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范文
时间:2023-03-13 15:30: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在整个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语文知识的讲授和学习至关重要,其中小学语文又是学生养成学习习惯、奠定语文学习基础的重要时期。因此小学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对自身的教学能力进行提升,并按照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使学生感知到语文学科的真正魅力。但是在此过程中,教师仍然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尤其是在六年级这么一个关键的阶段,教师要比以往更加有耐心、有信心,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使学生真正有所进步。
关键词: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
一、了解语文学科内涵
语文作为集文字、语言和文化为一体的、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之一,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课堂中,其主要内容就是教学学生识字、阅读和写作。但是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和写作,这样的课堂将会比较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以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学习成绩为目的,忽略了对语文更深层次的研究,这对学生健全人格、思维方式的培养是不利的。另外,在小学六年级中,学生会面临“升入初中”的问题,此时某些教师为了体现教学质量,就会大量采用填鸭式教学的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这种方式会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对后续学习十分不利[1]。因此,在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升,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基础,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这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得到提升,还可以使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内涵有较为深刻的体会,认识到语文学习的真正意义。对于学生而言,语文教学质量会直接影响其日常学习和生活,而语文教学内容也不仅仅是字词的认识和记忆,其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教会学生体验情感并表达情感,培养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使学生认识到语文教学的真正内涵,从思想和意识上改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以使其更主动的投入到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如: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难忘的小学生活》)。
二、坚持因势利导原则
相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小学六年级的孩子更加活泼好动,对情感的认识和感知也更加深刻,在情感表达上会有自己的方式,比如会用日记本记录自己对小学的不舍,会提前跟同学写下临别赠言,这些都是他们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坚持应势利导的原则,采用合适的方法及时引导学生将情感外化,比如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内心的感情用语文的方式表达出来[2]。同时,教师可以将其与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本中的《写作:有你真好》结合起来,让学对小学生活进行回忆,找出自己记忆中最深刻的人和事,并对其进行讲述和描写。这就需要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将自己在小学阶段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体验描写出来,此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内心的情感得到释放,还可以使学生切身感受到语文和写作的魅力。
三、采用培优补差的方法
对于六年级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小学生而言,成绩好的学生自然不需要教师多操心,只要按照自己平常的学习节奏,有计划的进行复习,调整好心态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而言,其在心理上就会承受较大的升学压力,此时教师对他们的鼓励和帮助就十分重要。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培优补差的方法,在对学生进行鼓励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建学习小组,使班级内形成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氛围。另外,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习差的学生更多的注意,以便及时发现其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帮助其更好的克服困难、战胜困难,最终在各个方面都有所进步。
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单单再是教材、黑板、粉笔、语言的简单结合,其已经融合了更多的现代化设备和信息化技术。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更加现代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激发思维,开拓眼界,使学生认识到更加广阔的世界,学习过程相对也会变的简单和快乐。因此,作为一名小学的语文教师,就需要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自发积极的了解和学习一些较为先进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ppt等方式,使学生可以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了解到更多信息化技术。教师可以以课程要求、课堂目标和要教授的内容为基础,利用多媒体,将图片、视频、声音进行结合,使一些理论的知识变得更加生活、鲜活,这不仅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对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五、结束语
本文以小学六年语文课堂教学为中心,讲述了提升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四个策略:了解语文学科内涵、坚持因势利导原则、采取培优补差的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希望对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农村;小学六年级;作文;计划
农村小学六年级作文,是所有小学毕业班教师要抓的重中之重。教师希望能抓好,但事与愿违,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总感觉老虎啃天,无处下口。关于如何进行作文复习辅导?其实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认为得意的方法,多数是照搬一些大城市小学语文作文辅导的方法,或者加以改进。但总的归纳起来不过就是“四大点”:(1)审清题意;(2)定好中心;(3)认真选材;(4)提纲撰稿。我们也都知道采用“四大点”进行作文复习指导,但收益还是不会大的,还有可能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那么,怎样才能在有限的一年时间里进行有效的作文复习呢?对此,我谈几点建议。
一、从大处着眼,要有月、学期、年度计划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复习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怎样要求的,教材是怎样安排的?教师要在复习之前,立足作文复习的总体要求,制订一个较好的计划:(1)大处入手,把握课程标准。小学12册语文教科书里作文训练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记叙文,包括写事等;二是应用文,包括请假条等。要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和农村学生作文水平,以课本的作文训练系列内容为依托,立足大处,并融入到平时的作文复习中去。(2)突出重点,集中火力攻击一处。作文复习要突出重点。如,半命题作文中的审题选材构思训练;一般应用文中的“文章格式化”训练等。对大多数学生的弱项下功夫,例如,记叙文中的记事、描写,特别是写人物、写景物,一定要有目的性,为标题、为中心服务。(3)有一定的计划性。作文复习的时间可以安排按月、学期、年度计划。根据复体目标及大多数学生作文水平的状况合理安排。如,记叙文与应用文的复习时间安排,笔者认为前者要占九成,后者最多占一成;还有作文单项训练后,一定最后要有一个总结性综合训练;还有每节课复习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怎样复习?要计划。
二、扭“魔方”式指导作文
一是一题多变,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从一个基本作文题,变出多个相类似的题目,一般孩子们都比较喜欢。如,写《一个好 》训练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找出多个相类似的标题来,如《我最熟悉的人》《我最好的朋友》《我的好 》等。二是话题类的,可以一题多体,对于一个话题,可以写人,也可以事,可以写景等。
篇3
在语文方面,除了学好课本知识,还要丰富课外知识,课外书要适量地看点。语文课上勤动笔,要把老师讲的重要东西记在书本上,方便课后复习。
数学是我比较薄弱的科目。其实数学在我们生活上十分受用,你看,大老板进货要找便宜的东西买,要用数学计算;科学家发明东西要用数学计算,计算错了这件东西就报废了。所以我要改掉粗心的习惯,不能在最简单的题目上失分。
英语老师说英语几乎没难题,只要多听磁带,多花点时间背单词,就没问题。另外,英语还得仔细听,不然的话听力部分就会失分了!
篇4
部分地方教材更新慢
初中语文课本用的是12年前的版本,英语教材中还保留着中考已废弃的题型……从2014年开始,北京市一些区县的学生家长就开始关注这一问题。由于学校使用的初中教材未与中考接轨,不少教师为了提升课堂效率,需要自己加印材料,学生也需要购买辅导书参照才能顺利参加中考。这是为什么?
《教育》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2014年开始的高考改革和中考改革,一些考试题型发生了变化,老教材中的题型,在新的中考中已经没有了。在全国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的进程中,北京走得较快。北京教学质量较好的城区,对于变化比较敏感,而一些郊区的教材更新,就慢了一步。这使得家长和教师担心,沿用老教材,会使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
在北京市通州区,语文教师要经常一起集中备课。他们在交流中发现:通州区使用的基本都是2004年的教材,但并不是所有学校都使用未更新的教材。北京城区中学初一上学期普遍使用的人教版的最新教材,比他们手中的教材多出了许多阅读课文,包括《再塑生命的人》《论语》《河中石兽》等。
不只是北京存在这种问题。在开始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的省份,往往存在区域间的差别。教育资源落后一些的地方,在教材更新上也会慢一步。
在广州,身为市人大代表的小学教师赵春艳曾经在市人大开会期间向市教育局提出过这样的问题:“小学数学教科书至今延用十多年前的版本,教育部门应该随时代变迁而适时更新课本内容。”2001年印制的数学课本,有辨认人民币的内容,其中包括早已停止发行的2元人民币;但课本还将其当成一种钱币知识进行教学,给学生带来困惑。广州市教育局长华同旭则表示,教材教辅的印制和选用,由省一级的教育部门负责审核,教科书的更换问题,也由省一级的教育部门负责。赵春艳无奈地表示:随着时代的变迁,教科书的内容本应该及时修正。随着人民币在2015年底成为国际货币,国家又发行了使用国际通用防伪技术的最新版人民币。这些内容,现在的教材肯定是来不及更正了,相关内容的讲解只能靠教师设法解决。
老教材与新问题
与小学低年级课本对人民币的辨识不同,中学课本的更新不及时,会造成更多麻烦。由于旧版本课本中存在的许多课程设计问题都未修改,老版教材的难度梯度太大,比如:把议论文和说明文放在一起让学生练,不是根据难易程度进行渐进式训练,不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
除了课程设计不合理外,一些中考考点的课文,老版教材中并没有,老师需要给学生加印材料补充,才能让学生应对考试。比如《伯牙善鼓琴》《核舟记》等,旧课本里都没有,需要补印四五篇课文学习。除了加印课文外,中考增加的一些知识点也需要加印,然后单独讲解。而教材中的一些知识点其实已经过时,讲课时要略过。
教材的更新是成体系的。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担心,新旧教材在知识点上存在衔接问题,所以没有立即全面更新教材。在2013年开始推行新教材后,一些地方的初一年级更新了英语、数学等科目的课本。但是在这之前入学的学生,由于在初一时使用的是老版教材,与新版教材缺乏连续性,所以在初二、初三年级继续使用老版教材。
“现在北京中考英语已经不考填空题了,而我们用的京教版英语教材里还有填空题,感觉废话很多。”通州六中一名初三学生称,他们用的是2005年版英语教材,“人教版的教材每单元词汇比我们的教材多15个到20个,长期积累下来,我们的词汇量就差得很远了,初三词汇又一下子变多了。”北京老版教材中初一、初二学的很多词汇,在新教材体系中被放到了小学阶段。这使得已经入读初中的学生,为了能够跟上中考的水平,只好去买新课标词汇,从头背诵。
一家教育机构做过一份公立学校调研,北京通州、国贸地区的中学生周末补课率高达78.9%,为抽样调查的8个地区之首。这家机构的一位英语老师表示:通州的学生词汇量小,这是教材落后造成的。通州区的模拟考试用的都是百分制的试卷,而不是中考标准的120分卷。同样是初三的内容,通州区的很多学生都不会,因为课本没有涉及。目前,北京各城区171所中学选用的英语教材,以外研社版和人教版的教材为主。由于人教版教材是全国通用的,中考考试说明中也提到,中考的原则是以人教版教材为主、其他版本教材为辅。如果使用未更新的老教材,也无法找到中考相应的教辅用书。
编写出版教辅用书的出版社,对于教材的更新十分敏感。随着新版教材的面市,目前市面上所有的教辅用书,都是和新教材配套的。由于没有和老教材配套的教辅用书,使用老教材的学生只能做学校下发的配套练习,其他参考书基本上都无法使用。
《教育》记者采访了解到,初中语文课本从2004年至今,至少已经更新过3次。据北京西单图书大厦工作人员介绍,老教材现在基本上都已经不适用。变化最大的是2013年人教版课本,其中初一语文教材有10多篇课文都变了。未更新的老教材,跟考试大纲出入很大。
课堂要发挥更大作用
一些中途更新教材的学校,也出现了问题。河北保定一所中学的初中二年级,在新教材出来后,立即更新了物理和化学课本,上学期与下学期不是一个版本。由于教材编排不同,一些学过的知识点再次出现,而没学过的知识点被放到前面去了。教师只好自编教材,讲课不用课本,一切以老师的课件为准。
由于没有处理好新旧教材的衔接问题,那些果断更新教材的地区,也遇到了问题。在广东省珠海市,新旧版更替致使内容重复,2万小学生受影响。2014年升入六年级的珠海小学生发现:英语课本的大部分内容,在五年级时已经学过了。对此,广东省人民出版社和珠海市斗门区教育局分别作出回应:主要是由于新旧版教材衔接问题,导致2万名珠海学生受到影响。整个广东省受到影响的人数就更多了。为此,广东省人民出版社赶印了补充教材,供受影响地区的教学使用。
广东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倪腊松表示:该社新版小学《英语》于2013年获得教育部审查通过,根据教育部办公厅教基二厅函[2013]13号文的规定,从2014年秋季开始,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的所有年级开始全部使用修订后的新版教材。此前一直按照一年一年新旧教材更换,所以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2014年按照教育部要求,统一进行教材更换,因此出现了六年级学生新旧版教材内容重复的问题。
全国教材改版后,按照新课程标准,为学生减负,减低了汉语语法知识难度。原小学六年级上册和六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一部分语法内容,归到初中阶段教材相关的教学知识点。
对于这种情况,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第一小学语文教师孙吉霞认为: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工具,不是限制师生教学的枷锁。教材更新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是新课改不断加深过程中难免的,这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以阅读为例,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还要积极帮助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重要的是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不是读什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了解有关的知识,或者说是取得有关阅读方面的经验,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帮助学生捕捉课文的知识点,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的资料,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教师可以积极地推荐阅读内容,在讲《草船借箭》时,就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这就要求教师要把相关的读书方法与课堂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不断地以教材为依托,向学生讲解相关的阅读方法。这有利于强化学生基本读法的训练,实现学生的永久发展。
解决问题各有高招
目前,更新教材产生的衔接问题,主要发生在率先进行教学改革的部分地区。就全国范围来讲,尚未统一更换。但是在已经更换教材的地区发生的种种问题,已引起教育部门的关注。
2014年9月入学后,广东、湖北6个市州的初一新生,把一直沿用的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版本更换为人教版新版教材。随后,这6个地级市被教育部点名纠正。这之后,全国仍有5个市州使用人教版英文教材,湖北省孝感市则坚持使用人教版化学教材。随后,教育部再次严令该市,用旧教材换回了学生手中的新版教材。当地教育部门辩称,更换教材是为了与国家考试大纲对接。
篇5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微”产物进入到我们的生活,比如“微信”“微电影”“微商”“微视频”“微课”等。这些“微”事物是顺应时代而生,符合现代人的生活快节奏。“微课”的产生,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便利,尤其对小学语文教学,如同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
微课;小学语文教学;作用
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浪潮催生了许多新事物,微课便是随着这股浪潮,顺应现代生活快节奏而产生的。笔者认为小学较低年级学生具有有效注意力时间段的特点,可以利用微课短而精,形象化具体化的优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较高年级虽然有效注意力有所增长,但随着语文学习内容的深化和文章篇幅的增加任然存在提高注意力和将分散知识点系统化的难题,微课教学的特点正是打破这一教学瓶颈的好手段之一,灵活应用微课教学必将对小学生语文的学习起到有效地推动辅助作用,并影响着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所谓“微课”就是短小精悍的一节课。微课的特点就是:时间短,只有三到十分钟;知识点精而小且具有完整性;多个微课会形成一个知识的系统。小学生的的上课特点是:活泼好动,注意力的持久性较段,思维具体形象占优势,概括能力处于直观、具体形象的水平。所以微课的短小精悍的特点正好适合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有利于小学生的课堂学习。
一、微课的生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学语文课本的文本内容即使是生动的,可是如果长达六七百字,只有几岁年龄的小学生也不会对它产生兴趣。如把文本中的重要知识点做成微课,那效果就截然不同了。语文微课本身集音频、视频与一体,有教师生动形象的解说,有色彩鲜艳的美丽画面,有教师演示的具体步骤。小学生看到这样色彩艳丽的画面和熟悉的声音,注意力会立即集中起来。记得我在上北师大版一年级《识字教学》“日、月、山、水”这些在成人眼里十分简单的字眼,我原以为只要在黑板上写写,学生就可以很顺利的学会这些简单的字,可是谁知,当作业本出现在我的面前时,我傻眼了,学生的各种各样的错误让你哭笑不得。不得已,我用flas把这一个字编成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字的笔顺的每一笔用汉字宫中的flash呈现,学生看到这样的微课后,各个伸长了脖子,聚精会神的的学写字、学字义、讲故事,只有十分钟的时间,学生对这些字已经全部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了,学习效果就不言而喻。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注意力相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要好得多,可是五六年级课本中文本内容相对抽象,学生走进文本,看文本背后的内容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可是微课正好可以化难为简,化抽象为具体。对于古诗词的理解,教师可以用ppt课件配合自己的录音用喀秋莎软件制作出,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作者的故事,作者的当时的处境,学生看到在这些视屏材料之后,学生与古诗之间的距离一下子被拉近了,学生对古诗本身的感触也就由陌生变得熟悉了,理解课文或内容不再生硬和孤立,而是有了整体性和灵活性。《村居》中有这样一个微课,大约四分钟用flas介绍“居”字的演变过程,学生看了这一微课之后,对全诗描绘的那个农村五口之家的环境以及他们较为具体的生活画面,就有了较为直观的印象,尽管我们说,一千个读者面前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是这个“哈姆莱特”要有一定的借助意象才会理解的深刻而具体。对诗中表现的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才会感同身受,心有戚戚焉的体会。一个“居”字,能够投射出农家老少的生活清新,恬淡。同时农村的乡土风俗,也呈现的一览无余。《修鞋姑娘》这一课中用微课展示“人物的描写”这一教学内容,人物描写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通过微课中的动画,把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可视、具体。学生轻松的掌握了这一知识。
二、微课的完整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语文知识点较多而乱,零散的分布在不同年级的不同课文,学生对与一个知识点学习的七零八落,若用微课就能把分散在不同课文中的同一个知识点统一起来,这样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小学六年级的考卷中经常出现关联词语的填空,可见这一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可是这个知识点分布在不同的课文中,教师平日里只是在不同的课文中见一个讲一个,学生没能形成系统的知识链条。微课就能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先制作出关联词语八种关系:并列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选择关系、因果关系、假设关系,然后在每一种关联词语的定义后面,附上相应的关联词。这样学生可以根据句子的具体内容,语句结构所表达的意义关系,选取相应的关联词语。同时,学生在微课中学到的关联词语经常是成对出现,学生对这些词语的搭配,读的朗朗上口,遇到关联词语的填空自然就脱口而出。再比如小学语文中常用到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大部分学生在他们的头脑中有这样一种概念:见到“象、好像”就以为是比喻句,的确在大多数情况下,“像、好像”表示比喻,但是有的情况不表示比喻,学生便糊涂了,教师用微课的形式把不表示比喻的情况作以呈现,学生的这一知识点一下子就明晰起来了。一是表推测;二是表想象;三是表比较;四是表列举。教师把自己的讲解与课件以及配有图片的内容同时呈现给学生,学生就一目了然。
三、微课的便捷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代社会需要的是自学能力强的人才,学生在学校由于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和教师在一起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较少。但是大家都知道一个人能够成功,主要取决于课余时间的自主学习。微课正好可以充实学生业余学习的内容。沿海地区在七八年前就实施翻转课堂,所谓的翻转就是把第二天的课堂学习内容以微课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学生在家中就能应用微课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课堂中只是解决学生在家学习中的问题。由于微课的便捷性,学生喜闻乐见,学习效果也显而易见。“微课”以它特有的小而精的特点,推动着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的车轮,在改革的浪潮中“微微”的闪着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何勇寿.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1(8):172.
篇6
我热爱写作,也同样爱我们的许老师。每次作文课上,许老师都要挑一两篇范文朗读,她读得那么声情并茂,那么绘声绘色,她是在用教师那颗火热的心灵在朗读的。我感受到了她的心,同时也陶醉在她深情的朗读之中了,所以我也激励自己写作时要有如此优美的意境,如此激情的表达。真的,我做到了!她经常会请同学畅所欲言,讲述生活经历,在真实的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有时紧闭着的思绪大门突然豁然开朗,就这样有了灵感,文如泉涌,徜徉其间,那感受真爽!她也经常告诉我们:“作文要具体,要有深度,多看书,多积累!”我也正努力地按她所说的去做。因为有了她,在习作这片芳草地上,我已品到了芬芳,赞她,爱她!
我仍记得,她每次上完了课,就坐在办公桌前一页一页批改作业的情景:那专注的神情,还有那偶尔露出的欣慰一笑,都让我们铭记在心;我仍记得,她每节课那一叠叠厚厚的教案,语文课本上那密密麻麻的标注。她对每节课付出的心血是那么多,她投入的,不只是时间,而是全部的情感;我也仍记得,那次同学肚子疼了,她着急忙碌、嘘寒问暖的情景,在她眼里,我们这群学生跟她自己的孩子已没有区别……
可她做的不只这些——每次开学,她都要付出更多一倍的精力。教室里那一个个漂亮大方的美术字,是她通宵达旦的成果,那深深的黑眼圈蕴含着的是她对我们无穷无尽的爱啊!只要教室有一点儿脏了,她也会赶紧督促几个同学打扫,为的就是我们这个共同的“家”,这个宽敞明亮的“家”能多一份洁净、几许温馨。
亲切的微笑在眼前,失败的我们收拾起沮丧的心情;柔柔的话语在耳边,生病受伤的我们感到了温暖;锐利的目光一闪,无声了语言震住了多少想要出格的行为……许老师,我敬爱的班主任,我还忘不了五年前,当我迈着稚嫩的步子走进校园时,还是个一无所知的孩子。五年里,是她不断给我知识的滋润、品德的熏陶,让我在五年后的今天,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毕业班一员。她教给我的字字句句早已融入我的思想,将成为我日后继续攀登的奠脚石。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30-0036-02
语文综合性学习渐渐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等文件颁布后,语文综合性学习就获得了来自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
所谓综合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提出课题研究或开展专题活动,并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语文综合性学习”是现代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能够改变传统语文教学中,将教材作为唯一的教学资源的情况,同时为了可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而采取的课程改革措施。而且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在对语文知识综合能力的应用,旨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就更加强调培养学生合作、组织等实践能力,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其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实践活动。
通过探究小学高年级综合性学习的途径,使学生突破传统语文教学的禁锢,通过将理论课和实践课有机结合的模式,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同时,提高小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通过自发阅读书籍来解答疑问,培养其广泛的阅读兴趣。
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原则
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需要遵守以下原则,才能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优势发挥出来,并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1.实践性原则
与传统的小学语文学习相比,语文综合性学习更加强调实践性,更加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倡所有学生能够参加和体验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通过参与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能够将学习过程中的的感受、体验累积起来,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并能帮助学生建立语文学习和生活之间的桥梁,在生活实践中积极地应用语文教材中的知识。
2.渐进性原则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在小学高年级展开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认知水平的变化,不可急于求成,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段特点及变化特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分阶段来实现教育目标。
3.开放性原则
综合性语文学习具有开放性。一方面是指在教学内容上不再局限于课本教学,而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进行语文教学;另一方面,综合性语文学习使得教学途径也得到有效拓宽,不再将教学拘泥于课堂中,学生能够通过更加丰富的途径来学习语文知识。但是,坚持语文综合学习的开放性这一原则时,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出发,使学生能够对生活实际有所感触,增强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语文综合学习的能力不断提升。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途径
小学高年级阶段实施语文综合学习,就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使综合学习能够顺利开展。
1.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语文教材的作用
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时,要注意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作用。首先,教师可以根据语文教材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题材,将该类题材作为综合性学习的主体。在小学五年级的课本中有《感受读书的快乐 》《遨游汉字王国》《走进信息时代》等相关的综合性学习主题,这些主题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近,教师可以组织开展相关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其次,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每课都会有一定的课后习题,这些课后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体现出教材编写者的意图,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因此,教师就可以对课后习题进行反复解读,体会编写者的意图,并据此开展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中有《走进信息时代》一课,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一课组织学生以“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和“小学生上网弊大于利”为标题展开辩论。这样,学生在准备辩论的过程中,就会主动积极地搜集资料,并能根据自己的辩论主题充分运用逻辑思维能力,组织辩论的思路。通过组织辩论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自主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2.制定详细的综合性学习方案
小学高年级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一般是根据一定的主体开展的,随着主题的变化,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也会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也会出现变化。为了保证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质量,就需要教师观察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学习方案。教师应该观察学生认知水平、兴趣、情绪等变化,积极引导学生,并能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来组织活动,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在小学六年级的实践活动课中,有以《轻叩诗歌的大门》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课。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且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主动收集历朝历代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诗歌,或者由教师带领组成小组到实地走访,收集民间诗歌,并将有关的故事记录下来。在课上,组织学生朗读和赏析诗歌,请学生讲述与诗歌有关的故事,启发学生主动参与诗歌创作。通过该活动,学生可以了解诗歌的多样魅力,并能激发学生创作诗歌的兴趣。
3.将语文综合性学习同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艺术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语文也是一样。生活是语文的源泉,在开展语文综合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综合性学习同生活实践联系到一起。在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节日开展实践活动,如“国庆节”“劳动节”“植树节”等,教师可以组织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如以“伟大的母亲――祖国”为主体开展一次图片展或故事会,请学生讲解在相关的图片中所包含的故事,来了解我国发展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可以在清明节组织学生踏青、春游,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家族的祭祖扫墓,以此缅怀先祖,在课堂中可以与大家共同讨论和分享自己的感受。
总而言之,在小学高年级阶段语文教学中积极应用综合性教学的模式,将学校、家庭、社会有机联系到一起,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小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有效提高。并能够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帮助学生培养起主动创新探究、积极参与实践的精神,加强团体合作能力。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与专业素养,紧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及原则,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积极地改革与创新,不断推进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综合性学习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黄幼香.四个“强调”,把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尺度――兼谈“难忘小学生活”的教学构想[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5).
篇8
教学活动进行到一定的阶段,需要通过纸笔测试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检验教师的教学方向和方法是否正确,从而了解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程度及学习的缺陷和漏洞,找出教学的薄弱环节,以便教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向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正确把握语文纸笔测试的导向性呢?笔者认为试卷首先要体现夯实语文基础、落实学段目标的特点。小学语文纸笔测试是水平的测试,没有选拔和甄别的功能,主要衡量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的基本要求。纸笔测试应该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过程方法、态度情感等,关注他们在各个学段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综合性学习等目标的达成情况。命题应在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熟悉各册教材关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后进行,保证试卷的正确性、全面性、基础性,从而引导教师按小学阶段的基本要求教学,使大部分学生都能获得较好的成绩,引领师生扎扎实实地过好每一个学段关。其次要体现加强语言实践、凸显语文本位的特点。语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内容,掌握语文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语文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所以,加强语言实践,凸显语文本位,在小学语文纸笔测试中要有明确导向。如活用语言积累,学生背诵名言警句或格言、谚语,不能仅仅停留在积累上,还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运用,以提高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如题:春天是什么?是白居易记忆中的“__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红花绿波;是杜甫笔下似春雨般“随风潜入夜,______”的悄无声息;是唤醒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_______”。这样的试题既注重创设运用的情境,避免死记硬背,使背诵与理解相结合,又注重引导形成记忆的储备,检测学生是否能迅速地对语言精品检索提取,同时赋予积累的内容以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单纯将名言警句补充完整的命题形式效果更好,对教学的引导也更明确。又如尊重个性感悟。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高低是通过语言表达来呈现的。书面测试要树立开放性观念,命题力求有创意,体现语文学习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让学生根据积累和理解,在特定的情境中创造性地运用语言,阐述独特体验。如题:读了《匆匆》,我想借用“________”这句名言警句来提醒自己莫让时间匆匆而逝。这类题目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展示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促进个性和创造力得到和谐发展,真正把所学的知识化为自己的语言和精神养料。再如渗透课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依旧抱着课本不放,以本为本,课外阅读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纸笔测试是引导教师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促进学生拓展与教材同步阅读的有效途径之一。如题:“周郎妙计安天下,________”出自我国古典名著《________》。这句话中的“周郎”是指______。这部作品中,你最熟悉的一个故事是________,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是________,因为他________。除了这部作品外,我国的四大名著还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以此类题型可以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状况,同时提示教师,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要体现“大语文”教学观,把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使学生的视野扩展到课外,并学会阅读,学会观察,学会表达。
此外,试题的设计应具有真实性和情景性,以便于学生形成对现实生活的领悟能力、解释能力、表达能力,努力实现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经验世界和成长需要的沟通,加强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如当年有哪些重大事件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试题的课外阅读部分可以让学生读一读报道的相关短文,谈一谈感想。这样既考查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也有利于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在生活中感受语文的魅力,用语文品味多彩的生活,从小培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情怀,提高综合素质。总之,小学语文应加强纸笔测试的研究,让它不只是学生学习情况的试金石,更成为指引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指南针。
(作者单位:福建省仙游县教师进修学校)
篇9
我们都当过小学生,也都写过小学生作文。有心的如果保留着当年的作文本,翻一翻看一看,或者回忆一下,《我的理想》也好,《助人为乐的XXX》也好,《一件难忘的事》也好,不用多说,撒谎编故事的成分恐怕要比事实多。作文里如果孩子只讲实话,恐怕每篇都要吃“大鸭蛋”。是的,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想想都可怕。然而最可怕的是,据说今天的小学教育,还是这种模式。
这不,这起事件中该班老师认为语文课本上围绕理想展开的课文大多是“志士在刑场上视死如归,英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等具有历史烙印和社会正能量的内容,学生们应该从这些课文中感知自己的理想。言下之意是希望小学生写“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或是“为社会牺牲自我”这样的文章。
但我认为,孩子们敢于在作文中畅想当个“吃货”、“土豪”,的确令人惊讶,但这是喜悦的惊讶——孩子肯说实话,敢说实话,是一件充满阳光的事,更不是洪水猛兽。
孩子说真话就该表扬。生活中,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在教孩子要诚实,不能对别人说谎话。可写起作文来,谈起理想来,又不乐见孩子当“吃货”、“土豪”。与其让孩子说些看似高尚、远大的假理想,倒不如高兴地接受孩子做个诚实的人。
不同的年纪就该有不同的梦。生活多彩,人生各有不同,孩子就该有不同的梦想。以前,一个小学的班级上都有十几个孩子想当科学家、航天员。若干年下来,全国又有几个人能成为真正的科学家、航天员呢?孩子将来必须面对真实的生活,我们也应该希望孩子们拥有真实的理想。
理想不需要标准答案。做个“吃货”的理想又有什么不好?最近有媒体报道,有位中学生因狂热地爱吃泡面,几乎吃遍了亚洲不同国家的泡面。正因为此,他被国外一所大学录取。我看,要是哪个学生能把吃的问题解决好了,吃出学问来,也是一种成功。
篇10
关键词:计算机 农村学校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2-0-0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所承载的信息技术及其全新的管理功能已经慢慢地渗透到了农村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在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教学管理、师资培训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农村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因此,计算机已经成为农村学校改善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与大城市的专家、学者交流学习的主要平台。
1 课堂教学是教育工作的重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在辅助教学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花最短的时间、最少的精力,呈现出最丰富的知识,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 计算机使语文课本上的内容具体化、生动化
例如,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十一册第一单元“桂林山水”。对农村的学生来说,几乎没有机会亲历甲天下之美景,所以农村的学生对文中的美妙语句很难完全领悟。有了能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就可以利用视频、图片和音效,帮助学生身临其境,深刻体会“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的绝美佳境。
1.2 计算机使数学教材中的抽象知识简单化、形象化、生活化
例如,在小学六年级数学圆面积的计算中,对公式的推导过程,个别学生理解起来颇有难度。通过计算机的动画功能把圆形做动态切割,先切成半圆,然后再分成若干小扇形,经过相互插入,就变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图形,而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半径r,长是半圆弧的周长也就是πr,面积就是长×宽r×πr=πr2。通过形象具体的演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公式的推理过程。因此,计算机对一些复杂的公式、定义在解读方面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不仅让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透彻,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1.3 计算机为学科的教学工作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综合实践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教学内容源于生活、贴近实际。但也有许多内容是农村的学生所接触不到的。有了计算机的辅助,教师可以把学生身边没有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呈现给学生。虽然不是身边的事物,但是却能起到感同身受的作用。例如,吉教版综合实践活动第十八课《多彩的建筑》。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是陌生而新鲜的。农村的孩子天天见的就是泥草房、砖瓦房,利用计算机,就可以把北京的四合院、云南的竹楼、埃及的金字塔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物轻而易举地搬到学生眼前,让学生对多彩建筑有了深层次的认识。
2 计算机为农村教师的备课及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撑
农村的教师受地域、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参加高层次培训、学习的机会不多,接触先进教学经验的途径又是少之又少。这也是制约我国教育均衡发展的主因,但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进入农村教学,这种不利局面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2.1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资源匮乏的农村教师备课更加得心应手
在教师的备课及日常教学活动中,有了计算机,教师可以及时地为自己充电、拓宽视野,从而实现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更上一层楼的目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多层次、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将自己的教学内容通过计算机以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运用到课堂中,展示给学生时,可以让学生在生动的多媒体课堂上学会在思考中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就达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最终教育目的。
2.2 计算机在教育方面的全覆盖,逐步缩短了城乡教学水平的差距
通过互联网开展的各类业务培训极大地提升了农村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教学水平。如今,农村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参加国家级、省级的各项培训和交流活动。在家就能聆听北京专家的讲座,在学校就能学城市的先进教学经验。不但拉近了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的距离,同时也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在农村学校的管理工作上,计算机成了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学校是一个集教学、劳资、日常管理等多项内容于一体的综合单位,通过计算机管理学校纷杂的工作,可以达到方便快捷、高效准确的目的。
3.1 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各种数据、资料运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可以化繁为简
课程表的编排、教案管理、班级各项表格制作等,通过计算机管理就能实现方便快捷。例如,班级的三表(课程表、时间表、值日轮流表),以前是班主任手工绘制,要画格、填内容、校对,一个字错了就要重来,由于是手工制作,最后上墙的表格经常是各样不一,而利用计算机中的Word表格,就可以很快实现全校统一的样式、统一的标准,既美观统一又方便快捷。
3.2 计算机的高效、精准,为财务工作人员实现工作零误差
学校的工资表以前需要用人工填写,每个人的各项信息,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艰苦地区津贴补助等十几项内容,每个月需要耗时几天才能完成汇总工作。现在利用电子表格,在相应位置输入合适的公式就可以瞬间完成工作。
3.3 计算机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学籍信息化管理工作
传统的学籍管理需要常规性绘制表格,人工填写后还要逐级更新上报数据。自从全国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和运用以来,彻底地改变了学籍繁冗的工作流程。电子学籍管理体系建成后,只要一台计算机,就可以动态跟踪管理每一位学生的入学、转学、借读、休学、毕业等基本信息,并实现全国联网。同时还能与公安部户籍系统联网,为中国基础教育决策提供信息支持,还可以对流动学童和留守儿童进行动态监管。
随着计算机在农村学校的广泛普及和应用,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通过计算机连接互联网,为农村学校带来了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特别是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的特性,帮助农村教师实现了教学方式和手段的现代化,实现了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真正地缩小了城乡教育间的差距。总之,计算机为农村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深化教育改革提供了保障。计算机极大地促进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给农村教育事业带来了无限生机。
(吉林省东辽县辽河源镇中心小学校,吉林 东辽 220400)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