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6 19:43: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四年级语文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四年级语文总结

篇1

课前,能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备好每一节课。课后布置作业力求少而精,努力做到既减轻负担,又提高质量。教学时,能尽量采用最好的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想想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找问题、思考课后题),坚持课前预习,并让学生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在学习课文时,大胆质疑,我充分鼓励,并根据问题的难易让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同桌讨论、前后桌讨论、小组讨论或全班争论,我当引导者,最后还由个别同学上来做总结。这样,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排除学生作消极听课的现象,而让他们成为积极的求知者和主动的参与者,成为学生的主人,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既符合了课改特点,又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为符合儿童形象思维的特点,在教学中尽量利用直观教具,如挂图、插图、幻灯片等进行教学。并让学生动手实践。

三、教学时能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和鼓励,让每个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充分表达自己的疑问和观点。

四、在教学过程中,能渗透德育。充分利用教材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力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当然,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如我班学生接触到阅读和作文两个方面的问题就觉得难以应付自如,我在这两方面的训练力度也不够,有待于下学期的进一步努力,相信我一定能使这两方面的水平有大的提高。

我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积极为创建优秀年级组出谋划策,为学校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借着学年总结的机会,梳理自己的工作思路,为今后的更好工作打好基础。

篇2

真是光阴似箭,一学期很快又过去了。回顾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感到很辛苦,同时也感到很欣慰。因为我的学生在本学期无论是阅读能力,还是写作能力都上了一个台阶,同时,他们的基础知识也都学得很扎实。为了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特对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这一学期,我担任了四年级的语文教育教学任务。全班共有42人,男生20人,女生22人;大部分同学成绩稳定。

二、教学工作:

课前,我精心备课,认真准备,紧密结合《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计划,同时也要求学生认真预习,独立思考,认真完成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中,我按照时代要求以及学生年龄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讲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课堂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进行教学,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思想品质以及学生的各项能力。

课后,我认真批改作业,找到学生的不足与差距,做到查缺补漏。凡是课本中要求掌握的知识,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并对每一个问题都落到实处,认真检查过关,督促学生做好复习巩固,同时要求学生注意积累课外知识来开阔自己的眼界,陶冶自己的情操。

三、思想品德教育:

在语文课中,结合生活实际和语文教材,学生进行数学品德教育,培养他们爱祖国、爱人们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育他们向英雄人物学习,学习他们坚强不屈、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样把德育教育和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教学成果

篇3

小学四年级语文《初秋行圃》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诗中的圃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背诵。

2.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大意。

3.培养学生的古诗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

小组讨论,借助工具书自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中初秋的景色美丽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秋天渐渐来了,说说初秋时节,你都见到过哪些景色?

我们今天来学习一首描写初秋的诗,板书课题及作者,请生谈谈对作者了解多少。

二、自学古诗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 读准字音

2.指句朗读,正音

3.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古诗的学习有哪些方法?

4.各小组自学古诗,老师辅导

5.小组汇报结果:古诗大意:这是初秋的一天傍晚,诗人在园子里散步,这时,太阳西下,漫天五彩晚霞,要说这快落下的太阳,真是又是无情,又是有情,园里树上的蝉,正趁着太阳落下的短暂时间,拼命的高声歌唱,园子里一片蝉叫声。蝉的叫声好像就在身边,可是你却无法找到他们,因为,当你找到它跟前的时候,它好像知道你来了,鸣叫声立即停止了。

三、创设情境,自主朗读

小组比赛读,读出诗的节奏和意境

四、板书:

初 秋 行 圃

(宋)杨万里

落 日 无 情 最 有 情,

偏 催 万 树 暮 蝉 鸣。

听 来 咫 尺 无 寻 处,

寻 到 旁 边 不 作 声。

小学四年级语文《初秋行圃》教案二

教材解读:

《初秋行圃》是以儿童的生活为题材的古诗。它以描写蝉为目的,诗人杨万里写落日催暮蝉,蝉鸣声此起彼伏的情景,也写了闻蝉寻声,蝉儿闭口的情形,整首诗通俗易懂、真切传神、趣味横生。虽是即景写景,却亦具有一番清新别致的情趣。

教学理念:

1、以读为主,读中体验。

不管是领会诗的涵义,还是体味其美的意境,都离不开朗读。朗读能激发想象,强化积累,培养语感,所以,朗读必须贯穿于古诗学习的全过程。

2、创设情境,体会情感。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体会情感是古诗教学的灵魂。在学习“近在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不作声”时,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从情感的体验出发,首先在读中感悟、品味,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找不到蝉到的遗憾,然后引导学生再读,再一次交流情感,体会到深藏在作者内心的对秋天美景、对秋蝉的赞美、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诗中的“圃”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背诵全诗。

2、借助注释,在读中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句所描写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美丽景色;

难点:体会作者蕴含在诗句中的欣喜、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1、课前复习作者杨万里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收集他写的其他诗歌。

2、课前布置学生观察初秋的美景。

教学时间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预设:

一、激趣导入、整体把握

1、同学们,三年级我们学习了杨万里写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还知道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生齐背后交流)

2、我们今天来学习一首与秋天有关的古诗。板书课题。

二、读题解题,初读古诗

1、指名学生读诗题。

2、通过预习,谁能说说题目“初秋行圃”的意思?

(教师提示:加进去适当的词语把话说完整。)

3、现在正值初秋,在你们眼中,初秋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学生交流自己在身边看到、感受到的初秋美景。

4、师:那诗人杨万里在这首诗中又描写了什么景色?他什么时候在花园里散步,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做了些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三、自读自悟,感知诗意

1、教师范读古诗。

2、师:下面老师给大家五分钟时间,自由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学会生字。

3、指名朗读,正音。学习生字“圃”。

4、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习古诗弄懂诗句的方法。

(如,、看注释、看插图、读资料、与同学交流等。)

5、师:下面老师再给大家八分钟时间,小组合作学习,大家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古诗,读了这首诗,你知道诗句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要求:先自学,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然后在小组内交流。需要老师帮助的同学或小组,可以举手告诉老师,老师会很快来到你的身边和你们一起学习。

四、集体交流,理解诗意

1、小组汇报学习结果,

师:看到大家学得这样认真,相信大家已经有成果了,哪个小组愿意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们学习的成果?

2、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读诗的感悟,教师帮助学生梳理古诗大意。

(古诗大意:这是初秋的一天傍晚,诗人在园子里散步,这时,太阳西下,漫天五彩晚霞,要说这快落下的太阳,真是又是无情,又是有情,园里树上的蝉,正趁着太阳落下的短暂时间,拼命的高声歌唱,园子里一片蝉叫声。蝉的叫声好像就在身边,可是你却无法找到他们,因为,当你找到它跟前的时候,它好像知道你来了,鸣叫声立即停止了。)

五、读中品味,体会意境

师:刚才,大家了解了诗意,相信大家再读,一定会读得更美,更投入。谁读第一句?

1、从这句哪些词语看出作者写的是黄昏时候的景象?

抓住“落日”和“暮蝉”加以体会。

2、你觉得哪些字能体现落日的有情?

引导学生品味“偏、催”二字。深入体会作者对眼前美景的喜爱之情,一“偏”一“催”把落日当成了有灵性的人。就是这两个字赋予了“落日”的情意——“有情”,使初秋傍晚的景色充满了勃勃的生机,给读者留下无限遐思。

3、引导学生想象落日的“有情”。

“落日无情最有情”究竟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根据诗句谁能想象出这幅画面?(提示:夕阳、晚霞、地面景物、蝉鸣声……)

4、谁能读出落日的这份“真情”?

预设:(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评价,逐步让学生读出情,读出形,读出味。)

生读(没有激情)。

师:你这快落山的太阳,怎么这样无情?从你的读中,老师感觉不到漫天五彩晚霞的瑰丽。谁再来读。

生读。

师:老师从你的读中感觉到你是重情谊的夕阳,可我从你的读中没听到满园此起彼伏的蝉鸣声。谁再读?

生读。

师:哦!多美的景致!多热闹的黄昏!老师好象看到了夕阳西下时的灿烂晚霞,听到了园子里嘹亮的“黄昏大合唱”。来,让所有的蝉儿都唱起来,全班齐读。)

师过渡语:

初秋的傍晚,诗人独自在园中散步,抬头望着西边的天空,一轮红日即将落山,夕阳将天边抹上了瑰丽的色彩,为大地披上了五彩的外衣……多美的景致啊!听,众多秋蝉也不甘寂寞,趁着这美丽的时刻,放开清亮的歌喉,开始了“黄昏大合唱”——“真美,服了;真美,服了……”

学生齐读前两句。

5、听到这美妙的“合唱”,你会心动吗?是否想找到这些“歌唱家”,赶快行动——

(1)可诗人找到了蝉没有?

引读:近在咫尺——,寻到旁边——。没看见蝉,心中会是什么滋味?

指导学生带着遗憾的语气来读。

(2)作者心中只有遗憾吗?再看,这漫天的五彩晚霞;再听,这此起彼伏的蝉鸣声,真有遗憾?那又怎样读?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心中的欣喜、赞美之情。

(3)师小结:

看到天边美丽的晚霞,听到园中这悦耳的“大合唱”,作者兴致大增,虽然没有寻到“演唱家”的踪影,可这情、这景足矣!这一样也能让作者诗兴大发——

(学生带着赞美之情齐读全诗,边读边想象意境。)

六、赏读全诗,熟读成诵。

1、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表现自己对《初秋行圃》的理解。

师:请大家用最擅长或最喜欢的方式来展示这首诗表达的意境。想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读一读;想唱的,可以把诗句改成自己喜欢歌曲的歌词,试着唱一唱……

2、学生分组练习、展示、评价。

五、总结拓展,课外延伸

1、引导学生总结刚才学诗的方法。

读:读通、读顺诗句。

译:结合注释、或、或结合插图、猜读理解词语、诗句的意思。

悟:品读、感悟,想象、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诵:声情并茂地朗读古诗。

2、用自己学到的古诗学习法,自学唐朝诗人虞世南的《蝉》。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意即可,无须对作者托物言志写法进行深究。(虞世南的《蝉》附后)

3、课外找找杨万里的其他写景诗读一读。

板书设计:

初 秋 行 圃

(宋)杨万里

落日无情最有情,

偏催万树暮蝉鸣。

近在咫尺无寻处,

寻到旁边不作声。

附:

唐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緌(ruí):结冠(帽)的两条带子叫缨,缨在颔(hàn)下打结,余下的两段叫緌。因为緌是下垂的,所以诗中称“垂緌”。

饮清露:古人以为蝉是饮露为生的(其实它吸树汁)。

小学四年级语文《初秋行圃》反思

开课时,我抓住诗题中的“行”字切入,让学生辨析“行”为“散步”之意,其设想是由此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引导他们走进诗人所在的园中漫步,与诗人一起看日落,听蝉鸣,寻蝉踪,在与作者漫步的过程中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准备不充分,纰漏百出,与课前设想的效果相距甚远,我总结有这样几大硬伤。

1、读得不充分。

学习古诗,不管是领会诗的含义,还是体味诗的意境,都离不开朗读。本节课,主要是采取了生自由读,指名读和齐读三种形式,对朗读的方法,读中感悟指导不力,所以看似注重了读,实是浅尝则止,没有读进去,读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2、难点没突破。

“无情”与“最有情”是一对矛盾,如何引导学生来体会?课中我虽提出这对矛盾让学生探究,通过引发学生想象,想象落日赐予园子美丽的景象来体会落日的有情,又因落日离去而“无情”,但学生体会更多的是作者为日落而悲伤,这是因为引导的侧重点不对所致。

3、预设不充分。

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因此每节课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充分的预设,才可能对课堂上生成的东西进行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引导。今天课堂上出现的一个生成是我没有想到的。“秋天来了,蝉就要死了”,孩子们的认识是蝉只能生活在夏天,天气变寒冷了蝉就要死了,而日落就成了罪魁祸首,又怎么可以说“最有情”?这可是我没有想到的,面对孩子们“秋天来了,蝉就要死了”这样的感叹,突然间我不知道该如何引导。现在想起来,孩子们感受不到“偏催蝉鸣”中所包含的“最有情”是因为孩子们站在了蝉的角度,而不是诗人的角度。如果引导孩子们从诗人的角度来体会,如:正是因为蝉在枝头的寿命很短暂,所以落日催促它尽情鸣唱,落日多善解人意呀!这不是“最有情”吗?这样利用意外的生成有效的引导也是可以突破难点的。如果课前预设充分些,面对孩子们这样的“感叹”,我也就不会迂回反复而不得解了。

4、对学法的指导不力。

在朗读的时候应指导明确,而不能对四年级的孩子提出“你为什么这样读”的问题,在引导学生感悟想象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从本课的学习中习得方法,发展能力。

总的来说,这节课留下这些硬伤的主要原因是课前备得不充分,今后教学特别要注意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设计的环节要符合学生心理。有了充分的准备,课堂上才能很好的把握和调控。

相关文章:

1.小学四年级语文《井底之娃》经典教案及反思

2.小学四年级语文《水乡行》教案及反思

3.小学四年级语文《荒岛日记》教案及反思

篇4

一、小学语文教学采取分段训练模式重要作用

(一)分段训练模式符合当前小学语文课堂发展趋势。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模式,首先是一二年级最小的学生,他们的思想情绪起伏比较大,这种性格特征的变化使得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缺乏对写作的深入认识理解,以至于对写作失去了动力,从而对语文课堂教学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其次是进入到三、四年级以后,变得越来越记性,容易调控自身的情绪变化,对语文写作学习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利于提升他们的综合写作水平。进入到小学最后的阶段时,学生的写作方案和思绪变得越来越清晰,懂得如何运用语句才能精确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为高难度的语文写作创设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所以,分段训练模式非常适用于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

(二)分段训练模式能够突出写作知识的真实性。

随着小学语文写作阶段的不断提高,再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知识要点,进行规划总结,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写作能力的发展需要长时间的总结积累与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是相互关联的,由浅入深,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

(三)分段训练模式符合小学生知识积累的发展规律。

小学生经过长期分段式的训练,将写作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效结合,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文章的领悟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分段式训练模式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创设出更加全面的语文教学模式。因此,不论是从学生的身心特征考虑,还是总结学生生活阅历的发展规律,分段训练模式都具有严谨性和科学性。

二、分段训练在小学语文课堂写作中的具体应用

写作教学的中心任务是教师引导学生在模仿中创新,在读后写,在写后读。在一、二年级的低段,教师要促进?W生积累词汇,学会运用变化句式,学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些内容是培养组段谋篇能力的基础。例如课文《王冕学画》就要求对经典名句进行积累。经过长期积累,学生在写作时就有足够的语言素材来表达自身的感受,从而提升写作能力。在三、四年级的中段,教师要要求学生划段纳意,适当使用修辞,从而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这些内容,是组织篇章的基本要素。例如在小学四年级上册的《草原》课文进行学习时,引导学生学习比喻、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学习名家名篇在段落组织、修辞使用,达到提升写作的层次结构,使写作语言更生动的目的。在五、六年级的终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谋篇布局、主题归纳和特色提炼。例如六年级下册《小抄写员》就要求学生深入分析文中章的主题,教师可以要求学习其主题安排,借鉴其布局的思路,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用分段训练模式能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多深入实践,结合在阅读中学习到的写作手法、构篇思路,写出既具有自身特色,又饱含真情实感的作文。

三、进行分段式训练进行语文教学写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要与教材的编排相适应。

不论是哪一版的新课标小学语文教材,在编写时都是以向学生提供良好的习作环境为宗旨的,都强调了要从不同的渠道来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写、有的写是进行写作训练的前提。在教学时顺应教材的编排,从阅读写作结合、生活写作结合等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要与不同年级学生的能力相适应。

小学生在写作上的分段教学是与阅读教学相对应的。教材上的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教学单位,根据课程的整体要求编排出渐进的教学顺序,这是与不同年级小学生的写作与阅读能力相适应的,让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训练可以逐级进行。如,在终段的教材中,通过话题作文的形式来命题,并且让话题和本单元的主题相同,将读与写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这种方法,能让学生有话可写,在练习写作的同时对阅读的能力进行提升。

(三)要破除传统写作教学的局限。

要破除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思想,要以学生为习作教学的主体。要破除按照传统规定来布置写作内容的教学思想,要让作文最大限度地与学生相关,让学生有话可写。要破除教师权威不可犯的教学思想,要将师生置于同等地位,共同讨论研究。要破除教师批改作文的传统教学模式,要让学生拥有修改作文的权利。

篇5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开放性、主体性和实践性。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丰富学习内容与方式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但综合性学习不同于一般的课外活动,或者是实践活动,它们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为此,在开展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时,教师要深入理解它的含义、内容、理念、宗旨等,以真正利用综合性学习,助力学生发展,推动课堂变革。

一、引导读演型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综合性学习的形式并非单一性的,也不受过多的束缚,形式上丰富多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以兴趣为发散点,进行综合性学习。其中,教师可以以发展学生各种能力,如读、说、听、写等,与学生一起开展读演型、读做型、读编型等类型的综合性学习。实践证明,这些活动与学生的兴趣相切合,因而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例如,在学习长春版小学四年级语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时,教师设计读演型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分配角色,设计对话,将父亲的角色表现出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学习完后,教师引导学生扮演“父亲”“警察”“救火队长”“有些人”等角色,将父亲坚定、求助、救助儿子的心表现出来。由此,学生积极形成一个“演员组”,深入文本内容,以读演的方式展现出来,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父亲”的角色、对“儿子”救助的希望、不放弃的精神等。又如,在学习长春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小小故事会》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创编故事内容,完善自我发展。这类综合性学习活动对于小学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能够带动参与,诱发出更强的学习欲望,这与它形式的开放性是分不开的。为此,教师应设计灵活、自由、符合学生兴趣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二、引导体验型学习,增强学生个性感悟

(一)走进自然,体验感悟

自然的“灵”“动”都来自于人们内心深处的体验感悟。尤其是小学生,对于自然万物都非常好奇,融入自然时时常会感到兴奋不已,并且得到些许独特的体验感悟。为此,教师可以设计体验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有亲近自然的机会,并在大自然中吸取灵感,助力语文学习。例如,在学习长春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春天在哪里》时,教师设计灵活开放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取得很好的效果。首先,亲近自然是第一步。置身于大自然中,学生可以用眼观看春天、用手触摸春天、用心体验春天,使自身得到愉悦的感受,并对春天有全新的认识。其次,选择主题,展示成果。内容和方式多样化,学生可以进行个性化选择。如大自然的春天,可以是春天的花草、山水、树木等;春天的作品,可以是春天的歌曲、春天的画、春天的文章;我写春天,学生抒发自己对春天的情感、遐想、期待、故事等。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灵动精彩,又符合学生“探鲜”“发现”“个性发挥”等特点,并且能够与其它学科融合起来,体现出学习的交叉性,从而能够促进学生发展。

(二)走进生活,体验感悟

调查属于体验的另一种。通过设计调查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可以真正走进社会、走进生活,与受访者交流,从中了解他们的思维、想法、看法等,并且得出一定的感悟。此外,通过调查活动,学生能够锻炼自我,并且学会分析、研究、解决问题,从而促进自我发展。例如,在长春版小学三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家乡人说普通话情况的调查》这一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调查体验,取得很好的活动效果。普通话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规范性语言,是人们生活中交流运用最多的。但由于地域差异、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使用普通话情况仍然较为滞后。为此,教师设计了“家乡人说普通话情况的调查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调查。首先,各组学生需要明确调查对象。其次,明确调查方法,主要以观察和采访为主。再次,确定采访内容,主要为:本地方哪些字的发音不够准确?这个地方中主要有哪些方言?谁的普通话讲得较好?最后,根据调查结果,小组再进行一次普通话宣传活动。在成果展示时,及时地点评必不可少。教师更要照顾学生心理,适当激励,以催生出更强的学习动力。这样的生活调查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中了解家乡人的普通话情况,再以宣传方式促进人们认识说普通话的重要性。

三、引导网络型学习,发展学生信息能力

信息化时代,信息的抓取能力非常重要。各个学科相互渗透也是当今的教学趋势,为此,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综合性学习,从而发展学生信息搜集、筛选能力。这并不是信息技术课堂的“专利责任”,而应与语文学科相互交叉、运用,从而真正符合综合性学习开展的理念。例如,在长春版小学四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马的研究》这一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借助网络,获取信息,完成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取得很好的效果。此次活动分为四个主题,小组合作选择性完成(1到3中小组任意选择一项内容,4为规定性完成任务):一是学生利用互联网,查询马的种类和习性;二是学生上网查询有“马”的成语(成果展示时,教师列出学生找出的成语,并给予学生1分钟的记忆时间,比一比谁记得最多);三是搜集与“马”相关的诗歌;四是说话活动,表达你想做一匹怎么样的马。给出任务后,学生开始以网络为载体,搜集与之相关的内容,并筛选信息,再进行记录总结。第二天的课堂上,学生都积极展现成果,语文课堂瞬间变成“马”的天下,学生一起从各个角度学习“马”的知识。

“自主”是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的重点,但也离不开教师的“引”和“导”。此外,教师要结合学生发展需要,设计丰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语文课堂因活动而丰富、多彩,让学生在活动中收获个性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巧娥.小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培养初探[J].语文学刊, 2011,(04).

篇6

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加大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灵活地对课程资源进行开放式利用,重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体验,积极组织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感悟、积累,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和较高的语文综合能力。究竟如何利用课程资源呢?

一.结合教材,充分开发课外课程资源

教材,是教师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直接资源,也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最基本平台。教材中所包含的文化知识、为人道理、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都能对学生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首先要重视对教材的挖掘和利用,其后再充分开发课外的课程资源。

合理有效的开发这些课外资源,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获得课堂内无法获得的信息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观察、理解、感悟语文。

某位教师在教小学四年级上册《虎门硝烟》这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了电影《虎门硝烟》中的片段。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又进一步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在脑海中对课文内容形成了个更加强烈和直观的印象。通过相关电影片段的播放,学生既吃透了教材,又拓宽了的视野,加深了他们的理解。在课堂总结阶段,这位教师还布置了查阅关于“虎门硝烟”历史背景资料的课后作业,又进一步深化了阅读教学的效果。

教师只有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结合教材并充分开发课外课程资源,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语文阅读实现纵深发展。

二.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开展自主阅读学习

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点要培养的能力之一。随着新课改推行的逐渐深入,现行的小学阅读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性。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释放教学的权利,并努力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索学习的课堂环境,保证学生能真正通过阅读教学获得阅读能力上的提高,最终实现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三大目标。

某教师在教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盗火》时,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教学时,教师充分考虑到了教学方式的开放性,让学生自行组成学习小组对课文进行阅读理解,并互相提出问题和解答。在这位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得到了充分的时间对课文进行阅读并得到了充分的空间进行思考。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小组之间提出了“为什么普罗米修斯甘愿受罪盗火?”、“为什么宙斯如此狠毒?”的问题。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开放性地拓展,思路变得更加广阔,整堂语文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新课标下,教师只有将教学的重点放在道、业、惑上,尊重学生的个性自由,才能真正帮助学生获得阅读能力上的提高。

三.重视实践,开展课堂辩论、演讲等多种语文课堂活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其实是听、说、读、写的综合教学。而开放式地利用课程资源进行阅读教学,则要求教师注重组织开展多样的课堂实践活动。只有当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勇于开展交流讨论活动,作出自己的判断,这样的阅读教学才算是起到了效果。

篇7

集中识字教学实验能不能在农村所有小学进行,特别是那些办学条件极差,代课教师成堆的农村小学能否使用集中识字实验教材?集中识字教学实验班学生的成绩是否真的两极分化呢?的确这是每一个主持此项教学实验的人员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因为教学实验的对象是人,搞得不好有碍学生的终身发展,搞实验的人也将会受到社会的指责。

我们认为任何实验,当然也包括教育教学实验在内,它的风险与成功都是并存的。我们组织有关教研人员再次系统地认真学习集中识字的所有理论专著,重点学习了张田若教授关于如何进行集中识字实验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思想理论。通过学习研究,首先我们在理论上站住了脚。我们认为的的确确此项实验正如《人民教育》在推介识字教学经验的文章中所说的:“集中识字”是我国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效果最好的教学实验。”接着我们又认真回顾了我县十多年来的实验工作,总结了成绩,分析了问题,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集中识字教学实验具有中国特色,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初等教育的突破口,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教研(科研)课题。只要认真负责地进行实验,只会成功,不会失败。”

我们向全县发出了“回顾过去,总结成绩,坚持集中识字教学实验,夺取新的胜利”的号召,并于1995年下半年开展了我县第二阶段集中识字教学实验,即在小范围内进行区域性实验。目前参加区域性实验的有97个班4032个学生。这个阶段的实验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总结经验,为大面积推广实验成果作准备。这个阶段的实验是区域性的,一个区域的所有小学都参加实验,这个阶段的实验是不择学校、不择教师、不择学生的实验。此阶段的实验成功,将对在农村小学全面推广集中识字实验成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区域性实验的阶段性验收评估效果显著

1995年开始进行的集中识字区域性教学实验至1998年下期已进入到四年一期了,担任这项实验的语文教师中有不少是代课教师。人们都非常关心区域性实验的成败:集中识字教学实验能否在农村所有小学进行?学生的成绩是否两极分化?实验班学生的语文素质是否高于普通班的学生?为了回答上述问题,1998年秋季,我们对区域性实验的四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阶段性验收评估。在我县古城、响水两个实验区30个实验班抽测了中心小学、联村高小和村小各一所,共6个班271名学生作为评估对象,同时在非实验区(经济、交通、师资、教学质量等方面与实验区相接近的)抽中心小学、联村高小、村小各一所,共3个班158名学生作测试对照。采用国家教委基教司、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制定的“小学四年级语文学习情况调查卷”。这套试卷既强调基础知识,又突出阅读综合能力,是素质教育教学导向性很强的一套试题。出题人没有把实验教材和普通教材作为依据,而是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命题,非常客观。这次阶段性评估的结果很好地回答了前面的几个问题:(1)集中识字教学实验可在农村的任何小学进行,且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学习质量,大大高于同年级普通班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学习质量。(2)集中识字教学实验班与普通班相比,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平衡度要低于普通班学生。

三、八点体会

1.教学研究人员的业务成熟,先要有教学教研理论的成熟。教学实验信心的坚定,先要有教学实验理论的坚定。

2.责任感、使命感、奉献精神是搞好教学实验的原动力。教学实验,特别是小学教学实验的周期长,一搞就是6年,在小学要真正完成一项有成效的实验,必须要有几代人的努力。要站在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高度,要有责任感、使命感,要做无名英雄,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3.教学研究人员以及从事教学实验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实验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要刻苦钻研教学实验、教研专题的业务知识和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教研水平。低水平的业务人员是绝对不可能取得高水平的教学实验成果的。

4.在实验工作中一定要做到“领导、教师、教研员”三结合。

5.建立经常性的教学骨干培训制度,提高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是搞好实验的根本。

6.用实验成果宣传领导,宣传教师,宣传社会,才是最有说服力的。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开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对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针对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因此,开展本研究极具现实意义。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采用多种有效方法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利用率。

一、运用情境教学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情境教学法的引入能够让学生迅速融入到课程学习中,理解课程学习内容,让学生体会到主动学习的乐趣。第一,多媒体的情境创设。多媒体在利用过程中,要不断地集合课程内容,创设对应的情境,使学生能快速地融入教学,深入到具体的学习中。例如,小学四年级课文《秦兵马俑》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对知识有综合性的认知,我让学生先通过视频了解兵马俑的气势,截取了《地理中国》中的秦朝兵马俑片段,学生根据视频清晰地了解了兵马俑的历史,仿佛置身其中,这对接下来的课程将大有裨益。第二,要营造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情境教学是实践的最佳路径。例如,四年级下册《大自然的启示》教学中,教师为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利用课外活动中春游或者秋游的机会,让学生主动接触自然,为学生自主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其中,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满足教师教学需求的重要方法,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可以将抽象化的语文教学内容利用合理的手段变得具体和生动化。例如,在教小学生学习《孔融让梨》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贴故事图片或者是影片放映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让学生以情景剧表演的方式将故事还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词语传达的文化精神,将深刻的道理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正确地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华文字的精髓,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历史背景,进一步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堂的教育水平和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三、设计教学课堂创新问题

教师应该在学生的语文课堂中进行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能够良好地掌握知识点。首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课文阅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人数进行分组,分配给每个学生不同的教学任务,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样不仅能够营造学生的教学氛围,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学习能力。其次,在问题的设置方面,应该严格地根据内容进行规定,不要偏离主题,提高问题质量,让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题义。例如,在学习小学课文《赤壁之战》中,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留给学生问题,课文的主要叙述内容是什么呢?先讲了什么?后写了什么?最后的结论是什么?在学生认真阅读文章的过程中,问学生火攻这一仗的主要步骤是什么呢?最精彩的是哪一招?并说出自己的原因,最后周瑜以3万人打败了曹操的80万人,用一个成语进行概括是什么呢?这3个问题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前中后三大部分的主要内容,并进行了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让课堂变得鲜活新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游戏教学

小学生由于心智尚未成熟,考虑到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可以将游戏引入n堂教学,用游戏的方式推进课堂知识的学习,能够让课堂成为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为学生的语文学习点燃热情,在体会游戏乐趣的同时,掌握课本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跟同学举行“成语接龙”的游戏,通过这样的游戏,让学生熟练掌握和应用成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也可以借助“换词不换意”的游戏,充分挖掘学生对于词汇的积累,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接力棒游戏也是在语文课堂上容易实现的游戏方式,接力的内容可以是成语、故事、古诗词等,尤其是故事接力棒,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在游戏课堂中,语文课堂俨然已经变成了学生获得欢声笑语的乐园,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达到提升。

五、鼓励学生参加课后练习

有些教师反映,课堂上,学生的上课态度比较积极,并且能够很快地掌握和运用知识点,但是之后的考试成绩却并不是很理想,这是因为教师没有帮助学生进行课后知识点巩固,语文全面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素质,教师应该根据语文这门学科的特色,利用学生的课后和课间自习时间进行强化训练,让学生对重点和难点能够更好地掌握,帮助学生在短时间之内对语文知识能够全方面理解和运用。例如,小学生语文课文《妈妈的爱》,教师可以通过课后留作业的形式,让小学生对父母表达出自己的尊敬和爱意,并用作文的方式对自己做的事情进行记录,一方面,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另一方面,达到了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

六、利用多种教育技术手段完善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时,要不断探索优化相关教学方法,以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目的,更好地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原诗歌中描写的场景和意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在欣赏诗歌时,教师可以主动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对诗歌的认识和理解。当学生遇到困惑时,教师可以通过形象化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情感教育不仅可以渗透课本中的情感因素,更是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的有效方式。

七、结语

总之,在现代化社会建设的推动下,教育教学愈加的得到了公众的重视,而各界也在如何创造一个高效的,积极的,向上的教学环境而努力着,创新着。为了能够真正的从实处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而不断的坚持着,不断努力着。

参考文献:

[1]李慧香。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

[2]莫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3,(04).

篇9

我相信学生在我的主导作用下能管好自己,所以,首先,我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主体作用,班干部是决定性的因素于是,我着手对管理体制进行“放权”:

1:小学班主任工作总结通过几次班干部例会,要求班干部敢想,敢做,不仅要做实干家,更要做决策者,只要能发动同学们自觉参与班级管理,有利于同学们的学习和各种爱好的发展,什么想法和活动都可以讨论.这样一来发挥了班干部的主体性,调动了班干部的积极性,工作起来轻松许多,而且效果也较好,除了学校组织的活动外,在班内还开展各种活动,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这些活动大都由学生们自己策划,组织,总结,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我认识到班主任不仅仅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更是一个班级的教育者。平时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比其他老师要多得多,因此班主任的一举一动,都将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老师的外在行为表现对学生具有一种榜样和示范的作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对辨别能力、自控能力较差的低年级孩子,影响尤为突出。

因此,在平时与学生相处的时时刻刻,我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要学生做到的,老师先要做到”。比如,要求学生做到讲究卫生,不随便丢纸屑杂物,在平时,我总是把纸屑杂物丢到垃圾箱里,那些近旁的学生看到我这样做之后,会和其他学生说,那些随便丢纸屑杂的学生会受到教育,再也不随便丢纸屑杂。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那么我也会主动跟学生问好,说:“谢谢你”之类的礼貌用语,孩子也会自然地用礼貌用语来回答我。这样的一种正面影响一定能有益学生的发展。

二、加强思想品德的教育

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说,正是接受各方面教育的最佳时机,除了学习,我想更为重要的是教会他们认识世界,明辨是非,学习怎样做人。因此我利用每周一的班会,结合国旗下讲话的内容,在班会课上做相应的安排。

三、加强班级管理,培养学生能力。

良好习惯的培养始终是本学期的教育重点之一。那么如何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呢?我尝试让班级管理成为大家的事,让学生成为

班级管理的主人,也同时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能力。因此尝试以下的做法:

1、鼓励班干部敢想,敢做,不仅要做实干家,更要做决策者,只要能发动同学们自觉参与班级管理,有利于同学们的学习和各种爱好的发展,什么想法和活动都可以讨论.这样一来发挥了班干部的主体性,调动了班干部的积极性,工作起来轻松许多,而且效果也较好,除了学校组织的活动外,在班内还开展各种活动,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这些活动大都由学生们自己策划,组织,总结,收到较好的效果.

2、清洁卫生由小组负责。

卫生由每个小组负责,采用轮流值日的方法,选好卫生小组长,由组长分派任务,按照值日工作的顺序进行打扫卫生,打扫完毕后,将卫生用具放回原位,然后在卫生值日本上作好相关的记录并由组长负责检查值日情况。

3、鼓励学生展示自我,树立自信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自己,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能够让他们更加迅速快乐地成长。在班级中,我努力搭建学生展示的舞台,利用班会开展一些小活动,诸如:查字典比赛,成语接龙,童话故事比赛等来益智身心,鼓励孩子为大家表演,增强自信。

4加强家校联系。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协作,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只能通过家长来获悉,同样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也应及时反馈给家长,只有双管齐下,才能收到教育的效果。因此,在本学期主动与家长们保持联系,将一些孩子的表现通知家长,共同商量对策,也利用班级网站、或是平时放学时与多位家长进行交流。

5、成立自律小组,以学生管理学生,提高其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律小组各个成员主要工作内容为负责每日班级的考勤,卫生,仪表服装,校会以及课前准备和课堂纪律的监督与劝导,做好宣传工作,制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使班级形成一个有正气,有次序的良好班风,为同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自律小组各个成员各有分工,每日与参加年段评比的同学保持联系,及时发现班级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及时通知有关同学予以纠正,并定期向全班同学做工作汇报,总结前阶段之成果与不足,对同学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要求,同时也征求广大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下阶段的工作重点,不断改进工作方法,进一步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齐心协力,使班级的各项常规管理正常化,制度化,使全班每一位同学都充分意识到自己作为班级一员的重要作用,自觉为班级争取取荣誉,做到自觉自律。

以上就是我个人在近半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的一点得失体会。当然我做的还很不够,有时是缺少了会发现的眼睛,因此才让班级管理出现了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可以说班主任工作是任重道远。有人曾说,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就是一个成长进步的过程。通过这半年的学习锻炼,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会以更大的信心和热情投入到其中。

小学四年级语文工作总结

学期头一个月工作中,我不断研讨教学方式方法,并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尝试,有所收获,当然对于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实施也有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现在将这一时间的四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教研,创新有为,提高业务素质。

素质教育要求搞好教研教改。要求每一名教师都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为此,我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我积极向同年级的教师学习,努力实施创新教学,积极发挥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真正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我努力鼓励学生敢说敢为,引导学生能说会做,不断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我认真备课、上课、辅导和批改作业。每一环节我都精心设计,力求做到学生愿学。在集体备课中,我认真记录,积极发言,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同时阐述自己的见解。

二、结合校本课程,提高学生的知识积累。

本学期的努力方向是学生的古文诵读。在教学中,针对我们四年级x班学生的实际,我充分激发他们的古诗文诵读积极性,我们语文教师都坚持找一些优美的古诗文和学生一起诵读。激发学生背诵古诗文的兴趣。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一直要求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古诗笔记,并且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通过手抄报、演讲比赛等形式进行展示。

三、结合语文快乐作文课题,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

结合我校的语文课题,我们着重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爱好,努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进行了优秀作文比赛,优秀作文展示等活动。

四、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篇10

[关键词] 画图策略;教学设计;有效策略

■ 教学内容

小学四年级(下)第89~90页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 学情分析

1. 基础.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曾经尝试过画线段图来表示数量之间的相差关系和倍数关系,也尝试过用画示意图的方法帮助自己思考较复杂图形中的剪拼问题. 这些都有助于学生自觉调用经验来进一步学习、体会和应用“画图”策略. 同时,四年级(上)还初步体验了用表格整理信息的策略,使得学生对数学学习中面对具体问题情境选用恰当策略来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敏感度.

2. 困难. 面对数量关系比较隐蔽或稍复杂的长方形面积计算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道从何入手,部分学生知道要画图,但对于为什么画、怎样画,画完之后怎样利用图形来解决问题,思路并不清晰,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及时梳理、提炼自己的思路,并最终形成有效的策略.

■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画图的需求,学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条件与问题,进而发现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画图的优势,形成依托图形灵活、有效地解决不同问题的能力,增强策略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形成初步的策略意识和选择意识,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 教学过程

(一)回顾热身

一看大屏幕,大家就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解决问题时一般有哪些步骤?(分步板书:读题――整理――分析――解答)

上个学期也学过这方面的知识,还记得是什么策略吗?(出示:列表)

列表是否适合其他类型的题目呢?我们来看一道题.

(二)引出策略

试题?摇梅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8米. 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增加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 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设疑 (1)读题.

(2)你还想用列表的方法求出原来花圃的面积吗?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 四人一组讨论,动手试试看,教师巡视.

(3)追问:有什么想法?为什么不想用列表而改为画图了呢?(出示:画图)你们同意他的想法吗?这个想法是否合理,还需要我们的进一步探究.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方面的话题.

设计意图?摇 这两个环节分别是旧知的回顾和新知的引入,通过追问设疑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策略的探究欲望.

(三)感知策略

1. 既然大家都认同画图,那我们在纸上试着画一画. (学生各自画,教师巡视,收集典型例子:缺少信息的、标全信息长度合理的、标全信息长度不合理的……)

2. 展示部分学生的半成品图.

你们认为哪一幅图表达得最清楚?说说理由. (从半成品中逐一筛选)

标出了已知条件(板书:标出条件)

如果有学生把问题也标出来了,那就板书(板书:问题);如果没有,那么教师就给出提醒――已知条件标出后,别忘了把问题也标上. (板书:问题)

挑一个标全信息且长度合理的进行追问:你为什么不再往里画也不再往外画,而就要画到这里呢?(考虑问题非常周全!)

出示教师提供的两幅图,从数据的合理性方面作一下评价. (一个太短,一个太长,都不符合题意)(板书:体现数据特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标出条件问题?摇 体现数据特点)

3. 教师说明:图中要标出所有的条件和问题,而且要体现数据特点,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发现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 电脑演示.

5. 把自己画的图完善一下.

6. 分析数量关系.

预设1 (综合法思考)增加的面积除以增加的长可求出宽,这个宽就是原来长方形的宽,然后再用原来的长乘原来的宽,就得到原来的面积.

预设2?摇 (分析法思考)要求原来的面积,必须知道原来的长和宽,而原来的长知道,所以只需求出原来的宽. 原来的宽也就是增加部分的宽,通过增加的面积除以增加的长可求出原来的宽.

7. 列式解答,请一名学生上台板书,说意义,另一名学生与他合作,在电脑上比划. (表扬:合作很成功,真是最佳拍档!)

8. 回顾总结:回忆一下刚才的解题过程,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读题―整理―分析―解答)在整理信息时,是谁帮了我们的忙?你觉得在计算与长方形面积有关的问题时,画图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设计意图 在教师的引领点拨下,经历如下过程:想到画图、学会画图、用图帮助理解题意、感受画图的好处,这些环节环环相扣,能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画图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四)巩固策略

1. 刚才我们发现了长发生变化,而宽却没有,找到并求出宽也就解决了问题. 那如果宽发生了变化,你也会求吗?

2. 出示试题:梅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宽8米. 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宽减少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减少了36平方米. 现在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 读题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画图、分析、解答的过程. (教师巡视)

4. 集体交流,展示学生作业,结合图说出算式每一步的意义,相机评价.

(交流完一种,再交流另一种)你看,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就会得出不同的方法,但都能求出现在花圃的面积.

5. 从这两道题中我们发现,如果是“增加”,则应该往――外画(让学生接话),如果是“减少”,则应该往――里画,根据画出的图再去分析解答.

设计意图?摇 这是例题的简单变式,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画示意图的具体方法. 在开放的教学时空中,教师是组织者、引领者,应让学生充分地独立自主思考,探索画图方法,应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反思,感受用画图的方法来整理信息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

(五)提升策略

1. 练习“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题目:下图(图略)是李镇小学的一块长方形试验田. 如果这块试验田的长增加6米,或者宽增加4米,面积都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 你知道原来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吗?(先在图上画一画,再解答)

(1)读题.

(2)电脑闪烁:如果这块试验田的长增加6米,或者宽增加4米,面积都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 你们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

(3)怎样画示意图?自己画一画.

(4)展示学生图,集体交流,共同评议.

(5)自己分析列式,然后请一名学生结合图说说每步求出的是什么.

(6)小结:这题要求原来的面积,必须分别找出长和宽才能计算. 假如只画长增加,只能求出宽;假如只画宽增加,只能求出长. 所以必须把长和宽都画出来,这样才能求出原来的面积.

2. 练习“想想做做”第2题.

接下来的这一题有一点难度了,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

出示题目:张庄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式操场. 长50米,宽40米,扩建校园时,操场的长增加了6米,宽增加了4米. 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1)谈话:你觉得与前面的一题有什么不同?该怎样画图呢?

(2)学生试着画图再展示评价. (如何体现“同时”)

比较两题的不同,体会“或者”和“同时”的区别.

指出:数学,其实很多时候考验的是语文水平,同样是增加,画法却不相同,所以,在画图时一定要看清题目、仔细分析.

(3)独立列式解答.

(4)结合图交流各种方法.

设计意图?摇 这两道题的画图对于学生而言是难点,很容易混淆,所以教学时要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画图上. 可先让学生独立试画,再收集典型例子,加以展示,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感悟、分析比较、评价说理,体会“或者”和“同时”的不同之意,加深对题意的理解,掌握正确画法,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以及空间想象力.

3. 出示两道题目,让学生选择用什么策略来解决.

(1)小明买了3支钢笔,用去18元. 小冬买了同样的5支,用去多少钱?

(2)有一个长方形鱼池,长40米,后来因扩建公路,鱼池的长减少5米,这样鱼池的面积就减少了150平方米. 现在鱼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其实解决问题的策略还不止这两种,以后还会学习到,教师在下面板书:省略号

设计意图?摇 通过合理选择,让学生明白面对具体的问题情境,千万不能盲目下手,选用恰当的策略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强化策略意识.

(六)回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