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知识范文
时间:2023-03-21 20:52: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普小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人体通过哈欠的深呼吸运动使血液中增加氧气,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人精力更加充沛。人困乏的时候往往是哈欠不断,以提醒人体,表示大脑已经疲劳,需要睡眠休息。
3、天空中最亮的星是大犬座里的天狼星,星等为-1.46等,距地球8.7光年。
4、朝霞和晚霞是天空最美的颜色。它的形成是由于日出和日落前后,阳光通过厚厚的大气层,被大量的空气分子散射的结果。
篇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普外科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根据这60例患者的意愿,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此次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一般的护理,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经过对观察组进行优质的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了97.6%,对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结果显示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则只有76.3%。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要高。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对普外科患者进行优质护理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实施优质护理的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普外科;优质护理;满意度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些疾病也在这种环境中孕育而生。最近几年,外科病例越来越多,在临床中发现,大多数的普外科患者的病情都比较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对在普外科患者实行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本文采取在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期间本院普外科收治的60例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这次研究的对象是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普外科[1]诊治的60例患者,在这60例患者中,年纪最高的为76岁,年纪最小的为20岁,平均年龄在(40.2±1.3)岁,在这60例外科患者中男性患者有32例,女性患者有28例。男女患者比例为8∶7。根据这60例患者的意愿,进行随机分组,将他们划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里面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量、身高等一般资料里面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首先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一般护理,再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行优质护理。优质护理的方法[2]为:①制定详细的优质护理计划。在医院接到患者并安排入住后,立即成立一个优质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患者的主治医师、护士长以及专职护士,在进行优质护理前,针对该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本院的护理条件,为患者制定一套最佳的优质护理方案。如对其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排泄护理。②进行饮食护理。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护理人员根据主治医师的饮食指导,告知患者的饮食安排,特别是对于肠内营养患者而言,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饮食卫生、温度以及进食速度进行规范指导,并观察患者进食后的反应,做详细记录。③进行心理护理。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患者的心情处在一个不稳定的阶段,护理人员要抓住时机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解开患者的心理包袱,劝导患者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④进行健康教育。我院接收普外科患者大多数都要进行手术治疗,而平常患者都忙于工作,对普外科的相关知识的了解不够充分。所以护理人员要在患者进行手术前,要耐心的为其讲解普外科手术的相关知识,解开患者心中所有的疑虑,劝其在手术中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速度[3]。
1.3观察指标:经过手术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满意度越高,说明其心理状态和情绪稳定。
1.4统计学方法:处理本次研究的数据所采用的软件是SPSS17.0软件,用(x-±s)来表示研究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技术采用χ2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患者住院治疗后,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对进行优质护理所得到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7.6%,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护理所得到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76.3%。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就普外科而言,患者的病情都比较急重,在物质文化日益膨胀的社会,患外科病的人也越来越多,病种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普外科患者大多数都要进行手术治疗,在普外科患者住院治疗到治疗结束,对普外科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4-5],加快患者顺利康复的速度。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满意度比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护理的满意度要高,这说明优质护理[6]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一个舒心的服务环境。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始终以患者的利益为出发点,时刻为患者考虑,对患者的饮食、服药情况做好详细的记录,每天微笑的面对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患者不断的问候,让患者感受到了亲人的问候,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同时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修养。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在护理的过程中,与患者之间加强了沟通和交流,患者可以随时感受到护士的关心,使得患者对护理人员百分百的放心,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的生活环境进行改善,让病房变得更整洁,为患者营造了一个健康舒适的康复环境,营造了和谐的护患关系,护患关系明显改善。护士主动为患者提供健康指导意识明显增强,重视与患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和个性化健康指导,患者熟悉入院须知、便民服务措施、熟知主管医师和护士、药物性能、饮食要求、专科疾病知识、安全防范等内容,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由实施前的65%上升到95%。提高了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医院秉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的深化,是实现医患关系走向新台阶的重要保证。在今后的医疗事业发展当中,仍然要不断的发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赖春娣,郑仕文,吴莲香,等.五级质控在“优质护理”活动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妇儿健康,2011,8(4):222-223.
[2]朱玉星,杨玲,刘青.开展优质护理提高护理质量[J].中国实用医药,2011,10(20):110-111.
[3]王宏霞.优质护理的实践与思考[J].全科护理,2011,10(20):34-35.
[4]温春良,路海云,谢佩珠.床边工作制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J].现代医院,2011,11(8):18-19.
[5]房欣,杨冰琦.护理规范服务的效果评价[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10(16):21-22.
篇3
中职体校在培养小学体育师资已具有一定的年限,在传统师范教学能力培养中相当不错。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与教育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当前“阳光体育”新理念下,体校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都出现了相对滞后的现象,这一滞后现象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所体现的教学能力能较好地反映。
二、术科普修学科结构设置单一,知识面较窄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是提高中职体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基础。但长期以来体校体教普修术科课程设置内容陈旧、单一,忽视了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联系,缺乏对项目的趣味性、娱乐性的挖掘。课程内容相对滞后,教材更新速度缓慢,跟不上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
三、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教学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但中职体校实践教学的空间还是很有限,缺乏为锻炼学生设计教法、开发课程资、创设教学情景等诸方面能力的实践环节,这样就很难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生无法接触中小学体育的真正需求。
四、普修课教师教练因素,学生主体性作用因素
经调查,贵州省省中职体校术科普修课教练50%左右是专业队退役运动员,30%左右毕业于高校运动训练专业,真正毕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20%左右。因此,术科普修教练运动训练背景厚,而体育教育背景浅。学科结构单一,知识面较窄。传统的教学训练在思维方式上、传授方式上、学生发展上都不同程度的扼杀了学生的主体精神,使部分学生逐渐形成较强的惰性。
五、术科普修课课程设置因素,成绩考核标准因素
由于一直以来的办学模式的单一和工作着力点偏移,全面实现小学体育师资人才培养目标困难较大。必须重新审视原有的课程设置问题。调查中发现,60%的教师认为目前体校普修课的课程设置不合理,35%认为不太合理,所培养的学生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的体育师资人才需求。目前术科普修课考核基本上是以统一的标准进行量化评价或考核,考核内容及项目组合单一,形式相对固定,过于强调结果性评价。相对忽视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因此,这样难以体现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个体差异,无法通过现存的评价方式和指标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的进步与提高做出合理科学的评价。
六、结论与建议
篇4
关键词:应用波谱学;教学实践;问题;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108-03
一、应用波谱学在学习中的问题
应用波谱学作为应用型课程,是化学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着重讲授如何应用现代物理手段来确定各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学生通过对“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各章内容的学习以具备解析简单有机分子结构的能力,并掌握利用现代测试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缺乏对抽象知识的具体感性认识,因此觉得课程枯燥,存在畏难情绪,意识不到该门课程的重要性。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
1.由于波谱学课程内容涉及量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等化学学科多个研究方向及量子物理学等知识,理论基础艰深难懂,而课程又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前提下将知识灵活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客观上存在学习难度。
2.在学习该课程前,学生所接触的课程主要是理论或基础性知识,极少经历将理论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生相关能力及心理状况不足以适应课程的要求。
3.随着高校对教学、科研的投入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单位拥有高分辨核磁共振仪、红外光谱仪、质谱仪、紫外光谱仪等高端现代测试仪器,在硬件设施上有明显提升。然而上述大型仪器更多的是服务于科研而非本科教学,绝大多数本科学生依然没有或很少有机会接触、使用仪器,实验环节的受限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
二、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教学工作改革
1.转变教学观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改变传统的注重教授知识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给学生知识,尤其注重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与习惯的引导,培养学生自学习意识,提高学生获取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2.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应用波谱学作为一门应用型课程,除了基本原理的传授,更强调学生对基本知识综合、灵活运用的程度,但是课程本身难度大、系统性不强的特点导致学生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因此从教与学双方面考虑激发学习的源动力——兴趣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生活经验中熟悉的案例进行课程导入,注意寻找兴趣点,用兴趣点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认识到课程学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例如在核磁共振波谱章节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听说的医院的磁共振成像技术作为课程导入内容,让学生觉得核磁技术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通过上述的导入设计一方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新课内容有一个由表及里的学习与实践过程。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该工作是切实有效的,尽管课程内容的难度很大,学生学习课程的热情很高,能主动思考更多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因材施教。根据培养方案,学生在此前已学过有机化学课程并接触到过相关知识,但只有一章的内容,学生意识不到其重要性。因此,在授课前开展摸底测试,难度要求略高于基础有机化学课程的要求,此项措施不仅引起学生对课程的重视,自我认识自身的知识水平,教师亦可因此了解实际学情,为组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提供依据。引导学生树立“所定购教材只是主要参考书”的观念,列出有关的参考书目,从教材选用的模式上引导形成学生广泛阅读、自主学习的意识,辅助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中学的“计划式”向大学阶段的“自主式”过渡,以期更快更好地探索适合课程特点及自身的学习方法与模式。实践中我们发现较优秀的学生的转变更明显一些,中等程度的学生会感受到课程的革新而普遍存在着较大的兴趣。
4.教学方法多样性,讲求实效性。①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根据课程特点,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多种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用恰当的案例进行分析讲解传授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充分认识到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最佳结合的关键环节。在关键知识点设计问题,并根据问题的性质及难易程度选择解决的方式,如让学生思考后请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再加以适当的补充和讲解,或作为思考题要求学生课后通过自己查阅资料解答。通过提问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引导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②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根据应用波谱学理论抽象难懂、信息量大等特点,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点来达到有效传授知识的目的。加强教师运用技术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了教学内容,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根据应用波谱学理论抽象难懂、信息量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点来达到有效传授知识的目的。加强教师运用技术的能力,将仪器、原理等不可及的内容集合动画、文字、图片、声音、音像剪辑等手段进行展示,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有趣,使课堂效果更为生动,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了教学内容,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③积极开展网络课堂建设。随着Internet技术及其向宽带、高速、多媒体化方向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是高校教育适应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是高等学校信息化课程建设的最主要形式之一。而学会、习惯于使用丰富的网络优质资源不仅是现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自主学习及终生学习能力培养及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形成适合于应用波谱学课程学习方法的内容之一。通过网络课堂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共享资源,利用网络远程教学平台弥补课堂教学学时及师生交流的不足,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此外,我们充分利用自建的及其他广泛的优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在教学中引发学生对一问题的好奇或者设置一些疑问,并通过引导学生搜集资料、整理分析、推论验证的过程,增进学生解决问题并对问题形成系统解释的能力,培养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5.建立多元化考核体系。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中,课前的摸底考试、网络资源的使用等环节对学生已有的学习方法及习惯形成强大的冲击。在新事物面前,学生的惰性会阻碍其接受新事物而使教学模式改革难以推行。为此,把教学的过程与课程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网络课堂中开发在线测试系统,建立多元化考核体系,课程成绩中卷面成绩占50%,在线测试成绩占30%,平时成绩(课堂讨论、主题探究等)占20%,通过网络资源使用参与考核体系的方式,一方面达到全面考核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促成学生改变旧的学习方法与观念。实践结果表明,学生由最初的抵制、抱怨到慢慢的适应,许多学生觉得波谱学课程尽管难度大但还是很喜欢,教学效果有了显著提高。从历届学生使用类似难度系数的试卷库考试成绩来看,近五年来,平均成绩在平稳上升,可为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有力的证据。
通过上述教学模式改革措施的实行,我们在实践中逐渐形成适合我院专业特色化学类本科生应用波谱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新增加课程的实验环节,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质,实效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促使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及终生学习意识,经历三届学生教学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生运用波谱学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显著提高,学习兴趣浓厚。当然,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网络资源平台的建设涉及到学校硬件条件及软件平台的条件及政策是教师教学环节中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希望能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并加以改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
参考文献:
[1]潘为高,罗彭,等.高校药学专业波谱学应用型教学模式[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4(3):107-109.
[2]岳文瑾,吴之传,高建纲.近代测式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大学化学,2010,(6):34-36.
[3]郭丽冰,陶曙红.《波谱解析》课程教学改革及教学效果调查分析报告[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21(4):480-481.
[4]许招会,王畝,等.浅析波谱分析课程教学改[J].光谱实验室,2007,24(3):400-402.
篇5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史大卓认为,慢性病的预防不仅仅是医院和医生的工作,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应该发挥全社会的力量,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从娃娃抓起,把慢性病的防控工作做好。
史大卓说,由于医学科普健康知识普及滞后,青少年慢性病将成为重要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青少年肥胖、缺乏运动、吸烟等是成人发生高脂血症、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脂肪肝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2010年国民体质报告》显示,10年内我国青少年肥胖率增长了近50%,城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19.51%,城市男学生1/4为胖墩儿,全国超重肥胖儿童少年已经达到1200万人,占世界“胖孩儿”总数的1/13。80%的肥胖少年儿童将成为肥胖成人,同时也使慢性疾病的患病年龄提前10~20年。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中国的肥胖率将很快赶超欧美。
而目前我国慢性病重治疗轻预防现象严重。史大卓说,以高血压病为例,我国人群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仅分别为38%、18%和6.1%,远低于西方国家。因为许多慢性病在疾病代偿阶段,或靶器官严重损伤的的前期阶段,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使许多人认为自己没有病,服用药物干预是不必要的举措。虽然近年来我国相关媒体进行了大量医学科普知识的宣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疗科普知识的普及程度,但针对慢性病预防宣传还有待加强,尤其少年儿童喜欢的卡通宣传几乎处于空缺状态。
此外,有些宣传被少数利欲熏心的人炒作,给慢性病预防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不少患者“因骗致贫、因骗致病”,甚至因骗致死送命。史大卓认为,医学科普知识的宣传从娃娃抓起,是逐渐改变不良宣传现象的一个重要措施。
因此,史大卓提出了三点建议:
一是组织医学专家有针对性地编写常规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病、肿瘤、肾病等医学科普读物,作为中小学生辅助教材。把医学科普课纳入学校教育计划,开设医学科普教育课,规范教学时间和内容,做到“有课程、有课表、有教师、有教案、有特色”。
篇6
关键词:会计科管理制度建设
0 引言
会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严密细致的综合性管理工作。会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会计人员必须按照有关的财经政策、法规、制度的要求办理业务;会计所产生的数据信息要经过一连串的记录、计算、分类、汇总和分析等处理程序;会计管理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与其他经济管理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作为核算和管理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会计的内容也有所不同,当代电算会计替代传统会计的变革,必然要求赋予会计管理制度以新的内容。高等学校会计科作为一个基层会计工作组织,为了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正确履行管理职能,其自身的管理制度改革建设则显得尤其重要。我认为,普通高等院校会计科应制订三项管理制度,才能科学、合理地组织会计工作,具体实施会计工作的有效管理。
1 确定会计科工作范围
普通高等院校主管会计机构是计划财务处,计划财务处一般设有综合预算科、收费管理科和会计科等职能科室。隔行如隔山,会计科工作范围是为了适应学校其他部门需要而制订的一项对外管理制度,其目的是为了让学校各部门明白会计科的工作内容,同本处其他科室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提高办事效率,会计科应承担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①按《会计法》进行会计核算,履行会计反映和会计监督职能。②负责办理报账、转账及内部结算业务,正确编制记账凭证。③负责人员经费的计算、审核和发放,代扣代缴税金。④负责全校预算支出的监督执行工作,定期财务信息。⑤负责学科建设、科研课题、师资培训等管理会计工作。⑥负责学校基建财务核算及监督管理工作。⑦负责缴存财政专户资金的入账及国库集中支付资金的录入、审核及对账工作。⑧负责会计档案、票据的管理工作。⑨负责编制财务工作报告及年终决算工作。
2 制订会计科岗位责任制
会计科岗位责任制是一项内部管理制度。会计科内部按照会计工作的内容和会计人员的配备情况进行合理的分工,其岗位设置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也可以一岗多人,条例要求细化,使每项会计工作都有专人负责,每位会计人员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会计科岗位设置及其主要内容是:
2.1 会计科负责人岗位职责
会计科负责人要落实会计部门岗位职责和人员分工,领导本部门人员认真贯彻遵守国家财经法律和政策,维护财经纪律,严格按照《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学校《报账规程》组织管理各项会计核算业务。组织本科人员学习政治理论,专业知识和业务技术,提高业务素质,端正工作作风。掌握了解全校各项经费使用执行情况,严格控制超支部门报销,坚决杜绝不合理的各项支出。随时处理前台报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根据学校管理工作的需要做好内控会计工作,提供必要的管理数据。
2.2 财务长岗位工作职责
①按《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要求依法规范设置会计科目和会计账簿。②根据财务管理要求和学校年度预算设置管理代码、进行科学的指标管理。③每日汇总记账前凭证,稽核记账凭证,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办理记账手续,保证账务数据准确、完整,及时提供各单位、项目的经费状况。④与综合预算科协作,将学校审核通过的预算数据准确无误记入财务系统。⑤做好月末结账、年终账户冲转、年初账目调整和余额初始化工作,确保财务数据安全完整。⑥按时编制会计月报表及年终决算报表,定期分析财务状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⑦定期提供财务信息查询数据及咨询解释,正确设置用户查询权限。
2.3 系统管理员岗位工作职责
根据学校财务管理需要设置使用用户,正确授权每一用户可使用的功能模块。每天工作结束后备份数据,加强服务器的管理,保证财务系统安全运行。及时解决系统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做好财务系统的升级换代工作。
2.4 前台报账岗位工作职责
熟悉和掌握各项财务规章制度,敢于坚持原则。熟悉学校报账规程,正确运用记账代码,准确处理各项会计业务。对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进行审核。对无预算、无经费的开支不予报销,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不完整、不规范的凭证按规定要求退回补办手续。
2.5 基建核算岗位工作职责
严格遵守财经纪律,熟悉基建结算规则,依法保护学校利益。依照工程进度办理基建工程结算。对无计划、无合同、手续不完备以及不合法、不合理的支出不予受理。对基建支出项目、内容以及应付款项进行经常性分析,为降低投资成本、及时掌握有关投资支出信息提供可靠依据。认真审查基本建设预决算,对已完工工程项目及时与有关部门配合做好固定资产移交和会计处理工作。
2.6 工资核算岗位工作职责
会同学校人事部门严格按规定掌握全校教职工工资、离退休金、补贴、津贴的标准。及时登记和调整每月人员经费的变动情况,认真做好个人所得税、住房公积金等款项的代扣、代缴、核对以及与工资相关的各种款项的计算、扣除工作。完整保存个人工资档案资料、人员经费发放历史数据,便于查找。
2.7 出纳岗位工作职责
熟悉掌握国家《现金管理条例》和银行结算制度,严格按规定办理结算业务。熟悉银行和国库集中支付操作流程,根据审批后的转账通知单准确填制银行和国库集中支付凭证。按照报账规程办理现金支付、国库支付和银行转账,严密手续,所有现金和转账收支凭证必须先审核,后办理。加强安全意识,对经管的保险柜、各类印鉴图章、网银国库密码、支票单据、有价证券等必须严加管理,杜绝不安全因素发生。
2.8 综合结算岗位工作职责
认真做好国库集中支付资金的筹集、使用和调度,按计划节约运用好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根据有关协议做好教师培训经费的预付、报账、审核和登记工作,维护学校利益。正确计算及准确反映各种项目课题经费的来源、使用及结余情况,保证专款专用。定期与学校物资管理部门联系,严格按合同办理政府采购结算,做好财产清查工作,保证账实相符。
3 制定会计科承诺制
会计科是学校的资金管理部门,会计是学校经济活动中的一个特殊职业,其职业道德具有强制性和较多关注公众利益的特征。会计人员除了必须将本职工作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规范之下外,还必须具备与其职能相适应的职业道德水准,维护广大教职员工的共同利益。制定会计科承诺制度,对于全面提高会计职业素养和执业质量,建立真正的和谐校园,意义重大。其主要内容是:
篇7
由于经济落后,财力匮乏,黄圩镇基础设施及教育发展极为落后,全镇没有一条象样的路,晴天车子一过,黄尘滚滚,后车观前车,黑车转眼成了黄车;雨天土路则成了泥浆路,车子进得去出不来。全镇25所中小学教学设施极其简陋,近一半校舍为危房,许多适龄儿童迫于家境贫困而辍学。
理思路深情绘蓝图
“晴天白苍苍,雨天水汪汪”,面对黄圩这片贫瘠的土地,面对黄圩3万多干群满怀希望的目光,1995年,由省国信集团组成的驻黄圩进行挂钩帮扶的工作队员明确表态,“不脱贫不脱钩,不达小康不撤兵”,他们来到黄圩刚放下行里,就一头扎进乡村、走村串户,访贫问苦,调查了解农民现状,及时掌握农民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理清扶贫工作思路,制定详实的扶贫工作计划。在工作重点上,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通过请本地先进典型现身说法,组织到外地参观学习等形式,组织基层干部和群众代表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帮助干群换脑子、理路子、出点子,从而激发干群致力致富的内在活力;在资金投向上,坚持效益优行、择优扶持,不搞“天女撒花”,无论是乡镇主导产业还是一般产业,不论是社会事业项目,还是经济发展项目,只要当地干群自身有积极性,项目有效益,有市场的,就尽力帮扶;在资金使用上,坚持无偿资金有偿使用,除了对改水、铺路、草危房改造等社会公共事业项目采取无偿投入外,对经济发展项目大多采取抵押担保贷款的形式投入。实践证明,无偿资金有偿使用的资金使用方法,不仅可以将扶贫资金用于再投放,扩大扶持面,提高资金利用率,又减少部分村、户过于依赖扶持的现象;在激励机制上,坚持有奖扶持,项目补贴,对困难村、户自身积极发展致富项目的实施“奖励+补贴”的办法,多上项目的多奖多补,少上或不上的,少奖少补或不奖不补,对讲信誉守信用的村、户,逐步提高奖励额度和补贴比例。这种用市场经济理念进行帮扶的方式,极大的增强了群众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意识,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通过两年的扶贫,基本实现了村村脱贫的目标。
1998年根据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围绕三年达小康的目标,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将扶贫工作重点转移到为民办实事上。他们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多次论证后,认为要让黄圩人民彻底摆脱贫困,必须采取强根固本的方法,决定通过实施基
办实事情暖百姓心
交通闭塞,道路不畅也是阻碍黄圩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要致富,先修路,为了彻底改变黄圩镇交通落后的面貌,驻黄圩扶促工作队员深入乡村,走进农户,调查情况,了解哪条路需修,哪条路要建,据此而形成的一份份申请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建议书,接连不断地送到后方单位领导的手中,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扶贫修路资金源源不断地汇到黄圩,这些扶贫款,款款情深,流淌着帮扶单位对老区的一片深情,黄圩镇三万多干群将感激化为热情,在全镇掀起了男女老少齐上阵,千军万军修路忙的“大会战”,通过两年的努力,黄圩镇全镇24个村彻底改变了过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交通落后的状况。据统计,1998年至今,省国信集团先后为黄圩投入资金60多万元,为黄圩镇铺设砂石路60公里,混凝土路面47公里,从根本上改善了黄圩镇落后的交通状况。
实施“希望工程”,为黄圩的明天铺起了希望之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黄圩要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人才。由于种种原因,黄圩中小学教育设施年久失修,破烂不堪,中小学校舍60%已成为危房,这不仅影响到农村孩子的学习,还严重威胁着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扶贫队员迅速将这一情况向后方单位领导作了汇报,作为在黄圩定点帮扶的省国信集团上至领导下至员工,时刻牵挂着黄圩,公司专门拔出资金用于黄圩镇改造中小学校舍,为中小学添置办公设备,从根本上改善办学条件。总经理赵国桢、副总理徐祖坚、蒋旭升等主要领导多次亲临黄圩视察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在公司领导的重视和工作队员的努力下,省国信集团先后为黄圩投入扶贫资金180万元,兴建了黄圩中学教学楼和操场、报廊等附属设施,兴建了湾圩小学教学楼、改造了龙马、大拐、高庄、仇堆等5所小学,同时,国信集团还向黄圩中小学捐赠累计价值50万元的电化教育设备及其教学用具,极大地改善了乡村教育条件。
决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这是省国信集团工作队员的心声。进驻黄圩几年来,国信集团干部职工自发组织先后为黄圩失学儿童捐款捐物15次,累计捐款近80万元,先后资助特困生733人,使全镇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实施“甘泉工程”,让群众吃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人畜共饮一塘水,是1995年以前黄圩3万多群众无法摆脱的困境,肝炎、肠道传染病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吃水问题一直是摆在黄圩镇3万多干群面前的急待解决的头等大事。1996年省国信集团驻黄圩工作在副总经理徐祖坚的带领下,深入农家调查研究后,制定改水方案,落实改水措施,1996年至2001年,仅五年时间,投入帮扶资金65万元,帮助黄圩镇打井6眼,使全镇3万多群众饮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从而彻底解决了黄圩群众吃水难问题,使全镇自来水覆盖率达98.8%,使黄圩在全县率先完成农村改水任务。
1995年以来,省国信集团扶促工作队在按计划实施安居工程、甘泉工程等几大工程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同时,还结合实际及时调拔资金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2000年8月30日一场暴雨给响水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特大灾情牵动着国信集团领导和员工们的心,公司副经理徐祖坚、袁裕法和黄圩工作组长李小石在第一时间水中驱车赶到黄圩,与黄圩人民并肩作战。公司董事会也在第一时间内作出在扶促资金外为黄圩追加50万元救灾款项、捐赠40万元救灾物资等决定,并在洪水稍退后将救灾款物送到灾区,及时地帮助黄圩人民渡过难关。
调结构铺就小康路
传统单一的种植结构,制约了农民致富。1995年,省国信集团驻黄圩扶促工作队引导农民面向市场抓“双增”,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变粮棉二元结构为粮、棉、菜、经四元结构,加快发展多种经营,按照“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在全镇范围内形成“南藕、北林、中间桑”的格局,帮扶黄圩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兴办农业龙头企业,集中力量加快主导产品的培植,以农民联办、村户联办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民创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初步形成了工业农业并驾齐驱的强劲发展态势,促进全镇农业产业化发展。
黄圩镇地处废黄河故道,栽桑养蚕有着许多有利条件,扶促队进驻黄圩后,特别是省国信集团扶促队员进
篇8
关键词:教学质量;学生评教;专家评教;同行评教
近年,为了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很多高校制定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并且将教师教学效果与职称评聘、年终考核直接挂钩。不少高校为了使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更加规范、科学,建立和实施了以量化指标为基础的教学质量评价办法。
一、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量化考核的情况
当前,高校普遍建立了以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直接领导下的教学质量评价中心为主体的组织机构,具体负责全校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
多数高校已形成以学生评价为核心、专家评教和同行评价相结合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生评教主要是授课班学生网上评教,学生评教由学校教务处统一组织,各院系协助实施,每学期期末所有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参加网上评教。教师网上评教成绩主要是学生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打分并做权重处理后得出。专家评教指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和学校教学工作检查组专家(一般是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经验丰富教师)根据每学期的听课和教学工作检查情况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同行评教主要由各教学单位(院系)具体组织实施,每学期组织相近专业的教师采用听课、观摩的方式进行评教或互评,达到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专家和同行分别从教师素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对授课教师进行评分经权重处理后得到专家评教和同行评教成绩。
期末或年末根据三项分值经过加权计算每位教师教学质量综合成绩,并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确定相应等级。
y=αx1+βx2+γx3
其中,y是教学质量综合评分,x1是学生评分,x2是专家评分,x3是同行评分。α、β、γ分别是本学年学生评教、专家评教、同行评教三部分成绩各占总成绩的比重,α、β、γ是学校根据三部分的重要性和客观性的判断来统一决定的,α+β+γ=1。
如果本学年学生评教、专家评教、同行评教三部分成绩缺一项,则另两项权重相应调整。如本学年某位授课教师没有专家评教成绩,但有学生评教和同行评教成绩,则两者所占总成绩的比重分别是α、γ,α+γ=1。某位教师的综合教学评价成绩:y=αx1+γx3。
教学质量评价中心每学年根据教学质量综合评分的高低以院系为单位对教师进行排名,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确定每位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等级,评价结果以学校文件的形式予以公布。
学校统一建立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档案,把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考核、教学评奖和职称晋级的重要依据。对教学质量评价不合格的教师,由院(系、部、中心)负责协助教师本人制定改进措施并督促执行,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教学质量评价中心和教务处负责跟踪检查该教师教学工作的改进情况。
二、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的评价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法采用量化的办法,从学生评教、专家评教和同行评教三个方面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进行评价,使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更加规范、科学,完善了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高校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高了教师教学质量责任意识,引导教师不断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形成多样化的教学风格,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也为教师职称评定提供教学效果评价依据,为评选教师课堂教学优秀奖提供参考。
但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要客观、准确、公平地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绝非易事。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有一些客观因素影响着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1.学生参与评教的人数影响评教结果的公正性。同一位教师的同一节课,听课学生会有不同的评价,甚至得出完全相反的评价。一般来说,学生参与评教的人数越多,综合评价越客观、公正。
2.课程本
身的有趣程度影响学生评价结果。一些课程本身比较有趣或者学生普遍感兴趣,教师所讲内容更容易引起关注,对教师的评价也会高一些。
3.开设新课的教师与一直上同一门课的教师教学效果存在差距。毕竟教学资料和教学经验是需要长期积累的,上新旧课的熟悉程度不同,教学效果也存在差异。
4.一些教师一学期开设几门课,教学任务量很大。不是每门课都能讲得好,因为每个教师都有各自的研究方向。另外,上课太多、太杂导致每门课的准备都不充分,势必影响到综合评价结果。
5.高年级学生可能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一些。根据调查分析,一年级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最高,二年级学生其次,三、四年级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逐渐下降。其中的原因是随着学生专业知识的增长,后期课程的新鲜度下降。
6.能说会道或人际关系好的教师可能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评分,严格要求学生可能影响部分学生对授课教师的评价分值。
为了弥补学生评教的不足,一些高校增加了专家评教和同行评教。这两种评教方法有相似之处,都是教师对教师的评价。
但这种方式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督导组成员有限,每学期(学年)对全校教师全覆盖听课,工作量过大,组织困难。二是督导组专家的评价打分尺度存在差异影响到授课教师之间教学质量的客观比较。因此,听同一教师课的专家过少,会影响到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成绩公正性;听一节课的专家越多,平均分值的客观性越强。
同行评教设计的初衷是同行听课更有利于从专业角度对授课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评价,但由于同行往往是同一院系的相同专业教师,彼此熟悉,存在利害关系,或碍于情面,会普遍打高分,失去客观公正性,甚至导致同行评教流于形式。另外,同行评教也存在着同行教师参与同行评教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的问题。
三、教学质量过程控制比结果控制更重要
高校的首要职能是人才培养,提高教学质量无论对学校和教师个人都是头等大事。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确保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对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有效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整体上在逐渐提高,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方面,还是在教学手段和方法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与学生日益增长的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要求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如何根据学生时代特点、培养目标差异、学生志趣、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的不同等具体情况组织教学是教师持续面临的挑战。
1.强化对教学过程的有效控制。管理控制包括过程控制和结果控制两个方面,人们更多地关注结果。其实,对教学质量管理来说,过程控制比结果控制更重要。要制定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加强教学工作基本状态的实时监控,建立全员、全过程的教学质量控制系统,强化对教学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篇9
关键词:课程改革;校本选修课;走班制;学分制;反思;有效性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要求:“普通高中的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2012年浙江省教育厅颁发了《关于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通知》,强调此次课改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扩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自主选择,实施和完善走班制,推进选修课程的建设。
一、走班制校本选修课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普通高中传统的行政班授课制有其稳定性,便于管理,但过于强调统一,会无视学生个体间学科差异,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限制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推进教育的平等。学分制、走班制的校本选修课是对传统行政班授课的改良,既整合了教学资源,也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个性化发展的要求。而且教学内容由学校、教师、学生自主确定,既发挥了教师的特长和优势,也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拓展、技能的增长、个性的发展。所以,新课改一推出,学生觉得很新颖、很期待,教师们也能跃跃欲试,想大展一番身手,就像当年开设通用技术课,机遇与挑战共存啊!从理论上讲,走班制选修课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教学模式,是对现有基础教育中必修教程的有效补充,但热热闹闹地试行了两年多后,我们也看到了许多问题:
1.班级管理容易失控
走班制取消了行政班的约束,虽然有任课教师,有班长,但班级成员的临时性、随机性,班级存在的短暂性,引发了管理松散、课堂表现随意、学习效率低下、班级集体荣誉感缺乏等诸多问题,长此以往,对于自控能力尚不强的高中生来说,更容易引发各类问题。
2.校本选修课的学分和类别很难满足规定的要求
规定要求每位学生的选修课修满48个学分,这些选修课分别为知识拓展类、兴趣特长类、职业技能类、社会实践类四大类,其中要求职业技能类选修课不能少于6分,初衷是希望在校学生掌握一些职业技能,这很好,但对于一个普通高中来说,既没有相关的专业师资,也没有相应的技术设施,要开设这类课程显然带来很大的压力。目前我校的做法是向周边职业技术等学校借调师资和场地来开设职业类选修课程。本人以为,每个普通高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若开设这类课程都要外借,长此以往,这样做肯定不现实,也会给对方学校正常教学的运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再有要修满48学分,每位学生在上好必修课之外,平均每学期还得上9门校本选修课,这对既要参加10门学考又要参加4门高考的普通高中学生来说,无疑有点添乱之嫌。“我们的选修课是不是太多了一点?”这是开课以后学生的疑虑。
3.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普遍较弱
对已经有教学大纲的必修课程,一线教师执行时尚有种种困惑。面对一门新的课程,而且要教师自己来选择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难度,设计课堂教学方式,安排教学进度等,一线的教师深感压力重大。从已开设的课程看,存在如下问题:编写的教材系统性不强,内容安排的合理性尚欠科学;课程的延续性不强,一轮开课后,开课教师发现种种不足,大多选择放弃,下学期再尝试开另一门课程,据统计,两年内我校共开设了154门校本选修课,但延续的课程只有10门;课程的原创性、特色性不强,经过种种不理想的尝试后,担任选修课的教师普遍采用现成的精品课程或改编既有课程,因此体现教师特长和地方特色的课程越来越少。
4.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对校本选修课的接受度普遍较低
面对丰富多彩的选修课,学生喜欢上但又不认真学,很大原因是这些课程是不直接纳入高考的,当然课程的不成熟,也影响了学生的兴趣,大多数学生只是把选修课当成了文化学习重压下的调剂,很少有学生会认真思考、研究,据调查有多于■的学生认为一周九节的选修课太浪费时间了。同时,大多数家长也觉得一切无法用高考来衡量的学习都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教师对选修课的接受也是很被动的,毕竟开发一门全新的课程,对正常的教学任务是有一定冲击的,愿意承担选修课教学任务的老师大多数是课时不足或受评、聘职称条件的限制的教师,其中畏难情绪是不愿意承担教学任务的主因。从学校层面来讲,上级的规定不能违背,但能钻空子的时候也不妨打打球。
总的来说,走班制校本选修课的实施看似轰轰烈烈,实则成效不大。一个新的制度推行出现问题是难免的,但出现问题我们也要分析原因,这样才能让制度更加完善。
二、走班制校本选修课成效不大的原因
1.选课制和学分制的发展尚欠完善
目前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关于学分制的规定是学生修满学分就可毕业,出发点是考虑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避免学生浪费无畏的时间,但问题是我们的选课制度尚欠完善,尤其是我们的选修课程还在摸索之中,数量尚且难以保证,要修完这些选修学分其实是很困难的,所以,在选课制尚有问题的情况下,实行学分制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还有对于很多普通高中来说,校本选修课程很大程度上只是流于形式,现在的教育环境还是相当现实的,重重叠叠的应试压力使得学校不敢减少必修课的教学安排,要让高考科目减少到每周3节,挤出课时来上与高考没有直接关系的校本选修,恐怕不是每个普高校长都能接受的选择。
如果我们的选课制已经相当完善了,校本选修课程也比较成熟了,校本选修的内容也能体现在高考中了,再来实行学分制,即课程的管理形式与课程体系已经配套了,那么现有的课程方案实施起来将是水到渠成。
2.新课程改革设计者和操作者缺乏沟通
设计者的理念是新的,走班制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
校本选修课重在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但具体操作者,我们的一线教师,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能力、课程设计和开发能力是否也达到如此理想的状态呢?这真的不是靠开几次会就能解决的问题,新课改的实施也远不如发一纸文件那么简单,阻力和压力都是相当大的,挫败感打击了一批教师的信心,压力打消了一批教师的念头,种种顾虑也增加了家长和校方的抵触。因此说,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过程必定是漫长的。
3.教育评价体系没有更新直接导致了课程有可能流于形式
虽然近几年教育行政部门淡化了高考的排名,但地方政府和社会依然把学校的统考、学考、高考作为衡量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而学校也把教师的教学成绩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的重中之重。但多种类型的评价和考核都没有把校本选修作为真正的考核指标,校本选修课的推行必然会缺乏动力。虽然近几年也在评选各级各类的精品课程,但那只是每个学校几十
门、几百门选修课程中的凤毛麟角;省里也在评选省级特色学校,考核的重点是校本选修课,但两年了,恐怕还是热热闹闹走过场的多,在评的、评下来的学校真的每学期老老实实地在开设9门校本选修课程吗?
三、提高走班制校本选修课程实效的措施
现实不容乐观,问题依然存在,但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因为更好的愿景也是每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期待的。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如何提高走班制校本选修课程的实效,笔者觉得从学校和教师层面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切实开展好校本培训
提高教师对校本选修课的开发和开设能力,最有效的办法是切实开展好校本培训,邀请专家和有经验的教师开设讲座,解读新课改,对校本选修的开发和开设作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帮助更新一线教师的教学理念,拓展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专业修养,有机会的话让一线教师去参观课改实验学校示范学校,做好辐射和传帮带的工作。
2.学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要设计好课程方案
学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要制定有统筹安排的校本选修课程体系,做好课程的实施工作;每个学校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开设好具有本校特色的选修课,要做足、做好特色课程的研究和宣传;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循序渐进的规律,开好选修课。
3.做好为学生选课的指导
在指导学生选课方面,学校除做好充分动员工作,编制、印发详尽实用的选课手册外,还要建立一个选课指导中心,这个指导中心由教务处、教科室、教研组长和部分开设选修课的教师组成,负责指导、调控全校选修课的开设和学生的选课。指导工作要强调两个原则:一是“以生为主”原则,利用好职业生涯规划课,强化学生“认识自己,设计未来”的意识,帮助学生“学会正确选择”;二是“科学合理”原则,指导老师给学生的建议一定要科学合理,要符合当今的高考政策,并把学生对未来的专业选择和学生目前的培养结合起来,有条件的话建立高中生导师制和成长档案,更为合理地指导学生个性化课表的制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改的过程必将是艰辛的,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的教育对学生成长是有利的,我们的一线教师、学校领导一定能创造条件让课改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唐龙云.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学分制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04).
篇10
Abstract: At present, domestic social marketing research team and research has formed a certain scale. Through the statistical and knowledge map analysis, in view of the CSSCI and CNKI literature statistics, it is significant to the future social marketing research hot spots, can clears "what" and "who", "how" to study of social marketing.
关键词: 社会营销;知识图谱;分析
Key words: social marketing;knowledge map;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4-0317-02
0 引言
社会网络作为社会营销的主要载体和运作基础,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本文讨论基于知识图谱的社会营销的基本内容。知识图谱的作用在于知识导航,它通过数据挖掘、信息分析、科学计量和图形绘制等一系列处理,将某一学科的知识变得可视化。研究者通过知识图谱可以更形象地了解某学科的知识构成,为其选择感兴趣的学术研究领域提供帮助。
1 社会营销引入知识图谱分析的意义与作用
文章以我国cnki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网络科学知识图谱的绘制,以可视化的手段展示了近五年来国内社会营销相关领域的合作网络,发现我国社会营销学合作网络尚未建立起规模化的学术团体和强大的学术中心,建议通过加强各研究团体间的学术交流,全面提升学科合作研究的水平。科学知识图谱通过可视化的方式揭示了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其中社会网络分析将成员的社会网络信息图形化,从而更加直观。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本文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绘制出社会营销学合作网络知识图谱,为加强该学科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帮助。
2 社会营销的发文量分析
社会营销是当今医药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一种营销管理新趋势。事实上,很少有企业能脱离社会网络真正实现好社会营销。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对社会营销文献进行梳理,对社会营销研究现状以及相关重要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由检索结果可列出年度发文量,如图1所示。
1996 年以前的社会营销的研究发文量不大,随后稳步增长。由于社会营销发文缺少权威期刊,只将CNKI收集的刊物均作为检索范围,将搜索时间确定为1994年以来至2011年结束。由上图可见,国内文献数量增长很快,但在2000年前后陷入徘徊期,之后文献发表数量又迅速增长并于 2008 年达到峰值。
对于高产作者,基于对检索到的作者进行词频分析,整理出频数不少于8次的作者,即量不少于8篇的作者。表1显示了目前我国社会营销领域的高产作者。
3 社会营销的关键词共现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科研人员在对海量文献的内容构成、数量变化及相互引证关系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出学科知识相互作用的特征和规律性,有助于发现新的知识增长点。从文献计量学角度看,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通常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相同的热点领域反映了国内对社会营销和市场营销研究的交叉,作为国内研究的主流领域,上表反映出国内对该研究内容的重视程度尚不足。通过对其研究内容的分析,发现企业社会营销目前及未来的主要研究内容仍与绿色营销和社会责任等存在较多的重合之处。但需要注意,交集中的某些热点词汇会因为被重视度不同而导致其热度有所差别,如营销组合的研究仅有12次,说明对此并没有高度重视。(表2)
可见,国内对社会营销研究的仍显不足,我们认为对于社会营销的研究同下图可知,国内的频次为12次,国内又将社会营销加以细化,说明了国内对于社会营销的研究关注程度较大,视角比较宏大。
由图2可见,国内研究热点主要在于社会营销和医药营销等观念层面和理念层面的理解为主,与社会营销存在着共同出现的频次较高的现象,说明国内对社会营销研究存在不足,应该加大研究的力度。
考虑到社会营销是营销科学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和相互融合的综合领域。节点的核心地位通过值反映,值越大代表其的核心地位的程度越高。中心代表从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能够控制的其他节点,其值越大越具有控制力。通过我国的社会营销关键词中可以看到,存在不完全融合的网络连接。
经计算合作网络密度值计算低,我们发现国内小规模的高产作者之间的社会营销合作还没有形成一个广泛的相互合作。因此,扩大合作范围,鼓励不同的研究机构和学科背景的学者交流显得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孟微,庞景安.Pajek在情报学合著网络可视化研究中的应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04):573-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