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秋景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03-28 11:32: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写秋景的诗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篇2
一、讲清字词句,领略语言美
古诗是用古汉语写成的,跟现代汉语的距离较大,要欣赏它的语言美,首先必须读懂,要帮助学生正确地解词释句,讲清字在词中、词在句中、句在诗中的意义,特别应当抓住诗人反复提炼的“诗眼”,深入浅出地剖析古诗在用字选词上的佳妙之处,体味古诗语言的特色。
二、融合情与景,体味意境美
古诗通过诗人对眼前景物的传神写照,自然地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生动的景物描写,融合着抒情言志,构成了诗的意境。我们在学习这些古诗时,就要注重这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物我一体的特点,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意境美。如杜牧的《山行》,通篇无以“秋”字,却字字写秋景。全诗四句,各有意境,互相衬托,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画面上苍茫的山、洁白的云、隐约可见的房屋、似火一般的满山枫叶,远近衬托,错落有致,诗人置身期间,停车坐观,流连忘返。诗句生动的绘景,蕴涵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赞美。这样的诗写情中之景,鲜艳夺目;抒景中之情,耐人寻味,真是极尽情景融合之妙。
三、分析识境界,感受心灵美
课本中的古诗有许多都反映了诗人较高的思想境界,有的叙事直抒胸臆,有的咏物寄托情怀。因此,当我们从形象入手,在学习诗的语言形式的同时就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这种思想境界,感受诗人心灵的美。如陆游的《示儿》,是他一生极为丰富的诗作中的最后一首诗。一个人行将去世,该有多少话要说,“死去元知万事空”,然而只有一件事,到死也深深地牵挂。“但悲不见九州同”――事关国家的兴亡、民族的命运。他唯一要嘱咐孩子们的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里表达的是诗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是祖国一定会统一的信念。这首诗,把一个古代爱国诗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实质、道德观念表现得十分深刻。
四、讲解知理趣,领略哲理美
古诗中还有许多诗句蕴含有丰富的哲理。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古原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锄禾》)、“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等等,都是富含哲理趣味的名句。这些句子,饱含着诗人深刻的生活感受,充满了耐人寻味的哲理,而且十分凝练,已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我们在引导学生读懂这些诗句时,应当注意讲解这些如珠妙语,阐明其中的“理趣”,使学生领会诗的哲理美。
篇3
关键词:唐诗 美丽中国 道德教育
党的十报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中学语文课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唐诗中对祖国山水赞美与热爱的诗歌,对学生进行“美丽中国”理念的灌输与教育,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炽烈情感。
一、对应节令时序的诗句:一草一木皆关情
“美丽中国”的概念首先看重的是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的感受。唐诗里有很多对应节令时序的景致描写,抒发出的是对自然景色的直观感受,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景色幻化成诗人笔下的美丽词句。在学习这些诗句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品味这些洋溢着自然情趣的诗句,使学生受到强烈的震撼。
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是一首流传不衰的好诗:“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全诗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西湖的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尤其是中间四句,景中有人,人在景中,中间的转换不露痕迹,衔接非常自然,不但描绘了西湖的旖旎风光给予人的感受,而且将诗人本身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心态和盘托出,颇有天人合一的意境。如果教师能将“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转换用于本地的景色描写,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就更大了。
又如,杨万里的《小池》描写的是初夏的静谧氛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他的另一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则是直接描写了西湖夏日的美景:“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天的炎热在唐代诗人的笔下竟然透出阵阵的清凉,别有一番趣味。
刘禹锡的《望洞庭》则描绘了秋天的平静与坦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是诗人在日暮时分遥望洞庭湖而写的,表现出洞庭湖面开阔,水光月色交融。诗人还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远望湖中翠绿的君山仿佛白银盘上漂浮的一只青螺,意境深邃。
高适的《别董大》显示的是另一种意境:“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晖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中的灰色天空给我们以强烈的感官冲击,似乎联想到了眼前的环境问题。
通过朗读和比较这些描写四季景色的唐诗,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还可以让他们领悟用心感知秀美景色的道理,进而培养他们爱护美好河山的道德情感。一草一木皆关情,而建设“美丽中国”是需要每个人付出自己的努力。
二、对应山水胜景的诗句:青山绿水在心中
唐诗里还有很多对应着山水胜景的诗句,表达出的是对祖国山水胜迹的迷恋与赞叹,而背后则是个人心境的自然流露。阅读和学习这些诗句时,教师应让学生抓住自然景色的独有特点,在抒发个人情怀的同时关照生态环境的变化。
杜甫的《登高》可能唐诗中最为萧瑟凄冷的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长江之滨的夔州(今四川奉节)以猿多著称,夔门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不仅感慨韶光易逝,壮志难酬。
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则对比了长江两岸的不同景致:“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诗人站在江北,遥想江南的秋景:此时的时令已过了深秋,我所在的江北早已是草木凋零、一派晚秋的萧条冷落,而江南的草木却还未凋落,还是青山绿水,风光依旧旖旎秀美。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景观也不同,地带性的差异是观察者的立足点,别有一番风趣。
篇4
古典诗词的形象鉴赏一直是高考的热点,近3年来,高考对形象类进行直接考查的情况情为:2011年有6处,2012年有5处,2013年有4处。
下面拟就近几年高考真题来具体探究古诗词形象类鉴赏题型的解题技巧。
一、鉴赏诗中某些意象
意象既可以理解为“意加象”,也可以理解为“意的象”。诗人艾青认为:意象是具体化的感觉。指诗融合了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客观物象,即含有某种思想感情的形象,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烟、枯藤老树之类的,都是诗中的意象。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鉴赏某一意象,就是挖掘物象所蕴含的主观情感。所谓意象是寄托诗人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载体。如果要理解诗中蕴涵的情感,参透诗的意境,那就必须先把握意象。鉴赏诗歌,通过跳动的意象去捕捉诗人的情感、思绪。可见,意象是鉴赏诗歌的中介与途径。
(一)提问方式
1.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结合全诗分析意象在全诗中的作用。
2.结合诗歌分析某一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作用是否相同。
(二)答题步骤
①找准意象,然后加以描述;
②概括意象的特点及作用;
③分析揭示意象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三)答题句式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意境),表现了诗人……的感情。
2.本诗用……的意象,渲染了的……氛围,……(术语概括作用)地表现了诗人……的感情。
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2012山东卷)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参考答案:
(1)描写了清晨起航耐,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2)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二、分析诗词的意境
众多的意象构成不同的意境,但意境的内涵又超越意象。意境传递了整首诗的气氛,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一)提问方式
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答题步骤
①解说相关诗句;
②概括意境的特点及作用;
③分析意境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三)答题句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意境),表现了诗人……的感情。
例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2012湖南卷第10题)
度破讷沙①(其二)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鹈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鹈泉,泉水名。
(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参考答案: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三、分析诗词中人物形象
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有塑造的人物形象(虚构的)和抒情主人公形象(作者自我)两种。
1.塑造的人物形象
在偏重叙事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因此,人物形象是我们阅读诗歌时必须把握的。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因此,鉴赏人物形象应以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为依据,以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为角度进行。
2.抒情主人公形象
在抒情诗歌中,诗人为了表达某种较强烈的感情,往往会设置一个“代言人”,并借此来表达爱憎是非、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等。这个“代言人”即为抒情主人公形象。从这个角度讲,抒情主人公形象实际上是诗人自己,是“诗化了的作者”。鉴赏此类诗,要抓住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特点,并要知人论世,从背景角度切入,才能更好地把握诗歌的主旨。
(一)提问方式
1.你从诗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诗句)”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
(二)答题步骤
①找出诗词中描写形象的相关语句。
②概括形象的特征。
③结合诗词主旨,指出所写形象的表达作用和效果。
(三)答题句式
这首诗描写了……(特定的环境或氛围)的一个……(特征、性格、思想)的……形象(身份)。
例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2013年辽宁卷)
竹轩诗兴
张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①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①篆烟:盘香的烟缕。
8.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
9.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
参考答案:
8.全联视听结合,生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间光影的变化;“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5分。答出视听结合并加以分析,给2分;若答出衬托或动静结合并加以分析,可给1分。答出光影变化,给1分;答出比拟手法并加以分析,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篇5
一、“山”与“月(日)”意象交织的意境美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以生动形象的意象来开拓诗境,形成淡泊悠远、闲适自然的意境。明代的朱承爵在《存馀堂诗话》说:“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王维借自然景象,融入恬淡之情,使他的诗歌展现出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在《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一诗中,“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这几句先是描写山中秋景,山色苍翠葱绿,秋味正浓;秋水日日喧流不息,打破秋日的宁静。然后视线转向乡村风情:在落日的余晖下渡头一片宁谧,炊烟袅袅升上云天,给和谐的乡村增添一分生气。苍翠的山、熔金的落日,营造出一番生机无限、秋意浓郁的意境美。山水田园诗的最高境界不在于简单的描摹大自然的美景,而是在景物中融入一种情趣寄托,达到情景交融的诗意。这首诗又借与知己友人临晚风、听暮蝉、看落日、赏孤烟、醉饮狂歌,把自己和裴迪比作陶渊明和接舆,那份高洁脱俗、超然物外的品性和这幅秋日晚景图浑然融合在一起,意蕴深远。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具有空旷、深远的意境,这种意境美是在虚实相生的审美空间与想象视野中产生的。例如,《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这首诗,不着一字朋友离别后的想念,却在平白如话的平淡中给读者留下余韵无穷的想象空间。诗歌的起首句打破常规,不细写相送的情景、话别和心境,只以“山中相送罢”将这一难舍难分的场景一笔略过。山路高远,难以再见朋友的身影,诗人怅然若失的心情,百无聊赖的时光及相见何时的叹息,俱化作“日暮掩柴扉”的动作中。友人离别已经远去,留给诗人的是漫漫长夜和独守草舍的寂寞。“山中”和“日暮”,一个点名环境,一个说明时间,实写了友人的离别。最后两句化用《楚辞·招隐士》中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句,感叹王孙出游不归。春草绿非眼前之景,是诗人设置的艺术联想,绿草会随春意如约而至,但与友人能否见面却尚未可知。诗人拉远时间和空间的镜头,将对友人的思念表现得更加真切。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说,“中国的诗词文章里都着重这空间的点染,抟虚成实的表现手法,使诗境里面有空间、有荡漾,和中国画具有同样的意境结构”。王维借想象设置独特的虚实相生的意境,寄情感于言外,令人神远。
二、“山”与“月(日)”意象交织的组合美
盛唐时的《河岳英灵集》中对王维的评价时说:“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着壁成绘,一字一句,皆出常境。”王维善于捕捉山水田园的景色特征,运用自然凝练的语言,描绘出一幅优美深远的画卷,抒发亲近自然、追求闲适的心境。他的“山”与“月(日)”意象交织的诗歌所体现出的组合美,常常反映在诗歌的画面层次美和动静结合的图景美中。苏轼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读王维的诗如同进入画境,在感受诗人热爱自然的诗情外,还能领略到层次变幻、组合精妙的画意美。《山居秋暝》使是充满了画面组合美的着名诗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秋后的傍晚,山雨初霁,空气清新,群山如洗,一番澄澈的清丽之景。夜色逐渐降临,皎洁的明月照在疏朗的松林间,落下斑斑驳驳的树荫,洒下一地月色,泉水显得格外清亮,缓缓地流淌在山石之上,发从淙淙的响声,山林变得越发清静。竹林喧动,渔舟下行,莲叶摇曳,一群美丽的浣衣女子归来,山居的闲适感油然而生。前两联写景,后两联写人,人与景同在。上是空山明月,下是清泉光影,一群女子在其中穿行。青山、明月、翠松、碧莲、浣女,以有人、有声来衬“空山”,由静到喧,营造出一种空灵、洁净的世外意境。
这首诗同时体现出动静结合的艺术。月光和空山是清静的,淙淙的流水更衬出环境的寂静。竹喧、浣女笑和莲动是在安静中才能听到的声音,以喧衬静,动静结合,这比单独写静更富诗意。有月下秋景,有潺潺水声和浣女嬉笑声,视听相融,使诗歌富有立体感和流动感。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此清寂、明净、深幽的景,正是诗人洁身自好、追求理想境界的品性的外化。
王维对大自然的声音的体验,是以动静结合的方式将诗人的心境和环境融为一体的。例如,《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歌从静态的人闲、夜静、山空入手,构成雨后的山间夜晚宁谧的氛围。桂花落、月出、鸟鸣,制造出动态的声音,尤其是一声声的鸟鸣,打破宁静的环境,更突现了山中的幽静和生机,这正是诗人以自然美来展现自己对理想社会环境的追求。
三、“山”与“月(日)”意象交织的情感美
“山”意象是王维在诗歌中常用的,如“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等。王维诗歌中的的山,不是其他诗人笔下神秘的象征,也不是王朝兴衰、人事代谢的映射,而是寄予了空灵淡泊之境界的“远山”意象。例如,《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在诗中,远在云峰之上的香积寺,高不可测,似入“无人径”却在深山处闻钟声,泉水在曲折的危石间逶迤流淌,薄暮的雾色使青松更添阴冷色。在“深山”和“日色”的外在笼罩下,诗人的禅意和超然出尘的心境渗透其中。
王维晚年只喜好静,“万事不关心”,欣赏“落日满秋山”的美景,过着“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自在闲适生活,以“山”为伴,以“月”为友,远离尘嚣,诗人的心灵与山水合一,精神境界出世。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诗词歌赋 丰富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有数以万计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它们犹如一颗颗闪亮的珍珠,光彩夺目。语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熟读、背诵、鉴赏和运用教材中的诗词,还要善于运用诗词歌赋来丰富语文课堂,从广度和深度上开发诗词歌赋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那么,诗词歌赋如何同语文教学结合,又怎样发挥其作用呢?
一、渲染意境,激发兴趣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讲课前,利用三五分钟指导学生抄录背诵有关的诗词,不仅利用点滴时间传授了知识,且书声琅琅,情绪昂扬,营造了课堂上应有的文学气氛,让学生领略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使学生从心理上把语文课同其他课区别开来,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上好语文课。同时,多次这样训练,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语文教学中师生依靠诗情画意作画,教师的深情范读,相配的古典名画,都能让学生体会到课文中的诗情画意,激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敬仰之情。
二、拓展阅读,补充课文
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教材教”,即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展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利用诗词歌赋同课文在内容上的联系,适时引入教学环节,作为课文的补充,以利于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将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抄录给学生,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比喻说明法的特点及由整体到局部的说明顺序,还可使学生了解:古人早已对荔枝不耐贮藏有真切的认识、生动的记载,体会课文引用古诗文的准确、精妙。学习《秋色赋》,把欧阳修的《秋声赋》印发给学生。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将峻青笔下绚丽多彩的秋色同古人笔下肃杀悲凉的秋景加以对比,从而体会出课文作者写秋色的时代特征,有利于领会文章主旨。
上述两例,前者可在课文讲读后抄录补充,以印证体会;后者在讲课前印发补充,以对比认识。有些诗词歌赋,根据需要,亦可在讲课过程中补充。
三、立足诗词,培养素养
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里有一个量的积累。在大语文观理念的指导下,语文教学应运用诗词歌赋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诗学素养,对语言文学的敏感力、洞察力,使学生徜徉在语文的海洋里,领悟语言文字之精妙。由于诗词歌赋短小精悍,有好些诗词在孩提时代学生就已经会背诵,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积累,加以引导,激活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课文,涉及作者的思想渊源或人物的精神品德。这时,有必要借用诗词歌赋的素养追根溯源,使学生从思想本质上认识作者的人格、情操、爱憎,以更准确地领悟课文的主题,体会文章的感情。例如,学习陶渊明的诗《归园田居》《饮酒》,可同时学习作者的《五柳先生传》,使学生了解作者的处世态度,以尽快地把握诗的主题。
四、联系体会,借鉴练笔
不妨先来看一个颇有趣味的现象:老版高中课文第一册第一课《荷塘月色》中,引用了南朝乐府诗《西洲曲》;第二课《长江三峡》,引用了杜甫《夔州歌》《咏怀古迹》和古代歌谣;第三课《雨中登泰山》,引用了《诗经》的句子、杜甫的《望岳》、宋之问的《桂阳三日述怀》。一个单元,三篇课文,篇篇都引用诗词歌赋。是偶然现象吗?不是。打开每天的报刊杂志,你会发现不少文章是以古人诗句做题目的;看看电影电视预告栏,你也会发现有些片名与古人诗句不无关系。这说明了古代诗词歌赋的优秀篇什,是古人千锤百炼的成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是能使文章生色的。
诗词歌赋篇幅虽短小,但同样有起承转合,有完整的结构,有格局,有意境。在写作教学中,用它做范例,具有简洁、方便的特点。比如写《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之类的作文题,我们就可以拿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做例子,思考如何组织材料,如何布局谋篇。如果写《送别》之类的作文题,则可以拿李白的《赠汪伦》为例,夹叙夹议,写景抒情相结合。
五、了解民俗,积淀底蕴
古诗词歌赋距离学生遥远,有很多诗词都有当时的特定历史背景和风俗民情,反映了我国民俗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情景。适逢民俗节日,可向学生介绍有关的诗词,吟咏背诵,借以了解民俗节日的情况,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积淀底蕴。
篇7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的这首小诗就描绘了一幅西湖夏日的“阵雨图”。诗人坐在望湖楼上饮酒,恰好捕捉到了转瞬即逝的四个画面――云翻、雨泻、风卷、天晴,有远有近,有动有静,使读者如临其境,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
雨,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以诗传情,以诗绘景。除了西湖夏日的阵雨,古诗中还描画了更多的雨,有着多变的特点,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四季多变的雨
春夜的雨,细细的,柔柔的,如牛毛,如花针,踏着春的步伐而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天的雨是细密的,它滋润着万物,唤醒沉睡的生灵。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黄梅时节是立夏后梅子由青转黄之时。黄梅时节江南多雨,俗称黄梅天。黄梅天总是细雨绵绵,而青草池塘处处的蛙声,似乎让人心里多了一丝夏日的烦躁。
宋代词人柳永的“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写的是秋天的雨。潇潇暮雨在辽阔的江天飘洒,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显得分外清朗寒凉。开篇描写这样的雨景,抒发了作者漂泊江湖的愁思和强烈的思归情绪。
古诗中描写冬天,往往以雪为主,很少写到雨。孟郊曾这样写:“楚水结冰薄,楚云为雨微。”寒冷的冬季,楚地的河流结冰很薄,云朵成云布雨,降下点点滴滴的冬雨。冬雨在孟郊的诗中,是寒冷肃杀的,这也是冬雨最大的特点。
蕴含情感的雨
在中国古典诗词里,雨来自于自然,更来自于诗人的内心。雨,是涂抹着诗人浓烈感彩的一种意象,或欢乐,或愁苦,或洒脱,或激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时节,总能看到路上的扫墓人,或三五成群,扶老携幼,或形单影只,踽踽独行。清明的雨,弥漫着淡淡的哀愁;清明的雨迷迷蒙蒙,就像人们心里的惆怅。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是场洒脱悠闲的雨。从容自适的渔翁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在青山绿水间悠然垂钓,江上渔舟,雨中红桃,让人感受到高远、脱俗的意趣。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是磅礴悲壮的雨,夜深了,诗人躺在床上听到风雨的声音,梦见自己披着盔甲,骑上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篇8
动静结合是运用动静相衬的方式来描写景物,进而形成一种情趣或境界的艺术手法。在写景诗中常用。通常由动景和静景两部分组成。这里,需要格外强调的是动景,它不仅指声响,还包括动作以及化静为动等现象。如以下三例:
①鸟不住啼天更静,花多晚发地应偏。(王庭《移居东村作》)
②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陆游《幽居初夏》)
③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姚范《山行》)
①中以鸟的鸣叫声反衬东村环境的幽静。动景为声响,这是最常见的一种。②中,陆游晚年退居山阴,此地环境清幽。湖水涨满,有时能看到鹭鸟悠然飞下;青草深处,到处回荡着蛙鸣。这两句的动景除了蛙鸣外,还有鹭鸟时而飞下的动作,它们共同衬托出初夏时节居处环境的宁静清幽,意境和谐。③中“绿”字本是形容词,在这里带了宾语“蘼芜”,化静为动,意为“使……变绿”,似乎将蘼芜由黄变绿的过程真切地呈现在了眼前,具有了动感,同时使无形的春风变得有形,是它的魔力给蘼芜涂上了绿色。
根据动静结合的方式和艺术效果,我们把这种手法大致分为三类。
一是以动衬静,衬托出环境的静、寂、幽、深。动景是陪衬,静景是重点,是基调。如孙觌的《吴门道中》(其二):
一点炊烟竹里村,人家深闭雨中门。
数声好鸟不知处,千丈藤罗古木昏。
这首诗着力呈现乡村恬静宁谧的风光。黄昏细雨,宅门深闭,古木藤萝,翠绿幽深,村落掩映,炊烟袅袅,一派静谧的乡村烟雨图。静,是基调,是诗人要着力表现的,而不知从何处传来的鸟鸣更加衬托出这一基调。
2012年福建省语文高考诗歌鉴赏题选的是宋朝李纲的词《望江南》:“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针对此诗,命题者设计的一道试题是:“‘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其参考答案给出了三个要点,其一是:“‘冰散响’描写清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可见,命题者把以动衬静作为一个要点加以考察。
二是动静相衬,相映成趣。动景和静景皆为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没有侧重。如张养浩的《【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s。爱杀江南!
这支曲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繁华富庶、明丽淡远的江南秋景图。前三句为静景,烟波浩渺,荷花丛生,两岸人家雕梁画栋,鳞次栉比,自然之美陪衬人间之繁华;紧接着四句为动景,沙鸥飞舞,珠帘漫卷,画船渐近,酒旗摇曳,真是“万类霜天竞自由”。只有静景,显得单调,只有动景,显得浮躁,二者相互映衬,相映成趣,江南秋景才如此令人心驰神往。
2012年北京语文高考试题中的诗歌鉴赏题选的是明代金銮的《柳堤》:“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围绕这首诗,命题者设计了两道选择题和一道主观表达题。其中第一道选择题的第三项是:“三四句写柳堤晴日静景,五六句写雨天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显然,这个选项意在考察学生对动静结合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这首诗的描写对象是柳堤,诗人着重呈现它茂密繁盛的的特点。如果从动静结合的角度去理解,那么,三四两句是静景,重点在于突出柳堤之长之茂密繁盛,五六两句飞燕落花,香雨暖风是动景,重点在于突出柳堤之盎然生机,动景静景相互衬托,共同构成柳堤的美景,不是简单的以动衬静,因为其重点不是突出柳堤的静。可见,这个选项是不妥当的。
三是化静为动,以动写静,增强动感,化无形为有形。如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这首词主要写作者乘船漂泊在途中倦懒思归之心情。上片写羁旅漂泊之苦,下片写思想心切和流光飞逝。后三句便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红”“绿”二字本为形容词,这里带了宾语“樱桃”“芭蕉”,这样一来,把不容易觉察到的颜色变化变为可以捉摸的充满动感的过程,而这似乎可见的颜色变化过程也伴随着时间飞逝的过程,同时寄寓了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2012年辽宁省语文高考诗歌鉴赏题选的是宋朝张耒的《初见嵩山》:“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针对此诗设计的一道试题是:“‘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其参考答案为:“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之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显然,化静为动成了这道题的考察重点。
事实上,事物之间的类别界限本来就是模糊的。况且,诗歌鉴赏这种审美活动主要基于主观判断,感情成分多一些,这就造成类别界限很难完全划分清楚。比如本文提到的动静结合的类别,前两者有时候就很难区分,因为某一首诗或某些句子确实兼具二者的特点和艺术效果。如王维的《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这是一首写于归隐之后的山水诗。诗的每一句都可以独立成为一幅优美的画面。其中,第三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潺潺溪水从乱石中穿过,发出细碎的喧哗声,这句是动景;澄碧的溪水与两岸郁郁葱葱的松色相映,融成一片,幽静和谐,这句是静景。二者都是青溪附近山水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动一静,相映成趣,同时,也是以动衬静,小溪的欢唱更加衬托出了环境的清幽。
可见,鉴赏诗歌时,必须实事求是,结合具体作品做切合实际的分析,胶柱鼓瑟是不行的。如此说来,为动静结合区分类别还有什么意义呢?当我们有这个疑问的时候,说明我们仍在用自然科学思维来审视文学艺术,希望能有百用百灵的公式、定理或者其它一刀切式的标准来衡量文学艺术,其实,这是违背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规律的,文学艺术有其自身特点,不能完全照搬自然科学模式。我们对动静结合的特点加以细究,既加深了对这一手法的理解,增强了答题的针对性,也有利于深入理解诗歌作品。
在教学实践中,动静结合的手法经常出现被过度使用的情况。因为找到动静和静景似乎很容易,学生经常不加辨别,轻易就认定某处使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事实上,尽管能找出动景和静景,但不一定就能构成动静结合的手法。如苏轼的《望湖楼晚景》: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熙宁五年(1072)苏轼被派遣担任杭州州试的监试。试院余暇,得以到凤凰山上的望海楼闲坐,写下这首诗。当学生面对这首诗时,一下子就认定它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认为一四两句是动景,第三句是静景。如果不考虑整首诗的情境,孤立地看这几句诗,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可是当我们把这些诗句放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看的时候,这首诗与那些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的诗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横风吹雨,来势凶猛,霎时,雨收云散,海阔天青,电光如蛇,间或穿梭。此诗为我们呈现了傍晚时望湖楼所见的壮美之景,并于变幻莫测的自然景观中寄寓了人世沧桑的感慨。而我们所接触到的运用动静结合的诗通常呈现的是赏心悦目的优美,以及恬静、幽深、宁谧的境界。
最后,简单说说答题注意事项。首先,我们必须整体把握诗歌作品,摸清其主题和风格。如果确认使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在表述时应该将动景和静景的内容写出来,最后分析艺术效果。艺术效果必须结合具体内容回答,前文提到的“衬托出环境的静、寂、幽、深”“相映成趣”“增强动感,化无形为有形”等说法只是一般模式,我们必须结合具体诗句加以阐释,像那道辽宁考题所给的答案“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就是很好的例子。
附2013高考语文辽宁卷的诗歌鉴赏试题中的第8题,有助于区分动静结合和视听结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竹 轩 诗 兴
张 C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篇9
传统语文课堂学习几近被枯燥乏味的写作技巧梳理、段落欣赏等教学方式充斥,语文的人文性几乎得不到体现。新课改倡导教师改变“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积极思考。基于此,笔者在教学《鸿门宴》时做了些探讨和改进,我把全班同学当双方士兵,选几个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充当主要角色,大家根据人物的个性推敲,演绎出内心外化的角色,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其实,语文中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有着很强的故事性,如现代诗歌《雨巷》、小说《项链》等,如果教师精心设计,学生主动参与,能借助动作、语言、神态等手段来表达情绪,展现自我的表演,为学生创造内化课文语言的“平台”,还充分体现学生对交际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赏析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说说美在什么地方,然后小组指定代表发言,最后学生互评,老师点评。在课堂上,老师的角色是“导演”,引导学生在一种充分平等的活动中探究、启智,使学习活动变得自由轻松。
二、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让课堂氛围“活”起来
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如教学《爱莲说》时,我在教学导入环节是这样创设问题:“同学们,说说你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学生思考后纷纷发言,有的同学说喜欢牡丹花,因为牡丹花是富贵的象征,有一种尊贵典雅的气质;有的同学说喜欢梅花,因为梅花有着坚强品质,让人敬佩……“有没有喜欢荷花的,能不能说说喜欢的理由”。由此引出作者笔下的荷花。通过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问题。设置问题的目标也得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也就找准了方向,重点教学任务也基本落实了,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如在学习《拿来主义》时,就以作者要论说的“拿来主义”,为什么课前半部分军民一致“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以此引出,这个问题弄明白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层次就基本上清楚了。又如教学《生物入侵者》一课可这样进行,请大家朗读课题,揣摩课文题目告诉了你什么,之后提出以下问题:
(1)生物入侵都指的是什么?
(2)生物是如何入侵的?
(3)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有哪些?
(4)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生物入侵?
指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本,学生们能在问题的引导下,从课文中找到所要的答案。
三、倡导问题创设,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究意识
“学起于思考,思源于质疑。”多思才能多疑,多疑才能多知。如《沁园春・长沙》导学案的设计:品读上阙,探究下列问题。(1)本词上阙写景,你能说出词的上阙抓住了哪些典型景物(意象)来写;(2)按照什么顺序描绘;(3)试概括上阙描绘的景物的特点;(4)关于秋景你知道古人是怎样描绘的?写出古人描写秋景的诗句,诗人与古人有何不同;(5)本阙开头三句,语序同一般词序不一样,你能调整好并说说它的大意吗?(6)上阙最后三句,写出诗人面对美丽壮观的寒秋图,提出了什么问题。
又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的教学,这篇课文的学习目标是理解文章如何扣住“清” 、“静” 、“悲凉”来写作的。在学习了《故都的秋》之后,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探究题目:你们学了《故都的秋》一课后有怎样的心情?不少同学的回答是“感觉心里比较压抑”。带着这样的心态,再去写与“秋”有关的文章,似乎文章也会充满“清” 、“静” 、“悲凉”。这里,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复习巩固的《沁园春・长沙》,一味的“清” 、“静” 、“悲凉”,不如换成运用颂秋来置换“清” 、“静” 、“悲凉”。用另一种方式表达《故都的秋》,也不失是一种好的方式。
篇10
训练学生阅读,欣赏古诗的能力,要着力抓好四个方面,即:景与情、展与收、深与浅、讲与诵。
1情景交融,领会内涵
古诗的特点之一就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大都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描写景物为的是情有所寄托,意有所托。抒发感情是以神取景,以神写物。进行小学古诗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设法把儿童带入诗人精心创造的诗的境界中去,让他们领略诗中的美景。小学课本中杜牧的诗《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风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短短几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明艳的秋景图:远处,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蜿蜒伸向微带寒意的深山,在白云缭绕的地方,星星点点,隐隐约约有几处竹篱茅舍依稀可辨。眼前,是一片红的醉人的枫林,在夕阳映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尽染。诗人太爱这美丽的枫林了,顾不上赶路竟然停下车来领略这山林风光,他惊喜的发现,这如火是似霞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艳呢!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挂图、投影、多媒体及生动的讲述,让学生步入诗人描绘的境界中去,让他们看到寒山,斜径、白云、枫林、茅屋;看到那红艳艳的满山的枫林,使他们像诗人一样在那如诗如画的风景中细细欣赏,最后到达身临其境、流连忘返的境地,这就是儿童学习古诗的第一步。
当儿童充分感知了诗中的景物,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之后,教师就要进一步引导儿童站在作者的角度去分析、去思考,由景如情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达到情景合一体会到这是一曲秋色的赞歌。诗人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美丽,一样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因而在诗中透出一种热烈、向上的精神。这正是这首诗成为千古绝唱的原因,到这时,儿童学习古诗便进入第二境界即:由景入情、情景交融,深入领会诗人的内心世界,思想随之升华。
2收展自如、化难为易
以简单的文字体现丰富的内涵是诗歌的规律之一。古诗则更加凝练、含蓄,正如《蚕妇》中所写的: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学生要理解蚕妇归来哭的原因及历史背景很困难。因此,在古诗的教学中,教师要设法把诗中浓缩了的内容予以扩展,把略去了的情节、人物补充出来,便于儿童理解,以达到古诗教学中的“展”。如:《送孟浩然之广陵》以诗:
古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写的是李白送别好友孟浩然时的情景,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送别的时间、地点、场面、心情等浓缩在二十八个字中,为了让儿童易于理解全诗,教学时可先将内容扩展,把当时送别的情景通过音乐、幻灯片、老师声情并茂的演讲意义展现在孩子们面前:
阳春三月,绿树如茵、繁花似锦、春光明媚。正是朋友相聚、畅抒情怀、切磋诗文的大好时节。可是,老朋友孟浩然却要离开李白到扬州去了。李白真舍不得老朋友离开自己,怀着依依惜别的沉痛心情到黄鹤楼前送行。李白站在黄鹤楼前,眼看着那挂帆的孤舟,载着老朋友的船已经看不见了,李白还在那里依依不舍的望着。这时他只能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水滚滚的向天边流去。在古诗教学中,通过想象、联想、补充了略去的情节,丰富了十个的内容,儿童理解起来就容易得多了。在理解了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再把扩展开了的内容收拢,即总结全诗理解含义归纳中心:这首通过写李白送别好友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扩展是为了帮助儿童理解诗的内容,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归纳则是为了帮助儿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培养儿童的概括力。这样一展一收把诗的内涵尽显出来,儿童就能化难为易、轻松学习了。
3深浅适度
指导儿童阅读古诗,“深”与“浅”的分寸是不好把握的。有的诗字面上容易理解,儿童阅读往往浮在表面上,不能理解蕴含的思想内容,有的诗逻辑严密,反映的事情比较抽象,学生又往往产生畏难情绪,觉得无法理解。要针小学生的特点,解决这些矛盾,做到深浅适度,“浅”诗“深”讲,“深”诗“浅”讲就是个好办法。如《题西林壁》这首诗中讲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文字浅显,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为:我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貌,只是因为置身在庐山中。讲解时,教师就要引导儿童理解诗句揭示的哲理,帮助他们懂得作者是通过这两句诗告诉人们:只有突破局限,才能认清事物的道理。
4讲、诵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