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大舞台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07:09: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戏曲大舞台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戏曲大舞台作文

篇1

小时候,在沉闷的假期里,按动电视遥控器,不时地会发现有一些关于“社戏”的节目,但我却毫不犹豫地跳过了,看那些有趣的动画片。

很多熟悉歌曲,都来自社戏。比如黄梅戏《天仙配》中的歌,常常在我妈妈嘴边挂着,不时还会哼两下: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我非常需要认识“社戏”,恰好我上了一节关于“社戏”的课。

课上,我们先听了一首歌叫《唱脸谱》,我觉得很有趣,因为歌里有现代的音调,也有古代的唱法。接下来是交流资料,因为我准备充分,自然也会学得很好。

社戏的角色分四大类:生旦净丑,是按胡须的颜色分的。“生”分为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摇旦);“净”分为做工和唱工;“丑”是扮演喜剧的角色。我国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

我们还欣赏了几种戏曲剧的简介:昆剧——中国戏曲之母;京剧——东方“歌剧”;黄梅戏——芬芳的泥土气息。我们欣赏了我最熟悉的黄梅戏《天仙配》、粤剧《分飞燕》、豫剧《花木兰》。

篇2

戏曲的角色分为四大类:生,旦,净,丑,这还是我小学音乐参加公开课时,老师让我们记下的,还别说,我真的知道关于戏曲知识的只有这些,因为我从不关心戏曲,对它的印象只是两个无聊的热门在无聊的说唱着,每次“扫荡”但是频道时,看到它后,变好不犹豫的跳过了。

唯一的一次转折还是在这次语文课上,是“戏曲大舞台”这一综合实践课上,老师先放了一段段“讨人喜欢”的戏曲,这声音可好听呢!所以,我认为:反正都是学,还不如好好借着这次机会研究一下,何况它还这么好听呢!

于是,我便真的好好学了。

上完这节课,我颇有感触:难怪戏曲能从封建社会一直流传了几百年至今!因为它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闲娱时间创作出来的,内容多为人民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如《天仙配》中的一句:“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你好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心中对生活那淳朴的向往,因为戏曲“顺”民意,“得”民心,所以才能流传甚广,所以才能格外动听.可惜现在的青年只痴迷于流行音乐,一点也不重视这美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为璀璨的明星--戏曲!

不管别人怎样对待它,反正,我是爱上它了,单从这次语文课!

篇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好的文化遗产也是流传了下来,戏曲无疑是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瑰宝。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一作文戏曲700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高一作文戏曲700字1下午,从荣昌戏曲协会来了一些长辈,牌子上“戏曲进校园,经典共传承”几个字特别醒目。早有耳闻,只是一直无缘亲见,于是,我们满怀期待的顶着太阳那毒辣辣的烘烤听主持人介绍这次“戏曲进校园”。

主持人虽然年迈但追求潮流,戴着一副墨镜。首先是校长致词,只见张校长快步跳上舞台,开始了抒情,类似“让我们传承经典”、“炎炎烈日”、“初夏”……等等,一听就是文化人。上面一帮人早蓄势待发,好戏终于上台了。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吹唢呐的老爷爷身上,伴着鼓声,仿佛……这,开了个玩笑。

然后是长段戏剧——川剧登场。所谓川剧,是用川话带川风的戏剧段子。首先上场的是个“老妈妈”,声音老大了,说震耳欲聋都不为过。然后上来个“红兜娃”,妈呀,太“妖娆”“辣眼”了吧!然后那位“小姐”叫:“哥哥”,我们故意全体答应道:“诶”!她佯怒道:“哪来这么多哥哥!”引得台下看戏的我们一阵笑声。重点登场,没想到她口中的“哥哥”竟是“蓝采何”,等等,他说他叫啥,小淘气?我还小可爱呢!“妈妈”和“哥哥”出门后,“二郎神”被“锦衣卫”追杀,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东厂的,老坏了,那“二郎神”头上一点红,却是英雄岳飞的儿子,最后被“红兜娃”玉莲救了。

最后一个节目我不陌生——川谱变脸。我仔细观察机关,一开始我以为在帽子上,一翻就变了,可变成青牙时,并没有碰到“面具”。他又变成了红色,我开始怀疑头上有没有细丝,做动作时有人拉绳子。金黄的代表曹操,青色的代表周瑜,我观察到他变脸时,总把手放到披风后,并且那个不是面具,是在面膜上画的,对了,披风后肯定有绳子。我更聚精会神的欣赏,但很快这段表演便结束了,“戏曲进校园”整场演出也到此结束了。

这次,长辈们千里迢迢来我们学校表演戏剧,让我们了解传统艺术文化,传承经典,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欢乐,还开阔了眼界!

高一作文戏曲700字2爷爷毕生最大的爱好便是——戏。看戏,听戏,甚至唱戏,都是他的最爱。

爷爷年轻时曾迷恋过打麻将,但自从接触了戏曲,便放弃了麻将。爷爷只要一有空闲,便打开电视,规规矩矩地坐在电视前,像个小学生似的。然而到了精彩的部分,他便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蹭”地一下跳起来,脖子向前伸着,眼睛瞪得如铜铃大小,生怕错过丁点细节。有时,他也会情不自禁地随着电视中的旋律哼唱起来。

为了随时随地都能听到心爱的戏曲,爷爷便央求爸爸给他买了一部MP3。从此,只要外出,爷爷必定随身带着MP3。记得一次,爷爷坐公交车去汽车站回老家,好不容易在拥挤的人群之中抢得一席之地,但却发现心爱的MP3没带。于是他又挤下公交车,跑回家找到MP3,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有时,爷爷突然“戏兴大发”,亦会模仿电视中戏曲表演者的语调,即兴唱上一段。有一段时间,不知为何,爷爷竟迷上了唱女声。那阴阳怪调的语气逗得奶奶哈哈大笑。只见他翘起食指与无名指,作“兰花指”状,摆好姿势,清清嗓子,用尽可“细腻宛转”的语调,唱了起来。脑袋与手臂亦随着唱调的抑扬顿挫晃动着,一副认真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好在爷爷后来认识到,要成为像梅兰芳那样的大师实在希望渺茫,便渐渐放弃了女声。

若有亲朋好友齐聚一堂,那场面必定热闹极了。每逢此时,总会有人吆喝道:“老爷子,来一段了!”爷爷听后先是老脸一红,紧接着摆手拒绝:“我都这么大年纪了,不行了!”在众人的坚持下,爷爷似乎有些不情愿,但不久脸上那笑容满面便出卖了他。他煞有其事地拿出道具——一幅胡子挂在脸上,然后站在客厅中央,扫视一周,缓缓开口,他的声音时而铿锵有力,时而浑厚低沉,有时拖起长腔,余音绕梁。有时他还踱着步子,将地板踏的“嘎嘎”响。一曲终了,满坐宾客无不啧啧称赞。爷爷脸上流露着得意的神色,眉飞色舞,得意扬扬。

爷爷真是个“戏曲迷”,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爷爷的唱腔,一直荡漾在我心间。

高一作文戏曲700字3我的家乡——重庆,是川剧的发源地之一。其实对于川剧,我还是多少有那么一点了解的。今天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活动,主题为"戏曲进校园,经典共传承",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首先便是经典曲目“闹海棠”。这是一个由各种乐器组成的节目,乐器多而不杂。成功吸引住了大家的眼球。柜中缘,当听到这个词语,我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柜中缘是什么呢?主持人讲了故事的开头,引出了一段戏曲,我特别兴奋的往下看。终于知道了,一个母亲要给女儿去说婚事。妈妈,傻哥哥,一起去了舅舅家提亲,家里来了个被追杀的岳飞的儿子——岳雷。女儿意外救了他。但怕他们误会,就叫他快走,可不巧的是。妈妈忘拿了钱包,让哥哥回来取。情急之下,岳雷躲进了柜子里。可恰恰妈妈的钱包也在柜子里。不管女儿怎么做?哥哥就是要开箱子。岳雷也因此被发现了,这时在外的老母也赶了回来。看到这一幕,就更不解了,反手给了爱女一巴掌。经过了漫长的解释,终于把事情圆满解决了。两人也定了亲,所以称之为柜中缘。

还有变脸和评戏与快板差不多的川剧,大家都兴致勃勃的看着。这天太阳也是毒得要死,更何况500多人。操场挤成了马蜂窝,试问就连在舞台下坐的我们都这么热了,而在台上演出的前辈们……

向国粹致敬,把经常传承。今天的活动,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大家对经典的喜爱!

高一作文戏曲700字4人们常说人生就犹如一场戏,在这场戏中,能够了解到真正的自己,这场戏,没有任何的做作,虚伪。而在我看来,戏曲,也是一番没有任何做作虚伪的戏。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我心中的戏曲。

戏曲分生、旦、净、丑这四种戏曲独特的表演方法。

中国的戏曲有着独特的审美和思想观念。就例如‘生’,生指的是除花脸和丑角以外的男性主角统称,同时,里外又分为‘老生,小生,娃娃生,武生’不仅如此,‘旦’也来头不小,它是女性主角统称,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净’是指扮演性格,品质或者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丑’是指扮演喜剧主角。

戏曲还有很多的版本,据统计,我国的戏曲约有360多种,其中,目前比较受人们欢迎的戏剧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等等。多种多样的色彩,融入到这个戏曲大家庭,戏曲遍布全天下,不受地区限制,不受语言限制。它慢慢的向世界走去,是它,把中国璀璨的,多样的,民间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虽然有很多的人热爱戏曲,但还是有那么一批人,喜欢追逐潮流,在我看来,比起潮流,我们更应该尊重前辈流传下来的知识文化,当现代的酷炫撞上古老的文化,我们犹豫其中,摇摆不定,但即使再怎么喜欢潮流,也不能够去侮辱老祖先生生世世流传下来的遗产!

中国的戏曲在国际上都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因为它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

高一作文戏曲700字5“笑尔胸中无一物,本来朽木制为身。衣冠也学诗文辈,面貌能惊市井人。”暮色四合,灯火辉煌处,总令我忆起那三尺红台上跳跃在指尖的戏曲。纤纤银线摆动,金戈铁马,才子佳人,轮番粉墨登场。

回到故乡,走在福鼎街头,路边锣鼓铿锵,京胡悲宛,月琴凄切。帷幕之下,几根纤细的银丝高悬,一位七旬老人立于台后,神情专注地操控着木偶表演。老人徐徐提线,舞台上贵妃或水袖翩飞,或衔杯独酌,或折腰醉倒。

“好!”台下观众喝彩声此起彼伏,对老人精湛的指法叹为观止。这位老人,便是我的舅公,自幼修习福鼎悬线戏曲,为前台提线演员。为响应宣传传统文化的号召,他每逢周末,必同戏班一起,至街市搭好三尺红台,表演悬线木偶戏:感化人心的《目连救母》,风起云涌的《龙虎会》,清丽脱俗的《碧桃花》……精彩纷呈的木偶戏不断上演。

每至表演木偶曲目时,舅公左手腕处挂一勾牌,十六根纤纤银丝便这样被他牢牢地固定在持线板的线夹上。舅公手指在根根丝线之间穿梭,看似参差不齐的银丝,却服帖地随他的手指跳跃,仿若灵巧的游鱼于翻卷着白浪的湖心徘徊。

通过丝线,舅公行云流水地掌控着木偶的眼口开合,四肢转动,乃至言行坐卧。启唇念唱时,只需稍稍一引线端,木偶唇瓣便轻启开合;眼神变幻时,只需微微一颤指尖,木偶眸光便顾盼流连;跳跃腾挪时,只需轻轻一抖手腕,木偶的招式便千变万化。可谓线线连偶,十指绝艺。

堂鼓声渐迫,舅公轻轻抖动着早已绕满线端的手臂,右手无名指尖再一挑细线,舞台后方走出一人一骑,木偶面色绯红,一身粗布青衫,手持青龙偃月刀。此时舅公抖动丝线,却见另一武将驾马飞奔而来。舅公左手将其腰线上下晃动,来将便早先一瞬跳上马背,躲过一劫。争斗渐烈,舅公双手动幅度也逐渐增大,两具木偶缠斗数十回合,仍旧难分难解,胜负未分。

台下的我不禁折服于舅公的精湛技艺。此时正值清晨,天气凉爽,但身着白色马褂的舅公,他那黝黑的面庞上却淌着汗珠,像沾着露水的新翻田地。演出完毕,舅公从幕后走出,这才拿出一块手帕擦了擦面庞,朝观戏的路人们谦谨地拱手致谢。嘴角勾起笑意,仿佛觉得能向更多的人展示悬线木偶戏技艺,是世间的莫大享受。

人群向四面散去,街市又重归宁静。舅公和戏班一起,细致地将各种道具收起,苍老的手指一刻也没有停歇。我注意到经过多年演出,舅公的手掌已被银线勒得沟壑纵横,但他操纵木偶的技艺却愈发纯熟。那些没有生命气息的木偶,在他的指尖下跳跃着,充满了灵气。原本呆板凝滞的面目,也好似有了喜怒哀惧的情感,也能尽情演绎人间的悲欢离合。

篇4

走进京剧作文一:

以前,我对京剧一词十分陌生,只知道京剧是“咿咿呀呀”唱的。可自从老师对我们说有“国粹进校园”的大型综合实践活动时,我才对京剧有了更深的了解。

老师让我们去查与京剧相关的资料,我到电脑上一看,原来和京剧相关的资料这么多!

原来,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两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调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在查资料时,我学了一小段京剧,无意间看了看京剧的唱法和曲目。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了我一跳!从古至今,共有五千八百多个曲目!有十九种唱法!京剧真不愧是中国的国粹,真不愧是“东方歌剧”!

京剧演员最常用的唱法,就是“真嗓”了。“真嗓”亦名大嗓,本嗓。演唱时,气从丹田而出,通过喉腔共鸣,直接发出声来,称为真嗓。在演唱时,除小生和念白,其余均用真嗓。

你瞧!京剧多受人们喜爱啊!京剧之所以被誉为“国粹”,“东方歌剧”,就是因为它受到中国的重视,受到日本,美国,欧洲的重视!愿京剧将来有新的发展,走向世界!

走进京剧作文二: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京剧的大师有很多,如:叶盛兰、谭鑫培、言菊朋……但最著名的要算梅兰芳了。

梅兰芳,名澜,又名鹤鸣,艺名兰芳。江苏泰州人,1894年生于北京,出生于京剧世家,8岁开始学京剧,10岁登台演出,1911年梅兰芳名列北京第三名探花。后来他到上海演出,风靡江南,当时有句俗话:“讨老婆要像梅兰芳,生儿子要像周信芳”。回京后,他继续排演了许多新戏,形成独具一格的梅派,被称为梅派大师。1927年被举为京剧四大名旦。

“九•一八”后,梅兰芳迁居上海。他宣扬爱国主义,并把京剧表演艺术和优良品质介绍给了各国人民,因此他成为上世纪中国京剧艺术的文化使节。抗战爆发后,日本想借梅兰芳收买人心,几次要他出场均遭拒绝。为了拒绝为日本演剧,他蓄须明志,深居简出,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抗战胜利后,梅兰芳曾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和人大代表,并任京剧院院长、戏曲研究院院长等职。1961年8月8日在北京去世。他为中国京剧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走进京剧作文三:

说起京剧,我们小朋友都很陌生。不要谈外出观看京剧表演,就是电视频道中出现唱京剧的表演者,就赶紧调换频道。因为我们总觉得京剧除了咿咿呀呀之外,很难看懂。可是这次老师组织我们去观看京剧《盘丝洞》,却大大地改变了我对京剧的看法。

篇5

关键词:《娇红记》;文学性;舞台演出;艺术成就;评价

《娇红记》是明末清初著名剧作家孟称舜的代表作,本剧共五十出,全名《节义鸳鸯冢娇红记》。正如孟称舜是继传奇大家汤显祖之后,洪N、孔尚任之前剧坛的佼佼者之一一样,《娇红记》也是此期鲜有的以“同心子”恋爱观名世的佳作之一。在孟称舜的《娇红记》之前,元代已经有王实甫和邾经的杂剧《娇红记》(已佚,《录鬼簿》有剧目著录)与《死葬鸳鸯冢》(已佚,《录鬼簿续编》有剧目著录),明初有刘东生的杂剧《金童玉女娇红记》,汤式和金文质也各有杂剧《娇红记》,以及沈受先的传奇《娇红记》(已佚,《南词叙录》有剧目著录)。孟称舜之后,清人许廷录再将“娇、红”故事改编为传奇《两钟情》。①在上述已知七种“娇、红”题材剧中,影响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当属孟称舜的《娇红记》。即便将这部作品置于“曲海词山,于今为烈”的晚明时期,它也是一部难得并且特立独行的佳作。

从表象上看,《娇红记》的故事结构并不复杂,不过,就在这个内容并不复杂的故事背后,孟称舜却凭借着作品独立的思想性和超越读者与观众阅读经验期待视野之外的艺术创造使之特立独行于世。从作品的思想内容上看,《娇红记》的独特之处首先表现为提出了一个前人和同时代人都没有提及的崭新恋爱观,这就是王娇娘所说的“宁为卓文君之自求良偶,无学李易安之终托匪材”②和“但得个同心子,死同穴,生同舍,便做连枝共冢、共冢我也心欢悦”③爱情婚姻理想。孟称舜《娇红记》还在故事的结构与关目的安排等方面突破了当时几乎所有的言情剧作家的编剧套数,设计出一个即使在男主人公科举及第、高中状元之后,才子佳人也终不能喜结良缘的悲剧结局。

也许正因为《娇红记》具有包括《西厢记》《牡丹亭》在内的前人及同时代的言情传奇尚未达到的理性婚恋观,故而,当这部作品一问世,便获得了马权奇、王业浩乃至陈洪绶等文人的一致好评。特别是陈洪绶,不仅将《娇红记》的艺术成就定位于“上逼《会真记》,下压《牡丹亭》”之间,更是借助对《娇红记》的评点,生发出近似于悲剧说的“怨谱”理论:“泪山血海,到此滴滴归源。昔人谓诗人善怨,此书真古今一部怨谱也。”④客观地说,虽然孟称舜的《娇红记》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但陈洪绶的“上逼《会真记》,下压《牡丹亭》之说”却不符合这部作品的实际情况。倒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一批很有影响的文学史更为客观。如游国恩等先生所编的《中国文学史》便称《娇红记》为“闪耀着新的思想与艺术的光辉”⑤;郭英德《中国古代文学史》中“曲辞华美自然,幽清雅艳,深情绵邈,实为慧心独创”;章培恒,骆玉明的《中国文学史》称“此剧结构奇巧,人物形象也描绘地颇为生动”。⑥

就在目前学界几乎众口一词地对《娇红记》予以较高评价的同时,陈多先生却从戏曲原非“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本质出发,对《娇红记》的艺术价值提出了相反的意见。在经过一番文献的考证后,陈多先生得出这部作品“历来从未受到十分重视”,“是近来有些学者把它炒成‘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的结论。⑦虽然陈多先生的上述言论是针对“也许正因为《娇红记》的情太苦,境太悲,恨太长,意太深,该剧自问世以来,一向没有剧团敢搬演于场上”⑧等有感而发,但是,在上述尖锐的言论背后,陈多先生却也客观地指出,“戏的价值依赖于演出……好戏名剧当是流传于观众间的”⑨。在这个层面上说,上述包括游国恩等先生编撰的文学史却仅以剧本文学价值的高低就轻易地对该剧予以历史定位显然并不可取。

其实,就现存的史料看,关于《娇红记》的“自问世以来,一向没有剧团敢搬演于场上”之说并不确切。早在孟称舜生活的时代,已有该剧奏之场上的明确记录。祁彪佳在《孟子塞五种曲序》中说:“昔人谓梨园弟子有能唱孟家词者,其价增重十倍。”⑩当然,相比本期其他言情传奇作品而言,孟称舜《娇红记》的演出情况确实不能令人乐观。姑且不说汤显祖的《牡丹亭》,即使以在现今文学史中与孟称舜定位相差无几的吴炳相比,《娇红记》都不能与《粲花斋五种曲》相提并论。以今存的戏曲选本所收的二人作品比例来看,吴炳的《粲花斋五种曲》即有明代锄兰忍人编选的《玄雪谱》所收录传奇《情邮记》之《半和》《补和》《见和》《追车》四个折子;清代钱德苍所编的《缀白裘》也收录其传奇《疗妒羹》的《题曲》一折。⑾但是,在自明迄清的几乎所有戏曲选本中,《娇红记》却是踪影无存。在选本即是“戏曲舞台传播实况的文字载体”⑿这一背景下,几乎没有戏曲选本收录《娇红记》,也只能说明这部作品没有获得观众和戏班的认可。由此看来,虽然同为临川派巨匠,即使孟称舜的《娇红记》做到了“以临川之笔,协吴江之律”⒀,这部作品还是仅仅停留在剧本文学功能阶段。另外,虽然郑振铎先生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认为孟本《娇红记》“绮丽远在东生剧之上”⒁,但是,倘若结合明清时期的各种戏曲戏班分析,传奇《娇红记》远没有杂剧《娇红记》更受观众欢迎。因为在今存的中国古代戏曲选本中,有关“申娇”题材的剧作都是出于杂剧,而不是传奇。如明代黄日华编《八能奏锦》之“申生赴约”;阮祥宇的《乐府万象新》之“申生私会娇娘”⒂等就是这样。

客观地说,《娇红记》这部作品在三百年的时间内鲜有戏班搬演,并不是该剧像汤显祖的《牡丹亭》那样会“拗折天下人嗓子”。在孟称舜之前,当时的剧坛上就展开了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派和以吴Z为代表的吴江派因“合律依腔”和“意趣神色”之间的矛盾的论争。这场论争的直接结果就是使当时的剧坛普遍接受了“以临川之笔,协词隐之律”的“双美”剧评观。孟称舜既为临川派曲家,他对戏剧作品的文学性更多关注也是理所当然。事实上,孟称舜本人不但在创作上,即使在戏曲选本的编选取向上,也非常重视入选作品的文学价值。如他在《古今名剧合选序》中说:“迩来填辞家更分为二:沈宁庵Z尚谐律,而汤义仍专尚工辞。二者俱为偏见,而工辞者不失才人之胜,而Z尚谐律者则与伶人教师登场者何异。予此选去取颇严,然以辞足达情者为最,而谐律者次之。”⒃但是,作为一个对戏曲颇多专门研究的剧作家来说,孟称舜对一个剧本能否上演应该有很多心得。正如吴梅先生在《中国戏曲概论》中所言,“正玉茗之律,而复工于琢词者,吴石渠、孟子塞是也”。⒄也许,正如汤显祖不愿意让曲律更多限制词采相似,《娇红记》也可能是因为剧作家得意于思想性和文学性更多,宁愿其不被更多戏班搬演,也不愿意为了“便俗唱”而损伤该剧的文学价值吧。

出于客观评价一部剧作的需要,明代著名的戏曲理论家王骥德认为,“论曲,当看其全体力量如何,不得以一二韵偶合,而曰某人、某剧、某戏、某句似元人,遂执以概其高下。寸疏自不掩尺瑕也。”⒅当然,王骥德的上述言论自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如在明代中后期,剧坛的品评之风越来越盛。因为批评家主观因素的原因,一些成就稍差的作品往往会被人为地拔高,即使吕天成这样著名的学者,也难免掺杂一些主观成分于其中。另外,虽然当时的曲坛普遍流行着视元曲为标准来衡量一部剧作,但是因为多数剧作家的作品很难达到王实甫、高明、马致远等元曲大家的水准,因此不少批评家便以该剧是否有元人的风格之类的标准来判断某些剧作成就的高低。倘若一个剧作家的作品能有元人特别是王实甫、高明等名家风格之类的评价,该剧作家及其作品可能因此会获得更多文人曲家的赞赏。然而,除了汤显祖的《牡丹亭》“几令《西厢》减价”⒆而外,本时期的剧坛尽管佳构之作颇多,但真正可以与诸如《西厢记》《琵琶记》等传世名作相提并论的却少之又少。不过,尽管在整体成就上远逊于元人,很多文人曲家却仅从词采或音韵等局部现象出发,主观而轻率地以“某人、某剧、某戏、某句似元人”来历史定位这些剧作。

尽管明人将局部视为整体定位一些戏曲作品方法并不可取,当今学界在一些戏曲作品的历史定位方面似乎也有一些明人的主观价值取向。这种主观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当批评家在评论一部剧作价值高低的时候,很容易把剧本的文学价值等同于该剧的整体成就,从而忽视了这些剧作的舞台实践意义。以《娇红记》为例,不论是当前的几部非常有代表性的文学史还是与之相关的研究论文,关注点依然主要局限在其文学价值方面,对于该剧是否适合舞台搬演,几乎所有的学者或缺于资料的短缺,或仅仅从理论上分析本剧的词律是否协调。可以肯定的是,不论前述游国恩等先生的《中国文学史》还是吴梅、郑振铎等先生的种种观点,如果将其建立在文学层面考虑,这些观点显然具有不可估量的学术意义。但是,倘若论及孟称舜的《娇红记》的整体价值或者为之历史定位的时侯,上面涉及的种种观点似乎有修正或者补充说明其舞台演出不足的必要。否则,当这些极具参考价值的学术著作一方面详细地论述“汤、沈之争”中《牡丹亭》因为音律的不谐协,真的有可能“拗折天下人嗓子”,不适合舞台演出等,另一方面却对孟称舜的《娇红记》网开一面,仅仅凭借这部作品的思想性和文学性而不是舞台的艺术性就较高定位,不但有违学术的客观公正性,而且这些著作也难免前后相抵牾。

以剧本的文学性来概括一部剧作成就的高低也不是很妥当,但是,如果将某部戏曲作品全从舞台实践方面考虑,同样有失学术的公允。毕竟,在中国古代戏曲史上,一直存在着文人和一般观众两个泾渭较为分明的观剧群体。因为文化水准较高,文人观剧群体较之一般观众更看重戏曲作品的文学性,在这个层面上说,文人观剧群体在“戏”和“曲”的侧重点上,往往表现出“曲”为主体,“戏”为载体的倾向。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明代的不少文人曲家在论剧时,为什么会有“某人、某剧、某戏、某句似元人”的剧评观。普通观众则不然,他们观剧的主要审美取向则更多地表现为对剧情以及音律是否悦耳动听这一层面,如果一部剧作的文辞较为典雅,文化程度较低的这部分观众可能会有不小的接受障碍。因此,即使像《西厢记》《琵琶记》之类的本色有余的文人剧作,也会在这个观众群体的接受过程中逐渐变得更为朴素。甚至,在一些专为下层观众服务的戏班当中,这类剧作还会衍化为粗鄙而不是通俗。由此看来,拥有最大量观众群体的剧作文学水平相对低劣,而剧本文学水准较高的剧作又因为主要服务于文人观剧群体显得观众较少。这就是说,倘若文人观剧群体评价一部戏曲作品时,剧本文学性的高低显然会成为重要的参照标准之一,而当一般观众谈论对某部作品的喜好时,该剧故事情节和人物表现的动人与否即是他们重要的标准之一。可是,当一部剧作很少有登场机会,而文人受众却仅仅凭借剧本的案头阅读就将其定为一流作品,相信很多主要从场上接受戏曲的观众很难与之苟同。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文人观众和一般观众的审美取向颇多交融,但当后者的审美取向与前者发生冲突时,更多的却是前者向后者表现妥协。另外,即使因为文人观众在批评领域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在文人剧风行整个社会的明代中后期,可能还是更多的剧作家妥协于一般观众。如沈德符在评价张凤翼的剧作时,便用了“以意用韵,便俗唱而已”⒇,就明确指出张凤翼趋从下层观众的创作心理。当然,只要大略知晓沈德符本人的戏曲理论著作《顾曲杂言》,也可以看出沈德符既重视剧本的文学性,也重视舞台性的评价标准。如此看来,王骥德、沈德符以及吕天成等曲家在评价一部戏曲作品时,多有全面把握之处,应该是他们普遍执行“论曲,当看其全体力量如何”这一潜在的评判标准的结果。

既然一个严谨的戏曲批评家应该本着“论曲,当看其全体力量如何”的态度,那么,对于《娇红记》这部作品,我们在重视其思想性和文学性的同时,也应该从这部剧作较少的舞台实践出发,更精确、全面地将其置于“戏”而不是“曲”的范畴重新予以客观、公正的评价。

注释:

①郭英德.《明清传奇综录》[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428。

②孟称舜.《娇红记》[M].卓连营注,华夏出版社,2000:20。

③孟称舜.《娇红记》[M].卓连营注,华夏出版社,2000:21。

④《古本戏曲丛刊》(二集).影印明末刊本《节义鸳鸯冢娇 红记》。

⑤游国恩.《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89。

⑥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 社,1997:365。

⑦陈多.《戏曲美学》[M].重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40。

⑧陈多.《戏曲美学》[M].重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41。

⑨陈多.《戏曲美学》[M].重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41。

⑩吴毓华.《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291。

⑾朱崇志.《中国古代戏曲选本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53。

⑿朱崇志.《中国古代戏曲选本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7。

⒀吴梅,《中国戏曲概论》[M],冯统一点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69。

⒁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146。

⒂朱崇志.《中国古代戏曲选本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69,201。

⒃吴毓华.《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200。

⒄吴梅.《中国戏曲概论》[M].冯统一点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67。

⒅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C](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152。

篇6

纵观新版《原野》,无论是指挥的全新音乐处理、演员的唱、表二度创作,还是导演的现代艺术理念、舞台的抽象立体呈现,都力图在一种理性思维的支配下,以精致性、象征性、符号化的方式进行整部歌剧在“音乐的戏剧与戏剧的音乐”矛盾冲突上的简约重构,以此弱化甚至消解“元叙事”中所承载的宏大社会背景与深刻思想内涵,意在凸显对个人悲剧宿命论的深切关怀与思考。在重构过程中,“跨文化”成为艺术创作上的重要美学指导思想,浪漫主义与表现主义相互交织的音乐本体,连同“淡化现实主义、挖掘现代主义”的戏剧执导思想,二者各自在广义上形成的“风格复调”成为新版《原野》的美学表达基础。

一、音乐创作上的跨文化:以“视野融合”原则重新审视音乐创作的时代前瞻性

“视野融合”(也称“视界融合”)是接受美学在文学创作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其核心理论指的是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既要“考虑到当时时代读者的审美趣味与接受水平”,又要考虑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直觉能力和接受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所以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适当地加大作品的未定性与空白度,以激发人们的理解和想象,给人们的想象和理解留下广阔的天地”。笔者认为,这一原则之于所有艺术门类的创作中皆准。以“视野融合”来考量这部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经典歌剧,作曲家金湘在当时音乐创作视野上的前瞻性清晰可辨,特别是新版《原野》未改动一个音符,音响风格却依然散发着浓郁的时代美学气息,丝毫感受不到其作为金湘本人25年前的创作审美表达在当下的不合时宜与落伍,这一现象足以引发笔者对于这部歌剧原始音乐文本的重新审视。

有分析文章写道:“从技法上看,歌剧《原野》继承了深厚的中国民族传统,同时又融合了现代的技法,由此可以体现作曲家追求的是中国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主要是西方现代美学)的融合……选择古今中外的一切作曲技法,在对比中寻求美、表现美、达到美”。据此可见,跨文化审美已成为作曲家在当时创作中对技法运用的一种自觉表达:用多调性、微分音块、偶然时值、点描配器等现代技法表现人性的阴暗扭曲与大自然的变形怪诞,用调性明确、长气息旋律、音色明暗调配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技法表现人性的忏悔复苏与大自然的本色广袤,大量借鉴中国传统戏曲手段来建构宣叙调、韵白、说白以配合戏剧的表现等等。作曲家能在上世纪80年代面对潮水般涌入国门的诸多西方音乐思潮和技术手段时,冷静地进行“跨文化”选择与重组,将西方音乐创作的共时性(Synchronic)与非西方音乐创作的历时性(Diachronic)进行文化融合,使得新版《原野》中未经任何修改的本原音乐创作技法的美学表达,在跨文化已成为全球化语境下美学发展趋势的定位共识中,依然可以做到契合,足见其在当时创作视野上独到的时代前瞻性。正如《纽约时报》(1992年1月20日)当年对此剧的评论:“金先生非常成功的‘跨文化’事业,进一步提示了一个未来——所有文化的特点与精华经过各自的提炼之后使之融合。”

至于“视野融合”原则中的“未定性与空白度”,作曲家在这部歌剧中同样有前瞻性的音乐处理,最典型之处莫过于两首间奏曲分别在歌剧的一、二幕之间以及三、四幕之间的运用。它们并非简单地以一种渲染情绪或者场景连接的纯音乐方式而存在,而是成为了歌剧戏剧表达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第一间奏曲以爱情双主题综合的方式对应话剧原作中的对白戏份,第二间奏曲则在马达般行进节奏之上,以爱情主题的不协和变形方式对应话剧原作中逃亡途中戏份。作曲家在这两处都以音乐上的“非语义性”替代了话语原作中对白或是戏剧表演的“语义确定性”,进而留下了可供后来者进行重新架构与演绎的“未定性与空白度”,为新版《原野》艺术创作的期待视野与原始音乐文本相融合奠定了基础。

可见,作曲家在歌剧创作中通过“本我”与“他者”的互为参照构建起自身多元化的跨文化技法体系,堪称对当时时念的超越,意义非凡。“真正的跨文化对话是需要突破自我的狭隘性,在与不同文化的对话中达到伽达默尔所言的‘视界融合’,这个‘视界融合’其实就是一种多元文化观”。

二、音乐诠释上的跨文化:以“主体间性”的多极互补消解“主客对立”的二元分化

歌剧《原野》在音乐技法上的多元综合性,必然会引发其“隐性人格(Implicit Person)的者”——乐队指挥,对于音乐处理上的多维度审美判断,这往往决定着歌剧“终极呈现”的品格特质。歌剧《原野》以往的众多演绎版本,在音乐上多强调中国传统戏曲、民族民间音乐神韵对于西方音乐表现方式的异化,这种异化更多地关注于乐队音响本身的矛盾冲突与戏剧张力,更多地通过音响的外在夸张表现去体现剧中所蕴含的中国民间式“冤魂”、“爱情悲剧”情结。时过境迁,在当今多元化文化并存发展的全球化时代背景下,音乐审美的发展趋势已经“不再停留在本位文化立场或中西二元对立的立场,而是从跨国的(Transnational)、跨文化(Cross-cultural)的视界去考察事物、思考问题”。

新版《原野》在音乐诠释上正是通过中西音乐在深度融合下的跨文化提炼,来生成这部歌剧在当下所蕴含的新质,令人别具感受:整场演出过程中,指挥以“尖锐而不狂躁、激动而不激情、优美而不甜腻、空灵而不空洞”的原则来把控乐队的音响表现,音乐在指挥下进行了现代、传统、浪漫、印象,西方歌剧式咏叹、中国传统戏曲式韵白等风格的多元化融合,既不刻意凸显西方现代音乐表现风格的神秘性,也不着力泼墨中国民间音乐的民俗性;既不过分展现西方浪漫主义式的情感宣泄,也不放大中国传统戏曲音乐情感处的歇斯底里,一切都在复合风格中理性诠释。如《序幕》以及第四幕第二曲《仇虎与金子的宣叙调》、第三曲《合唱与仇虎的独唱》三个唱段中,在对混声合唱队与交响乐队共同交织成的大篇幅偶然时值段落进行处理时,指挥有意以新维也纳乐派表现主义的精致性去平衡中国传统戏曲表现方式的直抒胸臆性,以达到跨文化诠释的表现中和度:一方面,相比于以往版本“疯人院式”的喷薄而出,新版《原野》中这几段混声合唱的演绎方式极为内敛,合唱各声部在偶然时值的声部对位进行中,均通过放慢语速、拉长字词间距、控制个体语气情绪表达等方式来演唱“天哪、冤哪、恨哪、黑啊”剧词:另一方面,混声合唱相对应的乐队部分以“戏剧结构同向”的方式进行线条化基础之上的适度点描,力求音响的透明清淡,即便是达到乐队全奏,也尽量辨明不同乐器组声部的进入点。这样的全新音乐处理,使得这几个段落的音乐音响表现不再是以往版本中的“人间地狱、阎王森罗宝殿”描绘,而是一种魑魅魍魉的鬼魅气氛在精神层面的着力渲染,由此形成了迥异于以往的全新音乐演绎,以至于不少曾经看过歌剧《原野》的现场观众在中场休息时进行了“序幕中的合唱段落是否删掉了”的激烈讨论。

“跨文化音乐诠释”同样体现在剧中几位主要角色的演唱把控上,张丽萍、袁晨野、张建一、梁宁等几位歌唱家以自己深厚的演唱功力和丰富的舞台表现力去配合指挥的要求,始终保持自身演唱(念白)音色在不同曲风、情绪唱段中的统一,在一种松弛的、有控制力的、发声点细小而集中的统一状态下去表达不同的音乐场景,不因曲调的民间化而清脆,不因调式的西方化而厚重,更不因剧情激烈矛盾冲突处的剑拔弩张而大惊失色。如,“金子”一角的演唱或是念白,无论是在带有内心控诉的《哦,天黑了》中,还是在狂喜于爱情重生的《啊,我的虎子哥》中:无论是在誓与焦家决裂的《你们打我吧》中,还是在一段与仇虎重唱段落中的乡土气息浓郁的民谣中:无论是在第二幕开始部分与仇虎调情后念白的语气中,还是在第四幕对仇虎逃亡途中陷入幻觉无法自拔时试图唤醒时念白的惶恐语气中,都没有因为唱段之间在情绪上的强烈对比或是在曲风上的截然不同,而进行音色上的戏剧性反差处理,由此刻画出的“金子”形象便摆脱了以往常见的乡野、放荡不羁性格,有了一种对生命自由追寻的野性而又不失高贵的气质。剧中其他几位角色的塑造同样如此,限于篇幅不再赘述。总之,新版《原野》通过指挥与歌者在戏剧人物音乐性格塑造上建立起来的可听、可看的多极化符号关联,高品质地实现了音乐诠释对于歌剧原作在文化上的新跨越。

三、戏剧舞台呈现上的跨文化:以“有意味的形式”对话“写实”

谈及新版《原野》的戏剧舞台呈现样式,导演李六乙说:“所有舞台呈现都是在于人的心理世界、人的精神世界,我的舞台是没有具体指向性的,既写实又抽象,既满又空灵。”根据这一理念,新版《原野》在舞美以及服装设计方面大量通过色彩、道具、线条、构图等“有意味的形式”来进行舞台呈现的简约重构,在明确形式本身“写实性”的同时,又极力排除形式背后所蕴含的某种所谓特定思想或意义,两者在跨文化的“对话”中进行碰撞融合,具体表现如下:

篇7

    他在继 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突破,敢于开拓,取请家精 华之长,矢志创新,个性独具,既保持梆子戏原汁 原汤的美味,又冇标新立异、m采众绝之手法,闯 出了 一条以“表演”为首,“念白”为m,“做派”幽 54 默,“唱腔”巧伶,“笑情”准美,“舞蹈”精通等独树 一帜的丑术功路。所刻画的一条列新型风趣幽默 的三花脸丑角人物,唱法K假嗓音结合,声腔浑厚 宏亮,吐宇济脆爽口,喉韵纯正柔和。其性格形兔 与表做技巧,m稽别致,趣味深长,恝真情浓,祌色 完美,周身是戏,见之丑魂,并各有不同难度的冷 门鲜招和拿手的独技绝活。荣获了国家批准37项 全国文艺类立项大奖之一的“’95全国首®中老 年戏〖II丨汇演(国家级)最高表演艺术奖——牡丹 奖”,文化部文外函(1998)160号批准“世界优秀 表演艺术家奖”。形成了自己“表、念、做、唱、笑、 舞”与丑中见美、美中见怪、怪中见俏及美中略观 丑味儿之丑彩独秀的新论“美丑”表演艺术风格。 t\创了突破河南地方戏囵子,自成体系的“笑派” 演吧喜剧艺术格调,蠃得了 “戏一大美丑”的称誉。

苏笑神不仅成功地塑造了官丑、老丑、公子丑 等人们萏m乐见、颇为风趣幽默和俏皮活泼的丑 角人物,而且在其《拾女婿》剧中,他编写创怍已发 表的近千宇130多出剧目名称的超特大段喑板贯 口白“报戏名”,爪了长达两年多的时间,终日几百 遍地刻苦练习,后仅在两分半钟内,用山东话、北 京腔、中州语C河南标准话)三种方言一口气流利 W出和脱嘴而出的“老戏桶”、“功夫好”,两段共计 S00多字的特大段口技逬白,以及他作词的特快唱段行腔演技与丑角台步、取名“绳m步”的 创造,被梨园名宿及评论家们誉为戏曲“绝创一 奇”,称之为戏剧史上“罕见之举”。

1996年冬正愚先生苦练白口“报戏名”的高 潮阶段,一次他到山西社晋城地区演出,因两天后 要上演《拾女婿» 一剧,为了确保该剧贯口“报戏 名”的晌熟,每天耍坚持数百遍的诵背。一日上午, 待苏笑神从舞台返回住处的路上练习“报戏名” 吋,因脑子过度集中,在走到楼梯处上台阶时,单 脚蹬空,不似摔倒,脸部碰到楼梯上,竞把门牙碰 掉一颗,当时满嘴凫血,两眼发黑,头鼓嗡m,疼得 他半天没冇起来。当然演出《七品芝麻官》KI]中“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唐知县时,一 张嘴,逗得满台演员和诘命夫人差一点笑场,小芝 麻官竟变为老唐成了。住戏后当大家关心地问他 时,先生把背“报戏名” 口白、碰掉门牙的来历说了 一遍,后来这段趣事则成了大家经常提起的美谈。 苏笑神在表演艺术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绩,笵者 不用多言,肯定还有他坎坷不平及苦辣酸甜的实 事足迹,断然是用他辛勤的汗水浇灌而成。但作为 演员,尤其是一名久经锻炼的老演员,表演成就虽 来之不易,然而演上几出戏和担任主演的艺者,却 大有人在,俱应属本职的工作范围,而获得几项表 演奖的艺员,又成百上千,不足为奇,一代接一代 的梨园名伶,层出不尽,中华誉满。然而,苏先生不 仅是一位表演功力深厚、舞台经验丰富、悟性灵感 颇强的丑角笑星,而且,又是一名具有独到见解的 喜剧学术、文丑功法、笑学理论的专家学者。几年 来,以他惊人的毅力和勇猛精进的敬业桔神,在近 百家报刊及大专院校学报发表系列性笑学理论、 喜剧研究、文丑学术作品80余篇50多万字,部分 论文佳作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戏剧、戏 曲研究》等全国学术理论核心期刊作为具冇社科 研究价值颇高的蜇文全文转载刊登和收进索引, 并选入《世界学术文库》、《世界名人艺术大典》、 《国际优秀论文选耍大全》、(〈二十世纪优秀科技成 果选》、《中国百科成果全书》、《当代专家学者优秀 论文枭》、《科学中国人优秀沦文选》、《二十一世 纪中国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文集》、《中华新论全 国优秀科技理论研究成采信息庳》、《中国百科论 文丛书之三》、《世纪英才社科文集》、《中国改革 与建设研究文库》、《中国发展研究文庳》、《中国改 革论坛》、《中华名师佳作精典大全》、《中国世纪之 交文化名人文库》、《中国当代优秀论文荟萃》、《当 1C优秀论文选》、«跨世纪艺术家精品博览》、《中华 儿女论文集》、《二十世纪凝聚的风采作品集》、 《新世纪中国文化名人大典》、《中国吟坛》、《中国 当代戏剧通典论文卷》等50多部学术理论性丛 书。坝补了中国戏剧文丑课题及笑学理论上的空 白,为中华民族戏肋喜剧表演艺术学科方而的运 用、提高、研究、发展、改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获 ’99媿门回归中围学术论文金奖,全国艺术品大展 一等奖,全国艺术品大赛(论文)一等奖,’ 9 9河南 省文化科技进步奖——科研成果二等奖,’99河 南衍优秀论文两项二等奖等多项奖。其文艺业绩 与学术作品、艺术成來被中国唱片总公司,中国世 界ilf出版社,中国亚洲电视艺术中心,南方®际传 记中心等制成中英文配乐彩色光盘。

苏笑神在丑角艺术事业上所取得的辉煌业 绩,从河南邯子C豫剧)冇史以来的演艺界内,应厲 为前无古人。苏笑祌在他所作的一首诗中这样写 到:

四行丑最后,意思是压轴。

艺龙不恳学,笑神愿承爻。

明皇为始祖,观众肴不够。

要为丑作文,立志丑学透。

     将丑化为美,笑倒五大洲。

 弄在阴阳界,江河乐开口。

篇8

综合性学习具有综合性、自主性、实践性、探究性的基本特征,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其意义重大。七-九年级(人教版)教材所涉及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知识面广,活动范围大。受地域的影响,各地教育资源不一,师生素质有高有低,要想开展好综合性学习活动,需结合地方实际灵活运用教材。

首先,应学会取舍。针对地方的实际情况,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时,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弹性空间,选择性地开展活动。如七年级上册的“探索月球奥秘”,教材提供的活动有如下几种:一、借助图书和互联网搜索,整理有关“月球奥秘知多少”的资料,召开专题汇报会。二、观察月亮运行情况,参观天文台或天文馆。三、搜集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文章诗赋、对联、谜语、音乐、绘画,民风民俗、风景名胜,班上开一个交流会。四、组织一次月球知识擂台赛。五、进行“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的写作练习。以上活动在城市学校均可顺利开展,但在农村学校全部实施却有难度。农村学生面临的实际情况是:图书馆没有配备起来,就算有也是存书极少;大部分学生是寄宿生,没有机会上互联网;还有部分留守生,家里根本没有电脑。而参观天文台或天文馆更不可能。所以根据农村实际,可以观察月亮一月内的盈亏,搜集有关月亮的诗词歌赋、神话传说,举办交流会,可以选择“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的写作练习等。又如七年级下册“戏曲大舞台”,教材提供的活动有观看戏曲表演,欣赏剧团演出,访问当地专业人士和戏曲爱好者,了解戏曲文化知识,等等。剧团演出及专业人士大都在县市才有,农村孩子没条件可利用。因此应对众多的活动有所取舍,可以组织学生统一观看戏曲知识介绍,欣赏地方戏的精彩唱段,试着写一段观后感等。

其次,应突出重点。要将六册教材的36个综合性学习活动全部开展好,绝非一日之功,且地区和学校实际条件不允许。从每册教材中选择重点内容开展,而在每次活动训练中也可根据不同的主题有所侧重。七年级上册笔者重点开展了“这就是我”、“漫游语文世界”、“我爱我家”三项活动。第一次体验成长类的活动“这就是我”,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刚步入初中,相互不了解,好奇心强,参与活动的热情高,开学第一课学生做了自我介绍,接下来用两周的时间,准备图片、音像资料、作品展示,穿插在第一单元的阅读教学中,又举办了自荐会、班干部竞选会、个人秀等活动。“漫游语文世界”活动主要分四步进行。第一步:分组搜集资料。一组搜集不规范用语;二组调查自己和同学习作中的错别字;三组采访记录大众化语言;四组搜集有代表性的人名、对联、店名、广告语、标语。第二步:筛选、整理资料。比如按“错字举隅”整理不规范的用语,错别字;按“新词荟萃”筛选出流行用语,新鲜词汇;按“妙语集锦”将精彩的广告语,标语归类。第三步:汇编成册,展出作品。各组将整理归类后的资料编成各种小册子,集中在教室展览。第四步:围绕本次活动拟写作文,畅谈感受。在“我爱我家”综合性学习中,教材提供了三个大方面“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妈妈的唠叨”的活动,笔者选择了第三个方面“妈妈的唠叨”,并以此确立了“ ,我想对您说”的活动主题,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或做情景表演,或做游戏,或寄写书信。

再者,应有所创新。纵观36个综合性学习活动,每个活动内面都设计了若干小活动,有的可以根据地方资源任选其一,有的可以根据学生水平稍作删减,对综合性学习进行二次创造,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八年级上册“说不尽的桥”,针对学生亲眼见过的各种类型的桥不多,听过有关桥的故事与传说很少的实际情况,笔者在原教材的基础上又重新设计了一点内容,不仅达到了训练目标,且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活动如下:一、触摸家乡的小桥,让学生走走家乡的小桥。二、向当地老人了解小桥的由来,修建情况。三、整理有关该桥的故事。四、重新设计小桥的模样,并在全班展览。如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内容有三个方面,十几个小方面。根据学生的情况,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讲述自己最难忘的小说故事,畅谈最喜欢的小说人物,重新设计人物命运,评选“故事大王”,“想象高手”,“最佳作品”等。再如八年级下册的“到民间采风去”结合学校每年的“学生礼仪月”、“安全文明进校园”、 “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开展。“走上辩论台”组织辩论赛;“科海泛舟”进行知识竞赛;“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进行探究成果展览;“莲文化的魅力”组织学生前往地方荷池赏莲;“献给母亲的歌”中让学生为母亲洗一次脚、梳一次头、拍一张照;“古诗苑漫步”中举行古诗文背诵默写比赛;“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开一台毕业晚会等。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我们只有充分利用教材的弹性空间,时刻关注身边的课程资源,紧密结合地方实际,才能让综合性学习发挥它应有的功用。

篇9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语文课程资源 开发整合 模式

课程资源开发,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语文课程的改革,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理想的物质平台和教学环境,它使语文教学中的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道理形象化,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拓宽了教育的时间和空间。自20世纪70年代起,世界各国就把现代信息技术纳入基础教育课程,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课程改革发展的潮流。基于这些认识,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这一教育观念逐渐变得清晰起来,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初步证明了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可行性。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内涵

怎样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一概念呢?不同的专家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阐释。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从“课堂教学”的角度,给这一概念是这样定义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还有的专家从整合层次的角度给这一概念下定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把信息技术手段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教师变革教学行为的工具,为课程提供资源,创设教学环境,使得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因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和谐互动的整体。这两个定义代表了当前教育界对这一课题研究的成果。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理是怎样呢?现代信息技术是以多媒体和网络平台技术为核心,获取、传输、应用信息能力的创造性、开放性工具。在现代信息技术下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是以高中语文内容为核心的全新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它整合现代教学技术及信息技术,通过工具、窗口、平台,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技能、审美、创美,以及未来发展的数字化、信息化培养与重构,从而形成学生个性化的品味揣摩语言的感受力和领悟鉴赏文学作品的审美力、创新创美的应用技术与人文化的语文素养。在现代信息技术情景下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是在教学活动中,把直观形象、生动灵活、丰富多彩的信息网络资源、信息传输窗口、信息处理平台等信息技术优势同高中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语言感悟、思维训练、美学情感等有机结合,通过“品味揣摩”,发展到“感悟反思”、“鉴赏尝试”,进而“应用实践”、“迁移拓展”,为其终生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学科基础。

二、现代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整合的模式

(一)现代信息技术和大众媒体资源的整合。

无论是现在的语文课程还是今后的语文课程,都会选进大量的中外古今的小说、戏剧名著,而由于影视业的发展和广大民众的需要,这些小说、戏剧大都改编拍摄成了电影、电视剧、戏曲电影。教师们利用这些大众媒体,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把它们制作成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如的《雷雨》在改编成电视剧时,由于电视剧特点的需要,电视剧对人物的语言、情节的先后有所改动,特别是为了观众的需要,拉长视听时间,加进了一些情节,教师把这些不同的地方剪辑出来让学生观看,要求学生就这些不同自己设计课题,如“《雷雨》电视剧改编得失谈”。学生根据这一课题,把原著和电视剧进行比较,写成小论文。很显然,学生在研究的过程当中,不但吃透了课文,而且还让知识得以延伸,把课内和课外紧密联系起来。根据不同原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具体情况,可以提出不同的研究性课题。例如,“谈谈小说、电视、电视剧、戏曲电视、戏曲电视剧等艺术形式的不同”“××人物表演艺术根源”,等等。

(二)现代信息技术和社会生活资源的整合。

社会生活如万花筒,丰富多彩。电视专题新闻节目,报纸杂志报道评论栏目,无不反映了在当前这个多彩的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热点话题,就是极好的课程资源。教师要特别注意把这些资源收集起来,结合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制作成专辑。如,近几年高考作文较注意对人的品格、人生观、世界观的考察,教师们就把近几年的沙尘暴问题、台风问题、黄河断流问题等的有关背景资料、新闻报道、调查评论等材料,制作成专题,还把涉及到的地理学科知识收集进来。学生在接触这些资料后,自选研究课题,如“人类的活动与大自然”、“自然灾害的预防”、“沙尘暴资源”等,学生将语文学科的学习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其它学科的学习横向沟通,不仅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而且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改造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

(三)现代信息技术和校本课程资源的整合。

每一所学校都有着自身的历史底蕴,学校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的大舞台,这个舞台上有她的历史,她的精英,有她的事业,这里就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例如高一第一册口语写作的“想象和联想”训练,教师们把几年来学生的优秀作文集中起来,加上有关想象、联想的理论和有关专家、学者对此的论述材料,一起制作成专题课件,形成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资源。学生在阅读这些材料后,根据各自的体验自主选课题进行研究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从总体的角度选立课题,如“想象作文如何想象”、“联想作文如何想联”,能力弱点的学生可从某一侧面选立课题,如“借助理念开展想象作文”、“借助形象开展想象作文”等,然后研究讨论,形成论文,教师再把学生论文中精彩、重要的部分剪辑到网上,供学生阅读。每一届学生的材料有所增加,就形成一个较为完美的、内容丰富的校本课程资源。

三、现代技术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整合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强调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信息技术必须为教学内容服务。

学科不同,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也不相同,教学内容不同,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也不尽相同。而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过分强调信息技术的优势,不管信息技术用在这个地方适合不适合,教学效果能不能提高,认为只要教育手段先进,教学也就先进了,只图一个“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的虚名而已。学校应强调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必须先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然后选出恰当的信息技术,让它们形成最佳的结合点。如必修课程中包含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从教学的角度看,“阅读和鉴赏”偏重在“认知学习”上,“表达与鉴赏”偏重在“技能实践”上。以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景(环境)为例,在“整合”时,“阅读与鉴赏”就一定要创设与其“认知学习”特点相符的学习环境,而“表达与交流”就一定要创设与其“技能实践”特点相符的实践环境,只有结合各自的特点去“整合”,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做好局域网的维护及保护。

网络世界精彩万分,内容繁多而又良莠不齐,许多不适宜中学生的内容充斥其中。在学校的局域网中怎样控制好网络的内容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首先在学校网络总控室设置过滤器,过滤网上的内容,把不健康的内容过滤掉。其次,学校网络总控室设置网站通行证,只有学校总控室认可了通行证才能进入网站。再次,语文组网站要选取一部分优秀语文网站链接。另外,学校多媒体教室学生机要受教师机控制。总的来说,就是促使学校对网络进行一定的控制。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进行整合,是现有技术下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一种重要的模式,这一模式在城市的中小学已部分采用,但在农村的中小学,由于学校条件、教师水平等原因,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仍处在初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进行整合,更处在探索阶段,还有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类型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1999:(11).

[2]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的定性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0:(07).

[3]谢华.关于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05,(05上).

篇10

纵观《综合性学习?写作》,“玩”的味道似乎更浓,如《漫游语文世界》、《探索月球奥秘》、《戏曲大舞台》等。如果我们仅凭那本教科书,死死拽住“三尺讲台”,那我们的学生还有什么发展可言呢?尤其是学生知识面窄,除了课本还是课本,犹如一只只坐井观天的青蛙。因此,我们要大胆走出去,给他们一个更广阔的空间,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那么,怎样让学生做好“文字游戏”呢?下面谈几点我的做法:

一、走进生活,观察生活。

新课标有一个理念: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只有通过认真观察,积极体验,积累素材,写作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如《漫游语文世界》、《钱的昨天、今天、明天》、《说不尽的桥》等等主题,如果闭门造车,写出来的东西就缺乏个性。学生大多会模拟老师的范文;要不就东拼西凑,无怪乎被判为c等作文。“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多留心观察,就能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精品来。譬如《说不尽的桥》,对其本质,同学们较为熟识,它的绰约风姿,又有几人能真正领略过呢?在上这个主题时,我曾把学生带出去,观察学校周边的桥,用他们的切身体会去塑造那一座座充满生机的桥、独具风韵的桥、动人心魄的桥。向阳桥像地里的“向日葵”,渴望着阳光,透着青春的气息;矮子桥像童话里的“小矮人”,呵护着“公主”,散发着慈

爱的光芒;七星桥像天空中的“北斗七星”,流动着光彩,照亮着前进的路……在他们的笔下,那一座座桥就像一个个精灵,充满着灵性!

二、搜集资料,积累素材。

《综合性学习?写作》内容广泛,熔文学、科学、历史、艺术于一炉。如《探索月球奥秘》、《追寻人类的起源》、《说不尽的桥》等话题,都需要他们查阅、搜集资料,丰富写作素材,这样才能有“米”可“炊”。

比如,《说不尽的桥》这个主题,通过远程教学,同学们了解了桥的种类、历史、故事,与桥有关的成语、俗语、歇后语、古诗词,饱览了桥文化的魅力。

桥被赋予了浪漫色彩。杭州西湖的断桥,见证了白娘子和许仙刻骨铭心的爱情;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鹊桥,寄托了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威尼斯的叹息桥,却传来了情侣们的声声哀怨。

桥有着审美的含义。“画桥依约垂杨外,映带残阳一抹红”,既有诗情,又有画意。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则表现了桥的秀美与凄美。杜牧的《阿房宫赋》“长桥卧波,未云何龙”,更展现了桥的壮美。

三、增加阅读最,提高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