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26 06:18: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比例尺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方式;教学设计;比例尺;导学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351-01
姓名: 班级:六年级一班 上课日期:
课题: 比例尺
执行思路: 学案内容
学习目标: 1、认识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会求一副图的比例尺。
2、通过小组合作学会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培养我们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 能认识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会求一副图的比例尺。
预习提纲
或自学题目 1、化简比
1千米:100米 1000厘米:20米
1米:5厘米 5千米:20厘米
1千米:50厘米3000000厘米:3千米
2、自学课本30页内容,了解什么是比例尺。
探究与
展示内容 1、 同学们在生活中是否见到过“1:20000”或“”类似的数字和标记?如果见过,在什么地方见过? 表示什么意思?看看你们手中的地图,告诉我为什么大小不一样?
什么是比例尺?和同桌尝试说一说。
比如: 1:200表示
①图上1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厘米。
②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③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
1:300000呢?你能说说它在图上的意思吗?
你认为比例尺的概念应该是:
求比例尺的方法:
一张地图上,用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600米,求这张地图的比例尺。(要求先尝试独立完成,然后与同桌交流讨论自己的想法。)
练习
巩固 基础 1、如果一幅图上的1厘米距离,表示实际距离300米,那么这张图的比例尺是()。
2、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50000倍,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3、一幅地图用6厘米表示实际距离9千米,求这副图的比例尺。
拓展 判断
(1)一幅图上的比例尺1:20000cm()
(2)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10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
(3)某机器零件设计图纸所用的比例尺为1:1,说明了该零件的实际长度与图上是一样的。()
篇2
关键词:学具;数学课堂;生成;角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4-0073-04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多媒体教学可调动学生的视、听觉,增强数学课的直观性和感染力。但我们不难发现,多媒体在有些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还仅停留在肤浅状态,多媒体仅作为课堂教学的装饰品或固定的教学流程,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有的课堂都看不见传统数学学具的应用,学生甚至已经习惯于看着屏幕来“理解”数学的“奥妙”。起初笔者也认为,数学学具虽然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法则等抽象知识,但在数学课堂中只能算是小配角,书上的一道练习题却使笔者完全颠覆了之前对于传统数学学具的浅显认识。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角》这一单元最后有一道练习题:试一试,用一副三角尺能拼出哪些度数的角?
学生用列举法来总结拼成角的种类:
90度 90度 90+90=180度
45度 30度 90+30=120度
60度 90+60=150度
45+90=135度 45+30=75度
45+60=105度
在总结方法时,有一位学生却一直埋头在那儿拼着,突然他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激动地嚷嚷起来:“老师,我拼出的角的度数,黑板上没有,是165度。”
笔者立刻请这位同学上来演示,他把三角尺的两个直角重叠在了一起,两条斜边就形成了一个钝角,算了算,果然是165度,原来还可以这样看拼成的角(如右图),笔者恍然大悟,为什么从来没有学生甚至教师发现过这种拼法?在这位同学的启发下,学生们学着拼起来,不一会儿,照这样的拼法也拼出了105度、135度……
这道题的研究过程中,一副三角板在孩子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中唱了主角,也突破了只有把角度相加的传统思维,整个活动远远超越了原有的教学目标,生成了意想不到的数学思维。学生整节课都处于兴奋激动的状态,一次次拼成,一次次记录,三角板在他们手上活了起来,他们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体验。
叶澜教授提出:“学生的发展作为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动态过程,不是外铄的,也不是内发的,有赖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和互动,以动态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1]一副三角板的启示正好印证了叶澜教授提出的生成课堂所需的动态方式,作为师者可时常创造这样的课堂,让师生的数学素养在课堂上涌动和成长。笔者试着改变了一些传统学具的使用思路,让这些学具扮演了各种有趣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以动态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
一、导航者:善于激发探索欲望,促进学生自主生成
实践表明:当代的小学生知识视野较宽,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喜欢通过尝试、探索去发现、理解和掌握一些数学知识,由此也能培养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师运用恰当的方式激发学生去探究,能促使学生自己发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
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比例尺》:
【设计一】
1.初步认识比例尺
师:题目要求我们写出几个比?这两个比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的比?什么是图上距离?什么是实际距离?
学生探索求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的比的方法。
师揭示比例尺的意义以及求比例尺的方法。
2.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3.认识线段比例尺
4.教学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互化
【设计二】
课前让学生回家搜集各种各样的有比例尺的地图。
直接让学生拿着自己收集的地图介绍有关知识。
生1: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六千万分之一,换成数字是1/60000000,也就是地图上的1厘米等于实际生活中的60000000厘米。如果换成千米做单位就等于生活中的600千米。
师小结:像这样的比例尺可以理解成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600千米或60000000厘米。
生2:我的地图是一种线段比例尺,请看,图上的1厘米等于实际距离100千米,算出两地间的距离就更方便了。我量了上海到北京的图上距离是11.5厘米,那么实际距离是1150千米。(学生不仅弄懂了比例尺的意义,还能根据比例尺算出实际距离了。)
师:谁能把这种线段比例尺换算成数值比例尺吗?
生3:只要把100千米换算成10000000厘米就可以,也就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10000000厘米。
(这时带了光年比例尺的学生早已迫不及待地要展示自己的比例尺,这下更是激起了学生的探索兴趣,纷纷要求先查看1光年等于多少米……)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能看懂比例尺,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但两种设计的目标达成度却大相径庭。
设计一的教学效果:学生基本能依葫芦画瓢地看懂比例尺,但是对于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转化大多数学生不能掌握,追根究底还是对于两种比例尺的理解不够透彻。
设计二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自己搜集有比例尺的地图时,学生们的好奇心早就促使他们对自己的地图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了,而且研究的成果还非常惊人。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学生们带来的地图上的比例尺要比书本上的丰富多了,不光有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更多的是用文字来描述的比例尺。如15千万,六千万分之一,甚至还有一个学生带来了科幻书上的比例尺16250万光年。学生介绍自己的地图时俨然是个经验丰富的讲解员。
教学过程的开展中,师生间、生生间、师生与文本间对话互动,交流彼此的思考和见解,学生在原认知的基础上,自主达成信息意义生成的过程,真正做到了以地图做导航,以动态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
二、矛盾者:善于制造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建构概念
教学活动从预成到生成的转换,是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实践上的一大突破,只有在生成中,儿童才是自由自主的、主动创造的。[2]尽管在教学的生成中,教师仍然要帮助和指导学生,但这种帮助和指导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包办,是信任、支持和引领,甚至是故意制造认知冲突,从而让学生发现问题,自己设法解决问题。
如教学苏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是学生会用方向(包括角度)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学生用方位也就是一个面来描述物体的位置比较熟悉,也容易掌握,那怎样自然而巧妙地引入“角度”和“距离”两个因素呢?
【矛盾一】笔者突发奇想,当学生了解了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的四个方位后,开始移动黑板上作为观测点的模型小船(如后图),把小船朝北偏东的任意一个角度行驶,并问:“假如小船这样行驶,你觉得小船能很快找到灯塔1吗?”生:“不能!”
师再换个角度行驶:“这样行驶可以吗?”生:“也不可以!”
师:“为什么?这儿不就是北偏东吗?”
学生们这时已经急了,有一个甚至已经跑到黑板前开始比划起来,“老师,除了方位还要有一定的角度,轮船可不能乱走的。”
(老师巧妙地运用学具小船制造了一个认知冲突,直观地让学生看清小船要到达灯塔光靠方位不行了,必须要有北偏东的角度才行。)
【矛盾二】学会由“面”到“线”了,老师把黑板上的纸质小船沿着北偏东30°方向一直行驶。这时学生异口同声地叫起来:“老师,又不对了!”“怎么啦?这儿不是北偏东30°方向吗?”
生:“可是小船已经超过灯塔的位置了,行驶的路线是北偏东30°方向,还应该算好观测点到灯塔的图上距离才行,这样小船才能准确地到达灯塔1这个位置。”
整个确定位置的概念形成教师并没有生硬地控制,直接地告诉,只是拿着学具小船一次次错误地行驶,故意制造一次次的认知冲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从而一步步自然地建构这节课的数学概念,并且牢牢地记住了确定位置要由“面”到“线”再到“点”。
三、挖掘者:善于挖掘知识本质,激发学生突破思维
“千举万变,其道一也。”是《荀子・儒效》中的一句名言,意思是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叶澜的《新基础教育》中也提出师生在课堂教学中都处于多元变动之中。教学中的“生成”,有一种是指因开放式的互动产生了新的教学资源,我们称其为“资源生成”[3]。在数学课堂上“资源生成”的内容几乎每节课都会出现,作为教师如何利用好新生的教学资源组成新的教学设计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笔者做了以下的尝试。
如教学《圆柱的体积》,在圆面积的推导过程中学生已有了相应的转化经验,所以想到把圆柱形学具切拼成等底等高的长方体是水到渠成的,学生也能从圆柱和转化后长方体的比较中发现三个相等关系,从而推导出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在整个切拼和观察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为什么转化后的长方体只能以原来圆柱的底面积作为底面积呢?长方体不是有三种摆法吗?三种摆法有三种相对应的底面积和高啊?”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摆弄起手里的长方体,开始研究另外两种摆法,研究成果很快就出来了。
【突破一】转化后的长方体可以以原来圆柱的侧面积的一半作底面积(如下图),原来圆柱的底面半径作高。
【突破二】受到这位学生的启发,又有了第三种摆法(如图),可以把原来圆柱的底面半径乘高的面作底面,圆柱的底面周长的一半作高。
学生们不满足只有一种方法推导出圆柱的体积了,纷纷要求再结合第二种摆法和第三种摆法进行推导,看看是否和第一种相符合。这时候老师只要结合学生的结论辅助学生用字母来表示每个量,从而推导出第二种和第三种摆法的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其实跟第一种摆法的计算公式是一样的。
这节课预设的教学目标只是用一种方法推导出圆柱体积计算方法,而通过对学具摆法的研究和学生对一般思路的质疑,激发了其他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突破了原有的固定思维模式,产生了另外两种推导过程,挖掘了知识的本质,达到了演绎推理形成概念的新高度。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发现、解决、归纳,得到的知识是“活”的,这样的知识理解更深刻。因此,对待课堂的“生成”,教师不能仅仅限于尊重,而应适度发挥主导作用,巧妙引导、善于作出符合实际的评价,给予学生有效的价值引导和人文点化,从而激发学生突破定式思维,实现有效教学。
四、推进者:善于利用身边资源,激发学生生成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脑细胞如此娇嫩,对感知对象的反应如此敏锐,以至于只有当感知和思考对象是可以看见、听到和可以触摸到的形象时,才能正常工作。”[4]儿童大脑的自然属性要求,对他的智力培养须在思维源头,即在直观形象中,使得思维由具体形象向着这个形象的信息“加工”转换。创设合理的适时的动手操作活动,寻找身边的资源,给学生提供动的机会,会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活跃的状态往往能收到良好的记忆效果,更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案例一】“喝水”记
教学苏教版数学第七册中一道题:倒出100毫升的饮料,数一数你要多少口才能把它喝完。再算一算,喝一口大约有多少毫升?
学生们一见这道题,毫不犹豫地叫嚷起来:“老师,我只要一口就能喝完,才100毫升,太少了!”教师二话没说,拿出一个含有毫升刻度的学生水杯装了100毫升水。“谁来试试?”教师轻松地说道。只见一个男生胸有成竹地拿起就喝,1秒过后,这个男生就把水喷了出来,这时水杯里还剩下大约30毫升的水。教师抓住机会就问:“杯中大约还剩30毫升的水,这位同学的嘴巴也没能装得下70毫升的水,那么一口大约能喝掉多少毫升呢?”“50毫升。”“60毫升。”教师再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进行了尝试,最后得出一口勉强能喝下50毫升。
一个学生水杯,竟让学生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犹如进行一场有趣的比赛,这种活跃的情绪状态引发了良好的记忆效果,是任何多媒体教学无法比拟的,以后只要遇见同类问题,学生就能立刻想起“喝水记”,毫升在学生的数学意识中又有了新的定位。
【案例二】“安”个轨道
画一条直线的平行线一直是学生较难掌握的知识,学生也难理解为什么要把三角尺贴着直尺平移来画平行线,如果结合教室里的“铝合金窗户”这一身边的事物来示范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认识完平行线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画出黑板上一条直线的平行线,进而发现每个方法都有缺陷,教师这时移动教室里的铝合金窗户并问:“为什么窗户能方便地平移呢?”生:“因为它有上下两个固定的轨道啊!”“是啊,窗户有轨道就能平移,我们为什么不给尺子‘安’个轨道呢?像这样,它也能稳稳地平移了!”随即教师示范如何来画一条直线的平行线。一节课的难点迎刃而解,学生通过身边的资源很好地理解了画平行线的方法,在操作时首先想到的就是给要平移的尺子“安”个轨道。
平时的教学到处隐藏着可以生成的丰富教学资源,只要蕴含着闪光点、矛盾点、转折点、延续点,哪怕微乎其微,教师都可挖掘并开发利用,设计和构思学具在课堂中扮演各种有趣的角色,为课堂架起一个个生成的“支点”。师生、生生的思维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师生都将焕发出学习的激情和生命的智慧。
参考文献:
[1]叶澜.重建课堂教学的价值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J].教育研究,2002(10).
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 自主参与 自主学习
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将是我国现代教育和未来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而在课堂上学生往往随着老师的问、讲团团转,大多被动应付,接受性地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能力受到严重的压抑和损害。要想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把以教师问讲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质疑问难、研讨交流的自主参与学习。关于自主参与,本人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第一、课前探究自主参与形式
教师备课时应尽可能考虑学生的全员参与;注重知识探索过程中的能力转化;注重认识与情感的和谐发展。备课时,要密切将学生生活经验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尽量在学生的情绪体验中找到相应的支撑点,使学生的心理定向、情绪定向、思维定向,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调动其学生积极性,促使学生自觉有效地参与到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之中。例如在“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中,在教学如何测量圆的周长这一环节时,传统教学往往是这样处理的:先由教师演示测量圆的周长,而后学生模仿进行。这样设计,似乎学生也有了动手参与的机会,但是,这样模仿参与只是走过场式的学习,既不能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又不能发展他们独立思维的能力。有鉴于此,在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了“实践――观察――总结”的教学步骤,先由学生在教师不加指点的情况下进行实践操作,留给学生探索的时空,让学生自己去想、去说、去做同时,在实践中,也必然有部分学生会碰到以些障碍,可让他们合作讨论,也可以让他们质问难。然后,教师再不失时机地向学生展示规范操作的全过程。此时此刻,学生们有的急切地想知道自己实践操作是否正确;有的则想弄懂尚未掌握之处,他们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从而使教师的“导”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通过比较让学生肯定自己的成功之处,发现和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使学生既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方法,又初步学会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参与热情,可谓一举三得。
第二、课内挖掘自主参与潜能
1、唤醒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
教师在教学时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说、敢想、敢问,促使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的学习心态,从而调动其自主参与学习的内驱力;另一方面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时,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的的心理特征,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唤醒其参与学习的热情。然而,有的教师认为,高年级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似乎已进入“休眠”状态,“导”也无用。其实不然,试想,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见识愈广、思维也愈成熟,“自主”的意识也就更强,他们怎会甘心做学习的傀儡?他们有他们的思想,他们有他们的见解,他们有交流自己想法的愿望与热情。只要教师能善加引导,相信星星之火,也可燎原。这一点,我在平时教学中深有体会。例如,教学“比例尺”一课,我便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课堂旅游”的情境,激励学生量地图算旅程。这时,教师尚未向学生介绍比例尺的有关知识,而故意让学生自己敞开思路,寻求计算旅程的方法。过了一会儿,学生纷纷举手质疑问难。此时再顺水推舟,让学生自己理一理:“要算出旅程,必须知道哪些知识;这些知识有哪些能自己看书解决;还有哪些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这样,就使学生在大脑高度兴奋的状态下,既紧张又轻松地认识和掌握了比例尺以及运用比例尺计算路程的方法。
2、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能力
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最终归宿,需要学生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不断掌握各种自主参与的方法,并在灵活运用方法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使能力得以发展。所以,学会自主参与的方法是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关键所在。如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一课教学中,教师首先出示准备题:“把1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学生顺利解决后,教师再出示例题:“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由于单位“1”发生了变化,使学生在理解上遇到了障碍,新旧知识之间产生了强烈的矛盾。通过短时间的思考,学生心存疑虑,有了合作学习的需要。这时,教师再顺应学生的需要,安排四人一组进行操作讨论,让学生自己在小组学习中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系列安排,既顺应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又发挥了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了学生个体自主参与学习的动力和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了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应当注意的是,学生自主参与的方法虽然显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在一堂课中,各种自主参与的方法又不是绝对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自主参与的方法体系。教师应根据知识类型与课堂教学结构的不同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和掌握各种自主学习的方法,促进其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
第三、课后延续自主参与热情
篇4
摄影测量与遥感基础知识
教学时数
2
教学目标:
1.掌握摄影测量及遥感基础概念。
2.了解摄影测量的分类。
3.了解摄影测量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教学重点:
1.摄影测量的概念。
2.摄影测量的特点及任务。
3.摄影测量与遥感的联系与区别。
4.摄影测量的三个发展阶段。
5.不同摄影测量方法的特点。
教学难点:
1.摄影测量与遥感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较为困难。
2. 摄影测量与遥感的区别及联系。
教学方法:
1 激发学生学习和形成学习动机。
2. PPT图文并茂呈现。
教学资源:
1. 相关课本及辅助资料。
2. 多媒体教室。
3. 专业空间数据实验室。
安全事项: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备注
教学引入
教学内容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教学引入:摄影测量和遥感学是一门艺术、科学和技术,通过使用无人操作的成像和其他传感器系统进行记录和测量,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表示,从而获得关于地球及其环境和其他自然物体和过程的可靠信息。
地球空间信息获取的发展趋势具有多平台、多传感器、多比例尺和高光谱、高空间、高时间分辨率以及空天地一体化的明显特征。地球空间信息处理和信息提取的发展趋势是走向定量化、自动化和实时化。陆地空间数据分析与数据筛选的发展态势是即将跨进精准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新世界。
教学内容:
1、 摄影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测制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建立地形数据库,并为各种地理信息系统和土地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4D数据)。
2、 摄影测量包含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不同摄影测量方法的特点。
3、 摄影测量与大地测量学、地图制图学、工程测量学、地籍测量学及海洋测量的关系。
作业布置:
1) 摄影测量中4D产品有哪些。
2) 摄影测量的概念。
3) 摄影测量有几个发展阶段,并分析其各自特点。
教学反思:
篇5
一、创设情境有效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就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巧妙地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通过一些具体、形象、直观的事物或创设生动的情境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思维跟着教师讲课走。
1、立足于教学内容
新课的导入应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针对课程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条件及学科特点选择最为合适的方法。一些表面花俏、超出学科特点的导入,有时会造成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而削弱其它教学环节。因而,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设计相应的导入方法。
游戏、竞赛对小学生常常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能激发兴趣,同时也有利于观察能力的培养,诱发学生的思维。在教学六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比例的基本性质》一课时,导入时笔者与学生进行一个游戏互动:请用10以内的4个不同自然数组成比例,只要告诉老师其中的3项,老师就能说出剩下的那一项是几?游戏后,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好胜心和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急于验证老师的秘诀,这时笔者再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验证,通过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讨论,总结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的含义。导入的过程仅需短短的几分钟,就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今天的学习任务上,并通过亲身验证、交流讨论中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思维的火花得到充分的碰撞。
2、立足于学生实际
农村的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的不同,导致知识、能力方面与城市里的学生有很大的差别,在教学中,创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事例、生活情景进行导入,产生矛盾,让学生在收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上得到充分展示,也能让学生在构建知识结构、知识运用上得到充分的体验,从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如:在一次教学研讨会中,一节《长方体的认识》示范课让笔者深受启发,课一开始,这个老师就出示一个农村学生所熟悉的大萝卜,告诉大家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和这个萝卜有关,这使得全班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集中起来,后来这位老师通过切萝卜、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认识了长方体的面、顶点、棱,再次让学生通过用自己收集到的信息与同学讨论交流,从而总结出长方体的特征(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像这样,创设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导入新课,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的来源,使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真实感、亲切感,缩短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引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主动地学习新知识。
二、精心预设有效生成
1、把握教材,预设目标
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正确的目标预设是学生成功学习的基础,也为教师教学过程的推进提供正确的保证。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必须在课前对教学活动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充分解读教材,预设有意义的目标,以及为达到目标而所要采取的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充分考虑让学生怎样走在过程中,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合作学习,收集整理数学信息、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体现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及不同的思维方式,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
如:在教学六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比例尺》一课前,笔者了解到学生已经接触了大量的地图,比例尺的概念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简单的知识点,但本课的重点是要让学生在理解比例尺含义的同时会运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要突出这一重点首先要解决的是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和几种不同形式的比例尺的转化的问题,为此笔者预设了“我是小小设计师”的教学环节,出示问题:学校要新建一个长30米,宽20米的长方形花圃,试试你的身手,做个小小设计师,把这个花圃的平面图画在老师发下的白纸上(三种不同规格),边出示边讲解学习要求:先独立思考确定图纸上花圃的长和宽,绘制成平面图,并分别写出图上的长和宽与实际的长和宽的最简比,最后小组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确定图上的长和宽的。此时学生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想法,所设计的平面图的布局与效果不一,这是笔者所期待的生成性资源,也是为突出重点所预设的结果之一,通过这一环节,把乏味的数学例题教学寓于学生的主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使学生亲身感受知识的来龙去脉,并用自身的经验、智慧来激起思维的波动,使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的思维方式得到充分的体现。
2、关注差异,关注不同生成
课堂教学是动态发展的,学生是这一动态过程的主体,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存在着认知和经验积累的差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法、能力提高也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中教师应关注差异,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有思索的空间,在自主探索,质疑问难,合作交流中促进自己不断的发展,在课堂中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及时反馈,是引发不同层面学生发展的平台,同时教师所创设的探究空间,为学生所提供一些思考性、探索性的学习材料,也能激发不同层面学生的探究欲望,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提供保证。
如,在教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圆的认识》这一课时,课伊始,笔者就直奔主题:四人小组内每人利用身边熟悉的物品在同一张纸上各画一个圆,在这里只提到“利用身边熟悉的物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的自主发挥的探究空间,就是期望不同差异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成。学生动手尝试后发现:有学生用圆规画,有学生借助平时做游戏的毛线画,有的学生用硬币或圆形物体的底画……活动后,引导学生汇报自己选择的物品和画圆的方法,再通过学生的不同生成引发全体学生交流、讨论,共同认识圆的特征。这样不仅使学生自主发现了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也真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
三、转变方式,培养素养
“学习方式”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心理能力的发展,为此,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还得从学生入手。
1、培养问题意识
教学中我们发现:要使课堂充满活力,就要使每一位学生敢问、乐问,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教学中要立足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新知后敢于与旧知识进行
联系,敢于质疑,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后,教师引导学生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性质,进一步理解它们的联系与区别,使所学的知识得到系统性的建构。
2、培养思维多样
篇6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因遇到了问题需要解决而引起的,学生对遇到的问题有兴趣,才有要解决的愿望和要求,才能引起他们的积极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是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手段。所谓“问题情境”是把学生置于研究新的未知的问题气氛之中,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数学。课堂问题情境,不仅仅包含着问题,包含着教师对问题的设计方式,教师的启发、鼓励、点拨,还包含着学生对问题的应激状态,是一种最初由问题引起,却远远胜过问题的整个课堂的动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 规律 ,精心设问置疑,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激思,以疑获知,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1.创设问提情境,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和能力的培养者,而且也是思想灵魂的塑造者,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寓德育于智育之中,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而“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更充分体现了德育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因素,积极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讲授《元、角、分》一课中,我设计这样一道题;假如你现在有300元钱,你准备怎样用它?同学们一听,滔滔不绝的说出了自己花钱的计划,有的说自己准备拿300元去食品超市买吃的,有的说自己攒起来慢慢花,还有的说把钱交给父母……总之,七嘴八舌,各抒己见,这时有一位小朋友说:“我要把这300元饯捐给希望工程,听爸爸说300元就够贫困山区一个学生一学期用的。”教室立刻安静下来,教师这时不要急于表明自己的看法,而是反问学生:“你们认为他的做法怎么样?”教室里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通过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把小学数学与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学生学到了活生生的数学,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同时对他们也进行了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
教学的 艺术 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作为教师不仅要想办法为学生提供能激发其思维兴趣的舞台,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展示和发挥,而且要以新颖独特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目的、有意识的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问题之中,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带着富有趣味和价值的问题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教学《比例尺》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画一张长8米,宽5米的教室平面图,当学生说纸太小,画不下时,教师再出示 中国 地图,这时,学生顿生疑问;中国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面积,这么广阔的土地又怎么能画到地图上呢?他有什么规律呢?继而,学生产生探究的心理,想到了用缩小长度来画的方法,可是怎样缩小呢?他有什么规律呢?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时教师趁势板书课题《比例尺》,尽管学生对比例尺这一概念不理解,但从刚才的谈话中已经感受到比例尺的神奇力量,以有趣的设问,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我要学”的动力,促使学生怀着兴趣和期待,开始了新知的学习。
3.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主动激活”认知结构的能力 真正的数学学习不是对外部所授与知识的简单接受,而是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活动。但是我们目前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虽然学生已具备了足够的数学知识和方法,但是面临一个新问题,却无从下手,而当经过老师的提示或启发后,就会茅塞顿开,很快解决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不能有效的从认知结构中提取并运用所学知识,而这一现象的出现,是与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分不开的,在复习时,我们教师总是通过设计一些针对性强的题目,来帮助学生回忆、激活有关新知识,从而为学生顺利的发现,探究、解决新问题作准备,但是这种认知结构的激活是在教师的帮助下被动地激活,所以造成了课堂中学生的探索过程和得到的结论大致是一样的、是教师所期望的。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一种思维的惰性和依赖性,当碰到一个新问题时,就不会主动的去思考。
针对上述现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逐步通过创设恰当的有利于学生深入观察、思考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激活”认知结构的能力。例如在讲授《体积的意义》时,教师可以巧妙的把《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引进来,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索的问题情境;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为什么瓶子里的水并没有增加,丢进石子后水面却升高了?一“石”激“浪”,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长度,面积等知识被激活,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因为石子有长度,有的说石子有宽度和厚度,还有的说石子有面积等等.通过这一问题情景的创设,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使被激活的有关点、线、面的知识链在认知结构中不断扩散、延伸,这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通过观察、联想,“体积”的意义在逐渐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点、线、面、体在学生头脑中也已完成。这一教学方法的运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主动激活”认知结构的能力。
4.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小学 教育 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小学数学教育又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应成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不因循守旧,能敏感的发现事物之间存在的新关系,提出新颖的方法。如果学生不善于进行创造性思维,不善于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思维就没有广度和深度,就不会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 发展 创新能力。例如在讲授《百分数应用题》时,可以设计这样一道题:假如全班36人去参观冉庄地道遗址,门票每人15元,40人开始可以享受八折优惠,你认为怎样买票花钱最少,最少是多少?经过激烈的讨论后,有的同学说:“全班36人,不够40人,不能享受八折优惠,所以买36张,共花15×36=540(元),另外有一位同学说:“买40张可以享受八折优惠,买40张只需花15×40×80%=480(元),比买36张少花60元。所以我认为最少是480元。这时有一位同学反驳说;“我认为480元并不是最少的,我们可以把剩下的4张票卖给其他人数少的人,又可以得到60元,这样从480元里去掉60元得420元,也就是我们花420元就可以买到36张票,所以我认为买36张票最少花420元。
篇7
【摘 要】学生学习数学常常会发生错误,作为教师应善待学生的学习错误资源,促进学生充分借助错误资源,开展探究,寻根问底,有错“思”改——追“错”溯源、变“错”为宝、抛“错”引玉、顺“错”推舟、因“错”制宜。从而发展思维,形成正确的认知,做到有错必“思”,“思”中明理。
关键词 数学学习;有错“思”改
学生在学习数学,构建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不可能“一步到位”,并在这过程中常常不可避免发生错误,数学教师应善待学生的学习错误资源,科学地研究学生的学习错误,积极引导学生经历“发生错误—研究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有错必纠,有错“思”改。
一、追“错”溯源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学习是一个不断犯错误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不断通过反复思考导致错误的缘由并逐渐消除错误的过程。”由此可见,小学生在平时的数学学习中,发生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应该追“错”溯源,让学生从知识源头予以杜绝,并且“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例如,“一张长18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纸中,剪半径2厘米的圆,可以剪几个?”常有学生这样计算:(18×10)÷(3.14×2×2)≈14(个)。出现这样的错误,学生自身是很难发现的。因此,教师须引导学生对“错”进行溯源。因为要考虑到现实情况,如果真的剪圆,会有边角料,那些边角料是不能用的。这位学生的解法等于是把边角料粘在一起再剪,完全不现实。因此,不能直接用长方形的面积除以圆的面积。正确的答案应是先把这张长方形纸分成若干个正方形,每个正方形内剪一个圆,正方形边长就是圆的直径,就是2×2=4厘米。从长方形的宽来看,10÷4=2.5(个),但是半个圆就不是圆了,所以取2个;再从长方形的长来看,18÷4=4.5(个),也就是说每一行只能有4个。从宽上看有2行,每一行4个,2×4=8(个),所以正确的应该是8个。
二、变“错”为宝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有一句名言:“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会有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对于学生生成的错误资源,教师必须适时进行价值引领,千方百计地通过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暴露其思维过程,变“错”为宝。
例如,有这样一个与“比例尺”有关的题目,“一块长方形地,按比例尺1:200画出平面图后,量得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计算这块地的实际面积”。学生往往会给出下面两种计算方法:(1)8÷1/200=1600(厘米),6÷1/200=1200(厘米),1600×1200=1920000(平方厘米),1920000平方厘米=192平方米;(2)6×8÷1/200=9600(平方厘米),9600平方厘米=96平方分米。第(2)种算法中出现的一块地是96平方分米是错误的。出现这种错误是具有普遍性的,因此,作为老师应充分利用这一错误资源,变“错”为宝,引导学生找出错的根本原因,积累经验,避免往后犯同样的错误。教师提出了“那你们能研究一下图上面积和实际面积的比与比例尺有什么关系吗?”让学生去探索,经过讨论,明了比例尺是距离之间的比,而不是面积之间的比。而图上面积和实际面积是1:40000,也就是比例尺的平方,知道了第(2)种方法该怎么做了,用6×8÷1/40000就行了,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去探索了数学的奥秘,从纠错中不断完善知识结构。
三、抛“错”引玉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错误本身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数学活动是一种包含有猜测、错误和尝试、证明与反驳、检验与改进的复杂过程。如何抛“错”引玉,让差错焕发出光芒变成美丽的课程资源,这是值得每一位数学老师思考的共性问题。
例如,在“分数应用题”的综合练习课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希望小学六(1)班体育测试,1/6的同学得了“及格”,1/2的同学得了“良”,其余的15人都得了“优”。六(1)班一共有学生多少人?大部分的同学能够列出算式:15÷(1-1/6-1/2)=45(人),这时教师将问题改为:六(1)班得了“及格”的学生多少人?算到45×1/6时,学生愣住了。为什么全班人数可以“整数”,而其中的部分人数却出现“7.5人”的状况呢?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呢?“老师,您出错题目了!”“老师,可以把题目中的15人改为偶数人。”针对出错,学生展开思维与讨论,于是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在恍然大悟中,学生明白了解决问题后检验的重要性。本案例中教师故意暴露理解盲区,自然生成审题关注点,提供反思机会,促成自我否定,形成正确思路,学生的思维、情感被彻底激活。
四、顺“错”推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数学课堂善于顺“错”推舟,及时调整,寻求“生成”与“预设”新的平衡,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锦上添花。
例如,“一辆汽车上山时每小时行30千米,从原路返回时每小时行50千米。这辆汽车上山和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相当一部分学生这样解答:(30+50)÷2=40(千米),这种解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这样求得的速度是速度的平均数,而不是平均速度。学生错误“错”得顺其自然,此时,教师应该因势利导:一般说来,求平均速度需要有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是总路程,二是总时间。这又偏偏是本题都没有的。怎么办呢?我们不妨假设出发点到目的地的路程为1,可以上山用的时间是1/30,下山用的时间是1/50,根据总路程÷总时间=平均速度,就可以求出汽车上下山的平均速度。(1+1)÷(1/30+1/50)=37.5(千米),汽车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37.5千米。
五、因“错”制宜
课程专家叶澜教授曾作过这样的精辟论述:“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因“错”制宜,最大程度上减少甚至避免再次差错的出现。
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计算:37.6÷1.4,并要求学生进行验算。结果大部分学生是错误的,有的同学得出的商是2.6,有的同学得出的余数是12。针对这一较为典型的错误,教师把它作为一个判断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先判断答案是否正确,接着追问:“你是怎样发现错误的?”学生在富有启发性问题的诱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很快找到了三种判断错误的方法:余数12与除数1.4比,余数比除数大,说明是错误的;验算:2.6×1.4+1.2≠37.6,说明商是错误的;验算26×1.4+12≠37.6,说明余数是错误的。紧接着,教师再带着学生分析,找出正确的商和余数。由于计算时,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了10倍,商里的小数点不能忘记,余数是被除数扩大10倍计算后余下的,所以余数也扩大了10倍,正确的余数应把12缩小10倍,即1.2,37.6÷1.4=26……1.2。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说过:“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的错误中得来的,没有大量的错误作阶梯,也就登不上最后结果的宝座。”正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对待学生学习数学的每个错误资源的不同处理策略,折射了教师不同的理念和智慧。只有遵照“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思想”,给予学生有错“救”改的机会,赋予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便能映射出学生无限的创造与潜力。
参考文献
[1]周玲棣.课堂,因“错误”而精彩[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5(1、2)
[2]沈正会.变学习错为培养创新思维的契机[J].小学教学设计.2003(7)
[3]朱巧琳.让“错误”资源促进学生的学习[J].小学教学参考.2007(10)
[4]刘春美.让错误放出光彩[J].小学青年教师.2006(4)
篇8
居于此,对身处小学的教师来说,既缺乏现代化教学的硬件设备,又缺少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技术,怎样上好数学课呢?
一、提高认识,端正心态
尽管新课程改革让小学教师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显得无所适从,但只要教师不断探索、思考,找到新课程理念下适合当地学校实际,结合教师自身能力,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一切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都可以说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即使小学没有现代化电教设备,也一定要端正心态,提高认识:不论是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还是传统的黑板、粉笔等等都只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进行选择使用,目的是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效率高起来,学生得到发展,使用何种教学手段都无所谓。
二、要钻研教材,不照搬教参
教学设计是一个反思创造的过程,教师要上好课,首先必须要深入细致地研究分析教材,找准重难点,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和特点,挖掘蕴含于教材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因素。把手里的教材用好、用活,使自己设计的教学贴近学生,课堂教学中做到得心应手,对于教学参考书籍要灵活运用。
如在教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的《位置与方向》一节时,我引用了学校新校区的设计图纸,组织了“学生当导游介绍来参观新学校的活动”。由于学生的方位概念只有前、后、左、右、上、下、中等等,当“导游”规定集合地点在校园花园的左边时,出现了方位地点的不同,以此来引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揭示课题后,让他们用从课本上、从父母那里查阅到、了解到的方位知识到熟悉的校园中去找方向,学生分组用自己的方法找到了方向,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本想同学们可能转了一圈后一头雾水的回来,此时,再向他们介绍自己的方法后让他们去实际找一找,没想到有的学生居然想到了用一年级学的儿歌来判断,“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有些同学还想到当地百姓的居住习惯是“坐北朝南”,看门向就能找到北方;有人说早晨太阳出来,看影子可以找到西边;甚至还有一位同学的手表上有指南针,用找南针来判断。在交流中,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方法,接着就是在操场上做“站成十字找朋友”的游戏,游戏活动中,学生建立了“东对西,南对北,东南西北顺时针转”的概念。整堂课学生兴趣盎然,抽象枯燥的知识在活动中慢慢简单明了。
三、深入挖掘当地资源注入课堂,不驻足观望
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创造者和开发者。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细心想、细心找,就会发现学校其实有许多可以利用开展的教学资源,只要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让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实际,去看、去查、去想、去学、去做,将已有生活经验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总可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如,正值2007年学校所在的村委会在搞“866”工程“新建设”,各家各户的房屋都需要重新粉刷,有些同学家的房屋还需要新建。于是在学习了面积计算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家的情况分成小组合作:让学生去实践,测算出粉刷房屋所需要的费用。这就需要学生首先测定房屋的粉刷面积,在父母的帮助下了解市场上涂料的价格,需要多少涂料,粉刷工钱如何计算等等。学生在调查合作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而且体会了父母修房建房的不易,对学生进行了孝敬父母的情感教育,还增加了学生与社会环境的人际沟通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真正使学生在实践中有了收获。
四、让教师自身幽默风趣的语言注入课堂,给课堂以“新鲜水润”的活力
前苏林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富有幽默感的老师往往都是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的幽默即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求知欲,也是和谐师生关系、拓展学生思维、优化学生个性、教师自身教学机制与创新能力、人格魅力的展示。在数学这门特殊学科中幽默丰富的语言更显重要。
如在教学“比例尺”的导入时,老师故作神秘地说:“我的衣服口袋里装着一个人。”“啊!怎么装呀!”学生惊讶地问。“把人按比例变小呀!”老师说。“怎么变呀!”学生又好奇地问。这时,老师又变戏法似地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张相片,问:“想知道怎么变小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例尺’,看看是怎样变。”学生将在活跃地课堂气氛中积极地参与教学中的思维活动,这都是教师的幽默才产生的效果。
篇9
关键词 多媒体;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1-0044-02
1 前言
多媒体技术具有“低负荷,高效率,大面积”的特点,在教育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普及和运用。它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动静结合,把声、光、电合理地组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有利于学习的情境,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效的运用使教学形式更加生动,课堂容量更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肯定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的同r,也有必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审视、认识、发现和思考:如何将多媒体与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相融合?笔者通过自己的实践,归纳总结出一些多媒体环境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实施的策略。
2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是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一个重要开始。在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去精心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本身是具有一定目标的,它有利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该精细准备,通过恰当的问题情境进行提问设疑,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迅速融入课堂中[1]。
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尺”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出示课件,创设一个恰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来考教师。首先,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书、橡皮等学习用品,课件上出示形状、图案相同的放大的物品;然后,教师让学生随意选取一种物品,拿出自己的直尺进行测量;最后,学生报出自己测量的数据考考教师,教师迅速说出多媒体图片中物体的相应长度。在考教师的过程中,学生发现教师能够快速准确地说出答案,都很惊讶、好奇,他们会非常好奇教师是怎么计算的,激发了探究兴趣。此时,教师便顺势引出“比例尺”的相关知识内容,学生会带着求知欲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中,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3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在小学阶段,学生有一个普遍的特征,因为他们的年纪比较小,正处于一个活泼好动的阶段,非常喜欢表现自己,非常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特征,尽可能多地创设一些机会,像让学生当小老师、在黑板上演示等,鼓励学生,让他们自己来表现。在此期间,教师还应该及时点评,肯定他们的表现,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两位数的加减法”这一课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个小朋友迅速来找茬的环节。在课件中,教师故意将“23+18”“17+29”“32-16”等计算题的结果计算错误,由学生来找茬,看谁找得又快又准,正确的结果到底是多少?当学生回答正确时,点击课件,出示正确答案,伴随着掌声。在此情形下,学生会积极认真地思考,充分开动小脑筋去寻找答案,课堂氛围会变得非常好。因此,在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展示自己,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有利于调动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
4 恰当地进行引导,促进探究式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探究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有比较大的区别: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教学,教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而探究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但是因为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大多比较低,所以教师不能让学生盲目地探究,没有目的地瞎讨论,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以及帮助,促进探究式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2]。
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这一课时,学生已经有了一些三角形的相关概念,在探究教学中,教师可以恰当引导学生猜测: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教师可以出示一些特殊的三角形引导他们来猜测,当学生猜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时候,再利用多媒体动态展示角的移位来一起论证。在小学数学探究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恰当引导,应该注意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方法,进行合理探究,让学生寻找一些规律,大胆猜想,最后一起进行验证。这样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促进探究式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5 充分利用开发教材,寻找更多的探究资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还有一定的难度,教材的内容并不都适合探究。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开发教材,用好多媒体的优势;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寻找更多的探究资源,让学生进行探究,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让他们在探究中学到知识,提高综合能力[3]。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的知识时,教师在教学完之后,可以让学生测量圆形花坛的周长、圆形水池的周长、树的周长、操场的周长等测量活动,充分利用开发教材,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践测量过程中对周长的认识更加深刻。并在课堂中进行表格式汇总,图文并茂的电子表格更易于总结规律,得出计算方法。由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开发教材,并且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不仅学到书本上的知识外,还学以致用,解决了生活问题,将课堂知识进行良好的拓展,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6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技术与教学的不断整合,根据学科特点和相应学生的特征来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正逐步走向成熟。在新课程的要求下,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必将运用得越来越多,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自由地学习,教师进行恰当的引导和帮助,给学生留下许多创造探究的机会。多媒体在这其中辅助教学的效果也将随着教师的现代化思想越来越显著。作为一线教师,都需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从小学数学学科出发,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出发,从优化探究式教学过程出发,以实用性、综合性、辅、启发性为原则,真正用好多媒体,让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如虎添翼、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李小梅.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体现《课改纲要》精神[J].小学数学教育,2001(10).
[2]熊宗萍,何训光.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高矮》精彩教学片断评析[J].小学教学设计,2005(26).
篇10
一、课前准备充分 教学目标明确
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是否充分会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因此,只有在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进行教学设计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首先要围绕着教学目标,在内容广度和深度深上下功夫,合理地制定教学内容。首先要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根据教学要求合理地安排好每一节课的内容。由于每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同,思维发展水平不一样,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差别很大,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其次,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时时刻刻抓住教学的基本内容,围绕教学的基本内容,充分把握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分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和不易理解的内容,基础上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课堂教学过程。
二、课堂教学过程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推进
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来引导学生数学概念的建立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寻找出学生愉快学习的知识点,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促进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学习,这些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这是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我们要寻找出他们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以此引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的搭建出认知的桥梁。
比如,在学习《比例尺》这一课时,我向学生出示了学校的照片和校园的平面图,让学生把平面图和照片进行对比。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产生问题,来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此基础上,教师充分引导,学生通过照片和平面图的分析、对比,进行一番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图片与平面图描绘的是相同的事物,但大小不同,它们还存在了一定的比例关系,照片是平面图按一定比例的缩小,以此来引入比例尺的知识。还有,在学习《圆的认识》一课中,我从车轮为什么都是圆形的而不是其他如三角形、正方形等来引导学生,为了找寻答案,让学生动手做实验。通过课本的学习,就可以找到了依据,从而掌握了圆的特征。此时,为了巩固知识,我继续让他们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物体的面是圆形的,运用所学的课本知识,来解释。这样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了起来,加强了记忆。
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我们离不开数学,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中到处在充满着数学的信息。通过结合生活实际的教学,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观察、分析周围的事物,有效地促进数学概念的建立。
2.通过学生自身生活体验 有效地化解教学难点
有些教学难点,写教科书的也是费尽心机,教师也费尽心思。但要理解教学内容,不是那么容易。有些内容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加深理解。
比如,在《相遇问题》时,介绍完“同时”、“两地”、“相向而行”、“相遇”等概念,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组织学生到操场上进行体验。让学生站成两排,教师指挥他们走,学生在走的过程中会逐渐理解这些概念,回到课堂上时,这些就不是问题了。还有在学习《体积》时,我准备两个一模一样有刻度的玻璃杯,在杯里加入同样刻度的水,然后在一只杯子里放入大一点的石块,另一杯里放入小一点的石块,让学生观察水平面刻度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变化,学生自己会知道大石块占据空间大,水面就高;小石块占据空间小,水面低,物体所占空间大小就是物体的体积,问题就好理解了。用这些办法学生就容易理解。又如,在学习《圆锥体积》时,学生最不好理解的是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的。为方便学生理解,我拿了一些不等底,不等高的空圆柱和空圆锥给学生,学生往往会忽视等底等高这一条件,结果得不到正确的结论。难道书上的结论是错的?学生会积极思索。教师通过课堂上分析、讨论,查出真正的原因,让学生发现,原来自己是忽视了需要等底、等高前提条件,经过这样的过程教学难点就不难了。
同样,我们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为自己家里计算每个月的水电费以及装修地板砖所需的块数等等。总之,能让学生亲身体验教学内容,我们都可以考虑。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习有趣、轻松。
三、通过课后复习 强化课堂所学的内容
数学知识前后联系密切、系统性强。课后复习是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总结阶段,也可以继续拓展知识空间,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课后复习主要做好以下三个环节。
1.激励学生相互讨论,相互提问,相互检查,达到共同提高
重视培养个性,发展共性,实行分层导学,优生的目标是:审题仔细,解题灵活;中等生的目标是:重在检查,重在提高;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目标是:给予知识的底线,继续打好基础。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求把学生的各种情况及时归纳整理,有针对性地调整复习内容。既要重视学生的共同点,又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2.设计课后练习,让学生把课堂知识融合于复习训练中
要提高练习质量,就要应用专题知识进行定向训练,要做到精讲、精练。在这个过程中要面对全体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提高,还要注重典型训练。目的是正确地引导学生,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系统知识。把握做题类型。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复习角度,有针对性地精心选编练习,让全体学生都可以得到提高。
3.认真分析单元试卷和综合试卷,做好学生自我评价的反馈
复习时要把每一章节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的连贯性,要让学生认识到复习重要性,才能提高复习课的效果。在单元复习后,要选择时机进行单元测试,在对这些测试试卷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查漏补缺。综合复习时,要结合各单元测试的情况,有针对性复习,发现问题,再进行补缺补漏。要求学生做好以往单元测试的错题集,对这些错题反复练习,认真分析,力争不再做错,通过这样的集中纠错,复习效率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