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建设范文

时间:2023-03-17 11:51: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园区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园区建设

篇1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市实施“科教引领,创新转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为加快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步伐,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高新区的开发建设

(一)必须突出高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加速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创业的示范区,深化改革和加快体制创新的试验区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辐射源,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必须始终把高新区建设摆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作为全市发展的重中之重,举全市之力,积极聚合各种力量,采取超常措施,加快高新区发展壮大步伐,为破解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难题,促进创新转型和早日实现“三大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二)大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开放意识和竞争意识,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大力开发国际国内市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资源,快速营造能够较大规模吸引各种资源和要素的平台与环境,尽快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成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能力,结构合理、产业集聚、循环发展、生态良好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成全市科学发展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体制创新先行区和引领未来发展的城市新区;努力创建省乃至国家高新区。

(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转变增长方式、实现规模发展、提高综合效益为目的,突出重点产业,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应遵循开发区发展规律,积极借鉴全国发展高新区的成功经验,科学配置各类资源,既要确保高新区持续、快速、超常规发展,又要探索出一条依托我市优势,符合我市市情的发展路子。

二、创新管理体制,营造高新区发展的良好环境

(四)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作为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对高新区的党务、行政、经济进行统一管理。按照省、市政府授权,高新区管委会在项目审批、外经外贸、财政税收、工商行政、技术监督和科技、人事、土地、规划、建设、房产、环保、绿化等方面行使的市一级综合经济管理及部分行政管理职能。组建高科集团公司。

(五)市级有关部门派驻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工商、国税、地税、技术监督等机构,将行使地市一级管理权限。派驻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服务和管理机构,要实行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新机制,做到机构精、人员精,服务好。市级主管部门不得向派出机构下达罚款创收任务。派驻高新区机构实行派出单位与高新区双重领导考核制度,派驻机构主要负责人的任免要经高新区管委会同意。

(六)管委会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行使相对独立的管理职能。市级各部门(各双管单位)不得擅自进入高新区进行行政性检查,不得将高新区列入各种评比竞赛活动范围,不得以任何借口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及园区内企业收费或罚款,避免干扰和影响高新区的建设和发展。

(七)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管理机构要按照“精简、统一、廉洁、高效”的原则,压缩管理层次,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根据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科学设置必要的行政机构,坚决撤并不需要独立设置的部门和机构,不搞上下对口,实行“一个窗口对外”的集中管理模式和科学规范、便于监督的管理制度。对市政府赋予的审批职能,实行“政务公开、权责统一、限时办理”,对入区项目实行招商、计划、规划、土地、财政、建设、环保等部门会审制度,集体商议,限期办理,限时送达。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实行“决策咨询制度”,要不定期地组织各类专家和中介服务机构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决策,重大事项先咨询、后决策;重大项目先论证、后立项;重要工作先评估、后验收。试行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和政务信息公开制度。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推行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岗位考评制度,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年度测评,末位淘汰”的用人机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积极探索和实行新型的分配办法。

三、加大扶持力度,强化高新区招商引资“洼地效应”

(八)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硬件建设。在园区内,除国家和省政府规定的税赋和基金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收取的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和租用地出售的收益,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基金收入,除应上缴市、省的外,其余全额留在高新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科技、技改资金以及省、市财政扶持资金要向高新区倾斜,在条件成熟时成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企业发展基金,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滚动发展。市级有关招商的项目,要按照产业发展方向,优先安排入驻高新区,形成聚集效应。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市区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投资支持,用于推进高新区的建设。

(九)用足用活省、市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凡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投资额较大的生产型企业,资金到位后,经管委会审核,按亩均投资额享受土地优惠价格及其它优惠政策。在高新区内除国家和省政府规定的税赋和基金外,任何部门(含双管单位)一律不得另行确定收费项目。对入驻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企业、科研单位、中介服务机构,除享受省、市制定的有关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外,可实行“一事一议,一项一策”优惠待遇。

(十)设立人才基金和奖励基金,对于在区内创业并做出一定贡献的各类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给予一定的特殊津贴,对在招商引资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高新区可自选制定政策标准,给予重奖。

(十一)构建科技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撑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大对高新区科技企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全市各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应对高新技术项目适当扩大企业信用额度,特别对发展前景较好的民营科技企业,可在保证信贷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注入资金,帮助企业加快项目建设。

(十二)培育资本市场,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以财政投资为引导,吸纳区内骨干企业及民间资本加快建立风险投资或信贷担保基金,确保企业投资的市场主体地位,支持高新区负债经营,创新融资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推动高新区城市化进程。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参与高新区建设,加快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使高新区成为我市科技创业投资最活跃的区域。

(十三)全面推行现代企业制度。高新区现有企业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新入区企业必须从一开始就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加快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制度创新能力和吸引力。

(十四)鼓励市属各类企业与部、省属大中型企业、军工企业以市场需求和资本为纽带,进行资产重组,通过联合、并购、股份制等方式,优化配置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运用高新技术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在高新区内形成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促进高新区乃至全市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四、加强领导,推动高新区跨越式发展

篇2

物流园区建设始于日本,随后在欧洲一些国家得到迅速发展,我国的物流园区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物流术语》(GB/T18354)中对其解释为: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或者出于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边各区域,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于众多物流业者在地域上的物流集结地。

物流园区是一个涵盖了运输中心、仓储中心、配送中心等物流结点的大规模集成型物流结点,是各种物流设施和大型物流企业聚集的场所。通过在郊区或城乡边缘带主要交通干道附近辟出专业用地来吸引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在此地聚集,并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实现物流产业发展的规模效益,降低物流成本,对于推动本地经济发展、保持产业凝聚力、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减轻产业对环境压力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

2河北省建设现代物流园区的重要战略意义

(1)发挥产业集聚功能,整合优化省内产业结构。

产业集群是指经营同一种产业的企业群体在地理上的集中,它既包括同一类企业集聚,也包括其上下游产业链和相关支持行业的集聚。产业集群这一系统不仅存在着资源和产品的“大进大出”,还需要系统内部不同企业物流的协调一致。物流系统的服务效率和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集群的市场规模和竞争力。特别是针对产业集群特点的增值物流服务的支持。可使产业集群的发展进一步优化本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物流园区是有多家物流企业和相关单位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具有多功能、高层次、强集散、广辐射等特点,物流园区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企业空间组织形态,以交通运输枢纽设施(如港口、机场、铁路货运站、公路枢纽等)为依托,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通过运输、仓储、包装、加工配送、信息服务等相关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现象。充分发挥其整合资源的优势,将产业发展链条中的采购、供应、会展、销售、客户服务以及交易结算、物流、信息反馈等各项功能集中在一起,不仅可以使单独的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得以提升,最终使各个产业链条在产业集聚过程当中得以整合和优化。

目前河北省以传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为基础,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有了较快发展,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据统计,2004年底,河北省初步形成年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的各类产业集群139个,其中,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90个,5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25个,1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7个。2004年,全省5亿元以上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5977.2亿元,占全省民营经济营业收入总量的40.3%;完成增加值1588亿元,占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的39.9%;完成出口产品交货值244亿元,实现利润414亿元,上交税金91.2亿元,分别占全省民营经济出口产品交货值、实现利润、上交税金的46.4%、36.8%和28.6%。因而,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园区,未来将会在更大程度上推动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2)整合区域物流资源,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众所周知,京津冀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是我国重要的政治、经济、贸易、金融、科技和航运中心。但是,长期以来,京津冀地区缺乏统一规划,各城市间经济联系淡薄,无序竞争问题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区域整体竞争力。并且北京的发展日益受到水土资源和能源的制约,人口与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天津雄厚的工业基础却难以更好地发挥作用;河北作为京津的腹地,在全国范围内看,算不上经济强省,经济尤需大力发展。而两市一省地域相邻,人缘相亲,经济互补,各方面联系密切。因此,加强两市一省的物流交流与合作,实行区域物流的一体化,构建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网络,发挥京津冀物流枢纽优势,必将大大提高京津冀区域整体竞争能力。

通过物流园区的建设和新型物流服务的开发,可以将分散的物流资源整合在园区内,采用统一发展的模式,有效整合现有的物流资源,同时唤起中小工业、加工企业潜在的物流需求,有利于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形成。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充分发展,能够充分发挥河北省在环京津、环渤海区域的集散和辐射功能,顺利实现和北京、天津经济的对接,最终形成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局面。

3河北现代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设问题

3.1园区的规划与建设

日本是最早建立物流园区的国家,从日本物流园区建设的经验来看,政府在其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由政府牵头来确定市政规划;给予优惠的土地使用和政府投资政策;提供良好的市政设施配套及投资环境,为物流园区的发展打下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基础。我省的物流园区建设也应由政府牵头,制定政策法规,为园区建设营造大的政策扶持环境,具体在基础设施、金融、信息平台建设、相关产业的发展等方面,给予较大范围的政策税收优惠。另外,在实际建设当中,政府还应充分发挥其监督监管职能,避免在物流园区建成后,由于对园区招商、运营管理经验缺乏,导致建成后的物流园区硬件设施优越,而软件却不是很理想,影响了物流园区效益的发挥,也不利于物流需求的满足。

另外,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活动范围广阔,流程复杂,涉及面广等特点。其规划的成败关键在于体制。我国偏重于铁路网或是公路网等物流线路的建设,而往往忽视物流园区这样的节点工程,导致在干线物流和城市物流之间没有一个良好的交接环节。所以,我省物流物流园区设计建设中要协同各方,才能有效提高物流园区的效益和效能发挥。

3.2选址问题

(1)关于物流园区的功能定位。

由于物流园区的主体及在各自的区域范围进行建设和发展不同,服务对象和所在区域物流组织特点不同,其功能定位各不相同。主要分为区域物流组织型园区、商贸型物流园区、运输枢纽型物流园区、综合型物流园区四种类型。明确功能之后,才能定出相应的物流设施规划方案和辅助设施规划方案两部分。并依据主要设备、设施选型、运作流程和停车场规划的理论和原则,来确定功能中各个要素的数量、容量等特征。同时,也是依托相关物流服务设施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改善企业服务有关的流通加工、原材料采购和便于与消费地直接联系的生产等活动。最终实现物流园区对物流组织管理节点进行相对集中建设与发展的具有经济开发性质的城市物流功能区域和具有产业发展性质的经济功能区。可见,物流园区的功能定位对园区的成功规划建设至关重要。

(2)选址条件。

物流园区的功能能否有效地发挥首先取决于其选址的科学性。迄今为止我们对物流园区的选址并没有相关规定。综合考察物流园区建设比较成功的日德国家的选址经验。我省物流园区建设的选址也应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

一是依托枢纽港口机场、铁路货站城、公路运输主枢纽进行布局。物流园区通常位于两种或两种以上交通方式的衔接处或者一种交通方式几条千线交叉口附近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运输组织枢纽在货源集中和运输便利上的优势减少装卸和搬运作业环节、降低费用、提高物流作业效率。

二是依托制造业基地进行布局在经济开发区、工业开发区、产业园区、保税区等产业集中地的内部或其附近进行布局以便为其内部企业及时提供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产成品销售等环节的物流服务。

三是依托商贸市场或专业市场进行布局。物流园区可以获得大货源,并给这些货物集散地的商贸相关方提供配送、仓储等物流服务。此类物流园区大多数是先有商贸市场或专业市场后进行有序规划如深圳笋岗一清水源物流园区,但也有个别的物流园区是与商贸市场专业市场同步规划,后者的政府导向性痕迹明显。

3.3运营管理

在运营管理方面,日本政府采用“官民协力”的方式,宏观上统筹调控,微观上自由放开,物流团地用地由政府收购,以低价转让给物流协会或类似的中间团体,组成管理委员会进行经营管理、改造更新。其中,涉及国民生活的食品类团地,则由农林省委派专人或地方政府长官担任管理机构董事长。目前我国已有的物流园区运营现状不容乐观,由于没有真正掌握实权的职能部门把关,园区的用地审批,在地方政府出于拉动政绩的考虑下,现在许多地方搞所谓的物流园区其实是借物流之名圈地。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不干物流的物流园区。在我省的物流园区的运营管理上,借鉴日本经验的基础上。首先应在管理体制上下功夫,可以成立物流园区管理公司,该公司必须是物流园区企业认可的且运作状况良好,其性质是一个中立机构,在政府公共事业部门与企业、私人之间起到了协调沟通的作用。其主要负责的工作包括:一是物流园区的总体管理,负责物流园区从筹建到运营全过程的指导;二是物流园区的经营管理;三是负责物流园区的营销、推广工作;四是为迁入园区的企业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服务。其次,采取市场化运作,保证入园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物流园区是一个交易平台,是管理服务的场所,应该是一个打破部门分割,面向社会的产业形式。它的生命力在于以资源整合为手段完善服务功能,吸引和积聚各种物流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提供物流服务。

4结语

另外,人才也是制约我省物流园区发展的因素之一。我国现阶段物流人才短缺尤其是物流园区的管理人才。应加大物流人才培养的教育投入和外来先进物流园区管理人才的积极引进。随着各类物流园区的兴建,信息化的作用越来越得以体现。通过信息化连接物流企业、社会车辆、物流资源,集聚各类物流信息和资源,发挥资源整合效应。因此,无论是规划建设的物流园区还是实际运营的物流园区,都应该高度关注信息化的实际运作,真正发挥信息化的整合协同作用。

参考文献

[1]聂小平.谈城市物流园区及其聚集经济特征[J].商业时代,2008,(18).

[2]傅岚.我国城市物流园区建设问题探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7).

[3]王红敏,杨蕾.日德经验对河北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启示[J].商业时代,2008,(14).

[4]姚文通.物流园区发展的几点建议[J].中国物流采购与联合会,2008,(8).

篇3

为推进**县经济社会快速稳步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针对我县的具体实际,县委提出“新农村、旅游业、工业化、城镇化”四大发展战略。要实现工业化,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建设工业园区。如何搞好我县的工业园区建设,带着这一问题,我带领相关部门就我县工业园区的建设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就对我县工业园区的建设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建设工业园区是大趋势

我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要加快全县的经济发展,关键在工业,重点在工业,难点也在工业。建好工业园区则是破解工业难题的重要方法。

(一)建设工业园区是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通过近几年的招商引资,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来我县投资工业的外来企业屈指可数,究其原因,主要是县内没有合适的工业用地,城区周围又没有工业园区。一个企业要到县内来投资,首先看重的是投资条件,其次是优惠政策。因此,我们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必须摆清主次,把提供建厂条件放在优惠政策之前。工业园区就是为企业提供最现实、最直接、最实惠的平台。

(二)建设工业园区是拓展城市框架的有效途径。当前,由于我县城区范围太小,城镇人口集聚在县城内,消费也浓缩在城内,这与今后城区发展的方向极不相称。今年我们搞县城总体规划修编,提出了“要明确县城主要功能设施的规划和布局,进一步扩大县城框架”,这是完全符合城市建设发展的。建设工业园区,可以有效地拓展城区框架。贵州一天锅食品

篇4

一、工业园区建设情况

1、园区规划编制情况

2、园区建设情况

二、园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2、企业个数少,生产规模小,经济总量不高。我县除去规模以上企业后,目前我县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上500万元的只有剑景水电开发公司、欧泰林化公司、剑白香猪厂等7家,而规模以上企业只有剑河县供电局、剑河县忠信建材公司、剑河县昌兴木业公司等3家,因而我县经济总量跟不上。

3、园区管理体制有待健全,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一是由于没有单独建制的工业区管委会(目前由工信办兼管)和独立的办公场所,缺乏行政调控能力,造成工业园区无法独立开展业务工作,快捷的园区工作运行机制没有形成,园区项目从立项到建成,程序复杂,手续报批一站式办理并未从根本上实现,县里出台的优惠政策并未得到真正的落实。二是园区发展的核心工作是招商引资,但目前还未建立起一套系统化、制度化的长效招商引资机制,招商力度大,但是引进产业项目少、措施不力,全社会、全方位、经常性的工业招商引资氛围还没形成。

4、园区目前发展困难重重,从而无法保证园区的发展后劲。一是由于县级财力十分有限,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屯州工业规划区服务中心、垃圾填埋场、公租房、污水处理厂、供水工程扩建等基础设施工程启动困难。二是园区近期工业园规划的土地收储和实现五通一平及其它基础设施配套资金大,而投入仅仅依靠县财政的单一投入,资金明显不足,是无法保障园区发展需要的。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篇5

我们西刘堡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2700多人,位于运西片南端,涉及有机农业园区一期工程5000多公尺,5846亩耕地。去年以来,我们围绕配合江苏省有机农业园区项目建设,把园区建设作为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增效,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次难得机遇来抓。在广大干群中深入开展“加快建设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大讨论,要求大家以十足的工作干劲、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投入园区建设,扎实搞好各项工作。

一、竭力改善农田环境,夯实有机农业园区建设基础

按照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要求,确保有机农业园区开好头、起好步,去冬今春,我们对全村七横两纵灌河、排河、生产河均进行了疏竣,同时依照有关规定收回了机场路等有关村级道路两边的树木产权,并按照上级要求实施了砍伐,拓宽了绿化带路基,备足了积土。我们先后共投入5000多劳力,清淤10多万方,砍伐树木2万余株,新植2万多株。过去河床淤积、排水不畅、垃圾乱倒乱扔等现象,已基本得到清理和控制。我们在整治过程中,还狠抓了道路、河床、树木管护责任的落实,出台了保洁公约,落实了长效管理责任制,为促进有机农业园区建设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版权所有

二、凝心聚力,拼搏进取,扎实推进有机农业园区建设

为使园区达到上级项目建设标准,达到有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要求,还需要我们加倍努力,奋力拼搏。今后一度时期,我们就我村有机农业园区建设主要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营造氛围,确保全村上下人人为园区建设作贡献。近几个月来,部分干部和群众对有机农业园区建设有所了解,在开展具体工作的时候,表现了积极态度,但在开展这项工作的时候,仍然还有一部分干部、党员、群众对有机农业园区建设不够了解,认为干部是在找事情做,惹群众的麻烦。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将借助这次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和加强有机农业园区建设工作要求,回去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标语、戗牌、各种会议营造氛围,竭力宣传有机农业的发展前景,致富农民的各项好处,通过宣传,营造氛围来充分调动起干部群众关心支持有机农业园区建设的工作热情。版权所有

二是转变理念,确保有机农业园区有一个理想的生态环境。我们知道有机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常规农业,他对田间种植方式、品种布局、农作物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都有新要求。这次我们通过有机农业园区建设,必须转变思想理念,按照有机农业园区建设要求,按照发展生态农业,观赏农业的思路制定好本村境内田间配套设施和道路建设,科学按排好品种布局、农作物施肥,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我们将在园区建立必要的工作责任制和考核责任制,凡违反有机农业操作规程,蓄意破坏有机农业园区建设的,我们将追究工作责任,其目的确保有机农业园区建设得到有效实施。

三是求真务实,确保园区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到位。

篇6

关键词: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市场规模

1物流园区的定义

物流园区建设始于日本,随后在欧洲一些国家得到迅速发展,我国的物流园区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物流术语》(GB/T18354)中对其解释为: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或者出于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边各区域,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于众多物流业者在地域上的物流集结地。

物流园区是一个涵盖了运输中心、仓储中心、配送中心等物流结点的大规模集成型物流结点,是各种物流设施和大型物流企业聚集的场所。通过在郊区或城乡边缘带主要交通干道附近辟出专业用地来吸引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在此地聚集,并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实现物流产业发展的规模效益,降低物流成本,对于推动本地经济发展、保持产业凝聚力、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减轻产业对环境压力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

2河北省建设现代物流园区的重要战略意义

(1)发挥产业集聚功能,整合优化省内产业结构。

产业集群是指经营同一种产业的企业群体在地理上的集中,它既包括同一类企业集聚,也包括其上下游产业链和相关支持行业的集聚。产业集群这一系统不仅存在着资源和产品的“大进大出”,还需要系统内部不同企业物流的协调一致。物流系统的服务效率和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集群的市场规模和竞争力。特别是针对产业集群特点的增值物流服务的支持。可使产业集群的发展进一步优化本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物流园区是有多家物流企业和相关单位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具有多功能、高层次、强集散、广辐射等特点,物流园区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企业空间组织形态,以交通运输枢纽设施(如港口、机场、铁路货运站、公路枢纽等)为依托,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通过运输、仓储、包装、加工配送、信息服务等相关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现象。充分发挥其整合资源的优势,将产业发展链条中的采购、供应、会展、销售、客户服务以及交易结算、物流、信息反馈等各项功能集中在一起,不仅可以使单独的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得以提升,最终使各个产业链条在产业集聚过程当中得以整合和优化。

目前河北省以传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为基础,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有了较快发展,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据统计,2004年底,河北省初步形成年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的各类产业集群139个,其中,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90个,5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25个,1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7个。2004年,全省5亿元以上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5977.2亿元,占全省民营经济营业收入总量的40.3%;完成增加值1588亿元,占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的39.9%;完成出口产品交货值244亿元,实现利润414亿元,上交税金91.2亿元,分别占全省民营经济出口产品交货值、实现利润、上交税金的46.4%、36.8%和28.6%。因而,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园区,未来将会在更大程度上推动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2)整合区域物流资源,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众所周知,京津冀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是我国重要的政治、经济、贸易、金融、科技和航运中心。但是,长期以来,京津冀地区缺乏统一规划,各城市间经济联系淡薄,无序竞争问题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区域整体竞争力。并且北京的发展日益受到水土资源和能源的制约,人口与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天津雄厚的工业基础却难以更好地发挥作用;河北作为京津的腹地,在全国范围内看,算不上经济强省,经济尤需大力发展。而两市一省地域相邻,人缘相亲,经济互补,各方面联系密切。因此,加强两市一省的物流交流与合作,实行区域物流的一体化,构建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网络,发挥京津冀物流枢纽优势,必将大大提高京津冀区域整体竞争能力。

通过物流园区的建设和新型物流服务的开发,可以将分散的物流资源整合在园区内,采用统一发展的模式,有效整合现有的物流资源,同时唤起中小工业、加工企业潜在的物流需求,有利于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形成。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充分发展,能够充分发挥河北省在环京津、环渤海区域的集散和辐射功能,顺利实现和北京、天津经济的对接,最终形成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局面。

3河北现代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设问题

3.1园区的规划与建设

日本是最早建立物流园区的国家,从日本物流园区建设的经验来看,政府在其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由政府牵头来确定市政规划;给予优惠的土地使用和政府投资政策;提供良好的市政设施配套及投资环境,为物流园区的发展打下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基础。我省的物流园区建设也应由政府牵头,制定政策法规,为园区建设营造大的政策扶持环境,具体在基础设施、金融、信息平台建设、相关产业的发展等方面,给予较大范围的政策税收优惠。另外,在实际建设当中,政府还应充分发挥其监督监管职能,避免在物流园区建成后,由于对园区招商、运营管理经验缺乏,导致建成后的物流园区硬件设施优越,而软件却不是很理想,影响了物流园区效益的发挥,也不利于物流需求的满足。

另外,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活动范围广阔,流程复杂,涉及面广等特点。其规划的成败关键在于体制。我国偏重于铁路网或是公路网等物流线路的建设,而往往忽视物流园区这样的节点工程,导致在干线物流和城市物流之间没有一个良好的交接环节。所以,我省物流物流园区设计建设中要协同各方,才能有效提高物流园区的效益和效能发挥。

3.2选址问题

(1)关于物流园区的功能定位。

由于物流园区的主体及在各自的区域范围进行建设和发展不同,服务对象和所在区域物流组织特点不同,其功能定位各不相同。主要分为区域物流组织型园区、商贸型物流园区、运输枢纽型物流园区、综合型物流园区四种类型。明确功能之后,才能定出相应的物流设施规划方案和辅助设施规划方案两部分。并依据主要设备、设施选型、运作流程和停车场规划的理论和原则,来确定功能中各个要素的数量、容量等特征。同时,也是依托相关物流服务设施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改善企业服务有关的流通加工、原材料采购和便于与消费地直接联系的生产等活动。最终实现物流园区对物流组织管理节点进行相对集中建设与发展的具有经济开发性质的城市物流功能区域和具有产业发展性质的经济功能区。可见,物流园区的功能定位对园区的成功规划建设至关重要。

(2)选址条件。

物流园区的功能能否有效地发挥首先取决于其选址的科学性。迄今为止我们对物流园区的选址并没有相

关规定。综合考察物流园区建设比较成功的日德国家的选址经验。我省物流园区建设的选址也应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

一是依托枢纽港口机场、铁路货站城、公路运输主枢纽进行布局。物流园区通常位于两种或两种以上交通方式的衔接处或者一种交通方式几条千线交叉口附近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运输组织枢纽在货源集中和运输便利上的优势减少装卸和搬运作业环节、降低费用、提高物流作业效率。

二是依托制造业基地进行布局在经济开发区、工业开发区、产业园区、保税区等产业集中地的内部或其附近进行布局以便为其内部企业及时提供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产成品销售等环节的物流服务。

三是依托商贸市场或专业市场进行布局。物流园区可以获得大货源,并给这些货物集散地的商贸相关方提供配送、仓储等物流服务。此类物流园区大多数是先有商贸市场或专业市场后进行有序规划如深圳笋岗一清水源物流园区,但也有个别的物流园区是与商贸市场专业市场同步规划,后者的政府导向性痕迹明显。

3.3运营管理

在运营管理方面,日本政府采用“官民协力”的方式,宏观上统筹调控,微观上自由放开,物流团地用地由政府收购,以低价转让给物流协会或类似的中间团体,组成管理委员会进行经营管理、改造更新。其中,涉及国民生活的食品类团地,则由农林省委派专人或地方政府长官担任管理机构董事长。目前我国已有的物流园区运营现状不容乐观,由于没有真正掌握实权的职能部门把关,园区的用地审批,在地方政府出于拉动政绩的考虑下,现在许多地方搞所谓的物流园区其实是借物流之名圈地。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不干物流的物流园区。在我省的物流园区的运营管理上,借鉴日本经验的基础上。首先应在管理体制上下功夫,可以成立物流园区管理公司,该公司必须是物流园区企业认可的且运作状况良好,其性质是一个中立机构,在政府公共事业部门与企业、私人之间起到了协调沟通的作用。其主要负责的工作包括:一是物流园区的总体管理,负责物流园区从筹建到运营全过程的指导;二是物流园区的经营管理;三是负责物流园区的营销、推广工作;四是为迁入园区的企业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服务。其次,采取市场化运作,保证入园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物流园区是一个交易平台,是管理服务的场所,应该是一个打破部门分割,面向社会的产业形式。它的生命力在于以资源整合为手段完善服务功能,吸引和积聚各种物流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提供物流服务。

4结语

另外,人才也是制约我省物流园区发展的因素之一。我国现阶段物流人才短缺尤其是物流园区的管理人才。应加大物流人才培养的教育投入和外来先进物流园区管理人才的积极引进。随着各类物流园区的兴建,信息化的作用越来越得以体现。通过信息化连接物流企业、社会车辆、物流资源,集聚各类物流信息和资源,发挥资源整合效应。因此,无论是规划建设的物流园区还是实际运营的物流园区,都应该高度关注信息化的实际运作,真正发挥信息化的整合协同作用。

参考文献

[1]聂小平.谈城市物流园区及其聚集经济特征[J].商业时代,2008,(18).

[2]傅岚.我国城市物流园区建设问题探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7).

篇7

一、 我县工业园区建设现状

四是一区三园协调推进。除南宾工业园外,西沱临港工业园、龙潭有色金属园均有较大项目落地,带动全县工业投入提速提档。

二、我县工业园区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一)认识尚未统一,配合不够默契

(二)建设资金断链,园区运行受阻

(三)土地指标紧张,项目推进困难

(四)区位劣势明显,引资到位较少

(五)体制机制不顺,办事效率不高

三、对发展我县工业园区的建议

篇8

第二条园区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主的原则;

(二)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三)坚持科技兴园、突出高效的原则;

(四)坚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的原则;

(五)坚持统筹发展、一三产业互动的原则;

第三条园区规划布局

(一)园区布局。园区必须布局在城市规划区外,符合区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符合环境保护有关规定、符合国家土地利用政策、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愿。

(二)产业布局

1、在城郊等乡镇(街道办事处)重点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2、在沿江线的等乡镇重点发展蔬菜产业;

3、在国道线的重点发展花卉产业;

4、在潆新线的中、远郊乡镇适度发展畜牧业。

(三)园区规划。按照现代农业园区的要求,高标准、高水平对园区水、电、路基础设施以及生产用房、绿化等进行规划,报经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审定批准。

第四条园区发展的重点产业

(一)蔬菜业。重点发展大棚蔬菜,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

(二)畜牧业。适度发展生猪、蛋鸡产业。

第五条园区建设

(一)园区建设必须以业主和农户为主体。

(二)所有入园项目必须先向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申请立项,经评估审定(含项目的选址用地、环境评价、项目规划、实施的可行性、投资强度等)后方可开工建设,未经评估审定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凡违规建设的项目,一律予以,一切费用及损失由投资者自行承担。

(三)园区内建设项目,必须在批准入园建设之日起30日内投入资金或动工兴建,不能按期开工建设的,应当提前申请批准延期。延期时间一般不超过6个月。

(四)工程建设各方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建设标准(具体标准按照行业规范实行),实行建设项目报建制、施工许可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监理制,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

第六条用地管理

(一)园区土地租赁按区法制办审核的合同文本操作,由区农经局加强管理,确保租金兑现。

(二)投资者应本着依法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严格按照土地用途使用土地,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

(二)园区内禁止改变土地用途从事非农产业,禁止在租用土地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

(四)因国家建设和政府工程建设需要,征占园区土地,投资者必须无条件服从,宗地内的拆迁安置补偿,对产权所有者(国家投入部分为政府所有)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分类给予补偿。

(五)对于停产或破产的园区项目,其项目范围内的土地一律由土地所有者无偿收回,并由土地所有者按规定追偿土地复耕费。

第七条园区扶持政策

(一)扶持年限。凡经区政府列项的重点产业园区,在前2年的示范期内,对重点项目予以给予政府性扶持(不重复享受相关政策)。

(二)扶持内容

1、基础设施建设。园区水、电、路由政府根据情况有计划安排建设;园区平场建设实行以奖代补,具体补助标准视其投资规模、投资强度、建设进度和带动能力等,由区政府按“一事一议”原则确定,最高补贴标准不超过50%。

2、产业扶持

(1)蔬菜业。对坚持按统一标准建设,并推行新技术、新品种的蔬菜大棚园区,根据其技术水平予以补助,最高不超过实际造价的40%。

(2)生猪业。对推行零排放“生物发酵床”技术的生猪养殖圈舍修建予以补助,最高标准不超过实际造价的40%。

(3)食用菌业。对按统一标准建设的彩钢棚食用菌大棚可给予补助,最高标准不超过实际造价的40%。

(4)农民集中区建设。按“一事一议”原则进行补助。

(5)鼓励支持园区运用先进的设施设备,对示范带动能力明显的可给予适当补助。

(6)园区内业主和农民流动资金,视其规模情况,经过审批后可给予1-2年贷款贴息。

(7)对获得国家、省名牌产品除享受国家、省、市级奖励外,区政府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的奖励,获得驰名商标的企业,除享受上级奖励外,区政府另奖5万元。

第八条区农工办牵头,会同区新农村建设项目初评小组、财政、发改、农业、畜牧、水利、国土、交通、环保、工商、蔬菜办、扶贫办等建立区农民产业园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对农民产业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具体工作。重要事项须报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审定同意后实施,确保园区健康持续发展。

第九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区农工办报经区委、区政府审定后,可采取清退措施:

(一)违反合同约定,自批准入驻之日起,未经批准延期4个月内未入场建设或延期满后4个月内未入场建设,项目无实质进展的;

(二)违反合同约定,项目建成后,持续6个月没有实质性生产经营,场地闲置,经管理机构督促仍未运作的;

(三)严重违反农民产业园区管理规定,或违反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对园区造成重大经济或名誉损失的;

(四)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勒令停止营业的或吊销营业执照的;

(五)被司法机关裁定破产或执行清算的;

(六)违法合同约定或国家相关规定,需要清退的其他情形。

第十条企业或个人接到清退通知后,应在限定时间办理清退手续,逾期不办理的,区农工办报经区委、区政府审定后采取强制清退措施,且一切费用由被清退企业或个人自行承担。

第十一条园区内部管理按照“项目自选、投资自筹、工程自建、经营自主、利益自享”的“五自”方针,组建专业合作社,实行自主管理。

篇9

要把万众创新与大众创业结合起来,通过创新带动创业拉动就业。创新带动创业拉动就业是提高产业层次,扩大知识型人才就业,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措施,也是以创新带创业就业的重大举措,我州以中科汉天下为代表的新型创业取得了很大的作用。目前,该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创业团队20人,带动近500人就业。最近,我们拟在凯里市建立3至5亿元的创投基金,通过基金引进一批人才团队,孵化一批创新型项目,吸纳一批知识型人才创业。建议省里制定出台一些特殊政策,加快建设一批大众创业孵化基地,在确保公平竞争前提下,对众创空间等孵化机构的办公用房、用水、用能、网络等软硬件设施给予适当优惠,以减轻创业者负担。

要把产业转移和人口转移结合起来,通过吸引返乡农民工创业带动就业。我州在外务工人员共100万人左右,是相当大的一支重要力量。总理在我州调研考察时强调:“把人的转移和产业的转移结合起来,是我国发展的又一动力,也是很大的内需。”比如,我州三穗经济开发区,目前共建成标准厂房2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49户,吸纳就业4000余人,标准厂房企业入驻率达100%,其中有33户是返乡创业企业,预计今年园区可实现工业总产值50亿元左右。建议县级工业园区应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把产业转移与人口转移结合起来,推动园区逐步向就业型导向转变。同时,建议省里尽快出台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的具体措施,吸引更多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要以发展就业型产业作为园区发展的导向,通过发展特色经济带动创业就业。目前,各类产业园区已有一定基础,建成了一批标准厂房,这为下一步就业创业打好了基础。在我们省内,群众中有很多创新创业的能人,在黔东南结合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工巧匠大有可为。比如,凯里苗侗民族风情园,围绕发展旅游服务产业,积极引进民族工艺品、特色食品等企业370户入驻园区,一批能工巧匠在这里创业,带动就业2200人。建议结合园区建设,引导各类能人到园区创业,大力发展民族工艺品等旅游服务业,通过发展能人经济带动就业。

要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通过购买服务方式提高技能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现在全省职业教育体系已逐步完善,师资力量得到有效加强。建议进一步整合职业技术培训资源,根据市场主体需要和创业人群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创业培训,切实提高技能培训的实用性。同时,建议进一步完善技能培训补贴政策,适当提高补助标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推动职业培训向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篇10

经市政府研究,决定召开这次全市畜牧产业园区建设现场会,主要是贯彻落实全省现代畜牧业试点提质扩面工作会议精神,奋力推进我市山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通过近两天现场观摩,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我市畜牧业发展方向和前景。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如何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奋力推进*山区现代畜牧业发展,做如下发言。

一、*畜牧业发展趋势

*畜牧业经过历届党政重视,有了发展基础。特别是自2007年以来,随着国家对畜牧产业政策的调整,*畜牧业进入了全面协调快速发展的新阶段。2008年国家支持全市畜牧业的项目资金达1.7亿元,相当于2007年的2.3倍,相当于建地设市以来畜牧项目资金的总和。通过这些项目资金,已建起了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大户11625户,其中,1000头以上的大户152户,5000头以上大户9户,规模养殖由2006的18%提高到28%。2008年全市出栏生猪499.1万头、牛30.40万头、羊103.68万只、禽兔1522.56万只,肉类总产量达42.79万吨,实现畜牧业产值90.23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9.7%,全市畜牧业为农民人均增收109元。2009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畜产品出口受阻、畜禽及产品价格下降等因素的影响,畜牧业效益下滑,但*畜牧业仍然保持了健康平稳发展。平昌县委把畜牧业作为立县支柱产业,在全国生猪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利用间隙,把握趋势,新建出栏千头以上的养殖场27个,畜牧业发展仍然生机勃勃。截止今年6月底,全市出栏生猪189.58万头、牛8.6万头、羊35.45万只、禽兔572.48万只,分别比2008年同期增长3.96%、4.12%、4.11%、4.75%;已实现畜牧业产值30.73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5%。最近,省畜牧食品局局长杨昌明视察了我市平昌、通江、巴州区的畜牧业后指出:“*近年来畜牧业发展贡献突出,发展速度快,规模养殖上台阶,现代畜牧业开始起步,畜牧业对农民收入贡献突出,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高于全省水平。”

根据*畜牧业快速发展的趋势,*大交通将会给畜牧大产业带来优良的发展环境,其现代畜牧业的产业地位还将进一步发生转变。*山区现代畜牧业将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将成为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将成为农村经济的朝阳产业。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看到,*畜牧业与全省平均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发展观念滞后。大部分农户还是传统的养殖观念、传统的饲养方式;少部分领导还没有清醒认识到发展山区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性、必要性,用传统的思维指导畜牧业,用传统的方式抓畜牧业。二是规模化养殖程度低。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是山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突破口。但是目前全市规模养殖比重低于全省5个百分点,仍然还是以散养为主的农区畜牧业。三是畜牧业发展基础体系建设还显得薄弱。2007年以来,全市逐步探索建立“纯种繁育、杂交制种、仔猪扩繁”生猪三级良繁体系,生猪改良面虽已达78%,但外三杂仅占21%左右。由于投入不足,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滞后,防疫冷链设施严重不足,检测手段落后,市县(区)至今没有疫苗冷藏库和专用运输车。四是饲料粮转化率低。全市饲料工业基本为零,90%以上的工业加工饲料来源于市外。除规模养殖场外,玉米、马铃薯、红苕等基本是直接饲用,没有进行科学合理转化利用。据调查,全市养殖环节玉米有效转化率仅65%左右。同时,秸秆综合利用率不到30%。五是畜牧产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还比较弱。由于产业化程度低,已有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其产品竞争力差,面临“打不出去”又“守不住”的困境。畜牧业产业链各环节还没有形成完全的利益连结体,还没有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畜牧产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还比较弱。特别是散养农户,不仅要面对动物疫病的风险,更要承担千变万化的市场风险。

虽然问题还比较突出,但是我们应当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育完善,畜牧经济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联系越来越紧密,对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越来越敏感。由于金融危机、重大动物疫情、畜产品安全事故等因素的影响,当前畜牧业发展也面临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新的矛盾。如何分析形势,如何抓住扩张机遇,变压力为动力,正如巨峰省长所讲,要“寻找危中之机,研究应对之策,因为严峻的市场形势,是我们整合资源、提升素质,实现向现代产业形态转化的一次机会,每一次市场波动都会给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和品种质量提高提供空间,带来机会”。因此,只要我们应对得法,引导有力,措施对路,方法恰当,仍将获得新的发展机遇。今年以来,各地以建立完善利益保障机制为核心,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全市新建规模场(户)达847个,其中生猪705个。平昌县启昌公司投资1100多万元,建起年饲养能繁母猪1000头的繁育场;袁俊投资600多万元,租赁土地62.8亩,建起了俊明繁殖场二期工程。南江沙河汪其德采取自繁自养为主,投资150万元建起了生猪扩繁及育肥场。

二、增强发展*山区现代畜牧业的紧迫性

现代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省委、省政府站在建设西部优质畜产品加工基地的高度,提出“畜牧业要在农业现代化中率先实现突破”,并在资阳、眉山、遂宁进行试点。今年6月又在资阳召开了全省现代畜牧业试点提质扩面工作会议,对推进全省现代畜牧业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因此,各级畜牧部门既要以“政治家”的敏锐,又要以“企业家”的精明,站在完成历史使命的高度,站在“*大交通形成后,畜牧产业怎么办”的深度,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发展现代畜牧业上来,把工作措施落实到推动*山区现代畜牧业发展上来。

(一)发展现代畜牧业是提升农业综合效益的必然要求。畜牧业上连种植业、中接加工业、下带三产业,是关联度高、比较效益好的产业。因此,畜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甚至工业发达的国家,无论国土面积大小和人口密度如何,畜牧业产值均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如美国占60%、英国占70%、北欧一些国家占80—90%。畜牧业的高度发展,对土地的节约利用、加快粮食的转化利用和增值、大量吸纳和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近年来,为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都加大了对畜牧产业的扶持力度,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就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畜牧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5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当前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国发〔2009〕25号)又明确要求要采取措施“促进畜牧业稳定发展”;年初,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农业部、财政部等六部委又制定了《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以防止生猪生产大起大落。2008年,省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见》(川府发[2008]15号),今年又专门出台了《关于深化试点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川府发[2009]14号),把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作为全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市委、市政府也一直把畜牧业作为农村产业培育的重点,下发了《关于推进生猪产业化的实施意见》(巴府办发[2007]91号),确定了到2012年的发展目标。

(二)*发展山区现代畜牧业是加快农村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农业具有“十年九灾、十灾九旱”的特点,因此抓旱作农业又转化到养殖业是*多年来抓农业积累的经验。旱作农业的发展为养殖业提供了有力的饲料基础保障,养殖业又为粮食的有效转化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同时,采取种养结合的措施,坚持循环利用,不仅能够促进种植结构的调整,还能够改良土壤,保护生态,更能够最大限度降低饲养成本,形成畜牧业的低成本优势。加之畜牧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比较效益高等特点,决定了畜牧业成为了增收的骨干产业。

(三)发展*山区现代畜牧业已有较好基础。一是已有较好的发展基础。畜牧业是*的传统优势产业,发达的养殖传统奠定了*良好的畜禽发展基础,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07年起,全市四县(区)均列入全省48个生猪调出奖励大县行列,2009年又被纳入《四川省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建设规划》中的48个重点县之列。今年农业部颁布的全国《2008—2015年畜禽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全国规划生猪优势区439个县区(四川55个)我市四县(区)全部列入,我市是我省市(州)整体进入的两个市州之一;全国规划肉牛优势区207个县区(四川5个县区),我市三县(区)被列入,占四川优势县区的60%。同时还具有南江黄羊知名山羊品牌,通江空山黄牛优良地方品种,平昌巴山土鸡的注册品牌,巴山生态猪的品牌已在酝酿之中。二是在探索山区现代畜牧业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近年来,各县(区)都在发展山区现代畜牧业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种养有机结合,资源循环利用,适度规模集群,突出比较效益,延伸产业链条,深化加工流通”为特色的山区现代畜牧业发展模式。这两天大家参观的现场,可以说就是我市发展山区现代畜牧业的有益探索;就是我市山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缩影;就是发展山区现代畜牧业的雏形。省畜牧食品局局长杨昌明在我市调研畜牧业期间,对我市推进规模养殖,采取“30+1”自繁自养的模式,推进生猪改良,坚持种养结合,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进行的探索,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要求我们继续坚持下去。三是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山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在市委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五个突破,打好老区建设发展翻身仗”的战略部署之中,提出“培育畜牧大产业、建设畜牧业经济强市”的目标,要求全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平昌县委、政府对该县现代畜牧业组织专门力量进行了科学规划,制定了一系列的具体发展保障措施。在推进山区现代畜牧业进程中,全市已基本形成了“政府引导、业主主导、项目撬动、部门联动”的发展机制,为山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凝聚了强大合力。

(四)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发展*山区现代畜牧业。*发展山区现代畜牧业,必须结合山区特点,符合山区实际,突出山区特色,要立足*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种养业协调发展、农民收入显著增加的现实要求,要围绕推动旱作农业发展、促进农村土地流转、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现实需要。按照巨峰省长要求:“探索研究依托畜牧业现代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问题;畜牧业现代化与扩大内需结合的问题;畜牧业现代化与灾后重建的问题;畜牧业现代化与全民创业结合的问题;畜牧业现代化与种植业现代化结合的问题。”

三、抓好当前畜牧工作

(一)以稳增收为目的,积极应对生猪价格波动。目前生猪价格在低迷后有所回升,这是政策刺激、市场影响、需求变化等多方面原因的结果,是生产发展中的自我调节和平衡。特别是要引导养殖农户增强养殖信心。要组织畜牧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每人定点帮扶5户以上养殖大户,引导养殖农户树立“逢快不撵、逢慢不砍”的意识,正确应对猪价变化,选留优质后备母猪,保护生猪生产能力,迎接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落实好市委、市政府今年把增收的宝押在小家禽上的要求,必须实现在小家禽上农民人均增收30元的目标。通江县的高坑小家禽养殖园区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迪。

(二)以保增长为目标,抓好“百千万畜牧增收工程”。“百千万畜牧增收工程”是我市落实省政府“千万头优质生猪增收工程”的具体体现。市委[2009]16号文件要求,在2012年前全市建成100个养殖基地乡、培育1000个专业养殖村、发展10000户规模养殖大户(养殖场)。今年必须搞好三年规划,并完成40个基地乡、300个专业村、3000户养殖大户的效益提升和基础建设。年初,目标已下达各县(区),时间过半,要检查任务是否过半。今年畜牧重点项目,要重点向这些地方倾斜。

(三)以畜牧项目为抓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市委“两个强力推进”的要求,认真研究国家、省的政策,特别是随着扩权县的增多,一定要积极争取项目支持、资金支持,发挥项目资金的聚集作用、乘数效应。以项目支持为动力,强力建设完整的良种繁育体系、优质安全的饲料生产体系、规范健康的养殖体系、健全高效的动物防疫体系和先进快捷的加工流通体系,为*山区现代畜牧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增强*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后劲。

(四)以规模养殖为突破口,推进畜牧业产业园区建设。适度的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有利于转变畜牧业传统的生产方式,有利于推行畜牧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有利于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抓畜牧产业园区建设,就是以适度规模的标准化养殖小区为单元,把那些有能力、有发展愿望的散养农户组织起来,就是把有资金、有技术的其他行业承接到园区,壮大畜产品基地建设,培育优势产业。在规模养殖发展上要推进优势畜产品区域化布局,坚持以乡为单位布局生产基地,以村为单位布局养殖小区。要实施养殖设施建设标准化工程,结合改厨、改圈、改厕、建沼气“三改一建”,做到“人畜分离,沼气配套,种养结合,生态循环”。要全面推行健康养殖,严格执行场地环境、引种育种、疫病防控等生产技术规程,遵守饲料、兽药等投入品使用规定,不断规范养殖过程记录,实现全程受控养殖。要坚持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推行“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生产模式,根据水环境容量和土地对粪污的承载能力,结合种植业对有机肥的需求量,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资源,发挥其自然防疫屏障的作用,合理布局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通过沼液和有机肥还田,降低种植业生产成本,促进绿色种植业发展。推行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种植结构,积极发展优质牧草、青贮青饲、专用玉米。

(五)以畜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强化依法监管。一要把确保我市洁净无疫,确保有疫不流行、不成灾,作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底线。要严格执行和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制,把“政府保密度、畜牧部门保质量”落到实处。当前正值夏季动物疫病防制的关键时期,要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集中免疫和日常补免工作,确保免疫密度达到100%,有效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要强化防控措施,防止甲型H1N1流感向动物传播。要加强疫情监测,强化对规模场(户)、屠宰加工厂(点)、交易市场等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要部位的监测。二要严格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加强市场监督,严格执行引种申报和引种隔离观察制度。三要强化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监管措施。必须严格依法强化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监管,防止出现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事故。要重点抓好源头监管,切实规范饲料兽药的生产、经营、使用行为,加大对违禁药物的检测和打击力度,探索建立饲料兽药连锁经营和集中配送机制。

(六)以落实惠民助农政策为根本,营造良好发展氛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上出台的一系列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抓好标准化规模养殖、良种补贴、疫病防控、生猪保险、养殖用地用林、税收减免等项目实施和政策的落实。要严格项目管理制度,坚持“阳光”作业,实行公开、公示,加强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检查和审计工作,严禁挤占、截留、挪用项目资金,确保每一笔资金都用在事业发展上,用在帮助农民群众实现增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