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怎么写范文
时间:2023-03-22 04:22: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设计方案怎么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健全组织网络。认真落实街道办事处消防安全工作的各项计划安排,建立社区消防安全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由社区主任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社区干部及居民骨干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实行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将消防安全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形成消防安全工作的群防群治网络。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做好消防工作的积极性,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年内出宣传黑板报不少于5期,增强辖区居民的消防意识,绷紧消防安全这根弦。同时,要利用“防火宣传周”、“119消防日”等活动,突出社会弱势群体和外来务工人员两大宣传重点。
三、加大火灾隐患排查、整改力度。深入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改、保安全”活动,结合不同季节火灾特点,冬春季节开展对公众聚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以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在7月份炎热季节开展一次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场所的消防安全专项治理。特别是做好辖区内个体户的消防安全排查工作。同时,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协调有关部门或个人进行及时整改,严防反弹。
篇2
在教学常规检查中,时有下列现象:1.教师座谈会上,部分教师自述:没有使用自己写的教案,教案是供检查用的。他们感到自己的教案操作性不强。2.有的检查人员在检查过程中,经常是所查的课与所查的教案分离,他们认为教师的课可以反映教师的教案编制水平。3.教研员反映说:“一些年轻教师的教学过程设计只是抄写课文的教学内容,是教材内容的简单搬家。”4.随机听课检查发现,有的教师整个教学过程采用网上下载的教案或抽取他人设计的教学过程片段进行课堂即时整合教学,课后以记录反思弥补没有编写完整的教案的缺失,将课后的反思行为与课前的教学设计混为一谈。
上述的现象反映出目前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教师在思想上有梳理教学过程,但对教学设计的原理、系统要素和表现方法理解不深且编制教案能力不强;二是忽略了有效教学设计在有效教学中的作用。有效教学设计必须要考虑如何适当把握教学内容的分寸;如何把教学内容设计成问题且给学生独立、完整地思考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如何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机智如何使教学实施适合学生的能力发展(换一句话说,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决定着不同的教学过程)等等课堂教学过程要素。三是多年以来省内没有规范教学设计方案的一般格式。多数农村学校对教师备课的常规管理一般停留在县区教育局下发的常规管理文件层面,大多数学校尚未根据省市县(区)教学常规要求,研制出可供学科教师操作的教学设计方案格式,教学管理欠规范。四是了解所教的内容但对如何教这些内容未精心设计。一些教龄比较长的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在某种程度上比年轻教师熟练,对教学内容的梳理比较系统流畅,课“讲”得好,但对学生所面临的学习问题欠考虑,教学过程中捕捉问题、确定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不到位;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方法、教学手段及多媒体工具的选择,也是课堂教学实施的重要要素;学习评价与教学方法究竟如何统一,施教过程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估并提供反馈,选择哪些主要教学目标学习评估,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设计。
二、用教学设计格式规范教学设计行为。
上述这些问题已引起普遍关注,如何提升教师教学设计的技术水平,有效参考、利用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文本、图片、音视频、动画、多媒体等),使之内化为教师自己的行为;如何在教学设计特别是在难点环节――教学过程设计中,帮助教师真正考虑应用教学策略,把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学得怎么样”可操作地直观地显示出来;如何使教学常规检查发挥规范和指导作用?这些都是当下日常教学管理工作难点,为此我们将教学设计格式化成下表形式,形成一般性的规范要求。
课时教学设计方案格式
三、用教学设计格式编制教学设计方案
案例:中国水资源南丰北缺片段教学(20分钟)
(一)教学过程设计:
一份规范的地理教学设计方案应由上述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等10多个要素构成,教案的书写没有固定的格式,以上格式可以作为一般要求。教学过程设计的难点是编制教学设计方案,上面的案例可供教师使用教学过程设计格式时参考。
另外,在编写教学手段和教具这部分内容时,要体现媒体、教具在教学中的作用,如“播放视频创设情景”“呈现过程,形成表象”等等;在编制教学处理方法时,要体现教师教学活动行为的关键词(如:回忆提问、评价提问等等)和媒体的使用方式(如:讲解――播放――概括、播放――提问――讲解等等),这样,教学过程设计才具有可操作性。
教师使用该教学设计方案格式后,他们感到:一是系统地把握了教学设计各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二是教学过程设计格式可以促使教师用概括、精炼的语言描述教学内容并提出教学处理方法、教学问题等,用行为动词表达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直观地显示教与学的关系和比重,改变了只关注教师讲的行为,进而从教学设计的源头落实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三是引用了教学流程图设计。教学流程图,是浓缩了的教学过程,简明扼要有层次地表达了教学活动过程各个环节实施的程序,一目了然地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各要素结构、教学实施顺序用关系图表呈现出来,实现了教学内容流程与教学组织流程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教学活动形成优化运行的机制,发挥了教学设计方案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作用和行动纲领作用,方便教师自行编制和使用。四是教学过程设计发扬了黑板及板书在现代化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新背景下的作用。精心设计板书仍然是地理教师必须掌握的课堂教学技能,板书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浓缩,也可以作为教师调控教学进程的手段,成为联系师生双边互动的纽带。
篇3
1 策划多种形式,激发创造热情
根据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借鉴兄弟学校的经验,笔者参与制定了我校物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培养目标.期望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发动,借助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1.1 制定物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培养目标
物理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建构要着眼于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强调学生参与实践,发展综合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坚持物理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强调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创造性地开展活动.我们借鉴了兄弟学校的相关做法,结合我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了如下目标.
1.2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发动,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笔者根据我校学生的身心特点,策划了四种形式的宣传发动:一是专题讲座形式,精心收集军事科学、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科学家的事例与贡献等材料,利用活动课分班级或集中举办科技讲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质教育;二是专题介绍形式,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在班上进行专题介绍;三是黑板报形式,利用黑板报介绍物理知识的应用;四是观看科技录像形式,不定期组织学生观看科技录像片.经过宣传发动,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大大增强,笔者趁热打铁,搜集了一些思维训练材料,举办了两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讲座,让学生了解创造思维的特点及应用实例,让学生感觉到创造离他们并不远,只要进行适当训练,加上自身钻研,人人都能成为小发明家.在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后,笔者又适时地举办了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讲座,提出活动方案、指导意见与实施办法.学生一呼百应,跃跃欲试,创造热情高涨,在这种背景下,物理综合实践活动就在我校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
2 放手设计方案,提高设计能力
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设计、制定,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作用很大.鉴于学生普遍缺乏设计活动方案的经验,笔者在开展活动时,先示范一些活动的方案,在学生了解设计方案的全过程后,再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设计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创造性地设计出活动方案.
2.1 通过示范设计方案,实现设计能力的有效迁移
由于八年级学生刚学习物理,对物理学的一些研究方法不甚了解,因此在开展“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活动时,感觉困难很大.笔者从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角度,示范了该实践活动的方案,让学生在按照方案进行操作过程中,了解物理研究的一些方法,了解设计方案的过程,从而实现设计能力的迁移.以下为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1)巩固所学知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
(3)思考如何提高控制噪声的效果,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活动形式:以小组为单位.
活动材料:声源(手机)、隔声材料(报纸、塑料袋、衣服、泡沫等)
方案设计:
方案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鞋盒中放置不同材料时,比较听到鞋盒中手机发出声音的响度.
方案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到听不到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汇报与交流:各小组根据实验的记录进行汇报,比较两种方案的优劣,提出对隔离生活噪声的做法.
2.2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通过“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活动的开展,学生对活动方案的设计、操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具体设计时可能仍有一些困难,因此笔者在设计活动方案时注意引导,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完成方案设计.比如在进行“调查中学生的视力状况”活动中,笔者尝试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活动方案,然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以下为笔者引导的内容.
活动目的:(教师给出)
(1)通过调查,了解中学生的视力状况及其危害;
(2)通过调查分析与资料查询,了解近视眼的成因;
(3)学习有关调查的方法:如何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如何进行小范围调查;如何对调查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处理与分析;如何书写调查报告.
活动形式:以小组为单位.
调查问卷:(引导学生从四个方面设计问卷:一是希望调查哪些问题;二是希望反映哪些内容;三是一个人的视力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四是近视眼的危害.)
调查报告:(引导学生从网络上查询调查报告的书写格式)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独立查询网络资料,自主设计问卷,经组内交流、讨论后定稿.在此过程中,同学们个个热情高涨,在借鉴网络上相关问卷的同时,创造性地设计了一些新问题.通过该活动的开展,大多数学生掌握了调查的方式方法,从而达到了通过设计方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
3 积极开展活动,锻炼动手能力
在活动中,除了设计活动方案,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去观察实验现象(或实地参观)、动手操作实验器材(或走访一些地方、访问当事人),在此过程中,需要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因此在活动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操作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3.1 通过参与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俄国著名的科学家门捷列夫曾经说过;“科学的原理起源于实验的世界和观察的领域,观察是第一步,没有观察就不会有接履而来的前进”.通过观察获取的实验现象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求知的欲望,但是学生的观察能力不是自发形成的,要靠教师的诱导、启发.在活动中,笔者注意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比较观察法、顺序观察法、整体观察法、重点观察法与归纳观察法等,同时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提出具体要求,使得学生在进行活动时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观察活动,通过多次活动,大多数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3.2 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
实践活动最终要依靠学生来完成,因此动手操作实验器材、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能力要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在实践中巩固发展.笔者主要通过四个途径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一是指导学生根据使用说明书学习使用相关器材;二是指导学生学会收集实验数据,整理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的文字材料;三是指导学生学会分析收集的数据、材料,从中总结相关结论;四是指导学生学会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小论文等文字材料.通过几年来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大多数学生的操作能力得到发展、提高,学生在操作实验、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活动中越来越熟练,越来越得心应手.
3.3 通过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由于活动主要由小组来完成,这就要求学生要学会合作,发挥集体智慧.在小组中,不同特点的学生要能发挥出最佳水平,比如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提出好的创意及实施方案;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负责具体制作;管理能力强的学生负责管理与协调;反省能力强的学生对活动方案、活动过程进行反思、评估,提出改进意见等.比如在“简单电路的设计”活动中,学生首先对电路的连接知识进行回顾,并根据要求设计电路(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由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完成),小组讨论定稿后,再选择实验器材进行制作(这一过程由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完成),初步制作完成后,反省能力强的学生不断反思,改进实验,提高演示效果,美化制作工艺,使制作出来的电路既效果明显,又制作精致,管理能力强的学生协调小组间同学各司其职,合作愉快.新的课程标准把合作学习作为新形势下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笔者发现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合作学习的优势明显,深受学生欢迎,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地进行合作,合作学习的意识得到了加强.
4 加强活动反思,培养创造能力
在活动中,预订的方案可能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甚至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现象和困难,因此需要学生在活动中时时对活动方案进行反思,在反思中创造性得对原有方案进行改进,或者直接提出新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激发,创造能力得到提高.
4.1 通过对活动的总结,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
每次活动结束后,笔者都要求学生对整个活动进行评估、总结,在交流、讨论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比如,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活动后,笔者要求学生回顾整个活动过程,初步学会科学探究.在“简单电路的设计”活动中,要求学生对设计的电路进行实验检验,不足之处进行改进.通过不断对活动的总结,学生的探究能力确实得到了提高.
4.2 通过对活动的反思,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篇4
一、在方案上重视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是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促进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望、
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作用。
如苏教版化学2为了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是有一定限度的,设计了活动与探究:FeCl3溶液与KI溶液反应。笔者改变照方抓药式的实验,把其改变为探究启发式的教学。
提出问题:FeCl3溶液与KI溶液混合,欲证明该反应有一定的限度,应检验哪些微粒?如何检验?
设计实验方案时,要排除干扰、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还要考虑试剂用量.通过这样的讨论,让学生在充分的假设和辨析中学会选择、学会思考。会设计方案是科学探究的前提,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学生能够象科学家那样去进行研究,并体现了简单、根本、开放的原则。
简单:学生通过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已知道对于混合溶液中各种微粒的检验方法,所以该问题的设计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的。
根本:方案设计的思想是化学学习的核心知识,在方案选择的优化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可得到培养;通过Fe3+的检验也能体验到大部分的化学反应是有一定限度的,这也是本节课所要传递的一个重要信息。
开放:欲证明有限度,检测对象是多样化的,所能选择的试剂是多样的,溶液用量是值得讨论的,所以本问题对学生思维的要求是多维的、发散的,且是严谨的。在思考时,要提取出头脑中储存的多种方案,通过讨论最终得出一种最佳的方案。
二、在方案上突出学科与生活的联系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极为密切的中心学科。在学习时,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如苏教版化学2《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旨在让学生了解世界能源结构,树立开源节流的思想,目标设定侧重于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在课的收尾时,教师展示校园鸟瞰图,要求“我”为学校献一计:请给学校在新能源利用和开发方面提供一些设计方案。
(小组交流讨论)
生1:在楼顶铺太阳能电池板。
生2: 喷水池旁放凹面镜。
生3:在锅炉房上放太阳能热水器。
……
(师生一起评价方案的可行性)
太阳能的利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利用所学的知识为学校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献计献策对学生来说热情高涨,所以该问题的设计符合简单的原则;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开源节流人人有责,体现了本节课的目标,符合根本性原则;各种奇思妙想的设计,使思维的发散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符合开放性的原则。设计方案的多样性和可行性的讨论,又使思维的严密性得到了培养。开放性的问题值得小组讨论,值得争议,可使思维的矛盾得到激化。
三、在方案上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知识的本身就是活动,活动和思维密不可分。”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摆一摆、放一放、试一试、做一做。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必修2《甲烷》学习中的一个重难点是对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的理解,下面看一下两位
教师对该重难点的处理。
A教师:同学们,这是甲烷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请问甲烷的空间构型是怎样的?
学生:三棱锥型。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用虚线把四个氢连起来,引导学生分析六条虚线是一样长的,得出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
B教师:课前按小组发给橡皮泥做的黑球、白球、绿球和小棍。首先,要求画出CH3Cl、CH2Cl2、CHCl3和CCl4的结构式。
学生:发现CH3Cl、CHCl3和CCl4 各只有一种画法,而CH2Cl2却有两种画法,如图1所示。
B教师:CH2Cl2有几种结构呢?请提出你的猜想并论证之。
(生交流讨论)
学生1:认为CH2Cl2有两种结构(如图1)。
生2(展示球棍模型):如果这些原子的空间位置是立体的,则无论你怎么连,两个Cl都是相邻的。
B教师:两位同学分析得都非常有道理,可见从平面和立体的角度来认识CH2Cl2的结构是不一样的,究竟哪位同学的结论正确呢?我们看一下科学家的测定,科学家测得CH2Cl2只有一种结构。由此你能否推出甲烷的空间构型呢?
学生得出: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而非平面结构。
评析:A教师的设计通过让学生直接观察模型得出结论,缺少对学生思维的培养,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只要学生把结论记住即可,让学生无法经历对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
B教师的设计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在体验中感受到探究的乐趣,对知识的形成经历了有意义的建构。这样的设计非常符合简单、根本、开放的原则。简单:通过对原子结构和微粒间作用力的学习学生已能写出甲烷及其氯代物的结构式,都有很大的兴趣用橡皮泥和球棍组装模型。因此分析CH2Cl2的结构有其知识的生长点。根本:要搞清甲烷的空间构型,一种是从键角入手(课标对键角不要求),二是从CH2Cl2的结构去反证。CH2Cl2有几种结构的问题是本节课的一个核心知识。搞清了甲烷的结构可进一步分析其他有机物的结构,因此该问题也是有机学习的基础。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了培养。开放:对于CH2Cl2的结构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思维中的矛盾,使学生能从多角度、多元地去分析问题。
四、在方案上落实学科探究环节的设计
有探究性的课堂问题,可以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深度的思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迸发思维的火花,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最终达到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如在《苯》的教学中,教师布置前置作业:写出C6H6的可能结构。
课堂上,师生一起沿着科学家对苯研究的历程,一起来探究苯的结构和性质。
学生展示所画的C6H6的结构:链状:HCC-CH2-CH2-CCH、
H2C=CH-CH=CH-CCH、H2C=CH-CC-CH=CH2、HCC-CC-C2H5等。
环状: 等 。
提出问题:设计怎么样的实验可证实C6H6的可能结构?
(学生交流讨论)
猜想:如果苯中含C=C或CC,则可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反之,则不褪色。
实验验证、分析现象、得出结论:苯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可能结构为正三棱柱。
实验事实:1 mol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3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6H12。
得出结论:苯的结构不可能为正三棱柱。
(激发思维矛盾)
实验事实:苯能与液溴在铁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并且苯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种。
猜想:(1)苯分子中的六个碳原子是一样的。
(2)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一种特殊的键,既非单键也非双键。
化学史实:凯库勒的贡献。凯库勒式:
讨论:凯库勒式的缺陷。
展示:现代教育手段测得的数据。
结论:苯分子的结构为
由链烃转向环烃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案例采用否定探究式的教法,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把“性质实验”改为结构探索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化学史教育和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
使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打下了基础。其中的问题设计体现了简单、根本、开放的原则。
问题1:写出C6H6的可能结构。
1.简单:烷烃、烯烃和炔烃结构和成键方式的学习,为C6H6可能结构的书写提供了知识的生长点。
2.根本:苯的结构的分析是本节的重难点,可能结构的书写有利于对有机物结构的深化,猜想苯可能的结构也是科学家研究苯的基本思路。
3.开放:对于C6H6学生写出的结构达三十多种,使思维的发散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问题2:设计怎么样的实验可证实C6H6的可能结构?1.简单:乙烯、乙炔性质的学习为试剂的选择提供了基础,学生很容易通过知识的迁移实现对苯性质的探究。2.根本:抓特征基团推性质,性质又体现基团,是有机学习的根本思想,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进而对假设进行否定,在矛盾的激发中继续去寻找方法,体现了科学求真的思想。3.开放:本设计通过充分的猜想,反复的论证,最后锁定目标,在排除矛盾中前进,要求能多角度地思考,还知识以生命。
成功的课堂问题无不符合简单、根本、开放原则。让教师重视课堂问题的设计,让问题变得简单,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让问题变得根本,使课堂变得高效;让问题变得开放,使知识得以生长。最终实现:学生爱学!
篇5
有关于技术开发合同
项 目 名 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 托 方(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开发方(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说明
一、“合同登记编号”的填写方法:
合同登记编号为十四位,左起第一、二位为公历年代号,第三、四位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编码,第五、六位为地、市编码,第七、八位为合同登记点编号,第九至十四位为合同登记序号,以上编号不足位的补零。各地区编码按GB2260-84规定填写。
二、技术开发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就新技术、新工艺和新工艺的新材料及其系统的研究开发所订立的合同。技术开发合同包括委托开发合同的合作开发合同。
三、计划内项目应填写国务院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地、市(县)级计划,不属于上述计划的项目此栏划(/)表示。
四、标的技术的内容、形式:
包括开发项目应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开发目的、使用范围及效益情况、成果提方式及数量。
提交开发成果可采取下列形式:
1.产品设计、工艺规程、材料配方和其他图纸、论文、报告等技术文件;
2.磁盘、磁带、计算机软件;
3.动物或植物新品种、微生物菌种;
4.样品、样机;
5.成套技术设备。
五、研究开发计划:
包括当事人各方实施开发项目的阶段进度,各个阶段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达到的目标和完成的期限等。
六、技术情报资料的保密:
包括当事人各方情报和资料保密义务的内容、期限和泄漏技术秘密应承担的责任。
双方可以约定,不论本合同是否变更、解除、终止,本条款均有效。
七、其他:
合同如果是通过中介机构介绍签订的,应将中介合同作为本合同的附件。如果双方当事人约定定金、财产抵押及担保的,应将给付定金、财产抵押及担保手续的复印件作为本合同的附件。
八、委托人签订本合同书时,应出具委托证书。
九、本合同书中,凡是当事人约定认为无需填写的条款,在该条款填写的空白处划(/)表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双方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的技术开发(该项目属____________计划),________经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一、标的技术的内容、形式和要求:
二、应达到的技术指标和参数:
三、研究开发计划:
四、研究开发经费、报酬及其支付或结算方式:
(一)研究开发经费是指完成本项研究开发工作所需的成本;报酬是指本项目开发成果的使用费和研究开发人员的科研补贴。
本项目研究开发经费及报酬:________________ 元
其中:甲方提供____元,乙方提供____元。
如开发成本实报实销,双方约定如下:
(二)经费和报酬支付方式及时限(采用以下____种方式):
①一次总付:____________元,时间:________________
②分期支付:____________元,时间: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元,时间:________________
③按利润________%提成,期限:________________
④按销售额____ %提成,期限:________________
⑤其他方式:
五、利用研究开发经费购置的设备、器材、资料的财产权属:
六、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
本合同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在____________(地点)履行。
本合同的履行方式:
七、技术情报和资料的保密:
八、技术协作和技术指导的内容:
九、风险责任的承担:
在履行本合同的过程中,确因在现有水平和条件下难以克服的技术困难,导致研究开发部分或全部失败所造成的损失,风险责任由________承担。(1、乙方;2、双方;3、双方另行商定)经约定,风险责任甲方承担____ %________________乙方承担____ %
本项目风险责任确认的方式为:
十、技术成果的归属和分享:
(一)专利申请权:
(二)非专利技术成果的使用权、转让权:
十一、验收的标准和方式:
研究开发所完成的成果,达到了本合同第二条所列技术指标,按____标准,采用________方式验收,由________方出具技术项目验收证明。
十二、违约金或者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违反本合同约定,违约方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一)违反本合同第____条约定,________方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和违约金额如下:
(二)违反本合同第____条约定,________方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和违约金额如下:
(三)
十三、争议的解决方法:
在本合同履行过程发生争议,双方应当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________进行调解。
双方不愿协商、调解解决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双方商定,采用以下第(____)种方式解决。
1.提交____ 仲裁委员会仲裁;
2.向____ 人民法院起诉。
十四、名词和术语的解释:
十五、本合同有效期限: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人:________ 代表人:________
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年____月____日
技术开发合同范本格式
合同登记编号:
项目名称:____委托方:____(甲方)研究开发方:____(乙方)
签订地点:省市(县)
签订日期:年月日
有效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
填写说明:
一、“合同登记编号”的填写方法:
合同登记编号为十四位,左起第一、二位为公历年代号,第三、四位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编码,第五、六位为地、市编码,第七、八位为合同登记点编号,第九至十四位为合同登记序号,以上编号不足位的补零,各地区编码按GB2260-84规定填写(合同登记序号由各地区自行决定)。
二、技术开发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就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材料及其系统的研究开发所订立的合同,技术开发合同包括委托开发合同和合作开发合同。
三、计划内项目应填写国务院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地、市(县)级计划,不属于上述计划的项目此栏划(/)表示。
四、标的技术的内容、形式:
包括开发项目应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开发目的、使用范围及效益情况、成果提交方式及数量。
提交开发成果可采取下列形式:
1.产品设计、工艺规程、材料配方和其他图纸、论文、报告等技术文件;
2.磁盘、磁带、计算机软件;
3.动物或植物新品种、微生物菌种;
4.样品、样机;
5.成套技术设备。
五、研究开发计划:
包括当事人各方实施开发项目的阶段进度,各个阶段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达到的目标和完成的期限等。
六、技术情报和资料的保密:
包括当事人各方情报和资料保密义务的内容、期限和泄漏技术秘密应承担的责任。
双方可以约定,不论本合同是否变更、解除、终止,本条款均有效。
七、其它:
合同如果是通过中介机构介绍签订的,应将中介合同作为本合同的附件。如果双方当事人约定定金财产抵押及担保的,应将给付定金、财产抵押及担保手续的复印件作为本合同的附件。
八、委托人签订本合同书时,应出具委托证书。
九、本合同书中,凡是当事人约定认为无需填写的条款,在该条款填写的空白处划(/)表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双方就________项目的技术开发(该项目属计划),经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一、标的技术的内容、形式和要求:
二、应达到的技术指标和参数:
三、研究开发计划:
四、研究开发经费、报酬及其支付或结算方式:
(一)研究开发经费是指完成本项研究开发工作所需的成本;报酬是指本项目开发成果的使用费和研究开发人员的科研补贴。
本项目研究开发经费及报酬: 元 其中:甲方提供 元,乙方提供 元。
如开发成本实报实销,双方约定如下:
(二)经费和报酬支付方式及时限(采用以下第 种方式):
①一次总付:元,时间:
②分期支付:元,时间:
③按利润%提成,期限:
④按销售额 %提成,期限:
⑤其它方式:
五、利用研究开发经费购置的设备、器材、资料的财产权属:
六、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
本合同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在(地点)履行。
本合同的履行方式:
七、技术情报和资料的保密:
八、技术协作和技术指导的内容:
九、风险责任的承担:
在履行本合同的过程中,确因在现有水平和条件下难以克服的技术困难,导致研究开发部分或全部失败所造成的损失,风险责任由承担。(1.乙方;2.双方;3.双方另行商定)
经约定,风险责任甲方承担 %
乙方承担 %
本项目风险责任确认的方式为:
十、技术成果的归属和分享:
(一)专利申请权:
(二)非专利技术成果的使用权、转让权:
十一、验收的标准和方式:
研究开发所完成的技术成果,达到了本合同第二条所列技术指标,按 标准,采用方式验收,由 方出具技术项目验收证明。
十二、违约金或者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违反本合同约定,违约方应当按技术合同法第二十九条、第三十一条和技术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一)违反本合同第 条约定, 方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和违约金额如下:
(二)违反本合同第 条约定, 方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和违约金额如下:
(三)
十三、解决合同纠纷的方式:执行本合同发生争议,由当事人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双方同意由____仲裁委员会仲裁(当事人双方不在本合同中约定仲裁机构,事后又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向人民法院起诉)。
十四、名词和术语的解释:
十五、其它(含中介方的权利、义务、服务费及其支付方式、定金、财产抵押、担保等上述条款未尽事宜):①:本合同书标有号的条款按填写说明填写。
产品开发合同范本阅读
合同编号: 甲方(委托方): 地址:XXXXXX 联系人:
身份证号码: 联系电话: 传真: (以下简称甲方) XXXXXX 公司 电邮:
乙方(执行方): (以下简称乙方) 地址:XXX
联系人:XXX 电邮: 身份证号码: 联系电话:
XXX
甲、 乙双方通过友好协商, 由甲方委托乙方对 并达成如下协议:
一、产品结构与功能开发设计
项目进行设计开发工作,
1、乙方依据甲方所提供的资料及设计要求,进行产品结构与功能方案设计开发; 2、设计开发过程中,乙方依据甲方提出的合理修改意见做出设计修改,直至修改确认为止;
二 、双方的权利义务:
甲方权利: 1、甲方有权对乙方的设计提出建议和思路,以使乙方设计的作品更符合甲方企业文化内涵; 2、甲方有权对乙方所设计的作品提出修改意见; 3、甲方在付清所有设计费用后有权要求签订著作权转让合同,以享有设计作品的所有权利;
甲方义务: 1、甲方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相关费用; 2、甲方有义务提供有关企业资料或其他有关资料给乙方。
乙方权利: 1、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提供有关企业资料供乙方设计参考; 2、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相应款项; 3、乙方对设计的作品享有著作权,甲方在未付清款项之前不得使用该设计作品。
乙方义务: 1、乙方需按照甲方的要求进行作品设计;
2、乙方需按照合同约定按时交付设计作品。
三、设计完成时间: 1、乙方需在_ 个工作日内设计出甲方的初稿;
2、设计完成的时间为___个工作日(由甲方原因耽误的时间,完稿时间应顺延)。
四、费用及结算方式 乙方提供 (大写数字)套设计方案构思及文字说明,全数方案中,若甲方未选用任何一
套方案,则此合同就此终止,所有约束条款无效;若甲方采用任意一款设计方案均视为合同 起效,即支付(RMB) 元整,以现金或转帐支付,乙方开具发票,具体如下:
1、设计合同双方签定后,三日内甲方需支付给乙方设计费用的 40%为设计预付款,即 (RMB) 元整,乙方开始项目设计;
2、交付产品设计的三维模型图通过网络(或甲方指定方式)传递给甲方并由甲方确认方案及 提出设计修改意见;
3、交付设计方案工程图时,可由甲方指定方式交付给甲方,文件格式:prt 格式(3D 模型图)、 CAD 零部件工程图;
4、设计方案经甲方确认日开始计算, 一月内甲方应支付给乙方总设计费用余款。
(附)乙方账号—— 农业银行: **************** 帐户名:********
五、知识产权 1、乙方对设计完成的作品享有著作权; 2、甲方在余款未付清之前对该作品不享有任何权利;甲方在余款未付清之前擅自使用或者修 改使用乙方设计的作品而导致的侵权,乙方有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追究其法 律责任; 3、未被甲方采用的方案,知识产权仍归乙方所有; 4、在乙方为甲方提供设计方案后,若因甲方公司名称或商品变化而变更设计方案,视其为新 方案设计,甲方应另向乙方支付 50%的设计合同款作为预付款,乙方重新开始设计; 5、甲方收到乙方设计初稿,提出与设计方案所属性质不同设计要求,视其为新设计方案,甲 方应另向乙方支付 50%的设计合同款作为预付款,乙方重新开始设计。
六、合同纠纷 在此合同执行过程中,甲、乙双方如产生纠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处理,或请相 关仲裁部门仲裁。
七、合同自双方签字后生效,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同具法律效力。
本合约未尽事宜,由双方通过友好协商签定补充协议解决,补充协议与本合约具有同等法律 效力。甲乙双方应严格履行本合同,如果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另一方有权作出出卖产品设 计及向法院提起诉讼的选择。(本协议涂改无效!)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篇6
关键词:课程;智能控制;项目式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6-0000-02
Vocational"Intelligent Control and Programming"Course of Project-Based Teaching
Xia Guangwei
(Wuhan Polytechnic,Wuhan430074,China)
Abstract:Let the students to lear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o practical work to go,and ultimately the students'zero distance'posts,these are the curriculum reform in vocational schools of concern.We are in the"Intelligent Control and Programming"cours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approach,optimization and knowledge through the project of reconstruction and integration point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training to develop the abilities of students so that students in the electronic technology skills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Keywords:Curriculum;Intelligent control;Project-based teaching;Teaching reform
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让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最终实现学生的“零距离”上岗,这些都是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中关注的问题。并且,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考察主要是看学生有没有实践经验,有没有参与过实际项目的开发。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在《智能控制与程序设计》课程中实施了项目教学法。教学实践表明:通过项目的优化和知识点的重构和整合,在提高实训的效率与效果,培养学生全面能力等方面,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它使我们的学生在电子技术应用方面的技能有了很大的提升。
一、课程来源及定位
(一)专业调研与岗位分析
组织专业教师走访多家电子产品研发与生产企业,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采取与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座谈、交流和回访毕业生等形式,了解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听取他们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召开专家论证会,确定了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职业领域,主要是电子产品生产、智能电子产品研发、电子产品技术服务3个方面。以上职业领域主要包括5个就业岗位――电子产品装配与检测、电子元件采购与管理、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调试、电子产品营销、电子产品售后服务。
(二)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就业岗位的要求,确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主要面向电子产品制造行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电子材料采购,电子产品制造、检测、调试,工艺管理及销售与售后服务能力,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生产、研发、维护、销售和技术服务,以及电子技术领域的生产和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通过分析、提炼,将专业能力中导线与电缆的识别与使用、微处理器的应用、电子产品性能的测试以及电子产品现场安装、调试、维修和应用等能力归纳为选、读、焊、写,测、装、调、检、编、设等10项职业能力,因此确定了本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
(三)课程性质与定位
《智能控制与程序设计》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应用单片机技术进行智能电子产品设计、制作和调试能力,面向电子产品装配与检测、电子产品设计与调试等主要岗位,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起主要作用,因此确定本课程是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四)课程目标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智能电子产品的调试与应用等专业能力的培养需要,确定了本课程的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单片机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2)了解单片机控制设备的工作原理。(3)掌握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及指令系统。(4)掌握单片机系统开发工具的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选取了人才培养目标10项职业能力中的6种。(1)测:会检测常用电子元器件。(2)编:会使用keil、proteus软件进行程序的编写、运行及仿真。(3)装、调、设:会制作、调试、设计简单小型智能电子产品。(4)写:会规范撰写设计报告。
3.素质目标:(1)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2)培养安全生产、规范操作的职业素养。(3)树立质量、成本的意识。(4)养成交流与协作的习惯。
(五)课程设计
教学内容的选取电动玩具开发为载体。与深圳德普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得实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天蓝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密切合作,设计了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的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考评标准的制定以岗位能力的需要为依据,参考了电工、电子仪器仪表装调工、计算机系统操作员等工种对智能电子产品调试与应用技术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着力提升智能电子产品调试与应用能力的同时,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
图1: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的教学过程
二、教学内容
(一)内容选取
单片机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如生活中常见的电动玩具、电子广告牌、电饭煲、汽车导航系统、数控机床设备等,均用到了单片机技术。经过对比,我们选择了电动玩具作为项目制作的载体。本课程具有注重技能训练与理论学习相结合、注重过程考核、注重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特点。根据知识点进行系统化的项目设计,设置了基本训练项目和拓展训练项目,构建能对学生相应单片机应用能力进行训练的工作任务,并在课程教学结束后安排课外竞技训练项目,以促进学生学习和训练。
(二)内容序化
项目及任务的设计遵循从运用单片机的内部资源,到控制外部设备,最后到设计实用产品的规律,前面的知识是后面学习的基础,由简单到复杂。通过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共40学时。课外竞技训练在本课程教学结束后安排,教师自主命题,学生课外完成,不占课内学时。本课程在大二上学期授课。
(三)表现形式
课程组教师与深圳德普施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编写的教学做一体化教材《智能控制与程序设计》,与武汉天蓝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编写了项目教材《智能控制-射频卡项目》,课程组还编写了《学生创新设计方案集》和《学生评价》等校内教材;制作了学生工作页和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录制了教学视频;制作了精品课网站;专业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共同开发了智能控制-射频系统。为不断规范和完善《智能控制与程序设计》的课程教学,课程组教师与相关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制定了课程标准,其内容包括课程概述、课程目标、内容与学时分配、课程实施要求、标准说明及评价等方面。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本课程采用计算机虚拟仿真和实物制作相结合,课内教学、课外二课活动、竞技教育相结合的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1)课内学习。通过计算机虚拟仿真加实物制作的课内教学,要求学生具有简单程序的分析、设计、调试能力,培养学生单片机的基本应用能力。(2)二课活动。通过课外科技活动,加深和巩固单片机基本理论、强化基本应用能力的同时,锻炼学生对单片机的技术应用能力。(3)竞技教育。通过竞技活动,培养学生应用单片机进行产品开发的能力。
2.考核反馈。(1)课程考核。本课程的考核主要包括3部分:平时成绩占20%,包括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语言表达等方面;专业知识考核占30%,通过理论考试测试专业知识掌握程度;项目训练成绩占50%,包括专业技能、文字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等方面。另外,学生可以通过网上自测系统进行自我测试,检查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2)教学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课堂提问、课外交流、作品评价、课后作业等直接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也可通过教学系部、学院督导(查、听、评)和企业相关人员的评价等途径,反馈教师对教学内容、重难点把握程度和学生运用单片机知识、技能的水平,不断改善教学。
(二)方法手段
1.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教学过程按照5个步骤进行,充分应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结合虚拟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等实践场所实现教学。
2.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教学软件辅助监控课堂教学;利用keil、proteus软件进行系统的虚拟仿真;通过精品课网站实现学习资源开放、共享和师生互动,同时利用学院的教务管理系统将教案、课件、授课进度计划等资料上传,实现网上辅助教学管理。
四、教学组织与实施
本课程的教学过程按照5个步骤进行,如图2。下面以显示系统的制作的项目5输入输出接口与红外线传感器应用――(4学时)为例具体说明。
图2:教学过程
任务布置(1学时):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视频、实物等途径展示产品效果,让学生明确产品功能,确定本任务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这个过程是让学生知道做什么。
方案讨论(1学时):学生分组,搜集资料,讨论制定初步方案,填写制作过程记录卡。
方案确定(2学时):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论证方案,完善并确定一个最优方案,学生汇报方案,老师讲解知识,答疑解惑。这个过程是让学生明确怎么做。
实物制作(3学时):学生根据最优方案,准备所需设备和元件,在单片机实训室进行实物制作和产品调试,老师在制作之前介绍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制作之中巡查、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指导学生分析、解决调试故障。目的是教会学生规范制作。
任务考评(1学时):学生展示作品,参加答辩,老师量化评分。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布置下个任务及与本任务相关的拓展训练任务,如往届电子设计大赛题,以便学生能在创新工作室进行拓展训练,最后收取制作过程记录卡、任务考核评分卡、总结报告等资料。这个过程是检查学生做得怎么样。
五、特色与创新
(一)虚实结合、软硬兼修
利用单片机软件模拟仿真确定可行、合理的设计方案,结合方案制作出实物,一虚一实,培养学生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及调试能力。
(二)以赛促练、以赛促改
课程教学,通过基本训练项目、拓展训练项目,训练学生的单片机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课外通过组织校内竞技比赛项目,开展竞技训练,选拔优秀选手参加校外比赛,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和训练。通过成果总结促进教师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宁波.高校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8,3:41-42
[2]王燕玲等.高职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5
篇7
美术课以特定的形式和内容熏陶,启发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对美的鉴赏和识别能力,能择美而从,择善而从。美术课以训练学生动眼、动脑、动手为中心,教师重在依据教材的内容,要求提供重要条件,启发、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去观察自己的感受。在实际教学中,要使学生对美术课产生兴趣,就要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教师应充分调动和发挥教材中易于引起兴趣的因素。精心选择,科学安排,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活泼、兴奋的状态下,自觉主动地学习,从而获得知识和能力。
一、增强互动,提高学生的能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我在美术教学中,注意创设宽松快乐的美术氛围,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要放得开,在课堂上无拘无束地画,只要画得快乐,画得陶醉,画出自己的感觉,不管学生画得怎样,都给予肯定,表扬激励是我最常用的方法,即使是画得很差的画,我也能挑出优点来夸赞一番。
二、寓教于乐,增进教学的趣味性
在美术教学中,可以将枯燥的知识设计成游戏的样式,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感到了无比快乐,从而使我们的教学目的得以实现。这方面,我的一位外地同行给我启发很大。如她在自编教材《玩水画画》一课中,根据学生喜欢玩水的天性,用水作为美术表现的媒材,上课时,挽起袖子,双手往水里浸湿,然后不断变换手的动作和形态,在水泥操场上按印着――奇迹出现,水渍留下的痕迹,有的像张牙舞爪的大螃蟹,有的像昂首翘尾的大公鸡,有的像猫的脚迹,还有的像娃娃的脚丫等等,非常生动有趣。在表演示范后,学生们也都争着玩起来,有的用手印出了狮子的头、鸡冠花、蝴蝶等形象;有的学生甚至通过几次按印,进行组合构成,使其成为现实生活中的某种形态。
三、感悟自然,提升审美的具象性
校外的美术活动既是对课堂美术教学活动的补充,也是拓展学生眼界,丰富视觉审美经验,获得更多丰富的美术素养与艺术创作的源泉。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在钟灵毓秀的自然山川中,在风格特异的民间艺术中……都是学生美育的宝贵资源。学生从生活中获得最直接的美的感受,获得欣赏美、鉴赏美的经验,成为学生生活世界的一部分。要注重引导学生把体会艺术美和感受自然美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到美术给自然生活带来的乐趣,从而更好地观察社会,体味生活,思考人生,从中辨别是非美丑,提高审美素养,无疑是一条重要途径。学生一旦学会发现大自然的美,并与大自然建立审美关系,就会对其产生兴趣,主动从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不同角度去观察分析,寻找美的亮点,把作为劳动对象的大自然变成审美对象的艺术品。大自然在学生眼里,不再是枯燥无味,视而不见,而是异彩纷呈。同时,学生通过对大自然美的感受,既可使个体情感与道德认识相结合,形成一定的认识习惯、理想信念,构成个体心理动力,又可锻炼学生的意志,坚持不懈地认识自然,喜欢自然,享受自然。
篇8
教研活动形式化――不关注问题解决
主要表现为:一是教研与教学问题分离。主要原因是一线教师缺乏问题意识,不善于在日常教学实际中捕捉研究的问题。二是缺乏对某个教学问题深入、持续的研究意识。有些教师,每学期甚至每月都在更换自己的小课题,他们觉得能找出一两种策略去解决这个问题就算完事了,就可以研究下一个问题了。所以很多研究都非常肤浅,流于形式。三是教研组内的公开课不指向教学实践中具体的问题,目的不明确,始终是“就课论课”的形式,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这样的教研就犹如缺乏灵魂的躯壳,显得苍白无力。
教研活动经验化――不注重科研方法
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师只关注运用个人经验解决问题,而忽略他人的经验,不会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二是个人反思不深刻,缺乏同伴互助,缺少专业引领。有的教师肤浅地认为:个人反思,就是上完课后写一则教学后记;同伴互助,就是教研组的几位教师互相听课、评课;专业引领,就是请几个专家来点评课堂,作指导。诚然,这种形式的教研对教师或多或少有些帮助,但却存在较多的问题,如重复的东西太多,各说各的,缺乏真正的交流,构不成群体合作学习等。
教研活动随意化――不明确教研职责
主要表现为:组长的作用不够明确,很多教研组长以为自己只是一个活动的安排者、召集人,对教研活动不能做到有效调控;组员的主人翁意识淡薄,总觉得上教研课的人才是主角,自己只是去听课、评课,当当配角而已,教研的实效不是很高。
教研活动行政化――不关心教师心理
主要表现为:一是教师对教研的价值认识不够,将教研当作额外的负担。常听有些教师这样说:“搞教研,我哪里有时间,新课都教不完呢!”二是为了教研而教研,把教研当作作秀的手段,依靠行政手段“强迫”教师参加教研活动,不管教师愿意不愿意。
剖析以上现象,我们开展了“基于问题解决的小学教研活动策划与改进”的实践研究。我们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问题解决式”校本教研活动的模式
在具体的实践研究中,我们探索并建构了“问题解决式”校本教研新模式,其基本框架为“五环节十五流程”。具体为:
第一环节:提出问题(记录困惑自主分析呈现问题)
第二环节:筛选问题(小组交流集思广益确定问题)
第三环节:设计方案(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确定方案)
第四环节:实践研究(多元研究反思归因提炼策略)
第五环节:展示成果(梳理汇总优化策略分享成果)
这个模式注重教师的独立思考,注重个体的主动参与,注重团队的合作互助,集教、学、研于一体,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
第一环节:提出问题
基本流程:记录困惑自主分析呈现问题
校本教研的核心是“问题解决”。那必须得先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我们在组织教研活动的过程中,强调解决“小问题、真问题”,要求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随时在备课本上记录一些有价值的现象,并提出“困惑”和“质疑”。每个月,教师梳理出这个月记录的最需要解决的一个“真问题”,填写好“问题记载表”(此表为专门设计,有三块内容,分别为:现象描述、我的分析、所需解决的问题),要求先翔实描述所经历的教学现象,再具体阐述自己对这个现象的分析思考,然后提出自己想解决的问题。把此表上交教研组长。
第二环节:筛选问题
基本流程:小组交流集思广益确定问题
教导处和教研组长对每位教师的“问题记载表”进行梳理分类,把提出相同或相近问题的教师组成若干个研究小组,由组长负责开展活动。先由每位组员介绍“问题记载表”,引发组内教师的头脑风暴,然后对组内所有问题从其真实性、重要性、可解决的程度等角度作“思考和论证”,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选出最真实、最重要、操作性最强的小问题确定为“研究对象”。
第三环节:设计方案
基本流程: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确定方案
确定“研究问题”后,小组内每位教师首先围绕问题独立思考,寻找解决的对策,初步形成“解决方案”;接着组内交流讨论,在名师的指导下去粗取精、筛选提炼并形成“研究方案”。
第四环节:实践研究
基本流程:多元研究反思归因提炼策略
方案确定后,就深入课堂进行“着地”实践研究。以“一课多磨”“同课异构”“跟进研究”等方式,不断验证并调整“问题”研究的方案,反思问题出现的症结,形成问题解决的策略等。同时借力校内外名师,共同探析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取他人之精华,集众人之智慧,提炼出更具操作性和实效性的新对策。
第五环节:展示成果
基本流程:梳理汇总优化策略分享展示
把前四个环节研究的所有资料,进行分工梳理汇总,形成书面材料,并请专家指导把关,使问题解决策略更合理、更优化。然后把小组集体智慧之成果和心得以课堂展示、经验介绍、编印成果集等方式和全体同行共享。
二、“问题解决式”校本教研活动的策略
影响“问题解决式”教研活动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如对参加者需求的了解与尊重、组织者的创意及其基本理念、教研活动的可参与性、组织者的经验与临场能力等。我们探索并实施了以下改进教研活动的策略。
策略一:改“要我教研”为“我要教研”,关注研究需求。
策划教研活动首要的是关注教师真正的教学需求。不了解教师的需求而让其教研,是一种“要我教研”的行为,也不可能组织起真正有效的活动。为此,在每次教研活动前,我们尽量进行调研,找准“主问题”,规划教研主题,摸清教师的认识和行为现状,掌握教师的基本需求,激发教研动力,实现“我要教研”的观念转变。
策略二:改“独立备课”为“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
备课不仅仅是执教老师的事,而是整个教研团队的事。我们要求在备课过程中全员参与,每人都要构想一个教学设计方案,在组内作交流。当然不同的设计方案需要思维的碰撞与整合,整合的任务主要由教研组长来完成。
策略三:改“只记不思”为“边记边思”,培养反思习惯。
在听课活动中“只记不思”是无效低效的听课行为,只有“边记边思”才是最有效的听课行为。因为“思”,能使我们更好地看清问题,思考问题,发现亮点,找出不足,解决问题。为此,我们要求每位参与听课的教师必须“边记边思”。在听课笔记的设计上,我们既在过程的旁边设有“旁注”栏,又在过程的后面设有“反思”栏。在对听课笔记的检查中,把听课者的“旁注”与“反思”纳入考核。
策略四:改“评课”为“议课”,提升教研效果。
“评课”侧重于对课的好坏下结论、作判断;“议课”则侧重于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课”的过程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与上课教师进行平等的地交流,自由的对话,更多的是这样的语言:“我观察到某某现象,请问你是怎么考虑的……”
三、“问题解决式”校本教研活动的保障
为确保“问题解决式”校本教研模式正常运行,夯实活动基础,我们抓实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成立“问题解决式”校本教研的组织机构
为切实保障校本教研的实效,我们成立了“问题解决式”校本教研组织机构,呈层级网络状。第一层级为校长室,由校长、分管副校长直接领导;第二层级为教导处、教科室两个职能科室,具体负责管理;第三层级为各教研组,由教研组长具体负责实施;第四层级为每位教师,直接参与教研。
(二)开展“问题解决式”校本教研的全员培训
我们从课程改革要求和学校教师的素质现状出发,开展了各种主题沙龙式的校本培训,增强教师的教研能力。
一是教研全员培训:突出校本教研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提高教师对校本教研的认识和把握。
二是青年教师“微格”能力培训:突出课程教材改革对青年教师知识能力的新要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规定3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每学期一般要参加三项“微格”能力的培训和考核,考核分优秀、良好、合格、须努力四个等级。考核的结果列入该青年教师业务进修和年度考核的档案中。
三是骨干名优教师培训:通过对小学高级以上职称骨干教师的重点培养,带动全校的校本教研。如推出“名师讲坛”等活动,由名优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或作观点报告,充分发挥名优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
(三)建立“问题解决式”校本教研的管理制度
为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增强自觉教研的内驱力,我们制定并完善了《“问题解决”校本教研制度总则》《“问题解决”教研组长工作职责》《教师绩效考核奖励细则》等多项制度,有效地激发了教师开展“问题解决式”校本教研的热情和激情。
篇9
知识产权委托合同范文1地址: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乙方(被委托方):
地址: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甲方现委托乙方办理 专利的申请加急事务,经双方协议,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原则,订立如下条款:
一、 乙方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和本合同的义务,负责为甲方提供专利申请加速授权服务。
二、 乙方必须如实、及时向甲方报告委托事务的进展。委托终止时应当报告结果,转交委托成果。
三、 本合同内容双方均应保密。乙方应严格保守委托中了解到的甲方的商业秘密。
四、 甲方委托乙方办理专利加急费共计人民币 元整。在甲方支付费用后,乙方在专利申请日起五个月内,将专利证书交与甲方。
五、 如果乙方在规定期限内未能将专利证书交予甲方,乙方在三个工作日内将专利申请加急的全部费用退还给甲方。
六、 甲方如有有关专利的法律事务向乙方咨询,乙方将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提供无偿的咨询服务。
七、 国家知识产权局对甲方申请的专利做出通知,乙方应及时通知甲方办理相关手续。
八、 双方出现争议应当友好协商。若协商不成需向青岛即墨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九、 协议未规定事宜双方以书面形式补充,补充内容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知识产权委托合同范文2甲、乙双方经共同协商, 达成以下商标协议:
二、甲方自本合同签字之日起 天内将人民币 (¥ 元)汇至乙方指定的银行帐号,乙方在收到 甲方款项后开始启动上述商标申请、版权登记工作。
三、甲方应当保证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乙方根据甲方提供的材料向商标局申请办理相关手续,最终批复以商标 局所发文件为准。
四、乙方接受甲方委托,办理上述商标申请事务,维护甲方的合法权益。本合同生效期间,若甲方的地址、联系人 、联系电话等项目中有任何一项发生变化时,甲方务必及时以书面方式传真并邮寄通知乙方,否则,一切因此而造成的 后果由甲方承担。
五、乙方接到商标局发出的受理通知书、审查文件通知或证书后及时转送给甲方,具体时间以商标局发文寄给乙方收到 为准。
六、商标申请后,如果被商标局部分驳回或全部驳回,需申请复审,或者商标被异议需要答辩,或者该商标被别人先申 请进入公告期需提出异议等,不属本协议范围。
七、商标查询不具法律效力,只供参考,商标经过查询,不等于能获准注册,商标注册能否获准,由商标局决定,如商 标注册申请不予核准注册,乙方所收取的费用概不退还。
八、本合同自甲、乙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本协议自甲方收到商标局审查文件通知或证书、版权登记证后自动终止,本 协议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知识产权委托合同范文3
甲方:
乙方:
依据《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有关法规的规定,乙方接受甲方的委托,就设计事项,双方经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信守执行:
一、委托事项:
甲方委托乙方为其进行:天津市 配套区工程37#、38#、39#、40#楼幕墙项目进行图纸深化设计,包含石材幕墙、玻璃幕墙施工节点图以及施工技术答疑、施工技术指导和甲方组织的施工设计技术联席会议等。
二、委托设计费用:
设计费用总共为:人民币30000 元,(大写:叁万元整)。
三、付款方式:
1、 甲方需在合同签订时付总设计费的30%即人民币9000元,(大写:玖千元整)。
2、设计方案经甲方及发包方认可,允许该设计图为施工图纸。乙方需向甲方提供电子版设计稿件及零号蓝图一份、一号施工图两份,甲方应当付总设计费的60%即人民币18000元,(大写:壹万捌仟元整)。
3、乙方应配合甲方完成该项目的施工,完成设计项目中的技术交底和技术答疑以及技术指导。该工程竣工后甲方应支付总设计费的余款即人民币3000 元,(大写:叁仟元整)。
四、乙方设计作品的时间、交付方式:
1、乙方需在设计费到帐后的5个工作日内设计出初稿,7个工作日内完成设计深化稿件并交付甲方审阅;
2、乙方以光盘电子稿的方式交付设计的作品。
五、知识产权约定:
1、甲方将委托设计的所有费用结算完毕后,甲方拥有作品的所有权、使用权和修改权。
2、甲方在余款未付清之前对该作品不享有任何权利;甲方在余款未付清之前擅自使用或者修改使用乙方设计的作品而导致的侵权,乙方有权依据《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未被甲方采用的方案,知识产权仍归乙方所有;
4、设计费用支付完毕后,作品所有权归甲方所有,乙方不得该设计作品使用于其他工程及企业宣传等一切活动。
六、双方的权利义务:
甲方权利:
1、甲方有权对乙方的设计提出建议和思路,以使乙方设计的作品更符合甲方该项目的施工。
2、甲方有权对乙方所设计的作品提出修改意见;
3、甲方在付清所有设计费用后享有设计作品的所有权、使用权和修改权; 甲方义务:
1、甲方有义务支付合同约定的相关费用;
2、甲方有义务提供有关企业资料或其他有关资料给乙方;
乙方权利:
1、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提供有关企业资料供乙方设计参考;
2、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相应款项;
3、乙方对设计的作品享有著作权,有权要求甲方在未付清款项之前不得使用该设计作品:
乙方义务:
1、乙方需按照甲方的要求进行作品设计,并设计修改至甲方满意为止。
2、乙方需按照合同约定按时交付设计作品。
七、违约责任:
1、在乙方作品初稿完成后终止合同的,甲方预付的费用无权要求退回。
2、乙方如无正当理由提前终止合同,所收取的费用应当全部退回给甲方,并承担给甲方所带来的一切损失。
3、因乙方原因造成逾期完成或无法完成该项目的设计,应全部退回以收取的设计费用,并承担由此给甲方所带来的一切损失。
4、甲方同意施工的设计部位即为设计合格满意,后期修改以及拆除等造成的工期延误以及损失,乙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八、合同生效:
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签字或盖章后生效,甲乙双方各持对方签字合同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公章):_________乙方(公章):_________
篇10
什么是备课?“备”可以理解为“准备”“预备”。“备课”就是教师课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它是教师充分地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开发课程资源和了解学生,弄懂弄通为什么教、教什么、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办法适当的教学方案。特级教师斯霞说过:“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我常常把备课比做指挥员在组织战役,我总是反复推敲,直到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设计方案为止。”
有人备课写教案10年,但仍停留在最初1年的水平上,有人备课写教案1年,但却有别人10年的水平。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认识到了“功夫在诗外”的道理。近年来,也许是因为觉得备课太常规,太基础的缘故吧,我们在教学研究和培训中更关注公开课和理论水平的提高,而备课的研究却被视为陈旧而被忽略。应该说“功在课前,效在课上”。备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前提,是教师整个教学活动的基础。
传统意义上的备课,基本上是教师按着“我教你学”的思路来编写教案,教学过程完全是由老师来控制的。因此这种教学设计基本上是预设的,有计划的,是可控的。而这种方案的特点就是静态的、单一的、机械的、细致的,甚至每一个教学环节、具体活动内容、什么时间学生发言、教师讲什么都由老师课前做了规定,其结果是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同时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上课效果显而易见。而新课程教学设计是“以学定教”。教学设计始于体现学生学习需求的“教案”,因此教学设计是一个流动的过程,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多向互动,始终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发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循环中进行。
现以所任学科教学为例,浅谈备课的几种方法。
一、从宏观到微观,系统备课
所谓由宏观到微观,就是教师备课从程序上要“由大到小”“由粗到细”。
所谓由大到小,是指备课的范围,要按照全册教材——单元教材——课时教材的程序来备课。也就是说从宏观上对所教学科的教材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和了解。知道知识点在哪儿,重点在哪儿,所有内容的对接点在哪儿,通过教学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哪些内容,掌握哪些知识,提高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等。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课时备课,做到收放自如,张弛有度。这样我们的备课就能有方向性、计划性、超前性,成为微观备课的指南。比如教育学课的宏观备课就是要了解到教育学应从三个大的方向入手:教育论、德育论、教学论。而这三个方面互为基础。教育论是从理论上让学生了解学习教育学的重要性以及国内外教育学发展的前瞻;德育论则是为学生学习教学论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同时也为学生确立人生目标打下基础;教学论,以系统的、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教会学生怎样成为一名好老师。这种认识与把握,为微观备课奠定了理论基础。
“由粗到细”是指备课的深度,即教师对所教课程,要反复推敲,深入钻研。从知识到方法的细心设计,是对宏观备课的具体落实。比如教学中涉及到“学校”这一章时我运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而在讲到“教学”一章时却会运用图式法、发现法、指导法、实践法等,这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不仅是为了所教内容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通过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使学生得到不同的锻炼和提高。
二、从感性到理性,注意备课的阶段性
每次教师较好地完成课时备课,总要经历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过程。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划分为:
1.吸纳——收集备课信息阶段
2.构思——设计教学方案阶段
3.输出——编写教案阶段
吸纳阶段,也正是每一个教师,熟悉教材与大纲,了解和研究学生,大量阅读和拓展知识的阶段。比如教育学课的教学,与心理学基础知识密不可分,同时还要求教师足够了解、掌握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和规律,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趋势,适时合理的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并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构思阶段则需要教师做出合理的布置与安排,既要考虑学生的经验和知识基础,同时还要考虑素质教育中提出的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要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发展。这就需要教师既要考虑每节课内容的安排,更重要的是考虑到教学方法的运用与安排,还要兼顾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等。
输出阶段要求教师要详中有略,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有一些教案的编写,也许会把所说的每句话都要做到推敲斟酌,而有一些教案却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临场发挥。
三、从静态到动态,让课堂活起来
新课程教学设计是“以学定教”。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再是单纯考虑教案的美观性,而更重要的是考虑教案的实用性。教案“乱”了,但我们的课堂“活”了。
教师在编写教案和备课时,首先应该想到的不是“我应该问什么”而是“学生会怎么提问,我应该怎样回答”,了解学生的需求。做到初备教案是为了了解教材;再备教案是为了了解学生;三备教案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四备教案是为了解决学生的问题;五备教案是为了学生能力的提高。以教学目标为主攻方向,以学生的疑问为备课的主要思路,以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为主要内容。这种备课教案乱了,但课堂活了。
四、从独立到研究,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一)传统备课是一种封闭式的备课,教师满足于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备的是课内的,讲的是自己知道的。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独自钻研教材,选择教法。这种备课方法很难做到前瞻与突破。而新课程改革要求内容开放、方法互动、课堂创新。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时集体备课就显得尤为重要。集体备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研形式,但要避免进入如下误区:
1.集体备课=教案之和。
2.集体备课=网上资料的拼凑。
3.集体备课=模式教育。
(二)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应做到以下几点:
1.形成习惯,强化观念
要求教师以学科为单位,每周一次进行集体备课;固定每次备课内容;结合本班实际修改与补充、创造;及时反馈改进。
2.集体评价,提高实效
评价重在评过程。在查阅资料、补充内容、集体研讨等方面,是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能否博采众人之长,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