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随笔范文
时间:2023-03-23 23:36: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秋随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轻踏露草觅叠影
同是天涯皎皎夜
可叹月同人不同
(惜秋)
冷月惜昔秋
素娥抚窗叹
人仙路不同
君此可重看
(醉夜)
清风漾谷香
独酌花间醉
一曲歌萦乱
轻弹湖中水
莫怨相思起
仰目尽举杯
对影不成双
谁把月儿催
(罢了)
明月复出山
轮回有几番
离者杯中泣
圆者泣中甜
花无千日好
月无百日圆
同守今昔阖
莫管秋卷残
(寻)
一叶落阑一叶秋
青青竹桑锁红绸
篇2
关键词:随机场理论;相关距离;相关函数法、递推空间法、半变异函数法;
中图分类号: F560.81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相关距离是土性参数由点特性过渡到空间平均特性的关键,是随机场理论具体应用于实际工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对于土体空间的任意两点它们距离越近相关性越大,距离越远相关性越小,存在一个临界距离,使得处于这个距离以内的两点的土性相关性不为零,而处于这个距离以外的两点的相关性为零,我们称这个距离为相关距离。因此相关距离λ是衡量两个相隔一定距离的物理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的参数,两点之间的距离小于λ时认为是强烈相关的,反之则认为基本不相关。现在普遍认为相关距离λ是岩土的一种基本属性,与沉积环境等等因素有关,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土性指标。要想把随机场理论应用于岩土参数的计算当中,区域土的相关距离的合理取值非常重要,同时也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目前已提出许多求解相关距离的方法,主要有相关函数法、递推空间法、半变异函数法和平均零夸法等。
2工程实例
某场区勘察深度范围内的土层属于冲积沉积的土层,有第四纪新近沉积粉土、粉质粘土及粘土层、第四纪一般性沉积的粉质粘土层。土层概况如下:
第一层:耕植土,褐黄色,可塑,含植物根系,具有大空隙,厚度0.5m
第二层:粉土,褐黄色,可塑,饱和,稍密,振动析水,局部夹粉质粘土透镜体。粒经较为均匀,继配不良。埋深0.5米;厚度1.30米~1.80m。属第四纪新近沉积土层。
第三层:粉土,褐黄色,可塑状态,局部呈软塑状态,饱和,稍密,含粉质粘土薄层或透镜体,局部含粘土团块。粒经均匀,级配不良。在2.0m左右,钻进中严重缩颈。埋深1.8~2.3m;厚度2.5~3.9m。属第四纪新近沉积粉土层。
第四层:粉土,黑灰色,可塑~软塑状态,饱和,稍密,含粘土和粉质粘土透镜体和有机质。粒经较为均匀,级配不良。埋深4.75~5.9m;厚度1.2~3.3m。属第四纪新近沉积粉土层。
第五层:粘土,灰黑色,可塑,饱和,含青砖屑和瓦片。埋深6.5~8.7m;厚度0.5~1.5m。属第四纪新近沉积粘土层。
第六层:粉质粘土,黑灰色,可塑~软塑状态,饱和,含青砖屑和瓦片,汉粉质粘土和粉土透镜体。埋深7.5米~9.6m;厚度0.7~2.4m。属第四纪新近沉积粉质粘土层。
3结果分析
根据勘察报告提供的静力触探资料,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取样间距为0.1m,分别采用上述方四种方法进行土层相关距离的计算。通过对第二层粉土的详细分析,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图1 递推空间法
图2 相关函数法
递推空间法的Γ(n)~n曲线如图1所示,随n值的增大,Γ(n)逐渐趋于平缓,随着递推次数的增加,构成样本空间的数据越来越少,方差折减系数会逐渐趋于0,实际计算曲线只有前半段的数据是有意义的。
图3 变异函数法
相关函数法计算结果整理如图2,实测自相关函数曲线前半段逐渐趋向于稳定,而后半段曲线呈无规律变化,曲线的尾端出现异常点,这是因为后半段参与计算的数据间距过大计算精度降低所致。相关函数曲线后半部分出现小于零的点也是有意义的,这表示土层中相隔为h的两点存在负相关性。相关函数的几种拟合形式中,三角形和指数函数是对前面大于0的点进行拟合,充分利用了精度较高的前几个点的数据。指数余弦型则对全段曲线进行拟合。计算发现自相关函数曲线并非有规律的指数余弦变化,振荡规律性不明显。
变异函数法和相关函数法的原理相同,曲线的拟合曲线的形式对相关距离的计算结果影响很大。平均零跨法计算方法简便,但是要求完整连续的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变化曲线,并且对曲线上的异常点进行剔除。
通过分析发现当取样间距足够大时所求得的相关距离才是真实值。随这取样间距的逐渐增大方差折减系数逐渐趋于稳定,而当取样过大的时候,样本数减少导致统计误差的增大。
邯郸市各土层的相关距离列于下表:
表1 相关距离(m)
4 结论
本文采用静力触探试验比贯入阻力指标,对上述各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并计算了邯郸市粉土层的相关距离,为土性剖面随机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计算相关距离的各种方法中,递推空间法简便实用,物理意义明确。相关函数法和变异函数法源于相同的理论,合理的选择计算形式是准确计算相关距离的要点。递推空间法要求有连续的土性指标变化曲线,取值的人为因素较大。
参考文献
[1] 阎澎旺等.土性剖面随机场模型的平稳性和各态历经性验证[J].岩土工程学报,1995,3:1~9
[2] 现代应用数学编委会.概率统计与随机过程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 程强,罗书学,高新强.相关函数法计算相关距离的分析探讨[J].岩土力学,2000,21(3):1227~1247
篇3
秋情有影过农家,相遇清风一笔划。
所到山川红缀满,皆成景色翠生华。
闲云也卧悠然谷,绝壑时来别样霞。
但见烟村人去处,竹篱地里采桑麻。
七律《江南一剪梅》
(新韵)
黛瓦檐前一剪梅,飘来素羽映朝晖。重门绿柳萧萧寂,疏影清香淡淡微。
缀景空灵生韵味,和风素静醉心扉。莫非蝶舞春来到?才有绝尘冷艳妃。
七律《秋物语》
江南暮色阁楼迎,秋雨台阶落叶惊。笔底千丝书旧韵,风中一片别幽情。
花魂散去天涯寂,云袖飘来海角平。开谢轮回皆勿念,铅华洗尽是心清。
七律《爱别离》
(中华新韵)
海角天涯望古都,瑶琴一把系孤独。才思落叶风中泪,又断飞鸿枕上书。
蝶影春芳叠露重,杏花烟雨祭情枯。与君南北别离后,多少浮萍梦里铺。
七律《光阴》
花期明媚冉青烟,灯火阑珊写意牵。赋尽狂诗春易老,陶干醉墨古难全。
谁言拾得浮生锦?雨洗销成落叶弦。瘦影流光匆逝水,苍茫夜色又相连。
七律《清欢》
一季轮回几许秋,小窗明月故居柔。长挥墨雨千丝翠,细品人生百味幽。
冷暖沉浮修雅量,繁华舍弃隐芳舟。闲来自有清欢握,再赋诗风何处愁?
七律《忆往昔》
凝香词意铺清秋,万缕情牵和韵柔。墨里思君红浅雨,案前回首翠微楼。
而今云水天涯阔,过往星辰海角幽。一笔风华连素月,花姿摇曳自含羞。
七律《墨客》
挥毫剑雨墨凝香,笔下山河万里扬。两袖清风呈傲骨,一江明月醉红妆。
何须名利苍生系,不觉悲欢冷眼藏。洗尽铅华秋写意,穿胸绕指百柔刚。
七律《江南秋景》
梧桐落泪叠江楼,黛瓦阶中信步幽。过客临来春易逝,浮云散去影难留。
花魂别后今朝寂,夏色思前昨日柔。点点还牵情未了,晨风一卷自成秋。
七律《桂雨》
秋临又到芳菲尽,独有篱园桂雨春。秀色焉然飘邃院,清香婉约悦闲人。
随风卷去层层淡,染袖凝来点点纯。本是寒宫居雅客,知君眷恋入凡尘。
七律《满陇桂雨》
垂杨古道晓时行,远黛空蒙信步宁。偷得闲云来自去,听闻野雀醉常鸣。
凉秋不散青青玉,寒露还添淡淡情。最是香飘深浅处,芬芳桂雨满阶盈。
七律《光阴》
红尘冷暖步天涯,岁月流光一指沙。感叹烟云皆似梦,思来世事亦如茶。
三分苦味心中品,几度苍生雾里加。莫道春音都负了,他年雨后有红霞。
七律《缘》
舟系花丛因眷恋,魂归柳岸又徘徊。风风雨雨时时寄,暮暮朝朝岁岁猜。
却教秋心生倒影,只将旧梦别离台。生生世世飘零去,翠翠红红落寞栽。
七律《秋思》
碧水桥西柳色柔,芬芳港口送扁舟。江南秀色千层绿,塞北重山几段幽。
不觉浮生匆别梦,还拈落叶也思秋。三分但许糊涂过,浊世清欢自取收。
七律/随笔
秋情又到农家乐,两岸青山隐碧空。野草桥边溪翠绿,粗茶案上雾朦胧。
喧嚣隔处逍遥卧,古朴栖居素雅融。借得悠然回首望,云横万里去匆匆。
七律《思故人》
黄昏独酌小桥头,暮霭层层远黛幽。过客天涯思故影,行云海角系芳舟。
闲花也恋山川翠,浅陌犹依草径柔。唯有斯人风断送,一帘春事叠清秋。
五律《赏满陇桂雨》
小院幽幽处,清风桂雨香。门庭穿竹影,兰韵落春堂。
不觉闲云入,时来碧浪扬。回眸秋气爽,怀里映朝阳。
五律《古徽州》
(一)
千思融墨韵,几度下徽州。黛瓦门庭寂,长廊竹影幽。
轮回谁载梦?辗转自凝眸。但见繁华去,寥寥漫步秋。
(二)
水墨徽州步,寥寥小巷头。重门依碧树,朱阁锁清秋。
辗转繁华旧,徘徊寂静幽。春颜犹未改,客梦几时休?
五律《秋思》
秋水剪流芳,云帘落碧长。池边才小立,波上便轻扬。
翠绾罗裙舞,红将旧梦藏。心思飘陌上,对影叹鸳鸯。
五律《中秋寄语》
明月挂云霄,华灯夜色撩。清秋谁寄语?佳节自吹箫。
又盼幽情满,焉知绮梦遥。迎风思陌上,对影是迢迢。
七绝/随笔
笑看红尘客梦长,江山笔点浅疏狂。曲高何惧和人寡,醉卧乾坤天地扬。
休道苍生频起落,谁将苦乐系风中?旋回本是无常步,百味人生冷暖同。
芳华有梦系飞鸿,几载烟云落碧空。弹指声中春去也,落花谢后客匆匆。
凭吊千秋尘梦行,浮华莫问几多惊。胸中扫尽巫山雨,眼底乾坤日月明。
浮华隔去身心静,云雾推开淡泊居。岁月吟空诗剑雨,丹青相伴一床书。
半弦心月一琴幽,弹指韶华几许流。若是乡音回故里,问君可懂惜花愁?
依山依水卧幽居,竹影清风伴读书,惊了眸边君立处,双双携手笑当初。
篇4
黄裳先生之人生岁月,大部分与文汇报社联在一起。《文汇报》风格与品位的形成,与拥有黄裳一辈报人密切相关,是报社同仁与读者的共识。黄裳先生性好游历,也是游记随笔撰写高手。一卷在握,山川风物、社会风情、历史人物尽收眼底。副刊文章所结集之《旧戏新谈》,是知识界戏迷的案头常见之书,亦是了解民初以降市井风情与文化生存方式的极佳读物。先生的古籍版本收藏,更有过人之处。早期收藏家酷爱宋椠元刻,除嘉靖一朝仿宋刊之外,一般明刻本难入法眼。清末民初之后,收藏界开始重视明版,但清代刻本仍被人轻视。黄裳先生收书之始,惟重明刻,未几而迷钞校,之后渐重清人精刻本,残帙零册亦不弃。冷摊旧肆中,常有意外收获。《清代版刻一隅》,乃一生收藏之结晶,最为学林所重。先生对明清易代之际的兴亡史,有过深入研究。秦淮侠女,曾为他所关注。先生与、巴金、郑振铎等多位文化名人相交甚笃,亦曾为上世纪50年代之古籍文献保护建言献策。80年代以来为《读书》杂志“书林一枝”所写之专栏文章,广受学界赞誉。
黄裳先生和周汝昌先生是南开中学的同学。当年墙子河畔,夕阳柳影之下,两个少年英才一起读书散步评戏论文,曾有过创造英文“红学”——redology一词之佳话。周先生一生最重要的红学论文《献芹集》,专请黄裳先生作序。5月31日,周先生辞世,黄裳老先生悲伤不已。6月2日所撰之《唁辞》,竟成绝笔。其文云:“汝昌逝矣,七十年故交,一旦别去,怆痛何如。……汝昌之惊人巨著为《红楼梦新证》,诚为体大思精,殚精绝力之作,亦奠定新红学坚实基础之作。继此以往,更有校勘盛业……。其注意之点在历史,国史、家史,综合而研究之,而得结论,人不能移。……《红楼》之出现于清乾隆中,实为当时政治经济万般世相得以全面呈现之百科全书,以绝世小说文学视之,实未尽其用。此‘曹学’‘脂学’‘探佚学’歧义渐出之源,实亦汝昌研红别创之新局,开阔研究局面之新猷也。……‘红学’如战场,锋刃交加,有出于意想之外者,汝昌……不搞小圈子,能听不同意见,学人风范,于此见之。晚岁不能执笔,口述为文,勤勉如昔,可谓死而后已者是矣。”唁文600字,表尽前辈间之古道深情,直可作周汝昌先生之墓志铭,读后令人感伤!黄裳先生红学水准之高,亦于此可见。
余生也晚,未能亲历前辈大家当年生存之境,但一样迷京戏,嗜旧书,耽文章。皮黄腔中的家国沧桑之感,线装书内的古典文化情致,游记随笔挥洒处之豪兴闲情,年少时即入怀抱。对黄裳先生其人及其藏书,仰慕遥羡已久,却难得亲炙面见之缘。2004年秋沪上访学期间,为考证新发现于上海图书馆之吉晖堂《红楼梦》旧抄本藏主家世,决定拜谒求教。行前在京,周先生叮嘱:“我的老同学,话不多,但待人诚恳,你放心去。”为此还特地写了一封信,让我带上。那是中秋节前一个晴爽的下午,去前通过电话,黄裳先生在家等候。在陕西南路陕南邨小巷深处梧桐浓荫之中,我找到先生居住的民国法式红砖小楼。住所客厅之内,布置精致古雅。印象最深的,是书柜中静卧的线装旧籍。故人介绍,话题投缘,老先生兴致盎然。言及仁和人沈星炜之同乡乾嘉间名士周春,先生第一句话就说:“那是一位有名的经学家!”谈吐之间,学人风范,自然而呈现。
篇5
作 家 档 案
刘心武,1942年生,四川成都人,笔名刘浏、赵壮汉等。1976年后任北京出版社编辑,参与创刊《十月》并任编辑。1979年起任中国作协理事、《人民文学》主编等职。197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开“伤痕文学”之先声,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作。后又发表《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我爱每一片绿叶》等小说。出版中篇小说《秦可卿之死》,纪实小说《公共汽车咏叹调》等。1985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钟鼓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标志着其创作的新高度。刘心武擅长青年题材,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小说多具有社会思考的色彩。
作 品 选 读
给心房下一场雪
刘心武
人生途程,难免遭遇干旱,有炎夏的干旱,也有冷冬的干旱,相比而言,冬旱更令人气闷,会导致心房里淤塞着猬刺般的焦虑,这时候,你该自觉地,给自己心房下一场雪。
是的,人们都在说,现在进入了一个竞争的年代,每个人都该不畏竞争,勇于投入竞争,争取在竞争里成为赢家,跻身于所谓“成功人士”行列――这些话并没有说错,但说得并不全面,并不准确。全面而准确的说法,应该在强调竞争、奖励赢家的同时,还必须强调要建立起保障并非因为违反了竞争规则而成为弱者、输家的那些社会成员也能获得为人的尊严,并享有社会财富基本配额的权利。这是在竞争的旱季里,整个社会应该落下的透雨、飘飞的瑞雪。
但我们自己,不能只是消极地等待社会的雨雪,我们自己,要在心房里给自己下一场雪。那飘飞的雪花,以自知之明凝成,也就是,不要对自己苛求,不必在竞争中给自己定下那么高难的名次指标,需深深地懂得,冠军、亚军、季军固然可喜可贺,能跻身前八名也相当荣耀,而能在前100名里,亦足可自豪;就是仅仅及格,只要自己尽了心努了力,也无妨为自己干上一杯!
那心房里的雪花,如自然界的雪花一样,营造出一个洁白的世界,去掉嫉妒,摒弃狭隘,对他人的成功,只要那确是其努力的成果、才智的发挥,即使不必为之鼓掌欢呼,也大可一旁为其高兴。深知这世界不可能人人第一,个个拔尖,不可能一律成功,不可能统统获得等量的财富与名声,差别是永远存在的,层次是难以抹平的。我们所应感到义愤填膺、坚决反对的,是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开跑,是竞争规则的不合理,是竞争过程里的不公平裁决,是暗箱操作、违规乱来,而并不是冲过终点线有先有后,以及社会对先到者的奖励。这样的心房雪花,能使我们化解掉因落后而生出的焦虑,使我们经过一段拼搏后,能接受呈现于前的、不那么令我们满意的现实处境。
人生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个体生命不能脱离群体而生存,而群体共存的较佳规则,是公平竞争,这是我们应该认同并投身其中的,人类的文明积累,也因此而日渐丰厚;但我们生存的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此,我们还应自觉地享受群体竞争之外的人生乐趣,那是超越名次地位,超越学历职称,超越金钱财富,超越所谓成功与失败的界定,超越他人的评价,并且也超越自我评估的。那至为宝贵的,属于自己的人生乐趣之一,也便是给自己的心房来一场白蝶飞舞般的瑞雪,那些雪花可能是亲情、友情、爱情的回味,可能是童年往事的追忆,可以是生命历程中许多琐屑却璀璨的闪光点,可以是唯有你自知自明,或者竟暧昧莫名的某些隐秘情愫……
不要喟叹人生途程中遭逢冬旱,快,快在自己心房里下一场滋润生命的瑞雪吧!
(节选自《心灵体操》)
秦可卿之死 (节选)
刘心武
没有月光,没有星光,宁国府里的天香楼,被墨汁般的黑夜浸泡着,刮起了风,天香楼外的大槐树摇动着只剩残叶的枝条,把夜的黑波搅动得如同大海中的浊浪,天香楼便更像是一只遭遇海难的大船,任由命运将其无情地颠簸。
贾珍摒绝了所有仆人,一个人迤迤逦逦地朝天香楼而去。
从便门进入会芳园,风把残菊的衰香送至他的鼻孔,使本已心乱如麻的他,更有万箭穿心的难忍之痛。
这位世袭三品威烈将军,在贾氏一族中,是自视最高的:不仅因为他是长房的嫡传,不像荣国府的那位叔叔贾政其实是过继而来,更不像跟荣国府东边另院别住的那位贾赦――他虽是贾政的亲哥哥,可那地位何其尴尬。他贾珍确称得上是一表人才,贾政何其迂腐,贾赦何其猥琐,他呢,风流倜傥,潇洒自如,而且,文虽不敢夸口,武却骑射俱帅。贾氏的荣华富贵,他享之泰然,贾氏的进一步飞腾,他本胸有成竹……但在这个深秋的夜晚,伫立在会芳园的花径上,贾珍却黯然心悸。
他不由得回想起头年初秋,那些交织着巨大希望和不祥之兆的日子。
……那是绝对的秘密:他的儿媳妇秦可卿,明面上,算是营缮郎秦业的抱养女,其实,她那血脉,只差一步,便可以堂而皇之地宣谕出来,令天下大吃一惊;而贾氏,特别是宁国府,又尤其是在父亲知难而退后毅然挑起重任的他,自然功不可没,那时候会得到怎样的褒赏啊!他将一一跪述:是如何瞒过了宗人府的严密查点注册,如何买通了养生堂,如何找到了恰恰年近五十还无子女的秦业,又如何挖空心思,设计出让秦业去养生堂抱出一个男婴时,“捎带脚”地又抱出了可卿的万全之计――倘单抱出一个女婴,必遭怀疑――而为了使可卿从小受到应有的贵族教养,他在老祖宗的进一步指示下,又费尽心机,从小把可卿以童养媳的名义收进府里,调理成如今这样的一个地道的国色天香……儿子贾蓉满了十五岁,老祖宗指示为他和可卿圆房,大面上也只好如此。但老祖宗只管一旁说什么“可儿是我重孙媳妇中第一个得意之人”,她和荣国府的那一群其实是坐享其成!直把脑袋别在裤腰上,甘冒风险的,还不是我贾珍一人吗?……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养可卿何止千日,而那激动人心的一时,眼看近了、近了,却又突然延宕,还不仅是延宕,到头年中秋过后,情势竟恶化起来!
……记得那日从外面回来,本想即刻把要紧的消息告诉媳妇尤氏,偏有个外三路的金寡妇璜大奶奶坐在那里闲磨牙,烦不烦人!好容易那不知趣的娘儿们摇摇晃晃地走人了,这才把在冯紫英家见到张友士的事告诉了尤氏。张友士是可卿父亲从江南派来联络的,事关绝密,所以公开的身份,算是冯紫英幼时从学的先生,因上京为儿子捐官,暂住冯家,张友士到来之前,自己已得模糊消息:将有以太医身份出现的人物,来和可卿联络。可卿根据秘传下来的联络暗号,在接受一个又一个太医诊视时,总是不厌其烦地换上一件绣有黄花、白柳、红叶的衣裳,头插一支有黄莺叼蝉造型的八宝银簪,这暗号除了他贾珍和可卿知道,连尤氏亦不清楚,所以尤氏当着丫头们说可卿让太医们三四个人一日轮流着四五遍来看脉,并且一日换四五遍衣裳、坐起来见大夫时,他便忙用话抹了过去――因为事关绝密,“鹦鹉前头不敢言”,即使尽为忠仆,也万不能让他们知道一二啊!……闹了半天,那些太医中并无一个可卿所等之人,他们对那衣裳银簪熟视无睹、麻木不仁……
……张友士来为可卿“看病”了,他开出了那含有惊心动魄的暗语的药方“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并且爽性对贾蓉也挑明:“……依小弟看来,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痊愈了。”可卿父亲的殊死搏击,那明显是凶多吉少啊!
……但日子也还是只能照常地过,只可怜可卿她恹恹地一个人饱受煎熬;那日父亲的寿辰,天香楼竟依然是锣鼓喧天,太太们点的戏码,像“双官诰”什么的,倒还吉利,谁知凤姐儿怎么神使鬼差地点了一出“还魂”,一出“弹词”,“还魂”算是祈盼可卿他们家不仅起死回生,而且否极泰来吧,可“弹词”演的却是丧乱后的哀音,你说这是什么兆头,亏得我早领着一伙爷们带着打十番的到凝曦轩吃酒去了,没听那丧音!
……算起来,凤姐儿倒是我们荣宁两府里的一个巾帼英雄,可卿的秘事,连贾琏也混沌无知,凤姐儿后来却门儿清,这一来是老祖宗让我给她交底,二来偏那可卿跟她好得令人生妒。最后凤姐连那秘传下来的《园中秋景令》都能倒背如流了……
……熬过了一冬,到了春分,战战兢兢地等那雌雄分明的时刻,居然更趋混沌……正以为无妨高乐、以逸待劳之时,却不想今日忽然月黑天高、风声鹤唳!
贾珍不知不觉中已经又移步向前,他本能地背诵着那首《园中秋景令》:
黄花满地,白柳横坡,小桥通若耶之溪,曲径接天台之路……
他心想,可卿确是来自“若耶”溪的“西施”,而他不消说便是“范蠡”,但那“复越”之期,为何迟迟不临?那“天台”之路,如今更不仅无从接上,不仅从此断绝,而且杀机四伏,前途凶险,这可如何是好!但一种心理惯性使然,他边走边继续默诵下去:
石中清流激湍,篱落飘香;树头红叶翩翻,疏林如画……
他心头感叹:是呀,是“篱落飘香”啊!原来对可卿的兴趣,实在只不过是一次豪气冲天的赌博,没想到这女子长大成人,确是出落得国色天香!为她盖一座华美无比的天香楼,也就不仅是下赌注,而是心甘情愿的事了!……为什么这小令里没有“天香云外飘”的句子哩?他真想添进去!……不由得又往下背:
西风怎紧,初罢莺啼;暖日当暄,又添蛩语。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纵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笠簧盈耳,别有幽情;罗绮穿林,倍添韵致。
他惊叹这小令对每次阴谋的实施都确定在秋天的暗示,一再得到证实;而且那在东南凭借“依山之榭”,在西北暗结“临水之轩”的誓言,也都有所兑现;只是那最后两句意味着欢庆胜利、可卿荣归的卜辞,现在看来竟然是全盘落空!他下意识地重复着“别有幽情”一句,他知道那句里原来并无他体味出的甜蜜和酸楚,但他一时先撂下了那赌输的懊丧,任心中那股幽情泛出狂波,使灵魂瑟瑟战栗……
转过那太湖石堆积的假山,天香楼便在眼前;这时天幕似被撕开了一条裂隙,泻下惨白的月光,勾勒出天香楼骷髅般的剪影。
超级链接
刘心武谈“心灵体操”
《心灵体操》全书共分五辑,分别从不同侧面对心灵面临的诸如烦恼、空虚、焦虑、嫉妒等问题进行深刻的探讨,让面临心灵危机的人们通过阅读这些文字,仿佛做一套保健体操,以此达到调节心理,化解焦虑,涤清内心污垢的目的。
与大家一样,我的内心深处同样有着大块的灰色地带。比如我在50岁以前,有嫉妒同辈作家之心,害怕他们超过自己;60岁后又羡慕青年一代作家的才情,恐慌他们盖过了我们这代作家的风头。好在我这些年及时“做操”,才驱散了郁积在心里的阴影,心态变得健康明媚起来。在我看来,身体是一个看得见的实体,心灵其实也是一个实在的东西,只是不能直接看清楚罢了。一个人的身体与心灵应该是融会在一起、不可剥离的,把陶冶、净化、提升心灵的过程比喻为做心灵体操,未尝不可。相对于时下一些颇为流行的类似“心灵鸡汤”的文字,这些随笔超越了“心灵鸡汤”的窠臼,在滋补的同时提升、净化了心灵。
篇6
一、传统中国画里的夜景表现
1、贵族夜宴
五代画家顾闳中所绘《韩熙载夜宴图》可谓人物画中的精品。这幅长卷通过五个场景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的贵族韩熙载醉生梦死的夜生活。画家巧妙地用屏风分隔场景,更巧妙的是画中有些场景没有画出光暗及灯烛,但通过人物的活动,却能让观众感到宴会在夜晚的室内进行,正应了清初笪重光《画筌》中“实景清而空景现”的理论。南宋画家马远的《华灯侍宴图》描绘的也是一场夜宴,与《韩熙载夜宴图》以近观方式细腻的刻画人物不同,《华灯侍宴图》巧妙的把宴会融于浓浓夜色中,让观者充满了想象。通过画中杨皇后的题诗我们可以得知这是南宋宁宗与杨氏父子的夜宴。在这幅图中,喜欢描绘“边角之景”的马远同样运用了别出心裁的手法,让观者在俯视的角度下透过空蒙迷茫的夜色窥见殿中的灯影摇曳、人影绰约,并通过室外的昏暗和静寂衬托出室内的明亮和欢乐。关于夜宴的作品还有清代画家冷枚的《春夜宴桃李园图》等。
2、世俗风情
如果说《清明上河图》是一部活生生的市民风俗纪录片,《上元灯彩图》则是一场放映在上元夜的露天电影。《上元灯彩图》画卷所表现的是无名画家眼中的现实世界。据当代书画鉴定大家徐邦达先生鉴别后认为这是明中画师所作,并在画卷引首题写“上元灯彩”四字,这幅描绘金陵(今江苏南京)元宵节繁盛景况的风俗画卷因此定名。画中描绘了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在元宵灯市上流连忘返、顾盼徜徉的热闹景象,商贾云集,店肆林立,人烟稠密,十分繁盛。宋人杨无咎的《人月圆》一词可作这幅画的写照:“月华灯影光相射。还是元宵也。绮罗如画,笙歌递响,无限风雅。闹蛾斜插,轻衫乍试,闲趁尖耍。百年三万六千夜,愿长如今夜!”中国传统绘画极少讲究用光,《上元灯彩图》亦是如此,即使人物站在灯光下也是没有投影的,而在清代宫廷洋画师郎世宁的《羊城夜市图》中,光影关系就比较明显了,画面描绘了普通市民的夜生活,充满了世俗的安逸。全图淡设色,渲染多用水墨,造成一种素雅的格调,虽然采用了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画的技法,但更多地糅合了西方绘画对明暗的处理。画家巧妙地借助灯笼这个光源,营造局部的明暗气氛,比如几个人站在灯笼周围,人物的脸部和衣服就分出了受光和背光部分,他们的身后还拖着长长的影子,更好地营造了夜晚的氛围。北宋画家燕文贵的《七夕夜市图》也曾描写繁华的夜市。
3、风雪夜归人
明代画家刘原起的《风雪夜归人》可以从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窥见画意:“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画面通过雪光和“白屋”里那一点灯光向观者道出这是雪夜。此画用笔老拙,却不枯寂,人物以淡墨色随笔点出,简静的画面中自然溢荡着一股气韵圆融的感觉。传为五代画家所作的《雪渔图》画意出自唐人郑谷《雪中偶题》:“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整幅画面以赭墨渲染,浓重中略有变化,同时在渔翁的斗笠、蓑衣以及竹子上扑以白粉来表现阴沉的雪夜。明代刘俊的《雪夜访普图》是一幅很有代表性的宫廷绘画,表现的是宋太祖赵匡胤雪夜访问赵普的故事。画面中心是高大宽敞的前厅,帝王与功臣盘膝趺坐在地毯上,炭盆里正烧肉温酒,宋太祖的龙袍衣褶在靠近火盆等处用白粉勾勒,显出了炭火的映衬。厅堂上高烧银烛,已是夜晚。屋外老树上几点寒鸦,湖石旁积雪压竹,门外侍卫们缩颈捂耳,这一切都表明外面雪意正浓,寒气袭人。从以上三幅“雪夜”图的笔墨技法中,我们更能体会到中国绘画抽象的表意特质。
4、月夜景致
清代石涛的《静夜思》虽未直接画出月亮,但通过院落的小片重墨与远景淡墨色块的对比而表现出了“明月光”的感觉,画面设以淡淡的花青底色,生动地表现出夜色之蓝。房子后面的悬崖峭壁,也以淡淡的墨色渲染,精妙的表现了月影的朦胧感。整幅画面意境空灵,月光好似静静地流淌进观者的心怀。中国画史中表现月夜的图画还有许多,像南宋李嵩的《月夜看潮图》,描绘了南宋时临安中秋夜观钱塘江潮的景致;清代界画大师袁耀的《露台秋月图》绘中秋宫苑赏月的情景,皓月当空,万籁俱寂,宫苑在树木中或露或隐,山石在月光下玲珑剔透,工整中不乏诗情画意。而在这许多描绘月夜的图画中,清代金农的《月华图》在某种意义上可谓是一朵奇葩:整幅画面只绘一轮圆月,散发出淡淡的光晕,月中以淡墨涂抹出模糊的阴影,好似桂树和捣药的玉兔,让观者有着不可名状的视觉体验。中国画的观赏注重“读”画,画家想要表现的是“月晕主风”的气象?还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意境?或许这是不能理论的画境,只有画家本人才能解开谜题。
5、夜景小品
宋代佚名画家所作《夜合花》,是一幅清丽的夜景小品,画面中整体色彩的暗调倾向较为明显,深色的叶片衬出白花,花瓣的白色透出暗色背景,融于夜色而又微微闪光。明代陈录的《玉兔争清图》绘明月映照下的梅花,千花万蕊,璀璨绚烂。其他小品如南宋马和之《月色秋声图》、清代余集《梅下赏月图》等,在此不一一赘述。
二、现当代中国画里的夜景表现
1、城市夜景
几千年的传统中国画对夜景的描绘虽不乏其数,但都止步于光感的表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而宗其香对夜景山水画的探索弥补了这一缺憾。他以黑夜为题材,把西画的素描引入中国的山水画中而取得巨大成功。1942年,宗其香在重庆举办了“重庆夜景”山水画展,徐悲鸿亲自主持了画展开幕式,并著文说道:“宗其香用贵州土纸,用中国画笔墨作重庆夜景灯光明灭,楼阁参差,山势崎岖与街头杂景,皆出以极简单之笔墨。昔之言笔墨者,多言之无物,今泉君之笔墨管含无数物象光景,突破古人的表现方法,此为中国画的一大创举,应大书特书者也!”画家李斛及徐希都曾受宗其香影响作夜景山水画。在徐希的《水镇夜市》中,桥洞小摊的留白和浓墨色的黑夜对比显出了夜市的灯光。吴冠中也曾作过城市夜景题材的水墨画,其1990年的《香港夜景》,画面上涌动着一股创作激情,点、面与色彩的综合运用,将香港之夜表现的热闹而又神秘,从他的画中我们感受到一种不同于传统中国画而又蕴含着东方形式的现代意境。
2、工笔画里的夜景表现
蒋采苹的《筛月》在上世纪90年代以其独特的诗思、纯化的色调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共鸣。这幅画描绘了在朦胧月色普照下的两片苍老饱满而又姿态优雅的荷叶。蒋采苹研制的新材料为她的作品增添了独特的光彩,画面通过深湛的幽蓝色和微妙的背光处理,宁静深邃的意境悠然浮现。李小白的《月光曲》同样散发着如诗般动人的意境,画面描绘了一只天鹅在映着满月的湖中游荡,前景中画有几缕柳枝和刚露出尖角的小荷。或许美国诗人雷克思罗斯的四行短诗《银天鹅》是对这幅画最好的诠释:“一轮满月升起的时候,天鹅吟唱,入梦,在心湖里”。
篇7
这确实不是好事情,我们吃得越来越精细了。超市里摆着的都是精米、精白粉、精盐、精制油、精制奶酪,还有脱脂奶粉、纯净水……营养学家一再发出警告:过于精细的食物不利于健康,容易得什么什么疾病。但我们的嘴巴不支持这个观点,嘴巴偏爱咀嚼高精尖的美味――比如燕翅鲍和咯崩脆的油炸东西。再说,我们对“品质生活”这一概念的理解也有点偏差。
有时候,我们在饭店里点了农家食物,可是端上桌的烤山芋是用锡纸包裹的,用银勺子挖来吃,优雅得很呢。“五谷丰登”也算一道餐前小吃,玉米棒子、芋艿、毛豆、紫山芋、花生济济一堂,大家笑着抢来吃,动手慢一点,扁竹篮就见底了。但我发现,好客的主人再叫一篮,就没人理睬了,此时红酒鹅肝和炝红膏蟹等冷菜已粉墨登场。
以前我们吃汤山芋、生切藕片、南瓜面疙瘩,以为至味。现在的孩子是不碰的,大人们给孩子吃午后点心,也认为去街角买一块芝士蛋糕来得爽气。
其实粗砺并不一定难吃,从烹饪学的角度看,有时还非得粗砺不可。比如中秋节,上海的风俗是吃芋艿毛豆的,讲究一点的人家还要吃一碗糖芋艿。这碗糖芋艿,就只能放红糖才够味,色泽也好看,放白糖就不行。红糖是食糖的最初形态,经多次加工后才成白糖。旧时风俗,生了孩子的新妈妈得喝红糖水冲冲瘀血,兼有暖胃补血功效。
前不久在一台湾朋友家小坐,主人拿一小碗点心让我尝,那是用葛根粉做的,在一个方柱体的塑料筒里冻成块状,半透明,近乎白玉色。筒的一端是一个方孔网,用一块装了长柄的小板在另一头轻轻一推,葛粉块受力挤压,从网板吐出来一条条的粉丝;再扯开小包装的红糖,拌和了吃,风味古朴。这碗葛粉丝若是拌白糖吃,我想也不行。还有一次,我在一家台湾人开的茶馆里吃了一道名叫“烧仙草”的茶点,质地与葛根粉相近,也是用植物块茎加工,用红糖拌和后吃的。
上海大约吃不到用红糖做的点心了吧!
有时候做浓油赤酱的菜,厨师讲究用冰糖,其实冰糖只是比红糖稍高一级的固态糖,不如白糖精细,但它特别能提鲜起稠。
过去酱油店里供应粗盐、细盐两种,穷人家只吃每斤比细盐便宜一分钱的粗盐,但粗盐的味道更接近大海。上世纪70年代,上海在食盐紧张时上市过一种大颗粒的粗盐,白中带青,有杂质,据说来自遥远的青海湖,得碾成细末后入菜,但回味时能品出一丝野性,令人难忘。
一次,我在一家法国餐厅吃烤扇贝,扇贝本身不入味,就埋在一盆粗盐里,吃时将火柴头般粗的盐粒撒一些在食物上就行了,本鲜突出。还有一次我在一家浙江风味的饭店里吃到一款烤蛏子,原理相似,蛏子呈扇形排在大颗粗盐中,不必添加别的佐料,用筷子挑出来吃,嚼咬间有咸味的汁水向口腔喷射,也很爽。还有些饭店干脆用海盐调味,以招广徕。
北风起,霜打后的矮脚青菜成为田园珍蔬,如果用农村里自榨菜油炒来吃,肥糯香甜。碧绿的菜叶,金黄的油星,盛在青花大碗里真是赏心悦目。头道大豆油也是很香的。桶装精制油过滤了杂质,卖相蛮好,但就跟小家子气的上海男人一样,没劲!
“马桥香干”之所以受人欢迎,是因为农家豆腐用盐卤点成,切开可见里面布满小孔,落口弹牙,可以吸收肉卤。盒装豆腐细腻如小白脸,滑嫩是滑嫩了,豆香却没了。
日本料理中的寿司,一般用糯性适当的大米做,但我吃过一款糙米寿司,也很香!现在大家都爱吃新大米,过去常吃的籼米在超市里反而见不到了。微黄的籼米饭,用红米苋汤淘来吃,有嚼劲,可吃两大碗呢!
还有一次我在一家饭店里吃到了老上海的阳春面,棒骨吊的汤,面条在碗中一面倒排列,再淋几滴猪油,葱花那么一撒,真香!关键一点,小阔面是用标准粉轧的,筋道够足。回家路上,小麦的原香还在齿间萦绕呢!
老板是北大荒呆了十年的黑兄,他告诉我,这是用七五粉轧的,也就是说,面粉里有比较多的麸皮。过去我们吃过黑面粉做的馒头,表面上看得见点点麻子,那就是麸皮。我们现在吃的精白粉是八五粉,甚至九五粉,麸皮被当作杂质,似乎剔除得越干净越高贵。大型超市里还有低筋粉、高筋粉等,做成糕点很好看,但维生素缺乏就容易致病,所以现在欧洲人经常吃麸皮面包。我们家现在经常吃荞麦面和杂粮面,比精白粉轧的切面香,建议大家试试。
篇8
第一次举办读书沙龙时,是一个月亮明媚的夜晚。三年后的今天,冷空气不请自来,傍晚还是和风细雨,七点左右突然狂热,一瞬间,大雨瓢泼,天地茫茫。我和朋友去得较早,雨势尚可。有位朋友开车无法视路,只能原路折返。我打电话告诉其它书友不要冒雨前来,正踌躇是否要延期,却发现书友王玲玲已在茶馆静候多时。说话间,几位书友也冒雨前来,他们不顾浑身淋湿,笑称读书沙龙能“呼风唤雨”!我的眼睛湿润了,有书友们的支持,这点风雨又算什么!活动进行中,雨势渐小,又有四位书友赶来助阵,每到一位,沙龙里都会响起最热烈的掌声。
作为乳山读书沙龙的创办人,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了沙龙三年来的运行情况和自己的成长体会,书友们分别从不同侧面分享了读书给自己的带来的成长体会,用祝福和期待来见证沙龙三岁生日。为了让书友们得到更多的收获,我把本次沙龙的主持词、书友的体会和威海书友的部分经验一一展示,供大家一起传飧。
本次纪实内容分四个部分:一是专题主诗词,二是参加交流书会的体会,三是威海书友经验汇集,四是意见建议。
一、读书·成长专题主持词
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今日秋分,日夜平分竟带来了秋雨甘霖,真是喜从天降,神清气爽!三年前的今天,这里曾举办过第一次乳山读书沙龙,没想到,每两周一次的自愿自发的读书方式竟奇迹般地延续下来,时至今日,我们乳山读书沙龙已累计举办活动86期,参加人次2000多人,推荐好书800余本。在这里,我真诚地感谢陪伴读书沙龙走过每一段路程的书友和朋友!真诚地感谢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
三年的精彩,霎那间在眼前浮现。忘不了第一期沙龙举办时,“威海相聚星期三”读书沙龙的创办者,乳山读书沙龙的领路人王肖杰老师来乳坐阵指挥;忘不了乳山作协主席张敬滋先生为沙龙加油鼓劲,忘不了威茗绿茶徐彬总经理和网通公司王经理为沙龙提供免费活动基地,忘不了金桥房地产总经理丛培山先生对沙龙活动的无私援助!忘不了《威海日报》文化专版、《今日乳山》、《乳山时讯》和乳山电视台等媒体的大力支持!忘不了威海海润读书沙龙创办人王正明先生来乳传经送宝!忘不了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乳山市检察院、乳山博客给予的网络传播,忘不了高玉山老师对沙龙的提携引导,忘不了于仁伯和兰鹏燕两位大师的精彩讲座;忘不了武鹰先生编写演唱的《读书沙龙之歌》和发起组织的各种联合活动,忘不了滕连庆老师的《世相新语》、姜增产老师的《映山红》《雪里红》、李振华老师的《新西游记》专题读书,忘不了《母爱文化》《山》《银杏》杂志的专题品赏,忘不了书友杨杰瑰丽浪漫的西藏之行;忘不了崔京灏发起的多次沙龙户外活动;忘不了“域外传真”“时尚解读”的魅力,忘不了“暑假总动员”的热闹,忘不了“冬天里的一把火”的温暖;更忘不了广大书友的全力支持、细心呵护和美好祝愿。众人拾柴火焰高,正是有了社会各界的阳光和书友朋友们的雨露,乳山读书沙龙才得以健康自由地生长。
“万美之中秋为最”。在这个美好的季节,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读书带来的成长和收获吧。下面,就开始读书·成长专题交流活动,为获得更多信息,本次交流不点评,可讨论,按举手的先后次序进行发言。
二、书友交流体会
七律/贺乳山读书沙龙三岁
高玉山
周三每至雅相逢,
闹市寻幽品绿茗。
论古谈今明事理,
说中道外悟人生。
卷开有益齐欣赏,
座讲无求任说评。
弹指沙龙千日过,
提升更待百期行。
丛培山先生分享:真正意义上的读书,是离开学校后的阅读,是抛开知识层面,提高品德心性的人文阅读和文化修养。如果一个人爱上了文化层次的阅读,那么,想让他坏都坏不到哪里去。
李振华老师分享:作为第一期沙龙书友,我曾经怀疑过读书沙龙不知能走多远,没想到这个共同交流,共同提升的平台会延续下来,这与创办者的毅力和奉献是分不开的。读书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看书的感觉太好了!浓厚的读书兴趣和漫长的旅途经历让我终于写成了自己的书。读书能让自身素质不断提升。读名著时,就是我们和中外名人、国学大师一起交流,想不提升自己都难。同时,读书沙龙是个书友们互相接触交流的平台,能跨进这个门槛儿的人,都是气质清纯、诚实可信的朋友,自然会精神愉悦,心情开朗了。
读书伴我成长
武鹰
在乳山读书沙龙成立三周年之际,书友们围绕“读书与成长”进行专题交流非常有意义。我一直认为,一个人可以说自己成功了、成才了、成熟了,但永远不能说自己不用成长了,因为人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而书籍就是伴随我们一生成长的最好的精神食粮。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书籍伴我成长,我的工作和生活绝对不会是现在这样。
读书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写作是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在竞争中的比较优势。而这种写作能力是我通过读书得到的。我真正的课外读书是从上大学以后开始的。读的多了就萌发了写作的冲动,最初读的主要是《演讲与口才》及相关的书籍,写的主要是“演讲与口才”方面的,刚开始写的比较稚嫩,退稿不少,但越写越顺手,采用率也逐步提高。这几年随着我阅读范围的扩大,我开始写一些散文、随笔。我深切地体会到,是读书提供了我写作的素材、激发了我的灵感、丰富了我的语言,没有广泛的大量的读书,就没有我业余发表200多篇、50多万字的成绩。写作水平的提高让我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读书让我保持良好的心态。当前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期,节奏快,压力大、诱惑多,不少人出现了心理问题,有的还因此走上了绝路。在一定程度上说,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为重要。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解决心理问题主要还是靠自己去体悟、去调整、去打开心结,而读书就是一种很好的心理调整方式。读书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能够站得高、看得远,书中人物的悲欢离合会让我们感悟到,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压力和烦恼真的算不了什么,与他们相比,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身体健康,有舒适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医疗保障,身在福中要知福。这样去开导自己,就会让我们的心理慢慢获得平衡。另一方面,从书中我们还能了解不少心理调节的方式方法,如比较法、转移法、升华法等等。我之所以能保持一个比较平和、安宁的心态,就得益于读书。每当我感到心情不好、心浮气躁时,就去拿起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贾平凹的散文、梁实秋的随笔、岳晓东的心理学著作等或励志、或智慧、或幽默的书读读,就会使自己的心情慢慢恢复平静。
读书让我的讲座新颖生动。从2008年9月以来,我在全市举办廉政警示教育讲座50多场,大家普遍认为比较生动形象,没有干巴巴的说教。我认为,很重要一点归功于我的读书。读书让我的思维比较灵活,能够不断从新的角度,用新的结构来组织内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通过读书,我还搜集到不少小故事、名人名言、格言和幽默段子,穿插到讲座中,使原本郑重、严肃的反腐败话题变得轻松、形象、生动,让大家听着不累。
最后用一首打油诗与大家共勉并祝读书沙龙越办越好:人生最美是读书,成长须要书滋补。养成读书好习惯,日积月累见功夫。
篇9
1 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 六合插地,七层四面八方。
2 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3 三才天地人 四诗风雅颂
4 三千里外一条水 十二时中两度潮 ——杭州碧波亭
5 万瓦千砖百日造成十字庙 一舟二橹三人摇过四通桥
6 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涧 一茶四碟二粉五千文
7 十八年前未谋面 二三更后便知心
8 童子看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先生讲命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9 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10 小村店三杯五盏无有东西 大明国一统万方不分南北
11 半醉半醒过半夜 三更三点到三河
12 孤山独庙,一将军横刀匹马; 两岸夹河,二渔叟对钓双钩。
13 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
14 有三分水二分竹添一分明月 从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大江
15 尺蛇入谷量量九寸零十分 七鸭浮江数数三双多一只
数字对联
1、
古时曾有人在家门口贴了一副与众不同的对联:
上联:二二三三四四五
下联: 六六七七八八九
横批是:二四七三
这是一副特殊的对联,它是由数字组成的, 而且是一副隐字联,上联缺“一”、下联少 “十”,利用数字谐音连起来是“缺衣少食”,而横批则是:“儿( 2)死(4)妻(7)散(3)”。
原来这户人家在利用数字对联向人 们诉说社会的黑暗呢!
2、
西汉司马相如做官之后,有遗弃老婆卓文君之意。卓文君察觉到了,就给他写了一封信,其中有一首趣味盎然的数字诗《文君怨》:“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相如读后很受感动,与卓文君和好如初。
3、
南朝宋鲍照也有一首有趣的《数名诗》:“一身事关西,家族满山东。二年从车贺,斋祭甘泉宫。三朝国庆毕,休沐还旧邦。四牡曜长路,轻盖飞若鸿。五侯相饯送,高会集新丰。六乐陈广座,祖帐揭春风。七盘起长袖,庭下列歌钟。八珍盈雕俎,绮肴纷错重。九族共瞻迟,宾友仰徽容。十载学无就,善宦一朝通。”
4、
南朝齐、梁间范云亦有一首《数名诗》:“一鼓有余气,趫勇正纷纭。二广无遗略,雄虎自为群。三河尚扰攘,楯橹起橨榅。四巡驻青跸,瘗玉旷亭云。五十又舒斾,旗帜日缤纷。六郡良家子,慕义轻从军。七获美前载,克俊嘉昔闻。八音伫繁律,将以安司勋。九命既斯复,金璧固宜分。十难康有道,延着望卿云。”
5、
唐朝宰相权德舆也有一首《数名诗》:“一区扬雄宅,恬然无所欲。二顷季子田,岁晏常自足。三端固为累,事物反徽束。四体苟不勤,安得丰菽粟。五侯诚暐晔,荣甚或为辱。六翮未骞翔,虞罗乃相触。七人称作者,杳杳有遐躅。八桂挺奇姿,森森照初旭。九歌伤泽畔,怨思徒刺促。十翼有格言,幽贞谢浮俗。”
6、
清朝有一首嘲南方典史的数字诗《十得》,真堪捧腹。诗曰:“一命之荣算得,两根竹板拖得,三十俸银领得,四方地保传得,五十嘴巴打得,六年俸满报得,七品堂翁靠得,八十养廉借得,九品补服僭得,十分高兴不得。”
7、
红闺吟咏,大都颖慧绝伦,杂体诗尤为可喜。清·完颜恽珠《闺秀正始集·吴学素小传》云:“吴学素,字位贞,江苏娄县人,编修顾伟权室,著有《荫绿阁诗草》。位贞诗才敏捷,相传徐澹园尚书雅集东山,以《闺怨》命题,限溪、西、鸡、齐、啼韵,中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两、丈、尺、半、双等十八字。一时名宿均棘手,顾太史以语位贞。援笔伸纸,立就一律,艺林传诵。诗云:‘百尺楼头花一溪,七香车断五陵西。六桥遥望三湘水,八载空惊半夜鸡。风急九秋双燕去,云开四面万山齐。子规不解愁千丈,十二时中两两啼。’”
8、
《正始续集》载蓝燕同题同体一首,诗云:“六七鸳鸯戏一溪,怀人二十四桥西。半生书断三秋雁,万里心悬五夜鸡。蚕作百千丝已尽,鸟生八九子初齐。谁怜方寸愁盈丈,刀尺抛残双玉啼。”
9、
清·况澍《杂体诗钞》载女史杨继端(字古雪,四川遂宁人)《口占漫成》云:“十二阑干水半溪,千红万紫六桥西。两峰黛黯三,一院花飞五夜鸡。鹤到九霄双翮健,书分四体八行齐。道人殷七归何处,百尺高枝莺又啼。”此诗亦限溪、西、鸡、齐、啼韵,中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两、半、双、尺等十七字。与前文吴学素、蓝燕两媛之作相比,仅少用一“丈”字。
10、
检《杂体诗钞》,又有徐兆奎《闺怨》二首,亦仿此体:“万里三州百粤溪,楼台六七画桥西。八千书寄九秋雁,十二肠回五夜鸡。何日半帘双膝半,几时一案两眉齐。纤纤丈室寻刀尺,散四愁还娇泪啼。”又:“儿童六七戏前溪,二八佳人住阁西。尺素梦来千里鲤,半床愁绝五更鸡。九秋十稔期难定,四达三条路不齐。百万回肠绕丈室,一抬两眼泪双啼。”⑷清·况周颐《餐樱庑随笔》中还记录了一首数字诗《闺怨》,为春明诗社冠军之作。诗云:“六曲围屏九曲溪,尺书五夜寄辽西。银河七夕秋填鹊,玉枕三更冷听鸡。道路十千肠欲断,年华二八发初齐。情波万丈心如一,四月山深百舌啼。”
11、
再欣赏两副巧妙的数字对联。其一,“洛水元龟初献瑞,阴数九,阳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合元始天尊,一诚有感;岐山丹凤两呈祥,雄鸣六,雌鸣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万寿无疆。”这是明世庙斋醮对联,是袁炜所撰(见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世庙斋醮对联又一本云:“揲灵蓍之草以成文,天数五,地数五,五五二十五数,数生于道,道合元始天尊,尊无二上;截嶰竹之筒以协律,阳声六,阴声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帝统万年。”此联词句与前联大同小异,据传是夏言手笔。⑵
12、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八月,高宗八旬万寿,经坛中有一长联最为壮丽,脍炙人口久,相传为尚书彭元瑞所撰。联云:“龙飞五十有五年,庆一时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事修,五福备,五世同堂,五色斑烂辉彩服;鹤算八旬逢八月,祝万寿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元进,八恺登,八音从律,八风缥缈奏丹墀。”
篇10
迟子建的文笔明净澄澈,晶莹剔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她的作品没有怪异的表情,也极少奇峰突起、横逸斜出的笔法,无论是行文,还是对人物的塑造及语言表达而言,都呈现出自然顺畅、健康明朗的生命底色。她1964年出生于北极村,大学就读期间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洲国》、《额尔古纳河右岸》,小说集《逝川》、《雾月牛栏》、《清水洗尘》、《踏着月光的行板》,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我的世界下雪了》等,出版有《迟子建文集》四卷和三卷的《迟子建作品精华》。本文撷取其中几部小说,向大家展示一下她对小说人物的成功塑造。
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
高尔基曾说:“在过去或现在的大量事实中,在对成千上万人的观察中,应该选取最主要的东西,并且学会用语言最充分、最鲜明地描绘人的内心生活和外部生活,描写人的意会、感情和思想。”而“用语言最充分、最鲜明地描绘人的内心生活”即指人物的心理刻画。人物心理刻画作为一种写作技巧被大量运用于人物描写之中,甚至可以这样说,对于小说人物的塑造,离开了心理刻画是不完美的。因此,要想把小说人物描写得活灵活现,作者就必须深入细致地探索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思想,进而描摩出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样便能把内在的、隐秘的心理活动形象化,从而让读者能够真正领会人物的真情实感。阅读迟子建的作品,小说中性格迥异的人物被她刻画得入木三分,常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踏着月光的行板》,讲的是王锐与林秀珊这对生活在两个城市的农民工夫妻在中秋之夜发生的一段人生辛酸甜美的故事。这对游离于城市边缘、物质生活极为拮据却相濡以沫的夫妻,因为阴错阳差的机缘,只能约定在月光下,在慢车交错的瞬间,远远地望着对方,哪怕仅仅是看那一眼……这或许是当代最为极致的一种浪漫了。而这样的感情,却通过夫妻双方丰富的内心描写在不经意间温柔地打动着读者的内心。如“他(王锐)甚至觉得他和林秀珊一直如此甜蜜,就是因为这若即若离的生活状态。他们独自生活时,那就是‘暗’,而相聚在一起时,则是‘明’,明暗相交,总是让人回味无穷”。“她(林秀珊)抚摩着口琴的一瞬,王锐又回到她心头。她想他一定等她等急了,他中午吃东西了没有?她最担心他去吃朝鲜冷面,王锐胃不好,吃了冷面常胃痛”。迟子建正是用如此细腻的笔触关注着社会的底层,同时也表达了她对挣扎在红尘之中平凡人不平凡的爱情的敬重。
独具特色的人物个性
就现代小说理论而言,小说中的人物常常被划分为单一性格和复杂性格。尽管人们都承认这两种类型的人物在小说创作中都不可缺少,但一般也都认为前者更多地体现了小说的早期古典特征,而后者则带有近代的色彩,说明了对人本身认识的深入。
在迟子建的作品中,这两类人物可以说是同时并存,并以前者为主。如《踏着月光的行板》中的林秀珊、《疯人院的小磨盘》中的小磨盘就属于单一性格,这类人物均显现出简洁明快、线条清晰的特征,一般采用独特思维和个性化的行为来突出人物性格的某一方面的特征,在迟子建的笔下,不显山露水,人物塑造合乎人情、合乎人物的心理活动,让人读后深感厚实可信,自然可亲。
而翁史美则属于复杂性人物,小说《零作坊》(《踏着月光的行板》)以其奇特的意象和独特的创作视角,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个在世俗中摸爬滚打,却又因有着独特内心生活而不愿役于凡尘俗事中的美丽女人的奋斗经历和情感历程,它是迟子建由以往的地域型作家专注风俗人情的摹写,向更广泛、更深邃的现代人人性探索的一次成功尝试。在《零作坊》中,翁史美就是一个典型的矛盾型人物。在县城读完高中的翁史美“人很聪明”,“但就是学习不行,一看到书本就头疼”;“她表现随和,可内心却很孤傲”;她“天生一副好肤色,是那种白里透粉的”,“看上去生机盎然,气质非凡”,这样一个具有超脱气质的女人却被作者“安置”成一位掌管非法屠宰场的女老板,“当她置身于臭气熏天、苍蝇横飞的屠宰间的时候,却幻想着另一种生活”。这些自卑与孤傲、坚韧与怯弱、泼辣与温情游曳于翁史美的性格之中,同时也注定了她人生的悲剧色彩。
形象鲜活的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一个人的语言表达是展示他性格特征的镜子,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人的语言“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迟子建的代表作《疯人院的小磨盘》对此有着近乎完美的呈现。一个生活在疯人院的正常小男孩和几个在此做零工的成年人及一群疯子组成的一个特殊的人群,所发生的故事情节却并不因此而变得古怪阴冷。尤其是对主人公小磨盘的语言提炼,更是让人对这个尽管身世凄惨却淘气顽皮的小男孩心生喜欢;周围的那群人,不管是卑微的杂工还是患病的疯子,通过对人物的独白、对话及其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语气等的描写,作者笔下的人物均“鲜活”起来。如:秦师傅是疯人院的灶房主管,他表面上对小磨盘很凶,其实心里是疼他的。一天,他看到小磨盘嘴馋的样子,就说“你上学费脑子,秦大爷犒劳犒劳你,快吃吧,都蒸出一个钟头了,不是我帮你给它扣起来,凉了不说,苍蝇也会帮你吃了一半的!”又如,小磨盘在四面街上闲逛时也不老实,将石子一脚踢进杂货铺的门,店主气势汹汹地出来教训他,却遭到他的反驳:“我踢着它在路上走着的,哪想到它自己就进了铺子呢?准是它要买什么东西。”这样幽默智慧的狡辩令店主百般无奈……
读迟子建的作品,你会发现她非常注重文字的选择和提炼,力求营造纯与真的至高境界。她不仅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和独具特色的个性魅力,而且多层次多角度地捕捉着他们那微妙的心绪,从而呈现出一个个立体可感的小说人物,让我们在这跳跃着的文字中禁不住感叹和领略这位女作家无穷的文字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