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04-01 22:40: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范仲淹的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范仲淹的故事

篇1

范仲淹刻苦学习,废寝忘食地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他之所以好好读书,是因为他正在为志向而奋斗。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远大目标,我的远大目标就是当一名科学家,为人类造富,为国家取得荣誉。虽然我才上五年级,但是我正在想我的目标而奋斗。

我觉得,全人类都应该向范仲淹学习。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煮一锅米粥等粥凝冻之后划成四块并把咸菜切成碎抹一起使用。范仲淹每天差不多凌晨即起攻读诗书直到半夜才和衣而眠。

篇2

关键词:文化翻译观 中西寓言故事 翻译

1、引论

1.1 本课题研究现状及趋势,研究本课题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

寓言是富于启发性的故事形式,篇幅短小精悍,常常以人、动物或其他非生物作为主角,寓意深刻。寓言是各种精神文化成果的重要载体、展示各民族文化特征的橱窗。

目前国内学者中西方寓言故事的研究,有不少是研究各自的体裁、文化内涵、写作手法及艺术特点的,如宋苗(2003)的硕士论文“先秦寓言的文化内涵”、吴秋林(1985)的“论寓言的本质”;也有进行中西寓言比研究的,如曹文心(2001)的“伊索寓言与中国先秦寓言的民族特色比研究、蓝开祥(1985)的“东西辉映的先秦寓言与伊索寓言”。将寓言与翻译相结合的研究,特别是中西寓言之间的翻译研究相较少,有周燕、向晓红(2002)的“寓言与翻译”。从文化翻译观进行中西寓言翻译的研究目前国内还没有。因为寓言有着深刻内涵的文化载体,所有在将中西方寓言互译时,就不能光考虑语言层面上的转换,还要将文化因素考虑在内。Susan Bassnett的文化翻译观认为,翻译应该以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不能单单停留在语篇层面;翻译等值就是原语与译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Su―san Bassnett的文化翻译观有利于将各自的文化因素通过翻译带给其目标读者,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研究旨在Susan Bassnett的文化翻译观指导下,进行中西寓言故事的比与翻译研究,分析探究中西寓言故事翻译中文化因素,找出合理的翻译策略和手段,使得翻译的寓言故事在各自的目标读者中产生和源语目标读者同样的效果,以此促进中西方的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1.2 本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研究旨在Susan Bassnett的文化翻译观指导下,进行中西寓言故事的比与翻译研究。首先比较中西寓言故事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包括题材、形式、特点、传统、主人公角色以及带有各自深刻文化内涵的因素。此部分会分别从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如《庄子》、《韩非子》等和西方寓言故事中的《伊索寓言》、《拉封丹寓言》中挑选经典的寓言故事进行比分析。接着探讨Susan Bassnett的文化翻译观的内涵和理论意义,以及其寓言翻译的指导作用。然后探究中西寓言故事翻译中的各种文化因素,如历史习俗、思维方式、宗教传统、价值观及审美观以及地域环境等,并选择有代表性的寓言故事进行分析。在翻译寓言故事的过程中,译者必须了解语篇中中西民族文化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正确理解原文所包含的文化语义,分析隐含在原文背后的文化因素,做精准有效的翻译。最后,根据Su-san Bassnett的文化翻译观,探讨具体翻译中西寓言故事的过程中所要遵循的翻译标准、可以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手段。其中最重要的两种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的运用会分别得到详细的解说。另外其他一些翻译原则如等值原则、替换原则、直译原则、意译原则会得到具体而详细的阐述和说明,辅以具体的寓言故事翻译例子。总之,研究目标是找出合理的翻译策略和手段,使得翻译的寓言故事在各自的目标读者中产生和源语目标读者同样的效果,以此促进中西方的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该研究要从Susan Bassnett的文化翻译观着手,找到中西寓言故事比与翻译的切人点,结合具体而经典的寓言故事的翻译及其分析,探讨出影响寓言故事翻译的各种文化因素,使目标读者读译文时达到和源语读者读原文时的同样效果,从而通过分析和翻译中西寓言故事,在中国和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1.3 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研究以Susan Bassnett的文化翻译观作为指导,进行中西寓言故事的比与翻译研究。首先比较中西寓言故事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接着探讨Susan Bassnett的文化翻译观的内涵和理论意义,以及其寓言翻译的指导作用。然后探究中西寓言故事翻译中的各种文化因素,如历史习俗、思维方式、宗教传统、价值观及审美观以及地域环境等。最后根据Susan Bassnett的文化翻译观,探讨具体翻译中西寓言故事的过程中所要遵循的翻译标准、可以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手段。

本研究拟采用定性分析和比分析的方法,以“文化翻译观”作为理论指导,以具体的翻译个案作为研究象,从而找到切实可行而有效的翻译中西寓言故事的策略和方法。

2、寓言的特性

历史习俗、思维方式、宗教传统、价值观及审美观以及地域环境等,在中西寓言故事的翻译中有着重要的影响。翻译寓言应注意它的三种属性和五个特点。

2.1 寓言的属性

寓言的三种属性是:

2.1.1 语言属性(以连贯的语言信息为其结构)

2.1.2 逻辑属性(归纳事实,构成判定)

2.1.3 文艺属性(文艺小品)

2.2 寓言的特点

寓言有五个特点:群众性、判断性、教诲性、精炼性和形象性。

2.2.1 群众性:寓言主要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一部分是传统的民间故事(如:“愚公移山”、“铁杵磨针”);另一部分才是历代哲学家、统治者、文人、学者或其他有识之士所总结出来的(如“孔子劝学”、“伯乐教人”)。

2.2.2 判断性:寓言传说总是明确告诉人们一个事实,并通过这一事实阐明一个真理,说明一种认识或得出一条经验。如“鹬蚌相争,渔人得利”之类。

2.2.3 教诲性:教诲性应当说是寓言最本质的特点,它客观现象、人情事理进行深入剖析,以此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要学习什么,防范什么,应当做什么和坚决不做什么。有的寓言是消极的警告,有的是积极的教诲。该类型寓言又可分为以下几类:

(1)倡导类:提倡积极努力学习(如“无钱之市”),业精于勤(如“学以砺身”),实事求是(如“鲁侯养鸟”)、讲求效率(如“宋人刻楮”)。与此同时亦告诫人们:戒主观片面(如“宋人燕石”),戒自不量力(如“夸父逐1日”)、戒贪婪(如“鳏鱼贪食”)、戒轻信人言(如“燕人还国”)、戒目光短浅(如“反裘负刍”)等。

(2)辨证真理类:如“楚人矛盾”(Self contradiction):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A spear-maker of Chu, conculrenfly an armorer,whilepraising the invulnerability of his armor,declared that

there was nothing that his spears could not pierce,Butwhen he was asked,“What if your spears were used a-gainst your own armor?”He could not 8nswe广invulnerable armor and allpiercing spear cannat stand together。

(3)政治、经济、信息与致富类:如“以鱼喻君”(Thesovereign analogous to a fish),提倡民主思想:

孔子谓子夏日:“商,汝知君之为君乎?”子夏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

“Shang”,said Confucius to Zi Xia, “Can you tell mehow the sovereign of a state is a sovereign?”“The fish outof water must perish。”replied the disciple,“Where as thewater without the fish continues to be the same element。”(孙贵定译《中国寓言》)

(4)精炼性:由寓言而生成的成语,一般只有短短的几个字,但在极其简练的文字里,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寓言的文字简练精辟,也体现了便于记忆、使用、流传的客观需求。如“屠龙之技”,它的整个寓言只有25个字,而其短小精悍的寓意却指明了学习要有目的性、计划性和针性,反浪费光明和金钱的重大意义。

朱浮漫学屠于支离益。殚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5)形象性:寓言并不以理论形式表达思想,而是通过事物的形象和具体特征、行为或话把若干含义描绘、烘托出来。寓言具有十多种修辞手段,诸如:明喻、暗喻、拟人、夸张、反语、警句、双方、照、影射、弦外有音及幽默讽刺等等,从而形成并具备强烈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3、翻译寓言的原则

在英汉寓言的翻译中,不论它源于历史典故或传统故事等等,大体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3.1 等值原则(套用):汉语成语和外语成语的深层、修辞层和表层完全吻合,也就是二者的内容和形式都相等,如:

知足常乐:Content is happiness。

人孰无过:To error is human。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As you sow,so you reap

3.2 替换原则(借用):深层吻合,修辞层和表层不吻合,也就是二者内容相等。形式不等,此时借用义同形异的成语译成,如:

因噎废食:The scalded dog fears cold water

得不偿失:Give a lark to catch a kite

曲突徙薪:Prevention is better than cure

3.3 直译原则:将汉语、寓言、成语译成外语一般词语,不仅符合原意,而且切近原始形象,并推敲出道德结论,增译于后,使之尽可能接近外语成语的形式,易于大家接受,如:

舌存齿亡:flexible tongues and hard(firm)teeth havedifferent lasting

3.4 意译原则:即解释性意译,如果勉强直译将会有损原意时,可将汉语寓言成语译成一般的外语词语或词组,如:

齐人捉金:A man may be belinded by the lust of goldand turned into a thief

亡铁疑邻:Groundless suspicion often cofirms itself towrong an innocent

总之,在翻译过程中,还可用加词、减词、省略、改动、引申、倒反(将肯定译为否定)、加注、推演等方法灵活处理。

4、结语

篇3

一、翻译美学

1.翻译美学的含义

要想弄明白什么是翻译美学,就首先得知道什么是美学。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美学也是哲学的一种分支,研究的是艺术中的哲学问题,从而美学也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所以,顾名思义,翻译美学就是将翻译与美学相互结合,以语言审美及表现进行研究的一门理论指导性科学,包括文化研究与语言审美、语言审美方法及价值论、风格翻译研究、中西方翻译美学思想的发展概略以及英语之美和汉语之美的概括论述。

2.翻译与美学的“姻联”

我国上下五千年的翻译理论史,实质上就是一种翻译美学。从古至今对翻译美学渊源的研究有着许多相关实例,例如,最早的佛经翻译家支谦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阐述;严复有“译事三难”以及“信达雅”之论;茅盾强调“神韵”;还有郭沫若的“风韵译”、朱生豪笔下的保持“神韵”和“神味”、钱钟书的“化境”以及傅雷对“重神似而不重形似”的概述等等。翻译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翻译中的审美客体、翻译中的审美主体、翻译中的审美活动、翻译过程中富有创造性的审美再现,以及翻译中的审美判断、审美标准、审美欣赏等等。美学理念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指在翻译本质之中参入创造美、咀嚼美以及挽留美;而理性认识指的是在理论基础之上建立起思维科学与思想方法,以审美――赏美――造美为主要线路,层层对翻译美学进行剖析。翻译美学的培养有着多方面因素,比如,朗读就可以提高对翻译美感的培养。朗诵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体现,加之对翻译美学的朗诵,语言的美感以及乐感就会被激活。翻译与美学是相辅相成的,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接受美学并运用美学,就能使二者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二、中国古诗英译

1.中国古诗

在中国深远悠久的文化史之中,古诗一直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美的一种体现。在前所作的诗歌作品都称之为古诗,从格律上看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近体诗又称为今体诗,古体诗又称为古风或古诗。古体诗是按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从《诗经》到南北朝庾信的诗风,都是古诗的体现。近体诗又分为律诗与绝句,律诗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古诗都具有言短意长、“活”的特点,语言具有凝练美、含蓄美以及朦胧美。

2.中国古诗英译

在最近几十年里,中国在古诗英译研究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以及长足的发展,翻译美学的融入也日益显示出实际的成果,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翻译美学在中国古诗英译中的特色研究,比如开设了关于此类研究的大学专业课程或选修课程,让学习者更加体会到翻译美学带来的好处。中国古诗英译的发展历程是长远的,从最早期的《诗经》开始,就有西方学者对其进行翻译。法国耶稣会传教士是首位将《诗经》译成拉丁语的译者,以供西方人士学习参考。而在中国,最早介绍中国古诗的西方汉学著作是发表在《志》上的《天作》和《皇矣》,之后多个国家包括德国、法国以及美国等等,都将《玉书》翻译成西方语言,从而为中国古诗进军世界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项活动打开了英语这扇世界窗口,使得中国文学能够在世界文学上取得一席之地,并影响着世界文学。

三、翻译美学视角下的中国古诗英译特色研究

1.从文化角度看中国古诗英译

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必然会导致中国古诗在英译中的信息错误及遗漏。中国古诗语言精炼,简简单单几个字要传达的情感并不是人人都能把握、领略到的,同样,也不能仅仅以为字数少就以为情感表述简单。所以,对于看似简单的古诗句,其翻译常常要经过深思熟虑,也是比较复杂的。所以,在进行翻译的过程当中,首先要了解该诗人是在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创作,体会当时诗人在那个时诗时的心情及情感感受,去领悟诗人所要表达的内在含义,集中去体现对诗语言技巧的把握、理解以及处理,明白其诗的核心所在。译者也应在对古诗原稿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懂得灵活变通,对其进行还原时能够时刻抓住其文化内涵的核心,由里到外地去展示诗人所作诗的“意”及“情”,这样才能够在英译中对中国古诗进行完美的再现。

2.翻译美学视角下的古诗英译

中国古诗之所以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是因为其本身具有的“美”。中国古诗中孕育着独具一格的字美、音美、诗句美、作品的感象美、诗人的情智美、意境美以及象征美。这些美学信息与中国传统哲学――美学同源同流,是高度艺术化了的中国文化的缩影。站在中西文化融合的角度看,中国古诗中的一些人物、事件以及时间是直接可以进行翻译的,但像情感、意象等是不能直接进行翻译的,必须先进行揣测,所以在这类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尊重古诗作者原创的用意所在,而并非以个人主观的观点去评论或者去理解它;同时,译者应该具备基本的美学素养,通过美学这扇窗口,去再现古诗的“美”。在翻译美学研究的过程中,中国的传统文化虽与哲学美学相关联,但古诗的命题往往比较抽象化,其内容表现比较模糊含蓄,无形之中增加了译者的翻译难度,使其情感更加难以把握,不利于科学、系统地进行翻译研究。

3.从翻译美学看古诗叠词的英译

在中国古诗创作中,诗人会运用不同的写作方法去表达自身情感。叠词在古诗中是经常运用到的,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在中国早期的《诗经》中有突出的运用。在中国文学语言形成的最初期,中国诗的表达方式主要就是重叠反复的吟唱,所以叠词的运用能够增强语气,并为情感增添色彩。在叠词的英译中,要突出这种效果是比较难的。对于中国古诗词叠词的翻译,最好是能将其转化成各种形式的英语修辞重复。在叠词的英译中,既要注重其义、形、音等方面,也要注重汉语语言文字本身具有的形象性、简洁性、立体性以及综合性,再加以语境的修饰,即意境的渲染,也会达到完美再现的效果。

4.接受美学与格式塔理论的结合

在翻译实践中,如果能将接受美学和格式塔理论相互结合在一起,就能潜移默化地促进译者意境的提高,并能有效促进读者审美和理解力的提高。注重接受者的需求以及审美意识对艺术作品的调节机制称为接受美学;而整体先于部分,各部分的总和不等于整体,以直觉组织对整体与部分进行凸显是格式塔理论的理念。接受美学与格式塔理论的相互结合可以起到互补互利的作用。接受美学侧重阅读过程中期待视野所形成的渐进美、接受美学源自思维的开放、接受美学侧重阅读过程中所形成的终极美、接受美学起步于阅读过程中的局限性,需要改变现实期待视野,不断改正弥补,使其完美再现;而格式塔之美源于意象的形成,起步于思维的整体性,以全局弥补局部的不足之处。在古诗英译中有时在结构上会有许多不确定以及空白的地方,这种形式具有一定的召唤性,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其进行填充。

篇4

文/刘德宽

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己志的范仲淹,堪称封建士大夫中之佼佼者,享誉后世。但是这样一位以“公”著名的先生,也未能免俗,为了自己的好友滕宗谅,曾经徇“私”。滕宗谅就是范仲淹在其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中称道的“巴陵太守”滕子京。

滕宗谅,字子京,河南人。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交好甚厚,感情颇深。滕宗谅在泾州任上,曾花费公款16万缗,遭到御史梁坚弹劾。滕宗谅怕连坐者太多,索性有罪一人担,烧毁账籍,灭掉相关姓名,销毁了证据,两项归一,罪不可谓不小。参知政事(副宰相)范仲淹不能眼见好友治罪,不惜徇私,力救之,初议止降一官。但梁坚的上司御史中丞王拱辰愤然不平,论奏不已,决不罢休。最后,还是没有治罪,贬谪到岳阳(巴陵郡)。

滕宗谅到岳阳后,为彰显政绩,决定重修岳阳楼。钱从何出呢?有妙招!官府贴出告示,民间有老债要不回来的,可以献给官府,由官府出面收回。官府讨债,谁敢不给?!不长时间,即收钱近万缗。滕宗谅亲自掌管这笔钱,不设账籍,不许旁人过问,用来修建岳阳楼。楼成之后,花费很多,滕宗谅自己也收入不少。

岳阳楼成,滕宗谅为粉饰治岳功绩,请名人为其舞文弄墨。范仲淹不管岳阳楼来历如何,亦应邀写成《岳阳楼记》,开篇即是“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其实,当时岳阳一带,民不聊生,滕宗谅到任一年,没什么起色。范仲淹不能不知,违心赞颂,还是为滕宗谅私交所累。

古代婚嫁竟是哀痛的事

周礼中有记载“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一个“令”字,就有“令”的执行者。但是也有例外,仲春时节的男女相会,“奔者不禁”。可见,当时的人还保有相当的动物性,国法要服从于“春天”。

从周朝到春秋都有专门做媒的官吏,官名“媒氏”,专职负责使男人有妻子,女人有丈夫,向他们配给田宅,以使其能安身成家。当时的男人结婚三年后才可以被国家征用外出作战或做工,叫“赴国役”。

今天人们的婚嫁是喜事,远古时候却恰好相反。迎亲只能在夜里,车马服饰都必须是黑色。起源于古人引阴气入家门,黑色是配合着阴的。黑夜黑马黑车黑衣人,车前置两枚火烛,在黑夜试探前行,就是去娶亲的了。

按《礼记》中记录,嫁走了女儿的人家,三个晚上不熄灭火烛,似乎女儿还能回来,似乎女儿还能看到娘家的光。而娶了新人的男家,三天内不能有丝竹乐器的响声。婚嫁是一件哀痛的事儿。

现代女人出嫁有哭的,有依依惜别的,多数只是做姿态。终究习俗变了,嫁人是张灯结彩浩浩荡荡欢天喜地的事情。而古人说,不对婚礼表示祝贺,是规矩道理。婚事,当时都写成“昏事”。

到了汉朝,有皇帝诏书说,禁止民间嫁娶备酒食相贺。按汉律,禁止三人以上结群喝酒,但可以印证,民间嫁娶已经饮酒聚众庆贺了。由周到汉的大约千年,娶亲已经从只能趁黑夜进行的坏成了好事,由汉到今天,再没变过。

《吕氏春秋》中说新娶来的妇人要“烟视媚行”,烟一样的视线,缥缈不定,妩媚地走路,大约是绝不能快步如飞,要忸怩细琐的徐徐而行。

古时候妇女出嫁年龄,在汉代有严格规定,十五岁到三十岁为界线,过三十还独身在娘家,就罚“五算”,合当时的六百钱。据说,罚款不重,只是惩治迟迟不嫁的女人对风俗的挑战。

有一种被古人称作“姆”的女人,类似现在的保姆。专指妇人到了五十岁,还没有生下孩子,被男家废出,按规定也不能再嫁。如果这妇人能奉行“妇道”,才有资格给别人的孩子做保姆。

汉朝的时候,有个叫王吉的人,房东家有一棵大枣树,王吉的妻子随手摘一颗枣给王吉尝,王吉当即废掉了这个妻子,因她偷盗。元朝规定废妻有七条:无子、佚、不事公婆、口舌、盗窃、妒忌、恶疾,任何一条都可以发休书废掉妻子。所以妇女们只能私自积蓄,以防万一。

宦官中的“贤者”李芳

在明隆庆年间,宦官中有两个叫李芳的。一个掌管司礼监,参与了倾陷官员的阴谋,其行为并不见得光明。另一个就是《明史》上称为“贤者”的李芳。他是穆宗朝的内官监太监。

篇5

一. 法制的起源

法制萌生于春秋时期。夏、商、周三代实行的是一种封建制度。国家是在家族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当时的国家的体制是一种家国一体的体制,在社会上是一种宗法制,国家的人际关系都按礼的原则来建立。进入春秋时代以后,封建制开始解体。体现在国家方面就是直接导致了天子、国王力量衰微,诸侯崛起;体现在诸侯国中就是国家内部卿大夫的势力强大起来,开始控制了诸侯国的权力,接下来开始篡夺君位;体现在封邑层面上,就是家臣凌主;在社会这个层面上,从前维系社会关系的这一套纲纪逐渐失效,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表现在国家方面是诸侯力征,同时大国兼并小国,一方面大国要侵占更多的土地,侵略小国,小国要自卫,天下混战,国与国之间没有基本的规则,无论大国、小国都希望富国强兵。法家适应这一时代的需要,提出了法治的主张,法治的一个基本的东西就是扩张君权,以法治国。公元前536年,郑国“铸刑书于鼎”(刑即为法),后来,晋国也“作刑书”。郑国与晋国先后采取了把刑法铸在鼎上,制定刑法,公布刑法,推行法治。这在当时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具体体现在:开辟了公布法先河,向民众公布法律,使得民众也可按照这种明示的法律来解决社会争端。而在这以前,法律都有一种随意性和神秘性。在此之后,法律开始具有公开性。

二. 法家的法治思想

韩非提出了以法治为中心,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法,就是统治者公布的政策、法令、制度,前期法家代表商鞅首先提出“法”治的主张。韩非子强调治国要有法治,赏罚都要以“法”为标准。法是整个社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任何人都不能独立于法外。韩非子说:“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也就是说,在“法”面前,不存在贵族和平民之分。“术”就是国君驾御群臣的权术,由国君秘密掌握,使得大臣们摸不清国君的心理,不敢轻举妄动,背后搞鬼。“术”最先由申不害提出。但韩非子认为,申不害重术不讲法,往往造成新旧法令相互抵触、前后矛盾;商鞅重法不讲术,则难于对官吏察辨“忠”和“奸”,导致国君的大权旁落于大臣之手。所以韩非主张“法”和“术”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同时,韩非子还认为,“势”就是国君占据的地位和掌握的权力,也是统治者实行统治的必要手段之一。“势”的理论最终是由慎到提出的。韩非子吸取了这一理论,他认为,要推行法令和使用权术,必须依靠权势;没有权势,既使是尧这样的贤明君主,连三户人家也管理不了。因此,韩非子提出“抱法而处势”的主张,认为只有稳固地掌握了权势,才能有效地推行法和术。

法家主张审时度势,“法后王”,“法今圣”,而不“法先王”。商鞅明确提出:“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前世不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这种进化的历史观,坚信“当时而言法,因事而制礼”,从而主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①。

韩非继承了商鞅的历史进化,提出“上古竞于道德,中古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②,认为历史是不断变化、不断进步的。所以,“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而“明据先王,必定尧、舜者,非愚则诬也”③。那些根本不了解古今治乱变化的人,反而竭力讴歌先王之法,颂扬先王之书,这只会加剧今世的动乱,绝不会带来任何益处。因此,“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④,而是仔细分析研究当代面临的问题,根据现实来制定各项措施。

法家崛起于战国时代。这个时候,“王者之迹息而《诗》亡”,西周分封制已经崩溃。到战国初年,周王室早已是形同虚设,其地位与一般小国无异。春秋时代的一百余国,这时也仅存十余国,整个中国为战国七雄所主宰。而七雄的大规模兼并战争,也正在推动着中国从封建割据走向封建统一,在这种不可逆转的形势下,维护周制、重建分封,不但没有任何可能,而且从根本上说,乃是历史的倒退。法家顺乎潮流,力倡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力主普遍推行郡县制度。商鞅说过:“百县之治一形,则从;迂者不饰,代者不敢更其制,过而废者不能匿其举。”⑤众多的县,都实行统一的政治制度,就可使人人遵从,奸官就不敢饰非,替代者就不敢更易制度,因过而贬黜的官吏就不能掩饰其错误。推行县制,由中央任免地方官员,把县变成中央的地方行政机构,而不再是独立、半独立的王国,这样就把全国的军政大权集中到了中央,从而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政体,有利于从劫乱走向安定,从割据走向统一。韩非又进一步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⑥进一步发展了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

法家主张“一断于法”,而不论亲疏、贵贱、上下、尊卑。《商君书·赏刑》说道:“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败于后,不为亏法。”从这里可以看出,法家主张的“刑无等级”有两大特征:第一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君主不在次列),第二是废除贵族(不论旧贵族还是新贵族)的赦免和赎刑特权。这两点都是对西周以来“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彻底否定。由于破除了贵族人治,代之以国家法治,因而加强了君主集权,不但大大有助于军令、政令的统一,而且为后来战胜山东六国,实现全国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法家所主张的法治,是将法律公之于天下,“使天下之吏民无不知法者”,又别置“法官”作为主管吏民法律的顾问,以使天下吏民知法不犯,增进国家的安定和统治秩序的稳定。这种法律观念,一直为后来历朝历代所承袭,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维护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 廉吏执法与法制建设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的记载。清明的吏治是实施法制的必要条件,也是法制建设的内在要求,它反映了社会政治生活的健康程度。

中国古代许多政治家和思想家都深深地认识到治吏对推行“法治”的重要意义。先秦时,法家提出“名主治吏不治民”的论断,其实质不在于轻视和否定治民,而在于强调吏治的重要性。孔子“为政在人”的观点突出强调了君主与官吏在国家治乱和“法治”兴衰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荀子的“有治人,无治法”,更明确地阐述了“法”与“人”的关系。他认为作为统治者的“人”决定着作为国家制度的“法”,法律能有效执行和适应变化,都离不开“人”的灵活、廉洁和清明。荀子重视人治,并非不要“法治”,“法者,治之端也”,但发挥法的作用与功能要靠人,官吏守法和秉公执法是治国之关键。唐“贞观盛世”的出现是与唐初官吏的清正廉洁,带头守法分不开的。

法制历史深刻地告诉我们:徒法不足以为治,繁法也不足以为治,制定严密完备的法令是容易的,而真正要使之付诸实施并深入人心则并非易事,它要通过执法者公平的执法和广大民众自觉的守法来实现。因此,我们说,良法与廉吏是实现法治必不可少的两个环节,它们相互联系,承前接后,内在要求是一致的。在法制建设中,立法要从实际出发,结合社会现实,根据社会要求,能够真正反映社会生活,指导并规范人们的行为。但是立法只是国家治理的一个前提,只有依靠秉公执法的官员才能够使国家立法走向现实,如仅有善法而不循法,立法则无异于虚设之条文。

四. 法治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代史上曾经出现过几次盛世局面,如成康之治、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之治等。盛世所表现出的共同特征就是社会秩序稳定,吏治清明,人民生活安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封建法制相对健全和完善。良好的法律秩序成为盛世最明显的标志。法盛则政兴,古代盛世局面的出现所体现的共同特征就是:重法、守法,上自皇帝下至百官百民,自觉或不自觉地服从于封建法律,不徇私枉法,不枉杀臣民,不僭越法律。

封建“法治”与现代法治有着本质的区别。封建法律的服务对象是地主阶级,其着力维护的是专制主义统治,法律是皇帝的御用工具,法自君出,皇帝可一言立法,也可一言废法,权大于法。尽管如此,封建盛世的出现,内在地需要“法治”的支持,封建法制中许多内在规律成为法盛政兴的必要条件。深入法制历史,分析法制现象,从封建法制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法制经验和规律,不失为今天法制建设的有益借鉴。

在法自君出的封建社会里,皇帝一方面凌驾于法律之上,另一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也遵循法律的规范。汉文帝以身作则,奉公守法,才有了张释之的执法公平;唐太宗有“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的思想,才有了功臣屈法而下诏治罪之举。在保证法令顺利实施方面,监察制度在中国古代法制中最有特色并且历史悠久,其主要职能是监察百官,纠举失职,监督司法,以使官吏执法不阿。中国古代的监察机关在维护皇权的前提下,独立地行使监察权,自成体系,不受行政系统的干涉。为充分发挥其职能,历代都由皇帝掌握监察御史的任用权。监察御史虽品级不高,权力却非常大。也正因为如此,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监察机关确实起到了应有的法律监督作用,为封建法制的推行起到了极大的保证作用。在制度建设上,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既有特色,也很有显示借鉴意义。

依法约束权力,法制就能得以维持,盛世就有出现的可能;权力超越了法律,社会秩就会混乱,衰世就必然出现。以法律约束权力是维系法制的根本,古代如此,现代也如此。

法制推动社会的发展,调整社会关系,保证国家的政治制度,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巨大的影响。历史证明,重视法制就会推动社会的发展,使国家昌盛富强;破坏或淡视法制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导致政权的衰败。可以说,“法治”是盛世的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认识到了法治对一个国家盛衰的作用,开始逐步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治国方略。这就使得民主法制环境大有改观,司法执法队伍不断扩充,纠正了以往不讲法制,强调人治的作法,司法和执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的司法执法状况与法治的内在要求仍相距甚远,长期以来形成的人治观念仍然没有根本消除,权大于法的现象仍很突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贪赃枉法的现象仍很普遍。我们知道,失去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也必然损害法制,影响法制技术的顺利进行。立法定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实施,而严格高效地实施法律取决于司法执法机关的活动。依法治国的关键之一就是司法和执法的公正,只有司法机关和执法机关严格守法、依法办事才能维护法制的尊严与权威,保障社会主义法制技术的顺利进行。

注释:

①《商君书·更法》

②《韩非子·五蠹》

③《韩非子·显学》

④《韩非子·五蠹》

⑤《商君书·垦令》

篇6

【关键词】肺炎;C反应蛋白;临床肺部感染评分;重症肺炎

作者单位:830054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急诊科重症肺炎,是临床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其预后较差,临床治疗较为困难。尤其在老年患者中高发。使用传统的血常规等检验方法并不能有效地反应患者的病情变化[1]。而我院在临床判断患者病情时,使用C反应蛋白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联合,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73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其中男40例,女33例。患者年龄在62~88岁之间,平均(7628±683)岁。患者在我院住院天数为8~90 d,平均(2128±1033)d。

将患者按照预后结果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存活组51例,死亡组22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于患者入院当天为其检查C反应蛋白检查,并给予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在经过7日的治疗后,再为患者进行第二次评价。

C反应蛋白使用透射免疫比浊法,仪器为东芝GA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反应蛋白在0~8 mg/dl[2]。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包括体温、白细胞计数、分泌物、气体交换指数、X线胸片浸润影和气道吸出物的细菌培养结果,其得分越高,患者情况越严重。

13数据处理将本次试验所得数据录入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即(x±s),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取95%可信区间,当P

2结果

经临床检查发现,存活组患者在入院后第1周的C反应蛋白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经统计学分析,P

存活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各指标与死亡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经统计学分析,P

表1两组患者入院后首日及治疗1周后的指标比较(x±s)

组别例数首日1周后C反应蛋白肺部感染评分C反应蛋白肺部感染评分存活组51793±288795±528603±211703±522死亡组22789±275797±504778±254789±507t值31129711361046P值>005>005<005<0053讨论

重症肺炎的临床治疗,一直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其多发生在机体免疫力较低,患者应激反应性较差的患者中,为肺炎的发生,会加重患者的病情,造成患者更加虚弱[3]。如此循环,造成其临床死亡率较高。

而C反应蛋白是肝脏在细胞因子IL6作用下形成的非特异性蛋白[4]。在正常健康患者中,其值较低。而当机体处于感染状态下时,C反应蛋白会明显增高。其值已经作为反应机体组织损伤情况和感染情况的较为敏感的指标,被应用到各种疾病的辅助诊断中。而一般在患者预后较差时,其值会持续升高。动态对C反应蛋白进行监测,有助于观察到病情的变化。

肺部感染评分是由Pugin在1991年提出的,其能够用于对肺部疾病进行临床诊断、治疗并判断其预后。如肺部感染评分持续在较高水平,则说明患者预后不佳。但此方法特异性较差。

联合使用C反应蛋白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对重症肺炎患者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经过我院的本次试验发现,存活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两个指标的检查值均有所下降,而死亡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并值无明显变化。差异经统计学分析,P

参考文献

[1]赵静,秦俭,杨淑芳,等C反应蛋白和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评估中的作用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7,28(4):450453.

[2]李辉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和C反应蛋白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临床肺科杂志,2010,15(6):843844.

篇7

我们衢州有1800多年建城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是孔子后裔的第二故乡,有“东南阙里”“南孔圣地”之称。这里还是中国围棋的发祥地,流传着“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典故。这里是浙江的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丰富的乡土文化为学生语文学习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一、引乡土名人,缩短时空距离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春秋时鲁国人,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据史载,北宋末年,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陷入金兵之手。宋高宗赵构仓促南渡,孔子第四十八代裔孙、衍圣公孔端友,负着孔子和亓官夫人(孔子夫人)的一对楷木像(据传为孔子学生子贡所刻),离开山东曲阜南来,定居于衢州。宋高宗宝v三年(1255),敕建孔氏家庙,为南宗。孔子后裔子孙已在衢州度过了800多个春秋。衢州作为孔子后裔的第二故乡,向来有“东南阙里”“南方圣地”之称。

浙江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坐落于衢州市区府山街道新桥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衢州孔庙是全国仅有的两家孔氏家庙之一,素称“南宗”。(北宗为山东曲阜)

这是我教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的开场白。简简单单的开始使两千多年前生活在山东曲阜的“孔圣人”离我们学生的时空距离不再遥远,时空距离的“鸿沟”被轻松逾越,“孔圣人”和同学来了个亲密接触,课堂的气氛也就格外的轻松,同学们学习《论语》的积极性自然就高涨,效果当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同时,学生们下次到衢州孔庙游玩时就不单纯是玩,而会留心那里的《论语》章句,边读,边品,边欣赏。在游玩中学习,赋予“游玩”更丰富的内涵。正是古人说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吧!

二、引名人古迹,萌发人生豪情

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观书有感》,介绍朱熹时,我是这样导入的:

“试问池塘春草梦,何如风雨对床诗?三薰三沐事斯语,难弟难兄此一时。”这是朱熹写的《听雨轩诗》,而“听雨轩”便是我们开化县马金包山书院的前身。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孔子之后影响最大的教育家,字元晦,一字晦庵,别称紫阳,世称朱文公。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

资料显示,南宋淳熙二年(1175),朱熹携其夫人胡氏到开化“听雨轩”讲学,四方学子纷纷慕名而来,朱熹亲自题写了“听雨轩”匾额。他还经常到邻近村庄去讲学。1233年,“听雨轩”扩建学舍,供四方负笈求学者住宿。1356年“包山书院”成立,与当时较著名的杭州“西湖书院”、东阳“八华书院”、婺州“正学书院”齐名,被并列为浙江四大书院。清嘉庆十九年(1814),崇化合乡捐资,在包山之南麓,又创建了“崇化书院”。

而“包山书院”和“崇化书院”正是我们开化中学的前身。开化中学是多少初中学子梦寐以求的知识殿堂,来包山书院讲过学的朱熹自然地受到了学生的追捧,在开化中学读书的学生也为自己的母校有这样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倍感自豪。

三、引名人后裔,提高学习兴趣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岳阳楼记》是范仲淹的传世名篇,学习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开始的:

在山清水秀的钱江源头长虹乡,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别地的农民无异。但是,这个村里的范姓村民从小就知道自己是范仲淹的后裔。村庄的宁静只是相对的,近段时间来,随着“文物普查队专家”们到村里对范氏宗谱的相关内容作进一步考证,前往该村了解、咨询相关事项的人逐渐增多,这个古村落开始沸腾了。村民们更加坚信,自己就是范仲淹的后裔。

范家兴是长虹乡五林村村书记,他自豪地说:“根据家谱记载,居住在这里的范姓居民都认为自己就是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后代。我当然也是范仲淹的后代,属于范仲淹的第二个儿子范纯仁这一支系。”

新闻报道里描述了这样的场景。

在课堂上,介绍了长虹乡的历史之后我特别强调:“我们班的范明辉同学是长虹乡五林村人,换句话说,范明辉同学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的后代!”

有了这个背景介绍,不要说范明辉本人对先祖的《岳阳楼记》产生了兴趣,班里的同学也都对《岳阳楼记》产生了兴趣。

四、引乡景名篇,增加学习趣味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马南的《不求甚解》很多老师都不愿意去教授,有的说课难上,有的说学生不感兴趣。而我不仅要上,而且还把它当作重点课文来学习。

浙江省有许多闻名的山水,其中有一座烂柯山,位于衢县以南。我曾见许多朋友到浙江就一定要去看看烂柯山。这是为什么呢……他们所以要看烂柯山,因为这座山是由于一个神话故事而得名的。

据南北朝时期任P的《述异记》一书记载:

“晋王质入山采樵,见二童子对弈。童子与质一物,如枣核,食之不饥。局终,童子指示曰:汝柯烂矣。质归乡里,已及百岁。”

这一段故事很有意思。用现代科学的观点来分析,这个故事倒很像是科学幻想,具有相当的科学价值。

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王质,在山上只看完了一局棋,而砍柴用的斧头上的那根木柄就已经腐烂了,回到家里已经100岁了。我们还可以举出更多的神话故事,都是以所谓“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的公式为指导来编写的。不过那些神话故事都没有烂柯山的故事这么著名罢了。

《不求甚解》的作者马南提到了烂柯山的故事。这样一位作家的文章,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衢州籍作家李森祥的《台阶》时,我又如法炮制,从学生感兴趣的名人话题入手,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又空前高涨……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上课所用的课外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本来是我一手包办的。可当我将乡土资料引入课堂后,学生对收集课外资料这类作业好像特别感兴趣,不仅愿意做,而且乐于做,争着抢着做。

我国大语文教育倡导者张孝纯先生指出:“语文与生活同在,凡有人类生活的地方都有语文,都有语文实践与语文学习。”语文教学引入乡土文化,是“大语文观”的实践。这种“引进”既是对语文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增强了语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受到了乡土文化的熏陶,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参考资料:

1.纪春光《引入课外资料,促进阅读教学》,《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3年第7期。

篇8

经过一段时间的行程,车子驶入苏州境内,我们来到了旅游的第一站木渎镇旁的一个小镇“藏cang书”。初见这里还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一条条小巷到处都是悬挂这羊肉的店铺,大至酒店小到牌坊,原来这是一个出产羊肉的地方。路口竖立的山羊泥塑,让我误认为自己到了“羊城”。此时将近晌午,街道中飘来阵阵烹调羊肉的香味,我肚子开始咕咕,心里想冬天将至,能吃上美味的羊肉还真是不错选择。据《本草纲目》有:“羊肉暖中补虚,开胃健力,益肾气;养肝明目,健脾健胃,补肺助气,豁止喘”。嘿嘿,别说还真让人心里有一种带只整羊回家饱餐的冲动。群主说木渎镇藏书不仅文化历史悠久,花卉苗木畅销全国,羊肉美食远近闻名,是江苏有名的羊肉,花木之乡,选择此地让大家玩的开心尽兴。我这次当然不会放过每一个机会,当天和我们和群里阿姨、叔叔不仅看到很多稀奇古怪的花卉,而且挑选很多漂亮的花卉,中午还到了当地的特色大酒店饱餐了一顿美味的羊肉,那酒足饭饱,品食美味的感觉真叫一个幸福!

小酌之后来了精神,我们一起驶往第二站天平山。一路上车水马龙,拥挤不堪。原来,天平山正举行第十八届枫叶观赏节。据说这枫叶为明代万历年间宋代名臣范仲淹十七世孙范允临从福建带回,植于这祖莹之地。深秋时节,满山红叶若红霞缭绕,层层片片,蔚为壮观,有“天平红枫甲天下”之誉,每年都有不少游客来此观赏。走进天平山风景名胜区大门看见了景区介绍。它是“吴中第一山”、“江南胜境”之美誉。天平山海拔201米,山势峭峻奇险,古称白云山,又名赐山,系北宋名臣范仲淹先祖归葬之地。以“红枫、奇石、清泉”三绝着称,有万笏朝天、高义叠翠、万丈红霞、玉泉轻吟等十八胜景如果大人们带着自己的孩子来此一游还真有一定意义。

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范仲淹的故居在忠烈庙前重建“先忧后乐”坊,上面刻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绝句。我拉着妈妈的手,问这范仲淹是谁呀?妈妈说:“你不认识他,他很有名气啊?”我问:“他是干嘛的?”妈妈尴尬的想:“是啊,他是干嘛的呢?这么熟悉。很耳熟的名字,我妈妈瞬间陷入了沉思。诗人吗?作家吗?过了会妈妈才想起来,他写的“岳阳楼记”。哎!妈妈毕业很久了,估计书本上的细微知识忘光光了。不过我们能在此碰见范仲淹确实比较意外,嘿嘿。据说天平胜景,一胜在奇石、二胜在清泉、三胜在红枫、四胜在圣迹。时间的原因我们只去了一胜。这里山上奇石嶙峋,危耸峭峻,宛如封建时代大臣朝见皇帝时所用笏板一样,层层叠叠,林立其上,其状“若卧、若立、若搏、蟠拿撑柱、不可名状”,故人们俗称为“万笏朝天”。着名的奇石景我和妈妈一起游过。我们一起摸过“飞来石”、在“鹦鹉石”处合影。最雷人的是“一线天”一条窄窄的狭缝只能一个瘦子才能通过。我们也顺利行过。我玩笑的说:“老妈,你那肥样,半天不见人我以为被缝隙卡住了呢!她听了真的又好气又好笑。一路上登到顶峰,天平胜景圣迹简略的看了一遍。自唐代以来留下了白居易、范仲淹、高启、沈周、唐寅、文徵明、康熙、清高宗(乾隆)等历史名人的遗迹。“天平山庄”为代表的涵盖了高义园、范参议公祠、白云古刹、咒钵庵、来燕榭等古色古香的建筑,且各有一段不同的传奇故事,令人神往。此外“先忧后乐”牌坊、“高义园”牌坊、“范公祠”、“三太师祠”、“乾隆御道”、“童梓门”,“桃花涧”等景点,我和妈妈来不及观赏,山上的景色真的是很美很美!

11。27日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天气是那样的温暖舒适,好久没有出外游玩了,群里有这样一个机会去苏州自驾游我当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一清早收拾好行装带上我可爱的宝贝,来到了约定的地点。开始了一天快乐的行程。

经过一段时间的行程,车子驶入苏州境内,我们来到了旅游的第一站木渎镇旁的一个小镇“藏cang书”。初见这里还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一条条小巷到处都是悬挂这羊肉的店铺,大至酒店小到牌坊,原来这是一个出产羊肉的地方。路口竖立的山羊泥塑,让我误认为自己到了“羊城”。此时将近晌午,街道中飘来阵阵烹调羊肉的香味,我肚子开始咕咕,心里想冬天将至,能吃上美味的羊肉还真是不错选择。据《本草纲目》有:“羊肉暖中补虚,开胃健力,益肾气;养肝明目,健脾健胃,补肺助气,豁止喘”。嘿嘿,别说还真让人心里有一种带只整羊回家饱餐的冲动。群主说木渎镇藏书不仅文化历史悠久,花卉苗木畅销全国,羊肉美食远近闻名,是江苏有名的羊肉,花木之乡,选择此地让大家玩的开心尽兴。我这次当然不会放过每一个机会,当天和群友不仅看到很多稀奇古怪的花卉,而且挑选很多漂亮的花卉,中午还到了当地的特色大酒店饱餐了一顿美味的羊肉,那酒足饭饱,品食美味的感觉真叫一个幸福!小酌之后来了精神,我们一起驶往第二站天平山。一路上车水马龙,拥挤不堪。原来,天平山正举行第十八届枫叶观赏节。据说这枫叶为明代万历年间宋代名臣范仲淹十七世孙范允临从福建带回,植于这祖莹之地。深秋时节,满山红叶若红霞缭绕,层层片片,蔚为壮观,有“天平红枫甲天下”之誉,每年都有不少游客来此观赏。走进天平山风景名胜区大门看见了景区介绍。它是“吴中第一山”、“江南胜境”之美誉。天平山海拔201米,山势峭峻奇险,古称白云山,又名赐山,系北宋名臣范仲淹先祖归葬之地。以“红枫、奇石、清泉”三绝着称,有万笏朝天、高义叠翠、万丈红霞、玉泉轻吟等十八胜景带着孩子来此一游还真有一定意义。

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范仲淹的故居在忠烈庙前重建“先忧后乐”坊,上面刻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绝句。女儿拉着我的手,问这范仲淹是谁呀?我说:“你不认识他,他很有名气啊?”女儿问:“他是干嘛的?”我尴尬的想:“是啊,我也一时发呆了他是干嘛的呢?这么熟悉。很耳熟的名字,我一下陷入了沉思。诗人吗?作家吗?过了会才想起来,他写的“岳阳楼记”。哎!书本扔的光光了。不过能在此碰见范仲淹确实比较意外,嘿嘿。

据说天平胜景,一胜在奇石、二胜在清泉、三胜在红枫、四胜在圣迹。时间的原因我们只去了一胜。这里山上奇石嶙峋,危耸峭峻,宛如封建时代大臣朝见皇帝时所用笏板一样,层层叠叠,林立其上,其状“若卧、若立、若搏、蟠拿撑柱、不可名状”,故人们俗称为“万笏朝天”。着名的奇石景我和女儿一起游过。我们一起摸过“飞来石”、在“鹦鹉石”处合影。最雷人的是“一线天”一条窄窄的狭缝只能一个瘦子才能通过。我们也顺利行过。女儿玩笑的说:“老妈,你那肥样,半天不见人我以为被缝隙卡住了呢!我听了真的又好气又好笑。一路上登到顶峰,天平胜景圣迹简略的看了一遍。自唐代以来留下了白居易、范仲淹、高启、沈周、唐寅、文徵明、康熙、清高宗(乾隆)等历史名人的遗迹。“天平山庄”为代表的涵盖了高义园、范参议公祠、白云古刹、咒钵庵、来燕榭等古色古香的建筑,且各有一段不同的传奇故事,令人神往。此外“先忧后乐”牌坊、“高义园”牌坊、“范公祠”、“三太师祠”、“乾隆御道”、“童梓门”,“桃花涧”等景点,我和女儿来不及观赏,山上的景色真的是很美很美!

篇9

《弟子规》告诉我们如何做人。

德有伤,贻亲羞

要孝亲敬长,修身养德。

“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孝”字,“上老下子”,强调血缘的延续。“首孝弟”,“首”提出了做人的根本在于孝道和悌道,即孝敬长辈、友爱兄弟。这里面包含一个很重要的态度,就是恭敬心。一个人的道德、学问都是从孝、敬中不断得到提升而自然流露出来的,可以说,一个人只有真正做到了孝与悌,他才具备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素质。

以周朝为例,周文王的祖父是太王,太王生有三子,老大太伯,老二仲雍,老三季历,周文王是季历之子。当初太王有意把王位传给老三,可自古传位以长为尊,太伯善于体察父亲心境,就以为父采药为名,跟二弟一同上山,再没有回来。后来,圣主主政,国泰民安。太伯和仲雍这一让,让出了孝道,让出了手足之情,更让出了对天下百姓的忠。孔子对此举赞叹有加,称其是“德之至也”。在祖辈的影响下,周朝历代君王都奉行孝悌之道。“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正所谓“上行下效”,百姓看到领导者这么孝顺礼让,纷纷效法。周朝也正是凭借这孝悌之风,得以绵延八百余年。

《孝经》中有言:“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悖德。”可见,修身养德的根本在“孝道”。孔子曾说过:“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意思就是“孝”是德行的根本,教育要从这里开始。“教”育的“教”字,左孝右文,教者,孝之文也。《弟子规》正是把握了教育的根本,由“孝悌”开始教育孩子。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里强调要从生活的细微处严格要求自己,摒弃一切的傲慢与不耐烦,做到时时处处存恭敬心。这其实也需要家长身先示范,营造有孝有爱的家庭环境,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养成“父母呼,应勿缓”的好习惯,将来也一定能做到“师长呼,应勿缓”“上司呼,应勿缓”“爱人呼,应勿缓”,有了恭敬心,才会真正学有收获,身边的人际环境也自然和谐。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奉行孝道首先要善待自己,爱护自己的身体;但仅能做到爱护自己还不够。莫言在诺贝尔获奖感言中谈道:“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就去学校,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这是一个“德有伤,贻亲羞”的典型例子,可见力行孝道更要注重修身养德,要努力对家庭、社会有所贡献。

“对尊长,勿见能”,这句是强调要注意培养谦虚的处世态度。《易经》中提到:“谦卦,六爻皆吉。”在《易经》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吉凶参半,仅一卦都是吉兆,即“谦卦”;《书经》里也提到“满招损,谦受益”;《了凡四训》第四篇就是讲谦德之效,袁了凡先生参加过几次进士考试,每次考前都要观察考生,他发现那些对人恭敬谦逊的学生往往能够考中。我们要时刻注意保持谦虚的态度,即便再有才华也绝不可能是自己天然形成的,一定是得益于很多前辈的经验传授、指点与帮助。

事虽小,勿擅为

要谨言慎行。《弟子规》中强调“谨信”,谨,是谨慎,信,是会意字,左人右言。其中提到了很多基本礼仪,告诉我们言语、行为要有分寸,要处处谨慎。

曾在书中看到两则有关“谨慎”的小故事。一家企业招聘员工,很多人过关斩将到了面试环节。其间主考官说临时有事要离开1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开始应聘者们都坐在考场等待,不久,就有人起身翻看办公室的材料,随后应聘者们都纷纷起身翻阅,10分钟后,主考官走进考场,将面试结果直接公布,无一人入围。“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入虚室,如有人。”《弟子规》将他们未被录取的原因写得很清楚。还有一个故事,曾有一架美国的直升机坠落,调查发现原来是在检查时不够细致,之前就有裂缝未被查出。可见,我们做人处世要时时谨慎,一旦疏忽,轻则输掉了修养,输掉了人生机遇,重则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

《弟子规》中还讲了很多说话的规矩。“凡出言,信为先”,要讲诚信;“话说多,不如少”、“见未真,勿轻言”,要少言谨言;“惟其是,勿佞巧”,要实事求是;“市井气,切戒之”,言语要得体等,《弟子规》用简明的语句引导孩子学会谨言慎行,做到这些,将来步入社会时也定会受到他人的欢迎和尊重。

凡是人,皆须爱

要怀平等仁爱之心。“爱”是个会意字,就是用心去体会对方的需求和感觉,这样人与人才能和睦相处,孟子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只要人和,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都会兴旺昌盛。这就要求我们要时刻怀仁爱之心。《弟子规》中详尽阐释了“平等仁爱”之理。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它蕴含着儒家倡导的“仁”和墨家主张的“博爱”思想。中国的传统文化尽管强调人是万物之灵,但对于与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片天地下的万物,也是强调要有爱心的,所以中华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这在环境保护已成人类共识的今天,理念是相通的,能够爱天地万物,事实上也是在力行孝悌之道,我们常把天比作父,地比作母,每个人都是天地的子女,理应爱护天地万物。

篇10

在以往指导学生阅读文言文的经验中发现,很多教师更关注文言文的识记,而忽略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陈旧,学生阅读兴趣不高;局限于教材和课堂,知识延伸不足;古今结合不够紧密。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几点意见,以期促进初中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提高教学质量。

1.巩固阅读基础,重视阅读能力

“授人以渔”――要引导学生阅读而不是主导,牢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凡老师可以放手的地方,尽量放手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自主参与、自求理解,教师的分析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中,先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字词含义,掌握基本的语言结构,正确断句,简单理解和翻译文言文,然后针对字里行间的疑难点,联系语言环境,由学生自行猜想和讨论,以学生有组织有步骤的自主阅读为主,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对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进行适度点拨,进行学法的指导渗透,以求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灵活掌握方法,并通过课堂训练趁热打铁。

文言文讲究音律美,适合朗读,教学时,应引导学生通过不断的诵读,感受文言文之美。可采用教师范读、组与组赛读、生与生比读、前后接力读、分角色对话读等多种方式诵读,同时要科学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另外,要指导学生对文言作品进行适当的鉴赏评析,入景悟情明理,形成对文章内容、结构等全面深刻的认识,学习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写作知识,同时要能通过复读揣摩作者的见解,提高自己的认识,并能够提出更新更深的感悟。

2.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阅读兴趣

文言文教学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侧重于写景的文章,可以利用多媒体插入精美的图片,配合优美的音乐进行演示和讲解,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联想,比如在《三峡》一文中,为了使学生直观感受三峡的壮阔奇景,可以展示长江三峡的图片、播放录像片,将直插云霄、连绵不绝的山峰,湍流不息、势如奔马的江水,一泻千里、银银闪亮的瀑布,矗立山巅、婀娜多姿的松柏等画面呈现出来 ,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感,同时通过阅读文章,体会作者所用语言的精妙之处。

对于侧重于叙事的文章,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编写故事,并根据情节进行文章场景再现,带领学生进入文章设定的特殊时空。这样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还可以让学生迅速、准确地理解课文。

3.古今结合,促进阅读理解

文言文由于年代久远,文字和说话习惯都不同于我们如今使用和接触的语言,学生较为陌生,阅读时对课文内容难以理解,文章大意不好把握。因此应当将文言文阅读尽量贴近学生生活,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陌生感,让学生自己去阅读、理解和感悟,既要理解文言文中的人和事,还要联系如今的人和事,完成古人和今人对话,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觉得文言文中的人和事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与当今社会息息相关的,使文言文与时代紧密联系,便于学生理解记忆。例如教《塞翁失马》,可让学生举例谈谈生活中祸与福之间发生转化的人或事,教育学生看问题要从多种角度出发,这样就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遇到挫折不要灰心丧气,遇到好事不要得意忘形。

4.进行知识迁移与延伸,拓展阅读的深度与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