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简介范文

时间:2023-04-03 17:37: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辛弃疾的简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辛弃疾的简介

篇1

关键词:民营企业;信息化;诺兰模型;信息化阶段理论

我国99.8%的企业为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95%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直接影响着我国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路径与进程。现阶段,众多的民营企业发展参差不齐,但信息化建设在其发展中的意义与作用已受到普遍的重视。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民营企业,如何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身信息化发展的路径。

一、民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经济学阐释

(一)信息效能构成民营企业生产函数的主要变量。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涌现出来的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流通领域,企业生产函数的基本变量主要是低廉的劳动力和有限的货币与实物资本。随着市场扩大和行业扩展,现代科技的影响逐渐渗透到民营企业的经营之中。市场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行业技术进步的跟踪与借鉴和引进,科技因素特别是信息技术产生的效能已越来越多地成为现代民营企业生产函数中的重要变量。

(二)网络技术进步引致民营企业边界发生变动。成长中的民营企业大多是资本密集型企业,其灵活的经营策略在市场竞争中优选新技术,使生产过程中资源效能的边界得以扩大。它们在不降低其他资源效能或要素与产品份额的情况下,单独或共同提高其要素的效能,使企业的生产和市场边界迅速外移扩大。

(三)信息网络的运用降低民营企业外部交易费用。信息化建设起步阶段的民营企业最关心在客户资源管理和市场营销方面采用适用的网络信息技术,以提高关键经营环节的效能和降低庞大的市场协调成本或营销费用,其结果明显节省了企业的外部交易费用。

(四)信息系统改善了民营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民营企业在管理架构上以家族式管理为主,60%—70%以上民营企业的决策和经营机构成员属于同一家族或类家族成员。先进适用的信息系统使家族企业的信息传递由垂直化转向扁平,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与激励机制的性能得以改善。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阶段理论及实践

美国管理信息系统专家诺兰在上世纪后期提出著名的信息化建设的诺兰模型,该模型阐发的信息化阶段理论指出,任何组织由初步的手工信息汇总和处理向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发展时,都客观存在一般的发展道路和规律。数据处理在发展过程中总会受到技术进步、应用拓展、计划和控制策略变化及用户状况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制约,呈现出六个依次递进的阶段。

(一)计算机局部替代人工的初始阶段。计算机对用户还只是替代手工进行日常收支账务管理等数据登录汇总的附属性设施,企业管理者对数据处理控制的概念还没有形成。信息技术对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关系及对企业边际收益的直接作用,用户还停留在怀疑和观望阶段。

(二)计算机应用范围的扩散阶段。企业管理者开始关注信息系统方面的投入和投资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信息技术边际收益远高于其边际投入的现象,激发用户不仅在财务、行政业务管理,而且在购销与存货管理、生产与设计管理等方面开始谋求信息技术带来的好处。

(三)信息化系统控制阶段。在经过初始和传播阶段的不断摸索后,企业信息化建设开始步入正轨。企业专门设立正式的信息管理部门,以统筹和控制企业内部不同部门计算机用户的信息处理活动。同时,要求在企业层面和不同职能部门的层面制定实施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管理计划和系统发展的方案。

(四)规划和标准趋向统一的集成阶段。企业从管理计算机转向管理信息资源,新兴产生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办公自动化系统(OA)、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生产(CAM)等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相继运用并形成一个完整有机的整体。管理者开始使用数据库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现有信息系统的整合。

(五)信息系统全面综合应用的数据管理阶段。企业的信息系统已从单项应用发展到数据库支持下的综合应用。管理者基本上可全面考察和评估信息系统建设的各种成本和效益,分析和解决信息化过程中不同部门的平衡与协调。日渐发展完善起来的决策支持系统(DSS)、专家系统(Es)、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等系统直接进入企业决策和资源配置的常规管理。

(六)信息化嵌入企业发展的成熟阶段。企业各个层次的管理者都已将信息化建设视为企业常规管理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提前规划企业的信息化蓝图和采用先进的信息控制管理系统,为企业各项业务计划的有效实施提供可靠的信息系统支持。先进信息技术系统的嵌入完全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充分体现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功效。

诺兰的信息化建设阶段理论或模型描述的是发达的信息系统发展过程中通常都要顺次经历的程序。阶段理论认为模型中的各个发展阶段不可能跨越,尤其是第三阶段控制和第四阶段集成这两个阶段的过渡转化在整个流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信息技术进步在实践中的表现形式会有不同的变化,这不妨碍不同的组织在确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策略或制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时,首先应认识到实施主体的信息化建设当时所处的发展阶段,并根据该阶段的特征来指导实施主体的信息化建设。 转贴于

三、民营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信息化态势

民营企业的信息化要与企业的发展需要相适应,必须把握民营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相应阶段的信息化需求态势,并以此为参照来寻求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实践与信息化阶段理论的契合。民营企业从规模扩张和管理体制更新的角度考察,其自身发展和信息化态势可概括为五个阶段。

(一)初创阶段的信息化业务有待激活。早期的民营企业主要是以个体、私人企业为主,资金少,人员少,技术少,生产与经营波动大,市场有待入门,风险抵御能力低,企业分化严重,存活率低。企业的家族色彩浓厚,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一,管理架构简单。随着中后期的科技型企业与国企改制型企业加入民营企业阵营,上述情况有所改善。这一阶段民营企业的信息化基本上还是一种自在的状态,少数企业使用了计算机,大多数企业处在信息化建设的初始状态。

(二)适应阶段的信息化业务尝试跟进。在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的民营企业进入适应阶段,经过不断探索调整,生产经营正常运作起来,但不平稳。技术路线和产品尚未明确定型,生产故障和产品质量问题不断,客户资源短缺,进入市场难。在管理体制和架构上企业开始摸索和尝试合伙、合作、有限责任制和股份制等形式。企业在处理内部财务报表和营销资料工作中广泛应用计算机,在财务管理的MIS系统、办公自动化的OA系统等一些易于实施的方面进行尝试。这一时期民营企业的信息化意识已觉醒,成为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最为关注的传播阶段。

(三)稳定阶段的信息化领域逐步拓展。民营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步取得一定的市场资源和客户关系,生产经营进入稳定阶段。这一阶段企业技术路线明确,产品定型,目标客户锁定,融资渠道建立起来,内部管理架构和制度及人力资源基本形成,经营业绩显现并渐趋平稳。在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则表现为由传播阶段向控制阶段过渡,部分企业设立起独立的信息管理部门,拥有自己的企业网页和邮箱,信息技术的运用从内部管理扩张到外部购销业务和信息输出。同时,大量有待甄别和处理的信息资讯开始拥堵,企业信息化建设处在最为迫切的阶段。

(四)成长阶段的信息化需求出现井喷。企业完成初期的原始资本积累后进人快速发展的成长阶段,生产规模扩张,市场份额扩大,企业产品技术含量提升,专利等专有技术拥有量增加,员工数量和素质上升很快,利润增长迅猛。但资金筹措、产能发掘、市场维护,劳资关系、客户关系、银企关系等矛盾冲突迭起,管理高阶化提上日程。这是民营企业信息化进程中需求最为旺盛的时期,为解决企业管理日渐增多的矛盾冲突,应对各方面信息资讯,企业信息化的硬件和软件大量投入,集成多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系统,以有效实现生产经营信息的收集汇拢、筛选分类和传输处理。

(五)成熟阶段的信息化系统格局形成。企业进人行业中上游地位,生产与营销处在高位运行,企业开始注意企业形象,社会影响度广为接受,这是成熟阶段的民营企业的重要特征。在优秀的民营企业中,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体制为企业主和经营者所认同,企业不同阶层的经营管理者、技术团队、基层员工分享企业成长的成果。企业逐步与社会资本融合,并进一步向公众公司发展,成为社会混合制经济的主要组成。这一阶段企业在信息化的需求和发展态势上,与企业信息化阶段模型中的的成熟阶段相吻合。

四、民营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构建路径

(一)确立信息化与企业发展在阶段上相互适应融合的思路。民营企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是不同阶段的渐进演化。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和需求是逐步递进的,而且信息化建设的阶段通常滞后于企业的发展阶段,信息化是由企业生产经营进步的需求所拉动的。企业信息化也是一个不间断的流,与企业的资金流、物资流、人员流一样处在不停的运行流转之中。它的起点可因企业的行业性质、规模实力和所处阶段有所不同,但它的发展演进仍须遵循自身的内在规则。信息化与企业发展过程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理想的目标境界是达到信息化与企业的现代工业化进程的相互融合。

(二)坚持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选择的先进适用原则。民营企业现实生存发展要求和现代经济学研究表明,现代工业化浪潮下的企业发展,不论发展中的新型现代工业企业还是改造中的传统工业企业,都必然会融入信息化的元素。但企业的信息化显然不是硬件和软件越超前就越好,也不是资金和人力投人规模越大就越强,它必须与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发展阶段相适应。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时期的企业,信息化的目标取舍、硬件和软件装备的配置、信息化运行和维护的模式,都应有其特定的内容和要求。以尽可能少的支出代价取得尽可能多的利润回报是企业经营的根本准则,企业信息化建设同样要遵循这一准则。信息化有不同的实现形式,但它的实质只是企业盈利的手段。因此,先进而又适用的才是最好的。

(三)客观评估企业信息化建设切入的初始条件。企业和信息化的发展都是呈阶段性的,没有一定的基础和必要的准备,缺少企业根据业务发展需求的内在驱动,对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缺乏正确的评估,企业信息化建设就可能是事倍功半。有观点认为,中小企业和大中型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相互地位是平等的,都处在同等的起跑线上,彼此间的差距并不大。如果这仅是鼓励中小企业或民营企业打消顾虑,发挥小企业决策快捷、机动灵活的优势,积极投人企业信息化建设,那肯定是有道理的。但这种观点往往导致一些企业认识不到自身条件的限制,忽视与大中型企业在资金、人才、业务等各类资源上的巨大差别,盲目照抄大企业的信息化模式,贪大求全,追求形式,势必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信息化效能的流失。

篇2

关键词:日本;人口转变;新战略

中图分类号:C924.3

2011年6月30日,日本产业结构委员会基本政策部会了主题为“在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下降的背景下寻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保障可持续的良性循环”的 2011 年度《中期报告》,试图通过调整社会保障体系和转变经济发展战略来应对日本正在经历的人口转变过程。

一、日本人口结构出现较为显著的转变

近几年,日本正从“第一次人口转换”(高生育率、高死亡率向低生育率、低死亡率的转换)进入“第二次人口转换”(由于过低的生育率和较低的死亡率,进入人口减少时代),少子化、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相关核算数据,2010 年,日本老年抚养比已经超过了 40%,比美国高了超过一倍,比英国、德国、法国和瑞典等发达国家高了近 30%;2030 年,日本老年抚养比将达到 60%,2050 年将达到 80%,都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与此同时,日本老年和少年总体抚养比也已经达到了 60%左右,综合相关预测结果,2050 年前该比值将升至 90%以上,相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要高出一倍多,现在日本已经开始接近于劳动人群对人口抚养的负担极限。

可以看到,多种因素正在加剧日本的人口老龄化,这一方面增加了社会保障的负担,另一方面使日本劳动力出现减少,由此将对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日本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人口转变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难以持续

日本人口转变首先直接导致社会保障压力增大。日本社会保障基金的收入和支出不平衡,从 1990 年到 2007 年,日本政府支出占 GDP 的比重从 31.5%增长至 35.9%,其中社会保障支出从 11.3%增长至 18.7%,但是宏观税收负担率却从 29%下降至 28.3%,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的部分基本上由政府发行中长期债券来弥补,社会保障的负担通过政府发行弥补赤字的债券转嫁给了未来一代,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及其运转难以为继。

与此同时,人口转变将带来劳动力人口的减少。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相关核算数据,日本 15 岁到 64 岁的劳动力人口早在 1995 年就从 8717 人的高峰开始下降。2011 年初统计资料显示,近几年日本劳动力人口的减少正在加速,而从 2035 年起日本人口每年将减少100 万人,到 2050 年将下减至 4471 万人,仅为 2005 年的 2/3。

最为重要的是,由于社会保障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相互支撑关系,因此人口转变使社保可持续和经济增长可持续之间出现了恶性循环的趋势。首先,日本人口的结构变动直接引致劳动力市场供大于需,难以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充裕劳动力,而经济增长乏力又将减少政府收入,从而导致社会保障资金补充不足,在抚养比上升的条件下,使得社会保障体系难以为继。与此同时,日本社会保障能力的下降,使劳动人群增强了对失去劳动能力后个人经济状况的担忧,从而增加了预防性的储蓄,减少现时的投资和消费,从而压缩了国内需求,在当下外需不振的情况下,不利于未来日本经济的持续稳步增长。

三、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保障的良性循环

从上述描述和分析可见,在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下降的背景之下,日本的经济增长和社会保障都出现了缺乏可持续性的问题,而且二者之间还存在着相互产生负面效应的趋势。因此,要保持未来日本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寻求人口转变条件下经济增长可持续和社会保障可持续之间的良性循环。为此,日本产业结构委员会基本政策部的 2011 年度《中期报告》系统分析了日本面临的人口问题,并从确保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和实施“长寿社会”经济增长策略两个方面入手,设计了实现日本经济增长和社会保障良性循环的发展战略。

在确保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层面,《中期报告》明确提出要从正确使用社会保障资金和合理分担社保负担来源两个方面来操作。首先,社会保障支出应该首先考虑为那些确实陷入财务危机的个人提供公共服务,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强社保互助和公共资助,并加快私人部门进入社会保障事业领域,同时加快健康、退休和儿童等多个层面社保体系的改革与调整。此外,在社保负担方面,所有社会公众原则上都应向社会保障基金缴纳社保资金,但国家必须根据个人财务状况合理确定缴纳比例,同时可以适时增加消费税作为社会保障基金新的来源,但是要注意个税开征时间以及税制设计等问题,以免造成经济增长波动和社会分配不公等负面影响。

在确保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层面,《中期报告》设定了两个主要目标:一是刺激国内老龄人口的消费需求,到 2020 年,日本老龄人口消费总额要达到 17 万亿日元;二是增加国内劳动力供给,到 2020 年,要创造出 230 万的新增劳动人口。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中期报告》认为,要实施以下三个战略措施:首先,要实施“全民就业战略”,通过延长工作年限、提高中小企业老龄员工数量、立法改善老年人工作环境以及促使老年人在教育和社保领域就业等措施促进老龄人口重新成为新生劳动力,通过完善幼儿社会看护体系和鼓励采取 “弹性就业”等措施增加妇女就业,通过建立产学联合教育体系和吸纳全球优秀人才等措施增加青年劳动力数量;其次,要实施“生命科学创新战略”,为研发和临床试验提供有力的支撑,提升医疗器械的科学技术水平,同时积极建立国际医疗健康合作网络;最后,要实施 “银色产业创新战略”,通过设计新的老龄产品和服务增加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同时创建适宜老年人居住的现代老龄社区。

四、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基本启示

近年来,我国劳动人口增速持续下降。联合国相关研究预计,从 2013 年开始,我国老龄抚养比将开始逐步上升,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趋于老化,劳动力无限使用的时代即将结束。与此相对应,我国劳动人口存量在 2015 年左右达到高点,随后劳动力的供给将开始出现下降。应该说,虽然处于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但是某种程度上,中国面临着与日本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劳动力可能出现相对短缺,由此对经济社会造成不利的负面影响。《中期报告》是未来日本应对劳动力下降带来诸多经济社会问题的战略论纲,其政策思路对我国在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条件下更加科学地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具有较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一,要实施较高层次的发展战略应对人口转变带来的影响。人口转变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要素变化,它将导致我国现有以廉价劳动力为优势参与全球专业化分工的经济贸易模式难以为继,从而对现有经济模式提出挑战。改革开放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缺少资本和技术,因此我们对这两个要素给予了很高程度的重视。但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可能会增加“人口”因素。因此,我国必须从人口转变角度重新审视现有战略。建议国家制定应对人口转变的专项经济社会规划,从更高层次的战略层面对人口要素变化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解析和探讨。

篇3

关键词:电气节能减排;光伏新能源;应用

引言

当前,建筑电气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几乎占去能源消耗总量的一半,这也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我国的环境问题更是备受关注,越来越受重视,为了保护人们的生活环境,建设经济社会,节能减排迫在眉睫。为了保证建筑项目的环保性、安全性,对电气节能减排原则、具体措施进行了阐述,并且列举了一些光伏新能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电气节能减排

要想最高效地实现节能减排,需要按照节能减排的原则采取正确的节能减排措施。1.1原则电气节能减排主要遵循以下三大原则:首先,保持经济效益与节能减排相协调;节能减排的材料要符合建筑的正常使用;最后,建筑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这些无法避免,但是对于建筑之外的电力消耗,就需要有节制、有计划,采用环保的输电线,经多方对比之后再投以使用。1.2电气节能减排的具体措施1.2.1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最重要的就是简单可靠,避免配电级数过多。对用电负荷、用电容量、电量分布等加以了解,使变压器能够进入到用电中心。供配电系统尽量选择环式,这样能够有效地降低损耗,提升供电质量。1.2.2合理选择电压等级对电压等级进行合理的选择,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元素:供电距离、供电仪器、供电设备、工地用电情况等,将这几大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理的电压等级,不能顾此失彼,才能有效地实现节能减排。一般来说,高压电一般为10kV,低压电一般在220或是380V。1.2.3合理选择变压器季节的更替也会对电压负荷产生影响,温度较低的冬季以及温度较高的夏季,人们的用电都会增加,空调功率大幅度增加,这也是季节不同引发电压负荷不同的原因。因此在实际施工中,要想实现节能减排,就需要针对季节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变压器,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1.2.4提高自然功率因素值用电仪器自身具有电感,在工作期间非常容易产生无用功,维持电力顺利传输最主要的做法就是将前后的无用功相抵消,进而减少电力的消耗。维持负荷功率不变的情况下,提高自然功率因素值,这样能够大大降低功率损耗,节约电力。但是在实际的施工期间,很难实现真正节能,采取措施也仅仅只是逃过相关部门的罚款。

2光伏新能源的应用

光伏新能源是指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期间不会产生任何污染、任何噪声的新能源。它的发电主要由逆变器、太阳电池板、控制器等进行。白天太阳电池集聚阳光转化成电能,夜晚逆变器将电流转换成交流电,由控制器传到电柜,以供使用。当前,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分为两种,即光热应用与光电应用。前者主要是指运用太阳能来供热,维持建筑物的供暖需求,保证建筑居民日常用热的需求,确保采暖,提供热水,常见的形式就是太阳能空调。后者则是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将这部分电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包括建筑期间的实验、建筑过程的照明、建筑的用电以及应急情况等,这样能够大大降低电量的损耗,维持节能减排,减少建筑产生的污染。光伏新能源在建筑电气节能减排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具体包括:占用场地小,光伏新能源一般都安装在屋顶或者建筑墙面;供电覆盖范围广,光伏新能源在发电中的应用主要是以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形式实现的,发出的电能能够维持所有的负载用电。建筑系统可以向电网中输入电能,也可以从中取出电能,以便实现减少电能损耗。在光伏系统模式下,在用电高峰期,可以建筑电气中剩余的电能传输到电网中,缓解用电压力,能够大大提升用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光伏新能源在建筑电气中不仅具有实用性,同时也能够增强建筑的美观,太阳能电池板是主要的原材料,安装这种材料能够降低建筑投资,提升造价,同时还美化了建筑外观。此外,光伏新能源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因此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可以充分实现建筑电气的节能减排。

3结语

电气系统由几大元素组成:变压器、电线、供电以及配电的系统、电压以及照明设备。而节能减排也是从这几大元素入手,遵守节能减排的原则,采取合适的措施,实现节能减排。而应用光伏新能源也需要注重以下几点:安装地方要阳光充足、安装场地宽敞、减少电池间的碰撞、电池方向保持倾斜、电池朝向赤道。只有在节能减排以及光伏新能源中充分注意这些,才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韩雪,谢毅斌,陆伟.建筑电气节能减排措施及光伏新能源的应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4(11):137.

[2]夏荣华,王平.建筑电气节能减排措施及光伏新能源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2(5):198-207.

[3]张平森.建筑电气节能的技术措施及其在工程设计中的合理应用[J].才智,2012(1):31.

篇4

关键词:个人征信体系;征信行业;征信模式

文章编号:1003-4625(2006)09-0072-04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别:A

一、美国个人征信体系发展的成功经验

(一)适宜的市场经济环境催生了个人征信行业,并推动其健康发展

美国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启动了个人征信市场;大约在100多年以前,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消费信贷首先产生在美国,其早期的主要形式是赊销,最初,美国的赊销商仅在各自熟悉的客户群中开展业务,随着市场的扩大,赊销商为厂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开始将业务扩展到不熟悉的客户群。此时,赊销商为了保证其对客户信用水平判断的准确性,防范信用风险,产生了共享彼此消费者信息的需求,于是,独立、公正的第三者――个人征信机构应运而生。

美国个人征信机构经历了100多年的自由竞争过程,由最初的几家地方性征信机构发展到2000多家竞争者,最终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破产、兼并,形成目前高度集中的个人征信行业。经过充分的市场竞争过程,在市场中胜出的以Eqifax、Experian、TransUnion三大个人征信局为代表的征信机构都是市场成熟度高,竞争力强的公司。各个征信机构之间既相互合作又依靠各自的产品差异形成竞争,共同推动征信行业的不断发展。

可见,美国成熟的个人征信行业是以利益导向为核心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个人征信市场的启动和认可完全依靠市场经济的法则和运作机制,个人征信机构在法律框架内主要依靠自我管理发展壮大。

(二)健全的征信法律体系为美国个人征信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对个人进行征信是个人信用交易扩大的基础,能够使消费者获得更方便的信用服务。同时,个人征信是以征集个人信用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储存和使用为主要形式来开展业务,这必然会涉及到个人隐私权问题。因此,个人征信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完善的征信法律进行规范。

1970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公平信用报告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保护个人隐私和满足信用交易对数据储存和使用的需要之间的平衡,成为直接规范美国个人征信活动的核心法规。《公平信用报告法》规定了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什么样的目的下,才能合法获得一份个人信用报告,以及获取个人信用报告所必须遵循的手续和原则。同时,该法还严格规定了哪些内容可以包括在信用报告中,哪些内容不可以进入信用报告等。另外,《公平信用报告法》还明确了消费者的权利以及个人征信机构与征信数据的使用机构的义务;详细规定了一旦发生法律纠纷,法律诉讼所必须经历的途径和解决问题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哪些政府部门负责执行征信监管工作。这些规定一方面使得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保护,另一方面也使授信人可以通过个人信用报告提供的情况对消费者的综合经济能力、偿贷能力、风险特征和价值特征做出有效的评估。

除《公平信用报告法》之外,美国还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法律,如《平等信用机会法》、《诚实租借法》、《公平信用结账法》、《电子资金转账法》、《破产法》、《隐私权法》以及《信息自由法》等等,这些法律直接规范的目标都集中在规范授信、平等授信和保护个人隐私权方面。美国完善的征信法律体系将征信产品的加工、生产、销售、使用的全过程都纳入了法律的范畴,保证丁整个征信行业的规范运行。

(三)完备的征信监管框架确保了美国个人征信行业的有序运转

美国征信行业的主要政府监管机构按银行和非银行分成两大类。银行系统的监管机构包括财政部货币监理局、联邦储备系统、联邦储蓄保险公司;非银行系统的监管机构包括联邦贸易委员会、司法部、国家信用联盟管理办公室、储蓄监督办公室等,这些机构通过执行法律来监管银行、非银行机构的信用业务。概括起来,政府监管部门主要功能有:对有违规行为的征信机构进行监督和处罚;制定执行法案的具体规则;根据法律,对不讲信用的责任人进行适量惩处;教育全民在对失信责任人的惩罚期内,不要对其进行任何形式的授信。

政府监管机构可以采取一些包括惩罚性措施在内的手段(如罚款等)来使征信机构改进其行为,可以要求征信机构必须遵守法律,如果不遵守,法院可以强制执行惩罚性措施。当消费者发现其信用报告中的错误或其信用报告被不当使用时,可以向政府监管机构投诉,也可以直接向法院,寻求司法解决。

除政府监管部门和法院之外,美国的征信行业协会也非常活跃,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具代表性的是消费者数据产业协会(Consumer Data lndustryAssociation,简称CDIA),该协会会员涵盖厂全美各地征信机构,包括全国三大信用局,地方信用局、房屋贷款风险管理公司、应聘人员信息报告机构、商账追收公司等。个人征信行业协会负责各个征信机构的协调工作,还提供培训和颁发行业从业执照,以及颁布个人信用报告的标准和参与美国信用管理法律的起草工作,同时,还通过制定行业章程等方式约束征信机构的行为,在法律的框架内对本行业实行自律管理。

总体来看,美国的征信监管体系可以分为行政监管、司法监管和行业自律管理三部分(如图1所示),其完备的征信监管体系确保了征信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使得征信各方主体的行为与法律要求相一致,保证了个人征信体系的健康有序运行。

(四)发达的信息网络技术是美国个人征信制度实施的载体

纵观美国个人征信行业演进的历程可以发现,信息网络技术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由于交通和通讯设施的刚性约束、手工操作、电话问询调查效率低下,美国的征信行业并不发达。二战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美国的个人征信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的普及使信用交易记录同步转化为信用记录,并通过联网实现在线查询,大大节约了数据征集、传递和整理的时间,降低了数据处理成本。如美国Trans Union公司依托先进的计算机系统,每月对2.2亿个客户资料进行12次数据更新,每次更新涉及20亿条的数据档案记录。

同时,由于信息技术实现了信息收集、储存、整理的智能化、自动化,从而使低成本且大规模的个人信用评分成为可能,它可以更直接地帮助授信方精确地界定可以接受的信用风险。个人信用评分及其自动化操作加速了整个授信决策过程,据美国消费银行协会的最新一份资料,以前不使用信用分时,小额消费信贷的审批平均需要12小时,如今使用信用分和自动计算机处理程序,这类贷款的审批缩短到15分钟。使

用信用评分后,60%的汽车贷款审批可以在1小时内完成,信用卡的审批只要一两分钟,20%-80%的抵押贷款可以在两天之内批复。

(五)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保证了个人信息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美国原联合信用局(Associated Credit Bureaus,Inc,简称ACB)制定了专门用于个人征信机构的统一的标准数据报告格式和标准数据采集格式Metro2,它规定了任何行业和单位都使用一个标准、统一、开放的计算机数据输入标准格式,为所要采集的数据内容定义了标准字段和字长,按标准排列。同时,在采集数据的过程中,Metro2还规定所采集的内容必须满足所有法律对这些因素的限制性要求。这种标准数据报告格式保证丁美国个人征信机构拥有原始数据的一致性。

各家信贷机构都按照这个标准格式提供原始数据,数据固定地报送给三家征信机构,各家征信机构再按照各自的标准,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形成数以千计的中间变量(特征变量),以表现消费者的风险和信用价值特征。由于三家征信机构按照Metr02的标准数据格式采集到原始数据后,对数据变换和加工的技术是不同的,最终形成各自不同的数据产品。其数据采集和转换流程如图2所示:

资料来源:王征宇等,《美国的个人征信局及其服务》,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

个人征信局在采集个人数据的过程中,还采用一种核心技术――个人数据的配对处理,即把有关某个消费者在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各个地方的分散数据甄别出来,搜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从而保证了个人信息的完整性。

二、借鉴美国成功经验,完善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议

(一)实施渐进市场化的个人征信模式

鉴于当前我国的个人信用信息主要集中在各级政府部门以及国有银行和公用事业单位的情况下,没有政府部门的支持和相关措施的推动,任何一个盈利企业都很难建立起覆盖面广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而且,在目前我国的个人征信立法滞后,征信产品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完全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很可能造成征信市场的无序竞争。所以,对于我国刚刚起步的个人征信体系建设,采用政府主导的运作模式有利于借助政府力量强制推动这种制度的建立,而且征信产品本身具有很强的外部性,由政府启动征信市场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但是,征信市场成熟后,这种完全由政府供给征信产品的方式,不利于提高运作效率和推进服务创新。在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模式选择上,笔者建议采用BOT(Build―Operate―Translate)模式,即建设――经营――转让模式,渐进地实现个人征信行业的市场化。

1.建设――经营

在征信行业的起步阶段,由政府机构――中央银行建立公共征信机构,创建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数据库,负责采集、加工、储存个人信用信息,并提供基本的征信产品,从而快速启动征信市场;同时,鼓励民间投资建立私营的个人征信公司,这些公司可以从中央银行数据库中获取个人的征信数据,并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对原始的征信数据进行再加工,向市场提供征信增值产品。私营征信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依靠产品差异形成各自的竞争优势。

2.转让

随着我国个人征信市场的成熟,相关征信法律法规的完善,中央银行要逐步弱化参与者的职能,强化在立法和管理方面的职能。具体来讲,可以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将公共征信机构转让给政府认定的具有从业资格的两家或两家以上的私营征信公司,进行商业化经营。原来的私营征信公司经过市场的优胜劣汰过程,形成各自的优势领域,面向特定的细分市场,有效避免与几家大型征信公司的激烈竞争。同时,可以采取入股、并购等方式开展大公司与小公司之间的合作。

(二)建立健全个人征信法律法规体系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信用征信立法规范领域已经做了一些探索,如上海2000年出台的《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试点办法》,2001年底深圳出台《深圳个人信用征信及评级业务管理办法》,2005年10月1口实施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等。这些“办法”的颁布,为国家制定征信法规提供了立法实践,但作为行政法规的《征信管理条例》还未出台,致使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直接规范个人征信的法律或法规,这必将阻碍我国个人征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借鉴美国经验,当务之急要出台我国的《公平信用报告法》、《隐私权法》以及《信息公开法》,重点规范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明确界定政务公开信息与国家秘密、个人信用信息与个人隐私之间的界线。一方面使征信机构可以合法地获得有价值的数据资料,另一方面又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和个人隐私权不受侵犯。

第二,明确规定个人对其自身信息各个方面的权利,包括个人信息保密权、个人信息支配权、个人信息知情权和个人信息维护权等。一方面维护了个人隐私,同时又保证了征信机构采集信息的准确性。

第三,规定征信机构采集信用信息的内容、方法以及征信产品使用和传播的范围,特别是对禁止采集和使用的信息做出明晰的界定,从而使个人征信业务的开展公开、合法、正当。

第四,规定违法违规责任,建立起有效的惩罚机制,约束征信各方当事人的行为。

(三)构建完备的个人征信业监管框架

参照美国做法,我国可以从行政监管、司法监管和行业自律三个方面搭建个人征信行业的监管框架。

第一要加强政府行政监管与司法监管。

2003年9月,国务院通过调整人民银行的“三定”方案,授权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管理局监管我国的征信行业。鉴于当前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中的数据大部分来自金融机构的个人信贷信息,由作为金融机构“领头羊”的中国人民银行监管我国的征信行业,具有一定的现实背景。但是随着个人征信行业的不断发展,其业务必将超出金融部门,这时由中国人民银行作为面向整个经济的监管部门,会出现监管范围过广,监管权利不符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参照美国的做法,将我国的行政监管部门分为两类:一类是金融系统的监管部门,如中国人民银行;一类是非金融系统的监管部门,如国家发改委等。同时,国务院要出台具体政策,明确界定各个监管部门之间的分工,避免多头管理,相互扯皮现象的出现。

政府对个人征信业的行政监管是以征信法律法规为依据的,因此。在政府行政监管的同时,要建立健全各项征信法律法规,各级司法机关要加大对征信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司法监管与行政监管相配合,推动个人征信活动的有序运行。

第二要强化行业自律。

根据美国的经验,个人征信业的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目前我国的个人征信业受发展情况制约,至今没有行业协会,行业内缺乏自律机制。建议尽快组建我国的个人征信行业协会,强化行业自律管理。

构建我国个人征信业监管框架的总体规划:在当前征信法律法规空缺的情况下,以政府行政监管为主,随着征信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行政监管与司法监管相配合,在此过程中,逐步推进征信行业协会的建立,待各项条件成熟后,由行政监管为主向主要由行业协会进行自律管理过渡。

(四)利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推动个人征信体系的发展

在美国个人征信业的演进过程中,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当今世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建立征信体系的环境、条件要远远好于100多年前的美国,我们可以利用当前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建设完善的动态数据库;在软件开发上,要坚持自主开发与引进并重;在信息基础设施、网络规模容量、低成本接人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上,加大投入力度,并从政策的角度加以引导和推动。

(五)加快制定个人征信行业的适用标准

篇5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资金结算中心;资金管理;建议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科技的进步,企业集团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在各地迅速发展,对国家经济作出了突出的贡献。200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为405,177,000,000万元,其中大中型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为424,260,199万元,占10.47%。随着日后科技的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会逐年上升。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分支机构分布广泛、研发支出大且风险高,为了更好的发展企业集团,许多集团把资金集中起来统一管理。经过多年来的探索,摸索出五种不同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包括:统一现金收支模式、备用金模式、内部银行模式、结算中心模式和财务公司模式。各种模式有其各自的价值和存在意义,分别适用于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集团,其中资金结算中心模式因其灵活的资金周转机制被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广泛采用。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和结算特点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以科技为核心,知识为基础,科研人员为主体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的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的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盈利活动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高成长、高风险、高收益、高技术含量、生命周期短和市场高敏感性等特点,相应的其资金结算也有自己的特点:

(一)资金流动复杂。高新技术企业的高成长性决定了只要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适销对路,同时保持技术创新,就能迅速占领市场,扩大生产规模和业务领域,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发展成为企业集团。各个分公司都会产生资金流,分公司之间以及分公司和外部单位之间的业务关系形成错综复杂的资金网。

(二)资金短缺问题严重。资金短缺是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由于资金短缺,许多科技成果无法转化为生产力。据统计,我国每年的国家级科技成果在3万项以上,但其中有80%不能转化,取得经济效益的只有10%一15%,由于资金短缺问题,而最终形成产业规模的不足5%。

(三)对控制财务风险要求高。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的研究开发多数处于世界前沿,技术攻克难度大,失败率高,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竞争激烈,经营风险大。由于总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高新技术企业经营杠杆系数高,为了控制总体风险,必须降低财务杠杆系数,即财务风险。

二、资金结算中心的职能和作用

资金结算中心是企业集团在内部设立的,为集团各子公司办理资金结算、融通的内部职能部门。其职能有基本职能和派生职能。基本职能包括:1、资金结算职能,成员单位之间、成员单位和外部单位之间的资金存取,划转和其他结算业务均通过资金结算中心办理,减少资金的在途时间,提高使用效率;2、调剂资金职能,即资金结算中心调剂各个成员单位资余缺。通过资金结算中心将各个子公司的资金统一管理,有效解决了集团内部资金闲置和短缺同时存在的问题,降低资金储备;3、融资信贷职能,即企业集团的融资业务统一由结算中心承担。结算中心根据集团的全面预算情况和总账户可动用资金的数量确定融资额度和融资时间,再以企业集团的名义融资,提高了整个企业集团的信誉度。资金结算中心还可以根据集团剩余资金的情况,进行短期投资,提高现金的使用效率。派生职能是基本职能在管理上的应用,包括监督控制职能、预算管理职能和信息反馈职能。

三、高新技术企业建立资金结算中心的意义

高新技术企业规模逐步扩大,业务逐步增加,建立资金结算中心管理各成员单位资金,对集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集团管理

在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建立资金结算中心使各个分公司的资金收付都通过资金结算中心办理,通过核算集中、数据集中、信息集中实现管理集中,通过对各分公司资金运动的监控达到对经营活动的监控。解决高新技术企业集团管理链条长,同时分公司分散在各地,造成管理难的问题。

(二)有效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在高新技术企业建立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以整体形象融资,提高信用等级,筹集集团所需的资金,同时通过内部资金的相互调节、融通,减少外部融资,节省财务费用,能有效解决高新技术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

(三)有利于控制企业总体风险

通过在高新技术企业建立资金结算中心,严格资金管理办法,保证资金有序安全运作,避免出现资金使用不规范,资金结算中心办理借款业务,使资金得到充分利用,能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在经营风险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控制企业整体风险。

(四)有利于制定发展战略

高新技术企业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外界条件的变化反应灵敏,制定有效的战略帮助企业应对多变的环境,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尤为重要。制定有效的战略,需要准确、客观、及时的市场信息和财务信息。建立资金结算中心,把资金集中起来统一管理,及时为管理层提供集团整体的资金运动和资金存量信息,有助于管理层站在集团的高度,制定整体战略计划。

总之,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建立资金结算中心,加强对资金的管理,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例如:海尔集团成立于1984年,1997年被批准为高新技术企业,经过25年的时间,从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成为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在建立资金集中管理机构以后,集团流动资产的周转天数2001年为79天,比1999年的118天缩短了33%,各子公司日均相互结算资金3亿元,所需要的现金储备由25亿减少到5亿元,净利润从1999年31,064万元增加到2001年的61,784万元,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0.44元增加到0.88元,增幅达300%。(资料来源:用友软件网、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青岛海尔年报)。

四、高新技术企业构建资金结算中心的步骤

目前,全球500强企业中,2/3以上都拥有自己的财务公司或资金结算中心。其中不乏高新技术企业,比如:爱立信、西门子、英特尔等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资金结算实现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金的结合。在高新技术企业建立资金结算中心的步骤如图一。即首先根据资金结算中心的管理模式,由企业集团确定协议银行,开立账户,同时要求各个成员单位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销户工作,并在协议银行开立账户,同时在资金结算中心开设内部结算账户;其次,根据资金结算中心的职能,设立:资金结算岗、资金内部调动岗、融资信贷岗等,岗位设置时要注意不相容职务的相互分离,同时要根据资金结算中心业务的扩大,增设岗位,如:高新技术企业在对外贸易中要有专人负责国际结算;最后,要建立并完善资金结算中心的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和相应的实施细则。

五、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资金结算中心的建议

高新技术企业资金结算中心在构建和运行过程中要针对其特征确定管理模式,进行岗位设置等。为了更好的发挥资金结算中心在高新技术企业集团中的作用,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采用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

资金结算中心有两种管理模式即收支两条线模式和统收统支模式。收支两条线模式是指资金结算中心在协议银行设立一个总账户,下属各个分公司撤销原有的分散在各个银行的账户,只在各地协议银行设立收入账户和支出账户,分公司产生的收入和支出都通过资金结算中心归集和划拨;同时,资金结算中心根据各分公司发展规模和市场情况以及资金预算计划,拨付给各分公司一部分备用金,满足各分公司日常活动和紧急情况下的需要。统收统支模式是各子公司只在资金结算中心开立一个银行的总账户,成员单位的一切收支都通过这个总账户进行,成员单位没有任何现金管理权。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变化莫测,对资金的需求不确定性较大,而且对资金及时到位的要求较高,所以笔者认为收支两条线模式适合高新技术企业。这种模式对各成员单位保留了一定的现金经营权,各个分支机构在集团规定的支出范围之内,可以行使这种权利,抓住时机,提高效益。

(二)加强对R&D资金的预算控制

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基础,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高新技术企业将创新作为主要的竞争手段,先开拓市场才有占领市场的可能。据统计:研究开发资金占销售额1%以下的企业难以生存,占2%仅能维持,占5%才有较强的竞争能力。用于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研究、开发的经费应占本企业每年总收入的3%以上,是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之一。所以企业要谨慎制定R&D资金预算,经审核后交由资金结算中心具体执行。资金结算中心要严格规范和监督资金的使用,保证专款专用;同时,对于各所属部门提出的用款请求,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避免耽误产品开发的时机,做好连接各个所属单位和企业集团的“资金纽带”。

(三)强化信贷管理,控制财务风险

高新技术企业已经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所以资金结算中心要在控制财务风险方面不能松懈。由于建立了资金结算中心后,各子公司不再单独面对银行借款,而是向资金结算中心借款。资金结算中心是企业集团的一个财务职能部门,其目标是服务企业集团,在向各个分公司提供贷款时,既倾向于经营情况好,市场前景乐观的分公司又要考虑帮助资金短缺的公司走出困境,同时还要避免有些分公司对资金结算中心产生依赖感,资金周转不灵就借款,不从自身原因找起,从而陷入恶性循环。所以,资金结算中心要严格控制贷款规模,可以借鉴银行信贷管理的做法,考察借款单位的项目是否符合集团整体发展目标,市场前景如何,以及它的经营状况、资产结构、资信状况,减少行政干预,建立以防范风险为目的的风险评估制度。对贷出的款项要收取一定的利息,督促借款单位尽快还款。

(四)利用国际市场,丰富融资渠道

资金结算中心为了满足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对资金的需求,仅靠政府资助和银行借款是远远不行的,关键是要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随着高新技术产品逐步国际化,高新技术企业在国际市场中也有一席之地,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利用其在国际市场的声誉,利用境外发达的资本市场,积极开展境外融资。

五、结语

在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建立资金结算中心,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仅仅成立资金结算中心还不够,关键是提高资金结算中心的运作水平。因此,高新技术企业集团要正确定位资金结算中心,健全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体制,提高结算中心的服务层次。只有这样,高新技术企业资金结算中心才能成为企业集团发展的坚强后盾。

参考文献

[1]黄崇辉.关于资金结算中心的探讨[J].中国商界,2008(7).

[2]廉和.浅谈资金结算中心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消费导刊,2009(7).

[3]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Z].国科发火[2008]172号.

[4]王秀梅.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3).

[5]王定迅.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6]李志,唐波,张庆林.高新技术企业特征与管理对策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9(7).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8]张江辉.集团企业资金结算中心.管理探讨[J].财会通讯,2009(7).

[9]杨芳.集团企业资金结算中心的职能发挥与岗位分析[J].财会天地,2009(9).

篇6

【关键词】建筑设计;节能防寒;技术应用

1、新疆建筑节能防寒工作的现状

新疆因为纬度比较的高,就造成了很低的温度,新疆全省大部分地区都是比较严寒,但是采暖区却遍布于新疆全省范围之内,每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属于采暖时间。新疆的气候特点是夏季特别炎热,冬天又特别的寒冷,昼夜温度相差比较大,而且较长的日照时间和较少的年降水量也是它的气候特点。新疆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温差较大,并且区域之间的差异比较的大,比如,南疆的年平均气温在10-13摄氏度之间,而北疆的年平均气温却低至零下10度;再如在吐鲁番夏季的温度可以达到四五十度,但是在冬季最低温度却可以达到零下四五十度;在新疆地区要想进行建筑设计的节能工作,就需要结合新疆地区的具体特点,节能的主要点应该放在冬季的防寒上。在目前的建筑节能设计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没有认识到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新疆地区的建筑节能工作虽然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发展,但是依然是非常缓慢,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相关的部门和领导没有认识到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样就会导致建筑节能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甚至一些地区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建筑节能制度,或者执行标准不高,建筑节能工作薄弱也是目前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此外还存在着比如在建筑节能方面投入的力度还达不到标准要求、不能有效的推广建筑节能新产品以及供热体制的问题制约着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和没有充分的利用新型能源技术以及可再生能源等问题。

2、强化节能防寒理念以及设计的要点

我国越来越重视新疆地区的发展,近些年来,新疆地区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沿着新疆的省道国道线一走,随处可见的就是在建建筑,还有一些公共建筑;在建筑建设快速发展的时候,我们应该清晰的意识到,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和改进,就会出现很多非节能以及不注意防寒的建筑,这样就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所以对于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应该紧密结合新疆地区的环境条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将提高室内保温隔热的能效纳入考虑的范围,要综合考虑建筑与生态环境、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等方面的因素,将当地的适宜技术和现代的节能技术充分的结合起来,采用现代的建筑材料和建筑理念,在不违背当地风土人情的基础上,探索出适应时展的防寒技能建筑形式,从而在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中都体现出节能和防寒的理念。

(1)环境研究和利用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对建筑所在的地域环境进行仔细的调查和分析,特别是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还应该充分的考虑建筑所在地的小环境、小气候、小地域范围的资源环境以及人文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根据这些资料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从而设计出好的建筑。

(2)规划阶段设计

在发挥建筑节能效果的同时,还应该重视防寒技术的应用,防寒技术主要包括获取太阳能的最佳朝向、建筑的合理间距、建筑的高度和层数等方面,因为新疆地区夏季的温度比较高,所以还应该将夏季的遮阳防热和通风散热充分纳入建筑设计的考虑范围之内;所有的一切,都不应该损害到建筑功能的使用,并且还应该符合相关的规范和要求。

(3)方案阶段设计

在设计方案阶段,应该充分考虑新疆地区的特点,比如新疆每年有一半的时间都是采暖时期,所以针对太阳能比较充足的情况,就可以对建筑的平面组合以及建筑的尺度、建筑的剖面形式以及建筑的高度和层高等进行仔细的考虑,选择能够低成本高效接受太阳能的设计方案,还应该在立窗形式和开窗方式等方面进行仔细的研究和分析,设计出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作用的方案,从而充分体现出建筑设计的防寒节能理念;如果是一些政府负责的公共建筑,就可以在建筑设计中应用到阳光生态中庭、烟囱效应等技术和措施,这样可以有效的实现节能和防寒。

(4)构造设计阶段设计

在构造设计阶段,应该对传统的建筑方式和材料进行仔细的调查和研究,选择围护结构的时候首先应该充分的考虑到当地的气候特点,选择适合本地域生态建筑的防寒节能技术,在墙体、屋顶、门窗护结构部分都应该采用节能防寒的材料以及相应的施工方法,还应该在地面、楼板和分户墙体的设计构造时充分的考虑节能防寒技术,要对建筑使用的热舒适度问题产生足够的重视程度,在构造设计阶段还应该采取一些建筑物入户防寒节能措施等。

(5)自采暖方式防寒节能设计

因为新疆地区有着很长时间的采暖期,所以在建筑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利用太阳能资源,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资源,无污染,利用方便,有些地方一天超过12个小时的阳光照射,所以,应用太阳能资源,将会有效的节能;不管是私人建筑还是公共建筑,都应该将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纳入设计的考虑范围之内,还应该考虑利用一些其他可再生能源,比如风能等,从而有效的发挥出节能的效果。

(6)区别建筑不同使用时间段

建筑的使用时间段是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的,比如一些公共建筑和办公建筑,象学校、商场等,都是属于白天使用的;如果是人们的居住用房,就是昼夜都要使用的;这两种类型的建筑,在设计时应该充分的考虑其使用特性和时间段,从而选择适宜的防寒节能措施;对于同一栋建筑,也可能存在着不同的使用性质和时间段,因此,也需要采用不同的防寒节能设计。

3、传统建造方式和现代技术的整合

在进行建设设计的时候,虽然要充分的利用现代的技术和先进的材料,但是也不能盲目的照搬照抄,应该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比如经济条件、风土人情等等一系列的因素,将传统的建造方式和现代的技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1)收集和传统合理的传统建造方式

古代人民在与大自然斗争和磨合中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和技术,应该对这些经验和技术进行收集和整理,选择一些能够有效体现防寒节能的措施和方法,实现古为今用。

(2)收集适宜当地的现代建造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进步,我国有关节能防寒的建筑设计技术有很多,但是某些建筑设计是不适合新疆地区的,所以就应该对其进行收集整理和分类,选择适宜新疆地区特点的现代建造方式。

(3)传统与现代技术的整合与应用

在目前大部分的建筑设计中,有些是特别的传统,不注重现代的先进观念和技术;有些是一味的追求现代和新颖,这样完全抛弃传统的建筑方式,也是不可取的。所以,应该将传统技术和现代先进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将各自的优点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

4、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意识的进步,节能建筑将会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就需要特别考虑建筑材料生产、建筑施工和建筑物使用等几个方面,这些问题,最大限度的降低能源的消耗,提高建筑中能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实现节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东旭.北京地区住宅建筑被动式节能设计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2011,2(11):12-13.

篇7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心理健康问题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2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酒店管理专业,这是一个实践性强、应用性大的学科,要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就必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酒店实习是这一工作的重点与中心。为了使学生在毕业以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胜任岗位要求,高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都会安排半年的顶岗实习,时间一般安排在学生临近毕业的一学期。实习的岗位主要有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等部门的服务人员以及人力资源部、办公室等部门的文员岗位。但在实际中,学生在酒店实习期间遇到了不少的困难,除了个别同学是因为身体的原因,如劳动强度过大,学生身体素质差,出现疲劳、水土不服、拉肚子等外,大多数是属于心里的问题,如果学生对实习不满意就会导致有消极怠工的情绪,甚至有的学生会中途中断实习。

本文首先总结酒店实习生在实习期间所出现的心理状况的种种表现,然后针对实习生心理状况的表现分析造成该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酒店实习生心理状况的具体措施。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表现

(一) 实习前准备阶段的心理冲突

准备阶段是指酒店实习生在校期间,已经知道即将到来的实习的具体时间。在这个时间内,学生的心理波动极易产生。主要原因是在实习前每个实习生都面临着选择实习地区以及实习单位的问题,而且可能与自己的生活环境差异会比较大,并且大部分酒店要进行网络或现场的面试,以便挑选适合自己酒店岗位需求的学生,他们在面试时更多的是从学生的外部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实习生,这就导致不能如愿的学生从一开始便对实习产生抵触情绪;另一方面,有些学生对学校安排的实习意义了解得并不是很清楚,实习的目的不够明确,一旦实习不能如愿以偿,心理落差就大。

(二)职业认知适应期

职业认知适应期是指实习生已经被酒店录用,紧接着按照酒店的安排进行上岗前统一培训、酒店根据实习生的自身条件、培训的结果与酒店岗位的需求给实习生安排岗位,以及实习生初上岗实习的这一时间段。在职业认知适应期,因为实习生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对一切都感觉到陌生、好奇,心里既担心又期盼,担心的是自己能不能适应这一环境,能不能顺利的完成实习,期盼的是希望实习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希望在新的环境里大有作为。这一时期一般要持续20天左右。

在这一阶段,学生面临的首先是角色上的冲突。在学校时,学生的身份很单纯,面对的除了同学就是老师,学生对学生角色已经非常的熟悉,十几年的学校生活使每个人都养成了特有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方式。一进入实习单位,首先面临的是角色的转变,由一名学生转换为酒店员工,另外,实习生还要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上级、同事,同事中有老员工,还有新员工,有些甚至是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这一切新的变化都会让实习生措手不及。第二是酒店的性质所决定的。酒店是企业,企业要盈利,因此酒店会根据岗位的需求和实习生的外形,如身高、长相来分配岗位,这样就容易使学生觉得不公平,尤其是对于外形条件一般而在校时学习优秀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沉重的打击,甚至会使实习生产生离开实习单位的想法。第三,不少酒店把实习生当作难得的人力而不是人才,安排的工作量大、任务重、时间长,对于承受力较低的学生而言,情绪会比较激动,甚至采取逃避和消极工作的态度。

(三)技能熟练波动期

技能熟练波动期是指学生在经历了职业认知适应期后,对自己目前所从事的岗位已经熟悉,与周围的环境也能够和平共处。这个阶段一般会持续2个月左右。这个时期,表面上看起来风平浪静,实际上是暗流涌动。首先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后,大部分学生对工作的新鲜感慢慢消退,希望多接触其他岗位,能够轮岗。对于酒店而言,实习生的实习时间就是很短的,轮岗要付出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是很不经济的。当学生的要求无法满足时,就会大大降低工作热情。

(四)心理稳定成熟期

这一时期,实习生超越了生理和心理上的极限而进入了心理稳定成熟期。这一时期是整个实习阶段非常重要的一段,实习能否圆满完成,实习效果如何,这一阶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时学生对实习环境已经非常熟悉,各种人际关系也趋于稳定。随着对各自实习岗位的熟悉,实习生容易出现自满情绪,在工作中也不像刚进入酒店时那么小心翼翼,谦虚谨慎,工作时会出现敷衍的现象,甚至有的同学会出现请假、迟到、以及旷工事件。这一阶段,学校的指导老师和酒店的相关管理人员要提高警惕,指导老师要及时与酒店联系,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以及工作情况,可能的话要深入到实习单位,召开座谈会,与实习生面对面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酒店的管理人员这时期更要多地从生活上关心实习生,了解实习生真实的想法,学校和酒店要正确引导学生,让实习生对实习进行思考,不断增强实习的自觉性。

(五)情绪倦怠浮躁期

情绪倦怠浮躁期指实习生结束酒店实习而返回到学校重新学习后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实习生结束了酒店实习,完成了从学校到职场的过度,经历过实习的学生,对自己今后所要从事的工作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这时候就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一种是觉得自己不适合在酒店这一服务行业工作,毕业后想转行干别的,但是很盲目,又不知道能做什么。于是直接表现在学习态度上,就是对专业知识的漠视;另外一种是认可自己所学的专业,想毕业后继续在酒店工作,但经历过酒店实习后不想在酒店的基层服务岗,想进入酒店的管理岗,但由于酒店竞争比较激烈,尤其是管理岗位很看重员工的实践经验,对于只实习过半年的实习生来说,管理岗位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这就容易使实习生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两难境地。

二、造成酒店实习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本人对实习的认识有偏颇

1.实习生对酒店业认识不够。在校期间,学生接受的都是对高星级酒店的学习,所以在选择实习单位时自认为星级越高会越好,但他们缺乏对高星级酒店的具体了解,殊不知酒店星级越高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高,光鲜亮丽的外表下有着更加严格的规章制度。所以学生进入实习单位后,无法适应高强度的酒店工作,心理落差就会更大。

2.实习生心理抗挫能力较差。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关爱,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不太吻合。在实习时他们对自己的酒店员工角色认识不够,工作出现问题时希望酒店能够像家长和老师那样理解他们,宽容他们;其次是心浮气躁,不能踏踏实实的工作。好多学生认为,自己是一名大学生,接受了大学教育,又学习了专业知识,理应在管理岗位上工作,不愿做基层服务员。

3.不同实习单位的实习生会进行交流。工作之余,实习生之间通常会联系,就实习单位的伙食、住宿条件、待遇、实习岗位、人际关系等问题会进行交流,一旦得知自己的各方面都不如其他同学时,就会出现心里的不平衡,出现对实习的不满情绪,从而影响工作的积极性。

(二)学校方面的原因

1.学校介绍不够导致学生对实习作用认识不清。学校有完整的实习计划,实习计划的设计也比较合理,得到了大部分用人单位的肯定。因为学生对实习计划不够了解,导致他们不清楚实习与整体教学的关系,从而影响到对实习的正确认识。

2.培训教育及时但不够全面。学校会通过公示实习单位信息、企业推介会等形式进行实习培训,并且会召开实习说明会,但在校期间大多数学校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够重视,对学生的思想了解不够深刻,尤其是学生在人际关系的处理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旦进入实习场所,面临复杂的环境,他们会感觉到手足无措,有恐惧的心理。

3.学校和酒店的双重管理有待于完善。学生实习时,虽然有实习指导教师专门负责学生的实习工作,但很多实习指导老师同时身兼几职,平时与学生的联系主要通过QQ或电话,不能面对面地与学生沟通,更没有配备专业心理辅导老师进行跟踪。实习生一旦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情绪就容易激动,因此在实习期间要加强心理疏导。

(三) 酒店方面的原因

酒店是企业,要盈利,但由于酒店目前面临的好多问题,如工作辛苦、待遇低,尤其是目前我国的好多酒店不能解决员工的养老问题,所以酒店是目前人员流动很高的一个行业,平均人员流动率在30%以上,所以酒店实习生已成为酒店员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不断扩大的群体。由于实习生在酒店实习时间短,一般酒店不会把实习生当做储备人才来培养,而实习生希望在实习期间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的岗位,两者之间的需求有矛盾,从而影响实习积极性。

三、酒店实习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 做好实习前的心理预防工作

1.心理健康教育应得到重视。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学校生活的始终。在校期间,学校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机会,通过各种社会实践和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要安排心理健康指导老师,随时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指导,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2.专业意识教育要贯穿始终。任课教师应该在平时教学中就穿插对酒店行业的介绍,全面开辟和精心推进酒店“职业经理人”教育,引导学生学会面对酒店中的一些负面现象,理性判断和应对。

(二)做好实习期间的心理干预工作

学生在实习期间,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有专人能真正了解并关心实习生的心理状况,能及时跟踪实习生,一旦发现问题,就能及时处理和解决,可避免问题向严重化发展。另外学校要有专人定期和酒店联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防患于未然。

(三)做好实习结束之后的心理跟踪工作

1.实习中典型案例的总结。现在大多数学校都要求学生写实习周志或实习日志。实习周志或实习日志是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生活、工作的真实记录,不能流于形式。学生实习结束后,实习指导教师从中抽取典型的事例汇编成册,供学生交流或即将实习的学生学习,有利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毕业后顺利进入社会,对下届的实习生也有好处。

篇8

【关键词】 新型阴极结构电解槽 焙烧 二次启动 管理 运行状况

2011年9月份,由于政策性限电降负荷,公司160KA系列四、五区电解槽退出生产。2012年5月,电力开始恢复,公司决定恢复四、五区电解槽的生产。针对31台槽龄较短的新型阴极结构电解槽,为了有效地延长电解槽的使用寿命,减少大修费用,降低企业再生产成本,公司决定对这31台新型阴极结构电解槽进行二次启动,31台新型阴极结构电解槽二次启动后,运行正常,无管理难度,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与正常槽一样,原铝质量保持在AL99.70A以上。

1 新型阴极结构电解槽的二次启动

新型阴极结构电解槽与普通电解槽结构上不一样,主要是新型阴极结构电解槽每块炭块的表面不是平的,阳极与阴极的接触面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在焙烧过程中电流容易产生偏流。因此新型阴极结构电解槽二次启动重点是做好前期准备、焙烧过程中加强监控、和及时处理异常减少电流偏流现象。

1.1 新型阴极结构电解槽二次启动前的必要准备

1.1.1 保护性刨炉,记录阴极表面情况

(1)实施保护性刨槽,尽量避免在刨槽过程中伤到阴极,人造伸腿,侧部碳块等部位;(2)将整个阴极和人造伸腿表面状况维制成图,要将裂纹、隆起、剥层、冲蚀坑等详细情况记录好,为槽子在日后生产中的维护提供依据;(3)查找槽子的原始记录,详细记录好破损点,便于启动时重点巡视、检查。

1.1.2 二次启动槽的验收

在挂极前,对槽上部机构,打壳下料系统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再进行挂极等作业。

1.1.3 挂极

(1)挂极前阴极表面要清干净;

(2)焦粉的用量过大不但焙烧时有可能导致部分阳极导电过大而发红,而且启动后会大大增加捞碳渣的劳动量,一旦碳渣捞不干净就会使焦粉在阳极底掌富集而导致阳极长包或使电解质特性变异而极大地破坏槽子的稳定性,增加日后管理的难度,因此,控制焦粉的用量,成为挂极工作的重点,①阳极和焦粒的接触面积达到80%就可以了,同时冲蚀坑内不要铺焦粒,以尽量减少碳渣的产生量;②沟槽内填充2/3的冰晶石。

1.1.4 装炉

使用冰晶石和电解质粉混合,冰晶石加在阳极间缝、边部底层和阳极中缝的阴极沟,这样焙烧期间冰晶石熔化使阳极电流分布均匀,使用电解质粉代替冰晶石,可以节约开槽成本,电解质粉加在边部和阳极上,用以加强保温和防止阳极氧化。

1.1.5 分流器、分流片的安装

新型阴极结构电解槽槽采用了两层分流,即分流器和分流片。分流器共四组,分流器压接面每次上槽前要打磨,保证压接质量。分流片每块阳极焊接7片,连接阳极钢梁和对应的阴极钢棒。

1.2 二次槽焙烧及启动

1.2.1 焙烧

(1)送电操作。由于阴极不平整,个别阳极出现焦粒较厚,全槽铺设不均匀,因此送电过程中,冲击电压都有可能偏高,因此升电流速度尽量放慢,冲击电压高于2.8V暂时停送电流,送全电流后电压不高于3.2V。

(2)分流器和分流片的拆除。电压每次低于2.8伏拆除一组分流器,先拆除两端头,24小时内分流器全部拆完。

分流器全部拆完后,开始拆分流片。分流片拆除也是电压每次低于2.8伏拆除每块阳极一片分流片,分流片拆除前,先测阳极电流分布,对于电流分布>3.5mv的阳极,其上的分流片暂时不割,其它的分流片仍按规定割除,焙烧时间为72小时。

(3)焙烧过程注意事项。1)送全电流后每两小时测量一次阳极电流分布;2)对于电流分布≥3.5mv的阳极原则上要进行松软连接处理,但每次松软连接的不能超过2块。发红的阳极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处理:①扒开极上保温料,使钢爪自然冷却;②高压风强制冷却钢爪;③用铁工具搭接相邻导电少的阳极钢爪分流;3)对于阳极偏流所致边部化空的情况,要及时添加电解质粉进行降温,并加强巡视,用风管对相应的钢棒进行吹风冷却,并监控钢棒温度变化情况,防止由于局部过烧导致电解质渗漏现象。

1.2.2 启动

(1)启动条件。1)经过72小时的焙烧后中缝温度达到900℃以上;2)阳极电流分布均匀。

(2)启动注意事项。

在启动期间,长时间高电压会造成高温电解质溶化原来侧部炉帮,可能会出现漏炉现象。针对这种情况,采取了以下措施:1)通过提阳极打捞碳渣、调平阳极底掌等方式,及时把电压降下来;2)设立专人对“三项数据”进行了测量和监控,对温度偏高地方,用压缩空气进行了冷却处理,对该处用电解质块和结壳块进行了扎固和吹风冷却处理。3)把刨槽后的炉膛情况贴到槽边,对有缺陷的部位重点观察;4)应急工具的准备:包括抬包、风管、停槽工具,应急物料。

1.2.3 灌铝

灌铝时间:启动后16~20小时。

1.3 启动后技术条件的管理

二次启动槽一经启动,槽四周电解质块迅速溶化,炉帮非常脆弱,当发生炉帮发红现象,如果处理不当,会发生侧部漏炉。同时二次启动槽是已经过焙烧,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阴极吸纳基本完成,高温下阴极非常脆弱,因此二次启动槽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非正常期与正常期的管理,启动后30天左右就可以按正常期来管理。

1.3.1 参数管理

(1)效应管理。效应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杜绝长效应,效应峰压30V以下。启动一周后,确定阳极无问题时,按0.05效应系数控制。

(2)电压、温度、铝水平、分子比管理(表1)。

(3)氟化铝管理。

第31天开始添加氟化铝。

1.3.2 操作管理

(1)精细化操作:对换极,封料等实行精细化操作。

(2)槽况维护:加强对炉面,冒火,氧化等槽况的维护。

(3)碳渣清理:每班定期打捞碳渣。

(4)加强对“三温”的测量和监控工作。

(5)针对异常部位要重点维护,做好防护措施。

(6)密切关注铝质量,每班化验铁含量,如有异常要及时吊极对重点部位修补。

2 二次启动运行状况

31台新型阴极结构电解槽截至今天,运行时间为220—250天之间,没有出现破损槽,运行状况良好,无管理难度,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表2)。

3 结语

160KA系列新型阴极结构槽二次启动的成功不仅延长了槽寿命,节约了生产费用;还减少了含氟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保护了环境;同时新型结构阴极槽二次启动是一次新的铝电解技术革命,为同行业新型阴极结构槽的二次启动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和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殷恩生.《160KA中心下料预焙铝电解槽生产工艺及管理》.

篇9

关键词:oracle数据库;结构设计;维护技巧;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TG80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信息化建设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了我国企的瓶颈,在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方面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加强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讨论对我国发展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信息化建设实施的好坏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我国的企业信息化管理起步较晚,并且在技术、人才方面与西方先进国家相比也存在着诸多不足,有一步完善。

一、oracle数据库发展简介

oracle数据库系统是由美国ORACLE公司(甲骨文)研发的一组数据库软件核心产品。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流行的,使用方便并且应用广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功用上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通用的具有数据管理功能的数据库系统,例如它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性,保障数据的可靠性和数据的持久性。其次它是具有完备关系的关系数据库,在分布式处理上具有卓越的功效。然而这些优越的技术表现只需掌握oracle知识就能在各种类型的机器上熟练使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Oracle数据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通信、金融、制造业、学校教育部门、政府机关等企事业单位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在统计数据方面的应用也较为普遍,为人类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工作模式。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定义及其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然而随着国家和企业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在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也已经取多成就,例如已经成功引进了Oracle、SQL等数据库系统,信息化人才储备和资金投入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然而,在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同时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的理人员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是影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原因,其显著的表现是在息化建设中积极程度不高,主动性不强等,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造成了很大的阻碍;(2)人才资源和资金不足是限制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面。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IT行业起步较晚,同时对于Oracle等据库的引入时间也较短,因此缺乏专业人才培养的时间,国内软件行业发展的相对落后也使得这一局面霜;

Oracle数据库的维护需要很强的策略性,需要设计各种各样的进程从根本防止、日常监测、后续维护中来解决引起数据库故障的因素,其维护过程可以分为主动维护与按需维护。

首先,最重要的是在所有可能上增强稳定系数,保障数据库环境的安全性。其次,是正确理解主动维护与按需维护。按需维护是指针对系统已经出现的问题,尽快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转,但是根据所出现的问题随时会造成停工的危险。主动维护是指预见性的解决还未出现的问题,可在非数据访问高峰期解决,虽会停工但不会对工作造成较大妨碍。因此在维护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按需维护,在周期性的检测中及时进行日常监测,定期维护,有效的规避冲突,实现数据库的正常运行。这是保障数据库最大效能发挥的关键环节。

三、oracle数据库的优化策略

日常的维护只起到了防护的作用,因此为了最大化的实现oracle数据库的工作性能,要不断的对其进行系统优化,从根本解决问题,提高功用。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优化数据库设计 可以从数据库物理结构以及逻辑结构上进行优化。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对于数据库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在考虑数据动态扩展引起的缺省值变化中不断优化数据库的物理机构,可预留增长幅度,根据增幅数据定义数值,另外根据应用的实际情况调整逻辑结构,提高运行的效率;

2、调整程序结构设计 其中包括在信息系统开发之前根据需求考虑数据库体系结构,以及在日常运转中根据实际情况或者突发状况以及安全性能等方面调整结构设计,使其达到程序的最优化。可以从源代码以及SQL语句两方面进行,通过对数据库的调整,提高其内存命中率。

3、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系统管理范畴

(1).项目概况信息化管理

项目立项首先要对项目概况进行细致的表述,因此,在承接项目的同时,应当将项目概况信息作为一项重要的纲要性内容进行整理。其中按照项目的名称或施工承接时间来排序,对项目施工地点、投资单位、投资金额,以及建设要求的开、竣工时间,具体的项目负责人等信息,进行统一化管理,形成项目概况信息体系,从而使相关人员能够及时了解项目概况,并保证信息的有效性和实时更新性。

(2)项目招标规划信息化管理

项目招标对于施工承建单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样,招标规划的信息对企业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建立招标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扩大招标信息储备,并对招标工作的招标范围与内容,进行及时的掌握,有利于企业在进行项目招投标时,做出准确的判断。招投标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过程,是建筑施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最为有效的信息武器,做好招标规划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大幅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3)资金管理信息化

资金是企业运营的重要保证,资金管理的信息化可以根据承接工程的进度来划分成本预算,从而对项目的总资金分配与施工个阶段支出,形成统筹化管理。对资金的进项、使用、与临时的资金变动等信息,及时纳入信息系统,从而对整个项目的资金分配实施有效的调整,严格资金收支管理,防止资金使用混乱等情况出现。实行企业资金信息化管理,可以增加施工支出的透明度,强化资金使用的计划性,由于信息具有记录功能,因此,资金计划的每一次变动都有据可查,且比普通的纸质凭证与记录依据更易保存,从而督促企业项目资金的合理开支,严格成本控制理念,降低高额投资项目的资金管理风险。

四、结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计算机技术已经在企业信息以及科研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数据库也逐渐成为计算机信息与应用系统中的核心部分,随着业务的发展逐渐变得庞大。在享受oracle数据库为我们带来的巨大方便与利益的同时,它的日常维护保养也逐渐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如何对数据库进行有效的问题诊断与日常维护是系统稳定运行的主要保障之一。因此只有开发管理与日常维护优化并驾齐驱才能为oracle数据库的正常运行发展带来最大的可能,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

参考文献:

[1]吉建培,王东华,商瑶玲,严荣华,廖安平.国家1∶50000数据库集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地理信息世界,2006(4).

[2]赵占梁,龚传信.Oracle性能优化技术在装备信息编码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6(27).

[3]刘光霆.ORACLE中SQL查询优化研究[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8(5).

篇10

现今,世界各国均把教育作为谋求发展的重要战略。除了采取支持教育发展的政府财政拨款外,纷纷制定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以达到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与竞争力,实现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目的。税收优惠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和一种政府行为方式,在引导社会各领域的资源流动以及发展国家教育事业进程中具有较强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其中,英美等国的个人所得税税收法规在其法规制定以及实施方面较为完善,特别是在教师税收优惠方面具有许多独到之处,学习和借鉴这些发达国家的教育税收优惠先进经验,对于我国教育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美英教师工薪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

所谓税收优惠,是指国家为了扶持某一特定行业的发展或对某些具有实际困难的纳税人给予照顾,在税法中做出某些特殊规定,比如税收抵免、税收扣除等。对于纳税人来说,税法规定的优惠称之为税收优惠;对于政府来说,税收优惠作为财政支出被称作税式支出。

美英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法规现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税法体系,美国和英国在20世纪90年代,结合综合所得税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教师的具体减免税政策和费用扣除标准,在个人所得税征收上对从事教育的教师个人以及家庭在不同环节提供多种优惠,从而使教师适用更低的税率或者获得更多的退税。美英两国虽然对综合所得税制有着不同的内容形式规定,比如美国的个人所得税以综合收入为税基,以家庭为基本纳税单位。实行自由申报的基本税制模式:而英国则是将各种类型的所得置于不同的分类中,各项所得在经过各种扣除之后被汇总成为应税所得进行计征,但两国个人所得税都属于综合所得税制范畴,这为各行业制定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提供了便利。

为了提高教师的待遇,美英两国制定了庞杂而又极具针对性的教师工薪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以减轻教师应纳税额度,降低应税税率。例如:在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水平相对于其他专业技术人才一直不高,因此,美国的教师工薪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针对那些在K-12学校服务900个小时以上的中小学教师。在英国,国家对教师工薪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对象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也出台了一整套详尽的法律对其进行规范和管理。英国各大教师工会均为其教师会员提供了不同程度的减免税申报指南,明确具体扣减内容。

根据美国与英国国家税务局公布的信息,两国在教师工薪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两国的税务部门均对诸如教师培训费、各类工会和专业协会费用、教师工作交通费和教师工作制服费等大类进行了规定,但所涉及的细节有所不同。美国对教师培训费的税收减免额进行了上限规定,每年可从应税收入中最高减免2000美元;英国则是对可以申请税收减免的培训项目进行了规定,只有在教师参加为期四周以上且与所教课程有紧密关系,并确定为提高教学质量所必需的培训,其所引起的花费才可申请退税。在工会、专业协会费用方面,英国只允许HMRC认可的专业协会或者学术团体的法定费用以及资料订阅费用。可申请税收减免。在教师工作制服费方面,美国规定只有印有学校标志衣物的购置费用以及学校实验室的保护性装置等才可申请税收扣减:英国在这方面的税收优惠则相对宽松,凡实验室的工作服、防护服以及教师在上课中或校外参加体育活动时需要的运动服装和设备的购买和维护费用均可申请税收减免。在教师工作交通费方面,美英两国的规定基本一致,只要是参加与教学相关的会议、培训、讲座等活动所产生的交通费用均可以申请退税。除此之外,教师在多所学校任教所产生的往返交通费用可以申请退税,但教师日常通勤费用不可申请减免税。

除了上述规定外,两国对各国教师工薪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均有着特殊的规定。例如美国设定了“班级教学支出”项目,规定只有与教学活动严格相关的经费才可申请减税(如课堂使用的书籍、文具用品、教学设备和其他辅助材料等)。对于健康和教育课程中使用的教学用品,只有当他们认定为竞技体育用品时方可申请税收减免,且最高限额为250美元/年/人。如果申报人的年度教学支出超过250美元或者职位不符合规定,申请人也可申请超过其调整后总收入2%之上的“教学杂项支出”减免额。此外,教师出于慈善目的向学校捐献教学用具和仪器所使用的个人资金,可以申请部分税收返还;教师用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业务水平所购置的相关学习书籍可申请此类购书款中的税费返还。更为人性化的是,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对在薄弱学校任教的教师有专门的优惠政策。如“教师减税法案”规定:对在薄弱学校任教的教师每年可以获得高达400美元的减税,美国政府在2003-2008年间提供了5.77亿美元的经费专门用于教师减税。

相比于美国,英国教师工薪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法律条目则更为细致。英国国家税务局所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严格规定可以申请税收减免的项目和适用情况,其中又特别对“家庭办公支出费用”、“教学用书购置费用”和“购买教学仪器的费用”等项目的税收优惠政策做出了详细规定。比如“家庭办公支出费用”项目规定,如果教师需要在家备课、批改作业、撰写学生成绩报告,则教师不能就这些家庭办公费用申请税款减免;即使教师在家里专门开辟场所进行办公,家庭办公场所的总开销也不属于必要工作性支出,不能申请税收扣减。在“教学用书购置费用”方面,只有用于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CSE)、英国高中课程考试(A-LEVEL)、奖学金课程的教学辅导书可申请退税,其他各类教学辅导书则只能尝试申请退税。同时,在退税时教师必须证实所购书籍为教学必需品且学校无法提供,还需保留所购书籍的付款单据。在“购买教学仪器的费用”方面,教师个人在购买学校没有提供的教学仪器(如电脑、传真机等)时,不可申请税收扣减。但如果教师从事教学研究或者学术研究时需要一些专门的办公设备,则可申请税收扣减。

总之,在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的过程中,美英两国所采取的税收优惠方式详尽而又有很强的灵活性。这些多样化的税收优惠方式相互配合,避免了政策目标的模糊性和调节对象的单一性,较好地实现了减轻教师纳税负担的既定目标。反观我国的教师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不仅相关政策法规明显不足,在优惠范围、优惠程度、优惠方式上与这些国家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因此,在充分考虑自身国情的基础上,通过借鉴美英发达国家的税收优惠惯例,使教师切实享有税收优惠政策福利,不仅有利于完善教师的待遇保障制度,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

二、美英两国教师工薪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1.积极借鉴美英个人所得税中综合所得税制模式的理念

在个人所得税方面,我国采取的是典型的分类所得税模式,将各种所得分为若干类别,对各种来源不同、性质各异的所得,分别以不同的税率计税。这种税制模式有利于简化税额的计算。适应源泉课税的要求,但对于特殊行业(如教师)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教师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工资薪金,较少涉及其他应税所得项目,所以教师很难享受到分类征收、分享扣除的费用扣除优惠。即使教师绝对收入有所增加。但相比于其他领域而言,教师所缴纳税款也会提高,导致教师相对收入并未得到大幅提升。

而美英两国在个人所得税中实行的是综合所得税模式,通过将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不同来源所得综合起来,减去法定减免和扣除项目的数额后,就其余额按累进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这种模式较好地体现了税收在公平税负和个人收入调节方面的作用。因此,我国可以在工资、薪金所得项目中借鉴综合所得税模式的理念,将教师所得收入减去可扣除标准再采用超额累进税率,或者对教师等特殊职业提高其免征额,这样则既可以实现提高教师待遇的目的,又可以更好地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2.制定教师工薪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

在我国,教研用书、设备和辅助材料等方面,教师自掏腰包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些中小学设立多所分校,或教师走教,其间的交通费往往需教师自己承担,教师家访活动中所涉及的费用通常也由老师预先支付……诸如此类的这些费用虽有可能会在总收入中给予补偿,但从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教师应纳税收入,所缴税款增加,降低了补偿的效果。

事实上,与针对教育供给者进行税收优惠相比,直接针对受教育者个人进行税收优惠,能够使社会更切实地体会到政府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在管理上也更有利于避免税收优惠政策的滥用。因此,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税收优惠主要针对的是个人,而我国高等教育税收优惠以流转税为主体,主要针对的是高等教育机构,面向受教育者个人的不多。现行税法对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没有特殊的减免措施,加上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的是分类所得税模式,导致教师无法真正享受现有税收制度的优惠措施,国家对教育和教师的重视在税法上没有得到相应的体现。

因此,我国应借鉴美英两国做法。建立符合自身国情的教师工薪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扩大我国教师减免税范围,转变教育税收征收模式,从而有效降低教师的应税收入水平。此外,对我国贫困边远地区而言,教师收入水平低,教师数量难以满足学校教学要求,为吸引和稳定教师,加大税收优惠政策倾斜力度就更显得重要了。因此对于对偏远地区国家应制定特殊的减免税政策,由政府提供专项经费用于此部分教师减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