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辛弃疾范文
时间:2023-04-05 19:35: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西江月辛弃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词牌名,词牌下原有小题“夜行黄沙道中”。词人辛弃疾在南宋曾做封疆大吏,由于他那英伟磊落的笔触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他终于被弹劾罢官,回到带湖家居,这首词是他闲居江西上饶带湖期间所作,因为上饶县西的黄沙岭风景优美,所谓“溪山一片画图开”(辛弃疾《鹧天・黄沙道中即事》)。辛弃疾在其附近建有书堂,经常往来于黄沙道中。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以下简称“老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其中《语文》第一册第30课《诗词五首》中的“西江月”的最后两句是,“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注释是,道路转过溪头,忽然出现社林旁边旧时住过的茅店。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新教材”),是课程教材研究所和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其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5课《古代诗歌五首》中“西江月”最后两句是“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注释是,道路转过溪桥,忽然出现社林旁边旧时住过的茅店。是“溪头”还是“溪桥”?
首先,黄沙岭溪边路旁的社林浓密。“溪头”这里可想而知不指溪水的源头,而是指溪水的前头,“路转溪头”是说“路到溪水前头转了一个弯”,然后词人来到那里猛然抬头,嘿!一个熟识的客舍就出现在土地庙的树林边,这是一幅宁静、优美、饶有情趣的江南山村盛夏月夜风景图,由于“老教材”至今无人提出质疑,“溪头”应默认具有权威性。
再者,“溪桥”这里可以是指“小溪前面的桥头”,也可以是指“小溪桥上的那头”等等。无论怎样,“溪桥”总比“溪头”多了一个景点――山里溪水上的一部桥,让这幅本来就已经优美的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锦上添花,给人以更加丰富、完美的享受,“新教材”这“桥”也许是词人原本早已就锤炼出来的。
篇2
一、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3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词。
2.进一步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
3.借助字典和课本注释理解诗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词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热爱自然、歌颂自然的情怀,感受自然的美好。
二、教学重点:
1.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爱恋之情;
2.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三、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体会诗人的丰富情感。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搜集诗人资料及诗词的背景资料。
2.诗词作者图片与文字资料课件;水中间的小块陆地图片课件;三首诗词意境图片课件。
学生准备:熟读本课古诗。
教学过程
一、精彩回顾,激发兴趣
1.背诵《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板书课题。
3.释题:西江月(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的题目:晚上走在黄沙岭的山路上的所见所闻。
4.介绍宋词:宋词是继唐诗后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子,叫做“词牌名”。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称“长短句”。
5.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词牌名。(如:如梦令、清平乐等。)
6.介绍黄沙岭及作者:黄沙,地名,就是黄沙岭,在今江西上饶的西面,那儿风景优美,农田水利条件好。本文作者辛弃疾遭贬职后在那儿多年闲居,对那一带非常熟悉。
7.本课三首诗词都写了自然风光,那么辛弃疾的词是如何描写的呢?你能从这首词中读到辛弃疾怎样的诗词风格?
设计意图:由诗及词,学生由自己的学习储备进入新的学习领域,把了解诗词风格作为本课的学习目标之一,富有挑战性,能激发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品读词句,感悟内容
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试着画出节奏。
2.照着老师的样子朗读这首词。
3.品读上阕:
(1)出示内容: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自读自悟:
走到辛弃疾的身边去,做他的同行者,调动你所有的感觉器官,欣赏这美丽的夜景,把作者看到的、听到的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出来。
(3)交流:
①看到的:明月、别枝、惊鹊、稻子。
闻到的:稻花香。
想象丰收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出示丰收的图片,图文对照,理解诗句意思。
②听到的:蝉鸣、蛙声。
(4)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夏夜?(清幽、静谧的夏夜。)
(5)配乐有感情朗读,前两句读出“幽”,后两句读出“喜”。
朗读时,前一句语气轻一些,后一句语调上扬,突出欣喜之情。
(6)在如此美好的夏夜,词人的心情怎样?(兴奋、愉悦、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4.品读下阕。
(1)过渡:充满诗情画意的月夜,如让人走进了画卷一般,词人走着走着,天气突然发生了变化。自读下阕,在脑海中勾勒画面,和同伴交流感受,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相互讨论。
(2)出示内容: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感悟,自主交流。
(4)学生交流画面,相机指导朗读。(天空中轻云飘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忽然,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5)此刻他的心情怎样?
就是这个时候(引读)——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6)导学:词人疾步向前走,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过去熟悉的小客舍去哪里了呢?——路转溪桥忽见。(拐个弯转过小溪上的小桥,顿时发现它就在眼前。)
(7)想象作者看到熟悉的茅店后的神态、动作、语言,感受作者的喜悦心情。
(8)指名读,比赛读。
(9)配乐朗读。
5.大家知道辛弃疾的号是什么吗?(稼轩)“稼”就是种植庄稼的意思,他一直很看重农事,关心农民忧乐,这首词就很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让我们再来读全词,体会作者夜行黄沙道中时的眼中之景,心中之情,读出词独有的韵味。
6.有感情朗读整首词。
设计意图:该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去感受和体验词的优美意境,体会词人的心境,又通过美丽的画面和音乐,创设出其乐融融的学习情境。这样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丰富了文本的内容。
三、诗词对比,感受不同
1.回顾《宿建德江》,读一读。
2.说说同样写的是月夜景色。这两首诗词中作者的情感一样吗?结合诗词说一说。
3.《宿建德江》表达的是旅人的寂寥之感,主要体现
“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表现的是词人面对美丽月夜,丰收之景的愉悦之情,对田园生活的怡然自得。
4.分别朗读这两首诗词,感受作者的不同情感。
5.交流其他描写月夜的诗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对弟弟的思念)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对亲人的思念)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悲怆郁愤)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比阅读,来感悟不同的诗词。即使写的是同样的意象,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也可以表达不同的心境。本环节以这首词作为一个生长点,引发学生去搜集其他具有相同意象的诗词,把学生的视野一下子由课内转向课外,有效地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理念。
四、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1.朗读本首词并背诵默写。
2.搜集辛弃疾的其他作品读一读。
设计意图:适时、适度拓展阅读课外相关古诗,有利于学生更多、更好地进行积累。
板书设计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记事)
日暮客愁新(抒情)
(所见)
比喻
诗中有画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夏夜 清幽 静谧
丰收景象的喜悦 峰回路转的惊喜
教学反思
篇3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代: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溪桥 一作:溪头)
3、释义: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
4、作者简介:
篇4
(李白:《古朗月行》)
2.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3.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4.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6.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7.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8.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的:《山居秋暝》)
9.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0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1.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
12.却下水精帘, 玲珑望秋月.
(李白:〈玉阶怨〉)
13.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 <念奴娇大江东去>)
14.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15.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16.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17.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18.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篇5
1、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出自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出自赵师秀《有约》。
3、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出自翁卷《乡村四月》。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自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出自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6、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出自高骈《山亭夏日》。
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出自孟浩然《过故人庄》。
8、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出自杜甫《绝句漫兴》。
9、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出自戴叔伦《题稚川山秀》。
篇6
青蛙是水陆两栖动物,是“农田保护神”,也是捕捉害虫的“顶级专家”。 青蛙是动物世界中最出色的“农田卫士”。它们专吃蛾、蚊、蝇和稻飞虱等害虫。青蛙有一双圆而突出的眼睛,视觉很敏锐,能迅速发现飞行中的虫子。大斑青蛙的背部是绿色的,上面有几条黑色的条纹,有了很好的伪装作用,能帮助它捉虫。捕食时,舌头迅速翻射口外,粘住虫子,卷入口中,百发百中。它一天至少要吃五六十只害虫,一年至少要吃掉一万多只害虫,多么可观的数目啊!青蛙的子女蝌蚪,也有吃害虫的本领,一只蝌蚪一天要吃掉一百多只孑孓。因此,青蛙是当之无愧的“农田卫士”。
辛弃疾的一首《西江月》中写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有了蛙声农民就有了播种的希望,有了蛙声就有了收获的喜悦的快乐!让我们自觉得保护青蛙吧!
一只青蛙一天能吃60多只害虫,而一年中有半年是它的冬眠期。所以一只青蛙一年只能吃60×(365÷2)=10450 (只)
黑斑蛙大约能吃13000个,蟾蜍大约能吃11000个。
我发现,现在的人们十分喜欢捕捉青蛙,捉到以后再当作美餐吃了。我非常难过,青蛙可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啊!
篇7
摘 要: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明珠,闪耀着灿烂的光芒。而苏轼和辛弃疾是缔造这颗明珠的功勋人物。他们都是豪放派的词人,可是却各具特色。无论是创作方法还是意象、内容,都有各自的风格。两者的词交相辉映,共同折射出两宋词的灿烂光辉。
关键词:苏轼;辛弃疾;创作风格;意象;内容;情感
北宋有慷慨激昂高喊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轼,南宋有写出“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这般风格明快的的辛弃疾。两人都是出口成章、气吞山河的豪放派词人,不过却各自有着特点。两宋词苏辛缺一不可,就像天寒地冻的冬天,只有香梅与白雪共同存在,相映成趣,才能构成一幅完美的风景图。
两个大词人生活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悲欢离合构成了他们生命中的种种色彩。苏轼生活的北宋相对于辛弃疾生活的南宋而言是安定的,他通过科举考试入朝为官,一路上虽然坎坷也不少,但总的来说与辛弃疾出生行伍点兵沙场的坎坷还是不一样的。因为这些不同的生活环境让他们的词形成了不同的特点。
首先在创作方法上,两人略有不同。苏轼使词成为能和唐诗并驾齐驱的另一座大山。他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一改“词为艳科”的局面。他首创“以诗为词”的创作方法,将诗常用的题序和典故放到词中去。苏轼很多的词都有题序,以《水调歌头》的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为例,题序交代了写词的时间、原因,也道出了词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所怀念的对象是其弟苏辙。苏轼以诗入词,极大地开拓了词的叙事功能。“东坡为词诗,稼轩为词论”[1],辛弃疾在前人“以诗为词”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是“以文为词”,它的词“以一种开放性的创作态势容纳一切可以容纳的内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蕴藏在生活中、历史中的语言,空前地解放了词体,增强了词作的艺术表现力,最终确立了词体和五七言诗歌分庭抗礼的文学地位。”[2]他以散文话的手法来写词,同时将古文词赋中常用的一些手法,诸如议论、对话等手法放到自己的作品中。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中说“用经用史,牵雅颂入郑卫”、“自辛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必掩其口。及稼轩,横竖烂漫,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又如悲笳万鼓,平生不平事并卮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暇顾,词至此足矣。”同时还说:“稼轩胸中今古,止用资为词,非不能诗,不能事耳。”[3]可见,刘辰翁对辛弃疾这种词的散文话语言是很欣赏的。辛弃疾“以文为词”,革新了词的语言和艺术手段,赋予词以新的生命力,使词产生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风貌。
其次,苏辛词中的不同的意象体现出诗人独特的个性魅力。苏轼才华横溢,激情飞扬,在他的词作中,意境博大壮美,有拍案的惊涛,有千骑卷起的平岗,有“酒酣胸胆尚开张”的老夫,有穿空的乱石,浩瀚的夜空,有羽扇纶巾的风流人物,挽雕弓如满月的壮士,举酒问明月的诗人,乘凤破浪的渔人……;而辛弃疾英雄气概十足,在他的词中,意境多体现的却是悲壮,有悲蹄的鸟夹,食祭品的神鸦,疾驰于战场上的骏马,悲凉的军歌;有激烈的沙场厮杀,豪迈的策马驰骋;有壮志未酬的失意英雄,士为知己者死的侠客……。由此可见,苏词中的意象更倾向于文人化,生活化,而辛词意象更倾向于军事化,英雄气。但即使作为英雄壮士,辛弃疾的心态,仍不同于苏轼的超然旷达,而常常是豪情激昂:“横空直把,曹吞刘攫,”“气吞万里如虎”。长期的压抑苦闷,又使他怒气腾涌:“狂歌击碎村盏,欲舞还怜襟袖短,”“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快磊未全平。”敌兵侵扰的忧愤,怀壮志却不被重用的压抑,想飞奔沙场与敌人决一高下的生命激情,构成了辛弃疾独特的生命情怀。
同一条路,两个人走,展现给我们的是不同的风景。苏辛在词的内容上是各有侧重。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苏轼的词充满了进取精神、富有激情和生命力。他的词一改只表现女性化柔情之词的传统,变成了富有男性特征的豪放之词,将以前表现爱情之词改变成表现性情之词。苏轼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辛弃疾一心想抗敌报国,可是现实却让他壮志难酬,面对这被践踏的国土,他的情感已经由个体的苦闷延伸到了更深广的社会忧患上。辛对心灵世界的深广拓展更多地表现在他的“英雄词”上,借此表现了个体人生的苦闷以及更深广的社会忧患。在外在世界的拓展上,苏轼扩展到自然景观、农村乡土的描述上,展现了忘怀物我、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如《西江月》,作者展现给我们的是充满泥土芳香和生活气息的乡村,关注到了以前词人未关注到的领域。而辛弃疾则展示了更多美妙多姿的乡村景色额和朴实自然的乡村人物,体现出他平等博大的胸怀和广阔的艺术视野。
苏轼与辛弃疾在刚硬强健之外仍有一份婉约蕴藉的情感,不过词最初的婉约之气在他们的笔下也有了另一番演绎。
同为写落花,苏轼在《水龙吟》中写的是“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花虽落但却并非无情,无可奈何地落去是有它的愁思的。这里不仅人有情花也有情。而辛弃疾的落花则是“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莺啼声住?”(《祝英台近》),此时落花亦愁,却是“无人管”。其伤心的程度远远超过了“抛家傍路”,三句之间,一句比一句愁深。谭献云:“‘断肠’三句,一波三过折。”辛词中的愁便是愁,愁的急切,毫无闲逸之趣。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苏轼的以咏杨花的《水龙吟》、咏梅花的《西江月》以及咏石榴的《贺新郎》,却在辛弃疾的百首词中找不到一首这样的咏花之作。他写落红,写飞絮,都只是词中的一景,为情而生。
苏辛的风格都是多样化的。苏词具有充沛的激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多彩的语言;辛词具有博大精深的内容,千变万化的表现方式。无论是从创作方法、意象,还是从内容、情感,抑或是从词人的精神风貌上讲,苏辛两人都是各有千秋,他们就如高山和大海,山海呼应,共同构成宋词中最美的一道风景。
参考文献:
[1] 明代毛晋《稼轩词跋》;
篇8
答案是,雨,确实如此。中国古代有很多诗人描写雨,我摘抄了几句: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雨,是地球水循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几乎所有的远离河流的陆生植物补给淡水的惟一方法。雨可以灌溉农作物,利于植树造林。雨能够减少空气中的灰尘,能够降低气温。下雨利于水库蓄水, 可以补充地下水,可以补充河流水量利于发电和航运。
一场雨 把我困在这里
你冷漠的表情会让我伤心
六月的雨 就是无情的你
伴随着点点滴滴 痛击我心里
哦 我不相信 你不是故意的
却为何把我丢弃在风雨里
哦 我不忍心 也不想背叛你
惟有默默等你 回心转意
我没有放弃 也不会离你而去
哪怕要分开 我依然等你
我全心全意 等你的消息
终会有一天 你会相信我 我爱你
……
一场雨 把我困在这里
你冷漠的表情会让我伤心
六月的雨 就是无情的你
伴随着点点滴滴 痛击我心里
哦 我不相信 你不是故意的
却为何把我丢弃在风雨里
哦 我不忍心 也不想背叛你
惟有默默等你 回心转意
我没有放弃 也不会离你而去
哪怕要分开 我依然等你
我全心全意 等你的消息
篇9
二、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三、有物揩磨金镜净,何人_攫银河决。——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四、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五、虽桂华飘下,玉轮移影,归兴犹未。——曹勋《尾犯·中秋》
六、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七、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慧霖《闰中秋玩月》
八、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九、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十、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十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十二、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苏轼《西江月》
十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十四、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十五、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十六、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曹松《中秋对月》
十七、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十八、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十九、迥彻轮初满,孤明魄未侵。——陈羽《中秋夜临镜湖望月》
二十、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二十一、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二十二、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李商隐《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二十三、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二十四、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辛弃疾《中秋寄远》
二十五、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二十六、独坐犹过午,同吟不到西。——陆龟蒙《中秋夜寄友生》
二十七、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二十八、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二十九、斟酌嫦娥,九秋宫殿冷。——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三十、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李朴《中秋》
三十一、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齐已《中秋月》
三十二、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三十三、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李朴《中秋》
三十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刘禹锡《八月十五夜玩月》
三十五、声直上,蟾蜍窟。——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三十六、月月势皆圆,中秋朗最偏。——许棠《中秋夜对月》
三十七、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台湾民谣《中秋旅思》
三十八、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三十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四十、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齐已《中秋月》
四十一、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四十二、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四十三、雁边风讯小,飞琼望杳,碧云先晚。——《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四十四、隔翠幌银屏,新眉初画,半面犹遮。——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四十五、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四十六、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四十七、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四十八、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辛弃疾《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四十九、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五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五十一、被白发、欺人奈何。——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五十二、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五十三、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陆龟蒙《中秋待月》
五十四、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五十五、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五十六、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中秋月》
五十七、露从今夜白,月是绞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五十八、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篇10
一、合理创设情景,发挥学生的想象
古诗文是一门语言精美、凝练的艺术,作者能够通过寥寥数语对自己的情感进行抒发,学生在对古诗文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也要仔细品味其中“无穷”的意境。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文时,要合理创设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对古诗内容情景再现,充分地挖掘作者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对诗中“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深远境界进行细细品味。
如,在对辛弃疾的《西江月》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先对辛弃疾作诗的基本背景进行阐述,让学生了解到辛弃疾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之后在进行教学情景的创设,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晴朗的夏夜,诗人独自行走在道路上,听着蝉叫,闻着花香,在蛙叫声中感受丰收的信息,天边飘过来浮云带来雨点洒下,诗人只能疾步避雨,却发现旁边的茅草屋??”这样的情景进行创设,让学生对作品进行更深入的分析,能够通过了解作品对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行感悟,让学生由景入情的对课本内容进行学习,能够对课本知识更轻松的进行吸收和把握。
二、正确把握背景,促使学生的理解
作者往往是因为触景生情或者有感而发才会进行古诗文的创作,因此,作品往往可以把作者的人生经历展现出来。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古诗文进行赏析时,要让学生对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创作背景进行一个准确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对古诗文进行更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够做到“知其人方能知其言”。
如,在对蒲松龄的《狼》这篇作品进行讲授时,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通过课文预习对作者蒲松龄的个人经历和相关的作品进行了解,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再根据学生所了解的情况,对作者的相关的生平经历进行补充,让学生们对蒲松龄生活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社会背景进行了解,学生就会对作者感叹世人生活疾苦、厌恶科举制度的情感有所体验,从而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三、合理感悟魅力,推动学生的体会
古诗文具有一定的旋律背景,诗词的旋律背景随着词牌的不同也会不一样,教师在对古诗文进行课堂教学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朗读。众所周知,朗读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学生通过对古诗文进行熟读朗诵,能够很好的对古诗文内容进行积累,从而有效的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文学习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古诗文的魅力,对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行感悟。
《岳阳楼记》这首诗歌就很适合学生通过朗诵来对其进行理解。学生通过对“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内容进行朗读之后,就能够体会到洞庭湖的浩瀚和壮观,就能够对文中的用词、意境进行把握,从而感悟到作者通过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描写,来抒发出自己内心的辽阔胸襟,把自己的爱国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文中大量的修辞手法和优美文句能够把洞庭湖的美充分的表现出来,学生也能够通过想象真正的对其诗歌内容进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