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水洼里的小鱼范文

时间:2023-03-20 00:04: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浅水洼里的小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浅水洼里的小鱼

篇1

1.读准本课的会认字,识记“至、死、久、粒”四个会写字,并能够正确书写。

2.通过对“困”字的逐步理解,初步懂得字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渗透学习用字典的方法。

3.重点学习第一自然段中“用不了多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小鱼都会”一句,通过实验以及“蒸”字的动画演示、想象说话等感受小鱼的困境,产生对小鱼的同情。

4.适度渗透珍爱生命、感恩自然的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创设情境

师:上课前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课件出示各种鱼儿在大海里自由生活的图片)

师:刚才你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好多漂亮的鱼儿。

生:看到了许许多多鱼儿在大海里游。

师:是呀,大海是鱼儿们温暖的家,鱼儿们在海里幸福地生活。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鱼儿都能这么幸运。每当大海涨潮的时候,总有许许多多的小鱼(板书:小鱼)会被带到沙滩上,当退潮的时候,有的能重回大海,有的就只能孤零零地留在沙滩上的浅水洼里(板书:浅水洼里)而回不了大海。(在黑板上画出一些“浅水洼”)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浅水洼吗?

生:就是小水沟。

生:不是小水沟,是小水坑!

师:对。洼,是指一些低下去、凹下去的坑,这些低下去的坑里有一些浅浅的水,我们就把它们叫作――浅水洼。

师:在涨潮的时候,沙滩上就会留下一个又一个这样的浅水洼。(在黑板上又画出五六个“浅水洼”)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看看那些被留在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起读课题。

(生齐读)

师:读得很好,注意“里”要读轻声。

(师范读,生跟读。)

二、读文识字,以境激情

师:咱们把书翻到第132页。在读课文之前,老师想先问问大家,咱们在第一次读课文时一般给自己提怎样的要求?

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师:这位同学给自己提的要求很高哦。老师给大家的要求不高,第一次读,咱们做到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把每句话读通顺就好。好,大家开始读吧。

(生自由读)

师:这篇课文的生字不多,也不难记。可是,要把它读准了却不容易。老师先请出两个音节――(课件出示:shèn zhēng)谁能来拼一拼?

生:shèn,zhēng。

师:他已经注意到了,要注意区分什么?

生:翘舌音,不,不是,是后鼻音。

师:哈哈,别着急,两个都是翘舌音。第一个是前鼻音,第二个是后鼻音。咱们永康人学普通话特别要注意区分前、后鼻音。你来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

(生领读,众生跟读。)

师:这两个音节的生字朋友来了,(课件出示:“甚”“蒸”)谁能把它们读准了?

(一生读)

师:除了要注意把前、后鼻音读准,还要注意把平、翘舌音读准。(课件出示“至”“死”)谁来?

(一生读)

师:大家发现了吗?刚才读的四个字正好可以组成这两个词。(课件出示“甚至”“蒸死”)谁来读?

(一生读)

师:你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读得挺好的,但是连成词语时要同时区分前后鼻音、平翘舌音有些难。来,跟着老师来试一试!

(师范读,生跟读。)

师:请继续读生字。

(生认读“乎”“叨”)

师:组成了词,你还会读吗?

(一生认读“在乎”“叨念”)

师: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在乎”的“乎”是轻声。

师:你真了不起。这两个词我们是第一次接触,“乎”在“在乎”这个词语里念轻声。跟着老师一起读。

(师范读,生跟读。)

师:(课件出示所有词语)词语们集合了,我们一起来认一认!

(生开火车认读)

师:刚才在拼音的提示下,每个生字大家都认得了。现在去掉拼音,你还能认读吗?一起来试一试!

(师出示小鱼形状的生字卡片,生齐读“甚至”。)

师:读得真好!(把“甚至”卡片贴到黑板上的浅水洼里,继续出示其他词语,读完后依次贴到一个个浅水洼里。)

三、紧扣“困”“蒸”,引发共鸣

1.聚焦“困”字,体会小鱼的困境。

师:同学们,请看(指着黑板)――这就是一条条小鱼被冲上沙滩后困在浅水洼里的情形,课文是怎样写的呢?请你认真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哪个句子打动了你,就用波浪线画下来。

(生边读边画)

师:老师把这几个句子打在大屏幕上了。(课件出示句子: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

(1)体会鱼多。

师:谁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一生读)

师:你听出什么来了?

生:被困在水洼里的小鱼有很多很多。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

师:是啊,作者用了一个“甚至”把“几百条”和“几千条”连接起来,告诉我们被困的小鱼有很多很多。谁再来读一读?

生:“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把“甚至”读得很重,众笑。)

师:我听出来了,被困的小鱼真的有很多很多。这么多的小鱼被困住了,你一定――

生:很着急。

生:很难过。

师:那你再来读一读。

生:“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语速越来越快,语调越来越高。)

师:真好,你能用声音传达情感了。一起像她这样读一读。(生齐读)

师:这么多的小鱼,你能用上一个四字词语来表达吗?(课件出示:被困的小鱼

生:被困的小鱼许许多多。

生:被困的小鱼成百上千。

生:被困的小鱼不计其数。

生:被困的小鱼数不胜数。

师:是呀,这许许多多、成百上千、不计其数、数不胜数的小鱼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课件出示句子: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

(2)体会困境。

师:句中的“困”字我们在第五课中学过,当时课文是这样写的。(课件出示句子: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

师:“星星困得眨眼”,这个“困”是什么意思?

生:星星累了,想睡觉了。

师:对,孩子们,咱们一起来看。(课件出示字典中关于“困”的义项)字典中有这样的解释:“疲乏困倦”,就是你们认为“累了”的意思。那咱们再来读读课文中的这句话。

师:小鱼困在水洼里,是指小鱼想在水洼里睡觉吗?这个“困”又是什么意思呢?请选择。

生:包围,小鱼被包围在水洼里了。(众笑)

2.聚焦“蒸”字,体会小鱼的险境。

师:孩子们,被困的小鱼仅仅是被水洼包围吗,它们还将面临怎样的危险?请回到课文,再次认真地读读第一自然段,找一找,它们将面临着什么。

(生边读边找)

生: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

(师课件出示: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

师:谁再来读读这个长句子?其他同学拿起笔来圈一圈小鱼面临着的几个重大危险。

(一生读,其他学生画找。)

生:被太阳蒸干。

(1)从字形中体会“蒸”干。

师:“蒸”是我们刚才学过的一个生字。大家发现了没有,“蒸”字下面是什么?

生:四点底。

师:古代造字时,四点底是由火演变而来的。所以现在看到的有四点底的字大部分都和火有关。(课件演示“蒸”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到楷书的字形变化)

师:可是老师觉得很奇怪,沙滩上哪来的火啊?

(生争先恐后想回答)

生:是太阳太热了。

生:是太阳快把沙滩烤出火来了。

师:(课件演示“蒸”的象形文字动画:在太阳照射下,水洼下面好像一堆火在燃烧,水洼里的水一点一点地被蒸发。)是呀,水洼里的水慢慢地被蒸干,小鱼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啦!

(2)从实验中体会“吸”干。

师:不光太阳会把水蒸干,还有呢?

生:沙粒会把水吸干。

师:为了让大家看清楚这一点,老师特别做了一个实验,请看我在沙坑里倒水的情景。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我把水染成了蓝色。(师演示实验)

师:沙子和沙子之间有很多很多细小的缝,那些缝就像无数根吸管、无数张嘴把沙坑里的水给吸干了。没有水,小鱼的处境就很危险。同学们,让我们用心来看看这些小鱼!(指读)

生: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

师:太阳出来了,更是无情地把本来就很浅的水一点一点地蒸干了。(在黑板上的浅水洼上方画出水蒸气)此时,被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它们会说些什么?它们的感觉会怎样?

(师课件出示:被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说:“

。”)

生:快来救救我!

生:我快喘不过气来了!谁来救救我!

师:就请你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小鱼处境的危险。

(生读)

生:太热了,快把我送回大海!

师:那就请你急切地读一读!

(生读)

(3)回扣 “困”的含义。

师:此刻,让我们回头再来读读有“困”字的这个句子(出示句子),这个“困”只是被包围住那么简单吗?你觉得还有怎样的意思?

生:我认为应该是选另一种解释:陷在艰难、痛苦里面。这些浅水洼里的小鱼陷在了艰难、痛苦里面。

师:是啊,这些小鱼困在浅水洼里,陷在了艰难、痛苦里面。我们学汉字就应该这样,要学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字典中不同的义项,学习它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用法。

师:一个“困”字让我们读懂了小鱼的遭遇,读出了对它们的同情和关爱。老师为大家配上音乐,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生齐读)

四、书写指导,拓展导情

师:同学们,还有谁也像我们一样读懂了小鱼的遭遇呢?咱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两个生字,(课件出示:“至”“死”)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生:“至”,我用减法记住它,“到处”的“到”减去立刀旁。

生:我来记住“死”,夕阳快下山的时候,一个人被一把匕首杀死了。

师:第一自然段中,还有两个生字要求会写。(课件出示:“久”“粒”)

师:这两个生字,是以前就认识的,今天要会写。在写之前,我首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写字的姿势。首先,请一位同学来检查一下老师写字的姿势。

生:一拳,一尺,一寸,老师的姿势很棒!(众笑)

师:“至”和“死”两个字都是什么结构啊?

生:上下结构。

师:大家再来检查一下老师握笔的姿势,注意大拇指和食指离笔尖远一点。(范写“至”字)看,这部分刚好是在上半格。“土”呢,刚好是在下半格,要注意的是最后一笔要长一点。写好了!咱们跟书上的字比一比,看看,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生:老师写得很有笔锋!

生:老师和书上写的一模一样,100分!(众笑)

师:谢谢鼓励!每一个字就这样认认真真地写两遍。

(生书写)

师:就写“久、粒、至、死”这四个字。写完了第一遍,先不忙着写第二遍,先看看第一遍写的字有什么优点和缺点。能够一遍比一遍写得好的,我们把它放在展示台上,让大家学习。(展示学生的字,进行评价。)

第二课时

一、聚焦“很慢”,读懂男孩

师:课文中有没有人听到小鱼的求救声?

生:小男孩。

师:(板书:小男孩)去文中找一找哪一段讲小男孩读懂了小鱼的心里话,在救小鱼?

生: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师课件出示: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师:我们一起来把这个句子读一读。你从句子的哪些词语中看出小男孩在拼命地救小鱼?

生:“不停地”“弯下腰”。

师:是的,一刻没停过。还有吗?

生:“每个水洼前”,表明他一个都不错过。

生:“捡起”“用力地”“扔回”,表明他很用力。

师:是的,很用力。每一条小鱼,都很用力地扔一次。我们一起跟着小男孩来做一做。(课件出示句子,师朗读,生做捡鱼、扔鱼的动作。)

他来到第一个水洼前,弯下腰,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他来到第二个水洼前,弯下腰,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他来到第三个水洼前,弯下腰,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他来到第四个水洼前,弯下腰,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师:累吗?

生:(不停地揉手臂)累,好酸呀!

师:(笑)你们只做了四次动作,就觉得累了。而这位小男孩,他不停地捡,不停地扔,不停地捡,不停地扔,重复了几百次,累吗?

生:累!

师:这么累,他为什么不放弃?

生:小鱼在等着他。

生:他停下来,小鱼就死了。

生:他想多救几条小鱼。

师:是呀,小男孩想救出更多的小鱼,因为他在乎每一条小鱼!

师:虽然累得汗流浃背,捡得腰酸背疼,扔得小手都酸疼了。但他还是走到每一个水洼前,用尽全身力气把小鱼扔回大海。所以,他走得很慢,生怕――

生:错过了一个水洼。

师:所以,他走得很慢,生怕――

生:漏掉了一条小鱼。

师:所以,他走得很慢,一起读――

生:(齐)“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师:你愿意跟小男孩一起去捡浅水洼里的小鱼吗?

生:愿意!

师:来,一起来,他走得很慢,不停地――

生:(齐)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师:我替小鱼和小男孩谢谢你们!

二、深化情感,拓展导行

师:同学们,生命只有一次。许多被小男孩救起的小鱼又回到了大海妈妈的怀抱里。快听,小鱼在和小男孩说什么?(课件出示:小鱼又回到了大海妈妈的怀抱,它对小男孩说:“

。”)

生:谢谢你救了我!

生:幸亏你及时赶到,否则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我和伙伴们都会。

生:我是你在第四个水洼里救的小鱼,你救我的时候,我已经因为缺氧而晕倒,多亏你用力把我扔回大海,把我扔醒了。(众笑)

师:哈哈,原来用力扔还有这功效。

生:谢谢你,小男孩!你救了我们整个家族,你是我们的恩人。

生:小男孩,谢谢你救了我们!过几天你到沙滩上来一下,我和我的小伙伴会送你一个海底的贝壳!(众笑)

师:你太客气了!看,小鱼儿还给我们送来了一首小诗歌《谁在乎》,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课件,师生同读。)

每天清晨,当我们听到小鸟在歌唱,那有多好;

每到河边,当我们看到小鱼在游戏,那有多好;

每到之处,鲜花盛开,小草碧绿,那有多好;

生命只有一次,

小鱼在乎,小鸟在乎,花儿在乎,我也在乎。

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珍惜生命、感恩自然的馈赠吧!

篇2

一群被搁浅水洼中的小鱼,如果能借助一双手回归大海,就获得新生,如果等待,就水干鱼亡。男人因为“救不过来”而不救,而男孩的不停捡起却救回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

故事讲完了,虽没有慷慨激昂的陈辞,也没有排山倒海的呼号,但听众的情绪被感染了,听众的思维被激活了。

一个平凡的孩子,面对一件平凡的事,他却做得那么不平凡,他的不平凡就在于他做了别人不屑于做的事,平凡与不平凡只在一念之差。

平凡与不平凡,在于肯干不肯干。面对那群小鱼,孩子肯去救,而那男人却不肯。

平凡与不平凡,在于是否有一颗真诚的心,孩子并不懂什么,但他有一颗真诚的心,那就是希望小鱼能活;而那男人却没有。

最后,演讲者说到这次演讲的主题――医生,救死扶伤,从拯救每一个生命开始。听众恍然,群情共鸣。仔细品味,平淡之中显真情;认真推敲,故事之中蕴哲理。它使人明白做人做事要有责任心,要有爱心。

一个医生如果认真对待每一位病人,他一定能拯救不少人的生命;一个教师如果精心教导每一个学生,他一定会培育出不少优秀人才;一个想成就大事的人,如果做好手边的一件件小事,那么他的辉煌将会不期而至。

巧妙的构思,深刻的立意,让演讲的内容震颤思维;朴实、智慧的语言,不疾不徐的叙谈,撼移人心,“这条小鱼在乎”这句话在每一个听众的心际脑畔萦绕不去。不用说教,不用呼号,演讲者的意图已在听众的心中生根发芽――这是演讲的极致。

附原文:

这条小鱼在乎

[美]佚名田辉译

有这么一个故事。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一边沿海边走着,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虽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汲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的。

男人继续朝前走着。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停下来,注视着这个小男孩,看他拯救着小鱼们的生命。

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今天,你们在这里开始大学生活。你们每一个人,都将在这里学会如何去拯救生命。虽然你们救不了全世界的人,救不了全中国的人,甚至救不了一个省一个市的人,但是,你们还是可以救一些人,你们可以减轻他们的痛苦。因为你们的存在,他们的生活从此有所不同――你们可以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是你们能够并且一定会做得到的。

在这里,我希望你们勤奋、努力地学习,永远不要放弃!记住:“这条小鱼在乎!这条小鱼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篇3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小学低年段阅读教学;运用策略

当前,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代表――多媒体技术,因其融音、像、画于一体而备受教师们的欢迎,也顺理成章地进入了阅读教学的课堂,成为了阅读教学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又因其形象、具体、生动而备受孩子们的喜爱,成为了调动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手段。但纵观我们的课堂,对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的运用却存在着以下的误区:

1.目标不明确。本来,多媒体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只是作为一种手段来辅助教学,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的老师却把多媒体的使用当作了教学的目的,只为展示多媒体的多彩的画面、形象的动画、悦耳的音乐……结果可想而知:热热闹闹、生动活泼的一节课下来,除了那美丽的画面或动听的音乐外,却没有留下一点儿“语文”的东西。这种多媒体的使用是“本末倒置”的。

2.设计不恰当。在阅读教学中,很多环节是用不着计算机的,有些老师却是为迎合电教而电教,生硬地展示课文的插图,硬搬课文的重点段落、句子等,不懂得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设计多媒体。

3.呈现不准确。当前,因为多媒体教学的推广,收集教学课件的渠道也很多、很方便,但也因此造成了另一种“拿来主义”的使用误区。因为没有了自己的思考,也不是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设计的,甚至有的是“临时借用”的,所以多媒体的呈现多是以主观的意愿,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针对以上存在的误区,我认为在低年段阅读教中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要特别关注阅读教学的特点,应以识字为中心,以朗读为重点,以运用为目标,做到目标明确、设计得当、呈现准确。下面我就以二年级《浅水洼里的鱼》为例,谈谈在低年段阅读教学,结合目标、设计、呈现三个方面的内容,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识字、朗读和运用的有效策略:

策略一:寓识字于美的演变中,快乐感受识字的乐趣

二年级的孩子,所认的字大多结构比较简单。在学习生字词这一环节,要求认识“蒸”,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袁老师捕捉汉字的特点,寓美育于生字学习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很巧妙地将孩子引入到探寻汉字渊源的情境中,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主动识字的兴趣,更通过了解其构字特点,理解字义,唤醒了对汉字生命的探寻。教学中,袁老师看到学生识记“蒸”字有困难时,并没有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适时地出示了文句:“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就会。”引导学生了解“蒸”字所处的语境,接着借用课件的演示,让学生观察“蒸”字的演变。通过这样直观的观察与倾听,学生不仅了解了这个字的写法,认识了下面的四点不是表示“水”而是表示“火”,并结合语句知道了“鱼儿如果被如火似的太阳的炙烤是多么的痛苦”,从而突出小鱼的突出、伤心、可怜,激发了学生对鱼儿的同情,并萌生保护鱼儿的想法,为后面文本的理解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

策略二:渗朗读于品话赏画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通过现实生活中积累不多、比较贫乏的事物,借助信息技术教学把难以理解的内容,用多媒体展现出来,通过直观形象、生动地再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以读为本”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如果仅仅凭借对文字简单诵读,学生是难以感受课文的内涵。在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上,通过切入画面,将课文内容具体化和形象化,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对课文内容也有更深的理解。再配以入情入境的读文,边读边联想自己所看到过的景象,真切的情感也就油然而生了。袁老师执教这课,也恰如其分地引领学生走进画面,入境绘形,以朗读的方式来感受文本的内涵,以朗读的方式来感受生命的可爱。如在品读第一个重点语句:被困的小鱼,有几百条,甚至有几千条时”,老师利用多媒体切入了海边的一个个“小水洼”的画面,让学生看着“小水洼”,理解“小水洼”真的是那么的浅,根本难以容得下这么多小鱼。在学生理解读中,以“你真会读,小水洼里的小鱼真多啊”,“你的朗读让我看到了小水洼里的更多的小鱼……”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好,一个比一个读得更让人“生怜”。就这样,朗读,声情并茂的朗读就引领着学生走近文本,走进语境,设身处地地感受了“成百上千条小鱼可怜地躺在浅水洼里”是那么的伤心、难过。此时此刻,所有的感悟尽在“朗读”中了,从学生的朗读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了浅水洼里鱼儿是那么的多,孩子们的同情又是那么的真切。

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画、声音等各种教学信息交融在一起,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想象,使学生思维高度活跃,从而升华情感。同时,让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这样,不仅走出应用的误区,还能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提高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性。这样,语文课堂才会在现代科技的氛围中,洋溢浓浓的人文气息。

参考文献:

1.汤芬芳.阅读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运用的误区与对策.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第16期.

篇4

【中图分类号】G?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A-

0088-01

字理识字教学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进行识字和析词的一种方法,它凸显了汉字的字理,让学生体会汉字的意象美,感受汉语言文字独特的魅力。而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字理进行识字教学,不仅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还为课堂增添了浓厚的语文味。然而,当前盛行的字理识字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亟需我们教师进行深入思考,以期更好地优化字理识字教学,让汉字焕发出独有的魅力。

【案例1】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语文第3册《“红领巾”真好》一课时,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汉字“蓬、跃、棱、巢、崭、牌”,同时请学生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汉字。部分学生在使用加一加、换一换偏旁的办法记住了“跃”“牌”二字,其余的汉字则不知道用什么更好的办法进行识记。此时,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呈现汉字“巢、蓬、崭”,并出示了这几个汉字的字理:

巢:古体字“”下面的“木”代表树,“木”上面犹如鸟窝里有3只小鸟一起栖息在树窝上面,因此,“巢”就是小鸟们的家。

蓬:是个形声字,“艹”表示草,即蓬草的意思。(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

崭:古体字“”,表示陡峭的山崖。(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

多媒体课件出示这些汉字的字理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字理识字的方法识记其余的汉字。

【案例2】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语文第7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课时,有一位学生提问题:题目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此时,教师采用字理识字教学法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并请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字。学生纷纷猜测,有的说是“上”,有的说是“土”,有的说是“旦”。此时,教师用课件出示“之”字的演变过程:

(金文)(小篆)(楷体),演示完成后,教师进行详细讲解:“之”的上面就好像是一只大的脚趾头,代表脚,下面是“一”,代表地面或目的地,合起来可以理解为:足到地面,即表示为“去”“到”的意思。因此,题目中的“之广陵”是指“去广陵这个地方”。

在这两个教学案例中,教师都采用了字理识字教学的方法,这说明教师具备了较强的字理识字教学意识,能够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出示汉字的演变过程,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奠定了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我国的汉字文化。经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这两个教学案例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思考。

一、不可为了突出字理识字而牵强附会

在教学案例1中,教师采用了字理识字教学的方法教学“崭”字。但是“崭”字的本义已经发生了改变,其古体字与课文中要学习的“崭新”一词关联不大。再者,教师对“蓬”字的本义与课文中的“蓬松”一词也没有进行相应的关联教学,这对学生的识字帮助并不大,没有达到字理教学的课堂效益。

开展字理教学是要从字理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汉字的本义,弄清汉字的“源”与“流”的关系,为学生的书写和运用汉字打下基础。在案例2中,教师利用字理识字教学法将“之”字的演变与含义很好地呈现出来了,并且突破了古文翻译这一教学难点。那么,在识字教学中是否需要把汉字的演变过程一一呈现给学生呢?其实未必。比如人教版语文第3册《纸船和风筝》一文,出现了“漂”和“飘”两个生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这样识字:“漂”的“氵”旁与水有关,因此纸船在水上漂呀漂;“飘”的“风”旁与风有关,因此风筝在空中飘呀飘。通过对比、甄别,学生能迅速掌握“漂”与“飘”二字的特点、含义。

二、字义与语境相结合,凸显其人文价值

在教学案例1中,“巢”字的教学仅仅局限于字的本义,假如把“巢”与具体的语境结合起来进行随文识字教学,那么字理识字教学就更显张力,内涵也会更为丰富。教师可以这样进行教学:“巢”的含义是家。家是一个温暖、快乐的地方。在课文中,是谁给了小鸟一个家呢?这样的教学把“巢”字的字理与文本语境相结合,使“巢”字有了感情,充满了情意,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字理呈现,为识字而教学。

如对人教版语文第3册《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中的“困”字,也可以进行字义与语境相结合的教学。

师:在浅水洼里,小鱼面临的情况是什么呢?

(课件出示“困”字的演变过程。说明:“困”中间的“木”是指生长得很茂盛的大树被围住了,无法舒展开来,所以一捺就变成了一点)

(教师结合文中情境,引导学生结合“困”字的字形,体会小鱼受困的情景)

师:在课文中,设想“木”变成小鱼,“口”表示浅水洼,小鱼被困在了浅水洼里。

生(读):小鱼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

篇5

我喜欢优雅的老师。

教小学二年级学生写字,老师先示范写。一个老师一口气示范写了4个,然后让学生来写;另一个老师示范一个,让学生写一个,再示范一个,学生再写一个。我觉得后者更优雅,她示范字是真想给学生看的,第一个老师只是想给评委看。

也是教学生写字。一个老师示范写完之后,说:“请同学们快速写两个!”另一个老师示范写完后,说:“请同学们认真练写,这两个字虽然简单,但是不对称,写的时候要注意。”我觉得另一个老师更优雅,她是真教学生写字,学生也真能写好,第一个老师只是在赶时间,学生匆匆写完,怎么会有收获?

学生有时候会说出让老师吃惊的话。

一个老师教《我是什么》,她问学生:“水娃娃的脾气你喜欢吗?”学生大多数说喜欢温和的水娃娃,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喜欢暴躁的水娃娃,它很可爱。”书上说水暴躁的时候会冲毁堤坝,淹没庄稼,给人们带来灾难。

老师一愣,接着说:“小朋友暴躁很可爱,水暴躁起来可爱吗?”

一个老师教《浅水洼里的小鱼》,她问学生:“小鱼和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一个学生说:“小鱼和小男孩之间发生了爱情故事。”

老师微微地笑了,说:“这样说就更好了:小鱼和小男孩之间发生了一个关于爱的故事。”

我觉得教《浅水洼里的小鱼》的那个老师更优雅。她没像听课的老师一样见笑,巧妙地帮助学生换了一个准确的词语;教《我是什么》的老师,一下子发现了学生的问题,却没让学生自己充分地说说理由,说的过程中自己认识到暴躁并不可爱,而是说“小朋友暴躁很可爱”,这话同样会让不少学生吃惊。

《圆明园的毁灭》读到最后,老师把学生又拉回到写“昔日的辉煌”那一部分,依次再读,每一句后面加上“没有了”、“也没有了”、“都没有了”,读得学生心潮澎湃,义愤填膺。然后她说:“如果有机会去北京,请你一定亲自去看看圆明园的废墟,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会告诉你更多的事情。”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读完了,老师问:“你们还有不懂的问题吗?”一个学生问:“为什么作者说十五岁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一个学生问:“为什么他好像知道,又模模糊糊地懂得?”“‘堪称楷模’是什么意思呢?”顺着这些问题,讨论深入到了做人和作文的层面。

篇6

一、移情感受,体验文本角色

要引导学生深入感知人物情感,教师应适时地抓住课文与生活的联结点,将语文学习的触角延伸向实际的现实生活,唤起学生的生活储备,让学生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体验人物内心,从而更加深刻地感知人物内心。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智慧和思维的启迪与语言文字的实践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在《称赞》一课的教学中,我在导入部分当场表扬班上画画、写字好的小朋友,再让学生夸夸其他同学的优点,并让受称赞的同学谈谈受到称赞后的心理感受。这一环节设计是想让学生通过相互夸奖,明白“称赞”就是通常所说的表扬、夸奖,让学生亲身感受“称赞”带来的好心情,从而为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不断的角色体验的过程,是学生全部生命活力的外化,是对课文中包含的思想情感的重新组合和建构。

二、想象补白,体会文本情感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我们的课文中留有许多开放的空白点,我们可以灵活地利用这些滋生点,拓展话题,体会情感。

《窗前的气球》一文留有不少空白点,例如,科利亚独自一人躺在病床上时的孤独心理,这为孩子们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这个空白点也是学生们理解文本中科利亚没意思的心理的突破点。我让学生先说说科利亚会想什么,然后我给学生一个句式:科利亚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户,他想起以前 ,而现在 。学生很快就进入了科利亚的心理,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想象:假如你是此时的科利亚,你还会想到什么?这一环节的教学课堂效果很好。学生有所感悟,反过来影响了我,我看到一个孩子在听的时候,眼睛微微红了一下,就在那一刹那,我心里也涌过一阵酸楚。

《泉水》一文的结尾是省略号,余味无穷,则可以进行续写:泉水还会流到哪里,碰到谁?在续写中让学生体会奉献的幸福感。同样课文的插图也是可以供我们很好利用的资源。

三、抓点感悟,挖掘文本内涵

情感型文章注重突出语文的人文性,但不能忽略语文的工具性。教学中进行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为文中的字词所打动,为文中具体的语境所动容,才能更好地进行人文感悟。因此,我们应该细细端详我们的文本,立足文本的语言,找准语言与人文情感的同构共生之处,这是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之后才能生发出情感的枝叶来。

如《浅水洼里的小鱼》,文中“困”“蒸”两个字形象地把当时小鱼难受、饱受煎熬的痛苦刻画了出来,教学中,教师抓住这两个重点词,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小树被困在浅水洼里,会怎样?结合“困”字,想象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会怎么样?通过这个设计,学生不由自主地感受到“鱼儿缺少水分!那时它离不开水呀!”“它动弹不得!失去了自由!”“小鱼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学生的情感随着对“困”字的理解不断加深,与文本角色产生了共鸣。

四、以声传情,内化文本情感

“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朗读教学不应是纯技巧的指导,更应注重以情感体验来解读文本、朗读课文。因此,在引导学生悟情后,还应重视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窗前的气球》一文中,我抓住“真没意思”反复创设情境引读,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孤单、寂寞,产生心理感应――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感悟”。

对于低段的学生,引读是一种非常直观有效的朗读指导方法,当然还可以指导学生以多种方式的读来体会文本情感,如分角色读、表演读等。有感情地朗读胜于教师精讲细讲,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与作者对话,与文本交流,充分让孩子们在读中悟情,读中审美,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甜美、多情。

五、拓展延伸,深化文本主题

语文阅读教学特别强调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和使用,要求我们在立足教材,用好用足教材的基础上有效拓展,使课文学习与拓展教学在整合中水融,彼此促进,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开放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不断积淀,逐步提升。

“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能触及人的精神世界。”被情感滋润的课堂应该是最美的课堂!在小学低段课文的学习中,教师应该注重教学策略,努力挖掘课文所蕴藏的情感内涵,敏锐地把握住文中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语句,创设好平台,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逐渐感悟,逐渐丰厚其情感。

参考文献:

[1]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09.

篇7

关键词:随文识字;语言环境;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022-0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至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一直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目前我们的识字教学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集中识字,一种是随文识字。

在教学实践中大部分生字是靠整体认读来识记的,因为集中识字解决了大量识字的这个问题。但是,集中识字往往忽略了个别生字词的内容理解,因此,孩子们对于个别难懂的字词很难做到活学活用。

随文识字很好的弥补了这个不足:随文识字是从文入手的,学生面对的生字都不是孤立的,也就是有一定的语言环境。教学过程边学文,边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将识字任务贯穿于课文的学习中。随文识字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语言环境中加深对字词的理解,也可以通过理解字词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课文内容。这样的训练不但优化了整个识字过程,而且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那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进行随文识字?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说说自己的一点做法:

1.开篇识字

如在鲁教版二年级上《笋芽儿》一文的教学中,"笋"字是需要会认会写的生字。所以在学习课文开始的时候就可以顺势解决这个生字。例如: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课文?

生:笋芽儿。

师:同学们读的真准确,笋字是平舌读sǔn。笋芽儿是什么芽儿呢?

生:竹笋的芽儿。

师:对了,难怪"笋"这个字是竹子头呢。好,笋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现在我们一起来写一写"笋"这个字。

师:课文写了笋芽儿的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吧。

当我们开篇识字时,我们让学生在注意力最专注的时候用最短的时间识字。这非常符合低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然后,我们再通过课文朗读理解中的重复,达到了识字目的后,乘机进行了写字的指导,对于这个生字的教学就变得扎实了。开篇识字的确是个不能放掉的识字契机!

2.以字品文

课文中的一些生字词在课文内容中伴有很重要的角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关键字、关键词。这样的字词能够被学生们理解,起到加深孩子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作用。例如,当我们在学习《浅水洼里的小鱼》这一课时,我们在教学中都会抓"蒸"这个字。正是因为理解"蒸"字,就学生感受到浅水洼里的小鱼在太阳下命在旦夕的紧迫感,体会浅水洼里的小鱼被"蒸"的痛苦。

我在教学是这样做的:

课件出示: 蒸的古体字。

课堂上我们就这样学会"蒸"字,随文识字的过程中教师带动了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进而带动对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的朗读。此时随文识字的方法,让字与文有效的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学得有趣,读的真实。

3.以文解字

课文中有个别的生字词的意思比较难理解,如何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们就更做不到灵活运用了。随文识字就能很好的解决这样的难题。我们可以有效的利用课文内容的语言环境对生词的意思进行理解并记忆。

叶圣陶老先生也说:"生字必须依据本文,寻找那个字语的确切意义;又必须依据与本文相类和不相类的若干例子,发现那个字词的正当用法。"实践告诉我们:随文识字与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相比,能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符合儿童学习语文的认知规律。随文识字在小学尤其是低年段确实是比较实用的。虽然如此,什么拥淖执士梢运氖蹲郑渴裁囱的词需要随文识字?依然是我们在不同文体、不同课文中需要深思的问题,我想这一切考验的就是教师的教学智慧。不管怎样,随文识字的确为我们的识字教学提供了一条很可行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刘梅;随文识字之初体验[J];华夏教师;2013年09期

篇8

读了这个故事后,真期待大家对待这些“被困的小鱼”,能像故事中的小男孩―样设身处地,能像佛教徒―样悲天悯“鱼”。

在教育生活中,对“被困的小鱼”不以为然、粗暴冷漠的现象经常发生。远的不说,就说前几天我在教学《师恩难忘》时,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评议他们读得怎样。一学生小政直言不讳:“×××读得疙疙瘩瘩,听上去不舒服。”一言既出,马上有同学嗤之以鼻:“小政,你读得远没有人家好,有什么资格在这儿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其他同学也纷纷附和。小政的脸顿时红了,这条“小鱼”羞愧地低下了头。这时,我清清楚楚地在大家身上看到了故事中男人的影子,不,应该说比那个男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同学们的挑剔和怀疑,已经无情地伤害了这位后进生的独立思维和自尊心。记得鲁迅先生曾说过,食客说这菜做得不好,厨子当即反诘说,你来做做看,恐怕你连这都做不好。对此,食客的嘴自然是被封住了,可厨子大概是永远也不会做出好菜了。我想,鲁迅先生的话对我们的教学也是有借鉴作用的。于是,我微笑着对大家说:“小政嘴巴读的水平是不怎么样,可他耳朵听的水平可高了,能听出别人的不足之处,而且敢于直言,勇气可嘉呀!同学们,我建议,把掌声送给这位高明的评论家!”教室里掌声雷动,小政挺直了身子,端端正正地坐着,脸上洋溢着满足的微笑,而不少同学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为了让这一群“小鱼”在今后能在乎自己言行的得体性,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八个大字:“同学们,我送给大家一句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于别人提出的意见,我们应该虚心接受,作为不断向上的动力……”

课堂在这一小小的插曲后波澜不惊,但我的心里却再也平静不下来。学生说话的文明,教师引领的妥帖,关乎着一条小鱼的尊严,关乎着一群小鱼的健康成长。于是,结合学校正在开展的荣辱观教育活动,我和全班学生一起明确了“以说话文明为荣”的努力方向。大家一起行动着。

上语文课时,我把“教诲”读成“教hui”同学们毫不留情地指出了我的错误,虽然有些下不了台,但我及时改正了错误,还不忘微笑着说:“谢谢!”而且在我的提议下,本来给我提意见的学生小王这样说话了:“胡老师,你读书的优点是……不过,我还想给你提个小小的建议……”我马上表扬他:“小王多会说话呀!评论别人先说优点,再说不足,让人心理上容易接受。而且,他给别人提意见,不说‘意见’两个字,因为‘意见’听上去硬梆梆的,缺乏人情味,改成‘建议’就温柔、体贴多了。”现在,更多的“小鱼”意识到了这一点,在评论别人时变得更加文质彬彬了。

篇9

一转眼,我平凡而又光荣的教学生涯已悄然度过二十多个春秋。选择了教师这一神圣职业,自己有过悲伤,经过苦累,想过放弃,但欣慰的是,自己心间始终能记得这么一首诗“笔端呕尽千千血,月露寒窗半盏荧。三尺讲坛铸宏志,四季轮回老蚕情。清风两袖树梁栋,桃李三千报园丁。朝朝黄龙腾飞起,暮暮铺路未曾停”。用此来督促自己,鞭策自己,用浓浓的深情、无私的关爱让自己成为孩子们前进中的明灯,生活里的益友。回首望去,我深深懂得,教师用笔耕耘、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更是用爱培育着祖国的花朵儿,教育是无私奉献的事业,更是用爱来谱写青春的事业,作为一名教师我骄傲我自豪。

如果说,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那么师爱便是教育的光辉;如果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师爱就是教师的灵魂。师爱,是从心灵深处感化和触动,是深厚情感的积淀与蓬发!它需要培养,需要每位教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真谛。

刘老师是我校一名青年教师,乐观开朗的她嘴边总是带着淡淡的微笑,充满着阳光的活力。可开学伊始,刘老师却变静、变“懒”了,与学生课间跑步时,脚步会不由自主地慢了下来;上了几节课后,心口处就会隐隐的发痛;下课时与学生跳绳、踢毽子也会冒虚汗。起初,她以为是自己近期比较疲乏,认为多休息一下就可以了。可后来,她逐渐开始发低烧,心痛的次数增多,程度也重了。在休息日去医院检查,才知得了心肌炎,医生建议她要多注意休息,特别是不要太劳累了。恰时正临期中考试,正是教学的紧要关头,她没有告诉任何人,仅仅吃了点药,就照常坚持工作,风雨不误,一如既往的扑在学生们的身上。上课时,她的讲桌多了水杯,神情激昂时,脸颊上带起了层层红晕,有时急促的疼痛会让她觉得天在摇地在晃,身体嗦嗦的发抖,可这些在她眼里都算不上什么。白天-辛勤的教课辅导,夜间-细致的批阅备课,刘老师更瘦了,可学生们优异的成绩却让她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学生们也是打心眼里尊敬她、爱护她,把她当作最好的朋友。每月15日永远对我们充满了魅力,拿到那增厚缓慢的工资袋,有时不禁会来上句牢骚,可刘老师心里依旧平静,照样精打细算。她说过“虽然生活清贫,但我的精神富有,我拥有学生对我爱的回报,教师节、元旦那纷纷扬扬的贺年片就是最好的证明”。

您听过小男孩和小鱼的故事吗?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注意到在沙滩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暴风雨卷上岸的小鱼。虽然大海近在咫尺,但鱼儿却困在浅水里,再也游不回去了。这时,男人看见前面不远处有一个小男孩儿,他在捡水洼里的小鱼并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看了很久,男人忍不住走过去说:“孩子,这么多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这条在乎,那条在乎,还有这一条……”男孩儿指着那些被他扔回大海的小鱼说。

这则故事让人陷入沉思。面对成人眼中熟视无睹的小鱼,孩子却那么在乎。

一个新的学期刘老师刚接接了个新的班级,班级里有个特调皮的男生,无论你怎样批评教育,他对你的话总是当成耳边风,而且迟到也是他的一种一天不落的习惯。对于他的教育也是让刘老师百思不得其解。就在她一筹莫展的时候,一天早上,天下起了鹅毛大雪,她给几个家住得离学校较远一点儿的孩子(包括这个调皮的小男孩)打电话:“天雪路滑,不要着急,如果实在晚了,老师可以给你们几个补课。”奇怪的是那个调皮且天天迟到的小男孩并没有迟到,刘老师在班里表扬了他:家那么远,道那么难走,xxx同学按时到校。

于是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从那天起,他再也不迟到了。从那时起,刘老师终于找到了好的办法,它就像一副良药,真的很管用。她只要发现他有一点点进步,哪怕只是那么一丁点儿,都会表扬他,渐渐的他喜欢冲着老师微笑,偶尔还会走到老师身边叫上一声:老师,虽然什么都没说,但能够给他的眼神中感觉到,他对刘老师的一份信任和依赖,他对刘老师打心眼里的喜欢,他对刘老师的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

篇10

笆斗山其实不是山,是海浪冲积而成的形状像笆斗的小土丘。下海的渔民,每逢涨潮的时候,总要到此歇脚,有人称它为“笆斗山”,从此便叫开了。这里滩涂辽阔、海产丰富,如今是梁垛河的出海口,天然浅水良港,东台水产的集散地。我为自己出生在这个美丽的渔港而自豪。

桅林日出

我的家乡是被海鸥唤醒的。清晨,海鸥掠过水面,“磔磔”地叫着,围着海船高高下下地写着英文字母“r”。东边的天空渐渐泛白,将天和海用一条线截然分开,泊在港湾的桅杆林立的海船,像黑色的剪纸贴在海天上。不一会儿,天上的乌云被朝霞染红,太阳露出了额头,渔村一片光亮。片刻,太阳张开笑脸,在海面上画了一个巨大的“Ω”,后来一跃而上,穿入桅林。好一幅渔港日出图!

河闸观潮

海醒了,打着呵欠。海面上雾气越来越浓。这时你若是闭上眼,就会听到远方似乎有千军万马呼啸而来,海鸥和不知名的鸟儿惊飞腾空,啊,已看到潮的脚趾。黄海沙滩坡度很小,那一波一波的越来越近的潮水酷似一只巨大的手,轻轻抚摩着沙滩。海船飘荡起来,随着波浪上下左右颠簸,就像浮在水桶里的瓢。潮头则像一头猛兽张着大口朝岸边的大石头噬来,似乎要把大石头吞咽下去。等潮水涨足了,向闸东望去,一片,浩浩荡荡、汹涌澎湃、水气腾腾,蔚为大观;闸西则是蔚蓝平静的河水,一动一静,形成巨大的反差。此时,立于闸上的人,会敛声屏气、心潮激荡……

万人赶海

退潮后的沙滩湿漉漉的,小鱼儿在水洼里窜跳,螃蟹横行霸道地捕捉食物,泥螺铺在小水洼里像发福的人躺在浴缸里,蛤蜊赶紧往烂泥里躲,生怕惹来“鹬蚌相争”之祸……下海的人群卷起裤管,光着脚丫或套上脚网,背上网具,一溜小跑,赶往海滩。早晨的阳光,把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