中考文学作品阅读的“文学”意味。基于此,我们大可不必将文学作品阅读过于理论化、浪漫化、神秘化甚至玄虚化。中考对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查,与其说是考“文学修养”“文化底蕴”,不如说是考“思维意识”―――再说得透彻些,是以“文学”为依托,考查学生调动必备的语文知识、原理,沿着科学的思维路径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于文学作品(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的写作,《语文课程标准》没有明确的写作目标。但是,作文题目中大都会提到让学生“自选文体”,这为同学们充分发挥文学才能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实际上,每年中考作文的优秀作品中,诗歌、散文、小小说、戏剧文体的文章屡见不鲜。

新闻盘点

关键词一:巴金逝世

2005年10月17日19时零6分,中国现当代文坛巨匠、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人民作家巴金先生在上海去世,噩耗传来,文学界几代作家无不深情地怀念他。

巴老是一代文学巨匠,是名符其实的人民作家,是中国文学界的骄傲。巴老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紧跟时代,追求真理,创作勤奋,著作等身。他以自己的人品文品,确立了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他的文学成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他的创作思想和人生道路,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在党的领导下探求真理的历程。

关键词二: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获得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奖官方网站对他的评语是:他小说里的人物揭示了闲聊中的深刻,带人们进入压抑的空间。

关键词三:“Q版”文学

从起初的“大话”“水煮”,到如今的“Q版”,一些文学名著不断被拿来戏谑、调侃,并愈演愈烈,几乎成为当代青年人的一种阅读时尚。面对这些被“大话”“水煮”“Q版”后的作品,一些专家学者分析了这个流行之风背后的实质和原因,并表示了自己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