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桃花源记范文
时间:2023-04-05 02:08: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陶渊明桃花源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陶渊明;唐代;诗酒文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016-01
一、引言
中国诗酒文化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力密不可分的,魏晋之后的隋唐史称“盛世之治”,社会安定,生产力发展,既是中国酒文化的全盛时期,也是中国诗歌的全盛时期。在这样一种盛世里,诗人们创造出了一种唐人特有的诗酒浪漫情调,使酒文化在古典诗歌的巅峰时代流溢出了醉人的馨香,而陶渊明对后世诗酒文化的影响,也在唐代诗歌中展露无余。
偶然作六首(其四)——王维
陶潜任天真,其性颇耽酒。自从弃官来,家贫不能有。
九月九日时,空满手。中心窃自思,傥有人送否。
白衣携壶觞,果来遗老叟。且喜得斟酌,安问升与斗。
奋衣野田中,今日嗟无负。兀傲迷东西,蓑笠不能守。
倾倒强行行,酣歌归五柳。生事不曾问,肯愧家中妇。
此诗就是陶渊明生平的真实写照,嗜酒这一品性体现的淋漓尽致,他的天性放任,辞官归隐,家贫难得饮酒,有酒便饮的性情得到了后世的推崇。“九月九日时,空满手。中心窃自思,傥有人送否。白衣携壶觞,果来遗老叟。且喜得斟酌,安问升与斗。”这一典故出自萧统的《陶渊明传》,原文是“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
二、陶渊明对唐代诗酒文化的影响痕迹
(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菊”和“东篱”成为了一种意象,但所表意境就各不同了。孟浩然在《九日怀襄阳》中道“谁采篱下菊,应闲池上楼。宜城多美酒,归与葛强游。”借“篱下菊”来表现出一种落寞孤寂,而非渊明的悠然自在,随后又说不如和酒友畅饮美酒来抒怀。白居易的《闰九月九日独饮》中说“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从中美酒置眼前,还有熟悉的嘤嘤管弦音,偶逢闰九重阳日,悠然的在东篱下独饮,这与渊明的悠然是一致的,但提到重阳和“旧管弦”,诗的感情基调就带上了些许的伤感。此处的“东篱”不再是字面的意思,而是喻指诗人的隐居饮酒之所。在《家园三绝(其二)》中白居易写道“篱下先生时得醉,瓮间吏部暂偷闲。何如家酝双鱼榼,雪夜花时长在前。”“篱下先生”取自“采菊东篱下”指的是陶渊明,白居易在此是以陶自比,说明诗人推崇渊明饮酒的闲适与田园风。
(二)以陶渊明比人
当然,除了以陶渊明自比,也有诗人以陶渊明比友人,这些都从侧面反映了陶渊明追求自然崇尚自由精神的风度人格为世人所赞誉。以渊明比友人的是李白,他在《送韩侍御之广德》中写道:“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贳酒与君顾。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诗中的“泉明”指的就是渊明,因为唐高祖名讳“渊”,所以唐人诗文中的“渊明”多改称“泉明”。这首送别诗中,李白将友人韩侍御比作渊明,就完全说明了对渊明的赞誉。
(三)葛巾漉酒
《陶渊明传》中的“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就是陶渊明以头巾漉酒的真实写照,唐诗中便有“漉陶巾”这一词语的出现。王绩的《尝春酒》中有“野觞浮郑酌,山酒漉陶巾。但令千日醉,何惜两三春。”饮乡间美酒风度堪比汉代大师郑康成,滤酒以巾潇洒恰如东晋名士陶渊明,只想让自己想刘伶那样长醉千日不醒,怎么会为因此失去两三个春天而叹惋。此处“漉陶巾”既指滤酒用的巾,也代指陶渊明。白居易的《咏家酝十韵》中有句云:“酿糯岂劳炊范黍,撇篘何假漉陶巾。”此句中的“漉陶巾”就只是滤酒的布。
(四)杯中物
此外,陶渊明独创的“杯中物”也成了酒的代名词,也有化用为“尊中物”的。例如李白的《对酒忆贺监二首》中有“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卢全的《解闷》云“人生都几日,一半是离愁。但有尊中物,从他万事休。”同时,因为陶渊明辞官归家著有《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就成了辞官归隐的代名词,罗隐的《曲江春感》中就有“一船明月一竿竹,家住五湖归去来”这样的诗句,意为不如撑起竹竿载一船明月归隐五湖效仿陶渊明。《桃花源记》为世人所知后,“桃源”一词就成了隐居之地的代名词,钱起的《岁暇题茅茨》中就有“桃源应渐好,仙客许相寻”,说隐居之地一点点地变好,神仙一样的宾客相互探询。
三、结论
李白也好,杜甫也罢,唐代诗人或多或少的都会受到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影响,不论行文用词,还是人生态度。诗的魅力自不必说,酒的魅力也不可挡,诗酒在一起于陶渊明就形成了他那旷世的恬淡自然,影响着唐代后世乃至今日的文人。
篇2
1.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中选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在对“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一词作注时说:“[外人] ,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就是说与下文“遂于外人间隔”及“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中的“外人”一样,都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2.我认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的“外人”不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而应当是“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不同的人;而“遂于外人间隔”及“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两句中的“外人”才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两种“外人”所指不同。
3.理由如下:
《桃花源记》中的故事,应视之为桃源文化与世间文化的一次大碰撞,如果“此中人”的衣服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完全一样,又如何碰撞得起来?
文中的“外人”所对应的主体不同,前一个是对应于桃花源外的世人――“渔人”,后两个是对应于“桃花源中人”,前一个“外人”当然不可能同后两个“外人”一样。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前的小记,诗中与“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相对应的一句是“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俎豆”是古代祭祀用的礼器,“古法”是说仍沿用先秦时的方法,这二句是说礼法衣裳都保持了先秦古风。自然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所处的东晋不同。
如果将《桃花源记》搬上舞台,有什么样的导演会将“桃源中人”的发型服装等设计得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即“渔人”)一模一样呢?
关键词:《桃花源记》、“外人”、不同、初中语文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中选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在对“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外人”一词作注时说:“[外人] ,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
这里的“下”指的是下文中的“遂于外人间隔”及“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两句中的“外人”,也就是说,文中的三个“外人”都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我认为这样注释是错误的,文中的“外人”所指不同。
按照教材中的注释,“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就应当翻译成: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人女人的衣着穿戴跟桃花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
桃花源内外的人衣着“完全一样”,显然是不符合陶渊明所追求的仙境――“世外桃源”中“世外”之原义的。
我认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的“外人”不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而应当是“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不同的人;而“遂于外人间隔”及“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两句中的“外人”才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两种“外人”所指不同。
其理由如下:
一、从文气贯通上讲不通
据文意,“渔人”初见桃林而“甚异之”,好奇心驱使他“欲穷其林”;当“林尽水源”之后,“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此时的“渔人”感到更加惊异,于是“便舍船,从口入”;穿过山洞之后,乍一见平旷的土地、整齐的房舍、以及大片的良田美池桑竹之时,自然是又惊又喜;此时忽然见到其中往来耕作的男男女女,顺理成章应当会给“渔人”一次“更大的”惊异,如果“渔人”见到的“桃花源中人”(似乎可以称之为“仙人”)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完全一样,也就是“桃花源中人”穿着的衣服同“渔人”日常见到的“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一样,则司空见惯,何惊之有!若不令“渔人”再次惊异,则文气嘎然中断。
另外,下文即有“见渔人,乃大惊”句。桃花源中人的衣着既然已经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一样,见到与自己衣着一般无二的“渔人” 也许会因为是陌生人而感到奇怪,怎么会“大惊”?故而桃花源中人的衣着与“渔人”理应不同,此处的“外人”应当是指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不同的人,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的代表――“渔人”意料之外的人。
《桃花源记》中的故事,应视之为桃源文化与世间文化的一次大碰撞,如果“此中人”的衣服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完全一样,又如何碰撞得起来?
二、从情理上讲不通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的“外人”是站在“渔人”的角度,用“渔人”的眼光去评价的,“渔人”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的代表,他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的角度出发,判定“桃花源中人”为“外人”,一定是指“桃花源中人”与“渔人”自己这个“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不同的人,也就是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迥异的人,我们今天也常常把与自己不相类属的人称作“外人”,就是这个道理。就如同我们忽然见到外国人时,称其为“老外”,在“老外”们“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对中国一无所知时,他们的衣服怎么会同我们一样呢?
而后文的“遂于外人间隔”及“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是站在“桃花源中人”的角度,用“桃花源中人”的眼光去评价的,理所当然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了。
“桃花源中人”避秦时乱而寻觅到这个“世外桃源”,并与外界完全隔断,因为“遂于外人间隔”,所以“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也因为安居乐业,不愿受到“外人”的干扰,才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由于文中的“外人”所对应的主体不同,一是对应于桃花源外的世人――“渔人”,一是对应于“桃花源中人”,前一个“外人”当然不可能同后两个“外人”一样。
三、与陶渊明自己的注解相悖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教材中只是选了陶渊明《桃花源诗并记》中的“记”,而舍弃了后面的“诗”,其实,作为诗人,陶渊明是将“桃花源诗”与“桃花源记”作为一个整体去创作的。正规的选本如中华书局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作《桃花源诗并记》“并记”二字特意用小字标出,说明“记”是“诗”前的小记,二者是一个整体,“记”是附注,“诗”才是本体,二者珠联壁合,相辅相成。
诗云: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在《桃花源诗》中与“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相对应的一句是“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此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互解为“俎豆衣裳犹古法、俎豆衣裳无新制”。“俎豆”是古代祭祀用的礼器,“古法”是说仍沿用先秦时的方法,这二句是说礼法衣裳都保持了先秦古风。
陶渊明吸取了《老子》“小国寡民,虽有什伯之器而不用”,“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思想,着力揭示出桃源民俗文化的特质:礼法、服制仍保持先秦古风,意味着古老美德的保持。如果同桃源外喜好奢侈的风气一样,古风何在?美德何在?且陶渊明说:“悉如外人”的“悉如”是完全一样的意思,如果序文说桃源中人的衣着完全同当时桃源外的人一样,诗中又说“犹古法”、“无新制”,岂不自相矛盾?
四、与后人的旁证不合
唐代的王维非常推崇陶渊明,王维有一首仿陶渊明《桃花源诗》的《桃源行》,其中有这样的诗句:
……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
由“居人未改秦衣服”,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的衣服已经与“秦衣服”有了很大的不同,王维在此特意强调了桃花源中人的衣着仍然是秦代的式样,定然不会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东晋时代的人衣着完全相同的。
通观《桃花源诗并记》全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桃花源中人”是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不相类属的“另一类人”,无论是行为习惯、精神面貌、言谈举止还是衣着打扮都是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有着很大差异的。
陶渊明虚构《桃花源记》这个故事是有所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年战乱纷起的环境中,针对世风日下,社会动荡,官僚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构想出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争、人人各尽所能地劳动,人们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融洽友好的理想社会,桃花源中人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种本质的不同必然会在他们的衣着上有所体现,陶渊明是不会让桃花源中人的衣着与“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相同的。
其实这是一个十分简单问题,如果将《桃花源记》搬上舞台,有什么样的导演会将“桃源中人”的发型服装等设计得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一模一样呢?
我们完全可以用“极化归谬”的方法来论证一下:
我们设定一位西装革履的现代“渔人”有幸进入“桃花源”,他发出“桃花源中的人穿的衣服全部同外人一样”的感叹。这里的“外人”会是现代“渔人”眼中的“桃花源以外的世人”――现代人吗?桃花源中人的衣服会同我们的这位现代“渔人”完全一样,也西装革履吗?显然,说“悉如外人”中的“外人”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并与“遂于外人间隔”及“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两句中的“外人”相同,是完全错误的。
篇3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一句就让人浮想联翩,仿佛我已身处于这幽幽桃花林中,留恋惊叹。当粉红桃花焕发着勃勃生机时,不禁使人忘却忧愁烦恼,只想静享这天赐美景。这一句还给人以一种美好的预感,让人仿佛看见男女老少纷纷前来迎接这边稀有的客人,你争我抢,好不热闹。
陶渊明以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这样的寓言,道出了人们希望世间和平、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在当时那样黑暗、腐败的社会中,“桃花源”实属人人心驰神往的地方。
现实中,也有一个景区叫作桃花源,就在离我们这儿不远的地方。但你若是抱着访古踏幽的美好愿望前来,势必会失望而归的。桃花源景区完全是后人依照《桃花源记》人工炮制出来的。我想,中国现在有太多这样的风景名胜,以自然之名,却有着太多人工雕琢的痕迹;以古迹之名,却大多是新建的仿古建筑。
我们看看“桃花源”,人们在那里竖石碑,引清渠,植桃树,以陶渊明做话题,却失去了隐逸的真意。他们难道不知道,陶公在《桃花源记》中写桃源老人殷殷叮嘱渔人,此事“不足为外人道”吗?
想到这里,名篇《桃花源记》带给我们的美好感觉顿时戛然而止。正好窗外一阵冷风吹来,刚刚涌起的惆怅便盘绕心间,久久不去。夕阳西下,暮色苍茫,心中平添无限的怀想与悲凉――真正的桃花源,它究竟在何方?
篇4
“屋舍俨然”的“俨然”的意思是“整齐的样子”,“屋舍俨然”的意思是房舍整整齐齐,出自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桃花源记》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桃花源记》介绍: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于永初二年作,文章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给自足,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与世人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想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本文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关键词】陶渊明 《桃花源记》 “外人”
晋代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中的“记”中“外人”一词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在“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第二次出现在“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对此书中所作注释是:“外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意即两个“外人”都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对此,笔者认为两处“外人”应该作不同的理解和解释,现不揣浅陋,冒昧提出,请方家指正。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写“武陵”“渔人”眼中所见到的桃源之中的人。此处,“外人”一词不应理解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而应该理解为“世外之人”即在“武陵”“渔人”眼中,他们是另一个世界的人,与“渔人”所处现世不同的外世之人。为何如此理解?从全文所写内容看,《桃花源记》为我们虚拟了一个与世隔绝、“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其中之人从“秦末”(公元前206年之前)入居其间,至晋太元(公元376——公元396年)中,已历时500多年,其间他们过着一种与外世完全隔绝的生活,这由文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遂与外世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以得到证明。在这500多年的漫长时间里,历史已经经历从两汉、三国到魏、晋的重大变迁。这种历史的沧桑变迁必然会导致人类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服饰作为人类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因此,晋代人的服饰同秦代相比,应该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而桃源之中的人,由于与外世隔绝的封闭式生活,外部世界剧烈动荡的时代变迁,对他们生活的影响就很小甚至几乎没有,平静的封闭环境,使他们的生活仍然停留在秦末那一特殊时代,他们的服饰,受不到外界时世变化的影响。可能仍停留在秦末状态,或变化很小。桃源中的人不可能在经历了500多年与世完全隔绝的生活之后,其服饰与历经沧桑变化的桃源外的人保持惊人的一致,他们的服饰与“武陵”“渔人”的服饰,一定存在着极大极大的差别。这才导致了在“渔人”眼中,他们好像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人——“悉如外人”,如同我们今天所说的“外星人”。试想,对“渔人”来说,如果在桃源之中看到的是与自已一模一样生活着的人,那他只会为其中的美景所感动,不会产生更大的好奇,不会去“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他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他所看到的是一个与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个世界。他们的生活习惯(包括服饰方面)、分配方式、社会关系等都与“渔人”所处的时代,存在着一种巨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的最明显、最直观之处,可能正好表现在各自不同的服饰衣着打扮上。在没有摄影、录像等现代技术的晋代,一个人眼前突现出现了一个与自己服饰衣着相去甚远的人,“惊为天人”就决不是无稽之谈,而是必然之举,不足为其了。也正因为此,不仅“渔人”是这样,桃源中的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就显得非常合理而且自然了,因为在他们眼中,与自己服饰衣着相去甚远的“渔人”,简直就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外人”了。这里“外人”即陌生人之意,旨在强调桃园中人与外界之人服饰上相去甚远,一为印证其古风犹存,二为证明其避世之深。其诗中有“衣裳无新制”句,与此相应。“无新制”并非衣着破烂,无新缝制之衣,而是说衣服仍然保存了秦之古朴样式,而无当时流行之服饰。
因此,此处的“外人”应该理解为“世外之人”即另外一个世界的人。只有如此理解,“渔人”出桃源后“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字”的行为,和桃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的举止才顺乎自然而合乎情理。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此处是“渔人”离别时,桃源中人的叮嘱,这里的“外人”即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这正反映了桃源中人视“渔人”为外人,不愿受到外人的打忧,不愿进入现世,而希望将自身封闭起来,过一种与世隔绝的世外生活的愿望。这也正是身处乱世,与黑暗现实格格不入的诗人陶渊明的美好愿望。
篇7
一、钻研教材,挖掘文本资源。
《桃花源记》是苏教版五单元第三篇文言文,此单元的阅读教学重点是借助注释学习文言文。在初一初二以及前两篇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上译文已不是困难的,难的是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经历更好地解读课文的文化内涵和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深层次地阅读。我将教学的重点定为“引导学生知人论世,感受和认识平静、祥和的田园生活”;“正确评价世外桃源,认识陶渊明的济世情怀。”因为文学就是人学,我利用《资源学案》(学生配备的导学案资料)本课阅读题――结合《饮酒》、《归园田居》体会陶渊明的人生追求,作为预习题切入对本课的学习。课堂检测利用《练习册》(学生配备的练习作业册)本课《桃花源诗》的阅读题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检测。另外,通过钻研教材,我将课文内容概括为“环境美” 、“生活乐” 、“故事奇”,引导学生抓住“美” 、“乐” 、“奇”三个字探究课文。
教材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配套读本、教辅资料以及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等丰富的内容。教材资源本身丰富的内容为教学的成功实施和有序展开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平台。面对这些资源,我们应与时俱进,变简单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只有充分挖掘其中的丰富深刻的内容,才能使教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二 、开发网络资源,激感。
新课标指出“要充分发挥现代技术更好地养成收集、处理信息的习惯,提高语文能力。”因此教学《桃花源记》时,我从网上找出本课的动画朗读,这就首先从视觉和听觉上对学生形成一种冲击和感染,渲染了宁静、祥和的气氛,促使学生尽快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去。课前的预习作业,我让学生上网查找陶渊明的简介和本文的写作背景,以便课堂学习时更深刻地理解作者不满现实,寄希望于“世外桃源”的思想内容。鲁迅说过“倘要论文,最好顾及作者本人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近乎说梦的”。课后我让学生上网查阅“百家讲坛”2011年第30期张大千教授的“但恨饮酒不得足”,了解陶渊明的无奈、落寞、超凡脱俗与回归自然。这样真正达到了通过一节课的学习,认识一种人生态度,一个人生境界:陶渊明让我们在纷纭杂乱的社会人生中保持清醒的自我认识。
网络给语文课提供了教学信息的渠道,使信息的获得更为快捷,对语文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多媒体辅助教学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当然这里的用多媒体一定要适度、适时,不能舍本求末,使课堂教学的拓展偏离了教学的核心。
三、挖掘教材的“话题引发”价值。
教材中的课文,特别是那些文质兼美之作,都是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解读化语,借助这些解读化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活动。教学《桃花源记》时,我设计了“时空连线,走进桃花源,了解桃花源”的模拟现场采风活动,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且能体现学习目标的关于桃花源的话题对其他同学采访。这样课堂一下子‘活’起来了。学生提的有些问题还很有价值:你们为什么要来到桃花源?你们这里的生活怎样?打算一直隐居下去吗?
本课的作业我让学生给桃花源里的人写一封信,可以谈对战争与和平的认识,可以给桃花源人讲一讲世外的故事,还可以对他们提一些建议。这样将课堂的讨论延伸下去。
在认识陶渊明的“桃园情结”后,我做了这样的拓展:“同学们,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的桃园情结。陶渊明增加了无数人的梦想。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为什么?学生通过探究将课堂与生活联系了起来。
四、比较阅读,适度拓展。
教材中有相同元素人物、主题、题材、技巧、语言、结构的文本材料,这种资源对文本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推动学生思考。教学中我设计了“为什么要虚构这个桃源胜境”时,我引导学生回想初一学习的《天上的街市》一文,得出这是不满现实,借助想象表达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课堂检测环节将本课与《桃花源诗》进行比较阅读。引导学生体会诗句描绘了怎样的社会情景?和《桃花源记》中哪些句子表达的意思一致?
勾连多篇,巧妙整合。努力钻研教材,挖掘文本所潜藏的资源点,捕捉篇与篇的交叉点,把握教材中课文与课文之间的联系、对教学目标、教学材料、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形成一种语文知识的支撑力更强、容量更大、形成更为灵活丰富的教学过程。
对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注重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和补充、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把语文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使语文教学呈现出一种开放的态势,这样的尝试会激发学生兴趣、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加深课内所学。但这样的开发与拓展一定要适度、适时,不能挤去阅读理解文本的宝贵时间,否则会使语文课程改革的石晓星大打折扣。
篇8
说来真是一个迷惑千古的结局。想那“渔人”,在离开桃花源之时,一路均做了标记,后来竟然“不复得路”,难道桃花源真的只是一个虚幻的“乌托邦”?是陶渊明提供给世人的一个理想生活的模式?然而,多年以后,在遥远的无量山腹地,我竟幸运一如文中“捕鱼人”,若干年的寻寻觅觅,终于邂逅了心中的桃花源。
倘若不是亲眼目睹,谁又能想到,上苍竟然在这群峰云集的无量山深处,圈点出一个名叫黄草岭的村落——一方让人流连忘返的世外桃源。
汽车在蜿蜒的山村公路上行进,这是刚刚修通不久的黄草岭通向山外世界的路。路两旁山高坡陡,植被丰富,奇树蔽日,平时在城里花盆中才能见到的杜鹃花,在这里长成了大树,花大如盘,洁白如雪,张扬着顽强的生命力。野石斛花、山茶花、无量含笑等珍贵花卉遍洒山中,灿若繁星。
将车停在村委会,站在岭上这块大平掌上,昂首是峰,平视为林,低头有景。天边的群峰灰暗迷蒙,笔架山、猫头山、背娃娃山等无量诸峰尽收眼帘,气势磅礴、仪态万千。夹道数百步间,盛开着一种奇异的花朵,叫做“地涌金莲”,此花无叶,顶头开着硕大的莲花状的花朵,一直金灿灿地在路的上端延伸。下一段坡,转几个弯,扑面而来的,是云雾般飘渺的桃花和梨花。正是早春时节,晚照中一片桃红李白,间或露出些道路、谷场,或农家炊烟袅袅的石瓦粉墙。黄草岭人家的屋顶是由清一色的石板建盖,村民们将无量山中巨石劈成厚薄均匀,大小适中的方块,建成冬暖夏凉的石板房,错落有致地掩映在果树林中。
村主任将我们引进一户人家,这是一个极为宽绰的院落,洁净的天井边,一树梨花开得正盛,素雅的木格窗前几蓬兰草摇曳生姿。二楼的房梁上挂满火红的辣椒、金黄的玉米和硕大的火腿。石头砌成的墙面上以及低矮的鸡舍顶上,层层叠叠地累挂着养蜜蜂的“蜂桶”。蜜蜂们嗡嗡嘤嘤地忙碌在梨花深处。院落里的每个元素都透着踏实、安宁和富庶。
好客的主人热情地迎了出来,又搬凳子又倒茶,还端来了一盆新鲜的蜂蜜,蓄积在蜂巢里的蜜汁金黄饱满,用筷子轻轻夹了一块放进嘴里,满口的清爽香甜。
主人是一对60多岁的夫妇,操着浓重的川音,谈吐的语言习惯竟与景东任何一区的方言都不一样,一问才知道,原来在两百多年前,他们的祖先一行十几人逃难进入了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为了生存他们劈山开地,起房造屋。房前屋后种桃种梨种樱桃,田间地头种桑种麻种荞麦。几代人的努力才有了春赏花、夏看绿、秋品果、冬观雪的美丽家园。
真是无巧不成书,《桃花源记》中生活着的也是一群避难之人,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他们的“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他们的“怡然自乐”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陶渊明笔下的那情那景竟然与眼前的黄草岭如此的神似,不禁让我叹为观止。
黄草岭确实很美,虽朴实无华、清秀如水却又神韵无穷。四季井然有序地安排着黄草岭的收获:火红的花椒、硕大的蜜桃、肥壮的刺包菜、还有樱桃、黄梨、木瓜、石榴……一茬连着一茬的农事让黄草岭人一直恪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
那天傍晚,我们就在那户农家吃饭。院子里摆上古朴的桌子,不一会,丰盛的菜肴陆续上桌,肉质鲜美的无量山乌骨鸡,肥而不腻的老火腿,鲜嫩的刺包菜,味道独特的大麻菜,香甜的苦荞粑粑蘸蜂蜜,每一道菜都渗透着主人家的真诚与慷慨。席间仍是要喝自酿的包谷酒,要唱古老的祝酒歌。主人对我们这些山外来人的一番情意有如《桃花源记》所言:“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又如陶诗:“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便作乐,斗酒聚比邻。”
酒过三巡,村主任不禁有些醉意,他有些结巴的说:“如今到我们村的人是越来、越、越多了……多了好啊!这里是什么地?这里是黄草岭……”
篇9
[关键词]传统艺术元素 动画内容 音乐 新意
2007年动画电视剧超过6亿的收视观众,取得了超越国外动画收视率的成绩。《虹猫蓝兔七侠传》、《福娃奥运漫游记》、《小鲤鱼历险记》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几部动画作品。反观国内动画界,在理论上,关于动画创作本土化风格的建立和动画创作应该走出传统的争论依然继续。面对全球化的趋势,本土化和国际化成为艺术创造的热点。在动画的创作实践中,我们依然可以冷静地从国际上看到中国动画本土风格的缺失。“有评论员曾说。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国产、外来,赢得民心就是好动画。的确如此。国外的优秀动画作品层出不穷。而且各个流派分得非常清晰,日式、韩式、美式动画都各具特色,但是惟独没有中式动画。一些业内专家坦言,我们一些不错的国产动画片,借鉴了日韩风格或者欧美风格。”中国动画创作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本土特色又何来走出传统。同时在追求本土化创作中出现简单的逻辑:一提到本土特色动画,就会出现大量的水墨、剪纸、皮影、年画等传统艺术元素。比如展现江南水乡题材的动画,在绝大部分影像中出现水墨荷花,似乎传统艺术元素的出现就能传递中国韵味。传统艺术元素本身的确具备识别的象征性。但滥用和堆砌使传统艺术元素沦为悬挂的点缀物,没有跟动画内容产生相得益彰的效果,逐渐演变成僵硬的符号,不仅让传统艺术元素失去厚度,也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和视觉厌恶。追求具有影响力的本土动画作品,并非所有的题材类型都适合运用传统艺术元素来表现,也并非一味地呈现传统艺术元素就是本土特色。
那么如何有效地运用传统艺术元素,打破动画创作追求本土特色的颈瓶呢?对环球数码深圳公司的短片《桃花源记》进行赏析,希望能找到一些启示。
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包括:篆刻、秦砖汉瓦、京戏脸谱、国画、桃花、皮影、笛子、二胡、鼓、古琴……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取之不尽的意象资源。就看创造者如何恰当使用。
一、传统艺术元素的运用要符合动画内容的表达
《桃花源记》是根据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同名作品改编,将三维手法和传统艺术元素结合而成的动画短片。本片获TBSDigiCon6+2数字作品大赛最优秀奖和2006中国国际动漫影视作品“美猴奖”最佳短片奖等多个奖项。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用平淡自然的笔触展示了鸟语花香的世外桃源,“桃花源”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相通的心理体验。动画《桃花源记》保留了幽远美好的想象,影像的再造契合了国人深藏的宁静安详。这得益于影片对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成功运用。影片借鉴中国传统国画的工笔、写意、勾勒、设色、水墨等技法表现故事画面,运用陕西民间皮影艺术刻画人物形象,用传统乐器衬托情感,再现了国人的集体无意识。即国人文化认识的趋同心理――找寻宁静平和的生活状态。国画的泼墨写意、皮影的人物传神都保留了对桃花源悠远祥和的意境想象。
1、用水墨画展现桃花源,使文字和影像找到了最好的转换方式
影像和文字,本属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影像的出现往往会破坏文学意境的想象空间,而中国传统的水墨画追求的正是写意的时空神游《桃花源记》用国画技法对桃花形象进行突出描绘:从静止的色彩渲染到“落英缤纷”的诗意映衬,再到整体桃林的泼墨呈现,无不凸现对桃花源的向往。桃花是中国文化意象的一个重要内容,自古以来就大量出现在各类诗词的意境中。影片的画面背景如山石、林木、水流采用的是水墨画和工笔画结合的形式。或若隐若现,或豁然开朗,迎合了“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世外桃源的想象空间,带来“得其形似有画,求其韵味无穷”的审美效果。
2、用中国传统皮影戏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得其神似
《桃花源记》的故事沉淀了太多的想象。人物过实地刻画会限制想象的潜力。该动画选取中国民间传统的皮影技术。并采用了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展现了皮影的艺术概括力和张力,对人物及场面景物进行了大胆的平面化、艺术化、卡通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追求中国文化中的“似与不似之间”的意境。桃花源中出现的捕鱼人、官员、妇女、孩子等人物的脸谱造型生动形象、夸张幽默:人物服饰或粗犷或浪漫。用象征性的线条勾画出不同性别不同阶级人物的特征。比如影片开头官吏鞭打捕鱼人的场景,捕鱼人脸上几道简单的线条就勾勒出当时百姓的形象,至于主人公生活状态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就由观众自己去揣摩。桃花源房屋里的装饰采用传统的剪纸画,甚至影片里家禽形象也以日常生活中的剪纸图案出现,增加了亲切的审美体验。
传统艺术元素在《桃花源记》中的成功运用。在于动画所表现的内容本身具有的传统文化意韵。两者的结合相得益彰,让观众在观看时能够酣畅自然。因此传统元素在动画的运用,首先要考虑的是动画内容是否与传统艺术元素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用传统艺术元素不加修饰地表现内容。同时传统艺术元素应该活在整部动画内容里,是在运动中表现浓郁的本土情调和风韵,不是意象单独的呈现,也不是符号化地随意堆砌。
二、传统艺术元素的使用要契合人们积累的情感体验
对传统艺术元素的钟爱说到底就是对共通审美体验的挖掘。传统艺术元素丰富多样。不仅仅体现在视觉上,也渗透在听觉中。《桃花源记》除了巧妙运用中国传统的水墨画、皮影戏、剪纸、大写意等多种视觉艺术元素之外,声音与画面、人物巧妙地融合,达到音色画的统一。二胡、古筝、笙、锣鼓、镲、笛子等多种传统乐器综合运用,需要表现节奏感的时候使用电子乐烘托,人物的配音也相当到位。音乐对画面的感染力是巨大的,背景音乐和剧情情感的默契搭配,激发观众潜在的情感,是《桃花源记》产生感染力的重要原因。
人们对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有着最简单的情感体验,比如铜响乐器镲对喜庆氛围的展现,二胡对悲伤的诠释……虽然这些单纯的情感感受并不一定科学,但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人们对不同乐器的音色特征有着简单而一致的心理感觉。这来自于集体无意识的长期积累。影片表现丰富情感时,就采用了不同的乐器,比如用古筝颤音晕染水墨山水拉开背景画面:用古筝、笙、笛子等乐器混音,照应渔夫追逐小鱼前往桃花源途中的急转水流:用笛子锣鼓、镲表现桃花源里妇女儿童嬉戏喜庆的氛围:用古筝、笙再现秦时的战乱气氛:用二胡的凄凉渲染子骥临死时的绝望……各种乐器由于音色的差异,会带来不一样的情感感染力。影片放大了这一简单的听觉感应,不同的情感借助了相应的乐 器,视觉和听觉的审美统一,使观众能够融入影片氛围。
动画声音效果是国内动画比较薄弱的一块,音效人才的缺失是最主要的因素。另一方面,在2007年南京艺术学院举办的数字短片大赛上,荷兰导演Peler先生提出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中国传统音乐有他独特的魅力,但是在选择配乐时,中国学生偏爱西方音乐。对此感到困惑。”《桃花源记》对传统乐器的综合运用。激发集体无意识的审美体验,或许能给流行音乐泛滥的情况下,如何使用好民族音乐带来一些启发。
三、传统艺术元素的创新
1、传统艺术元素与现代技术的结合
技术的介入,要服务于内容的表达。纯粹地玩转技术,只能使动画沦为游戏。技术的使用要保持影像风格的统一,形成一致的审美体验。《桃花源记》冶理地借助了技术的进步,给传统艺术元素带来新意。
(1)各种传统艺术元素得以融合。技术使传统艺术元素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水墨画、皮影戏、剪纸、大写意、各种乐器被巧妙地糅合。多种表现手法相互映衬,视觉和听觉的音画同一,皮影剪纸的平面性和3G技术立体感的对比,水墨工笔画交叉使用与皮影人物虚实飘逸的相得益彰,都使传统艺术元素产生新奇的效果。
(2)3D技术打破皮影戏原有的限制,皮影人物的动作和表情更加灵活流畅。运用不同皮影造型之间的搭配和人物转身痕迹的加强,刻意放大皮影转身时的动作幅度。突出动作的痕迹,增加视觉冲击的立体感。皮影人物像薄片一样的奇特转身,给国内外观众带来新奇。导演陈明认为这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增添了电影的趣味性。技术赋予影片大量的现代流行元素。比如应用长镜、短镜以及蒙太奇手法,使皮影在表现上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
(3)CG技术拓展了水墨画面语言,随意表现水墨的浓淡虚实,表现出传统水墨所不能创建的运动空间。
全球化的探索,首先带来的是技术的革新,同样技术也是本土特色得以发扬的载体。《桃花源记》对一些背景和细节的处理上没有充分体现3D技术的动感优势。背景铺开的时候过于死板,尤其是远景,只是画而非“动”画:细节上。水花停顿的时间过长,雪花飞扬的场面显得生硬,这些都可以看出中国的动画技术还需要加油。
2、传统艺术元素与思想精神的融合
流淌在影片里的韵味,不仅仅是传统艺术元素。还在于意蕴和内涵的传递。这也是动画真正动人之处。中国动画依托传统艺术元素,不单纯体现在视觉和听觉上,更应该有一种审美思想贯穿其中。传统艺术元素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文化韵味,而影像呈现的精神魅力能使传统艺术元素更具幽香。如《桃花源记》的流传就赋予桃花更深厚的美感体验。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哲学思想,如安贫乐道的精神、对自然的亲和、诗意的生活态度,天人合一等等,都是创作中珍贵的美学思想。《桃花源记》中对剧情的一个改编是比较成功的:故事结尾,渔人从桃花源中偷藏的一枚桃核,最终长成一棵桃树。此处的桃花为现实中的灰暗色调带来了温暖的关怀,同时也反映作者对桃花源是否存在的态度。动画的本土化追求,需要创造有别于他人的独特风格,而不同的文化氛围和熏陶是个性产生的关键,“动画设计应有自己独特的造型风格,如日本的动画造型与美国等其他国家的动画造型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受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美国动画在造型上突出个性和幽默。日本动画则更以青春魅力、东西合壁的造型取胜,强调一个有魅力的角色胜过一切。”美国的《花木兰》虽然讲述的是中国古老的故事,但借用的只是中国花木兰的故事外壳,动画人物贯穿的精神内核还是美国式的:美国式的叛逆精神和美国式的诙谐幽默。《花木兰》依然可以看出美国式的动画风格,这就是精神的力量。
篇10
2016年12月上旬,重庆酉阳县高调推介县境内的桃花源景区,并以排他性的姿态,公开宣布酉阳桃花源的“正宗”性。此举随即引发同样主打“桃花源牌”的湖南常德市桃源县的反击。该县多位政府人员称,重庆酉阳涉嫌“炒作”,桃源县才是“正宗”。
其实两地对于“正宗”桃花源的争夺早已有之。早在2006年,常德旅游部门就在网上注册了“桃花源”,并专门建立了相应网站。酉阳旅游局紧随其后,也公开宣称将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并与国内多家旅行社合作推广。有专家认为,桃花源“正宗”性之争只是表象,其实质是经济利益垄断权之争。发展旅游经济的资本是基础设施建设,隔空打“口水战”,显得有些舍本逐末。
桃花源真有“正宗”的吗
认真梳理近几十年的媒体报道,认为桃花源就在本地的地方还有很多。湖南的常德因为古称“武陵”,他们也一直坚持他们那里才是桃花源的故乡;黄山市歙县认为他们那里是古新安郡境内最西边的一个县,与陶渊明曾祖父陶侃的原籍鄱阳郡交界,据传他们也找到了和陶渊明笔下大同小异的风景区,于是他们认为那里才是桃花源的故乡……类似认为自己才是“正宗”桃花源故里的地方还有很多。
“醉翁之意不在酒。”地方政府争夺谁才是“正宗”的桃花源,并不代表他们对古代名人的喜欢及敬仰,只代表他们对名人效应带来的经济利益的追逐。名人之争,最根本的还是经济利益之争,是以消耗名人,来获得利益的一种手段。
就如陶渊明描写的桃花源,很可能就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美好世界,以此表达作者对美好社会、美好生活的向往,现实中压根就没有什么“真正”的桃花源,也就无所谓“正宗”的桃花源。我看天上的云彩,想像什么,就觉得云彩像什么,一个地方生搬硬套,硬要说那里像桃花源,肯定能够找到几点相同的地方。这作为娱乐未尝不可,但如果据此大打名人牌,就说自己这里才是唯一“正宗”的,那就很不应该了,公众也很难买账。
“正宗”桃花源抢抢又有何妨
近年来,见到了太多文化典故的“故里”和“正宗”之争,舆论的态度几乎从没改变过,那就是不管谁对谁错,只要争抢就是错误。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在涉事地方,无论官员还是民众,不仅公开支持而且主动参与到争抢中来。这一次两地争抢“正宗”桃花源,表现出了同质化的舆论倾向。