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的古诗范文

时间:2023-03-16 16:27: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江雪的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江雪的古诗

篇1

1、四周的山上没有了飞鸟的踪影,小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里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2、诗中运用典型概括的手法,选择千山万径,人鸟绝迹这种最能表现山野严寒的典型景物,描绘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图景;接着勾画独钓寒江的渔翁形象,借以表达诗人在遭受打击之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绪。全诗构思独特,语言简洁凝练,意蕴丰富。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课堂教学叙事研究:理论与实践》是教育科学出版社“教育智慧与智慧型教师研究丛书”中的一本,介绍“叙事研究”这一颇有人气的教育研究方法如何才能被一线教师从容拿来研究自己或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

教育智慧的重点在于体验,知识不容懈怠,但无高贵体验不成教育;教师智慧的重点在于实践,理论不可忽视,但无精深实践不成教师。如论及教育领域中任何一个层面的智慧,不仅以实践经验为研究主题、且以实践经验为表达手法的“叙事研究”都将不可绕过,它高可达近代哲学理论,俯可至个体的生命经验,将经验、实践、故事等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有理论、有实践、有情感、有话语,是叙事研究的基本形象,也是它广受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者追捧的根本原因。

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一种近年来“大热”的教育教学新理论、新模式、新方法,以其突出教师个体经验、讲述教育实践故事等的“平易”表现手法,受到很多期待提升教育研究水平、产出教学研究成果的一线教师的青睐。但诚如本套丛书主编田慧生在总序中指出的那样,越是大热的理论、改革,越是容易给教师带来误导、洗脑,产生跟风、不顾实际等恶劣影响。如果没有坚实的理论认识、没有完备的实践指导,仅凭管窥一二的个别传闻,很难对一线教师开展叙事研究有帮助,甚至可能产生负面效果。

本书则为破除此局面出力颇多。本书针对课堂叙事研究这一不仅密切贴近教育实践,且完美融合了教师的理论素养、实践能力、职业情感等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对一线教师开展了一次手把手的“技术指导”,读之令人一快。

本书以一线教师为主要阅读对象,将一线教师放在研究主体的位置上,将一线教师的课堂生活放在研究客体的位置上,从叙事研究的理念及方法论讲起,述至操作方式、分析与下结论等的具体案例。通过五章的完整阐述,一线教师可轻松掌握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轮廓:为什么要开展“讲故事式”的课堂研究、怎么讲好故事、怎么评价自己的故事、怎么运用组织好的故事等。如果辅以叙事研究视之为生命的“实践经验”,也即,着手实在地尝试开展一两次自己的课堂教学叙事研究,那么一线教师便可很快体会到教学研究的乐趣,不断提高研究的水平,甚至可能通过教学与研究的双重“眼眸”,重新审视自我的教学生活,获得不一样的生命体验,丰富自己的教学人生。这是所有进行教育研究的人都将乐见的。

篇3

关键词:民间故事审美生命意识

一、美在形式――本真的生命意识

对于自然感性的形式和内在生命力的审美体悟,在山川的传说中可以体现出来。江苏南京有一座紫金山,相传它历经沧桑之变而成为今日的“金山”。紫金山汉时被称为“钟山”,后吴帝孙权因避祖父孙钟之名讳,而将其改为“蒋山”。后在三国时期,诸葛亮为联吴抗魏,出使东吴路过秣陵(今南京)时,特地到石头山观察了金陵的山川形势。当他看到以紫金山为首的群山,像苍龙似的蜿蜒蟠伏于东南,而以石头山为终点的西部诸山又像猛虎一样雄踞在江滨时,脱口而出:“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紫金山以苍龙的生命姿态展现在众人面前,自古以来,龙就是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象征。紫金山至今为止一直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它将自己自然景貌的自然浑厚之美升华到了生命体态的弘扬,将山体无限的生命气象与自然生机完美结合。

江苏徐州,一直有一个石狗湖的传说。石狗湖即今日的云龙湖,相传,石狗湖,多雨时南山之水尽汇于此,积久不退,昔人作石狗镇之,故名石狗湖。[2]另相传,明万历年间,云龙湖边住一老石匠,石匠自妻子去世后便养一条大黑狗相依为命。一天大黑狗被一财主打死剥皮为己治病,老石匠为纪念它便刻了一尊石像置于湖边,石狗不仅能看家护院,而且湖涝时能吸水,湖旱时能吐水,百姓旱涝保收,石狗成了神狗。人们为纪念石狗,遂叫此湖为石狗湖。石狗湖现今已成为景点玉缀珠联,风物如画的云龙湖。石狗湖的美并不仅仅是外在形貌的美,更重要的是石狗湖所昭示的内在生命力,所散发出的生命气息。

二、美在深情――感伤的生命意识

感伤的生命意识,不只是悲剧的感情之美,也展现出了浓重的民族情怀和强烈的悲剧感。徐州的民间故事中流传着“徐州一道爱国菜”的故事,1938年徐州城内遍布枪鸣弹炮,市民纷纷弃家避乱,曾经的宴春园也搬至南关改名为庆合园。一天日本宪兵队在店里点定鱼翅全席,厨师们为了给日本人一个下马威但又不至杀身之祸,所以给日本人上了一道徐州的“爱过菜”以显示中华民族的皓月乾坤,日本人内心不满却又不得不忍气吞声地吃了这道爱国菜。日本人利用他们的压迫践踏了中国人的生命,体现出了个体生命在与压迫的殖民者的对照中显现出来的软弱无力和恐惧感,而这种恐惧感恰恰如朱光潜所言:“悲剧的恐惧不是别的,正是在压倒一切的命运的力量之前,我们那种自觉无力和渺小的感觉。”[4]对于中国人而言这是一种深情的感伤。但是中国人在无力抗拒的重压之下,依然不忘报国复仇,就像黑格尔所说:“束缚在命运的枷锁上的人可以丧失他的生命,但是不能丧失他的自由。”[5]

江苏民间故事中的深情感伤来自于世人对残酷的现实清醒而深刻的认识,这种感伤进入到了生命的深层,回荡在宇宙时空和心灵的本体之中。

三、美在感悟――超越的生命意识

在江苏民间故事中,我们对自然的欣赏不仅要把自然风物的故事当做移情的对象,更要把山湖草木当做平等的可以进行心智交流的对象来看待,这些民间故事借助于传奇的传说或神话来感悟人生,超越现实。

江苏民间故事中有许多人物都是不为外物所染,不为名利所役,他们以心灵的高尚摆脱世俗的纷扰。顾恺之的传说说的就是顾恺之不汲汲于世俗的金钱与名利,相传南京有个慧力和尚总是到处化缘捞钱,他是出了名的势利小人,对达官贵人点头哈腰,对没钱没势的文人不予理睬,一日顾恺之在捐款时超乎常人的理解与想象,捐了一百两银子,其实顾恺之所有的家当加起来都不足以一百两,但他追求的是不制于金钱的存在意识,他在寺庙的墙壁上做了画,以至于被称为稀世珍宝。顾恺之并不在乎金钱与地位,他追求的是自己心灵的净化,他在世俗中感悟到的是一种超越的生命意识,这是一种“自由意志自身已经发展成了自觉主动的超越者,追求超越的人总是对自身进行不断的超越”。[6]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P183

[2]董治祥《徐州风物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

[3]吴中杰《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P412

[4]朱光潜《悲剧心理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P89[5]黑格尔《美学》(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P198

[6]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P328

[7]陈庆浩王秋桂《中国民间故事全集23江苏民间故事集》.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P2

篇4

王 芳

摘 要:课堂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学生主体性资源,教师应当多选用学生自己经历的事情,亦即“讲述学生自己的故事”。讲述“学生和自己之间的故事”,可以帮助学他们尽早发现并及时解决情感心灵上的困惑、行为习惯上的偏差、思维意识上的薄弱等问题;讲述“学生与同学之间的故事”,有助于催生、深化彼此间的情谊;讲述“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故事”,有助于达成师生心灵的契合与共鸣;讲述“学生和社会之间的故事”,可以使学生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懂得自身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关键词:课堂教学 主体性资源 故事

作者简介:王芳,女,江苏省金湖县外国语学校,中学高级教师。

学生在生命成长中的欣喜与困顿、庆幸与沮丧、欢笑与泪水,都是教育的宝贵资源,引领学生从自己成长的最真实的经验中学习,是教育最为重要的路径。的确,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思品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在课堂教学中,多选用学生自己经历的事情,亦即“讲述学生自己的故事”,这样既突出主体性,又增加体验性;既避免选材时的舍近求远、舍本逐木,又能使课堂教学接地气、显实效。

一、讲述和自己之间的故事——体会嬗变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诸如:情感心灵上的困惑、行为习惯上的偏差、思维意识上的薄弱等。课堂上多讲述“学生和自己之间的故事”,可以帮助他们尽早发现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所谓“学生和自己之间的故事”,就是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一些情境、活动、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亦即“自知”,并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不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约束、自我调整,在连续反复的“自我对话”中体会自身的嬗变,感受自我成长的力量和美好。学生自身会因这些“亲历”与“成功的体验”而更加自信,对于其他同学而言,来自同伴的经验和身边的榜样更加可亲可感、可信可行。

在学习“优良的意志品质”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根据优良意志品质的四个特征进行自我剖析,找出自身意志品质方面存在的不足,如:做事缺乏耐心、虎头蛇尾、优柔寡断等;接着,教师借用一份意志品质心理问卷进行评估,使学生更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然后,请部分学生将自己培养意志品质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最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每人确定两种磨炼坚强意志的方法(一是做自己不感兴趣却有长远意义的事,二是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并绘制成表贴于桌面(见下表),定期进行自我回顾、反思总结(必要时,教师和家长参与督促与评价)。

这样的课堂,虽没有看似琳琅满目的课件以及刻意追求的震撼效果,但却始终聚焦学生、关注学生、服务学生,简单中透着深厚,质朴中蕴含精彩。学生在审视自我、剖析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中诠释着“自我成长的故事”。课堂没有作秀,而是基于一种良知和责任。

、讲述和同学之间的故事——深化情谊

同伴关系是青少年学生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发展亲密的同伴关系是青少年一种精神需要。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不仅有助于个体产生归属感、减少人际冲突,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其自我管理和调控,而且对青少年的社会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情谊深厚的同学不仅是学习中的伙伴、玩耍时的搭档,更是心灵上的知音,是青少年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他人”,对于独生子女而言,尤为如此。课堂上,让学生讲述自己与同学之间的故事,回忆彼此相处的点点滴滴,无疑可以促使他们或冰释前嫌、握手言和,或相互欣赏、彼此激励,或化解隔阂、增进了解,或心生默契、心照不宣,有助于建立和巩固一份纯真、真挚的同学情谊。

“学会与人合作”一课,在“弥补合作的遗憾”环节,教师设计了三个逐渐深入的问题,引发学生对以往合作经历的回顾,找寻自己在此方面存在的不足:1.在此之前,你与别人的合作中有过不愉快甚至是失败的经历吗?2.原因是什么?3.如果重新合作一次,你会如何弥补合作的遗憾?

学生争先恐后地谈了自己曾经与他人合作的经历,内容大多涉及“出黑板报、拔河比赛、扫地、搬书本、小组讨论问题”等。他们在发言中都能主动剖析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为自己曾经的不当言行真挚地向合作伙伴致歉,表达了再次友好合作的愿望与诚意。这些故事中的“合作伙伴”大多就在现场,他们在对方讲述时,或面带笑意、点头赞许,或起身回应,甚至还出现握手拥抱、相互鼓励的动人场景,这种释怀、感化、温暖的力量都会催生、深化彼此间的情谊。

三、讲述和教师之间的故事——契合心灵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积极而正向的教育力量。这种关系不仅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更会对其价值观和人格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学生现在和将来的思维模式、为人处事中,都或多或少会留下教师的印记。许多年后,教师传递的温暖、心灵的鼓励、困境的引导,都会让人铭记终生。然而,当下的师生关系却不容乐观,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辱骂教师,不想和教师交流、心理委屈不想辩解等问题仍然存在于教育生活中,这些都严重侵蚀着师生之间的生态体系,重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迫在眉捷。

教师是师生关系的主要建构者。思品教师一方面要研究和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善待学生的逆反心理、自主意识、成长渴求,积极主动地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要善于捕捉和选用师生之间积极正向的故事素材,以感化、唤醒、激励学生,寓教育于故事与讲述中,化矛盾于无形与无痕处,从而获得师生心灵的契合与共鸣。

学习“理解我们的老师”一课,教师安排了一个环节:讲一件发生在自己和老师之间的故事;你是如何学会理解老师的?有的学生说老师曾在作业本里夹一封勉励自己的信;有的学生说老师为自己买过早点。其中一学生这样说道:“我常常觉得自己很不幸,因为我从小就没有爸爸妈妈,是年迈的爷爷独自将我带大。每次看到别的孩子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幸福的样子,我都会将头扭开,还经常躲起来偷偷地哭。家里吃的穿的用的东西基本是靠别人给予的,所以我是在别人的同情、怜悯中长大的,因而我特别自卑、敏感。上初一,遇到了政治课的王老师,我才慢慢改变。她看人的目光很友好,很温暖,她似乎对我很了解也很关心,总是在我需要的时候,给我真诚的欣赏、热情的鼓励,当然也有善意的批评和提醒。她送给我学习文具时总是把话说得那么自然、真诚,不让我感觉难堪、没面子。一开始,我还怀疑她是否也是一时的同情而已,可快两年了,她对我的关爱只多没少。我虽然不幸,但也很幸运,谢谢您,王老师!”说完后,这名学生深深地鞠了一躬。

言者泪流满面,听者眼眶湿润。课堂表面上静谥安然,实则,不只是故事的双方,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了心灵的温暖和精神的成长。感动、友好、信任、珍惜,这些阳光般的种子定会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开花、结果。

四、讲述与社会之间的故事——学会担当

应该说,在现代教育普遍重视知识学习甚至把教育简单地等同于知识教育的背景下,思品教育也没能完全走出“知识本位”这一相对狭隘的教育观,致使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社会实践之间呈现出一种隔离状态。这种隔离不只禁锢着学生的身心和视野,更使得学生普遍缺乏公民意识和社会情怀,这些将严重制约着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国家的未来建设。这就要求思品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打破传统课堂与外界生活间的壁垒,让学生在与社会的“重归于好”中,演绎“自己和社会之间的故事”,并通过这些“故事”的亲历和讲述,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胸怀,培养其独立精神,丰富其团队合作经验,增强其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学习“亲近社会服务社会”一课时,教师将班级学生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公园捡拾垃圾、街道擦洗护栏、马路口义务值勤等活动的视频和照片加以剪辑整合,配上《志愿者之歌》的音乐播放给学生看。真实的场景、熟悉的画面、亲切的面庞、真切的体验,学生在重温回顾中,加深了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懂得自身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也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认同感,满足了其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篇5

“讲·学稿”是一个集教师教案、教师集体智慧与学生学案为一体的文本资料。对于学生来说,“讲·学稿”所提倡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无疑加强了他们的预习环节,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效率,给他们提供了课堂展示的机会,同时减轻了他们的学习负担。因为预习扎实了,上课时学生就有信心回答教师的问题,就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因为表现好,就会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赞许,就更加有热情学习了。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良性发展的态势。学生的学习兴趣浓了,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教学质量自然也会得到提高,甚至是大面积的提高。

一开始推行“讲·学稿”,我们都有些不赞同,甚至抵触。但在部分班级、部分时段、部分教学内容上进行尝试后,我们发现效果很好,这才大面积铺开。为了打造自主、高效的课堂,我们首先进行了我校“讲·学稿”的编订和完善工作。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投入到《“讲·学稿”编写指南》和“讲·学稿”编写工作当中。在大量学习、总结、实践、反思的基础上,我们首先编写了语文“讲·学稿”。有部分教师还进行了相关课题立项研究。

我校先后有一大批教师去江苏等地的学校进行了反复观摩学习,对我校语文“讲·学稿”的编写和使用做了重点研究。

一、我们使用“讲·学稿”的情况回顾

1.编写“讲·学稿”。为了避免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在“集体备课日常化,教研工作生活化”的新思维指导下,我们全校二十多位语文教师经常在一起集体备课,交流教学反思,解决“讲·学稿”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我们语文组总的做法是把每篇课文分配到每个教师,进行主备,然后通过集体讨论,最后定稿。一次次的摸索,一次次的探讨交流,一次次的修改纠正,使得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也使得“讲·学稿”不断得到改进。

2.指导学生课前自学。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被动接受新知的。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的熏陶下,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为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前预习的质量,我们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反复告诉他们自学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切实认识到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是受益终身的事情。我们还鼓励学生在预习中碰到问题时不要畏惧、退缩,要善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并告诉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课堂上教师还会重点讲解,打消了他们的担忧。此外,我们还及时对学生的预习成果给予肯定,同时引导他们由原本的题海战变为三先三后(先预习后上课,先思考后提问,先准备后展示)的学习程序去学习。通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慢慢学会了预习,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讲·学稿”也得到了普遍认同。在编写“讲·学稿”预习环节时,我们先编写复习巩固部分,把学习本节课时要用到的知识点列出来,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这样,整个预习环节就体现出本课的基本框架,而不是一些简单的练习,使得学生在预习时就知道本课的学习线索。我们还要求学生先熟悉课本再看“讲·学稿”,然后在“讲·学稿”的引导下再去预习新知,而不仅仅是完成讲学稿上的习题,向教师交差,这样才能真正达到预习的效果。

3.检查监督学生完成自学情况。每天的“讲·学稿”我都会收起来进行检查,从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这样做既能督促学生认真预习,又能从中发现问题,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及上课时的计划、侧重点,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4.使用“讲·学稿”进行课堂教学。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教与学如何协调,教师应如何导,学生的“主体性”如何实现,这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难题。最初使用“讲·学稿”时,由于学生在基础和自学能力上有一定差异,预习所达到的效果不同,为了照顾每一个学生,我们仍然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每个知识点都细细讲解,因此课堂效率非但没有提高,反而搞得教师自己更累,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也没有得到锻炼。发现这个问题后,我们不断进行探索、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慢慢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做到精讲和少讲,可以不讲的不讲,真正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使用“讲·学稿”的好处

我们发现学生开始主动学习、独立学习了,学习成绩提高了,真正实现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1.课堂的主体改变了,师生的身份地位转变了,教学的方法途径改变了。实施“讲·学稿”以后,传统的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不再是滔滔不绝地传授灌输,而主要是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或生成的疑难进行点拨,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引路者、指导者、评价者。每节课教师只讲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真正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体验,脱离了以往的盲目形式主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融洽了,交流频繁了,教师也及时掌握了学生的学情,可以随时指导学生掌握知识,掌握技能。

2.学生负担减轻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信心增强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实施“讲·学稿”,其中受益最大的是学生,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讲学稿上的内容学生基本能在课堂上全部完成,也基本没有课外作业,把学生从作业堆中解放出来了,所以学生学习变得轻松了,真正实现了“愉快学习”。由于“讲·学稿”学生已事先预习,所以对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已了如指掌,在课堂上,往往经教师数语点拨,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并且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讲解,互相讨论,互相合作,互相交流,甚至有的学生为了一道题目争论不休,吵得面红耳赤。这样,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也在一片和谐的气氛中逐渐掌握了知识,学会了技能。

另外,教师也从以往课节节必备,作业节节必改的繁重工作中解脱出来了,有效工作的时间增加了。备课实行轮流备课、集体备课,使得教师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研讨、交流,提高了效率。学生的“讲·学稿”交到教师手里以后,教师经过认真对照、批阅,很容易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更加详细了解了学生的学情,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

3.学生学习主动了。实施“讲·学稿”以后,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很多学生进步相当大。“讲·学稿”上的每道题基本上都必须经过学生自己学习、理解,所以知识巩固相当好。“讲·学稿”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有很大的好处,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但由于“讲·学稿”刚开始实施,一切都在摸索中进行,因而不免有很多的问题,需要逐渐解决。

篇6

关键词:学前教育;讲故事;技巧;培养讲故事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口语表达形式。好的故事,有助于人们开拓视野,增长知识,认识生活,发展思维,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陶冶高尚的思想情操。由于故事情节生动,语言活泼,容易感知和吸收,所以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经常会使用这一种文学手段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同时也会指导幼儿进行故事表演活动。因此会讲故事是幼儿教育职业的要求,而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讲故事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讲故事能力的现状及原因

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讲故事能力并不乐观,大部分学生把讲故事简单地理解为背书。据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观察发现,一个班里约有一半的学生讲故事能力比较差,讲的过程一字一顿,语气生硬,没有起伏,没有感情,更是甚少动作表情,把生动有趣的故事讲得索然无味。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思想上不够重视

中职学校注重专业技能课和专业理论课,忽视专业基础文化课。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专业过硬、知识丰富、能力强的学生,专业过硬首先是放在第一位的。近几年虽然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开始注重弹、唱、跳、画、说、写这六种基本技能的训练,但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依然只是加强对学生弹、唱、跳、画四方面的训练,不大注重说(讲故事)和写的训练,所以大多数学生课余时间主要用在舞蹈、唱歌、弹琴、手工、幼儿心理学、各教学法等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课上,不重视讲故事训练。

(二)生源质量下降,学生的基础比较差

近年来,中职学校的学生来源大多是“分流生”(即未参加升学考试就进入中职校),且这些学生在初中时就属于已基本被“放弃”的一类,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浓厚,自控能力较差,导致了基础较差,成绩不理想。学前教育专业也不例外,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比较差,朗读水平不高,不理解故事思想内容,这些都加大了讲故事训练与指导的难度。

(三)学生缺乏自信,容易产生紧张情绪

由于学生基础差,在学习上就很容易有自卑感,在众人面前讲故事就会紧张,紧张了故事可能就讲不好,这样学生在讲故事时很难树立自信,便会形成恶性循环。

(四)学生实践机会少,缺乏系统的训练和指导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多,也没有专门开设《讲故事》课。而涉及讲故事的教学只有在《听话和说话》课中第五章第一节才有。讲故事的教学与实践总共不到十课时。在课时安排少情况下,就不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上台练习,也不可能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一一指导,学生没能经过系统地训练和指导,讲故事能力又怎能提高呢?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讲故事能力的培养途径

如何培养中职学前教育学生的讲故事能力,提高故事的可听性呢?面对上述现状及原因,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讲故事能力,一要转变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讲故事的重要性;二要增加课时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指导。此外,最关键还在于以下两方面:

(一)加强基础训练

朗读是讲故事的基础,而决定朗读者朗读水平高低、朗读效果优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朗读表达技巧的掌握,如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

1.停顿:朗读时,有些句子较短,按书面标点停顿就可以。有些句子较长,结构也较复杂,可以进行语法停顿或根据感情或心理的需要而作的停顿处理。恰当的停顿不仅可以正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还可以让朗读声断情连。

2.重音:重音是指那些在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用的字、词或短语在朗读时要加以强调的技巧。重音是通过声音的强调来突出意义的,能给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词增加分量。读好重音,可以使朗读的作品色彩丰富,充满生气,有较强的感染力。

3.语速:适当掌握朗读的快慢,可以造成作品的情绪和气氛,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朗读时的语速须与作品的情境相适应,根据作品的思想内容、故事情节、人物个性、环境背景、感情语气、语言特色来处理。一般说,记事要读得快些,记言要读得慢些。

4.语调:语调指语句里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其中以结尾的升降变化最为重要,一般是和句子的语气紧密结合的。句末如果表示平谈、庄严、沉郁等情调,声音强弱高低变化不明显,句末落音平直;表示疑问、愤怒等情调,句末落音上扬;表示感叹、祈愿、坚定等情调,句末落音下降;表示讽刺、幽默等情调,句末落音曲折颤动。在朗读时,如能注意语调的升降变化,语音就有了动听的腔调,听起来便具有音乐美,也就能够更细致地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

这些朗读技巧学生掌握牢固了,就为讲故事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中专一年级时就必须加强学生的朗读水平训练。

(二)注重方法,掌握讲故事的技巧

故事,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的是人物的形象性和情节的连贯性、生动性。因此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把人物形象、事件过程和环境氛围立体地呈现在听众面前,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才能吸引观众,使之受到感染,收到良好的效果。故事讲得好不好,关键在于生动与否,所以在讲故事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法,注意运用技巧。

对故事文本进行加工处理,变文稿为讲稿。一般故事文本都是比较书面化的,而讲故事是用嘴说给人听的,要故事说得悦耳动听,就需要把故事文本整理加工,变文稿为讲稿。修改故事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使之口语化、儿童化。

如“乌鸦上了狐狸阿谀奉承的当”,幼儿是很难理解“阿谀奉承”的意思,不如改为“乌鸦上了狐狸拍马屁的当了”;再如“溪边端坐着一位长者,面庞清瘦,双目炯炯有神”改为“河边坐着一位老爷爷,虽然长得瘦一点儿,可是两只眼睛可有精神啦!”显得更通俗易懂。

此外,在修改故事文本时要注意多用短句,把长句改为短句更容易讲;多用动词、形容词、拟声词、叹气词等,使声音具体化,形象化,增加“动感”,如汽车的“嘟……”声,小鸡的“叽叽”叫,小狗的“汪汪”叫等,学的像,能让故事增色。

处理好叙述性语言和人物语言,塑造声音形象。讲故事重点在于讲。要讲好故事,语言必须准确、清晰、生动,声音的高低快慢一定要符合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注意区别故事中作者的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并注意二者间的转换。

叙述语言,既要体现讲故事者作为旁观者的客观性,用声自然、平稳,又要体现讲故事者的感情、态度、语气、语速、节奏、音量等随着情节的发展而起伏变化。叙述语言须根据内容、风格的不同,而运用与之相应的基本语气。

人物语言应有故事人物的“角色感”,做到“声如其人”。如何通过声音的变化来表现人物的个性,揭示人物复杂细微、丰富多彩的心理活动?首先要抓住故事中人物的言行和心理活动的语言,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从人物的性格特点中挖掘角色的口气与语调,学会变换音色,用不同的声音、语调来塑造角色形象,根据人物个性和情节的发展把握节奏的快慢。如动物故事中的常见形象,狐狸狡猾,说话声音高而细,吐字靠前,语速较快,小熊憨厚老实,说话声音低而粗,吐字靠后,语速较慢;性格刚强的人物说话声音厚实,吐字饱满有力,性格懦弱的人物说话声音半虚半实,吐字轻缓……若学生在讲故事时能熟练模拟各种年龄、性别、性格的人或其他动物的腔调,表现热情、快乐,紧张、悲伤等语气或描摹其他声响,这样通过变换音色产生不同的声音效果,幼儿就能通过声音区分出角色和剧情的变化,让幼儿听起来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恰当应用态势语,把握讲演的分寸。讲故事时一门讲演结合的语言艺术。讲故事时,为了使人物情状逼真,增强故事的表现力,我们需要运用不同的眼神、姿势、动作、表情等态势语来辅助“讲”。但我们在进行讲故事训练时发现,有部分学生态势语过多,几乎每一句话都有动作表情等,让观众看得眼花缭乱。

态势语是一种无声语言,运用一定要贴切自然,要随着故事内容的发展而变化,在讲演结合时要注意:一是面部表情要明确,可略带夸张,眼里要有神,要能于观众真诚交流,眼神能随着故事情节变化,讲故事时切忌眼睛向下,盯着某处不动,那样会给人目光呆滞,没有精神的感觉;二是手势要适度,动作要大方得体,千万不能一字一动,一词一比划,让人看上去不自然,僵硬做作,又或是手势与内容不一致,为了手势而手势,这样的手势还不如不要。态势语用得好,讲演结合恰到好处,可以令你的故事精彩感人,用的不好,就会事倍功半。

例如我们在讲《两只笨狗熊》这个故事时,一定要注意变换音色,用不同的声音和语调,并配合恰当的表情动作来展现狐狸和狗熊的形象特点。狐狸大婶一肚子坏主意,很狡猾,可以用尖细的声音去模拟她的说话,狗熊很笨,可以用粗厚的声音模拟他们的说话;同时要注意狐狸大婶眼神表情的变化,由最初看到面包时眼珠子不停转动,到奸计得逞时的捂嘴偷笑。讲演结合,绘声绘色,活灵活现,让幼儿如亲眼目睹一样。

总之,讲好故事并非朝夕就能实现的,这需要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系统的训练和指导,特别是对于基础较差的中职学前教育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朗读技巧是讲故事的基础,而注重方法,掌握讲故事的技巧是关键。所以,要培养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讲故事能力,提高故事的可听性,就要思想上高度重视,多开展相关活动给予学生锻炼,并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指导;就要讲究方法,掌握技巧,多听、多学习借鉴《鞠萍姐姐讲故事》等优秀作品,这样才能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激发幼儿的兴趣。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听话和说话(第二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篇7

关键词:幼儿师范学校;讲故事;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1-0275-0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讲故事既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内容,又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形式,对提高幼师生语文能力、培养其职业技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由于幼师生在学校讲故事只是演习,不是真正面对面与幼儿交流,我们静心审视,就会发现讲故事活动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故事教学的有效性。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并寻找解决的对策,以提高幼儿师范学校讲故事的质量。

一、讲故事与原作关系及对策

讲故事要正确处理好所讲故事与原作关系,这是讲好故事的基础。由于学生阅读面窄,仅限于幼儿文学教材和作品选读,那上面的故事绝大多数是改编好的,平时师生讲故事均按原文讲,即使听优秀故事磁带,如一些寓言故事,听后教师一般也没要求学生读原文。这样,学生认为将原文一讲到底,就ok了,致使一部分学生讲故事时原封不动地背故事,无抑扬顿挫,像小和尚念经一样,有口无心。虽然学生词汇量、记忆力增强了,但没有达到艺术再现故事原貌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师课堂上举例子大多复述故事,日久天长,部分学生误以为讲故事即复述故事,完全用自己的话讲大概意思,随意性大,结果讲出的故事即使娓娓动听,也不一定受幼儿欢迎。

那么,如何处理讲故事与原作的关系呢?可以采取的策略如下:(1)对原作不适合幼儿听赏的故事,先要按幼儿文学改编创作的基本要求去改编,改得浅显化、形象化、音乐化、动作化;(2)改编合适后,再把改编好的作品熟读成诵,但不是像小和尚念经,应通过声音艺术化传达出来。还要扩大学生阅读面,让学生在比较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幼儿故事改编的技巧,讲故事时不再一背到底,要时刻不忘“幼儿”这个忠实的读者对象。

二、给幼儿讲故事的技巧问题及对策

讲故事活动之前,没明确强调听故事的对象是幼儿,教材没详细介绍给幼儿讲故事的技巧,有的教师给学生笼统介绍了讲故事的技巧,即使牵涉到给幼儿讲故事的技巧这个问题,也只是蜻蜓点水。

应采取的对策是:举行专题讲座,详细介绍给幼儿讲故事的技巧,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训练技巧。特殊的听众对象应该时刻装在师生心中,详细介绍给幼儿讲故事的技巧,如开头可解题作铺垫,或猜谜语,或唱一首相关儿歌,或提问,都可以达到创设故事氛围的目的;运用悬念,有开篇悬念、情节悬念、结果悬念;注意讲故事中的提问;戏剧化一些,注意特技效果,等等。这样对学生讲好故事将大有裨益。

三、讲故事中表情僵硬,无体态语或体态语与内容相悖

这与学生平日交际中不注意体态语作辅助手段有关。有一部分学生一副面孔一讲到底,表情、动作毫无变化;还有的,即使有体态语,但与内容相悖。这就牵涉到体态语训练问题。因为相当一部分学生体态语不发达,平日交际中不注意使用。要想讲好故事,加上恰如其分的体态语必不可少。例如:讲到欢乐的场面,脸上要有笑容,讲到悲伤的情节,脸上要有难过的神情,讲到生气之处,就要撅着嘴。

可采取的对策是:利用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体态语训练,将什么情感下对应什么样的表情动作训练好,喜怒哀乐忧思悲的表情训练熟,实际上就是训练好表演能力。这样讲故事时才能惟妙惟肖。

四、普通话语气、语调训练不到位,不能以声传情

听说教学中对学生普通话有专门训练,但因受方言的影响,不少学生发音方面有问题,如平翘舌不分、变音不对,尤其是不能模仿不同人口音说话,不能强调说话时语调高低、声音大小、语速缓急、节奏的快慢、句子的长短。讲故事的“以声传情”,就是语调生动,这种高低轻重的变化是有要求的,正如著名特级教师斯霞所说,“语调在其主旋律上应保持清新、平稳,在平稳之中再加以变化,做到‘稳中有变’”。

策略是:听说教学中,重点训练同一内容的句子读法不同情感不同,训练抑扬顿挫,包括声音大小、快慢的变化,叙述语言跟人物对话的区别,针对不同地区学生发音情况分组练发音,让学生学会以声传情,即“会说”。

篇8

[关键词]符号内涵 认知性 江南古镇 景观形态 宜居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086-02

一、符号学认知概念的引入

苏珊•朗格说到:“符号的最主要的功能――亦即将经验形式化并通过这种形式将经验客观地呈现出来以供人们参照,逻辑直觉、认识和理解。”人类学家卡西尔认为符号包括以任何形式通过感觉来显示意义的全部现象,在这些现象中某种可以感觉的东西就是意义的体现者。符号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它是可感知的形式;另一方面,它是一种精神的外观,是意指或意义。同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中的“能指”和“所指”这样的观点是一致的。任何符号,都是通过特定感觉系统认知后的符号能指的形式。符号具有构形功能,即赋予无形的人类的情感经验、精神风貌等设计理念以形式,从而便于人们的感性知觉和参照。

一个城市的可读性,也正是由他可认知的符号组成。认知性是符号语言的生命,如果一个设计符号不能为人认知,让人不知所云,那它就完全失去了意义。符号能够表达某一类人的情感本质,设计符号表达的是设计者的理念和相关设计信息。人们在理解新事物时会本能地与早已储存在头脑中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形成认知结构。对于一个城市的印象多由沉浸于人的记忆中的片断组成,通常我们对城市的理解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与其他一些相关事物混在一起形成的部分的、片段的印象。在城市中每一个感官都会产生反应,综合之后就成为印象。

二、江南古镇印象符号认知

江南古镇,以它自然古朴的表情和宁静淡泊的人文气质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据相关学术调研显示,当人们提及江南古镇印象时,都会共同用到“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这样的词语。以下是笔者尝试对其进行语汇分析。

(一)粉墙黛瓦

这是对江南的建筑形式的印象语言。在符号学意义上,建筑的外观、材料、用途等等,都从各自的使用功能中抽象出来,获得非建筑学的文化意义,从而形成一个类似语言符号系统的意指系统。建筑元素依照意义生成的规则相互组合,向人们传递视觉信息。建筑符号的意指系统由诸多建筑元素的集合和建筑规则所组成的代码构成。符号通过建筑代码生成意义。江南民居的外墙是极普通的白色,山墙形似马头,屋顶仅为一层单薄的灰瓦,墙底部满砌片石,室内地面也铺着石板。灰暗斑驳的墙瓦长满了青苔,墙角里石阶古朴而真实地记录着数千年的历史积淀。

(二)小桥流水人家

“小桥流水人家”是一种尊重自然与生态友好相处的栖居方式,代表了江南水江地区的建筑文化语汇。小桥流水人家大概是人类最理想的聚居形式了。我们可以对“小桥流水人家”进行逐词分析。

“小桥”:桥是构成江南水乡古镇独特魅力的要素。桥是水陆交通联系的主要纽带,不仅是重要的交通设施,更是江南水乡的景观要素。江南古镇河道纵横交错,都是由多彩的石桥连接着一个个村镇。桥的建造必须注重细节,桥代表着精、细、雅、洁的价值取向。古朴逸秀形式的桥有精致的石刻桥栏,句式严格工整的桥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致用是江南小桥的营造特色;桥的平面布局,依随河道、地势、位置、功能而异;曲折的、弧形的、直的、斜的,不拘一格变化多样,打破了空间的单调,将水面和陆地紧密相连,将远山近水衬托得更加儒雅。幽静的小巷和质朴的拱桥,还有那历经沧桑的古宅、古树、古井。这些历史环境要素所构成的江南地方文化景观,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场所意义。

“流水”:最初的江南聚落大都位于水上交通便利之处,居民由于商业、宗教等因素而聚集在一起,渐渐发展为镇。江南古镇的景观格局基本上都是“五湖环境于外,一镇包涵于中”“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周庄是前街后河,西塘沿河全是柱廊,南浔傍水尽是券门;乌镇临河的房屋索性跳出河面,做成水阁房,家家枕河而眠。这些邻水而居的人们为了充分利用水的优势通常在房屋邻水的一面开个后门,用石板铺成几级台阶通向水面,这样就便于浣洗。同时这几级台阶也可作为船码头便于人们在此上下船。有些人家还把建筑设计成凹型,水面似乎进入了宅内。建筑和水打成一片,弯弯的河道、排排的廊柱、重重的券门、灵空的水阁、粼粼的倒影。水是古镇千年的承载,造就了古镇整体的美,并在一定的地域形成完善的以水为中心的网络体系。城镇的形态也因为河网形态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由“一”字型河道形成带形城镇;由“十”字型、“上”字型河道形成星形城镇,如南浔镇、直镇、乌镇;由“井”字型河道形成方形城镇,如周庄镇;由网状或枝状河道形成团形城镇,如同里镇、西塘镇。

“人家”:水乡古镇的民居多以木构一、二层为主,为适应江南湿润的气候,布局多穿堂,有天井。院落构造为木架、瓦顶、空斗墙、观音兜和马头墙,形成了高低错落、粉墙黛瓦、庭院深邃的建筑群体风貌。古镇建筑表达了传统的伦理道德。多数民居都是规模不大的院落住宅。江南古镇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形态,追求的是古朴自然、洗尽铅华、曲折幽深、隽永朦胧的空间形态,哲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混沌无象清净无为、天人合一和阴阳调和,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的相互依存的融洽关系。小桥流水人家的空间格局和艺术趣味,含蓄蕴藉,淡泊恬静的空间意境,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现象,成为其特有的文化符号。

三、符号形式与意义

形式与意义也是符号学的两个内涵。意义喻寄于形式之中,由其“形”表其“意”。因此,只有真正认识了形式,才能理解其意义。换个角度思考,建筑形式也左右了意义的表达,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关系。诺伯格•舒尔茨在《西方建筑的意义》一书中说:“建筑是一种活生生的现实,自远古以来,它已使人类的存在变得富于意义,并使人类在时空之中寻找到了一个立足之点。所以建筑更关注存在的意义。而存在的意义通过建筑转译成为空间形式。这样建筑的空间形式是存在空间。”所谓意义,是人与建筑之间的基本关系,是以具象的建筑形式所反映的人们存在的意义。它是由城市中的历史、文化、生活方式、习俗等人文要素所构成,是在漫长的时间历程中,沉淀了城市居住者的种种意志和行为要求,才形成的建筑特有的精神和历史的内涵。

从传统古镇中挖掘出建筑设计符号的建筑设计案例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如深圳万科第五园别墅区设计,融合了现代时尚元素与传统建筑风格,白墙黑瓦简洁的外观和色彩很有意境的和谐美,营造出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格,表现出了传统的古典雅韵。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就是将厚重的地域性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典型。在室内部分,苏州博物馆的艺术处理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形式的重复出现。贝老运用了许多新材料来营造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在建筑材料、结构细部、室内设计等方面都有独特创意。博物馆承袭了水乡古城粉墙黛瓦,深灰色石材的屋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相配,为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符号添加了新的内涵。

四、结语

运用符号的特性来探究江南古镇形式,是通过抓住人的宜居模式的印象特征,来把关心人、尊重人的概念真实体现在城市与建筑环境的创造中。景观设计应重视人在环境中活动的心理和行为,反映出人们的思想、意志和情感,与原有的建筑文化形成内在的呼应。江南古镇的景观塑造了极为丰富多彩的艺术造型及审美情趣。水乡风情和亲切宜人的空间尺度,给人情景交融的境界,是理性与浪漫,功能与艺术、实用与感人的完美结合。是舒适宜人的人居模式、是“天人合一”中国传统理念和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这种结合同时也是现代景观设计所追求的目标,其功能主义与人文关怀的相互依存的完美模式,是创造理想居住环境最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特质。

【参考文献】

[1]王莎莎.苏珊•朗格的艺术符号理论[D].重庆师范大学,2006.

[2]成砚.读城――艺术经验与城市空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1.

[3]钱雅妮.浅析传统建筑的伦理功能――从同里古镇看起[J].华中建筑,2005.4.

[4](挪)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译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9.

篇9

最后的“安定”

和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家庭一样,小丽并不是独生子女,她有一个小她两岁的弟弟。小丽的母亲终日在家操持家务,一家人的生活仅靠父亲外出打零工勉强维持。在搬来皮村之前,由于户口问题,小丽家就小丽的就学已经辗转搬了很多地方:没有北京户口,想入市公立学校根本不可能;而高昂的赞助费又不是这个务工家庭能承担得起的。就在一筹莫展之际,小丽一家人得知,有一个学校可以接受像小丽这种情况的孩子,这就是北京市同心实验学校。时光飞逝,小丽已经在北京市同心实验学校就读三年,已然是一名三年级的学生,她的弟弟也在该校就读一年级。

本以为这样的生活可以继续安定下去,但没想到这所在农民工子弟学校中办得数一数二的学校也难逃厄运。在北京市同心实验学校一间简陋的平房里,小丽的母亲显得忧心忡忡:“说不定到不了年底,一家人又得东奔西走了”。

小丽的母亲没有工作,学校的同心女工合作社为她提供了一些零活补贴家用,在这里工作的都是和她一样的家庭主妇,大家彼此之间互通用工信息,也能让家里的男人们多些挣钱的机会。

此时,几位孩子的妈妈正在缝纫机前忙碌着手中的活计,眼睛不时瞟向窗外的操场。孩子们正在上体育课,在不足100平方米的小水泥场地上,除了几个低矮的篮球架,没有体育器材、没有跑道、没有沙坑,甚至也没有专门的体育老师,在一家健身房担任教练的志愿者老师此时正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跑圈,孩子们跑得很欢,妈妈们也心满意足――孩子能够在有固定地址的学校上学,学校还能给自己提供一份零活一边看孩子一边补贴家用,这样安定的生活实在是太难得。

另一位姓李的妈妈脸上没有小丽妈妈的愁容,她和小丽妈妈是邻居。此前因为孩子就学问题,已经不知道搬了多少次家,孩子在同心实验学校就读还不到一年,一家人对这种居无定所的生活早已习以为常。听说学校要被拆迁的消息以后,她无奈地说道:“只能继续搬家了,又不是第一次了。实在不行,就把孩子送回老家。”

唯一让她担心的是孩子目前的状况,由于多次转学,小刚一直没有交到要好的朋友,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孤僻。“大人倒是习惯了,但为了孩子,还是稳定一点好。”她说。

在校长办公室里,主管行政的朱珠忙碌的样子却让人怀疑她还没有听到拆迁的坏消息。她刚从一个高年级的班级里整顿完纪律回来,进屋不到十分钟又接了三通电话,刚放下电话,有老师递上一支体温计,“没问题,37度才算发烧。”她熟练地抬起体温计看了看,刚想喘口气,门口又来了一个尿裤子的低年级孩子。

“全校打杂的就我一个,沈校长今天又出去办事了。”朱珠不好意思地对我说:“你稍微等我一下吧!”说完,朱珠又跑到别的办公室给孩子找裤子去了。

坐下来谈起拆迁的事情,朱珠显得格外平静:“到时候总会有办法的,孩子们能上一天学是一天,即使是最后一班岗,我也得站好。”朱珠的妹妹也在这所学校上学,而目前,她却没有时间为妹妹的前途担忧。

刘娜是幼儿园大班的老师,作为学校最早的一批老师,一说起同心实验学校的未来,她脸上有明显的失落。“我见证了这个学校的成长,也不愿意看到500多个孩子无处可去。”刘娜起初是这里的志愿者,2006年师范学校毕业后来这里只是想实习一下,却没想到再也舍不得这里的一群孩子,家里人都不同意刘娜的选择――这里远离城市,一个月只能拿到1000元的微薄收入,失落的时候,她自己也曾想过离开这里,哪怕当一个普通小白领也会比现在过得好。

“现在可走不了了,刘老师已经嫁到了同心学校。”朱珠笑着说。她不是开玩笑,刘娜几年前已经跟学校的一位男老师结婚了。只领了个结婚证,没有婚纱照、没有婚礼、没有请客、没有蜜月,连个戒指也没有,夫妻俩现在已经有了一个三岁的孩子,到现在为止,谁也没想过离开学校。

“学校没有了,我们可以再找一份工作,只是孩子们该怎么办?”刘娜若有所思地说。

即将消失的明星学校

2005年,创始人孙恒的“打工青年艺术团”发行了一张名为《天下打工是一家》的唱片,得到7.5万元,这笔钱成为了建校的第一笔资金。为了省钱,学校选址在朝阳区五环外的一处废旧的工厂,交完租金,7.5万元已经所剩无几,看着院子里摇摇欲坠的房子,孙恒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一召集志愿者建学校。如今这几排整齐的小平房都是学生的家长、各地的大学生志愿者一砖一瓦建起来的――孙恒花了最少的钱建校,而同心实验学校的名气也在建校之初就打响了。

教学条件上,同心实验学校也显得比同类学校奢侈,20多个全职的在职老师各个都是正规的师范院校毕业,兼职志愿者老师也都是高学历、科班出身,当天的来访记录里,就登记了好几位人民日报的记者,据了解,因为老师不够,他们已经在这里长期任课。通过网招志愿者的途径,学校请来了各种多才多艺的志愿者,除了“语数外体美音”这类常规课之外,学校还开展了摄影课,朗诵课,戏剧课、书法课等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整体提高了这个群体的素质,这是其他兄弟学校连想都不敢想的。

学校在很多方面的尝试都是大家热议的话题,通过开办二手店售卖一些好心人士捐赠给学校又暂时不需要的空调、电脑、音响、风扇等电器,用来改善教学条件;通过与中华女子学院合办同心女工合作社改善困难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很多的尝试未必能解决实际问题,创新的思路却引起大家的关注。

2006年是同心实验学校的第一个顶峰,同心实验学校合唱团在歌剧院义演,演唱了《我是谁》、《打工子弟之歌》《红丝带家园之歌》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2007年,秦继杰为同心实验学校的孩子写的诗歌《我是谁》登上了春晚,当孩子们当着亿万电视观众的面朗诵“我们的校园很小/放不下一个鞍马/我们的教室很暗/灯光只有几瓦/我们的桌椅很旧/坐上去吱吱哑哑/但是/我们作业工整/我们的成绩不差”时,很多人流下了动人的眼泪。

校长办公室的墙上还挂着孙恒参加各种颁奖时的照片,代表昔日荣耀的照片上已经蒙上淡淡的灰尘。照片下面,一位老师正跟办公桌上那台有点卡纸的旧打印机执着地作战,“办得再好也不代表你可以继续维持下去,是存是废,不在学校的好坏,只在于有关部门的一句话。”他无奈地说。

寻求合法认同的艰难

从资金到场地,老师们都愿意自己想办法,对于同心实验学校而言,他们的渴望简单而又奢侈――那就是一个合法的办学身 份。

资金力量薄弱是他们这类学校经常要受到的质疑,可学校从没有用过政府一分钱,去年新建的两层小教学楼,是孩子们的家长一砖一瓦建起来的,工资到现在还欠着,一楼的三个教室全部是企业捐赠,二楼的三间房子,除去宿舍和舞蹈教室,经常使用的那一间电脑教室也是由红十字会捐赠。操场另一侧,还有企业捐赠了热水器和洗衣机,建起了简单的浴室。

“我们也不是处处向社会伸手。”朱珠介绍说,学校建设的二手店为孩子们赚来了一笔小小的奖学金。每个学期,学校向各年级的优秀学生发放奖金,一等奖200元,二等奖100元,三等奖50元。

“学生的学费是老师工资的主要来源,但我们从来不会因为孩子交不起学费而让他们辍学。”

交不起学费,学校帮忙想办法,这是同心实验学校的原则。学校成立的“女工互助社团”就是一个专门帮助困难家庭的组织。这里定期举行学生家长见面会(主要是妈妈们),家长们聚在了一起,不仅能够聊聊孩子的学习情况,各个家庭的情况,更能了解到对方丈夫的技能,分享劳务信息,提高家庭收入。这样大家就可以团结起来,互相帮助。2010年,学校为全校学生的母亲找到了第一份订单:为朝阳一个社区的老年人“打毛巾”,之后又陆续找到了另外一些订单,虽然收入不高,但是够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相对贫困的外来务工家庭的经济压力。对于连600元学费都交不起的贫困家庭来说,女工互助社团也许能帮她们挣到孩子的学费钱。

为了寻求认同,从2007年开始,同心实验学校与周边16所打工子弟学校合作,每年都在学校里开展《流动的心声》戏剧摄影绘画艺术节。包括了绘画、摄影、话剧、小记者等小组。目的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视角,展示他们眼前的社会。利用社会上好心人捐赠的相机,摄影小组的学生们把镜头对准自己简陋、拥挤的家,对准为生计而操劳的劳动者――他们的父母,也对准简陋的学校和单纯的笑脸。这些触动人心的照片一次次被关注被转载。他们在心里相信,大家的关注会换来更好的明天。

当话剧《流动的心声》让观众们一次次流下眼泪时,朱珠和她的伙伴们都深信,社会的接纳和认同迟早会换来学校一个合法的身份。

2010年的春节,一首由同心实验学校的创始人之一孙恒创作,打工艺术团演唱的《我们的世界,我们的梦想》,经在北京台网络春晚上推出,再次吸引了众多媒体前来采访。

随着北京城市化的进程发展,周边的一些城乡结合部都要为“改造”让路,这就迫使农民工子弟学校被“合法拆除”。

同样的命运降临到了同心实验学校的身上,朱珠和她的同事们一点也不惊奇。或者消失,运气好的,也许会摇身变成合法的学校,说到未来,朱珠沉思了片刻:“进入公立学校,就得户口簿、暂住证、孩子无人看管证明、住房租赁合同、务工证明、防疫证、转学证等证件齐全,即使齐全了,借读费又有几个人能给得起?学校不应该用这些证件和费用搭起一道坎,把孩子挡在外面,保证每个孩子有学上,这是我的理想。”

篇10

为总结经验,鼓励先进,在高校教师队伍中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我部决定对在首批“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孟安明等332名优秀骨干教师予以奖励。

希望广大高校教师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北京市:

孟安明

袁 新

李艳和

刘 铮

苏 宁

欧阳明高

翁 端

何书元

李子臣

唐建国

胡 敏

李若瑜

刘玉鑫

黄 如

周晓林

赵 耀

邢献然

闵乐泉

何 静

李效玉

纪越峰

杨放春

张 勤

骆有庆 

赵玉沛

张 冰

李洪兴

郑志刚

方维海

沃建中

崔立山

邓 军

陈艳艳

贾克斌

余跃庆

孙家跃

杨 慧

宫辉力

方 炎

张 朋

天津市:

陈立功

钟登华

王成山

余建星

刘昌俊

李鑫钢

马建标

刘 育

许京军

赵 新

贾士儒

陈增强

史林启

河北省:

檀润华

巴信武

刘宏民

张祥宏

山西省:

贾锁堂

刘志河

张文栋

邢永明

班士良

辽宁省:

左 良

谢里阳

张化光

于 戈

郭东明

宁桂玲

邱介山

孙兆林

王 琰

王恩华

刘长江

毕开顺

刘沛

吉林省:

陈 岗

陈维友

董德明

刘勇兵

路来金

佟 金

王殿海

尹景学

周 慧

张汉壮

曹国臣

许文燮

杨华民

胡长文

刘湘南

苏忠民

黑龙江省:

傅松滨

顾继友

霍贵成

王选章

上海市:

汪源源

郑 珊

吴宗敏

袁正宏

汪长春

曾 旋

孔继烈

邓可京

李国强

余卓平

张 雄

王汝建

蒋昌俊

凌建明

沈 军

顾 牧

林忠钦

毛军发

张 荻

王如竹

沈文忠

汤 杰

孙真荣

胡乃红

朱建荣

于建国

马玉录

刘洪来

储 炬

江建明

朱美芳

任忠鸣

刘宇陆

黄秋花

崔 磊

宁 光

胡义杨

李和兴

江苏省:

顾晓松

张学光

沈其荣

宋爱国

李 冲

王 炜

李宣东

施 斌

徐 岩

陈林森

缪协兴

王 建

顾冲时

何农跃

浦跃朴

余伯阳

吕剑宏

苟少华

王汝成

李满春

陆桂华

田立新

袁银南

尤启冬

叶建任

郭 荣

周明国

沙家豪

谈哲敏

浙江省:

周雪平

陈 智

鲍虎军

刘 旭

郑 强

俞 立

陈建孟

聂秋华

安徽省:

吴先良

张学军

祖方遒

左承基

徐科军

福建省:

孙世刚

袁友珠

陈 曦

夏海平

黄河清

李翠华

郑建岚

林文雄

许建华

张莲珠

江西省:

雷晓燕

宋国君

李华军

战文斌

郑西来

崔德良

姜建壮

李越中

王成建

尹衍生

赵国群

王开运

唐 波

河南省:

申长雨

刘 平

湖北省:

朱 庆

胡亦军

张邵东

于 丹

孟小林

汪国平

许才军

陈胜宏

庞代文

孔维佳

邱建荣

谢长生

段献忠

曾绍群

王红卫

刘韩星

陈 文

严新平

靳孟贵

周顺平

谢从华

杨光圣

邓引斌

徐祖顺

周瑞阳

湖南省:

李运娇

梁叔全

陈健宏

肖 波

柳建设

钟志华

王耀南

匡乐满

陈焕艮

罗和安

陈艳萍

广东省:

罗向前

曾益新

余学清

李元元

钱 宇

邱学青

谢胜利

王迎军

朱 敏

周长忍

徐汉虹

樊粤光

曾和平

张宪民

阮双琛

洪添胜

广西壮族自治区:

阮百尧

黄成明

海南省:

鲍时翔

重庆市:

周雒维

唐 炬

秦大同

温志渝

黄承志

李加纳

王智彪

王国胤

四川省:

周总光

张志荣

许唯临

罗 懋

康陈放

石 碧

金学松

曹俊兴

黄 楠

尧德中

王秉中

潘光堂

周永红

陈代文

贵州省:

谢庆生

云南省:

段昌群

程赫明

陕西省:

房 喻

郑庆华

徐子勤

蒋庄德

丰镇平

段宝岩 

褚庆昕

齐 勇

赵万华

王尧宇

王建华

杨更社

程光旭

水鹏朗

甘肃省:

涂永强

马如云

罗玉柱

樊 丁

范多旺

方小敏

贺德衍

青海省:

冶成福

宁夏回族自治区:

李 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向本春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樊尚春

李 波

杨树兴

徐文国

孔立宁

赵万生

苑立波

赵 宁

宣益民

郭喜平

曹崇德

宋笔锋

高晓光

中国总政治部: 

游 雄

吴曙光

曹雪涛

吴玉章

陈志南

贾 鑫

单甘霖

林春生

王永良

胡昌华

王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