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得宁戚范文

时间:2023-03-30 11:17: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齐桓公得宁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比喻有才之人沦落而做低贱之事。

出处

汉·刘安《淮南子·道安训》。

故事

公元前680年,齐国的国君齐桓公派相国管仲带着一队人马去接陈国和曹国的军队,准备联合起来讨伐宋国。管仲到了一座山,看见一个放牛的人,骑着牛,用手敲叩着牛背,唱着山歌。管仲一听,这个放牛人唱的歌竟是骂齐桓公的,就把他叫了过来。管仲问他叫什么名字,为什么骂齐桓公。那人回答说:“我叫宁戚,是卫国人。听说齐国的相国管仲是个了不起的人,我很想在他那里干一番事业。可是苦于没有人引见,因此只好为人放牛。”宁戚又讲了自己骂齐桓公的道理。

管仲对宁戚说:“我就是管仲,我给你写一封信,你拿着去见齐桓公,他的大队人马就在后面,他一定会重用你的。”

管仲走后,宁戚在那儿等了三天,果然齐桓公带着大队人马到了。宁戚若无其事地手摇着草帽,轻轻叩敲着牛背,又唱起了讽刺齐桓公的歌来:

沧浪水,白洋洋,大鲤鱼,尺半长;恨尧舜,碰不上,肚中饥,身上凉;路难行,暗摸索,哪天呀,天才亮?

齐桓公知道了,立即把宁戚抓来审问:“你是什么人?胆敢讽刺朝廷?”

宁戚不慌不忙地说:“我叫宁戚,是个看牛的,唱唱歌又犯什么法呢?”

齐桓公说:“上有天王治理天下,下有我会合诸侯,大伙团结,百姓安定,你怎么胆敢说‘恨尧舜,碰不上’;还说‘哪天呀,天才亮’?难道说我们治理天下是黑暗统治吗?”

宁戚理直气壮地说:“我问你,你会合诸侯在北杏开会的时候,为什么宋国的君臣要半夜偷着跑了?你在柯地会盟的时候,为什么鲁国的大将曹沫要杀你?尧舜时代会有这种事吗?你年年发动战争,打了东边又打西边,闹得老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叫安定团结吗?这样的统治能算是光明的吗?”

齐桓公听后大怒,立即叫人绑了宁戚,要杀他的头。可宁戚哈哈大笑了起来:“桀王杀了关龙逄,纣王杀了比干,今天你又杀了我,我成了第三条好汉啦!”

篇2

管仲言齐桓公曰②:“夫垦田创邑③,辟土殖谷,尽地之利,则臣不若宁戚④,请置以为田官;登降揖让⑤,进退闲习 ⑥,则臣不如隰朋⑦,请置以为大行⑧;蚤入晏出⑨,犯君颜色⑩,进谏必忠,不重富贵,不避死亡,则臣不若东郭牙{11},请置以为谏臣;决狱折中{12},不诬无罪,不杀无辜,则臣不若弦宁{13},请置以为大理{14};平原广囿{15},车不结轨,士不旋踵{16},鼓之,而三军之士视死若归,则臣不若王子成甫{17},请置以为大司马{18}。君如欲治国强兵,则此五子者足矣。如欲霸王,则夷吾在此。”

【注释】①选自汉・刘向《新序・杂事》。②管仲:春秋时著名的政治家,名夷吾,字仲,任齐桓公的相,帮助齐桓公建立了霸业。③创邑:创建城邑。④宁戚:齐桓公时的大夫。⑤登降揖让:指接待宾客时的各种谦让礼节。⑥进退:指进退礼节。闲:通“娴”,熟悉。⑦隰(xí)朋:齐桓公时的大夫。⑧大行:官名,掌管接待宾客。⑨蚤:通“早”。晏:晚。⑩犯君颜色:敢于冒犯国君的脸色。{11}东郭牙:齐桓公的大臣。{12}决狱:审判案件。折中:解决纷争。{13}弦宁:人名。{14}大理:官名,掌管刑法。{15}广囿(yòu):《吕氏春秋》作“广域”。囿,是养野兽的园林,指打猎的地方,比喻战场,也能讲通。古代打猎也是为了练武。{16}旋踵:旋转脚跟,指后退。{17}王子成甫:人名。{18}大司马:官名,掌管军事。

【欣赏感悟】

管仲从治国的五个方面――农业、外交、进谏、司法、军事方面选拔人才,向齐桓公提出建议,推荐给齐桓公5个人选,请齐桓公加以任用。管仲不笼统地说某人贤,而是细致地掌握了每个人的特长,然后让齐桓公在治理国家上使用、发挥这些人的特长。

【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A.辟土殖谷()

B.进谏必忠()

C.鼓之()

D.则此五子者足矣()

2.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思一样的项是

()

A.请置以为田官B.犯君颜色

C.决狱折中D.不杀无辜

3.下列各句中的“尽”与“尽地之利”中的“尽” 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担中肉尽(《狼》)

B.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隆中对》)

C.白日依山尽(唐・王之涣)

D.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

4.“夫垦田创邑,辟土殖谷,尽地之利,则臣不若宁戚,请置以为田官”一句中的“不若”是__________意思,这句话说明管仲在推荐人才上____________________。

5.管仲提给齐桓公的一段用人建议,其表现用一个成语来表示,就是___________。

6.将“进谏必忠,不重富贵,不避死亡,则臣不若东郭牙,请置以为谏臣”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7.“君如欲治国强兵,则此五子者足矣。如欲霸王,则夷吾在此。”这句话说明宁戚等五人具有协助齐桓公使齐国达到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本领,而管仲却有帮齐桓公__________的才能。

二、进贤者为贤 ①

子贡问孔子曰②:“今之人臣孰为贤?”孔子曰:“吾未识也。往者,齐有鲍叔③,郑有子皮④,贤者也。”子贡曰:“然则齐无管仲,郑无子产乎?”子曰⑤:“赐,汝徒知其一,不知其二。汝闻进贤为贤耶?用力为贤耶?”子贡曰:“进贤为贤。”子曰:“然。吾闻鲍叔之进管仲也,闻子皮之进子产也,未闻管仲、子产有所进也。”

【注释】①选自汉・刘向《说苑・臣术》。②子贡:孔子的弟子端木赐,字子贡,姓端木,名赐。③鲍叔:即鲍叔牙,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著称。少年时和管仲友善,很了解管仲。齐桓公执政后要任他为相,他辞谢,推荐管仲为相。管仲辅佐齐桓公进行改革,使齐国富强起来。④子皮:春秋时郑国大夫,名虎,字子皮。他年老退职,推荐子产代替自己,子产把郑国治理得很好。子产,是春秋时著名的贤相。⑤子:指孔子。

【欣赏感悟】

孔子从“进贤”的角度着眼,认为鲍叔牙、子皮贤于管仲、子产。因为管仲、子产表现出来的是治国才能,没有推荐出代替自己的人才,而鲍叔牙让位于管仲,子皮让相于子产,既有超人的眼力,又有高尚的品德,所以堪称为“贤”。

【训练】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吾未识默而识之(《论语・述而》)

B.往者,齐有鲍叔 凡三往,乃见(《隆中对》)

C.汝徒知其一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晏子使楚》)

D.未闻管仲、子产有所进也进退两难

2.下面的句子中都有“者”,意思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往者,齐有鲍叔

B.郑有子皮 ,贤者也

C.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两小儿辩日》)

D.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3.下列各句中的“然”与“然。吾闻鲍叔之进管仲”中的“然” 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B.吴广以为然。乃行卜(《陈涉世家》)

C.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D.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4.朗读“今之人臣孰为贤?”一句,选出语气停顿正确的一项()

A.今之人/臣孰为/贤?

B.今之人臣/孰/为贤?

C.今之人臣/孰为贤?

D.今之/人臣孰为贤?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汝闻进贤为贤耶?用力为贤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什么是真正的贤人这一问题上,孔子是什么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将亡之国不思贤①

夫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行者,不可存也。岂虚言哉?何以知人之且病也②?以其不嗜食也。何以知国之将乱也?以其不嗜贤也。是故病家之厨,非无嘉馔也③,乃其人弗之能食,故遂于死也。乱国之官,非无贤人也,其君弗之能任④,故遂于亡也。

【注释】①选自汉・王符《潜夫论・思贤》②且:将。③嘉:美好。馔(zhuàn):饭食。④任:任用。

【欣赏感悟】

这段文字,用将死的病人和将要亡国的国君作了对比,形象生动地说明乱国并非无贤,而是昏君不思贤,不用贤。也就是说,亡国的昏君如同将死的病人,贤能之臣就如同好饭美酒。怎样识别一个人将要生病?看他能否吃饭。怎样识别一个国家将要祸乱?看他们是否任用贤人。

【训练】

1.下列各句中的“病”与“夫与死人同病者”中的“病” 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是故病家之厨

B.同病相怜

C.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揠苗助长》)

D.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2.下列各句中的“且”与“何以知人之且病也”中的“且” 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驴一鸣,虎大骇,以为且噬己也(《黔之驴》)

B.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C.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D.得过且过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A.岂虚言哉 ( )

B.何以知人之且病也( )

C.以其不嗜食也 ()

D.乃其人弗之能食( )

4.朗读下面的句子,语气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将亡之国/不思贤

B.何以/知国之将/乱也

C.非/无嘉馔也

D.故/遂于亡也

5.给下面的对联写出上联。

上联:__________

下联:良禽择高木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乱国之官,非无贤人也,其君弗之能任 ,故遂于亡也。

7.“将亡之国不思贤”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说“将亡之国不思贤”?

【参考答案】

一、1.A.繁殖 B.忠心C.击鼓D.足够

2.B、D(A.古义为“把……当作”,今义为“认为“; C.古义为“解决纷争”,今义为“对几种不同的意见进行调和”)

3.B(B.与例句都是“全部取得”的意思,A、C都是“没有了”的意思)

4.比不上能够发挥人的特长

5.知人善任 6.略(见译文)

7.国富兵强称霸诸侯

【译文】管仲对齐桓公说:“开垦荒地,创建新邑,开辟土地,繁殖五谷,使土地得到充分利用,这方面我不如宁戚,请安置宁戚当田官;接待宾客的尊卑谦让礼节、进退规矩,这方面我没有隰朋熟悉,请安置隰朋任接待宾客的大行;上朝早下朝晚,敢于冒犯君主的脸色,直言敢谏,出于忠心,不重视富贵,不贪生怕死,这方面我不如东郭牙,请安置东郭牙当谏臣;判断诉讼案件,解决纷争,不冤枉无罪人,不杀害无辜,这方面我不如弦宁,请安置弦宁任管刑法的大理;在平原旷野中,战车不停轨,战士不后退,击鼓进攻,三军战士视死如归,这方面我不如王子成甫,请安置王子成甫任管军事的大司马。君主如果想富国强兵,有这五个人就足够了;如果想建立霸业或王业,则有我管夷吾在此。”

二、1.C(C.只,仅仅;A.懂得/记住; B.以前/去,到; D.推荐/向前,前进)

2.A(A.语气助词,表示停顿。B、C、D助词,用在动词、形容词或动宾词组之后,组成名词性的“者”字结构,有指代作用,相当于“……的人”、“……的事物”)

3.B(B.与例句都是动词,“是的”;A.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C.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D.语气助词,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 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 4. C

5.你听说过推荐贤人算贤人呢,还是为国家效力算贤人呢?

6.孔子认为举荐贤人的人才算是贤人。

【译文】子贡问孔子说:“现在的大臣中,谁最贤呢?”孔子说:“我还不清楚。从前,齐国有个鲍叔牙,郑国有个子皮,他们是贤人。”

子贡说:“那么齐国贤人中没有管仲,郑国贤人中没有子产吗?”孔子说:“端木赐啊,你仅仅知道一点,不知道全部。你听说过推荐贤人算贤人呢,还是为国家效力算贤人呢?”子贡说:“为国家荐贤算是贤人。”孔子说:“是的。我只听说过鲍叔牙推荐了管仲,听说过子皮推荐了子产,没有听说过管仲、子产推荐什么贤人。”

三、1.B(B.与例句都是“病,生病”的意思;A.是“病人”的意思;C.是“疲劳,困苦”的意思;D.是“诟病,耻辱”的意思)

2.A(A.与例句都是“将要”的意思;B.为“将近,约”的意思;C、D为“暂且,姑且”的意思)

3.A.难道B.凭什么C.喜欢D.是,正是

4.B(应该是:何以/知/国之将乱也)

5.明主觅贤才 6.略( 见译文)

7.将要亡国的国君不能任用贤人。因为亡国之君是昏君

篇3

[关键词] 晚期恶性肿瘤;凝血功能;D-二聚体;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 R7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11(a)-0035-03

[Abstract] Objective The clinical value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blood coagulation function and D- dimer testing.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our hospital in August 2014 to January 2016 admitted 60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 patients to the study group, while 60 cases healthy people as a control group, were detected in blood coagulation and D- dimer levels, more analysis of two PT , TT , FIB and other indicators, and D-dimer levels.Results PT team group (14.84±0.82) s, TT (18.83±2.11) s, FIB (4.35 ±1.90) g/L, D-dimer(2.39±0.04) mg/L, APTT level (18.8±4.21) s clear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P < 0.05). Conclusion High clinical value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malignancies and D- dimer coagulation test, observed in cancer patients with a hypercoagulable state significance,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Advanced malignancies; Coagulation; D- dimer; Clinical Value

恶性肿瘤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且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患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目前,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就是血栓[1],相关研究显示[2],恶性肿瘤患者伴高凝状态是导致患者出现血栓或栓塞的根本因素,同时高凝状态和恶性肿瘤的浸润、转移等息息相关,因此,临床上如何预防高凝状态及出现高凝状态如何处理,值得关注[3]。为探析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该文将2014年8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设为研究组,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50~80岁,平均(65.4±7.3)岁,其中明确诊断伴有血栓、栓塞者有6例(3例为静脉血栓,1例为肺栓塞,1例为脑梗塞),同时选择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男性38名,女性22名,年g50~78岁,平均(64.3±7.2)岁,两组在年龄、性别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清晨空腹收集血液标本,并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查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凝血功能检验指标主要是PT(凝血酶原时间)、TT(凝血酶时间)、FIB(纤维蛋白原)、AP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采取Thrombolyzer-XRM型全自凝血分析仪,并应用相匹配的试剂,严格根据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所有数据,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2组正态计量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及D-二聚体水平比较

研究组PT(14.84±0.82)s、TT(18.83±2.11)s、FIB(4.35±1.90)g/L、D-二聚体(2.39±0.04)mg/L、APTT水平(18.8±4.21)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篇4

关键词:诗经 婚姻 隐语 意象

一、《诗经》中的“鱼”意象

“鱼”是《诗经・国风》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民俗物象,在婚恋诗中,“鱼”既可喻男子,亦可喻女性。闻一多在《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 》云:“在《国风》里男女间往往用鱼来比喻他或她的对方。”[2]其实,《诗经》许多诗歌中的“鱼”还暗指配偶,如《管子・小问》载:管仲曰:“然,公使我求宁戚,宁戚应我曰:‘浩浩乎,’吾不识。”婢子曰:“《诗》有之:‘浩浩者水,育育者鱼,未有室家,而安召我居’。宁子其欲室乎?”这一段的诗意,尹知章注释的比较清楚:“水浩浩然盛大,鱼育育然相与游其中,喻时人皆得配偶,以居其室中,宁子有伉俪之思,故陈此诗以见意。”[3]刘向在《列女传》卷六载:宁戚称曰:“浩浩乎白水!”管仲不知所谓,不朝五日,而有忧色,……其妾靖笑曰:“人已语君矣,君不知识邪?古有《白水》之诗。诗不云乎:‘浩浩白水,之鱼,君来召我,我将安居,国家未定,从我焉如。’”[4]根据上述记载,我们可以得知“鱼”应该为“配偶、娶妻”的隐语,鱼与水的复合,应该为男女匹配的隐语。又如《陈风・衡门》:“岂其食鱼,必河之鲂? ”《周南・汝坟》:“鲂鱼尾,王室如毁”,这两句中的“鱼”字,指的也是配偶,在《诗经》中,“鱼”几乎成了配偶的隐语。闻一多还曾对《周南・汝坟》分析说:“《周南・汝坟》就是一首以‘鱼’隐喻情及的诗歌。在此诗中,‘鱼’字语的性能是十分明显的,‘鲂鱼’、‘王室’用以称男主人公,心爱的情人,‘尾’、‘如毁’皆用以形容男主人公热烈的情绪,即烈的,对自己热情如火。从文章脉落解读,女子未见君子的‘朝饥’自然指的是,而非指饥饿的腹欲。”[5]古代用“鱼”为隐喻,这不仅与鱼的繁殖力最强有关,而且与原始人类的生殖崇拜,重视种族繁衍直接相关。《左传・哀公十七年》:“卫侯贞卜,其繇曰:如鱼窥尾,衡流而方羊。”疏引郑众说曰:“鱼劳则尾赤,方羊游戏,喻卫侯纵。”[6]可见《左传》也以鱼隐喻情及的,以食鱼喻性的满足。如《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水洋洋,可以乐饥。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诗中的鱼是一种隐喻无可争议。泌水乐饥,“乐饥”即为“疗饥”,非水可“疗饥”,而是水中之鱼可以“疗饥”,所以才引出下文。以食鱼比娶妻,以鲂与鲤比春秋时的名门闺秀:姜姓的齐女和子姓的宋女。与前文的“疗饥”联系起来,正说明食与性满足均为“疗饥”之方,于是鱼与情人就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齐襄公)四年,鲁桓公与夫人如齐。齐襄公故尝私通鲁夫人。鲁夫人者,襄公女弟也,自公时嫁为鲁桓公妇,及桓公来而襄公复通焉。鲁桓公知之,怒夫人,夫人以告齐襄公。齐襄公与鲁君饮,醉之,使力士彭生抱上鲁君车,因拉杀鲁桓公,桓公下车则死矣。鲁人以为让,而齐桓公杀彭生以谢鲁”。[7]齐人不齿其君的行为,于是作《齐风・敝笱》以讽之。诗中以“敝笱”比桓公,或喻鲁之小弱,以鲂鳏出网喻文姜与襄公的私情。《诗经》中在以捕鱼比新婚的基础上,还引发出更多的喻义,如以捕鱼之地和捕鱼的器具比家室。《邶风・谷风》是一个被弃的妇女对负心人的谴责,诗的第三章说:“宴尔新婚,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是告诉新妇不要到我捕鱼的地方去!不要动我捕鱼的笱!实际上是哀告新人别占了我的家,别弄乱了我苦心经营的家室。陈奂的《诗毛氏传疏》云:“逝梁发笱,喻新婚者入我家而乱我室。”[8]也与“鱼”的隐语义是密切相关的。

二、《诗经》中的“水”意象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水”也是一种具有特定隐含意义的文化意象。在《诗经・国风》的爱情诗中,“水”出现的频率很高,除了作为一种自然物质描写外,总是和婚姻、情爱、生殖等方面的内容联系在一起。通过对《诗经》有关“水”的诗歌的赏鉴,《诗经》中的“水”既是生命之源,又是男女两的符号。首先,“水”为婚姻的见证。如《周南・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秦风・蒹葭》中的“所为伊人,在水一方”,《陈风・泽陂》中的“彼泽之陂,有蒲与荷”,《周南・汝坟》中的“遵彼汝坟,伐其条枚。”诗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都发生在水边,水总是静静的最忠实的见证者。其次,当情人终于相会或女子出嫁时,一般会涉过眼前的河流;茫茫的江水又似乎是恋人之间的阻隔。《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写的都是主人公不能渡过眼前茫茫的江水与自己的恋人相见。再次,用涉水隐喻成功的恋情。《卫风・氓》一诗中,女主人公两涉淇水,第一次涉过淇水,是与恋人私奔;第二次经过淇水而回,则是被休弃回娘家;男子渡过淇水得以与恋人相会,之后女子又深情绵绵地把男子送到了淇水之上。从这里可以证明见诗中“涉水”隐含的意思就是男女之间成功的恋情。再次,用水流比喻“对方”或“共同的爱”。如《召南・江有汜》:诗人用长江比喻自己的丈夫,把自己比喻成长江水道,而以长江的支流比喻丈夫的新欢;而《邶风・柏舟》中的“泛彼柏舟,亦泛其流”,《风・柏舟》中的“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都是把爱情比作一条河,而把自己比作河流上一条的小船。此外,《陈风・衡门》、《陈风・东门之池》则是以“水”来比喻能够满足自己身心渴望的女子。闻一多《说鱼》云:“鱼是代替匹偶的隐语”,而水“也是性的象征”[2]鱼水合欢,就是男女合欢的隐语。

三、《诗经》中的“薪”意象

“薪”字在《诗经・国风》中出现的频率也较高。“薪”本是柴火,但《诗经・国风》中的“薪”字总与婚恋结合在一起。如《卫风・扬之水》中的“扬之水,不流束薪”,《唐风・绸缪》中的“绸缪束薪,三星在天”,《齐风・南山》中的“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周南・汉广》中的“翘翘错薪,言刈其楚”等等。这些诗歌中的‘薪’都是与婚姻密切相关的。魏源在《诗古微》说:“三百篇言取妻者,皆以析薪取兴。盖古者嫁娶,必以燎炬为烛,故《南山》之析薪,《车》之析柞,《绸缪》之束薪,《豳风》之《伐柯》,皆与此错薪、刈楚同义。”[9]郑玄就《周南・汉广》中的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解释说:“楚,杂薪之中尤翘翘者,我欲刈取之,以喻众女皆贞洁,我又欲取其尤高洁者。”郑玄的“贞洁”之论虽然有些迂腐,但对伐薪在此诗中的隐含义的把握还是准确的。[10]

据说过去有的地方,嫁娶的时候,男家把柴用红绒缠绕着送到女家;女家则把炭用红绒缠绕着回赠男家。这与‘绸缪束薪’正合。”[11]焦延寿《易林》说:“析薪炽酒,使媒求妇”;“执斧破薪,使媒求妇。”[12]“析薪”与“束薪”,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劈柴与捆柴。但在《诗经》中,“析薪”与“束薪”却是婚姻和爱情的象征。这是因为古代结亲,必在黄昏之时,柴薪是必用的照明之物;而结亲时,必须祭神、祭祖,要用柴火烤肉、烧肉,使神灵与先祖享用浓烈的香气,从而降赐洪福,使神圣的婚姻长盛不衰。[13]同时,“薪”以其生长快速、滋生繁衍众多、具有柔性和极强的生命力等品性,从而成了先秦时代婚礼中重要的聘礼。以“薪”为聘是古人对婚姻的理解与诠释,这样,“薪”就与古代人的婚姻结下了不解之缘。总之,《诗经》中频用“薪”的意义在于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性:其一,薪不仅生长快速,且滋生繁衍众多。这正是古人对多子多福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其二,薪类大多数都具有柔性,不仅在于要求女性柔顺,同时更在于希望婚后夫妻双方能够相互关爱,相互依赖,夫妻关系牢固而久长。其三,薪类植物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与再生力,并能经冬不死,更有一些四季常青。这种品性对于婚姻双方至关重要,它是对人生旅程的高度浓缩与隐喻,同时也是良好的祝愿。希望双方能在未来的生活当中同舟共济,至死不变。

综上所述,“鱼”、“薪”、“水”《诗经》中重要的隐喻物象,透过《诗经》诗中“水”、“鱼”、“薪”隐语的总结分析,我们可以深入理解这三个意象后面更为深邃的意义。这对于准确理解领悟《诗经》诗歌的本义及诗的题旨是很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1]傅道彬.《诗》外诗论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4).

[2]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一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

[3][清]戴望.管子校正[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

[4][汉]刘向.列女传[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6).

[5]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三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

[6]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

[7][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11).

[8][清]陈奂.诗毛氏传疏[M].北京:中国书店,1982.

[9][清]魏源.诗古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0][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

[11]闻一多.诗经通义[M].武汉:时代文艺出版社,1996(6).

篇5

关键词:先秦道家;列子;庄子;文子;天命

作者简介:张海英,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后,湖南大学期刊社副编审,哲学博士(四川 成都 610064)

“天命”是先秦哲学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范畴。研究者对儒墨甚至法家的天命思想都研究得比较充分,但对先秦道家的天命思想却向来少有探讨。零星的成果有:罗安宪分析了道家对天命所持的一种自然的无可奈何的态度,①张海英、张松辉探讨了老子的天命鬼神思想。②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少研究者认为道家是不相信天命的,道家所说的天是自然义的天,并不包括天的神性义。但事实上道家是承认天命、相信天命的,笔者曾撰文仔细证明过这一点。③在这篇文章中,笔者拟探讨先秦道家天命思想的特点。本文认为,在道家看来,天命具有强大的权威,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和不可知性,而当道家的命论和“时”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具有了一种消极悲观的意味。

一、天命具有强大的权威

先秦道家基本上都相信天命的存在,并且认为天命具有强大的权威。老子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④认为冥冥之中有张广大无边、疏而不漏的网,善恶必报。这张代表了天意的天网,是令人敬畏的。但老子所言之天,却并不令人恐惧,因为其行为方式遵循着某种规则,所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⑤,赏善罚恶,丝毫不爽。老子的这种思想是西周时期典型的天命神学思想,也是对三代以来天命思想的继承。如《尚书》云:“皇天无亲,惟德是辅。”⑥“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⑦不过在道家大多数人物看来,天命虽具有极大的权威,但其行为方式却并不一定遵循赏善罚恶的原则,列子是持这一思想的典型代表。

列子是个命定论者,在他看来,人的寿夭、穷达、贵贱、贫富都是命中注定的,万物皆有命,万事皆由命,命能制人穷达贵贱,寿夭生死,而人力无所施。

首先,列子认为一个人的穷达贵贱完全是命中注定,人力不能起任何作用。《力命》中,北宫子和西门子两人世族、年貌、言行相差无几,北宫子造事而穷,西门子造事而达。列子借东郭先生之口指出北宫子和西门子二人穷达不同,非关人力、非关智愚,皆是天命如此,并且命好命坏没有任何自身德行方面的原因,一个人的品德不再影响到一个人的命,命让谁穷、让谁达纯粹是偶然的、随意的,没有任何标准和根据。

在肯定了命对人的穷达贵贱的巨大控制作用时,列子便完全否定了人力在天命面前的任何主观能动性。譬如在谈到管仲和鲍叔牙善交、齐桓公善用人时,列子就认为,召忽之死,鲍叔举贤,小白用贤,这些表面上看来是人力的事,其实都与人力无关,而是由背后的天命所决定的。如张湛注云:“此冥中自相驱使,非人力所制也。”⑧管仲与鲍叔交好,自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⑨,却在向齐桓公推荐国相时否定了鲍叔而荐举了隰朋,列子也否定了其中人力的作用,认为鲍叔没有相位,是鲍叔的命决定的。

命不但决定人的穷达贵贱,命也能决定人的寿夭生死。列子说:“生非贵之所能存,身非爱之所能厚;生亦非贱之所能夭,身亦非轻之所能薄。故贵之或不生,贱之或不死;爱之或不厚,轻之或不薄。此似反也,非反也;此自生自死,自厚自薄。”⑩人的寿夭生死与人力无关,或生或死,或厚或薄,都是命中如此。

不但生死是由命,在列子看来,那些该生而不能生、该死却不能死的种种情况,也是受天命所制的。《列子・力命》说:

可以生而生,天福也;可以死而死,天福也。可以生而不生,天罚也;可以死而不死,天罚也。可以生,可以死,得生得死有矣;不可以生,不可以死,或死或生,有矣。然而生生死死,非物非我,皆命也。智之所无奈何。11

表面看来,求生得生,好像是由于仁德与智力,求死得死,也好像是多行不义必自毙,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12,是个人行为所引起的一种必然结果。但列子认为求生能得生、求死能得死实际上都不是因为人力,而是天命注定如此。如果不是天命如此,一个人根本得不到求死就能死的好福气,因为还有很多求死都不能死的人。卢重玄举了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汉高祖死后,戚姬被吕后百般折磨,“断戚夫人手足,去眼,耳,饮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13,当此之时,生不如死,却求死而不能,这便是“天罚”,而这种求死不得的境遇,也是一种天命,是天对她的处罚。

因此,在列子眼里的天命就具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天命的笼罩下,大如天地、贤如圣智、神如鬼神,都不能发挥任何作用,所谓“窈然无际,天道自会;漠然无分,天道自运。天地不能犯,圣智不能干,鬼魅不能欺”14,人只能匍匐在天命的脚下,任其肆其。列子此处所言的命,和西周时期的“天命”虽有名称上的相异,然性质却很相似,并且西周时期的天命,是一个具体的有意志的天神,人们可以通过献祭和祈祷,求得他的欢心,尚有些微可以发挥人力的地方,而此处的命,却更加抽象,而所管理的范围,又似乎更加无所不至。因其抽象,因其无所不至,人便失去了通过祈祷和献祭而改变神意、求得神的眷顾的机会,因而在命的面前,人便更加束手无策,只能一切顺从,万事委之于命。

庄子也是一个命定论者,他认为人生的一切遭遇都是天命决定了的,“性不可易,命不可变,时不可止,道不可雍”15,人所能做的,就是通达情理,顺任自然,乐天安命。“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16,对于天命的强大力量,庄子是有深刻认同的,我们可以归纳出他有一个严密的三段论:

饥渴寒暑,穷桎不行,天地之行也,运物之泄也,言与之偕逝之谓也。为人臣者,不敢去之。执臣之道犹若是,而况乎所以待天乎?17

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18

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19

庄子认为,天下有两个最不能违背的法则:一是命,一是义。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是命中注定。子女对于父母的命令,不能违背。天地虽大,没有无君之国,所以人臣与君主的关系,叫做“义”,为臣者有忠于君主的义务,所以君命所指,也别无选择。但在庄子看来,无论是对父母还是对君主的顺从程度,都远远不能与对天、对阴阳的顺从相比。所谓“违亲之教,世或有焉;拒于阴阳,未之有也”20。阴阳,即造化,其实也是指天。庄子在这里,构造了一个很严密的三段论:父母之命,君主之命不可违天命远远高于父母、君主之命天命更加不可违。所以对天命,人们应该采取一种更加顺从的态度。

《黄帝四经》也认为天命具有强大的权威,天下的万事万物都是由天决定的,如果违逆天意,就会遭到天的惩罚。《经法・国次》说:

国失其次,则社稷大匡。夺而无予,国不遂亡。不尽天极,衰者复昌。诛禁不当,反受其央(殃)。禁伐当罪当亡,必虚(墟)其国,兼之而勿擅,是胃(谓)天功。天地无私,四时不息。天地立(位),圣人故载。过极失当,天将降央(殃)。人强朕(胜)天,慎辟(避)勿当。天反朕(胜)人,因与俱行。先屈后信(伸),必尽天极,而毋擅天功。21

天意决定着天下的万事万物,一个国家是否应该讨伐,这也是由天决定的,人只不过是替天行道。人如果违背天意,讨伐了不应当讨伐的国家,就会受到天的惩罚,所谓“诛禁不当,反受其央(殃)”,相反,如果该讨伐的不去讨伐,或者讨伐时没有达到(或者超过)天所要求的标准,也不行,亦即所谓“过极失当,天将降央(殃)”。总之是一切都要按天的意志行事,并且在顺应天道大功告成之后,不能擅自居功,要把一切成功归之于天。只有成功而不归功于己,才不会招来祸患。如下文所言:

故圣人之伐(也),兼人之国,隋()其城郭,棼(焚)其钟鼓,布其资财,散其子女,列(裂)其地土,以封贤者,是胃(谓)天功。功成不废,后不奉(逢)央(殃)。22

征伐了别的国家之后,一定要把这功劳归之于天,只有这样才能免除天的惩罚,由此可见天命的强大力量和人在天命笼罩下的战战兢兢、小心翼翼。

儒家相信天命,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23但儒家也重力行,“知其不可而为之”2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25,最多也只是尽人事而知天命。墨子却是全然的“非命”,不承认人有什么先天注定的命。道家却大多承认天命的强大力量,并且认为人事不能影响天命,因而取一种顺天安命的态度。

二、天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道家所言的天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天命是早就注定的,人力所无可改变,人的一生都无法逃离天命的安排。庄子说:“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26所谓大戒,就是指最大的不可违背的法则,而排在最前面的就是命。“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27,人的生和死,也是早已由天命规定好了的,就像天有白天黑夜的变化一样,是一种规律,一种无法改变的必然。不但生死,其余人生的贫富穷达也都是注定了的:“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28

但如果具体到个人,则一个人的命好命坏又完全是一种偶然性,如申徒嘉所说:“游于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29身处乱世,人人自危,生活在人间世就像处在百发百中的神箭手羿的射程之内。碰上命好的几率是极低的,如《庄子・德充符》说:

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30

天地之间,阴阳之气氤氲,人和万物禀天地阴阳之气而生,可是谁能独禀其中的正气,却是极具偶然性。庄子于此,其实指出了事物和人的命运的偶然性。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推测出得到好运的概率是极低的:地育万物,花草树木,不计其数,可得其正气者只有松柏;天生众人,五湖四海,不可以亿万计,可得天气之正者,唯有尧舜。

刘笑敢曾说:“庄子不仅抹煞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抹煞了一切偶然。……必然统治一切,偶然没有立足之地。”31其实不然,庄子看到了事物的偶然性。庄子也认为一个人的命是受制于偶然性的。在《德充符》里,庄子借申徒嘉之口指出命就是一种无法言说、不可捉摸的偶然性,与品德无关,而人所能做的,就是对着人力无可奈何的命运安之若素,好像本来如此,自古如此,不要埋怨也不要欣喜。

不过庄子在思想上是一个消极者,他认为身处乱世,遭逢不幸是必然的,绝对的,而幸运通达不过是事之偶然。在《列御寇》中庄子讲了一个故事:

人有见宋王者,锡车十乘,以其十乘骄庄子。庄子曰:“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其父谓其子曰:‘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今宋国之深,非直九重之渊也;宋王之猛,非直骊龙也;子能得车者,必遭其睡也。使宋王而寤,子为齑粉夫!”32

庄子用这个寓言来讽刺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人。这个人去拜见宋王,得到了十辆车子的赏赐,沾沾自喜,到处炫耀。但庄子却认为这个人就像得到珠宝的贫家之子一样,只不过偶然碰上了好运气,其凶险却数倍于贫家子,倘若不是正遭宋王“睡觉”,恐怕要身为齑粉。小人不谙世情凶险,视概率极小的偶然为必然,使庄子不胜感慨。

列子也很重视偶然性。在列子看来,命好命坏已经没有了一定的标准,那命与偶然性的联姻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因此,列子认为命不受主观意志的影响和支配,也没有任何客观固定的根据和标准,是一种异己力量的盲目的运动,具有极大的偶然性。任继愈说:“《列子》一面驱除了神学目的论和唯意志论,另一方面又引进了不可知论和命定论。”33其实不可知论是就命而言的,是命具有不可知性,并非还有另外的一个什么不可知论。《列子・说符》记载:

虞氏者,梁之富人也,家充殷盛,钱帛无量,财货无訾。登高楼,临大路,设乐陈酒,击博楼上。侠客相随而行。楼上博者射,明琼张中,反两木翕鱼而笑。飞鸢适坠其腐鼠而中之。侠客相与言曰:“虞氏富乐之日久矣,而常有轻易人之志。吾不侵犯之,而乃辱我以腐鼠。此而不报,无以立于天下。请与若等戮力一志,率徒属必灭其家为等伦。”皆许诺。至期日之夜,聚众积兵以攻虞氏,大灭其家。34

梁国的富人虞氏因为猫头鹰没叨稳一只死老鼠而招致灭门之祸,这完全是一件极偶然、极凑巧的事,并无多大的必然性,如果要深层地追究起来,就只有命中注定可以解释了。

三、道家之命的不可知性

道家认为命是神秘的,不可预知也无法言说。《庄子・田子方》说:“知命不能规乎其前。”35《庄子・达生》也借一游于吕梁之水的丈夫说:“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36对于个体而言,命是与生俱来而个体又不知其为何如此的东西,是一种超越人的认知能力范围而神秘莫测的存在。正如孟子所言:“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37命是不可捉摸,无法把握的,因此庄子借仲尼之口说:“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38仕途的穷通,品性的贤愚,名声的毁誉,包括生死存亡,一切都是事物的变化,天命的流行,而即使最高的智慧都无法预测命运的发展。《应帝王》篇说“郑有神巫曰季咸,知人之死生存亡,祸福寿夭,期以岁月旬日,若神。郑人见之,皆弃而走”39,末后却让神巫为列子的老师壶子吓跑,使一切预知天命的谎言不攻自破,这也证实命是非人力可知的。

命不但不可知,命也不可解。很多人认为殷商时期的天帝是喜怒无常的,他的赏罚并无一定的标准,但到了西周时期,人们认为“天命靡常,惟德是辅”,天以一个人是否有德来行使他的赏罚,人只要秉德而行,就不会遭到天命的惩罚。但庄子所说的天命,虽然好像没有意志,但在它的行事无常、神秘莫测这一性质上似乎又退回到了殷商时期。庄子所言的天命已没有任何行事的标准,这主要表现在即使完全顺从天命也会遭到祸患和不测。“备物以将形,藏不虞以生心,敬中以达彼,若是而万恶至者,皆天也,而非人也。”40一切都已经服从天命了,可是仍然有“万恶至”,这虽然非关人力,但也说明天命的极其不可把握。《徐无鬼》中子綦的儿子就是典型的例子:子綦与他的儿子邀乐于天,邀食于地,完全顺遂天地的自然之道,无事无谋,不求非分之福,一切顺物而为,可说是极大地尽了人事了,可是,他的儿子却依然遭遇刖足之祸,子綦于是说:“凡有怪征者,必有怪行,殆乎,非我与吾子之罪,几天与之也!吾是以泣也。”41郭象注曰:“今无怪行而有怪征,故知其天命也。”42成玄英疏曰:“夫有怪异之行者,必有怪异之征祥也。今吾子示有怪行而有怪征,必遭殆者,斯乃近是天降之灾,非吾子之罪。罪若由人,庶其修改,既关天命,是以泣也。”43郭注成疏均注天为“天命”,这种天命无关人事,并且是人无论怎样尽力都无法改变的。子綦和他儿子的祸患是天命的安排,是上天给予的,人力对此无可奈何。这种不可预知又具有强大力量的命,仍然是宗教意义上的天命。

四、道家之命与“时”有密切关系

“时”的本义为四时或日之行走,在先秦文献里,“时”具有顺时而动、因时制宜等思想,《易经》的时观,充分发挥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其所揭示的“时中”理念更具有一种与时推移、不拘泥于事物、开朗豁达的处事智慧。道家也很重视“时”,道家的“命”与“时”有莫大的关系。《文子・符言》说:“时之行,动以从,不知道者福为祸。”44是说人应该掌握时运的到来,又说:“得在时,不在争,治在道,不在圣”45。认为得在时会,不在力争。

文子确实很重视“时”的观念。《文子・九守》说:“若然者,血脉无郁滞,五藏无积气,祸福不能矫滑,非誉不能尘垢,非有其世,孰能济焉,有其才,不遇其时,身犹不能脱,又况无道乎?”46文子强调了时的重要性,认为时不论对谁都很重要,如果不遇其时,那么无论怎样修养自身,都难免于灾难祸患。这与儒家的看法似有不同。儒家提倡仁义,认为仁义忠信之士无论在哪里都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所谓“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47,但文子却认为仁义之士如果不合于“时”,那么即使个人品行最好,也难免身死国灭的下场,“仁者人之所慕也,义者人之所高也,为人所慕,为人所高,或身死国亡,不周于时也”48。如果不遇其时,个人的仁义道德等品行无助于自身的成功。

不但仁义者行事要合于时,掌握时才能成功;就是圣人,如果不遇其时,也不能实现他的理想。所谓“圣人和愉宁静,生也;志得道行,命也,故生遭命而后能行,命得时而后能明,必有其世而后有其人”49。圣人和愉宁静的品性在主观条件上已足以使他们志得道行,但真正能否志得道行,却只能归之于命。而有命又还得有时,所谓“有其世”,也就是“得其时”。

文子还说:“故生所受于天也,命所遭于时也,有其才不遇其世,天也,求之有道,得之在命。君子能为善不能必得其福,不忍而为非,而未必免于祸。”50人的生命是上天给予的,命运则是时世决定的。虽有贤才但没能遇上好时世,这是上天的安排,非人力所能决定。追求得志有一定的办法,但能否得志却完全是由命运决定。君子为善却不一定能得福,不忍为非却不一定能免祸,祸福之间,人力所能发挥的作用实在太小,所以君子能做的,就是安命而已。正如孟子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51由人自己能决定控制的那一部分就去追求,由命控制的那一部分人力不能决定就听天由命。

庄子也看到了时和命的紧密关系,在《庄子・秋水》中他借孔子之口说:“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陆行不避兕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52。时对于个人来说太重要了,即使天生睿智,如果碰上了桀纣统治的时代,那也只能困厄终身;即使资质平平,但如果是尧舜时期,也不会穷困不通。圣人在屡遭不顺、历经坎坷而仍然前途渺茫、其道难行时,能看到“时命如此”,“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这一方面是庄子所谓的“圣人之勇”,另一方面也是圣人的无可奈何。庄子看到了个人在这种乖谬的时命下的困窘无奈和保全自身的不易,他说:“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时命大谬也。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反一无迹;不当时命而大穷乎天下,则深根宁极而待;此存身之道也”53。时难遇,命难知,时命乖谬之世,连圣人也得千方百计才能保全自身,庄子对此是深感绝望和悲怆的。

《黄帝四经・十大经・观》也说:“散流相成,圣人之事。圣人不朽,时反是守。”54强调圣人也得守时才能获得成功。

《冠子・环流》说:“命者,自然者也。命之所立,贤不必得,不肖不必失。命者,挈己之文(父)者也。故有一日之命,有一年之命,有一时之命,有终身之命。终身之命,无时成者也。故命无所不在,无所不施,无所不及。”55命是不由自己选择也不由自己决定的,命决定个人的一切,它无所不在,无所不及。命之得失,或在一日,或在一年,或在一时,或在终身之后而没有一定的时期。

在道家看来,命和时还是缺一不可的,一个人必须得有命又得时才能得到成功。如果没有得到时,即使有命也不能得到好命,“既有时有命,引其声,合之名,其得时者成,命日调。引其声,合之名,其失时者精、神俱亡,命日乖。时、命者,唯圣人而后能决之”56。

因为时命能决定个人的成败得失,所以个人的素质并不影响到个人的存亡得失,如《冠子・备知》所言:“昔汤用伊尹,周用太公,秦用百里,楚用申,齐用管子。此数大夫之所以高世者,皆亡国之忠臣所以死也。由是观之,非其智能难与也,乃其时命者不可及也。”57冠子认为伊尹太公等人之所以建立丰功伟业,得到世人崇敬并不是由于他们才智卓绝,智慧超群,只是因为他们得时又得命;亡国之忠臣之所以死,是因为他们失了时命。所以,“时有所至而求,时有所至而辞。命有所至而阖,命有所至而辟。贤不必得时也,不肖不必失命也”。58好命所赋予的不一定是贤人,不肖者也一样能遇上好的时命,只要遇上了好的时命,不肖者也一样能成就大业,所以决定个人成败得失的主要原因就不在于个体,而是外在于个体的命和时。

可见,道家的命论和“时”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更加具有了一种消极悲观的意味,个人的穷达遭逢已完全无关乎个人的品德智慧和好学努力,皆受制于外在的人不能掌握和控制的命和时,并且是此二者缺一不可,这就给人生带来一种深沉的绝望感和悲剧感,也就必然导致道家的安命思想。

注释:

①罗安宪:《道家天命论的精神追求》,《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②张海英、张松辉:《老子的天命鬼神观》,《齐鲁学刊》2013年第2期。

③详细的论证见张海英博士论文《先秦道家天命鬼神思想研究》(湖南大学岳麓书院2012年),同时参考张海英、张松辉论文《老子的天命鬼神观》,《齐鲁学刊》2013年第2期。因为作者曾撰文探讨过老子的天命鬼神思想,所得出的结论与本文并不矛盾,为避免重复,本文所涉及的先秦道家主要以庄子、列子、文子等为主。

④⑤(魏)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校释》,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82页,第188页。

⑥⑦(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662页,第406页。

⑧(晋)张湛:《列子注》,《诸子集成》(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70页。

⑨⑩111434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98页,第205页,第202-203页,第203页,第262-263页。

1225(宋)朱熹:《周易本义》,廖名春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47页,第33页。

13(汉)司马迁:《史记・吕太后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80页。

151617181920262728293235363839404142435253(清)郭庆藩:《庄子集释》,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532页,第590-591页,第691页,第155页,第262页,第263页,第155页,第241页,第212页,第199页,第1061-1062页,第707页,第658页,第212页,第297页,第792-793页,第858页,第859页,第859-860页,第596页,第555页。

212254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35-36页,第45页,第229页。

232447(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95页,第158页,第162页。

30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60页。

31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46页。

33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69页。

3751(清)焦循:《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649页,第8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