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桃花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03-26 02:58: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有关桃花的诗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有关桃花的诗句

篇1

邮区中心局推行实体化运作已有两年,辅助邮区中心局从2008年开始实施责任中心全成本损益核算办法,责任中心全成本损益核算办法实施后,促使中心局在观念、管理思路、内部改革和作业组织优化方面必须要进行改变。这种改变也为我们推动中心局各项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提升实体化运作水平积累了丰富经验。但随着邮政公司化运营的不断深入,中心局实体化运作水平需要不断深化才能适应这种变革。个人认为中心局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深化实体化改革的各项措施,不断提升中心局的运营水平。

首先以优化内部作业组织流程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

网运部门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部门,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62.2%,减员增效是中心局降低运行成本的主要着力点和关键点。但随着邮务类和速递物流类业务量的持续增长,如果仍沿袭传统作业方式就要扩大外延再生产,增员势在必行。损益核算后中心局的工资总额是效率导向的,倒逼之下只有用新思路、新举措深化内部作业流程的优化和改革才能化解增员的压力。

1、生产管理实行精细化,提高人员工时利用率。

对生产作业模式进行了细分工序的改革。例如将转运部门以往的整班制24小时轮班作业,调整为根据生产作业流程和生产实际情况细分成14个工序,按照工作量忙闲时段和作业时段配置工序人员,做到生产中有事有人、无事无人,事多人多、事少人少,工间整段空闲时间作为职工休息,提高了人员利用空间和工时利用率,例如 2008年完成转运总包交换量2239806袋,同比增长了23%,但人员却从2007年的42人减少到2008年的36人,实现了负增长。

2、推行同工种、跨工种交叉作业。

例如今年3月份前镇江区进出口速递邮件的分拣封发工作仍然是由辅助中心局负责的。由于近几年来速递业务量增长很快,速递分拣人员缺编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到工作量增长而人员不增加?形势所逼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大胆的实践。在采取了普邮分拣人员到速递分拣车间实行同工种间交叉作业的方法仍不能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我们推行了跨岗混合交叉作业的方式,即从转运部门每天抽调转运员协助速递分拣部门处理邮件,有效解决了速递分拣人员紧缺的问题。这同集团公司推行的“全能工”不谋而合。去年镇江辅助中心局就处理速递进出口业务量308万多件,同比件数增长了38%、出口特快重量增长了76%,在缺编15人的情况下实际人员未增加一人。

3、加大区内邮运资源整合力度,提高网路运行效率

针对我局每日组开的市到县区内邮路去程到达县局后存在要衔接县局出口邮件返程、驾驶人员和车辆在县局存在较长空闲等待时间的问题。为综合利用网运资源提高运行效益,要用这段等待时间将一、二频次区内邮路合理延伸至县局共计11个乡镇支局带运其进出口邮件,在提高了驾驶人员工时、车辆利用率和运行效益同时也为县局分别节省了2条县内接力邮路的运行成本,有效提高全区的网路运行效率。

其次以精细管理强化成本费用管控力度。

充分利用本局开发的基层单位损益核算系统对成本预算、执行加强成本动态和精细化管理。

例如:对运输和修理费用的管理。

运输费用和修理费用一直是中心局变动成本的大头,我们根据局核定的全年预算费用,对部门所有大中型邮车全部建立单车运行台帐档案(台帐项目包括车号、行驶里程、油料定额、油料费、修理费等相关运行费用),每月定期分析车辆运行费用支出情况,并按月进行通报。其次,对车辆修理实施严格的送修申报、审批及修理过程跟踪制度,车辆送修和费用必须同通过损益核算系统上报预算经部门领导审核后才能执行,同时通过核算系预算执行的偏离情况查询,动态掌握预算的执行情况,把以往事后算账转变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上来,损益核算结果与责任人绩效挂钩,有效控制成本费用,同时也实现了低成本扩张。

篇2

鸿雁外语六年级

李竺锦

我的名字叫李竺锦,因为我出生的时候,正是桃花灿烂的季节,爸爸妈妈也特别喜欢桃花,他们希望我能为未来的生活添上花儿一样的温馨与色彩,所以为我取名“锦”,意为未来所有的一切皆锦上添花。

我是典型的淑女人物,走路悄悄的——悄然而至用在我身上再适合不过了。说话也从不高声,更不与人疯闹,总是喜欢“偏安一隅”,静观周围的一切,所以不讨人嫌。甚至连我的笑也很少出声,总是微微莞尔,但如花的灿烂决不逊色

每每在家时,父母有了难处或是遇到了烦心事,我都会千方百计想办法逗他们开怀。当然,这时我会“金口”吐“玉言”——吟诵有关桃花的诗句给父母听,让他们感受桃花与女儿合二为一带来的温暖与体贴,以担负起我“雪中送炭”的使命。

而在学校时,我则会专心致志地听课,认认真真地思考,安安静静地学习,一丝不苟地完成作业。虽然我不是最优秀的学生,但我是老师最喜欢的学生之一。而且,我还有一手安慰别人的绝招呢!一次上课,我的好朋友生气了,我看她的无名之火还挺大的,于是就在纸上写着:你想快速变成小老太婆吗?那请继续生气。后面又画了一个开心的笑脸。好朋友笑了,我也笑了,偷偷的,很开心。

所以呀,无论在哪儿,因了我的脾气好,人缘好,人气自然旺,朋友自然多。我的QQ好友就有50多个呢。

篇3

秋天有三大乐事:对月,折桂,赏菊。

金秋十月,赏菊正当时。寒露时节的第三候,就是“菊有黄华”。也就是说到了这个时节,普遍开放。

说起,人们不约而同就会想起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许是中国人骨子里都有着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因此传承的中国文化中,有许多这种情怀。

古人把情怀寄于山水,花草,赋予它们诗意与灵性。流传下来的诗句中,对的吟诵篇幅很多。就连曹雪芹写《红楼梦》,里面竟有十二首对的诗。忆菊,访菊,种菊,对菊,吟菊,画菊,问菊,簪菊,菊影,菊梦,残菊。

曹公可谓是见多识广之人,其笔下的生活绘声绘色。一口气写下十二首关于的诗句,定是对它有着偏爱的。

《忆菊》中的“空篱旧圃秋无迹”,《访菊》的“槛外篱边何处秋”;《种菊》的“畔篱庭前故故栽”;《对菊》的“萧疏篱畔科头坐”。

《吟菊》的“绕篱欹石头自沉音”;《画菊》的“喃喃负手叩东菊”;《簪菊》的“瓶供篱栽日日忙”;《菊影》的“篱筛破月锁玲珑”;《菊梦》的“篱畔秋酣一觉清”。

念着这样的句子,眼前的画面感是强烈的。能把一件事物刻画得如此有神,却非常人之手笔。自幼读红楼,几十年依旧是常读常新。再次寻来关于的章节,仔细品味其中的菊,余香由古至今。

十月来时,按时绽放。不早不晚,到了时节无关其他,独自就开放了。开在篱笆边,开在郊外,开在家户人家的花盆里,开在菊展上。

吟菊是雅事,赏菊是乐事。

每到深秋时节,襄阳古城都会举办一次大型的展。近年来都在诸葛亮的老婆黄月英的娘家,黄家湾举办。已经有多年,逢此时节,与家人,或者与友人,都会去菊展上看看。

一朵朵,迎着秋风,绽开一张笑脸,迎接着不同的游人。不卑不亢,被人围观亦是淡定坦然。扛着摄影器材的爱好者,等着一朵花的不同状态,可以从早晨直到晚上。

的迷人之处,不在于它的花容月貌,而在于它的内涵。

就像是历史上对黄月英的评价,其貌并不可扬,甚至还有些丑女之说。可是其智,却是非一般女子可比。诸葛亮的故事,流传在隆中脚下。

黄家湾的每年都如期而至。是因了有着隐士之风,被众人所喜爱。正是应了诸葛亮与黄月英,在古隆中的隐种耕读。年年去赏菊,其实是循着先人的足迹,让的高洁涤荡自己的心灵。

一步一花,在秋天里,风情外露,内敛心性。“妈妈,你看,这朵像不像金发女郎?”循着小女孩的手看过去,一朵垂下的花丝,长而卷曲。

孩童的眼中,任何事物都是纯真的。当我们在俗世的磨砺中,遗忘了对的赞美,那么孩子的提醒,是多么有必要的存在。

尘世难逢开口笑,一开,秋天就笑了。是看见了如精灵般的模样吧。它把整个秋天独占,在万物凋零之际,开出一地金黄璀璨。

想起了寒露三候的“菊有黄华”,是的,用的是“华”,而不是“花”。灼灼其华的不仅仅是桃花,也有着自己的华章。

所谓的“华”,有着多重意义。美丽而有光彩的,华丽,华彩,华章,华表。其二还有精英的意思。秋天最精华的东西,便是了吧。还有繁盛和开花的意思。“菊有黄华”,说的是既有开出的黄色花朵,亦有其内在的华彩华章。

就拿它的隐者之风来说,非君子而不能做到的。清寒傲霜,仅此一点就足够人们去赞美了。再加上它不争春的淡泊宁静,以及自我修身的精神,以物寄怀,是最恰当不过的。

赏菊,是赏其貌,观其心。

一生淡泊名利的陶渊明,正是有着看淡名利的心性,才写下了不朽的文字。文是人内在精神的表述,一个能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人,才可以写下《桃花源记》。

篱笆墙外的,开在黄昏里。我们是路人,也是归人。路过一处又一处的风景,归来时家乡屋前屋后的,依然在老地方等你。草木的执着,也是我们对家乡的眷恋。无论走多远,屋前的,都会开在每一个秋天。

菊展上的有许多品种,品种不同,颜色各异。更有名贵的品种被放置在显眼的位置,供人观赏。“朱砂红霜,胭脂点雪,瑶台玉凤,轻见千鸟,绿水秋波,白鸥逐波,残雪惊鸿,白玉珠帘,玉楼人醉,冰心在抱,玉壶春,汉宫秋,古城风貌,如意金珠,旭日东升,”等等。

单是听这些花名,就足以让人流连忘返。赏菊,有的独自一人,有的拖家带口,有的三五知己。

我们以最适合自己的状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少年的纸条上写着:“开了,我们相爱吧。”只是,那时的开得有些羞涩,爱情未到时机。于是,一季又一季的开,少年的心事终是在离别中,空惆怅。

多年以后,有人在前想起那个少年,心中隐隐泛起的不再是痛感,而是对往事的怀念。怀念那个曾经深情的少年,怀念那段暗恋的时光,怀念那种属于自己的情愫。

许多人在开时相遇,又在开时告别。那些与有关的句子里,是秋风中我们对岁月的留念。过去的时光里,绚烂,开得明艳。就连回忆,也是一种回甘。一些不能释怀的情感,都随风飘散。

一生中的又能开几度,原谅曾经的不堪,原谅过往。就着秋天的一杯茶,淡看流年。你看,开得正艳。

“妈妈,快来看!蝴蝶在上绘画!”转身,小女孩追逐着蝴蝶而去,留得独自在秋风中,写着祝福。

篇4

我要到庐山去,一刻也不迟疑。我离开她太久了。一排排时间与树木,一排排大路和谣曲,在我面前倒下。我越过历史和书籍,楼台或车仗,去赴历代诗人的约会。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凡诗人都是嗜酒的,凡诗人都是爱花的,只要有酒有花的地方,就该是诗人的故乡。或许应该说,诗人的故乡,就是有酒有花的地方。

那年,命运落在你头上,纷乱为一根根风中的发丝,你唱着《归去来兮辞》返回庐山脚下的故里,所有的花和草,树和溪流,在山谷里举行空前的盛典,掩盖了你来时的道路。

你放牧,你耕作,你带月荷锄归;你采菊,你醉酒,你登高赋新诗。一杯酒在胸膛燃烧着另一杯酒,你的叹息,使一溪清流落英缤纷。你日渐衰弱却不失勤勉的手,抓牢了农家的劳作之锄,愿后世的人们,在桃花源的风景里男耕女织。你的心则随风景而去,苍茫不可知。你不止于静穆,因为你伟大。一首伟大诗篇的诞生,也就是一个诗人的永生。没有人会不知道,那个丽日蓝天的上午,你悠然面对南山采摘的,便是性灵和诗歌的本质。你蹲下身子的时候,自己就成了一株悠然的。不知是该你采菊,还是该菊采你。也许本该是你生在疏落的篱下,而让菊在篱外开花。其实你们都很清楚:世界很大很大,大自然才是你们心灵栖息的田园。因此你们彼此相约:在一个百花萧瑟的季节,笑傲天下。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一面芙蓉般的金色的山,露出青天削出的身段。我要和色彩、音韵、云雾以及树林一起,投入山的怀抱;我要接受诗歌的桂冠和祭酒之司,涉过天才与诗的河流,把酒奉给李日。

松色如暮。一袭洁白的衣冠,在江南透明的斜照里时隐时现。你的目光越过壁立的山峰,宽大的棉袍里,藏着锋利的笔和剑,你举手若电,从汹涌的云海里,抓住一剑铿然。豪气在刹那间逼近,照亮了语言。

唐朝宜酒宜诗不宜诗人。从蜀道向长安,从长安向庐山,你一生好人名山游,却是一条平平仄仄的命运之途。从世俗到灵魂,只隔着一层薄得看不见的门。李白在里面经营意境,偶尔取出一些,就惊呆了历代狷狂之士。一柄寒气逼人的长剑,从诗歌的战场划过,一步一诗,把内心的痛苦与盖世的才气,轰轰烈烈地走出一首首千古绝唱。

太白的诗写在天上,飞翔的生命挂在悬崖。把心灯祭起,把心香焚起,千丘万壑,紫烟茫茫去不还。长袖临风,一扫漫天阴霾。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弹琴的人在水已听琴的人在马上,弹琴的人和听琴的人相遇在一条船上:这条船目!是一个琴了,被水的手指拨响。所谓知音,便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心事被琴说穿,被水流传。从都在世上寻找知音,却不知道何时会偶然出现机缘。今夜,谁在那一钩残月下,独自临风抚琴?大音如霜降于四野;飘向远处的琴声比远处更远。寒夜秋月,千古心情,在王玉指和轻弦上泛漫。庐山多愁善感的情怀,在一个古代的夜晚,被诗与琵琶说尽。

浔阳江水在琵琶上翻滚流淌,白司马搁下酒杯,用悲怆在琴弦上定音。一曲终了,弹琵琶的手指在弦上轻轻滑落。于是,载满秋怨的小舟随琴声的消逝而永远消逝。而诗人则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忧郁地走进经典。两行长长的泪水,垂在历史的脸庞,再也无法抹去。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东坡居士不是居住在坡上,居士谪居在自己的诗文里。他其实骄傲,却衷心佩服陶潜。赋闲的时候到处游荡,用蜡烛寻找先贤的身影;在乡间,他跟陶潜一样生活,用浓重的四川话,哼着陶潜的诗句,摇摇晃晃走向幽深的庭院。他写诗,说自己的前生一定是陶潜。他跟陶潜一样喜好喝酒、吟诗、漫游以及跟和尚聊天。聊到尽兴处,打个喷嚏也是诗。没有人能真正读懂他的内心。他却洞察了人世最深的奥秘。哪怕那奥秘埋藏在庐山似乎不可穿透的神秘诡谲的云雾深处。

庐山是一个挤满了诗人的所在。诗人们在庐山攀爬、喝酒或赏花。然后上马沉吟,下马写诗。不写诗的时候,看看风景也是文化。

我要到庐山去,乘灵感的快马,在诗人的森林里出入。千年的诗,千年的月,千年的云雾和流泉中的胭脂如火焰。千年的历史,千年的风流,千年的莲花开了又落。庐山,庐山,你有多么悠久的历史,你就会有多么悠久的风流。

名篇品读:

文章以中国古过有关庐山诗句的几位大诗人的名字为小标题,引用他们的诗并作分析,显得结构新颖,思路清晰。

三处“我要到庐山去”的反复使用不仅把作者想去庐山的强烈思想充分地表现了出来,而且使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篇5

是我国的传统名花,早在《礼记・月令》里就有“季秋之月,鞠(菊)有黄花”的记载。秋天万木萧疏,群芳零落,而却凌霜傲放,芳香四溢。由此,它牵动了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思,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有人崇尚其隐逸的情怀,有人借它抒发淡淡的闲愁,于是一曲曲借菊传情、托菊言志的颂歌流传开来。

是重阳节的象征物,古代重阳节有个很雅的名字:菊月。九月九日,草木枯萎,独傲霜独秀,每逢重阳,不少人都在家堆叠菊山,饮酒赏菊作乐,不少文人雅士还写有关的诗表情达意。清华大学教授谢思炜也说:“古人咏白菊之诗甚多,而能写得如此有情有境有趣者罕见。”

我国古典诗词中,最早出现在屈原的名作《离骚》中,即“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句中,虽然此诗中只是点缀物,不算真正的咏菊诗,但却成为后世咏菊诗词的滥觞。从此,成为历代文人雅士咏颂的对象,也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进入文学作品,使之益彰的,应算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他一身傲骨,不为权贵折腰,任彭泽县令时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解印归田,躬耕田园二十余年,他爱菊、种菊、摘菊、饮酒,为此,留下了关于菊的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他留给世人传颂千古的名句。他以诗人 和隐逸者的姿态,赋予菊独特的超凡脱俗的隐者风范,他以的品格和气质自励,菊从此成为怀才不遇的士子、遭馋受贬的谪客、崇尚隐逸的文人寄情世外而高标独步的象征,菊从此有了隐者的灵性。

《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在九九重阳应节而开,李清照佳节思念外地做官的丈夫,认为自己因思念而憔悴,比秋风摧残下的还瘦,“人比黄花瘦”形象地抒写了相思之苦。多次出现在李清照的诗词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黄花即指代,丈夫过世留下她孤身一人,国家沦丧,故乡沦于外邦之手,她随军南下颠沛流离,饱尝人间辛酸,于是有了憔悴、飘零的悠悠情思,由此,在李清照笔下表达的是思念的淡淡忧伤和感时伤怀的情思。闺怨诗词古已有之,抒发思妇情怀的诗中常见的影子。

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后两句点明作者爱菊的原因: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谢的,它历经风霜而坚贞不屈,菊的这种神韵正和作者历经贬谪而心志弥坚的风骨相一致。可见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郑思肖的《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一句是说宁可一直守在枝头,也不愿被北风吹落在泥沙中。作者借菊言志,成了高尚人格的写照。其实,很多诗人都爱菊,看重的就是它历经风霜而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菊又成了志士的坚贞高洁品格的象征。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丛菊两开”说明诗人离蜀历经两秋,风霜凄紧,严冬将至,作者营造了一种凄冷的意境,抒发作者羁旅无依的伤感,而凄苦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之中。苏轼《赵昌寒菊》:“轻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两髻丫。便有佳名配黄菊,应缘霜后苦无花。”诗人将菊的枝、叶、花比喻为清丽佳人,见诗如见花,见花如见人,在诗人眼中成了游子感时伤怀的代表。

篇6

[摘 要]古典诗歌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背诵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要想小学生能够背得快、记得牢,教师必须在背诵指导上下工夫。教师运用巧妙的方法指导学生背诵古诗,能够提高学生学诗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古典诗歌的了解和热爱。

[关键词]古诗 背诵 方法 趣味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0-058

在我国,“诗教”源远流长,许多孩子在牙牙学语时就开始读诗背词。然而进入小学后,诗词背诵却遭遇了尴尬——学生背诵、积累古诗词的积极性低,转眼就忘。这与相对单一乏味的背诵方法不无关系。因此,只有变换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诵读,学生才会诵得有滋有味,记得清清楚楚。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一、看一看,诗画合一助记忆

在小学阶段的很多诗词,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画。因此,在指导背诵的过程中,可充分利用插画,让学生通过鲜活的画面记住文字,达到诗画合一,这样记忆就会更加牢靠。但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对于背诵景物类诗词最为适宜。如白朴的小令《天净沙·秋》是一首意境优美的写景曲,在引导学生背诵这首曲时,我先让学生按曲中描写的景物顺序去观察插画。当学生把曲中的美景了然于心时,整首曲也就熟记了。

二、演一演,一招一式涨兴趣

我们身体中不仅是大脑有记忆功能,而且每一个细胞都能存储记忆。在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中都含有很多的动作,这就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古诗一边做动作一边背诵,让身体也参与到记忆活动中。在指导背诵《池上》这首诗时,学生们边吟读边做着划船、采莲、摆手的动作,俨然就是诗中天真无邪的小娃了。这些动作让学生摆脱了“正正经经”的上课坐姿,使身体活动起来,他们兴趣大涨,很快就背诵了下来。

三、填一填,填字游戏记难句

在检查背诵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学生在背一些本来背得很熟的诗时,会突然在某个环节上卡壳了。这时如果提示一下某个字(或词),学生就会很快地接上。抓住这个特征,我经常和学生一起玩“填字游戏”,所填的字一般是关键字或是易错字。如《石灰吟》这首诗,第三句为“粉骨碎身浑不怕”,但是有学生习惯性地背为“粉身碎骨浑不怕”,于是我就专门抓第三句“粉骨碎身”这一词进行填空:“粉( )碎( )浑不怕。”而背到最后一句 “要留清白在人间”时,就会有学生与《墨梅》(王冕)最一后句“只留清气满乾坤”混淆了,我就抓最后一句进行填字:“……要留( )( )在人间。”“……要留清白( )( )( )。”这样,根据学生的错点进行几次变换填字,学生就能够区别诗句,牢牢记住了。

四、猜一猜,益智诗谜得意趣

在浩如云烟的古典诗词中,有很多的诗谜,充分显现了诗人高雅的情趣。平时,我经常说一些诗谜让学生猜。这些诗谜以五言居多,字简意浅又生动有趣,花的时间少又能收到良好的记忆效果。如关于“风”的诗谜:“吹落三秋树,能解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还有关于“雨”的、“琴”的、“松”的诗谜……同样的,也可以是学生说给老师猜、家长猜。这样,谜也猜了,诗也背了,趣也生了,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五、唱一唱,诗乐结合感古韵

诗词是一种音韵的文学,诗和音乐的结合,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根据诗词的这一特点,我将“吟唱”引入课堂。在指导《送元二使安西》的诵读时,我让学生先听《阳关三叠》古乐,在音乐声中感受古诗特有的韵味和感情。之后组织学生以“一唱三叹”的演唱方式来进行吟唱。一声唱,三声叹让学生们入情入境地感受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对古诗的韵律节奏也获得了一定的感受,从而使学生真正喜欢上了古诗,进而积极地诵读。

六、讲一讲,故事情境入诗情

讲《赠汪伦》时,我和学生讲述“汪伦妙计邀李白”的故事,学生听得兴味盎然,自然也就很好地理解了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并记住了这首诗。在学习《石灰吟》时,我引入于谦的故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诗人高贵的品格。如此一来,这些人物形象深植于学生心中,诗文也随之烙进了学生脑海中。在艺术节活动中,学生们还排演了故事情景诗《回乡偶书》,将诗人的乡心、乡情演绎得淋漓尽致,令观众拍掌叫绝。

七、串一串,以点带面促积累

在诵完一首诗之后,我常常要求学生找一找与诗歌内容相仿的诗。如诵完《春夜喜雨》后,我要求学生找一找其他描写春天的诗,比较一下写春的不同心情,并运用已学过的方法将它背诵下来。在主题诗交流活动中,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认识到了十几首与春有关的诗歌,有《春游曲》(王涯)、《春雪》(韩愈)、《大林寺桃花》(白居易)等,如此“春意盎然”的情景更激发了他们找诗、背诗的热情。这种以点带面的背诵积累,不仅丰富了同类诗的积累,还使学生感受到同一主题内容诗歌的不同之处。

篇7

【关键词】生物教学;创新;和谐课堂

教学在于改变以教师为主体,忽视学生主体能动性、主动性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主学习,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思考与探索。

一、精彩导课,提高教学艺术水平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课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教无定法”,新课导入也是一样,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适当地变换导入新课的方法,使学生置于情绪高昂、兴趣浓厚的特定情境之中,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撞击学生的思维“火花”,既学得轻松,又掌握牢固,学生得到心理上成功后的满足感,他们就会产生新的学习兴趣,从而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认识要求,就形成了学好知识的良性循环,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结果。导入方式很多,但没有固定的模式,如精心设计一个标题,利用时事新闻,结合生产生活联系实际等,都可以成为很好的新课导入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导入方法或者方式一定要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不能脱离教学实际,正如打靶,百发百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创作时,脑中要时刻想着这个意念,这样才不至于“脱靶”。诚然,新课导入无定式,它是“点睛”之笔。有效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心智,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但它的精心设计与草草进行,效果截然不同,教师应避免盲目追求表面花哨和热闹,不顾及导入内容而使导入流于形式的做法,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它因人而异,因课而异,但是无论教师以什么形式引入新课,都必须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对即将开始的化学学习有一个整体印象,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不断总结创新与运用课堂新课导入方式,提高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艺术水平。

二、和谐课堂,享受快乐课堂生活

学生的学习过程往往伴随着浓厚的个人情绪,觉得有趣,就学的积极、主动。变抽象为形象,变无趣为有趣,使课堂永远对学生都有一种魅力,让学生有滋有味地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到课堂生活的快乐。加德纳的《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到,每个人至少有七项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等。这些智能具体到个人表现有所不同:有人七项全能;有人某几项或某一项突出,但其他项缺乏;大多数人居中,某几项优异,某项稍差,某几项更次之。在课堂我们随处可看到各人的智能差异。

学会赏识学生,让表扬和鼓励帮助学生走向成功,成功的教育者都认可“好学生是夸出来”,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和肯定,学生也一样。班主任为什么总是要带着挑剔,而不是带着赏识的眼光去看他们呢?当然,对好的学生给予赏识也许不难,而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更要多给一些关爱、赏识,因为他们更需要鼓励,更需要信心。一个信赖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微笑,都可能带来巨大的效应。我们应当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嘲讽讥笑学生,尊重学生的任何一点成功,这也是对他的一种无形的鞭策,在工作中及时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予以赏识、鼓励,使他充满自信,激起他向上的兴趣,让表扬和鼓励成为学生走向成功的催化剂。很难想象一个成天被挑剔的人,会不垂头丧气,会有成就感,会充满信心。而我们却希望能培养出的是热爱生活,充满自信,勇于挑战困难的人才,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三、情境课堂,激发乐学的渴求

根据教学内容,知识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各种优质课程资源,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行真、情切、意远、理蕴、生动的氛围,让学生有机地融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从而引领学生达成教学目标,使生物课成为深受学生喜欢的学科。

《开花和结果》:

对于这节课的情景创设,我选择了多张色彩艳丽、赏心悦目的照片或图片,让学生在欣赏千姿万态的花的世界中,进入《开花和结果》一课的学习。

“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绚丽多彩的鲜花美化着我们的环境,装点着我们生活。自古以来,美丽的鲜花,寄托着人们的无限情怀,激发着诗人的创作灵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

接着一边出示图片,一边和学生一起吟诵与花有关的诗句:

桃花:“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杏花:“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梅花:“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篇8

师:同学们,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提到春天,你的脑海里想到哪些描写春天的成语或者诗句?

生:桃红柳绿、万紫千红、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春光明媚、春暖花开……

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评析】通过复习,唤醒已经积累的知识,为下文诗词的对比学习做好知识的铺垫,同时也为后面的运用做好准备。

师:看来,描写春天的词语和诗句很多。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词。这首词也是描写春天的。(板书课题:忆江南)谁来读?

生:(读得响亮)“忆江南”。

师:轻轻地读,慢慢地读,回忆的味道才能散发出来。

生:(轻声慢速)“忆江南”。

师:像她这样,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忆江南”。

师:先自己读读这首词,看看能否把它读正确、读通顺,尤其要注意生字的字音。(生练读)

师:这是词中唯一的生字。(出示“谙”字)谁认识?

生:谙(ān)。

师:把这个字送进词里读。(生读)

师:查查字典,“谙”的意思是――

生:熟悉。

师:谁来把这首词完整地读一遍。(指名读)

师:字正腔圆,一字不错,真好!词,不仅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这样才有韵味。看看老师是按照怎样的节奏来读的。(师范读,生读)

师:(屏幕出示课文《忆江南》)这就是这首词的节奏。按照提示的节奏,我们一起来读――(生读)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师: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首词。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词与诗比较,形式上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生:诗的每一句都是一样长的,都是五个字,或者七个字;而词不一样,句子有的长,有的短。

师:你观察得很细致。由于字数长短不一,因此,词又叫长短句。

生:诗都是四行或八行,而词有的多,有的少。

师:行数不固定也是词的一个特点。同学们,词与诗还有一点不同:每首诗都有题目,而词不同,有的词就没有题目。然而,词一定有词牌名。(板书:词牌名)词,填好后是用来咏唱的。每首词咏唱的固定曲调就是这首词的词牌名。像这首词,它就没有题目。“忆江南”就是这首词的词牌名。

【评析】这是学生学习的第一首词。因此,有关词的一些知识有必要告知学生。

二、 品词析句,感知大意

师:诗与词虽然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但也有相同点。比如,诗中有画,词中也有画。(板书:词中有画)请大家仔细地读读这首词,看看透过作者的描写,你看到了哪些景物?(生读词,和同桌交流)

生:我看到了太阳从水面上升起来了。

生:我看到了许多花开了,红红的。

师:这些花开在什么地方呀?

生:开在江面上。

师:花能开在江面上吗?

生:(恍然大悟地)开在江边。

师:还看到哪些景物?

生:我看见了蓝草。

师:见过蓝草这种植物吗?(生摇头)谁给大家介绍一下这种植物?

生:这种植物叶子是蓝绿色的,可以用作提炼颜料。

: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看下面注释的。

师:学习古诗词,一个重要的方法,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看下面的注释。看来,大家都没见过这种草。你看,这就是蓝草。(出示蓝草的图)读读这首词,作者看到的是蓝草吗?

生:作者看到的是绿绿的江水,像蓝草一样。

师:(出示画面)美丽的画面,需要用美的语言来描述。太阳是什么颜色?怎样升起?红花与江水,又是何等的美丽?连起来说一说。

生:太阳从江面慢慢地升起,江水被染红了,波光粼粼。江边的鲜花在朝阳的映照下,比火还要红艳。

师:如果能把太阳的颜色再描述一下就更美了。

生:一轮红日从水面上缓缓地升起。江水被染红了,波光粼粼。江边的鲜花在朝阳的映照下,比火还要红艳。

师:说得太美了!(掌声)江水怎样?

生:春天的江水真绿呀,绿得就像蓝草一样。

师:怎样的江水呀?

生:清澈的江水。

生:翡翠一般的江水。

师:连起来说――

生:春天来了,翡翠般的江水绿得像蓝草一样。

师:你看,词中是不是也有画?(生点头)下面,让我们通过朗读把画面展示出来。江花的颜色是――

生:(齐)红胜火。

师:江水的颜色是――

生:(齐)绿如蓝。

师:日出江花――

生:(齐)红胜火。

师:春来江水――

生:(齐)绿如蓝。

师:我们连起来读――

生:(齐)“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评析】词中有画。读出画面,就是读懂词的内容。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时刻不忘为学生提供和创造这样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读、品、说、写,走进诗词的意境,还原作者的生活。

三、 前后勾连,感悟情感

师:同学们,词中有画,词中也有情。(板书:词中有情)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大家再读一读,品一品,看看你是从哪些词句中品味到的?

生:我从“忆”这个字,体会到作者非常思念江南的美景。

生:我从“好”这个字,体会到作者非常喜爱江南的美景。

师:仅仅是喜爱吗?

生:赞美。(板书:赞美、思念)

师:让我们把这份赞美之情、思念之情送进词中,读――

师:作者为什么对江南念念不忘,充满如此深厚的情意?让我们走进作者的生活,看看这首词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出示:白居易,唐代著名的诗人。他曾在杭州任刺史两年,后又调任苏州刺史一年有余。这首词是他回到河南洛阳十余年后写的。)

师: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什么对江南充满了如此深厚的感情了吗?

生:因为作者在江南做过官,江南的美景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师:“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是原因之一。当作者回到河南老家,他生活的环境又是怎样呢?(屏幕出示)

魏王堤

[唐]白居易

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

何处未春先有思? 柳条无力魏王堤。

师:江南的春天,早已百花争艳、万紫千红。此时,洛阳的花开了吗?怎么看出来的?

生:花没有开。我是从“花寒懒发”知道的。

师:江南的春天,早已鸟语花香,春光明媚。此时,在洛阳能听到清脆的鸟鸣吗?你怎么知道的?

生:这里的鸟因为寒冷,都不愿意叫。我是从“鸟慵啼”知道的。

师:江南的春天,早已桃红绿柳,生机勃勃。这里的柳条发芽了吗?

生:没有。

师:这里的“先有思”其实是说柳条发芽了。尽管发芽,有生机吗?(生:没有)你从哪个词语知道的?

生:这里毫无生机。我是从“柳条无力”看出来的。

师:洛阳的春天,花不开,鸟不啼,柳条无力,毫无生机。难怪作者对江南的春天充满如此深厚的情感――(生读)

师:同学们,我们来猜想:闲暇时刻,每每与朋友相聚,作者都会深情地向大家这样介绍他眼中的江南――(生读)

师:江南的一花一草、一山一水,都让作者魂牵梦绕。夜深人静时,江南的这些美景会不时走进到他的梦境中――(生读)

【评析】诗词的前后勾连和巧妙对比,使学生一下子走进了作者的生活,走进了作者的内心,感悟到了作者为什么会对江南的一山一水、一花一草充满深情,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四、 读写结合,拓展迁移

师:江南的美,不仅展现在江花和春水上,也展现在其他的事物中。(出示图片)看到这些美景,你想到哪些诗句?下面,就让我们来“串烧”一回,把你想到的诗句填到《忆江南》这首词中,让它成为一首新的《忆江南》。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不忆江南?

生: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能不忆江南?

生: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能不忆江南?

生: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能不忆江南?

生: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能不忆江南?

生: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能不忆江南?

……

师:其实,我们的家乡四时也有许多美景。我是江苏太仓人。太仓就是我的家乡。我是这样来赞美我的家乡的。谁来读?(出示)

忆江南

太仓好,

风景旧曾谙。

夏雨荷香飘两岸,

秋霜红枫映蓝天。

能不忆太仓?

师:你的家乡有哪些美景?请你也仿照这首词来赞美你的家乡。(学生创作)

生:余杭好,风景旧曾谙。春雨溪水漫池塘,冬雪大地换新装。能不忆余杭?

生:江苏好,风景旧曾谙。秋来三两枝,冬日蜡梅雪里藏。能不忆江苏?

生:杭州好,风景旧曾谙。春来垂柳千万条,夏来荷花开两岸。能不忆杭州?

【评析】读写迁移是培养语用能力的一条最重要的途径。教学中,要尽量减少写作形式的束缚,开启学生创造思维,让学生在大量的读写中,提升语用能力,积淀语感经验,体验学习的乐趣。

师:大家写得太棒了,都是小词人啊!其实,写词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词讲究音律、平仄等,以后我们在学习中继续体会。古时的词是用来吟唱的。下面,我们来听听现代版的《忆江南》。(播放《忆江南》歌曲)

师:同学们,白居易当时一口气写了三首《忆江南》,我们今天学的这是第一首。其他两首写了什么呢?回家后,自己查一查,和班级的同学一起交流一下。

篇9

屠 岸

田禾的诗集《喊故乡》,给人惊喜。爱尔兰诗人希尼说,一首好诗就是给人一个惊喜。田禾的诗正应了这句话。

故乡,是古往今来诗人们经常吟唱的对象。古人唱,今人唱,人人唱。听得久了,会产生审美疲劳。田禾说:“别人唱故乡,我不会唱/我只能写,写不出来,就喊/喊我的故乡……”故乡能“喊”出来吗?这似乎有违常情。但田禾喊了,而且他“用心喊,用笔喊,用我的破嗓子喊/只有喊出声,喊出泪,喊出血/故乡才能听见我颤抖的声音”!有违常情,于是呈现独特。这样的喊,是田禾独有的,他喊出了真性情,真感觉,真悟真知,真梦真醒,真的撕心裂肺、呼天抢地,真的缠绵缱绻,荡气回肠!田禾对着太阳喊,对着山脉、河流、村庄……喊,“让那些流水、庄稼、炊烟以及爱情/都变作我永远的回声”,于是,惊喜油然而生。

一部诗集中90首诗,几乎每首都是对故乡和故乡人民的“喊”。田禾喊出了故乡的品格、秉性、气质和精神;喊出了故乡的白天黑夜、春夏秋冬,父老乡亲、妇女儿童;喊出了故乡的柔肠九曲、仪态万方!喊出了故乡的质朴到佝偻、高贵地挺立的灵魂!

故乡的面貌在变,又没变。改革开放给农村吹来了新风。田禾的故乡还保留了那么多的贫困和苦难。四阿婆的儿子得胃癌死了,女儿疯了,四阿婆也死了……父亲咳嗽从春到夏,从秋到冬,最后是一口血痰,淹没了他。表弟37岁,在车祸中丧生。黑皮媳妇等待着到城里打工的黑皮回来,但黑皮再也回不来了,是一次施工事故带走了他的生命。小亮的二爹昨天得肺癌死了。煤黑子是矿难的幸存者,“有人时喊他几声/无人时喊他几声/他答应了,知道他还活着”。田禾没写一个字涉及政治,但字字句句都使读者想到国民经济的增长怎样才能惠及农村。

“喊”似乎悖于常理,可是田禾的诗又常常陷于常情。《路过民工食堂》《夜晚的工地》全是纯粹的场景素描,看不出艺术加工。“石头,/拒绝流动/在山坡上堆积,屹立”。石头是有重量的团体,当然不会流动,这还用说吗?“风往低处吹,山谷填满了风,/人走不到的地方,风都过去了”。人到不了的地方,风自然能到,这还用说吗?“再看槐花,我知道这是今年开的/去年的槐花都谢了”。去年的槐花当然开不到今年,这还用说吗?这样地一再陷于常情,形成了田禾诗的一种特色。看似平淡,平淡中蕴涵着真实,惊人的真实。“一粒谷子。播进泥土,它是一颗种子。/脱掉外壳,煮熟了又叫米饭”。完全是大白话!“一粒谷子。农民叫它命根子。/皇帝把它叫成粮草。总理叫它粮食”。太简单了!“一粒谷子。把它叫汗水或苦难。/更把它叫一个日子。”太简单了,简单得像真理一样!这大概就是田禾的逻辑:或悖于常理,或陷于常情,却从中翻出异乎寻常的“真”!

是大白话?是“我手写我口”?然而,还是见到了田禾的“炼字”。“我看见家门前的夜/被风吹得比秋还薄了”。谁见过“夜”的厚度?谁又比较过“夜”与“秋”的厚薄?艾青有一首诗《透明的夜》,田禾的夜大概也是透明的,被风吹得比秋的蝉翼还薄。田禾炼出一个“薄”字,准确地表述了他的夜的个性。“潮水般涌动的油菜花/从村庄的山坡上淌下来……”“河西岸的麦子/刚长出绿色,就在流淌……”人们常用“麦浪”“稻波”一类词。田禾却炼出了“淌”字,用以形容油菜花和麦子在风中呈现的丰腴。济慈《秋颂》中有句:“夏季已从粘稠的蜂巢里溢出”。田禾的“淌”与济慈的“溢”异曲同工。“淌”只有凭读者去体味,才能品出它的味道。

大白话,还用得着技巧吗?田禾运用的比喻之贴切,令人印象深刻。“父亲的咳嗽是一根钢锯/锯着他的身体/锯着他钢铁般的骨头/也锯着我们儿女们的心/直到锯完生命的最后一截”。钢锯这个比喻,刻画了疾病的痛苦和父亲一生的粗粝、严峻、崎岖,撼动人心。“小时候/乳名是奶奶冬天里/烤得烫手的红薯”,“是外婆的糖葫芦”,“是父亲揣在心里的微笑”,“母亲喊着乳名/送我上路……乳名像疼痛/母亲一触摸就哭”。一系列比喻从诗人心头汩汩流出,把乳名的色、香、味全都烘烤出来,叫读者看得见,闻得出,摸得着,一个牵动多少乡情的、土得几乎掉渣的农村娃子陡然出现。

喊故乡也喊出了萌生于故乡的爱情。一个女孩名叫桃,一个女孩名叫兰,一个女孩名叫杏。都是故乡的花!浓浓的乡土味从她们身上散发出来。“杏/是母亲家中的一根衣杵/是父亲地里的一把镰刀/是村人寡淡的日子中的/味”,是“那个叫大牛的小伙子/心里的/痛”!为什么痛?“桃/最初开放的那一点红/就是我的心跳”,然而,桃红孕育的爱情“不得开花,就被桃的母亲/连根拔掉……”村旁的那条小河“告诉我,她是纯洁的”,然而如今“桃已不在”。不在?是去了远方还是离了人世?留下悬念。整整八年,“八年,我还走在路上,在回家的路上。/兰/我不停地喊着你的名字”……是喜剧?是悲剧?“一天就过去了/……留下月亮/把它还给爱情//我熬夜的妹妹/用夜色洗澡/她的皮肤一点也不黑”。这首《一天》透出一点亮,但它恰恰是“夜色”衬托出来的。田禾的爱情诗如此素淡,素淡到寡味,正如咀嚼白米饭,到最后品出甘甜来。

在中国诗歌出现“双轨”现象的今天,田禾的乡土诗静静地站在诗林中。伪诗和真诗相互拼搏的无声战斗在进行着。田禾不声不响,站成真诗队伍中的一支劲旅。缪斯将嘉许他。中国的诗爱者将投以惊喜的目光。

根深叶茂的田禾

韩作荣

一个叫吴灯旺的农人之子,迷上了诗,而且一旦痴迷就是20多年;并自取笔名田禾,先后出版了十部诗集,近年来又频频获奖,越来越引人注目。去年九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又出版了他的新作集《喊故乡》,展示了诗人写作新的高度。

这让我想起40多年前的岁月,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人,为什么会给呱呱落地的孩子取名“灯旺”?那熬煎着心血的灯油对于贫困的农家意味着什么?油灯不熄反旺,那大抵盼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灯下苦读,脱离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吧。然而,当父亲长眠在黄土之下,已在省城生活多年的儿子却给自己取名田禾,表明他仍旧是田里的一株庄稼。

是的,无数的诗人和作家,尽管离开了乡土,可故乡仍旧是其生命之根,是自己写作的源泉。中国现代文学史,多数名篇都是以乡村和小镇为语境的作品。这和中国古老的农业文明有关,也与这些诗人与作家的出身有关。乡村已渗入他们的灵魂和血液,有着与其血肉相连的浓烈情感,以及呼之欲出的细节和人物。

田禾的诗,如同“土豆长在土里”,由于植根乡土,才根深叶茂,并结出累累的果实。这果实带着泥土的芳香,清新且硕壮,天然而诚实。对于城里人而言,粮食和蔬菜是可选购的食品,可对于田禾而言,却是农人耗尽了最后体力的“汗水或苦难”,一粒谷就是一个日子,就是农民的生命本身。正是这种植根乡土,让生命与土地结于一体的写作,成为诗人新乡土诗的根本特征。

正是诗人与乡村的这种血缘性的关系,使他的笔触到了村民与土地每一处敏感的神经。他写自己的亲人、父亲、表哥和二姨,也写四阿婆、黑皮媳妇、童家父子和老铁匠;他写地头的瓦罐、山寺、油菜花,八公里山路,也写民工食堂、矿难、泥瓦匠和疯女人;他写弯曲的树枝、饥饿的石头、偏僻的青草地,也写夕阳、秋风、雪、雨和西马坡的黄昏……而这些,不仅仅是风俗画式的描摹以及田园诗般的审美愉悦,他触及的,是农人的命运、遭际,撕心裂肺的情感;他不是风景的观赏者,民谣的搜集者,而是生于斯、长于斯,置身其中的流汗者、命运对抗者,因而他的诗才有生活的深度和情感深度。

当然,仅仅有了这些,他还不能成为诗人,还需要对诗、对生活的敏感、深入理解和发现;还需要艺术上充分的准备,在消化和吸收前人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走出一条自己的写作道路。而这些,在他逐渐摸索、蹒跚不稳的刻苦努力下,已渐近成熟,由平实而深刻,由稚拙而轻灵。

田禾新乡土诗艺术上的主要特点,是内敛而有张力,既不是浮泛的主观抒情,也非纯客观的摹写,而是在对现实深度的理解中形成了自己独特语调的诉说。读田禾的诗,你会感到是和一个淳朴、少言寡语的农家子谈心,却能感知他的内秀、真挚和对心灵的冲击。他写父亲的一生,仅用20行,三个姿态――一生没有坐过椅子的父亲,只是站着和蹲着:蹲着吃饭、抽烟、思考、看地里的豆苗、菜花;站着看天、说话、干活,只有去世时才永远躺了下来。这看起来似乎是生活习惯,但这习惯的背后承载着多少生存的压力,而诗人似乎不动声色的诉说中,又有着多少丰富的内蕴和内心的疼痛。同样写父亲的《八公里山路》,父亲走了八万公里,是其命运与苦难的轮回。写矿工“在煤里活着/在黑里活着。比黑更黑”;写《矿难》,也只写“二百一十三名矿工/埋在了三千米深的漆黑矿井下”,这些挖掘者,“是熄灭的二百一十三盏矿灯/是眼前的矿难/是一次事故/是三万块钱/是一亿年以后的煤炭”,到此戛然而止,没有哭天抢地,没有对矿主的责难,只把事件本身凸现、诉说出来,给人的刺激却更为深刻。

诗人内敛而有张力的诉说,还体现在乡村特有的情景的描绘,生动鲜活,画面感强烈。如“母亲转过身去/扯起手边的围裙/擦着眼泪”;“一只水鸟从我身边飞过/带着本地的方言,叫个不停”;“他的碗里/除了咸菜、萝卜,还有两个/半生不熟的红辣椒”;“母鸡的死/让我母亲哭肿了眼睛”;“一张锈钝的犁铧/比一头瘦小的牛走得还要缓慢”……这种细节的述说,以少许胜多许,含着文学背后诸多没有说出来的话,也只有对乡村生活极为熟知的人才写得出来。

作为新乡土诗,田禾诗的特点还在于他植根现实的写作融入了现代品格,使他的作品与传统的乡土诗判然有别。“我看见家门前的夜/被风吹得比秋还薄了”;“汽笛声拉得很长/拦腰截断了夜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笼罩在月光中”;“山寺是钟声堆起来的”;“潮水般涌动的油菜花/从村庄的山坡上淌下来”;“贫穷很大,他很小”;这种重感觉和情绪的营造,以直觉和错觉形成的通感,将听觉和视觉打通,重暗示的象征主义诗歌的写作方式,在对现实的观照中运用得贴切而自然,使他的乡土写作,具有了艺术新质。

在新乡土诗的写作中,河北的姚振函开了风气之先,而后来的白连春、江非、江一郎等都成为写此类诗的高手。而在这为数不多的诗人中,还应当加上田禾。

戴草帽的灵魂

李小雨

田禾新近出版的第十本诗集《喊故乡》使我们看到了一个自觉把人与土地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诗人的身影。这些年,田禾着重在乡土诗领域进行多方位的挖掘和探索:他写自己最熟悉的底层农民生活,写无穷变幻着的自然万物和心中故园,写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形形的人的命运,他也写自己――一个远离故乡走进城市又回望故乡的游子的内心;他为我们展开了一幅五彩缤纷充满诗意的民间乡土画卷,他也确立了自己在这片土地上的位置――一个始终站在乡土诗领军前列的青年诗人质朴而激情的歌唱。

《喊故乡》里的每首诗都可看成诗人的一声声呼喊,或悠长深远,或嘶哑低沉,但都充满对故乡的热爱、关切、焦虑、茫然、希望、无奈、渴盼,交织着千丝万缕的深情。二十多年了,一个诗人在红尘、物欲、金钱的另一个世界里奔波,经受着精神与物质的两难选择,却始终无法寻找到灵魂的归宿,无法寻找到真实的自己,回望故乡就成为他安抚自己灵魂的惟一方式。26年来,田禾写下了近千首诗歌,可以说,他一直走在回家的路上。他追求着那种虽然贫穷,但更温暖、纯真、恬淡、自由的心灵的慰藉,追求“母亲说:握住泥土/比握住江山更可靠”的根的情怀,尽管那些记忆已是一片模糊,而且是“多年后才能听到的回音”,但他却终于抑止不住呐喊的冲动,最终以血、泪和着文字的形式迸出,更加直接、更加激烈、更加坦诚地展示出一个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故乡的极度渴盼与疼痛。“喊故乡”从本质上说,更可以看作是整个人类成长中的固有情结,随着时光的必然流逝,面对不可重回的母亲怀抱以及童年时期的快乐和安适,无论是精神家园还是物质家园,都离我们越来越远,直至无可抵达。因此,人类一出生就是放逐,从时间上说,我们离故园总有一生的距离,于是诗人用他的呼喊,表达着充满悲伤与希望的母性记忆,这也是对家园的最终礼赞。

田禾的新作,时间、场景都是散点式的。除了生养自己的小村外,从小木屋到江南水乡,从八公里山路到两根上了年纪的铁轨,它们多是记忆中的、闪现的、片断的、印象的,表现的人物也呈扩散状,不仅写自己的父母姐妹,还写窑工、铁匠、马老汉、奶孩子的女人等众多乡亲,特别是第三辑中写到的民工,涉及到煤黑子、修路者、采石匠……这是一群无奈之中离开土地的农民,严格地说不是作者的父老乡亲,但却又是他源于同一血脉的亲人,田禾对他们并未过多展开情节性描写,而是采用瞬间特写,有时仅是一个动作,如“有一民工/眼睛看着工长,一块土豆夹在木筷/中间,停留半天”(《路过民工食堂》),或是只言片语:“今天初几?/小亮的二爹昨天得肺癌死了”(《采石场的后半夜》)。作者描写对象跳出自己的小村,是生活化、全方位的,他将以农业为生的底层人群真实地展现出来,不是准确的乡情的记录,而是作为一种生存的大背景,使我们看到20世纪末的中国,在由乡土过渡到现代之间的艰辛和激烈的变革。在这些诗中,他所描写的也不仅仅是一条田垄、一颗土豆、一缕炊烟,而是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的命运。这种“大乡土”式的展现,使田禾的诗有着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更加广阔的人生背景。

田禾的新作,充满人性的悲悯。透过那些无数散点式的表象,他看到的是严酷的现实、生存的悲剧、命运的底色,因此,他的字里行间充盈着一种可以触摸到的疼痛感。“我感觉挖土的母亲有点冷,她的手脚/变得有些迟钝/手中的铁锹/一块用旧的铁/不断向她/掏着土地的疼痛”(《泥土》),“公鸡翅膀一抖/仿佛替人/吼出内心深处的疼痛”(《鸡打鸣》),“被雨水淋湿的旧农具/也让父亲心疼地搬进屋里/逆风行走/父亲倾尽了一生的力气”(《村庄下雨了》),“根深深扎在泥土里/向上向下的力量,使泥土/在隐痛中,红薯/一天天膨大”(《泥土中的隐痛》),“站在埋我亲人的墓地/想起从前,心中隐隐作痛”(《今天是清明》)……田禾的疼痛感源于他对乡土的热爱和天性的善良,源于他对旧时沉重的记忆,生存艰难的悲伤,乡容未改的慨叹,及时间流逝过程中生活背后隐藏的东西,那是对幸福散失后的不可复得,是故乡在身后的永远的“殇”。田禾的悲悯,不是救世主的关怀,而是他俯下身来看生活,他甘愿与众多生存抗争中的弱小者融为一体:“秋天来了,到处都是秋风/到处都是枯黄和坠落/秋风像散落的忧伤/揉皱了我一张张亲人的脸”(《秋风》),“我应该有一张张棉花的嘴唇/把生活直接说白”(《有一张棉花的嘴唇》),“土碗里盛满米饭/农民端在手里/生命随着一碗米饭/而延续下来……土碗倒扣过来/就成了/一个农民的坟”(《土碗》),这种深刻的悲悯浸入骨髓,带着不可更改的命运感,传达给读者最切肤的生存体验。更为深刻的是,在这些诗中,田禾还特别强调人性背后的人的尊严,哪怕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农民:“站着看天/站着说话/站着干活/父亲说,站直了才是人”(《站着和蹲着》),“过路的。干农活的。夹公文包的/戴眼镜的。乞丐。跛子。穷人。富人。/他们快要把工棚挤破了/在这个深山的工棚里,一场雨/聚集了那么多陌生人/他们彼此点头,微笑,用眼睛说话/像一群临时的亲人”(《避雨记》),这是一个诗人用笔创建的温暖的乌托邦,他企望让愉快和美丽都最终回归到世间,他虽然表现的是农村曾有过的贫穷,但在与生活和社会的不公平的抗争中,在整个中国的大地上,它们都闪现出了人性的光芒。

田禾的新作,还表现了一种朴素的节制和平静的力量。正如诗人大解所说:最深广的记忆是土地的记忆,大地从不言说,它只是呈现,它沉默着,等待着众生的喧哗随风而逝,“把一切归入记忆之中”。田禾的诗,多用一种从容不迫的叙述方式,诗句淡定、平静、欲说还休。“飘在空中。它是多么轻盈/但我知道/它没有上升的那部分/有多么沉重”(《炊烟》)“村庄下雨了/我的家里/日子盛在土碗里/雨水落了一木桶”(《村庄下雨了》),在这一句句道来的平铺直叙的朴实的大白话中,在一般人的不经意中,却隐含着作者多么深的用意!他有意地不让自己说出一切,把艰难的生活,举重若轻地放在看似漫不经心的诗句中,他的诗安详、缓慢、旁若无人,从不渲染,就像那一个个农民的日子,哪怕将笨拙都显露出来,更多地呈现出与土地接近的底层人们的原初的混沌,呈现出现实生活中的“慢”,它不是飘浮在词语中的浮萍,而是根的系紧。正是这种慢,也正是这种沉默,使人的阅读速度放缓,渐渐被诗歌内在的情感所打动,在安静中体会到土地和农民在冥想中的生命状态,那种坦诚和隐忍的痛苦,那种在压抑状态下的哑默,使诗常有一种坚定的凝重。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田禾的新作,之所以与众多乡土诗歌不雷同,不俗套,还应归于对技巧的看重和使用。讲究角度,烘托意境,锤炼语言,把握节奏,新鲜形象,令他的诗带有独特的鲜明个性和丰富的诗歌美学特征。比如《简略》一诗:“乡村简略到一个村庄,村庄简略到一座房子/房子简略到石头砌成的小屋/小屋简略到麦秸秆编织的门/家简略到一个人一口缸一双筷子一只碗一头驮水的/驴子和仅够一个人睡觉的床/日子简略到一日两顿,一顿一碟腌萝卜、炖土豆/和三杯小酒……他简略到不能再简略了/简略到几乎无助,几近虚无”这首诗的正面描写与侧面表意、细节刻画与情节省略、立意的明了与含蓄、诗句中的繁简、表述中的留白都把握得恰到好处,把对一个孤苦农民的表现都强烈凸显在这短短的十五行诗中。再如《疯女人》,作者先是不厌其烦地描写她在垃圾堆中的翻找,最后“系在她腰间的绳子慢慢散开/她的胸部开始向外袒露/她是疯子/面前挂着一对真实的”,这又是多么自然、机智、点题的结尾!她是疯子,然而作为女人和母亲却又是真实的,作者把那么多复杂的、社会的、人生的情感都包含在这最后一句之中,可见作者的匠心所在。我赞赏田禾对于诗歌技巧的运用越益成熟,我相信,今后他一定会在属于自己的诗歌土地上耕耘下去,不断拓展题材,深化主题,创作出风格独特的优秀作品。

“地之子”的恋歌

吴思敬

“地之子”是上世纪30年代北大“汉园”诗人李广田一首诗的名字,体现了诗人对大地母亲的热爱与谦卑。我把这个称号移用在诗人田禾身上,因为田禾出身乡村、热爱乡村,乡村是他的生命之根,也是他的精神家园。正如他在“第三届华文青年诗人奖”获奖感言中所说:“我从那一声声朴实的民谣、一间间破陋的土房子、一辆辆古老而破旧的吱呀吱呀的老水车、一群群叫叫嚷嚷的猪羊、一堆堆破到云层的柴垛、一缕缕缭绕在乡村上空的炊烟和那一张张山民黝黑而挚诚的面孔里发现了诗情。……我的乡村是一首写不完的诗,我将永远写我的乡村。”的确,就田禾的写作而言,他称得上是一个“地之子”,他的诗可说是“地之子”的恋歌。

翻开田禾的诗集《喊故乡》,第一感觉就是强烈,那种对家乡的深沉的爱,那种鼓荡着汹涌的激情,给人巨大的情绪冲击:“别人唱故乡,我不会唱/我只能写,写不出来,就喊/喊我的故乡/我的故乡在江南/我对着江南喊/用心喊,用笔喊,用我的破嗓子喊/只有喊出声、喊出泪、喊出血/故乡才能听见我颤抖的声音……”对故乡的爱,唱不出、写不出,于是就只有喊了。喊,以至把嗓子喊破,喊出声、喊出泪、喊出血,情感透过这颤抖的声音、带血的声音喷涌而出,这便是梁启超所说的奔迸的表情法了,即“感情突变,一烧烧到‘白热度’,便一毫不隐瞒,一毫不修饰。照那情感的原样子,迸裂到字句上。讲真,没有真得过这一类了。这类文学,真是和那作者的生命分劈不开――至少也是当他作出这几句话那一秒钟时候,语句和生命是迸合为一。”(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田禾对故乡的赤子之情,除去这种奔迸的表情方式外,在更多的情况下,他是把激情埋在心底,以冷静客观的语调来陈述,让意象自身去说话。像《矿难》《一个农民工从脚手架上掉下来了》这样的诗,是写农民工之死的,诗人没有用撕肝裂肺的呼喊,也没有用口诛笔伐的腔调,而是用极为冷静的语气写道:“二百一十三名矿工。他们再没有身份/他们最多是以前的挖掘者/是熄灭的二百一十三盏矿灯/是眼前的矿难/是一次事故/是三万块钱/是一亿年以后的煤炭”。面对这样的灾难,诗人的眼泪似乎已流尽,但在平静罗列的一系列数字的后边,却隐藏着巨大的悲愤。《板车上坡》一诗,写一位农民费力地拉着板车上坡,结尾写道:“爬上坡之后,远远看去/王大贵多像一只小蚂蚁”,在看似写实性语言的背后,则暗示着普通农民地位的卑微。

田禾笔下的泥土、村屯、稻草、羊鞭等意象,超越了农村田园风光和生活场景的具体描绘,而融入了深厚的历史感。尤其是诗人善于通过具体的农村生活意象,提示中国农民的性格与命运。像这首《土碗》:“土碗里盛满米饭/农民端在手里/生命随着一碗米饭/而延续下来//土碗里没有米饭了/吃饭的人/也永远不再吃饭了/土碗倒扣过来/就变成了/一个农民的土坟”,这里不是写的一个土碗,而是世世代代的农民命运。再如《泥土中的隐痛》:“注定了在泥土内成长/向下,向下/藤蔓,横竖牵扯在地面/根深扎在泥土里/向上向下的力量,使泥土/在隐痛中,红薯/一天天膨大”。这诗表层是写红薯在泥土中的发育,深层则提示了农民的遭际和内蕴的无尽的力量。

田禾的乡土诗风格是沉郁的,负载着强烈的现实性与深厚的历史感,但难得的是他的诗句并不总是一个调子,厚重得让人心头紧缩。他的乡土诗中也有飘逸的句子,也有浪漫的抒情。像《起风了》一诗,写风中的父亲:“田埂上站立的父亲/衣兜里鼓满了风”,犹如一幅洗练的素描,画面感极强。“起风了。惟一悬在空中的月亮,没有被吹落”、“我看见家门前的夜/被风吹得比秋还薄了”。这自然而清新的诗句,来自于对自然现象的体察,却不是对自然现象的简单临摹,而是透过诗人想像的再塑。再如《桃》一诗,写的是一段凄美而没有结果的爱情。把桃花的形象与名叫桃的女子叠在一起,真实与梦幻叠在一起,温情与失望叠在一起,结尾更是显露出“人面不知何处去”式的怅惘,显出了田禾诗风阴柔、婉约的另一面。

乡土诗在我国有悠久的传统,但随着这些年来的社会转型,乡土诗显得有些门前冷落车马稀。这除了由于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带来的诗人兴奋点的转移外,也与某些乡土诗写作停留在对乡村生活的浮泛描摹有关。田禾的意义,除去他的对故乡的血浓于水的深情,他的对乡土诗写作的执著精神外,还在于他用自己的写作丰富了当代乡土诗的表现领域和表现手段,找到了他最适宜的言说方式。他在乡土诗这块沃土上打了一眼深井。

转型时代的回声

王光明

无论慰藉还是伤痛,无论辉煌还是暗淡,无论时空如何久远,故乡都是我们最初和最后的念想,因为这是我们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对事物的感觉在这里开始,对世界的认识从这里出发,人间冷暖,草绿花红,都深深地刻在记忆里。这就是为什么智利的诗人聂鲁达会倾注自己最大的精力表现南美洲的历史和现实;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现代诗人艾青会对“大堰河”和苦难的土地如此深情,而当代诗人海子身在城市,心却永远留在了故乡的麦地。

然而现代生活从“过去所熟悉的社会”转移到“充满黑暗与光明的城市”,故乡的山水、风物和历史都在我们的生活中逐渐淡出,以至于20多年前海子就发出这样的疑问:“明天醒来我会在哪一只鞋子里?”

面对日益远离的故乡,田禾不像海子那样把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表现得那样紧张并具有形而上的意味,但对时空上变得遥远的美好记忆的追寻,同样令人震撼。与诗集同名的《喊故乡》,以“别人唱故乡,我不会唱/我只能写,写不出来,就喊”开头,表面上显得很笨拙,不合传统诗学的抒情规律(《毛诗大序》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实际上却是情不择言和拙中藏巧的表现。“喊”在这里首先既是对远离美好事物的召唤,又是一种个人感情的表达需要:仿佛只有倾心竭力地呼喊,故乡才能听见自己呼唤自己,才能见到久违的山脉、河流和村庄。

毫无疑问,《喊故乡》中杜鹃啼血般的喊声,会让我们想起艾青《我爱这片土地》中对于大地的深情。然而,不同的是,艾青的歌声交织着对苦难土地的沉痛与希望;而田禾的诗,则充满了对现代文明冲击下的乡村大地的缅怀和矛盾复杂的心情。一方面,那柔若无骨又坚硬如钢的水乡,那潮水般涌动的油菜花,那淳朴善良却像灰尘和蚂蚁一样默默无闻的农人,那脸羞红得像桃的少年女友,是抒情主人公内心生活中最温馨的回忆;另一方面,那像苦难和命运的轮回的山路,“像散落的忧伤/揉皱了我一张张亲人的脸”的秋风,又成了现代人不得不告别又情不自禁地“追赶”的根源。这一切,生动体现在《老地方》这一首谁读了都不免感慨万端的诗中:对于处在社会转型中的现代中国人来说,许多人怀想着摇篮一样的“老地方”,它“是朴实得掉进水里的月亮/是童年驮在牛背上的/一只芦笛,是满山坡/滚爬的旧岁月/是母亲的一声叮咛/是奶奶的一声呼唤/是流水中晃过的亲人的笑脸”,它是游子永生的眷恋与疼痛,是现代人想念和“追赶”的对象,然而它与生命如此接近,现实却让人不得不远离――

篇10

【关键词】古代诗词;审美教育

古代诗词,是灿烂的古代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诗歌往往具有深邃的意境,蕴涵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练准确,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学习古诗词,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思想,培养人的情趣,提高人的修养。

一、课本中诗歌的美育因素分析

诗歌是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类审美的集中表现,它有着其它文体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美育资源。纵观现行语文教材入选的诗歌,都是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典范性诗歌,它们本身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每首诗都与美有关,与人的美化有关:

(一)美在情感

情感是诗歌的生命。陆机《文赋》中写道:“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以思纷,悲落叶以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鲁迅曾说:“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感到愉悦。” 可见情感是诗歌美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凡优秀的诗歌,往往渗透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例如:《天净沙秋思》中的游子思乡之情,《关雎》中的男女恋情,《乡愁》中的渴盼统一之情,《沁园春雪》中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等,诗歌美育教育讲究以情动人,就是要凭借这些强烈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情感上的感动和震动。

(二)美在语言

诗歌的语言是臻于精粹的一种艺术,处处闪烁着美的光华。诗歌的语言是独特的,它既有精炼含蓄的特点,又有优美生动的神韵,因此,语言美是诗歌中的主要审美因素之一。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曾用过“到”“满”“过”“入”等十余字,最后才选定为“绿”,它看似平凡,却动静结合,表达内涵更加丰富,不仅描绘出江南春意的盎然生机,也暗示了作者再次进京的喜悦之情。白居易《暮江吟》中“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这与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咬”字都是经过反复推敲锤炼以后才写入诗歌的,内容表达贴切准确,在浓缩的诗句中包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具有极强的美感和表现力。

(三)美在形式

诗歌的形式美,一是表现为思路结构美,即诗歌的构思很讲究“精”“妙”“新”。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诗人以白雪作为全诗的背景和贯穿始终的线索,从雪写起,又以雪终篇,前后关联照应,浑然一体。而《马嵬》这首咏史诗,则是以倒叙见奇,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二是表现为建筑美。从诗歌的外在形式来看,往往具备一种建筑美,即诗节的匀称和句式的整齐。

(四)美在意境

诗歌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它是一种感性形象。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就说过“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有的雄伟壮阔;有的绚丽纤细;有的悲凉凄婉;有的豪放旷达;有的含蓄典雅,景象万千。一首诗就是一幅或多幅美丽的画。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绘出一种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图景,使读者感受到诗人淡泊宁静的心情;韦应物《滁州西涧》则有静有动,以动衬静,雨前涧边的春景构成一幅幽深的画面,雨中西涧的景色同样也很深邃,都流露了诗人心情的闲适和恬淡……可见诗歌的意境美是诗人的审美意识对现实美的能动反映和创造,因而渗透着艺术家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从而是一种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美。

二、诗歌美育实施策略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古往今来,大量的诗词作品为这句话作了很好的注脚。

美存在于自然中,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热爱美,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是人的天性。高尔基曾经说过:“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艺术家创造美的形象,以之美化人的心灵,使之向善,此之谓美育审美教育,亦称美育,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纲要》中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美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语文学科重要的教育内容。

(一)感受诗人情操之美

诗词,以情感表达为主。在教学中可结合他们的生平及时代背景等介绍,使学生从理性上了解到时代及诗人。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解释了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真实内心;体味到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感叹;捕捉到孟浩然“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急切入仕心情……;感受了屈原的坚韧,苏轼的豁达,李清照的纯情……;更学到了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作,诗歌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教学生学做文、学做人。

如学习屈原《离骚》,懂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习杜甫的《春望》,懂得诗人由“春望”而生情,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思家的感情,含蓄地表现诗人的爱国情怀;学习岳飞的《满江红》要求学生领会“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含义是欲光复国土,实现统一大业;因此,鉴赏古诗词中的美的情感,既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让学生反复诵读,领会其神,感受诗人惊天地泣鬼神的情操之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感受诗歌的语言之美

中国古诗十分讲究语言的锤炼。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读诗歌要细读,把其中的“妙处”读出来。 如王维的《观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对仗及动词的运用,意象十分鲜明;杜甫的《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个“潜”字,一个“细”字,十分精当,诗人受雨之情溢于言表;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怎不叫人“能不忆江南?”林逋的《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把梅花的姿态、品性、神韵都写活了;夸张比喻,虚词连接,很有特色。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从中我们还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性、形象性、韵律性、凝练性。真可谓“无数言外意,尽在一字中”。

(三)感受诗歌的人性之美

人性,一直以来似乎是人们议论的。但今天,歌颂人性美、人情美,倡导向美的人性,则是提高人的素养的道德水准的前提,是社会文明的体现。崇善、尚友、尊长、尽孝等等都是人性美的内容。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送别诗,展现送友别离的场景,发出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一歌颂友情的千古绝唱。王维的“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了人们佳节思亲的引用频率最高的诗句。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意味深长。”教学中我们将这些诗句讲深讲透,人情之美就随之凹现出来。

(四)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

意境,诗化了的生活。何为意境?唐代诗人王昌龄提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明王世贞“意境”描绘为“意象”;清王夫之又把“意境”概括为“情景”;近代学者王国维发展了“境界说”,他在《人间词话》中对于“境界”多有精辟见解:“境非独谓景物见,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其实,所谓的境界,即诗的意境,就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动的客观事物(境)相契合,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即不同于生活真实,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神形兼备的艺术境界。从美学角度看,诗中的“意”包括作者的“情”和“理”,诗中的“境”指事物的“形”和“神”;所谓的意境,即情理形神的和谐的统一。

要把学生引领进诗的意境,使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懂得诗的美不仅包含着语言风格,艺术手法,表现形式。诗的美应当是思想和艺术,内容和形式、意和境统一的结晶体,是这种结晶体放射出来的艺术美!教师只有采用恰当的方法,启发学生产生想象和联想,使学生进入到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无限丰富和广阔的艺术空间,如历其境,才能更深刻的理解诗的内涵,真正体味到诗词特有的意境美。具体方法如:

(1)大胆指导学生“吟读”

“吟读”是整体感知诗词、品味诗词意境的重要途径。首先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诗意、诗情进行“吟读”。如示范吟读《游山西村》的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时要启发学生读出意境来,即用轻读重现山村月下的静谧情趣,用延长时值的拖音品味诗中那种闲适、恬静的意境。

(2)引音乐、美术入语文课堂

教学古诗词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播放和诗词相和谐的一段古典乐曲,或指导学生画出心中的那幅画面。多媒体的适当运用,把学生带进诗的氛围,有助于重现、品味诗词的意境。如教学《秋词》,在充分理解诗的表面意思后,可指导学生画出“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画面,尤其是鹤的“排云”的动作、诗人“引”的情态,一定要画出来。

(3)说出自己的联想和想象

在学生感悟、理解诗的意义、情感的基础上,教师可要求学生用新的语言形式再创意境。教师先做示范,然后分小组讨论,在讨论中品味鉴赏意境,相互启发,说出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又挖掘了学生的文学审美潜能。

三、升华美的境界

诵读古代诗词,需要引导学生有意识的积累感悟,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更要引导学生实际运用,拓展美的领域,升华美的境界。具体方法如:

(一)归类积累法

如按作者分类,情感分类,内容分类,体裁分类……学生的知识系统了,又可以充分领略古诗词的精妙绝伦,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提高了古文的修养。

(二)今曲唱古诗法

把当今乐坛、影视剧中流行的音乐,经过精心选择后,套进古诗词中,然后唱诗。教唱、齐唱、轮唱、独唱……以前枯燥的吟诗变成了充满乐趣的活动。这样,真正做到了把教育寓于审美愉悦中。

(三)联系生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