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第一次范文

时间:2023-03-29 18:07: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生的第一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生的第一次

篇1

六年级三班 指导教师:朱丽、赵国双

成长是由一个个“第一次”的珍珠串起来的项链,因此才多姿多彩;成长是被一颗颗“第一次”的明星点缀的苍穹,因此才璀璨夺目。让我们拾起那一个个“第一次”,回味成长的精彩瞬间。

第一次做饭

元宵节这天,大家通常都是吃煮元宵,可我要改革创新,偏要来个炸元宵。掌勺的大厨换成了我,手拿厨具,身穿围裙,好不容易开了火,倒入油,听到油发出“滋滋”的声音,我炸着胆子把元宵扔到锅里,手忙脚乱还把两个元宵掉到了地上。不一会锅里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刚才还很讨人喜爱的元宵这时却发起脾气来,个个好象金黄的炸弹炸开了锅,吓得我扔下铲子,捂住耳朵,躲到门后。最后,不得不搬来“救兵”,由妈妈收拾了残局。

第一次做饭,让我体会到劳动的艰辛。

第一次游泳

那一天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我迫不及待地来到游泳池,参加第一次游泳训练。我按照教练的要求跳下水,可一下水就冷得瑟瑟发抖。失去了游泳圈的依靠,没办法,我只好在那里扶着栏杆扑腾来扑腾去。该练憋气了,我深吸一口气,把头低进了水里,才过了两三秒钟,我就憋不住了。“呛死我了!”这是我抬起头的第一句话。紧接着,我就开始偷懒了,不是和小朋友打水仗聊天,就是在水里瞎扑腾。一节课下来也没有多少收获。其实教练早就观察到了我们的所作所为,没让我们下课,继续练习,直到会了为止。

第一次学游泳,我懂得了只有不怕困难,刻苦训练才能有收获,以后我一定要勇敢,刻苦!

第一次为妈妈洗脚

一本书上这样写着:“你给父母洗过脚吗?如果没有洗过,就给父母洗一次脚吧,来表表自己的心意。”对啊,父母工作很辛苦的,给父母洗一次脚,既可以表自己的孝心,又可以让父母感到欣慰,下定决心后,我便开始准备起来。在妈妈惊讶而欣喜的神情中,我将***脚浸入到温水中,像小时候妈妈给我洗脚一样。妈妈眼圈红红的,摸着我的头说不出话来。原来父母是那么容易满足。

篇2

本学期,我们组迎来了一年级新生,刚刚迈入新生活的他们,犹如初吐嫩芽的春笋,正期待着雨露滋润。如何才能让他们顺利渡过小幼衔接,逐步养成好习惯,拥有一个快乐、健康、难忘的一年级生活?主题研究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空间,留给孩子们一个无拘束的展示平台。

包罗万象的“第一次”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是孩子社会化开始的阶段,能否更快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顺利转化角色意识,是他们漫漫人生跑道上的第一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正如心理学中提出首因效应一样。第一次体验如果是规则、有序的,孩子就会懂得让自己的生活有规则、有顺序。确切地说,第一次是孩子掌握是非的初始阶段,如果最初孩子知道、看到的是正确的,那么,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就都是正面教育,正所谓“先入为主”。

所以,我们将本学期的主题研究活动,制定为“第一次”。屈指数来,孩子们要体验的第一次太多了,纷繁杂乱。为了更好地落实主题研究活动的实效性,我们共同商讨,海纳百川,将落脚点定位为三方面。

第一方面:在校“生活第一次”,包括第一次喝水、第一次上下楼、第一次上厕所、第一次吃饭、第一次码放物品……

第二方面:在校“交往第一次”,包括与老师的交往、与同学的交往,如怎样处理冲突、怎样问好……

第三方面:在校“学习第一次”,包括第一次提问、第一次记事、第一次精彩两分钟、第一次互动、第一次考试、第一次使用学具、第一次小组讨论……

为了将“第一次”的体验在孩子们心中不断扩大,发挥第一次“正能量”的作用,我们采用了“讨论”“示范”“视频演示”“亲身体验”等方式,让孩子们在多感官、多角度的参与中,理解第一次的重要,落实第一次的实效,为后来“第n次”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1.在校“生活第一次”

10月份,一年级入学的孩子们开始全天课程。孩子们迎来在学校的第一次吃饭,没有了家人们细心的呵护和不厌其烦的督促,在有限的时间内,孩子们不仅要吃好吃饱,还要自己负责所有的整理工作,这个看似简单的第一次,却包含了太多的问题。为了打好这第一仗,老师事先请孩子们带着“中午吃饭,我要如何做,才能成为健康的小学生”这一问题去搜集材料,孩子们可以通过照一照、画一画、摄一摄、写一写的形式进行汇报。利用班会时间,我们进行了全班展示交流,孩子们图文并茂地呈现了他们、爸爸妈妈、朋友们吃饭时的情景,并发表了各自的感想。最终总结出,健康的小学生吃饭前中后分别要做到的要求。老师还根据孩子们总结的要求,编写了朗朗上口的儿歌。

2.在校“交往第一次”

孩子们走入群体中,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特别是他们在游戏、活动中,经常会出现因为想与同伴玩耍,却又不知如何表达,便采用身体碰撞的方式,引起同伴的注意,同学间的小摩擦,就是在这样不经意间产生了,而且屡屡发生。其实,这样的问题,孩子们在幼儿园也会出现,但那时更多的是老师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升入小学后,他们的角色已经转变,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更多的是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处理这样的小摩擦。

老师利用班务十分钟的时间,开设了“解决小苦恼”的活动,请孩子们自己讲一讲他在与人交往时的小困惑,大家一起出谋划策。孩子们在自主讨论中,认识到要想和小伙伴更好地交往,学会主动沟通是前提,只有友善地表达自己的交友愿望,才能让别人接纳你。

3.在校“学习第一次”

我们的课堂虽然是不同的课堂,却呈现了相同的场景,孩子们用无声的肢体语言进行有序地交流。课堂上,学生的“小拳头”是补充,“小钩子”是提问,两手食指一交叉就是错误,小手一张一合,就像星星在闪烁,那是告诉老师,我还没发过言,请叫我吧!无声的手语传递着大量的信息,也创设了安静的学习环境。

我们各学科对课堂要求的统一,减少了学生对规则认识的混乱,这关键的第一讲为后面课堂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效果与反思

通过开学初不断地学习和研究,很多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了小学生活,以及自己的第一个社会角色。孩子们通过“第一次”的学习渐渐成长了起来。在实践研究中,我们不断思考前行,进一步推进主题研究课的实施,以下两个方面是未来需要师生认真落实的。

第一,尽管孩子们有了许多变化,但是通过不断地总结和学习,依然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例如:细致,对于刚刚入学的学生而言,怎样的细致都不为过,如果再细致些,交流、分析和预设可能就会对学生的整体发展更有益处,也能更好地避免出现“分化”的情况。又如,敏感,或者更应该称为敏锐,观察到、了解到学生在“第一次”中的细微不同之处,并及时做出反应,面对“第一次”做得不好的孩子,老师应该及时给予具体的指导,并持续关注孩子后续是否真的懂了、会了。避免孩子的“第一次”没有达到理想效果,我们更加需要将可能的不利因素消灭于萌芽之中。

第二,如何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第一次”中的作用,我们做得还不够。下个学期,我们希望能在“第一次”的教育中吸纳更多的家长关注和参与。学生众多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家校的协同合作,才能有效落实在学生身上。如结合一年级学生特点,我们在学校教孩子把文具分类装进文具袋后,再装进书包,这一行为的指导在家庭教育中同等重要。家长的包办代替会严重影响孩子在校的表现,因此,我们会在相关要求上与家长们达成共识。又如,我们在学校第一次用餐中培养孩子食不言,寝不语,不挑食,不厌食。孩子们在学校的饮食要求,同样需要与家庭一致。

篇3

关键词:良好习惯;家校联系;民主管理;身体力行;形式多变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017-02

“育人要从小抓起”,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我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力差、纪律涣散,再加上天真活泼好动,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会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对小学生的管理必须从头做起,从细节做起!

一、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入手

一年级是一个过渡期,很多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就利用早读课、晨会课甚至专门抽出时间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学校规章制度,提醒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工作,并且在课后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根据学生的表现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在日常学习中,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养成认真听课、认真作业、下课好好休息、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例如上课对于坐姿的要求,我编成顺口溜“双手趴,身要挺,三是双脚要放平”。每节课前都大声齐念,长此以往,良好的坐姿就成为了同学们的习惯。

二、注重家校的联系,双管齐下,齐抓共管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一年级前两个月是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这段时期我就经常和家长联系,以便掌握学生在家的表现,同时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引起他们的重视,齐抓共管。另外我们还通过校讯通将作业和重要通知都告知家长。有的老师头疼学生的作业总是不能按时完成,有很多是低年级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为防患于未然,每天作业的布置除了让学生记在自己的小本本上,同时把作业发给家长,以方便他们协助我们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同学们的作业完成率明显提高。

三、实施民主管理,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

没有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就没有个性。教育家陶行知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民主管理的关键是使班集体成员形成主人翁意识,具有责任感,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1.使学生产生公平感。对学生必须一视同仁,优等生和学困生一样,教师子女、干部子女、普通家庭子女和特殊家庭子女一样。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该表扬就表扬,该说服就说服。教师应该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不能有一丝偏见。

2.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教师应把学生看作可以相互交流的好朋友,无条件地接纳与理解学生。如小学生好动,对新事物好奇,应在课外多与学生沟通,与他们讲故事,唠家常,参与他们的活动,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接纳信任老师,乐于表露内心感受。

四、从小事抓起,身体力行

班主任工作包括方方面面,尤其一年级,细致到孩子的衣食住行。所以,老师首先要有充分的准备,对于班级管理的策略要心中有数,然后在教学方面要加强自身的专业水平,如果你连上课都吸引不了孩子,这班就更没法带了。班级管理的问题太多了,针对具体事例具体分析策略更有实效性,在这里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孩子习惯的培养,包括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不管是什么习惯的培养,都应该遵循一个原则,就是重视“第一次”。你第一次教孩子坐,第一次教孩子走,第一次教他整理书包,第一次教他怎样举手,第一次教他摆放文具,第一次教他怎么回答问题,第一次教他上课间操怎么站队,甚至于第一次教他在学校怎么上卫生间……太烦琐了,但每个第一次之前你是否提过清楚做这件事的要求?是否监督孩子能不能够按要求做?是否在做完这件事情之后及时总结并加以评价奖励?如果你第一次能打好基础,言而有信,你自然就在孩子心中有了威信,你再说什么指令孩子自然就能听。这之后所有的措施都要像这样,要求在前,总结在后,落实到位。

五、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因势利导

1.小故事情境感染法。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感染他们的言行,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一次,我给学生提醒每天要削好两枝铅笔带来,大部分学生做得很好,没有带来的学生却坐在位子上东看看,西看看,抠抠铅笔头。我就奇怪了,为什么不向同学借呢?接着我走向他们,鼓励他们向同学借,答案出乎我的意料:“他不借给我的。”“为什么呢?”“他向我借东西时,我也没有借给他。”

2.身边事例引导法。在学生身边常会发生一些小事,这些小事也是很好的教育例子。一次,一个学生写字时,发现同桌占了他的桌子好大一块面积,他就拿起手中的笔向同桌刺去。结果同桌的手就给他刺出了血。面对全班学生,我有意夸大了事情的结果,让学生引以为戒,不能用尖利的东西刺他人,那是会发生严重后果的。同时教育学生要学会原谅他人无意的过失,同学间还应该做到团结友爱。

篇4

还是在父母身边依赖着的我们,仿佛已经独立了。是啊,还是小学生的我们,上了六年级就应该要意识到我们要毕业了。坐在小考的考场上,就应该知道,这是真正的战场,一个新的起跑点。当领到第一本标志着“我们长大了,我们要学会独立学习了”的红红的“毕业证”时,可能才真正意识到我们已经毕业了,将要踏上新的学习,新的路程。是的,我们毕业了!

已经盼望很久的暑假,真的来到了。有不舍,有高兴。因为这是最后一个在小学里度过的暑假了;又一转眼,暑假过了一大半,小学同学搞了个聚会“同学聚会”,是啊,往经的同学只能叫小学同学了;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哭了一大场,还是非常不舍得,可是还是要放下。因为我们毕业了,是的,我们毕业了!

真的领到盼望已久的“录取通知书”兴奋了·害怕了,考上了理想的中学,确害怕那里的一切;真的踏入中学了,是真的。是真真正正的中学生了;新的坏境。新的同学。新的老师,全是新的了。害怕了么?陌生了么?退缩了么?是的,真的害怕了,真的陌生了,真的退缩了,真的毕业了!

第一次,陌生的同学和自己打招呼,第一次,同学们友好的笑容。突然觉得,初中,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恐怖。同学们的友好,老师的和蔼。突然觉得,不再那么担心。害怕了。真的,不害怕了,不紧张了!

篇5

一、道德与法治微作业设计原则

“道德与法治”微作业的设计不能随兴而为,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一份优秀的微作业必然是短小精悍而又充满针对性,能够做到因材施教、而又与传统作业实现

互补。

短小精悍原则。这是微作业的一大特色,也是设置和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因为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实现对学生进行减负及提高作业效果的双重目的。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教师将微作业的实施纳入到各种“社交平台”,如微信、QQ群等。以浙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进超市》一课为例,事实上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并不在于如何指导学生完成“购买”行为,而是要懂得在超市中有哪些“可为”和“不可为”,而积累和认知这些“可为”与“不可为”的过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亲自走到超市当中,去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而为了打成这样一种目标,教师就可以利用微信群为学生布置两条“60秒”的语音作业。第一项作业是“你是否在超市中看到过错误的购物现象?具体是什么?”第二项作业是“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的去购物?”60秒虽然是对作业长度的时间限定,但是由于时间较短,因此不会给学生太大的负担,相反一旦学生会有过盛的表达欲,纵然超过60秒也没有任何关系,相反在教师予以单独肯定和表扬的过程中,学生还会为自己收到老师的认可感到高兴,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因材施教原则。指的是教师能够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差异性的进行作业设置,而非“一碗水看齐”。以一年级下册《班级生活好习惯》一课为例,由于班集体内的每个同学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爱好特长都会有所不同,因此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每个人身上都会有闪光点,都会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但倘若教师限定了好习惯的特定方向,那么其必然会对某部分学生造成打击,因为他们并不属于这个范畴。如果说善于帮助别人是一种好习惯,那么没有这种习惯的学生自然不属于这种被认可、被表扬的范畴,稍有不慎,就容易引发他们的自卑情绪。所以笔者认为可以尝试着将作业设置与学生日常在班级中的表现进行有效结合,创作“分享小纸条”。如让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分享自己的好习惯;让体育成绩优秀的学生分析自己的锻炼心得;让会做家务的学生分享技巧等。

互补原则。微作业有别于传统复写式、求量的作业类型,但却是对其的有力补充。就“道德与法治”本身而言,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微作业的设置要突出强调应用与实践的部分。以一年级上册《快乐的冬天》一节为例,在作业的设置上应突出强调如何在冬季加强自我保健和身体锻炼,而不是将核心内容置于冬天来了、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上。

二、道德与法治微作业实施要点

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微作业设置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其具体的实施方略应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

(一)贴合实际,强化认知

正如同学习很多诗词名篇,将其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理解,才能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情怀和思想一般,小学《道德与法治》中的很多内容也需要与现实生活相关联,与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相关联,才能有益于其理解、认知和内化。否则所谓道德与法治自然与空洞、无趣的理论

无异。

以三年级上册《我们一起成长》之《难忘的第一次》为例,本部分的教学关键点在于让学生通过回忆生活中无数次经历“第一次”、“挑战第一次”的记忆,培养自身敢于挑战、敢于拼搏、敢于付出的精神。而为了唤起小学生对于“第一次”的认知,培养其勇敢、坚毅的品质,笔者另外设置了这样的微作业:

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经历很多第一次,并且留下难忘的回忆,比如我们第一次旅游、第一次上台演讲、第一次拿第一名……而伴随这些难忘的记忆同时而生的或惊喜、或感动、或遗憾的情绪,对于小学生而言更是成长道路上宝贵的财富。“请用自己喜欢的发方式,可以是照片、可以是视频,也可以是简单的PPT”等,请大家用这些媒介记录自己难忘的一次记忆,并上传到班级公共的群相册中。由于班级公共相册本身是共享的,因此每位同学上传的作品都会被他人浏览,而自己也可以浏览其他同学的作品,在这个浏览和关注的过程中,他们会基于已有的体验和认知,产生一定的触动。而接下来在课堂上教师也会引导学生进行分享,分享自己所看到的和感触道德,严格意义来说,道德与法治属于意识层面的内容,因此单纯理论性的教学模式结合抄写式的作业设计并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其本质。但是教师可以利用“微作业”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看似枯燥和乏味的理论,感受其应用的价值、强化

认知。

(二)实践操作,增强实效

《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很多内容都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现实意义,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很多学生虽然在课堂上获取了一定的知识,但是在?F实生活中的利用率很低。比如一年级上册的《麻烦事,我不怕》,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要求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琐碎、麻烦的事情,综合性地分析原因,而不是盲目的抱怨、消极、闹情绪。虽然课堂上也向学生传授了一些有益于情绪控制和原因分析的方法,但是很多小学生仍然反应,一旦自己遇上突发的烦心事儿、让自己不愉快的结果,自己的情绪仍然会受影响,并且没有办法做到快速

调整。

所以针对这样一种情况,笔者另为学生布置了如下的微作业:

首先,让每个同学主被一个自己喜欢样式的笔记本,可以选择直接购买、或者以手工的方式装订、制作;

其次,养成记日记的习惯,但是日记所采用的方式不是大篇幅的文字,而是每天根据自己的心情,在日记本上画一个符号,并配上简短的一句话说明原因。

这样做的目的不单是为了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也是为了让他们在落笔的一刻在内心深处形成一种缓冲,进而反思我今天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心情?我该怎么改变、怎么调整?

可以看出这样微作业的设置,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手动过程中实现反思和自我认知。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被父母溺爱、被长辈娇惯的“小贵族”,生活中难以有机会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不足、并实现改进。这种看起来像游戏一样的作业,却能够实现从课上到课下的有效延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互动合作,综合提升

当然教师在进行微作业的布置时,还可以从班级的实际情况出发,设置组合作业(即学生不可能通过独自的力量去完成,需要其他同学帮助,二人或多人合作才可完成)。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学生可以在努力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加强彼此之间的互动、沟通,从而增进彼此的了解,强化各自的沟通能力,实现综合性提升。

以一年级上册《老师,您好》这一章节为例,该堂课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了解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在此基础上逐渐养成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习惯;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懂得和老师之间展开科学、友好的交流与对话;建立正确的师生关系,理性对待教师的表演和批评。在很多学生的概念中,教师仅仅是向他们传说知识的人,是遇到困难时可以求助的人,但除此之外,意识不到教师的其他作用,也缺乏和老师互动交流的意识。所以为了达成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老师、认知教师的作用,笔者在课堂上设置了这样一道“微作业”:

想一想你在学校曾经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并将困难记在纸上。

接下来,笔者安排两人一个小组,将纸上的困难类型进行分类:这些困难后来都是怎样解决的?哪些是通过老师解决的、哪些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的?

处在这个时期的小学生,还没有完全摆脱在幼儿园时期的惯性思维,有困难便寻求帮助是概念当中的惯性辞藻、甚至于是很多学生家长硬性强化的认知。但是通过这种互动作业的形式,两个孩子会在彼此交流、对话、共同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行沟通,通过对比互相认识自己的缺陷与不足,从而明白哪些问题本来是我们可以自己解决的(但是却找了老师进行帮助),进而实现自我提升。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将对教师的职业生成更加清晰的认知――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当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成长、让学生自主生成解决困难的能力。

篇6

蓦然回首曾经走过的岁月,虽然有快乐,但也有坎坷,有自己的努力,也有别人的帮助。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一晃眼,我已经六年级了,面临小学阶段的最高峰,要迎接6月份的小学毕业考试。

至今还清晰的记得2001年父母把我送到学校上幼儿园的中班。那年我才6岁,妈妈把我送到学校里,我很好奇,东看看,西摸摸。有的小孩见父母走了,都哇哇的哭了起来。而我则坐在位置上,一声不响,不哭不闹。老师还夸我乖呢。

2003年我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背着书包来到学校,当时什么也不懂,老师说啥就做啥的。

——题记

一年级,我已经是个小学生了。没有了幼儿园的悠闲,却多了一分充实,一分喜悦。第一天,我就和同学聊了起来,一点也不生疏。老师发了新书,当时我还不认识字,只知道123456,却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回到家,又叫父母陪我一起看。

当班主任老师宣布第一批少先队员的名单时,居然有我,记得一年级一共就8个还是10个。当时很兴奋,也十分爱惜红领巾。

二年级,班里又来了好几个新同学,我很热情的去跟他们打招呼,因此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二年级的时候,我有了些顽皮,上课有时会忍不住讲话,不过,一看到老师的目光就会立即专心听讲。

三年级我们才开始学英语,当时第一节课,听老师讲英语,全般都笑得前仰后翻,因为第一次接触英语,我学得格外认真,也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年级我们的语文老师是陆老师,陆老师对我们大家在语文方面管得很紧,作文要求也十分的严格,也得不好,就要重写。第一次写作文,我很高兴,写好了,却被陆老师说重写,当时心情十分的低落,发誓一定要写好作文。后来,经过我的努力和陆老师的指导,我在班里第一个写的作文登上了校报。

见班里的有些同学买课外书,我要求爸爸也给我买,爸爸第一次给我了本小学生的作文指导,我拿到书很是兴奋,因为从没有接触过书。由于我认识的字不多,爸爸又给我买了字典,教我怎么查。

三年级我们每周有一节电脑课,每次都很开心的排着队去上课。

可到了四年级,电脑课就取消了,为此我很难过。

四年级,我们的语文老师换了陈老师,陈老师对我的影响以及改变是非常大的。

陈老师对我非常的关心,其实我当时写的字也不怎么样,班里比我写的好的还有几个,可陈老师确大大的表扬我字的好,说什么首屈一指,还经常把我的作文当场朗读。也因此,我对语文很感兴趣,考试的成绩也常出乎我的意料之中,时常考到第一。

真的很感谢陈老师,没有他我的语文成绩根本不可能这么稳定。

五年级我们的英语老师,数学老师都换了,唯独语文老师没有变,当时很开心,因为陈老师还可以继续教我们。

五年级我的数学成绩出现了问题,考的不是很高。可陈老师却仍然很看好我,说:“王鸿越,努力一点,跟本就没有问题。”因为陈老师,我的数学在期末考试时,第一次考到了100分,全班第一。

五年级我的视力不知怎么的近视了,妈妈带我去配眼镜,还骂了我几声,我觉得很委屈,近视又不是错。

五年级在我体育成绩惨不忍睹的时候,我却爱上了跑步,喜欢一个人穿梭在跑道之中。

现在我六年级了,初中也不遥远了。我相信,只要我努力了,就是成功者。以前的故事,就让他们成为回忆,我会铭记在心里的。

篇7

记得在读一年级时,我在表姐家见到《小学生周报》,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份报纸,读了之后,爱不释手。回家之后,我就闹着爸爸给我订这份报纸,当时爸爸说我还小,不同意,为此我还和爸爸闹意见呢。当时表姐读三年级,后来,爸爸每次就到表姐家将表姐读完的报纸借回来给我看。

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通知我们可以订一份《小学生周报》,听到能够订到这份报纸的时候,我的心情是既兴奋又高兴,订小学生周报是我盼望已久的事,现在这个梦想终于能实现了。我一回到家里,就把这件事告诉妈妈,让妈妈拿钱给我订《小学生周报》,妈妈答应了。

这份《小学生周报》现在陪伴我渡过了一年的三年级学校生活。每当星期四报纸发下来时,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报纸,寻找我那熟悉的“卡通天地”,看看神探杰里又碰到了什么棘手的新案件,等待着我一起去侦破,让我每周过把神探瘾;在作家摇篮里,我能欣赏到全省各小学生的佳作,看着这些佳作,我也禁不住提笔写一写;还有那文科天地和理科天地让我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像语文知识的句子用法,趣味数学……

小学生周报不仅能够增长我的知识,还能增加我的乐趣。在课后我和小伙伴们经常讨论综合艺术中的名人趣事。在我不快乐时,我就来到雷锋之家,寻找爱心,让自己的爱心在这里漫游……

同学们,你了解《小学生周报》吗?你要是还没有订《小学生周报》,请快快行动吧,它一定会伴你愉快而幸福地成长。

篇8

写事的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在小学作文中占很大比例,而学生对这类作文的选材已不是难题,写什么事,学生基本能选定。但有些学生的作文却可以说是事情的简介,干枯无味,没有具体内容,没有真情实感,达不到小学语文作文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在指导学生写记事的作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重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兴趣是直接推动儿童作文的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而人的兴趣总是建立在一定需要的基础上的。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自觉能动性,我注意通过多种方式,创造各种机会,提供必要的途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成立写作小组、小记者站、墙报小组、作文编辑部等,还让学生写班级中的好人好事,写了以后,在黑板报上,在广播站把好人好事表扬一下,使学生感到作文既是练习,也是生活的需要。人是有自尊心的,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赞许、羡慕,自己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生活积累,及时捕捉生活中的镜头,如学校、家庭、社会出现的丰富多彩并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

因为生活的素材是学生作文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见所闻及时记录下来,引导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使学生能记下更多的材料,到课堂作文教学时再指导学生从日记中选材,让学生切实感到日记是作文材料的“仓库”,是练笔的重要途径。

三、引导学生写真实的作文

大教育家叶圣陶向来主张写文章必须是“诚实的自己的话。”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没有对生活的认真观察和深刻的认识,就不能正确地反映生活。胡编乱造之所以不能写好作文,就在于它脱离了生活,写出来的文章就必然不真实,漏洞百出,难以使人相信,当然也就谈不上有意义了。如有个学生曾经在作文中写过这样一件事:

一天,我带弟弟上街玩,弟弟不小心把一颗糖掉在地上,我没注意到,他就把糖拾起来吃,结果马上就喊肚子疼,过了一会儿,我走路不小心,踩在香蕉皮上,重重地摔了一跤,把大腿骨摔折了,害得我休息了一年多。

读这个片段,就很难相信有这样的事:

1.弟弟吃了掉在地上的糖,一般不会“马上”肚子疼。

2.“我”跑路摔跟头,一般不会摔这么重,休息一年多显然是夸张。

这样写假事,不能抒发真情,不能打动读者。这个片段也就没有意义。

四、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记叙

有条理地叙述一件事是叙事的基本要求。材料选好后,什么材料放在前,什么材料放在后,一定要合理。不能将所有材料都放进去煮成“一锅粥”,而应该将材料认真“排个队”,这样叙事才有条理。文章有了条理,别人读了才会留下清晰的印象。

要按一定的顺序写文章,使文章有条理。小学生常用的顺序有: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②按地点的先后顺序写;③按地点变换顺序写;④按内容类别顺序写。

以上几种方法可以供我们选用,具体处理时可以根据作文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要一概而论。有时为了使文章有波澜,也可以以一种方法为主,兼用其他方法,或各种方法交错使用形成倒叙、插叙、补叙。这样每篇文章才各有不同,形成文章的千姿百态。因此在安排文章顺序时,还要在“巧”字上做文章。这样的文章才会更有条理。

五、引导学生围绕中心叙事

小学生写叙事作文时,常常要求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叙写一件事,如要求写“一件趣事”、“一件难忘的事”、“一件快乐的事”、“一件傻事”……这些题目中的“趣”、“难忘”、“快乐”、“傻”……就是叙事的中心意思,所叙述的事情要能充分突出规定的中心意思,否则就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怎样围绕中心清楚具体地叙写一件事呢?

1.围绕中心意思选取材料。要围绕中心意思叙事,首先所选的材料要切合中心意思。

有一个学生,要写“一件趣事”这篇作文,他想了两件事,一时决定不了。

事情一:吃饭时把米粒撒到了地上,妈妈教育他爱惜粮食。

事情二:用放大镜、火柴、爆竹、香烟等做聚光实验。

如果指导学生选会选哪一种呢?你肯定选第二件。因为从题目看,必须选趣事,而第一件虽然有意义,但缺少趣味,只有第二件事是有意思的,切合题中的“趣”字。

2.紧扣中心叙写事情。围绕中心选取了材料,在叙写时还得处处突出中心思想。

有位学生写《一件趣事》写的是捉老鼠,在作文的每一层中都含有一个“趣”字,如:

你听说过用爆竹炸洞赶老鼠的事吗?这一炸弄巧成拙,老鼠跑出来了,猫却吓跑了。更有趣的是猫不在,我竟用猫捉老鼠的方法,自己去捉老鼠,双手一扑结果老鼠没捉到,我却连人带棍都趴在地上。

由于叙事过程中紧扣“趣”字,所以中心意思很突出。

六、引导学生叙事要具体

一件事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都有它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我们指导学生叙事时一定要抓住“六要素”,特别是把“经过”写具体。写事情的经过,要写清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事情的开始、发展、变化和结局一定要写清楚,让读者知道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把事情的发展变化写清楚、写仔细,叙事“具体”的目的就达到了。要把文章写具体,还应当学会对事情的关键部分进行具体的记叙、描写。事情的关键部分,是指表现人物品质起重要作用的地方,是文章的中心不可忽视的内容。如事情中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的那些动作、语言、神态、外貌等。关键的地方一定要具体,除此以外还要对关键的内容学会做一些联想、猜测,使内容更丰富,同时表达自己的情感更真实。

七、引导学生写作文之前编写提纲

“提纲”是写好记事作文的一盏“指路灯”,有了它,就容易一步一步写下去。反之,学生就会写完这段不知下段该写啥。因此,小学生写作,必须学会编写提纲。作文提纲主要有题目、中心、写作顺序三项内容(甚至详略安排)。在题目、中心确定后,材料安排一项在行文中是最有实际意义的,因为它决定先写啥再写啥,直至把文章写完。

如《难忘的第一次》这篇作文,提纲大致可以这样定:

题目:难忘的第一次

中心:通过对第一次的记叙,突出它难忘的原因。

材料安排顺序:

1.运用比较法引出难忘的第一次是什么。

2.具体叙述此事的经过,详写能体现“难忘”的细节。

3.谈自己的启发和感受,照应开头。

有了这份提纲,便能把这篇记事作文写得条理清楚,中心明确,详略得当,使人读后深受感染。

八、引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

篇9

小学生 小组比赛 情绪化

一、引言

在小学的体育课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积极性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尤其是实行新课改以来,有关如何利用小组比赛的方法,来调动小学生在体育活动学习自主能动性成了相关老师最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就如何正确处理小学生在小组比赛后的情绪化现象给出自己的观点,以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能力。

二、小学生中的小组竞争机制

小组竞争机制的内容目前已经进入到小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事实上,有些体育教师将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表现全部纳入小组竞争,主要包括:专心度、学习、纪律、合作、运动参与,等等。这些内容的考察对象是每一个同学,而评价时则以小组成绩表现。为了对比鲜明,把好的方面用红旗表示,把差的方面用黑旗表示。如某同学违反了纪律,则在其所在组的表格内画上相应的黑旗,并不显示该同学的姓名。其中,小组竞争机制在体育课教学中的作用最为明显。

以某小学五年级为例,该班在体育老师的组织下,在体育课教学中引入如下小组竞争机制:首先,将全班60位同学按照每10人一组,共分六个组;各组之间在体能状况和身体素质方面保证基本均衡。具体办法是参考身高、体重、身体素质等进行均匀分配,结合考虑速度和耐力以及学生的行为习惯等因素,各组的分配基本一致。然后,在小组内部开展学习互助活动,小组之间进行跳绳、60米迎面接力等体育竞争,衡量标准为期末计算各项比赛成绩的小组总分,然后根据奖惩机制包括发放奖状和奖品等等。

当年的各项体育课测试成绩表明,该班的体育成绩远远同等起点的班级,尤其是在跳绳、60米迎面接力成绩上有明显的提高。跳绳的整体成绩比我校起点大致差不多的、排名第二的班级高出一大截。事后总结体育课的教学经验时发现,该班的6个小组均开展了课后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的互助活动,并开展了仰卧起坐等相关的趣味竞赛。由于6个小组开展了竞争,小组内部的体育兴趣很浓,各个小组的体育成绩都有明显提高。但在运动成绩大幅度提高的同时,我发现小组比赛后,小学生的情绪化现象十分严重。具体表现为:失利的小组内部出现了互相埋怨的现象,跑得快的同学责怪成绩较差的同学“拖后腿,傻大个”;而胜利的小组部分组员则高兴过度,忘乎所以,不顾及失败方的情绪,有的甚至对失败方进行嘲讽。这种情绪化现象不利于班级有好的学习生活氛围,不利于同学之间的学习互助。

三、小学生在小组比赛后的情绪化原因分析

小学生之所以在小组比赛后的情绪化现象,大概有如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小学生太过看重比赛的结果,对比赛的目的缺乏清醒的认识。小学生的小组之间竞赛,其实与很多体育比赛一样,人们往往过于看重比赛结果,而忽略比赛的过程。其实,“参与往往比取胜更重要”。就像奥运比赛一样;虽然参赛运动员均本着“更快、更高、更强”的态度去拚搏,但只有真正的参与,才真正符合奥林匹克精神。

其次,学生缺乏包容心教育。在许多小组的内部,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对成绩差的学生口出怨言,“拖大家后腿,导致小组总成绩不佳”这样的情绪普遍存在。其实,小组成员之间应该有一颗包容之心。因为每个同学的身体条件不同,学习方法也各有差异,而且同学之间在身体素质上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因此,运动能力好的同学更应该有一颗同情和包容之心。对运动能力差的同学,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会理解,学会宽容。

最后,教师的缺乏必要的引导也是一个主要原因。事实上,这是一次对小学生进行包容心教育的好时机。在小组成员之间,成绩有好有差,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由于天分和学习基础等客观原因的存在,这种差异是永远存在,不可完全消除的。成绩好的同学必须通过这件事,意识到差异存在的必然性。

四、小学生在小组比赛后的情绪化现象的应对措施

首先,应该采用多分组策略。经验表明,分组越少,越容易产生情绪。因为当分组较多时,胜利者往往因为竞赛样本较多,从心理上更能产生正面的激励作用。而失败者因为小组较多,也能抵消部分自卑情绪。作为大多数的中间阶层,则由于竞争整体的提高,而对小学生动作的掌握,体能的提升帮助较大。比如在四人一组的往返跑游戏中,小学生分组较多,小学生练习密度大,参与度高,除前几名的小组外,其余小组对于胜负并没有多大的关注。而在全班只分两组的钻山洞游戏中,学生对于胜负的关注度比较强,比较重视比赛的结果。因此,在小组比赛中,采取多分组的比赛方法,能够消除小学生因比赛结果而带来的负面情绪。

其次,小组间的分配应该大体均衡。如果在分组比赛时,每组小学生的综合体能差别较大,比赛结果一般变化不大,造成名次排后的组别比赛时总是靠后,他们容易产生不利的情绪。因此在分组时,应该按照小学生的体能、认知能力等,对小组进行平衡分配,这样的竞争才具有激励性和客观性。所以要求教师在小学生比赛过程中,仔细观察,对小学生的运动能力有初步的把握,以便在再次比赛之前及时做出人员调换,以达到每组学生的综合运动能力达到均衡,每组都有争取第一名的机会。

再者,教师应适时点拨。学生赛后产生的负面情绪,一般不是在比赛中一次失利,而是在一节体育课上多次失利造成的。最优化的方法在比赛时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小组讨论时,可以对失利的小组进行悄悄的方法上的点拨,不要让他们再次遭受失败,以避免学生产生负面的情绪。

最后,教师应该引导小学生认识比赛的意义,即小组竞争的目的是为了整体运动成绩的提高。比赛本身不是目的,整体提高才是目的。不要过于看重比赛的结果,要学会享受比赛的过程。其次,教师要经常变换比赛的方式,不要和别组比赛,和自己比。如在障碍跑时,第一次给每一组记录成绩,通过学生的小组尝试、讨论,设计穿越障碍的最节省时间的方法,第二次比赛再记录成绩,只要成绩进步,都是第一名,都加以表扬。这样避免了学生的情绪化,让学生都体验胜利的感觉。再者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因身体条件差或者因求胜心切而导致失误的同伴,不能互相埋怨,而应该互相鼓励,共同努力,以期下次比赛能获得好成绩。

五、小结

总之,小组比赛对于调动小学生的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十分有效,对提高身体素质和学生的终身体育发展至关重要。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小组比赛后的各种情绪化表现,并采取积极的情绪干涉,只有这样才能在调动小学生积极性,大幅度提高小学生练习兴趣的同时,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

参考文献:

篇10

实习尽管辛苦忙碌,但却是对人生的一大有益的尝试和磨练。今天小编给大家为您整理了小学教师实习个人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教师实习个人总结范文一:通过一周的见习,让我感受颇多,也颇深,不是言语能够表达完整,诉说清楚的。经认真的思考总结以下几点:

一、学会赞扬回答的尝试。

在我听课的第一个班级中,他们的班主任所上的语文课,我听了和班会课我听了一共有6节。这位老师上课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积极发言,原因很简单,不同的回答问题的学生,老师的对待方式则不一样。对外向的、胆大的学生老师不会过多的表扬,但却会在简短的话语中表达对他们积极回答问题的肯定。对内向的,但又知道但又知道答案、极少举手发言的学生,不管回答的正确与否,老师都会对其积极回答问题的举动进行表扬。而对于明明知道答案却不向回答问题和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懂的学生,老师则采用的是激将法,不仅是通过表扬其他学生的方式来激发他们,还适当的用一些小奖品来奖励表现很好的和很进步的学生来激发其他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如果学生有一滴水,那老师必须有一桶水。

不仅因为现在小学生天马行空的想法,而就现在我所了解到的小学老师的情况来看,

短短一周就让我意识到一些心酸。老师的粉笔字的水平差、普通话不标准、知识面窄小等等在我见习中印象深刻,为之一怔。有一次,在听一节英语课时,老师在下课前将英语单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抄写,老师将单词Kangaroo写成了Kangroo,我们告诉学生们老师写错了单词,可小学生说什么都不信。显而易见,老师们在小学生的心目中不会有错,是他们崇拜、模仿、敬畏的对象,因此,让我深深体会到自己身上的重担,让我体会到自己必须加强各方面的能力。

三、运用新颖的教学方式。

小学一堂课45分钟,但小学生的注意力没办法集中那么长的时间。如果老师的教学方式对他没有吸引力,那么他们则认真听完一节课,或是接受教学内容。

四、提高自身的修养、素质。

在见习中,听到过有老师会打骂学生,而我亲眼看到过老师骂学生,骂的很难听,而且,有些老师上课不让我们进去听课,有些老师还当着学生们的面拐弯摸角的说我们的出现打扰到了他的教学等等,让我觉得小学老师的素质、修养还有待提高。要知道,老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们造成影响,由此可见,老师自身的素质、修养的重要性。

小学教师实习个人总结范文二: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般匆匆而过,转眼间,顶岗实习已经快一个月了,在这短短的一个月中,让我感觉自己成长了许多,从象牙塔迈出的第一步走的特别的稳重,也要感谢学校给我提供这样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让我学会如何面对真实的社会以及学校生活。特别是由学生到老师的一种转变。

对于每个人而言,第一次总是很难忘的,特别是像我们这种第一次站上讲台,面对着底下几十双眼睛,其意义可想而知。而在这一个月中,也让我体验了许多第一次,第一次踏上东西湖开发区辛安渡中学——这片我余下几个月生活与学习的热土,第一次在50多双渴望的眼睛注视下,和他们说话,讲课以及交流。这并不像普通的实习那样看起来轻松,因为没有指导老师在旁边,这让一切都必须自己摸索。现在想来,与我换岗的老师对我也是相当的信任的,第一天去学校后,在把我介绍与学生后,就让我开始带课。可以想象,我当时是很紧张的,当时是带的初一学生,在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和上我的体育课的要求后,就进行教学任务——广播操《舞动青春》,第一次上课的过程远远没有我想象中得轻松,由于初次与学生见面,大部分学生还是很听话,课堂纪律维持的还是很不错的,但依然有个别调皮的学生,还好我事先有所准备,已经大致想了一遍第一堂课会遇到哪些问题与解决方法,所以第一节课还是有条不紊的在预定计划中进行,但自己还是有点不足的地方,由于自己初次上课,导致时间上没有把握好,下课时教学任务没有完成,拖了一点时间的堂。总体而言,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学生都很听我的话,这点让我还是很开心的。

这一个月对于课堂教学,总体感觉还是不错的。但我觉得实习不仅仅只有课堂上课这么简单,因为实习生活是方方面面的,比如与学校的一些老体育老师的交流与配合,他们身上毕竟有着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因为是个比较偏僻的农村学校,所以除我外,在我们学校另外有两个快要退休的老教师。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教师的经验之丰富是不言而喻的,与他们交流是件很让人受益匪浅的事情,其中一个老师是我们学校专门带射击队的——射击队是我校的一项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这让我有幸能够学习到对于射击这个不是很普及的运动项目是如何进行训练的。还有就是如何和自己宿舍的老师相处,我想这也是一门学问,由于和大家是初次见面,在自我介绍的时候我都是让大家叫我——小叶,因为我年龄是最小的。在宿舍,我都以一种谦卑的态度,认真向每个老师学习如何和学生相处,在一个月中,我和宿舍的老师相处的还是很愉快的。

总体来说,这一个月收获还是很多的,十一前一天举行的全校秋季运动会在其他两位体育老师的配合下成功的举行,算是这一个月来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了吧。这一个月自我觉得还是很有进步的,当然这和学院工作是分不开的。我相信后面的实习生活会越来越顺利的。

小学教师实习个人总结范文三:2014年9月17日至2014年11月28日,我在_小学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实习。我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部分: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我在二完小实习分为前后两个阶段,9月16日至9月30日为第一阶段,我主要从事的是五年级98班数学和一年级119、120、121班音乐教学;10月8日至11月27日为第二阶段,这期间我主要任务是二年级112班语文教学以及二年级112班的班主任工作。在实习期间,在办公室老师、原任课老师和班主任以及指导老师梁老师的耐心指导、帮助下,我较好的完成了教育实习任务。

实习期间,在老师的指导和支持下,我总共听了21堂课,上了108节课。教学实习中,总的来说,我能认真备课,所设计的教案规范准确。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好,教学内容能当堂消化、巩固,教学重点突出,明确,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课外辅导耐心细致,批改作业仔细认真,还经常请教指导梁老师,以不断地提升自己。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上一堂课容易,但要想上一堂精彩的课很难!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在教学之前,我都认真听了很多课。从中我也学到了很多教学方法和技巧!同时我都准备好每次课的详细教案,做好万全准备。

实习期间,作为实习班主任,班级的日常工作都得认真履行,每天的大课间活动都认真维持秩序,监督到位,学生有问题,出现矛盾,我耐心做好思想工作,化解矛盾,平时也经常和家长联系,就学生的情况进行交流。每周一次的班会,对上周工作进行总结,并对学生提出新的要求及任务。在担任实习班主任期间,配合学校工作,组织学生参加了朗诵比赛、大型感恩教育、防空演习、校运会,在校运会中,我班取得了总分第一的好成绩,朗诵比赛也获得了三等奖。中考后,召开了家长会,而且我负责的中考专刊也获得了三等奖。

在整个实习生涯中,我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情。自己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根本学不到的东西,受益匪浅,为以后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