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说明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15:02: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说明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基本点;事物特征;写作能力
说明文是说明所述之事或物的特征,阐明一定道理,给人以了解与认识的写作文体。且说明文所说明的事物性能、形态、演化及道理和人们的生活、学习、文化、科学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初中阶段说明文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记叙基础和写作的新阶段,是绝对不可以忽视的。下面就让我来谈一谈这些年我对初中说明文写作指导的心得体会。
一、立足基本点
初中说明文写作一定要具备客观性和科学性两大特点,这是说明写作的基础和根本,也是较难把握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分解法来抓住这两个重点。第一,说明文体要强调科学性,要求说明条理清晰,重视写清楚事物外部和内部的结构特征,且不能局限于平实解说。比如:课文《中国石拱桥》就生动形象地讲述了建筑的结构、特征,最初可以将这种说明文作为对学生写作的要求,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第二,说明文写作题材要和人们熟知的事物相关,此外也可找一些课外题材的范文给学生学习。
二、突破认识
为了能让学生写出好的说明文,学生一定要对所说明事物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和认识。为了做到这一点,学生必须要认真、深入地观察事物特征。为了改变学生观察事物的随意性,教师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可以先列出一些提纲,让学生带着所要解决的问题慢慢仔细地观察,并做相应的记录。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的时候要指导学生分清主次,把握整体和局部的区别。
三、借助仿写桥
初中生在掌握了事物一定的知识后,可能还会遇到行文的困难。为了训练学生语言运用、段落安排的能力。可以适当地运用仿写的教学办法。模仿是创新的桥梁,是说明文写作的捷径。但实际运用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来确定模仿点,不可完全照抄。初中教材中的仿点非常丰富,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循序渐进地进行模仿,让学生在模仿中体会说明文写作的重点和语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总之,初中说明文写作应把握立足基本点和突破认识两个要点,再采用仿写桥的办法来训练说明文写作能力,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的说明文水平得到一个较高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027-01
经过多年实践,我探索了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点线面”教学模式,现整理出来供大家斧正。
一、基本结构
二、操作策略
1.“点”就是在阅读中抓住说明文中的要点
①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把握说明对象。
②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在课文里找读相关的信息。
③方法指导。
破题法:引导学生读说明文的题目。有些说明文,题目往往就是或已包含说明的对象。学生用此法总是能很快地找到说明的对象。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学生一读题目就知道它们的说明对象分别是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
信息筛选法:事物说明文里找能概括这个事物特点的相关语句,通常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如事物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学生读过课文后,很快在文章开头的第一到三段里找到有概括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语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还历史悠久。
2.“线”就是阅读说明文时理清说明的顺序及理解文章结构特点
①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注意在文中勾画一些能表说明顺序的词语。比如空间顺序,在文中表现为相应的表示方位的词:上下或左右或东西南北等。时间顺序更明显的是就是一些时间的词。
②再根据勾画的词语来判断说明的顺序。如《故宫博物院》时,学生根据勾画的方位词,判断出本文主要采用的是空间顺序;如《大自然的语言》学生根据勾画出的词:首先、其次,第三等,判断本文主要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③根据说明对象的性质来判断说明的顺序。说明文的顺序一般是由事物的性质确定的。一般来说,运动、变化、发展的事物,它的条理性表现在时序上,不同时间有不同的形态,说明时按时间顺序安排结构。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就按时间顺序先写文字产生和出现书籍的雏形,再写正式的书籍,最后写现代的书籍,从而说明了书籍演变发展的过程。
④根据理出的说明顺序及文章的内容,明确说明文的结构。初中阶段时的说明文结构常用的有两种:总分式和递进式。而总分式又是说明文中采用比较多的类型。课文的一般结构形式为:先对说明的对象作总的概括介绍,然后导入具体说明,结尾有的自然结束,有的再次归结特征。
3.“面”就是阅读说明文时全面品味文章中所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①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常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有:列数字,一目了然,易于明白;作比较:通过比较以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打比方:形象生动,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分类别:从几个方面进行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更清楚;举例了: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物的特点,使文章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事物;下定义:简明扼要,突出事物的本质特点。
②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严密、简明。所谓准确,就是要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选用最恰当的词语,恰如其分地把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性表达出来。所谓简明,就是简洁明晰,不哕嗦不含糊,用精练的语言把意思表达清清楚楚。所谓周密,就是说明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性的语言要做到严密,没有疏漏,无懈可击。
③说明文的写作特色。有的说明文注重科学性,语言平实;有的科学性与趣味性并进,显得生动。尤其是趣味性说明文作者采用的方法多种,如详细的描写,如修辞于法的运用,如诗句的引用,如大词小用等等,这些只有引导学生充分的朗读才能体会其中的魅力。
三、主要特征
1.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学贵有法。教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就能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尤其是说明文、议论文这类文体特征典型的文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就能自主有效的阅读了。因此,在说明文议论文的阅读中,我们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如对文章中重要的信息提炼与筛选、破题法等。
篇3
因此,我们在进行说明文教学时,就要牢牢抓住这几点。在七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说明文这种文体时我们就应该把中考考纲的要求读给他们听,并把中考说明文的主要考点告诉他们。让学生对学习说明文有章可循。那么,在具体实践中又如何去紧扣考点组织教学呢?
第一步,预习作业。我们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可以让学生扣住这几个考点进行预习。并让他们把预习的结果写到家庭作业本上。
第二步,课堂教学。到了课堂上我们就紧紧围绕这些考点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让学生把预习的成果拿出来展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交流的具体情况再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更正。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的把一些答题规律告诉学生。对于一些规律性很强的内容完全可以让学生背掉。
第三步,课后训练。尽管课前预习了,课堂上强调了,但是还有很多学生会不以为然。因此,我们还有必要通过课后训练来巩固和强化教学内容。我们可以把课堂上讲的重点内容设计成一些题目让学生去做独立作业。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不得不去弄懂老师的教学内容,而且也可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进行解决。
那么,在说明文的各个考点中究竟有哪些答题规律可以告诉学生的呢?对此,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些不太成熟的看法。
1 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
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说明对象的特征通常在题目上揭示,如七年级下册的课文《巍巍中山陵》就属于这一类;还有的在文首或文末揭示,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松鼠》就都属于这一类了。所以在教学说明对象的特征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到题目、文首或文末去找。当然,也要结合自己对文章的全面了解去考虑。
2 理清说明顺序
其实说明顺序并不难把握。因为说明顺序共有三类: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从两个方面去做:①抓关键词;②用排除法。应该说,在说明顺序中,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是比较好把握的。我们可以教会学生去找一些关键词。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找到的一些时间词和方位词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判断出文中所采用的说明顺序了。而逻辑顺序相对来说就难把握一些了。它主要是根据事物或原理的内在规律来安排的说明顺序。因此它比较抽象。因为它并没有明显的关键词可供学生去判断。因此,在教学说明顺序时,应把逻辑顺序作为教学难点。在教学逻辑顺序时,我们可以把它的常见种类告诉学生。如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一般到特殊,由因到果,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等。然后再结合具体教学实践去强化这种理论。
3 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
对此,首先我们应该告诉学生常见的说明方法。如: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下定义、引资料、作诠释等。应该说说明方法是很好把握的,但在考试中学生失分并不少。总结下来,主要是两类错误。一类是把字写错。比如“列数字”的“列”、“字”,“举例子”的“子”,“作诠释”的“诠”。这几个字学生经常会写错。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特别强调这几个字的写法,并且可以让学生作适当抄写,以此来避免错误。第二类是概念不清。常把说明方法和修辞混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将说明方法和修辞手法分成两类板书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去观察究竟两者之间有什么明显的区别。学生会很轻易地发现:“说明方法”都是三个字的,而“修辞手法”是两个字的。当学生找出区别后,我们在具体教学和训练中再强化这种规律。这样反复训练后,学生基本就不会混淆了。
其实说明文语段阅读一般不会只考查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更重要的是,它要考说明方法的作用。而这一点,学生通常失分较多。但是,这种题型在答题时是有规律可循的。因为无论哪种说明方法,它都是为了突出说明对象某一方面特征的。所以只要能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然后结合语境看看它究竟能突出说明对象哪一方面特征就可以了。通常在被考查说明方法的句子之前或这一段段首或段末会明确指出是在介绍说明对象哪一方面特征。当学生在自己的答案不确定时,可以通过找关键词的方式到前一句或段首、段末去确定一下自己的判断。对于这一点,我们应该结合具体语境去进行讲解,并且可以让学生去总结答题规律。在让学生知道答题规律后,还应该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做,以此来强化这种认识。
4 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篇4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欲“炊”必先有“米”,然后才能表现出“巧妇”之“巧”。这几句俗语道出了内容与技巧的关系。可以设想,教师要求学生写说明文而学生对说明对象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就没办法写。
同其他文体的文章一样,说明文写作也需要先解决写作内容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命题上充分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获得说明文的写作内容。
首先,写作内容可以从“制造事件”入手,使说明文的写作具有“情节性”,以使学生获得真实感受。基于这样的认识,在说明文写作指导上应尝试“先动手做,后动手写”的技巧。
动手做,是获得说明文写作内容的有效途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亲手制作某种模型(如桥梁、车、房屋等),然后将设计原理、所用材料、制作过程写出来。还可以结合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有关知识,制作教具或动植物标本,然后将制作过程写出来;还可以写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写作水平,还可以加深对其他学科知识系统的认识。
第二类,结合劳动技术可制作手工艺品,如制作布贴画、烹饪菜肴、使用缝纫机、维修家电等,将有关步骤如实地记录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然后加工润色。
第三类,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印刷厂,了解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的印刷过程;如对某种建筑物或自然景物进行观察,按顺序记录下建筑物的结构形态特点或自然景物的主要特征。
严格地说,动手做不属于语文课的任务。但是,当教师指导学生描写景物的时候,不是也要求学生对景物进行观察吗?写调查报告不是也要求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先调查研究后形成文字吗?先动手制作,然后再写制作的过程,恰恰是激发学生说明文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这也是“语文综合活动”的一种形式。写作要调动多种器官综合工作,“纸上得来终觉浅”,动手制作是亲身实践活动,是获得“真知”的前提。这一点布鲁纳的发现也可以给我们启迪,“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之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教师指导学生自行发现与自行组织知识的方法,有助于学习后的长时记忆,学生主动学习的思维活动,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和提升,学生养成自动自发的学习习惯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之后,有助于将来独立的求知与研究,所以,强调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而不是急于告诉他们学习的结果,这也是“动手做”的道理所在。
其次,成文的演练需要先说话后作文。说话是口语交际的一种形式,学生在课堂上向全体学生介绍自己制作的“作品”就是一种“有声语言”的文本;它与教师的询问、评价语言形式对话;其他学生即使没有参与对话,但思维在“对话”。先说话后作文,就是强调把口语表达和文字表达结合起来。把一件事说明白了,才可能写明白;人对事物的感知总是从简单到复杂,说话比较简单,写成文章就比较复杂;说总比写快,先动口说,说的内容有偏差,“改口”比改文章容易;说得好现场就能获得好评,感受成就感的周期短,反馈及时;先说就能把作文思路先演练一通,写的时候心里就有底。作文则是书面语言的文本、有声语言文本在先,书面语言文本在后,有利于“我手写我口”,形成语言生活化、朴实、自然的风格。这也是一种“语文综合活动”。
再次,从“动手做”获得写作内容,从“动口说”获得写作演练,接下来自然要涉及到写作技巧。如果教师在学生没有获得写作内容之前就一股脑地把写作技巧告诉学生,学生很快就能得到这些知识,但是,因为没有亲身实践,没有发现,没有尝试主动解决问题,只能被动接受这些知识,那么这些知识就很难转化为能力。
在此基础上,可以把这种先个别后一般的程序认知能力进行迁移。当说明对象不需要亲手制作,而是一个具体事物,则通过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把从前的自我设计与选材、制作转换为别人的设计、选材、制作。虽然不是自己的操作,可是自己操作过,明白其中缘故,自然说的清楚明白。甚至可以把这种能力迁移到不是具体事物,而是抽象事理的说明对象上来。有了对说明对象特征的认识,又要进一步让别人明白,就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使用一定的手段进行说明。这些就是写作技巧的策略性知识。从逻辑上讲,这是归纳推理,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许多程序性的知识不能直接转化为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写作只是不能直接转化为写作能力。许多教师通过先讲解写作知识,再根据这些知识进行写作训练,导致学生无法写出好文章。其实,如此教学,教师自己也不能根据自己的讲解的写作只是写出令自己满意的文章,又何必强求学生。但是,写作技巧知识如果是在亲身实践中悟出的,这种知识就会内化为自己的积淀,存储在自己的大脑中,自动支配自己的相关写作活动。
篇5
关键词:答题的秘诀;推敲寻技巧;练中找技巧
说明文是中考必考的一种重要文体。初中说明文教学一直处于尴尬状况:学生对说明文有畏难情绪。少数的教师因为“应试教育”的观念,在教学中只顾生搬硬套。长此以往,说明文教学必将步入险境:学生怕学,教师忧教。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通过对近几年中考语文试卷的分析,摸索出几点心得,愿能抛砖引玉。
一、温故而知新
1.把握说明对象,辨识说明方法
常见题型:以选择的形式把握说明的对象和特征。
对策:①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一般事物说明文的对象可以从标题上找到。②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多说明文往往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及其特征。事理说明文应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2.理清说明顺序,分析文章结构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对策:常见方法有以下两种:①看内容,辨顺序。介绍事物的特征、种类、成因、功用等,一般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一般用空间顺序。②找重点词句,辨顺序。空间顺序一般用方位词;时间顺序一般用时间名词;逻辑顺序一般用“因为”“所以”“首先”“其次”“总之”“综上所述”等词语。
3.体味说明语言,概括语言特点
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①“××××”词好在哪里?②句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题时,语言要规范。如:①“××××”词好在哪里?――答题格式:用了“××××”词,生动(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符合实际,具有科学性)。②句中加点词“××××”能否去掉或更换,为什么?――答题应做到三步走:A.表态。明确表示“不能去掉”或“不能换”;B.结合语境解释该词;C.与改换的词或去掉加点词后的语义进行比较,扣住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答题格式:①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去掉(或更换)就没有这种效果了。②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过于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
二、答题的秘诀
初中说明文主要考查考生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设题主要从准确认读、准确理解、准确筛选来考虑。
考题常设置干扰性因素:(1)增减扩缩,就是对原文的句子加以改动,通过增加某些字或减少某些词的办法,扩大或缩小说明范围。(2)鱼目混珠,就是用似是而非的词语或句子来替代正确的,造成歧意。(3)颠三倒四,是指设置选项时,有意将原文的句子关系打乱,造成理解的难度,如:颠倒因果关系,搅乱先后次序。
三、解题的程序
有句顺口溜:“先读原文通大意,再读题干做标记,找出范围对应句,比较选项看差异。”
四、练中找技巧
重点文段赏析:
苏州园林栽种树木和修剪树木也着眼于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本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
A.由高到低 B.由内到外
C由具体到抽象 D.由总说到分说
2.对文中“中国画的审美观点”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讲究花草树木的高大挺拔,较少雷同
B.讲究花草树木的整齐划一,讲究对称
C.讲究花草树木的富丽堂皇,色彩斑斓
D.讲究花草树木的求其自然,各尽其妙
3.对文中苏州园林“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的含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园林栽种和修剪在空间上注意高低错落,俯仰生姿
B.园林栽种和修剪注意造型奇特和花木的风韵
C.园林栽种和修剪在季节上注意树种相间,花期相间
D.园林栽种和修剪注意色彩搭配和游览者观感
解题思路:
1.这道题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说明顺序。这段文字第一句是总写,下面扣住画意,从栽种和修剪两个方面来分说。所以选D。
2.这道题考查学生对内容照应的理解能力。通过阅读全段,文中说“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可见,中国画的审美观是不讲究对称的;从“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这句话可知,D是正确的。因此选择D。
篇6
参加了“国培”,听了王漫老师“初中说明文教学策略”的专题讲座,我对过去说明文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在过去的教学中,许多教师总是先把说明文的相关知识抛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利用这些知识去套用、去阅读说明文,这就使说明文阅读教学变得枯燥乏味,不能把它的文本内容及相关知识有效地教给学生。如何提高说明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让说明文教学课堂变得灵动而高效呢?
一、挖掘说明文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说明文相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内容枯燥,即使是文艺性说明文,它也没有小说那样动人的情节,没有散文那样优美的意境,没有诗歌那样和谐的韵律,因此学生对说明文大多没有多大的学习热情。要让说明文阅读教学变得灵动而高效,首先就要善于挖掘说明文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兴趣。
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确实,好的导入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上课伊始,学生的思维一般处于松散状态,有的徘徊于上节课的疑虑中,有的则沉浸在课间的娱乐中……如果此时教师结合文章,以一个新鲜、恰当的内容来导入,就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故宫博物院》这篇课文时,我先播放视频《故宫博物院》,播放结束后,请大家略谈感受。然后适时引入:“这么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的故宫,我想大家和我一样都想到实地一睹她的风采吧,那么就请大家和我一起跟随我们的‘免费导游’黄传惕仔细游览这昔日的皇家禁地紫禁城,步入《故宫博物院》。”这个导入设计利用多媒体展示视频,让学生对故宫博物院有一个大体的感知,获得美的享受,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再如,教学阿西莫夫的《短文两篇》,课前我先介绍恐龙的知识,用幻灯片放映各种恐龙的图片,然后引导学生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这些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的内容,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制(或购置)一些实物、模型、动
植物标本、挂图、表格等教具来辅助教学。通过教具来辅助教学能使教学过程新颖独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我先出示一幅教学挂图,让学生自己先说说赵州桥的结构。在学生明白“拱”是怎样的形状后,又启发他们准确表述一个大拱与四个小拱的关系。待学生说出“四个小拱在一个大拱的两侧上方”,“大拱两侧的上方各有两个小拱”,“四个小拱在一个大拱的两侧”等答案后,又通过图示、比较,终于有的学生得出了“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的准确表述。最后再让学生翻开课本印证。这样,学生学得有兴趣,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在反复比较中感受到揣摩语言的乐趣。
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善于挖掘文章的闪光点,学生就不会觉得学习说明文是一种负担,教学效果就会更有效。
二、提示方法,有效提高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说明文作为一种实用文体,必然有其自身的规律,阅读说明文自然也有其规律可循,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努力用教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给学生一把打开说明文阅读的金钥匙,这样才能提高说明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王漫老师在“初中说明文教学策略”的专题讲座中,明确表明说明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在文章中提取信息的技能。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快速提取信息的方法。在教学《苏州园林》一课时,我先教给学生在阅读说明文时经常用到的“圈点批画法”,即圈点关键词语,批注说明方法,勾画关键句子。
“圈”是对文中关键词语进行圈记、点示。在阅读中,可将衔接各段的连接性词语、体现事物特征的关键词语、限制修饰性词语进行圈点,一来可以强化记忆,二来比较醒目,便于做题时前后联系,分析问题。
“批”是对说明文中运用到说明方法的句子进行批注。具体做法是:在阅读时随时发现运用到的说明方法,随时在相应页面的右边简单批出说明方法,这样可在做题时迅速找到相对应的答案,减少回读,还可以很快分析这些说明方法对准确说明事物特征所起的作用。
“画”是对文中的重要语句进行勾画。可勾画的语句往往是首括句、尾结句、过渡性语句、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的语句。勾画这些语句往往有助于很快地分析说明的顺序,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等。
然后我让学生用“圈点批画法”通读全文,进行圈点批画。我巡查圈点批画的情况时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自己画出了各段的中心句。如: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
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通过提取中心句,浓缩课文内容,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也能认识到作者由总到分的结构安排及由主到次进行说明的逻辑顺序。
学生除了能画出各段的中心句,有不少还在第三段“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旁批注了“作比较”;在“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美,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旁批注了“打比方”……
在学生圈点批画的基础上,我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补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三、开发资源,拓展说明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还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需要,充分开发教学资源,以丰富课堂。
说明文具有知识性强的特点,教师应该适度补充与教材相关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如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时,补充举例“蚂蚁移窝,天井成河”“猪叼草,雪花飘”等劳动人民口头流传下来的物候现象,进而引入诗人笔下的物候,寻找诗句中的物候现象,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等。这样不但能让学生掌握课文知识,而且对丰富学生知识,开阔视野,培养能力,启迪思维都起到很大的作用。再如,把课文《中国石拱桥》《桥之美》与“说不尽的桥”综合性学习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活动,学生看待事物将有更高的视角,更广的视野。
篇7
初中作文教学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的成绩直接影响着学生的 学习成绩的好坏,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 高作文教学质量,是作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环。
什么是写文章?通俗点说,就是我们心里有个什么想法,说出来让人听明白,这是说话。如果把这种想法用文字写出来,就是写文章。提高写作能力,应着重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入手。打牢写作基础。认识水平高,有敏锐的洞察力,生活阅历丰富,再加上知识的广博,才有可能写出好的文章。因而,要学会和不断地观察和体验生活,积累社会和人生经验,丰富各方面的知识储备,进行各方面的修养和锻炼。
学习写作,首先主要从看、想、说、写四个方面夯实基础。看:包括看书和看取人生两个方面。无论是看书,还是看取人生,都要看得清,看得准;想:看别人的文章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有什么写作规律和要求;说:口授文章就是说成的文章。如果说得好,自然写出来就会好。说得清,说得顺,就能写得清,写得顺;写:包括写和改两个方面。即勤写、多写和反复修改。当然,较强的观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较高的立意能力,选材能力,结构能力,遣词造句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基本要求。提高写作能力的基本途径。提高写作能力主要有三个途径。学习写作理论知识,掌握写作技巧,弄清各种体裁的写作特点和写作要求,做到头脑清楚,心里有数;多看、多记范文,吸取他人成功的写作精华,为己所用;从一开始就养成规规正正,一丝不荀,反复练笔和不怕失败的写作习惯和精神。虽然文无定法,但“大体”须有。也就是说在守格中破格时,要先学会守格,然后再破格。破格也必须要遵守一些基本的原则和规律。学好了守格,懂得了基本规律,再求变化,这样才能逐渐做到随心所欲。
大胆模仿,敢于创新。冰心在《谈点读书写作的甘苦》中说:“我常常抄袭,就是说模仿别人更好的句子。”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给出榜样让学生学习,学习效果会更高。在学生大量积累材料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尝试这模仿别人的写法,写一些片段或习作,学会模仿,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这样可以达到能力迁移的目的。如《荔枝图序》第一段中说明荔枝的形态和变化。先点名产地,继而写荔枝树以及叶子、花朵和果实的形状,接着对果实的状态、香味和色泽进行了细致的描绘,最后写荔枝果实离开枝干后色泽香味的变化,文字层次清楚,语言生动,引人入胜,学完课文后,我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第一段的写法,写家乡的一种物产,学生兴趣极高,大多数学生都能模仿写好。
写作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社会生活离不开写作。写作不仅是社会的需要,更是个人成长进步的阶梯和必备要求。写作又是个复杂而艰辛的精神劳动,要耐得住清贫与寂寞。写作并不难。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有劲头,才能钻进去,才能学得快,写得好。要有韧劲,持之以恒,方能成功。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开展写作训练活动,如: 片断训练法、竞赛训练法、 归类训练法、 兴趣训练法等。就在本学期说明文写作教学中,面对说明文比较枯燥,学生知识面狭窄,资 料积累贫乏的情况下,让学生写最熟悉的内容,我曾让学生以《带你到我家》为题,说,学生便跃跃欲试,一吐为快。结果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不仅条理清晰,而且说明清楚语句通顺,连以往最厌恶作文的同学都能够一改往日的缺点写得很好。
篇8
关键词:主题资源;语文新课标;创新思维;人文精神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传统的语文教育理念认为:语文教学侧重以知识为本,强调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主体地位,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主张语文教学应是在教师的教学设计里,学生被动地接受,机械化地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教学思想的落后以及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手段的落后,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失去了兴趣,疲于应付,丧失了对学习的主动性。《语文新课标》在教学建议第一条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而主题资源提供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料,为学生创设了轻松舒畅的学习氛围和自由想象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拓展了学生自由思考、交流探讨的学习时空,形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在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里,学生整合文字信息和声像信息,善于动手、动脑、动口、动耳的感知文章,在图文并茂、情景相生的直观画面里感知作品的意境,体味文章的绘画美、色彩美、音韵美,感悟作品的人文意蕴和文学色彩。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打破了语文课堂上一潭死水的局面。
比如,说明文教学历来是初中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究其原因,说明文往往抽象地介绍知识,这些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又不易直接看到或不易发现。而现代教育技术则穿越时空,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们学起来津津有味。学习《苏州园林》时,通过主题资源网站“媒体素材”近100幅图片展示苏州园林的艺术美,学生们饶有兴趣,急于想知道作者是怎样介绍的;学习《中国石拱桥》时,当“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的赵州桥和“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卢沟桥随着鼠标的轻轻一点,展示于学生面前时,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2002年9月,同志在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又指出:“进行教育创新,根本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现代语文教学只有贯彻此教育理念,深化语文教学改革,培养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达到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说:“语文教育没有唯一的答案。”中国语言文字的模糊性决定了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多义性,“语文教参和教学提示含有许多对作者神化、曲解和简单、机械、庸俗化的理解”。我们应该接受美学的观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而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教材中一些问题的解答具有多元性,允许并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运用主题资源网站营造学生阅读创造的氛围,激活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如在教学《孔乙己》一课时,通过主题资源网站上的视频展示了孔乙己的迂腐不堪,其他顾客的冷酷麻木,看到这些旧社会里麻木的国人的面孔后,引发同学思考:是什么让我们的国人成为了行尸走肉?孔乙己走出酒店以后会怎样?学生精神一振,陷入了深思……然后我又拓展阅读网站上的《孔乙己那件脱不下的长衫》,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发挥美育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之后美育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日益重视。而主题资源网站内容极为丰富,将过去静态的、二维的教材转变为由声音、文字、图像构成的动态的、三维甚至四维教材,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塑造他们的完美人格,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
四、发挥德育功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新课标的最终目的是解放人,重视个体独特的体验、个性发展的要求,教学过程应当是开放的、动态的、促进人的全面而又自由的发展。好的语文教育除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之外,更重要的、更高的要求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语文教育对象精神经验的丰富、生命本体的活跃、文化涵养的加深依赖于教育的纵深发展。如果主题资源网站的应用只停留在调动学生的感官上,不能深入学生的灵魂,那么我们的应用是很浮浅、很不成熟的。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集。”而人文精神正是人类灵魂中最美丽的花朵。在教学中,应注意向学生渗透人文的阳光,让学生成为精神的巨人。
总之,主题资源网站的应用,为停滞不前的语文教学注入了鲜活之水,使语文教学再次焕发了勃勃生机,使语文教学步入了一个新的、更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王景华、张伟忠,《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郭炯,《提高农村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实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
3.《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2001
4.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学会生存》,1991
篇9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1-0125-01
多年来,作文在各种考试中占整个卷面分数的40%―50%。学生语文水平和语文能力的高低综合反映在作文上。不论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角度看,还是从考试需要看,在整个语文教学中,作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得作文者得天下。”但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以及教师教学中的各种偏差,初中作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种种弊端。基于二十多年的教学体会,笔者觉得解决问题的关键应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作文兴趣,克服畏难情绪
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写作者有“我要写”的 冲动和意愿,需要良好的作文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乐于开口,畅所欲言,学生才能在作文中说实话,抒真情。这样才会有文情并茂的佳作置于案头,供阅者赏心悦目。教师要以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消除他们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和各种心理障碍。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杜甫也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句。这说明阅读跟写作的密切关系。中学课本选录了大量名家之作,很适合学生阅读。在讲解这些名篇的同时,让学生反复阅读,细细品味,领略文辞之美、人情之美、生活之美。如朱自清的《春》中既描摹了可触可摸的一幅幅景色,又让读者深切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机。同样,《背影》中的背影之所以深深留在一代代读者心底,源自他对父亲形象的成功刻画,源自他自然娴熟的细节描写技艺。让学生首先领略文章之美,文章之可爱,自然就会唤起他和她心底最美好的记忆,也使原始表达欲望的唤醒成为可能。所以,语文老师要利用好课本范文教学,把它当作写作教学的先头阵地。培养学生写作兴趣,须从范文教学开始。
二、教师要勤动文笔,带动学生写作
很难设想,一个文笔拙劣的语文老师后面会教出文笔流畅、写作能力基本过关的学生。叶圣陶说:“我非常赞成教师‘下水’!”“凡有关作文的事,老师实践越多,经验越丰富,给学生帮助就越大。”然而,我们许多教师或囿于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或因惰性心态羁绊自己不想“下水”,长期“嘴上谈兵”,只要求学生写而自己不写。照本宣科,大讲特讲写作知识,诸如描写技巧、修辞手法、论证方法等等,甚至为应付考试指导学生编写“生动感人”的材料,以致于使学生误认为好文章都是靠技巧编出来的。如此,学生写起文章来搜肠刮肚、胡编乱造,而老师却很难体会到学生的苦心。老师苦苦指导,不厌其烦,而学生收效甚微,对写作的厌烦畏难却与日俱增,对老师也倍添腻烦、疏离感。如果教师不是懒字当头,能勤练文笔,随笔感言信手去写,自己那支笔就会锋芒不旧,伸手即用。关键性的几次作文,自己下笔去写,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范文,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老师用亲自参与写作产生的实际经验指导学生写作,有针对性,有模仿性,会让学生写作有真正质的飞跃。
三、要正确指导学生作文
语文教学“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的要求和指导方法都作了明确说明,特别强调了作文指导要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言之有物的好文风。应该怎样按“新课标”要求指导学生作文呢?
必须改变以往命题主观、脱离生活,只讲技巧、忽略内容,只重文彩、不重朴实自然和鼓励套仿等作文指导方法。这样一些指导方法,使学生作文时无内容可写,写不出来就凑,东扯西拉,编造假话,下笔言不由衷,语无伦次,内容空洞,苍白无力;甚至移花接木,改头换面,一离开作文指导书就不能作文。
老师应该在作文命题上下功夫。在命题事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生活实际、兴趣爱好等因素,投其所好,力求题目新颖,对其有一定吸引力。如在七年级学生刚入学时,可让学生写《小时候的我》(或《小学时的我》),也写带想象性质的《十年后的我》,《辛苦的母亲(父亲)》,《我的同桌》,《开学第一天》,《这节课真……》,《我的苦恼》;在进行说明文教学时,让学生写《我家的庭院》,《我家的客厅》,介绍一种当地农作物的《 的自述》,《自修时间表及说明》等文题。
为避免学生写作时没有真话、没有真情,特别是没有“激情”,,我在作文之前一般进行启发式对话,尽量先激活学生思维。然后再出示作文题、具体要求。例如,在进行议论文教学时,围绕学生中的热点问题先搞些小讨论或小辩论,如“打打闹闹是玩吗?”,“玩游戏之我见”,“抽烟喝酒是小事吗?”“排座位的讲究”。这些类似体育比赛前热身的做法,能够解决学生打不开思路的问题,使其尽快进入写作状态。
学生之所以无内容可写,无话可说,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他们生活范围窄小,在对生活素材的选取上受到很大局限,以致拼凑出没有血肉的文章;二是对身边的人、事、景物熟视无睹,不会留心观察、感悟。所以我们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引导他们培养健康广泛的兴趣爱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要引导他们多方面接触社会,了解生活的各个侧面;要引导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多留意周围的事情:家事、国事、天下事,件件可论;亲朋好友,邻里之间,样样可叙;父母之爱,师生同伴之情,时时可抒;风霜雨雪,春花秋月,同学争执,老师上课……都可入文。
篇10
Abstract:The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indicated that the student studies careless is the cerebral cortex is at the inhibitory state the performance, but dares to raise doubts and difficulties, is the positive thought performance. Thinks of premise which is doubts, doubts development which is thinks. Only then doubts with thinks of the union, can find the problem in the study, asks the question, solves the problem finally, promotes the student individual study the progress and the thought development.
关键词:初中语文 多思 创新
Key words: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language thinks of the innovation much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6-0193-01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 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 , 激发创新意识
(一)在课堂上 , 允许学生插问。“疑是思之始 , 学之端。”有了疑 , 才能启动创造的闸门 , 触发想象与思考 ; 敢于质疑 , 才能发展创造思维能力。
(二)学生敢对教材说 “ 不”。学习《从 甲骨文到缩微图书》时 , 有学生对标题提出异议 :“ 本文是按时间顺序介绍书籍演变的说明文 ” “从……到…… ”的句式表明最早的书籍是甲骨文 , 并非书籍的 " 雏形 ", 所以 , 本标题不能准确说明书籍的演变过程。
(三)学生敢对教师说“不 ” 。人非圣贤 , 孰能无过?教师应鼓励学生指出自己的错误。 例如老师范读课文哪个读音不准 , 教师板书哪个字笔顺不对 , 学生总会指出、纠正 , 毫不 “留情 ”。
二、树立学生“敢疑”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首先,要消除"权威"的影响。学生往往迷信书本,迷信老师,迷信作者,迷信参考答案等。
其次,要鼓励、扶持学生敢于质疑。对于学生的各种异想天开,只要有一点创新的成份,教师都要予以肯定或赞许,并积极引导他们乐于开口,帮助他们解疑释惑。
再次,要在鼓励学生多疑的同时,教会他们善疑。讲究质疑的选点和提问的艺术,才能提出好的有价值的问题。当然,对于课本中有疑点的地方,作为老师首先要以敏锐的眼光发现并予以怀疑,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疑点,启发学生产生怀疑,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质疑中不能走向极端,“怀疑一切,并非否定一切”质疑是求异思维的具体运用,没有求异就没有创新。许多重大发现和发明,许多科学理论的创立,首先是建立在求异思维的基础之上的。语文的学习也一样,只有大胆质疑,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走上创新之路。
三、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使学生拥有创新的翅膀
韩愈曾劝导他的弟子学必“诵其文,思其义”。孔子把学与思结合,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王夫之也认为思与学要统一:“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语文教学中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要教会学生多思、善思,思在问题的疑难处,思在知识的转折点,思在矛盾的解决上,思在真理的探求中。就阅读教学而言,阅读要和思考相结合。读而不思则为盲读,盲读绝不是真读。“重读轻思”的现象正是导致中学生阅读兴趣不浓的重要原因;“读而不思”则是导致他们阅读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倡导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思考性阅读”,在思考中阅读,在阅读中思考。指导学生阅读的正确方法,鼓励学生在读与思中发现问题,提出思考性强,有一定价值的问题,进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阅读新境界。
四、重视思维发散性训练,培养学生聚合思维的能力
(一)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发散性思想,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多角度寻求多样性答案的思维方式。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是发散性思维的三个思维角度。这三个思维角度又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内容。因此,培养养发散思维能力,应从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入手,着重启发学生从不同方面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逐渐养成多方面、多角度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突破常规思维。主张变异思维。著名华裔美籍物理学家丁肇教授1999年10月31日在北大的一次演讲中说过这样几句话,他说20世纪物理学经历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凝结成四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各自的结论:1.不要盲从专家的结论。2.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做你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3.对意料之外的现象有充分准备。4.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要有好奇心,对你做的事感兴趣,并为之努力奋斗。语文教学何尝不是如此?课堂教学中反向立意多了,学生求异思维的习惯形成了,其创新意识自然会与日俱增。
(三)突破固定模式,主张多元并举。一名成熟的教师,大都有自己的教学特点,有的还会形成风格,形成流派。越是具有独特风格的教师,课堂教学方式越多姿多彩。学生总有“常听常新”的感觉。此外,训练思维的流畅性可采用所谓急骤的联想或暴风雨式的联想的方式。联想越快表示越流畅,联想越多表示流畅性越高。这种自由联想训练,对于提高学生思维的质量和培养流畅性都有很大的帮助,可促进创造性思想的发展。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还应当拟出可有多种答案的问题,旨在使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正确答案,训练他们思维的创造性。
总之,中学生具有好奇好胜的特点,如果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地更新和变化,就可有效地激发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保持旺盛的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