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小实验范文
时间:2023-03-16 11:19: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三年级科学小实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小学三年级英语 课堂教学活动 实效性
一、课堂教学活动要趋向生活化
小学三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好活动、爱表现、善模仿等特点,也喜欢新鲜事物,但对陌生语言内心还是存在畏惧感。目前所使用的小学英语教材都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内容就是平时孩子生活的真实再现。所以新教材中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学生熟悉的生活,如:打电话、买东西、问路、看病等,我们可把教室变成他们的活动场所,为他们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自由地施展个性,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使他们感觉很自然亲切,认为英语学习很生活化,与实际生活很贴近,真实体验学习英语带来的乐趣,对英语的厌倦感和畏惧感也就无从谈起了。
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感觉的情绪性很明显,也就是说,对自己感到不畏惧的,进而产生兴趣的,感觉亲近自然的、与生活很贴近的知识能记得很牢。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竭力创设比较真实、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让他们参与其中,更好地体会语言的交际性和情境性,进而更好地运用语言,体验学习语言成功的乐趣,使他们更好地学习英语。
三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考虑,他们对直观的、形象的、生活化的,以及接触过的实物、好玩的东西感兴趣。所以教师设置的教学活动要以他们的生活为出发点,“投他们所好”地进行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在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中快乐地学习,进而激发他们学英语的兴趣。
比如在3A Unit6 “Colors”中,我就设计一个教学活动“小小售货员”:
S: Good morning.
C: Good morning
S: Would you like a skirt?
C: No , thank you.
S: A T- shirt?
C: What colour?
S: Red, please.
通过这样一个教学活动,积极地鼓励他们模仿买卖双方的语音语调,而且给予一定的教学评价,达到语言的真实目的,充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都很乐于参与这个活动,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课堂教学活动要设置情景化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真真实实地引入自然真实的生活化情景,减小学生因不理解所带来的困难,同时真实的生活情景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积极踊跃地参与进去。在活动中,要鼓励他们大胆地模仿、感受感知、体会、张口说,激发他们想用英语表达的欲望。学生将在情景中获得的感知和理解运用到情景中,而这情景又是与生活相贴近的,是现实生活真实的写照,这样学生在潜意识里会有这样一个初步的理解:生活中某个时候、某个场合,他们可以这样使用英语,既一定意义上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又在一定意义上体现该教学是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的,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意义。
低年级学生有的时候在理解上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引入贴近生活化的情景时,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感受、感知,进而体会情景化的语言环境。
例如3A Unit 4 “My family”介绍自己的家人或朋友给别人认识,可以创设一定的生活化情景。情景一:你和你妈妈去超市买东西遇到你朋友;情景二:你和你朋友去逛公园遇到了你的英语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地模仿,大胆地说,鼓励他们真实地进入情景中,也可以激发他们创设一定的情景。
三、课堂教学活动要着眼于多元化
课堂教学活动要体现明确性、开发性、生活性、层次性。新课程标准倡导通过表演、唱歌、游戏、竞赛、猜谜和画画等小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任何活动都应是为了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设计的,如果采用的教学活动形式脱离教学内容,偏离教学目标,那么再好的教学形式也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的交际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要让学生在语境中、在活动中学习语言和感受语言,只有将语言融入生活,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3AUnit 8“Happy New Year”这一单元后,布置学生调查班上所有学生的生日,帮助学生设计问题表进行有目的的采访,如“This is a doll/ robot/car for you”的练习,用表格整理收集到的信息,按月份把全班学生的生日进行归类,制作生日贺卡,课堂上用对话的形式展示调查结果,赠送生日贺卡。这样具有强烈感染效果的表演场面,使学生跃跃欲试,大大激发学生的表演欲和参与意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把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这样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能力水平的活动中,学生摆脱了机械、被动的学习,在情境中主动地实践、体验和探究。
篇2
关键词:实验创新;安全实验;绿色实验;趣味实验
本研究对“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进行创新设计,完成了“自制小喷泉”“霸气的空瓶”“听话的乒乓球”三个创新实验,用绿色环保的材料代替了有毒橡皮泥,实验更安全,用乒乓球代替纸团,避免浪费,保护了森林,其中“听话的乒乓球”小魔术,能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启发学生创新思维。所有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趣味性浓,符合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审美需求。创新点:①材料创新,“空气占据空间”实验用橡皮塞代替有毒橡皮泥,乒乓球代替纸团,更安全更绿色;②设计小魔术“听话的乒乓球”,使现象更明显,实验更有趣。
一、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1.“空气占据空间”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78页中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认识空气确实存在,空气和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为后面“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空气的重量”的学习奠定基础。
2.通过尝试设计与完成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创新能力,对发展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探究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1.实验材料橡皮泥有毒,操作中容易出现橡皮泥堵塞吸管的失误,从而导致实验失败;一次性吸管学生反复试吹不够卫生,丢弃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学生气息不足或操作不当时,不易将水顺利吹出来,导致现象不明显。
3.如果杯子接触水面时没有垂直,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4.三年级的学生在操作时容易把纸团掉在水中,且采用纸张,不利环保。
三、创新实验的器材
水槽、下部分套有铁环的去底矿泉水瓶(缠绕铁丝)、玻璃管、橡胶管、带孔橡皮塞、乒乓球、注射器、红墨水、记号笔、可粘贴的刻度尺。
四、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创新实验1:①用橡皮塞替代有毒的橡皮泥更安全环保;②用玻璃管代替塑料吸管,消除浪费,减少了污染;③用推注射器活塞代替用嘴吹气实验,安全可靠,更加卫生。
创新实验2:用无底矿泉水瓶代替玻璃杯,是变废为宝;用乒乓球代替纸团能节约用纸,保护森林,使实验更加绿色环保。
创新实验3:①在矿泉水瓶壁粘贴刻度尺,在水面放一乒乓球,可以非常直观地观察到瓶内水位的升降;②用推拉注射器的活塞来控制瓶内空气的流动,操作方便,现象明显。(可用记号笔做标志更直观)
五、实验过程
自制小喷泉:(1)连接装置;(2)推动活塞,观察现象。
“霸道”的空瓶:(1)用去底矿泉水瓶对着水中的乒乓球用力下压;(2)观察现象。
“听话”的乒乓球;(1)连接装置;(2)推拉活塞,观察现象。
六、实验效果及自我评价
1.用无底矿泉水瓶代替玻璃杯,是变废为宝,用可以重复使用、不会造成浪费的乒乓球代替纸团,节约纸张、保护森林,充分体现了绿色环保的科学理念。同时提高了实验器材的使用率。
2.用推拉注射器活塞代替用嘴去吹吸管,实验安全卫生。
3.所有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趣味性浓,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审美需求,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优良品质,教师的创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学生可以发挥想象。
篇3
一、活动主题
科技凝聚力量,创新点亮梦想
二、活动日期
2019年11月25日—2019年12月13日
三、活动安排
(一)宣传动员
1.启动仪式:
11月25日,国旗下讲话,简要传达活动方案,宣布科技节开幕。
责任部门:教务处
科技节电子屏“泰山实验中学2019年科技节”、“科技凝聚力量,创新点亮梦想”
责任部门:团委
(二)系列活动
1. 主题班会
全校各班召开一次“崇尚科学 创新未来”为主题的班会,班主任带领学生学习活动方案,明确活动内容及要求,观看科技小视频(网址另行通知)。
活动时间:11月 25日下午第八节班会课
责任部门:政教处、团委、班主任
2. 科普海报、科幻画绘制比赛
参加对象:初一年级每班选送2—3件作品
绘制要求:作品利用绘画形式表现对未来科学发展的畅想和展望。内容应反映科学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体现时代性、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版面设计合理,图文 并茂。参赛作品的艺术形式包括:油画、国画、水彩画、水粉画、钢笔画、铅笔画、蜡笔画、版画、粘贴画、电脑绘画等。参赛作品一律在规格为4开的纸质或是其它材料上绘制。在正面显目位置写上作品标题,右下角注明作者班级、姓名。
上交时间:12月 6日
责任部门:教务处、初一级部及美术组
3.生物小制作
活动一:胸外心脏按压急救培训
参加对象:初二年级各班
活动二: 参加对象:初一 — 初三年级每班选送3件作品。
作品要求:生态瓶、生物创意拼图(初一年级)
生物模型(初二、初三年级)
上交时间:12月 10日
责任部门及负责人:教务处 生物教研组
4. 地理小论文比赛
参加对象:初一初二年级每班选送3篇作品
论文要求:观察类、实验类、说明类均可。针对发现的某一现象,通过观察、实验、文字说明或图解等方式写一份小论文(不少于500字)。探究过程要完整,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研究分析、得出结论等几个步骤;数据材料要准确,可附表格、图解、照片等。
上交时间:12月 10日
责任部门:教务处 地理教研组
5. “高空落鸡蛋”擂台赛
活动内容:如何让一个生鸡蛋从3楼落下摔不碎。
评价参数:(1)摔不碎(2)所用包装材料质量轻(3))所用包装材料体积小。
参加对象:初三年级每班选送1—2个方案。
上交时间:12月 5日第八节
责任部门:教务处 物理教研组
6.科技大篷车进校园
12月10日下午(具体时间协调),泰安市科技馆组织大篷车进校园科普展。
责任部门:泰安市科技馆 教务处
(三)闭幕式
2019年12月16日,升旗仪式,宣布科技节闭幕,颁发各项目单项奖、“优秀组织奖”。
责任部门:教务处、团委
四、评奖方法及宣传表彰
1. 各类活动设单项奖:每项比赛设一、二等奖若干名,分别奖励砥砺攀登卡学分5分、3分。
2. 团队设有组织奖:对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科技节活动的班级,将评选出最佳组织奖若干名,颁发奖状;最佳组织奖评选办法:以班级为单位,每参加一个项目或上交一件作品赋分1分,项目或制作获一、二、三等奖分别赋分为5分、3分、2分,团体一、二、三等奖分别赋分为10分、8分、6分,按总分高低排名取前若干名班级评为最佳组织奖。
3.各类活动结束后,学校组织评选“百名小小科学家”,表彰发给作者荣誉证书及奖品。
4.通过校园网站、橱窗等多途径展示在科技节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学生作品。
5.选送科技幻想画、科技小发明、小论文等活动成果一等奖作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有关评比。
6、表彰区第?届科学“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四小活动评选先进集体及个人。
篇4
一、挖掘生活内容,生成科学问题
小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分析教材所反映的知识结构,找出逻辑联系小学生现实生活情景的结合点,然后加以挖掘加工,汇集起能够引爆激情,形成认知冲突,充分启动内驱力,产生解决此问题的强烈愿望的科学元素,使学生积极地投入探究活动中。同时因将科学活动置于广泛的生活背景中,而使学生了解到科学并不是一个个空泛的概念,科学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中又充满着科学的,逐步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关注、观察周围世界,进而发现更多的科学问题。
1. 利用直观感知。即教师根据每节课的具体内容与课时教学目标,选用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物,或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直接作为问题情景搬进课堂,使学生在零距离接触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中,产生积极思考的欲望。比如,食物在保存过程中,常会出现发霉现象,这也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下的一个研究内容。在教学《面包发霉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呈现一组未发霉和已发霉面包,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面包所会发生的变化,产生探究霉的生长条件的兴趣,又使学生明确了探究的问题与目标。这样的情境设置既简洁明了又切中重点。再如,《水生植物》、《蚂蚁》(教科版小科三上)、《指南针》(教科版小科三下)《简单电路》、《做个小开关》、《种子的萌发》(教科版小科四下)、《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神奇的小电动机》(教科版小科六上)、《铁生锈了》(教科版小科六下)等许多课文,均可以借助与课堂即将所学知识相融的事物或现象的呈现,来吸引学生观察,引发思考,生成科学问题,使学生的科学探究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2. 组织现场体验。引导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现场体验过程中思考、感悟,完成从激趣到生疑的转变,使其顺势进入科学探究的历程。比如,在教学《杠杆的科学》(教科版小科六上)时,教师设计“撬讲台(重物)”体验活动来引出杠杆的研究的。而《轮轴的秘密》(教科版小科六上)时,则可安排一个“拧开水龙头”的活动――先去拧水龙头上的轮子,然后再拧去掉轮子、直接拧轴,在前后两次用力体验的比较中,引出疑问:轮轴有什么作用?此外,《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教科版小科五上)时,教师以“玩一玩”活动形式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先玩一玩气球,观察、体会把气球吹足了气放开,气球会怎样运动;《光和影》(教科版小科五上)教学中课始安排影子游戏等,把日常生活情境移到课堂上以后,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兴趣,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同时,有了科学知识生活化的引导,学生更乐于亲近科学,可进一步促使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3. 依托信息技术。对于一些受时空等因素局限的生活元素,我们则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优选、整合,然后再在课堂上集中展示出学生感兴趣的这些生活情境,让学生边欣赏边思考、分析,从中捕捉科学问题。比如,三年级上册的《我看到了什么》对照片上的大树的观察,除了可以拍摄自己校园里的大树外,还可从当地那些古树名木中,选择一棵枝繁叶茂、较为典型的大树,拍摄后在课堂上展示给孩子们观察。又如,五年级上册的《我们的小缆车》教学时,通过展示一组比较典型的不同类型的车子视频或图片资料,认识到这些车子可以使用不同的动力,缆车是用钢缆绳拉着前进的车,它可以轻松地爬上陡坡,是很有特色的运输工具,在此基础上引出对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的研究。此外,那些涉及宇宙、地球知识内容的教学,均可依托信息技术手段,深挖现实世界与生活中的素材,架设起通往课堂探究的桥梁。再如,五年级上册《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等都可以依托信息技术,将学生生活中似熟悉又似陌生的事物、现象,剪取典型片段,以形影俱备、声情并茂、色彩斑斓的数字化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使学生情绪高涨地进入学习状态。那下暴雨时,从天空急剧倾倒雨水,浑黄而肆意冲荡着的山洪,对土地产生的影响,土地和雨水随之发生的变化,这些富有震撼力的情境画面,都给孩子们以强烈的刺激,勾起了学生对自然界的强烈关注,进而结合教师的合理启发引导,使学生于正常的思维处产生了认知冲突,并由此转化为可操作性的科学问题――对雨如何影响土地的研究。
这样,通过对生活内容挖掘、剪辑、重组、放大等一系列准备工作,优化了问题情境设置,促进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引导他们迈好了从生活走进科学的第一步。
二、合理构建模式,促成有效探究
1. 准备生活化的探究材料。科学探究活动需要一定的材料,目前各校的实验室装备虽然均达省颁Ⅰ类标准,但依然有不少材料需要师生自己来准备。
教师不妨布置学生到他们生活的周围,到大自然中去搜集各种各样的材料。三年级学生是从植物、动物单元,开始接触科学课的。让学生到校园、公园里去捡落叶,菜园里、草地上、土壤中找蜗牛与蚯蚓……这样一开始就让孩子们认识到,科学研究的对象就在我们熟悉的周围环境中,科学探究需要的材料就在我们身边。
例如,三年级学生从“我们周围的材料”单元学习,开始了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可让学生观察、搜集生活中的常见小物品,以便用丰富的材料来研究它们的硬度、韧性、吸水性、在水中的沉浮能力等,这样就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而且让他们发现,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材料特性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进而认识到材料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材料的使用也影响着周围的环境。学生准备的研究材料越多,在材料方面的已有经验也随之丰富,对于结论的得出更加科学、更带有普遍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亲身经历、感受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 带着生活经验自主探究。认知论告诉我们,学习者新学习的材料与他脑中原有的知识存在逻辑关系,发生相互作用,这样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要让学生有效地探究、建构科学概念,就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原有知识储备,启动学生生活中已有的相关实践经验和经历,来推进探究过程。并在团队交流、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同化、顺应,让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结构均能得到优化,最终完成可行性较高的探究前期的活动设计。
例如,大多学生在生活中早有过用筷子敲击碗、杯的行为,并且知道这样会发出不同的声响来。因此,在《声音的变化》一课的教学中,“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实验设计,完全可以先放手让学生自己根据具体形象的生活依托,展开抽象思维,在脑海中形成了清晰的思考流程,然后通过交流进行各种思维的碰撞。教师指导的重点则放在引导学生思考,你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什么(改变了什么因素)?试验操作时应注意些什么(控制哪些因素)?观察目标是什么?这样,既可让学生在经历方案设计过程中,逐步学会科学地思考,又规范了孩子们所经历的探究过程,保证了自主探究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当然,在探究活动的其他各环节中,教师都应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积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技能,以及已学的科学概念,让学生逐步学会自主处理出现的各种情况或问题。
3. 注重证据、逻辑推理、质疑。时下,不少老师在研讨展示、竞赛课时,往往会挖空心思地思索,力求弄点新意的实验来,以体现“探究过程”的优化;而观课者心里也滋生了不这样就不算是成功的课。也有的教师认为观察、实验不过是一个简单或者复杂的操作性活动,实验前的规划意义大于实验的操作意义。
其实,就小学生的整个科学探究过程而言,收集事实现象与各证据,进行合理论证或解释,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教师的“创意”节点应该释放于此。绝不能缺失引导孩子们的这一段“走路”过程。可指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方法地进行收集证据。除了观察实验中得到的证据外,还应引导他们如何将教材呈现的现象转化为证据,以及善于以生活经验来验证证据的有效性,以及展开相关的逻辑推理或相互质疑;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事实证据和科学结论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学习建立科学模型。这样的教学,不但可以让学生让了解知识的背景与形成过程,而且渐入到学会方法,学会思想的境界。例如,《形状与结构》(教科版六年级上)单元教学时,对“大跨度的钢索桥”的研究,除了观察生活中各座钢索桥的结构,及共同的显著特点外,应引导学生通过模拟建造“钢索桥”,体验钢缆的拉力,以此作为一个有力的证据。
又如,在《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中,无论是加热铁丝的中间或是一端,加热金属圆片的中心或是边缘一个点,观察到火柴或者蜡环掉下的先后、蜡的融化现象,这都只是实验操作的自然结果。教师还应重点引导学生找到热的传递方向与这现象之间的逻辑关联,并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推测热的传递方向和过程。最终认识到热的传递特点: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此外,我们教师不能有选择地过滤掉学生实验活动中的疑问,以及可能出现的实验异常现象。这样,牢牢把握小学生内在的心智技能活动,并经一番梳理和提炼,实现了实验现象与问题解释之间的对接,使实验目的回归理性和深刻,这才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三、回归生活实际,拓展认知结构
如果说科学课堂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理性认识生活世界的精神隧道,那么,课外的探究活动就是在生活世界里高速行驶着的列车。因此,学生的科学探究不能局限于课堂内。把课内进行的科学探究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将科学研究带入小学生的生活,这样既拓宽学生的视野,又能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1. 延伸探究活动。课堂活动在课外得以延续,有赖于教师的指导到位。受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的影响,学生在课外活动的随意性就很强,也缺乏坚持研究的意志。因此,教师不能只有布置,而忽视具体的引导。对制约学生探究活动顺利开展的难关,教师应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孩子们一起来谋划多样化的解困良策。比如,《植物的生长变化》(教科版三年级下)单元教学中,“植物根的生长”、“出土后幼苗的变化”的研究活动,教师的指导就应下足功夫。如可指导学生将观察的内容,设计成表式,起到提示观察作用,且方便了学生的记录,为小学生建立植物生长周期的概念提供足够的帮助。
此外,像《动物的生命周期》(教科版三年级下)、《天气》(教科版四年级上)单元,《月相变化》(教科版年级下)等课文的教学,均需要我们教师将指导工作做到孩子们的心坎里,促使他们学会并坚持在课外定期观察、记录以及分析数据的方法。同时,应每天走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课外研究情况,并运用多种形式,展示研究成果,表扬表现好的孩子;及时处理各种意外情况。对于确有难度的探究活动,则鼓励用小组协作的形式,来减轻个体学生的负担,但又确保探究活动深入开展下去。这样做,学生收获的不仅是大量的探究信息,还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探究能力、习惯的发展生长。
需要强调的是,教师预先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性,作出充分的评估,拟定具体的应对方案。同时必须对学生做好充分的安全教育,以免课外实践活动中出现任何一丁点的意外。像《做框架》课后对建筑工地上的脚手架结构的观察研究活动,到何处观察、站在什么位置、采取什么安全保护措施等等,都必须经教师的事前实地考察后,让每一个参与活动的学生明确无误,确保万无一失。
2. 解决实际问题。为了让学生在课内所学到的科学知识、建立的科学模型,在课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我们教师应多为孩子们创造知识的运用的机会。促使他们养成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科学地思考生活中问题的习惯。
例如,在教学《物质的变化》(教科版六年级下)单元后,组织学生展开课外调查――“生活中,人们是如何防止铁生锈、减缓铁生锈的速度?”重点思考其中的科学道理,在此基础上完成一份调查报告。这就使科学探究再次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感受其中的科学奥秘,所学科学概念也得到深化运用。
篇5
一、科学教学器材的开发,人尽其“材”
我们分析,科学课教学器材问题的困扰及课堂教学低效的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客观因素造成的:相关部门还未开发科学课教学器材;学校没有配备教学器材或配备不足;虽配备了科学教具、学具,解决了一部分教学器材问题,但像动植物类教学器料和一些时效性很强的教学器材,仍需科学老师自己解决。
有许多老师在苦叫:“准备材料太困难”“许多材料找不到”“太浪费时间了”……那是因为没有未雨绸缪。等到要上课了,你才发现什么材料也没有,再千方百计去寻找,那当然就困难喽!怎么办呢?
开具“材料药方(清单)”。下表就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的材料清单:
有了这份清单,就能做到有的放矢的在平时的生活中开始积累上课需要的材料了。当然,前提条件是科学老师必须要在学期初就能熟悉教材,如果能做到“熟读”教材的话,我相信你积累的材料一定会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更完备,更有实效。
二、科学教学器材的利用,“材”尽所用
科学教师一方面想借助器材组织教学,另一方面又顾虑于时间、精力和课堂的掌控。对于兼职教师而言,更是矛盾重重。教师对科学教学价值观的不同认识也影响着科学教师的教学行为。我们在注重对科学教学器材的开发积累的同时,积极推进教学器材的资源共享,追求教学器材更科学、合理、高效地服务于科学教学。
(一)“一材”多用:挖掘一种材料的多种用途。
实验器材分为计量仪器、通用仪器、专用仪器、模型、标本、挂图、玻璃仪器、药品等,教师在选择器材准备给实验时,一定要注重挖掘每类器材的特点,特别是拓宽其使用项目,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好每种器材的使用率,更好地为实验教学服务。
例如:对于玻璃仪器中水槽的使用,我校科学教研组共挖掘出其四种不同类型的科学实验作用:
1.进行有关液体实验,如:探究固体在水中的沉浮。三年级《液体一单元》等。
2.饲养动物的载体实验,如:养蚕。四年级《蚕》一单元等。
3.种植实验。如:种一种植物。三年级《植物的一生》等。
4.空气的有关实验,如:蜡烛的燃烧。四年级《空气一单元》等。
(二)“小材”大用: 挖掘器材本身特点。
在生活中发现:有些材料很容易获得,例如:各种饮料的瓶子;而有些就显得不易取得。能不能让容易取得的那些材料发挥最大的功效呢?这样一来,我们准备的材料不是可以更单一一些吗?经过尝试,还是有可能的。例如:简单的矿泉水、饮料瓶子可以做些什么呢?(下图)
A当容器:
可以当装水的杯子(减掉左边部分)
当物体沉浮实验的水槽(大点的瓶子)
当放置其他科学材料的盒子(实验盒)
当制作生态瓶中的鱼缸(最大的,像金龙油的瓶子那样的)
……
B做屏障:可以透过瓶子观察蚂蚁、蜗牛等;做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
篇6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来引导小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数学,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课题。江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并指出:“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只有树立了全民族的创新意识,才会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而中小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黄金时代。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紧急而迫切的任务。那么,怎样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搭建平台,民主教学,点燃创新火花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教学上只重视了知识传授,忽视了创新意识到培养,因而也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可见,要点燃学生心中的智慧火花,培养创新精神,教师必须那里创造平等、教学氛围,才能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诱发创新意识。在教学的实践中,只有教师相信学生能力发展的可能性,才能发现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我让学生先想想又什么办法来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这时学生开始观察、思索、点画等,一会儿,学生们纷纷举手,生1说,把平行四边形转换成所学过的三角形就可以计算了;生2说,放在方格板上就可以计算出来;生3说,把平行四边形转换成长方形就能算出来等方法。在教学中搭好平台,给学生足够的思维创新空间,使得人人有言可发。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和参与,自然而然地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可见,有些知识老师告诉学生,还不如让学生动起来,从中自己获取知识,尤其给学生“黄金”,不如让他掌握“点石成金”的方法,这样在学生过程中,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地愉快,也演绎了学生精彩的创新过程。
二、置身幕后,突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基础教育,虽然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但只要我们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营造宽松活泼的教学氛围,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环境,就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只有遵循学生学习中的“实践—提高—再实践—在提高”的原则,就不难做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创建多向交流,营造合作学习氛围。
传统的教学,一般是教师问学生答,甲同学答错或答不上来,再请乙同学回答。在这种一对一的交流形式中,学生只能老老实实地坐着,规规矩矩的举手,耐心地等待发言的机会。这样不但埋没了许多聪明学生的智慧潜能,还扼杀了学生自我发展的机会,也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在教学中,我提倡多向交流,使学生能够在一种幸福的体验中去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多向交流即可以面向学生个体也可以面向学习小组。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教学内容时,把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其中1、2组的同学分别制作等底但不等高的圆锥与圆柱;3、4组的同学制作等底等高端圆锥和圆柱;5、6组的同学制作等高但不等底的圆锥与圆柱。并准备足够的沙子做实验。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后,并进行交流,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结果。1、2、5、6组没发现什么规律,但3、4组的同学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时,就有学生问这是问什么呀?同学们通过对本组学具的观察以及与其他组同学的交流,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原来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条件下,圆锥的体积才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正是在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及相互间的交流过程中,学生理解掌握了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开启了创新的萌芽。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创造性地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哪怕是有一点进步,也是发展,也是成功。
2、创设良好教育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的再创造活动,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初步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学生获得知识并不是简单地接受知识,而应在情感体验、领悟和创造中学习,主动构建机子的认识结构,在与原有的认识和经验的相互作用下,逐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已有的认识结构,从而获取知识,实现主动发展,也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力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学的全过程。尽可能把教学过程创设成个性发展、合作交往的过程。如:在教学“统计”内容时,我让学生走进社区进行人们生活中获取信息媒体的使用数量调查,收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数据,再利用收集到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制作统计图表。
小小调查员
固定电话
手机
电脑
地域(对别)
结果许多学生根据自己的统计表数据制作出漂亮而又有创意的统计图表。从而达到了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取知识,通过主动实践和自身情感体验,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创新精神。
三、由教“学知”转变为启“思创”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注重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教师要尽可能少用一些扼杀学生个性的“标准答案”或习惯方法来“排斥异己”。在现代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假设,发表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探寻具有创新意义的新方法。能让学生自学的让学生自学;新知识能让学生探索发现的让学生去探索;能让学生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俗话说:“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就会发问,就会激发思考的兴趣。在教学中,问题有教师提出与学生提出大不一样,教师提问是针对教学目标,目的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设置好的题目,学生提出问题则是针对知识的疑点,目的是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障碍,那么在教学中,让学生先进性创造性地试一试,在试的过程中将知识的疑点提出来,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大家都来想办法,动脑筋解决这个问题,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发展。古人语:“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提出疑问,启发学生思维“大进”例如,我教学“一般应用题”时就特别重视学生的思维阐述过程,也就是学生的问题反馈意识。在两步应用题中,提出一个中间问题,三步应用题中提出两个中间问题。如:“新镇小学三年级有4个班,每个班有40人,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让学生读题分析,理解,列式计算,有一学生列出:40×4=160(人);38×3=114(人)。让其口述解题过程,题中告诉我们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0人,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38人,问题是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我就必须知道四年级和三年级各有多少人?用图表示:
三年级有多少人?
四年级有多少人?
一共有多少人
班数已知,每班人数已知
班数已知,每班人数已知
合并
篇7
一、课标分析
1.现行课标分析
2001年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有关沉浮方面的要求如下:
物体与物质之二:材料的性质与用途
由此可见,现行课程标准在认识材料的沉浮问题上要求上比较浅(没有到“密度”概念的层次);在“知道浮力”的要求上可浅可深,浅者为知道浮力是一种水对物体向上的托力,深者为知道影响物体沉浮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2.课标修订情况分析
2010年,韦钰院士主持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其有关沉浮方面的要求如下(三栏依次为分解概念、举例、学习内容目标):
韦院士在其博客中有如下意见:
物体在水里沉与浮,涉及密度的概念。密度的概念是很重要的,又是很难建立的。看过《居里夫人的科学课》这本书的朋友可以发现,居里夫人花了很大的精力去帮助学生建立密度的概念。
很多课是让学生用橡皮泥来做沉与浮的实验:先让学生把一团橡皮泥丢到水里,看橡皮泥沉入水底了,教师让学生把橡皮泥捏成扁平形状,橡皮泥就可以浮在水上了。这实际上在加强学生一个错误的前概念——物体的形状决定沉浮。
韦院士的意见可以概括为:物体的沉浮涉及密度,但密度概念太难;橡皮泥改变形状影响沉浮,对物体沉浮涉及密度的科学概念的形成不利。
二、各教材关于沉浮的处理
1.对照课标作浅要求
对应课标“知道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力,如……浮力……”,作浅要求(未探究沉浮原因)的教材,有:湘版三年级《浮与沉》,青岛版三年级《有趣的浮沉现象》《改变浮和沉》,苏教版三年级《神奇的水》中的一个活动——“会‘托举’的水”,大象版三年级《沉与浮》,冀人版三年级《浮与沉》,鄂教版四年级《玩“潜水艇”》《沉浮的秘密》”,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认识船》。
这些教材都只是让学生知道物体有沉有浮,浮力是一种水对物体向上的托力,沉浮可以改变。
2.对照课标作深要求
对应课标“知道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力,如……浮力……”,作深要求(探究沉浮原因)的教科版教材,在五年级设立了《沉和浮》单元,该单元有8课:
第1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讲材料的沉浮性,同样的材料不因分割、堆积、连接等原因而改变沉浮性,即:材料的沉浮与材料的轻重、体积没有关系,
第2课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讲物体的沉浮性,指出要研究物体的沉浮,应该走控制变量的思路,即:相同重量下比体积、相同体积下比重量。
第3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以橡皮泥为例,讲物体的沉浮是可以改变的,这需要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
第4课造一艘小船
上节课的应用。
第5课浮力
用上浮的物体(如泡沫块),感受浮力是水对它的向上托的力,知道浮在水上的物体之所以能浮,是因为受到了浮力。将泡沫块拉入水中的过程,排水量增加,浮力增大;不同大小的泡沫块都拉入水中,排水量越大,所受浮力越大。
第6课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知道下沉的物体(如石块)也受到了浮力。石块沉入水中的过程,排水量增加,浮力增大;不同大小的石块都沉入水中,排水量越大,所受浮力越大。
第7课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讲改变液体(密度),会影响物体的沉浮。
第8课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测量液体改变(密度)后,排开的相同量的不同液体的重量不同,引起了浮力不同。进一步说明材料的沉浮性,实质上是密度的比较。
三、我们的思考
学生很喜欢水,也喜欢把不同的材料放在水里,观察它们是沉还是浮。同时,他们必然产生大量的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物体为什么在水中有的沉有的浮,到底是什么决定了物体的沉浮?”所以,对这个问题的探究还是有必要的。
物体沉浮问题,从表面上看,变量比较复杂,影响的因素很多,如自重、体积、材料、水(或盐水等)的密度、实心还是空心,等等。
材料沉浮问题是由密度来决定的。可是,教学中经常出现用各种材料作比较,如相同重量比体积、相同体积比重量,就是做不到某种材料与水之间的比较,因为小学生对这一点几乎无法理解。
物体的沉浮真的涉及密度么?
物体的沉浮只取决于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所受到浮力大小的比较。物体自重不变,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只有一条:排水量。
我们认为,可以从浮力方面人手,以“排水量”简洁、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尽量避免纷繁复杂的多变量多因素(非本质的)绕来绕去,尤其应该避免在“材料的沉浮”与“物体的沉浮”之间绕来绕去。
物体的沉浮与材料的沉浮是两个概念,应该清晰地区别开来。
基于此,我们设想了物体的沉浮问题在小学阶段探究的三大步骤:
1.认识浮力,初步探究一种特殊状态下的浮力大小
(1)认识浮力,知道浮力是水对浮在水上的物体的一种向上托的力。可以用向下压水中的气球、泡沫块等方法感受并归纳。
(2)用实验认识在水中下沉物体也受到了浮力。知道浮力是水对物体的一种向上托的力。
(3)通过实验知道,下沉在水中不同深度的同一物体(其排水量不变),所受到的浮力一样的。
2.探究浮力与物体浸入水中体积(排开水的体积)大小的关系
(1)探究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如砖块),在浸入水中体积不同时,浮力的变化情况。例如,物体未浸入水中时,浮力为零;浸人体积分别为1/4、1/3、1/2、2/3时,浮力如何变化;全面浸入后,不论沉入水中深浅,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
(2)探究浮在水上的物体(如泡沫块、气球),在浸入水中体积不同时,浮力的变化情况。例如,物体未浸入水中时,浮力为零;浸入体积分别为1/4、1/3、1/2、2/3时,浮力如何变化;全面浸入后,不论沉入水中深浅,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
或许有些老师认为以上步骤有点困难,这里再给出一个替代方案:
①讲解“曹冲称象”故事,重点分析石头或大象运上船后,船吃水到一个新刻度,新产生的浮力大小与石头或大象的重量相等。
②用一个大试管,配重后使其竖直浮在水中。
③往试管中加砂粒到一定刻度;试一试2倍刻度的地方,要加多少砂粒;再试一试3倍刻度、4倍刻度,分别要加多少砂粒。
④学生由“曹冲称象”可以迁移理解,试管从初始刻度到新刻度,所产生的新的浮力,就是所加的砂粒的重量。
⑤试管刻度的增加,代表的是排水量的增加。用天平可以准确称出每次所加砂粒的多少。
⑥借鉴现有教材的实验方法,知道泡沫块全面浸入后,不论浸入水中的深浅,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
(3)总结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关系。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是其排开水的体积所对应的浮力,已经足够支撑其重量;下沉的物体,是其所有能够排开水的体积所对应的浮力,还不足以支撑其重量,所以沉下去。
(4)结合“阿基米德的故事”,进一步拓展认识浮力与排水量的关系。
3.沉浮知识的应用
例如,解释铁船为何能浮,了解如何打捞沉船(并解释为何沉船出水时是最关键和最危险的时刻),解释生饺子下沉而煮熟的饺子上浮,做沉浮子等。
考虑到以上的研究需要一定的力的知识,内容应该安排在四、五年级,并且先学习重力、弹力、测力计的使用。
四、几点补充
曾经与专家交流,有诸多感概,在此不敢自珍,与大家共享。
作为科学教育,单就认知来说,就是“有什么(个体、群体的存在)、什么样(形态、构造、特征)、为什么(原因、变化条件)”三方面。这是科学知识的三个基本层次,是科学教育的三个层次不同的核心内容,也是科学课教学内容的基本层次和基本逻辑。
因为探究以上三方面问题的需要,便发展了探究这三类自然秘密的基本能力,这也决定了课堂教学目标要做到知识与能力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相互协调,同时也决定了一课教学的基本认知过程,即认识对象可能有所不同,但认识同一层次内容的教学目标、基本教学过程大体相同,这就是科学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方面的规律。符合这个规律,无论课文编写还是课堂教学大体可以八九不离十;忽视或背离这个规律,编写的课文、设计的教学活动就会不像样。
当前科学教育的发展.在重视科学认知的同时又重视技术教育,这就决定了在“有什么、什么样、为什么”三方面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怎么做”的内容。要教会学生“怎么做”,既有认知方面的规律,又有操作、技能培养方面的规律。从教学来说,既要有从浅入深的“怎么做”的内容,又要有符合认知规律、操作规律、技能培养规律的教学方法,这是当前教材、教学必须认真研究和体现的。
具体到小学阶段沉浮问题的教材处理:
材料的沉浮(密度的影响),只做到“有什么”层次即可,即知道一些材料会浮、一些材料会沉。
物体的沉浮(排水量的影响),研究完排水量与浮力的关系后,还只是做到了“什么样”的层次,即:浮力的大小是什么样的——排水量越大,浮力越大。至于为什么排水量与浮力有这种关系,则留给中学物理去解决。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10008)
篇8
关键词:科学实验;科学知识;改进
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思路主要是以活动为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是科学课活动发展的必需。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时间是一个引导者,而且活动的课堂如果没有合理的活动设计与有效的引导,我们的课堂就会出现混乱。因为设计的活动有一定的局限性与地域性,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各教学因素进行一定的变动。因此,我们要根据实际对科学课的活动进行有效引导。有效的引导在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与自身素质,在于学生对活动的兴趣与接受能力等,而科学课的活动在于对活动的合理设计与改进,所以,很明显一个合理的活动设计或者活动的改进对良好课堂教学的形成是非常必要的。根据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究:
一、化先天不足为后天完善
一切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小学科学也不例外。现如今配套的学生实验材料袋却存在着一些先天不足,学生实验时缺乏可操作性,那结果就是浪费教师、学生的精力和宝贵的时间,更可怕的是挫伤学生的科学探究积极性。
小学五年级下册《金属热胀冷缩吗》一课的第一个活动:观察金属的热胀冷缩。教材设计是借助一根大头针,通过观察大头针的倾斜来判定钢条的膨胀。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这一现象根本不明显。
我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1)30厘米长的钢条在加热过程中要使热量从一端传递到另一端,时间太长。(2)钢条膨胀时是变长变粗的,因为右端有大头针抵住,而左端没有抵住,所以它会选择往左移动,但我们看不到。既然我们要观察的是“热胀”和“冷缩”,但教材中却不能体现出冷缩这一现象,因为大头针一旦倾斜了,自己就很难恢复原位。
改进:用铝条来代替钢条,因为铝条的比热较大,延展性也比钢好,并对实验设计也做了一些修改。因为四年级时学生已经学过电路,并且对灯泡亮起来了这一现象非常感兴趣。抓住这一特点,我想到了是否能通过电路来证明铝条的热胀冷缩。首先把两根铝条的一端弯折,为的是增大接触的几率,再把电路的两端分别接到铝条的弯折部位,最后在两根铝条下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变化。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因为两根铝条离得太远,而无法观察到现象,不能使灯泡亮起来,我也会请他们分析灯泡不亮的原因,观察铝条之间的距离是否有变化,同样也可以证明铝条的热胀冷缩。
教学的实践过程也是教学方法的探索研究过程,好的实验设计思想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有利于教材内容的完成。
二、化复杂为简单
人生有一种哲学叫减法:化复杂为简单,化多为少,化粗为精。这句话说得多好啊!在科学的实验里如果我们尝试一下哲学减法,减去空洞、减去迷茫、减去复杂、减去重复……那又会怎样呢?
三年级上册《空气有重量吗》一课,教材上设计是做一个小天平。在一根细木棍上用尺子确定一个中心点,并作上一个记号。再在细木棍中心点的两个侧面按上图钉,拴上细线。在木棍的一侧拴上一个没充气的气球,另一侧拴上笔帽,再提起系在木棍中心点的细绳,想办法使木棍达到平衡。
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此方法甚为麻烦,原因有三:(1)准备一个气球,必须得把气球解下来再吹气,学生很容易打死结,导致气球解不下来或弄破;(2)有些小组为了使现象更明显,会拼命往里面吹气,最后的结果是气球爆了;(3)就算按照教材上的实验完成了,却出现了笔帽重的结果(这其中还有浮力的因素,当然我们无法向学生解释清楚)。
改进:准备一个气球、一个电子秤。先把不吹气的气球在电子秤上称下,吹气后再称下。
《空气的热胀冷缩》一课的实验中,也有精彩出现:一个小塑料袋,里面装有空气(不能装太满),再把塑料袋绑紧,把它放进热水中看它会不会鼓起来,再把它放进冷水里,看它会不会瘪。很容易就能证明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比起课本上那个用气球、锥形瓶、烧杯的实验器材准备起来更方便,而我们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塑料袋来做这个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自己带实验材料,还能让学生感知我们学的科学知识就在生活中。
三、化费时为省时
在三年级下册教材测量水的温度一课,要求学生多次测量水的温度,要求学生连续测量10分钟内的水温变化,促使学生能正确使用温度计。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虽然已上了一学期的科学,但由于孩子的天性,他们的自主性比较差,特别是当他们看到桌面上摆着这么多的实验器材,会显得特别兴奋,这时,他们往往会听不到老师的要求和注意点,而只顾自己乱玩,结果导致只有10分钟的实验,他们却做了15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打乱了教师的教学进度。
改进:把全班学生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4人,每人负责看管一个实验,由老师统一负责看时间,教师每隔2分钟的一声“时间到”,比其他的任何言语都管用,这样的10分钟能真正达到高效,并且也大大提高了每个学生的参与性。同样,这种方法还适用于五年级的《时间的测量》。实验同时进行同时停止,学生和老师直观而且准确做出数据,教师省力,学生也很感兴趣,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六年级的《电磁铁》一课中,在讨论改变线圈缠绕方向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时,一贯的做法是把导线拆开来,再重新
绕过。
这样做费力、费时。课堂的35分钟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有时我们不可能为学生准备那么多的时间,而学生动作又慢,往往导致零声响了,学生还没完成实验。
篇9
内容很多彩
PT课程整体框架按照低、中、高三个学段设置了“家园与社区”“国家与民族”“世界与和平”三个一级主题。具体而言,PT课程包含P项目学习、T主题学习、PT戏剧学习三大方面内容。P项目课程由各学科联合教研、共同实施,T主题课程由学科实践活动教师分别开展。
P项目学习。学校与中科院合作开展科学类项目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学校整体规划资源,学生每学期选择1-2个大主题,依据主题漫谈―实验研究―数据分析―汇报展示的学习思路进行长周期项目学习。例如,一年级的研究主题是“科技与校园”,具体内容是“魔幻泡泡大探秘”;二年级主题是“科技与家庭”,具体内容是“昆虫养成记――蝴蝶的一生”;三年级的主题是“科技与北京”,具体内容是“传统游戏―――风筝为何能够飞起来?”等。
T主题学习。我们依据学科学习问题,在教材文本中挖掘资源进行重组设计,让学生每学期完成不同的小主题、短周期的主题学习。同时,进行相关学习评价,并与“周作业”有效结合,变周作业为主题学习,让主题学习渗透学科学习始终。
PT戏剧学习。即在PT课程学习中融入戏剧课程学习。我们基于学生生活经验和学科核心知识,让学生从课本知识、绘本中提取素材并以表演的方式表现出来。各年级将教育主题与课程内容相结合:一年级是“习惯”,二年级是“合作”,三年级是“健康”,四年级是“生态”,五年级是“责任”,六年级是“理解”。具体内容为:话剧类:朗读表演类课程(必选)、绘本故事表演课程(自主选择内容)、国学剧、绘本剧、课本剧、故事剧、原创剧、英语剧、“数学绘本”创编剧;歌剧类:音乐剧课程;舞剧类:舞美表演课程;戏曲类:“京剧”创编课程。每学年上学期的文化节期间进行年级、校级汇演。
课表有个性
我们不仅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内容,还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课程真正成为学生的“私人定制”,给学生多彩的选择、多彩的教育。我们的做法是为学生打造个性化课表。
1-6年级学生每周一下午在“学习板块”(低年级120分钟,中高年级135分钟)时间开展课程。综合语文、数学、英语、思品、科学学科,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体验性。同时,兼顾校外5次实践活动。学生在课表中选课时可对照“魔方表”的色彩找到课程学习内容:橙色是“走进文学”,紫色是“生活中的数学”,黄色是“情境英语”,绿色是“社会实践”,红色是“人类文明”,蓝色是“创意”。
实施顾周全
多彩的PT课程要能够真正地发挥育人作用,有效实施是关键。我们坚持理念引领和提升教师执行力,这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篇10
在教学中提倡多让学生参加实验,学生自己动手做起实验来兴趣浓厚,到了下课时间学生仍然想继续做,这样学生才会爱上科学,长此下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也会明显提高。常常看到在课堂上有了实验操作,学生就会有专注的神情、凝神思考的样子、协同做实验配合默契的神态。
三年级科学课,第一单元是“植物的生长变化”。教科书选择的种植、研究对象是绿色开花植物――凤仙花。三月播种,六、七月种子成熟,生长期刚好在一个学期内,有利于组织学生观察、研究绿色植物出生――成长――繁殖――衰老――死亡的全过程。
我在教三年级科学关于种凤仙花的内容时,在课堂上介绍学生种植凤仙花的方法,教学生把花种子种进花盆。并且布置学生写观察日记,过一段时间我检查一次,在凤仙花开花时,还给种得好的学生照了照片,这样安排旨在培养学生长期观察能力,持久专注于一件事情的耐力和毅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爱花爱美爱生活的情趣,现将学生日记摘要如下:
观察日记
姓名:市七小 三(1)班黄瑞华
时间:4月3日
我的花已经长出了小苗,叶子非常鲜绿。有两片叶子是圆的,有两片叶子是尖的还有白白的根和红红的茎,看样子很健康。明显比以前长大了。
再过几天可能要有像刺一样的叶子了。
观察日记
姓名:市七小 三(1)班:段俊龙
时间:4月3日
今天我观察了我们班同学阿合丹种的凤仙花,她种的花长出了很多苗苗。今天还有一颗种子从土里长出了嫩芽。
老师说:花要放在温暖的地方,要多浇水,才能生长得很快。
观察日记
姓名:市七小 三(1)班 :阿合丹
时间:4月3日
我的凤仙花刚开始的时候,一直不长。有一天上科学课的时候老师叫我的名字,给我说:你种的凤仙花长出来了,老师一说我的心里很高兴。迫不及待地到老师的办公室,一看,长出了十四颗小苗苗。我打算不拿回家,放在班里。
我还知道种凤仙花要放在太阳下面,还要施肥。
观察日记
姓名:市七小 三(1)班 :陈泉舟
时间:4月3日
我把花种子放在一厘米深的小洞里,埋上土。我给它浇水给它晒太阳。
现在,它长出了芽,是绿色的,很开爱!一天浇一次水一个月后它就会长得很大了。
观察日记
姓名:市七小 三(1)班 :付鑫焱
时间:4月3日
今天,我观察了阿合丹的凤仙花,他的凤仙花的叶子是两瓣的,颜色是绿的,茎是细细的粉粉的,种子已经发出了十几棵苗苗,有几厘米高。
观察日记
姓名:市七小 三(1)班 :严婧怡
时间:4月3日
今天我看了同学种的凤仙花,别人的都发芽了,可是我的还没有,我发现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圆圆的,而后面长出来的叶子是尖的,而且茎是粉红色的。
在科学教学中,让学生写观察日记、实验报告等。也是锻炼学生的习作能力,在教学中,有时候我还让学生写调查小报告,写科幻小童话,结合科学常识的搜集整理,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写的“小水滴奇遇记”“植物乐园”等文章内容很丰富。
在教学是三年级第一单元本单元植物的生长时,共七课,教材以凤仙花的生长发育的顺序安排的。而这简短的几节课要随着凤仙花生长情况走,要分散在一个学期之中。因为凤仙花生长期是四个月。如此说来,在教学凤仙花的内容期间,穿插什么内容教学就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改地方了。
在我们新疆三月份上旬就常常开始化雪了,而科学教材中关于温度的内容在第三单元,如果按照教材的时间安排就要等到五月了。那时候天热了外面早已经不见了雪的影子,要取冰得从家里带,还得要保温杯装好到了第三节课或者第四节课才上科学课,这就有些麻烦,给学生带材料上课造成不必要的负担。我就想再教第一单元的时候把第三单元穿来教学教室外面就有雪或冰,上课前学生可以就地取材准备好冰雪,三月份外面的雪还没有化完。学生在做冰化成水的实验或者水结冰的实验,以及水的三态试验等等都好就地取材,我就是这样调整教材顺序的。在课前学生就积极把需要的冰或者雪准备好了学生上课做实验的积极性也非常高。这样因为学生有东西操作就能够实现学生的全员参与。课后还可以布置一些观察的题目让学生去多看看、多体验、多操作、多发现。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生活中包含着许许多多的科学知识。从而达成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的,奠定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探究科学的好习惯、好品质。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