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实践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3 00:03: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服务实践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服务实践报告

篇1

早在五月下旬,学院xx青年志愿者中心就开始筹备本次实践活动。从早期的联系服务实践地点和队员招收再到活动正式启动,所有与活动有关的工作人员和实践人员都全身心投入,出谋献策,力求把活动办到最好。

实践队一共有二十四名队员,按义教地点分成了两个小队,一队为贝岗队、二队为穗石队。由于实践人员是通过全校报名面试筛选的,队员们都有实践的经验和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在本次活动中,二十几个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队员们就这样走到一起,一起亲切地慰问孤寡老人、一起为需要帮助的小孩热心家教、一起清扫街道拾捡山坡垃圾、一起做问卷调查宣讲亚运,团结互助、热情奉献,共同完成了实践的每一项内容。由于本次的实践地点就在大学城,路途近而免去了奔波之劳,但时间只有七天,且实践内容较多,每天反复往返于各自然村与学校之间,行程相对较紧。

义务家教是我们实践队较为重视的一项实践内容,贯穿于整个活动中。本次义教对象主要是贝岗村和穗石村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一共有二十四人,并以一对一的家教形式展开。此义教实践活动的宗旨是“会其所意,教其所需,拓其所学” ,实践队员需要体会小学生对学习的看法和意愿,了解他们所掌握知识的程度,因材施教,开阔他们的眼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教会其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在他们心中播下大学梦想,并鼓励他们为自己的理想发奋读书。实践队员跟从所分配的队伍,朝晚各一次,朝贝岗或穗石一起出发,从5号到11号,持续了整个实践活动,这对他们而言,是一个实践自我、奉献他人难得的宝贵体验。在义教过程中,实践队员都能与学生及其家长和睦地相处、和谐地沟通,耐心热情地教导学生,尽自己所能地为学生答疑解难,得到了学生家长们的高度赞同,更是赞扬了我们广工学子、机电学院的学识风采和热心奉献精神。

清扫街道、整理村容也是构建和谐社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7月6号早上,实践队一行人骑着单车前往贝岗村街道,与小谷围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一道展开我们的社区清扫活动。戴着粗糙的白手套、拿着清扫工具,在夏日炙热的阳光照耀下,实践队员与其街道办事处人员从清扫街道到爬上山坡俯拾垃圾,脚印遍布了整条街道和整个山坡。清走了垃圾与肮脏,留下了洁净、微笑与爱心。当日,街道旁横幅“送真情服务,建和谐社区”几个大大的字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注目。

篇2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全面落实市委次全会精神,按照(咸民发[]24号)和(咸民发[]139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区社区服务基础设施的实际情况,确定建设街道办事处级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19个,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拟建街道办事处级社区服务中心基本情况

古渡街道办事处地处市城区西部,总面积约13平方公里,总人口4.24万人,辖区7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由于辖区面积较大,人口居住密集,为了方便居民办事,形成“一站式”便捷、流畅的服务模式,按照《通知》要求,经过多方协商,现拟在古渡街道办事处西侧空地建设一个总面积600平方米的街道办事处级社区服务中心,总投资105万元,申请政府资助40万元。(附:关于筹建古渡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的可行性报告)

(二)拟建社区服务站基本情况

1、人民路街道办事处

(1)嘉惠社区居委会

该社区共有居民228户,840人,社区干部3人,现租用嘉惠商场内一间20平方米办公房,活动不便,办公不畅,长期制约社区基层,为社区工作开展带来诸多不便。为此,人民路街道办事处和该社区居委会已与嘉惠管委会商议,拟扩建办公用房280平方米,按照“一部四室三站一场”要求设置。计划投资20万元,申请政府资助6.67万元。

(2)天王一区社区居委会

该社区属单位型社区,共有居民2783户,共10779人,社区干部7人,办公用房面积小,距“一部四室三站一场”要求差距较远,拟扩建办公用房,计划投资20万元,申请政府资助6.67万元。

(3)中医学院社区居委会

该社区共有居民504户,共1576人,社区干部5人,办公用房面积小,服务群众不便,现计划扩建办公用房达到“一部四室三站一场”的要求。计划投资20万元,申请政府解决后续资金6.67万元。

2、西兰路街道办事处

(1)陕毛一厂社区居委会

该社区共有居民1775户,共5161人,社区干部7名,办公用房面积40平方米,但距“一部四室三站一场”要求差距较大,该社区居委会干部积极响应上级号召,经协调规划,拟扩建办260平方米办公用房,缺口资金6.67万元,申请上级给予资助。

(2)西北二棉社区居委会

居民6400户,共15060人,社区干部7人,办公用房60平方米,地处西北二棉福利区,为达到“一部四室三站一场”要求,通过与单位、物业多方联系,现已具备扩建条件,预计总投资20万元,申请上级资助6.67万元。

(3)陕科大社区居委会

居民1120户,共3400人,社区干部5人,办公用房80平方米,面积小,使社区办公受到直接影响。为了使工作不再延误,持续发展,拟扩建办公用房220平方米,计划投资20万元,申请政府资助6.67万元。

(4)滨河西路社区居委会

共有居民1158户,3041人,社区干部3名,办公地址在铁干院内,租用60平方米单元房,办公设施不完备,严重制约着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按照“一部四室三站一场”的要求配置,拟改建办公用房,总投资20万元,申请上级资助6.67万元。

(5)思源南路社区

该社区共有居民6800户,15800人,社区干部3人,在沈兴路种子站院内5楼租用一间30平方米的办公房,办公面积小,达不到“一部四室三站一场”的要求,现拟扩建办公用房,总投资20万元,申请政府资助6.67万元。

3、吴家堡街道办事处

(1)天王二区社区居委会

现有居民1134户,3890人,社区干部5名,属单位型社区,办公用房面积小。拟扩建220平方米,总投资20万元,按照“一部四室三站一场”的要求配置,申请上级资助6.67万元。

(2)金山社区居委会

该居委会共有居民1018户,共3111人,社区干部3人,办公面积60平方米,达不到“一部四室三站一场”要求,严重影响办公效率,现拟扩建办公用房240平方米,计划投资20万元,申请上级资助6.67万元

4、渭西办街道办事处

(1)中华社区居委会

总人口2628户,共9172人,社区干部3人,现有办公用房面积达200平方米,虽办公影响不大,但还不能满足“一部四室三站一场”的要求,不能提供全面服务,通过协商相关部门事宜和积极争取,现拟扩建办公用房100平方米,计划投资20万元,申请上级资助6.67万元。

(2)彩虹社区居委会

共有居民7561户,共22000人,社区干部7人,现130平方米办公用房,活动不便,办公不畅,长期制约社区基层,经与单位协调,现拟扩建办公用房,计划投资20万元,申请政府资助6.67万元。

(3)秦宝社区居委会

该社区居民3094户,共9294人,社区干部3人,办公用房30平方米,基础设施不完备,服务工作不顺畅,现拟在原服务站基础上扩建,总投资20万元,申请上级资助6.67万元。

(4)中附院社区居委会

居民621户,2173人,社区干部5人,办公用房80平方米,为了更好的提供社区服务,达到“一部四室三站一场”的标准,现拟在原址上扩建220平方米,计划投资20万元,申请政府资助6.67万元。

(5)西电社区居委会

该社区有居民1352户,4060人,社区干部3人,社区位于西电三公司家属区内,面积55平方米,办公受限,现与西电三公司领导达成协议,拟扩建社区办公用房245平方米,总投资20万元,申请政府资助6.67万元。

5、古渡街道办事处

(1)玉珠社区居委会

辖区3015户,共8810人,社区干部3人,因办公用房面积小,办公受限,服务阻塞,按“一部四室三站一场”要求,拟扩建办公用房,计划投资20万元,申请政府资助6.67万元。

(2)玉泉社区居委会

属板块型社区,居民1696户,共5329人,社区干部3人,社区地处地运司家属院,办公用房面积100平方米,不能达到“一部四室三站一场”要求,配套设施不完备,拟扩建办公用房并配齐配套设施,计划总投资20万元,申请政府资助6.67万元。

(3)毕阳社区居委会

该社区有居民2399户,6280人,社区干部3人,办公面积40平方米,面积小,办公不便,与“一部四室三站一场”要求相距甚远,为方便群众办事,现拟扩建办公用房,总投资20万元,申请政府资助6.67万元。

6、马泉街道办事处

(1)陕广社区居委会

该社区共有居民2181户,7493人,社区干部5人,社区在陕广家属区内,为形成“一部四室三站一场”服务站规模,现拟扩建办公用房,计划投资20万元,申请政府资助6.67万元。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社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做好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区办公条件,做好社区服务工作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扩大就业、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些项目的建设可以加快完善城市社区服务体系,提高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可以进一步加快我区城市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拓展社区服务方式,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为打造“三力”,创建和谐社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在全市社区建设工作会议结束后,市民政局下发了《关于做好年城市社区服务体系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区民政局及时向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分别进行了专题汇报,区上及时成立了城市建设工作调研组,做出了《关于贯彻十七大精神加强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决定》等关于区社区建设工作有关决定性文件,为我区社区建设工作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目前,1个办事处级社区服务中心及19个社区服务站,已制定了规划,与辖区单位、开发商、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谈妥了规划和建设地址,做出了工程建设预算。

四、项目建设的规模和功能

(一)街道办事处级社区服务中心

古渡办社区服务中心选址确定在古渡街道办事处西侧空地。总建筑面积计划为600平方米,总投资105万元,申请政府资助40万元。

(二)社区服务站

篇3

张瑞敏曾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劳动改造人。通过这次社区服务劳动,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想应该是我们在劳动中明白了许多平时不懂的道理。慢慢的长大了,改变自己。劳动中,我知道了许多自己的不足之处。

平时,在家的时候爸爸妈妈都把我们当宝一样的伺候,这次我们算是亲身实践了,而且我们都努力的去做了。我们做了将近半天的活,包括拖地、扫地、擦窗等。最后当事情全部完成的时候,我们松了一口气,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刚开始劳动是有点累,但很高兴,有种成就感。就像一群人坐在一起吃着你做的菜,心里会很幸福高兴。

我感触深的是万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自己不断克服困难才会成功,做事要认真踏实。假如我不去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就发现不了自己的不足。工作也一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只有自己体验了才会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就得到多少回报。只有认真做了,才能有所得。认真学习了,会有好成绩;认真工作了,会有成果。通过自己的努力付出,不管结果如何,那个过程自己肯定是受益的。这次劳动并不是很难,想想父母每天都要工作,辛苦挣钱供我们读书,而我们只要坐在教室里学习,没有负担,我们没有理由不认真学习。

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生活,想到父母小时候连吃都吃不饱,更别说读书,比起父母来,我们幸福多了。或许赚钱这么辛苦,甚至比这样更辛苦。一想到父母,我真的觉得好愧疚。因此,我在心底暗暗的下决心,以后一定要让父母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让父母以我为骄傲。

从这次劳动中,我还明白了我们应该尊重和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这样的一次劳动对我的身心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想不管以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得认真负责,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这样所得到的和所收获的经验和价值是值得学习和珍藏一辈子的。

社区服务活动的报告

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那份热情。正因为如此,我才渐渐地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创造自己的事业,就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凭着一个人对工作的执着、坚定的信念会指引着他走向完美的事业之路。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里,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体会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这时才发现自己是最幸福的。因为我还在学习的阶段,还没能真正地接触事业,没能真正地了解到工作的难处和辛苦。

想起来,还是觉得自己现在还是不错的了,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下读书,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是这一次社会实践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给了我一次记忆深刻的经历。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自己该做的事。社区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一些基础的知识就够用了,可到了实习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以后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不能只安于现状,一定要奋勇直前。

篇4

关键词:美国;服务学习;公民教育;功能;启示

一、美国服务学习发展概况———概念、模式与兴起

服务学习(servicelearning)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新兴教育思潮与实践,近三十年来,它在西方及亚洲的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广泛运用于小学、中学及大学教育的各门学科。服务学习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基于学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就其操作层面看,与单纯的社区服务和志愿服务不同,服务学习将课程学习和社区服务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学校和社区的合作,将提供给社区的服务与课程联系起来,学生参与到有组织的服务行动中以满足社会需求并培养社会责任感,同时在其中学习以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与同伴和其他社会成员合作分析、评价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教育改革服务学习联合会(Al-lianceService-LearninginEducationReform)的观点,服务学习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预备———学生在他们的社区中发现问题,并制定适应社区需要的发展计划;(2)合作———学生与社区形成伙伴关系,共同解决社区问题;(3)服务———学生实施有助于社区的服务计划;(4)课程统合———学生为解决社区问题而运用在学校里掌握的知识;(5)反思———学生花费一定的时间对所从事的社区服务工作进行思考、讨论,并进行写作。[1]由此可见,服务学习不仅仅是单纯地为社区提供服务,而是将课程、服务和反思结合起来,从而实现课程目标、社区发展、学生成长的多维功能和价值。美国的服务学习实践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肯尼迪时期,美国和平队(PeaceCorps)于1961年创办,目的在于推进世界和平并提供训练有素的志愿者协助欠发达国家发展。1964年,约翰逊创办了美国服务志愿队(VolunteersinServicetoAmerican),旨在动员社区力量在社区服务、经济发展与能源保护等方面提供志愿服务,除此以外,国家教师联合会(NationalTeacherCorps)、工作团(JobCorps)等组织相继得以成立,推动了美国社会服务活动的蓬勃发展。20世纪80年代,国家服务活动开始与美国教育体系相衔接,大学教育超越同盟(CampusOutreachOpportunityLeague)、校园联盟(CampusCompact)、国家青年领导组织委员会(Na-tionalYouthLeadershipCouncil)与服务美国青年组织(YouthServiceAmerica)相继成立,以推动各级各类学校中的社区服务计划。其中,作为美国高校服务学习计划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校园联盟由布朗大学、佐治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三所大学的校长在1985共同发起创立,其目的在于鼓励其他大学的校长激励教师、学生和职工参加服务学习行动,该联盟起草了一份声明,一旦大学校长签署了声明,该所大学就成为校园联盟的成员。参与校园联盟的校长都许诺、鼓励和支持在其所在学校进行学术基础上的社区服务,目前校园联盟已经有上千所高校成为其成员。联邦政府支持服务学习的兴趣始于1990年代。布什政府颁布了《1990年国家和社区服务法案》(TheNa-tionalandCommunityServiceActof1990),设立“服务美国”(ServeAmerican)计划,拨款支持服务学习,服务学习开始成为培养公民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参与能力的重要方式。1993年9月,克林顿总统签署《1993年国家和社区服务信托法案》(TheNationalandCommu-nityServiceTrustActof1993),并依此法案建立了国家服务社团(CorporationforNationalService)支持各项服务学习计划。1994年11月8日,克林顿给每一个学院和大学校长写信,请求校长们在全国范围内共同激励并切实推动服务道德。为回应政府推进服务理念和行动的号召,美国高等教育协会和校园联盟在1995年1月召开了国家和社区服务学习学术研讨会,以此为起点,服务学习在学术界和教育实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2002年,小布什总统签署《2002年公民服务法》(CitizenServiceActof2002),呼吁所有美国人为美国奉献约2年的时间,并宣布成立美国自由团(USAFreedomCorps),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多服务学习的机会。正是得益于民间、学校、联邦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服务学习在美国高校得到了迅速发展,实现了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革新、学校社会服务功能拓展、大学生公民素质全面发展的综合目标。根据校园联盟的统计,该联盟中提供服务学习课程的学校比例在2001到2006年之间从87%增加到了91%;2006年,校园联盟所有成员学院和大学的教学人员中,12%的教师都教授过至少一门以上的服务学习课程。除了大学层面,美国教育部发现,2006年40%的高中和32%的公立学校在他们的课程中都开设有服务学习课程。

二、大学生公民教育———美国服务学习的核心功能

广义的公民教育是指“使个人社会化,成为他所处的政治社团(包括国家和地方两个层次)的一名合格成员”的一种教育。[2]而狭义的公民教育通常是指学校的公民教育,特指各级各类学校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活动使青少年理解国家意志,提升政治参与意识与技能,使之成为合格公民的一种教育。美国的公民教育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从建国初对移民的共和主义教育,到发展时期自由主义公民观教育,再到当代个人与社会价值并重的公民教育,美国公民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具体形式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经过近30余年的完善,美国高校服务学习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备的运行和保障机制,并逐步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公民教育形式。美国社会坚信,良好的公民教育是民主社会的保障。在美国服务学习的诸多目标中,公民教育目的始终处于核心位置,复兴美国的责任伦理、社区精神与政治参与意识是美国各级学校开展服务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课程理论与服务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公民参与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政府的运作,关心社会问题,使学生对历史和社会达成更深刻的理解。[3]美国学者Battistoni(1997)认为,服务学习两个主要的动机就在于培养博爱与公民性。美国全国服务学习委员会(NationalCommissiononServiceLearning)主席约翰•格伦(JohnGlenn)指出,从其绝对意义上来看,公民责任意味着在社区、州与国家中承担起一个人应有的健全的个人角色,这也就意味着学校课程应该与学校外的工作相整合,服务学习在这一方面恰好可以做到,它能够将社区服务与学术课程紧密相联。[4]研究表明,服务学习在以下几个方面很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他人福利(D.E.Conrad&Hedin,1981;Melchior,1997);帮助他人的责任感(Williams,1993);参与公民事务(Blythetal.,1997)以及对他人负责的态度(Luchs,1981;Newmann&Rutter,1983)。研究表明,较之控制组,参与到服务学习中的学生在社会责任感、学业水平等方面都有所增长,94%的学生认为服务学习“教会了我怎样与同伴和教师相处得更好及怎样在一个集体中工作得更好”;“帮助我了解了社会及怎样使它变得更好”(MillerandOthers,1997)”;80%的学生认为自己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能够影响社会,能够理解社会与历史内容,能深入思考社会政治与道德,能理解政府的运作(Lipsitz,1984;Toepfer,1988)。[5]基于对美国服务学习兴起的历史缘由、社会背景和法理依据的系统考察,综合美国学者就服务学习效果开展的实证研究结论,逻辑和事实都表明,美国服务学习这一新兴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具有重要而显性的公民教育功能。一方面,服务学习在激发学生公民责任感和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学生参与社区服务与反思的过程中,服务学习课程十分强调公民的积极主动性、强调公民的主体性。服务学习使学生在参与社区服务的过程中形成对人类差异性的认识,使他们学会对他人尊重和宽容;服务学习也使学生在服务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思考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还有助于学生形成服务伦理和服务的价值观,保证学生能够长久地保持社区参与的热情,从而达到培养公民责任感与积极政治参与意识的公民教育目标。另一方面,高质量的服务学习计划和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从而为其未来有效参与政治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些政治参与能力主要包括:有效的质疑能力,获取信息、鉴别信息以及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思维的能力,做出理性判断与决定的能力,交流的能力与说服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三、他山之石———美国高校服务学习对我国公民教育的启示

基于大学生公民教育的视角对美国高校服务学习开展深入研究,探究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内涵,分析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特征,探讨美国高校服务学习对我国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服务学习国际比较研究,充分认识服务学习的公民教育价值

美国多年来的实践表明,除了学术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服务学习这一新兴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在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参与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显著的公民教育效果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学生通过服务社会,其沟通交往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身心健康水平等诸多方面的综合素质都得以提升。另一方面,学生在服务社区的过程中投身社会实践,进入了真实的生活和工作情境,开始客观分析社会问题,清醒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价值,增进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切身体会到了国家发展的大好形势,从而坚定其了政治信念,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制机制,建立中国特色的高校服务课程体系

建立中国特色的高校服务课程体系并不需要白手起家或推倒重来,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借鉴美国高校服务学习课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现行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制从理念和体制机制上加以改革和完善,使其更好地发挥公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首先,要改变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主体能动性不均衡的状况,坚持互惠的原则,充分调动政府、高校、学生、社区的积极性,一方面重视发挥学生在服务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建立新型“高校—社区”伙伴关系,重视调研社区需要,科学设计服务项目,真正实现多方利益互惠的目标。其次,要坚持服务学习课程化的总体原则,加强高校行政资源、团学资源和学术(课程)资源各系统间的联系,提升服务实践与学术课程之间的关联度,达到公民教育和学科专业教育相融合的目标。另外,要积极建设校外服务学习基地,与社区居委会、志愿者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慈善基金会、孤儿院、敬老院、打工子弟学校等服务需求部门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为服务学习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成立高校服务学习促进组织,保障高校服务学习课程有序展开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主要由共青团和学生工作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由于缺乏学校乃至更高层面的组织统筹和协调,大学生实践活动缺乏教学和学术部门的有效支持,存在“重服务轻学习”、“重实践轻理论”、“重活动轻课程”等“三重三轻”现象。有鉴于此,要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高校服务学习课程体系,当务之急是要在学校层面建立服务学习促进组织,以统筹全校行政、教务、学术、学工、共青团等各相关部门,协调全校课程、师资、经费、实践等各类资源,保障服务学习课程的科学有效开展。考虑到服务学习课程的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价值定位,可以考虑设立由党委副书记、教学副校长任组长的服务学习领导小组,依托教务、学工、团委、思想政治理论课等部门建立下设执行工作机构,领导小组对服务学习课程综合统筹,下设机构各司其职,为服务学习课程的良性运行提供充分的组织保障。

(四)规范服务学习课程管理,切实发挥服务学习课程的公民教育功能

篇5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首先,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同志们一年来,在工作、学习以及生活各方面给予我的热心指导和帮助。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以团结、务实的态度带领社区两委一班人,围绕加强社区党的建设,促进社区服务这一中心工作,本着以人为本、提升社区服务的宗旨,以团结务实的工作态度,积极探索新形式下社区工作,以服务居民为重点,以党员管理为抓手,以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建设文明、宜居社区活动为载体,以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和质量以及开展大力弘扬新疆精神活动为突破口,以创建群众满意社区为目标,始终以为居民和驻辖区单位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为已任,着力体现社区连接党和政府与群众桥梁纽带作用。

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以来,我始终将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管理服务水平、服务能力,认真履职做为根本,加强社区两委班子及全体工作人员团结,调动发挥了大家积极性,较圆满地完成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交办的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下面,结合年度干部考核工作要求,现将本人一年来学习、工作、以及道德、廉政建设方面情况向各位领导、同志们报告如下:

一、着力加强学习,重视道德修养,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为更好适应工作需求,本人积极参加街道及上级部门的学习、培训,向兄弟单位老同志学,向群众学,向身边工作人员学,向书本学,坚持学中干,干中学,认真撰写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重点加强了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尤其是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区工作,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工作实践。通过学习,进一步加强了宗旨观念,全局意识,在思想上、行动上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保持一致,进一步拓宽了视野,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自身素质,提高了理论基础,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权。

二、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推进社区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回顾一年来,团结带领社区一班人,在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的领导下,认真分析、研究街道下达的责任目标的基础上,及时进行任务分解,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不断加大目标落实力度,使各项工作取得成效。一是把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下达的目标认真分解,落实到人,切实做到了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有检查;二是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坚持用制度管理社区工作,把社区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三是加强社区办公基础建设,建立社区食堂,为各科室配置计算机,提升了为居民服务条件;四是重民生,强服务,党的惠民政策得到扎实有效落实。新建社区活动室,居民社医保做到应保尽保,困难群众救助金过冬费按时发放,残疾人关爱政策得到落实,居民老年人优惠卡及时办理,老年补助金按规定及时办理,满足困难群体正常的生活需求;五是认真落实“单位化、网格化”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了公安片警、治安员、楼栋长治安防范体系,增建治安岗亭,为治安员增添装备和服务设施及技防设备,加强治安巡逻密度,实行24小时值班巡逻,加强重点地区地段治理,重点人员防控工作,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工作,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及时分析研判,确保亚欧博览会、十等重大节日期间社会、政治稳定,促进了社区和谐稳定;六是依法加强社区民主政治建设,社区服务事项、办事程序、职责公开上墙,社区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涉及到居民服务内容的事项进行公开,工作人员挂牌上岗,全面落实首问责任制,社区工作接受群众监督;七是社区党建工作得到加强,积极开展抓学习、抓制度、抓纪律、抓作风的“四抓”活动,社区党员在各自工作岗位率先垂范,发挥作用,党的战斗力、凝聚力不断增强;八是社区人居环境改善,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增强。

三、强化职业道德,遵守廉政纪律,践行党的宗旨。

严格遵守“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做到:一是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工作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决不推诿,勇于担当;二是严格要求自已,要求其他同志做到的,自已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已坚决不做。工作透明,不谋私利;三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严格遵守财务审批制度,自已能够以身作则,勤俭敬业,从节约一张纸做起,从小处着眼,顾全大局,灵活运用社区经费;四是身在社区,心系群众,时刻把群众需求放在第一位,把群众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做为社区工作的标准,关心群众疾苦,身先士卒,扑下身子,全心投入于社区工作,以自已的行动感染和影响身边的每位工作个人。

四、存在问题和不足

篇6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区;

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学校的不断扩招和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统分政策的取消,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日益突出,许多大专以上学历的高校毕业生因没有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而待业在家,提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区化,正是认识到当前大学生就业以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困难,探索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社区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制约和影响,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服务,体现了一定社会统治阶级的利益。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社区的影响

1、有利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在“十七”大报告中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除了依靠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大多数成年人来说,社会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必须大力加强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有利于社区物质文明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做的好,社区成员的思想觉悟高,有利于社区的物质文明的建设。如有利于维护社区的基础设施。因此,加强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社区物质文明建设以及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有利于社区的和谐稳定

目前,在社区的思想道德建设中还存在着如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抵制歪风邪气和不良思潮等问题,如果对这些问题处理不善,解决不及时,就会给个人、家庭乃至社会造成危害,不利于社区的和谐稳定。据报道,上海由于社会矛盾解决得比较好,加强对社区居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故的“”、“政府无用论”在社区建设搞得好的地方根本没有市场。可见,加强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社区的和谐稳定。

(二)社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完善的社区设施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社区服务设施状况良好,人心容易团结,可利用社区的有利因素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达到良好的效果,反之,设施状况差,则人心容易涣散,无法实现教育的目标。

2、良好的社区文化传统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开展

我国的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可概括为“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社区的文化传统除了具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如江浙社区文化具有“包容、务实”的特点。这种文化对社区成员的思想道德品德形成会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3、完善的社区规章制度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社区规章制度对社区成员的行为有很强的约束力,成员要在某一社区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就必须遵守这个社区的道德规范,否则就会受到集体舆论的谴责。当社区规章制度的要求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时,这种约束力可以强化教育的效果;而对于那些落后的规章制度这种与树立却阻碍了个体思想的进步。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走进社区的必要性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

1、缺乏吸引力。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时效性,只是教育效果不明显,使学生对思想教育存在不同程度的抵触和厌倦情绪。

2、理论教育脱离社会实践。在学校教育中,思想教育工作与其他工作并未结合起来,相对独立,难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的全过程,因此,出现了教学与思想教育工作相互隔离的现象。

3、教育效果不明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包括导向、激励、评价、凝聚、调节和转换等诸多功能。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思想政治教育采取“一元化”的课堂教育模式,难以使学生从内心真正接受理论,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区化的必要性

1、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包括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可以把学校教育的实践活动纳入社区环境之中,充分利用社区这个“第二课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使得实践活动的形式更加丰富,更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2、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使大学生能真正体验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社区化可以使学生有机会把所学的理论应用于社区社会生活实践,并通过以社区为平台的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实现理论的升华。

3、促进大学与社区的和谐

思想政治教育社区化可以促使大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促进大学与社区的和谐发展。一方面,大学可以充分利用社区的资源开展各种学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社区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为社区成员的思想发展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区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大学与社区的沟通合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区化,需要大学与社区之间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和沟通机制。

首先,学校与社区双方应就大学生进入社区的具体事项达成一致。其次,各级学生团体是开展社区实践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学生团体与社区各部门之间也应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在此,学校与社区之间应当建立快速、准确的信息沟通机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社区化的过程中,学校与社区之间建立的信息沟通机制具有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能够保证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信息沟通机制也有助于信息的及时反馈,学校领导可以通过相关信息,掌握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掌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二)加强对社区居民的精神引导

1、进行隐性教育

2、开展社区文化活动。

(三)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

大学生的社区实践活动的目的又两个;一方面促使学生运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进行社会调查;另一方面,鼓励学生为社区提供相关的服务,并在其中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

1、设立社会实践小组

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主要方式是进行社会调查。社会调查按照调查时间和集中程度可分为假期调查和平是课外调查。暑期“三下乡”活动是个大学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的传统方式,而平时课外调查也是一种社会调查的方式,并在各大学中逐步开展。

社会调查工作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专题调查、一般调查、集体调查、个调查等。在当代大学,学习模式应当集自主性、专业性、实践性、学术性与创新性于一体。因此,学生深入社会开展调查研究,正是一种发挥学生专业性、实践性、学术性与创新性优势的有效途径。

2 开展社区服务

篇7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珠海519090)

摘要:本文以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工作坊”为例,总结其创建过程、运行特点、实际效果及工作启示,进而探索高职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的服务学习模式。

关键词 :高职;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服务学习

DOI:10.16083/j.cnki.-1296/G4.2015.01.04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1—0091—03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研究会党建研究一般资助课题: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创新研究(课题批准号:2012GZZZA7)。

收稿日期:2014—08—02

作者简介:梁伟东(1968— ),男,广东湛江人。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讲师,高级职业指导师,人才测评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官伟强(1956— ),男,广东普宁人。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职业与成人教育。

郑勇(1984— ),男,湖南耒阳人。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大学生党建。

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存在实践乏力、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等亟待改进的问题,导致学生课后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平台将所学的课堂知识与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影响了知识的内化和运用能力的提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尝试引入服务学习,开设“高职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工作坊”,探索高职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的新模式,以期走出上述困境。

一、服务学习与高职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的联系

服务学习是美国学校进行品格教育和公民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美国于1993年开展的服务行动将其定义为一种方法,指通过学校和社会的合作,将提供给社会的服务与课程联系起来,让学生参与到有组织的服务行动中,以满足社会需求并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同时,提高学生与其他社会成员合作分析、评价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由此可知,服务学习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强调服务与学习并重。即服务与课程学习是直接相联的,服务围绕着课程学习设计,学科教学渗透于服务之中,参与者依据学习目标展开反思,从而实现“学中做”、“做中学”。二是注重结构化反思。精心设计的服务活动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服务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据学习目标进行反思,评估学生的综合表现。三是强调品格教育。服务学习着力于促使学生在主动参加社区服务的过程中持续关注社会、健全完善人格,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在高职学生党员党性锻炼中引入服务学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服务与学习并重的理念既能满足学生提供服务时实现自我的“成就感”,又能激发其通过学习完善自我的“动力感”,让党性锻炼活动更具吸引力。其次,课程化运作具有固定的学制和周期,在系统的学习框架和完整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更加长效的党性锻炼机制,使学生更好地发展和提高自身素质。再次,学做一体化能促使学生养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党性修养习惯,增强其实践参与度,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发展思维品质,完善品格,改进社会行为,增强社会责任感。最后,准备、执行、反思、评估等服务学习步骤涵盖了对于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实践的参与、自身反思、考核评估等党性修养的全过程,能有效地增强党性锻炼效果,提高党员培养质量。

二、“高职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工作坊”模式的设计和实践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于2012年开始在原有挂职锻炼活动的基础上引入服务学习,设立“高职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工作坊”。设立工作坊的目的是将现有的党建、思政教育资源整合起来通盘考虑和设计,探索、构建一种党性锻炼新模式,组织学生党员积极参加社区服务并在服务过程中增强党性修养,实现自我发展。工作坊的服务学习时间为一年,在此期间,学生党员服务与学习并重,一边以挂职村(居)负责人助理的形式参加服务学习活动、开展挂职工作,一边学习思想政治、群众路线、行政能力等相关课程。

借鉴服务学习的理念和方法,在对“高职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工作坊”的设计和实践中,我们严格按照准备、执行、反思和评估四个阶段分步骤推进,有计划地组织实践。

(一)准备阶段

1.设计工作坊培养计划。明确工作坊的培养理念、目标、运作方式、人员招聘、经费预算等,与合作区、镇(街)、村(居)沟通协调,明确各方职责,取得合作单位的有力支持。

2.实施需求调查评估。成立组织领导机构,深入合作村(居)开展需求调研,综合所掌握的资料及需求情况,与合作单位确定合作的村(居)及对应开展的服务学习项目,并明确各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分工及职责。

3.招聘学生党员。在全院招聘学生党员(含入党积极分子),以院系为单位,组建学生党员挂职服务学习团队

(5~9人)。

4.组建教学团队。从思政课教学部、学生工作处、各院系招聘专业教师,由镇(街)、村(居)等单位按照协议为每一名学生党员配备一名社区督导,组建教学团队,并明确教师相关待遇参照学院教师参加专业实践管理办法落实。

5.设置教学课程。召开指导教师、社区督导、学生助理及学生党员联席会议,根据工作坊的培养目标,结合社区及学生党员的需求,规划设置党性锻炼课程体系,教师根据自身专长开设课程。

(二)执行阶段

1.召开简报会。向学生党员介绍工作坊及村(居)相关情况,指导学生讨论、完善服务项目并跟进学生筹备项目的进度情况,协助解决所遇困难并组织相应的技能训练;组织学生团队填写服务学习项目申报书并及时通报立项资助情况。

2.学习服务学习课程。开设服务学习课程,并列入公共选修课。服务学习课程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培训类课程,主要包括政策法规介绍,区情、民情概要,社交礼仪,沟通协作等内容;第二类为指导类课程,主要包括新农村建设政策解读、群众路线理念和方法、基层工作实务、社会调查方法等内容;第三类为提高类课程,主要包括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基层群众生活变迁等内容。课程贯穿于全年,与服务实践穿行,一般半个月安排一次。

3.开展服务学习活动。学生党员寒暑假在村(居)集中服务三个月左右,每天工作七个小时;平时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在村(居)服务,每周1~2次,每次不少于一个半天,在此期间,学生党员除了需要完成岗位工作外,还需要完成服务学习项目任务。

4.加强督导和分享。指导教师每半个月召开一次咨询会,定期向学生介绍实践情况,并及时指导学生解决所遇到的难题。每周,社区督导与学生党员进行深度面谈,进行“一对一”解疑答惑。各服务团队定期举办成长分享会,分享思想感悟。

(三)反思阶段

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要求学生提交自我评估报告和反思材料,如工作日志、周记、工作总结、社会调查报告等,对服务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进行反思。指导教师在课堂上通过集体讨论、成长分享、反思汇报等形式引导学生对服务中的所见所闻及所学课本知识进行反思,以增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四)评估阶段

1.开展问卷评估。通过填写前测、后测问卷,对比各项问卷数据,对学生党员党性锻炼情况进行客观评估。

2.加强锻炼效果评估。指导教师通过填写问卷总结、期中(末)评估报告或评估表等,社区督导通过撰写鉴定表等,专家组通过验收学生团队的服务学习项目,“三方”联合对学生党员党性锻炼情况评定星级,并通过媒体报道、总结分享会等方式肯定学生的成长,鼓励其持续地参与党性锻炼。

三、工作坊锻炼模式的特点

(一)学做一体化的党性锻炼理念。将“学中做”、“做中学”的理念贯穿于工作坊教学实践的全过程,使理论课程与服务实践紧密结合,用理论指导学生实践,深化学生的认识,通过服务让学生反思所学内容、思考其价值和意义,增强认同感。以“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建设”为例,在工作坊,我们专门安排了“三个一活动”,即由一名思政课副教授举办一场专题讲座、安排学生全程参与一次村(居)“两委”换届选举、举办一场总结分享会,引导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养成“学中做”、“做中学”的党性锻炼态度,形成以践行深化认识、以体验增强认同的党性修养习惯。

(二)紧扣服务的党性锻炼内容。工作坊立足于社区需求,将党性锻炼内容专题化,形成“专题学习+模块实践”相结合的锻炼形式。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突出对实践的指导、对党性修养提高的支撑;在服务项目的设计上,注重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素质能力的提高。以创建“幸福村居”为例,工作坊一方面邀请本市专家举办“创建幸福村居,建设幸福珠海”专题讲座,向学生解读“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幸福村居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法规;另一方面,以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参加“与儿童一起阅读”等服务项目,并围绕“幸福村居建设”主题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增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同。

(三)生动活泼的党性锻炼方式。工作坊整合现有资源,将政治、法律等课程内容融入到“幸福村居”建设、党群连心工程、“两新”组织团建等服务项目中,广泛运用任务导向法、社会调查法、团队合作法、课堂讨论法等参与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思考、乐于实践。如“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课程先安排学生对社区教育、医保、就业、劳动纠纷等专题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然后,在课堂上由教师进行讲解和深化。

(四)科学有效的评估机制。工作坊参照服务学习的做法,设计了一套科学的评估机制,包括学生自评、团队评议、指导教师(社区督导)评议、前后测问卷测评等。学生通过撰写党性锻炼周记、自评报告等形式自评,团队通过举行小组会议对组员进行集体评议,指导教师通过填写期中(末)评估报告、社区督导通过填写鉴定表等对学生进行评议,通过设计前、后测问卷组织学生进行问卷测评,从而使工作坊对学生党性锻炼成效的评估实现全程化,增强了评估的有效性,激发了学生参与党性锻炼的内在动力。

四、工作坊锻炼模式的成效

(一)创新了党性锻炼的模式,激发了学生党员参与党性锻炼的热情。工作坊打破了以往的以课堂、校园和教师为中心,注重推理说教,缺乏实践体验的封闭式党性锻炼模式,建立起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面向社会,强调“知行合一”的建构型的党性锻炼模式。工作坊通过借鉴服务学习的理念和做法,将党性锻炼融入到社区服务中,让学生在锻炼中服务,在服务中锻炼,既让学生以服务社区的形式发挥了党员先进性,又满足了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需求,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参与党性锻炼的热情。同时,学生的党性修养习惯逐渐从“学习—提高”向“学习—服务—反思—提高”转变。

(二)满足了学生的实践参与诉求,提高了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坊通过整合校内外育人资源,借鉴服务学习的做法,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校外实践环境。学生在教师(督导)的指导下,广泛参与幸福村居建设、党群连心工程等服务项目,定期对所学知识和服务中的所见所闻进行反思,体悟党和政府的爱民惠民政策,这为深化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注入了“真情”,这一点在工作坊开展的前、后测问卷调查中得到了印证。超过88%的学生认为参加工作坊后学习思政课的兴趣有了很大提高,对思政课价值的认识更加深刻;不少于86%的学生认为自己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比如,熟悉了“三农”、党建等方面的政策法规;9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服务中深化了对基层、对社情和国情的认识,提高了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了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满足了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促进了学生党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工作坊在党性锻炼内容、形式、时空上都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其锻炼内容十分繁杂,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到经济社会建设,小到党群连心工程等。学生党员以助理的身份在具体岗位上长时间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这一党性锻炼模式使其获得了丰富的工作体验,并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因此,参加工作坊不仅有利于学生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而且,使学生积累工作经验、提高综合素质的诉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实践证明,工作坊在促进高职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方式创新、提高大学生党性修养上有显著效果,高职院校可以借鉴这种党性锻炼方式,将其运用到党建工作中,与社会共享育人资源,合作育人,从而为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提供真实的“知行合一”的环境,进一步提高党员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蓝采风,许为民.服务—学习:在高等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2]官伟强,梁伟东,郑勇.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引入服务学习模式的探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3]赵希斌,邹泓.美国服务学习实践及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1(8).

篇8

发展现代产业

建设生态文明

党的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作总体布局。在学习十报告时,乌当区干部群众对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十分关注,结合实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更加坚定了“走科学发展路,建生态文明区”的信念。

经过6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许多领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在一些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生态建设便是其一。

俗语说得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然而,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如果不注重生态平衡,不节约资源,不走一条与环境友好、良性互动之路,就可能变成“前人砍树,后人遭殃”。为此,乌当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大力增加生态资本,树立绿色财富理念。

素有“黔中秘境·生态乌当”之称的乌当区,是大贵阳建设“北扩”的首善之区。这里生态环境较为完好,森林覆盖率为49.36%,同时,有17亿立方米地热温泉资源分布其间……生态资源在乌当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性的地位。

贵阳市提出要把乌当区打造成为贵阳核心区,与云岩、南明形成“三足鼎立”,同时,市委市政府对乌当区“走科学发展路,建生态文明区”的定位给予了充分肯定。乌当区将依托自身特色和资源优势,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将生态文明理念作为所有规划的指南,不断推进绿色创新。

随着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格局的形成、现代农业规模和水平在全省领先地位的确立和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乌当区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全区规模以上的工业“大盘子”中,新兴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型环保材料已占半壁江山,正朝着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提升产业质的方向发展;在服务业方面,以“温泉、体育、民俗、生态”为主题,推动生产业集聚发展,促进生活业均衡发展,形成以城区为中心、乡镇为依托,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特设鲜明、优势互补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

突出民生导向

创新社会管理

乌当区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坚持民生为先、服务在先、基层优先的原则,积极探索郊区城市管理新模式,按照“不摘农业帽子、不丢城市牌子、不挡发展路子”的思路,建设新型社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011年以前,街道办是区政府的派出机构,更多地履行着政府管理职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服务功能难以适应要求。2012年,贵阳市成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之一,撤消了街道办事处,建立了群众工作委员会和社区服务中心,把过去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变成了现在的市、区、社区三级管理体制,社区服务中心成为直接面对群众、服务群众的专门机构。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乌当区以构建以群众工作统揽工作、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矛盾化解、社会力量帮扶社会特殊群体、复合型社区防控体系保百姓平安为突破口,夯实服务基础、强化服务意识、推进服务体系建设,开创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新局面。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行政层级,成立了群众工作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创新构建群众服务工作平台,整合区纪委(监察)、法院、检察院、公安、民政、住房和城乡建设、国土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28家职能部门派员集中办公,积极构建覆盖面广、及时有效、群众满意的新型网格化服务平台,把群众利益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求真务实,在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在办实事上想办法、下功夫,把民生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

2012年乌当区对民生的投入达10余亿元,与2011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5%。投入100万元建立了救助专项基金;投入6717万元用于促进城镇就业,落实社会保障;投入2.4205亿元用于加强教育,改善办学条件;投入1149万元用于撤办建社区,促进城市基层体制改革;投入1103万元用于深化平安乌当建设、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综合治理……

乌当区还将大力开展以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本领,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城乡发展一体化

富民强区奔小康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已成为乌当区干部群众的共识。乌当区按照城乡规划、城乡产业、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民生保障“六个一体化”的基本框架,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以更加大的决心和勇气打破城乡二元分立结构,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体系,努力推进城市与农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2011年被列为全省“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和新型工业化发展试点示范区”以来,乌当区紧紧围绕“四区”建设目标,即以“生物制药、绿色食品”为主导的黔中新型工业化先行区;以“温泉、体育、民俗、生态”为主题的西南高品位休闲度假区;以“生态、高效、创意、循环”为特色的贵州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为支撑的贵州城乡一体化试验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黔中经济区,高起点、高规格、高标准推进“四化”同步。

目前,乌当区正加快同城化步伐、拓展城市空间规划布局、加快区内发展互动,积极融入贵阳核心区。继续发挥东风镇核心区和主战场的承接和辐射带动作用,利用业已形成的产业基础,按照产城互动的原则,做好产业园区与城市布局的衔接,努力实现建一个园区、兴一批产业、带一片新城、促一方发展。

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乌当区加强城镇化与工业化在空间上的融合,按照经济产出、人口承载、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要求,实现各类建设用地的合理配备、各类功能片区的科学分布、各类功能组团的优化布局,以产业化促进城市化,以城市化推进产业化,实现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让未来的乌当,既是产业新城,又是城市新区,既宜居宜业,又宜游宜乐。

篇9

关键词:社区照顾;居家养老服务;服务模式;社会福利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287(2012)01-0093-07

我国于2005年9月开始在广州、上海、北京、南京、杭州等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城市首批试点推行“居家养老服务”,将其作为应对老龄化的重要对策。追本溯源,对居家养老服务的理念及其含义的理解主要来源于国内学术界对英国社区照顾以及深受英国影响的香港安老服务的介绍与探讨。因此,在论及如何发展本土化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或方式之前,应该对英国社区照顾的历史沿革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理解,以便提供理论及实践层面的借鉴。

一、英国社区照顾的历史沿革

鉴于对机构照顾的批评日益加剧,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英国政界、学界等社会各界人士均发起了“去机构化”的倡议,有关社区照顾的概念开始出现在社会福利政策的讨论中。20世纪80年代,英国新上台执政,在此期间的四份政府报告书中均提及社区照顾及其走向,直至全民健康服务与社会照顾法令于1990年的正式颁布,意味着社区照顾以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的姿态公之于众。

论及服务对象,起初的英国社区照顾仅仅针对精神病患与智障人士,为了使这一类群体摆脱缺乏人文关怀的机构,回归到正常的生活空间而倡导的去机构化;直至70年后期,由于英国社会老龄化加剧,老年人口持续增加,老年群体占服务的比重最大,社区照顾才几乎成为现阶段英国老人社会服务的代名词。

剖析其服务内涵,这里不得不提社区照顾的两个面向:在社区照顾和由社区照顾。“在社区照顾”的概念主要是鼓励那些长期滞留在医院或大型专业机构中的服务对象回到社区生活,这一概念也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国外学者在解释“在社区照顾”时,其重点是在强调来自于在社区内设置的较小规模的养老机构的照顾以及由非正式、正式渠道所提供的照顾,由此可看出,这里旨在突出社区照顾的地理概念主要是指在医院以外的照顾,因此这里的社区主要指的是提供照顾的地理社区,这种对社区照顾的理解极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各界对弱势群体应当脱离非人性的机构照顾环境的一种呼声。

随后,对英国社区照顾的理解转变到了另一层面,即“由社区照顾”。它最早被认为是仅仅帮助弱能人士走出机构照顾模式,而地方政府只负责安置工作,因此,1981年英国政府的《步入高龄化白皮书》中指出,社区照顾的实质就是要增加非正式照顾者的责任,主要由地方政府、营利组织、志愿性组织以及非正式支持网络(如家人、朋友、邻里等)为服务对象提供照顾。社区照顾也从强调照顾的环境变成了强调照顾的资源,即如前所述的正式与非正式照顾网络。如此转变使得当时对社区照顾的定位极具争议并招致了不少批评的声音:如,政府认为强调有着多种照顾来源的“由社区照顾”是比较便宜的选择,是一种混合经济模式下的照顾,可以减少国家介入,实际上是把照顾的责任丢给地方政府、家庭、个人,达到替政府省钱的目的。

在Finch和Groves的合著以及Finch在日后单独的文章中都有提到,1980年代的英国不但使“在社区照顾”变成了“由社区照顾”,也使社区照顾本身等同于由地方政府照顾、由家庭照顾甚至最终由妇女照顾的模式。虽然这种转变并不见得能达到政府所设想的投资效率,甚至未能真正达到省钱的目的,但社区照顾充满争议的80年代促使了1990年首次以社区照顾命名的法案出台,即《全民健康与社区照顾法案》,并明确表明地方政府需专款专案地执行社区照顾。

纵观社区照顾在英国出现并发展的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最早期1959年的白皮书对社区照顾的论述还是较为人性化的;1964~1975年的社区照顾尚且会强调权利选择及控制,但自1976年以后社区照顾却演变成非正式照顾者的责任,而妇女则往往成了最大的照顾者来源。因此,20世纪50~70年代的社区照顾仍然响应去机构化的号召而重视对弱能群体在社区范围内接受照顾的投入,而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以来,社区照顾则强调投资效益、市场化、私营化,从而导致社区照顾所提供的服务直接反映了福利供给的选择性、残余性。

二、英国社区照顾的内在支柱环节

虽然社区照顾的出现主要受到了去机构化思潮的促动,但其内涵因为受到政治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发生了偏离,不仅使之难以达到尊重人权、提升生活素质的初衷,更会使一部分人在照顾的互动中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如长期分担照顾职责而遭受劳动、人权等诸多方面剥削的妇女;工作中因政府介入有限、地方政府照顾资源不足而遭遇角色冲突、陷入现实与职业操守两难境地的专业社会工作者等。因此,在思考社区照顾如何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效益而不至于被执政理念、福利意识形态、经济、社会价值观等因素影响太多的时候,就必定涉及更深层次的问题。如果仅仅把一个替代性的照顾模式以口号喊出来,而并未理性地考虑运行此模式所涉及的内在环节,则不仅不能达到政府所期望的投资效益,还使得大量的受助者集中在社区却无处可依,反而制造了社会压力、矛盾甚至事件。在此,总结以上对英国率先发展至今的社区照顾的经验及存在问题,本文将尝试层层剖析英国社区照顾中的几个重要环节。

服务的提供者(Who)。在社区照顾出现之前,主要是由中央健康单位(NHS)负责对有长期照顾需求的人士提供福利与服务。而后响应“去机构化”的呼声,社区照顾尤其是“在社区照顾”的理念出现并被付诸实践,并随着1974年地方社会服务局的成立,照顾的责任逐渐由中央健康单位转移到各地方社会服务局的直接管辖;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社区照顾经历了从“在社区照顾”到“由社区照顾”的转变,使其充满了争议与批评,由于保守党执政控制财政的理念,地方服务局不得不直面资源紧缺的现实,也使得社区照顾在某种程度上再次回归到由家庭照顾,甚至是由妇女照顾的时代中去。

服务的优先享用者(Whom)。虽然社区照顾主要以病弱老人、成年精神病患、智障人士、身体障碍者为服务对象,但随着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英国人口老龄化,社区照顾几乎成为了安老服务的代名词,尤其是有长期照料需求的老年人,更是成为社区照顾的主要工作。

服务内容(what)及提供形式(How)。英国的社区照顾主要分为健康照护与社会照护两大类,但二者的界限尚不能划分得十分清楚。依照学者的解读,前者归属于中央健康单位,即全民健康服务,由其提供免费的医疗与护理照护;后者则为地方政府的社会服务局(SSD)管辖。但经由“在社区照顾”向“由社区照顾”的转变,中央健康单位的介入逐渐减少,地方政府的社会服务局担任的职责则越来越重,而照顾形态也由健康照护越来越多地转变为社会照护,因此,与50年代至60年代不同,后期的英国社区照顾大部分指地方政府的社会照护,健康照护主要负责预防性的健康照护。但值得借鉴的是,这里提及的预防性健康照护,主要由家庭医生扮演社区生活的第一位接触者的角色,维持基本的健康照护;除此之外,还有社区护士、区域护士、健康家访员、社区精神护士、心智障碍者护士等在社区范围内提供的专业照护。而社会照护,其最早可以追溯到1982年的Barclay报告,是指为了促使服务使用者在社区中生活,或协助其具备自立居住的能力,经过评估可根据个体需要提供非医疗性的照护”,因此,不论从健康照护还是社会照护的范畴,都可略见英国在安老服务方面所派出的服务队伍的专业性。

评估机制(Assessment)。1990年《全民健康服务与社区照顾法令》中明确提及了地方社会服务局必须承担对服务使用者需求的评估职责,但出于保守党派的执政理念,在此法令实施之前甚至是实施后的相当长时间内,专业人员的评估被学者称之为一种变相的把关,即把服务使用者的需求控制在当地政府可以给出的资源以及服务的范围内,以有效地节省政府开支。这实际上相悖于真正以服务使用者的需求为本的评估机制,是以可提供的服务为导向的评估方式。因此,专业人员很容易以自身的主观角度来做判断。现实也表明,这样的问题确实存在,甚至使同时担任评估员与服务提供者双重角色的专业人员觉得,想要在服务者的需求与服务资源之间寻求平衡是不切实际的。专业人员经历着明知道服务使用者的需求,却因资源有限而无法提供服务的压力,但目前仍未提出解决他们角色冲突的方案。此外,还出现了以风险为导向的评估方式,即被专业人员评定为高风险人群可先于低风险人群得到帮助与支持,由此也可看出政府在福利提供方面的选择性与残余性。

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照顾中的介入及其所扮演的角色(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androles)。1959年发表的Younghusband报告呼吁地方政府应当大量聘用社会工作者,自此社会工作成为英国福利国家的重要支柱,被称作“第六只手”,此时的社会工作者扮演着直接提供服务的角色;之后,1982年的Barclay报告在社会工作者工作方法方面,鼓励由个案工作扩展到社区工作的,除了直接提供服务,还要基于社区的资源和服务使用者的需求做出整合,此时期的社会工作者不局限于单对单的提供个案服务,而是增加了管理、把关、分配资源等融合性的工作方法,角色较之初期有了转变,甚至颇具微词或直接遭受批评。1988年Griffiths报告进一步指出,由地方社会服务局领导社区照顾,并要求社会工作者依照现有资源评定获得社区照顾的优先资格,即担任照护管理者的角色,这份报告影响了1990年《全民健康服务与社区照顾法令》对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照顾中扮演角色的重新界定,即从原先的直接服务提供者变为照护管理者以及服务购买者。由此可看出,英国的社区照顾,无论是社会工作还是社会工作者的渗透程度都非常高,虽然随着经济环境、执政党以及福利理念的转变而在角色扮演方面有着相应的变迁,并伴随着争议和批评,但仍值得我国在推行居家养老服务的过程中思考与借鉴。

三、英国社区照顾对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启示

英国社区照顾的几大环节对于我国2005年9月正式推行的居家养老服务有何启发?在哪些层面可供借鉴?英国的社区照顾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且它的发展变迁与英国近半个世纪的福利意识形态有着很强的关联。在我国,政策引导以及福利观又如何呢?英国于1960年代逐步受到重视的社会工作及其后来所推行的服务模式,如何引领我国刚刚意识萌芽的社会工作在社区层面有效地介入?

目前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并未如英国的社区照顾有近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史,也并未把居家养老服务看做是一项重要的政府政策以法令的形式颁布出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没有意识到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性。相反,我国的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数量大、比重高、高龄化严重等等,已经是政府、学术界在论及我国的老年问题时所公认的事实。然而,目前所倡导的养老方式之一——居家养老服务,是否具备形成一种稳定的服务模式的可能呢?它在未来我国养老模式中应处于什么位置?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对于我国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现实基础做一些分析则显得尤为必要。

我国已经进入快速老龄化的阶段,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77亿,超过总人数的13.26%,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比重上升2.53%。值得一提的是,第一代独生子女(出生于1970年代中期以前)父母已经进入或陆续进入老年,其养老保障问题开始突显。因此,我国的养老问题是复杂而严峻的,不仅要解决现有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还要对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年后所带来的养老负担有所预计。从这一方面剖析,在社区层面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便成了一个为现在以及未来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减压的新方式。如何开启这一养老的新思路,则需要进一步探讨我国居家养老服务实施至今的进展、问题与困难。

在我国,论及居家养老服务的提供者(Who),目前在多个试点城市展开的居家养老服务,由基层组织(社区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直接管理所在辖区的离退休老年居民,日常服务的提供渠道也不单一:除了来自家庭、亲戚的日常照顾,邻里之间的守望相助,来自民间、社区本身或机构派出的志愿者队伍,还有政府出资设立在社区内的老年人活动中心、社区中心等名称不一的供老年居民平日里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此外,享受政府优惠政策的民办非营利机构也在社区服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托老所、保姆职业介绍所、家政服务公司等。政府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针对困难老人实施分类补贴的办法,给予不同程度的经济支持以及服务购买。

由此可看出,虽然没有像英国一样专门为社区照顾的实施成立地方服务局,但实际上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也是由各行政区的基层组织在监管。而政府在福利与服务的提供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并非如计划经济时期的“包办包管、统一分配”,而是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中介组织运作或服务实体承办”的多元化方式。具体地说,在此过程中,一些试点城市如北京、上海、宁波等采取了政府分类补贴的方式,把老年人按照经济收入、身体状况、家庭成员状况进行分类,给予不同程度的经济和服务补贴。而政府向谁购买服务呢?这反映了当前我国推行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中“市场运作、民办公助”的号召,即政府出资或向社会集资兴建安老服务场所与设施、提供贴息优惠政策,鼓励和帮助民办非营利机构或中介组织向社区延伸。

与英国社区照顾针对的主要群体相同,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主要是针对老年人群体的(Whom)。一方面,一些试点城市的政府对老年人拟定的补贴标准可反映出服务的优先享用主体,如,对“三无”对象、优抚对象和有特殊贡献老人的全额购买服务;对低保老人、高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分档次服务补贴;还有对身体健康、有经济支付能力老人的低偿优惠服务。另一方面,就居家养老服务的覆盖面来看,目前仍局限在少数较为发达的试点城市中为数不多的几个城中区,并不包含发展水平较缓的大多数城市,更不用说广大的农村地区。因此,提及享受服务的优先群体,在我国存在着极大的地区与城乡差异。

在服务内容(What)与提供形式(How)方面,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试点城市普遍在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或站点开展日间照料服务,在社区医疗卫生站点提供医疗康复、护理保健、家庭病床等服务,由社区下岗人员和专业社工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方面的陪伴与照料,包括聊天谈心、心理疏导、读书念报、信息咨询等。在服务方式方面,杭州、宁波采取的“走出来、走进去”的方式,既动员生活能自理的老人走出家门,在社区层面接受适合的养老服务,也为生活自理有困难的老人安排上门包户服务等。在上门服务方面,大连除了有家庭护理员一对一的上门包户服务之外,也有一对几的定时定点上门服务;广州则实行了“五定”管理模式(定服务人员、定服务对象、定服务时间、定服务地点、定服务项目)。此外,许多试点城市均在建设社区服务网,如南京市整合社区服务资源,由市政府提供技术支持,将社区服务的内容、形式、收费标准、服务机构以及服务监督等信息公布于网络,不仅增加了透明度,也适时地起到了宣传作用。又如,南京市鼓楼区推出了96180生活服务求助热线,运用声讯、信息技术整合了南京近400家提供约100多项不同形式服务的企业,为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多种需求寻求了一个综合平台,也为老年人突发状况的处理提供了较为快捷的支持。

由此可看出,我国各试点城市在策划推行居家养老服务的过程中,并没有如英国一样,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各司其职,分管健康照护与社会照护,而是力求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等几大需求融合在社区层面,在基层组织的监管以及受到“公助”的民办组织或机构的参与之下开展。虽然丰富了服务的内容与提供形式,但同时也存在着现实困境。从我国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的结构图(见图1)中可以看出,在对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现阶段的发展有了一些认知之后,若要将居家养老服务往更专业的方向延伸,则需要对评估机制、服务队伍的建设及社会工作专业的介入做一些有效分析。

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试点城市在评估机制方面普遍实施的是全员(包括服务对象与照顾者)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但各地做法并不统一。如上海市委托市福利行业协会成立“居家养老服务评估事务所”,招聘、培训专门的评估员,对申请服务补贴的老年人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和经济收入核定;北京市宣武区的试点街道则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失业、退休人员担任居家养老协理员,并在上岗前提供培训、持证上岗,在居委会的配合之下,对社区内60岁以上的老年居民进行入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三个层次进行帮扶;大连市在社区成立由老党员、退休职工、居民代表组成的“居家养老监督小组”,定期到服务对象家中回访,检查由照顾者填写并有服务对象签字的《服务日志》;青岛市在区、街道、社区居委会三级招募各方人员和居民代表,组成“颐康关爱长者服务评估小组”等。

与英国的评估机制对比,我国缺乏专业人员的介入,如社会工作者、社区护士等,尤其是服务评估及服务监督方面。很显然,现阶段的居家养老服务在很多方面与社区失业人员再就业挂钩,力图打造一个双赢局面,即一方面为老年群体在社区层面提供尽可能合适的照顾,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大量闲置的中年失业者创造再就业的机会,如招募其成为照顾者、家访员、评估员等。但由于缺乏专业人员的参与,中年失业人士缺乏对老年社会工作及老年人需求的系统认知,致使服务的有效性与效率不高,老年群体长期需求不满;而照顾者也会在照顾过程中有压力与挫败感,服务队伍的稳定性难以维系。

篇10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区照顾探析

Agedpopulationandcitycommunitycarepatternanalyse

XuZu-rong

(HangzhouAcademyofSocialSciencesHangzhouZhejiang310006)

Abstract:Underagedpopulationoftheglobalagedbackground,communitycarebecomesakindofmainstreamgraduallyliveinretirementpattern.Theagedpopulationofourcountryandold,familycareweakfunctionmelttomakethedailylifeaccommodationproblemofoldpeopleprotrudingshow,developingcitycommunitycarehavebecomecommonrecongnition.Thispapersuggeststhroughcaretheanalysisofdemandforthedailylifeofoldpeopleonthebrieffoundationofelaboratingcommunitycaretheoryandoriginthatnow,ourcountryhashadthebasicconditionthatdevelopscitycommunitycare,preliminaryexplorethegoalpatternofcitycommunitycaredevelopment.

Keywords:theagedpopulationcommunitycareanalyse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以及老年人口规模的日益膨胀,尤其是高龄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全社会对老龄问题更为关注,其中老年人口的养老护理问题更是所有老龄问题的热点与焦点之一。

一、问题的提出

1.人口老龄化与高龄化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顾需求凸显

由于生育率的快速下降和平均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步伐极为迅猛。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最新数据显示,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比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6299万增加了2512万,比重比1990年的5.57%上升了1.39个百分点,我国人口已从成年型步入了老年型。[2]杭州市“四普”时,60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总量为61.8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0.61%,“五普”时,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84.3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2.26%,预计到2010年将达总人口的16.90%,到2020年将增长到24.99%,即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根据预测,在2030年左右,杭州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达到高峰。[3]

人口老龄化会增加老年人对日常生活照顾的需求程度:就个体老化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心理功能会逐渐衰退,甚至会患有各种慢性疾病,从而降低独立生活的能力,对他人的依赖程度就会提高。与人口老龄化如影随形的人口高龄化会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顾需求越发凸显出来,一般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在老年人超过75岁以后),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会有所恶化,患病率、伤残率会上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往往就会下降,从而自然而然地生发出对日常照顾、生活护理等各种服务的需求。

2.家庭照顾功能的弱化

在整个老年人的照顾系统中,虽然家庭是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顾需求的主体,但受社会变迁的影响,家庭照顾能力已经受到严重削弱。

(1)从家庭的结构和规模来看,传统的几代同堂的大家庭正在日益减少,而由两代人组成的核心家庭正在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家庭结构的主体模式。从全国“五普”数据来看,有80.23%的家庭户为四人及四人以下户。[4]杭州市家庭户均人口由“四普”时的3.35人下降到“五普”时的2.98人,减少了0.37人,比全省平均数2.99人、全国平均数3.44人分别少0.01人和0.46人;一人户和二人户的比重分别由“四普”时的8.29%、14.59%提高到“五普”时的13.13%、22.33%。[5]

(2)由于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家庭养老护理功能日益削弱。庞大的老年人口加上在21世纪必须面对的由于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家庭结构的变化(“四二一”的家庭人口模式),以及仍在完善之中的社会保障制度,打破了固有的家庭养老模式。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老年父母可能不再与他们的成年子女住在一起。居住上的代际分离倾向虽然并不一定妨碍成年子女照顾父母,但地理上的隔离在客观上会给成年子女照顾老人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家庭规模小型化致使家庭内能够照顾老人的人手减少,每个家庭成员照顾老人的负担将会加重。

(3)从家庭照顾者的状况来看,许多调查发现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照顾者主要是配偶和子女,但提供主要照顾的老年配偶本人的健康状况也十分令人忧虑。[6]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传统上作为照顾老人日常生活主力的女性已大规模地加入了劳动市场,这使女性为老人提供的照顾越来越少。此外,工作的流动性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使不少子女陷入了“事业人士”的社会角色和“孝顺子女”的家庭角色的冲突,许多子女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根本无暇照顾老年的父母。

3.养老护理服务的社会化水平滞后

社会养老护理机构在现实中并不受老年人的青睐。究其原因主要是两个:—是大多数老年人希望在家养老护理;二是社会养老护理机构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养老护理条件好的收费就高,而条件差的服务质量又不好。许多调查显示,老人一般只会在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而身边又无人照顾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去养老护理机构,只要不是迫不得已,首选的还是家人照顾和社区上门照顾。[7]

二、社区照顾的概念与起源

1.社区照顾的概念

“社区照顾”在西方国家是一个被广泛运用的概念。苏珊·特斯特认为:最广泛的社区照顾,包括室内保健、居住地保健和福利机构服务、家庭外医疗服务、日间照管服务,以及有助于保证老人生活质量的社交的、休闲的和教育的设施等等,换句话说,社区照顾包括了对居家老人的所有照顾。[8]

在完整的意义上,社区照顾是“社区内的照顾”(careinthecommunity)和“由社区来照顾”(carebythecommunity)两方面的结合。它既包括由政府、社区甚至市场化的企业等各种非营利和营利的社会服务机构提供的专业服务,也包括由社区内的居民提供的非正式服务。我们可以将“社区内接受照顾”看作是动用外来的专业人士提供的正规照顾,而“由社区负责照顾”则是依赖家人、朋友、邻居及社区内支援者提供的非正规照顾。理想的“社区照顾”应该能够同时融合“社区内接受照顾”及“由社区负责照顾”两种概念及策略。[9]

本文将城市老年人的“社区照顾”界定为:在国家宏观指导和政策扶持下,以社区为依托,为满足日常生活自理有困难的城市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顾需求而提供的养老服务,包括建立和发展老年福利设施、开展居家照顾、日间托老服务等一系列的照顾项目。包含两层涵义:①不使受助者脱离他所生活所熟悉的社区,在本社区内进行服务;②动员社区力量,运用社会人际资源(包括正规照顾资源与非正规照顾资源)即社区支持体系开展服务,终极目标是协力让受助者尽量维持在社区内,过最大程度的独立自主的生活。

2.社区照顾起源

社区照顾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最初是针对无依无靠的老年人和残疾人实施住院式集中照顾,较好地解决了被照顾者的日常生活需要,但是政府的财政负担越来越重,同时由于使他们脱离了长期生活的社区,精神生活难以得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开始逐渐改变住院式照顾,推行社区照顾。社区照顾使被照顾者能够像正常人那样在自己熟悉的社区环境里生活,而不再产生被抛弃感,从而受到了普遍欢迎,成为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社区保障的一个范例。

英国社区照顾模式的变化与发展,与西方福利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普遍反思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基本一致。随着福利国家政府对福利给付系统与服务系统庞大开支的不堪重负,以及来自意识形态观点对福利国家的批判,越来越多的私人的、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参与提供社会福利产品和服务的行列,政府提供社会福利的给付与服务方式开始采取与私人的、营利性组织合作。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断提高,有服务需求的人群越来越多,服务体系运转的资源就成为重要的问题;而节约资源的最好方式就是正规与非正规的服务的结合,市场与非市场的运做的结合,这就是“混合福利经济”(mixedeconomyofwelfare)的核心内容。[10]“混合福利经济”意义上的社区照顾是“由社区负责照顾”,提倡志愿、非正式与商业部门共同负起照顾的责任,主张志愿部门与地方政府应扮演主要角色,特别在许多地方政府没有责任提供的方面,志愿服务部门是最主要的提供者。1980年以来,英国社区照顾政策日益完善,建立了一整套新的服务框架,其基本精神是经济效益与管理,主张福利产品的供应可以来自四方面:国家、家庭、商营部门和志愿机构。

三、发展城市社区照顾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1.社区照顾模式的现实意义

强化社区照顾服务功能,建设和发展社区照顾,对于我们“未富先老”的国家来说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1)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社区是老年人的聚居地,是老年人的主要活动场所和生活空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衰老,老年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对社区的依附性越来越强。依托社区构筑养老护理服务体系不仅具有方便易行、针对性强、参与面广等特点,而且还能给老人带来认同感和归宿感。因此,社区照顾适应老人及其家庭需求的客观要求,是解决老年人养老护理问题的最佳途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2)完善社会养老护理保障体系的必要补充

社会保障事业近年来虽有长足的发展,但相对于人口老龄化加速过程中大量增加的照顾需求,其养老护理规模和能力又显得严重不足。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老年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滞后,老年福利设施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与现实需要有很大差距,现有社会养老护理机构照料老人的能力远不能满足要求。同时,随着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和政府机构改革、转变职能,企业剥离的社会职能和政府转移出来的服务职能,大部分也要由社区来承接。因此,社区照顾是我国社会养老护理保障体系的必要补充。

(3)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

完善的社区照顾服务应该包括衣食住行、医疗保健、学习教育、健身娱乐、心理疏导、法律咨询、生活援助、参与社会等职能,而不是单一的养老护理。要满足和改善老年人对物质生活的特殊要求,更要不断满足和丰富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特殊需要,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养老护理过程中体现出鲜明的人文性和道义性,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这不仅有利于社会养老护理事业的发展和完善,还有利于形成积极的社会风尚,使社区老人在一种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中安度晚年。

(4)缓解政府财政负担,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力措施

我国是在经济欠发达的情况下进入老铃化社会的,如此低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承受如此高程度的人口老龄化,决定了我国不能象西方国家那样由政府包办养老护理福利事业。即使在属于较发达地区的杭州市,近年来养老保险基金也出现了收支结构失衡与有效支付能力下降的现象。养老保险基金的储备期越来越短,社会养老金的支付面临“空洞”的危险。产生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就是在设计“统帐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时,没有考虑到巨额的转制成本。目前是由“统帐”制度中社会统筹部分的保费收入来消化,用现阶段的资金去完成原来现收现付的目标,去支付已经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实际造成了“空帐运行”的现象,即转制成本的填补实际上还是来自于代际之间的转移。这无疑损害了就业者的利益,产生双重负担,显然与“统帐结合”的养老模式设计的合理性相违背,也无法来应对杭州市人口老龄化发展对社会保险制度的需要。[11]强化社区为老服务功能,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同时也为体制转轨和结构转型营造了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为维护社会稳定、缓解社会矛盾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2.社区照顾模式的优势

社区照顾模式的优势体现为功能的全方位性、资源的多元性及体系的多层次性、开放性和优势互补性。

(1)社区照顾功能的全方位性

社区照顾功能的全方位性,就是满足老年人在养老护理过程中的各方面需要:一是物质经济上的供养需要;二是生活照料和护理上的需要;三是精神支持的需要,包括情感上的慰藉、充实精神生活的娱乐和教育、老年生活调适的心理辅导、应激——应对社会支持等;四是保护生命的需要,包括医疗服务和治病药物的使用。

(2)社区照顾资源的多元性

在传统家庭照顾模式中,对老年人的经济奉养、生活照料和精神关怀由家庭提供,家庭是完成养老护理功能的资源所在,而社会化照顾模式的特点是社会提供养老护理资源。此两种模式的养老护理资源均是单元性的。与我国现今社会经济发展形态相适应的社区照顾模式,其完成各方面养老护理功能的资源既来自个人、家庭,也来自社区、政府,因而是多元性的。社区照顾资源包括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家庭供养、个人储蓄、自我供养,涉及国家、社区、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

(3)社区照顾体系的多层次性、开放性和优势互补性

社区照顾根据老年人的具体生活状态、条件和需求,合理分配资源,规划设施,择取方式。

社区照顾的“家”概念,不再是仅由亲缘关系成员所组成的狭义的家庭概念,而是在生活功能上,扩展到其所处社区的广义的家庭概念,在这样的“社区——家庭”环境中,社会人际关系层次更多,人际交往互动方式更为多样,更能满足人际互助与沟通的多元需要。居住条件好、子女照料较周到的老人在家中养老护理是居家养老护理;居住条件差、子女照顾不好或是失去亲人的老人,由社区向他(她)提供具有家庭氛围的养老护理也应归属于居家养老护理的方式;另有一些自主性较强的老人,不愿麻烦或“连累”子女、亲人,而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前提下愿意住在设施良好的社区照顾场所中摆脱家务牵累、休闲养性、安度晚年,也不失为一种合适的居家养老护理方式。本着以老人为中心的原则,养老护理方式的择取不必固守不变,应该是动态发展的。从根本意义上应该确定的是,社区照顾模式的“家”不是一个物理空间概念,而是具备人际关怀、情感交流,同时具备物质养老护理和精神养老护理条件的社会环境。

3.基本健全的城市社区服务体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的社区照顾理念逐渐演绎为我国政府对老年人社区养老护理导向的一些前瞻性思考和计划。1993年8月,民政部等14个政府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该文件提出:到本世纪末,基本建成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服务门类齐全、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服务网络;85%以上的街道兴办一所社区服务中心、一所老年公寓(托老所)、一所残疾人收托所和一所以上托幼机构。目前,全国城市街道一级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和托老机构的计划基本实现。200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启动制定并下发了“全国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该计划提出的主要任务是:在3年时间内,从中央到地方,民政部门发行福利彩票筹集的福利金(约40—50亿)和地方配套资金、社会力量投入的资金、以及街道——居委会自酬资金,总额将达到100亿元。在全国10万个社区居委会和农村乡镇新建或改扩建一批供老年人娱乐、健身、学习的福利服务设施、活动场所,以建立老年人福利服务体系。届时全国将有1.32亿老年人受益。以杭州市为例。近年来,坚持“以民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杭州市基本形成了覆盖社区居民衣食住行医等切身利益的社区服务网络。至2006年末,全市36.31万企业退休人员中移交社区管理的人数为32.89万人,社区管理率在90%以上;主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用房和预防保健经费得到进一步保证;社区医疗机构全科医师培训率达到81.37%,护士岗位培训率达到82.27%,落实了984名社区责任医师,组建了367支社区责任医师团队;主城区共有为老服务设施11681个,其中养(托)老院55所;社区志愿服务站已建成423个,组建各类社区志愿者服务队1800余支;各类社区的服务设施与服务实体的专职服务人员已达2251人,由社区干部、居民组长和各类服务组织组成的兼职服务人员已发展到15396人。[12]

四、城市社区照顾模式的主要内容

在我国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社区照顾模式,既是解决城市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顾困难的主要出路,也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体现,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发展的必然产物。

1.发展社区照顾模式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

社区照顾要从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及他们的切身需要出发提供养老服务,所提供的服务要具有针对性和敏感度,以便回应有需求的老年人的不同需要;同时所提供的服务要具有弹性,让老年人有从中选择的余地;所提供的服务不应多过老人的所需,以免产生过分依赖社区照顾的负面后果。

(2)依托社区

社区照顾的基本思路是以社区作依托,立足社区,依靠社区。一方面要将各种养老服务设施建在社区中,尽量与社区居民的生活融合;另一方面社区要充分利用正规与非正规的照顾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支持。

(3)互助而助

社区要积极动员年轻人和年轻型老年人自愿参与社区助老服务,进行自我养老的积累。

2.社区照顾模式的基本框架

从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出发,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社区照顾模式宜分成两个子系统:一是社区居家照顾体系,二是社区养老机构照顾体系。

(1)社区居家照顾体系

社区居家照顾体系是由老年人生活的社区向老年人提供各种形式的入户的或者说上门的照顾服务,使老年人尽可能延长留在家中养老的时间和在社区生活的机会,同时也是对家庭养老护理功能弱化的有力补充。社区居家照顾的对象主要是那些日常生活部分能够自理的老年人。当然日常生活能够自理的老年人也可以利用社区照顾来满足他们的某些需求,比如文体保健、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居家照顾的提供者主要是社区服务机构(包括政府主办的、非政府主办的、企业性质的)、志愿者队伍以及其他形式的慈善、互助组织。

社区居家照顾体系的功能体现:①老人医疗保健中心。为老人提供送医送药、体检、康复护理、心理疏导、健康跟踪及保健教育等方面的服务。②老人家务助理服务中心。到老人家中提供各种服务,诸如给老人做(送)饭、个人清洁、料理家务、帮助购物、维修等。③老人日间护理中心。为白天缺乏家人照顾的体弱及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护理、生活照顾及社群活动,服务包括膳食、个人卫生、健康护理、护送看病等。④老人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这是集文体、教育、社交与日常生活辅助于一体的服务场所。中心除了为老人提供各种娱乐运动设施和开展一般性的文体活动外,还提供多样化的辅助服务比如老人食堂、浴室、洗衣等。此外,还提供个人辅导及老年教育,如举办老人退休讲座、养生保健讲座、养老权益的法律维权咨询,设立护老者组织及义工小组等。⑤应急支援中心。主要是开通24小时老人服务热线,建立事故预警系统,以便及时发现并紧急处理老人遭遇的各种意外生活事故,有效地进行危机的干预。

(2)社区养老机构照顾体系

社区养老机构照顾体系,是指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高、健康状况的恶化终会陷入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困境,无论是单独生活还是与子女生活在一起,其晚年生活的照顾都不是子女可以完全承担的。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通过设在社区内的养老院等专业化的机构养老设施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照顾。与社区居家照顺体系相比,社区养老机构收住的对象主要是日常生活严重不能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而家庭又无力照顾的老年人。服务的提供者是专门的养老机构。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社区养老机构照顾虽然也属于“住院式照顾”,但与传统的大型福利院舍照顾不同,它是分散在社区中的小型养老院,而且是开放型的,住院的老年人可以走出院舍进入他们生活的社区,这一点是显著区别于将院舍与老年人生活的社区隔离开来的传统院舍式照顾的。之所以要将养老院等养老机构设在社区内,是因为大量研究表明,老年人生活在自己所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在亲人的照顾与关怀中,是最利于身心健康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且社区是老年人最主要的活动场所和交往空间,一般而言老年人的地缘人缘观念很强,他们一般不愿意离开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网络,设在社区内的养老机构既保持了老年人与社会接触、进行正常社会牛活的条件,又可以使老年人经常与亲人、朋友、熟人见面,同时也方便家人探望。

五、发展城市社区照顾模式的具体策略

社区照顾模式是老年人养老的服务“安全网”,是保证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它在整个城市老年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应当重点发展的一个保障体系。为使其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规范和发展:

1.明确服务重点

城市老年人社区照顾应以居家照顾为主,以社区养老机构照顾为辅;在为居家老人提供照顾服务的方式上,又应以上门照顾为主,日间照顾为辅;在服务的内容上应包括家务型服务和护理型服务两大类。不论是居家照顾还是机构照顾,其主要作用都是为了弥补家庭照顾的不足,支持和减轻家人照顾的压力。

2.重视并做好健康预防,维持和保护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

社区照顾模式的职能,不能再像目前一样基本上局限在补救方面,而应当同时开展预防保健方面的服务。这不仅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而且有利于节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开支,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照顾压力。因此社区照顾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有针对性地对老年人进行相关保健知识的教育宣传,指导其开展有助于机体功能改善和增强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康复训练。

3.制定一套衡量社区照顾服务水平的指标体系

要使社区照顾走上科学规范的发展道路,制定相应的评估指标是必要的工具和手段。只有有了可供测量服务水平的指标,社区照顾工作的开展才有对照的标准,才能更加客观地评价社区照顾的水平,了解社区照顾的现状,从而制定进一步的完善措施、确定下一步的工作目标,不断提高社区照顾的质量和老年人对社区照顾的满意度。

4.确保社区照顾的专业化

在社区照顾和其他社会化养老护理服务同时进入市场经济体制的情况下,对社区照顾作出一些规定,使其具有专业特征是社区照顾得以生存发展的保障性措施和自励性措施。因为在自由竞争的商品经济条件下,专业化就是服务业的“护身符”,只有专业化才能提高社区照顾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因此对社区照顾人员尤其是专职人员进行老人护理知识和照顾技能的专门培训,将有利于提高社区照顾的专业化品质。

5.加强部门协调,整合照顾资源

社区照顾的开展不能只局限于社区内部的服务资源,而应同时加强与民政部门、卫生部门的沟通协作,在社区层面搞好与民政福利服务资源和国有卫生保健服务资源的整合。比如,可以充分发挥市级、区级养老机构与综合性医院对社区居家照顾、日间托管照顾、社区机构照顾的指导和辐射作用,促进社区生活服务中心、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养老院与托老所之间的密切合作,促进上门护理服务与设置家庭病床服务的紧密结合,全方位地搞好在家老人和入院老人的照顾工作,使有限的照顾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参考文献:

[1]陈树强.老人日常生活照顾的另一种选择——支持家庭照顾者[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82.

[2][英]霍华德·格伦内斯特.英国社会政策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86—187.

[3]王思斌.混合福利制度与弱势群体社会资本的发展[C].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研究(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3.

[4]王树新.社区养老是辅助家庭养老的最佳载体[J].南方人口,1999(2):32.

[5]于学军.中国老龄化问题研究[C].于学军.中国人口发展评论:回顾与展望.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5.

[6]张恺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家庭养老与社会化服务[J].人口研究,1996(4):46.

[7]中国老龄协会.中国的养老之路[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8:176.

--------------------------------------------------------------------------------

[1]作者简介:徐祖荣(1965—),男,浙江省杭州市人,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城市社会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研究.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41.

[3]姚凤珍、李建国.杭州市人口结构变化与老龄化趋势浅析[C].史及伟.杭州蓝皮书:2007年杭州发展报告(社会卷).杭州:杭州出版社,2007:232—245.

[4]龚静怡.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养老模式[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72—74.

[5]姚凤珍、李建国.杭州市人口结构变化与老龄化趋势浅析[C].史及伟.杭州蓝皮书:2007年杭州发展报告(社会卷).杭州:杭州出版社,2007:232—245.

[6]陈树强.老年人日常生活照顾问题初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3):134—138.

[7]丁美方.社区照顾:城市老年人的赡养方式新选择[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67—70.

[8][英]苏珊·特斯特.周向红、张小明译.老年人社区照顾的跨国比较[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9.

[9]方奕霖.社区照顾概念的反思及对香港的启示[C].夏学銮.社区照顾的理论、政策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49.

[10]林香生.社区照顾与社区发展[C].夏学銮.社区照顾的理论、政策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