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事歌词范文
时间:2023-04-11 10:27: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你不知道的事歌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如果有空的话,建议你们听一听,牵丝戏。要听倒叙《西游记》版本的,如果你听起来的时候有很大的感想,那么就应该和我有志同道合之处啦。
我觉得听到这首歌的时候,已经好久没有这样的感受了。冲动,喜上心头,就是感觉很想认识写这首歌词的人。我想他一定是个天才。
如果说的事情都在我们预料之中发生的那么现在我们又何必斤斤计较于这些细枝末节的小事情。假如从一开始你就能够知道事情的结尾。那么现在即便是如此,也没有什么抱怨。
篇2
原来我怀念的,是那个不顾一切天真的用力的去爱的自己
青春到底是什么。
你问自己这个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答案。
七岁的那一年,抓住那只蝉,以为能抓住那个夏天。坐在院子里的台阶上,抬头看天空,以为云层的上头,有着一座很大的城堡。那个时候的梦想,就是坐着热气球,能够到很高的地方。能够环游全世界,那个时候你还不知道伦敦,悉尼,纽约这些城市,你只知道在你的家乡外面,有着一个很大很大的世界。
十岁的那一年,那个时候的夏天啊,还没有现在的夏天这么闷热。那个时候的空调,也没有现在这么的普及。你跟爸妈坐在门前啃着西瓜,跟门前经过的熟人打招呼。那个时候,好奇大人的世界到底是个怎样的世界。那个时候觉得做警察会很威风,所以那个时候的梦想,就是做个警察吧。而蚊子是你这个夏天最讨厌的东西,爸妈说蚊子只喜欢叮小孩子,所以你想要快快长大。对了,爸妈还经常说啊,你是个从垃圾堆旁边捡来的孩子。你为了这件事情心里偷偷郁闷了好几天。
十二岁的那一年,小学六年级的课本里写着一个又一个科学家的故事。就觉得做科学家一定很酷,所以那个时候的梦想,就是快快长大,当一个科学家。又或者是,这个时候你认识了一个当律师的阿姨,觉得当律师也一定很威风,所以你又想当一个律师。
那个时候天真地认为,长大以后,这些梦想都能够实现。
也是在这一年,电视台里开始反复地放着灌篮高手。
就说我吧,对于那个时候的我来说,灌篮高手就意味着我的青春吧。
这一年,开始跟同学出去玩,有好几次啊,一直到天黑也不愿意回家。
十三岁的那一年,迷上张卫健的电视剧,喜欢上少年张三丰,喜欢上机灵小不懂。一部电视剧,一部动画片,就能够让你津津有味地看上一天。
那个时候,看着这些,就觉得全世界都拥有。
十三岁的这一年,你第一次觉得自己开始长大了,这一年你还是希望自己快快长大,却没想到几年后的你,会希望时间可以停住,会希望自己不要长大。
十七岁的那一年,被接踵而来的考试和作业弄得焦头烂额,每天抱怨该死的学校抱怨十几次,食堂里的伙食也显得那么难吃。这一年,开始叛逆,以为自己已经长大。
也是在这一年,在日记本里抄下倔强的歌词,开始考虑起长大的含义,开始考虑起青春的含义,开始变得迷茫起来。可是这样不多的迷茫,被淹没在了紧张的学习生活中。
你开始接触起虚伪这个词,你突然发现生活中有着这样的那样的虚伪的人,你突然发现自己也开始变得有些虚伪。你明白了,这就叫长大。
这一年发生了太多事情。
你遇到了喜欢的那个她,上课的时候坐在角落里偷偷看着她用功读书的样子,下课的时候坐在座位上幻想将来在一起的情形,晚上回家也总是找着这样那样的借口想尽办法跟她发短信。发给她短信,如果五分钟没有收到回信,你就会焦躁不安,会辗转反侧。
这个时候,你发现自己的好朋友也喜欢上了这个女孩。
于是跟自己的好友在晚自习的间隙坐在台阶上聊天,聊到两个人都掉下眼泪来,聊到两个人感慨万千,连下一节晚自习也没有去上。
只有在那个年纪,你们两个会为了友情,放弃追求自己喜欢的那个女生。
也可能是,你喜欢的那个女生,也正好喜欢上你。
在青春的这个契机里啊,你们恰好悄悄对彼此动了心。
你为她辗转反侧,为了给她发一条生日快乐,强迫自己熬到了十二点。
她为你心神不安,想着用怎样的开场白来跟你说话,最后看到你在看的一本小说,走过来对你说这本小说我也喜欢,你说了一句这么巧,那借你看吧。
然后,这本书她一直放在书包里最重要的一个角落。
后来啊,她为了还你这本书,在寒风里等了你一个小时。
再然后啊,在一个晚上你鼓起勇气对她表白,心情忐忑地等待回答。
你不知道的是,电话另外一旁的她,心情跟你一样。
在操场上第一次牵手,在公园里第一次拥抱,在巷子里第一次亲吻,你都记得很清楚。
你发现你依赖上眼前的这个女生了,你对自己说,她就是你的整个青春。
她对你说,就算全世界要你们发开,你们也不会分手。
十七岁的那一年,吻过她的脸,就以为和她能永远。
然而更多的情况是,你喜欢的那个女生,到现在也没能知道你曾经喜欢过她。
她占据了你全部的心,你却没能得到她的,哪怕一丝关注。
你为了她苦练球技,你为了她拼命学习,可是啊,到最后她跟别人在一起了。
你苦笑,可是又能怪谁呢。你吃醋,可是又觉得自己根本没有吃醋的资格。
后来啊,你发现你看到她开心,就觉得很开心了。
于是,你把感情放在了心底,对自己说,这样就足够了。
你对自己说,原来这么久,你的感情就好像是一场独角戏,到最后感动的,不过是自己。
你还对自己说啊,这辈子,也不会忘记曾经狠狠地暗恋过这样一个人。
可是最后呢,可是那然后呢。
那个跟你喜欢上同一个女生的死党,去了跟你很远的一所大学,你们慢慢地疏远了。
那对幸运地能够在青春里遇到彼此在一起的情侣,那对说着全世界反对也要在一起的情侣,因为一次小小的争执,因为一次小小的误解,分手了。
她对你说,我们都不小了,应该长大了。
你对她说,你太任性了,太孩子脾气。
到最后分手了,你却记不起那次争吵的原因了。
原来你们是因为争吵而争吵。
那个你狠狠暗恋的人呢,毕业之后你再也没能见到她。直到有一天不知道为什么,你突然想起来曾经你的生命中出现过这样的一个人,你才恍然大悟,原来已经把这个人忘记这么久了。
原来啊,时间把一切都掩盖了。
二十岁的那一年,越发的感叹,青春已经过去了。越发的感叹,时间过得太快了。
那个听着音乐追赶自由的年纪已经远去了,曾经陪伴你的人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只有电脑里存着的灌篮高手,和MP3里播放的自己最喜欢的那些歌曲,提醒你,过去的青春不是一个幻觉。
这一年,你开始觉得梦想这个东西,仿佛是永远不能实现了。
这一年,你开始觉得青春这个东西,仿佛是永远不会重来了。
这一年,你开始觉得长大这个东西啊,是全世界最无奈最痛苦的事情。
这一年,听到一首老歌的时候,还能想起以前那个跟你在一起的人,那个说好要永远却只陪你走过一段的那个人。
这一年,听到五月天的《而我知道》,想到自己十七岁的时候,也曾经轰轰烈烈不计回报地那么爱过。
这一年,接到了很久没有联系的好友的电话,他对你说他现在在伦敦,而那个地方,是你曾经对他说,一定要去一次的那个地方。
到最后,站在那里的人,却是你的好友,而不是你。
这一年,你重新开始看周星驰的那些电影,喜剧之王,大话西游。你终于看懂了里面的含义,你终于明白至尊宝和紫霞注定是个有缘无分的人,你终于明白了周星驰对张柏芝说出那句“我养你”之后,张柏芝痛哭的原因。
这一年,你看着天空,才发现从七岁起陪着你的那个天空,一直都在你的头顶。
然后,你最后一次的想,会不会云层的上头,真的有那一个城堡。却又突然间觉得自己的这个想法很可笑。
这一年,你终于明白,原来生活比想象的艰难很多。
还是在这一年,你遇到了另外一个她,你们在一起了,你才明白两个人在一起不一定是因为感情,也可能仅仅是因为你需要人陪。
还是在这一年,听到灌篮高手的主题曲,突然怀念起这部经典,你翻出来看,到最后竟然看到自己泪如雨下。
还是在这一年,你看着天空,才发现,生活变了这么多,朋友变了这么多,自己变了这么多,唯一没有变的,就是在头顶的那个天空,那个被你一直忽略的天空。
你想到那个天空很高风很清澈的高中时代,你想起十二岁时一家子聚在一起过夏天的情形。
你叹了一口气,原来那些夏天已经过去了。
你想到十七岁跟你在一起的她,觉得自己那个时候就像是个傻瓜。
可是却又傻的很值得。
原来自己的青春,就在自己考虑什么是青春的日子里过去了。
原来还相信天长地久的那个年龄,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原来自己会有这么一天,这么怀念起那个被自己狠狠浪费过的夏天。
在这一天,你听到了《而我知道》。
而我知道那真爱不一定能白头到老,
而我知道有一天你可能就这么走掉,
而我知道我知道这一切我全都知道,
我就是受不了。
而我知道我们曾天真的一起哭和笑,
而我知道放开手但不知道怎么忘掉,
而我知道你走了以后的每一分一秒,
却还是这么难熬。
你这才明白,原来在你心里,这一切你全都知道。
在这一年,你知道了。
其实真正爱过了,也就那几年。
第二天的清晨唤醒了你。
你揉揉自己惺忪的睡眼。
看着窗外的风景,又想起了自己的十七岁。
突然间笑出声来,原来自己的十七岁,原来那个纠结不安的十七岁,那个寡淡寂寞的青春,居然那么像是一个幻觉。
原来自己最怀念的,不是那个跟我在一起的你,
不是他妈的我付出了那么多都没能挽回的感情,
篇3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我们每个人啊,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人,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呢,都有自己心中的偶像。你心中的偶像是谁呢?夏昆,你心中的偶像是昆虫吗?
生:我心中的偶像是周杰伦。
师:周杰伦是他的偶像。歌
唱得那么好,还能自己作词,自己作曲。
生:我的偶像是成龙。
师:成龙是他的偶像,武功高超。你是崇拜他的武功吗?
生:我还崇拜他经常给灾区捐款。
师:成龙不仅是功夫明星,还是慈善家,著名的慈善形象大使。德才兼备的成龙是他的偶像。你的偶像呢?
生:我心中的偶像是爱迪生。
师:为什么?你举几个例子说说,爱迪生发明过什么?
生:他发明过电灯。
师:电灯是爱迪生发明的。如果没有爱迪生的发明,恐怕灯火辉煌的光明会推迟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我们就会仍然生活在黑暗当中。他崇拜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
生:我崇拜湖人队的科比。
师:科比?我不了解,你介绍一下。
生:他是湖人队的一名猛将,算是后卫。
师:他是什么明星?
生:篮球明星。
师:他崇拜科比。同学们,你们有的崇拜歌星,有的崇拜功夫明星,有的崇拜发明家,有的崇拜球星。今天啊,孙老师推荐一位你们必须崇拜的人,谁呢?
二、谈论孔子,聚焦人物
师:(板书:孔子)你了解孔子吗?为什么要崇拜孔子呢?你不了解他怎么崇拜他呢?
生:因为孔子在55岁时周游列国,他的弟子有3000多人,最出名的有72人。
师:孔子,一生培养了3000多名弟子,72位贤人,为国家培养了许多栋梁之才,是伟大的教育家,我们要崇拜他。
生:孔子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师:孔子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华文化的核心文化是什么文化呢?是儒家文化。孔子是中华文化的奠基人。所以,我们要崇拜孔子。还有吗?
生:我还知道,孔子是个
思想家,他是全球十大思想家
之一。
师: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思想家呢?就是他产生出来的想法和思想能影响一个民族,影响人类的发展进程。他的思想影响着几千年后人的行为。
师:正因为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伟大的思想家,中国文化的奠基人和创始者,所以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要了解孔子,崇拜孔子。从哪些渠道了解孔子呢?你们知道吗?孔子离我们那么遥远了,我们从什么渠道了解孔子呢?你说。
生:我们是从《论语》这本书里了解孔子的。
师:真好。《论语》这本书(手指屏幕)是孔子去世之后,他的弟子们整理出来的。把孔子生前和弟子们交流的语言记录下来,记录了孔子的语言,就是记录了他的思想。2005年,我到英国去考察,住在旅馆里面,发现旅馆床头柜上有本厚厚的书,一看是《圣经》。问服务员,服务员说这本《圣经》是送给每一位住店的旅客的。西方人几乎每个人都读《圣经》。西方有《圣经》,我们中国有没有自己的“圣经”呀?有!我告诉你们,《论语》就是中国的“圣经”。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要读我们自己的“圣经”。今天这堂课,孙校长就和同学一起走进我们中国的“圣经”――《论语》。
三、创设情境,学习“开学
典礼”
师:当当当,孔子学院的钟声响了,四面八方的弟子汇聚在孔子学院的杏树下,静静地等待他们的老师――孔子,来给他们做开学典礼的讲话。只见高大的孔子稳步走上讲台,看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弟子们,向他们讲了三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讲完这三句话,用眼睛看了看下面的弟子。有的弟子朝着孔子微微点头,脸上露出笑意;有的弟子眉头紧锁,不理解老师讲的三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看到大家不同的表情,微微一笑转身走下讲台,走回他的书房。弟子们等孔子走了,就纷纷议论起来。一个叫子禽的弟子问子贡:“子贡呀,老师开学典礼讲的三句话是什么意思呀?”子贡也问他的同学颜回:“颜回啊,老师为什么在开学典礼上只讲这三句话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孔子在开学典礼上讲的这三句话。跟老师读这三句话。子曰:“学而时习之……”起。(课件出示这三句话)
生:(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师:请男同学读一遍,子
曰,起。
(男生齐读)
师:这三句话的意思,你们懂吗?不懂的和同桌讨论讨论。这三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生相互讨论)
师:交流一下,你是怎么理解这三句话的?谁来交流?
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觉得是,学习以后温习,是件很快乐的事。
师:第一句,这是他的理解。第二句呢?
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件很快乐的事情吗?
师:“志同道合”这个词说得真好!第三句呢?你来。
生:“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知道我,我不生气,这不是君子的做法吗?
师:说得真好!三句话理解得很好。我们再读一遍,好好体会一下,子曰,起。
(生齐声朗读)
师:古代的“学”字和我们今天的“学”字是有区别的,区别在哪里呢?我们看看古代的“学”字怎么写。(板书:■)这是一只手,这是另一只手,这两个叉代表知识和智慧。一个长长的东西把下面遮住了,遮住的是什么呢?你们看看,下面像什么?
生:像一个在读书的人。
师:像一个儿童。孩子的头呀都是大大的,告诉我们什么呢?小孩子生下来,是有东西把他盖住了,蒙蔽住了,所以我们讲小时候的儿童叫蒙童,小学教育叫启蒙教育。要教孩子们学什么呢?要教孩子们一只手伸出来去接受知识、智慧和做人的道理,一只手学着把盖着的东西掀掉。这就是古人之“学”。(一边指着板书做手势,一边讲解。)古人把学哪些东西都称为“学”呢?你猜猜看。
生:古人不仅学知识,不管什么事,只要是你不知道的,都是学。
师:生下来,学吃饭是学,学走路是学,学做人是学,学骑车是学,学游泳是学,不仅仅是我们今天的学语文,学数学,对不对呀?所以这个“学”,是广义的学。我们读一读。
生:(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师:他的弟子子禽不赞同老师的观点,他急急忙忙跑到孔子书房和孔子探讨起来了:“老师,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你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明学习是很快乐很喜悦的。可我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子禽认为,经常学习、经常温习是非常苦的事,非常枯燥的事,非常辛苦的事。你同意孔子的观点还是同意子禽的观点呢?你们讨论讨论,看谁能说服谁。
(生相互交流)
生:我觉得孔子说得对。因为学习完了就复习,这样考试的成绩就能提高,自己能够扎实地学到知识。
生:我的观点是孔子说得对,我们学习后按时温习,长大了就能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生:我的观点是孔子说得对。我们可以联系到一句话就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之后,你就懂得第二层的意思。所以我认为,学习之后的复习是件快乐的事情。
师:哎呀!(脸上略带笑意)这真是个小孔子。他把这句话和后面一句话联系起来了,为什么学习经常温习很快乐呢?因为温故而知新,能够知道新的东西,能够做老师了,就是很快乐的。快乐在哪里呢?我们接下去看第二句。
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师:为什么有朋友从远方赶来,就感到特别快乐呢?说给我们听听。
生:有朋友从远方来,有共同话题,就可以共同讨论、共同交流,这是很快乐的事。
师: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会跟你交流什么呢?
生:交流一些自己生活上的问题,学习上的事情。
生:既然是志同道合的朋友,那么他们两人的习惯是一样的,他们交流的是同一个话题。
师:志同道合的朋友不是说习惯一样,是什么一样?
生:有相同的兴趣爱好。
生:性格比较相同。
师:还有什么相同?最重要的相同是什么相同?
生:他们的志向相同。
师:等你有了学问之后,你就有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你有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从那么远的远方赶来和你交流。如果你没有理想,没有志向,没有追求,你的人生就不会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再把这句读一读。
(生齐声朗读)
师:要学习啊!学习是快乐的,他会给你带来朋友。第三句,女同学齐读。
(女生齐读)
师:这里有一个关键词是比较难理解的,是什么?
生:愠。
师:“愠”是什么意思?这个字比较难懂。
生:我觉得“愠”是生气的
意思。
生:我觉得“愠”是怨恨的
意思。
师:那“不愠”呢?
生:“不愠”是不生气。
师:心中生气,心中怨恨。所以它是什么偏旁?(板书:愠)
生:竖心旁。
师:温习的“温”,三点水改为竖心旁。跟人的心情有关系,心中生气,心中怨恨别人,叫“愠”。前一句中的“说”,同今天的“悦”,(板书:悦)“喜悦”的“悦”一样,也是竖心旁。学习是个人的事,心中喜悦,都是反映人的心情的,所以是竖心旁。
师:哎呀!子禽又去问孔子了。“老师,你整天叫我们学呀学呀,我们学得有本事了,学了一身的学问了,可是人家不用我们。你游历了多少个国家,哪个国家的君主都不用你,都不懂你,都不理解你,你还叫我们心中不生气,不怨恨人家,我做不到。人家不了解我,人家不重用我,我就要生气。”你同意谁的
观点?
生:我同意孔子的观点。
师:说说理由。
生:最后一句“不亦君子
乎”,意思是“不也是君子的做法吗”。这句话的意思是,别人不了解你,你不生气就是君子的做法。
师:如果生气呢?
生:如果生气了就不是君
子了。
师:如果生气的话,就还没达到君子的境界。一个君子,当别人不了解自己,不重用自己,仍然保持一种快乐的心境,不生气,不怨恨,这是君子的境界。很高很高的,一般人都做不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人生的崇高境界。我们要向往之,追求之。我们一起把第三句读一读。
(生齐声朗读)
师:看到了吗?孔子在开学典礼上讲了三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内心喜悦。“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生气,也是要内心平静。“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要快乐。(板书:乐)这三句话都是教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啊?
生:这三句话是教我们做一个快乐的人。
师:说得好!
生:我觉得这三句话是教我们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
生:我觉得是教我们做一个乐观向上的人。
生:教我们做一个正直的人。
师:正直的、快乐的、乐观的人。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家,开学典礼讲的三句话,要教我们学习做人。他没有讲语文,没有讲数学,他讲要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做一个快乐的人,做一个快乐的君子,做一个有修养的人,这才是儒家文化最根本之所在。大家背一背,好好体会体会。
(生放开声各自背诵并齐声背诵)
师:我们今天是语文课,我们不仅讲要做怎样的人。你看孔子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呢?我看谁有发现的眼睛。孔子的这三句话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生:我觉得这三句话都很
精练。
师:精练!这是孔子语言的一大特点。你真了不起,你能看出精练,我能看出你内心思想精辟,精练!真棒!一句话顶一百句,这就是孔子的语言。
生:孔子的语言很押韵。
师:呀?你从哪里能看出
押韵?
生:“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
师:你真了不起呀!“说乎、乐乎、君子乎”,最后一个字都是押韵的,你的乐感特好,你读给大家听听,把这个韵读出来。
(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多好啊,有音乐感!孔子的语言还有什么特点?
生:孔子的语言对仗,朗朗上口,很容易记住。
师:从哪里能看出对仗呢?
生:“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以及他的结尾“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
师:这三句话都有一个共同的句式:“不亦……乎,不亦……乎,不亦……乎”,这是孔子语言的特点。(板书:不亦……乎)“不亦……乎”,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不也是君子吗?都是什么句式?反问的句式,排比的句式,语言多么富有文采,读起来特别容易记住。你发现还有什么特点?
生:孔子的语言结尾常常加上“乎”“也”等字。
师:古人的话有“之乎者也”。“之乎者也”就是我们今天的语气词,所以讲话时,用上一个语气词,能加重你的情感。《论语》是孔子和弟子对话的语言,是口语化的。口语化的语言很有生命力哦!我们再一起读读,把孔子的语言一起读出来。
(生齐声朗读)
四、对话交流,体悟“学习
之道”
师:是呀,孔子的开学典礼虽然只讲了三句话,可这三句话流传了2500多年。这三句话影响了世世代代中国人,这三句话影响了全球人,这样的语言就叫经典。所以说《论语》是中国的“圣经”!
师:当当当,孔子学院的钟声又响起来了,新学期的第一课开始了,学生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里等孔子来给他们上课。高大的孔子稳步走入教室,走到讲台前,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大字――学习之道。(板书:学习之道)“你们从四面八方投奔到我的门下都是来干吗的呢?都是来向我求学问的,向我求道德的。怎么学习呢?今天第一堂课就和你们讲学习的道理、学问的
道理。”孔子在黑板上出示了五句话。
(课件出示: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师:这五句话都是围绕着“学习的道理”来讲的。你对哪一句话特别有体会?
生:我对“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理解。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我们班有49个学生,48个同学都是我的老师,他们各有各的优点,我要吸取他们的优点,改掉自身的
缺点。
师:你真了不起!把你的名字告诉大家。
生:我叫赵润澜。
师:润澜,润澜,当代的孔子,小孔子。(请三位学生到讲台前)这叫三人行。润澜,他叫什么名字?(指着其中一生问)
生:他叫查博诚。
师:他身上有什么优点可以让他做你的老师?
生:他很聪明也很机灵,还有幽默感。
师:他很聪明也很机灵,还有幽默感。“择其善者而从之”,对不对呀?
生:是的。
师:他叫什么名字?(又指着另一生问)
生:他叫缪景昊。他的奥数学得非常好,有一股钻研的
精神。
师:奥数好,有股钻研精神,这一点可以做你的老师?
生:是的。
师:他们是不是十全十美的呢?有没有“不善者”值得你反省和改正的呢?
生:我觉得缪景昊有一点调皮,我有时也调皮。
师:这一点要“其不善者而改之”。查博诚呢?
生:查博诚有时候粗心大意,我有时候也会。
师:她从别人身上看到了优点和缺点,这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板书:择)润澜,当代的小孔子,掌声送给他们。(师生齐鼓掌)
师:真好!对孔子的语言领会得那么深刻。我们把润澜有体会的这句话读一读。
生:(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师:润澜对这句话有感受,你对哪句话有感受呢?
生:我对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感受。
师:谈谈你的感受。
生:学习了不思考那我不就危险了吗?思考了不学习,脑袋也危险了。
师:“罔”是什么意思?
生:迷惘。
师:迷惘,糊涂,学习了但你不思考,那不就稀里糊涂吗?只思考不学习,你的脑子变得怎么样了?
生:变得危险。
师:为什么只思考不学习就变得危险呢?
生:我们会容易受骗。
师:整天在家想啊,翻过来想这个天掉下来怎么办呢?转过去也在想这个天掉下来怎么办呢?整天在思考天掉下来怎么办?你们说天会掉下来吗?
生:(齐)不会。
师:这叫杞人忧天。为什么他会担心天会掉下来呢?因为他没有知识,他不学习,对不对?所以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变得危险了,就会杞人忧天。学和思要结合,缺一不可。(板书:思)
生:我对最后一句话有感受。“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师:子贡问老师,您怎么知道这么多呢?您是天才吗?孔子说:“非也,非也。”不是,不是。“我非生而知之者。”我不是生下来就知道的。“好古”是什么意思?
生:喜欢古代的文化。
师:“敏以求之”呢?
生:敏捷而勤奋地学习。
师:子贡懂了,原来他的老师“好古”,(板书:好古)喜欢古代的文化,所以才那么有文化思想。你是“好古“还是“好今”呢?(板书:今)
生:我认为两个都要喜欢。
师:请讲理由。
生:要了解古代的也要适应现代的。
师:他和孔子一样的经典、精辟。要了解古代,也要喜欢
现代。
生:要“好古”,古代文化是传承下来的,是经历过历史风霜的,是不朽的东西,所以要“好古”。
师:古代的文化是大浪淘
沙,留下来的全是精华,经历了世世代代的考验,怎能不“好古”呢?你是“好古”派的小孔子。
生:我“好今”,但也“好古”。“好古”是因为古代的中国是礼仪之邦,现代有些人没礼貌。我“好今”,就是要学习当今的科学技术,做一个既有礼仪又有知识的现代人。
生:我们通过古代的文学,了解许多古人的经验;也要“好今”,我们要与时俱进。
师:你还喜欢哪句呢?
生:“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学到知识要温习一下,才能学到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当老
师了。
师:你能举一个“温故而知新”的例子吗?
生:考试的时候,必须要好好复习,一边复习,一边还要理解老师没有讲解到的知识。
师:学完一个单元自己复习,在复习的过程中掌握老师没有讲到的知识可以领略新知识。举一反三,温故知新,这样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你也可以做老师了。
师:以前我们也学过《论语》,今天我们再学叫“温故”。小的时候我们学过的知识,到了大学之后再去学,这叫“温故而知新”。这样,你就可以做我的老师了。(板书:温)把剩下的最后一句读一下。
生:(齐)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师:你们尝试一下“不耻下问”。
生:“是以谓之文也”的“谓”是什么意思?
师:“谓”是称呼的意思。
生:“耻”是什么意思?
生:耻辱的意思。
生:“敏”是什么意思?
生:聪明好学的意思。
师:“是以谓之文也”,“文”是什么意思?
生:是有文化的人。
生:“文”是一个人的称号,那个人叫孔文子,是孔子的学生。
师:(脸上略带欣喜)哟,你懂得不少。有一个故事,魏国有一个大官,叫孔圉,他去世之后,后人给了他一个称号,称他为“文”。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叫“下问”。(板书:问)你有过“不耻下问”,向别人请教过吗?
生:在体育课上我们学习跳远,男生比女生跳得好,女生向男生请教怎样能跳得远,有什么技巧可以告诉我们。
师:这叫“不耻下问”?还有没有?
生:四年级时,有一道数学题,别的同学都懂了,而我不懂。我问了杨宇凡同学,杨宇凡仔
细解答我的问题。这叫“不耻
下问”。
师:向同学问是“不耻下问”吗?也不是。向谁问是“不耻下问”呢?
生:平时我喜欢拼航模,我比弟弟拼得好,但是其中有一部分怎么都没弟弟拼得好,于是我向他请教。
师:向弟弟问,向幼儿园小朋友问,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这样的请教一点都不感到难为情,一点都不感到羞耻,这样才叫“不耻下问”。这才是有学问的人,有品行的人。所以我也经常向同学们请教,因为你们“温故知新”,因为你们“三人行”中也有我的老师。孔子的语言真的要好好品味呀。
五、背诵吟唱,品味升华
师:孔子的语言、孔子的思想代代相传,他的语言化成了名言警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的语言变成了成
语,“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敏而好学”“温故知新”。具有思想魅力的语言,具有文采的语言,才能穿越时空,代代相传,这样的语言就叫――经典。我相信,只要我们人类延续下去,孔子的话将会世世代代传下去。这样经典的语言不要读吗?不要诵吗?大家来背一背,诵一诵。
(生先各自背诵,师生再以一问一答的形式背诵。)
师:今天学习了“学习之道”。学习要喜‘好’,要有选‘择’地学,学习要有‘思’考地学,学习要经常‘温’习,要不耻下‘问’,要快‘乐’地学习,这才是――学习之道。(边说边手指板书)孔子的语言穿越时空,孔子的语言温暖着我们,孔子的语言不仅要吟诵还要传唱。让我们在美妙的《论语》歌声中结束今天的课,让我们世世代代诵《论语》、唱《论语》吧。给大家听首歌。(课件出示歌词)
(生跟着音乐一起哼唱,第二段生拍手跟着音乐唱。)
师:我们全球人都要做孔子的粉丝,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要崇拜孔子,学习孔子。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下课。
【教后所思】
我在课前曾绞尽脑汁地想小学生的《论语》怎么上,踱过来踱过去地想――难!为什么?因为孔子和弟子的交流是只言片语,没有情节,没有故事,深奥、久远。让孩子们学,孩子们觉得枯燥,觉得你在讲大道理。我也不可能像于丹那样站在讲台上讲《论语》故事,讲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那是成人学的,我不可能让孩子坐在下面听我讲40分钟,所以我教儿童学《论语》有这样几个理念:
1.教学一定要有情境。把孩子们带到远古的孔子学校情境当中去,所以我就创设了课堂上的“当当当”的钟声,创设了“开学典礼的情境”,创设了“孔子第一堂课――学习之道的情境”。把孩子们带到情境当中,孩子们就不觉得枯燥了。
2.要让孩子和孔子对话,和《论语》对话。教育专家崔兰老师说,新课标当中有个理念就是“对话”理念,文本对话就像是和《论语》对话,和孔子对话。所以要让孩子们向老师提问、探讨、辩论。对话过程中是“好古”还是“好今”呀?有“三人行”上台表演的对话,还有问题式的对话,这种对话有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多种形式的对话,让他们和孔子对起话来,这样的教学他们才感兴趣。
3.语文课要上得像语文课,《论语》课不能上得像讲大道理的课。语文的因素在哪里呢?语言文字上的推敲和品味。例如:“不亦说乎?”“说”和“乐”的区别在哪里呢?“说”是内心的喜悦,“乐”是由内而外的快乐。有朋友来了,脸上要表现出快乐的神情,老朋友来了,握手,拥抱,请到我家里做客,要快乐。“愠”是什么呢?“愠”是内心的怨气、内心的怨恨,一个君子,不仅内心没有怨恨,外在的也没有怨恨,这才是君子。孔子的语言“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中这种“不亦……不亦……不亦……”是口语化,就像和孔子面对面对话一般。《论语》是把孔子的对话记录下来,把孔子精练、经典的口语化语言记录下来。
为什么我要上《论语》课?现在我们说的词汇是谁给我们的?我们的先人――孔子。“温故知新”“不耻下问”“敏而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都是孔子给我们的语言,我们可不能忘记我们的祖宗啊!不能忘记中国文化的源头啊!源头在哪里?在《论语》,在《道德经》,在孔子、老子。
中央电视台有一档栏目叫《清明》,什么叫“清明”?天明地清叫“清明”,标题叫“慎终追源,热爱生命”。前年,中央电视台还有一档节目是用老子的《道德经》来贯穿中国文化的魅力,只要有人存在,老子、孔子的语言将代代相传。我们今天不仅要“好今”也要“好古”,回到语言的源头,学习那么经典、那么美妙、那么温暖的语言。
语文教师的文化使命是什么?是把我们中华文明中源远流长的经典文化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从《论语》传起,从孔子传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