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10:14: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入侵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生物入侵;防治对策
外来入侵物种是指从自然分布区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为活动而被引入、在当地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景观造成明显的损害或影响的物种。
这些入侵物种疯长成灾,侵入草场、林地和荒地,很快形成单种优势群落,导致原有植物群落的衰退。外来入侵种在当地定植、扩展并产生一定影响的过程或现象称为生物入侵。它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人类健康、农业潜力、生态系统平衡、生物多样性保护,并且随着全球性贸易的发展、对外开放、全球变化以及土地使用模式的改变会愈发严重。
1.外来生物入侵现状
据统计,美国每年因生物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00亿美元,印度每年的损失为1300亿美元,南非为800亿美元。这些外来生物的入侵给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危害,仅对我国农林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就高达574亿元。而生物入侵的危害又是多方面的。
我国一直是深受外来有害生物危害的国家。棉花枯黄萎病20世纪40年代初从美国入侵我国,现已发生266.67万hm2,每年至少损失皮棉10万t。近20年来,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增加,已难以准确回答到底有多少外来物种传入我国,有多少已建立种群并带来危害。我国对外来入侵种类的调查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依据文献资料对农田、牧场、水域等生境的植物进行了初步统计,发现至少有58种外来植物对我国农林业带来了危害。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外来人侵动植物危害日益猖獗,我国加紧了防治工作。对外来害虫松材线虫、湿地松粉蚧、美国白蛾、稻水象甲和美洲斑潜蝇以及外来有害植物水花生、水葫芦、脉草和紫茎泽兰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但由于目前国家针对外来人侵种没有制订具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条例,各地在防治这些入侵物种时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和统一协调,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但有的防效并不理想。已传人的入侵物种继续扩散危害,新的危险性入侵物种不断出现并构成潜在威胁。
1.1生物入侵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生物入侵倍受各国政府关注的首要原因是它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光肩星天牛是原产于亚洲的极具破坏性的林木蛀干害虫.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该种害虫随木质包装材料进入美国.到1998年8月,它已在加利福尼亚、佛罗里达、纽约、华盛顿等14个州的仓库中校发现,在芝加哥、纽约等地的野外也发现了该物种.光肩星天牛在美国没有已知天敌,会对美国遍地种植的枫树和果树造成危害.如果它在美国得以长期繁衍,造成的经济损失将高达1380亿美元。仅美国每年因外来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近1370亿美元.
1.2生物入侵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物污染
大部分外来物种成功入侵后大爆发,生长难以控制,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比如,原产南美洲的水葫芦现已遍布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的河湖水塘,疯长成灾,严重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大量水生动植物的死亡。更可怕的是许多入侵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可能出现基因突变,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
1.3生物入侵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与安全
如1991年美洲爆发的霍乱,很可能是由于外来船只受到污染的水倾倒在秘鲁港所引起的。这次霍乱使100多万人受到感染,约1万人死亡;脉草、三裂叶脉草现已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和华中的15个省市,它的花粉就是引起人类花粉过敏的主要病原物;“疯牛病”最早于1986年在英国发现。科学家推测,可能是病牛或病羊的尸体被加工成了动物饲料,从而引起疾病大规模传播。1996年3月,英国政府正式承认疯牛病有可能传染给人。
1.4生物入侵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化学污染引起的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重视,但最近几年生物入侵对多样性的影响又成为一个主要的问题。入侵物种破坏了复杂的生态系统,降低了生物多样性,使濒危动植物受到侵害,外来物种中的动植物与本地种杂交,改变了当地的遗传多样性与完整性。参加第五届生物多样化公约缔约国大会的专家们警告说,外来物种给生物多样化造成的破坏,其严重程度仅次于生物生存环境的缩小和丧失。比如,原产中美洲的紫茎泽兰已遍布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原有植物群落迅速衰退、消失。另外,生物入侵导致生态灾害频繁爆发,对农林业造成严重损害。近年来,松材线虫、湿地松粉阶、美国白蛾等森林入侵害虫严重发生与危害的面积,每年达150万hm2;稻水象甲、非洲大蜗牛、美洲斑潜蝇等农业入侵害虫每年超过140万hm2;脉草、飞机草、水葫芦、大米草等肆意蔓延,对本地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威胁,已经到了难以控制的局面。
2生物入侵危害产生的原因
2.1盲目引种
并不是所有的物种迁移或引入都会产生危害,而且许多新品种的引入确实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1859-1900年间,澳大利亚笔尾松鼠被引入新西兰,就成为了新西兰毛皮业的财富之源;然而,大多数的引种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却给人类带来了更大的灾难。例如,20世纪50年代我国引入水葫芦,主要是为猪提供饲料的。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和生猪喂养方式的改变,再采用含水量高、食用成分少的水葫芦饲料,其投入与产出已经不成正比,于是昔日人人争抢的水葫芦,如今便异化成了避之不及的环境公害。专家认为盲目引种是造成生物入侵的最主要的原因。
2.2海洋业
一是海洋垃圾:随废弃的塑料和其他人造垃圾漂浮的海洋生物每天都在向南极洲和一些热带岛屿进犯,并对当地的物种造成威胁。据海洋生物学家表示,软体动物、蛀船虫、珊瑚虫这些寄居类动物如今正附着在漂浮的垃圾上漂进新的地区,对那些地区的物种造成危害,并开始改变那里脆弱的生态系统。海洋生物学家巴恩斯表示,能使海水结冰的温度可能是阻挡外来物种入侵南极洲的主要屏障,而如果全球气候变暖削弱了阻挡外来生物的天然海水屏障,情况就将更加严重。二是海洋压舱水的排放:20世纪初,压舱水代替了固体压舱物,这无意中为水生生物在世界范围内的散布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轮船变成了一个满载各种微型生物的“水族箱”,它们在世界范围内输送货物时,不断地运输和储存这些水生生物。由于一些尚不清楚的原因,越来越多的与压舱水直接相关的异地种侵入事件在20世纪的最近几十年里时有发生。
2.3旅游业
很多的物种入侵是由于旅游者的携带而引起的,游客从全球各地带来各种的物种,其中就包括有异地的植物、动物、微生物。这些物种被游客有意无意地留在当地的生存环境中,对当地的生物入侵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4国际贸易
最近10余年来,随着全球贸易额的不断增加、国际运输的集装箱化和车船飞机的速度加快及大型化,促进了鲜活植物产品贸易,也最大程度地增加了有害生物存活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有害生物在国际间传播入侵的机会。例如美国白娥入侵亚洲,就是由于在二战后,日本木材奇缺,美国原木大量倾销日本,美国白蛾也就由此进入亚洲,进入中国;松材线虫传人中国、光肩星天牛(ALB)传人美国等都是由于国际贸易而引起的。同时种苗产业国际化与国际交流频繁更加快了病虫的入侵与扩散。3防治生物入侵的技术措施
3.1清除
当某一物种初到新地时,试图全面根除是可能的。这种手段虽然极端,但已经被南非的很多国家采用了。例如世界范围内的鼠害,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有80多个岛屿已经清除了老鼠。但大多数情况下,试图清除是行不通的。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建立了有效的早期预告系统来报告入侵物种的到来,很少有相应的专门小组执行有效的根除计划。而且,没有一个国家建立了完整的数据系统来确定是否新引进了某一物种,并且这一物种是否有侵略性。然而,我们都知道,只有在发现及时,立即采用有效手段和全面参与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根除入侵物种。所以这种措施在实施时有很大的局限性。
3.2防治对策
3.2.1实行全面检疫,阻止外来种的偶然入侵
检疫是为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传出或传人某个国家或地区所采取的预防性措施.14世纪中叶,欧洲的威尼斯共和国为阻止黑死病、霍乱、黄热病等疫病传人本国,对要求人境的外来船舶和人员采取了进港前一律在锚地停滞、隔离40d的防范措施,后来逐渐运用到阻止动植物外来种传播方面,出现了动植物检疫.1994年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最终达成的(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已成为一部国际检疫法。1999年在昆明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我国共检疫国内外参展植物763批次、683140株,草坪165279m2,肥料8100kg,木包装7件.截获有害生物162批次,发现有害生物160多种,并进行了及时的处置。
3.2.2采取全面的生态评估和监测,防范引进品种的入侵
美国夏威夷为了消灭害虫,从非洲南部引进了一种玫瑰色蜗牛,谁知55年后,它竞将15—20种土生土长的蜗牛伙伴消灭得干干净净。为了改善牧草的营养结构,美国西部引进了纤维含量较高的胡枝于,结果它疯狂地繁殖、蔓延,致使原本能养活9万头奶牛的牧场寸草不生,最后被荒弃不用。在中国的海南、广西和云南南部大面积种植的巴西橡胶林,种植面积最大时达到1亿株,40多万公顷。大面积的天然林被毁,代之以巴西橡胶占绝对优势、土壤板结、物种多样性匠乏的生态系统。
所以这些出于良好愿望导致的灾难性后果提示人们,在进行人为引种前必须认真作好全面的生态评估,并进行引种后的跟踪监测。
3.2.1化学防治
对外来物种的化学防治(包括诱饵、驱赶剂和毒药)通常被认为不可取,因为众所周知的广谱杀虫剂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但据美国国会透露,有一些新型化学杀虫剂只对某一种或几种害虫起作用,不会影响人类健康。但是,这些化学杀虫剂非常贵,而且需要反复使用,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所以化学防治也只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才有效可取。
3.2.2机械防治
机械防治有些时候是可行的。例如,在佛罗里达,手工除蜗牛就是根除非洲大蜗牛时使用的方法。然而,大多数外来物种无法用机械防治(如小昆虫和地穴动物),而且,机械设备的成本很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不可想象。
篇2
关键词:美国白蛾;GARP生态位模型;适生区;预测
中图分类号:Q969.41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2014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又称美国灯蛾、秋幕毛虫、秋幕蛾,属鳞翅目(Lepidoptera)灯蛾科(Arctiidae)。其为杂食性食叶害虫,主要危害果树、观赏树和行道树等阔叶树木以及蔬菜和农作物(张彦龙等,2008),被列为世界检疫性害虫。该害虫原产北美, 40年代末传播至欧亚大陆,1979年首次在我国辽宁省丹东发现(季荣等,2003)。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繁殖率非常高,抗逆性非常强,危害植物种类非常广, 且发生具有蔓延速度快、点多、面广、为害重、基数大的特点。美国白蛾给这些省(市)的园林、城市绿化造成了严重危害,不但给广大林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给城乡居民生活带来很大不便,而且严重危害林业生态安全(万方浩等,2009)。
我国于1979年首次在辽宁丹东发现,很快蔓延。1981年国务院下达文件“严密封锁,就地消灭”。1998我国启动了“京津冀美国白蛾治理工程”(李淑贤等,2009)。然而,美国白蛾在我国的疫情仍然十分严重,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国家林业局2012年第4号公告,京、津、冀、辽、吉、鲁、苏、豫8省、市374个县、区被化为疫区,当年新增疫区达33个。由于冀、豫、陕3省是美国白蛾的疫区,处于这3省环绕中的山西省极易受到美国白蛾的入侵(刘川等,2009),因此,对美国白蛾进行预测研究,不仅能够预测其在中国的扩散动态和适生区范围,而且能够尽早探明其入侵山西省的风险,以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本文结合搜集到的574个分布点和GARP DESKTOP V1.1.6软件(http://nhm.ku.edu/desktopgarp/下载)自带的14个环境图层,利用基于遗传算法的GARP生态位模型,对美国白蛾在我国的适生区进行预测,以期为开展该害虫在山西省的分布区预测,发展早期预警工作,制定有效的检疫措施和防治决策。
1 材料
1.1 数据来源
分布点数据由3种途径获取,从国内外已公开发表的论文;从国家林业局及各地市林业局的关于美国白蛾的公告信息;从国内各大主流媒体对美国白蛾的新闻报道。自1943年最先在辽宁省发现该虫以来(李淑贤等,2009),截至2015年1月已有10省(直辖市)460区(县)有疫情报道,结合相关论文及媒体报道,经核实后最终整理得到574个不重复的分布点,其中北京市分布点23个,天津市分布点12个,河北省分布点88个,山东省分布点205个,辽宁省分布点109个,吉林省分布点8个,江苏省分布点24个,安徽省分布点9个,河南省分布点82个,陕西省分布点14个(表1)。利用Google Earth查阅其具体的经纬度坐标(分辨率为0.000001°),最后将所得坐标转换成Garp模型所需的.csv格式文件。
将分布数据随机分为80% 和20% 2个部分(经纬度相近的分布点分成不同组),其中80% 的一组数据为导入到GARP软件中的运算数据,即为训练数据(training data),用这些数据生成预测模型(predictive modeling) ;剩余20%的一组分布点作为验证数据(testing data),对生成的模型精确度进行校验。选定4种运算规则,即原子规则(Atomic)、逻辑斯蒂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生物气候包络(Bioclimatic envelope)和逆生物气候包络(Negated bioclimatic envelope)进行组合分析并定义结果以预测图的方式输出及其存储位置。
1.2 环境变量
本实验采用GARP软件自身携带的亚洲地区的14个环境图层,共涵盖2类图层:气候环境图层――年最低温度、年最高温度、年平均温度、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年湿度、地面霜冻频率、年辐射;自然物理图层包括――地貌、坡度、海拔、植被、灌溉水累流向、灌溉水积量。图层的栅格分辨率为0. 1°,以地理栅格为单位计算。各参数均为1961―1990年的平均值(周国梁等,2007)。本文使用了全部环境图层。
2 模型方法
2.1 GARP模型
GARP(Genetic Algorithm for Rule-set Production)模型是基于遗传算法的生态位预测模型系统,它利用物种分布数据和环境数据,以物种的生态需求为基础,寻找物种已知分布区域的环境特征与预测区域的非随机关系,用于预测物种的潜在分布区和研究生物多样性(孙文涛等,2010)(钟艮平等,2009)(李红梅等,2005)(余岩等,2009)(David R.B et al.,2002)。
实际操作GARP软件时,首先将已知分布数据随机分为训练数据和检验数据,与物种存活能力相关的环境参数层作为作为模型输入参数,通过不断迭代的遗传算法实现4种规则模型――原子规则(Atomic)、逻辑斯蒂回归 ( Logistic regression )、生物气候包络 ( Bioclimatic envelope )和逆生物气候包络 ( Negated bioclimatic envelope ) 的独立和组合分析,反复对规则进行选择、评价、验证、接受或拒绝,通常重复创建1000次模型, 重复运算次数最大值 (Max iteration)设为1000, 收敛极限(Convergence limit) 为0.01,形成一个由不同规则共同组成的模型。运算过程通过控制假阳性 (Commission,预测结果中超出现存分布点所占比率) 和假阴性 (Omission,预测结果中忽略的现存分布点所占比率) 2种模型预测误差自动选择最优模型(Robert P. et al.2003)。选取预测面积与实际分布的面积最接近的10个模型, 即为最优模型(李淑贤等,2009)。最后利用Arc GIS 10.1 for Desktop (http:///software/arcgis/arcgis-for-desktop/free-trial下载) 图层叠加功能,将影响物种分布的各个因子,将各个因子融合到一个图层中并对其可视化表达,最终形成物种潜在分布区预测图并以地图形式输出结果(钟艮平等,2009)(左闻韵等,2007)。
2.2 适生区预测
利用ArcGIS 10.1 for Desktop的空间扩展模块 (Spatial Analyst Tools),将最优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等叠加。叠加后,每一个栅格的数值在0~1之间,这个数值代表100个预测模型中该栅格适合美国白蛾生存的模型数量。我们将每一栅格适合生长的模型数量所占的百分比称为重叠值(Overlap Index, OI) ,重叠值越大表示该栅格的环境参数越适合美国白蛾存活(钟艮平等,2009)(余岩等,2009)。将模型映射到亚洲,去除中国之外的分布。根据重叠值的大小可将预测区划分为: 高度适生区(OI≥0.8),中度适生区(0.6
3 结果
3.1 预测在中国的分布
根据美国白蛾当前的分布形势,分布范围在E107.23~124.37°,N34.16~42.57°内。它在全国范围内的扩展趋势是逐渐向内陆发展(图1)。在东北地区有继续向北和西北扩展的趋势,向北侵入黑龙江,向西北侵入内蒙古,辽宁全省范围内、吉林中部和西北部均为美国白蛾的高度适生区;在华北地区,北京南部、天津中东部、山西中南部和北部大部分区域、陕西中北部、河南中北部等均为该虫的高度适生区,且占这些省市的绝大部分区域,河北及山东全省均为高度适宜该虫的生存区域,因此美国白蛾在这些地区扩展的可能性极大;在东南地区,安徽中北部、江苏北部也是美国白蛾的潜在高度适生区;在西北地区,新疆有零散的美国白蛾中度适生区存在,而青海东北部及西南部、甘肃北部存在美国白蛾的低度适生区;在西南地区,中南部为美国白蛾的中度适生区;此外,四川南部、云南北部、陕西南部和湖北西北部也存在少数适合美国白蛾的生存区域。因此,从美国白蛾的适生区(图2)可以看出:美国白蛾的潜在分布区非常广,具体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重庆、四川、云南、、青海、新疆、甘肃等21个省、市、自治区。
不同颜色代表美国白蛾分布的可能性不同(如重叠指数OI值为0代表10个最佳模型均预测不适合美国白蛾入侵;重叠指数OI值为1则代表10个最佳模型均预测适合美国白蛾入侵)。
3.2 美国白蛾在山西省的可能分布
在对全国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相同的方法对山西省进行分布预测(图3)。美国白蛾在山西省有大面积的适生范围,高度适生区占全省面积的2/3以上,其中太原以南地区(运城、临汾、晋城、晋中、长治、吕梁)及太原、忻州东南部几乎全部是该虫的高度适宜生存的区域;中度适生区占少数地区,包括忻州中北部、朔州西南部及东南部;而低度适生区仅为忻州和朔州地区的个别县市,如宁武县、原平市、静乐县、繁峙县、岢岚县、应县、广陵县等。
不同颜色代表美国白蛾分布的可能性不同(如重叠指数OI值为0代表10个最佳模型均预测不适合美国白蛾入侵;重叠指数OI值为1则代表10个最佳模型均预测适合美国白蛾入侵)。
3.3 模型评估
3.3.1 ROC检验
为了检测模型的预测能力,使用受测者工作曲线(ROC)进行检测。ROC曲线是以预测结果的每一个值作为可能的判断阈值,由此计算得到相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以假阳性率即(1特异度)为横坐标,以真阳性率即灵敏度为纵坐标绘制而成,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的大小作为模型预测准确度的衡量指标,其取值范围为[0,1],AUC的值越大,模型的预测能力越好。理想情况是模型预测分布区与物种实际分布区完全吻合,此时AUC值为1(钟艮平等,2009)(王运生等,2007)。本文利用Medcalc 11.1.1.0软件 (http:///下载) 绘制ROC曲线,验证GARP运算出来的最优模型。
3.3.2 预测误差――假阳性(Commission)和假阴性(Omission)
在产生的10个最优结果中,以GARP软件自带的假阳性(Commission)和假阴性(Omission)两项参数作为评判标准,评判依据为:假阳性(Commission)和假阴性(Omission);假阳性(Commission)的值中等或中等偏上为好,假阴性(Omission) ≤5% ,0为最佳(见表2)(李涛等,2012)。
4 讨论
美国白蛾具有传播速度快、适应性强、危害寄主植物多、繁殖力高、取食量大、危害范围广等特点,又缺乏原产地有效天敌的制约,所以一旦侵入新地区,短时间内很难铲除,将给当地的农林业、园林绿化等造成严重危害。
GARP是一种基于生态位模型的遗传算法,该模型利用物种的已知分布点数据和环境数据形成适生性分析系统(李红梅等,2005)。本文将GARP生态位模型与GIS相结合,在全国范围内成功预测了美国白蛾的潜在分布区,结果表明:美国白蛾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极为广泛,在现有的10省(市)基础上,可增加至21省(市、自治区);其扩散趋势是有东北、华北、华南、西北4个方向。尤其是对美国白蛾在山西省的分布预测研究显示,山西省内绝大部分地区高度适合美国白蛾的生存。这一结果不仅显示出美国白蛾在中国巨大的潜在危害性,还意味着急需提高警惕,开展合理的检疫与防治工作,防止其入侵山西省以危害山西的农、林、果业。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与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生物入侵的问题愈加突出,形势愈加严峻。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到新环境中后,由于缺乏有效的天敌控制,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往往大爆发。入侵物种肆意扩张蔓延、危害不断加剧,新的疫情频繁发生,生物入侵的威胁日益严重。生物入侵早期预警是在针对潜在入侵、新入侵和已入侵的入侵物种进行一系列评估与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预测其发生危害的可能性、危害范围与程度,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可行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其最终目的是规避外来入侵物种可能产生的风险。
深入了解外来有害物种的入侵过程、行为特征、扩散传播、成灾机制以及掌握有效的防控技术与策略,是预防与控制这些危险性入侵物种、有效提升防控技术水平的前提。但迄今为止,外来物种具备何种特征才能成功扩张与暴发、生态系统具备何种结构与功能才能抵御入侵、如何构建有效的防控技术体系以及如何有效的实施防控策略等重要科学问题,仍未获得明确答案,尚需我们深入探究与研究。因此,基于目前对于外来入侵物种的研究,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检疫工作:全面开展外来入侵物种的普查与安全性考查;建设完整的数据库系统及其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严格的隔离检疫安全设施和完善检疫制度;建立监测预警网络体系与技术平台;建设国家级生物入侵专门研究机构体系。而在防治方面,则应做到:加强检疫;人工防治;使用化学制剂或诱杀器;引进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参考文献
[1]张彦龙,武三安,郭文霞,陈合志.中国美国白蛾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河北林果研究,2008,23(1):70-77.
[2]季荣,谢宝瑜,李欣海,高增祥,李典谟.外来入侵种――美国白蛾的研究进展[J].昆虫知识,2003,40(1):13-18.
[3]李淑贤,高宝嘉,张东风,宁超,屈金亮.美国白蛾危险性评估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0):202-206.
[4]刘川,黄娅,孙红梅.山东省美国白蛾现状分析[J].陕西林业科技,2009(4):54-57.
[5]周国梁,陈晨,叶军,胡白石,刘凤权.利用GARP生态位模型预测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在中国的适生区域[J].生态学报,2007,27(8):3362-3369.
[6]孙文涛,刘雅婷.生物入侵风险分析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7):233-236.
[7]钟艮平,沈文君,万方浩,王进军.用GARP生态位模型预测刺萼龙葵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J].生态学杂志,2009,28(1):162-166.
[8]李红梅,韩红香,薛大勇.利用GARP生态位模型预测日本松干蚧在中国的地理分布[J].昆虫学报,2005,48(1):95-100.
[9]余岩,陈立立,何兴金.基于GARP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中国的分布区预测[J].云南植物研究,2009,31(1):57-62.
[10]左闻韵,劳逆,耿玉英,马克平.预测物种潜在分布区-比较SVM与GARP[J]. 植物生态学报,2007,31(4):711-719.
[11]王运生,谢丙炎,万方浩,肖启明,戴良英. ROC曲线分析在评价入侵物种分布模型中的应用[J].生物多样性,2007,15(4):365-372.
[12]李涛,何友元,张俊华,陈乃中,杨定.基于GARP的欧洲大蚊在中国的适生性分析[J].植物检疫,2012,26(1):15-18.
[13]David R.B Stockwell., A.Townsend Peterson. Effects of sample size on accuracy of 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s[J]. Ecological Modelling,2002(148):1-13 .
[14]Robert P.Anderson, Daniel Lew, A.Townsend Peterson. 2003. Evaluating predictive models of species’ distributions: criteria for selecting optimal models[J]. Ecological Modelling,2003(162):211C232.
篇3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环保教育 有机渗透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加强环保教育是贯彻这一国策的基础工程,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同时,环保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目前的义务教育课程中尚未设立单门独科的环保课,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言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因此,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是新形势新课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我经过五年的教学思考与实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做到“渗于其中,寓于其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深入分析教材,充分挖掘潜在的环保素材
初中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含有对环保意识的体验和思考。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所选编的教材中,有一部分是涉及环保主题的课文,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来进行环保教育。这些课文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如八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所选的《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谜》、《大雁归来》和《喂――出来》5篇课文,主题是“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是每一个人的责任”,都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学习本单元,就可以直接将教材内容和环保教育“挂上钩”,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根本没有画蛇添足之嫌。并且,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本内容、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的同时,树立环保意识。
而有些课文是隐性的,蕴含在其中的环保内容就像埋在地下的宝藏有待去挖掘。但只要深入地分析教材,同样能使教材间接地为环保教育服务。比如,七年级上册的《山中访友》,我在教学中侧重了环境意识的张扬,引导学生在学习自然景物描写中,品味精彩生动的文学语言,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审美情感,激发学生善待生命的美好感情,与自然和谐相处。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物入侵者》同样是隐性的素材。在教这篇课文时,就要让学生知道,“生物入侵”正是人类自己挑起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这同样是一个深刻的环保教育的主题。
二、利用教学途径,有机地渗透环保教育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因此,环保教育要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时机,巧妙地加以渗透,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去领悟、体会,从而自觉地成为环保的参与者和志愿者。在教《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我在导语中紧扣环保主题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的仙湖?什么时候消逝的?怎样消逝的?它的消逝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怎样的恶果?造成这种恶果的是谁?我们人类应该怎么办?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时,让学生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造成罗布泊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在拓展延伸中,我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课文最后提到青海湖和月牙泉两个例子,说明悲剧仍在继续,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你准备做些什么?设计这个教学环节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最后,我是这样小结课文的:这篇文章用历史的教训说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人们,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环境保护。
在作文教学中,同样可以有机地渗透环保意识。学了八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几篇课文之后,我让学生写读后感和环保小论文,结果有一部分学生对环保意识深有领悟。另外,还可以搜集有关环保题材的漫画或材料,让学生进行写作。在训练话题作文时,我就挖掘环保方面的话题让学生训练,如“绿色”、“感悟自然”等话题,引导学生从环保角度来写作。这样,学生在写作训练的同时,也能受到良好的环保教育,树立环保意识。
在设计练习时,也可以融入环保意识。比如学了《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后,学生了解到绿地沙化已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课后的作业设计就从环保的实践出发,引导学生以文本为基础,选择专题进行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在作业中,可以联系自己掌握的历史、地理与科学学科的知识,做到各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环保实践,真正做到活学活用。作业设计如下:
作业步骤:全班组建治沙委员会,分三大组,即指导组、情报组、攻坚组,明确研究范围。
指导组:对治理沙化的必要性及可能性进行考证,提出治理沙化的规划。
情报组:了解治理沙化的主要方式及所用的武器;考证在何处寻找所用的武器――水,汇报当前沙化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攻坚组:考证如何防备沙漠进攻,如何培植防护林,考证如何反攻为守,具体的实践策略是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知识特长自由组成三对,集体研究讨论,可以利用课文知识,也可以利用学过的历史、地理与科学的知识,还可以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最后将研究结果与有关情况形成书面报告。然后,由四位学生组成治沙委员会审议组,三个小组派代表在班级活动上交流、评价。
又如学了《生物入侵者》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题练习:学了本文,我们知道了生物入侵者是什么?那么,结合实际,寻找我市内已经出现的“生物入侵者”,分析来源,寻求解决的办法,提出书面建议和办法。结果,大家一致地发现了“加拿大一支黄花”和“水葫芦”。这种创造性的练习和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关心自己的生存环境,可以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还可以在练习中自觉地接受环保教育。
另外,在指导学生阅读训练时,可多采用一些以环保教育素材为主的科技类说明文,如《城市视觉污染》、《保护臭氧层就是保护人类》、《诱人的海洋能源》、《死海不死》、《秃鹰之死》、《气候的威力》等。通过这样的专题性训练,学生不仅能增强阅读能力,而且能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环保教育的熏陶。
三、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而且要注重课外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内外结合,多渠道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我让学生摘录教科书和其他图书,包括报纸杂志中有关环境描写的优美语句或语段;把影视广播引进课堂,记录有关环保方面的先进经验、典型事例、人物故事等;查工具书、网络下载有关环保知识等;走访、观察、采风、搜集民间谚语等;设计广告,开展征文、演讲等活动;教学生整理学习札记和各种资料……每月进行归类整理,把关注环境教育的审美经验和科学眼光定位于信息整理和加工的习惯养成中,最后汇编成《环境手册》,由校图书馆保存,成为良好的熏陶学生的珍贵参考资料,也为环境的创生教育灌注了可持续的生机。
篇4
关键词:环境生态学 农业院校 教学内容优化 教学方法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034-02
环境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随着环境问题的逐渐发展而兴起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交叉学科,它运用生态学的理论,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类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目前我国《环境生态学》的教材有10余部,其主要内容介绍生态学基本理论,而联系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实际内容很少,并且教材之间及教材与其它相关课程存在大量的重复。过去对环境生态学教学内容优化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针对环境科学专业的环境生态学课程,而与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的环境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大纲要求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本人结合多年环境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及学生的反馈意见,对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1 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措施
1.1 选择适宜教材,自已编写教学大纲
通过比较国内外多部环境生态学教材发现,国内教材比较简单,但对环境生态问题阐述的不够深入;而国外教材对环境生态阐述比较深入,但知识点太多,知识面太广,条理不够清楚。结合本院生态学专业的自身特点,选择盛连喜主编的《环境生态学导论》第二版为主要教材,以卢升高主编的《环境生态学》为辅,从生态系统的破坏与恢复―― 区域环境污染―― 生物入侵生态学―― 全球性环境生态问题―― 环境质量的生态评价为主线,重新编写教学大纲,作为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见表1)。
1.2 精简压缩或删减与其他课程重复的内容
根据本院生态学专业培养方案大纲,二年级开设一门专业基础课普通生态学,然而该课程与环境生态学课程教材前四章内容完全相同,必须删减这些重复内容。三年级开设了一门专业核心课“生态环境监测”,然而该课程与环境生态学课程教材中的第六章的部分内容完全相同,这部分内容也必须删除。三年级还开设了一门专业选修课“景观生态学”,与本教材的第六章也有部分内容相同,也同样精简压缩,以避免教学时间和资源的让费(见表1)。因此,根据本院生态学专业的特点性,生态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重点应放在生态环境的实际应用性方面,再穿插一些普通生态学重要的理论展开讲授。
1.3 结合专业特点,合理增加教学内容
生物入侵是我国当前生态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特别是烟粉虱和紫茎泽兰等的生物入侵,已成为我国目前重点攻关的科研项目之一。根据本院生态学专业教学培养方案重点是农业生态学方向。因此,在讲授“环境生态学”课程时必须增加一些与农业生态类相关内容(见表1),而且又必须当前生态学方向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更能体现出教学的时代性和前瞻性。这样使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的本科生对生物入侵渠道、危害和控制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也能体现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学生的特殊性。
1.4 对生态学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整合优化
环境生态学课程内容优化必须建立在对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培养方案深刻了解的基础上,制订详细的教学大纲和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要有良好的延续性和关联性。所以,建议在大学二年级阶段设置普通生态学专业基础课;在大学三年级开设环境生态学、生态监测污染和农业生态工程等专业核心课;而在大学四年级阶段开设“景观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污染生态学、植物生态学”等多门生态类的专业选修课程。而且必须根据专业特点确定每门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实现生态学系列课程的无缝衔接,避免重复,提高教学资源的整体效益。
2 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2.1 课堂讨论与课堂讲授相结合
环境生态学课程的知识面广和多,大多是生态学理论原理。如果教师的知识面不广,而又不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整个课堂会枯燥无味和沉闷。因此,这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授课时要不断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启发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们快乐和轻松得学,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特别讲解一些枯燥无味和难懂的基本概念或理论时,可针对性的采用讨论式、互动式、启发式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鼓励师生之间相互提问、相互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同时,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与科研有的效结合
教学是基础,科研是主导,只有将教学与科研效结合在一起,才能使讲课的内容理加具有前沿性、独创性和启发性。教师自身的科研工作对教学也有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的素材。在讲授“全球性环境问题及生态对策”这一章内容时,其中有一节内容是“温室效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内容明确指出产生温室效应的是主要温室气体是CO2。而本人就将自已获得一个基金资助的课题(高CO2升高下褐飞虱抗逆性变化的分子机制研究)的设计,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案等融入教学环节,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认识。根据课题需要,让部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作为助手参与实验,老师可适当的给学生发放一些科研补助,同时,也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有一个好的促进。通过鼓励学生生申请和参与大学生科学创新项目等,提高其科研素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也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其团队精神和自信心。
2.3 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在讲授“环境污染的生态对策”这一章中“区域污染中的水污染”内容时,先通过实例介绍世界十大污染事件,引入水污污的危害。再由此提出问题,然后布置水污染会造成怎样的危害?有怎样的防治措施?对农业生产有什么样的影响等相关教学内容。教师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组,安排每组学生在课前分别收集相关资料和制成PPT,然后每组派个学生代表在课堂上讲解,讲完后每组相互进行讨论,最后老师进行总结与评价。采用这种研究性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本来枯燥无味的理论课变的生动有趣,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4 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为改善教学效果与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改变传统课堂中的教学模式,应采用传统式和多媒体手段相结合方式。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通过多媒体手段把抽象的内容变成合适的文字、图形、图像等多媒体信息,将抽象内容转变为生动形象的感性素材,再结合传统式教学方法(板书形式)的讲解,降低了教学难度。通过增强和丰富教学过程的外部刺激的方法,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思维和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 结语
近年来,随着国际上生态理论的迅猛发展,以及全球各种环境问题的出现,使得“环境生态学”课程体系必须紧跟当前形式的发展需求,需要不断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科学性、前瞻性和动态性。作为农业院校生态学专业该课程更应突出实际应用性和时代性。通过教、学、研的全方位结合,全面提高环境生态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持.生态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52-168.
[2] 卢升高,吕军.环境生态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214-243
[3] 盛连喜.环境生态学导讨[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92-302.
[4] 雷泽湘,谢勇.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08(2):44-45.
[5] 杨桂英,廖周瑜,曹子林,等.高等林业院校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2(12):632-633.
篇5
在陕西省档案馆名人库里,收藏着建国五十余年来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著名人物档案。这些文字的、图片的、音像光碟的、实物的档案,记录着他们成长的足迹,记载着精英们对陕西政治经济方面的贡献,是历史的最好考证。党和政府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将这些工作、生活中形成的档案作为国家档案馆馆藏的一部分载入史册,用以存史、资政、育人。
陕西省档案馆名人库里各类载体的档案,曾吸引了省内外的档案界同仁,吸引了上至中央电视台下至地方报纸的十数家媒体,省上领导贾治邦、袁纯清、罗振江、桂中岳、李溪溥、李森桂、范明等现任、离休领导及国家档案局副局长郭树银等都前来视察指导过。在仔细的观看了名人档案微型展览及经过系统分类整理的人物档案全宗后,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建议。记得有人曾问我:省农业厅厅长史志诚的档案你们这里有吗?我当时回答:“有。他仅仅做为厅长的职务是不够名人标准的。史志诚同志是作为中国农学会副会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和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三个国家级学会副职而建立著名人物档案的。”此殊荣在全国都是罕见的,少有的。
我和我的同事在征集、整理档案的过程中,通过大量的档案、资料看到史志诚同志不仅是农业和畜牧业经济方面的管理者,而且确是一位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个领域都有建树的学者、专家。他1941年出生于陕西榆林,曾就读于陕西榆林农业学校兽医专业和西北农业大学,获农学硕士学位。1958年参加工作,先后在省农林厅、省畜牧厅、省农牧厅、农业广播学校和省农业厅等单位工作、任职,现任陕西省人大常委、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1997年6月,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卢良恕院士为史志诚题写的“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为祖国繁荣昌盛创造性地工作。”就是对他最好的赞誉。
为农业发展尽心尽力
确保粮食安全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最重要的标志。1996年,史志诚被任命为陕西省农业厅厅长,当时面临的形势是粮食连续两年徘徊在200亿斤上下,全省人均640斤,低于全国脱贫标准的700斤。面对粮食生产问题,他集中力量采取以推广地膜小麦和地膜玉米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创新增产技术和相应措施,经过三年的努力,1998年全省粮食总产达260亿斤,人均720斤,达到陕西粮食总产历史新高。农业部部长刘江来陕视察时指出:陕西实现粮食自给,丰年有余,就是对全国的贡献。他对1998年陕西粮食增长幅度之大非常满意,给予了奖励。史志诚组织的“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推广”。还获2003年农业部丰收计划一等奖;主持的“确保我省粮食产需平衡的对策研究”,获得2004年省决策咨询委员会优秀建议一等奖。
正确导向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研究,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迫切任务之一。90年代兴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经营方式的变革。对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提高农民收入都起到明显的作用。然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提法不够规范。针对这个问题,史志诚就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于1997年11月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黄立新,他认为:农业产业化的提法应当规范为“农业产业化经营”,防止将“产业化”与“现代化”相提并论,更要防止将“产业化”替代“现代化”的倾向。他的研究论文“农业产业化经营若干经济理论分析”送给国务院农业研究中心杨雍哲主任并发表在农业部《农村经济文稿》1997年第8期上,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之后在1998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中央委员会江总书记的报告中将农业产业化明确规范为“农业产业化经营”。
警惕有害有毒生物入侵是我国加入WTO面临的新问题。2001年在长春召开的中国科学年会上,史志诚发表了“加强有毒有害植物的研究与防治”论文。新华社记者王永康采访后在“国内动态清样”发表专家建议指出,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进口、人员货物往来增加,来自国外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威胁就会大大增加,我国应加强对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的研究,为防止有害植物入侵提供科学依据。副总理11月19日批示农业部,杜青林部长批示农业部、中国作物协会在中国农科院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史志诚和有关专家的汇报,写了“关于迅速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我国外来有害植物的建议”,进一步促成中国毒理学会、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陕西省科协,于2002年11月在西安联合召开了“加入WTO与防止有害生物入侵研讨会”,来自北京和各地的专家、教授参加了会议,就有关立法、执法,加强海关检查等措施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
史志诚同志为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1997年6月根据程安东省长关于如何发挥渭北粮食生产优势,发展生态农业,再造一个陕西的指示,史志诚同志请示省政府同意,邀请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卢良恕院士等粮食问题和生态问题专家来我省联合考察,提出“关于陕北、渭北粮食生产与农业持续发展的报告”送姜春云副总理。姜春云副总理于97年7月6日做了“对情况分析和今后意见值得重视”的批示,并于7月下旬来陕考察,提出“关于陕北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总书记8月5日批示“我写了一点意见,另页。”这就是著名的“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批示。1999年5月史志诚再次邀请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院士来陕考察,提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报告,送国务院领导同志,8月6日,总理来陕视察,史志诚厅长作为陪同人员,在延安亲耳聆听了总理作出的“退耕还林还草”的重大决策。自此一个大规模的全国性的退耕还林还草全面展开。我省连续八年得到国家大力支持,退耕还林还草取得重大进展,不仅稳定了粮食生产,而且使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观。
创立畜产经济新理论
篇6
[关键词]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国际化;教学改革;自主学习;双语教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升级与农产品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发展,我国的植物化学保护理念与技术迎来了许多变革与挑战。一方面,为了顺应国家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生态安全、环境安全的要求日益提升,不仅促进了绿色植保、精准植保技术的显著进展,也进一步消除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贸易壁垒;另一方面,跨国农化企业发展势头迅猛,不仅在植保产品研发过程中投入多、进展快,其产品在我国也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升。此外,重大生物入侵事件时有发生,这也要求对国外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充分了解,实现及时预防与高效防治。以上发展态势,均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农药学领域人才展示了旺盛的需求。《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是我国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必修的核心主干课程之一,针对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草、鼠害以及其他有害生物的方法与原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植保专业人才的培养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课程由赵善欢院士开创于1952年,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系统的教学体系[1-3]。针对植物保护专业相关课程的全英、双语化教学,许多高校也已进行了一定的尝试[4-5],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然而,双语、全英教学形式并不等同于国际化的授课形式。如何将这样一门传统学科的教学内容与国外植物保护前沿进展相接轨,培养顺应本领域国际化进程需要的优秀专业人才,是进一步提升《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教学效果与实际意义的重要教学改革议题,也是推动我国植物保护产业迈入世界一流水平的有力力量。本文针对将《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进行国际化建设的思路进行探讨,分析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国内外相关学术资源与教学材料,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解决方案。
1《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国际化建设的潜在限制因素
1.1学生状况。《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的授课对象主要是植物保护及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英文读写能力。但是,不少学生的英语学习目标仍然是应对英语水平考试,缺乏专业英语词汇储备,英语综合应用水平较低。此外,本课程涉及的专业英文单词数量大、难度高,导致教师在对英文材料进行讲授或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英文材料的过程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困难,不仅限制了授课内容的深度,还容易影响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影响整体教学效果。1.2师资力量。本课程的授课教师大部分是植物保护学科的专业教学科研人员,不少教师具备海外学习经历,对国外相关学科的学术进展也具有较高的熟悉程度。但是大部分教师的本科阶段学习依然是在国内完成的,并没有参与过国外相关课程的教学过程,因而在对课程进行国际化建设时缺乏可借鉴的思路与经验,且在专业知识表述、学习思路引导方面仍可能存在不足。1.3授课内容。国外高校与植物化学保护相关的课程内容常常分属农业科学、园艺等不同学科,课程也基于不同防治对象类型分别开设,鲜有与《植物化学保护学》授课内容完全对应的课程设置。因此,在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国际化改进时,依然缺乏可供借鉴的思路。当前全英、双语教学的常规做法,仍是将原本的中文授课内容翻译成英文,虽然有效地使学生对相关专业名词的英文表述进行了熟悉,且在教学内容上依然保持在原有框架以内,距离与国际接轨的需求仍有一定差距。1.4教材选择。由于学科、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差异,国外并无与本课程内容对应程度较高的原版英文教材。全英教材的直接使用,一方面会带来较高的经济成本,另一方面其阅读难度、内容深度也超出大部分国内本科生的学习能力,反而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对已有中文教材内容进行英文直译,也可能由于教师英文水平不足、缺乏参考材料等原因,在语法、表述方面存在不严谨之处,对教学效果带来负面影响。1.5授课形式。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国外常用的互动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已在国内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教学参与度[6-7]。但是,国际化课程通常涉及大量英文阅读材料,大部分学生受限于有限的专业英语水平,很难有效地参与至互动或讨论环节。这可能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甚至挫败,从而丧失参与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
2《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国际化建设的参考思路
2.1与国际化接轨的建设目标。《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的国际化建设,其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课程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扩展对国外植物化学保护行业发展焦点、前沿进展的认知,学会应用国际化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与探索,从而成长为符合植物保护行业国际化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与双语课程建设相比,虽然同样注重对学生在专业知识、专业英语读写的等方面技能的培养,但其侧重点更偏向于对学习方法的国际化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综合使用国内外教学方式,还应教授学生主动获取国外相关信息的渠道,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与能力,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仍能有持续性地自主获取相关知识。2.2英汉互补的教学内容。《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国际化建设中,如何实现教学内容的国际化,是至关重要的议题,也是其区别与双语教学的主要特性。《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发展已有多年,现有的教学体系已经较为完善。徐汉虹教授主编的《植物化学保护学》第五版教材中,已经为许多专业名词的英文表述作了明确的注解[8],可以帮助学生对相关专有名词的英文表述进行初步了解。可以考虑在本课程已有教学体系的框架外,在合适的切入点引入、借鉴国外专业书籍中的有关知识作为延展与补充,着重分析国内外在研究重点、实施标准等方面的差异,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与讨论,从而充分帮助学生在对基本知识掌握的基础上,熟识相关知识的英文表述,有效扩展对前沿进展的认知与理解,切实体会国际化思维的特点与必要性。一些可供参考的国外专业书籍与信息资源举例如下:2.2.1“IntroductiontoCropProtection”。[9]本书是由“美国作物科学学会教学提升委员会(theTeachingImprovementCommitteeoftheCropScienceSocietyofAmerica)”组织国外植物保护领域杰出专家为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撰写的阅读材料,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植物保护的相关概念、技术及原理、系统构建等内容。虽然出版年份较早,但其深度、广度均比较符合学生在本科生阶段的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初步通识本课程中基本概念与原理的专业英文表述。本书可结合近年来相关领域的学术书籍与科研论文,共同作为课程内容的参考与补充。2.2.2“ModernCropProtectionCompounds。”[10]本书编者均来自国际顶级农业化学品公司,对农用化学品的研发、产业化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与深入的见解。书中通过“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三个章节的阐述,针对主要农药品种的化学性质、作用方式、应用范围、工业化状况和商业产品等信息进行了详尽地介绍,不仅可以作为《植物化学保护》对应章节的扩展内容,也适合农药领域科学工作者的“一站式”参考材料。2.2.3“PesticideChemistry:CropProtection,PublicHealth,EnvironmentalSafety”。[11]本书内容主要来自于2006年在日本神户召开的第11届IUPAC农药化学国际研讨会的会议论文。多名国际顶级农药开发与使用领域专家集思广益,聚焦植物保护行业的新兴技术与聚焦点分别进行了针对性阐述,具体内容涵盖了农业发展、农用化学品的开发与管理、环境安全、食品质量安全等全球性议题。通过阅读本书相关章节,有助于学生针对感兴趣的植物化学保护领域前沿热点进行深入了解。2.2.4国际农药管理信息官方网站。关于农药合理使用、环境安全方面的规定,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管理规定与标准,国际上也有一些明确的准则与条例,在农产品的国际贸易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标尺作用。在《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的讲授过程中,相关章节是最能体现出国际化差异的部分之一。教师可适时向学生介绍国外相关管理部门官方网站资源,如国际粮农组织植物生产及保护司、美国环保局农药信息网、欧盟官网农药信息页面等。授课时可以考虑将相关章节提前讲授,便于学生在课程早期便了解到建立国际化思维、了解国内外行业差异的必要性,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2.3灵活多样的授课与考核形式。与国际接轨的课程讲授形式,也是实现课程建设国际化的重点与难点。与国内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国外的本科生课程的授课形式通常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研究能力,不仅经常在课堂穿插互动讨论环节,在课后作业的设置上也常常是开放性的题目,并且平时成绩在最终考核成绩中占有比较高的比例。借鉴国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课程纲要,一些可供参考的形式如下:2.3.1海报制作。针对国际关注的植保领域热点话题或重大新闻(如生物入侵、新农药开发、食品安全问题等),可以让学生收集总结国内外相关新闻、政策动态、科研进展等信息,制作“专题海报”,面向全体学生及授课教师进行展示,并接受其他学生与老师的提问。通过这种简约而直观的方式,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初步熟悉国外信息资源的获取方法,还可以对课堂上习得的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同时锻炼信息整理与表述能力,加深学习效果。2.3.2视频学习。定期组织学生观看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英文视频,并在之后设置分组讨论环节或者请学生课后撰写评论,阐述观点。视频内容建议选取引发广泛国际关注的相关新闻,浅显易懂且能提出引人思考的议题,便于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散思维,产生进一步的探索与学习兴趣。来自于国际粮农组织库)、国际知名新闻媒体网站等在线资源的相关视频,均可作为学习资源所使用。2.3.3文献翻译。良好的文献阅读能力,是学生进行进一步学术深造的必备技能。高水平学术期刊论文的前言部分通常能够很好体现国际上相关学科的发展热点,且在研究现状、常用实验方法等方面都有概括性的阐述,是很好的学习资料。授课教师可以收集部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高水平学术论文,以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对前言部分内容进行翻译,初步锻炼学生的英文文献阅读能力,加强学生对当前学科研究热点问题的认知。2.3.4课题讨论。课堂讨论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力手段。教师可以将学生随机分组,选取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议题,给学生预留时间自主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储备,之后在课堂上阐述观点、相互提问并回应质疑。教师可以根据提问、回复的数目与质量给予一定分数奖励,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3结语
综上所述,《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的国际化进程虽然具有很高的必要性,但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许多待解决的问题。在对本课程进行国际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国外教学科研资源与授课考核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思维方式,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仍能持续、自主、高效地获取相关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植物化学保护学》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植保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家莉,易欣.基于本科学生分类培养的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高教学刊,2017(14):120-124.
[2],周利娟,徐汉虹,等.《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01):237-239.
[3]兰亦全,林美珍.《植物化学保护学》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14):193-194.
[4]刘铜,侯巨梅,左豫虎.园林植物保护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02):19-20.
[5]王香萍,王文凯,李传仁.普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双语教学情况调查研究——以长江大学农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09):89-90.
[6]巩文峰,卓玛曲措.基于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植物化学保护学》应用型教学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20(03):41-43.
[7]张永强,杨晓琴,肖伟.基于OBE理念的植物保护专业《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82):69-70.
[8]徐汉虹.植物化学保护(第五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
[9]EnnisWB.IntroductiontoCropProtection[M].Madison,Wisconsin,USA:AmericanSocietyofAgronomyandCropScienceSocietyofAmerica,1979.
[10]KramerW,SchirmerU,JeschkeP.ModernCropProtectionCompounds,SecondEdition[M].Weinheim,Germany:Wiley-VCH,2012.
篇7
所谓实习(practice),即在实践中学习,任何知识源于实践,归于实践,要付诸实践来检验所学。生态学野外实习(fieldpractice)指以植物、动物及生存的各种环境为研究对象,把植物学、动物学和自然地理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生态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动植物种类的认识,还能进一步拓宽知识面,更深入地理解植物学、动物学与他们的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生态学野外实习既是生态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论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具有独立的教学规律[5][6]。虽然野外实习教学是以验证为主的一种教学模式,但野外实习教学绝不仅仅在于验证书本知识和巩固理论知识,而应更加重视理论知识的应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地方性师范院校的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中学生物学师资,因此结合生态学课程的特点,大致将地方性师范院校生态学野外实习的目的总结为6点:(1)巩固和加强课堂教学内容。(2)认识生物在自然界从个体、种群、群落到生态系统的分布层次。(3)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4)认识自然生态系统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5)掌握生态学最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6)身临其境,走进野外,感受自然,体验生态,提升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在今后的生物学教学中更好地渗透生态理念、实现环保意识的薪火相传奠定基础。
二、师范院校生态学野外实习的现状
据笔者的初步调查与统计,绝大部分地方性师范院校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生态学课程仅有课堂理论教学,少数院校设置了生态学实验,仅有极少数院校设置了生态学野外实习环节,如漳州师范学院在南靖乐土热带雨林实习3天,锻炼学生的认知能力;南阳师范学院先后建立了鸡公山、桐柏淮源、内乡宝天曼及西峡老界岭生态学野外实习基地,野外实习时间为2周,内容涉及生物区系、生态调查、环境识别及野外生存等;绵阳师范学院的生态学野外实习时间为7天,主要内容包括校园生物多样性观察与种群调查等。笔者通过精品课程网站及文献资料对国内14所国家或省属重点师范大学的生态学课程野外实习建设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粗略的统计和分析(见表1),结果表明:除了完整的理论与实验教学部分,14所大学的生态学课程均设置了野外实习,而且建有相对固定的野外实习基地,基地具有区域内典型的生态系统,其实习内容的设计各具特色,对地方性师范院校的生态学野外实习方案的设计具有较高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三、生态学野外实习设计的总体思路
生态学野外实习方案的设计必须符合生态学课程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在生态学野外实习中,需要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1)观察分析能力。观察并分析自然生态现象与过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2)一般实验技能。通过对生态因子的测定,掌握仪器的使用技术,学会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3)综合实践能力。通过生物群落中种间关系、生境条件、群落结构、演替、分类的综合实验,掌握生态学研究的初步方法和多因子综合分析与研究的基本能力,学会运用生态学基本原理从事生态管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一般技能[4][7](P1-10)[8](P1-6)。生态学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为:有机体与环境(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应用生态学、现代生态学(分子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的发展等[9](P1-5)。基于上述,生态学野外实习以实习基地为载体,实习内容划分为“基础板块”和“研究板块”[4]。基础板块包括“生态因子测定”和“生物群落调查”,包括实习基地生境各种生态因子的测定,草本群落或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调查及植被分布与生态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研究板块则完成统一指定或自行设计的实习研究课题,以“小组”为单位,以“课题”为研究内容,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项目,可以先拟定课题再调查或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新的自然现象再进行研究,并以“论文”或“调查报告”为成果。野外实习结束后,举行“生态学野外实习汇报会”,对各小组的实习成果进行集中汇报和集体评议,并将相关资料归档保存,作为生态学课程建设的内容之一。
四、野外实习基地(场所)的选择
根据统计,国内重点大学一般都拥有固定的生物学野外实习基地,基地建设与实习模式比较成熟[10]。合适的野外实习基地是野外实习取得理想效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提高生态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为了实现生态学野外实习的可持续性,并便于积累相关实习资料,根据地方性师范院校的客观条件,结合生态学野外实习的目的,要充分利用本区域内的典型生态系统和优势生物资源就近选择合适的地域作为实习基地(实习场所)。在生态学野外实习过程中,既要让学生感受地形地貌复杂、生物资源丰富、保存良好的生态系统景观,也要让学生切身感受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负面效应,因此有3种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可以作为实习基地(场所)的候选:(1)保存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2)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系统;(3)人为扰动或受损严重的生态系统。韩山师范学院地处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市隶属于粤东地区,粤东地区包括梅州、潮州、汕头、揭阳及汕尾等5市,隶属华南地区,位于韩江中下游,介于北纬22°37′-24°91′,东经114°54′-117°10′之间,总面积32263km2,地处低纬度,多山地丘陵,兼有滨海平原和盆地,濒临南海,属海洋性东南季风气候,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为主,光照充足,雨量丰沛,年日照时数1600-2100h,年降水量在1400-2400mm,土壤类型包括黄壤、红壤、赤红壤、滨海砂土、潮砂泥土和滨海盐渍沼泽土等,土质肥沃,适宜植物的生长发育,生物种类丰富,生物多样性较高[11]。通过实地勘察和综合分析,我们初步确定如下的地点作为生态学野外实习基地(场所)。
(一)保存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实习基地(场地)的选择为保护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和自然遗迹等,一些自然生态环境优良的区域已经规划为自然保护区(naturereserve)、森林公园(forestpark)及湿地公园(wetlandpark)等模式进行管理,它们是研究各类生态系统的自然过程、各种生物的生态和生物学特性的重要基地。根据笔者统计,在粤东地区共有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包括南澳海岛、神光山、雁鸣湖、大北山、镇山及南台山等),省级森林公园12个(包括双髻山、丰溪、长潭、黄岐山、天鹅山、大南山、韩山、蒲丽顶、岚溪、红山及紫莲山等),省级自然保护区9个(海丰公平大湖、大埔丰溪、潮安凤凰山、梅县阴那山、南澳候鸟、五华七目嶂、兴宁铁山渡田河、陆河南万红椎林及蕉岭长潭等),此外还有多处市级、县级森林公园。上述保护区的地质复杂,物种丰富,植被区系多样,而且承担着在保护的前提下把科学研究、教育、生产和旅游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而充分展示其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责任。根据各保护区的生物资源、环境条件及距离的远近,我们选择潮安凤凰山自然保护区、铜鼓嶂森林公园、紫莲山森林公园及红山森林公园作为生态学野外实习基地。凤凰山自然保护区年平均气温19.3℃,年平均降雨量2119.7mm,素有“潮汕屋脊”之称的主峰风鸟髻海拔1497.3m,土壤属红壤、黄壤和水稻土三大类,森林覆盖率达到84.9%,区内有陆栖脊椎动物225种,维管植物1281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12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34种,是潮汕地区首屈一指的动植物“物种宝库”,素有“粤东生态屏障”和“潮汕植物大观园”美誉。区内有两种典型的生态系统,即季风常绿阔叶林与中山湿地生态系统(天池周围),且植被的垂直分布特征明显,随海拔升高依次分布:季风常绿阔叶林(小于600m)—山地季风常绿阔叶林(600-1000m)—常绿针阔混交林(1000-1200m)—山顶常绿阔叶矮林、灌丛及草地(大于1200m)。保护区内有大面积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凤凰单丛茶茶园(2010年批准)[12]。铜鼓嶂自然保护区位于梅州市丰顺县北部,其最高峰海拔1559.5m,属于粤东第一高峰,地处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交错地带,保存有大面积类似原始次生的常绿阔叶林,区域内生物资源丰富,植被垂直分布特征明显[13]。此类基地的生态学野外实习内容重点关注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常绿阔叶林特征及植被分布与环境因子(如海拔、光照、温度、土壤性质及地形等)之间的相关性,并通过实地考察理解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此外,潮州市郊区的紫莲山省级森林公园成立于2009年,地质属典型花岗岩丘陵地貌,主要森林资源为马尾松和阔叶乔木组成的针阔混交林,是由当地的常绿阔叶林被破坏之后恢复形成的次生林类型,还有部分人工桉树林、茶园、杨梅林和潮州柑林等。在该基地的实习内容主要为恢复生态学,关注粤东地区原生态遭受人为破坏之后恢复的可能性及保护措施等。于1993年建立的红山森林公园亦在备选之列。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系统实习基地(场地)的选择根据生态学原理,人是生态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人与自然万物息息相关。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大自然才能造福人类。生态旅游与生态农业在设计过程中都运用了生态学原理,都倡导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其中:生态旅游(ecotourism)=感受和享受自然+认识与研究自然+保护和发展自然,是具有强烈环境保护意识的一种旅游开发方式;生态农业(eco-agriculture)是按照生态学与经济学原理,追求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农业生产模式,是改善生态环境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14]。因此,我们确定生态旅游景区与生态农业模式为实习基地(场所)。根据统计,仅潮州市就有生态旅游景区24处,生态农业模式在粤东地区应用比较普遍。我们选择“国家AAAA级”生态旅游点绿岛山庄作为实习基地,绿岛山庄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森林、湖泊及湿地等),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开拓发展乡村旅游集地质科普、文物民俗、生态度假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胜地,同时注重推行节能减排,清洁低碳,采用太阳能、沼气提供照明、热能、电力,环保效应突显。另外,绿岛还是一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其“绿岛模式”中,种养、加工、旅游等多种农业生产链以及天敌昆虫防治病虫、供水供肥管道、排污明沟、化粪沼气处理装置等多种环保技术和设施已被整合到一个复合循环的农业生产系统中去,农业企业的现代化程度高,较之传统的农业企业,其优越性和先进性相当明显,具有“二低二高”(即低消耗、低污染、高质量、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特点[15]。因此,该基地的生态学实习既可关注生态保护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又能体验生态农业模式的具体应用,可谓一举两得。位于汕头金平区的牛田洋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区是以围垦湿地水网生态系统为背景,以“生产”、“生态”、“生活”为主导的多功能的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包括水产、禽畜、种植等三大主导产业和功能区,形成了“科研—养殖—饲料—流通—加工—包装—出口”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其中5个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农业部认定。此外,潮安县是首批国家级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之一,潮安县的“猪—沼—茶(果)”生态农业模式已经非常成熟,学生通过对此类生态农业模式的实地考查,了解生态农业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全过程,分析“猪—沼—茶(果)”等模式的生态与经济效应[16]。
(三)人为扰动或受损严重的生态系统实习基地(场地)的选择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森林、草地、水体、大气及土壤等自然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从而导致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体富营养化及生物入侵等一系列的生态危机,受损的生态系统随处可见。因此,在这一类型的实习场所的选择上,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方案。我们拟选择四种类型的野外实习场所:(1)水体污染。随机选择周边地区的池塘、湖泊、河流及韩江等水体,现场调查并取水样带回实验室测定电导率、pH值、溶氧、透明度、BOD、COD、氨氮、亚硝酸、Cu2+、Cr6+及Zn2+等理化指标,以饮用水为对照,评价水体污染情况。(2)植被破坏。陶瓷产业是潮汕地区的主导产业,陶瓷生产的主要原料瓷泥的大量采挖,已经导致周边山体的严重受损、水土流失及植被破坏,我们选择比较典型的瓷泥矿山,实地调查,初步评估瓷泥开采对于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进一步认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关系,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3)农村垃圾。农村的垃圾产量日益提高,由于缺乏统一的处理方式,绝大部分农村生活垃圾未能得到有效处理,厨余、医疗、废旧电池、报废灯管、农药包装等垃圾被随意抛弃,对农村生态环境、农民生活生产和身心健康已经造成了严重影响和潜在威胁,农村垃圾危害问题已经凸显。选取邻近具有代表性的村庄,对其垃圾种类、处理方式及具体的危害程度进行调查与评估,分析广大农村的垃圾问题的严重性和亟待解决的迫切性。(4)植物入侵。潮汕地区地处南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入侵植物种类十分丰富,已对自然生态系统与农林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或破坏。以入侵植物种类较多的神奇果园、慧如公园及美人城等地为实习场所,调查入侵植物的种类与危害情况,分析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的种间竞争,结合文献检索进一步了解外来生物成功入侵的可能机制。
五、小结
篇8
论文关键词:生物课堂教学;情感因素;情感教育
谈到情感教育,那到底什么是情感教育?在心理学中对于情感教学有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涵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结合这个定义,可以得出情感教育就是以情感教学为主线实施课堂教学从而达到一定的情感教育目标。在中学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渗透情感教育的学科很多,生物课堂教学因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在情感教育方面的独特魅力。中学的生物课堂教学是普及生物科学的一个窗口,教学中应该要把生物科学的课堂教学效果和日常生活相结合,和中学教育的情感目标相结合。那么,到底该如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渗透情感教育呢?下面结合个人的一些经验谈一谈这个问题。
一、正确定位情感教学的目标
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在备一节课,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时最不容易确定的就是情感教学目标,往往在很多观摩课或者新秀课中我们会发现情感教学目标过空过大。例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等,在小小的一节课中,我们怎么能够达到如此高的一个目标?其实,真正的每一节生物课堂教学中我们能够渗透的只是情感教育的一角。正确的定位情感教学的目标是实施情感教学,渗透情感教育的前提。
二、合理的运用情感教育,增强教学效果
(一)设置情感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
生物学是一门丰富多彩、贴近人本身的一门学科,如果能合理适当的设定一些情境,以情去激发学生,体现教师的爱心,触动学生的爱心童心,对于教学来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讲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时,由于前面内容理论性很强,知识要求很高,学生掌握觉得很困难。而到人类的遗传病与优生时虽然教学知识要求较低,但是我抓住这节课设置了一个特定的情境:刚开始上课时,我播放了一段视频文件——周周的故事。音乐初响起时,周周的形象在屏幕上初露面,有学生在笑,我没有制止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同学们深深地被周周的故事所吸引。当音乐戛然而止时,教室里一片肃然,同学们闪动着一双双真诚的眼睛望着我。抓住这个时机,我告诉学生周周所患的先天性疾病以及他的经历,让他们体会健康的重要性,生命的珍贵。进而告诉他们优生、优育的重要性,学生一下子就特别感兴趣。我乘机强调了前面内容的基础地位,学生的情绪高昂,自己探索学习的动机明显增强,教学效果很好。
(二)人性化的作业批改,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
刚刚开始接触学生的作业,看着他们稚气的笔迹,我不忍在上面涂写,我总是小心翼翼在他们的正确答案上划上“√”,跳过错误答案。但是毕竟错的少,这样我的工作量很大。有人劝我,只打错的,但想起自己在中学时翻开满满都是“€住钡淖饕凳钡哪侵志谏ィ揖头牌恕L乇鹗窃谂硎保负醪淮颉皜住保皇乔崆崮煤毂驶坏馈=ソサ奈曳⑾钟行牡难傅拇碓诩跎伲蚁胨鞘歉惺艿搅宋业纳埔夂凸睦闹杏幸凰啃⌒〉穆恪6杂谀切蟠筮诌值拇永床蝗プ⒁馕业呐姆绞降难一岬ザ勒宜歉ǖ甲饕担媾堑淖饕担欢系毓睦牵峡问倍嗵嵛仕牵ソサ乃且不嵊谢蚨嗷蛏俑谋洹?
三、尊重每一个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初为人师,教育学的老师曾经这样告诫过我们,教育,我们的对象是人,这就决定了这份工作与其它的工作之间的差别。要教育好人,尊重和爱是第一位的。要学会欣赏学生,尊重学生,爱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才能让他们信任你,喜欢你,从而能喜欢你的课,有一句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除了尊重和爱学生以外,我们更要注意的是公平和平等,现行的新课程理念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由于我们的评价体系,教师在教学中很容易出现“功利化”,关注、关心的仅仅是少数尖子生,可事实上,大部分学生是中等或后进学生。如果教师能够公平、平等的去看每一个学生,用关怀和理解去帮助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将得到均衡发展。在我的教学工作中,我一直很注意这一点,而且我发现受到我关注的学生学习成绩都有进步,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从不给所谓的“优等生”特权,对他们同样的要求,犯了错误同样批评,刚开始尖子生有意见,但是明显感觉到大部分人是信服的。平时的教学中,一直告诫自己,我和学生是平等的,无论在讲台上,还是在讲台下。这种平等的信息要传递给他们,对于自己的称谓一定要很注意。我从来不对他们说“老师”怎么样,“老师”怎么想,而是称自己为“我”,就像和朋友一样的和他们交流。这种平等得交流让他们很信赖我,虽然我不是班主任,但总会有学生来找我谈心。对于我的工作中,讲课中出现的纰漏,学生也会直言不讳的告诉我,在我精心营造的这种融洽关系中,他们得到进步,我得以快速成长。
四、课堂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兴趣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最好的方法是渗透情感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动态,经常教育学生鉴别是非真假,明确“什么对”,“什么错”,并通过富有趣味的教学把学生吸引到生物学习中来。这样做的同时也可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成绩。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人的生殖与发育的课堂教学就是一节很好的情感教育课。
青春期是少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中学生基本上集中在12-17岁这一年龄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经历着一个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的发展阶段。女孩子出现月经初期,男孩子出现遗精,性意识开始萌发,由此而产生对性的好奇、担心和恐惧心理。因而,在性机能趋于成熟的青春期,正确地引导他们认识和对待自己的性生理与性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让他们明白在这一段时间自己的任务是什么。在教学中,围绕教材实际,我采取了以下的做法:首先,让学生自己先阅读课本关于生殖的内容,并提出问题“我从哪里来?”,引起学生的兴趣。第二,结合挂图,面对全体学生系统介绍男、女生殖系统知识,让他们先消除对性的神秘感、罪恶感。第三,在介绍“遗精”和“月经”的生理卫生时,指出保持乐观情绪的重要性。第四,解决疑问“我从哪里来?”,让学生体会父母抚养我们的辛苦,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尊敬和疼爱自己的父母。第五,要求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爱的独立意识。第六,指导交友原则,这有利于搞好学习,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
五、培养具有环保意识的学生,使教学更贴近生活
看到学生平时随意丢弃垃圾,浪费水的习惯,我结合高中生物生物与环境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课间,有学生问我“赤潮、水华”的形成原因,我抓住这个问题给学生讲蓝藻,水葫芦,讲生物入侵,讲到可降解材料,学生们一个个听得津津有味。课后有个学生说,现在看新闻时碰到这方面的问题时他们可以给家里人讲一讲了,说学了就能用的感觉真好。同时他们也记清了原核生物蓝藻的结构和功能,达到了我的教学要求。
六、通过生物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心、同情心、责任心,学会做人
篇9
所谓内涵发展可以把它简单归纳为“一个控制、五个提高”。“一个控制”,就是控制学生规模,即全日制本科学生规模控制在1.5万人左右,研究生的规模,包括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总体也控制在1.5万人左右。“五个提高”,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师资队伍实力、提高服务社会能力和提高学校内部管理水平。
下面我想从内涵发展的角度,就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研水平,提高服务社会能力三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推动通识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上世纪90年代,我校提出 “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实施“通才”教育。90年代末以来我校又调整课程体系,按学科类别分为综合教育、文理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三大类别,并重新编写了教材,扩大学生选课自、开放学生转系转专业、实施第二学位修读计划。2002年起,经过三年的筹备,我们开始了以推进通识教育为核心的新一轮改革。以创立复旦学院和建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为两个关键点,2005年,复旦学院成立,她既是一个本科教育学院,也是一个学生管理单位。复旦学院包括若干个住宿书院。所有的本科入学新生,包括外国留学生,不分专业,都要到复旦学院进行一至两年的通识教育学习, 与此同时,我们加紧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核心课程建设在通识教育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它体现了复旦在本科教育中最基本的要求: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素养、精神感悟。通过广泛研讨,我们把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设置为六个模块:第一,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以中国民族历史和文学为主,志在培养当代合格的中国人 ;第二,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志在展示中西学问体系及其知识成果在本质上的区别,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第三,世界视野与现代化认识,让学生了解当代西方文明的本质的东西,促进学生理解本民族所处的关键性的发展的阶段,深入思考本民族现代化道路;第四,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帮助学生从科学史的角度,加强对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理解,鼓励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学生都参与理科知识;第五,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帮助学生理解生态、生命和伦理三者的关系,思考生态环境和生命伦理的问题 ; 第六,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以艺术实践类课程为主,志在使艺术赏析与引导学生亲自创造实践相结合。在这个学院里,已开展核心课程一百多个,教学内容和方式都很新颖,无论新生还是老生,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关心。今年上半年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展开了通识教育成果的大讨论,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今后我们会将通识教育继续进行下去。
以“985”创新平台基地为抓手,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1.抓学科交叉、整合。建设“985”创新平台基地,就是要促进学科的交叉和整合。我校的平台基地的建设集中了学校科研的主干,对促进学科的交叉与整合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整合后的先进材料实验室就集中学校物质科学研究领域的优势力量――7位院士、10位长江学者、16位“杰青”;脑科学研究院将原先分散在两个校区的神经生物学研究所、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支研究团队整合在一起;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基地将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公共管理、公共卫生、法学、环境科学等文理医多学科整合起来。
2.抓高层次人才引进。自1999年来,我校引进人才380多人,其中全时引进达70%,海外引进将近2/3。 “985工程”二期建设启动后,我们把面向全球招聘创新平台基地领军人物以及课题项目首席专家(PI)、重点学科领军人物等作为引进工作重点。以生物医学研究院为例,2004年12月大规模集中招聘 ,正式进入综合面试的29人中,28人来自海外,其中,2人为非华裔外籍人士,15人为美国、加拿大等外籍华裔人士,相当一批候选人已经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
3.抓体制机制创新。为了学科的集成、人才的引进和优势的集中,我们围绕平台基地建设创新了一系列的体制、机制,如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平台基地主任负责制 、重大事项的报告机制和协调机制、国际化的学术评估与运行考核机制、经费全额预决算制、科技资源共享机制、运行成本分担机制、人才引进和校内双聘协议制,并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
4.抓重大科研攻关和突破。在建设平台、基地时,要求各平台、基地一定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积极承担重大科研任务,争取重大突破。 如我校许田课题组在转座因子系统方面的突破为大规模解读高等哺乳生物基因功能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其成果在cell上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被称为“里程碑式的发现”。这项研究被科技部和上海市列入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第一期获得2亿元投入。 汤其群教授引领的“干细胞定向分化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获得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5.抓平台基地对学科、院系发展的带动。在最近的新一轮的国家和上海重点学科评选中,我校的学科建设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把平台建设和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平台基地的重点学科的突破,也带动了相关学科的科研水平的提升。2006年,物理系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 (PRL)上发表7篇论文,相当于我校在此之前在该杂志的总和,位列年度全国高校第一。 同年,化学系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JACS)等本学科顶尖杂志上发表35篇文章,同样位列第一。
以实施服务上海战略为重点,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
2007年复旦大学召开暑期党委扩大会,大会主题为如何实施服务上海战略,在上海今后五年的发展中做出贡献,抓住机遇,发展复旦。我们感到,通过服务上海,面向全国,会更有效地提高学校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人才的能力。我们分析了国内外高等学校的发展和当前的形势意识到,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大学学科发展的一种强大动力。服务上海、面向全国,是复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独特机遇
1.为上海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服务。金融和现代物流是上海发展的重点。我校充分发挥学校在这两方面的优势,重点为上海培养金融、现代物流方面人才。比如,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已成为在若干领域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声誉和影响,支持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智囊团和思想库。复旦上海物流研究院汇聚了专业的、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物流研究队伍,已成为中国权威的物流研究机构,今后还要力争全面参与制订上海物流发展规划和政策,积极参与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以RFID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适用技术,加快推进高级物流人才国际化教育培训,建设一批现代物流示范基地。
2.为上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服务。围绕提倡创新精神,上海提出三个聚焦,即聚焦国家管理,聚焦重大产业项目,聚焦创新基地。针对于这三个聚焦,我们既要着眼于科学前沿,在原始性创新上下工夫 ;又要重视产学研结合,为上海解决产业发展重大、共性的关键技术问题做贡献。我们将充分依托先进材料、生物医学、微纳电子等 “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将重点产业放在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三个方面。
3. 为上海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服务。为服务上海市提出的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今后五年全市的环保方面的投入将保持在国民生产总值的3%左右目标。我校整合了环境、资源和生态、法学和经济等方面的学科,继续推进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维持与生物入侵研究 ;集聚优秀学术力量,在大气研究领域开展前沿研究;发挥综合优势,积极发展环境法、环境经济等新学科 ;继续推进用生物技术处理水污染的产业化,积极筹组环境与资源学院。
4.为上海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整合经济、社会、法学等的学科力量,重点开展劳动与就业政策、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研究。发挥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附属医院及相关社会科学学科优势,积极推进医疗卫生改革,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以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985工程”创新基地为平台,重点开展特大型城市社会管理创新、社区管理、社会组织管理、人口政策和人口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5.为上海建设文化大都市服务。一是发挥一级学科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优势,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教育和宣传 ;二是“985工程”创新平台以文史研究院为平台,占领中国文化研究的制高点 ;三是开展上海近现代历史文化研究和当代文化研究,发掘上海作为中国近代文化中心的深厚底蕴,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四是以与上海市委宣传部共建为契机,建设好新闻传媒与媒介化社会创新基地,进一步加强新闻传媒发展研究,发挥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的作用。
篇10
关键词:杨树造林;病虫防治;研究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11(C)-0158-02
引言:杨树具有早期速生、适应性强、分布广、种类和品种多、容易杂交、容易改良遗传性、容易无性繁殖等特点,广泛用于生态防护林、三北防护林、农林防护林和工业用材林。
一、杨树造林技术措施
(一)造林地的选择
造林地的好坏对杨树能不能高产至关重要,它是集约栽培成功的关键。如果造林地立地质量不够标准,即使增加投入也不易改造好,不能保证高产。因此在造林地的选择时,应对土壤的厚度、质地、肥力、结构及地下水位等进行详细的调查。
杨树丰产林地应具备土壤可溶盐含量不低于0.1%―0.2%,地下水位约1.5―3m的条件。像在冲积物上形成的黄潮土就是比较适宜的土壤类型。
杨树属喜湿树种,不适合在坡地和丘陵上种植。河滩上的砂潮土须经深翻整地肥积灌溉才能满足丰产栽培的需要。潮竭土、褐土和潮棕壤的地下水位深,需要有灌溉条件才适用。土壤的有效士层应在lm以上。最佳的土壤质地为砂壤一轻砂壤,砂土机质含量最好l%―1.5%以上。我国多数杨树造林地有机质含量低于此标准,肥力较低,应该采取农林间作、迫肥和掩埋落叶等措施来弥补。
杨树根系对氧的需要量较高,如果土壤通透性不好则会导致根系呼吸缺氧,对杨树的生长造成危害。杨树最适土壤容重不小于1.35南方是多雨地区(如长江中下游),因此在选造林地时应要注意地下水位,地下水位过高可能减少土壤有效土层厚度,长期淹没根系。如果地下水位高于lm则立地需经排水才可选用。排水可以大幅度提高木材产量。长江中下游、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是20世纪80年代新发展的杨树产区,这里划给杨树造林的土地,大多是沿江沿湖由于洪水淹没而不适于农业用的泛滥地。有些杨树能耐水淹,如美洲黑杨。这种杨树在水连续淹没20多天对生长几乎没有影响,洪水淹没40多天,则有较大影响。在这些地区,洪水淹没可能成为杨树生长的限制因子,因此,在选择造林地时要注意土地的高程和洪水淹没期的长短,不选洪水淹没期在40天以上的立地造杨树林。
(二)杨树造林方法
杨树的造林方法多种多样,但普遍采用的都是单一的常规造林方法,这种方法并不能满足不同条件下的造林,影响造林成活率,降低了杨树林高产的效果。杨树造林的成败,成活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杨树苗木地上和地下部分的水分平衡,即干、枝、叶的水分消耗与苗根吸水保持平衡。因此在选择适宜的造林方法时应根据立地、当时的旱情和土壤湿度以及苗木的水分状况进行选择。
1、常规造林
种杨树―般提倡“三大―深”,即采用大株行距、大穴和大苗,并要深栽。植树穴的规格80―100cm×80―l00cm×70―80cm,深栽70―80cm是为了苗木有更长的干部能转化为根,增加根量,吸收深层湿润土壤中的水分,提高抗旱力和成活率。
2、插条造林
插条造林具有节省苗木,成活率高等优点。因此一般在缺少苗木,土壤湿度较高,气候又比较干旱的地方使用此法。插条截自1―2年生苗木,插条长50―80cm,粗3cm以上。栽植深度―般以50―80cm深为好,具体深度还决定于当地条件而定。插条上端与地面子,或高出地面3―5cm,以利于发芽。留根育苗与插条造林结合,可形成完整的育苗和造林系列技术。
3、平茬造林(截干茼深栽)
所谓平茬造林法就是在根系和茎下部分水不多前及时平茬或强度截干。这种方法要注意平茬时机,如果错过平茬时机的话,会导致苗木不能保活或长不良。此法在旱情严重、常规造林把握不大时,或常规造林后苗木地上部分忍耐不了干旱和风沙,开始由上而下干枯时可采用,且秋春两季均可造林,苗木全埋在土中能保持水分平衡,成活率高。其缺点是,苗木由零点开始生长,起点低。
4、插十深栽(截根苗深栽)
杨树截根深裁造林技术是利用杨树苗于发不定根能力强和苗木浸入地下水的基部直接吸收水分的特点,此法的成活率高、生长量大、苗木抗旱力强。比较适合沿河滩地和阶地。挖大穴时,可在穴底挖,或用铁钎打孔至地下水,插入截根苗。用钢钎打孔时,可先挖,倒入少量水,打孔时可湿润孔壁,使土变软,并防止砂土下塌,减少摩擦,可以提高工效。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省略。
(三)造林季节
在中原地区,秋季造林,效果较好。因为中原地区冬季不很寒冷和不干旱,所以秋栽的苗木能够在漫长的秋冬季缓慢地生根和形成愈伤组织,等到第二年春长叶子前已经形成了大量的根,对成活和生长十分有利。秋季造林宜早,初霜之后苗木叶开始发黄和脱落时即可带叶秋栽,宜用木质化好的壮苗深栽至80―100cm,栽后及早春应浇水。在杨树丰产林营造中留根育苗和截根苗深栽系列技术常因缺乏壮苗木用弱苗造林,导致杨树的成活率和生长量降低,成为一个长期没有解决的令人困扰的问题。
二、有害生物的防治
杨树林的有害生物管理,《根据林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理论》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
(一)干部的防治
在杨树干部林业有害生物中对其质量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检疫害虫,严重时能够导致杨树风折、枯梢、甚至枯死。即使在危险性有害生物的治理工作中,采用全部种群(TPM)理论,但目前对杨树检疫害虫还做不到彻底消灭某种有害生物。
在干部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中,要抓住害虫为害流淌树液或排出木削期,在为害处用药泥堵洞、注射杀虫剂或者在成虫期悬挂性诱剂等方法进行防治。当然主要还应该在林业造林时防止带有检疫对象的苗木造林,而且必须在造林地早发现、早治疗,以避免扩散蔓延。
(二)叶部的防治
叶部林业有害生物往往是造成干部有害生物入侵的前期因子。因为叶部林业有害生物会造成树叶被吃光或提早落叶,影响了树木的光合作用,降低了树木的生长,如连续发生几年就能造成林木大量死亡。
叶部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应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抓住害虫的薄弱环节,如在地面地被物下越冬的幼虫上树期前,在干部涂化学药剂等,这样既省工,又节约(避免春季劳力相争),成本低、效果亦好,而且减少了环境的污染。
结语:杨树具有早期速生、适应性强、分布广、种类和品种多、容易杂交、容易改良遗传性、容易无性繁殖等特点,广泛用于生态防护林、三北防护林、农林防护林和工业用材林。多年来我国在杨树科学研究上取得不少成就,成功地引进和自己选育出一批杨树优良无性系品种。在杨树病虫害防治方面,提出了一些确实有效的方法和综合防治技术。其经大面积推广,已形成巨大生产力,经济效益显著。
作者单位:黑龙江木兰县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
参考文献:
[1]张慧,杨学民.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主体与基本步骤[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40―43.
[2]杨清培,杨光耀,李鉴平,等.森林健康项目信丰示范区主要森林群落生物多样性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2009(4):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