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三年级日记范文
时间:2023-04-09 09:37: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三年级日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06年9月4日
星期二
今天早上,我和妈妈骑着自行车去学校,路上有许许多多来来往往的人,有的去上班,有的去上学。突然我发现一位骑着三轮车的阿姨的油壶掉下来了,她没发现,妈妈追上去告诉她。我去捡油壶,当时人很多我又背着沉重的书包,我下车捡油壶,那位阿姨跑过来说:“谢谢你小朋友,你真是个好孩子啊”我说:“不用谢。”妈妈也夸我。我说:“帮助别,快乐自己,举手之劳,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篇2
第一步:观察入手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给我的作文教学带来深刻的启示。学生之所以下笔难,是因为没有材料可写,因此,在二、三年级就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虽然社会不是学生生活的主要阵地,但小学生已开始涉足社会生活。我们要尽可能地引导他们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让学生通过耳闻目睹来摄取生活中的一个个小镜头。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引导学生观察家庭生活。家庭是孩子的启蒙学校,是孩子真实的生活世界和情感家园。我们把学生的观察点引向家庭生活,不仅可以使他们加深对自己家庭的认知、理解和热爱,而且可以直接丰富其作文素材,这样才能引发其写作真情。
2.引导学生观察校园生活。紧张、有序的校园生活给学生带来了很多体验和乐趣,也是构成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小学生可谓“玩兴”正浓,可又不得不开始涉足比较紧张的“应试”生活,这就构成了一对矛盾,由此也引发出许多故事,给他们启迪,更令他们珍惜。学生犹如一棵棵茁壮成长的小树,每过一年,年轮就会多一圈,只要学生善观察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紧张激烈的比赛、师生的交往和同学间的情谊等,那么,那一圈圈的年轮将满载学生的喜怒哀乐。
3.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生活。社会犹如一个大舞台,每天都会有不同的故事上演,学生无论是行走街头、驻足店前,还是漫步公园、落座车上,都可以看到或听到许多形形的事情。这些事有的蕴藏着真、善、美,也有的折射出假、恶、丑。学生随时随地留意并记下这些事情,在习作时便可信手拈来。还有,生活既是多彩的也是复杂的,只观察是不够的,还得引导学生思考,对观察到的东西进行概括和提炼,只有这样,才能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找到写作之源。只要学生成为有心之人,就能从平时的生活中主动地去发现和搜集写作素材。
第二步:日记起步
学生不仅要把观察到的素材记在脑中,更重要的是形之于文――学会书面表达。写日记能把观察和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老舍先生曾经说过:“写日记是学习写作的基本功。”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习作四》中开始涉及写日记。我首先引导学生了解日记的内容和格式。我在网上下载了各种题材的日记发给学生,并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使学生认识到写日记就是用笔记下一天中发生的事及自己的见闻或感受等,即把心灵轨迹用文字描绘出来。然后我以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写日记。最后再用评价激趣。对学生日记的评价不宜过高,重在鼓励,让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引导三年级的学生写日记切忌操之过急,既要做到循序渐进,又要持之以恒。
第三步:童话激趣
记得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只有从儿童心底流出来的命题,儿童才会以极大的兴趣对待它。”这话在我女儿身上得到了验证。记得女儿上三年级时,也怕写作文,每次叫她练笔,她只喜欢写童话。我也不难为她,后来她练得多了,竟不怕写作文了。此时我才惊奇地发现,原来可以用编写童话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不错,实践证明,童话确实是一把开启学生兴趣之门的金钥匙。
1.给学生讲童话故事,引导学生看童话,让学生了解童话的特点――不仅有虚拟的主人公,还有丰富的想象,且能给我们深深的启迪。
2.借助实物引导学生编童话。在学生二年级看图写话的基础上,开始时可借助图片、动画、音响等编写童话故事。
3.让学生联系生活创作童话。学生练得多了,就会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经历过的,经过整理、取舍、组织,用童话的形式表现出来。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创造力也是无限的。
第四步:阅读伴行
1.在阅读教学中注重积累语言的指导。阅读与写作是互逆的过程。阅读是理解吸收,写作是理解表达。只有吸收得充分,表达才更加透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依照新课标的要求,在阅读训练中加紧积累语言的指导,学生的词库量才会丰富,说话或写作文时才具灵活性。
2.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方法的指导。在阅读训练中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的练习,从而使语言运用练习成为有源之水,效果才是显著的。只有读写结合,才能相辅相成,如果读写分离,就会两败俱伤。如在上《蜜蜂》这篇课文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蚂蚁觅食、蜘蛛织网等。后来在教学本单元的作文《观察日记》时,我让学生将自己在《蜜蜂》这篇文章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听闻的奇趣―实验或亲身观察的发现―结果及原理―从中受到的启示”运用到这篇文章中,这样,学生有法可依,写起来都比较轻松。久而久之,学生学会了迁移运用,写起作文来就轻松自如了。
3.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中国自古推崇“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足以说明读书的重要性。因为人不能什么事情都亲身去体验,阅读可以弥补生活的空白,充实人的生活。据测定,一个人的知识靠亲身实践得来的仅仅占20%,而80%的知识是靠阅读得来的。而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记忆的最佳阶段,若我们注重对他们阅读兴趣的激发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学生将会受益终身。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说明阅读对写作大有裨益。因此,我常把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推荐给学生,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十万个为什么》《寄小读者》《童年》《狼王梦》《三国演义》、名人传记、故事会、小学生语文报等,因为这类书刊经过了长久时间的考验,有着比较丰富的知识积淀,有利于把学生引进文学的殿堂。更重要的是,它们能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
篇3
【摘 要】 τ谛в镂睦此担作文无疑是较有难度的一个学习内容。总的来说,作文对于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要求较高,对学生情感表达、语言组织以及表达能力都有较高要求,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平时的写作训练,例如日记。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生活经历不多,在情感表达与语言表达上本身就有一定难度,还需要在写作中表达感情就更加难。日记就是一种相对基础的训练方式,留给学生的发挥空间也是非常大,对写作有基础的训练作用。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围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展开讨论,希望对相关教育者起到部分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作文;小学语文;日记;教学
随着教学不断发展,写日记已经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学习任务,但是在日记教学上,教师往往会因为它的基础性而忽略了它的重要性,或者说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于日记教学的重视。虽说日记教学是非常基础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也是非常多,假若能够将日记教学进一步优化与完善,想必在实际教学当中发挥出的效果能够更加明显。下面笔者就来谈一下日记在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一、目前小学低年级日记教学的现状以及困境
新课标指出,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需要重视对学生观察力、思维能力以及语言组织以及表达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学生的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推动写作教学,优化与完善日记教学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正常的写作具有一定的限制,这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会造成一定思维上的束缚,因此在写作教学的初期,我们需要进行日记教学。写日记也可以看作是写作文的一种练笔,但是日记具有更大的写作空间,对于各方面的限制也是比较少。总的来说,进行日记教学能够有效刺激学生对于写作的激情。基于日记教学的重要性,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优化与改革,推动日记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小学生在生活经历方面是比较欠缺的,在很多方面的能力还比较低,在日记教学中教师也需要不断进行引导。比如说开阔学生写作的思路、指引学生进行情感的表述等。在实际中,学生的日记会有局限的情况,因为他们还没能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比如说对于春夏秋冬,春就写花开,冬就写下雪,人都会有惯性思维,教师就需要帮学生从惯性中解放出来。
二、优化小学低年级日记教学的几点建议
1.注意循序渐进,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写作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写作更是需要学生长时间的积累,因此,在日记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小学阶段与其他学习阶段相比,在时间上跨度更长,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成长速度也是非常快,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一般来说,日记教学是从三年级左右开始的,这还仅仅是一个相对基础的阶段。到了四年级,教师就需要按照教学进度适当的提高难度,到了发展速度更加快的五六年级,教师更是需要对教学目标作出适当的安排。在任务类型、评估工作等也需要按照实际情况开展。比如说,三年级的学生写日记,出现流水账的情况是无可避免的,但是假若班级的写作基础更加好,教师就需要制定更加高的教学目标。比如说在一开始的时候有的学生能够以相同的素材写好几遍,例如观察金鱼一、观察金鱼二、观察金鱼三等等,对于这一种流水账现象在进行日记教学初期是无可避免的,教师需要体谅。经过一段时间的日记写作之后,学生们都会普遍会面临一些素材的匮乏期,在出现流水账的现象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引导,开阔一下学生的思路,但是需要有所掌握,给出一个宽一点的范围,不要局限学生的思维。
除此之外,日记教学还需要有一个缓慢的过渡过程。比如说在进行日记教学初期,目标是养成学生写作的习惯,让他们逐渐摸索身边的生活素材,体会情感,表达感情,需要留给他们一定的写作空间。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就不能够仅仅停留在无限制的日记当中,这时就需要做出一定的写作限制。日记教学还能够与阅读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比如说令学生谈谈对于书籍的感想,不仅仅提高了他们阅读的广度,还为写作积累素材。
2.进行日记的简单评点,举办交流会
日记是写作的小练笔,在日记教学中,教师需要对一些常见的错误进行指出,比如说语病,表达等等。当然,还可以将优秀的作品进行解读,对优秀的同学予以鼓励,作出表扬。在日常教学当中,教师需要适度地融入一些互动的小环节,比如说读作文、交流讨论等等,给予学生一个表现的机会,提高他们对于课堂的参与度。比如说朗诵完一个学生关于周末旅游的周记之后,请学生讲讲自己的感受,教师也能够进行提问,为学生挖掘一些写作素材。例如某学生去游西湖,那么就能够在日记中写些以前的旅游经历,或者说是希望跟父母去哪里游玩等等。
对于个别基础不太好,缺乏对于写作的信心的同学,教师更是需要进行特别关心,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写作的激情。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学生在经过表扬,或者说是突出表现之后,他们会给予学习更大的自信与热情,获得更高的学习效果。
对于相当一部分小学生来说,写日记这一项学习任务具有一定难度,写日记也可以看作是对于写作的一种变形与训练,是学生初步接触写作的一种途径。在教学中融入日记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写日记与写作文相比具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进一步推动了学生思维能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对于小学教学来说,教师除了需要完成一般的教学任务之外,还需要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良好习惯,还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工作。写日记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于身边事物的敏感度,提高观察能力、创造能力等等。
【参考文献】
篇4
小学六年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一、二年级为低段;三年、四年级为中段;五、六年级为高段。三年级上学期属于过渡阶段,是孩子跨入中高年级的起始阶段,各门学科都有了许多新的要求,比如语文,低年级段的学习任务主要是识字、写字、朗读课文,现在则增加了阅读理解和写作这两个语文学习的重头戏。从三年级开始,学习需要拿出真本事。
三年级也是学生思维解决问题的开始,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改变,孩子自身心里和能力的发展都会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学习分化现象,有一些孩子甚至开始出现学习偏科的端倪。
因此,处在这一时期的孩子更需要老师和家长真诚的鼓励和热情地帮助,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引导,孩子就会顺利度过这一时期。三年级作为小学阶段很重要的转折期,对孩子的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影响,那究竟“转”在哪里呢?
一、转型期孩子的现状分析
1.学习方面
进入三年级,知识内容明显广泛了,所以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必须扎扎实实的掌握,同时还要拓展孩子的思维,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学习方面的改变还表现在课程内容增加了,新开设的英语课、科学课、信息与技术课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也是现在教学内容中比较重视和重要的一部分。
一二年级的时候孩子们重点是学一些基础知识,比如拼音、生字、词语,也就是说只要孩子肯下功夫记,成绩上来说一般不成问题。但是,进入三年级就有些不同了,因为现在除了以上的基础知识以外,练习册、试卷上有更多比较“活”的题目,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这些题目是没有什么最标准的答案,可以是一题多解,不像学生字、拼音该怎么读就怎么读,所以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上,老师讲课的重点已经从拼音和字词教学转移到课文的阅读教学,字词的识记、课文的读通顺都要求学生在课前多下点功夫,这里首先要求各位家长帮助严格把好在刚开始阶段的课前预习关,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预习和复习习惯。
由于课堂教学重点开始转移到课文的阅读教学,也就是课文大意的理解、课文结构的把握、段的教学等,课堂上讲的这些理解方面内容在课外是没法补好的,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补的,所以课堂上良好的听课习惯是必须抓好的。
2.心理方面
出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很多事情都处于好奇,似懂非懂,开始有独立性,自尊心逐渐增强。细心的家长肯定能察觉,这阶段的孩子对很多事情都想试着自己一个人去做,但往往又达不到你所要求的标准,其实我们不要要求他们最后的结果怎样,首先就是要答应他们的要求,同意让孩子自己试试。另外,家长还要把握好批评的尺度,这阶段的孩子自尊心逐渐增强,也就是我们通常在讲的孩子知道“难为情”了,他怕“丢面子”了,所以各位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把握好尺度。
这个时候,儿童对于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变化变得更有意识;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和文字反应增强,思维能力的发展处在转折时期,抽象概括、分类、比较和推理能力开始形成;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提高,做题的速度和正确性提高。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和发散性尤为关键,而独立性和发展性是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儿童开始有自己独立的见解,独立意识开始增强。三年级孩子的学习动机从直接动机向间接动机开始转化,即使没有直接的奖励,为了得到老师、同学、家长和其他人的肯定性评价,他们也会努力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3.思想意识
思想从单纯走向复杂,也就是说想的事情多了,开始有自己意向,自己有自己的打算,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也就是有些家长在说的:“我们孩子很强,不听我们家长的话了。”但是他们的辨别力弱。不能把社会上的是是非非搞清楚,也不完全理解到底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这也就需要家长经常给孩子一些指示和告诫,经常提醒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给他明确的方向,但需要的是大人的“口风”必须一致。不要爸爸妈妈这么说,爷爷奶奶却是那么说,这样孩子就更辨别不清楚了。
二、需要强化行为习惯的培养
陶行知先生在总结前人经验和自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指出,儿童期是人格和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而三年级又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因为三年级学生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期,各种习惯的养成期,对其今后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一名三年级的班主任,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强化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1.专心听讲的学习习惯
这里的听讲,应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说课堂上,精力要集中,不做与学习无关的动作,要认真倾听老师的点拨、指导,要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联系,弄清公式、法则的来龙去脉。二是说要认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
“听”是获得信息、知识的重要途径。会听讲对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因为老师多半是以讲解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父母可以通过听来训练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父母可以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听到的内容,从而培养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2.培养认真作业的习惯
据有关资料统计:89.6%的同学认为自己作业错误的主要原因是粗心大意。28.5%在做作业时没看清题意就开始解答了,还有3.2%的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这些不良习惯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学生刚从二年级升入三年级的时候,学生的作业习惯明显退步了,我第一堂课布置的作业到下午放学前收到一半都不到,很少一部分学生能按时认真的完成作业,针对这中情况,我首先端正学生的作业态度,提出及时、认真、独立完成的具体要求。在进行学生作业规范化训练时,突出时间上的要求——及时,态度上的要求——认真,思维上的要求——独立。刚开始的时候我实行强制性要求,必须完成作业才能出去玩,让他们知道作业早做晚做反正要花那么多时间去做,还不如早点做完,可以轻轻松松地玩了。等学生慢慢有这个完成作业的意识的时候,我不再看着,而是规定时间。到学期结束的时候,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及时完成作业了。
3.培养善于质疑的习惯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学习的心脏。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想问、敢问、好问、会问。
学生质疑习惯的培养,也可从模仿开始,教师要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教给学生可以在哪儿找疑点。一般来说,质疑可以发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及关键点处,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还要让学生学会变换角度,提出问题。
4.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年级后,我们发现考试不是仅仅考课内的知识了,这就要求我们的孩子在课外要大量地汲取知识,补充课内所学。目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最头疼的算是阅读理解。面对难题不自信,害怕,根本原因是没有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本方法,所以对课堂上老师传授的方法要认真听,同时要学会举一反三,灵活地运用知识,题目“百变不离其中”,掌握了方法,就能将难题转变为做过的、熟悉的题目。让孩子体验成功,逐步养成探索精神。在家辅导孩子的时候,不要将答案完全告诉孩子,要有意识地将题目分成几个步骤进行,这样可以降低难度,让孩子一步步完成,及时肯定他的成功,让他产生满足感,这样伴随着孩子愉快的情绪体验,他会进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慢慢会对难题消除恐惧感。
5.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
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对于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提高社会交际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处在成长发育的第二次高峰,心理、精神、思想和行动都处在矛盾和不平衡之中,这个时期正是他们道德情操、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正反两方面接收的都很快,对于反面教育影响,他们更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的趋向。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一关键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水平,在文明礼貌方面要求重点做到语言文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他人。
6.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篇5
关键词:写作目标;写作训练;激发兴趣;增强自信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6-0030-02
语文老师如何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写作阶段目标,引导小学生走出“怕作文”的怪圈,一步一个脚印地跨入作文的“门坎”,轻松步入写作的“殿堂”呢?
一、以小学三年级为写作目标的第一学段,要达到的目标定为“对写话有兴趣”
1.复述故事法。三年级小学生生活阅历浅,又不懂得观察生活,脑袋里本来没有多少东西可写,一开始就让他们写作文肯定有困难,可以先试着让他们“写话”。先口头复述以前学过的课文里的有趣的故事,如:小猴子下山、狼和小羊等等,然后就让学生写下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我手写我口”。也可以老师自己或请一个同学当堂讲一个故事,讲完后让学生用笔复述故事情节。并告诉学生,这就是作文,消解作文在小学生心目中的神秘感。这种方法可以解决小学生头脑空空,没有东西可写的问题,又可以让小学生从原著和口头文学里借鉴一些叙述方法,逐渐克服不敢写的心理障碍。
2.看图配文法。在《小学生周报》和《小学生学习报》等小学生经常接触到的报刊上,常常刊载一些让学生津津乐道的漫画。这些漫画贴近学生生活,学生爱看爱讨论,有时还有激烈的争论。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这幅画讲了一件什么事,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样。学习小组内部讨论,推荐代表班内发言,最后让学生把说过的话写下来,给图画配上文字。学生们“写话”兴趣上来了,再也不说作文难写了。学生由喜欢漫画到喜欢上了看图配文,实现了由“说话”向“写话”的转变。
二、以小学四年级为写作目标的第二学段,要完成目标是“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1.故事续写法。小学语文课本里有许多生动感人的故事,其中有的故事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续写练习。如:读了《小英雄雨来》发挥想象续写《雨来参军》;学习了《小珊迪》就续写《珊迪死后》等等。这种作文是在原文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学生有据可依,有话要说,有情愿抒,都愿意把自己续写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并且谁跟谁讲的也不一样。讲故事的同学很自豪,听故事的同学很快乐。书面表达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2.即兴创作法。学校及社会上经常发生一些新鲜事,小学生好奇心强,爱看爱说,能说就能写。像记者抓拍重要镜头一样,老师一定要善于及时发现这样的情况,引导学生即兴作文。学生耳闻目睹了事件,有感有悟,不吐不快。我记得曾经让学生写过:《玻璃打碎之后》、《老光棍娶媳妇》和《电脑进农家》等等,都很成功。
三、要求具有初步的写作意识即“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是安排在五年级的习作目标
1.自由写作法。也就是不加任何限制让学生把自己最感兴趣、最熟悉、最想写的写出来。如让学生写《我的梦》、《――我想对你说》和《未来的――》等等。学生可以随心所欲,任意发挥,是所谓“我手写我心”。
2.书信交流法。小学生的感情是很丰富的,有的学生嘴上不爱说话,可他心里不一定藏的话少。通过让学生给爸爸、妈妈、叔叔、阿姨、校长、老师、同学、朋友写信、回信,交流思想、探讨习作方法。在亲情、友情互动中切磋写作技巧、互相评改、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这两种方法真真切切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并让学生在自我表达中增添自信,在与人交流中提高了习作能力。
四、学生上了六年级,习作目标是:“在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要求有比较自觉的写作目的
1.观察日记法。《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作了这样的表述“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由此可见:观察是写作的基础。经常让学生写观察日记,可以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拓展写作范围,提高写作能力。农村孩子可以写养蚕、养鸡、种菜、种瓜等的观察日记;城市孩子可以写饲养宠物、养花种草等的观察记录。写作时可以借鉴《科学》课上观察记录的写法。也可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鼓励学生要写出个性,力求创新。
2.开诸葛亮会法。就某个习作题目可让学生谈一谈个人的构思,可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之第四学段表述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在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时,学生面对眼前的人物、事件及景物不知如何开头、怎样描述,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从不同角度仔细观察,大胆想象,共同讨论。老师及时把学生对生活的发现,对事物特征的反映,以及所使用的优美语句、重要词语归纳在黑板上,以便学生在写作时参考。然后分析:写作的目的不一样则观察角度不一样,写作的对象不同则写作方法就会有所区别。鼓励学生写出与众不同的、有个性的习作来。
五、在六年级阶段,更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巩固小学阶段所掌握的写作技能
篇6
一、利用数学日记弥补记忆错漏
加强计算题教学,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计算题时,第一步让学生先看清题目中的数字和符号;第二步让学生再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以及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等;第三步进行计算;第四步进行演算,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建立病题卡的习惯。对做错的计算题,让学生写数学日记,可以起到预防错误再次发生的作用。可以让学生按病号、症状、诊断、治疗四步写数学日记,以弥补学生随时出现的记忆错漏。
二、利用数学日记弥补感知粗放
单纯的计算,在学生看来,是枯燥无味的。利用数学日记能有效地增加学生对计算的兴趣。趣味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只有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感知数学的趣味性,才能让学生爱学数学,以免学生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苦苦思索、繁难计算、复杂推理的心理。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游戏中做大量的计算练习,既达到了巩固目的,又不会让学生感到计算的乏味。
三、利用数学日记弥补教材不足,延伸学生感知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方法;训练
长时间以来,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语文老师来说,小学作文写作都是一门高难度学科习作。在现行的小学教学制度中,规定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需要学习作文习作,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多数人在小学学习过程中,对语文作文写作时都感到无从下手。首先是学生对语言的掌握能力还不够,在写作时对作文要求的理解、作文内容的想象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上也欠缺经验。要做好写作训练,教师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重写作意识的塑造
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接触作文写作,掌握的词汇量较少,也多是用最直接的思维模式进行描写,写出来的文章质量不高。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必须注重写作意识的塑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再激发学生的个性思维,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课堂上多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平时多注意观察身边的事情,得出感悟。
二、注重素材的积累
小学生写作想要提高,对于情感渲染和升华部分的掌握还不是最重要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内容上。许多学生在写作文时觉得无从下笔,无话可说。写作是一门文字艺术,而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生活中最容易收集素材,教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鼓励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获得体验。这些都是日常素材的积累,是组成作文叙事的内容。
三、注重仿写和自拟写作的训练
写作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叙事写作上容易根据传授技巧得到提高,写作重要的感情升华部分,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培养意识,学生自己从生活中慢慢积累得到感悟。而叙事和升华的部分又都可以在优秀的前进榜样上得到灵感,仿写可以比较快地让学生找到写作方法,是提高作文质量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而带领学生仿写时要注意指导,提醒学生一件事物的多角度描写,从而在模仿的同时逐步构筑起自己的风格。
总之,小学语文写作训练只要着重意识的塑造、素材的积累和技巧的传授,是可以在启发学生想象和思考能力的同时,又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文字艺术功底的。
篇8
一、指导学生由看到说,由说到写
(一)继续指导学生看图写话
在二年级看图写话的基础上,教师应更进一步加强训练力度,提出更高的训练要求,指导学生把图看得更具体、更详细。对图上没有的内容及情节,则要指导学生动脑筋,进行合理的想象。我们要遵循由看图到说图再到写图的顺序,写图时重点指导学生对有关内容有选择,有主有次,有详有略,有条理地把语句写通顺。
(二)指导写片段的训练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词语的基础上,不论是平时,还是作文课,教师都要加强片段的过渡训练。教师有目的地出示几个词语、短语或学生熟悉的生活材料,如《我的家》《一个大西瓜》《我的好朋友》等,要求学生写真人真事,先说后写,并要求语句通顺,意思连贯,情节完整,逐步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三)作文兴趣的培养
教师可指导学生写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人和事,如写请假条、留言条、书信等,通过看图写话等片段的作文训练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使学生感到写作文是一件愉快的事。正如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以作文为纲,指导学生写周记或日记
作文训练要有方向性和目的性,教师必须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循序渐进,耐心引导。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把每天、每周耳闻目睹的有意义的事情,详细地写下来,长期坚持必有好处。
三、以课文为依据,在讲读中指导
“依样画葫芦”,这种模仿写作在三年级教学中值得提倡,教师要做耐心的指导。课文是最好最成功的范文,把作文寓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具有一箭双雕的作用,既传授语文知识,又培养作文能力。教师通过讲读,使学生学习写作的思路方法,学会怎样开头、分段、结尾,怎样写人记事、描写景物。如第六册《我爱故乡的杨梅》,一件事写完,再写另一件事要分段写;句与句、段与段之间要有联系;结尾要自然收笔,不能有头无尾,更不能画蛇添足。在写完《翠鸟》后,我有意出示了《麻雀》《我的家乡》这样的作文训练题,学生普遍写得不错。
四、作文前指导
这是对学生在动手之前的指导,又是三年级写作文进入第二阶段开始半命题或命题作文的训练,重点指导学生为什么要写、写什么、怎样写,分课内课外两方面指导。
(一)课外指导
课外指导重在观察,主要写人物、景物、场面、活动等内容的作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置身情景之中,先教观察方法,然后把观察到的一切写出来,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并先口述再动笔,让学生边走、边看、边说。
(二)课内指导
课内指导重在指导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审题确定中心、选材组材、精心构思、编写写作提纲,然后起草,初步培养学生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好习惯。像《星期天我在家里做的一件事》《植树》这样的作文题目,学生一看,就觉得有话可说,大多数写得都很成功。
五、指导学生自改
鲁迅先生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美国作家柯德说过:“我的作品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足见修改作文之重要。当学生完成草稿后,教师主要教修改方法:朗读,让学生自己寻找、发现作文中存在的毛病;互改,当学生自己认为完好无缺时,互相交换改,既能使学生取长补短,又能调动和培养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各抒己见。
六、教师批阅讲评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改作文也一样,“改”也是达到用不着“改”。要缩短这一过程,关键是点出错误,拨正文风。批阅可以总批、面批、眉批相结合。总批带有鼓励性、综合性,在篇外写评语,主要是指出成功与不足及改进方法。眉批主要指出词句方面的问题,一般都要有针对性、点拨性、指导性。面批主要指对差生,指出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应该写什么、怎样写。同时还有板批,由于三年级初学写作文,篇幅短,抄在黑板上,用红笔进行直观修改,一目了然。
作文讲评时,重点挑选“优秀作文”“进步作文”在班上朗读,或张贴在学习园地,或推荐发表,这样可以大大调动、鼓励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篇9
一、巧观察引发兴趣
写观察作文,是老师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最好方式。对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让学生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他们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习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才真实生动。
1.赋予观察材料童话色彩
小学生喜欢童话故事,观察自然景物的时候,如果能赋予其童话的色彩,那么学生的观察热情就高了。比如课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观察校园内的花草树木被践踏折断或遭遇狂风暴雨后“伤心”的样子,它们为什么“伤心”?怎样让它们“开心”起来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观察,学生就会有热情,有兴趣。
2.让观察变得饶有趣味
小学生天玩儿,如果将观察过程设计成玩儿的形式,他们自然乐于参与。比如写人物外貌时,如果只是要求一个学生站在讲台前让大家写,写出来的东西就会很呆板,学生写得无聊,当“模特”的学生也会感觉委屈。假如换个形式,情形就完全不一样了。比如,让当“模特”的学生比赛,看谁能在两三分钟以内就把同学给逗乐,“观众席”上的学生则比赛用文字给该“模特”最好笑的样子“拍照”,比比谁“拍”得最快、最像,技术最好,二十分钟后展示“照片”。把写外貌练习当成“拍照比赛”,学生写的文章自然就生动了,当“模特”的学生也会乐在其中。
二、小练笔另辟蹊径
仅凭日记和单元作文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小练笔就有效地补充了这方面的不足。
1.续编童话故事
续编童话故事,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如学完《小木偶的故事》后,学生对小木偶的遭遇充满同情。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构思新的情节,想象新的结局。
2.仿写创编诗歌
从三年级开始,我坚持让学生背诵我推荐的古诗词,并向学生渗透“学以致用”的观念,把一些特殊节日作为特定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背诵相应的诗歌,并仿写或创编诗歌。
三、多积累博采众长
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是积累与训练,“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道理就是如此。积累是创作的源泉,教师要指导学生像蜜蜂采蜜一样,“广开蜜源”,通过自己的消化酿出“蜜”来。只有把阅读、思考、练笔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在积累中吸取营养,丰富知识,扩大信息量。这样,他们的习作语言才会生动,构思才会新奇,习作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1.课内积累
课堂学习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方法去进行课外阅读,要学习经典课文中的写法,还要将生动的句子、写得好的自然段摘抄、背诵下来,以供习作时选用或仿写。
2.课外积累
篇10
有一天,霉透……老师布置的作文《我学会了xx》,我一听,顿时感到胸口上长草——心慌,不知该怎么写。这下真是小炉灶翻身——倒霉。我的作文没能得优,我就成了霜打的茄子。我闷闷不乐地回到家,让妈妈教我写作文。我写了一小段,错了,翻一页。又写了一小段,还是错了,我又翻了一页。就这样,一本作文本不一会儿就宣布报废了,我的心里就像半夜吃黄连——暗中叫苦。妈妈严肃地对我说:“孩子,写作文不能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地来。”
听了妈妈的话,我开始每天坚持看作文书,积累优美词句,每天坚持写日记。每次老师布置作文,我就先写草稿,然后认真修改,最后才抄在作文本上。
我终于成功了,我实现了我的梦想。2010年,我的作文《我的马屁精》在《小学生作文》上发表了。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再后来,我的作文陆续发表在《小学生优秀作文》、《快乐作文与阅读》(注音版)、《创新作文与阅读》、《作文大本营》、《中国少年先锋报》、《作文指导报》等报刊。我用艰辛的汗水换来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