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习俗范文
时间:2023-04-06 21:24: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冬至的习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冬至作为一个节日,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冬至的传统文化和习俗_冬至都有哪些风俗”,欢迎阅读与借鉴!
冬至的文化习俗1冬至的由来:
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然而多数人并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来自于一次国家层面的都城规划。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测影,在洛邑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为土中,这在当时有着政治意义的举动,却成了影响后世几千年的节日之一。
周公到洛阳,用土圭法测得洛阳所处的地方即为“天下之中”,然后开始占卜国家社稷的吉地。《尚书·洛诰》记载:周公“朝至于洛师”,对洛阳周边的几个地方做了考察,最后确定涧水东、瀍水西、瀍水东皆“惟洛食”(都是兴建宗庙社稷的好地方)。周公通过“土圭测景”选定洛邑基址的史实,被载入了古代典籍,也被后人奉为封邦建国的成法。
“土圭测景”的目的是找出“土中”(中国的中心)。这种方法的要义是“树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长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长一丈三尺五寸”(即竖起高为8尺的标杆,在夏至日观测,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3.5尺),“测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验四时”。 用这种方法测到的就是“土中”洛阳、“洛邑”的理论位置。
依周公测影所定的天下之中,周人详细规划了灭商后的第一座国家都城,《逸周书·作雒》载:“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邙山,以为天下之大凑。”。“定天保,依天室”,国家社稷(都城、宗庙)完成之后,周公在成周明堂制礼作乐,详细制订了国家礼仪制度,据记载,周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也就是说,周公选取的是经土圭法测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为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
由周到秦,以冬至日当作岁首一直不变。至汉代依然如此,《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周代,盛于唐宋,并相沿至今。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如今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专门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的习俗:
从冬至开始白昼渐长。汉唐以来,宫女冬至后的女红,每天要多用一根线。这也就是民间说的“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从冬至开始就“入九”了,人们往往在这天画一枝素梅,上有八十一个瓣,名为“九九消寒图”,每天用红色涂一瓣,涂尽就“出九”了,故而冬至又称“数九”。
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利用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大家都已经长了一岁。
有的在这一天“晒冬米”。就是把白米用水洗过,在这天的阳光下曝晒后收藏起来,留给日后有病的人煮粥吃。
冬至食文化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较为普遍的`是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馄饨发展至今,更成为名号繁多,制作各异,鲜香味美,遍布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的著名小吃。馄饨名号繁多,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而广东则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习俗。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冬至的文化习俗2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2015年的冬至是:2015年12月22日。
冬至习俗: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在中华大地上,更是流传下了丰富多彩的冬至饮食习俗,各地冬至饮食习俗也是很有趣的。例如,北方吃饺子,还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而南方则吃汤圆、年糕、赤豆粥、黍米糕等。
汤圆
北方人吃馄饨和饺子
在北京,有句谚语叫“冬至馄饨夏至面”。对于有着“好吃不如饺子”习俗的其他北方人来说,也普遍有冬至吃饺子和馄饨的风俗。
在超市销售冷冻制品专区可以看到,冷柜里摆满了状元、哈好妹、湾仔码头等各种品牌的速冻饺子和馄饨。不同地方的.人们对馄饨的称呼还不一样,比如广东人把馄饨称为云吞,湖北人则称之为包面,江西人称其清汤,四川人称抄手。河南人在冬至这天,要吃“捏冻耳朵”。原来,吃“捏冻耳朵”是河南人冬至吃饺子的俗称,据说是吃了饺子后,可以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里,不会被冻掉耳朵。
江南一带吃汤圆
古诗有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在江南的超市里,思念、海霸王等各种品牌的大大小小的速冻汤圆被摆在了显眼位置,每个品牌的厂家促销员都摆上一个电磁炉,将煮好的汤圆送给消费者品尝,以此吸引大家购买。
据了解,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之一。广东潮汕人把冬至称为冬节。冬至的时候,他们也有吃汤圆的习俗,而且有“吃过冬节圆,就算大一年(岁)”的说法,意思是说,吃了冬至的汤圆,便又长了一岁。冬至吃汤圆的习俗在江南一带尤为盛行。江南百姓在冬至前,常用糯米粉做成面团,包上精肉、苹果、豆沙、萝卜丝等馅料,制成汤圆。对于江南人来说,“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因为“圆”有“团圆”、“圆满”之意,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以此寄寓对来年合家团圆的祈福。此外,江南水乡还有在冬至全家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广东人吃冬至肉
对广东人来说,冬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甚至比春节还重要得多,所以,广东人有句话叫“冬至大过年”。
据介绍,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其中,烧腊就是广东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余,准备一桌大鱼大肉、腊肉腊肠,谈笑风生地吃一顿,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大吉大利。有些广东人还有在冬至这天向亲朋好友送腊肉的习俗。为此,各家超市精心设置了红红火火的腊味坊,里面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腊肉、腊肠、腊鸭、火腿、咸肉、熏肉等,不仅有散装的,还有袋装的,让市民各取所需。为了吸引市民购买,有的超市还派出工作人员,在超市外面摆起腊味品摊档,向过路的市民销售腊肉制品。
泉州人“冬节不回家无祖”
泉州俗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故出门在外者,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谒祖。冬节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甜丸汤为早餐。有的人家还于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于门上,称“敬门神”。泉州人吃丸,称元宵丸为“头丸(圆)”,冬节为“尾丸(圆)”,这样头尾都圆,是意味着全家人整年从头到尾一切圆满。但清嘉庆《惠安县志.风俗志》对冬节吃丸是这样解释的:“十一月,冬至,阳气始萌,食米丸,乃粘丸于门。凡阳尚圆,阴尚方,五月阳始生,黍先谷而熟,而为角黍,以象阴,角,方也。冬至阳始生,则为米丸,以象阳,丸、圆也;各以其类象之。夏至不以为节,抑阴也。”中午祭敬祖先,供品用荤素五味,入夜,又举行家祭如除夕,供品中必有嫩饼菜。泉俗过年,一年中只有冬节、除夕和清明节要备办嫩饼菜,据说都寓有“包金包银”之意,旨在祈望家庭兴旺发达。旧时如属大宗望族者,还于是日开宗庙词堂大门,举行祭祖仪式,与清明节的那次祭祖,合称春冬二祭。祭仪十分严格,参加者虔敬至诚。
在惠安,冬节除祭祖外,还有一些清明节同样的习俗,如可于是日前后十大内上山扫墓献钱,修坟迁地也百无忌讳。
宁夏银川冬至这一天“头脑”也能吃!
银川有个习俗,冬至这一天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银川老百姓冬至这一天给羊肉粉汤叫了个古怪的名字“头脑”。
五更天当家的早早地忙活起来,把松山上的紫蘑菇洗净、熬汤,熬好后将蘑菇捞出;羊肉丁下锅烹炒,水汽炒干后放姜、葱、蒜、辣椒面翻炒,入味后将切好的蘑菇加在肉丁上再炒一下,然后用醋一腌(清除野蘑菇的毒味),再放入调和面、精盐、酱油;肉烂以后放木耳、金针(黄花菜)略炒,将清好的蘑菇汤加入,汤滚开后放进切好的粉块、泡好的粉条,再加入韭黄、蒜苗、香菜,这样就做好一锅羊肉粉汤了。这锅汤红有辣椒,黄有黄花菜,绿有蒜苗、香菜,白有粉块、粉条,黑有蘑菇、木耳,红黄绿白黑五色俱全,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冬至,老百姓叫鬼节,粉汤饺子做好后先盛一碗供起来,还要给近邻端上一碗。早上吃不下饺子,就买吊炉三尖饼子、茴香饼子泡着粉汤吃。羊肉粉汤黄萝卜馅饺子,对银川人来说是司空见惯的饭食,外地人一吃却赞不绝口。在外地很少见这样香辣可口的饺子,这也算是银川的一种特色风味小吃吧。
上海:家家户户做汤圆
冬至吃汤圆,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
冬至的文化习俗3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饮食风俗,中国北方多数地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南方则有冬至吃汤圆的习俗。现在,我们共同阅读全国各地冬至有什么不同的饮食风俗。
北方冬至吃水饺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滕州羊肉汤
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现山东滕州一带,这天被称作伏九,节前会给长辈送诸如羊肉等礼品,伏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汤,对个人对长辈对家庭都为图个好兆头。
江南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番薯汤果
在宁波的传统习俗中,番薯汤果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
“番”和“翻”同音,在宁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将过去一年的霉运全部“翻”过去。
汤果,跟汤团类似,但个头要小得多,而且里面没有馅。汤果也被叫做圆子,取其“团圆”、“圆满”之意。老宁波也有“吃了汤果大一岁”的说法。
宁波人在做番薯汤果时,习惯加酒酿。在宁波话中,酒酿也叫“浆板”,“浆”又跟宁波话“涨”同音,取其“财运高涨”、“福气高涨”的好彩头。
台湾糯糕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 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
台州擂圆
浙江台州人好美食,冬至是一年中重要节气,在这一天要做些特色菜肴和食物,首先要祭奠祖先,祈祷祖先保佑全家人来年一切平安如意。然后全家人欢乐地聚在一起喝酒吃菜。其中吃“冬至圆”(擂圆,又叫硬擂圆、翻糙圆)是台州的老传统,擂圆取圆圆润润、团圆之意。擂圆是用糯米粉做的,先把糯米粉和温水揉成面团,再摘成醋碟大小的圆子揉圆,煮熟后放在豆黄粉里滚拌,因为这个过程临海的方言叫“擂”,所以冬至圆起名叫“擂圆”,而豆黄粉是用黄豆炒熟后磨成粉再拌入红糖,味道香甜浓郁,配上糯米圆的细腻糯软,令人食欲大增。
苏州酿酒
姑苏地区对冬至这一节气非常重视,姑苏地区有俗语云:“冬至如大年”。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人。姑苏百姓在冬至夜畅饮冬酿酒的同时,还会配以卤牛肉、卤羊肉等各式各样的卤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是寄托了姑苏人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的祈愿。
江西麻糍
麻糍,是浙江,江西的特产,也是福建人的传统小吃、福建人祭祀时的供品。麻滋阴干后蒸、煎、火烤、砂炒皆宜。
麻糍也是闽南小吃,其中又以南安英都出产最为出名,其原料为上好糯米、猪油、芝麻、花生仁、冰糖等。麻糍香甜可口,食后耐饿,有着甜、滑的口感,且软韧、微冰。成品色泽鲜白,滑韧透明。
合肥吃冬至面
“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在安徽合肥,冬至吃面的风俗与节气、气候、农事有关。冬至过后即是数九寒天,每隔九天数作一九。在滴水成冰的严冬,吃一碗热腾腾的鸡蛋挂面,才算是过了一个冬至。
广东潮汕的汤圆
潮汕地区汉族民谚云:“冬节大如年”、“冬节没返没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要赶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没有祖家观念。海峡两岸的同胞,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当作团圆节。
潮汕的人们吃了冬节圆后,还要在家宅的门、窗、桌、橱、梯、床等显眼处粘附两粒冬节圆,甚至渔家的船首,农户耕牛的牛角,果农种植的果树也不例外。现代台湾学者林再复在《闽南人》一书中描述台湾冬节(闽南语称冬至为冬节)之日“家家户户清晨要以冬至圆仔致祭祖先……从大门、小门、窗门、仓门、床、柜、桌、井、厕、牛舍、猪舍都得以冬至圆一二粒在上面,祭告一番,以求保佑一家大小平安”。
四式汤圆
先将绿豆、红豆、糖冬瓜、芋头分别煮或蒸熟,去皮,分别加入白糖、芝麻、熟猪油等调味品制成四种甜馅料,将汤圆皮分别包入四种不同的馅心,做上记号。将四种汤圆放入加糖的水中煮熟。每碗装不同馅料的汤圆各一个。
浙江嘉兴桂圆烧蛋
冬至古代为大节日,嘉兴重冬至,俗谚“冬至大似年”,保留古风。据《嘉兴府志》(卷34·风俗)记载:“冬至祀先,冠盖相贺,如元旦仪”。民间崇尚冬至进补,有赤豆糯米饭、人参汤;白木耳、核桃仁炖酒、桂圆煮鸡蛋等。
至今,嘉兴仍然传承冬至吃“桂圆烧蛋”的习俗,老人们说因为一年中冬至夜晚最长,不吃的话会冻一晚上,半夜还会肚子饿。
合肥南瓜饼
冬至过了眼看年,合肥人到了冬至都要吃南瓜饼,大街小巷弥漫着南瓜饼的香味,并且还有一句谚语叫做“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就是说过了冬至,就会夜短日长了,
冬至的文化习俗4霜降刚刚过去,接下来,我们就要迎来今年的立冬时节了,那么大家知道立冬时节习俗都有哪些吗?各地的立冬时节习俗有什么不同吗?
立冬时节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在现在,人们在立冬之日,也要庆祝一下。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的比喻。
关于立冬时节习俗,在食俗方面,立冬则有吃倭瓜饺子的风俗。立冬时,到市场买倭瓜,已很少见。这种倭瓜是夏天买的,存在小屋里或窗台上,经过长时间糖化,做饺子馅,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也与夏天的倭瓜馅不同,还要蘸醋加烂蒜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立冬为什么吃饺子?因我国以农立国,很重视二十四节气,“节”者,草木新的生长点也。秋收冬藏,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同时,古代认为瓜代表结实,所以《礼记》中有“食瓜亦祭先也”的说法。冬至,中国古有“冬至节”的风俗。冬至也叫“过小年”,百官向皇帝朝贺,民间互相拜贺、宴请。普通百姓则食馄饨,象征咬破混沌天地,迎来新生。
而在我国南方,立冬时节习俗主要是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冬至的文化习俗5冬至
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我国汉族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冬至由来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冬至传说
一、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二、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三、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冬至为何吃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冬至温馨小贴士提醒您:
1.怕冷与饮食中缺少无机盐有关,应多摄取含根茎的蔬菜.
2.冬季保健应适当吃“冷”,常饮凉白开水有预防感冒之效。
平时要多饮水,以维持水代谢平衡,防止皮肤干裂,邪火上侵。
3.香菇味道鲜美且具有防治流感的功效,常吃还能阻止血管硬化。
4.冬季常吃萝卜,可达到止咳化痰,清热解毒之功效。
5.多吃蔬菜、水果,如葡萄、萝卜、梨、柿、莲子、百合、甘蔗、菠萝、香蕉等,以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物,起到清火解毒润肺之效;
多吃豆类等高蛋白植物性食物,少吃油腻厚味;少食用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不宜多吃烧烤,以防加重秋燥症状。维生素a能增强人体耐寒能力;维生素c可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因此,冬季适当增山芋、藕、大葱、土豆等根茎类蔬菜中含有大量矿物质和热量,经常食用也可增强人体抗寒能力。
6.冬天想通过食物“保暖”,不一定非要多吃性热的食物。
低温会加速体内维生素的代谢,饮食中应及时补充。 7.冬季早晚温差大,要及时增加衣物,防止受凉。常吃些大蒜可以预防感冒。
8.积极参与健身运
动,慢步、爬山、散步、游泳等等,都能使身体得到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预防冻疮应多参加各种运动,经常搓手、跺脚。
9.冬天适当吃点凉菜还有利于减肥。
由于天冷人们喜欢吃油脂多、高热量的食品,加之户外活动减少,因此易发胖,除了注意体育锻炼外,适当吃些凉菜,能“迫使”身体自我取暖,多消耗一些脂肪。
篇2
散打动作特点各要素都有独特的内涵,各代表着一定的意义,具有独立性。但整体而言,这些特点之间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技术要求快,只有快才能击中对手,才能出奇制胜,以快打慢,才能处于主动。但只有快,而乱打乱踢,打不到得分部位也不行。还得要求在准确把握时间、距离的前提下,用合理的肢体发力点,击打对手有效而准确的身体部位,才能得分,才会有效果。而要想充分发挥技术的威力。力度的要求是绝不能少的。在任何一项竞技体育项目中,都不会忽视动作力度的要求,尤其在同场格斗项目上没有力量就吓不倒对手,就不会给对手以重创。在散打竞技水平不断提高,身体硬度和抗击打能力普遍重视的今天,动作力度显得尤为重要。散打技术动作既快又准还要狠,这是作为一项搏击对抗项目所必需的技术特点,因此它们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三个要素。以上因素之间的关系,既有独立性,又有互补协同性,共同体现整体效果。
2、对散打动作运用方法的认识
散打动作运用起来具有以下特点:全面、连贯、灵巧、精绝。全面是指全面的技术动作储备,全面的动作运用能力,精通各种技法的相生相克原理,善于将各种动作运用到具体的实战情况中,转变为真正的技术。拳法、腿法、摔法技术全面而精通,这也是制定和采用技、战术的基础。连贯是指动作运用巾要有连贯性,拳腿组合,拳摔组合,拳拳组合,腿腿组合等动作组合要熟练、连贯、协调、完整、有节奏,并且运用起来自动化,能在瞬息变化的时机下,无意识地自动完成各种动作组合,将连贯的动作转变为熟练的技术。
灵巧是指灵活巧妙运用各种动作,充分借助拳、腿、摔彼此间相生相克的原理,将全面的动作巧妙运用起来,使“静态”的动作变活,同时灵活地捕捉各种时机,准确地把握相持中的空间差、时间差,或是打人力前,或是打人力后。或是借力打力。总之,见机行事,灵活运用。
精绝是指在自己全面的技术动作储备下,那些对其获得优异成绩有决定意义的,能够展现个人特点或优势,使用概率和得分概率比较高的技术动作。在技术水平普遍提高的今天,运动员是否有精绝的技术动作,是整体竞技水平迈向更高层次的关键。
3、散打动作运用特点之间的关系
技术要具备全面、连贯、灵巧、精绝的要求。在这些因素中,在全面的基础上,技术只有连贯才能有效得分,不连贯、不协调、单一性的技术很难有效,只有将全面的动作发展为上下结合、左右结合等连贯的技术才更实用有效,因此,全面而连贯是技术必备的基础条件。全面的动作储备要充分借助各种技法相生相克的原理,巧妙地运用。另外,全面、连贯、巧妙的技术还要借助灵活的反应、步法、身体协调来配合,在实战的无序运动中对手技术变化不定,要根据对方动作变化瞬间灵活应对,这是将“静态”的动作变为动态的技术的关键。随着散打竞技水平的逐渐提高,散打项目的逐渐完善,运动员的技术水平都在普遍提高,尤其在高水平的对抗中绝对胜利的比例逐渐减少。相持能力的作用加大,在这种情况下,运动员是否有自己的拿手绝招至关重要。因而,必须重视全面发展与突出绝招,才能在实战中制人而不制于人,全面、连贯、巧妙、灵活、绝招这些要素之间既有独立性又有互补性,缺一不可,只有互补防同才能发挥整体性效果,充分体现散打技术特点。
4、散打技术特点的制约因素及其关系
篇3
关键词:推动;制约;高校;网球;多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291—02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广泛,近二十年来,网球运动在中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各级各类赛事频繁,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选手获得女子双打冠军后,网球运动在我国又掀起一股热浪,这项健康、高雅、时尚的运动也越来越受到高校学生的青睐,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重视。现在全国已有三分之一的院校开设了网球课或开展了网球活动,这已成为高校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了解网球运动在高校迅速发展的原因,分析其发展的不足,研究解决的方法,扩大网球的发展空间,是促进网球运动在高校普及和稳健发展的关键课题。
一、快速发展高校网球运动的文化因素
网球是一项非常讲究礼仪的运动项目,尊重是网球礼仪的核心,要做到尊重传统、尊重球员、尊重观众、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及工作人员、遵守规则和制度。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球在原来保守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时尚元素,但网球作为一项高雅运动的本质并未改变。所以,网球运动能够使高校师生通过从事网球练习和比赛锻炼身体,休闲娱乐,陶冶情操,提高自身修养和品味。同时,在球场上,球友之间很容易拉近关系,取得信任,不仅能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球技,还能够在其他方面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升自身的素质。因此,网球已被现代人作为一个非常便捷的社交途径,这也是网球具有很强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网球作为一种文化走入校园,以其意识、行为和物质等方面的内容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推动了校园文化的发展,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丰富高校文化体育生活,提升高校的办学档次,增强高校的吸引力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二、快速发展高校网球运动的社会因素
经济的飞速发展是推动网球运动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于1953年就成立了网球协会,但由于经济不发达,直到八十年代初国内的网球还很不普及,竞技水平也不高,网球场地也极其有限,在高校几乎没有正式的网球场,大多数人对网球运动没有概念,所以中国人长期以来视网球为贵族运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使国人看到了世界上形形的体育运动,同样也认识了网球并被其所吸引。另外,各种国际网球赛事在国内的成功举办,以及李婷和孙甜甜的28届奥运会网球女双的夺冠等等,都给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经济实力是个人投身于网球运动的保证,随着国内网球场地数量的急剧增加,高校网球场地也达到了一定的数量,使得网球在高校得以快速普及,网球课异常火爆,网球场人满为患,网球用品销售快速增长,网球产业在高校中也悄然兴起。
网球运动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竞技运动其本身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在: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等。网球运动可以锻炼人判断准确,反应迅速,动作敏捷,增加协调性,提高耐力的能力,也可以起到改善人的心、脑血管机能,增强体质的作用。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作为大学生应该具备顽强拼搏,奋力进取的竞争精神,参加网球运动可以磨炼意志,培养人的竞争意识和对抗能力,另外,大学生由于受社会、家庭、学业等影响,人际交往的机会和能力较低,通过网球练习,可以以球会友,增进友谊,有利于排解不良的情绪。网球的技术动作舒展、优美、大方,给人以美的享受,另外,网球服装潇洒、大方、高雅,网球礼仪更能使观众和运动员愉快地享受网球运动的乐趣,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随着经济的发展,学校的素质教育改革,师生追求层次的提高,使得更多的高校师生除了健身娱乐之外,还要追求时尚,品味,显示自身的档次,为社交创造条件。人们对体育功能的认识不再只停留在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上,而是将体育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生活中。而网球恰恰能满足这些需求,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并喜爱网球运动是必然的。
三、快速发展高校网球运动的重要保障是课程改革
体育课程内容的改革是当代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通过选择具有较高价值的教材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让学生了解教材的知识与锻炼价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兴趣,使学生掌握现代社会最必须、最有用、最基本的体育知识技能,增强学生的体质,为他们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打好基础。网球作为高校体育课的一个新兴项目,也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产物,必将大大推进网球运动在高校中的快速发展。
网球运动虽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其制约因素。根据调查显示:场地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有关方面对网球的重视和理解不够等因素是制约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的主要原因。
四、网球场地缺少是制约高校开展网球运动的首要因素
一块网球场地一般同时可容纳4人练习,而一块网球场地一般同时承担8人的教学为宜,最多也不应超过12人。而实际上课时,经常出现三四十名学生共用二三块场地的情况,而在课余时间,有限的网球场多不对学生开放或有偿开放。可想而知,学生的课堂学习和练习效果必将受到影响,而课外练习又得不到保障。所以,网球场地缺少是制约高校开展网球运动的首要因素。
五、师资力量薄弱是制约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的瓶颈
国内体育院校开设网球专业年限不长,毕业生人数有限,所以网球专项教师非常短缺,重点大学因对教师的学历要求很高,此矛盾更为突出。现阶段,高校大部分的网球教师是经过短期培训、进修后教授网球课。网球有其特殊的规律,是难以速成的,如果只是肤浅地了解网球的基本技术和教法,是很难胜任网球教学的。因此,师资同题已成为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的瓶颈。
六、决策层重视不够是制约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的重要原因
由于对网球特点及对在高校开展网球运动重要意义认识的不足,很多学校的决策层面认为建几片场地、选几名教师把课开起来就算有网球运动了。因而对开展网球运动所需的硬件建设、师资力量培养、组织管理、活动的开展等方面的工作重视不够,导致网球运动的开展没有发展规划、没有经费保证、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有组织的课余网球活动等,从而严重制约了网球运动在高校的健康发展。
七、高校开展网球运动注意的事项
(一)场地建设方面。应尽可能地多修建网球场地,它直接关系到实际的从事网球运动的人数。不一定要一步到位,可逐步修建,不一定要集中,可分散修建。
(二)师资队伍方面。网球师资医乏、专项能力及专项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有其特殊的原因,想有彻底的改观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实现的。提高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除积极引进外,现阶段更重要的是立足于强化现有教师培养,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三)教学方面。高校学生普遍没有网球基础,而学生网球有一定的难度,基本技术的掌握和形成网球概念需要很多的练习,现在学校所能提供的课时远不能达到要求。如果学生人数太多的话,必定影响教学效果和练习的机会,结果是谁也学不好。因此,普通高校在现阶段没有必要开设网球普修课,开课方式以俱乐部式的教学为宜。
(四)加强对高校网球运动的科研工作。应有组织地对高校网球运动开展进行相关的研究,研究内容应涉及高校网球教学的目标、网球的功能、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练习方法、校园网球俱乐部的建设与管理、学校场地的合理使用与管理、网球运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等诸领域。在不断总结探索开展高校网球运动方法及教学方法的同时,应将先进的、成熟的经验与方法付诸实践,推动高校网球运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陶志翔.中国竞技网球运动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6).
篇4
关键词:动漫感知;因素
一、前言
近几年,国家动漫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09年底,国内已有30多个动漫产业园区、5400多家动漫机构、450多所高校开设动漫专业、46万多动漫专业在校学生。而在我国84万个各类网站中,动漫网站约有1.5万个,占1.8%,这一数字与2006年初同期相比增加了4000余个,增长率约为36%;动漫网页总数达到5700万个,增长率约为50%。全国34个少儿频道和4个动画频道成为推动国产动画产业健康发展的主力平台,全国共有300多家电视台具有固定时段播放国产动画片。据统计:2009年全国制作完成国产电视动画片共249部131042分钟,比2008年分别增长33.87%和28.96%,创历史最高水平,我国影视动画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随着国产动画生产和交易数量的大幅增长,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各级电视频道的节目源,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收视需求,也为动画企业树立动画品牌,完成资金、人才、知识、技术的积累提供了坚实基础。动漫产品本身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而其衍生产品市场空间更大。我国目前每年儿童食品的销售额为人民币350亿元左右,玩具每年的销售额为人民币200亿元左右,儿童服装每年的销售额达900亿元以上,儿童音像制品和各类儿童出版物每年的销售额达人民币100亿元。预计我国动漫衍生品将拥有超千亿元产值的巨大发展空间。
早期的我国动漫在世界上不仅具有很高的声誉,而且有很强的影响力。然而,当日本、欧美等国的动漫作品如火如荼地发展之时,国内的动漫作品却因为种种原因进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我国动漫的辉煌时代从此过去了,遭遇日渐萎缩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我国几年才出产一部影院片,国产动画片年产量仅为日本的1%左右。于是,外国动画趁虚而入,影院市场屡遭《狮子王》、《玩具总动员》等重磅炸弹的轰击,电视市场的国产片比例一度只有10%左右;音像市场里的洋卡通占到80%以上;印刷市场里,热销的卡通读物大多是舶来品或其翻版;文具、玩具、儿童服装等衍生产品市场,以及漫画书吧、卡通吧、电玩及娱乐网络市场,到处都是洋品牌的踪迹。我国巨大的动漫市场潜力正被外商大力挖掘,每年造成直接损失数十亿之多,这种状况逐渐引起人们的深思和政府的重视。
据调查结果显示:在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韩国动漫占60%,欧美动漫占29%,我国内地和港台地区原创动漫的比例仅有11%。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这样的差异,本文试图探析影响漫迷对动漫感知的因素。
二、消费者感知理论
(一)感知的概念
感知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是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通过对感知的了解,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消费者是如何看待(感知)延伸产品的。感知是个有选择地感受、注意、理解和储存有关信息的过程。感知是一个系统的心理过程,其定义应体现心理过程的连贯性。
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管理》中指出:感知是人们收集、整理并解释信息,形成有意义的世界观的过程。他认为受机动驱使的人会随时准备行动,他的行动取决于他对情境的知觉程度。消费者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五种感官来获取信息,但是每个人体验、组织和解释这些感觉信息的方式各不相同。消费者的感知心理活动是进行其他消费心理活动的基础。消费者的感知有时会和现实不一致,但是这个“感知”却对消费者的行为有重要意义。
(二)消费者感知的特性
第一,动态性。消费者感知的动态性表现在:首先,在不同的时间场合,消费者对价值的认知是不一致的。Gronroos(1997)认为,消费者对某一产品的期望价值不仅在不同消费者之间会有差异,而且同一消费者在不同的时间其期望价值也会不同。其次,消费者价值可能因不同的使用情境而发生变化。如对计算机产品,同样的产品属性和使用结果,对于在工作场景使用和家庭环境使用,消费者对价值的感知可能有很大的差异。另外,与企业的互动时间长短也对消费者价值认知产生不同影响。
第二,主观性。Woodruff(1997)认为消费者感知价值的形成受到感知者本身的属性特征和经历影响,最终在使用情景中达成使用结果的认知偏好与评价,而这种感知价值的形成途径主要是来源于消费者的感知器官,通过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等方式感受产品或服务,得出自己的判断,而这一判断往往受到杂乱且非理性因素的阻碍,产生错觉或心理定势,所以使得消费者感知价值具有主观性的特征。
三、影响漫迷对动漫感知的因素
(一)主题
动漫是流行的、大众化的艺术,具有很强的传播性。在审美过程中,动漫比纯艺术相对容易感知和理解。这是因为中学生从小接触动漫,非常熟悉动漫的艺术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同时,动漫作品是商业运作,必然要贴近观众,贴近生活,易于理解。尽管动漫浅显易懂,但每部动漫作品都带有绘画家鲜明的个性特征,每个国家的动漫积淀着本民族的底蕴和审美习惯,动漫作品本身蕴涵的美感特征还是值得探讨和挖掘的。动漫的审美特质可以概括为视听综合性、假定性、夸张性。
日本动漫的题材内容丰富,覆盖面广,迎合了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受众需求。而西方国家一般把卡通(动漫)定位为儿童节目,如在美国,卡通就是仅在周六早上播放给小孩看的节目。“卡通=幼稚”这种思想左右着大部分民众,同样在我国动漫市场是以儿童为主的,并且一直秉承“寓教于乐”的宗旨来创作动画,这种创作思想使动画创作的视野非常狭小,动画的题材也受到了限制,缺乏想象力,从而使我国动画丧失了大量的成人受众。
日本和欧美的动漫都很注重其教育性。20世纪80年代,经典的日本动漫《圣斗士星矢》,从头至尾都蕴含着一种必胜的信念,坚持到底的决心,很多日系动漫都带有这种风格,日本民族不服输的性格就这样通过动画片潜移默化地渗透到青少年的心里。
因此,日本动漫的主角一般是以人为根本的、内容多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如讲述关于人的成长经历、关于童真的故事;其他动漫的题材、内容以及人物的设计并非是凭空捏造的,它们一般带有日本本土民俗、神话或寓言的色彩。其中《浪客剑心》这部动漫就可追溯到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千与千寻》中的无脸男这个人物形象则是依据日本的神话中关于神在衰落后留下的非人非神的妖怪这个情节来创造的。在这部动漫中,无脸男就是以缺少关爱的没落妖怪的形象出现,而在得到了世间诚挚的关怀后才重新发现、认识自己。由于受到市场定位的影响,与日本动漫相比,其他国家动漫的题材在类型的多样化程度上就相对逊色一筹。在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在生活当中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而日本动漫以生活化、人性化的情节内容,甚至还引入一些类似都市肥皂剧的题材,充分迎合了人们放松、娱乐的需求。
(二)角色形象
动漫是消费性视觉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广告有着极深的渊源。动漫形象首先体现为一种视觉形象,需要人们通过视觉去感知、传播并植入人们的心灵。广告提供了一种途径,在借助其形象魅力的同时也起到宣传的作用。
在其产业市场中,面临的是如何更好地将创意实现商业化的问题。目前,我国大量相关的鼓励政策支持着动漫业的发展,提高动漫作品的原创性以增加商业价值。
动漫作品向动漫产品的过渡需要一个重要的介质来完成,这个核心的介质就是动漫形象。巧妙地运用动漫形象的符号力量是战争的取胜关键。实现其竞争力的有利工具是广告,广告作为创意产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传递的是“艺术处理”的信息,是产业实现商业化的必要手段。动漫形象以其较强影响力、感染力和诱导力的信息符号成为其中的重要部分。通过两者的创意性的结合以期产生强大的商业竞争力。
动漫形象是动漫作品的生命和灵魂,是实现其从动漫作品向动漫产品转变的媒介。动漫形象具有自己的符号特征,只有能够反应受众的心理特征,才能完成文化符号向产业符号的转变。这种转变凝聚着社会文化的缩影。这个转化的过程,既是文化上的整合,又是艺术创作的过程,最后实现的便是其市场价值。作为动漫业的象征符号,我们需要充分研究动漫形象的语义特征,最大限度挖掘其潜力,才能够将动漫作品和市场相结合,传递作品的内涵,推动动漫作品的继续发展。
动漫形象的特点在于假定性,即它不受实物的限制,超越了一般艺术形式的表现局限,充分发挥设计者的想象力和创作思维的表现力,几乎不受到外界的任何阻挠。与一般的电影等再现性艺术相比,动漫是表达人类理想形象及其样态的完全自由的造。它能够创造出虚拟实境的幻想世界,让观众感受真实生活中没有的刺激体验。动漫审美的高度假定性,是以幻想为中心,运用夸张、变形等随意、自由的手法,通过神、童话传奇和科幻的表现题材得以实现的。神话、传奇具有虚妄性,寓言、童话具有喻和教育性,童话还有一种幻觉的纯真性,因此,建立在不同想象基础上的动漫文本就具有了不同的思想重心和独特的个性。从未来派科幻,到中古暴力,到浪漫爱情,儿童奇想,动漫无所不包。无论是美国动漫中角色形象的拟人化,还是日本动漫的非化和稚龄化,都体现了人类想象力的最高境界,只要你能想到的,都可以借助动漫这形式得到实现。其中拟人化是最常用的手段之一,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虚拟的角色,被赋予人类的性格和感情,能使观众能够感同身受地进入角色的处境。
动漫是表现性的、夸张的、象征的艺术。动漫突出的特点是“漫”――随意、自、无拘无束。动漫作品更能自由、浪漫地对现实进行理想化的想象与夸张,表达艺家的主观“意象”,使之与观众心理沟通,从而让观众轻松、愉悦地满足精神需求。漫作品中无论是对自然形态的夸张还是虚幻形象的设计都特点突出,或幽默可笑,荒诞离奇。动漫从最早期的影片《滑稽脸的幽默相》开始,就充分展现了它无与伦的表现力,尤其在夸张动作与视觉效果方面,最为突出。孙悟空可以一跃上天(中国《大闹天宫》)、猫可以被炸得晕头转向但依然活蹦乱跳(美国《猫和老鼠》)、人看到惊讶的东西时跳到半空中(日本《铁臂阿童木》)。动漫中简略的象征符号已成为通用的语言,不需对白也能理解,如角色受到重击后,头部出现绕着圈飞的小鸟;眼睛冒火表示生气;惊讶的时侯眼睛突出;以背景的线条来增加角色运动的速度等。动漫这种夸张、表现的特点产生轻松、幽默的风格,形成动漫审美的夸张性特质。
(三)音乐和配音
声音是刺激想象思维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影视动画中有许多情节是靠声音来传递信息,如自行车横穿马路时突然一声巨响,画面变黑,观赏者就会在头脑中产生不同的想象,并把故事情节延续下去使之完整。
动画的精彩之处,不只在于精致的画面,优秀的配乐也会让动画更加抢耳。一部好动画,不仅要有深刻的内涵、精湛的画面、主题曲和背景音乐也要非常优秀,才能称得上是完美的的动画作品。音乐在动画中的重要性,和在电影中的重要性是一样的。根据本文之前对中国动漫迷的调查,不难发现,这些观众在喜欢动漫的同时,近九成的人也都是音乐爱好者(调查问卷中国部分,26题,“音乐”选项,89%);此外,59%的受访者认为动画作晶中的背景音乐非常重要,如果能在动画的音乐上下功夫,将是又一项可以取悦健们的法宝。
大量TV动漫因低幼定位导致主题音乐一并低幼,基本和儿歌没有差别。因一直以来我国主要只有这一种定位的动画,故这里不做展开讨论。我国电影动画的主题音乐在某些作品里,还算得到重视,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就请到了台湾两大天后刘若英和萧亚轩演唱主题曲,《宝莲灯》也请到了李玟、张信哲、刘欢这样的顶级歌手。但因预算有限,并不是所有的动画都能有如此阵容,电影动漫的主题音乐尚且如此,TV动画更不用提了。就是日本动画孳l进到中蓬,也有被篡改主题曲的情况。日本经典动漫《新世纪福音战士酗,A》的片头曲就被改成中文版,其声声嘶力竭毫无美感、其词有愚化少年之嫌,简单粗暴,一曲唱毕让人毫无继续观赏动画的欲望。如此令动漫迷感到完全无法接受的事情出现过很多次。这和创作人员在动画方面的修养以及对动漫的认识有很大关系,许多参与制作动画音乐的人并不了解动画音乐的特点,一味按照儿童音乐的理念在制作,自然作品僵硬、刻板,和动画主旨脱节。
声优配音水平的高低,配音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动画片的观赏性、娱乐性、艺术性。声优们功力深厚,对于角色的把握和演绎恰到好处。在中日漫迷中有着相当人气的“声优女王”林原惠曾经说过:“成功的声优不只是声音甜美而已,如何将角色的年龄、身份、性格传达出来,才是演绎的精髓。”对恋声族来说,优秀的声优具有绝对的号召力。好的动画片如果再有大牌声优加盟,简直就是漫迷们的视听盛宴。作为日本运作最成功的商业动画片,《机动战士高达》除了震撼的巨大机体和近乎完美的人物设计,还以声优阵营的庞大闻名。《高达W》就网罗了置站、子安、中原茂、折笠爱等一线声优。2002年的《高达SEED》更是让恋声族过足了瘾,石田彰、保志总一郎、子安、桑岛法子、二石琴乃、田中理惠,简直一个声优明星聚会。甚至有漫迷说《高达SEED》第一遍是用看的,第二遍用听的。
参考文献:
1、陈奇佳.日本动漫艺术概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罗剑宏,孔金莲.日本、韩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比较分析[J].电视研究,2007(5).
篇5
关键词:人体协调能力;运动素质;训练方案
doi:10.16083/ki.1671-1580.2017.03.051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3-0169-03
一、分析人体运动协调能力的特征
运动协调能力是指运动员的机体各部分活动在时间和空间里相互配合,合理有效地完成动作的能力。《运动训练学》中指出“运动素质是人体体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体在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基本运动能力,包括力量、耐力、速度、柔韧和灵敏等。它们之间都有各自相对独立的作用,又有着密切联系,彼此制约、相互影响,其中每一个因素的水平,都会影响着体能整体的水平”这一观点。肌肉的活动要通过运动来实现,运动中的战术、技术及运动素质等都要通过肌肉活动来表现,所以力量素质是运动的基础。
在每日的基本训练中,运动者在剧烈的肌肉训练时,通过神经活动也可以调节和控制肌肉活动。我们从外观来看,力量训练是通过肌肉的活动来实现的,但从实际角度出发,在生理学方面来看,身体协调性是人的神经系统在起作用,神经系统接受感受器时由于外部环境或者自身体内的刺激时通过身体内的神经系统传播到大脑皮质区域,从而调节肌肉的张驰与伸缩活动。运动协调能力本身是一种重要的智力,在运动中对神经系统的刺激,对大脑的发育是有着积极重要意义的,通过练习掌握运动技能,细化肌肉协调的能力,它反映的是一种精细的感觉,同时反映出的也是一种对外部刺激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二、分析人体运动协调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遗传因素
运动能力的各种组成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一般来说,不明原因性协调能力差,绝大部分都是由遗传因素导致的,遗传因素决定了运动者运动能力起点的高低,遗传因素与人体协调能力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的身体在运动过程中,身体能够完成非常复杂的运动技术动作,这与人的神经系统中的功能水平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所以说人体协调能力与神经系统中的功能水平关系极大,人体的神经系统功能是先天形成的,它很难被外界或者自身体内的因素所影响,所以说神经系统的功能是不易受到后天的改变,先天的遗传原因制约着人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
(二)大脑皮质下中枢神经系统
所谓“闻道有先后”,运动技能有些人做起来相对简单,有些人相对难,就像很多人的身体运动协调能力都是先天发育决定的,但是仍然有不少的人经过后天不懈努力的运动训练,提升了自己的身体协调能力。在人体的运动机体内,要想完成较为复杂的运动技术动作,仅仅依靠大脑的皮质或者神经系统的调节是不完整也不准确的,这还要取决于皮质运动区域内的抑制与兴奋过程灵活的转换支配身体机能来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完成高难度而又复杂的运动技术动作。如果人体的传导机能和反射机能出现障碍,人体的协调能力就会受到制约。
(三)感官系统机能
感官是指能够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它包括眼、耳、鼻、舌、身等。人身体的各部分都存在有感受器,它们在受到外部环境或者自己身体内的刺激时会通过身体内的神经系统传播到大脑皮质区域,经过大脑皮质区域的综合分析,找到解决方案从而调节身体的机能。人在运动时,感受器也开始了它的工作,时刻准备着接受身体发出的信号,他们之间有很复杂而又微妙的关系,感受器作为神经系统调节的各个效应器官,为了使身体能够更好的运动提供了桥梁,身体能够更有效、正确地完成运动技术动作。感官系统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它们能够为人体的肌肉和肝脏器官提供最为重要的支撑。
(四)运动技能的储存数量
一个人如果有丰富的运动技能储备,并且拥有高水平的运动技能,就能够轻松地建立起新的条件反射,也能够更快地接受并且掌握更高难度而又复杂的运动技术动作,与此同时,其身体协调能力也能够很好地得到提升。大脑皮质支配着人体的肌肉活动,也可以这样说,大脑皮质支配着人体的各项运动。人们对身体素质的理解就是人体肌肉活动的能力,一个人的速度、耐力、力量、灵敏与柔韧性都比较好就说这个人身体素质好,也可以说运动素质好。随着运动素质的发展,人体机能的能力也在不断地增强和扩大。随着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也说明我国的运动机能有很大的提升和创新,并且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也大步提升。人体的运动技能之所以能够改进、发展和提高,这都归功于大脑皮质活动的反应,这基于大脑神经在运动条件反射时做出的建立、巩固和分化。
人体运动技能的形成归功于条件反射的建立。运动技能的储存数量越多,越能顺利地建立新的条件反射,掌握新的运动技术动作,人体从而表现出较为良好的运动协调能力,反之,运动技能储蓄数量不足,人体就会表现出较差的运动协调能力。
(五)其他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
人体协调能力还受其他运动素质发展水平的影响,其他运动素质包括柔韧性、灵敏性、力量、耐力、速度、身体平衡力、技术动作纯熟度等。例如柔韧性,它是指人体关节活动范围的大小以及跨过关节的韧带、肌腱、肌肉及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性,发展柔韧性素质,身体柔韧性不好的运动人员,关节活动范围较小,跨过关节的相关组织的弹性和伸展性较差,他的柔韧性就制约着身体协调性的发挥。灵敏性,它是指在人体突然运动的条件下,准确、敏捷而又快速地完成技术动作的能力,它是一种运动技能综合性表现的运动素质,灵敏性较差的人,运动反应较慢,身体协调性较差,但是通过转身突然跑、倒退跳远、躲闪跑、快速启动、急停练习等灵敏素质的练习能够有效地提高人体的协调能力。平衡能力分为两种,一种是静态平衡,如坐位、站立位等在一定范围时间内对身体姿势平衡的维持;另一种是动态平衡,如走、跑、跳等运动中的身体维持,平衡能力不足会导致运动发展迟缓,从而影响人体的运动协调能力。
三、人体运动协调性训练法
不习惯运动技术动作的各种身体练习,反向完成动作,如右手换左手实践。改变已习惯技术动作的速度和节奏,如做多组小跑、慢走、变换跑的练习等。还可以通过玩游戏的方式完成复杂的运动技术动作,如穿插一些技术动作的慢动作练习。创造性改变完成动作方式练习,可以采用不习惯组合的动作,使用已经掌握的技术动作做一些更加复杂化组合训练。改变技术动作的空间范围,适时用信号或有条件刺激使得运动人员做改变动作各种方式的练习。循环训练法,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建立多组练习站、练习点的训练,运动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顺序、路线,依次循环完成每站所规定的练习内容和要求的具体训练方法。
一个人的协调能力愈基层,协调性训练法的使用频率愈要高,但是,如果是一米八以上的人,技术动作仍不协调,协调性训练频率也要高。在准备时期,每周的训练频率为二至三次较为合理,动作项目至少十项,每项动作的练习次数至少三次以上才能达到锻炼身体协调能力的效果,在做训练前必须要深刻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是在哪些方面不协调的,要针对自己身体不协调的方面,适时了解和掌握训练方法并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锻炼。杜绝盲目的训练,否则,不但没有锻炼效果反而会伤害到自己的身体,因为每种训练方法所适合的协调感是不同的。在进行协调能力训练的同时也需要发展其他运动素质,从而更有效地改善身体的协调能力。
四、结论
篇6
1时间正值不一定全是题目的解
例1某人骑车以4 m/s初速度匀减速骑上一个斜坡,加速度大小为0.2 m/s2,斜坡的长度为38 m,骑车人通过斜坡要用多长时间?
解析本题中加速度a=-0.2 m/s2,由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式
s=v0t+112at2,
得38.4=4t-0.1t2,
则t1=16 s,t2=24 s.
此两个解均为方程s=v0t+112at2的解.
但从本题提供的条件来看,只能有一个解,怎样决定方程解的取舍呢?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因为车匀减速上坡,经过时间16 s就到达了坡顶,以后的运动不再是加速度为-0.2 m/s2的匀速运动,而且人骑车也不能例退,所以t2=24 s的解只是方程的解而不是原题的解,应舍去.一般地在仅有两个正解的方程中值小的一解为原题的解.
2多值时间的取舍
例2一人站在楼顶的边缘,以2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铁球,不计空气阻力,求抛出后铁球通过距抛出点15 m处所需时间.(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解析由于位移是矢量,距抛出点15 m位置和位移有两个,即+15 m和-15 m.一个在抛出点上方,另一个在抛出点下方.
根据竖直上抛运动公式s=v0t-112t2,
将v0=20 m/s,
s1=15 m
和s2=-15 m,
分别代入上式得
15=20t-112g×t2(1)
-15=20t-112g×t2(2)
由(1)式得t1=1 s,
t2=2 s.
这是上升阶段和下落阶段铁球通过抛出点上方15 m处所对应的两个时间值.
由(2)式得t3=(2+7) s,
t4=(2-7) s.
由于通过抛出点下方15 m处的时间值只有一个,所以t3是题目的解,t4=2-7
3负值时间也有可能是题目的解
例3一人用汽枪从楼的底部(楼顶足够高)竖直向上发射一颗弹丸,经楼顶时的速度为10 m/s,问:弹丸在何时经过楼顶下方15 m处的A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解析以楼顶为坐标原点O,取向上为正方向建立坐标系,从弹丸经楼顶时开始计时,根据竖直上抛运动规律
y=v0t-112gt2,
得-15=10t-5t2,
则t1=3 s,t2=-1 s.
很显然t1=3 s是题目的解,但负解t2=-1 s是否要舍掉呢?深入分析表明,弹丸由楼底竖直上抛的全过程中,有两次经过楼顶下方15 m处的A点,一次是从O点上升到最高点后,再自由下落至A点,这一过程经历的时间为3 s;另一次是在上升至楼顶前经过A点,由A点到O点的运动时间为1 s,所以t2=-1 s是符合题意的,其物理意义是“上升至楼顶前1 s”可见方程的解-1 s和3 s是弹丸在升至楼顶前1 s和经楼顶后3 s两次经过楼顶下方15 m的A处.
例4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在粗糙的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静止下来.若物体在最初5 s内通过的位移与最后5 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11∶5,求此物体一共运动了多长时间.
解析物体运动的总时间大于5 s,但比10 s大还是小或相等无法确定,若假设物体运动时间大于10 s,画出运动示意图,t1和t2分别为最初5 s和最后5 s,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得
s1=v0t1-112at21=5v0-2512a(1)
s2=vct3-112at23=[v0-a(5+t2)]×5-2512a(2)
又s1∶s2=11∶5(3)
vt=vc-5a=[v0-a(5+t2)]-5a=0(4)
联解(1)~(4)式,得t2=-2 s.
t2为负值,表示t1和t2时间交错,并不是没有物理意义,则物体运动时间为
篇7
[关键词]阻碍因素 篮球运动 西部地区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129-02
一、问题的提出
在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历史时代背景下,站在我国篮球发展的新高度上,篮球发展仍然很落后。为促进内蒙古西部地区篮球的快速发展,作者把研究内蒙古西部地区篮球开展的阻碍因素,作为重要问题来研究,分析解决对策。研究中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主要对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包头、巴彦淖尔市篮球运动在社会和学校的调查研究,分析研究制约内蒙古西部地区篮球开展的主要因素,针对西部地区篮球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是对内蒙古西部地区篮球运动的阻碍因素分析研究,代表城市有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调查对象为西部地区广大的篮球爱好者、学校篮球教师以及学生等。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为了对内蒙古西部地区篮球运动的阻碍因素进行研究,本文通过互联网对各大著名搜索引擎进行搜索,利用中国知网,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资料室等资源进行研究整理,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2.调查问卷法
本文作者通过阅读了大量篮球书籍,精心制作了适合本课题的调查问卷,分别设计了学校体育教师的调查问卷,学生调查问卷,社区调查问卷以及专家调查问卷等。根据有关调查问卷的要求,结合本课题研究,问卷从多角度,多方位地进行了深入调查。
3.访谈法
为研究本课题,作者根据内蒙古西部地区篮球运动开展的情况,深入到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包头市、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等城市的学校、社区、企业单位中,并且走访了篮球运动的有关领导、管理者、教练员、爱好者以及学生等,与他们进行了详细交谈,做了深入调查,得到了大量关于阻碍西部地区篮球发展的信息,为研究内蒙古西部地区篮球运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阻碍因素分析
1.政府相关部门组织篮球活动少,篮球活动主要以人们自发组织为主
许多地区政府相关部门不组织篮球活动,主管部门不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样就使内蒙古西部地区的篮球活动自生自灭。关于内蒙古西部地区篮球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仍不健全,这些都极大地打击了篮球运动爱好者的积极性。人们不能尽可能多地接触到篮球活动,就会出现不会打篮球的人接触不到篮球,会打篮球的人由于接触篮球少,也渐渐对篮球失去了兴趣,这种局面一定要改变。所以,有关主管部门欠缺管理是阻碍内蒙古西部地区篮球发展的一个因素。
2.内蒙古西部地区篮球活动的资金短缺以及场地设施不足影响着当地篮球运动的发展
发展任何体育项目都不能缺少资金,所以资金不足是阻碍内蒙古西部地区篮球活动的主要因素。大部分地区的政府都不重视体育活动,篮球活动的经费自然无从谈起。在各个社区篮球场地的数量也十分重要,例如在包头,几乎没有可供社会人群进行篮球活动的场地,大部分场地都分布在各个学校,而学校几乎不让外人进入。所以,要从事篮球活动的人们只能去为数不多的几片场地,由于场地少,人太多,篮球活动依然无法开展,这样的问题多年以来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严重影响着当地篮球运动的发展。
3.内蒙古西部地区对篮球运动的知识普及和对篮球的宣传力度不足
只有体育观念深入人心,树立人们终身体育的价值观,才能有效地开展体育活动。因为西部地区对篮球知识宣传以及技能指导上的缺乏,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不了解篮球这项运动,不知道篮球运动的乐趣,更无法进行这项运动,这样就严重阻碍了内蒙古西部地区篮球运动的发展,也使得从事篮球活动的人渐渐失去兴趣和信心。长此以往,非常不利于内蒙古西部地区篮球运动的发展。
4.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学校篮球发展滞后
我国在学校体育教材体系中,篮球运动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一直都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学校中的篮球教学以及课外篮球活动的开展,能更好地使学生热爱篮球,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能给学生奠定好的篮球运动基础。内蒙古西部地区篮球教学十分落后,但学生对篮球运动却很热爱。现在落后的学校篮球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需求,我们应着眼于改革,使学校篮球教学与学生的需求相适应。
5.内蒙古西部地区的篮球后备人才缺乏
各地为了比赛成绩,不断提高运动员的水平。在学校中可以培养青少年篮球的后备人才,我国许多的优秀篮球人才早期都在学校进行过训练,对篮球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学校培养后备人才是篮球运动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学习与训练分离”,以及培养途径的中断和体育人才就业、出路问题的影响,内蒙古西部地区学校篮球后备人才薄弱的问题明显,它直接阻碍着内蒙古西部地区高水平篮球运动的发展。在内蒙古地区竞技篮球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把培养篮球人才、重视后备人才的建设放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学校篮球工作的首位,提高内蒙古地区篮球竞技能力。篮球的普及以及人才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难短时间内看到明显效果。因此,有关领导在对内蒙西部地区青少年篮球培养的认识上是不足的。许多领导都是希望在自己任职期间球队能创造好的成绩,但对篮球队的基本建设以及长远的发展往往是重视不够的。应该看到,这种短视、幼稚的思想必将阻碍内蒙古西部地区篮球的长远发展。自篮球运动改革以后,各地区为了比赛出成绩,在培养青少年后备人才的思想上出现了“重竞赛轻训练,重成绩轻培养”的错误指导思想。更有地区,将青少年队参加比赛的成绩与有关教练员等的工资待遇挂钩,从而导致青少年训练早期过早专业化,很不利于青少年对于篮球运动的长期发展,更不利于篮球队的建设发展。
6.国情,区情的影响
由于我国国情的原因,国家对体育的投入较少,特别是内蒙地区经济本身落后,无法提供满足篮球运动的物质和精神条件,这些问题还都长时间无法得到改善。许多学校体育设施还不完善,不上篮球课,没有专门的篮球老师进行指导,这样就影响到篮球运动无法普及,学生在学校不能接触到篮球运动,不能亲身体验打篮球的乐趣,工作以后就更没有机会去接触篮球。因此,流失了许多的篮球人才。
(二)内蒙古西部地区篮球运动开展对策研究
1.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篮球运动的发展,真抓实干,为篮球运动创造好的环境
为此,内蒙古西部地区篮球主管部门需制定长远计划,组织开展各项篮球活动,包括社区的、学校的,提供场地设施、资金等,并且要培养人们对篮球的积极性。政府应主动介入地区的篮球发展,协同其他部门,解决有关方面的困难,创造有利于内蒙古西部地区篮球运动发展的条件,发挥政府应该发挥的职能,确保内蒙古西部地区的篮球运动良好地发展。
2.资金投入
资金方面要从多方面考虑,积极筹集资金,同时不断发展自己,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想要筹集资金,首先要寻求各大企业的支持,但是只是依靠企业投资也不现实,在吸纳资金方面还需要政府使用一定的政策,给予有力的支持,尽可能地有利于投资者,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使投资者愿意投资。这当然还要有效地管理,确切保障投资者的利益,这样就使投资在监督与保护下进行,建立健全内蒙古西部地区篮球运动的投资机制。其次,内蒙古西部地区各单位自身要想办法,发挥自身优势,采取措施,在创收的同时投入篮球运动的发展。
3.加强内蒙古西部地区教练员与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他们的能力
制定培训计划,提高教练员队伍的管理人员的素质,还要积极引进相关人才。篮球运动要得到有关领导的重视,只有领导重视了,教练员和管理人员得到了应有的支持,才能更好地带出球队的成绩。篮球的管理人员和教练员因素十分重要,首先,要积极培养年轻的管理人员和教练员,他们既要了解篮球及其文化,还要有一定的能力,为以后的篮球运动发展做贡献。其次,对于管理人员和教练员来说,还要尽可能地提高他们的待遇,充分调动每个人工作的积极性,全身心地投入对内蒙古西部地区的篮球发展。
4.各学校要尽快建立体育管理体制,完善体育管理机制
内蒙古西部地区各学校还应健全内部机构设置,制定可行的管理制度、考勤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及分配制度等。严格招聘队伍的教练员、管理人员以及篮球教师,杜绝不合格的工作人员进入学校,采用适合的办法进行考核,对于不合格的工作人员予以解聘,还要确保招生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民治,杜俐,李颖川,郑刚.对焦球运动的概念、特点、演进、发展、趋势和我国篮球运动发展史实的新探索
——纪念篮球运动传入中国一百年[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4.2.1
[2]孙民治,陈钧,方明.21世纪世界篮球竟技运动的发展趋势——兼论中国篮球运动现状及对策.体育科学,2001年,第1期.
[3]胡安义,彭鹰,张勇平,刘谦.论文化素质对中国篮球运动发展的制约[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22.
篇8
关键词:乒乓球;专项素质;训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027-01
乒乓球运动专项素质贯穿于比赛的各个阶段,在综合体现的同时,各自还在变换着主导和从属的地位。
一、专项速度素质训练
1、提高练习者的反应速度
首先是通过运动员视觉的观察,其次是通过听觉对声音的辨别,经过判断迅速地做出动作。因此,反应速度练习的一个特点就是要使运动员根据信号做出迅速的反应。
起动追拍
两人一组前后相距2~3米慢跑,后者追前者,追上并拍击其背部就停止。可以要求在20米以内追上,在追赶时教练员也可发出第二次信号,让运动员向后转身交换追拍。
步法训练
运动员徒手或持拍做好准备姿势,在重心快速不停顿的交换中,按教练员下达的动作口号(如侧身、台前挑短球、交叉步扑正手等)做出迅速反应。
动作反应练习:练习前教练员告诉练习者有多种徒手动作。教练员任意喊其中一个动作,要求运动员做出应答反应,也可连续喊一连串动作。
2、提高练习者的动作速度
由于专项要求的不同,动作速度练习的任务和内容也有区别。动作速度的培养,必须通过技术水平的巩固与提高,以及有关身体素质的发展才能实现。
双摇跳绳:连续双摇跳绳,要求整体动作配合协调。每组时间约45~60秒钟。
拉力练习:橡皮带固定在球台上,双手握住橡皮带做双臂抗阻力、各种动作拉力训练。
各组各种动作:20~30次。每组间歇时间:60~90秒钟。
高抬腿接冲刺跑练习:原地高抬腿练习,听教练员喊口令迅速起动跑出10~15米。频率节奏及高抬腿的高度不能下降。
3、提高练习者的移动速度
快速滑步,用持拍的手快速摸球台端线两角
步法移动练习:以球台边线距离为准,要求学生在30秒内尽最快速度完成滑步、跨步、交叉步练习。
二、专项灵敏素质训练
乒乓球比赛中,每一回合的攻防转换速度快,要求运动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反应速度与身体灵活性。灵敏素质训练方法可参考速度素质的训练方法进行;灵敏素质与速度素质训练不同的是可采用各种游戏方法;教练员以多球形式变换旋转练习;在规定数量的前提下,连续供不同旋转性质与不同旋转强度的球。
三、专项力量素质训练
1、提高速度力量及爆发力:利用负重双手持沙袋进行30~50米的冲刺跑;利用同伴各种阻力做加速跑20~30米;持轻重量物品(1~2公斤)快速屈伸前臂,练习2~3组,每组15~20次;负沙袋单、双脚跳练习。
2、提高力量耐力素质训练方法:双手持沙袋(2-3公斤)平举,动作持续30~60秒钟;利用杠铃片5~10公斤:双臂弯曲,同肩平行,将其放置肩部,持续1~3分钟。
3、腹肌力量的训练:悬垂举腿;静力腹肌;背肌动力练习。
四、专项耐力素质训练
在发展耐力素质时,一般注意肌肉耐力及有氧、无氧耐力的训练。
1、肌肉耐力训练:立卧撑接蹲跳起;连续跑台阶;负重连续跳。
2、无氧耐力训练:冲刺跑;在球台两端线之间做1min~3min各种步法移动练习;50m变速跑×(8~10次)。
3、有氧耐力练习:长跑;变速跑;多球训练;定时跑。
五、专项柔韧素质训练
柔韧素质的训练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主动或被动形式的静力能力拉伸法和主动或被动形式的动力拉伸法。这两种训练方法的特点都是在“力”的拉伸作用下,有节奏的逐渐加大动作幅度或多次重复同一动作,使软组织逐渐地或持续地受到被拉长的刺激。
发展乒乓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除了掌握必要的乒乓球训练的理论外,还应该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和手段,采取区别对待原则,并合理安排训练负荷,要紧密结合乒乓球运动的专项特点安排力量训练,注意正确的技术动作规范;练习过程中要全神贯注,集中精力,防止运动损伤;要常年系统科学安排,不间断,这样乒乓球运动员的水平才会随着专项身体素质的提高而提高。
参考资料
[1] 龚大利,王美春,刘漱玉,兰鹏。乒乓球运动对提高灵敏素质的实验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1(6);26.
篇9
灵敏素质是指迅速改变、转换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灵敏素质是运动技能、神经反应和各种素质的综合表现,田径运动中的每一个动作都不同程度的体现了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素质。通过力量特别是爆发力量,控制身体的加速或减速;通过速度,特别是爆发速度,控制身体移动、躲闪、变换方向的快慢;通过柔韧保证力量、速度的发挥;通过耐力保证持久的工作能力。
灵敏素质对运动员掌握新的技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灵敏素质是由大脑皮层神经活动过程的可塑性和灵活性所决定的,在中枢神经系统建立复杂的条件反射,大脑两半球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也越来越协调和准确,动作分化也越来越精密,越来越区分各部肌肉的紧张和放松过程,支配肌肉和控制能力越来越强,从而使运动员更容易掌握和提高技术。
田径运动损伤中慢性损伤和劳损最为多见,尤其是中长距离项目更应该注意。上肢和下肢的不协调、主动肌和被动肌的不协调、 呼吸和用力不协调及人体和器械不协调等都是造成肌肉拉伤的重要原因。良好的灵敏性不但有助于更快、更多、更准确、更协调地掌握技术和练习手段,使已有的身体素质充分、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去, 而且可以有效地减少运动损伤。例如,在跳远、跳高、 撑杆跳等项目落地过程中,虽出现不正常的落地姿势,但如果灵敏协调性较好,可以很快地从不正确的姿势中调整过来,尽量以安全的姿势落地。因此,教练员应该重视发展本专项所需要的灵敏素质。
二、发展田径运动员灵敏素质训练方法
发展灵敏素质,首先要提高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灵活性,这也是反应速度的一种表现。灵敏协调性的提高,对其他素质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灵敏素质是提高运动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发展灵敏素质过程中,应该注意到:提高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素质等是发展灵敏素质的基础;在专项练习复杂化的条件下反复练习与专项运动性质相似的动作,是发展专项灵敏素质的有效途径。由于灵敏素质是人体综合能力的表现,发展灵敏素质必须从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综合能力人手,重点培养掌握动作的能力、反应能力、平衡能力等。主要训练方法有:
(一)徒手练习。
听口令做目标选择性快速折反跑练习;原地跳起转体360度或180度;快速后蹬跑;原地、行进间或跑步中听口令做动作;各种穿梭跑、8字跑和折返跑等。
(二)组合练习。
10秒高抬腿跑接15—20米的加速跑(正向逆向都可);一对一面向站立,双手直臂相触,虚实结合相互推,使对方失去平衡;一对一弓箭步牵手互换面向站立,虚实结合互推互拉使对方失去平衡;身体平躺或趴在地面上,听到口令后做左右转体(可一周也可多周)后接加速跑(正向逆向都可)等。
三、灵敏素质训练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结合本专项要求进行训练。
灵敏素质具有专项化的特点。由于各体育项目所表现的运动技能差异,所以对各素质及神经反应的要求也就不同,对灵敏素质的要求也不一样,从而体现灵敏素质在不同的项目上各有自己本项的特点。其他专项的运动员在本专项上是能手,在其他项目上并不一定是能手。因此,教练员应该针对本专项发展对灵敏素质的特殊要求安排灵敏素质训练,使训练效果与专项要求相一致。就田径运动来说,运动员应多做一些移动身体方位的练习等。此外,还应注意控制练习者的体重。
(二)重视学习和掌握多种运动技能。
从本质上来说,运动技能其实是一种条件反射,这种在大脑皮层中建立的条件反射暂时联系的数量越多,临场时及时变换动作的暂时联系的接通就越迅速准确,在已掌握的运动技能的基础上,可以快速形成新的应答性动作来应付突然发生的情况,因此应尽量多掌握一些基本的动作、基本技术及战术等。同时,在训练中广泛采用发展其他身体素质的方法来发展灵敏素质,并培养掌握动作的能力、反应能力、平衡能力等。发展灵敏素质要从基本动作着手,结合田径运动项目的特点组合,设计切合实际的锻炼内容。
(三)要有明确的目标追求,经常变换训练方法。
灵敏素质是由大脑皮层神经活动过程的可塑性和灵活性所决定的,前者表现为对动作的掌握能力,后者表现为对参加运动肌群的控制、指挥能力。灵敏素质与复杂的运动反射速度及准确性密切相关,这要求练习时要有较强烈的欲望,要有明确的目标追求,减少不动脑筋的盲目重复练习。为此,发展灵敏素质训练的方法应是多种多样的,并且要经常的改变。这样不仅可以使人掌握多种多样的运动技能,还可以提高人体内各种分析器的功能,在运动中能够表现出时空三维立体中的准确定向定时能力,还能表现出动作准确、变换迅速的能力。
篇10
关键词:移动支付;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6)02-0042-05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6.02.09
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报告(2014)》显示,2013年我国手机支付用户规模达到1.25亿,交易规模增长率为707%,远高于银行卡收单、互联网支付的增速[1];央行的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报告显示,我国2014年第一季度移动支付的业务金额将近4万亿元,2013年至2014年一季度移动支付业务发展迅猛,总额以同比200%的速度增长;CNNIC截至2014年6月,中国手机支付用户为2.05亿,仅为我国持有手机用户总量的1/6。移动支付的发展如火如荼,国内的学者鲜有对移动支付使用人群进行划分并针对性研究,尤其是对年轻上班族和学生的研究比较少,基于此,笔者展开中青年学生和上班族移动支付行为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2]。
一、问卷设计与数据获取
问卷共分为三部分:被调查者的个人信息;被调查者目前使用移动支付的情况;移动支付行为影响因素。笔者采用里克特五点量表法,用“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非常同意”表示用户对移动支付行为各种影响因素的同意程度。将调查问卷于专业问卷调查网站――问卷星上,采用匿名形式展开调查收回420份问卷,经过统计数据预处理,剔除无效问卷之后有406份,其中有34人没有使用过移动支付业务(见表2),最终参与数据分析的有效问卷为37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8.57%。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基本信息
受访者中女性多于男性;样本的受教育程度以大学本科为主,占78.23%;月收入/生活费数据显示,35.22%的人在1000-2000元之间,1000元及以下受访者的比例为29.84%,这两类收入/生活费占总收入/生活费的65.06%,2000-3000元及以上的受访者比例为34.94%;从调查问卷样本的职业来看,受访者基本以高校学生、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公司人员为主,分别占了65.32%和26.08%。
(二)用户行为分析
使用过移动支付的受访者占绝大多数,仅有8.37%的样本没有使用过移动支付业务,如表2所示。在两种支付业务类型的使用情况中,有一半用户使用过两种移动支付方式;其次是第二种,即通过手机与银行账户或信用卡绑定,采用短信支付、扫码支付、第三方支付等多种方式来进行网上购物、生活缴费、航空铁路订票等;有17.2%的受访者只使用过第一种,即通过手机或iPad等移动终端进行的缴费业务,费用从手机话费扣除。
另外,34个没有使用移动支付的样本,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习惯了现金支付”,其次是“移动支付有风险不安全”、“对移动支付不了解”、“移动支付成本高”、“使用场合少没必要使用”以及“支付流程复杂,不懂操作”,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与受访者生活消费观念和习惯密切相关。
由于受消费主体和消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现阶段的日常消费仍以现金消费、刷卡消费等线下消费为主,线上消费虽在特定群体快速增长,但短期内仍然难以撼动线下消费的主导地位。对于安全性的担忧也是被调查者没有选择移动支付的重要因素,移动支付是虚拟支付,消费者感受不到资金的流动性,难以对资金拥有掌控能力,这种不安心理容易导致消费者不愿意去尝试使用。另外,许多知名商家不断爆出用户信息泄露的不光彩新闻,这让消费者从心底感到恐惧,因而对移动支付望而却步。
三、影响因素识别
基于相关文献的研读及以上数据统计与分析,笔者将影响移动支付行为的影响因素确定为个人因素、移动支付安全因素、移动设备APP因素、社会因素4个因素[3]。
(一)个人因素
消费者行为最先受自身因素的影响,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学历等会影响用户的支付决策。男性和女性的支付场景也会有很大差异,如香烟和酒类等商品购买的消费者多为男性,而女性消费者则偏爱于首饰、化妆品等。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也不相同,一个人的年龄、职业和学历会影响他的支付方式。
(二)移动支付安全因素
移动支付能否迅速推广的一个瓶颈是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也是与公众利益最相关、最令人担心的问题[4]。根据腾讯公布的数据,我国手机病毒的数量从2011年的2.5万增长到2013年的79.3万,3年间增加了31倍,电子商务类感染病毒的APP软件数占39.69%,位居首位;百度手机卫士与易观智库联合的《中国手机安全市场现状研究报告》也显示,2014年一季度跟移动金融相关的手机病毒样本量就达到12万,给用户造成经济损失高达7500万元;艾瑞咨询的研究调查,39.7%的手机用户认为手机安全方面财产安全的保护最重要,有超六成的智能手机用户表示在使用手机过程中最担心手机的安全问题。
(三)移动设备APP因素
作为移动支付交易的平台,移动设备客户端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客户端来说,有效性和易用性是客户端生存和成功运营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客户端不容易使用、不能清晰明了地展示商家的主要业务、客户端的信息很繁琐或者不能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等,用户都会离开。在这个信息膨胀的时代,用户不会花太多时间研究这个客户端怎么使用,因为还有很多别的类似的软件,离开是首选。因此,一目了然的界面、浏览及使用的便捷性和有用性也会影响用户的决策,做好客户端的有用性和易用性建设是用户选择移动支付的重要因素。
(四)社会因素
人是在社会中生活的,因而社会因素也会影响支付行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日常生活与工作单位、学校、家庭等发生各种联系,父母、朋友、同事、同学等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重要群体,用户在产生支付行为前,往往受到这些人对产品评价的影响。另外,商家的营销手段等也会对用户的支付行为产生一定影响。
四、结果与分析
(一)个人因素分析
通过对用户使用移动支付的场景进行数据统计,中青年学生和上班族进行移动支付的场景具有多样性,其中进行网上购物所占比例最大,达到了89.2%,其次是转账汇款、生活缴费及购买票务等。按照性别进行统计分组,场景群体的差异性分析如图1所示。
不同性别被调查者在使用移动支付场景方面差异性较大,如用移动终端网上购物中,70.59%是女性,说明女性在网上购物、生活中使用移动支付的比例均明显高于男性;而男性使用移动设备购买票务和彩票的比例远高于女性;金融理财服务方面,男女比例一样,体现了现代女性的经济独立。
(二)移动支付安全因素分析
根据对中青年群体所做的数据分析,如表3所示,受访者认为移动支付还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对此可深入挖掘出用户的各种需求,从而促进移动支付市场的发展[5]。
数据显示,对于移动支付的改进,期望值仍以安全性居多,“提高交易安全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用户合法权益”分别占了83.64%、75.31%的高比重,而表2中导致部分用户没有使用移动支付的最主要原因也为“移动支付有风险不安全”。消费者对自身利益的保护意识在不断提高,他们对自身权益的关注远高于对移动支付业务改进的期望,移动支付用户的体验过程中,移动终端的支付安全性已成为关键环节,而“降低手续费”、“简化操作的流程”、“拓展应用业务范围”和“完善标准,与国际移动支付接轨”这四方面期望的受访者则分别占59.57%、45.68%、39.2%和37.35%。
问卷调查中关于用户对移动支付的风险认知如图2所示(条形圆柱图从上到下依次为“担心由于手机遗失、交易密码被盗等造成财产损失”、“担心商家银行采取非法手段搜集个人资料”、“担心个人隐私被泄露”、“担心支付存在安全漏洞,会被黑客拦截篡改交易内容”)。四种风险类型用户的同意/非常同意程度都很高,比例均在73%以上,而第一项“担心由于手机遗失等造成财产损失”的用户认可程度比例竟达到了84.14%,且“非常同意”的人数是四类型中最多的,比例达到了47.85%,这同样与表2中没有使用移动支付的许多原因相吻合。
(三)移动设备APP因素分析
用户对移动支付的有用性认知类型依次为“可免去携带现金银行卡不便”、“可提高交易效率”、“可节省时间”,表4的统计数据显示,三种类型用户的同意/非常同意程度都很高,比例都共在77%以上,而最后一项认为移动支付“可节省时间”的用户认可程度比例达到了84.95%。
用户对移动支付的易用性认知类型依次为“移动支付是容易操作和使用的”、“比网上支付更便捷”、“很容易能熟练使用移动支付”,表5的满意度数据显示,用户对移动支付的易用性还算比较满意,但尚未非常满意,较移动支付的有用性相比而言,“非常同意”的人数均有所减少。
2015年3月,12306网站的登录验证码从之前的字符变成了图形验证码,由于该订票客户端验证码的可视域并不是很大,图片分辨率也比较低,加上图片显示的一些内容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识别,于是遭到了广大移动用户的吐槽和不满。笔者通过手机APP体验后也感受到图形验证码没有之前的字符验证码方便快捷,选择图片所耗费的时间明显变长,如果遇到票量紧张的情况还有可能影响用户购票的成功率,进而会导致用户不再使用此订票APP进行移动购票,但这样的设置也将抢票软件拒之门外。
作为软件供应商往往只重视系统功能的完整性、流程的可控性、技术的先进性,却忽略了系统的有用性和易用性,研究结果显示,用户使用移动支付与他们认为移动支付设备APP有用和易用呈相关关系[6]。
(四)社会影响因素分析
外界宣传和他人对产品的评价会影响用户的行为决策,问卷调查中关于社会影响因素的统计如图3所示(圆柱图从左至右依次为“媒体宣传启发我使用移动支付”、“家人或老师会影响我使用移动”、“我使用移动支付受同学或同事的影响”)。用户受同学/朋友、媒体的影响比较大,且同学/朋友对他们的影响是最大的,这些与用户关系密切的相关群体,用户在产生支付行为前往往会受到他们对产品评价的影响。此外,中青年学生和上班族,尤其是青年学生容易受外界宣传影响。
五、结论与建议
(一)用户移动支付行为与性别、学历和职业有关,与收入无关
男性用户和女性用户对于移动支付的场景有不同的侧重点。女性用户无论是网上购物还是生活购物使用移动支付的比例都大于男性,因此要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针对女性和男性用户研究他们的需求特征,把营销资源投入到消费者最关注的地方,进而实现良好的宣传效果,提高营销资源利用率。
(二)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是用户最为担心的因素
这也是一些用户没有使用移动支付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企业在移动支付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中只一味追求产品的方便性和流畅性,不重视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势必影响企业本身的发展。隐私对于大众都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企业对用户个人的信息隐私要投入一定的精力,商家在交易时也要注意保护消费者的隐私,做到让消费者放心、无顾虑支付。
(三)移动设备APP的易用性、有用性也会影响用户对移动支付的使用态度
商家应提供人性化的便捷操作,提高消费者的易用性认知和有用性认知,避免由于支付手段过于繁琐而导致的用户对移动支付产生排斥。
(四)同学/同事和媒体宣传对用户移动支付行为有一定影响
在本次调查中,有27.08%的的中青年群体未使用移动支付业务的原因是“对移动支付业务不了解”,用户的移动支付行为还会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移动支付运营商应当重视社会网络、人际传播对移动支付扩散的重要影响。同时周围的同学、朋友、同事、老师的看法也对消费使用移动支付有影响,运营商要善于利用口碑效应,多方面、多渠道地推广移动支付业务,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王伟斌,姜桂萍,雷贵优.第三方支付发展对传统银行业影响及建议[J].海南金融,2015(7):62-65.
[2]严安.百度搜索满意度和忠诚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3(2):124-129.
[3]文鹏,蔡瑞.微信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杂志,2014(6):156-161.
[4]党鹏程.用户感知视角下的支付宝安全影响因素研究及对策建议[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5(4):7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