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的诗词范文
时间:2023-03-19 23:40: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雪的诗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雪》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对雪》 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雪诗》 张孜
长安大雪天, 鸟雀难相觅。
其中豪贵家, 捣椒泥四壁。
到处爇红炉, 周回下罗幂。
暖手调金丝, 蘸甲斟琼液。
醉唱玉尘飞, 困融香汁滴。
岂知饥寒人, 手脚生皴劈。
《大雪》 陆游
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
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
毡幄掷卢忘夜睡,金羁立马怯晨兴。
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黄河彻底冰。
《江雪》 柳宗元
雪压冬云白絮飞,
万花纷谢一时稀,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独钓寒江雪
《北风行》 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篇2
关键词:语文教学;建筑美;意境美;意象美
中学语文课本编选了不少古诗、新诗,而古典诗词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按照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诗词教学应采用恰当的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鉴于以往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认识古代诗词基础知识,领会诗词建筑美
古代诗词分两类,一是古体诗,一是近体诗。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两种,简称“五绝”和“七绝”。中国古典诗歌在语言形式上十分讲究对称形式美,这从字数、句数、分章、分阙都可看到,它们犹如中国古典建筑物,具有均衡美,而且在整齐中又富有变化,在多样中又蕴于统一。
二、感乎其情,入乎其境,感受诗词中的意境美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古典诗词教学的具体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等。”古典诗词最大的特点,无非是个“意”字,其长盛不衰的原因也尽在其“意”。那么,如何积极引导学生从古典诗词中感受、领悟意境美呢?
1.诵读:品情悟味
诗词本是用于歌唱的,是人类情感的载体,诗词的音乐性是毋庸置疑的。诗词所特有的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可以通过朗读或朗诵,甚至配乐歌唱体会出来。教师在教学中就该重视和运用这种方法。通过朗读,品悟出诗词字里行间隐藏的或喜、或悲、或怨、或怒的情感,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获得与诗人感情上的共鸣,如,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忧思,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豪放,范仲淹的“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是孤愤,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则是凄婉,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悲壮……凡此种种,不读,安能入境?
2.想象:入境感知
“诗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诗词极有形象感,平淡无奇的一个个方块字,经诗人的巧妙组合,就能产生强烈的形象感。但实际上,字本身是抽象的,诗词不同于其他文学样式,具有意境的原因就在于字的意思刺激了人们的联想与想象,将文字中隐含的形象一一呈现出来,因此,诗词教学的关键就在于感受意境,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认识诗句中隐含的形象。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词一景,如同运用电影镜头剪接的蒙太奇手法,将几种景物稍加组合,便成为一幅绝妙的风景画,孤寂凄凉之情溢于言表。正是这些极富感性的诗句把学生带到了一种艺术创造的空间,在对它们咀嚼、品味的同时,也获得了思维的灵动、想象空间的拓展和审美情趣的升华。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走进课堂,为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能力、发展人的个性、提高人的素质提供了崭新的天地。它对于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的组合,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视频图像、动画和其他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先进技术有机融合在一起,为诗词教学创设了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逼真的情境,再现了诗词中所描绘的画面,变抽象为形象,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诵读诗词的兴趣。如,我在李商隐《无题》的教学中,制作了Flash课件,有声音,有画面,再加上诵读者的范读,一下子就将离别的依依惜别之情表现出来,使学生很快融入其中有感情的诵读。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诵读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正如前文所述,诗词是与音乐联系在一起的,有特定的乐调、音韵、节奏。如,李商隐的《无题》、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清照的《一剪梅》等。这些优美的抒情诗词或配乐朗诵或吟唱,再配以画面,给学生以视听感官刺激,让学生通过自身的诵读吟唱,产生想象和联想,创设情境,不知不觉地进入作品所创造的意境中。
三、鉴赏诗词的语言,感知诗词的意象美
古诗中有许多意象出现的频率相当高。像“天、地、日、月、云、雪、梅、兰、竹、菊、松、柳”等,不知道出现过多少次。这些经常出现的意象在表情达意上形成了一些相对固定的意思。如果作些收集整理应该能找出一些规律,有助于解读古诗,也有助于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拿李白现存九百余首诗来说,据统计,明月意象共出现76次,提到月的诗句不下400处。在李白诗中,明月意象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在以民俗文化为内核的基础上,熔铸了诗人自己的人格和情趣,既体现了民俗文化审美特征的共性,又体现了诗人强烈的个性特征;像陶渊明的“菊”、陆放翁的“梅”等意象也都成了诗人性格的化身。我曾经让学生搜集古诗中写到“风”“花”“月”“云”“树”“愁”和“情”等意象的诗句,梳理出古人借用他们来表达哪些情绪和思想,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词讲究情景交融讨论诗词的意象,有助于学生感知诗词中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如写“愁”,古诗词的诗句不知有多少,我们可选一些经典的句子进行探讨。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始用“水”来写愁,化无形为有形,“一江春水”境界开阔,感人至深;李清照“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用“船”来写愁,“载不动”传达出“愁”之多;贺铸“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用“雨”来写愁,雨多愁更长。这些独特精美的诗句,情景交融,从不同的角度写愁绪。学生如果能将这些包含“愁”意象的名句,归类分析,必能感受出诗词的意境,领略出中国诗词无穷的魅力。
篇3
但是,由于古典诗词距离我们现在的时代比较久远,它的内容也与学生的生活经历有很大差距,而诗词语言凝练的特点又使得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如果老师在讲授时采用逐字逐句的讲解翻译,则会大大破坏诗词本身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使一首首充满灵性的古典诗词变得索然无味。《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所以要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积极性,我们教师就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教师教得生动,学生又能够真正品味到古典诗词的原汁原味。下面我谈一谈自己在古典诗词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尝试。
激发兴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时我通过一些与诗人诗作相关的典故、趣事、轶闻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学生从情感上拉近和古典诗作、作者的距离。
在讲授李清照《醉花阴》这首词时,为了让学生走近李清照,并对这首词产生兴趣,我将元代伊士珍《琅环记》中所记述的关于这首词作的典故(原文如下):“易安以重阳《醉花明》词函致赵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忌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城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绘声绘色的讲给学生听。故事讲完时,学生们都发出了会心的微笑。不禁对李清照这样一个生活在古代却有着极高才华的女词人肃然起敬,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对这首词产生阅读的兴趣和期待。用这种激趣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诗词的主动性,课堂学习的效果也增强了。
创设意境
意境,是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理解和阐释中国古典诗词的一把钥匙。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味诗词的意境,调动学生自身的生活积累与审美经验,通过艺术的联想与想象,完成诗歌意境的再现与再造。从而把握诗词所展示的意象与内在的意蕴,引导学生加强审美体验,提高审美情趣。
比如《鸟鸣涧》典型地体现了意境美这一特色。整首诗意境恬淡,仿佛一幅色影清幽的风景画,在这幅风景画中诗人把自身的情感渗入到了意象中——花落,月出,鸟鸣。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将全诗的意象一一找出,这些意象看上去平淡无奇,就像诗歌中那幽静的夜晚。但是,这静谧的感受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学生通过思考得出:这些景物组成了一幅意境深幽的风景画,诗人的情感是这幅画的底色,语言与意境的美感便体现在了这幅画中。请同学们用自己优美的语言,把本诗的意境再现出来。学生纷纷沉浸在优美的意境之中,时而沉思,时而快乐的奋笔疾书,用自己的语言将本诗的意境表现出来。
有位学生这样再现本诗的意境——那微醺的春夜寂静无声,桂花在这个时候自开自落,我独自一人信步在洒满桂花芬芳的小径上,好像可以感觉到桂花落地的声息。悠远的小径回荡着我一双悠闲地足音,可见春山空寂。皎洁的月亮从如绡的云层中缓缓露出脸来,它那温柔的光芒,再柔和也惊扰了山林中栖息的鸟雀,它们的鸣叫声不时地回荡在春夜的溪涧之中。
在讲授温庭筠的《望江南》这首诗时,分析了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意境,学生对此诗掌握差不多的时候,在课堂结尾,我来了个“画蛇添足”:请同学们拿起自己的彩笔以“独倚望江楼”为题,画一幅山水画,请同学们要把握意境,进行合理想像,画出自己对诗歌的感受。这一下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课后他们交来很多作品:有画一座孤楼,水面上千帆过尽;有画一片夕阳,高楼上一位女子孤单的身影……在无形中学生已经将他们对这首诗歌创设的悠远孤寂的意境,已经在自己创作的图画中表现了出来。画的有多细,证明他们品味诗歌的意境有多深刻。
通过创设意境,学生对诗词的感悟更加深刻,而且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解,这为他们提高欣赏诗词的水平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
感悟诗情
抒情性的古典诗歌都有它们内在的情感经纬与情感脉络,解读、赏析古典诗歌就必须探求本源、寻找内理、把握心声。
对于抒情性诗作,教学时,要引导深入到诗人的内心深处,体验诗人的情感,从而触摸诗人的灵魂。像李白的诗歌感情都比较强烈。在教李白的《将近酒》时,我以情感体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到李白的内心深处,把握李白的情感波澜,学这首诗,把李白此时的“情”参透了,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结合时代背景以及李白的经历,启发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李白的诗歌,感受作者写作此诗的情感态度,理出本诗的情感轨迹。《将进酒》这首诗作于李白离开长安以后。从诗的主要内容看似乎写的都是及时行乐,看透人生,只愿长醉不愿醒的情感,相当消极。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但深入理解李白的内心深处,就会发现李白不是真正消极颓废,而是胸怀伟大的抱负却不能施展,便借酒发泄,以此来排解心中的苦闷,来表现对权贵和世俗的蔑视。如“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但与此同时作者也流露出人生易老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全诗气势奔放,语言豪迈,句法明快多变,充分反映了李白放纵不羁的性格与文风。通过深入诗人内心感悟诗情,我们感受到李白那颗跳动的心灵,理出李白那喜怒哀乐、抑扬浮潜的情感轨迹。经过这样的体验,学生对这首诗以及李白本人才会有深刻的理解。
篇4
一、利用中华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
学生不仅要具有相当的知识文化,而且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健全的人格素质。我国的古诗词中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崇高的道德标准和做人的道理准则等,这对学生的精神提升、情感熏陶、习惯养成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如果学生能经常背诵和学习这些优秀文化诗篇,对获得文化和学会做人等方面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受用终身。如学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要教会学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价值观和生死观,要让学生明白“读书要明理,要学会做人”的道理,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确懂得报效祖国。阅读古诗词一定要抓住它的精华思想,带有感情地朗读,才能达到荡气回肠的效果。再如杜甫的《望岳》:“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开阔胸襟,以及立志奋勇攀登高峰的精神,要让学生知道“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深刻思想,引导和启发学生只有通过发奋学习,努力接受挑战,不断地超越自己,才能达到新的境界。
二、利用诗词的诗情画意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诗词是诗人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所以说诗词是灵动的,它们充满了诗人的灵性和智慧,所以,让学生阅读诗歌的时候,一定不能把活泼、灵动的诗词变得僵化,否则就会使诗歌失去感染和熏陶的力量。古诗词的教学一定要把握整体,让有限的课堂成为学生拓展无限想象的场所,让诗中的人物、景象、物体在学生的脑海里浮现,展现出一幅幅立体的画面,让学生自觉地走进诗的境界。在诗歌的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与生活中形象的场景相联系。例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为了引导学生领悟杜甫笔下美丽的春天景色,在学生朗读时我配上《春天圆舞曲》这首具有轻快旋律的音乐,让学生在如诗如画的音乐伴奏下进行诵读,同时在朗读过程中插上想象的翅膀,用生动的语言去描绘生机盎然的迷人画面,要求学生对诗中情和景从不同的侧面进行解读,把作者心中美好的春天在笔下展现出来。接着鼓励学生讨论“全诗的景物描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学生很快就回答出:“表达了作者欢快喜悦的心情。”
三、从诗词的内涵中加强学生人文和情感的教育
语文老师一定要以真诚对待学生,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诗歌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出发,与学生一道认真感悟,加以体会,同时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多交流。如学习《悯农》这首一诗时,我就结合平时某些学生好攀比、浪费的现象,与诗中描写的劳动人民创造财富的艰辛相比,让学生在心灵上受到震动。接着动员学生向全校发出了倡议书:“节约从我做起!”教育学生“以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还有通过孟郊的《游子吟》一诗让学生明白母爱的伟大,是母爱撑托起我们成长的蓝天,伴我们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我们要学会感恩,以积极的行动去回报母亲,永远敬重我们的母亲。学完这《游子吟》之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给母亲洗一次脚”的作业,这让学生的心灵受到很大震撼,家长也反映这样的活动非常好。
四、利用诗词美乐使学生的文化底蕴增添积淀
篇5
关键词:傅雪漪;古典诗词歌曲;创作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219-03
中华古诗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我国既是诗之邦,也是乐之邦。《尚书》中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可知诗歌与音乐几乎是分不开的,正所谓“诗为乐心,声为乐体。”历史上,古典诗词原本都是可歌可唱的,然而,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的缘故我们现在只能够看到文字形式的诗词,诗歌原有的曲谱大部分都没有记录和流传下来。
到了近代,我国的音乐家们纷纷开始为古诗词谱曲,并陆续产生许多优秀的作品。例如黄自的《花非花》(唐代白居易词)、青主的《大江东去》(宋代苏轼词)、黎英海的《枫桥夜泊》(唐代张继词),石夫的《长相知》(汉代乐府)等等。
为古典诗词谱曲,作曲家既要有深厚的音乐创作功底,又要有对古典诗词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才能对古典诗词文化内涵作出准确的诠释。已故昆曲大师、作曲家傅雪漪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代表。
傅雪漪一生钟情并致力于古典诗词歌曲的创作、演唱及教学,是古典诗词歌曲研究与创作很具权威的专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古典诗词歌曲。近年来,他的作品也越来越得到广泛的熟知和演唱。
傅雪漪一生创作了50多首古典诗词歌曲,同时他又根据古谱整理、改编了一些古曲作品,有的基本保持原作风格,有些则加入新的元素。如部分古典诗词歌曲加入了许多戏曲元素,使作品富有韵味,可歌可演。傅雪漪创作的古典诗词歌曲旋律多采用传统的五声调式,节奏变化丰富多彩,曲式结构的选择上与诗词的内容相得益彰。
一、傅雪漪古典诗词歌曲歌词特色
古典诗词歌曲是歌词和旋律高度艺术性的统一。就歌词而言,古诗词本身就蕴藏了无尽的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无论唐诗中的律诗、七言绝句或者宋词的长短句,语言中都包涵着大量的音乐元素,如词句的节奏韵律性和语言的旋律起伏性。我国著名声乐美学家范晓锋曾指出:“我国古典诗词的语音具有旋律性的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形式特征的旋律意义,更倾向于音乐,这恐怕也是我国传统音乐形式美的重要基础之一。[1]”
(一)选材广泛
傅雪漪在歌词的选择上非常广泛,上至远古时期的诗歌下到明清时期的作品均有所涉猎,如下表:
傅雪漪在歌词的选择上不仅跨越了各个历史时期,而且在题材上丰富多彩,有的作品描绘了山川美景,秀丽风光,如《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西江月》(宋・辛弃疾);有的作品表达了对即将离别的友人的依依不舍情怀,如《别董大》(唐・高适)、《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有的作品叙述了封建社会生活中下层民众的疾苦,如《卖炭翁》(唐・白居易);有的作品则表达了远离家乡的游子深深思乡之情,如《忆江南》(唐・白居易);有的作品书写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与感悟,如《行路难》(唐・李白);有的作品表达了一些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伤感,如《登高》(唐・杜甫)。这些作品的写作风格或雄奇或文雅,或深刻或质朴,反映了作曲家极为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广泛的艺术情趣。同时,也说明一位作曲家只有具备广博的文化素养,才能创作出真正优秀的作品。
(二)合辙押韵
诗词音乐性,简单讲就是朗朗上口,唱起来流利、自然、有节奏,它主要的特点就在于押韵。《韵辙常识》一书中讲到:“押韵能造成和谐的韵律,使语言具有铿锵动人的音乐美。押韵合辙加强了诗歌、戏曲、曲艺唱词的节奏感,犹如鼓点,可以使一首歌或一段戏曲、曲艺唱词音调更加谐调响亮,增加听觉上的美感。[2]”傅雪漪在歌词的选择上也十分注重诗词的合辙押韵。如: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fēi),
桃花流水鳜鱼肥(féi)。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gui)。
这首诗合的韵脚是“灰堆辙”
再如:
《西江月》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chán)。
稻花香里说丰年(nián),听取蛙声一片(piàn)。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qián),
旧时茅店社林边(biān),路转溪桥忽见(xiàn)。
这首词合的韵脚是“言前辙”。
其他如《芙蓉送辛渐》(姑苏辙)、《次北固山下》(言前辙)、《秋浦歌》(江阳辙)、《关山月》(言前辙)、《鸟鸣涧》(中东辙)《长相思》(言前辙)、《江畔独步寻花》(一七辙)、《行路难》(言前辙)、《登高》(怀来辙)、《钱塘湖春行》(一七辙)、《泊秦淮》(发花辙)、《江南春》(中东辙)、《钗头凤》(由求辙)、《南乡子》(江阳辙)、《过垂虹》(摇条辙)、《十二月尧民歌・别情》(人辰辙)、《山坡羊・潼关怀古》(姑苏辙)、《乌夜啼・石榴》(中东辙)、《感怀》(江阳辙)、《消夏湾》(中东辙)、《朝天子・咏喇叭》(发花辙)、《阮郎归》(言前辙)、《菩萨蛮》(也斜辙)、《醉桃源》(摇条辙)、《梧桐树・一舸》(姑苏辙)等等不胜枚举。
二、傅雪漪古典诗词歌曲音乐本体分析
(一)词腔完美结合的旋律
汉族语言中的每一个字,都存在着高低升降倾向的字调,当将这些字连接为唱句时,便可以显示出字调的旋律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声乐作品的创作。作曲家在创作时为了准确的表情达意,首先就必须处理好音乐与语言的关系,词腔如果配合的不恰当,就会出现“倒字”、“破句”甚至词意颠倒等现象。清代徐大椿在《乐府传声》中说:“曲之不入调者,字句不准、阴阳不分、平仄失调也。”
现代汉语的声调分为四种,即: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凡属阴平和阳平的字都归为“平声字”,凡属上声和去声的字都归为“仄声字”,诗词中的格律就是这样的平仄规律。旋律创作与声乐演唱上历来讲究“字正腔圆”的传统。“字正”就是词腔结合时,要求保证字调四声调值的准确性。“腔圆”则是不仅要求旋律的流畅、顺达,而且要体现独特的风格并完整的表现作品内容。“字正”和“腔圆”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字与腔在结合中相互补充又相互制约。傅雪漪在旋律写作中就十分重视语言中的平仄与四声的处理。笔者从以下作品中单字的音调处理予以举例说明。
1.阴平字。“阴平字在旋律安排上,通常是在同一旋律音调上进行保持”[3]。例如《南风歌》中的“兮”,根据阴平的特点,处理成强拍上稳定的长音。
【谱例1】《南风歌》(倒数第2、3小节)
再如《七月流火》中的“庚”同样也是在强拍上构成了稳定的长音。
【谱例2】《七月流火》(第15、16小节)
2.阳平字。“阳平字在旋律的走向上,一般采用级进上行或者是跳进上行的音调。[4]”如《陌上桑》中有一句“采桑城南隅”中的“隅”字根据上述特点级进了一个大二度。
【谱例3】《陌上桑》(第22、23小节)
而《江畔独步寻花》中“留连戏蝶时时舞”中的“时”字则是跳进上行了一个小六度。
【谱例4】《江畔独步寻花》(第42、43小节)
3.上声字。“上声字在旋律的安排上,通常采用一字多音,且第一个音在音高上略低于第二个音的形式。[5]”如《江南逢李龟年》的第一句“岐王宅里寻常见”中的“里”字。在音高上为#f1,其前后的音高都为a1,这样使“里”字在音调上与上声的声调保持了一致。
【谱例5】《江南逢李龟年》(第3、4小节)
再如《惠崇春江晓景》中第三句“蒌蒿满地芦芽短”中的“短”也遵循了上声字的声调规律。
【谱例6】《惠崇春江晓景》(第14、15、16小节)
4.去声字。“去声字在旋律的安排上,通常采用一字多音,且第一个音在音高上略低于第二个音。[6]”如《江南春》中的一句“南朝四百八十寺”中的“寺”字的旋律写法便运用了上述手法。
【谱例7】《江南春》(第17、18、19小节)
同样的例子还有《渔家傲》中“殷勤问我归何处”中的“处”字。
【谱例8】《渔家傲》(9、10、11小节)
(二)词曲节奏的合理对接
“节奏的广义理解,可以看作是乐曲各个部分之间平衡、对称、再现、交替、大小比例的组合关系及乐曲发展中音乐材料变换或持续长短,速度快慢的各种组合。[7]”在古典诗词歌曲的创作中,诗词内在的节奏对歌曲旋律的节奏安排有很大的影响。傅雪漪在创作中就十分注重旋律节奏与诗词节奏的合理对接。作品《别董大》(唐・高适)的音乐节奏安排就基本按照诗歌本身的惯用节奏来划分的: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同时,为了刻画塑造各种音乐形象,表达不同的情绪需要,傅雪漪在古典诗词歌曲的创作中运用了丰富的节奏类型。既有庄重平稳规整性的节奏,又有洒脱舒展自由性的节奏。《别董大》的写作基本运用的就是规整性的节奏,作品秩序井然、一气呵成。而另外一首作品《南风歌》中则是运用了各种不同的自由性的节奏。这首作品分三个音乐段落对同一段歌词进行变换节奏陈述,使作品的情绪变得更加奔放舒展。
(三)五声性的调式运用
“调式是音乐思维的重要部分。在调性音乐中,任何旋律或和声都要受到调式的约束,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调式基础上的。它是一条纽带,一条把所有乐音串联起来、并赋予情感生命的纽带。[8]”我国民族音乐中的调式种类极其繁多。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汉族和少数民族(如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等),大都使用五声音阶作为旋律的调式基础。五声调式旋律一般以五声骨干音构成,有时也用到六声、七声,或四声,但仍然可以表现出统一的旋律素质:即符合我国传统民族习惯的、特有的五声性(没有或不强调半音倾向)的旋律手法。
不同于其他很多作曲家的创作,傅雪漪古典诗词歌曲中,全部使用了中国传统的民族调式。如《南风歌》便运用了F宫调式,而《别董大》则使用了b羽调式。其他作品如《关山月》g徵调式转c宫调式;《观猎》f宫调式;《鸟鸣涧》c徵调式转f宫调式;《江南逢李龟年》a徵调式;《江畔独步寻花》d宫调式;《登高》c宫调式等等,不胜枚举。
(四)与内容相得益彰的曲式结构
一首音乐作品之所以是完整的,归根到底,是由于它用恰当的形式表现了生动而且深刻的内容。在曲式结构的安排上,傅雪漪通常根据古诗词内容表达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曲式结构形式。
比如,傅雪漪的一部分歌曲根据古诗词的原有结构构思而成,乐曲短小而精悍。运用了中国音乐传统的起、承、转、合的发展原则:第一句为主要乐思和主题材料的原始陈述;第二句对原始乐思作继承式发展;第三句则为原始乐思新的对比的音乐内容的呈示;第四句则是原始乐思再现或在更高水平上的强调,是对前面乐思的总结。这种音乐陈述方式不仅逻辑清晰,乐思表达也比较圆满从容。比如作品《别董大》就是典型的运用了“起承转合”原则贯穿创作而成的。它的曲式结构如下:
一部曲式
调性:b羽调式
作品从第9小节到11小节开始对原始乐思进行陈述;接下来的12到17小节在基本乐思的基础上做进一步展开;18到22小节则非常明显的出现了转折,相比前两部分在音区的选择上要低一些,音乐情绪上变得内在、深沉了一些;23到25小节则是对a部分的变化再现。总之,这部作品完全遵循了“起承转合”的原则创作完成,与诗歌的内容表达完美的结合起来。
三、结语
傅雪漪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扎实的传统音乐作曲手法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古典诗词歌曲,他的创作与所选诗词的意境、风格基本实现了完美的结合,同时,在歌词题材上的选择非常广泛,体现了傅雪漪对古典诗词的挚爱和深刻理解。
傅雪漪古典诗词歌曲在旋律的写法上通常根据诗词作品韵律的需要进行行腔走调,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在节奏的安排上更是丰富多彩,灵活多变;而在调式调性的选择上傅雪漪创作的所有古典诗词歌曲都运用传统的五声、七声等调式;在曲式结构安排上则结合诗词作品结构进行恰当的组织。傅雪漪创作的古典诗词歌曲为后代作曲家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和财富。
参考文献:
〔1〕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131.
〔2〕鲁允中.韵辙常识[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103.
〔3〕〔4〕〔5〕〔6〕黄承箱.艺术歌曲《大江东去》创作手法分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4).
篇6
关键词:中职;古诗词教学;审美情趣
优秀的中华古诗词内涵丰富,意境高远,语言凝练,节奏鲜明,声韵和谐,富有音乐美。古诗词带给人们的审美愉悦是其他文学形式难以企及的,读着她,可以愉悦人们的性情,陶冶人们的情操,给人们以美的艺术享受。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优美的古诗词是语文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重视美的熏陶与审美鉴赏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古诗词中的审美教育不仅能使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更能通过美好的事物、美好的理想去塑造学生的性格。为此,教师要充分发现古诗词中美的因素,及时引导学生去品赏。下文结合笔者的古诗词教学实践,就如何在中职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谈谈几点教学体会。
一、音画助读,领悟形象美,享受艺术美
古诗词富于音乐性,音乐是人类的共同语言,其优美动人的旋律很容易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可利用音乐创设适合古诗词情感基调的氛围,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深刻含义,使学生真切地领会诗人的写作匠心,与诗人同欢娱共悲切,引起心灵共鸣,产生审美愉悦。如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笔者借助多媒体播映了长江滚滚东流和江水冲击堤岸的壮观画面,背景音乐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片头音乐。这样声画并举,营造扣人心弦的情境和紧张气氛,能让学生感受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古战场景色,想象出当时战斗的激烈,同时也就联想起古代的豪杰。这些豪杰已经一个一个地被历史掩埋,只剩下江山如画,学生从中领悟到诗人借怀古来发泄心中不平之气的激愤情绪。
音画助读既调动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又让学生欣赏到与作品相关的音乐画面,展开联想和想象,领悟古诗词佳作中鲜明生动的形象,得到美的艺术享受。
二、反复诵读,感受节奏美、韵律美,体验情感美
古诗词富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吟诵起来,声情并茂,琅琅的书声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叶圣陶称诵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学习古诗词,要把诵读放在首位,从诵读入手,在抑扬顿挫中感受字里行间的神韵节奏,领会作品的思想内涵,体验作者的喜怒哀乐。
诵读的时候,需弄清作品的基调,而诵读的方式既可以是教师的范读,学生的独诵,也可以是学生的合诵或接力诵。这需要根据作品抒发的情感而定,缠绵委婉的婉约词,宜采用独诵,以领会节奏的柔婉美;雄壮激昂的豪放词,宜采取合诵或接力诵,以领会雄浑、奔放美。古诗无论是五言律诗,还是七言律诗,都节奏相应,平仄相粘,对仗工整,深情远韵。如李商隐《无题》的颔联、颈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古词无论是小令、中调,还是长调,都讲究平仄、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的下片:“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诵读无论独诵还是合诵或接力诵,都能读出鲜明的节奏和韵律,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生的诵读离不开教师的范读,语文教师作为古诗词学习的引领者,在教学中要绘声绘色、恰到好处地为学生范读。教师饱含柔情的范读,能牵动学生的神思,引学生到水草丰美处尽情撒欢;教师充满激情的范读,能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神游天地间,如痴如醉,美不胜收。诵读是学生与诗人的心灵相通,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还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学生与作品之间架起感情的桥梁,实现诗词中有我的心灵契合,唤起想象,体验情感美。如教学杜甫的《春夜喜雨》,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已经领会到诗人见春雨适时而降而喜上眉梢的情感,并发现题目中的“喜”字在诗里没有再露脸,这时笔者抓住学生的困惑处进行点拨,引导学生逗留、品味,激起学生已有的情感,让他们体会无“喜”的诗里处处写人们喜爱的春雨――“好雨”的高尚品格。让学生体验到诗人的真挚情感,与诗人共欢同喜。
反复诵读,直到脱口而出,会持久不忘,并逐步内化为个人素养;反复诵读,让学生在古诗词艺苑中收获丰硕果实,受到美的熏陶。
三、深入研读,鉴赏意象美,领略意境美
学生在体验了古诗词的情感之后,还应进一步研读,充分感悟作品的“弦外之音”,并由表及里地去发掘、理解“象外之景”包含的内在意蕴,这样学生的审美才能从“体验”层次上升到“鉴赏”层次。
意象的把握是古诗词研读的一个重要环节,古诗词的意象是寄托了诗人深厚而丰富的情感的物象。如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鸟兽虫鱼等在特定情况下,都可称为意象。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意象的“意”是包含在“象”中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须抠住“象”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想象,品味古诗词中隐含的“意”,逼近诗人的诗思核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意境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所谓情由景寓,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就是意境。品味古诗词的意境,领略古诗词的意境美,主要是通过古诗词中具体可感的意象来实现的。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末两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结合典故的原意和上阕作者借京口当地的历史人物来赞颂孙权、刘裕的英雄业绩反复研读,学生就能体会词人以廉颇自比,也正表示自己不服老,还希望能为国效劳的耿耿忠心。又如教学杜甫的《登高》,笔者先向学生介绍诗人写作时的时代背景和所处环境以及情绪心态等,然后推出书法作品:“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接着展示相关画作,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诗作,引导学生领会诗人由首联的“风急”秋高气爽联想到“无边落木”,树叶飘飘;又由“风急”联想到江水奔流,引出“不尽长江”。让学生领略诗人抓着“落木”“长江”两个意象,以“无边”“不尽”加以修饰,使之气势雄浑,创造出悲壮阔大的意境,造成一种天下皆秋的苍茫辽远的艺术境界。
篇7
1.硬译。不少老师在教学诗词时满足于落实字词理解,讲究逐句分析,认为如果学生能将整篇诗词完整的逐句翻译出来,本堂课的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一大半了。这乍一看似乎无可厚非,理解和欣赏本来就是诗词教学的第一要义,可是在实际操作中,这样的“硬译”,往往只能听到学生对诗词生硬肢解的注释;只能眼看着一首首灵动飘逸的诗歌蜕变成毫无诗意莫名其妙的四句话;只能将文本流于琐碎,完全破坏了诗歌的整体美感,损伤了学生对诗歌刚刚萌发的朦胧的整体感悟,有悖于诗歌教学的基本原则。
2.硬读。应该说,并不是所有的诗词朗读都能称之为“诵读”的,这需要老师对诗词诵读指导下“真功夫”。然而,在现实的诗词课堂教学中,不少老师却没能正确认识诗词诵读的功能和作用,课堂中有时以析代读,读得不充分;有时以偏概全,读得太狭隘;有时拘泥于现成的音韵节奏,读得太牵强,有时热衷于时髦的朗读方式,读得太热闹……“硬读”现象不时出现。
3.硬练。翻开学生的作业本,我们也常常可以发现不少“硬”象。如单一的题型和答案。不少老师说起诗词练习,题型似乎就只有“翻译”,说起“翻译”,答案就立刻“标准化”;再如对回答形式和技巧的过于热衷。若考试中有要求学生默写相关诗句,考完后,老师往往会在分析题型时告诫学生:这道题有4分之多,你就起码要默2句诗词,才能保证不扣分。诸如此类,像这种热衷于分析答题的所谓“规律”和“技巧”,热衷于寻找练习的所谓“套路”和“捷径”,不从语言文字的理解上找答案,不从自身僵化的教学模式上找问题,其结果只能是“缘木求鱼”。
诗词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艺术形式,小学诗词课堂教学也绝不仅仅是启蒙教育的一种方式。小学诗词课堂教学所存在的种种“硬”象,我以为,归根结底,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偏离了诗词的本质特征,忽视了诗词教学的基本要求所致。那么,怎么做才能找到化解诗词课堂教学“硬”象的方法呢?我想,“以学生为本,以诗词为本”,也许是我们得以“返璞归真”,回归诗词教学本真的出路。
一、以“吟读涵咏”为先,化“硬读”为“诵读”
1.诗歌诵读必须以“吟读涵咏”为先
与普通课文相比,诗词更是“直觉”的艺术,因此“诵读”无疑是学习诗词的第一要义。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便是此意。然而实事求是地讲,并不是所有的诗词朗读都能称之为“诵读”的,我们以为真正的诵读必须让学生“欣然前往”而“全身投入”,必须让学生“轻松愉悦”而“陶醉其中”,是为“吟读涵咏”。这就需要老师在诵读中不能忽略阅读主体的直觉感受和整体感受,从声调的抑扬顿挫里,从对诗歌的整体感受里,让学生更容易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诗词的气势和内涵,这光靠生硬的翻译是做不到的;这就需要老师给学生充分的诵读时间,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理解,在理解中品味,在品味中进一步深化感悟;这就需要老师注意在平时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兴趣,通过“课内”和“课外”诗词诵读的“起承转合”,把经典唤醒,还诗词以本来的生命,使它在学生的“吟读涵咏”中有呼吸,有温度,活泼生动,斑斓多姿,让学生一读便心生欢喜,再读而流连忘返。
2.诗歌诵读还应体现诵读的层次
老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做到三点:一要读准字音,二要读出节奏,三要读出感情。而要做到这三点,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在课堂上自始至终致力于为学生创设直面诗词的平台,使学生真正有机会自己吟诵,真情吟诵,平等吟诵,细细吟诵,整体吟诵……值得指出的是,教师切忌为了刻意体现教学的“层次”,过多依靠朗读技巧来支撑,而忽视了学生诵读和理解的“共鸣”,使诵读显得“做作”和“不自然”。只有当学生通过逐步深入的诵读,使自己的感情逐步接近作者的情感,我们的诵读才能成功地再现作者的情感,才会自然地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只有这样,才能依靠有效的诵读促进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随着对诗词的逐步深入理解而提升学生的诵读层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对诗歌精神的整体把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教师从枯燥的诗词讲解中解脱出来,师生共同享受诗词的生命之音。
二、以“诗词之眼”为扣,化“零碎”为“整体”
刘铁冷在《作诗百法》中说:“诗之有眼,犹人之有目也。”可见,在诗词中最灵动跳跃,最贴切传神,最耐人寻味的字词,就是“诗词之眼”。只要抓住了这些字眼,就抓住了诗词的灵魂;只要抓住了这些字眼,就可以避免逐字逐句的机械分析,删繁就简,牵一发而动全身;只要抓住了这些字眼,就能引领学生直接披文入境,品味作者当时迸现的情感,体会炼词炼字的妙境;只要抓住了这些字眼,就可以倾听诗家之语,通晓整体诗意和主旨。然而“诗词之眼”在哪里?怎样才能扣住“诗词之眼”来教学?我们认为,老师在教学诗词时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从内容来定位
“诗词之眼”有时为一字,有时为一词,有时为一句,而且位置并不固定,但“万变不离其宗”,总是为了表达所咏的内容,一定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如学习柳宗元的《江雪》,在引导学生知晓诗人生平,理解诗词大意之后,老师可顺势追问:“他真的在钓鱼吗?他到底在钓什么?”通过仔细推敲品味,透过这个“钓”字,让学生读懂了柳宗元虽困难重重却无所畏惧,虽身处逆境却矢志不渝的豁达情怀。“钓”就是这首诗的诗眼。再如,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三、四两句:“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个“醉”字不禁让人浮想联翩:老人为什么而醉?诗人为什么而醉?在师生共同的研读过程中,明了诗人渴望和平,向往安宁生活的深意,一幅清新、淳朴的画卷随诗词展现在师生面前,学生陶醉其间,更被古人锻字炼句的功夫所深深折服。
2.凭修辞来定格
诗歌用词凝练而意蕴深长,这就决定诗词必须依赖各种修辞进行表现。这一点也反映在“诗眼”上。例如,郑燮的《竹石》是咏物诗,全诗着力表现竹子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开头就用“咬定”二字,把岩竹人格化,传神地写出了它的神韵和姿态,正是全诗诗眼所在。再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杜甫的《春雨》中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潜”一“细”两字,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摹出了春夜和风徐徐,细雨绵绵的状态,也无疑就是全诗的“诗眼”。
3.靠表现来定法
诗眼除了可能包含修辞因素外,也可能包含其他表现手法,这对于我们理解句意乃至体会整首诗歌的思想感情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李白那首脍炙人口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尽”一“流”,以“流”衬“尽”,以“流水”衬“孤影”,写尽了诗人翘首长伫的身影和绵长深沉的思念,触动每个读者心中的愁绪。又如杜甫的《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含”一“泊”,一动一静,时空交错,诗人开阔的视界和全诗深远的意境触手可感。
4.借活用来定类
诗人为了表达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便是如此:“绿”,本指色彩,是静态的,但是这里却活用为动词,将“绿”转化成动态的过程,也将诗人眼中那一刻静态的春天的江南大地转化成生机涌动的世界。因此,“绿”字运用了化静为动的艺术手法,不仅写出了江南大地由枯变绿的过程,也呈现出了江南大地生机勃勃的景象。
因此,对于以上这些“炼”字“炼”意之处,老师一定要认真推敲,反复揣摩,咀嚼鉴赏,悟觉妙味,并以此为抓手,“提领而顿”,引发学生对全诗的欣赏和理解,品尝到对诗歌整体的意蕴进行深入理解后的豁然开朗和意犹未尽之美,继而了解诗歌巨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以“知人论世”为法,化“硬牵”为“体悟”
创作往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词更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因此,在小学诗词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除了要感受诗词的韵律,鉴赏诗词的意象外,更重要的是要体验诗人的情思,内化个人的情境。作为老师,必须引导学生对诗人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知其人,方能解其言”,就事论事有时是不够的。“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其实古人早已有之,它对更深刻、更透彻、更全面地了解作家的创作本意和思想情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师在运用“知人论世”时该注意些什么呢?
1.从诗词的本身出发
老师应实事求是地带领学生走进诗词课堂,切忌先入为主,贴标签式的教学。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全词活泼明快,妙趣横生,洋溢着欢愉的情韵,为词人早期诗词的代表作。然而有老师上此诗时,硬是将此文与词人后期的不幸遭遇相连,硬让学生通过此词感受词人饱经风霜的“凄苦情怀”和“如泣如诉”的回首追忆,这实在是强人所难,曲解了诗人的内心。
2.以思辨的态度切入
毋庸置疑,许多诗词自问世起就存在许多学术上的争论,存在不少多元的解读,这其实也正是诗词的魅力所在。而作为老师,尤其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当下学术研究的主流思想出发,依据文本特点,合理借鉴现存的各种史料和后人评述,以思辨的态度进行甄别,深思慎取,亦可适度存疑,力求以点带面,由面到点,形成见解,探骊得珠。切不可存着“毕其功于一役”的侥幸念头和贪多心理,不顾学情和文本,“坚硬”地灌输和训练,“机械”地套用和定性,还把学生由此而生的漠然与不解,简单地归结为诗词本身“离现实太远”。
3.用比较的方法教学
通过比较的方法来“知人论世”,是小学语文诗词课堂中常用的,也是很有效的方法。老师还可进行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比较,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张志和的《渔歌子》一诗时,老师可在学生基本理解了全诗大意后,先进行“横向比较”,精选张志和《渔歌子》系列的另外两首,感受诗人“泛舟渔钓”的隐逸之乐。接着进行“纵向比较”,让学生回忆先前在四年级时学过的柳宗元的《江雪》一诗后追问:同样是写钓鱼,同样是写隐逸的山居生活,两位诗人情怀和志向是一样的吗?这样,通过“纵横交错”的比较,学生不仅能比较透彻地读懂一首诗,而且能比较全面地鉴赏一类诗,拉近了诗人和读者的距离,为学生今后的诗词自主学习打开方便之门。
4.把握知人论世的“度”
值得指出的是,在教学生“知人论世”学诗词的同时,老师作为掌舵人必须把握一定的“度”, 切忌凡事胶柱鼓瑟,简单地以知人论世为坐标来对号入座。要正确处理好文本与拓展的关系,要始终牢记老师和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要始终牢记“知人论世”是为诗词本身的学习服务的。教师在诗词课堂教学中必须立足于课内,立足于教材本身,对开发课外资源要纵观全局,有长远的打算。
四、以“授人以渔”为匙,化“硬练”为“实践”
老子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小学生诗词课堂教学的“渔”是什么?笔者以为,简言之,就是将古典诗词“内化”为自己的学养,并以此“外化”,提升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是为“化用”。
如何“化用”?方法可以很多,不少老师也已有了许多成功的探索,而对于小学生而言,任何诗词的“化用”都不能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实践。具体地说,可以分三步:
1.画诗意
“诗中有画”,教师可以抓住诗词的绘画美去探索诗情中的画意,也许能另辟蹊径,对诗词的美认识得更真切。例如,赏析柳宗元的《江雪》,杜甫的《绝句》,教师完全可以请同学来画画,通过画画明了诗意,明白写法。再如,学习《小儿垂钓》《池上》等诗,教师可以和学生合作画画,再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体会纯真的童心和鲜明的形象。这一步骤或许需要花几分钟时间,但对学生而言,学古典诗词已不再仅仅是抽象的识记,而是变成形象有趣的活动,人人都可以参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又一次被调动起来,语文实践和创造的能力也因之提升。
2.写诗情
课堂上学生的发言不免散乱和零碎,而写下来的东西经过思维整合和加工,是深思熟虑的产物。因此,在“说”的基础上,我们不妨让学生深入一步,再来“写一写”。如有老师在教完张志和的《渔歌子》后,要求学生写一写对这首诗的赏析文字。在交上来的作业中,有的学生把这首诗写成了优美的散文;有的学生搜寻了作者的生平和诗集,对诗人进行了分析;有的学生还和柳宗元的《江雪》作了比较……写,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和发展学生诗词素养,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开拓思维,习得创作技巧,培养创新精神。
3.用诗言
“往者不可谏”,我们不可能机械地要求现在的小学生都会写诗,会填词,但我们可以巧设情境,引导学生尝试在生活中引用诗言,在生活中感悟诗意。让他们明白,诗词虽是古人的创作,但却是富有生命的语言,是可以活用的文化。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诗词兴趣的基础上,对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可以适当讲授一点写诗填词的方法,让感兴趣的学生联系实际写一、两首诗,填一、两首词。老师要注意的是,学生学写古诗词,绝不能“拔高”要求。写的好坏不重要,重要的是练练笔。学生交的作业,老师也可以不打分。写得好的,给予鼓励;写得不好的,也不批评,重在参与,重在练习,重在激起学生探究诗词的兴趣。循序渐进,将诗词学习推向更深的层面。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以上谈的四点“化”法,是以把握诗歌的内在精神为原则的,四者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我们不能生搬硬套,亦不必一味追求程序的规范化。
篇8
1、诗词与中国画的关系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乃是中国画特有的一种形式 ,当然,在这种形式中我们很清楚地看到“诗”无可争议的排在了第一位,自我国古代就有诗画本一律之理论。诗词与绘画都属于艺术范畴,虽然诗词与绘画在艺术形态上的表现有所不同,但是他们所体现出的内在精神却是一致的。他们以不同的形式表达着作者心灵最深处的感悟,诗词与中国画也因此成为了中国文化精神极为重要的一种载体。诗词与中国画作品中体现的坦荡、洒脱、天真飘逸的气息,不但传达出了主体的精神情感,也契合了中国传统诗画中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精神。
17 世纪法国画家弗列斯诺埃曾在他的《绘画、雕刻的艺术》一书中提到,“一首诗像似一幅画,那么,一幅画就应该力求像似一首诗。……绘画时常被称为无声诗;诗时常被称为能言画”.而在我国宋代张舜民也提出“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的观点,于是从宋代起诗与画便开始互相结合,互相渗透。
中国画最感人的一个主题,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图写为极富诗意的场景,或雪夜骡夫,或山村野渡,或残荷听雨或林中论道,等等。中国画家也时常用一种简单抽象的画面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一种感触,欣赏者往往很难读懂这种画面的意境,画家们便开始用诗来作为画面的一种补充。例如徐渭的《墨葡萄》就是他的精心之作。画中枝叶纷披、藤条低垂、晶莹欲滴的葡萄,宛如就在眼前。从这幅画的的题材内容来说,非常普通,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画家笔法豪放泼辣,墨汁纵横淋滴,一扫古人成规,观之惊心动魄。画中串串果实倒挂枝头,水鲜嫩欲滴,形象生动,茂盛的叶子以大块水墨点成,风格疏放,不求形似,也正因这不求形似,是许多欣赏者难以读懂画面的精髓、画家的内心。但是此画中的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则道出了画家怀才不遇的愤慨。深刻的思想内容,独特的手法,不仅通过他那酣畅的笔墨也通过他在此画中的题诗而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之诗词与中国画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他们二者的规律性是同一的,我们可以将诗词视为中国画的内涵,将中国画视为诗词的外延,这也是中国文人画创作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中国画美学思想的一种体现。
2、诗词是中国画教学中的基础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到,诗词与中国画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在我看来,诗词对于中国画教学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笔者个人认为,诗词是中国画教学中一门不可或缺的基础教育,在笔者从教的这十几年来,深刻的体会到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就如同小孩子们在学习我们中国文化之前要学好汉字一样,汉字也无可争议的成为语文学科教育中极其重要的基础。中国汉字是打开中国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大门的钥匙,是孩子们走进中国传统文化,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
如今火爆于荧屏的《成语大会》《汉字书写大会》都体现了我们国家一直在提倡大力加强基础学科的教育,因为基石如果没有夯实,再高的大楼、再华美的建筑,都会不堪一击,在顷刻间毁于一旦。诗词便是打开中国画大门的钥匙,中国画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沉淀,具有着极大的文化底蕴,往往诗词的意境就是中国画的意境,如果学生们读不懂诗词的意境,就很难读懂中国画的境界,那么就更不可能提及自己的创作了。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画的文化根源,掌握中国画的基础语言形式是中国画教学更好的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高校中国画教学的发展,曾经经历过巨大的思想与体制的变革,也走过不少的弯路,有一些学校在中国画的教学模式中曾一度极其重视绘画的技巧,而忽视了中国画教学中最本质的东西。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技巧的重要性,但是我们不能因此便本末倒置,没有了灵魂,没有了内涵的中国画教学,会让我们培养出一批同样失去灵魂的画匠,而不是真正的画家、艺术家。诗词作为中国画教学中的基础教育,它也同样是中国画的魂,是学生们走进艺术殿堂的钥匙,也是学生们走出学校,创作自己作品的精神家园。对于诗词的探索研究是领悟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与发展中国画教学的关键。要想让学生们画好中国画,首先要让学生们读懂中国画,领悟到中国画的意境与精髓,这便离不开诗词的教学。例如郑板桥对写山人作品评价的诗句“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摩。”从中我们读出了一种怎样的内心啊!山人在这首诗里所表达出来的意味和他在他的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情愫是完全一致的。他用他的眼泪和血来成就他的作品,我们读懂了这首诗,也就开始走进了山人的作品。他的作品《古梅图》在画的上半部分山人曾经三次题诗,第一首是“分付梅花吴道人,幽幽翟翟莫相亲。南山之南北山北,老得焚鱼扫(挖去一字,或是”虏“字)尘。”第二首是“得本还时末也非,曾无地瘦与天肥。梅花画时思思肖,和尚如何如采薇。”在下面画了一株已经露出了根的古梅,而且古梅树干的中间已经空裂,树顶也已蟠屈光秃,只有几只已经下垂了的稀疏的树枝,瘦硬如铁。然而就在这枝杆的一边却顽强的长出了新枝,稀稀落落的开放着花朵。这幅作品梅的造型奇古,挺劲,虽没有画土和苔点却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意志。从画面上题的这三首诗,我们可以解读出山人是借用了郑思肖和伯夷、叔齐的典故,发泄了他十几年的积怨以及山人那倔犟不拔的反抗精神。从这幅画上,我们还可以想到宋亡以后画兰不画土的郑思肖,而自责逃禅有愧于伯夷叔齐的气节。虽然山人的许多画与诗都很晦涩难懂,但山人还是明确地告诉我们:“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摩”,又说:“想见时人解图画”.可见他是多么希望人们能够理解他的画中之意啊。正因为如此,许多学者便经细心的研究,从山人的画意和诗词之间,探听出了许多真信息。例如他有一个画押,因为它的形状特别像一只乌龟,所以人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称它为龟形画押,可是后来才发现,原来这个画押是由“三月十九日”几个字变形而来的,这恰好是标志着明朝灭亡的日子。那么这个画押,也就表示山人对国亡的纪念。这种感情是多么的深重啊,又怎能不让人想到“零碎山河颠倒树,不成图画更伤心”.
仅仅一位山人,我们的学生要想真正的读懂他的作品,都需要不断地揣摩他的诗句,如若没有读懂山人的诗句,学生们就根本无法真正走进山人的作品,更不会从中得到任何启发与灵感。就此诗词在中国画教学中的地位便显而易见了。
诗词除了能帮助让学生走进中国画,还能给学生们的创作带来极大的灵感。如今的大学生,生活经历简单,没有更多更丰富的情感融入到自己的绘画当中,如果我们能对他们加强诗词方面的教学,他们便可以在诗词中寻找灵感,在诗词中解读人生,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而不是一味的临摹与描摹。笔者就非常喜欢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笔者每每读到“朝如青丝暮成雪”心里总是酸酸的,一种创作的欲望不断向外涌出。作为一名中国画专业的教师,笔者是多么希望我的学生都能通过对诗词的了解,对中国画的理解,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啊!我们只要在高校中国画教学中加强对诗词讲解的力度,加强对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播,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经过高校的学习后,有能力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承者 .
二、对国画教学中诗词教育的思考
篇9
【论文摘 要】意象历来是诗词教学和考试的重点,如何提高学生诗词教学效率,就成为高中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意象教学的手段进行切入,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以促进高中语文诗词教学整体效率的提高。
诗词鉴赏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高考中的重点和难点。鉴赏诗歌有许多途径,意象往往是考生选择分析诗歌的重要角度。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即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意象教学即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将作者所展现的情感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展现出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高中语文诗词选修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快速、更准确地掌握诗词意象,无疑成为高中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
本文从意象教学的角度进行切入,依据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条较为有效的方法,以供同行商榷。
一、创设情境,在意境中体会诗词意象
高中语文诗词选修课教学的目的,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另一方面更在于让学生感悟诗词中所体现的意象,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准确把握诗词的主题思想。从这个角度而言,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通过必要的手段,了解诗词的内涵。而在教学中最有效的手段,莫过于将学生置身于诗词所营造的意境中,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作为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将情境与诗词所表达的情感相贴近,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一是通过多媒体仪器,为学生营造氛围。如在《虞美人》一课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南唐李煜的电影剪辑《虞美人》,让学生在几分钟的影音播放中,感悟李煜丝毫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体会李煜对故国的无比深切的怀念之情。“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反复吟诵,更让人感受到李煜作为阶下囚,怀念往昔生活,感受现下悲苦的绵绵不绝的愁思。再如《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中,则可通过多媒体,播放《春江花月夜》的FLASH,让学生在营造的意境中,体会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画卷,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同时通过观看FLASH,感受意境中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多媒体直观形象的展示,让学生在意境中感悟,其教学效果要远远胜于教师按部就班的教学。
创设情境也可以是以音乐营造氛围,通过音乐传达的情感,为学生诗词学习营造氛围,让学生进入状态,体会诗人的情感,把握诗词意象。如在《春夜别友人》的教学中,可通过音乐播放男生吟唱的《春夜别友人》,感受音乐传达的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感受作者目送友人赴古道,隐隐哀愁胸中涌的离愁。
二、角色体验,达到情感的共鸣
在语文教学中,很多时候会用到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情怀,同样的,在诗歌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理解诗词含义的基础上,置身于诗词描述的环境中,以诗词中人物的身份,感受诗词的意境,进而把握诗词所传送的情感。
如在《送友人》的学习中,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对诗歌进行扩展,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李白、李白的友人,让学生依据诗歌内容,在角色扮演中,感受作者不忍离别,希望远行的人留下来。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北城之外,绕城的河水像一条白练汩汩东流。就在这秀丽的青山秀水之间,友人将要上路远行了。李白与友人策马并辔而行,送了一程又一程,已经到了城外,依然难舍难分。但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就在这时,两匹马仿佛也善解人意,不愿分离,昂首向天,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直到友人走远了,马的悲鸣声,似乎仍在空中回荡,长留在诗人心中,也伴送着友人的万里行程。而诗人自己,仍然立在那里,目送着友人渐渐远去。他的脑海里,或许在重温刚才与友人依依话别的情景,或许想起了之前和友人交往的点点滴滴。但这一切,都只能是追忆了。 通过这样的场景及学生置身角色之中,感同身受的扮演,加深学生对离别诗的理解,通过角色体验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拓展途径,丰富学生对意象的认识
要提高诗词教学的教学效率,教师还应该想办法丰富学生对诗词中意象的认识,只有具备丰富的意象知识,在分析诗词时才可以达到游刃有余。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种渠道来满足学生对意象的认识。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授课的形式,将诗词中的意象加以规整,分析不同意象所代表的含义。如在诗词中,“柳”普遍代表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梅”则代表着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等意象;“西风”普遍认为是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的象征。那么学生在了解了江水代表了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等的意象后,就很容易理解《虞美人》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在掌握了月亮常被诗人借用烘托情思的意象之后,对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作者的望月怀思也很容易把握。
再者,教师也可以通过谐音教学,丰富学生的诗词意象。如在有关“柳”在诗词中的含义分析时,教师则可引用“柳”与“留”谐音,故柳的出现,常常代表了挽留之意,也就引申为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了解了这一意象,在分析《折杨柳》和《雨霖铃》的中心思想及意象分析时,学生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依依惜别及离别的伤感。在分析“莲”的意象时,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很多时候“莲”也就代表了“怜爱”,借以表达了爱情。如南朝乐府的《西洲曲》,即通过莲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此外,也可通过事物的特征把握其意象含义。如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在诗词中松树也就成为高洁品质的象征;作为傲霜之花,也被作为人格品质的一个代表,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通过景物的特征来把握诗词的意象,也是在诗词教学中较为有效的方法。
四、反复阅读,活跃思维,激发想象
在诗词的学习中,古人信奉“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现今时代诗词的学习。在高中语文诗词选修课的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诗词,在阅读的过程中,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而激发学生的联想,将诗词中描述的场景连成一个完整的事件,在周围环境及事件的联系之中,学生也逐渐掌握了诗词所表达的意象,体会到作者的感情。
如在《春江花月夜》的学习中,学生反复阅读,将作者描述的景致拓印在脑海,春江、江流、江天、江畔、江水、江潭、江树这纷繁的形与景,和着明月、孤月、江月、初月、落月、月楼、月华、月明复杂的光与色,并通过与春、夜、花、人的巧妙结合,构成了一幅色美情浓斑斓迷离的春江夜月图。在这美丽的景色之中,孤独的游子在静静思念着故乡,美丽的景色无人共赏,也使得他愈加孤独,愈加思归。这样的反复吟诵,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这首诗的含义,也利于学生把握作者所抒感的路线,加深了对本诗的理解。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手段还有很多种。用意象教学法来进行高中的古典诗词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品味诗词的习惯,由表及里,感受诗歌意境,体悟作者感情。同时,学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赏析所有的古典诗词,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诗词欣赏能力。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国古诗词具有凝炼含蓄、意在言外、言约而旨丰的特点。古代诗人在创作时擅长有意“留白”,把丰富的想象空间留给后人揣摩、品味。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对古诗词的多元理解,在教学中留出一片“空白”,把这块“空白”洁布交到学生手上,鼓励他们徜徉在诗词的意象空间内大胆补白。
一、留出空白,释放诗歌张力
一首诗词如果能耐人咀嚼,回味无穷,就一定充满了张力。诗词的张力是诗词的灵魂,是诗人在创作时注入的。一首诗能不能感染人?引发多少人的强烈共鸣?这就是诗歌的张力在起作用。
古代诗圣杜甫的激情之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收复蓟北消息传来,诗人“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此处的“喜”真是百味人生,悲喜交加。这悲与喜一对矛盾的复杂情感,集结成这首诗的张力,形成诗的情感灵魂。诗歌张力的释放是无形的,教学时,教师不能对学生直白诗人的情感,要留给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大胆想象诗背后可能发生的故事,从而扩大诗的意象空间,与诗人、文本接触零距离。
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之“初闻涕泪满衣裳”
(媒体播放八年安史之乱老百姓生活水深火热图片资料,师在音乐中缓缓解说)
师:同学们,杜甫也在这逃亡人群中,你们看着画面想象,这八年来,他们一家过着怎样的生活?又是怎样逃亡的呢?
生:也许杜甫带着妻和子一路流浪,战争烽火,他们不断地从一个地方逃向另一个地方。
生:为了弄点吃的,寒天腊月,他们身着单薄布衫在深山里挖被雪埋的芋头、地瓜。
生:他们身上的钱用完了,穷困潦倒,被饥饿折磨得九死一生。
……
师:是啊,诗人听到收复蓟北消息后“涕泪满衣裳”,这“泪”倾诉着怎样的情感?
生:这是历经磨难的情感。
生:这是饱经风霜的情感。
生:他哭了,心中的苦与痛,因战争的结束统统释放了出来。
……
师:这“泪”还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生:期盼之情。
生:喜悦之情。
师:诗人喜悦什么?期盼什么?
生:战争终于结束了,诗人欣喜万分。
生:大诗人杜甫期盼着马上返回家乡……
小结:杜甫在得知收复蓟北的好消息之后,八年的逃亡生活如同一幕幕电影在他的眼前回演,过往的苦难生活与今夕的巨大喜讯交织在一起,他――“初闻涕泪满衣裳。” 这泪是――感伤的泪,这泪是――欣喜的泪。同学们,现在你能理解作者当时“涕泪满衣裳”的心情吗?(悲喜交加)
此处教学如果直接告诉学生作为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忧患的诗人,当他听到“安史之乱”接息的消息时,惊喜若狂的表现和复杂的内心情感,就无法通过意象空间的想象,把诗人的血肉情感和学生的精神世界紧紧凝在一起,产生震荡,释放出诗词的张力;也无法让学生真正接触到诗人杜甫的内心世界;无法达成课程标准的要求――走近作者,贴近文本。因此,此处“留白”是一处经典之笔。
二、留出空白,创造想象空间
教学《绝句》
(多媒体出示一道菜)
师:同学们,这道菜在生活中很常见,可是你们知道吗,它竟然与一千多年前诗人杜甫的《绝句》有关联呢!大家猜猜看,这道菜出自诗的哪一句呢?
课堂一开始,教师采用“留白”手法,让学生看着一道菜展开想象,从这道菜想开去,走入诗的意境去感悟。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教师娓娓动听讲述了一个故事:相传一天,一位主人别出心裁请来一位厨师。他拿出两只鸡蛋、几根葱和几棵青菜,要这位厨师做出四道菜来,并且每道菜都要配上一句诗,还不准重复。这不是给出难题吗?这位厨师面对主人的难题思考起来,然后做出四道菜,并且配上了《绝句》的四句诗。主人十分高兴。这位厨师是这样做的(媒体出现四道菜):
1.单炖两个蛋黄,以青菜、葱丝作陪衬,蛋黄青丝比照分明,相映成趣。
2.青菜叶上放一排切碎的小蛋白。
3.―青菜梗围成一个框,中间放一些又碎又小的蛋白堆成小山。
4.一盆清汤上飘两个鸡蛋壳。
师:你能根据这四道菜对上《绝句》四句古诗,再说说这四道菜里的食料都喻指诗中的哪些景物吗?
同学们兴致盎然,文思喷涌:
1.单炖两个蛋黄,以青丝作陪衬,蛋黄青丝比照分明,相映成趣。这不就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了吗?
2.青菜叶上放一排切碎的小蛋白――一行白鹭上青天,细碎的蛋白比喻白鹭。
3.―青菜梗围成一个框,中间放一些又碎又小的蛋白堆成小山――窗含西岭千秋雪。蛋白堆成小山比喻西岭,因为是雪山,所以是白色。
4.一盆清汤上飘两个鸡蛋壳。――门泊东吴万里船,鸡蛋壳比喻万里船……
教师借助菜肴大胆“留白”,留给学生充分想象和回味的空间,让学生产生了深入理解和掌握作品的强烈欲望――补白。这样“空白”教学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想象思维,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留出空白,感悟生活实践
《舟过安仁》描写了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有趣一幕:两个小孩无忧无虑坐在船上,没有划船,竹篙收了起来,船桨也停在那儿,这不是很奇怪吗?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学生理解了诗意,要引领他们走进诗中两个孩子妙不可言的童趣世界,对“使风”的意境理解是关键。此处,教师可以故作不知,布下迷局“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