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山水的古诗范文

时间:2023-04-02 19:51: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描写山水的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描写山水的古诗

篇1

描写山的古诗佳句

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4、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5、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6、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描写水的古诗佳句

1、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4、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5、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7、“日映青丘岛,尘起邯郸陆。江移林岸微,岩深烟岫复”(《循役朱方道路》)

8、“山嶂远重叠,竹树近蒙笼。开襟濯寒水,解带临清风”(《游沈道士馆》)

9、“长枝萌紫叶,清源泛绿苔。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泛永康江》)

1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1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1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16、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17、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1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1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20、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蒹葭》)

2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2、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2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2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6、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2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篇2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9-157-01

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小学语文古诗词的创新教学。

一、古诗词释义

古诗词是中国文章独有的一种文体,这种中文文体要具备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二是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按内容来分类: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咏物诗。咏物诗在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语言清丽洗练。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战争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行旅诗和闺怨诗。古人外出时间较长(或久戍边关、长期流离等),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送别诗。古时候由于交通上的不便利,亲人(朋友)之间往往很长时间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二、小学古诗词的创新教学

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抓住诗歌的难点。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小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需要教师的点播和引导。为此笔者在教学中便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理解程度,对古诗词的教学难点先行找出来,然后帮助学生逐字逐词弄懂搞清楚。

在教学《登鹳雀楼》这首古诗词时,一是要告诉学生题目中的“鹳”字是形声字,读鹳(ɡuàn),鹳雀形似鹤;二是对古诗词中的多音字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能够熟悉;三是告诉学生“多义词”不能够把他单独拿出来进行理解,而是要结合上下的诗文来作理解;四是对诗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词”要多学生进行重点交代,作重点解释。

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把诗歌的的意思弄懂弄透。我们知道古诗词是讲求凝练的,是用极为有限的词句来尽可能的表达作者尽可能多的意思,所以说古诗词的句法是有一定特点的。在教学《锄禾》这首诗歌时,笔者就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按照时下白话文的意思给小学生进行了讲解理顺诗词的句子,疏通语意,让小学生在教师思路的引导弄懂弄透。

教师的课堂诗歌的教学要让学生学有所得。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使学生受到感染启迪,让学生学有所得是教师教学的最高境界。在教学《早发白帝城》这首诗歌时,笔者显示给学生讲了作者李白当时的生活窘境,是在流放途中遇到大赦后的作品,那么学生就容易理解诗中写的“彩云缭绕”的白帝城、水流湍急、顺水舟走得很快、沿途重叠的山峦等景致都是作者内心的喜悦和激动的感情的表露。

篇3

一、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工作的辅助操作

古诗的教学中,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把抽象的文字内容具象化,然后在配合上与诗词环境气氛相一致的音乐,更加能够将诗歌当中的韵味和节奏表现出来,这样通过声音和画面的共同结合,能够让学生感觉自己处在一个真实的环境当中,在“真实”的环境当中感受诗人的情感,会更加的生动,更加的容易。像《望洞庭》,表现的是一种清幽的洞庭夜景,晴朗的秋夜,皎洁的秋月,平静的秋水,诗人在这样一个清秋月夜来到洞庭湖边,而水面正是无风的光景,我们可以想象的到呈现在作者眼前的是怎样的一幅安静祥和的景象。将这些画面通过多媒体技术表现出来,仿佛学生就站在这洞庭湖边,看着眼前的洞庭湖面,远处的苍翠君山,就能够像作者一般感觉自己漂浮在这洞庭湖面,就像是一只小小的青螺。

在古诗的教学当中,特别是山水景物诗词的教学活动当中,老师能够通过翻飞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到诗中的意蕴。

二、创设意境法应用在古诗教学工作当中

在我国古代的诗词当中,借景抒情的诗词非常的普遍,作者往往会跟随自己内心的情感来看待这个世界,通过诗中表达的意境将自己内心当中的感受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具体可见的景物其实是自己内心抽象情感的化身,用高超的艺术手段让景与情能够高度的融合。

创设意境法指的就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通过将古诗当中各个不同的意向展示出来,把学生带入到和诗人相同的环境氛围当中。简单的说就是老师重现古诗当中的意境,让学生能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诗人内在的情感,并且依靠自身的想象力与联想的水平强化学生对古诗当中的审美情趣的体验。

三、在古诗的教学活动当中使用迁移比较法

一般情况下,可以把迁移比较法分成两种类型,分别是同类类比和异类类比。使用同类类比就是把题材和风格都十分相近的古诗词放在一起做比较研究,比如可以根据题材将刘禹锡的《望洞庭》和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进行对比。刘禹锡的《望洞庭》是作者被贬途中所做,但是这样一首小小的山水诗当中,并没有将作者落寞悲凉的心情表现出来,表达的反而是作者浪漫的思想情感,短短的几句话,就将作者荡气回肠的浩瀚气魄,高旷清超的情操趣味表现的一览无遗。而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描写的是作者面对浩渺的洞庭湖畔,用临渊羡鱼的例子委婉的表达了希望能够得到张九龄的引荐,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希望得到援引,但是为了保持一点自己的身份,才写的那么的曲折。这首诗和刘禹锡的那首诗虽然同样都是望洞庭有感,但是前者豪迈大气,后者则是委婉含蓄,二者之间的差异性还是很大的。通过同类对比的方法,不但能够将学生的学习面拓宽,还能够让学生对诗词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四、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开展古诗教学的活动

在我国的古诗作品当中,最主要的一种感情就是抒情,在学习抒情诗的时候,先要将这首诗当中的感情基调确定下来,然后再通过感受诗人的内心去了解诗人丰富的感情。所以说在开展古诗词的学习过程当中,一定要先对学生讲解作者的生平背景,让学生对诗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学生在了解了作者的身平之后,更加能够从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能够通过诗人的各种经历去揣摩作者内心的想法。

老师在讲解《望洞庭》的时候,需要对学生讲解作者写作这首诗时正是被贬南荒路过洞庭之时。作者一生的仕途并不是十分的平顺,在诗歌当中善于托物言志,寓情于景。而作者自身的性格刚正,虽然仕途当中多有舛运,但是作者从来没有感到绝望,有着强烈的战斗意识。这首山水诗,在静谧空灵的环境当中将作者的主观情感进行良好的融合,他的诗中没有颓废之气,而是始终洋溢着开朗高阔的情感。

五、留有想象的空间

在素质化的教育之下,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是教学的首要目的。尤其在诗词教学过程当中,老师不能够像传统的教学形式一样,把所有的内容都钴胺素给学生,应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发扬半虚半实的风格,讲一半留一半,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味。在我们的教学活动当中,并不是把什么都讲的清清楚楚才是完整的,有时候完全的说明白反而什么都没有了。在语文的教学过程当,留白是一项艺术,尤其在讲求意境的古诗词教学过程当中,这样留白的思考更是显得非常的重要。

篇4

古典诗歌是高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实际教学中,学生对古诗总是敬而远之,读不懂,不爱读,更不用说批判思维的培养了,究其原因是多数学生读不懂古诗。

培养批判性思维先要从读懂古诗开始。

要读懂古诗,当然需要大量的阅读积累,所谓“熟读唐诗三百诗,不会作诗也会吟”。古典诗歌是极具韵味的,它常用含蓄内敛又曲致婉转的言辞与手法来抒情写志,它极短小精致,却意蕴悠长,费尽思量,能满口余香。所以,教学中要重视古诗阅读的积累。

读懂古诗,要注意对意象的把握。意象把握不准,自然不明诗意。许多意象由于长久积淀和反复出现,其含意是固定的,我们称之为传统意象,比如:梅、兰、竹、菊,往往象征高洁,掌握这些传统意象有助于读懂古诗,教学中要注意归纳具有特定含义的传统意象。

教学古诗中,我还发现高中生批判质疑能力不强,与教师教法有关。我们在古典诗歌教学上,常常习惯把古典诗歌按题材归类,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咏物诗、咏史怀古诗、送别诗、羁旅诗”,这种分类教学基本符合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先建模,让学生“有法可依”。每类题材的主题基本上是固定的,正确定位诗歌题材,有助于学生把握诗歌中心主旨,不至于产生太大偏差。比如学生判断出一首诗属于山水田园诗,那么诗歌的主旨无外乎赞颂自然田园之美好,抒发作者或享受、或向往的心情。按题材归纳,使学生鉴赏古诗时能先入为主,减小了读懂的障碍,学生就沉溺于这种诗歌阅读模式之中,所以老师喜欢以这种方式教古诗。

那么这样的教法,有没有不足之处呢?我认为还是有的。这种授课方式,很容易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学生一看到山水田园诗,就立刻想到诗歌表达的主题,形成一种机械的条件反射,甚至成为枷锁。长此以往,学生对诗歌理解就很浅层,只能一知半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欣赏能力,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简直是诗歌阅读的悲剧,因为再无美感可言,再无思考的空间,再无回味的余地。最重要的是,学生失去了独立、主动思考思辨的能力,不利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所以我们教学古诗,高一、高二年级不宜过多涉及分类鉴赏,那种帮助学生对诗歌进行分类并归纳总结规律的方法可以放在高三时进行。

因现有教材选编的诗歌皆为经典,无论主题亦或赏析争议都不是很大,所以单靠教材上的诗篇内容,也难以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妨给学生拓展一下课本之外的古诗,当学生手中再无权威解读的辅助,也就摆脱了固有模式的束缚,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激活,才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我曾做过这方面的尝试。比如我曾用过《玉台新咏》中的一首《上山采蘼芜》,这是汉代的一首乐府诗。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描写弃妇的哀怨,对喜新厌旧的“故夫”提出责难和进行控诉的诗。我国著名的古代文学专家余冠英先生认为:“她(指诗中女主人公--笔者注)的命运决定于丈夫一时的好恶。”在游国恩等人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也有这样一段文字:故人“因无辜被弃,对喜新厌旧的‘故夫’提出了责难”。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也同样认为诗中女主人公的不幸“仅仅由于男子的喜新厌旧罢了”。然而通过细读文本,我们可以推测出他们婚姻解体的几种原因,比如无子嗣,不讨公婆喜欢,都存在可能,诗歌也可能通过描写这对青年男女,因为时代所不允许的客观原因被迫分手,描绘了当事主人公痛苦的内心世界,进而表达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强烈愤懑和无奈之情。所以断定为女主人的不幸是因为男子喜新厌旧,也未必妥贴。通过选择这样一类诗歌进行鉴赏分析,可以初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他们不轻信既有定论,不在权威面前一味地随声附和,能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成为一个具有有批判性思维的人。

正所谓诗无达诂,诗歌想象空间很大,因而诗歌阅读本来就是一项个性化色彩浓郁的活动,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所以平时教学要激发学生兴趣,拓展阅读广度,排除外界干扰,不受参考资料影响,不迷信专家权威。一首诗歌,当能读出自己的味道,读出自己的理解,也就具有了一定的批判性思维。

篇5

美术课程学习领域中明确了欣赏课的目标: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尊重人类文化的遗产,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启迪智慧,扩大知识面,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根据以上所述,因此在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思考如何讲解,重要的显要思考,如何吸引学生来参与欣赏。由于欣赏课一般都安排在开学第一节课,所以不理想的教学效果,常令我感到沮丧。大多数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很难长久保持,这样,不仅达不到教学目标,而且会适得其反,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为改变这一状况,我曾做过一些尝试,让学生从要欣赏的作品中找出自己喜欢的画欣赏,然后表达喜欢它的原因,简单地分析其优点。这种方法开始确实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但同时又出现学生表述随意性强、杂乱无章等问题,究竟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学生加以引导,怎样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好,使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提高,带着这个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要上好美术欣赏课,让学生的审美能力真正得到提高,必须丰富欣赏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效的引导,调动学生的欣赏兴趣。

例如,在上工艺美术欣赏课时,教材中的工艺品作品很多都是我们没有看见过的,了解甚少,根据这种情况,我就为学生准备了一些与书中不同的容易得到、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如:生动活泼的塑料面具、带图案的座垫、靠背,本地泥塑作品等等。我发现当学生传阅这些美丽的工艺品时,都抵制不住惊叹的目光,他们兴致盎然地审视它,触摸它,感觉它,一节原本可能枯燥乏味的欣赏课,就这样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驱使和关注下开始了。这说明,在学生活动中,学生遇到简单,容易生动有趣的内容时,容易产生兴趣,但当遇到复杂、枯燥的内容时,就要靠教师激发他们的兴趣,支持学生学习,从而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

在欣赏中国古代山水画时,主要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其中,最主要和难度较大的是让学生领略中国古代山水画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而不同时期的山水画面貌和意境都不相同,其中,面貌的不同之处较容易感受,而意境的不同,相对来说是难以理解和体会的,尤其是现代自我意识较强学生,它们之间更是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为此,我让学生从体会古诗意境入手,去体会古代山水画意境。学生对古诗意境的理解比理解山水画意境容易得多,而且中国古代山水画与古诗之间的确有着密切联系,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例如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意境,与北宋山水画意境有很多相同之处,作者都是以客观地描写自然景色为主。诗人和画家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没有直接表露出来,而是隐藏在所描写的景色之中,所以称为“无我之境”。画家的情感和艺术个性在画中表现,通过诗与画的对比和联系,同学们的兴趣提高了,并且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欣赏时要有重点,有些作品以艺术特色,绘画技法欣赏为主,像风景画,静物画,而有的在艺术特色欣赏的同时要对作品主题、思想、学习、领会。教师要把欣赏重点放在哪些有代表性的、风格独特的名作上,加深学生对名人名作的印象,欣赏的内容不可过深,超出学生欣赏能力的东西,要少讲甚至不讲,要欣赏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学生易于接受的直观内容,如某一点、某一处的用色、线条、构图明暗等。

篇6

    词曲结合特色中国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其核心的价值在于其语言的自律美——音韵美;其内涵的他律美——意境美。首先看声调和音调:我们知道,中国人做律诗、律句等时,非常讲究音韵美,而汉语有一个区别于其他语种的重要特征就是具有音韵美,而音韵美是怎么产生的呢?就是因为汉字有声调。古汉语的声调是四种:平、上(shǎng)、去、入,现代汉语也是四声:阴、阳、上、去。旧人以词作曲时,除了要求旋律的动听外,也要考虑词曲结合时的音韵美,因此,在作曲时,歌词中每个字的声调都必须考虑到,某个字是平声,那唱出来也必须是平声,是上声,唱出来也必须是上声,去声、入声也是如此。这就是所谓的“依字行腔”。再次关于平长仄短,通俗讲,一声二声统称平,三声四声统称仄。古诗词文(尤其是律体诗)里强调的平平仄仄,是对汉字的两种最基本的划分。在古诗词里其发生的基本要求就是平长仄短,在通常语言中也是平声长仄声短,相应的在歌曲里写作中也需要考虑这种因素。比如七言绝句:《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诗,平起、首句入韵式,平生韵,下联上半联换韵处的仄声字“在”字四拍时值,与韵脚“关“还“山”三个字一样四拍时值,这与诗歌声律不符,没有考虑诗的语感和意境。但是整首诗还是基本遵循了平长仄短的规律,“月”比“明”时值长,“汉”比“时”的时值长,“度”比“阴”的时值长,而且曲风也符合了此诗的意境,深刻表达了人们对飞将李广的思念之情。

    伴奏与古诗词的意境谷建芬古诗词童声合唱音乐的MIDI伴奏中,有民族乐器:古筝、萧、笛、琵琶等;西洋乐器:小提琴、大贝司等;流行乐器:吉他、架子鼓等综合乐器。既有古典风味又融合了现代的流行气息,体现了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艺术特色。虽然乐器的多种多样使得音乐内容丰富多彩,同时音乐风格也各有千秋,但是谷建芬老师却完美的将伴奏与古诗词意境相结合。比如像《游子吟》表达的是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伤感而又凄凉。伴奏中凄凉的箫声、古色古香的古筝声、还有那虚幻而又飘渺的小提琴声,紧扣古诗词的意境,将音乐表现得淋漓尽致。像此种风格的还有《相思》、《赋得古原草送别》等都比较符合原诗的意境。

    谈到人文阐释就会提及到“母题[1]”这个新潮的音乐概念。音乐的“母题”是指在音乐行为(包括创作、演奏、演唱)中经常出现的主题或题材。音乐母题的这种独特性是由文化赋予的,要想深入了解一种音乐,就必须了解这种音乐所经常表现的母题;而要了解一种音乐的母题,又必须了解形成这种母题的文化,把握这种母题所暗含着的深层文化意蕴。谷建芬古诗词童声合唱音乐的内容形式多样,《春晓》、《一字诗》、《出塞》、《登鹳雀楼》、《赋得古原草送别》、为两声部作品,《七步诗》《静夜思》为三声部作品,《长行歌》为四声部作品外,其余都是单声部的,也就是齐唱型的。形式是音乐的外表,阐释是音乐的内在,究竟这些作品具有怎样的人文内涵呢?

    (一)“月”的母题

    “月”是自然母题的一种。谷建芬古诗词歌曲《静夜思》《一字诗》《长相思》就是以“月”为母题的题材。此首诗借助皎洁的月光抒发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作者偏偏要借助月亮来抒发感情呢?这个问题蕴涵着丰富深邃的文化意蕴。“月”作为传统音乐的一个母题,其地位是十分突出的。在历史的各个时期,各个种类的器乐中都可以看到以月为题材的乐曲。在古琴中有《关山月》《良宵引》等名曲;在琵琶中则有《月儿高》《浔阳夜月》等;二胡中有《二泉映月》《良宵》等;合奏中有《春江花月夜》《彩云追月》等。“月”在传统音乐的重要性是与她自身所含有的文化意蕴分不开的。这个文化意蕴即是:月象征着和谐、宁静、妩媚、休息和超脱,代表着中国文化中崇尚柔性的一面。谷建芬创作的《静夜思》,恬静、优美、和谐、飘渺。不但符合了古诗词的意境,而且还突出了月之美的特点,做到了将音乐与文化相融合,避免了将音乐作为一种科学的对象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对待的弊端。

    (二)“思念”母题

    “思念”母题是情感母题的一种,主要指爱情思念和朋友思念。谷建芬创作的《相思》、《清明》《游子吟》《长相思》《赋得古原草离别》《明日歌》都有对恋人、友人、亲人的思念内涵。这些思念的背后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意蕴。谷建芬谱写的古诗词歌曲《清明》,描写了一个客居外地的人的思乡之情,但由于中国人对思念之情是含蓄、蕴籍、回环曲折的,所以此作品并没有直抒胸臆的表达自己多么的思念家乡,而是说想找个酒店,消消愁。借此来表达自己是多么思念家乡。词曲处理非常含蓄,有低回,缠绵的效果。

    (三)“山水”的母题

篇7

关键词:关键词:古诗学法;指导浅谈

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瑰宝中的一朵奇葩,与词、曲、小说并称为四大文学样式,在不同的时期各自掀起了不同的文学。小学语文课本从一年级就编选了古诗,旨在让学生初步认识古诗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从而培养其想象能力,在这些古诗中,有的寓意深邃,有的富于哲理,有的寄情山水……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绝大多数是绝句。绝句言简义丰,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注意发掘它的丰富内容,弄清它的内在联系,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阅读这些诗篇,可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语言,陶冶他们的情操,发展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呢?试从以下几方面浅谈。

一、了解背景,理解题意

指导学生查阅读有关资料,了解诗人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缩小时空差,是学生古诗比不可少的一步。如《早发白帝城》,诗人李白于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获得自由的喜悦之时描绘了一幅长江三峡行舟图。学生进入意境,以诗人此时此刻的心情研读诗句,一个“辞”字,读之倍感亲切轻快,这时,本来是荒凉地区的景物,一下子也变得美好起来,“彩云间”三个字,写出了白帝城的巍峨峻拔,高耸入云,船儿在江中飞速前进,两岸的猿声长啼不绝,就在这一片猿鸣中,“轻舟已过万重山”,欢快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二、品词析句,弄清联系

如杜甫笔下的绝句(两个黄鹂)中一个“含”字,一个“泊”字,若一般写来,用“窗外”、“窗望”、“门旁”、“门过”等等,也能讲得通。进行对比品析,方知“含”字用得妙,妙在他把诗人的地位点出来,原来诗人是在屋子里从窗户内向外瞧的,这个“含”字,不仅含住了西岭千秋雪,而且把上述全部景物尽收眼底,便显得一切都是从诗人眼中出发的,避开了正面写人。在说“泊”字,如果用“门旁”,“门过”,那么凡是长江上游沿岸任何地方都可以,未免失之太泛。弄清诗歌的内在联系,不仅要品词,而且还要析句。王之涣《登鹳鹊楼》,首句“百日依山尽”,诗中的“山”,是中条山,它的主峰雪花山,就在鹳鹊楼西十五里,最能吸引攀登眺览的诗人,以至被选为描写对象的,必然是突兀在眼前的雪花山,以及它的延绵部分。联系全诗,所谓“白日”,应是明晃晃的日光,而并不是指太阳主体,诗中描写的,是晴朗的白昼,白茫茫的天光日影,透过缥缈的烟岚云气,在山间,在草木上灿烂地反射着,随着深邃的崇陵句壑,向前伸展,伸展,一直到诗人目力的尽头。写“白日”是为了烘托“山”,通过一个“依”字,一个“尽”字,一座气势磅礴的大山,就及其形象地矗立在我们眼前了。站在鹳雀楼上,不但可以“前瞻中条”而且可以“下瞰大河”,于是,在一片轰雷振鼓的激流声中,诗人俯视着喷珠溅玉的惊涛骇浪,目送它奔腾向前,向前。面对如此雄浑豪放的山水壮观,诗人用他如椽大笔,饱蘸这激情,写下了深蕴理致的千古佳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只有弄清诗歌的内在联系,才能领会诗人对祖国河山无限热爱的强烈感情,并与其同化在一种奋发,进取、追求、开拓的精神境界里。

三、进入意境,领会诗意

指导学生学习古诗,再现意境是关键。授予学生从分析景物入手再现意境的方法,使之头脑中形成鲜明完整的景象,再逐步去品味诗意,理解诗中深刻的含义。如杜牧《山行》,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围绕登山的石头小路进行描写勾画出矗立眼前的山岭。“远”谓山深,“上”谓山高,两字连文,乃将山岭所占据的空间位置笼括而出,给人以高大深远的感觉。而“斜”字,既写出山势陡峭,也写石径之盘曲,依山而僻路,由路而见山。又“寒山”两字,一者点明季节时令,与下文的“霜”字遥相呼应;再者,即暗示秋山之颜色―秋山之林,枫叶之林,枫叶似火,一幅山间静美图呈现脑海。进而分析作者经山麓为何将车子停下来,插上想象的翅膀,研析句中“晚”字,说明作者由于留恋秋山红叶,观看景色直到天色已晚,仍然迟迟不肯离去;则又仿佛令人看到秋山晚景:黄昏时分,夕照之下,晚霞与枫林相映,暮霭与寒山共色,绚烂多彩、神奇异常,别开境界,谁人不流连忘返。全诗以整座山岭作背景,“寒山”与“白云”则或隐或湿或显地点出苍翠与洁白两种颜色以作陪衬,直至末句“霜叶红于二月花”,“霜叶”之后写上一个“红”字,独具匠心,“红”字一现,顿觉神采飞动,这经霜的枫叶,比二月里开放的春花还要鲜艳,一扫秋天的萧瑟之气。

篇8

关键词 多媒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3-0105-02

随着科技不断地发展,多媒体已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手段。教师如能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会让阅读教学更精彩。

1 视觉再现,促进抽象思维

抽象的思维往往来源于直观的感受,如果没有真实的体验,课文中优美的语言不能打动学生,教师的讲解就更显苍白无力。教师如果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和课文相关的录相或图片,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引发共鸣,加上适时点拨,学生便能体会课文语言的优美。

真实题材,创设美景 教材中描写祖国美丽风景的文章很多,可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图片等,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受,进行丰富想象。如教学《桂林山水》,很多学生没见过桂林的山、桂林的水,没有真实的体验就想象不出桂林山水有多美。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让学生去感受桂林那静、清、绿的水和奇、秀、险的山。学生通过画面的直观感受加上丰富的想象,文中“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抽象美妙情境对其来说已不再是“无米之炊”的难题。

课件制作,创设场景 《少年闰土》一文中描写看瓜刺猹的场景十分生动有趣,可是学生在这方面没有生活经验,难以想象是何种场景,猹是怎样的一种动物更是说不准。教师可运用Flash软件制作动画,再现看瓜刺猹全过程。学生从直观的画面中可以认识什么是“钢叉”,什么是“西瓜地”,“猹”长什么样……有了这些直观的体验,学生读这段文字时就能想象出作者描写的是何种场景,真正理解课文中的语言,达到较好的效果。

追溯历史,填补空白 教材中有一些课文是描写历史故事的,由于年代较久,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如《开国大典》《圆明园的毁灭》《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等,学生对此类课文的理解有难度。因此,教师要搜集和课文有关的电影或纪录片,让学生在学课文之前了解与课文有关的历史背景、相关的事件等,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填补学生的空白,这样学生再读课文就水到渠成了。

2 听觉再现,突破课文难点

大自然的声音是最美妙的,它也是小学语文课本中描写的主要内容。如蟋蟀的叫声,下雨的淅淅沥沥的声音,泉水叮叮咚咚的响声,滴水的声音,花开花落的声音……然而关在屋里的城里学生对这些是那么的陌生。如《听听,秋的声音》犹如一首歌,却很难打动关在小屋里的城市学生,这成为教学的难点。这时,教师的多媒体课件派上用场,课件制作再现文中所描述的声音,让学生通过听觉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内容,难点自然就突破了。

又如《伯牙绝弦》一文描写了伯牙弹琴技艺何等高超,乐曲多么优美。学生对古琴的了解几近是零,对乐曲的内容了解很少,课外查阅的大多是文字资料,对音乐的理解成为这课难以突破的难点。这时再次求助多媒体,课件再现古琴的声音,播放《高山流水》,让学生感受哪一段讲述的是高山,哪一段讲述的是流水,让学生感受音乐和文章一样也能讲述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心想法。通过这一训练,学生懂得遇知音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播放《高山流水》的音乐,配上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不需要教师过多讲解,难点自然突破。课文中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课文中声音的再现是突破课文难点的有效手段。

3 背景音乐,升华情感

音乐,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醒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恰如其分地使用背景音乐,能帮助学生情感得到升华,进一步体会文章饱含的情感。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引导学生品读伯父和父亲救助车夫的内容,学生总觉得帮助别人是天经地义的事,文中的描写没能打动学生的心。这时课件出示伯父为车夫包扎伤口的图片,配上低沉悲伤的背景音乐,教师动情地介绍车夫一家全靠车夫一人拉黄包车挣的一点钱过日子,没办法,大冬天光着脚,穿着破旧的衣服在寒风中拉车……音乐的渲染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他们的眼睛湿润了,教师的眼睛也湿润了。学生被感动了,他们被伯父的深情感动了。此时音乐继续播放,让学生齐读描写伯父救助车夫的段落。在音乐的衬托下,伯父的情感同样深深地打动了学生,这样的效果是出乎意料的。

又如《灯光》一文也是十分感人是,特别是文章描写的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来不及见一见电灯。教学时适时配上悲情的音乐,学生在朗读中流下感动的泪水,从中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此时没有一个人不会被感动,心里的悲痛转化为对郝副营长无以言表的敬佩……

4 拓展资源,丰富阅读教学

当然,多媒体不是仅停留在课件的制作、视频的播放等,还体现在丰富的网络资源,网上课件应有尽有。当然不是顺手拿来就用,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二次制作,真正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除了课件,教师还可以寻找一些和课文相关的材料,辅助阅读教学,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如教材中经常会安排古诗教学,让学生干巴巴地背古诗,学生兴趣不高,效果不近如人意。可以在网上找到谷建芬老师编曲的古诗新唱,课间播放这些曲子,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背下古诗,又能唱歌又能完成学习任务,乐而为之。

又如“人物描写一组”的《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三个描写片段都选自著名小说,都拍成了电影。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这些影片,活动课时放给学生看,在观看中,学生体会到传神的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的法宝。

网上像这类的资料非常丰富,只要教师用心寻找,合理运用,定能让阅读教学绽放精彩。

5 结语

总而言之,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势在必行,但并不代表所有的教学都要依靠多媒体,一些传统的、优秀的教学方法还是要加以传承和运用,要恰如其分地运用多媒体,让多媒体手段真正服务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了使用多媒体而教学是不可取的,要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而不是多媒体展示课。

笔者相信,现代信息技术已经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它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很大程度地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已经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精彩,同样对其他学科的教学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9

一、感官偕同

北宋诗人、书法家、著名诗歌流派—江西诗派的创始人黄庭坚在流寓鄂州等待命运的安排时,曾登临鄂州南楼写下《鄂州南楼书事四首》,其中之一:“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这首诗表面书写诗人陶醉于山水中的怡然自得之情,暗中却寄寓他面对人生起伏的平静淡泊和久历人生风雨依然洁身自好澄澈的心境,末尾的“凉”字便是这种心境的体现。其中前两句绘境很有特色,起句写登临纵目之所见,山光、水光、月光交织在一起,尽显山川景物在月下的独特魅力;次句写夜色中的十里风荷,芰香、荷香弥漫在空气中沁人心脾。这两句分别从视觉、嗅觉两角度展现南楼的美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其景淡雅脱俗,恰与作者恬淡宁静的心境谐和,与后面的“凉”字相呼应。

二、动静结合

艺术创作中,绘景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或烘托,以静衬动,以动衬静;或一动一静,相辅相成。前者如唐代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这首诗用桂花落、月出、飞鸟时鸣突出展现山中春夜的恬静幽美。后者如戴叔伦的《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月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前两句描写了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描绘了兰溪山水景物的美好。

三、意象组合

诗人在绘景时,选用一系列具有相同或相似情调的景物巧妙组合画面,构成特定意境。宋代宋祁的《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这首词的上半阕描写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纹,如细皱纱縠;然后是杨柳初醒,嫩绿浅碧,遥望一片青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这些景象充分照应了第一句中“渐觉”,表现了词人闲适自得之情。

四、修辞格

诗人在绘景时,总是根据对象和自己的喜好选择某些特定的修辞方式,再现景物的特征,抒发自己的情感。下面几种比较常见:

1.比喻。运用比喻,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如刘禹锡的《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为我们描绘了山笼在皓月银辉中,愈显青翠;洞庭水笼在皓月银辉中,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一只雕刻剔透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是那样惹人喜爱。

2.拟人。运用拟人,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可以表达得更有亲和力,更有情趣。如韩愈的《春雪》中“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王安时的《书湖阴先生》中“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起青来”。这里“白雪”、“一水”、“两山”都是把物当做人来描写,生动形象,而又贴切自然。

3.借代。它不仅使语言表达得简练含蓄、形象生动、富有变化,而且可以利用词语转义,创造新词。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其中最后一句中的“绿肥红瘦”运用借代的修辞,分别代表“花”和“叶”,形容花的凋零和叶的茂盛,显得凄婉伤感,蕴积了女主人公对春光一瞬和好花不常在的无限惋惜之情,体现了女词人的纯净哀伤的心灵和高雅的情趣。

4.夸张。运用夸张,可以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把被描写事物的特征加以艺术地夸大或缩小的处理,留给人异乎寻常的深刻印象,从而增强作品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想象是它的基础。如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其中“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都是夸张描写,突出了祖国山河壮丽,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

5.通感。通感是把视觉、听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方法。通感可分为形容的通感和比喻的通感两种。形容的通感是把人们各种感觉通过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一种方式。如宋祁的《木兰花》:“绿杨烟外晓寒径,红杏枝头春意闹。”春色为视觉,而“闹”却作用于人的听觉,这两句就是视觉转化为听觉的典范。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喻的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通过比喻沟通起来的一种方式。

五、色彩运用

色彩本身只是事物的外在特征,只有到了人类的眼中才被赋予某些特定思想情感,而它们在诗人的笔下,更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有时诗人采用单一的色调渲染画面,加强读者的视觉印象,让人过目不忘。如清代戏曲家洪升的《春雪》:“寒色孤村暮,悲风四野闻。溪深难受雪,山动不流云。鸥鹭飞难辨,汀沙望难分。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风雪黄昏中,诗人举目四望,天地间一片白茫茫:雪还在下着,白色的鸥鹭再也辨识不见,只能听见它们的啼叫声,近旁桥畔的白梅也开放了,也不能看清,只能闻到缕缕清香飘来。诗人在反复渲染中为我们绘制出了一幅暮色飘雪图。

六、视角转换

观察事物的角度有很多,每一个角度都有对事物不同的认识。只有综合各种角度才可能得到对事物的全面把握和认识。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作者通过移步换景方式由远及近的感悟庐山瀑布,为我们写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表现了作者观赏庐山瀑布的急迫心情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七、虚实结合

篇10

1.古诗词选的全面,有诗,有词,有曲。所选古诗主要以七绝、五绝为主,其中宋诗选了8首,这要引起注意。诗的朝代多元化,综观18套试卷选用的20首诗。其中唐诗5首,宋诗8首,宋词3首,元曲2首,金人诗1首,明清诗1首。

2.从作者方面看,多选名家以及在不同的时期有影响、有代表性的诗人词家的作品。如山水田园诗人王维,边塞诗人王昌龄,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唐宋家”之一的王安石、苏轼,“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等。

3.注重“点”的考查。高考古诗鉴赏不讲全诗的宏观测试,而注重抓点带面。例如全国卷二: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北京卷:“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上海卷: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天津卷: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福建卷: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安徽卷: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4.借助古人的评点设置赏析题。如重庆卷: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5.从内容上看,所选古诗词绝大多数是写景抒情之作。

诗是抒情的艺术,任何一首优秀的感人的诗,总是诗人内心深处涌出的歌唱。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景非致景,妙合无垠。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也说过“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充分说明了诗歌的这一特征。如天津卷: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认真分析,就可得出:后四句诗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诗歌鉴赏能力测试试题,选材上古诗多是课外篇幅短小、浅易新鲜的诗词曲,以以唐宋诗、元曲、清诗为主,也可选合适的唐以前的诗歌和近代诗歌;这里所谓的“浅易”同文言文选材的特点一样,是指所选诗歌,内容上与诗人写作的历史文化背景没有太多的联系,表达上较少运用典故,文字浅近,所表达的主旨,抒发的情感,容易被现代人所理解。

诗歌鉴赏的考查,涉及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具体的考查点有词语诠释,语句疏通、章法把握、典故化用、意境主旨、意象诗眼、修辞手法、表现技巧、作品风格、情感体味,比较异同等,考查了诗歌鉴赏的方方面面。

鉴于以上规律,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古诗鉴赏的复习指导。

一、立足课内,提高素养。要指导学生掌握有关诗、词、曲的文体常识,为文学鉴赏打牢基础。为此,要认真教好课本、读本中选录的诗词佳作,分析、讲解要透彻。要努力拓展知识面,精选名家的诗词曲名篇并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分析、背诵,充实他们的头脑,提高他们的素养。

二、局部品味,抓住关键。诗词中的关键词句往往透露着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社会的认识以及作者的情感在诗词中的走向。一般来说,每首诗都有诗眼,即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字。抓住了这个字,诗人在这首计中表达出的思想感情就容易把握了。全国卷一: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 “拳”、“退”。 “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三、整体把握,注重首联。鉴赏古诗,切忌孤立分析,片面臆断。如不从整体把握其意境,是很难深刻理解诗的含义的。首联通常担负着表情达意的作用,所以在鉴赏古诗时要特别注意首联,仔细体会诗人蕴涵其中的情绪。如浙江卷: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首联中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而言志。偶尔存留的孤山与没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掌握了这几点,这首诗的内容也就全掌握了。

四、通过比较,认清本质。2008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多要求考生作比较分析。如广东卷: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仔细阅读,认真比较,我们会发现,两篇作品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两诗都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运用了拟人手法。不同点: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