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30 13:58: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就业实践报告

篇1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刚刚实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高校毕业生资源相对较少。大学生一时成了大众的香饽饽,有时会出现多个就业岗位争抢一个大学生的现象。近些年由于教育体制改革,高校扩招,大学增多等诸多原因,使得大学生人数激增。常言道:物以稀为贵。过多的大学生成了剩余资源,所以就业问题便愈发明显了。XX年毕业生人数达到406万人,XX年增加了20%,高校毕业毕业人数达413万人。XX年毕业生人数突破500万人。XX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559人。XX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突破600万人将达到610万人。通过这样的一组数据,我们可知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且增加幅度也明显提高。由此我们自然会联想到,毕业生人数得以增加,毕业生的质量是否也能得以保障。我们先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企业及单位选择的空间大大提高了,机会也增多了,所以大部分的企业就提高了择人标准。当两个人都符合一家企业的标准且这家企业只需一人,那好,谁通过英语六级就用谁,谁通过普通话二级甲等就用谁,谁通过英语口译中级就用谁。那些都通过的人的能力不见得比没通过的人强多少。但是,事实是残酷的。企业单位凭证择才早已不是什么罕见现象了。这是企业择才的方式之一。也许,大学生的质量依旧,不过企业的标准已非昔日了。从大学的角度来讲,现代高等教育有时出现一种现象,平常不认真刻苦的学生到最后临时抱佛脚,突击学习课程,最后考取了不错的成绩,可最后还是忘记了这些知识。好多大学的这种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了。所以大学生得质量也值得推敲。这便是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在就业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广东XX年了就业形势分析评估。其中有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人才就业失衡。总体趋势呈现出研究生供不应求,本、专科生供过于求。研究生人数与就业岗位数之比为1:50,也就是说平均50个就业岗位来争抢一个研究生。而本、专科生人数与岗位数之比还不到1:1。可以想见,人才就业失衡问题已经很严重了。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还涌现了一些新问题。大学生违约、跳槽的现象开始跃然于水面。违约不仅给企业带来不便,同样也给大学生的信誉蒙上一层阴影。由此,社会上也曾讨论过我们的高等教育方法是否有误。有些大学生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或者想自己创业,所以选择跳槽,这种行为还有待商榷,无法一言而定它是否正确。还有一些大学生不知晓相关政策,从而对企业及单位有一定的误解。大学生表达能力差,无法向企业展示自己的优点。还有一些大学生对人生过于茫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更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些什么。所以在对待工作上缺乏上进心,缺乏创新能力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这些都是现行高校毕业生存在的就业问题。

引发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我认为可归结为两点:一是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二是市场的需求。

我国的教育思想仍然秉持着应试教育的思想。这种思想同样延伸到从事高等教育的大学中。所以,大部分的学生仍然是被动地传授知识与技能,缺乏对事物的探索与分析能力,缺乏一定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高智商低能力的大学生随处可见。有一位19岁的四川大学的学生在放暑假时想要看看自己的女朋友,为了给女友一个惊喜。他并未告诉自己的女友,只身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后来他迷路了。无奈之下,他竟站在街上大哭起来。直到警察赶来才解决此事。在危急时刻,人类最基本的应变能力,生存能力,我们认为他没有。一个重点大学学生,我们可以完全不用怀疑他的智商。不过我们也同时慨叹教育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们的大学是作什么的?我们为什么要上大学?我认为求取真知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大学应该锻炼的是获取真知的能力和方法,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良好的心理素质。总之,大学教给我们如何做人的方法和能力。这就是我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显然,我们大学生缺少这样一种能力,也同样缺少一种好的心态。社会上出现许多由大学生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事件如:清华大学学生用浓硫酸泼熊,震惊全国的马家爵事件。

另一个主要原因是 市场的需求。我国的gdp当中,第一,第二产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第三产业占的比重较少。同时,我国又以出口商业为主,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小商品为主,而这些产业并不需要这种高素质人才。国外恰好相反,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相当发达,正是这中第三产业即服务产业对大学生这种搞素质人才,才会大量要求。所以国外的大学生的需求无法满足当前大学生就业要求。所以,大学生就业问题尤为突出。电子产业,管理业都好似第三产业的范围,而这些产业正式对高素质人才需求大的产业。XX年的就业报告分析中调查社会对不同毕业生的需要,大专生占49、16%,本科生占65、52%。研究生占66、66%。研究某一专业领域的研究生仍然被大多企业所热衷。在专业排行榜上,前十一名分别是工商管理、电子信息、经济、机械、外域、土建、医药、法学、交通运输、化工、制药。第三产业仍是前列。

篇2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

1.就业力。英国经济学院贝弗里奇于1909年提出了就业力的概念,即“可雇用性”,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随后美国学者对就业力的研究融入就业选择、就业市场和国家经济政策等内容,更全面地阐释了就业力的整体概念。2000年国际劳工组织将就业能力定义为劳动者获得职业和保持职业的能力。

2.大学生就业能力。郑晓明在《“就业能力”论》中指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单纯指某一项技能、能力,而是学生多种能力的集合。本文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是指实现大学生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

二、民营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的潜力分析

1.民营企业发展具有较大的活力。截止到2013年,我国企业总数中80%为民营企业。从2004-2013年,民营企业对税收和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均超过了50%,对就业的贡献超过了80%,在解决新增就业方面的贡献超过了90%。《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和《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统计调查显示,2013届、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最多的用人单位类型就是“民营企业/个体”,占到了本科毕业生当年总数的45%。十八之后,国家加快了国民经济的改革进程。随着国家在基础投资、能源环境等领域逐步向民营企业开放,民营企业在市场空间及竞争环境中获取了更多的机会,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正在被更好的激发。

2.新建本科高校所在地民营经济发展现状。新建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应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以营口某高校所在地为例,2014年,营口市民营企业增加值完成1285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79.8%。从业人员已达66.8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85%。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拉动营口市经济发展的一支主力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营口市作为辽宁省非公经济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试点城市,将加快推动营口市民营经济的发展。

3.新建本科高校的自身特点。新建的本科院校成立时间较短,缺乏行业背景和专业特色,在人才培养、师资力量和课程设置等方面与传统高校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学院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的地位。因此以民营企业作为大学生求职的出发点,符合高校的实际情况。

三、民营企业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调查研究

营口某高校于2014年11月在该校就业双选会组织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参加双选会的民营企业。调查结果如下。

1.民营企业选择员工的素质能力。调查企业更加关注员工的沟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成为大学生求职的基本能力。

2.民营企业关注员工的品质。本次调查中,70%的民营企业选择了敬业精神,较为反感毕业生缺乏自我认识,盲目的提条件、讲待遇的求职态度。

3.毕业生在实际岗位中突出的问题。调查显示,民营企业普遍认为大学生实践能力薄弱、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的工作需要脱节、技术知识不扎实是大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的突出问题。

4.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调查企业认为毕业生期望值高、求职目标不清和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问题。

四、新建本科高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建议

通过对企业人才需求的调查结果,针对新建本科高校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民营企业作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吸纳单位,培养符合民营企业需求的人才,是新建本科高校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明智之举。通过对企业人才需求的分析,把握民营企业对毕业生在专业技术、行业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在人才培养计划上坚持加强实践教学比例、注重能力培养的原则,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校企合作”推动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企业需求对接。“校企合作”是新建本科高校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高校通过与用人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在促进大学生所学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同时,也为大学生感受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提供了机会,有利于大学生认识自身不足,有意识的培养个人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使企业较早的了解高校学生的基本情况,寻找培养目标,与高校共同加强培养目标的教育,有利于企业找到合适的人才。

3.构建全程化、全员化的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毕业生期望值高、求职目标不清和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关键症结。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引导毕业生改变就业观念,建立科学的就业价值观。第一,深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职业生涯教育贯穿到大学时期的各个阶段,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法,认识自我,明确目标,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第二,积极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就业指导工作不能仅停留在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求职阶段的内容,更要注重毕业生职业发展过程与心理调适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初入职场的毕业生成功转换角色,实现职业理想。第三,扎实开展创业教育。新建本科高校要构建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四方互动的创业教育体系,开展创业实践,提高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等,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生物类专业,培养机制

国家教育部于2011年4月19日公布了《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面对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的新形势,开展针对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深入研究,是摆在我国理论界和实践部门面前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为探索目前社会用人需求与学生能力培养机制,以促进中国计量学院毕业生特别是具有生物计量特色背景的毕业生充分就业,课题组针对性的开展了生命科学学院相关专业学生的社会需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有助于学校对全体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制定,并为学校大学生培养模式的改进提供建议。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现状与分析

从高等教育的目标和功能上看,高等教育本身就具有传承人类文明,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功能。在现代社会中,教育不仅要使已有的知识不断延续,还要使受教育者获得各种有用的能力,使这些能力成为受教育者在日后社会经济生产活动中谋生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要手段。因而,高等学校培养有竞争能力、创新性、可就业性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成为必然趋势。目前,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现状分析如下。

用人单位对基础实践能力的要求高与大学生水平实践经验不足之间的差异。

近年来, 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往往要求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或者把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作为录用的必备条件,而大学生对自身实践能力的评价普遍较低。中国教育部大学生就业报告2010年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具备各种实践能力,其中,87.9%的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具备沟通协调能力。通过对满意度与欠缺度的对比分析发现,大学生某些实践能力的欠缺度高于满意度,其中欠缺度最大的是组织管理能力,而对此感到很满意的只有22.5%,二者相差15.5个百分点。

第二,用人单位对知识拓展能力要求较高与大学生开拓精神相对欠缺之间的差异。

知识拓展能力是指在未知领域里知识量的积累,对大学生而言,是要突破专业知识的局限,知识量呈发散状向其他未知领域扩展,表现为知识的广博度和知识结构状况。用人单位偏好“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社会在选择大学毕业生时,有时甚至对某些非专业的因素更加看重,这已成为大学生就业成功不可忽视的因素。中国教育部大学生就业报告2010年调查显示,64.5%的大学生希望今后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这表明一半以上的大学生看重在校期间的专业知识学习,并愿意把主要精力花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而容易忽视对知识面的扩展,这样会导致知识广博度不够,知识结构单一,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第三,用人单位对创新能力要求高与大学生较为缺乏创新素质之间的差异。

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竞争的不断加剧,用人单位越来越认识到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每年受理的近15万件专利申请中,大学生申请的仅占0.05%,而在美国,每年受理的近40万件专利申请中,大学生申请专利的占23%左右。二者的巨大反差,说明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相当欠缺,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和提高迫在眉睫。

四、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探索生物计量特色类专业合适的培养机制

如今生物学的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已是必然趋势,生物类专业已渗透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而生物类专业作为我校的重点专业,已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人才。我校对于生物类专业学生发展十分看重,可谓不遗余力,建立了完善的培养机制,从而为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第一,树立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在人才培养上,高校首先要转变教育理念,实现由人才供给导向向社会需求导向的转化,使高校人才培养和供给与社会的需求之间形成 “对接”。在教育目标上从强调知识传授到重视能力培养的转变。在教学规划中强调如下理念:(1)在本科教学改革和课程教学实践中,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2)调整课程结构,努力凸显应用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3)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建设,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

第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机制。

这些培养机制包括结构合理的培养体系、培养的内容以及能力考评制度等环节,各环节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支持,形成完整的实践能力培养机制。(1)建立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体系包括校内和校外两个部分,在校外,与各专业相关的单位与部门接洽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以形成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2)确立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内容,一方面增开一些应用性、技术性强、旨在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加大在这方面的师资、设备、场所等的投入,另一方面还组织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扩充实践内容,增强实效性。(3)建立学生实践能力考评制度。学院尝试把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指标进一步细化,加大实践能力评价在衡量大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中的权重。学院还在探索建立学校主导、 用人单位支持、大学生参与的实践能力考核机制。

第三,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院积极为学生的创新创造条件。如开展各种形式的科研训练,如讲座、板报和成果交流会等。每学期对学生的社会调查成果进行总结和奖励,对学生参加创新杯获奖,发表科研论文进行奖励。

篇4

大学生是我国现代社会的宝贵人才资源,并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落实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方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合理配置、充分利用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才资源,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同时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伟大事业提供人才保证,就需要构建一个合理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这对学生、社会、高校以及企事业用人单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本文通过简述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和现有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组织四个方面着重提出了关于构建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举措和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供求;构建

1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目前,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我国高等教育已从过去精英化阶段步入大众化,大学生就业形势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1.1就业市场供求失衡根据表1统计资料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呈现井喷态势,2001年为114万人,2005年达到338万人,2010年631万人,2015年毕业生就已达到749万人,再加上往年没有实现就业的大学生,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庞大的毕业生数量导致了就业市场供应远大于需求,就业机会按照GDP增长率测算也无法比肩毕业生数量的涨幅.在当前和未来几年内,就业机会没有大幅增加的前提下,大量毕业生待业将会成为常见的社会现象和重要的社会难题.

1.2就业观念多元发展伴随时代的变迁,大学生就业从过去的以等待分配为主的单一观念,发展到今天主动选择为主的多元化观念.当今的大学生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意识,其就业观念多元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就业类型上,大学生择业范围增加.从过去稳定无风险的国企、公务员事业单位发展到现在中小型企业、外企、私企、甚至参军入伍等.第二,在地理位置上,大学生从过去的趋向于选择家乡或大城市,发展到现在的大城市、沿海城市、山区城镇以及西部边远地区等.第三,在就业方式上,大学生打破了过去单一的唯岗位就业方式,开辟了诸如自主创业、自由职业、三扶一支、出国深造等多样化的新型就业方式.

1.3就业不公现象严重社会大力提倡公平正义,但在大学生就业领域,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充斥着人情招聘、忽视能力、性别歧视、学历歧视等不公现象.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很容易打消学生的积极性,甚至有可能让学生们变得愤世嫉俗,从而形成错误的就业价值观念,对人才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

2现有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并轨制的实施、高等院校大规模的扩招、教育机构的改革进展缓慢、国企改制等多重因素叠加作用,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国家随之建立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但该体系起步较晚,运行缓慢,体系结构相对不完善,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政府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国务院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经过努力,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超过4%”,教育经费中用于帮助大学生就业比例仍然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严格来说属于公共服务体系范畴,经费投入直接影响着公共服务体系的质量,因此政府在促进就业方面的财政投入还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国家近几年所出台的一系列推进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社会化的规定,其绝大多数仍停留在主席相关指示精神.在现有实际政策和法律法规中,仍然缺乏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社会化的基本法规,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在“就业服务和管理”一章中还没有就有关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社会化的行为规范设置必要的法律条款.同时,在就业政策上,片面追求就业率的达标,缺乏以人为本、更加细化的就业政策扶持.

2.2高校教学改革滞后,就业服务水平不高培养学生的教学研究能力,将课程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形成系统化、层次化、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1]目前,高校高等教学改革滞后,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应用、忽视社会需求、专业设置不合理、忽视职业教育等严重问题,阻碍了毕业生就业技能的培养,加重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造成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双重浪费.兼之国内各高校的就业服务方式过于单一,就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较低,水平较差,在就业指导过程中缺乏人性关怀和理性支持.

2.3用人单位要求荷刻,人才观念不够长远当前,许多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储备的长远观念,目光短浅,偏好招来就用的招聘模式.不但不愿为新员工做职业培训,还对大学生提出了众多过分苛刻的要求,比如以貌取人、要求工作经验、歧视女性、盲目追求高学历等.这不仅造成了人才浪费,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成本,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3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3.1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加强就业政策扶持力度4%的GDP教育经费投入,看似天文数字,但中国太大,对于中国的教育现状来说还很不够,更不用说大学生就业服务经费的投入了.同就业问题一样,教育领域还存在着其他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加大就业服务财政投入,不是底线,更非上限;不是终点,而是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构建和完善的新起点.在就业政策扶持方面,应加大对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扶持力度.采取诸如税收优惠、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职业介绍及培训补贴、鼓励基层就业、破除行业地域壁垒、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鼓励和扶持自主创业、鼓励孵化器项目发展等利好政策来提升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质量.

3.2加快高校职业教育改革进程、提高就业指导水平

3.2.1强化素质教育,增强就业实践高校教育改革应抛弃过去的侧重学术研究和理论知识的单一学术导向教育模式,通过增加侧重知识应用和技能培养等多种就业导向的教育模式来强化和拓展大学生的就业兴趣和爱好,使有志于继续深造和擅长实践的学生们都能实现良好的个人生涯发展,最大限度避免人才资源的浪费.

3.2.2强化多方协作,提高就业指导水平高校应与企业加强协作,通过多种渠道,采取灵活机动的办法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高校要主动向企业敞开大门,通过联合成立就业数据库、举办产学研探讨会、加强就业指导人员与企业人员沟通交流、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观念、联合开设企业实践课程等方式来不断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和水平.

3.3规范就业市场、建立完备的企业见习制度

3.3.1建立完善的企业就业见习制度目前,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建立和规范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文件,规定了见习期限、工龄计算以及毕业生所享受的保险和生活补助标准.企业应在保障实习学生的合法就业权益的前提下,认真进行见习人员工作技能和职业技能的培训,将人才招聘和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为挖掘人才和储备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实现人力资源长期化和持续化,保证自身经济效益.

3.3.2规范就业市场,促进就业公平用人单位应强化责任意识,在招聘工作中做到公平正义、合理规划,摒弃性别歧视、人情招聘、学历歧视等不公现象,并科学地分析岗位职责、工作环境等因素,从而客观地对任职者的能力、素质、性格以及其他方面提出正确的合理的要求.同时,用人单位需要规范自己的招聘行为,遵守市场经济的诚信原则,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及时、全面、客观的招聘信息,特别是在薪酬福利、职业发展等方面,要杜绝夸大其辞、空头承诺的招聘行为.

3.4加强社会职业就业中介组织监管

3.4.1优化中介组织队伍建设目前,大部分社会就业中介组织工作人员在专业知识、职业技能方面表现较为劣势.因此,优化社会就业中介组织的人员队伍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规范从业人员的任职资格资质的同时,提高队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水平.通过加强培训管理,鼓励从业人员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做到持证上岗,切实提高和充实职业就业中介组织的队伍建设.

3.4.2加强对职业中介组织监管力度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快制定针相关管理办法和法律法规,明确各类就业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范围、程序、收费标准,并对服务水平的真实性、合法性、时效性的提出要求.通过对非法就业中介活动制定处罚办法,规范中介机构的经营行为,积极创造中介服务有法可依的法律环境.另外,要对乱收费、无证经营、虚假招聘、无诚信服务的非法中介组织进行坚决取缔、严厉惩处,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确保中介行业的健康发展,树立中介行业良好的服务形象.

参考文献:

〔1〕葛金辉,等.高师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12).

〔2〕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申海云.中国劳动力就业中介组织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

〔4〕李永捷.中国就业服务系统的构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

〔5〕王炳忠,吴斌,陈蓉蓉.大学生全程化职业规划与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文教资料,2008.

〔6〕孟凡娟.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创新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

篇5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能力 不足 有效措施

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攀升,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究其原因,除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的数量与结构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大学生的就业需要外,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因此,探讨制约大学生就业能力发展的原因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措施,对缓解当前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就业能力的定义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对就业能力的定义、构成、评价机制等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郑晓明提出,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1]。国际劳工组织(IL0)指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2]。重庆三峡学院研究者任江林更进一步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应该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本工作能力,它是大学生作为社会人、单位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是用人单位挑选大学生的首要标准。第二个层次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之所在。第三个层次是求职技能。这是决定大学生能否实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达到人职匹配的重要因素[3]。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就业能力是一种以就业为目的的特定的综合素质集合,它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就业能力的内涵和外延也会随之不断演变。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表现

对照一下就业能力的定义,我们发现,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就业观念滞后。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然而受长期以来精英教育的影响,不少大学生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就业观念,对就业形势认识不清,“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就业的主动性。对于就业地点的选择,一般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或大中城市,“宁要东部一张床,不要西部一间房”的思想还普遍存在。另外,有许多大学生没有很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的未来缺少足够的心理准备,有一劳永逸思想者不在少数。

(二)所学专业缺乏市场竞争力。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实现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对人才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然而很多高校的教学计划几十年不变,与市场的需求严重脱节,这样的课程和专业设置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社会适应能力不高。

(三)实践能力不强。

近年来,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往往要求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或者把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作为录用的重要条件。然而据调查显示[4],大学生对自身实践能力的评价普遍较低。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低与他们获得实习机会比较困难有一定的关系。据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的调查报告显示,能获得实习经历的大学生并不多,我国仅有11.7%的学生有实习经历。调查还显示,我国仅有5%左右的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而这些企业大部分为三资企业,且多数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而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吸纳75%以上从业人员的中小企业却很少对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四)应聘求职能力欠缺。

应聘求职是青年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必经的一道门槛,不少大学生尽管有着一定的专业背景、较高的外语水平和熟练运用电脑的能力,但对应具备哪些应聘求职的能力了解甚少,心中无数。更有一些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欠缺,往往在求职面试中败下阵来。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企业、学校和大学生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一)政府应确立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战略,积极搭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平台[5]。

促进大学生就业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政府应充分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价值,确立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战略,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开发体系,积极搭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平台。首先,政府应充分发挥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开发体系中的主渠道作用,健全社会公共职业训练平台,对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实施职业训练,使其掌握职业搜寻的能力,获得对职业领域的适当了解,提升就业与发展所需的相关能力。其次,政府要建立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衔接的职业标准体系,规范与完善相关的社会职业培训体系,提高职业培训质量。最后,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采用财政政策激励社会各界以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体系的建立,以扩大高校在毕业生就业能力开发方面的可利用资源。

(二)企业应积极参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招收到合格的毕业生,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而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也应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应尽可能对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大学生在企业所从事的工作使他们能够把课堂上学到知识用到“真实”的工作中,并在“真实”工作中又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外,企业可以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也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高校应进行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加强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1.合理调整专业,增强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

高等学校要全力争取政府在办学体制、专业设置等方面所能给予的最大自,尽可能减少上级行政审批的种种限制,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资源调控机制,努力扩大高校自主设置和调整专业及招生的权力,尽力避免市场需求萎缩的专业扩招,不断增强自身灵活性和自主性,逐步缩小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对接的“缝隙”,增加专业设置,及时对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作出调整。

2.搭建宽厚基础知识与扎实专业训练相统一的教育平台,帮助学生将专业知识真正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方面,不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强化数学、外语、计算机等工具性课程的学习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切实加大学生语言表达、中外文写作、组织协调和沟通交流能力的训练力度,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柔性调整课程设置,恰当选择通用知识与专用知识之间不同比例的搭配与组合,及时吸纳最新研究成果和用人单位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变化,适时修订教学方案,灵活调整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重组,让学生根据不同的职业选择和自身需求自主选择课程。

3.帮助学生做职业生涯设计,对学生进行素质拓展训练。

“职业生涯设计”是指根据个人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以及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施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指导学生做职业生涯设计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环节。我国高校目前的就业指导工作对此尚涉入不深。目前一些高校已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这是远远不够的。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充分挖掘潜力,为学生开设诸如生涯设计、时间管理、人际交往、仪表与礼仪、演讲与口才、求职技巧、跨文化沟通等一系列就业指导相关课程,从而切实提高广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素质拓展训练是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发展起来的一套训练技术。它以培养和训练个人的成功素质为目标,通过心理分析、心理训练和行为训练等一整套科学方法,在强化积极心态、规划成功目标、勇于成功实践等方面对受训者进行训练。其室内课程主要包括领导意识、演讲与口才、人际关系与沟通、仪表与礼仪四个部分,室外活动则主要安排拓展训练、户外调查、企业调研等。实践证明,这对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十分有效,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四)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成功就业的关键,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应该主动参与其中,在努力学好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加强求职技能的训练,并树立求职的信心与先择业、后就业的就业观念。

参考文献:

[1]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03):91-92.

[2]贾利军,徐韵.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心理学解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6,(10):129-134.

[3]任江林.关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06):47-48.

篇6

(一)学习能力不强。学习能力表现在自主学习、创新、分析判断等方面。现代社会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而我们的毕业生无论从事与自己专业对口或不对口的工作,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就决定了大学生即使暂时应聘成功,仍然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充实自己。

(二)专业素质低下。大学生专业素质低下,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首先,大学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现实需求相脱节,缺乏有效的针对性。其次,部分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其专业基本功不扎实。

(三)实践经验不足。学校教育偏重于理论知识,对于实践操作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用人单位往往优先考虑有工作经验的人,许多大学生实践经验严重不足,眼高手低,心高气傲,使得用人单位对这些应聘人员望而却步。

二、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先进理念

国外对于大学生就业也十分重视,采取了很多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首先,强化学校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服务指导水平。2004年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调查报告以英国都柏林大学圣三一学院就业指导机构为例,说明高等教育机构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发挥了专业化作用:对在校生提供个人咨询、利用心理测验帮助学生进行相关职业决策、提供企业需求相关信息,并协助安排实习、工作体验与假期工作等,同时与雇主互动合作并定期调研以了解企业需求。其中就业服务人员的专业化素养是实现这些功能的关键所在,一般就业服务人员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等人文社科硕士以上学历,并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其次,欧美国家对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从小开始的,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他们认为在一般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就要强化学生的就业能力,这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效果是显著的。欧美国家通过对课程教学的设计,使得一般课程教学能够成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载体。澳洲的研究发现,在一般大学课程中应该广泛融入的核心就业技能包括:沟通能力,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其中又以团队合作能力最为重要。第三,欧美国家认为大学老师的素质和能力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欧美国家对于教师的能力要求很高,例如,法国强调教师指导学生的能力,美国强调教师创造能力。同时,欧美国家大学中兼职教师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些兼职教师很多都是企业管理者,他们的言传身教,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三、基层团组织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工作途径

大学生基本都是共青团员,基层团组织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服务的重要思想阵地,在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有着广阔的组织基础和独特的载体优势。笔者认为,作为与大学生有紧密联系的基层团组织应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转变,更新工作思路,解放思想,发挥基层团组织的优势和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实现高校基层团组织事业的新发展。

(一)提高基层团组织自身就业创业能力。作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层团组织,必须要提高自身的就业创业能力。基层团组织务必要及时了解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才能做到因势利导,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就业。基层团组织同时还需要组织团委老师参加关于就业创业方面的相关培训,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为毕业生提供指导。

(二)利用基层团组织的资源优势,创建大学生就业的服务平台。高校基层团组织应该利用自身组织资源的优势,积极联系社会各界,为大学生就业铺路搭桥。其中,基层团组织更应该注重自身校友特别是同一专业的校友资源。邀请已经毕业的校友为在校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讲座、模拟招聘会等活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学生可以与校友一对一交流接触,从而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作为同一专业的毕业生,校友则更能够根据自身的亲身体会帮助本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使他们在求职道路上少走弯路。

(三)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指导,增强其就业信心。在前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现状中已经提到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高,耐挫力较差,对于困难存在畏难情绪。作为和大学生接触较为密切的基层团组织应该把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作为工作的重点,通过举办心理知识讲座、对学生心理状态进行测试评估、与个别同学交谈等方式帮助大学生积极调整心态,以健康的心态进入就业应聘过程。

(四)通过实地调研,将反馈得到的信息作为今后就业工作的参考。有些基层团组织往往只注重将学生安排就业,却疏忽了学生就业之后的跟踪调研。基层团组织应该时刻保持与就业学生的联系,了解他们的实际工作情况,总结他们的应聘和工作经验。同时基层团组织还应该去用人单位实地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为今后学生的就业提供更为有效的指导。

四、结语

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就业指导 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5-0031-02

随着我国高校不断扩招,“精英教育”已经转向“大众教育”,在校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多使得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不断加大。研究发现,高校毕业生普遍缺乏就业技巧,不具备抗挫折的心理素质,面对社会竞争压力,出现了自卑、退缩、厌世等心理问题,这些现实让我们深刻认识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视就业指导已成为困扰各高校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高校应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指导紧密结合起来,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就业的切入点和支柱,开创高校学生工作新局面。

一 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

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十报告中,我党为当代大学生和其他未就业社会人员的就业出台了新方法,强调了公平正义,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思路、新要求、新任务。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就业指导是今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有力着力点,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充分结合,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加强职业素质训练,充分做好就业准备。

1.为就业工作提供指导思想

当前,社会对高校的毕业生不仅要求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好的实践能力,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这就要求,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由传统的就业技能指导转向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的培育。而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占有主导地位,它和树立大学生的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息息相关。因此,高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水平,调节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促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从而踏踏实实工作,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2.能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近年来,我国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长,大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就业成为大学生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涉及范围广、方向多,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诱发矛盾。在这种情况下,以就业问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能使思想政治理论深入浅出,达到以人为本的目的,能为大学生所支持。思想政治教育把就业指导作为新的载体和工作重点,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突出人性化的引导教育,这对构建美好校园、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 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工作结合存在的问题

1.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有效地结合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实践中常常脱节,具体表现在:一是在经济体制的影响下,高校的教育趋向于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使大学生出现社会责任感弱、唯利是图、自私自利的个性,不懂得感恩学校、回馈社会、奉献自我;二是在相当一部分的高校中,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老师不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又不擅长就业指导,这样也就在无形中使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实践中脱节,不能将两者进行很好的融合。

2.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纵观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情况及效果,学生普遍反映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没有有效结合,无法做到有效的理论联系实际。具体表现在:一是高校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讲授、专题讲座、专家报告等形式来开展的,往往忽视个性化的指导,忽略学生的差异性,不能真正贴近大学生的实际;二是高校的就业指导大多是在学生大四时开展,正是学生毕业答辩与找工作的阶段,此时的就业指导只是传授浅层的知识,没有达到对毕业生深入教育的目的。

3.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落后

高校就业指导大多采取传统的教育模式,没有与时俱进、创新方法,使得教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在课堂上,只注重传授就业技巧、形势政策知识,忽视了大学生的就业观、择业观、人生观的培养,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是很少涉及,这样使得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强。教学方式也非常简单。很多高校主要以课堂讲授、讲座为主,依旧是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育,很少让学生走入社会,更谈不上主动联系用人单位,让学生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有机结合的途径

1.实现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全程化

很多高校在大四时才开设就业指导课,传授就业的基础知识,往往没有起到深入的引导作用。鉴于此,高校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整个就业指导教育,改变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短暂性问题,以此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从大一开始,学校安排具有就业指导师资格的专业教师实施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从低年级起传授就业形势、职业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具有全面的就业能力,能快速地从学校向社会过渡。各学院(系)要指定专职辅导员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利用私下时间积极找学生谈话,摸索出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形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升就业引导教育。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实践的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的一项核心工作,不仅要采取课题教学,更要注重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体系,是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它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积极开展职业规划大赛、简历设计大赛、模拟面试大赛等就业实践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稳步推进就业教育;(2)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期间参加支农、支教、帮困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去体验国情,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3)积极邀请职业指导专家、企业人力资源招聘专家到校讲座,让学生了解社会的需求,对比自身的不足,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为踏入社会做好充足准备。

3.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由于心智尚不成熟,找工作、踏入社会时会遇到很多挫折,造成自身心理压力过大,甚至产生自卑、厌世、仇恨等心理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就业教育时,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重视诚信和团队教育。要帮助毕业生树立诚信的观念和合作的精神,培养毕业生诚实守信和团结协作的良好品格,使得毕业生能够在今后的职业道路越走越顺。其次,对毕业生进行抗挫教育。通过开展心理调适技能的培训,引导大学生自我调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大学生明白挫折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怎样面对挫折、战胜困难、调整心态。最后,注重安全和法制教育。高校关注大学生的学习、就业、思想问题,往往忽视法律法规教育,致使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在以后的就业工作中,难免会出现违法乱纪的现象。因此,高校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普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毕业生自我约束的同时也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4.促进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的一项核心工作,要想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育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业务素质。高校应高度重视就业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队伍的就业业务和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打造一支思想过硬、乐于奉献、工作踏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1)增强队伍使命感和责任感。高校要积极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方针、政策,让思想政治教育者充分认识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了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荣誉感和责任感;(2)促进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高校应提供更多的专业培训、学术会议等学习机会,使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推进就业指导工作,使得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钱伟.充分发挥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思想教育功能[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1)

篇8

李庆中(1980-),男,河南辉县人,现在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从事学生管理工作,职称助教,研究方向是国内,国际政治。

摘要:大学生就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而毕业后的就业关系重大,涉及个人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远建设。当前形势下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笔者认为应以培养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为核心,为此应全面研究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工作,同时在国家,社会和高校层面创造一个宽松,有利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外部环境,内外合力,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关键词:就业能力;就业心理;就业歧视;职业教育一、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大学生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成败,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安全稳定。大学生就业是教育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和民生问题,不论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都是重大问题。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加快发展速度以来,规模逐年扩大,高等教育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的发展速度和成就,不过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这一问题有复杂的原因,造成了目前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高校毕业生的总体就业形势

据去年我国人社部部长尹蔚民透露,“根据测算,20-59岁就业年龄组人口将在2020年达到8.31亿峰值。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仍将面对巨大的就业增长压力。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今年增加到699万人。未来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保持在年均700万左右,约占每年新进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的一半,且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再加上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城镇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士兵,总量近1600万人,我国青年就业压力巨大。”①而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727万,为历年来最多,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

1、就业形势中的积极因素

一是我国政府逐年加大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政策力度。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西部大开发,大学生村官,选调生考试,特岗教师计划等,对于大学生在诸如城市落户,创业扶持,税收等都采取了政策倾斜,2013年起我国将推毕业生担任特岗人员试点,开始打破跨区域求职登记限制。

二是我国各高校对于大学生就业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目前高校都已设置就业指导中心或就业服务中心,专职负责落实国家就业政策,服务大学生就业。同时大学各个院系也在教学设计,服务大学生就业方面采取了很多实际的措施。总之,我国的高校已经形成上下联动,协调配合的完整服务体系,共同服务于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三是我国今年首次明确将从战略上转向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战略层面的变革。“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3月底表示,中国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是技术技能型。今后,中国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而这一调整集中在高中和高等教育阶段。”②这一变革之所以利好大学生就业,是因为我国目前的就业市场急需高素质职业技能型人才,但高校无法满足供应,造成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走高,另一方面大量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四是我国高校毕业生个人心理素质逐步适应复杂的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之所以产生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毕业生个人心理素质或者说就业理念不够成熟和务实。很多高校毕业生一直以“高级人才”自居,不肯从基层做起,不肯去自以为“不体面”的领域就业,这种自恃清高,眼高手低的普遍现象严重阻碍了自己的就业。而随着就业形势的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心理素质也逐渐成熟和务实起来,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养猪,大学生扫大街等现象已不新鲜,反映了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积极的变化。

2、就业形势中的消极因素

一是高校毕业生数量巨大,客观供大于求。这是最大的消极因素。特别是今年我国经济出现下行态势,又面临艰难的转型升级任务,经济增长速度减慢直接影响到企业吸纳劳动力的数量。

二是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明显。结构性失业,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调整经济结构”问题,如市场上有些经济发达地区急需大量服务型,技能型人才,但我国高校毕业生的素质不能满足;西部地区长期面临“人才饥渴”,东部,特别是东南部和北上广地区长期处于人才超饱和状态,这一问题仍处于胶着状态;大学毕业生不切合实际的就业理念,浮躁的心态也是影响就业难的重要因素。

三是就业歧视普遍存在。就业歧视主要是性别歧视和学历歧视。性别歧视主要是用人单位歧视女性的现象,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都明确不要女生,是典型的性别歧视。另外有学历歧视,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片面强调学生高校的知名度,有些用人单位甚至要求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都必须是“211院校”,这些都是典型的学历歧视。以上就业歧视均成为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拦路虎。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和就业能力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特点分析及应对办法

1、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特点

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心理指的是以就业为中心产生的复杂心理现象。根据笔者观察归纳,我国大学生就业心理有以下特点:

一是大学生就业功利性心理和浮躁心态并存。大学生功利性的就业心理集中表现在公务员考试的连年升温,企事业单位也热度不减;据智联招聘2014年应届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客服、销售和生产加工类职业入选为应届毕业生最不愿从事的三类岗位,这些岗位从性质上来说都属于基层岗位,大学生不愿从基层干起集中反映了就业的浮躁心理。

二是部分大学生“啃老”的现象反映了不思进取的心理。“据《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10多万人选择‘啃老’。”③今年我国将有727万大学生毕业,可以想象大学生啃老现象只会进一步加重。部分反映了大学生面对复杂而严峻的就业形势不思进取的心理。

三是大学生群体在就业中开始体现积极和务实的心理。从大学生最新的就业现实来看,大学生务实的就业心理越来越明显。“2014年各省公务员考试大幕拉开。截至昨日,已招录公告的23个省区市中,16省份报名人数集体下降,其中15个出现招录、报名人数“双降”局面。如浙江去年报名者高达36万,今年最终缴费确认的为22.7万人,剧减37%。其他省份亦出现10%-30%不等降幅。”④大学生积极的心理从就业的地区也可看出一二。如与往年相比,今年应届毕业生投身“北上广”的热情开始降温。

2、培养积极正确就业心理的对策

各种心理现象,包括就业心理都是复杂的,但是可以通过耐心的疏导教育加以引导的。解决这一问题,可行的对策是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加以引导。

许多大学生之所以出现功利性,浮躁和不思进取的就业心理,归根到底是欠缺科学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的树立在大学阶段主要靠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一线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以我们党的理论,社会主义公德教育,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反复的引导教育,使学生早日形成艰苦奋斗,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养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应的就业心理。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总体来说较弱,就业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能力和素质总和,笔者认为主要包括适应能力,吃苦耐劳能力,动手能力,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人文素养。

大学生适应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优秀的学生,利用各种条件参加实习和各种实践活动,适应能力自然较高,而更多的学生缺乏关键的实践锻炼,自然适应能力较弱。

吃苦耐劳的能力,笔者根据亲身接触众多的学生以及观察,目前大学生比较缺乏这一能力,常见的现象是很多学生在主观上就缺乏吃苦的思想准备,在实践中更是出现刻意逃避困难,避重就轻的心理。

大学生动手能力偏弱这个基本是社会的共识,这也是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一般会特别强调实践经验或相关工作经验的重要原因。另外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重视理论知识而轻视动手能力锻炼有关。

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也是参差不齐的状态。不过总体来说是偏弱的,特别是专业技能,因为我国大学生在专业技能锻炼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我国医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需要大量的实践锻炼才能逐步培养起来,而实际情况是医学生的实习教学还需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偏弱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单独提出人文素养?因为大学生人文素养关系到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关系到大学生一生的长远发展和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不会做人,何谈做事?在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方面,我国高校还需进一步提升认识,努力推进这一工作。

三、破解大学生就业能力弱的新思路

(一)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思路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归根到底是靠大学生自己,所以就业能力的培养应以大学生自身就业观念的转变,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为主,而在目前我国整体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背景下,外部因素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主要的外部因素笔者认为包括学校,社会和国家政策层面。这些外部因素应作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重要补充。内外因素都很重要,应协调推进,不可偏废。

(二)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具体措施

1、大学生自身因素的着力点

首先调整自身的就业观念。大学生应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有充分而清醒的认识,打消不切实际的想法,做好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灵活应变的心理准备。“近日,在北京朝阳区环球金融中心,湖南常德“90后”男孩、北大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张天一开了一家叫作“伏牛堂”的小店,专卖常德米粉。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抛开传统的就业路径,做出适合自己的人生选择。”⑤这一现象反映了大学生就业观念的积极变化,正应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话。

其次是打牢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底子。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大学生的看家本领,必须熟练掌握,才具备顺利就业的前提。强调这一点,也是因为目前很多大学生专业理论知识薄弱,尤其是动手能力,专业操作技能较差,缺乏相关锻炼,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仅就大学生个人因素来说,这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一点。

再次是需要培养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大自然的规则是“优胜劣汰”,这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大学生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复杂的生存压力,没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是不行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必须最终依靠社会实践的锻炼,所以大学生应自己主动创造条件参加各种教学实习,利用寒暑假积极接触社会,参加社会各种形式的锻炼,经过时间的积累,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自然稳步提高,从而为更好更快地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是在精神上有所追求,注重个人德行的培养。人活着需要有一定的精神追求,而不仅仅是追逐物质财富和个人享受。我国在选拔人才方面向来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之所以强调德行的培养,在于德行关乎个人一生的发展,关乎人生的成败。大学生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人,理应自觉培养自己良好的德行,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德行稳固则人生稳固。在培养良好德行的过程中,做人做事的能力必然随之提高,哪里还愁有一个工作呢?

2、大学生就业外部因素的着力点

(1)首先是国家政策层面

关于大学生就业国家在政策层面采取了众多举措,以后也必将采取更多新的举措,这是可以预见的。介于篇幅,笔者认为以下政策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关系重大:

第一是我国应加大经济结构的调整的力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科技,文化,旅游,交通运输,中高端服务业,这些行业需要吸收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同时还能够使大学生的专长得以发挥,一举两得。

第二是改革户籍及用人指标制度。“取消大学生留在省会以上城市的指标限制及户口限制,代之以人才标准和专业标准限制,促进人才流动,解除大学生就业的“户籍限制”之忧,以利于大学生就业。”⑥

第三是在高等教育培养方向上进一步向素质教育转变。这一政策关键在于扭转我国教育长期的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的弊端,真正转向素质教育,教育以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校就具备比较扎实的能力基础,为以后走向社会顺利就业铺路。

第四是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予以更多政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是指除公有制经济外的经济成分,主要是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一般也可称为民营经济,仅就促进就业和民生的角度看,民营经济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对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2)其次是社会层面

社会层面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笔者认为首要的也是主要的受到国家政策层面的影响,国家相关的政策完善,推进顺利,社会层面则在推进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也会卓有效果。

社会层面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企业招聘和社会大环境方面。

企业招聘层面笔者认为应主要落实国家的各项就业政策,招聘中努力秉持公开,公正和透明的原则,消除性别歧视和学历歧视现象,为毕业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氛围。

社会大环境层面涉及国家,社会,高校和大学生个人等因素,社会大环境应为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客观地讲,这是一个漫长的建设过程,需要涉及方共同的努力。而努力的大方向则是为了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服务。

(3)最后是高校层面

高校层面是落实我国政府各项就业政策的落脚点,是将一名学生送向社会的最后一站,因而对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直接的影响。笔者认为应在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是应配合好国家的职业教育转变战略,努力培养优秀的职业人才。如上文所述,我国自今年开始将推动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转向职业教育,这对于向社会提供足够的高素质职业人才意义重大,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意义重大,因而广大高校应积极配合。

第二是应适应市场需要,积极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和进行课程改革。高校应设置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集中力量做大做强这类专业,同时适当削减社会需求萎缩的专业,避免浪费教育资源;“在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上,可适当增加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求来选择所学课程;在教学方式上,应强化实践教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素养。”⑦课程设置必须转向实践方向,转向社会实际需求方向,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第三是强化学习就业指导部门的力量。目前各高校已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对于指导大学生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只能加强就业部门的力量,配备专门的就业指导老师,形成完善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思路。同时加强高校就业的理论研究,高校就业部门工作机制研究,以更好指导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总之,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应以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培养为主要方面,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尽快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就业市场游刃有余;同时必须在国家政策,社会环境和高校层面积极建设,完善,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最终尽早,尽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春雷.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2010.

[2]成长群.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湖北: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0.

[5]李菲菲.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D].山东:青岛大学公共管理系,2012.

注解:

①参见《人社部:史上最难就业季或再持续五年》,载《京华时报》,2013年6月18日。

②参见《高教改革确定:600多所本科高校转向职业教育》,载《经济观察报》,2014年5月10日。

③参见《中国大学生生活现状调查:57万大学生待业在家》,载《人民网-生命时报》,2012年11月1日。

④参见《16省份公务员报名人数下降浙江减少近1/3》,载《新京报》,2014年3月27日。

⑤参见《大学生另类就业盘点:卖米粉卖猪肉当保安》,载《中国新闻网》,2014年5月4日。

篇9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力;社会需求;差距

受到全球金融危机与知识经济的冲击,以及我国劳动市场急剧变化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在进入职场时,不仅需要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快速调整的产业结构,还需要拥有主动学习的能力,能够根据需求持续学习新的知识,更需要从根本上适应非终身制的职涯发展路径。面对这样的时代挑战,大学毕业生必须具备与实际工作需求相适应的就业力,才能成功在职场发展。

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形势愈显严峻,不少毕业生抱怨工作太难找,感慨力不从心。怎样培养出适应力强、专业水平高且愿意主动学习的大学生,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力,从根本上缩小大学生就业力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成为高校教育工作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基本概况及相关概念

大学生就业力是指大学生在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之后,具备的找到工作、保有工作以及做好工作的能力,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就业技能,是在更高层面上引领社会进步和实现个人成长发展所需要的生产力、学习力与创新力。对大学生个人而言,就业力既取决于大学生本身拥有的知识、技能与态度,也取决于大学生利用这些资源的方式,以及在求职时怎样呈现这些内容。要具备充足的就业力,个人不只需要充实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有利于就业的态度与个人特质,还需要搜集有用的职场信息进行合理的职业选择,并且需要多方尝试实际工作,从工作经验中得到学习与成长。

《2009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调查报告》中提出,从根本上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必须把大学生就业政策的目标从提高“就业率”转向提升“就业力”,将过去毕业之际的就业指导与供需见面政策,向前推进到高等教育过程中,建立以培养大学生就业力为核心,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紧密配合、整体推动的就业政策体系。文章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大学生数量过多,而在于没有形成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与产业优化升级的良性互动发展机制,一方面以低端制造为主的产业结构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就业岗位的创造;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也无法满足产业优化升级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这也是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对接的突破口。

二、大学生就业力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分析

(一)实际工作的需求

《2009年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调查报告》一文的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认为重要的就业力基本属于人际技能和个人素质范畴,列出在实际工作中要求最高的10项核心就业力分别为:责任心、团队协作能力、倾听能力、谈判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忠诚度、问题解决能力、学习能力、处理人际冲突能力、压力承受能力。而相对不重要的就业力则多数与学历教育直接相关,如计算机应用能力、专业知识、外语等。根据美国联邦政府“教育、科学和培训部”的调查,被众多公司公认为是最不可缺少的就业力同样属于个人技能和素质范畴,基本包括沟通能力、计划和组织能力、团队工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问题处理能力、学习能力、主动性与事业心(进取心)、科技等八个方面。由此可以看出实际工作中需求的就业力的主要成分就是大学生自身的技能和素质。

(二)大学生的就业力水平

从笔者对08、09、10届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来看,大多数毕业生在求职前认为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思想品德、工作或实习经验,其次是相貌仪表和学习能力与适应能力。很多毕业生认为责任心和人际交往能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无法直接考量,因此最不看重的是责任心和人际交往能力。这就造成大学生在对就业力的认识上与实际工作要求有了一定的差距。而根据近几年与用人单位的联系,笔者了解到大部分毕业生在倾听能力、谈判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压力承受能力等方面相对欠缺,都成为用人单位在招聘、选用毕业生时的最大顾忌与疑虑。而以上这些能力的缺失或不足,正是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的主要表现。

(三)差距的表现形式

就业力不足是社会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最深层次的内在矛盾,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症结所在。在实际工作要求较高而毕业生水平相对较低的谈判能力、捕捉机遇能力、压力承受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协调组织能力、主动性、时间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处理人际冲突能力等,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在实际工作中,差距主要表现为专业技术与其他就业力不匹配。

要做好工作,除了具备专业知识与技术外,还需要其它就业力技能的配合。企业不仅需要大学生具备专业的知识与技术,更需要他们能够在工作中主动发挥专业知识与技术,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一个大学生在工作中能否充分发挥专业能力,则取决于他们的工作态度、团队合作能力、表达沟通能力。这些重要的就业力在本质上是密切相关的,而比较理想的毕业生,就需要这几个方面都具备均衡充分的能力。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就业力,成为当前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必要环节。

三、造成大学生就业力与实际工作需求存在差距的原因

(一)大学生自身认识浅显

很多大学生对市场需求不很了解,择业初期期望值较高。很多大学毕业生热衷于“工作条件好、收入高、地理位置好、工作稳定”的单位,而不愿到那些急需人才的私营、民营和基层单位去就业。讲究急功近利,而忽视对自己能力、素质的积累和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处处碰壁。

篇10

一、管理路径:就业力发展中心

高校学生就业工作部门可以成立大学生就业力发展中心,承担大学生就业力系统培训的工作,帮助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以开展就业力训练、就业咨询服务等为主要内容,进而增强大学生就业本领,拓展就业能力,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就业力发展中心在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发展方面,主要从学习能力、团队能力等着手。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曾对“雇主最重视面试者什么”和“实习期内企业家最关注应聘者哪些能力”两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雇主重视面试者的实践能力(占26%)、专业知识(占24%)、谈吐表达(占22%)、个性特征(占16%)和形象气质(占12%)。实习期内,企业家最关注应聘者的学习能力(占51%)、团队合作能力(占42%)、执行能力(占36%)、创新精神(占24%)”②。2001年,Brennanetal.曾对英国、日本等部分国家的大学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评定他们认为的毕业时所拥有的前十项能力。英国大学生认为有学习能力、工作独立性、书写沟通技能、团队工作能力等,欧洲其他国家的大学生认为有学习能力、集中力、工作独立性、书写沟通技能等,而日本大学生认为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忠诚于整合、集中力、适应性、学习能力等。综合三个地区和国家的能力排名,可以看出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书写沟通技能、集中力等是大学生所看重的能力。因此,大学生就业力发展主要可以从职业素养教育、就业指导服务、职业导航机制、就业能力评鉴等方面展开:1.职业素养教育。对用人单位和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学生与用人单位对职业素养的认知明显不同。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得知,大学生在“职业素养认知”上,占比重较高的分别是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水平、创新精神和人际沟通,而对于职业道德、学习能力、团队精神的认知相对较低。用人单位在“职业素养认知”上,比较注重实干精神、综合素质、团队精神、学习能力等。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在职业素养的认知上存在一些偏差,造成这种认知偏差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原因应是大学生对社会及未来职业发展的定位偏差和认知偏差。因此,大学生就业力发展中心需要注重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完善职业素养教育机制。一是互动机制。职业素养教育一定要坚持完善互动机制,即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互动,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互动,专业教育与能力教育的互动。例如,开展创业成功人士进校园活动、与HR面对面、大学生创业竞赛等活动,为学生组建就业的“导师团”、构建就业的“苗圃园”、汇聚就业的“大数据”等。二是发展机制。职业素养教育不是单纯的“择业教育”和“就业指导”,而是系统化的“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的服务式教育,这种服务式教育应遵循人的发展规律。目前的毕业生不仅仅存在找工作的问题,甚至存在“被就业”或“安置就业”的问题,所以职业素养教育要注重发展机制,注重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能力,要积极构建大学生就业发展服务平台,建立“就业工作坊”“创客空间”等平台,服务大学生就业发展。三是过程管理机制。职业素养教育不是在学生的某一个阶段进行,而是坚持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按照入学有职业规划和教育,毕业有就业指导和服务的过程管理方法,开展诸如职生涯讲座、校友论坛、技能培训等活动。建立完善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档案”,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制度,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目标确立、职业能力提升,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个人技能,提升再学习的能力,教会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形成职业发展的能力。2.就业指导服务。在对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项目需求”进行调查时发现,就业和职业技能、职业需求动态信息、就业和职业生涯指导是学生需求度较高的项目,分别占53.2%、49.1%和45%。这些需求相对来说比较符合大学生自己和社会的需求,目标也相对明确,即希望通过学校提供的就业和职业技能、生涯指导等就业指导服务来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拓展就业视野。因此,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是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途径之一,就业指导服务要坚持引入先进的理念和方法,采取项目合作、自主开发等方式,丰富和拓展就业指导服务的内容和途径。注重转换就业指导服务的理念,特别要做好四个转变,即“从实现就业向全面发展转变、从结果向过程转变、从群体管理向个性化服务转变、从灌输教育向体验教育转变”。③在大学生就业力发展中心的平台上,尝试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合作组织、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课程,借鉴E-Learning等先进的学习理念,采用多元化、社会化的职业素质教育方式,按照大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以“以人为本,注重能力,分型培养”为原则,用“菜单定制”“跟进培养”等方式服务学生,在院系、班级、宿舍等地设立“就业转角”,制定“就业服务清单”,组织成立“就业导师团”“就业服务社团”,构建“转角—清单—导师团—社团”就业服务生态体系,进而大幅度提升职业指导和大学生就业力发展的成效。3.就业力评鉴。就业力评鉴就是对大学生的专业水平、学历背景、实践技能、职业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和鉴定,旨在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同时为大学生的就业力提供评鉴。同时,就业力评鉴宜涵盖大学生的整体经验。在就业力评鉴时,要科学准确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要因材施教、方法得当,要能助长学生就业力特质的发展。开展就业力评鉴时,要覆盖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全部的“就业力(employability)-助长(fostering)”活动。例如,可以开展大学生“预就业”模式。所谓“预就业”,即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个暑假开始,选派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培训,优秀者可进入第二年的实习培训,依此类推,大学生在毕业时可直接持证上岗,并可以享受工程师待遇。还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评价大学生就业力和就业质量,如麦可思每年出版《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为国内高校提供年度数据跟踪与咨询服务,也可以为各个高校订制本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这就为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和评鉴提供了有力的第三方依据,进而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力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二、项目路径:就业力训练营

大学生就业力训练营旨在架起学生和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让学生认知社会的需要,继而把社会的需要转化为自己当下的成才目标,让企业的用人理念和用人要求前置到学生的培养过程,帮助企业将来能够获得职业素养全面、专业技能对口的核心员工。大学生就业力训练营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企业与大学生的“无障碍”对接,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来训练和挖掘自身的潜能,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培养所需的员工。这样一来,大学生和企业都缩短了各自的“准备期”“适应期”,进而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和创造企业效益的双赢。对已经实行大学生就业力训练营模式的个别高校进行调查,发现学生与单位的磨合期在缩短,学生对自己的就业选择的满意度相对较高,参与到就业力训练营的企业纷纷表示,训练营培养的毕业生“沉得下、用得上、留得住”。1.项目模式。大学生就业力训练营项目主要面向的群体是全体学生,采取会员企业管理流程,采用“受训学员+就业力训练营+会员企业”的互动发展模式,让学生提前进入企业工作的“孵化空间”,了解企业需求,训练职业能力。大学生以员工的身份参加训练营,从而使学生“营”得团队、“盈”得自信、“赢”得岗位。大学生就业力训练营主要包括体验式培训、实景式演练和针对性推荐等三部分内容,具体如图1所示。2.项目特点。第一个特点是针对性,从会员企业中动态采集职业素养样本,针对现今大学生的特点,系统地开发就业力提升实战训练课程。第二个特点是实战性,模仿真实公司运作流程,让学生以员工的身份参加训练营,“让老鸭带小鸭在水中学游泳”,彻底克服“小鸡教小鸭学游泳”这样被动的、无奈的就业指导局面。第三个特点是权威性,著名人力资源专家、资深企业HR、政府人力资源部门官员、高级职业指导师、优秀毕业生校友等,联合组建培训课程研发团队和授课团队。3.培训模式。大学生就业力训练营按照“培训—训练—练就—就业”四位一体的模式,并以“TEAM”为大学生就业指导理念,形成了“技能+态度+知识”的ASK职业素质金三角模型。同时根据成人学习金字塔理论,以讨论、实践、教授为主要的学习模式,并结合ASK职业素质金三角模型,开展综合型培训模式。4.课程体系。大学生就业力训练营主要采用体验式培养和实景式演练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主要从职业认知、企业认知等方面,锻炼学生在职业意识与心态、职业形象与礼仪等方面的职业发展能力。同时,从企业见习、项目实践等方面锻炼大学生实践工作能力,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这是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课程。具体如图2所示。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